虚拟经济的危害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虚拟经济的危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虚拟经济的危害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虚拟经济在经济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仅以虚拟经济中的股票市场为例,截止 2015年年末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

所有上市公司流通总市值达到 430257.3亿元,相当于当年GDP676707.8亿元的63.58%。虚拟经济泡沫化主要是受其自身运行趋势、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公众宏观预期的影响,其次是受科学技术水平及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最后依据分析出的虚拟经济泡沫化的原因,分别从市场预警、调节流动性、加强金融监管、促进科技进步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经济泡沫波动性高风险性防止过度泡沫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虚拟经济在经济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较发达国家仍较小。美国虚拟经济发展时间较早,且发展速度迅猛。美国 2003-2006年仅股票市场的平均年市值就已经为美国 2003-2006年年平均GDP总值的 1.36倍。由此可见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我国虚拟经济仍需也必将继续发展。

然而虚拟经济随着发展已经由最初的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为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甚至出现了与实体经济一定程度上背离的现象。虚拟资产资本化定价与实物资产成本、技术定价的不同,成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根本原因。虚拟资产资本化定价与人们对市场有限的预测能力使得虚拟资产的价格极具不稳定性,也就造成了虚拟经济的内在波动性及高风险性。又由于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的增大,虚拟经济的这种内在波动性及高风险性,极易给整个经济造成重创。从日本上世纪 80年代房地产及股市泡沫破裂后经济的一蹶不振以及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美国现在经济复苏的疲软,便可以看出,拟经济的高风险性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危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促进虚拟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虚拟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和控制,防止其由于内在波动性出现过多的资产泡沫,将其对宏观经济的危害降到最低,从而保证整个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虚拟资产的定价方式为资本化定价,其价格发展到一定程度将脱离其所代表的实物资产的价格,变成完全由观念支撑的价格。即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时,人们预期未来经济仍将持续维持这种状况,则虚拟资产的价格将会继续上升,资产泡沫形成、膨胀。纵观上述日本危机可以看出虚拟资产泡沫的形成均是在宏观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良好的宏观经济状况,人们过于积极的预期会催生虚拟资产泡沫。

可以将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概括如下:

市场利率的下降、外汇储备的上升、汇率的上升等原因造成的流动性大增。在技术进步缓慢,金融监管不到位的条件下,过剩的流动性少量的流入实体经济,大量的流入虚拟经济,造成虚拟资产价格上涨。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公众积极预期以及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推动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如此循环,从而虚拟经济泡沫形成。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较晚,外汇、期货市场发展规模仍较小,各市场的流动储备量,主要的为房地产、股票其次为银行间市场,剩余的期货、黄金现货、及其他如收藏品等市场所占比例甚小,其对经济体系的影响有限。本文以各市场流动储备量的大小衡量其在虚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考虑各个市场在虚拟经济中的比重及数据的可得性。因此要建立的虚拟经济泡沫预警体系从房地产、股票、银行三方面进行构建。

虽然三个市场在一定期间内波动情况并不完全一致,由于各市场对经济变化的反应速度,反映程度不同,可以看出股票市场的反应在剩余两个市场之前。但三者均在金融危机前后出现大幅度上升与下降。说明在虚拟经济泡沫达到一定程度时三者均有相同的反应,因此可以采用三者的综合得分进行虚拟经济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虚拟经济综合指数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业的权重向量与其相应的综合得分相乘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借鉴虚拟经济综合指数,在其快速上涨并超出正常值范围内时,认定其开始泡沫化,并发出预警,以便于更好的应对。

虚拟经济主要受其自身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即虚拟经济是由观念支撑的经济。人们一般依据过去及现在下降的趋势,且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则人们一般会预期股票未来的价格也将会上涨,而此时股票价格将上涨。这也就说明在治理虚拟经济泡沫问题上,应该以预防为主,因为泡沫一旦形成,将依照其趋势发展,捅破泡沫也难以软着陆。因此不应该“先污染后治理”,这样的成本以及效果是不佳的,要以预防为主。

市场流动性及科学技术水平对虚拟经济的运行也是产生影响的,市场流动性对虚拟经济产生正向的影响,科学技术水平对虚拟经济产生负向的影响。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止流动性过多的流向虚拟经济,是从根源上解决虚拟经济泡沫化的问题。防止流动性过剩也是防止虚拟经济泡沫化的有效方法。

依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依据虚拟经济泡沫预警体系进行预警;

2.调控市场流动性;

3.金融自由化应与金融监管同步发展;

4.提高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金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联性的计量检验[J].中国社会科学,2004, 04:80-90+207.

[2]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经济界,1999,03:4-9.

[3]刘维刚,张丽娜.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6,15:12-14.

[4]王国忠,王群勇.经济虚拟化与虚拟经济的独立性特征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动态化过程[J].当代财经,2005,03:5-10.

[5]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04:60-69.

篇2

关键词:虚拟资本;虚拟经济;资源配置

虚拟经济由虚拟资本发展而来,虚拟资本是指在信用制度下,由现实资本派生的、并有自己相对独立之价值运动形式的金融资本及其衍生物[1]。随着信用制度和财富证券化的发展,金融工具的持有和交易活动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不断普及和日益频繁,真正意义的经济虚拟化也就出现了。从根本上讲,虚拟经济,包括货币、信用、衍生工具等各种形式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积累扩大和财富资本化的必然结果。

一、发展虚拟经济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效应分析

(1)发展虚拟经济可培育民间资本,扩大投资需求。虚拟经济通过各种金融工具,以其高收益的特点吸引投资者将一部分消费基金和闲散资金投入其中。大力发展虚拟经济,主要通过扩张股票市场,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实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发展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等,可将间接投资转化为直接投资,培育民间资本。

(2)发展虚拟经济可治理通货紧缩。我国经济曾出现过通货萎缩,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信用紧缩的现象,其货币方面的原因在于货币化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日益增大,货币供给量却由于信用的紧缩而偏小,货币支付能力不足,供给相对过剩。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发展虚拟经济,考虑活跃资本市场和短期融资市场发展的需要,将货币供给量的控制目标主要放在流动性最强的货币上,同时发展股市和债市,使之与增大货币供给量同步。

(3)虚拟资本开辟了新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在发达的金融市场条件下,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虚拟经济,其虚拟资本的载体有价证券,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能够非常灵敏地由效率低的领域向效益高的领域运动,使有限资源配置到较好环节,发挥最大效益。投资者不断购进和抛出有价证券,实现这种“虚拟性”产权在不同地区、行业、企业间的转移,促进企业利用资本的市场扩融优势,使实物资源从低效产业向高效产业、长线部门向短线部门、夕阳工业向朝阳工业流进,进一步实现了存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再优化配置。

(4)发展虚拟经济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保障体系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推进企业“减员增效”,政府机构“下岗分流”,必须化解大量不安定因素,而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发展虚拟经济,利用当前低利息率的有利时机,发行10年至2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长期国债,用国债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可消除人们后顾之忧,改善社会消费需求,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5)发展虚拟经济有利于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国有经济的基本存在形式将从国有企业转变为国有资本,国有资本的配置将是一个不断重组、优化的过程,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使资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支配权力大大增强,资本的优化组合成为企业良性运转机制的基础。这些过程的实现,需要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来作保障,而资本市场的完善是以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所以,发展虚拟经济是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重大举措。

(6)发展虚拟经济有利于加快我国对外开放进程,实现经济的国际接轨。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市场化、开放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发展虚拟经济,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有利于我们获得更多的国内资本要素,支持现代化基础建设和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科技领域发展,有利于融资者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低成本资本及利润丰厚的项目,实现全球范围内各种资源的最佳投资组合。

