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循环经济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应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亦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所在。西部开发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和建设过程,也是经济发展过程,更是制度创新过程,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兼顾、法规建设与制度创新齐头并进,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所沿用的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非但投入和产出效率不尽人意,而且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使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累积性问题日益严峻,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制度障碍的长期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要解决西部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加大循环经济的发展力度,必须分析循环经济的制度因素,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是西部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基础
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调解人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而自发形成或人为设计的社会交往行为规则。制度是经济发展中一项不可忽视的要素,甚至是最重要的要素,它决定了人类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利益分配形式。经济系统是一个包含制度的复杂系统,发展经济并不仅仅只需要考虑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更需要一系列制度支持。因此必须将制度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模型中,才能有效地解释各种经济现象。现在,人们研究任何一种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都必须分析与其相关的制度问题。而像发展循环经济这样一个实践性、政策性很强的经济发展问题,当然更不可能忽视对其进行制度层面地分析研究。
从根本上说,制度是为经济提供服务的。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旨在改变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而应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规范和引导经济运行的路径。因此制度因素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主要发挥以下功能:
第一,协调和整合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追求,必然会形成一定利益集团,如果不对不同的利益关系加以合理协调和平衡,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发展循环经济必然导致不同人群或团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变更,它要求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其中包括不同区域、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这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制度能在一定范围内将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比较合理的配置,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和平衡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把人们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控制在各方可接受的范围内。
第二,规范和约束人的经济行为,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追求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不加以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就势必导致负外部的泛滥,不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必然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以往所熟悉和适应的经济行为模式,是在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制度下所形成的,这些行为模式有相当一部分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要改变这些行为模式,使其适应发展循环经济要求,需要利用制度作为一种律令产生强制力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第三,制度对人们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行为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制度是一种持续性、规范化的激励机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制度的激励作用主要是通过将外部利益内部化来实现的。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社会收益率较高的社会活动,但在目前的制度下,发展循环经济的个人收益率却不高。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应该使循环经济中的个人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建立起了这样的制度,人们就会自觉选择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行为。
三、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
(一)有效制度供给不足
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西部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环境保护不力,而环境保护不力的重要根源就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从而难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保护环境。由于经济主体具有追求尽可能大的利益的内在特性,在无外力干预下,它总是会不顾社会利益而追求单个利益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西部越来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结果。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和东部相比,国家对西部地区在基础制度供给、产权制度供给等多方面无论在广度、密度或深度上都明显不足。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与区位劣势、经济基础薄弱、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投资软硬环境欠佳,通过自主需求创造供给的动力缺乏,再加上政府支持和政策供给上的不足,经济主体行为长期徘徊在国家严格划定的行为准则圈内。使得要素配置效率低下,核心制度和配套制度相互脱节,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制度变迁不均衡
制度供给不均衡会导致制度变迁不均衡,进而会对西部循环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个经济体中不合理的制度变迁会弱化对资金、技术、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西部地区变革长期在国家自下而上的强制推行下进行,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制度变迁不属于内生的、由下而上的诱致性变迁,无法与市场经济充分融合,因而其变革具有更多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
西部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也是产生废物污染最多的阶段,因此为了发展本地经济,政府、企业很有可能选择急功近利的经济政策来解决政绩压力、经济增长、就业压力等,往往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环境问题被置于边缘地位,片面追求“集体”局部经济利益,很可能导致全局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结果,从而阻碍循环经济发展。并且政府自身利益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并未成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西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市场经济特性并不明显。
(三)制度效率比较低
微观经济主体的竞争力主要由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决定。西部尽管存在要素成本优势,但制度因素造成循环经济的交易成本过高,制度经济绩效比较低,制约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这主要源于不同制度演进格局所产生的制度本身。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稀缺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具有更高的经济绩效。虽然西部正朝着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迈进,但其演进的效率、速率以及配套的各种制度的建立、发展程度较东部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表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发展绩效上比较低。
(四)制度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弱化
现有的资源环境制度主要侧重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制度仍不健全,漏洞较多。首先,环境保护制度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弱不够,管理关系不顺,没有足够的权威,因而不能保证有效地贯彻实施,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次,政府依旧还存在着部门分割,如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就有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分部门的多头管理不仅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制度间缺乏协调、配套和整合,而且容易出现政出多门、政策冲突或政策盲区。再次,我国在法律中未能明确公民的环境权益,从而使得公民不能维护自身权益,导致政府在监督污染排放方面成本过大。在很大程度上起着纵容环境污染行为的负面作用。
(五)环境产权界定困难
为了使外部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成本与利益内部化,十分有必要明确界定环境产权。但是,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弥散性与流动性的特点,不具有明确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使得环境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如江河、大气等自然资源就十分难以界定产权。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关于环境产权的概念还未明确界定。使得环境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另外环境属于公共物品,环境产权的主体应是国家,所以要研究环境产权如何进行转让和交易、如何才能对厂商产生刺激等难题;由于环境产权交易是以排污权的需求与环境产权和排污权的供给为特征的,还要研究如何分配排污权、如何评价排污权的使用、对富余排污权如何处理等难题。
(六)现存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冲击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在西部更为明显。在这种二元制结构体系下,形成了城乡两大相互独立而又悬殊巨大的经济板块。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特有的城乡分割和城乡壁垒,给西部的循环经济制度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影响和严重障碍,对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造成多种危害。
由于西部城乡企业自成系统,乡镇工业布局分散,同时对乡镇工业缺乏科学规划,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不少污染的项目从城市扩散到了乡村,乡村成了污染工业的避难所。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在经济结构、思想观生活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乡村中无法正常开展,这也成了建立循环经济制度不可回避而且难以逾越的障碍。
(七)非正式制度方面缺位严重。
非正式制度是人类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的总和。非正式制度通过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软约束,激发人们的内心理念来实施一定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西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经济模式以及较低经济生活水平,导致了整个社会对资源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正式制度实施的文化环境。首先,西部长期以来存在两种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倾向: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把发展单纯看成是一个经济问题,并把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二是片面地理解“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资源、环境问题就可随经济的增长而自然解决。其次,缺乏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往往把自然当作为生产所利用和支配的对象。这种片面的自然观是与循环经济思想格格不入的。自然界在人类无休止的的破坏下所呈现的报复性反应,已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的自然观,开始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但是要让人们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次,长期以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伦理观大行其道,其局限性就在于只考虑眼前的功利与实用,不顾及长远利益,和西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四、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
西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现有利益格局,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新的制度安排。这种新的制度框架的核心是要将生态环境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规制管理,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之中。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这必将重新构造社会价格形成机制,从而重新调整社会利益分配关系。
(一)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安排
从长期来看,西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制度问题的重点,首先是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西部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产权不明晰和产权配置不当,只有明晰的产权才能对滥用资源和污染环境构成阻隔屏障。我国法律规定的资源绝大部分属国家所有,但由于政府管理能力的限制,国家对国有资源产权的实现难以完全落实。因此,西部资源产权制度创新的重点是,突出所有权管理和集中统一管理,强调国家的资源收益权,使国有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充分体现,以提高资源使用成本,遏制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行为。
构建明晰的产权制度,就需要把经济活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使外部影响内部化,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在西部地区沙漠化的治理中采用拍卖土地使用权的做法,即明确规定谁购买、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可继承、可转让,在国家拥有最终所有权的同时,治理主体(经济个体)得到土地的占有权、经营权、受益权,从而调动其投资的积极性。
明确环境产权,实施环境容量的有偿使用。对产权难以界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如空气、河流,可以划分各地区一定的责任范围,如合理分摊环境治理费用和严格法制约束,制定出明确的奖惩规则。对无法避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可以通过政府作为维护生态环境的代表与污染者之间进行环境产权与排污权的付费许可污染的交易以及排污权的产权交易,充分运用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无节制使用自然资源及由内部经济导致的外部非经济。
(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
缓解城乡差别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实现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是西部当前面临的一大社会难题。这个问题不妥善解决,确立循环经济制度就将成为空谈。在努力消除城乡差别,建立循环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快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鉴于西部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环境意识比较薄弱,一些地方政府迫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忽视环境保护,甚至对污染企业提供保护的现状,应改革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防范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创造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的环境保护机制,提高管理的权威性和环境管理的效率。
