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亚健康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亚健康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707-03
The Commonly Use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Sub-health State
Zhao Xin,Chen Jia-xu,Wang Li-min,Cui Hua-ting,Cui Hai-zhen, Kang Chun-ji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Beijing 100029)
Abstract:The academia has made a lot of research for the sub-health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diagnostic criteria, detec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ince the emergencing of the Sub-health concep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omestic commonly used methods about the assessment of the sub-health state. Mainly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symptoms diagnostic criteria, rating scal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diagnosis. These three methods of sub-health state have shown a certain respect, but also defect exists in many areas. This paper makes a consolidation of the main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sub-health to find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using it in the next step of study, then exploring further about the mechanism ,physiology, or pathology of sub-health state.
Key words:Sub-health State;assessment methods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以及思想认识的发展,20世纪以来,现代医学由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类对于健康的关注已由单纯的关注“是否有疾病”,过渡到了关注“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健康状况”。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Berkman)教授首次提出除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外,人体还存在一种既非健康亦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即“第三状态”,我国学者王育学将其称为“亚健康状态”【sup】[1]【/sup】。有关亚健康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受到重视。学术界对于亚健康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诊断标准、测定方法、预防与治疗,特别是应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防治亚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sup】[2]【/sup】,该指南认为:“如果存在目前医学上不能解释的症状表现,且持续3个月或以上者,可判定为亚健康”。此标准目前在国内有关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的研究中使用较为广泛。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学术界对亚健康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评估方法等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本文对目前国内有关亚健康的主要评估方法进行整理,以期寻找最有效的测定方法和检测技术,将其应用到下一步课题研究中,进一步探究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机制或生理、病理变化。
1 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目前国内有关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症状标准诊断法、量表评估法和生理生化指标诊断法。这三类方法在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中都表现出了某方面的优势,但同样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1.1 症状标准诊断法
症状标准诊断法即采用专家咨询法制定亚健康状态相关症状的诊断标准,由医生或研究人员依此标准进行判断。专家咨询法又称德尔斐(Delphi)法,1964年美国兰德(Land)公司首先将其用于技术预测中,是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作出对问题的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特别适用于缺少客观信息资料和历史数据,而又较多地受到社会的、政治的、人为的因素影响的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实践证明,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信息分析与预测,可以较好地揭示出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并可据以对研究对象的未来发展做出概率估计【sup】[3-4]【/sup】。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是在20世纪末才发展起来的,命名至今亦只有20年时间,历史数据严重不足。且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尚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亚健康的症状以亚健康状态者自觉不适为主,受到社会、政治、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可明确定量的客观信息资料。这种研究现状符合德尔斐(Delphi)法本身的特点。通过专家咨询法制定的亚健康诊断标准,诊断症状均以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为主,临床使用中认为具有流行病学的诊断价值,在研究中广泛应用。如陈青山等按照Delphi法原理咨询专家,计算亚健康诊断标准的有关评价指标,并将拟订的亚健康诊断标准用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取得较可信的结果【sup】[5]【/sup】。
1.2 量表评价法
量表评价法是根据事先设计的等级评价量表来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实践证明,量表测量的结果作为对具体事物的研究是可以计算和评价的。亚健康状态人群表现出的症状以自觉不适为主,包括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人的精神、心理、情志等活动状态可以通过量表进行评估,在研究中能够成为客观的证据。因此将量表评估法引入到亚健康领域,把自觉症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量化测量,从得到的数据来判断严重程度,能够相对客观的反映主观感觉性指标,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目前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评估,从而有效地判断和测量亚健康状态【sup】[3-4]【/sup】。
1.2.1 常用量表评价 亚健康状态判断的前提是确定并剔除健康与疾病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其中躯体疾病状态可以通过各项临床检查实现,有各种症状、体征和客观指标检查支持,排除并不困难。而某些尚未被患者意识到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性不良等状态如何被界定为“不健康”曾经是研究人员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已开发成形的健康测量工具,如健康测量量表、生存质量量表、心理测量量表、症状评测量表等,使用频率较高的量表包括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PSAS)、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目前国内亚健康相关研究中广泛使用【sup】[6]【/sup】。但将这些测量工具应用于亚健康研究时,仍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采用的量表仍以从国外引入的为主。经过一系列步骤译出量表的中文版后,需要以我国人群状况建立相应的常模数据,才能使之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相关状况具有判别能力。特别是一些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指标受到文化传统、社会状态以及政治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影响,量表的“正常值范围”是否适合我国人群尚需大样本检验。另外,量表评价法有时由于过于追求量化,要求受试者严格划分等级、程度,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
1.2.2 自制量表 量表的设计直接引导着评价方向,量表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评价的质量。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PSAS)、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量表都是针对健康或疾病状态评估而设计的,并非亚健康状态专用量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评估和研究需要。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以上量表,根据课题需要研制了多种自制亚健康状态量表。如胡先明等参考其他诊断量表,制订出了亚健康症状标准诊断量表,对部分人群进行亚健康状态的评估,并分析了其相关社会心理影响因素【sup】[7]【/sup】。范存欣等在对广东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研究时,参照了WHO生存质量和有关健康的内涵,并结合广东地区高校教师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与亚健康诊断有关的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亚健康的各种影响因素、疾病现状以及对亚健康的认知等54个条目,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43.90%【sup】[8]【/sup】。庞军等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2例亚健康人群进行研究,研究项目包括反映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情绪、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病性和其它等10个方面,结果显示亚健康人群存在诸多心理症状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sup】[9]【/sup】。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由于亚健康本身的定义、范畴等还很不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诸多自制量表虽有一定共性,但具体评定方法、条目等与该课题组研究方向联系密切,置于其他类型研究时可推广性和可重复性欠佳。因此国内亦尚未形成业内公认的亚健康评定量表。
1.3 检测评定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疾病临床和亚临床诊治方面的广泛运用的设备、仪器和技术,也逐渐用于亚健康状态的检测和评估。目前常用的方法如运用脑像检查(EEQG)【sup】[10]【/sup】、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机体免疫细胞功能检测、超高倍显微诊断仪(MDI)评估法【sup】[11]【/sup】、多媒体显微诊断仪(THMMDI)检测法【sup】[12]【/sup】、活体血液分析(LBA)【sup】[13]【/sup】、血液细胞阻抗测量【sup】[14]【/sup】、福贝斯远程健康检测系统(TDS)【sup】[15]【/sup】、量子共振检测法(QRS)【sup】[16]【/sup】等。
生理生化指标量化检测直观、准确,最大可能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利于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研究。但目前研究中健康人群参考值很难界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会有诸多自觉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能有某些指标的变化,但尚未达到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即仍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如何在正常值范围内划分出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参考值仍是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1.4 中医学评估方法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生理功能异常或衰退的状态,而非器质性病变,发展下去又会逐步进入疾病状态。这种认识与中医学中的“未病”有很多相似之处。“治未病”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之。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之后又相继提出了“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等,所谓“未兆”、“赢劣”都是对“未病”的解释,即不“健康”却又不属于“疾病”的虚弱或向疾病发展的状态。中医未病学中,所谓“未兆”即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而“赢劣”则是指虚损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有病的状态,而这些内容,与现代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多认为“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因此,中医“未病”的范畴比亚健康的范畴要广泛的多,包括了对健康、亚健康、疾病及病后康复阶段的人群的调治,而亚健康状态只是中医“未病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与“未病”中的“欲病”状态更为接近【sup】[17]【/sup】。