二、在我国发展虚拟经济的几点建议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由于虚拟经济的虚幻性及其价值的独立运行,它的发展要把握一定的度,使其与实体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过度的虚拟经济会带来泡沫经济[2],甚至引发危机的爆发。笔者对在我国发展虚拟经济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发展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物产业,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一是在产业选择上以高新技术产业、高增长产业、有发展优势产业和经济支柱产业为对象,构建新的产业发展体系,为其提供虚拟化支持;二是加快区域产业调整,让一部分资本从传统产业和高成本地区退出,转入新产业和低成本地区,为产业转换与区域性专业化分工提供转换空间和依托;三是产业调整、制度安排与产业政策制定必须符合国情,警惕和防范虚拟经济可能带来的危害与冲击。

(2)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一是加强企业贷款风险监测及预警,建立健全贷款企业改制过程中经营管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制度,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二是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采取不同措施及时处理,对企业改制可能危及贷款安全的,应坚持债随资产走的原则,对已办理有效抵押手续的,要依法行使抵押权利,对未办理贷款抵押手续的,应落实好贷款债权和抵押手续,对企图借改制逃废银行债务的,要依法制止企业改制方案的实施,对不听劝阻的,应采取法律手段保全银行资产;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时刻潜伏着风险,应对企业生产运营情况、产品销售情况、企业发展前景进行及时分析和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

(3)开展金融租赁,优化资金结构。金融租赁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银行资本与工商资本相互渗透与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实物信用与银行信用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业务,它将融资、融物、投资、贸易、租赁、促销、管理、财务等经营要素融为一体,从而能够满足产业结构、融资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企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等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承租人通过金融租赁获得资金融资,同等条件下与贷款、债券等其它融资工具相比,投资过程中资金压力大大减轻,便于企业调整资金结构,统筹安排资金。

(4)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除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外,还需要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从宏观角度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其次,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把财政资金与社会闲置资金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大量社会信贷资金,以有偿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关联分析 滞后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学者对中国股市的波动做了一些研究,其基本结论与经验判断证明,目前我国股市仍然是“政策市”,推动股票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源仍然来自相关政策。也有一些学者利用 1990—1998 年的沪深股市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股市的运行特征,认为我国股市目前已经初步具有了成熟股市的基本特征,股市运行曲线基本上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吻合。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活动可以发现,GDP 增长率、GNP增长率等反映经济基本状况的指标呈现周期性特征,同时零售物价指数也在短期内表现为周期循环。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必然会对股市产生影响,从而使得我国股市与其他发达市场一样,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运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二者有着某种长期均衡关系。

2. 无论是短期抑或长期,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都存在着单向Granger 因果关系。

3. 就长期历史平均而言,中国股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态势;但就短期历史动态而言,并未达到可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程度,甚至出现了背离宏观经济的现象。

二、实证分析

1. 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1998年-2006年的GDP值、上证指数以及二者之比:证券化率。

证券化率(securitization ratio)作为衡量一国(或地区)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测度了证券市场在该国(地区)经济中的重要性,当证券化率越高,证券市场在该国(地区)经济体系中越重要。一般,发达国家(地区)的证券化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证券化率较低。尽管短期或许存在不稳定性,证券化率仍不失为权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关度的较好参考指标。

2. 对反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数据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

① 主成分分析:第一个主成分(以下称实体经济主成分)可以解释固定资产投资年度累计、进出口总额年度累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工业增加值这四个变量,是和实体经济相关的指标,称之为实体经济主成分;

第二个主成分(以下称金融市场主成分)可以解释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M1、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这四个变量,是和金融市场相关的指标,称之为金融市场主成分;

第三个主成分(虚拟经济主成分)可以解释收盘价、上证指数、股票总市值这三个变量,是和虚拟经济相关的指标,称之为虚拟经济主成分。

本文只研究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也就是第一类主成分和第三类主成分)各自的发展规律和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对于金融市场方面我们在这里不做研究。

② 建立ARIMA模型,以显示虚拟经济的变化规律:

可得出虚拟经济变动规律方程式表示为:

Xt=-0.131+0.077 Xt-1

依据方程式(1)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虚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宏观方面,其预测结果分析可以减少股市不规则波动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一定程度上避免股市的大幅度波动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微观方面,预测结果也可以作为投资者们进行投资的一个参考。

③GDP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分析:

可得出GDP变动规律方程式表示为:

Xt= 64.863-1.002Xt-1-0.973 Xt-2-0.951 Xt-3

依据这个方程式(2)我们可以对GDP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预测,其预测结果分析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经济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④滞后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的总体走势与其国家的政治环境及经济景气状况的变动周期是高度相关的,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走势的预期心理会首先从股市上反映出来,因此人们称股票市场为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 但是股市预测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

所以,我们选取股票总市值作为虚拟经济的一个代表指标,GDP作为经济发展状况的代表指标,检测股票总市值变化反映GDP变化的滞后性。

三、研究结论

第一,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虚拟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总市值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实体经济的一些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解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显著相关的,虚拟经济指标的变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实体经济的变动。

第二,虚拟经济主成分和GDP的变化规律都符合ARIMA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出的虚拟经济变化规律可以对虚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预测。预测结果可以反映股市的未来变动,政府根据这个变动可以对股市做相应的调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减少股市的大幅波动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这个预测结果也可以作为投资者们进行投资的一个参考,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用GDP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指标,构建GDP变化规律的ARIMA模型。它可以作为一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一个依据,使国家宏观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

第三,股市虽可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但它的预测作用往往是具有滞后性的。根据我们滞后回归分析的结果,我国股市对经济发展预测的滞后期是三个季度。滞后期的验证为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使经济预测的结果更合理,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制定都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网络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影响;完善;改进

1.引言

网络虚拟经济,是指网络世界中通过使用的虚拟金钱来实现支付的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过程中一些网络公司为方便网民支付服务费用推出的一种网上虚拟货币。如用户购买IT产品或使用网站各种增值如我国互联网公司推出的腾讯Q币、新浪U币、盛大元宝、网易POPO币等。网络虚拟经济也具有支付功能,由各网络机构自行发行,但是不能实现现实的价值,不能通过银行转账,没有形成统一的发行和管理规范,只能流通于特定网络世界。

网络虚拟经济从产生至今,规模越来越大。据业内人士估计,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15%-20%的速度成长。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一些专家表示,随着虚拟经济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有财产属性,对现实实体经济的冲击也逐渐出现。2007年2月,文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4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来规范相关网络公司进行的网络虚拟经济的行为,防止其影响我国的货币流通。

那么,网络经济货币是否能对现实货币流通甚至实体经济形成冲击?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分析网络虚拟经济的相关问题,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

2.网络虚拟经济的货币属性分析

网络虚拟经济是一个新兴事物,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推广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的,一经诞生便给人们的生活、生产乃置实体经济发来了巨大改变和冲击,那么它以后的发现究竟如何,是昙花一现还是久盛不衰呢?让我们从基本经济原理出发,深入了解网络虚拟经济的前景和未来。

(一)货币相关理论概述

货币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止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也是如此,货币是指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生产关系西方学者则一般把货币定义为“在交易和支付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必须具有两个特征:能够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能够和一切商品进行直接交换。

一般情况下,货币均可以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这四种职能。

(二)W络虚拟货币的特征

网络虚拟货币属于符号的范畴,若要成为货币,必须满足货币的特征和执行货币的职能。网络虚拟货币是特定商品预售的工具,以私人信用作担保。一般来说,网络虚拟货币是一种定向支付工具,供人们购买发行者提供的各种商品等,以便满足自己的需求。转账支付则受银行清算系统服务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更加难以满足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供应商设计了各自的虚拟货币,通过系统认证接受随时支付。用户只需在规定时间内购买虚拟货币,就可根据需要随时在线支付。