第二,要有预防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制度安排。乡镇企业在西部经济发展和加速城乡差别的缩小过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掠夺式经营引起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了西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不少地方单纯追求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恶化。要克服这个问题就必须有预防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制度安排。要坚决杜绝已为城市淘汰的污染型工业进入农村,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第三,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目前西部的环境保护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政府主导型模式。在推行循环经济,消除城乡差别过程中,政府仍然肩负着历史性的重任。为此,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转变。对于西部这样一个农业发展滞后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又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区域来说,发展生态农业,政府的政策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切实落实中央财政对西部的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这对改进西部生态与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应该尽快对西部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式实行严格的控制;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补偿,坚定不移地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可考虑开征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税,并将征收范围限定在资源开发类企业或者污染企业,将税收的适当比例用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剩余的归中央统一调配。国家应该对现有的环境污染费、矿产资源使用费等地方性收费项目,以环境保护税的法定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扩大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并根据专款专用的原则,将环境保护税收入做为西部地方政府综合治理的专项基金。国家应该对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或治理,恢复生态环境的项目给予大力度的税收优惠,鼓励西部发展生态环境整治、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剔除现行税制规定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规定。同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应当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给予坚决制止。对于一些亏损或微利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产业,对于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业,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使其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在增加环境(污染排放)税、资源使用税的同时可以对于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通过专门设立环境技术开发基金,重点支持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西部环境综合治理等公用性事业方面适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四)加强循环经济的监管机制。制定法律和政策是重要的,落实和监督执行更重要。西部应考虑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门领导和管理机构,赋予更大的执法权限,加大执法力度,使循环经济建设真正有组织保障。要改变过去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方法,明确将循环经济纳入政府决策者政绩的考核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应该层层签订循环经济建设目标责任制,督促其行使循环经济职能,抑制地方保护主义。要规定各级领导必须在任期内实现辖区内环境和资源的循环性"保值增值",对未完成目标者要依法查处。同时积极发挥中介服务(技术咨询)组织的监督和服务作用,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及时提供国内外的相关信息和服务;为政府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和企业制定环境管理策略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服务;协助督促政府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等,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和发展。
(五)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
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制度创新;强制性制度;市场诱导性;资源定价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4-0080-02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要求将一般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因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物质循环和提高生态效率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约束问题的一种现实求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已逐步将循环经济作为指导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因而,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克服原有制度框架存在着的根本性的制度制约与障碍,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就成为我国顺利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问题。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
由于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现行体制下发展循环经济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能同时体现为企业收益的增加,这种投入和收益的不相匹配,决定了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不可能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因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制度障碍:
(一)政府强制性制度缺乏
强制性制度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而施行的制度体系,它在构成一个特定社会结构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政府强制性制度的主要表现为:
1.我国现行的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以末端治理模式为立法核心,不能适应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摒弃对废弃物进行被动的“末端处理”的思想及生产模式,而转换为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进行“管端预防”为主的模式,因此,要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现行的末端治理思想为指导的制度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废除。
2.我国现行环境和资源法律制度没有具体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缺乏更加具体的专项法律法规。法律细则也比较笼统,缺乏系统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普遍偏轻,极少追究刑事责任,因而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强制性都受到极大的制约。如《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法》等,都没有具体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实施缺乏强制力。
3.各级地方政府的强制性制度供给意愿和能力不均衡,阻碍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全面执行。虽然我国中央政府表现出强烈的循环经济制度供给意愿,但是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资源富集而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地方政府缺乏提供有效循环经济制度的意愿,往往采取过度消耗自然、环境资源的方法以求得经济发展、就业增加、收入提高,至于经济运行是否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则常被忽略。
(二)市场诱导性制度不健全
市场诱致性制度指通过市场制度不均衡供给,诱导交易主体在响应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变迁,其是构成一个特定社会结构的重要潜在运行制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诱导性制度缺乏主要表现为:
1.资源定价机制不健全。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健全的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资源价格真正成为利益范畴,使它的变动对企业利益的增减有直接影响,具有较强诱导力量而能左右企业活动。其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资源的价格,进而改变企业的利益来促使企业主动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但是,目前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资源定价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发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
2.市场产权制度不清晰。科学的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根本基础,可以促使产权拥有人和产权使用人愿意为循环经济投入改革成本。由于我国缺乏市场化的产权制度,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是作为一种半公共产品来使用,在产权上具有非排他性,因而存在着严重的搭便车行为,从而导致环境使用(污染)和资源开采的低成本性,不仅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也造成了资源的紧缺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3.技术创新制度发展落后。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废旧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更重要的是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目前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发展落后,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还缺乏有效的制度保护,也限制了企业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积极性。
二、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合理的制度创新是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根本保障。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制度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它通过调整制度来安排和协调经济利益主体关系,有效刺激与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为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根据上文分析,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我国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体系:
(一)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创新体系
法律制度是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它是规范各个行为主体,明确消费者、企业和各级政府在循环经济方面的义务和责任,使其按照循环经济的规律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约束和依据,同时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统筹考虑,解决目前环境保护法律与资源性法律相互分割,环境执法和资源管理相互脱节的问题。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应包括3个层次: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专门性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在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中充实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定。
(二)加强循环经济的领导和监管组织制度创新体系
制定法律和政策是重要的,落实和监督执行更重要。首先,应考虑设立专门的、至上而下的循环经济领导和治理组织体系,赋予更大的执法权限,加大执法力度,使循环经济建设真正有组织保障,以克服由于涉及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国土资源等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导致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政策冲突或政策盲区等问题;其实,应改变过去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方法,明确将循环经济纳入政府决策者政绩的考核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最后,应建立全国性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循环经济建设目标责任制,督促其行使循环经济职能,抑制地方保护主义。
(三)建立技术创新制度、产权制度和资源定价制度的互动创新体系
一方面,通过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的产权制度创新,明晰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的产权,形成排它性的产权机制,使得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不再是一种无价的公共产品,并能够通过资源定价机制显现其稀缺价格,使得市场竞争主体可以将其与劳动力、土地及资本一样,作为生产要素计入企业成本,诱导企业主动寻求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更合理利用的环境友善技术,推进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在环境容量资源产权可转让的情况下,对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的技术需求就会增加,新的需求就会对现有技术创新制度的供给带来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技术变迁的激励制度和技术产权的保护制度的强烈需求。从而带来环境友善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加迅速。而环境友善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则会促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容量资源供给量的逐渐增加,从而形成技术创新制度、产权制度创新和资源定价制度的良性互动演进,推动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篇3
【论文摘要】一种经济模式的良好运行,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制度建设是其推行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循环经济概念和制度的涵义和功能出发,分析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问题,进而提出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循环经济与制度建设
循环经济(RecyclingEconomy)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利用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市场机制为动力,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循环经济放弃短期的表面物质追求,通过把废弃物开发为新的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物质和能量,旨在系统地使经济中的总体资源增值,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很显然,循环经济是一种高层次、高端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其整个过程都贯穿了对制度建设的依赖性。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目前在国内的发展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和试点的建设方面,没有在全社会推广开来。从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制度建设是其推行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在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对制度的探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建议。