同时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生理功能异常或衰退的状态,而非器质性病变,对于这种“状态”的认识与中医学中的“证”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医学诊疗过程中重视人体的主观感觉,认为亚健康状态主要是由劳逸过度、起居失常、饮食不节等原因,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脏腑气血不和所致,常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心烦多梦,睡眠不安,抑郁或焦躁,记忆力减退,减退,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综合分析这些症状虽然不能达到西医某种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在中医诊断中可以辨为某类证候,继而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立法处方进行调理和治疗。由此可见,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与中医“未病”和“证”的研究密切相关。因此探索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生理指标,进一步建立亚健康状态测评系统,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时纠正生理功能的偏颇,有效地防病于未然对于中医研究人员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sup】[18]【/sup】。
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规范了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研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亚健康的定义和范畴、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等,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与相关学科研究及干预亚健康状态提供了参考。应用此指南中的标准,更多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因而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中医诊断评估方法。如中医四诊模拟检测、观指甲测亚健康、观舌测亚健康、观面测亚健康等。近年来的研究中亦出现了将多种中医诊法相结合试图建立全面的研究体系的文章。如亚健康的“九诊综合评估”包括望诊、闻、问、切、甲诊、心诊、子午诊、经络诊、脏腑诊等【sup】[19]【/sup】。费兆馥等在中医脉诊、舌诊客观检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学的相关知识,选用多种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使用图像法进行分析,以期探讨亚健康状态的形成机制,建立一种多指标综合分析、客观评估亚健康状态的方法【sup】[20]【/sup】。韦玉科等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开发的亚健康状态常见症状临床诊断系统,在测定人体亚健康状况时,可以得到同中医专家诊断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结果,也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sup】[21]【/sup】。
2 分析
篇2
1心理亚健康的界定
什么是心理亚健康?2008年以陶芳标为主编制了《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4,5],问卷中指出亚健康状态包括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两部分,其中心理亚健康包括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3个维度,共有39个项目,每个项目分6个等级,分别将持续3个月以上赋值为1,持续2个月以上赋值为2,持续1个月以上赋值为3,持续2w以上赋值为4,持续1w以上赋值为5,没有或持续不到1w赋值为6。将症状持续不到1个月的赋值为0,持续达1个月以上的赋值为1,分别计算每一个调查对象的得分,将总分≥1的界定为存在心理病理症状,界定标准为全国青少年学生症状数的P90,将心理病理症状总数≥8界定为心理亚健康状态[6]。刘欢欢[7]也曾对心理亚健康做过研究,将其定义为:"是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的状态"。
2不同层次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状况
近年来,国内有关大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有很多。梅松丽[8]在对长春市1271名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发现,有34.8%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其中感到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紧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8%、14.9%及11.6%,另外敌对症状、焦虑、抑郁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张衡[9]对呼和浩特市29中的学生进行了心理亚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407名学生中,与108名属于心理亚健康状况,占总调查人数的26.5%,主要表现在紧张、心理烦躁、人际关系敏感、学习适应困难等方面。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状况也不容忽视。雷军在山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10]中指出,在被调查的409名高职学生中,大约有76.7%的学生在学习、工作中都感觉到不同程度的劳累,且存在着自我感觉压抑、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较高。李力生[11]等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进行了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为61.8%,其中女生亚健康者的比例为56.%,男生则较高,为67.7%,作者认为可能与男女生处理事情的方式,应对情绪的方法及生活习性不同所致。
3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干预
目前国内对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干预所采用的方法大多为集体(团体)辅导、开设相关心理健康课程、生物反馈疗法、个体心理咨询等等[12]。不同干预方法的使用,所达到的干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肖艳红[13]等对120名存在心理亚健康的在校大学生采用集体心理辅导、生物反馈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发现,3个月后,SCL-90总均分、抑郁、焦虑等均有显著性降低。陈瑜[14]对广州某医科院校168名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进行了为期4w的干预实验,共将其分为音乐组(34人)、健身组(33人)、健康课组(32人)、综合组(32人)、对照组(37人),共五组。实验结果显示,音乐组、健康课组以及综合组的MR总分、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4因子得分,PSQI总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建设组的MR总分,SCL-90总均分、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4研究意义与展望
当今社会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个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未来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社会实践,还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收到了来自诸如学业、就业、感情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当今社会中心理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心理健康不仅是一切个人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性格上活泼好动,情绪波动比较大,易激动好怒,更容易出现诸如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出现学习困难、沟通及情感交流障碍等问题。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研究目的在于减少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对于有心理亚健康行为的青少年能够做出及时地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干预,以求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今后顺利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勇.试议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成因与对策[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2):60.
[2]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2002,176: 23-56.
[3]Mikolaidis G.Indeterminacy of definitions and criteria in mental health:case study of emotional disorders[J].Eval Clin Pract,2013,19(3):531-536.
[4]陶芳标,胡传来,孙业桓,等.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09-314.
[5]邢超,陶芳标,袁长江,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31-1033.
[6]陶芳标,邢超,袁长江,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全国常模研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292-295.
[7]刘欢欢.广东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筛查及生物反馈干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
[8]梅松丽,李晶华,马晓黎,等.长春市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07,02(36):215-216.
[9]张衡.呼和浩特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10]雷军.山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94):18-19.
[11]李力生,井蕊,王泓午.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8(24):990-992.
[12]李爱叶.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研究及对策[J].心理健康教育, 2010,1:48-50.
篇3
调查源起:基于当前小学生身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的现状,我们必须认真透析和反思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和实施力度。
众所皆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伟大的教育家洛克更说过: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确实大多数伟人、思想家、学者、智者和各领域的精英都非常重视身体的锻炼和保养。然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大多处于亚健康状况,尤其青少年更是过早地背负起课业重担!这样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吗?他们是不快乐的,体质是不佳的,所以爱护、必须关心小学生的成长问题——亚健康!我们从国家、社会、家庭及小学生自身多方面反思,探究其原因,以寻求解决途径。
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健身教育问题,更关注青少年健康状况,然而面对竞争的压力,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家长的高标准高要求,学生柔嫩的背弯被压重了,我们真不忍看到重重的书包、厚厚的眼镜和各种贪吃贪睡,生活无序无规律的孩子就这样长大!好的习惯是要从小培养,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还在成长中的小学生们,他们需要更多科学的培养和锻炼,需要良好的社会锻炼氛围,科学的学校、家庭健身教育,加强体质,打好身体的底子,将来才可能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
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致力于研究这一现象,透析国家和教育机构对健身教育的实施,社会对健身教育的关注,家庭对健身教育的重视以及小学生的自我健身意识,从中发掘健身教育的缺乏而导致小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运用专业所学、参考文献及自身研究来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建设性的策略与方案,以引起社会对小学生健康状况的关注,配合学校、家庭加大健身教育实施力度,提高小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让他们积极参与身体锻炼,健康快乐地成长!