(三)网络虚拟货币行使的职能

目前,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中可以购买物品、支付物品的流通,甚至出现不同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虚拟货币在网络上已经具有货币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的某种功能,有了现实货币的雏形。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网络虚拟货币还不能执行货币的四种职能。

(四)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

网络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非一般等价物。实际上,网络虚拟货币属于信息货币。信息货币的特点是:第一、信息货币是基于电子网络的分布式的价值中介。第二、其价值具有混合价值形态,是一种附加信息的货币卡。一方面其价值取决于面值,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承载的信息内容;第三、没有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形成统一市场,其等价物不能与货币进行对等交换。

可见,与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属性不同,网络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只是代表发行者所提供的特定服务。其被接受的范围仅限于有特定需求的人群,与商品供求状况相同。而这种特殊符号需要被特定的系统识别。因此,不同供应商发行的虚拟货币必然不可通用。由此形成分散发行、自成体系的格局,导致每一种网络虚拟货币都只能依靠单薄的私人信用作为保证,不存在“普遍接受”的经济基础。所以在这一点上,比起实体经济还是有着很多的不足。

3.虚拟经济应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从上面的论证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虚拟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以金融业为核心的虚拟经济支持。

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合理运行让闲置资金匹配合适的实体经济投资领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平台,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另一方面,金融市场能扮演风险识别的角色,预警实体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能促进实体行业之间的竞争。例如,股市能将难以进入社会再生产的分散资金集聚起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股票的买入和卖出过程,也是企业风险发现的过程,对企业经营能起到预警作用。

然而,如果网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盲目扩张、过度炒作资产等现象蔓延泛滥,也将产生巨大的危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也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利润最终来自实体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有力抑制“脱实向虚”、遏制投机炒作,就会导致实体经济无法获得虚拟经济的充分支持,制约其较快发展,不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最终也将影响虚拟经济的发展。

同时还会扩大社会贫富差距。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农产品炒作,最终结果都是价格急剧上涨进而产生泡沫。这个过程的受益者往往是大量资本持有者即炒作的最先发起者,而受害者往往是后来的跟进者,大多又是财富拥有量较少的群体。因此,炒作的过程,成了财富从穷人向富人集中的过程,贫富差距会因此而加大。

4.网络虚拟经济的未来

经过全文的经济理论探究可以看出,网络虚拟经济其实是一把“双刃剑”,首先从诞生来看,它既是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损害,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发现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趋利避害,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即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在必要的经济的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5

一、虚拟经济产生和发展

虚拟(fictitious)一词有:假想、假定、编造、虚伪等含义,并作为现实的对立面。经济学意义的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便是从这里引申出来,并且从虚拟资本开始的。虚拟经济是资本独立化运动的经济。首先,虚拟经济是和资本运动相联系的经济。什么是资本?用于获取收益的那部分财富才是资本。什么是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是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 这是比较传统的提法。其实,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虚拟资本的含义在不断发生变化。尽管如此, 理论 上,一般把虚拟资本作为"实际资本"的对照物,后者通常指生产资料,也包括生产过程中?quot;货币资本"。资本的本性是要获取价值增殖。资本在运动过程中才能获取价值增殖。虚拟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资本是其运动的主体。其二,虚拟经济是和资本价值形态的独立运动相联系的经济。资本的基本形态是价值形态。资本以脱离实物经济的价值形态独立运动,这是虚拟经济之虚拟属性的根本体现。

纵观虚拟经济的 历史 发展,可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或形态:一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银行资本、股票资本运动的虚拟经济初级阶段;二是价格剧烈变化条件下出现 金融 衍生工具的虚拟经济发展阶段;三是 网络 技术进步产生了大量网络服务的工具和场所,出现了虚拟经济的成熟阶段。

第一,虚拟经济的初始阶段。

希法亭(hiferding, r., 1910)从揭示股票资本的运动 规律 出发,对虚拟经济活动进行了详细 分析 。他提出,在股票交易所里,资本家的财产以生产之外的纯粹形式出现了。此时,虚拟资本具有双重迷信色彩,仍有某些实际根据,即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职能表示的货币资本。

第二,虚拟经济的发展阶段。

虚拟经济不仅独立于实体经济活动,而且呈现虚拟经济活动的双重虚拟性,即新的金融工具可以是对某种虚拟资本(如股票)所有权的收益进行再分配,如期货、期权、期货的期权等工具。近20年来,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使得虚拟经济进入了发展阶段。期间,金融工具的推出以及金融市场的建立有了较快发展。

第三,虚拟经济的成熟阶段。

虚拟经济在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上银行、网上股市、网上交易正在向我们走来,这些市场没有一般意义的建筑物,没有交易大厅和柜台,"营业厅"就是网页,所有交易和清算都通过互联网络自动进行。

没有中心交易所和柜台,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出现了虚拟空间,并使得虚拟经济的无形化,其"假想"的程度更高。

虚拟经济的成熟阶段开始于90年代中期,因特网的发展,网络超市的出现,虚拟空间的扩大,加上数据化存储技术的采用,传统的时空观念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

当人类进入21世纪,这种虚拟化的空间和市场形式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会与日俱增。此时,虚拟经济的特点及其功能发生了质变,人类的生存空间也相应得到了扩充。

二、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四个方面。

1、高度流动性。实体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 电子 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正是虚拟经济的高度流动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使其成为 现代 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不稳定性。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是由由虚拟经济自身所决定的,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 政治 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3、高风险性。由于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无常,不遵循一定之规,且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使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驾御,非专业人士受专业知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资金、时间精力等多方面限制,虚拟资本投资成为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大量投机性资金的介入,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4、高投机性。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虽然可以作为投资目的,但也离不开投机行为,这是市场流动性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高 科技 的迅猛发展,巨额资金划转、清算和虚拟资本交易均可在瞬间完成,这为虚拟资本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越是在新兴和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市场监管能力越差,防范和应对高度投机行为的措施、力度越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具有更高的投机性,投机性游资也越容易光顾这样的市场,达到通过短期投机,赚取暴利的目的。

三、适度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作用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立,但又密切联系,各种形态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与不同阶段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而且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虚拟经济一旦形成并发展,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延伸。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必要补充,并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活动。在虚拟经济的初始形态,股份制的出现不仅在股东共担风险的前提下,为产业资本提供资金融通,而且有利于 企业 加强管理,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实体经济运行质量。

虚拟经济发展阶段,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是适合价格剧烈变化要求的,新的工具和市场形式可以用来防范价格风险,确保产业资本运行的稳定性。

虚拟经济的成熟阶段,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得虚拟经济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实体经济进行了有益的补充,网上交易的开通,为更多的潜在交易者提供了市场准入的可能,并大大地推进了跨越时空的金融交易。此外,网络超市的出现不仅有利于简化购物手续,而且会大幅节约交易成本。

二是,虚拟经济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资本形成。虚假经济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比如,股票资本的出现使得上市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产业资本来源;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促使相关资产(或标的物)的流动性有所提高,并为风险控制提供新的手段,有助于增强实体经济的稳定性;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得实体经济的空间有所延拓,此外,较低的成本使得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趋于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股票资本和金融衍生工具来说,托宾"q比率"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运行的资本形成,扩大资本形成的基础。