二、制度的内涵与功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纯以技术分析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已经无法为现实社会中的许多人类经济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于是,制度的决定性作用开始为人们所认知。随着制度分析理论和新增长理论蔚然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思想、人力资本和收益递增的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许多经济学家吸收并利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认识到若要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关注发展中的有关制度性因素,认为制度应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内生变量,有效的经济组织与制度安排对可持续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把制度看作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康芒思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方式”,是“遵循同一规则的交易活动的集合”。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定义首先由舒尔茨提出,他为制度做了经典性的分类,将制度分为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用于影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的制度、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框架的制度等,并把制度定义为一种涉及社会、政治与经济的行为规则。诺思则以个人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为背景,认为制度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对制度的定义都围绕着“规则”一词进行,新制度经济学则更强调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的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制度,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制度为人们提供了相互影响的框架。制度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对组织中的个人实施奖励或制裁,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激励或约束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制度来观察和理解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关于制度的功能,经济学家也有不同的解释:威廉姆森认为制度的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舒尔茨认为制度就是为经济提供服务;还有观点认为制度的功能是通过提供激励机制而使外部利益内部化。谭崇台认为,制度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塑造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提供并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和扩散信息”,促成“社会共识或一般性的认识基础”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帮助人们估计其他人可能的行为进而矫正自己的行为。”从循环经济的内在需求来看,制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经济主体参与循环经济活动提供激励。第二,对经济主体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为提供约束,抑制环境不友好的机会主义倾向。第三,使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将资源要素的投入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第四,协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中的制度问题
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中国,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使用、浪费,和为追逐高额利润而污染环境的行为,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副效应。因此,加快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就尤为迫切。根据诺思的描述,制度就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其主旨在于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制度是制约人的行为的一种准则。我国的资源浪费严重,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少一种制度制约人们的行为。循环经济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制度作保障,没有完善的制度作基础,循环经济就根本不可能实现。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推广,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制度在其中的重要性。最早高度关注制度在经济活动中所起重要作用的是科斯,他创立了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产权清晰,交易成本较低,经过有关当事人的自愿协商和谈判,就能导致一种有效率的结果。后来,阿尔钦、德姆赛茨、张五常及诺思等人通过对制度的发展创立了新制度经济学派。他们继承和发展了科斯的理论,认为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而交易成本的降低,则有赖于合约(或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威廉姆森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个人以及企业行为的研究,得出提高经济效率必先提高制度的效率,并且,随着经济活动的变迁,制度也应随之改变这一重要结论。到了诺思这一代则直接认定制度与制度变迁就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控制变量。历史也不断证明:有效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不当的制度安排则会使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不仅包括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而且也包括非正式约束机制。制度是演进的,不断变迁的。制度演进中存在着较强的“路径依赖”,即制度的演进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就会沿着既定的路线和方向发展且会得到自我强化。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和突破固然重要,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则更为重要。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从这两个国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被视为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如德国早在1986年起就先后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和《循环经济法》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使废弃物从避免或减少产生到循环使用再到最终处置。另外针对不同的行业还专门制定了如《废旧电池处理规定》、《限制废车条例》、《饮料包装押金规定》等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可为我国提供不少有益的、可资借鉴的经验。目前,我国尽管已经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创办了生态工业园区和开展了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省的试点和示范工作,但总体上说我国的循环经济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发达国家推进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我国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方面的欠缺就显得尤为突出。当前阻碍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因素主要有:其一,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保障。不解决制度和机制问题,仍按传统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去管理,而将对生态和资源的管理排除在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无法建立。其二,旧制度路径依赖的存在。制度变迁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建立循环经济的新制度体系势必要遭到传统旧制度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因此,循环经济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三,环境产权难以界定。为使外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成本内部化,十分有必要界定环境产权,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其产权难以界定。另外在中国,由于环境产权的主体是国家,能不能以及如何将环境产权转让和交易是一个难题。
四、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分析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表明,要实现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变,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要依靠制度建设来规范政府、企业、等循环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必须意识到,我国面临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背景,发达国家所具备的殖民地和全球生态资源背景,以及现实的资本、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对于伴随着快速工业化而来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没有可供转嫁污染产业的空间和回避社会问题的余地。因此,起源国外的循环经济理论只能部分适应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相应地,循环经济制度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式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政策、计划、规划等;二是人们约定俗成共同遵守但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非正式行为规则,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三是循环经济制度的实施机制。循环经济建设需要在上述三个层面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要构建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两方面。法律法规制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因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的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资源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因此,我们既要加紧研究制订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同时也要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为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从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来说,关键要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财政政策和产品价格政策。要利用经济杠杆对资源利用、清洁生产、废弃物排放等进行管理与协调,从经济激励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入手,有效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其次,要对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制度安排的构成要素之一,非正式制度安排与人的动机和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是影响市场秩序、制约经济发展的一种无形力量。环境制度的失败的思想根源在于狭隘的经济增长主义,因此,要实现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第一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摒弃将人与自然相对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二要改变“自然资源无价”的错误认识,树立自然资本的观念,将资源和环境视作与土地、劳动一样能够参与生产活动并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利用价值规律和价格杠杆来纠正人们滥用资源、破坏环境的错误行为。第三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鼓励公众自觉参与各种形式的循环经济活动,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良好氛围。
再次,制度实施机制。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彻底变革,客观上要求形成经济系统与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自运行机制,要求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协调统一。因此,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推进、公众参与”的方针,从试点示范入手,从微观的企业层面、中观的区域层面和宏观的社会层面协调推进。具体而言,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划及政策,对各微观主体的环境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励或约束;需要企业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其总体的创新、发展和经营战略,自觉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上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对公众来讲,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自愿选择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推动整个社会向循环经济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鲍尔丁:宇宙飞船理论[J].工业生态学,1997.
[2]康芒思: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1.
[3]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篇4
【关键词】西部循环经济制度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应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亦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所在。西部开发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和建设过程,也是经济发展过程,更是制度创新过程,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兼顾、法规建设与制度创新齐头并进,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所沿用的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非但投入和产出效率不尽人意,而且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使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累积性问题日益严峻,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制度障碍的长期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要解决西部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加大循环经济的发展力度,必须分析循环经济的制度因素,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是西部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基础
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调解人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而自发形成或人为设计的社会交往行为规则。制度是经济发展中一项不可忽视的要素,甚至是最重要的要素,它决定了人类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利益分配形式。经济系统是一个包含制度的复杂系统,发展经济并不仅仅只需要考虑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更需要一系列制度支持。因此必须将制度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模型中,才能有效地解释各种经济现象。现在,人们研究任何一种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都必须分析与其相关的制度问题。而像发展循环经济这样一个实践性、政策性很强的经济发展问题,当然更不可能忽视对其进行制度层面地分析研究。
从根本上说,制度是为经济提供服务的。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旨在改变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而应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规范和引导经济运行的路径。因此制度因素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主要发挥以下功能:
第一,协调和整合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追求,必然会形成一定利益集团,如果不对不同的利益关系加以合理协调和平衡,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发展循环经济必然导致不同人群或团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变更,它要求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其中包括不同区域、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这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制度能在一定范围内将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比较合理的配置,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和平衡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把人们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控制在各方可接受的范围内。
第二,规范和约束人的经济行为,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追求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不加以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就势必导致负外部的泛滥,不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必然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以往所熟悉和适应的经济行为模式,是在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制度下所形成的,这些行为模式有相当一部分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要改变这些行为模式,使其适应发展循环经济要求,需要利用制度作为一种律令产生强制力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第三,制度对人们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行为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制度是一种持续性、规范化的激励机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制度的激励作用主要是通过将外部利益内部化来实现的。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社会收益率较高的社会活动,但在目前的制度下,发展循环经济的个人收益率却不高。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应该使循环经济中的个人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建立起了这样的制度,人们就会自觉选择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行为。
三、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
(一)有效制度供给不足
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西部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环境保护不力,而环境保护不力的重要根源就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从而难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保护环境。由于经济主体具有追求尽可能大的利益的内在特性,在无外力干预下,它总是会不顾社会利益而追求单个利益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西部越来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结果。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和东部相比,国家对西部地区在基础制度供给、产权制度供给等多方面无论在广度、密度或深度上都明显不足。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与区位劣势、经济基础薄弱、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投资软硬环境欠佳,通过自主需求创造供给的动力缺乏,再加上政府支持和政策供给上的不足,经济主体行为长期徘徊在国家严格划定的行为准则圈内。使得要素配置效率低下,核心制度和配套制度相互脱节,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制度变迁不均衡
制度供给不均衡会导致制度变迁不均衡,进而会对西部循环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个经济体中不合理的制度变迁会弱化对资金、技术、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西部地区变革长期在国家自下而上的强制推行下进行,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制度变迁不属于内生的、由下而上的诱致性变迁,无法与市场经济充分融合,因而其变革具有更多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
西部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也是产生废物污染最多的阶段,因此为了发展本地经济,政府、企业很有可能选择急功近利的经济政策来解决政绩压力、经济增长、就业压力等,往往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环境问题被置于边缘地位,片面追求“集体”局部经济利益,很可能导致全局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结果,从而阻碍循环经济发展。并且政府自身利益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并未成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西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市场经济特性并不明显。
(三)制度效率比较低
微观经济主体的竞争力主要由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决定。西部尽管存在要素成本优势,但制度因素造成循环经济的交易成本过高,制度经济绩效比较低,制约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这主要源于不同制度演进格局所产生的制度本身。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稀缺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具有更高的经济绩效。虽然西部正朝着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迈进,但其演进的效率、速率以及配套的各种制度的建立、发展程度较东部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表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发展绩效上比较低。
(四)制度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弱化
现有的资源环境制度主要侧重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制度仍不健全,漏洞较多。首先,环境保护制度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弱不够,管理关系不顺,没有足够的权威,因而不能保证有效地贯彻实施,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次,政府依旧还存在着部门分割,如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就有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分部门的多头管理不仅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制度间缺乏协调、配套和整合,而且容易出现政出多门、政策冲突或政策盲区。再次,我国在法律中未能明确公民的环境权益,从而使得公民不能维护自身权益,导致政府在监督污染排放方面成本过大。在很大程度上起着纵容环境污染行为的负面作用。
(五)环境产权界定困难
为了使外部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成本与利益内部化,十分有必要明确界定环境产权。但是,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弥散性与流动性的特点,不具有明确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使得环境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如江河、大气等自然资源就十分难以界定产权。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关于环境产权的概念还未明确界定。使得环境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另外环境属于公共物品,环境产权的主体应是国家,所以要研究环境产权如何进行转让和交易、如何才能对厂商产生刺激等难题;由于环境产权交易是以排污权的需求与环境产权和排污权的供给为特征的,还要研究如何分配排污权、如何评价排污权的使用、对富余排污权如何处理等难题。
(六)现存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冲击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在西部更为明显。在这种二元制结构体系下,形成了城乡两大相互独立而又悬殊巨大的经济板块。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特有的城乡分割和城乡壁垒,给西部的循环经济制度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影响和严重障碍,对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造成多种危害。
由于西部城乡企业自成系统,乡镇工业布局分散,同时对乡镇工业缺乏科学规划,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不少污染的项目从城市扩散到了乡村,乡村成了污染工业的避难所。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在经济结构、思想观生活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乡村中无法正常开展,这也成了建立循环经济制度不可回避而且难以逾越的障碍。
(七)非正式制度方面缺位严重。
非正式制度是人类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的总和。非正式制度通过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软约束,激发人们的内心理念来实施一定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西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经济模式以及较低经济生活水平,导致了整个社会对资源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正式制度实施的文化环境。首先,西部长期以来存在两种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倾向: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把发展单纯看成是一个经济问题,并把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二是片面地理解“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资源、环境问题就可随经济的增长而自然解决。其次,缺乏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往往把自然当作为生产所利用和支配的对象。这种片面的自然观是与循环经济思想格格不入的。自然界在人类无休止的的破坏下所呈现的报复性反应,已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的自然观,开始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但是要让人们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次,长期以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伦理观大行其道,其局限性就在于只考虑眼前的功利与实用,不顾及长远利益,和西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四、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
西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现有利益格局,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新的制度安排。这种新的制度框架的核心是要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规制管理,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之中。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这必将重新构造社会价格形成机制,从而重新调整社会利益分配关系。
(一)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安排
从长期来看,西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制度问题的重点,首先是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西部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产权不明晰和产权配置不当,只有明晰的产权才能对滥用资源和污染环境构成阻隔屏障。我国法律规定的资源绝大部分属国家所有,但由于政府管理能力的限制,国家对国有资源产权的实现难以完全落实。因此,西部资源产权制度创新的重点是,突出所有权管理和集中统一管理,强调国家的资源收益权,使国有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充分体现,以提高资源使用成本,遏制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行为。
构建明晰的产权制度,就需要把经济活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使外部影响内部化,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在西部地区沙漠化的治理中采用拍卖土地使用权的做法,即明确规定谁购买、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可继承、可转让,在国家拥有最终所有权的同时,治理主体(经济个体)得到土地的占有权、经营权、受益权,从而调动其投资的积极性。
明确环境产权,实施环境容量的有偿使用。对产权难以界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如空气、河流,可以划分各地区一定的责任范围,如合理分摊环境治理费用和严格法制约束,制定出明确的奖惩规则。对无法避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可以通过政府作为维护生态环境的代表与污染者之间进行环境产权与排污权的付费许可污染的交易以及排污权的产权交易,充分运用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无节制使用自然资源及由内部经济导致的外部非经济。
(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
缓解城乡差别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实现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是西部当前面临的一大社会难题。这个问题不妥善解决,确立循环经济制度就将成为空谈。在努力消除城乡差别,建立循环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快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鉴于西部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环境意识比较薄弱,一些地方政府迫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忽视环境保护,甚至对污染企业提供保护的现状,应改革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防范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创造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的环境保护机制,提高管理的权威性和环境管理的效率。
第二,要有预防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制度安排。乡镇企业在西部经济发展和加速城乡差别的缩小过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掠夺式经营引起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了西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不少地方单纯追求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恶化。要克服这个问题就必须有预防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制度安排。要坚决杜绝已为城市淘汰的污染型工业进入农村,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第三,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目前西部的环境保护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政府主导型模式。在推行循环经济,消除城乡差别过程中,政府仍然肩负着历史性的重任。为此,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转变。对于西部这样一个农业发展滞后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又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区域来说,发展生态农业,政府的政策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切实落实中央财政对西部的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这对改进西部生态与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应该尽快对西部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式实行严格的控制;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补偿,坚定不移地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可考虑开征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税,并将征收范围限定在资源开发类企业或者污染企业,将税收的适当比例用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剩余的归中央统一调配。国家应该对现有的环境污染费、矿产资源使用费等地方性收费项目,以环境保护税的法定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扩大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并根据专款专用的原则,将环境保护税收入做为西部地方政府综合治理的专项基金。国家应该对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或治理,恢复生态环境的项目给予大力度的税收优惠,鼓励西部发展生态环境整治、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剔除现行税制规定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规定。同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应当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给予坚决制止。对于一些亏损或微利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产业,对于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业,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使其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在增加环境(污染排放)税、资源使用税的同时可以对于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通过专门设立环境技术开发基金,重点支持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西部环境综合治理等公用性事业方面适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四)加强循环经济的监管机制。制定法律和政策是重要的,落实和监督执行更重要。西部应考虑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门领导和管理机构,赋予更大的执法权限,加大执法力度,使循环经济建设真正有组织保障。要改变过去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方法,明确将循环经济纳入政府决策者政绩的考核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应该层层签订循环经济建设目标责任制,督促其行使循环经济职能,抑制地方保护主义。要规定各级领导必须在任期内实现辖区内环境和资源的循环性"保值增值",对未完成目标者要依法查处。同时积极发挥中介服务(技术咨询)组织的监督和服务作用,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及时提供国内外的相关信息和服务;为政府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和企业制定环境管理策略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服务;协助督促政府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等,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和发展。