调查基础:1、“亚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2、作品基础:《中小学暑期“课业加餐”情况调查报告》,我们有大量的调查报告,访谈记录以及宣传经历,研究现在中小学生普遍课业负担偏重而导致的健康不佳,身体、心理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令人堪忧!从这个研究层面引发我们对于小学生健康状况的思考和探究,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前瞻性!
xx年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强身健体积极锻炼——家乡人民的保健意识考察》;
3、国内外已有研究参考:
①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作者:[日]坂人博子 着,[中]王树范 译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内容提要:教育孩子历来是一个传统而棘手的问题。在中国有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无论是家长、教师经常只是把孩子放在接受教育的被动地位;总是想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什么和怎么做,至于在启发孩子自己主动地去做什么和怎么做方面下功夫就太少了。本书所介绍的对小学生的教育方法则相反,它通过在小学校日常发生的事情,教育孩子主动地自己培养自己。真正把小学教育当作启蒙教育阶段,让孩子认识大自然,了解自己身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懂得怎样保护自己。本书对家长及教师都会有很好的启示。
② 《小学生健康教育 》 作 者:郑日昌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发行部(兰色畅想) 出版日期: xx-7-1
本书全面介绍了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旨在帮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感受小学生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质、基本原理、实施方法及组织管理,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能以正确的视角对待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为将来能参与这项工作打下初步的专业基础。
③一些健康教育网站参考
;
;
children’s health first aid kits enoch choi wednesday, july 26, xx
④《xx年年江苏省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短信试题答案》引用地址:
研究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加上访问两者并驾齐驱,双管齐下。
信息的整理与数据统计:我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卷58份。(后附调查问卷2份)
3.充分利用书籍和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研究资料。
4.基于问卷逻辑,编写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与分析:
篇4
论文关键词:城市,人口将康素质,亚健康,对策
国民健康指标是衡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把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实施人口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并提出“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实施全民健康工程”的口号。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4年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互相帮助的城市。开展健康城市最重要的特征是使政府、群众、志愿者们通力合作,关注城市的健康,并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处理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城市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环境和健康状况。目前,建设健康城市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目标,而人口健康是健康城市的首要指标。因此,对人口健康素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口健康素质的科学内涵剖析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之初(1948年)便在其中对健康下了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满(complete)状态。1989年WHO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新标准,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这就是“健康四维“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多维健康概念不但在学术界,而且也在普通人群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健康作为一种完美的境况更应看作是一种理念和追求。健康是多维的,亚健康也必然是多维的。目前,对亚健康状态尚无一个公认统一的定义和判断,国内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世界亚健康学术大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亚健康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起草小组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最新概念。其概念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的诊断标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亚健康状态的界定标准:
①排除疾病源因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
②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病前状态(中间状态)。
③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
④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二、人口健康素质的结构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理想状况”。由此可见,没病、没痛、没残障,准确来说并不就等于完全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上的良好表现同样是健康的重要指标。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虽然给出了健康定义,但问题是如何解释健康?什么状态可以视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理想状况”。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到底何为健康,按健康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如果把人体的健康水平用一条直线来表征,健康与疾病可谓是直线的两端。健康到疾病之间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图1 个体健康水平一维表征图
如图1所示,个体健康水平除了疾病、健康两个状态以外,还有第三状态--亚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全球调查结果告诉我们,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为疾病的人也只占20%, 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999年,WHO宣布:亚健康与艾滋病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敌人。目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已把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严重疲劳、肌肉疼痛、失眠等)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法国把亚健康视为“人类的新传染病”。我国近10年才开始重视和关注亚健康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与日俱增的情况。初步调查显示:高级知识分子、企业家、艺术家的亚健康发生率高达70%以上;城市中新兴行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IT业、新材料业、广告设计、新闻及行政机关等行业或部门人群中高达50%;步入中年的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接近50%。当前国民亚健康问题加剧,全国老龄人口快速增加,急需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宣传疾病防治及自我保健知识,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亚健康防治,关注健康长寿。
本研究对通过对亚健康状况情况进行的大样本调查,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人亚健康测量问卷》,人口健康素质可以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等三个维度来考察,具体见下图:
图2:亚健康问卷结构
三、提高城市人口健康素质的对策及政策建议
(一)建立动态的心理监测预警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快速建设期和发展期,我国大中城市也同时迈入了“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高发期,尤其是经济发达沿海城市。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
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做好心理健康,必须建立一个反映灵敏、准确的心理监测预警系统,应对个体及群体心理危机的发生。 1.建立专门的心理监测预警机构。
由点及面,由上至下,层层铺开,为预防和处理心理危机,有效地协调多个单位和机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性医院、公共卫生机构、120、110、热线电话、学校、妇联、青年团、老年人团体、媒体和其他机构;在居委会、社区街道、城镇等部门,由公共卫生医疗部门设立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或专人负责心理监测预警,从而在整个社会编织起一张生命健康的安全保护网络。