三是,虚拟经济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

虚拟资本的出现,表面上看,是从产业资本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获取收益的权证,因而具有虚拟性。然而,虚拟资本的形成并非"虚无缥缈"或"无中生有",而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而产生,并形成对实体经济有益的补充,这种补充倾向于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

股票资本的出现使得借贷资本形态转化为股票分红,这样,不仅使产业资本的来源得到保证,而且倾向于降低资本成本;对于金融衍生工具来说,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使相关资产的流动性有所提高,盈利能力有所扩大,并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就网络经济而言,虚拟交易场所和空间的扩大,不仅拓展了现实的空间,而且直接降低了相关设施成本,如网上购物、网络交易相对降低了实际经济交易活动的寻租成本或交易成本。

四是,虚拟经济可对实体经济的风险进行重组。

虚拟经济是以虚拟资本运动为特征,与实体资本相比较,虚拟资本所有权的市场性更强,其价格构成中包括预期因素和时间因素。尤其是一些新的风险对称性金融工具可以对实体经济所有权进行重新组合,产生风险的重新"捆绑"。

总之,虚拟经济虽然独立于实体经济而存在,却以现实的实体经济为基础,不能离开实体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却能对实体经济的运行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相应提高实体经济的效益。

四、过度虚拟 经济 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 影响

虚拟经济的出现及其 发展 是实业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如果虚拟经济的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阶段和水平,虚拟经济的优点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相反,其不利影响会有所放大。因此,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挥促进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过度发展、缺乏管理的虚拟经济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危害。

第一,虚拟经济可能产生"泡沫"经济。

虚拟经济价格形成往往与心理预期和时间密切相关,一旦对未来经济形势展望过于乐观,便可能出?quot;虚假繁荣",出现"泡沫",最终形成经济衰退。

股票交易本来有利于股票一级市场发行和股票融资,但是,如果股票交易过度,市盈率高,转手率太高(这意味着其价格变化频繁而且幅度大),股票市场所停留的资金量就会越来越大,这些被"挤出"的资金可能来自产业资本,因而会相应减少实体经济的资金。不仅如此,股票市场价格的剧烈变化,还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资产,尤其是价格下降时,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可能形成需求萎缩而直接影响到 社会 总需求变化,使宏观经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有所加剧。为此,大多数国家创建商业银行、组建股票市场、 金融 衍生市场以及开通网上交易,其目的在于为实体经济提供有益的支持,而不在于促进虚拟经济的膨胀。经验表明,虚拟经济的过快发展,常常会形成金?quot;泡沫",最终危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虚拟经济会对实体经济需求产生剧烈震荡。

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参照系或相关资产,其价格变化表现为对实体经济预期趋势。实际上,虚拟经济可以作为实体经济未来变化的一面镜子或参照物,展示未来经济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正因为如此,虚拟经济的剧烈变化可能带来实体经济行为的相应变化,比如股票和金融衍生工具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相关资产市场(现货市场)的供求变化;外汇远期、期货、期权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影响到外汇现汇的供求及其价格变化。因此,虚拟经济会增加实体经济供求失衡的力量。

第三,虚拟经济可能成为监管和税收的"盲区"。

虚拟经济的高级形态中以非中心场所为特点的市场部分可能游离于宏观管理之外,与实体经济相比较,这些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较难得到确保,监管上有可能存在"漏洞",尤其是虚拟经济往往处于国家税收管理范围之外。一旦大量的实体经济行为为虚拟经济活动所替代,国家税收的税基范围会相应缩小,从而影响到国家税收的合理增长。

五、促进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对策

当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虚拟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我国虚拟经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既面临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从机遇来看,随着全球 网络 业的发展, 中国 网络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外资正看好中国网络市场的前景。中国的电脑及网络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近年来,日本、美国和中国 台湾 省的上市公司通过加强 科技 开发,实行向网络公司转型,把发展目标瞄向中国市场。

从挑战来看,我国的虚拟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不仅股票市场发展规模小,受 企业 运行机制的影响,作为虚拟经济初级形态的股票市场还有待规范和发展。在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方面,我国金融创新受到强大的制度性约束,金融行业市场化程度很低,还有待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

为了推进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要从我国实体经济的情况出发,按照实体经济的要求和条件,采取有利措施,积极创新,逐步推进虚拟经济的发展。

发展虚拟经济的目的是要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实体经济有效的延伸,为实体经济提高效率提供有效的空间。无论是发展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还是发展以网络交易为标志的成熟形态的虚拟经济,都要从现实经济需求出发,根据现实经济的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等特点,明确虚拟经济的发展方向,对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予以保护,适当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要发展虚拟经济,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既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推动虚拟经济的发展;又要加强管理,防范风险。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发展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有益的设施。

对于可以代替实体经济运行的虚拟经济部分要有条件地发展,力求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要转变宏观管理的观念,逐步取消金融管制,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监管,增强透明度,确保虚拟经济健康运行。

二是,根据虚拟经济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

虚拟经济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其价格变化更多地受心理预期所影响,因而具有比现实金融交易的风险更大的风险,因此,其系统性风险日益突出。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风险管理,如在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做好防火墙设置,要有确切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避免其有效性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而有所降低。

在加强风险管理中,要针对虚拟经济中存在风险投机交易行为,对虚拟经济的风险重组适当加以限制,不仅要对虚拟经济的风险性加强管理,而且要对风险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予以防范,并实现技术上的保证。

三是,加强对虚拟经济的宏观管理。

不管是对新的金融工具,还是对提供虚拟服务(虚拟社区、网页、邮箱等虚拟服务)虚拟场所,都要加强宏观调控,适时制定有效的虚拟经济法规,颁布相关的税收和 会计 准则,确保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督管理。

虚拟经济的发展可能会给现实经济提供经济金融犯罪的可乘之机,为此,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督管理,防止通过虚拟经济进行非法金融交易、盗窃资金、"洗钱"等金融犯罪。

五是,建立和完善实体经济结构调整。

虚拟资本的发展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形成竞争和替代。例如虚拟经济的发展将使银行业面临新的重组。原来, 电子 商务和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银行办公大楼开始出现减少,并相应增加网络化建设。据报导,美国政府已经决定对银行业进行重组,仅在加州就要关闭120家分行,裁员3700人。 今后若干年内,美国银行业的经营网点将减少一半左右。

为了适应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还要在企业改革、金融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采取相关政策措施,要努力推动 现代 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重组银行业,充分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逐步放松金融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适应市场机制运行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宏观调控手段方面,要努力采用市场化手段,发挥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总之,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为发展虚拟经济创造条件,推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同步发展,最终实现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 文献 :

1.hayek, f. a., 1939, "price expectation, monetary disturbances and malinvestments", in hayek, profit, interest and investment, london, routledge.