(五)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
发展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建设的目标,主要是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观、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以及由这些社会观念意识决定的风俗习惯。建立正确的发展观,首先需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发展的涵义,提高对统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就要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从而实现自然界与人的和谐共存。
建立正确的资源价值观对西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直以来西部缺乏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资源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基础和制度环境。现在虽然人们的经济价值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是强调物质资本的积累,强调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保值增值,仍然缺乏自然资本的概念。由于缺乏自然资本的概念,资源无价或价格很低,使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可以无限供给的,造成了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和浪费性使用。因此要使人们从观念上彻底改变资源无价和资源可无限供给的想法。现阶段,西部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逐步使广大群众理解、认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并通过改变自身一些落后的观念来配合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使公民明确自己具有的环境权益,使公民在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实践中,彻底转变环境行为,并树立牢固的循环经济意识。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2】任保平《制度演变、制度约束与可持续发展》,《经济评论》2004年第4期
【3】冯之俊《循环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陕西省榆林市国税局课题组《促进西部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2005年9月10日
【5】《西部发展循环经济调查》新华网2005年7月7日
【6】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光明日报》2003年11月3日
【7】李京晔,黄为《我国东西部资金流动的制度供给约束及其消除》《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2期
篇5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症结所在
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现已开始了循环经济建设的步伐,但面临的问题仍不少,而其中最主要的:
首先是制度建设缺位。循环经济从诞生之日起,就比其它任何一种经济形式更加依赖于制度的保障。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的终极目标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环境得到保护。它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三个环节。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三个环节要么具有外部性,要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而且不同环节引发的外部性也不尽相同。显然,如果单靠市场的力量而没有制度作保障,这种经济模式是难以为继的。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最突出问题就是相应的制度建设缺位。法律和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的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这是所有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目前除了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外,还没有具体明确企业责任和义务的法律法规,也缺少更加具体的专项法律法规,如在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方面,关于废弃条件的设置、强制回收和回用名录的建立、回收和回用率的确定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立法规制;对一些高污染行业、高资源消耗行业以及资源再生行业也没有相应可行的法律法规。
其次是管理部门分割,政府越位现象较为突出。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环境治理方式进行的一次重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触及到了不同集团的物质利益,而且更深层次的矛盾还存在于人类物质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对立,因此,循环经济制度的建立需要有一个充分展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各利益主体的博弈,最终达到各集团最优战略选择的集合,这就使循环经济的建立需要比传统经济有更多的政府介入。但是,政府介入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包办一切。如果政府过多地进行干涉,就会使其偏离正常运行的轨道。
目前,从实践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过于注重政府的作用。从循环经济倡导之日至今,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政府的声音,看到更多的是政府忙碌的身影,政府不仅在政策制定、法规建立等基础工作方面表现完全,而且还把行政干预的触角伸入到市场各个角落,将本属于市场的工作也进行了行政规划和干预,没有留给市场主体充分的空间进行自我选择和发展,从而使循环经济建设缺乏来自公众的推动和需求,使循环经济制度的发展陷入“理性陷阱”。
第三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信息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目标并不一致。作为委托人,政府的目标是社会、经济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和总体效益最大化,而作为人的企业追求的则是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循环经济建设不仅需要有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规范和引导经济运行的路径,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完善健全的市场机制,一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包括基础性制度,规范性制度,激励性制度,引导市场行为向着循环经济的目标发展。而在我国,这一系列经济制度体系尚未形成,同时用以促进循环经济转型的制度措施,往往过多地倚重于强制性措施,经济激励的运用明显不足。如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以及对环境污染进行的惩治法,只是从法律或是道义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根本无法激发人们保护环境与实行循环经济的主动性;信贷、税收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支撑体系与支持力度。
第四是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不是很强。社会公众是社会物质资源和产品的直接消费主体和废弃物的排放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他们扮演了消费者和环境权益人两种角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创造机会,鼓励公民、企业以及发展诸如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参与有关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决策活动,都可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
但从现实看,在从传统转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性的影响,我国的循环经济运行还是过多地依赖于政府,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还不是很强,对现阶段开展循环经济实践的认识并不充分,对政府倡导的循环经济建设缺乏积极能动的响应,由公众自发参与而形成的自主治理制度严重不足,以至于在社会上更多看到的是政府主导的身影。
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构建与政策取向
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之下,循环经济模式成为我国现阶段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现实表明,实现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模式的转换并非易事。今后,我国要实现这种转型,必须在立法、经济激励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相互补充的制度体系框架。
首先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循环经济的实施与监管机制。循环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发展不可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必须要借助于完善的法律法规。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应包括三个层次:(1)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2)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3)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充实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定。目前,我国应在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尽快制定有关循环型社会发展、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的综合法规;同时借鉴瑞典、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经验,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押金制度、包装废弃物的罚金制度及资源回收奖励制度;建立绿色经济核算制度、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以及企业按国际标准实施“绿色标记”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环境会计和“环保绩效考核”,从生产到消费各个领域,倡导循环经济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还必须要健全循环经济实施和监管制度,以维护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使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其次是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高级形式,循环经济的运行同样也离不开市场机制的推动。目前我国应对现有的各种环保收费制度重新审理,尽快建立体现循环经济思想的新的价格体系和返还制度,以确保产品价格中体现环境成本和回收成本;尽快建立环境标志制度、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使环境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促使产权拥有人和产权使用者愿意为循环经济投入改革成本,从而自动改变成本与收益不相符的局面;尽快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让排污权成为企业的一种生产要素,使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优化配置和节约使用排污权,从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无节制使用自然资源及由内部经济导致的外部非经济;建立环保产业创新的投资机制,鼓励环保类技术创新和相关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同时,制定奖励、资金补助、优惠贷款、减免增值税等鼓励措施,让参与循环经济的企业有章可循,有利可图;从而各个有理性的个体从成本收益出发,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有利于集体的举动,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第三培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循环经济既依赖于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的调节,也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公众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否具有循环经济的特征,与公众行为方式有着直接关系。目前我国经济已处于买方市场和以消费者为主导的阶段,消费者对于企业生产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消费者具有绿色消费意识,则必可引导企业朝节约能源、资源再利用、无公害和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此外,作为享有一定环境权益的公民,出于对自身权益的考虑,通过舆论等特定机制自发地监督生产者的生产行为,也会促使生产者自觉遵守环境法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此,现阶段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明确自己具有的环境权益,并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其消费习惯,同时建立有奖激励制度,对为循环经济提出合理建议、依据事实举报环境污染线索的公众,给予物质奖励,从而使公众在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实践中,彻底转变环境行为,并树立牢固的循环经济意识。
国外经验表明,公众自发形成的NGO是其实现环境权益的机制之一,它在发挥监督职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优势,可以避免环境治理的“末端化”倾向。因此,现阶段如何调动公众监督生产者的积极性,培育中国式的NGO,也是当前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中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之一。
第四,政府应该“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涉及到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而现阶段我国各项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的经济、法律制度仍不完善,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政府在其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就显得相当重要。如何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是政府当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目前,从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实践看,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建立与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制度、实施与监管机制,规范经济参与者的行为;通过提供直接或间接性的经济激励手段,引导和鼓励市场行为向着循环经济的目标发展;同时借助于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传媒渠道,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的原理和理念,提高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意识和能力。此外,鉴于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政府还应通过资助研发或直接参与的形式开发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实施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樊根耀,等.我国的循环经济及其制度创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15(1).
[2]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3-11-03(1).
[3]林青.循环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4,(6).