2.加快队伍建设。
一方面,政府要整合现有资源,从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进行人员选拔,建设一支由心理学专家、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及精神卫生控制工作人员组成的心理队伍;另一方面,支持现有人员提升素质,并加快选拔和培养有志于心理工作人员的力度;第三,向不同类型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建立心理监测预警的信息队伍。
3.加快制度建设。
逐步完善和健全社会心理监测预警的法规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和保障干预活动的有效进行。尤其对于危害程度较深的突发灾难事故的心理干预,更需要制订周密科学的应急方案,明确宣传部、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交通局、气象局、民航局、安全生产监管局、铁路火车站、科协、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完善的配套的应急机制。同时,对已经接受心理监测预警介入的人员进行心理动态跟踪。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媒体和其他方式获得公众对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的支持,提高公众的精神卫生意识,促进有心理问题的人尽早寻求帮助。通过建立医疗、卫生、公安、教育、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救助网络,设立专门网站,定时通告社会注意和帮助高危人群。特别针对压力巨大、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行业,通过讲座、培训、辅导等各种措施,提高心理监测预警的覆盖面。同时,要树立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理念。思想上,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认识理解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对象上,要面向全市公民;策略上,要立足预防为主;方法上,要坚持教育性、系统性、常态化。
5.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心理监测预警,必须动员各方的力量,构筑全方位、多途径工作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市政府—危机干预专家指导小组—社会各类基层部门”等立体网络。
6.提高危机干预的效果。
在危机干预时,需不断评估干预措施是否产生了预期效果,以便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做出调整和修改,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周期性的开展“心理体检”,将其纳入健康检查体系
通过定期体检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与习惯。不过一个人的健康实力与健康管理范畴还不止于此。WHO关于健康的定义,除了生理健康,还有心理与社会适应力水平,而这两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品质与健康实力。
因此,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工作压力、情感困惑、抑郁等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主要“心结”。而一些压力和情绪长期得不到舒解则可以导致躯体化症状:如腹痛、胸闷、背部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某种食物、气促、心悸、头晕、等症状。有调查显示,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超过半数并未见生理性病变,而更多是心因性疾病。因为心理状况隐藏在内心,人们只知道自己心情不好,却很少像身体状况那样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项调查显示:全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调查局部地区各类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在14%到17%。然而,实际上到医院就诊的比例,远远低于发病率。
生理体检是为了能够主动掌握身体的情况变化,对可能发现的问题及早治疗。“心理体检”也一样,许多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也具有生理疾病所常有的“潜伏期”,如果尽早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及早发现,则可以防止心理问题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且有利于生理功能的全面健康。现代医学证明,人体内有一种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力量,即良好的情绪的力量。70%的病人只要消除了恐惧和忧虑,病就会自然而然地痊愈;98%以上的疾病会因为心情愉快而出现明显好转。
心理体检并不是生活中的奢侈品而是如跑步、健身一样是日常就可以进行的基础服务“心理体检”应该定期或者根据个人情况不定期地进行,从大健康的概念出发,整合考虑躯体、心理与社会适应因素在健康中所起的作用,在身体体检的基础上,加入心理体检。
(三)增强身心健康的保护因素,减少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
1.危险因素
凡引发人们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被称为危险因素。如:治安不好、居住环境差、
文化氛围不好等。 2.保护因素
凡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因素被称为保护因素,如幸福感、对市民的认同水平等。
(四)加强身心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行为改变。诚然,改变行为与生活方式是艰巨的、复杂的过程。许多不良行为并非属于个人责任,也不是有了个人的愿望就可以改变的,因为许多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受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卫生服务等影响,更广泛的行为涉及生活状况,如居住条件、饮食习惯、工作条件、市场供应、社会规范、环境状况等。因此,要改变行为还必须增进有利健康的相关因素,如获得充足的资源、有效的社区领导和社会的支持以及自我帮助的技能等,此外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以改善他们的健康,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所以健康教育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过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六)建立城市健康促进计划
健康促进的概念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中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这一定义表达了健康促进的目的和哲理,也强调了范围和方法。
《渥太华》并提出了健康促进的五点策略,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超越了保健范畴,它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使他们了解他们的决策对健康后果的影响并承担健康的责任。
1.健康促进的政策由多样而互补的各方面综合而成,它包括政策、法规、财政、税收和组织改变等。
2.创造支持性环境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对健康采取社会-生态学方法的基础。健康促进在于创造一种安全、舒适、满意、愉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任何健康促进策略必须提出:保护自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
3.强化社区性行动健康促进工作是通过具体和有效的社区行动,包括确定需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做出决策,设计策略及其执行,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核心问题是赋予社区以当家作主、积极参与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4.发展个人技能健康促进通过提供信息、健康教育和提高生活技能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群众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健康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并做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篇5
据调查发现,由生活方式引发的疾病正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白内障、青光眼、帕金森、癌症等各种疾病正越来越多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健康需要管理,也必须管理。
人们往往是在疾病恶化或症状凸显的时候才发现疾病的。尽早发现生命规律至关重要,健康管理正是要在亚健康状态下发现潜在疾病。健康管理具体包括发现潜在疾病,定期得到健康与疾病危险性评价及健康改善指导,记录健康状态,监控、预防、干预疾病的发生,监控疾病危险因素,降低风险水平,延缓疾病进程等。
人体生命探秘系列讲座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激发和优化生命健康潜能的规律和方法,由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华健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全息生命健康体验基地”特开设了人体生命探秘系列讲座,旨在整合国内最优秀的有关全息生命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并把它系统化。该系列讲座容纳多种名家流派。讲课人包括国内国际知名生命科学专家、医学专家、抗衰老专家、生命健康产品研发专家、全息健康专家和心理专家等。
流派1――河床深井经络新论
主要研究如何用艾灸法防病治病、冬病夏治;如何针对不同病症采用艾天下清香粉和药膳汤有效发挥防病治病的效果。
流派2――子午流注养生文化
主要是利用二十四节气养生防“未病”治“已病”。
流派3――如何健康活到一百岁
主要研究与人类衰老关系密切的问题,尤其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问题,包括癌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硬化等)、老化退行性疾病 (老年性痴呆症、白内障、青光眼、帕金森氏等)。
流派4――体验自我成长与优化的慧心活动
相关链接