2.hiferding, r., 1910, finance capital,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篇6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一、经济生活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现代经济运行有其自身规律,比如说周期性的出现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的交替更迭,有人断言:2000年至2007年是中国经济的起飞阶段,2008年至2015年是中国经济的“起飞萧条”阶段,2015年至2020年则是中国经济走向成熟的阶段。本文对这些观点不加评论,笔者只是认为我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其特有的规律,仍需时间给出答案。不过,人们对近几年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热点现象从内心讲是不安的,又因为热点似乎背后总离不开资金推动,有人说是钱多了(注意,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社会资本,包括实业资本、个人资金、也包括热钱),超出了人们现有的控制能力,从疯狂到癫狂成了虚拟的数字游戏。笔者认为现实经济问题不是相互独立、割裂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当前的经济困境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是发展过程中未能及时认知、有效规避、正确应对产生的自然结果,而虚拟经济(包括伴随的泡沫)只是表象、是伴生的,或者可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认清了这一点,对症下药,才能避免资金波动对经济的巨大冲击和破坏,才能使经济回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从每日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现实版经济生活谈起。

(一)实体经济领域的小微企业资金持续紧张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小微企业迅猛发展,经济总量占到国民经济的1/3以上,其中占工业企业数量98%,占工业利润总额1/3,工业就业人数2/3,工业科技创新1/5。中小、小微型企业成为保就业的主渠道,也是保障实体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因规模小,财务管理水平低,经营风险大,中、小微企业难以得到金融机构和市场资金青睐。在经济处于下行,实体经济承受压力时投资回报率下降,除了大型企业(实力雄厚,信誉好)外的实体经济领域外许多经济体普遍感觉“融资难”,市场资金对中型企业都“挑三拣四”,先天弱势的小微企业融资就更难上加难了。

(二)房地产业一枝独秀

房子是中国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和人生奋斗目标,房地产是重要的金融资产,也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一线城市房价暴涨,地王频现,二三线城市库存高企,鬼城出没。企业家说,辛辛苦苦办企业,不如买房投资;老百姓说,房子贵得离谱,打工一辈子就为买套房;经济学家说再贵地房子建房成本不会超过每平方米1万,是高地价、高税负、高利润带来的投资、投机,加上人们的恐慌心理、投机心理共同推高了房价。

(三)上蹿下跳和牛短熊长的股市

上海、深圳股票市场本身为支持实体经济而开设,由于投资理念、管理者、融资者不成熟等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价值投资、习惯投机思维,跟风炒作,造成熊长牛短,缺少长期投资资金,投机炒作气氛浓郁,资金进出引发急剧波动。2015年6月15日股市雪崩降临,17个交易日沪指跌幅超过30%,市值蒸发24万亿,数量庞大的股民群体血本无归,成为A股开端口以来速度最快、后果最严重的股灾,这是投资理念的问题;

我们认为:现代社会开放、经济无国界、世界经济一体化等大的趋势,令资金不停地在全球、在人们的身边快速流动,目的就是创造剩余价值,资金流向哪里,哪里呈现一片繁荣,资金流出哪里,哪里必然满目萧瑟,中国人讲中庸,物极必反,繁荣的背后资金持续流入,必然会造成泡沫,没有资金灌溉的田野也许就在孕育新的希望。以上三个典型事例让我们观察到社会资本流动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资金流向哪里

现在经济景气不足,股市进入漫长的下降通道,或许是平台整理期;根据我们的定义,资金不会停在原地,资金流向哪里?哪里赚钱就流向哪里,对,房地产。根据央行金融统计数据,2016年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狭义货币(M1)余额44.29万亿元,同比增长25.4%,相对于M2的同比温和增长,M1同比大幅增长,两者之差达创历史新高的15.2%。M2反映市场资金来源, M2数量增长,市场中的存量资金增加。(不过,M1与M2之间不断扩大的“剪刀差”问题值得关注。)M1是流通中的现金(M0)加上单位活期存款,其中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目前,M1余额已达44万亿之多,而其中M0只有6万多亿元,两间之间38万亿元左右的差额,意味着大多数M1作为企业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

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企业持币待投资、投资意愿不高有关。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还未得到根本性缓解,内需不旺,外需不振,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还未完成,在此情形下,一些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尤其是民间投资的意愿不高,导致大量资金闲置在企业活期存款账户上。这也体现在企业的融资贷款上。据统计,7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只是4636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1.01万亿元和9164亿元,企业贷款呈现了负增长。这说明,资金并非没有流入企业,而是流速减缓,且流入后因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而形成了闲置,没有发挥增加经济活力的应有作用。

三、资金逃离实体经济的现实分析

首先要深刻反思,要认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从短缺的计划经济过渡到过剩的市场经济时代,传统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平均利润率逐年下降,传统实体企业产品陈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新兴产业数量不足,发展滞后,引领市场能力有限,未能创造足够的新的市场需求,经济结构痛苦转型,尚未完成。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不是今天突然出现的,是长期的基础科学滞后、科研投入匮乏、市场信息失灵积累所致,是满足于世界制造工厂的高速发展、长期位于产业链低端,忽视结构调整、产品创新、技术升级、中短期行为较多,持续发展理念欠缺,导致在世界性的产业发展中自身竞争力下降造成的必然结果,内因、内患是主要的。

其次是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出口订单减少,内需不振,产能过剩、主要的生产要素(原材料、人力成本、水电气煤、厂房、物流)不断攀升,使不掌握核心技术、产业创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的资源、传统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足,传统加工制造业利润受到挤压。好一点的企业勉强维持、经营不下去要么关门歇业,要么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印度、东南亚地区,先天不足充分显现,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

再次,就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不容忽视。资金的本质是追逐利润,一刻也闲不住,当实体经济陷入停滞后,更多的资金包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大量流入虚拟经济,进入投资领域,国内盛行炒作,先后出现投资古玩、现当代艺术品、矿山、农产品热,当然老百姓感受最直接的要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轮动和跷跷板效应等等,其实不论资金大量流动性堆积在金融市场,形成流动性“堰塞湖”,形成巨大的金融风险,还是进入股市造成股市疯长和暴跌,或者进入房地产形成的泡沫,成为悬在中国经济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都不如本该进入生产环节的资金被疯狂的投入虚拟经济,实体产业遭受强烈挤压,呈现产业资本空心化、泡沫化更加致命;资金就是经济运行的血液,血液不断从实体经济的躯体抽离,实体经济会越来越羸弱直至死亡。

四、正确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一)实体经济是根本

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虚拟经济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货币的出现和信用的发展为前提的,而货币与信用则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结果,因此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发展好了,筑巢引凤,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会给更多虚拟经济提供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实体经济消亡,皮质不再毛将焉附,挽救实体经济是根本。

(二)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积极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积极作用,虚拟经济不是洪水猛兽,完全不必谈虎色变,兴利除弊,关键在于人们认识和能力的提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积极作用,一是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二是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三是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四是有利于产权重组深化企业改革;其次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投机炒作加大实体经济的动荡,最终形成泡沫。

(三)改善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疑要付出很大代价和成本,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必然会影响到一些人、一些部门、某些企业甚至是某些产业的短期行为和既得利益,问题是实体经济缺血从个别现象到局部扩散,以致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长期有引发实体经济休克,再次出现经济金融危机的可能。这个过程轻则会使大批企业破产,员工失业,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同时,这个过程还会中断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更为严重的是将影响我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产业布局及整体地位、作用。现在已经出现局部产业转移和规模企业关门的情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经济可以说又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首先,笔者认为在认识层面应认识到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句话、几个文件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方方面面充分的重视,把实业复兴提升到民族复兴的高度来看待,这样才能加强对社会资本对经济、生产、生活的巨大作用的认识,从而强化对资金运行客观规律的研究,制定应对资金充裕和资产荒亏情况下的中长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产业政策规划,明确传统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支持产业和朝阳产业,在此前提下,强化基础研究、夯实发展后劲,按计划有步骤科学的实施经济结构调整,逐步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二是强化创新和基础研究,发现发展新兴行业,形成对原有产业、经济节后的有序替代升级;三是从政策、资金、税收等多层面支持企业做大作强,鼓励优势骨干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树立民族品牌,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增强产品研发,技术升级,以积极的姿态、灵敏的反映、灵活的机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投入市场竞争,如实行结构性减税,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实施创新和低碳更新的抵税政策,加快制造业创新和升级。又如放松管制,让社会资源加快进入现代服务业,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四是加快科技创新转化,推动新科技、新技术、新思维的应用,如薄膜发电、页岩开发、光电转换技术和互联网应用,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大低碳最终消费补贴激励,强制推进节能减排,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碳标准的制定,努力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低碳经济舞台上获得主导权。