篇6
一、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作为生产、流通、消费和废物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旨在区域、国家或更大层面上建立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物质代谢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和宏观性,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循环经济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实施和构建需要强有力的规划措施加以保障。在世界范围内,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在推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规划作为一项核心任务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先期的试点示范单位几乎都制定了专门的循环经济规划。贵阳制定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规划,围绕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三大体系制定了综合性的循环经济规划;江苏省制定了省级循环经济建设规划,分解成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4个组成部分。其后,辽宁省、义马市、日照市先后开展了循环经济规划。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的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明确要求制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其余一些省市尽管没有制定专门的循环经济规划,但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大多明确要求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中。2005年,国务院“国发22号文”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其后,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已经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处于重要位置,并成为国家推动循环经济的有效工具。我国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2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二、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定位
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确立,需要考虑循环经济规划的定位。这里涉及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循环经济规划与已有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关系;第二,循环经济规划制定的层面范围。
(一)循环经济规划的基本类型政府需要制定规划来应对循环经济的战略性、宏观性和复杂性。当前,我国政府职能开始从项目管理逐渐转向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逐渐转向宏观管理。循环经济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但是,循环经济规划在我国并没有形成既定的规范体系。概括而言,目前的循环经济规划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制定专门的循环经济规划,设定循环经济的目标和指标,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重点和措施等。在实践中,通过出台循环经济实施意见和目标分解等手段强化实施;第二种形式是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一些专项规划中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原则,增设部分章节和内容以及循环经济实施方案。上述两者形式各有所长。第一种形式内容明确,易于落实,但要花费较大的努力,同时也容易引起其与其它已有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第二种形式可以避免矛盾和冲突的问题,但循环经济的实施效果要更加依赖于各规划的制定水平和实施状况。在规划实践的内容中,作为第一种形式的专门性循环经济规划,已经出现了过大过小,定位不清的现象。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将循环经济规划等同于为各种废物寻找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答案,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废物循环对于产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反馈作用;另一种是将循环经济规划泛化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人口发展、生态建设甚至社会公平等强加到循环经济规划中,试图赋予循环经济万能的表象。这两种做法都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循环经济规划的制定和落实。
(二)应率先在省级以上开展循环经济规划我国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2条规定要求:“在国家、省、市以及跨省、市区域上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专项规划,而对于县级规划则不做法律上的明确要求。”笔者认为,这是符合我们国家目前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第一,是源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探索性。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目前尚处于试点示范阶段,循环经济规划本身的成熟与规范尚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其与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的协调关系。第二,是源于循环经济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求。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循环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例如,各级各类规划的相互关系、功能定位,特别是与市场作用的界限,数量上看规划不少,但内容上相互之间交叉重复,区域规划不到位,针对性不强,衔接协调不力,规划编制程序不够规范,规划的评估调整机制尚未形成,规划期的界定比较机械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有损规划的有效性、科学性,而且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因此,在当前状态下,急于要求开展县级循环经济专项规划肯定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当然,国家要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开展与国民经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生态环境等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专项规划。须要指出的是,应大力强调在跨省行政区域层面上开展循环经济规划。我国规划体系中,区域规划是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但是这个很重要,区域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区域规划是区域调控的重要依据。发展什么产业,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很少干预,但对区域发展则干预比较多。区域循环经济规划旨在根据该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和不同区域生产要素条件,对区域未来循环经济的发展设定或提出总体思路、方向、目标、保障措施和重点任务等,以达到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循环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规划内容一般需要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保障措施、主要任务、发展水平(主要是指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废物循环处置和利用的定额指标和标准)等。循环经济规划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公众参与、企业实施,强制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义务与责任公平分担的原则,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规划发展目标不仅要设定节水、节能、推进计划和制度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示范试点等方面的工作目标,还要根据区域情况设定资源节约、消耗、废物排放、循环利用和环境状况等量化约束性目标。明确规定污染物排放强度、资源循环利用率、资源生产率等特征指标。对于循环经济规划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应在充分考虑产业布局、资源条件、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和环境成本的前提下,根据发展形势和区域特点在流通、生产和消费领域有侧重地选择重点企业和行业开展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等活动。在循环经济规划保障措施方面,要加强分类指导。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明确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和思路。循环经济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方案,明确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各项要求。以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开展资源减量、节约、再循环和再利用的综合规划,同时针对重点或突出问题开展重点区域规划(工业带、农业区、矿区等)、重要专业规划(节能、节水、废物循环等)和重大问题研究工作,尤其重视城乡规划和园区建设。城乡规划和建设应当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实施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发展再生水回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应当根据资源条件、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容量,对新建、扩建和已建的开发区和产业集中区进行建设、规划、改造和运营。
篇7
娄底市(欠发达地区)地方性科技法律体系具有的缺陷。通过我们对娄底市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查与了解,我们发现,已经有相关地方性科技法律,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也日益完善,这些制度对规范、调整我市的科技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相对于科技发展的发达地区,我市的地方性科技法律法规在其体系框架上还是有一些问题。1、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有关地方性科技法律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地方性的科技法规缺乏统一的标准、缺乏条理、监管约束的主体与对象不明确、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还不够清晰、科技进步的具体奖励的法律法规太过笼统,这样的法律法规状态无法保障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发展。2、一些地方性的科技法规由于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科技行政管理行为无法规范。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的科技法体系的建设都以科技计划的制定为基础来逐步进行修订,从而保障科技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在我国的一些地方,科技法没有依据科技活动进行一定的法律调整,因此,在我市就会出现政府对所辖科研机构和一些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地方性的科技法规不能满足我市科学技术创新与进步的需求,这也使科技行政机关落实和管理科学技术创新和进步更加困难。
二、现阶段我国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对科技法律的新需求
基于新的经济形势和系统性科技创新,现阶段我国有些欠发达地区也已经建立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科技创新联盟,以应对经济挑战。循环经济发展对科技法律有了新的需求:树立科技创新观念,科技创新要想继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必须将社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一起纳入到科技创新的目标体系中去,使技术的应用将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点;建立科技创新制度支撑体系,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法律规范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资源,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科技创新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较少资源投入和较低成本创造较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使循环经济思想具体化。
三、构建我国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法律制度建议
针对循环经济对科技法律体系的新需求,我们可以借 鉴日本、瑞士的金字塔式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要统筹考虑,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宪法和环境基本法为依据,整合现有法律体系,提出完善我国欠发达地区环保科技、生态科技等一系列循环经济科技法律制度,建立起一整套相互协调的更加完善的新的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将循环经济下的科技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树立循环经济观念。树立面向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观,必须转变自身的科技创新观念。工业时代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社会、生态效益,造成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传统的技术创新无法再适应可持续发展及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树立科技创新观念,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废弃物资源化,使科技创新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循环经济思想具体化。同时,政府要与时俱进,确立循环经济基本理念,准确定位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重点转向为循环经济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二)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出台有助于各相关部门和个人了解推行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从各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来看,要高度重视立法,制定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综合法、基本法律和各层级的法律,构建由基本法、综合法以及相配套的专项法、地方法所构成的完整科学的体系。1、完善综合性法律,必须为循环经济发展条件下的科技提供全局性法律规范和要求。如设立《资源高效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等综合性科技法律,规范科技发展的环保要求、调控节约能源问题和资源再利用问题等等。在科学创新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度的现代社会,使科技发展在各个层面上都有法可依。2、制定各行业的关于科技创新及技术使用的专项法律,使环保型、生态型的科学技术在不同行业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应用。如应制定《汽车循环利用法》、《电子产品循环利用法》等法规,对汽车产业、电子产品制造产业等不同的产业,所采用工艺手段和应达到的技术标准做出相应的规定。3、制定相应的本地区地方性法律。如完善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制定高新技术创新的产业政策、制定引进高新科技人才创业的政策、加强执法监督,建立科技创新的评价和服务体系。