“全息生命健康体验基地”是由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华健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健康文化宣传基地和健康管理机构,旨在用多元多维的生命科学、生命艺术和全息生命健康体验法来优化有关生命健康潜能激发的自我能力、真我智慧,提高情商与灵商,开拓人性的深广层次,激发生命能力和实行力,帮助精英人士平衡生命健康、心灵智慧、婚姻家庭、事业发展的生命理想。
该基地以专家项目确立品牌,集中各门派整体推广中医,弘扬中医文化,博采众家之长,努力打造一个中医广泛交流、百家争鸣的平台。
基地功能
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引进有关“全息生命健康”的理论和方法;
用讲座、论坛的方式介绍各名家流派有关生命健康的体系和方法;
通过媒体向全社会推广“全息生命健康基地”生命健康理论体系的精华;
针对精英人士个性化的生命健康潜能开发解决方案;
针对精英人士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个性化解决方案;
针对高端人士的疑难杂证个性化解决方案;
针对高端人士的健康维护、亚健康条理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日常经络调整维护。
基地对象
有兴趣参与“全息生命健康”项目的会员;
有兴趣参与“全息生命健康”管理的高层与企业家;
篇6
关键词: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73-02
有些中职生容易出现不正常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个人的行为、表情、情感看出来。下文首先谈及中职生心理亚健康的表现,方便观察出某位中职生是否存在心理亚健康问题。之后谈及心理健康对中职生的影响,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最后提出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几个方法。
一、中职生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通过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出问题的表现,从而确定学生心理是否出现问题,做到及时治疗。可以说,学会观察他们心理亚健康的表现,是治疗他们心理问题的第一步骤。
1.自卑。有些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比大学生低,甚至连普通的高中生都不如,而学历也成为他们自卑的重要原因。一些中职生感觉自己身份比不上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生,他们会觉得,既然本科毕业生找好工作都那么难了,更何况自己。这一切都成为他们内心自卑的原因。平常观察内心较自卑的学生,例如出去活动总不敢走在前面、随便选择位置时总喜欢坐后面等等的自卑表现,就要留意他们的心理问题。
2.迷茫。由于中职生学历远远低于本科生,加上社会竞争力强,人口众多,这些都是中职生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原因。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怎么办,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在学校放长假时,一旦一个人独处太久,就容易产生迷茫的心情。
3.低沉。低沉是迷茫的更深表现。往往是在考试失败后、思考严峻的未来问题时,会出现心情低沉。偶尔的心情低沉是正常的,但据目前观察,中职生比起本科生心情低沉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从上面三个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我们也可以看出,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我们努力去帮助他们,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对其发展的影响
心理健康出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了解这些影响,我们才知道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是多么重要的。在中国对心理健康还不太够重视,有些学校不是等到大问题出现都不想去治疗,特别是不了解这些问题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就更不会重视这些问题。
1.成绩下降。最短时间看出的影响是成绩下降。时常迷茫和低沉,会影响一个人学习的兴奋度,会经常提不起劲来学习,尽管个人也觉得应该要学习了,但感觉就像没有力气那样。中职生主动学习能力差,这跟他们心理健康出问题有关,健康的心理会让他们有更多精神抓紧时间学习,而低沉的心态会让他们白白浪费时间,无心向学。
2.身体健康出问题。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的心理会影响人的身体。如果中职生长期处于消极的状态,体能含有的毒素会增加。此外,生气对个人神经系统的影响、免疫调节的影响,也都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内心健康的人往往比较活跃,而内心消极的人往往看起来有点病态。
从上面两方面我们也看出,促进中职生心理往健康方面发展,对他们学习、生活、身体健康都有好处,而长期的消极状态,会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
1.乐观对待生活。教会中职生乐观对待生活,既然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那么我们就改变自己,学会乐观对待生活,对事物持积极态度。这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己身边的人,让自己身边的人都活跃、乐观起来,相信会让中职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开心。乐观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一个人乐观,会让大家无意中变得乐观,大家乐观,又会让个人更加乐观,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
2.寻找问题所在。教会中职生学会找到影响自己生活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许多人感到生活不如意,但是却不懂得去找出问题,更不懂得去解决问题。事实上,很多问题都可以靠自己来解决,只是大家不肯付出努力去解决。曾经有位中职生对我表示他过得很不开心,我问他为什么过得不开心,他想了想说,因为朋友很少。于是,我教会他怎么去交朋友,时间一长,他的生活就充满了友情。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该中职生感到生活不好时,并没有去思考为什么会让自己感到不好,更没有去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3.阅读励志故事。励志的书籍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韩国女总统朴瑾惠曾提过,在她人生低谷时期,她曾阅读中国哲学史来激励自己。
4.树立人生目标。目标是旗帜和方向,许多中职生感到迷茫,是因为缺少一个人生目标,没有目标,人生的方向就会迷茫。帮助中职生树立一个符合实际的目标,他们才会朝着这个目标前行,不会漫无边际地游走。
以上三种方法,是基于中职生的心理问题所提出的建议,我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相信大家也能利用这些方法来帮助中职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四、结束语
中职生也是我国社会的一分子,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发展,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从多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而不仅仅限于本文的描述。关注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以更快更好地实现民族的复兴。
参考文献:
[1]丁志凯.加强员工心理疏导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员工心理健康维护问题浅议[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26(4):48-50.
[2]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0-27.
[3]顾大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路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4):49-53.
篇7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在两千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提出的先进医疗理念,而导引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保健防病方法,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的,并发挥着积极的保健养生作用。时至今日导引作为一种传统的锻炼方法,已经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实践。尤其对于控制近些年日益扩大的亚健康人群来讲,导引更能发挥它独特的作用。那么一般的中医导引方法对纠正亚健康状态究竟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现在结合我们多年的临床研究分析如下。
1 什么是亚健康状态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得不随着这些改变不断的调整着,这对人们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严峻考验。当各方面压力过大或人们适应能力降低时,就会导致人们不能适应环境从而出现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异常状态,甚至疾病的发生。如果此时并无临床理化检查的异常,仅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则认为是亚健康状态,即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近年来亚健康状态人群逐年增多。据有关文献分析,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根据2005年1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制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亚健康的诊断标准为:
(1)以疲劳,精力不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
(2)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或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
(3)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
上述3条中第1条为必有症状,第2、3条为次要症状。症状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者。