其次笔者认为应疏堵结合。一是建立发展健康可持续的资本市场新秩序,抑制房地产泡沫作为长期的战略选择,将推进城镇化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总体设计规划,完善金融制度,使金融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二是鼓励金融创新,树立正确的金融企业风险文化,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元化、灵活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方案服务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是当前经济生活中最有希望、最具活力的因子,金融机构应该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特长,树立正确的风险文化,建立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流程和市场利率机制,帮助孕育、成长中的创新发展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困难,帮助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共同成长,而不是因噎废食,一味盯着国企、市属大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三是保持政策稳定,采取有力措施引导资金流向我们希望的领域,如国家扶持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朝阳产业、建设薄弱地区和环节、正确看待产业转移,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对接,尽可能的将将我们企业、产能由发达地区引导对接到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转移的绿色、有机,有序衔接和合理布局;四是发挥资金在经济发展中血液的作用,控制资本无序流动。市场化环境下每有一个暴利行业可以长久,全社会都要警惕经济生活泡沫产生造成的巨大危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税收等政策协同配合,抑制投机炒作之风蔓延,控制各类企业非主业投资比率,金融监管部门尤其应该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抑制金融机构加杠杆冲动,强化社会资金进入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措施,利用经济手段创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让暴利行业利润率下降,减轻盲目投资产生的危害;最后应加强审计监督,如建立企业投资终身追责制度等。

综上所述,全社会一定要树立产业救国的理念,想方设法促进社会资本回归实体经济,提高社会资本有效利用率,降低资金风险,实现资本利润率的产业、行业相对均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篇7

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过度地集中在某一个部门、每一种行业、每一种商品,在这些特殊领域中反复转手运行,导致部门、行业、商品经济在某一特殊时期内出现扭曲膨胀而致使基础性的生产部门因资金短缺而出现经济衰退。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开始大量出现并形成热潮,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不断增强,泡沫经济形成和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其波及的范围也更为广泛,相应地,这种泡沫经济的危害程度也更大,对其处理难度也更加复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程度的增强,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学者对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泡沫经济总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虚拟经济过度偏离了实体经济,造成市场中的虚拟经济成为了主体,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挤压、限制,其结果是虚拟资本所产生的虚拟价值远远超过现实资本所产生的价值,经济看似繁荣,实则不堪一击。在分析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发展的原因时,首先应明确两个基本概念: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和现实资本(ActualCapital)。所谓虚拟资本,就是指那些有价证券,包括债券、不动产抵押单、股票等,它是能够给股票等有价债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和回报的资本形式;所谓现实资本,则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实物形态的资本,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其实,经济发展中如果主要以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来运行,那么泡沫经济产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主要是因为以实物形态而存在的资本形态。而当经济发展以虚拟资本运动为主的时候,泡沫经济就非常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最容易在金融领域形成,并且由于金融业与房地产业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土地作为不动产,土地的价格构成特征使得土地的资本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因此,泡沫经济与房地产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融经济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为什么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呢?在当前金融经济中,泡沫经济涉及不充分信息、交易费用、外部性、非理性预期等众多新概念,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创新频繁出现,导致金融市场的运行和交易活动非常容易脱离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中,成本价格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而在金融经济中,它以预期定价为经济模型。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这与泡沫经济本身的双重性有关。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日益现代化、国际化和自由化的今天,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有利于资本集中,这种集中是对市场竞争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泡沫经济终归是一种虚拟经济,其中主要存在的是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因此,一旦这种经济过度发展,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具体来讲,严重的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即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的整体繁荣和经济宏观环境较为宽松,这种繁荣局面和宽松环境极易为资金炒作提供机遇。所以,泡沫经济一般总会发生在国家对银行政策比较宽松、自由的经济体中。也就是说,在商品经济出现周期性的萧条之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动降低银行利息,放松银根,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于是,那些有闲散资金的市场主体就会把资金投放到那些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为泡沫经济提供了社会基础。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对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预先调控和及时约束机制不够。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对那些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投机活动进行监控、监督和制止,尤其是对投机过程中的贷款支付活动缺乏监控机制。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监控机制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政府都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这是由于银行只是收付中介,而政府又难以对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进行干涉,甚至还容易被这种投机所形成的虚假繁荣而迷惑。

通过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经济的内涵及其形成发展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当地存在一些泡沫,对于促进经济活跃和繁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经济中存在过多的泡沫,并进一步形成泡沫经济,那么这种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必然会有破裂、崩溃的一天,最终造成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致命打击。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正确认识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主要表现为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所谓股票泡沫,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内在投资价值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与泡沫绝对额、经济总量、金融资产总量之间的关系有关。同时,股票市场同样遵循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规律,一旦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市场,那么股价与公司未来业绩就会形成较大差距,盈率也会出现太高态势,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泡沫。

篇8

理论界在争论:世界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那些著名的空头大师们又开始危言耸听,比如知名基金经理查・偌斯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硬着陆,他就是曾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一千倍的那位。索罗斯则认为目前的危机比2008年金融风暴更糟。谢国忠不看空了,估计是已经说累了,他曾说过“等到泡沫破灭了,我会通知你”,现在他或许在策划如何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这一通知。

现实社会可没有理论之争那么有趣。占领华尔街行动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并且蔓延到世界各地――占领伦敦、占领首尔、占领台北,示威者有的打出“天下为公”的口号,有的手拿语录,令人产生东西方阵营交错的感觉。而在国内,温州高利贷屡现崩盘并有望复制到鄂尔多斯,房产开发商为债所逼跳楼,这与之前民间资本东流西窜、攻城拔寨相比,亦令人产生恍如隔世之感。

时空交错、财富幻影。在这纷繁的经济乱象中,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长依然达到了9.省略就能融来数千万美元融资,谁还愿意一锤一锤的钉货架,一勺勺的炒菜呢?

这个秘密也映射出目前中国经济的尴尬和个人理财的困惑。虚拟经济泡沫破灭会殃及实体经济,但如果让虚拟经济继续膨胀,实体经济肯定无法承受,那时的危害更大,而刺破泡沫回归实业的过程必然是痛苦的。个人理财也是如此,过去十年人们最大的财富幻觉来自于房地产,房价上涨让有些人自以为富了,其实如果在收入不涨,通胀处于高位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却是每况愈下。当“赚快钱”和“被理财”成为习惯了,还有几人清楚创富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呢?

所以说,别慌,现在只是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实体经济的根基没有动摇,而且全球正掀起一股再实业化的浪潮。再实业化有很多新内涵,比如美国在向高科技产业发展,以及新的人工智能引起的制造业便捷化发展,新兴经济体则在把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出去。显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动荡。温州高利贷的崩盘并非实体经济之殇,而是不扎实做实业之殇。攻占华尔街并非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击,而是对被贪婪投机客扭曲的市场机制的攻击。

毋庸置疑的是,游戏规则已经变了,虚拟经济完全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或者说完全脱离于实体经济的局面将过去。无论是企业和个人,都要适应“赚慢钱”,市场的恐慌源于规则的改变,在过去规则下受益的人在离场,而新生的力量还未成熟或尚在观望,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在震荡中寻底。

一侯等于几潘?