篇8
【摘要】目前,我国的矿权制度在立法指导思想、制度内容等方面均还存在不足和缺陷,我国应首先优化各种矿权之间的关系,完善监督管理和综合规划制度。循环经济是一种实现废物和资源合理转化的经济。为实现循环经济,矿权的行使方式及其监督管理制度都需要改变。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对矿权制度的要求
1、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同,它一改由资源、产品到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流动,抛弃了“高开采、低利用和高排放”的理念,而是在一个闭合的系统里,整合审视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它把原先各自孤立的生产环节相互连接起来,通过技术措施,将这一生产环节排放出的废物转化为另一生产环节的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从而实现资源与废物的合理转换,使整个经济系统只产生很少的废物。既然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那么本质上它属于一种生态经济,要求人类与自然处于一种相互协调与和谐的地位,并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自己的经济活动。具体到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要求,所有的矿产及矿产品,都要从矿产资源自身的特性出发,遵循自然、生态环境规律,在勘探、采选、冶炼、生产、消费、排放等环节,加强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使之形成一个闭环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相互叠加,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这样的一个经济系统就称之为矿业循环经济系统。
2、循环经济对矿权制度的要求
循环经济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利用物质和能量,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矿权的设定和安排要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贯彻这种理念,要遵循新经济模式下的原则。循环经济对矿权制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1)权利结构应综合化。传统的资源利用是粗放的和单一的,忽视伴生矿的价值,在权利设定上表现为单一权利的许可或赋予。比如,煤炭开采企业可以通过许可证获得开采煤炭的权利,但是却不具有伴生煤气的开采权,导致煤气资源的浪费,这种权利结构不利于发挥伴生矿潜在经济价值的开发。循环经济模式下,矿权的设定必须能发掘伴生矿物的潜在经济价值,这就要求矿权的结构要综合化,内容要有足够覆盖能力,在保证开采主矿资源的同时,又能注意到伴生矿的价值。
(2)权利实现方式要合理化。为了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市场主体就必须实施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这表明获得矿权的企业在获得矿权之后,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利,而是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实现。为此,法律必须对矿权的实现方式作出合理规定,如规定在煤炭资源开发中,必须确保煤矸石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要达到90%以上,应积极采用各种减少废物排放、减轻地表沉陷与生态重建一体化技术等。
(3)权利界限需明确化。循环经济要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和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降低原矿物的开采量,提高利用率,减少废弃原矿物的处置和堆存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清洁生产。这要求矿权的设定要遵守生态规律,不得对环境造成损害,要能够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结合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因此,矿权的行使要符合综合规划,承担环境责任,有明确的界限。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矿权基本制度
各国在自然资源分布状态、政治制度、法律原则、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所以矿权制度也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循环经济模式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基本目标,为保证循环经济的顺利实现,各国在矿权法律原则、技术规范、基本制度方面也呈现出了相互借鉴、日益趋同化的态势。为贯彻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各国对矿权制度作了以下几方面的规定。
1、扩大矿权的授予范围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物。为循环利用这些废物,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人们既需要保护作为原料的资源,又要开发出废料少的产品,使循环经济在消费和生产系统内得到实现。企业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得不具有更大的权利能力,来处理矿产开发与利用的关系,确保对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保证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
德国《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规定,该法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循环经济,保护自然资源,确保废物按有利于环境的方式进行清除。由此,“可循环”成了德国生产和生活废料的清除的终结点,任何生产过程首先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废物的产生,以实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达到最低点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德国往往会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在赋予企业矿权时,充分考虑权利所能给企业带来的整合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能力,以期企业一次性获得整体处理废气、废水、废渣的权利。同时,德国还注重企业间权利的合理对接,使一个工厂的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个工厂的原料和能源,甚至于在企业间达到完整的工业生态园区的效果。
2、行使矿权的制度
企业获得矿权,不是任意行使,而是要遵循一定的方式。在制度层面上,矿权的行使方式主要体现为,企业在探矿和采矿过程中只能采取法律允许的技术手段。对此,各国法律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日本从资源减量化入手,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主旨,使其社会结构从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社会向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社会转型。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日本根据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政策,对主要矿种和伴生矿种制定了严格的损失率、回收率等标准,以促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矿山开采中所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这要求矿山企业从矿产资源开发的源头上做好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尽可能地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采用先进的管理制度与措施,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使矿业真正步入循环经济的轨道。这种细化规定可使矿产资源领域的循环发展客观化、具体化,起到使之有据可查的效果。
3、矿权的监督管理制度
印度在有关矿产资源的法律中,明确指出了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间的依存关系,并针对共生矿、伴生矿,废旧金属等的综合回收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表述,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对矿产资源的破坏。美国则在其《综合废弃物管理法令》中要求各城市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源削减和再循环的方式,对至少50%废弃物进行处理,否则将被处以每天一万美元的行政罚款。这些规定意味着,企业行使矿权必须接受监督,做到有据可循,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
为监督这些矿权的行使,各国规定了相应的制度。首先,不断细化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企业在探矿或采矿过程中,要按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方式进行,不得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其次,强调公众监督的重要性。法律规定,公众可参与资源的减量化使用的评价活动,对于探矿和采矿过程中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问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再次,明确规定废物的再利用义务。各国不仅制定了明确探矿和采矿中的废物名录,而且还具体规定了利用这些废物的程度和采用的技术。
三、我国现有矿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1、我国现有矿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立法指导思想落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制定于1989年12月,由于当时我国尚未明确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该法只是以治理污染和污染防治为中心,而非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因此对循环经济并没有明确规定。2004年12月在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时,其目的依然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末端治理色彩明显。直到2007年8月《循环经济法》的出台,我国才将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来,但是仍然集中在废物的循环利用方面,对于经济活动与环境间的关系并没有准确定义,立法指导思想落后。
(2)矿权内容不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的矿权制度安排存在着明显缺陷,比如在煤层气矿权与煤炭矿权方面,我国实行“申请在先”和“探矿权排他性”的原则,无形中给煤矿开采新增了一道门坎,煤矿企业建设新井获取资源要先获得拥有煤层气矿权的非煤企业同意,导致许多煤矿开采无法合理进行。在许多金属矿产,存在共伴生矿多的情况下,我国法律也缺乏针对性,现行立法仅有少许有关这些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规定,并且十分笼统,严重阻碍了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影响了矿业经济的循环发展。
(3)权利缺乏立法规制。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一些企业不顾矿产资源存在的具体条件,乱开滥挖、越界超层开采,极大地浪费了资源,影响了矿业经济的循环发展。导致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我国缺乏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行具体的强有力的立法规定,责任的规定力度也不够强,且缺乏强制执行力。
2、我国矿权制度的完善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发展矿产资源循环经济的进程中,我国应立足于本国现实,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资源再生利用的标准,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完善矿权制度。为此,可从几个方面来完善自己的矿权制度体系。
(1)优化各种矿权间的关系。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矿产资源领域的循环经济法律,明确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的要求。在权利设置上,尽可能使企业能够利用这些权利在内部做到资源共享,整体发展,在企业间可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相互作用,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经济系统。可以分两步来实现这一目标:第一步,制定综合性循环利用矿产资源的法律,明确矿权的基本内容,并注意发挥他们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步,制定具体的矿产资源法律。针对不同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在综合性矿产资源法律的基础上,以满足不同矿产差异所引起的特殊需求,使权利的安排能够适应矿产资源循环经济的特点和发展状态。
(2)细化矿权的实施规定。为了将矿权的行使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我国应明确规定矿权的实施机制。循环经济模式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对物质的循环利用,而物质的循环利用必须有技术推动才能实现,这决定着矿权的行使必须采用合理的方式,靠资源链的融合技术来完成。在循环经济模式下,我国应明确规定矿产资源的开发方式,发展资源的优化利用技术、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比如瓦斯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固体废弃物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矿井水治理和开发利用技术、采矿沉陷综合治理技术以及老区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技术等。通过这些规定,使企业在勘探和开采矿产资源时,做到有理有节,综合利用。
(3)建立综合规划制度。根据循环经济模式,我国在设定矿权时,应考虑矿区总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矿区开发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将环境影响降至最小。同时,我国还可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生产者对于产品的责任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不仅要对矿产品的性能负责,而且要承担生产到废弃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责任,使得企业必须考虑矿产勘探和开采整体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合理评价矿权行使对社会的影响,德国建立了综合规划制度,通过垃圾许可证制度,使生产的整个流程都在政府的监督之下,能够有效抑制弃物产生,并能更合理的处理废弃物,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4(19).
[2]崔彬、李赋屏等:矿业循环经济模式[J].资源·产业,2005(6).