按此标准衡量亚健康的人群是十分庞大的。
2 什么是导引
所谓导引法,就是通过主动或被动的进行肢体运动及调整呼吸和情绪达到防病治病的方法。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肢体的运动和呼吸的调节,起到在外滑利关节调理筋骨,在内影响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中气血运行的作用,进而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使五脏六腑气血平和功能正常。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则会使人正气充实身心健康。这种健身方法的提出,最早见于《庄子・刻意篇》:“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通“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导引”)一词的出现也是始见于此;秦代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亦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更是在多篇中提到导引法,不但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提出了导引法出现的渊源和适应症:“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蹁)。故导引按(蹁)者,亦从中央出也;”而且还在《灵枢・官能》篇中指出了什么样的人适宜做导引治疗师:“各得其人,任之其能……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爪苦有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至少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保健和疾病的治疗当中了。目前社会中常用的导引方法有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和各种健身气功及自我按摩等,这些多是以自我锻炼,健身防病为主的导引方法。此外单纯从形式上看,现在社会上较为流行的太极拳、瑜伽术以及一些较为舒缓的要求精神内敛的健身体操和舞蹈也应属于导引范畴。
3 导引法在纠正亚健康状态方面的优势
由于亚健康人群没有明确的医学临床诊断,因此往往不能进行药物治疗,而患者又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有治疗需求,因此导引方法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对亚健康的干预当中。与其他疗法相比,导引法纠正亚健康状态有以下优势:①亚健康状态往往症状比较复杂,除了身体症状外多数人还伴有心理和适应能力下降等问题,如果选用一般的特异性强的医疗方法治疗,则不能同时解决这诸多的问题,如果选择多种方法同时治疗,又大大加重了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经济负担,患者不易接受,导引方法恰恰可以通过其对练习者身体和情绪的干预,达到同时调整身心各方面症状的作用。②大多数导引方法动作舒展柔和,习练的难度很小,并且导引锻炼对周围的环境要求不高,一般不需要辅助器械,往往在家中就可自己练习,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任何时间和场所都可以练习,因此上手非常容易。③一套好的导引方法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长期练习。而且越是常年有规律的锻炼,其健身和防病祛病的效果越明显。而一般理化治疗随着时间的延续,被治疗者自身就会产生耐受性,从而使疗效逐渐降低或消失,有时还会因为身体长期应对治疗而引起内脏或躯体的损伤(如肝、。肾功能的损伤等)。④很多亚健康人员,从现代医学检查来看并没有任何疾病的指征,从而使临床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导引方法是通过患者自主锻炼,提高练习者整体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达到消除各种症状,改善健康状的目的,因此适应面非常广泛,无论有无明确的临床诊断都可单独进行或作为辅助疗法。⑤在疗效方面,通过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对近期相关文献的检索来看,利用导引等运动疗法纠正亚健康状态及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是十分肯定的。⑥从经济角度讲,导引方法一般无需特别投入大量资金,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经济负担,更容易推广普及。
4 利用导引法纠正亚健康状态时常见的问题
尽管导引法在纠正亚健康状态方面有诸多的优势,但也有其难以回避的问题。首先,个别人利用这种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种现象尤其多见于心理过度敏感的人以及对呼吸和意念要求较多的导引法中),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导引方法选择不当和缺乏有经验的医师指导引起的,同样的方法不一定适应每个人,同一套导引法应当根据每个锻炼者的不同情况或锻炼的不同阶段适当加以调整,这样针对性才更强,更科学。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有专门的有经验的医师随时进行指导。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点是最难做到的。因为亚健康患者大部分都是工作很忙的中年人,他们平时事物繁多,自己单独定时练习就已经很不易坚持,再要求像系统治疗一样,常年每天定时到医院在医师的指导下做1个小时的导引几乎不可能。其次是不易常年坚持,做导引锻炼不像做理疗或打针输液,治疗个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告一段落。导引锻炼需要长期坚持效果才能明显,而且最好是有规律的长期坚持锻炼。多数人锻炼3个月左右就可以体察到效果,但这时疗效并不是很稳定和巩固。从我个人亲身实践经验来看,如能坚持锻炼两三年效果就会非常明显和巩固。这时即使白天劳累一天感到筋疲力尽,只要做半个小时的导引锻炼就会浑身轻松精力恢复如初。但是坚持锻炼多年并非易事,很多时候都会有各种事由使人间断,久而久之半途而废非常可惜。这个问题对在家自己锻炼的人来说更是突出;再次,社会上导引方法很多鱼龙混杂,即使是同一种导引方法也由于承传不同,也不统一。真正适应性广泛、简单、安全、易学、效果又好的导引法并不很多,一般人更是很难区分和选择。目前好的导引法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并不十分普及,坚持练习的人也少之又少。并且这些古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地方确实需要做一些调整才能更适合现在社会中的人,因为毕竟现在人们生活工作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饮食起居习惯以及人们的思维方法都与一两千年以前大不相同,因此急需要针对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编排一些适宜现代人们练习的导引功法。
综上所述导引方法纠正亚健康状态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如何避免锻炼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使练习者能够常年有规律的坚持锻炼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以及导引法的选择问题。从实践结果来看这些问题经过多方面的努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我们既不能因为它存在少许不足就因噎废食一概排斥这种方法,更不能不根据具体情况盲目推广,造成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俊.企业人群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研究.第一军医大学.2007.1~8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1
[3] 刘树军.王苑苑.仿生与古代导引养生的起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2001;35(1):67~69
[4] 孟立.导引按摩与养生保健.按摩与导引.2003;20(2):6~8
[5] 茹凯.中国导引术的动作分析和启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J].1999;11(2):90~91
篇8
中老年人的亚健康
亚健康的常见原因
在戴春风看来,其实人人都能活到90多,活不到90多责任大多在自己,因此首先需要查明,我们得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找出了根本原因,在冶疗当中就可以有的放矢。每个人都有强大的调节功能,生病往往是忽视了这个功能。
现在特别流行一个词叫亚健康,不是说年轻人才有亚健康,很多中老年人也有亚健康,亚健康的意思是,真正患病的人大约是20%左右,真正健康没有病的人几乎很少,而这个中间状态就叫亚健康状态。
有几个原因会促使人们有亚健康的产生,第一是情绪过急,也就是我们在遇事的时候要缓和一些,如果超出你所承受的能力,情绪过于急躁就会得病,因此需要心宽、平静、平和近人。第二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老年人打麻将经常拖到后半夜,但熬夜是健康第一大敌。11点是人体的肝经和胆经活动区域,在这时候夜卧血归各脏,血液去养我们的五腑,而如果这个时间我们不去养血,而去耗血,日积月累,就容易造成血亏。第三是饮食不节,包括几方面,首先是三餐倒置。本来应当早饭吃好,午饭吃得丰盛,晚饭吃得少,这样才合乎自然规律,合乎养生之道,但现在很多人是早饭基本不吃,午饭随便应付,晚饭非常丰盛,这样就不宜消化。应该早晨吃七八分饱,中午吃七八分饱,晚上吃五六分饱,有利于身体健康。此外,都说提倡多吃水果蔬菜,但怎么吃也有学问,早上吃水果,吃的是金果,中午吃水果就是吃银果,晚上要吃水果,就等于吃铅果。所以水果最好还是早晨吃,或者中午吃。第四是缺少适量运动,每天应该做个适量的有氧运动,做到微汗而止,这就叫适量运动,不要大汗淋漓,这样对身体有害,但不出点汗也达不到健康的目的。
亚健康的人容易感冒,感冒如何自治?
感冒是人的常见病,尤其老年人更容易患上感冒。感冒是由于寒气侵袭了肺脏,肺经这个地方受寒引发,针对感冒,有一组穴位叫防感冒特效穴组,感冒可按揉这四个穴位进行自治。
首先是合谷。但是找痛点不是找合谷穴,而是在合谷穴所在的合谷区找个痛点,这是你真正有病的地方,找到痛点后按揉,揉至不疼,感冒就能快好。第二个穴是孔最穴,在胳膊肘这条线中间取中点。也是找痛点按揉,因为感冒的话这个地方一般都会疼,揉一揉能清热驱寒。第三是足三里。在这个足三里区找个痛点,那是最有效的。第四是涌泉穴。最好的方法是用艾条灸脚心,灸到手心出汗的程度,感冒就好了。
有时候打喷嚏觉得要感冒,还可以用一个简单方法预防,这个方法也包括四个穴。你一打喷嚏的时候,就首先搓热风府穴,第二是搓热风池穴,因为这是抵挡风的一道关卡。第三搓热大椎穴,第四搓热人中穴。把这四个穴位搓热了,可把感冒扼杀在萌芽之中。
此外,还有一个治疗感冒的小药方可配合上述穴位按揉,如下:
1.桑叶、双花、麦冬、甘草、鱼腥草这五味药,把它们熬了以后,到感冒的季节时常喝点,就可以防止感冒的发生,因为这几味药组合到一起有清热祛寒的作用。只有甘草用5克就可以,其他都是10克。里面的鱼腥草,比任何抗菌素效果都好,是中国的抗菌素,所以在感冒之前有什么细菌侵入了,用鱼腥草这味药,就可以把它消灭掉。
2.大枣,苏叶,姜丝。苏叶3克,大枣3枚,姜2片。苏叶是祛风散寒作用,三者煮水,代茶饮,可预防感冒。
亚健康人群有什么样的表现?如何治疗亚健康?