话题有些抽象和沉重,但不认清虚拟经济向实业回归的事实,不要说每月趋势观察,一年甚至十年的趋势都理不清。好吧,还是轻松一点,或许是由于现在的市场太乏味,在一向严肃的金融领域最近也开始泛滥游戏与娱乐精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基金经理打德州扑克以及将“一侯”和“一潘”作为股指与房价的计量单位。

笔者与一些沪上的基金经理打过几次德州扑克,确实觉得这种游戏与股市有异曲同工之妙――需要价值分析,需要风险控制,需要心理博弈,而且是剩者为王。基金经理痴迷于此或许是因为在股市上都挣不到钱,是一种负博弈,那还不如互相厮杀取乐,至少是零和博弈。

目前几乎所有的股票型基金经理都折戟沉沙,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负博弈局面?如果将主导资本市场的三股力量粗略划分为国家资本、产业资本和境外资本。那么可以看到国家资本有托市的意愿,比如近期汇金公司增持银行股。但产业资本不给力,大小非依然在疯狂的减持,而且之前产业资本大多涌入房市,当房市调整时,他们并不甘愿从这个市场出来,而是想从别的市场套现资金来填补这个窟窿。至于境外资本,现在基本都转为空头,即使唱多也在做空。

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股市节节败退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股市和房市的关系变得很微妙。房价下跌一潘(1000元/平米),股市会涨一侯(1000点)还是跌一侯?按照惯例,股价与房价是联动下跌的,因为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支柱,房市调整当然意味着股市基本面的动荡,更何况两个市场都受制于货币政策的松紧。

这个规则会变吗?会的。房地产不可能再是中国经济的支柱,所以当房市调整到一定阶段后,对经济基本面的冲击微乎其微。另外,在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回归过程中,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房地产业。它本来是应该归入实业的,必然出现坍缩。与此同时,实体经济的复苏会带来股市估值重心的上移。当然还有一点,以前人们在股市中挣到的钱都会移入房市,但这次房市调整会让人断绝这个念头,因为调整的时间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

股市和房市会从患难兄弟变为跷跷板效应吗?还要拭目以待,也许房价跌一潘、股指涨一侯的情况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

底在哪那么重要吗?

现在经常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底在哪?我们想反问:这个问题很重要吗?多少人在2008年不断抄底股市的过程中铩羽而归,未来在房市中重蹈这样的覆辙不是没有可能。也不要以股指估值很低、成交量萎靡就认定市场会很快走出底部。要知道,游戏规则的改变,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回归不会一蹴而就。与其抄底,不如慢慢布局,想在未来市场挣到钱,一定需要慢动作。

当市场不会立刻反转,长期在接近底部徘徊时,基金定投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黄金,最近处于动荡期,如果欧债危机继续加剧,美国经济复苏令美元强势,那么黄金没戏。假如欧债危机缓解,欧元和美元谁也不会长期一枝独秀,黄金或许可浑水摸鱼。现在炒黄金,除了对国际政经格局的敏锐洞察,还最好要有短线的操作能力。

换点美元吧――这可能是在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最不应该做的选择。但事情往往出乎意料,美国的再实业化进程正在努力的推进,攻占华尔街行动加速了这一进程,而中国的企业和个人还处在对于房产的财富幻觉中。从这点看,中国棋输一着,换点美元没错。

Pic.1/ 2011年10月15日,德国法兰克福,一名戴面具的男子站在欧洲央行前面,抗议当前的全球金融系统。 作为欧盟的核心国,德国在欧债危机中不得不拿出资金来拯救其他国家的债务问题

Pic.2/2011年10月19日,意大利科学家花费3千英镑历时4年研制出了世界上首个能够同时弹琴、唱歌和伴奏的机器人。这个名叫Teotronico的机器人有19根手指,弹钢琴速度比任何人都快;还能同时操作鼓和节拍器并识别调性、自弹自唱;它眼中的摄像头还能使它对身边情况作出反应。未来无所不能的机器人,将持续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篇9

一、正确理解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的涵义

要弄清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泡沫经济的涵义。

什么叫泡沫经济?《辞海》(1999年版)中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解释。该书写道:“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最终股票价格暴跌,导致泡沫破灭,造成社会经济震荡。

(2)地价飞涨,也是泡沫经济的一种表现。如果地价飞涨,脱离土地实际价值越来越远,便会形成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地价暴跌,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危害。

(3)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4)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二、经济泡沫的利与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三、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

在搞清了泡沫经济的涵义以及泡沫的利与弊之后,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研究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这个主题了。研究的结果是:

1、房地产业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和实业部门,其本身决不是泡沫经济。

首先从房地产的属性来看,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商品兼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属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实体产品,同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仅仅是收益权利证书相比,根本不同,它本身并不是泡沫经济。

其次,房地产业部门是实业部门。它同金融证券等虚拟资本也是根本不同的,谈不上泡沫经济。

再次,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处于主导产业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中,房地产增加值一般要占到10%左右。房地产业以其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的特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事实已经证明,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是我国经济繁荣的标志之一,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所谓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的第二次”。

2、房地产业也含有某些经济泡沫成分,如果任其膨胀,也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危险性。

应当承认,房地产业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经济泡沫,主要表现在:

(1)地产价格泡沫。如前所述,土地价格由于其稀缺性和市场需求无限性的拉动作用,及其土地市场投机炒作,会出现虚涨,这种虚涨的部分就属于经济泡沫。如果土地价格成倍、甚至几十倍地飞涨,就会发展成泡沫经济。如日本的地产价格暴涨就是鲜明的例证。日本六大城市的地价指数,在上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上涨了5倍,地价市值总额高达4000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地价总值的4倍,土地单价为美国的100倍。1991年以后地价暴跌,泡沫破灭,至今经济尚未恢复过来。地价虚涨是不能持久的,在一定阶段便会破灭。

(2)房屋空置泡沫。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中,商品房供给超过市场需求,超过部门的供给增长属于虚长,构成经济泡沫。按照通用的国际经验数据,商品房空置率达10%以内时,这种经济泡沫是正常的。如果超越过多,引起严重的供给过剩,形成泡沫经济,导致房价猛跌,开发商遭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失业率上升,经济混乱,社会动荡。

(3)房地产投资泡沫。一般规律,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应与房地产消费增长率相适应,力求平衡供求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百业待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就是一例。

(4)房价虚涨泡沫。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房价泡沫与地价泡沫密切相关。此外,开发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过高,人为抬高房价,也会形成经济泡沫。如果房价飞涨,开发商攫取暴利,购房者难以承受,由此也会形成房地产泡沫经济。

可见,房地产确有经济泡沫,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性。但绝不能把房地产业等同于泡沫经济。

3、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适度的经济泡沫,例如土地价格微幅上扬、房价稳中有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商品房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等等,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没有一点泡沫房地产业是不能繁荣的。而如果泡沫过多,过于膨胀,造成虚假繁荣则是不利的。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为泡沫经济,带来严重危害。

四、辩证地看待当前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形势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已达到泡沫经济程度?这不是凭印象可以判别的,而是必须按照实际数据科学地进行评价。

衡量房地产市场形势必须树立一些基本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看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状况的适应度;其次要看商品房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态;再次,要看商品房价格的波动状况及其走势。只有抓住了这些基本标准,才能进行正确判别。

以上述基本标准来衡量,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适应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主流是处于持续发展的繁荣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1)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求略大于供,呈现出供求两旺的态势。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上海市统计局的2002年1~6月房地产市场信息数据汇总资料,已登记的商品房预售面积1230.14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9.9%,批准的预售面积(1138.86万平方米)与实际预售面积之比为1∶1.08,实际预售面积略大于批准预售面积。已登记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大大超过商品房竣工面积(468.51万平方米)。不少优质楼盘,出现少有的排队购房现象。前几年累积的空置房逐步消化,大幅减少。住宅市场旺盛的需求,拉动着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繁荣的局面。