[3]AyresRU、AyresL:Industrialecology-towardsclosingthematerials
篇9
探索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统计制度
近年来,经过浙江省统计局与各市县统计局的共同努力,浙江省探索循环经济统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建立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统计报表制度。浙江省的这套统计制度是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它在搜集反映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统计信息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两年的实施,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由点到面的成功跨越。
建立省级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浙江省统计局编制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对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开展循环经济统计服务。浙江省统计局充分利用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统计资料,提供多篇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为省委省政府掌握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和园区生态化改造进程提供统计服务。
试评分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目前,该试评中所用原始数据基本来自省级相关部门,评价方法和数据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江苏总队
新方式加强粮食产量实测调查
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调查数据质量,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江苏调查总队通过深入基层、密切部门沟通、加强调研分析和创新调查方式等举措加强粮食产量实测调查工作。
加强领导,深入基层。针对今年江苏小麦生长期内遭受干旱气候这个不利因素,江苏总队要求各级调查队密切关注旱情和长势,深入基层调查点,加强调研;同时,在夏粮预产和测产期间,分五批人员到全省20多个县(市、区)的测产点上查看苗情长势。总队长樊燕超6月3日带队到仪征市新集镇、李营镇测产地块实地查看小麦长势,观看踏田估产、放样、收割和脱粒等测产步骤演示,并对今年的夏粮测产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严格按照新的调查制度、新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准确反映真实情况;二要对今年的夏粮生产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三要注重调查队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密切沟通,精心研判。加强与气象、水利和农业生产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听取各方意见,从气候环境、水利条件、抗旱措施、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影响夏粮生产的因素,并结合调研情况分区域判断形势,尽可能客观地反映今年江苏夏粮生产的实际情况。
篇10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法;陕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0-5099-05
Studies on the Measurement Indicator System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WANG Jing
(Management Depantment,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Shaanxi,China)
Abstract: To develop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is a significant way to build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is the necessary choice to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 and improve the deteriora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build an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based on the deeply understanding of the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theories and conditions of the natural and economic of southern Shaanxi. A set of method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cyc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empirical analysis and monitoring of their operational state are proposed to study and practice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Key words: agricultura recycling economy; statistie index system;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outhern Shaanxi
农业的发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虽然近些年来陕南地区农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三农”问题仍不容忽视,特别是农业自然资源的浪费、过度开发和污染现象日益严重,解决不好将影响到陕西省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截至目前,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来评估陕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研究在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了科学的方法对陕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进行绩效评价。
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目前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国内外还没有比较明确、统一的界定,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质是用循环经济理论来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调各产业之间资源的合理流动与科学配置,使农业产业价值得到更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资源的投入——农产品生产——再生资源利用”的循环流程。该模式的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要求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农业循环经济的标准模式就应该体现物质循环和价值增量的全过程,更好地概括出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图1)。
2 农业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同区域经济相联系,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特点相结合,尽量在指标的选取和设计方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2.1 陕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参考企业在绩效评价方面的做法,并与农业循环经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在农业循环经济测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上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科学性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设计首先应当充分体现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实质。所以测度指标的定义不仅要明晰、全面,还要能够反映和衡量事物的主要特征。评价的方法和模型要科学。
2)可操作性原则。设计农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测度指标体系的最终目的,是要考察农业循环经济实际的发展程度和随之产生的经济效益。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农业循环经济绩效的共性指标,同时又要结合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针对性指标。
3)综合性、全面性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农业循环经济的各个方面,从而能够科学、全面地评价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所以指标体系不仅有一层指标,还设计了二层指标体系的多级指标,目的就是在评价的时候能够全面而系统。
4)滚动性原则。经济环境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经济模式,同样也必须要在这种动态变化环境中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陕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首先,农业循环经济既然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那么经济效益的好坏就是考核这种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考虑到农业产品的一次性消耗的特点,废弃物能否得到妥善处理和再次利用,也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因此,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不仅要体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同时,废弃物的处理水平也应该作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大的方面,设计了包括经济效益水平指标、资源减量化指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和资源环境安全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表1)。
3 农业循环经济绩效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3.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用
目前对于多指标系统的评价,无法直接根据单个指标的结果比较其优劣性,必须采用某种综合的评价方法和模型,将多指标系统整合后转化成为单一的结果,然后针对单一的分析结果再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本研究将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业循环经济绩效水平进行系统、综合的评价分析,从而推断出该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首先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利用模糊关系作为合成的原理,将一些不容易定量化的因素予以定量,最后再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最终评价结果是一个模糊向量,是被评估对象针对指标采用的各个级别的模糊子集的隶属度,所以构成的是一个模糊向量,而不只是一个具体的点值,因此和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能提供的信息更为丰富。本研究在诸多的评价方法中选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综合评价,这是因为农业循环经济本身也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其中许多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是主观性判断,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这一特征。模糊综合评价法考虑到了各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人们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判断;而且能够有效地处理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问题,最后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评价的最终结果更加科学、可靠。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操作步骤
1)确定评价因素集合U={u1,u2,u3,…,un}。其中ui(i=1,2,3,…,n)是评价的影响因素,n是同一级别指标因素的个数,该集合构成了评价的整体框架。
2)确定被评估对象等级的评价标准集合V={v1,v2,v3,…,vm}。其中vj(j=1,2,…,m)是评价等级的标准值,m代表的是等级个数。这一集合则给出了影响因素中某一因素评价结果的选择范畴。假如把评价的结果划分为{v1,v2,v3,v4,v5}其中v1为差、v2为一般、v3为较好、v4为好、v5为很好。
3)确定评价的隶属度矩阵。如果要对影响因素中的n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其最终的结果则是一个n行m列的矩阵,既为评价的隶属度矩阵R。R={Ri1,Ri2,Ri3,…,Rij},i=1,2,…n;j=1,2,…m。该隶属度矩阵中的每一行是对每一个因素的最终评价结果,而确定的矩阵则表示了依照评价等级标准集合V对评价因素集合U进行全部评价应该获取的全部评价信息。用该方法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绩效评价,具体方法如下:
设评价指标因素集U={u1,u2,u3,…,un};评价标准V={v1,v2,v3,…,vm};vj和vj+1为相邻两级标准,则vj级隶属度函数为:
rj=1-rj-1 vj+1≤ui≤vi■ vj+
根据式(1),计算出因素评价指标ui隶属于评价等级标准vj的隶属度rij,因此就生成隶属度矩阵R
R=r11 r11 … r1mr21 r21 … r2m… … … …rn1 rn1 … rnm (2)
4)得出评价最终结论。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的原则,确定被评价对象所对应的评价等级,从而给出最终评价结论。本研究中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分为了3个级别,因此模糊评判集合为:{v1,v2,v3},v1为差、v2为一般、v3为良好。
4 陕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绩效水平的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本研究中样本选择的是陕南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参考了《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10年)》的一些数据以及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的中国生态农业指标取值说明,根据陕南地区的区域特点以及有关资料,结合、制定了指标评价等级的标准。并将收集的具体数据汇总于表2。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分别计算出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并将隶属度进行汇总从而得到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整个隶属度矩阵(表3)。
假如以B1准则层为实例计算Bk(k=1,2,3,4)指标层所包含的下一级各个指标,对于它的模糊综合运算结果,依据公式、运行矩阵运算工具,求得:
B1=(0.109,0.189,0.351,0.351)0 0.48 0.52
0 0.44 0.56
0 0.95 0.50
0 0.92 0.15
=(0,0.821,0.179) (3)
根据计算结果显示该实例项目在“经济效益水平”方面属于“一般”水平的有82.1%的比例,属于“良好”水平的可能有17.9%的比例。按照以上的方法步骤依次计算Bk(k=2,3,4) 指标层所包含的各个下一级指标因素相对于Bk指标的模糊综合运算结果,得出的结果则为:B2=(0.056,0.127,0.717);B3=(0,0.332,0.668);B4=(0.052,0.427,0.521)。最后,对B层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A=(w1,w2,w3,w4)B1B2B3B4B5
=(0.160,0.278,0.467,0.095) 0 0.821 0.179
0.056 0.127 0.717
0 0.332 0.668
0.052 0.427 0.521
=(0.023,0.372,0.615) (4)
由运算结果可以看出,陕南农业循环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属于“差”等级的有2.3%的比例,属于“一般”水平的有37.2%的比例,属于“良好”水平的有61.5%的可能。在评价结果中三个等级的隶属度中,“良好”等级的所占比例最大。因此,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中最大隶属度原则陕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发展水平总体是“良好”(图2)。
陕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绩效水平的准则层中经济效益指标B1中“一般”占了82.1%、“良好”只占到17.9%。陕南地区也建立了一些生态示范区,如汉中的汉台生态示范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7.4%,在陕西省内都属较高水平。而且汉中的沼气的普及率达到了11.7%,使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沼—种”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很好地在实践中被推广应用。然而,从整体上看,陕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仍较为缓慢,结果也表明陕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绩效水平为“一般”。准则层中资源减量化投入水平指标B2“良好”占到71.7%。这表明,陕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较好地达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减量化、资源化的基本要求,但还应在农药的施用、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能源消耗等方面多注意采用新技术以节能和节约资源。准则层中的资源循环利用指标B3“良好”率为66.8%,说明在加工业废弃物利用、废水循环利用以及粪污总固体分解等工作上有了一定成效,但还应加强研究和新技术运用,使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更好。针对这种现状,汉中市的一些企业率先开展建设清洁生产项目,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准则层中资源环境安全指标B4“一般”占到42.7%、“良好”占到52.1%,结果表明虽已初步达到了“环境友好”的要求,但这和陕南地区在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上本身就占有优势是分不开的,在以后的生产中还应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5 结论与建议
从综合评价来看,陕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与中国、陕西全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平均发展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还较低,这与陕南地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战略是不相称的。针对上述问题,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特提出以下建议:①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法治制度和激励机制建设,这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②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上,陕南地区政府部门应在财政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力度,并对相关科研、建设项目予以奖励和税收上的优惠;③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科研成果快速向实际经济效益的转变,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④合理规划投入农业循环经济的人力、物力、财力水平,科学分析投入、产出间的关系,宏观把握各种资源的配比,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长久稳定运行;⑤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落实节能责任;⑥应加强政府生态服务职能,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共识,从而使农业循环经济的绩效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贤金.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杨 琰,孟全省.陕西省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7):204-206.
[3] 马其芳,黄贤金,彭补拙,等.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891-899.
- 上一篇:超重儿童的健康指导
- 下一篇:人工智能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