亚健康会诱发很多疾病,除了感冒以外,中老年人还容易头昏脑涨、失眠健忘、身体乏力,这些问题也是可以启动身上的经络系统和大脑系统解决。
首先可以先参照一下下述几条,来判断是否已经进入到亚健康状态。第一,时常感觉情绪抑郁,一直有心事。第二是觉得工作令人厌倦,或者觉得生活令人厌倦。第三是不想面对其他人,有自闭倾向,特别不合群,不愿意跟人热闹。第四是很想发火,但是又没力气发火,比较焦灼。第五是面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但是却没有食欲。第六是没事就想躺着,第七是睡眠质量差,总是做梦,第八就是特别容易感冒。自我情况超过以上几点就表示你已经进入亚健康状态了。
对于亚健康常见的头痛、失眠,其实是任脉、督脉和肝经这三经发生了淤阻,因此导致失眠、健忘、头痛、头昏。肝经发生淤阻,就会产生发火,怒火燃烧。治疗头疼、头昏、失眠,可用下面谈到的穴位。
睡眠不好用四神穴治疗,也是一组穴,第一个穴位是百会穴,第二个穴位是印堂穴,第三个穴是神门穴,第四是照海穴。照海在脚内踝下侧的摇线处,脚的内踝有一个大高起的骨头,在高起的骨头的底下。这四个穴可镇静安眠,必须配合在一块用。
对于偏头疼,也可按揉两个穴位。这组穴位包括头风穴、风市穴,风市穴上二寸叫头风穴,是一个经验穴位,专治头疼。它起到清头风、明目的作用,如果脑袋疼,脑袋昏,用手连敲带摁这两个穴位,头昏头涨能得到缓解。还有一组穴叫临泣穴,包括手临泣穴和足临泣穴。手临泣穴在小拇指头末节缝这个地方。这地方要是不疼,表示脑子没有问题,这地方一疼就是报警器,按了后相当于把这个开关打开,脑袋就清凉了。摁它36下到64下,足临泣穴在脚背的下二寸左右,顺着脚背往下摸,哪个地方疼哪个地方就是。其实这个手足临泣是经验方,是一组治头昏头疼的特效穴。
调养小方子:酸枣仁10克,夜交藤,甘草,三味药熬水喝,可以镇静安眠。夜交藤和酸枣仁都能起到安眠镇静的作用,但是酸枣仁偏热,夜交藤偏寒,两者可相互综合。若夜交藤用10克左右或者12克,那么酸枣仁用6克。
慢性疲劳综合征
亚健康和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什么区别?
高达75%的老年朋友们都有亚健康,亚健康的表现是疲劳、失眠、健忘、胸闷、气短,还有时候大便不通。亚健康以后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很多人就会觉得没什么问题,于是就随便用点药,或是挺着,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慢性疲劳综合征。患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后,休息三天五天起来还是感到疲劳,这种状态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引发各种顽固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症、糖尿病。它们的前奏曲都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因此给慢性疲劳综合征下个定义,也叫不死的癌症。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可从下述穴位着手。三星高照人不老,说的是从身后的三星穴开始,三星穴包括三个穴位。首先第一个穴是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两个手指交叉处找个痛点,这个痛点会根据病情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找到痛点后,用大拇指按下去使劲揉它。其次是足三里区,最后是太冲,都是寻找痛点,然后按揉。按揉这三个穴位能够提高人体的综合免疫力。
十全大补穴,包括上述的三星穴、百会穴、膻中穴、关元穴、内关、三阴交、太溪、委中。内关这个穴位不仅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还是个急救穴,比如胸闷,或者心率不齐,按揉这个穴位,摸到痛点,按揉36到64下,这个症状就能缓解:内关、三阴交和太溪,这组穴对于胸闷、气短,或者尿频、腰疼都有作用,因为这三个穴涉及几条经脉,内关穴属心包经,这条经络对心脏有好处,三阴交涉及肝经、肾经和脾经,所以它的作用非常大,也能治100多种病。太溪穴是肾经的第一要穴,如果有些中老年人尿频,或者腰疼,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治疗。
委中穴是膀胱经穴,管腰疼、背疼,后背这一块不舒服它都负责,晚上时候按它,按至不疼就舒服了。50岁以上一周揉三次。
治疗乏力食补小方子:葛根12克、百合10克、合欢皮10克、鸡血藤10克、黄芪15克,这五味药的功能是解除全身的疲劳。葛根能起到通血管的作用,提高人的免疫功能,百合和合欢皮起到镇静安眠,而且帮助疏通血管,鸡血藤是一味补血活血的药,它能打通十二经络,再加上黄芪是主补气,这样的组成,可以补气活血通经活络,最后达到解除疲劳的作用。对于气短体虚弱,还可用10克山药煮粥。
治疗便秘
四通穴。包括支沟、天枢、足三里、足临泣。支沟也叫通便穴,清肠胃肠火,如果便秘比较严重,按揉它64次到100下,如果便秘不太重,36下就可以。天枢穴,在肚脐眼的神阙穴往左右旁开二寸。按以后会觉得肚子有气往下走。这个地方按揉36下。足临泣穴,它管便秘,也管头疼。
治疗腰痛
治腰痛的特效穴包括后溪穴,手临泣穴,外关穴。
药方:黄芪5克、大枣3枚。把大枣切开,去核,泡茶喝,每天喝能提高免疫功能,所以对腰痛、各方面的病都有好处,是一个健身茶。黄芪最好是生黄芪。
怎么样养神
加强自我修养,避免情绪过激,尽早淡忘不愉快的事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利用我们的大脑战胜疾病。我们的大脑思维是有形的,它能产生各种物质,当你想高兴的事的时候,大脑就会产生有益荷尔蒙,就是对你身体有帮助的微量元素,当我们大脑想苦闷事,精神过度紧张,大脑就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大脑产生有害物质和有益物质靠我们的情感来决定,因此我们时时刻刻要给大脑输送健康信息。
开启神明天慧窗,食饮利导养神汤,屏气必倒除阴霾,神望无极度天年。白开水被看做是“神汤”,喝水能治病,但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是喝水的时间。身体有75%是由水组成,而我们缺水以后会产生各种疾病,早晨清晨起来第一件事要喝杯白开水,白开水起到清洗肠胃的作用,还能给体内的细胞补充水分,使它完成代谢工作。此外,下午四点钟也要喝第二杯温开水,四点钟正是膀胱经活动期,这个时候一定要疏通泌尿系统,这两杯水非常重要,必须得喝。
第二,要注意喝水方式。要慢慢往下咽,让细胞和各种组织吸收它;第三在喝第一杯水的时候要喝白开水,千万别喝蜂蜜水,或者盐汤,因为如果第一杯水喝的是蜂蜜,它起分解作用,起不到清洗作用。
如何判断缺水?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看尿液的颜色,如果小便清透便不缺水,如果小便微黄,就说明缺水了,若尿液呈深黄色,就是严重缺水,如果像茶叶那样的颜色,就说明脱水,上火到一定程度了。所以有时候上火口腔发炎,一般不用吃药,多喝点水就解决问题,水在身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方现在有很多关节疼痛、头昏脑涨、胸闷气短、觉得烦躁,在这个时候最好的药是白开水。不过在喝白开水的时候,一定要让水沸腾三到五分钟,这样的水分子有利于我们吸收。
篇9
关键词:体育活动;大学生;亚健康
一、大学生亚健康状况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健康含义的认识
为了解大学生对健康含义的认识,我们对河南省10余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表1 大学生对健康含义认识地调查统计表
学生 体质好 没有疾病 身心健康 身心和适应社会良好
n % n % n % n %
男生
女生
合计 137
91
228 23.26
27.74
24.86 107
63
170 18.17
19.21
18.54 233
126
359 39.56
38.41
39.15 112
48
160 19.01
14.64
17.45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健康”一词的含义理解不全面,有43.40%的学生认为“体质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良好发展这两个因素。有39.15%的学生认为身心良好就是健康,这部分同学没有全面了解健康的内涵和外延,忽视了一个人完美的健康是精神方面、社会方面、体格方面的有机结合,片面的理解了健康。调查显示,理解健康为身心和社会良好的仅为17.45%,不足调查总人数的1/5。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体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和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为贯彻“全民健身” 、“终身体育”的理念打下基础,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提高。
(二)、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表现形式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长期持续的疲劳、失眠多梦、四肢无力、经常性感冒、精神难以集中、感觉迟钝、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几个方面[5,6]。据1988年对天津3所高校近4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患神经衰弱的比例为1.05%,其中女生为1.23%,男生为0.81%。1989年教育部对126所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有20.3%的人有心理障碍。北京理工大学调查发现有34.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洪家云对海南省 5 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 36.74%的学生有心理问题。
(三)、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因素
1、心理状态失调
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也有学生个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大、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社会现象、情爱方面的挫折等问题使男生易产生焦躁、想打架解闷的情绪,女生易产生莫名其妙的苦恼、消沉、想吵架的情绪,事后又会产生压抑、沉默、后悔等情绪。
2、不良的行为习惯