(2)存量房交易大幅增长,向着房地产市场主体的方向发展。2002年1~6月,已登记的存量房买卖面积达到811.23万平方米,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1%。日渐接近增量房交易,部分区内存量房产交易量已超过增量房交易量。预示着上海的房地产市场逐步成熟。

(3)房地产开发投资更趋理性化,市场基础扎实。与20世纪90年代初那种不顾市场需求、盲目开发的情况不同,如今的房地产开发商普遍比较重视市场调研和目标市场定位,使房地产投资开发牢固地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可以说属于市场需求拉动型投资扩张。2002年1~6月的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355.3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3%,预计全年将超过700亿元,这对拉动投资需求,平衡供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是有益的。

(4)商品房价格稳中有升,基本合理。2001年上海的房价上升了8%左右,2002年上半年上涨了5.8%。从其成因来分析,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楼盘品质提高、环境改善,成本推进型上升:二是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转换形成的需求收入弹性促进型上升;三是商品房阶段性、暂时性供不应求的需求拉动型上升。2001年上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9.9%,而房价的增幅仍低于收入增长幅度。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房价稳中有升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也是合理的,它恰恰是房地产业景气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常人们喜欢用“冷”和“热”来形容房地产市场状态,这种通俗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提法应当用繁荣还是衰退,即景气度来表示。当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处于正常发展的佳境状态,如果从房地产经济周期角度看,则是繁荣阶段的高峰期,笔者预测还会延续二三年时间。那种把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扣上“泡沫经济”的帽子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也应当看到当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出现了一些泡沫过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过猛,隐含着再次出现供给过剩的危险。从现在开始就应适当控制土地供应量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

(2)商品房开发结构过于向高档房倾斜,中低档住宅开发不足。要积极引导开发商多建中价位住宅,避免结构失调。

篇10

泡沫经济是现代金融经济的一种重要表现,深入分析这种经济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发展的原因,并对当代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把握中国经济现状及其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现代金融经济中,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对金融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整体经济出现金融化、泡沫化,那么经济发展就面临着危险的境遇。因此,在经济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中国,预防金融经济的泡沫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注意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泡沫与泡沫经济

“泡沫”(Bubble)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富有特色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范畴,中外经济学家在谈论经济问题时都会涉及这一范畴。著名经济学家P・全德尔伯格对经济泡沫问题研究有着独特的贡献,他的著作《“泡沫”的故事―――金融投机历史回顾》就是对经济泡沫状态的深刻描述。在实践中,最早的泡沫经济出现在1720年的英国,当时英国发生了“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即当时的南海公司因获得英国政府的默许、支持和授权而对西班牙的贸易进行了垄断,之后就对其利润增长状况进行不符实际的鼓吹,进一步引起人们购买南海股票的热潮。但是,由于这种经济是建立在炒作、鼓吹的基础之上的,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非正常膨胀之后,其股价大幅下跌,导致经济过度膨胀之后的必然破灭。类似的事件还有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事件”和发生在法国的“约翰・劳事件”,等等。

具体来讲,泡沫经济就是指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种像泡沫一样的状态,表面看起来十分繁荣,但是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内涵支撑,最终会有破灭的一天。并且,泡沫经济还表现为由于过度投机而使得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严重偏离,进而导致经济随着商品价格大起大落,特别表现为暴涨与暴跌的起伏不定。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过度地集中在某一个部门、每一种行业、每一种商品,在这些特殊领域中反复转手运行,导致部门、行业、商品经济在某一特殊时期内出现扭曲膨胀而致使基础性的生产部门因资金短缺而出现经济衰退。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开始大量出现并形成热潮,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不断增强,泡沫经济形成和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其波及的范围也更为广泛,相应地,这种泡沫经济的危害程度也更大,对其处理难度也更加复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程度的增强,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学者对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二、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原因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泡沫经济总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虚拟经济过度偏离了实体经济,造成市场中的虚拟经济成为了主体,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挤压、限制,其结果是虚拟资本所产生的虚拟价值远远超过现实资本所产生的价值,经济看似繁荣,实则不堪一击。

在分析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发展的原因时,首先应明确两个基本概念: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和现实资本(Actual Capital)。所谓虚拟资本,就是指那些有价证券,包括债券、不动产抵押单、股票等,它是能够给股票等有价债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和回报的资本形式;所谓现实资本,则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实物形态的资本,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其实,经济发展中如果主要以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来运行,那么泡沫经济产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主要是因为以实物形态而存在的资本形态。而当经济发展以虚拟资本运动为主的时候,泡沫经济就非常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最容易在金融领域形成,并且由于金融业与房地产业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土地作为不动产,土地的价格构成特征使得土地的资本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因此,泡沫经济与房地产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融经济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为什么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呢?在当前金融经济中,泡沫经济涉及不充分信息、交易费用、外部性、非理性预期等众多新概念,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创新频繁出现,导致金融市场的运行和交易活动非常容易脱离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中,成本价格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而在金融经济中,它以预期定价为经济模型。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这与泡沫经济本身的双重性有关。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日益现代化、国际化和自由化的今天,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有利于资本集中,这种集中是对市场竞争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泡沫经济终归是一种虚拟经济,其中主要存在的是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因此,一旦这种经济过度发展,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具体来讲,严重的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即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的整体繁荣和经济宏观环境较为宽松,这种繁荣局面和宽松环境极易为资金炒作提供机遇。所以,泡沫经济一般总会发生在国家对银行政策比较宽松、自由的经济体中。也就是说,在商品经济出现周期性的萧条之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动降低银行利息,放松银根,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于是,那些有闲散资金的市场主体就会把资金投放到那些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为泡沫经济提供了社会基础。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对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预先调控和及时约束机制不够。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对那些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投机活动进行监控、监督和制止,尤其是对投机过程中的贷款支付活动缺乏监控机制。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监控机制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政府都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这是由于银行只是收付中介,而政府又难以对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进行干涉,甚至还容易被这种投机所形成的虚假繁荣而迷惑。

三、当代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

通过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经济的内涵及其形成发展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当地存在一些泡沫,对于促进经济活跃和繁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经济中存在过多的泡沫,并进一步形成泡沫经济,那么这种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必然会有破裂、崩溃的一天,最终造成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致命打击。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正确认识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主要表现为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所谓股票泡沫,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内在投资价值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与泡沫绝对额、经济总量、金融资产总量之间的关系有关。同时,股票市场同样遵循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规律,一旦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市场,那么股价与公司未来业绩就会形成较大差距,盈率也会出现太高态势,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泡沫。这种股市中的资金供给与股价发生波动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金融经济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只要资金放开,股价立即就会发生变化。加之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崛起并发展壮大,他们对经济学家、股评家以及一些媒体发生日益紧密的联系,这极其容易发生投机行为。因此,确保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规范也是预防中国股票泡沫的一个主要方面。所谓房地产泡沫,这是与金融泡沫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它甚至是泡沫的一个核心载体。尤其是近几年以来,中国政府、学者和老百姓对中国房地产业到底有没有泡沫,如果有,这个泡沫到底有多大等问题都十分关心。随着买房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有学者就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成分很多,人们购房的能力与房价之间的差距过分悬殊,一般工薪阶层要储蓄30-40年才能买到一套住宅。但也有人认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中,由于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有限,房地产价格比较高是必然现象,中国房地产不存在泡沫。但是,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系统的关系值得深思和重视,中国的房地产需求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的支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与中国金融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彼得・纽曼,默里・米尔盖特,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大辞典[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