表2显示,一些大学生不按时吃早餐,有些同学利用课间时间随便吃一点,有些学生因睡觉干脆不吃早餐,从而影响上午的学习,造成营养摄取不足,久而久之,养成饮食无规律,对身体的伤害较大。在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期间,学生喜欢聚餐大吃大喝,形成饮食无规律的习惯,对身体健康也造成很大的潜在危害。调查还显示,现在一些大学生吸烟、喝酒、长时间上网的现象也比较多。
表2 河南省大学生不良卫生习惯调查统计表
学生 不吃早餐 吸烟 喝酒 熬夜 饮食无规律 长时间上网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男生
女生 92
31 15.6
9.3 101
0 17.1
0 76
20 12.9
6.1 148
53 25.1
16.2 96
77 16.3
23.5 86
29 14.6
8.9
3、参与体育意识淡薄
调查表明,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体育运动与人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大学生平均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比例少。由于现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自觉锻炼的意识不强,课余自己安排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这必将影响学生今后的运动习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起了深远的不良影响。
二、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亚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效应
(一)、能增强体质、缓解精神压力,消除身体“亚健康”状态
大学生学业任务重、压力大,使心理紧张度增加。通过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状态的生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从而改善体质,使大学生更富有朝气,有效地消除学习的疲劳,快速走出生理的“亚健康”状态。
(二)、能促进大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在运动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
(三)、能提高大学生德性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进取精神
体育活动能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并能有效地培养自信、自立、自强、坚毅和拼搏等优良个性心理品质。体育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达到某一级运动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则要求学生付出努力与汗水。
三、结论
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最有效手段。任何体育运动不仅是运动器官在活动,心血管、呼吸、泌尿、内分泌、感觉系统以至全身各组织、器官都会发生相应的机能变化,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相互配合进行运动。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心理坚强性和自信心,并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而群体的体育活动,则是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使社会交往增加,身心愉快,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满足感的重要途径。总之,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娱悦身心、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防止心理和情绪障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是抵御亚健康侵袭的最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樊炳有,王春生.析体育与健康的“第三状态”――亚健康[J].体育与科学,2002,23(3):37-39
篇10
【关键词】白领 身心健康 健身房
一、白领身心健康状况堪忧
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公司2011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1.1%的白领们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白领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白领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同时我们的自行调查(通过网络发送问卷,发送110份,有效42份)显示69.44%公司企业没有相关健身福利(发放健身卡,自建健身场所),73.48%白领们几乎从不进行任何体育锻炼(即使在有相关健身福利的公司,此比例也高达63.2%),这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隐患。在经常锻炼的人群中选择健身房锻炼的比例为86.23%,这说明白领们更喜欢室内器械健身的锻炼方式。
在公司企业管理中,过度的工作压力会导致高血压、心悸,工作满意度下降、烦躁、焦虑、忧愁以及工作效率降低、合作性差、缺勤、频繁跳槽等等各种不良反应。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并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与缺勤所带来的损失,是每一个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标。而员工身体的健康与否不仅关乎员工自身的生命安全,也影响着公司企业的效率。
二、健身房模式市场开发艰难
健身房健身是大多数白领选择锻炼的主要方式,但我国健身房行业存在很多问题。
经营模式的趋同化导致健身服务产品单一,大多数为器械健身(跑步机、二头肌训练器等)。健身行业门槛较低,整个健身市场结构不清晰,各种类别的健身俱乐部面临同一化市场,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目前的中国健身市场,90%的健身俱乐部毫无科学背景以及技术优势。
现有的健身房大多采用租赁场地的经营方式,需要承担高昂的场地租赁费用。健身俱乐部收入的绝大部分都用于房租、水电、人员工资,其中房租占到成本的70%以上。随着我国近年来城市房价的飙升,场地租金也在不断上调,健身场馆的经营成本在逐年推高。
在快节奏的大城市里,最大的健身成本是时间。很多有健身需求的白领往往因为没有时间去健身房从而无法长期坚持锻炼。
三、中国传统健身气功的特点与推广契机
中国传统健身气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形式多样、动作简单、柔和舒缓、功效显著,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它是一种通过肢体动作调整呼吸以及意识引导来有意地控制自身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功能紊乱的功法。其功效在于能够使气血得到调理,精神得到放松,从而使人体达到松、静、自然的状态。
2003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持召开了全国试行推广四种健身气功工作会议,自此拉开了健身气功推广普及工作的序幕。此后传统健身气功在全球迅速发展。
四、中国传统健身气功与心理学联系紧密
有关研究表明,体育养生中“心”与“神”与心理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一系列心理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中、青年白领人群压力巨大,对于他们来说,职场与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非常容易导致心理疲劳及亚健康状态。
心理疲劳的现象包括: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失眠健忘等。相关文献表明,中国传统健身气功对调节失眠患者的心理有着积极的作用,长期习练有助于调节人体的心理平衡,消除不良情绪,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亚健康状态一般是指机体虽没有器质性病变指标,但却呈现出免疫力下降、生理功能降低、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心理状态。相关研究证明了中国传统健身气功,如:八段锦,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调节作用是积极的,能够改善并减轻亚健康状态,是预防及治疗亚健康的有效手段。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绝大数白领相信心理学专业知识可以帮助缓解压力、解决相关心理问题。在中国传统健身气功实际练习中,更多强调的是从功法本身去促进心理健康,却没有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去考虑寻求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例如可以从工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专业角度切入,使之更好地与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结合,以期达到最佳修身养心效果。
五、国家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我国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发展健身气功的工作既是义务,也面临推广的重大契机。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建议对于白领健身领域有兴趣的创业者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直接面对企业:传统的健身福利更多的是发放健身卡,员工实践程度不好。而直接面对可以提高实践程度。
中国传统健身气功心理学专业知识结合:在练习的同时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帮助白领缓压。例如在场地布置中融合工程心理学,心境引入中应用运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