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设计的意义

篇1

【关键词】人居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异同

0.前言

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指导建设方针是:经济、实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注意美观。这也是建筑教育所遵循的方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满足仅仅是经济和实用的要求。这时美学从工程学科的附属物中逐渐的脱离,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艺术学作为美学的重要分支在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也就呼之欲出。

1.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1.1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在谈到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由来有两位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张绮曼和郑曙旸。张绮曼被誉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军人物,她是我国室内设计专业公派出国留学日本第一人。而郑曙旸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他认为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提出与日本环境艺术不无关系。

回顾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从最初的室内装饰到建筑装饰,再由室内设计到环境艺术,以至于环境艺术设计这个称呼的传开,经历了不断扩展的过程。但环境艺术设计这个称呼争议是很大的,直至现在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说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是向更大更广的方向发展,可为什么在一步步扩大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却没有多少呢?直到现在许多的环艺毕业生仍然是做“装饰”而多过于设计。

1.2 人居环境设计大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提出人居环境这个学科群的概念的人是中国设计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吴良镛院士。人居环境学科的由来,从100年前城市规划学的先驱酝酿“ 田园城市理论” 与“ 区域观念” 起,1987年2月在“建筑学的未来”会议上,吴良镛院士正式提出“广义建筑学”。然而伴随着认识的深入,吴良镛院士逐渐理解到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学科发展,因此提出了“人居环境”这个众多学科的“学科群”的概念。2001年,发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提出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

通过上述人居环境从提出到发展的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人居环境设计或说是人居环境这个概念来源与城市规划的领域,经过不断扩展和完善变成了一个学科群或是大学科的概念,它主要解决的是与人类居住环境有关的一切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园林。

2.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学科的概念和内涵

根据上述两个学科的起源和新时代赋予的契机,我们分别引用两个学科的学术领头人郑曙旸教授和吴良镛院士,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和人居环境大学科分别做出的学科概念和内涵。

2.1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概念

郑曙旸清教授认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是扩展到整个的一种设计和艺术领域的创作的理念。从狭义上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运用艺术手段,根据建筑提供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一种特性,来进行空间组织。也就把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都涵盖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其内涵可表述为在空间限定和时间序列下用艺术手段去处理静态实体和动态虚形的关系。因此,它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就是它的空间的限定。第二个层次就是时间序列的概念。

2.2 人居环境设计学科的概念

吴良镛院士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广义上来说,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居环境科学从狭义上说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发展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的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而能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2.3 两者概念的交集——园林

从上述两个学科的狭义概念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不论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人居环境科学在狭义的概念上包含了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是室内+园林的双重组合,人居环境科学则是建筑+规划+园林三位一体的组合。如果单纯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这种分法都有各自的道理。

3.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

2011年8月下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在文学门类下“蛰伏”多年的艺术学独立门户,升级为门类,即第13大类学科。一级学科由89个增加到110个。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同时升为一级学科。在此我们选用:建筑、规划、园林、环艺四个专业的全国高校前五排名的数据入手去分析两者的异同。

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点:

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主要以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核心知识,强调客观地、科学地创造理想的人类生存空间,其用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设计有用物体的进程。主要关注的是功能、技术、经济方面,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更注重实践应用。辅助以艺术课程训练、实践,但是占的比重较小,涉及范围较小,掌握最基本的表现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以图形形式设计、造型设计、装饰设计为核心知识,使其成为一种艺术手段,美化人类生存空间,其关注人类行为审美情趣以及美感。主要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强调造型语言的表现。在清华同济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关系密切,课程设置偏向建筑设计等方向。但是与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划分较为明显,一般不同属一个学院一个系。在各大美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则侧重培养艺术性人才,同时辅助以各类设计基础,但是占的比重不亚于艺术课程。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都十分广泛,都属于快速发展的学科。再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点的分析,希望能给广大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同仁以帮助。

【参考文献】

[1]代锋.从“环境”到“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传媒.2009,(03):53-57.

[2]刘晓娜.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71-86.

[3]娄永琪.环境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9):8-10.

篇2

关键词:设计学 设计艺术学 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的主体是人,以人为设计中心、为人服务;设计的终极目的便是要为人类创造出舒适的、理想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再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持续发展观念。可以说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慢慢加强,逐渐产生出了环境设计的概念。

一、设计艺术学科中所涉及的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

(一)设计艺术学的概念

设计艺术在处理好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偏重解决好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视所设计的产品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所产生的作用。给设计艺术下的定义:是指以设计艺术的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的理论研究为对象,针对设计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以及经过不断验证提炼的艺术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和凝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指导,是对设计艺术活动的理性思考。设计艺术几乎包括了设计艺术学中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设计是时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环境艺术是以科学美为前提,进而表现出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达到完善科学美的目的。在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的的原则驱动下,人类对环境的艺术化处理,即环境艺术设计,是改良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计质量、创造出理想生活的一种有用手段,环境艺术起码包含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艺术、城市雕刻、壁画、和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的内部空间。

(三)设计艺术学科中有关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设计艺术学科是一个具有归纳、多元交织、权变的特别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本性决定了,它与新的材料,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观念、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创造发明等等,它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甚至会因为某个因素让其发生变革。因此,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设计主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艺术设计的范围及其理论研究的内容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

自然环境为出发点,通过人为的空间分割、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建设手法,采用各种艺术、技术的手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协调人、社会、自然环境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营建出优质的生活、生存环境。“它包括建筑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绘画,雕塑,广场设计,围绕主体建筑相关的外部等路桥和辅助设备,城市规划设计也属于这一范围”。

(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艺术,其决定了和建筑学、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个设计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综合

1.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类型的设计

环境分自然因素环境和人造因素环境,自然环境经由人工的设计、划分、营建、艺术化处理而成为人造环境。人工环境按照空间形式可划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按功能可划为居住环境、商业环境、工作环境等。设计界和设计理论界由于对环境艺术类型的区分并无统一的准则和方式,所以多半是根据空间形式来进行分为建筑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等。

2.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多学科

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等的艺术,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和自然环境表现形式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即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推动了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对当下建立设计艺术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把经济、意识形态、技术、社会特质加以重视;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诸多要素中,将技术、科学、人文、美学等和其他商业因素加以融合,成为一体,大大扩展了设计艺术学的深度和广度。资源问题、生态问题、设计形态问题是21世纪我国设计艺术发展的三大主题。环境设计对未来社会文明的思考,不能简单地理解与市场结合即可,而是要有长远发展战略的眼光,如何进一步解决未来新的社会问题和进一步更新现有的设计语言?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更应以“知识整体”的观点为立足点,不断的在整个系统中吸取新的理论、方法、方式,促使设计艺术学逐渐的完善和成熟。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体,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思维、设计表达等都离不开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同时其设计理论通过设计实践得以全面深华。环境艺术设计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事例来说明就会显得空洞;具体的环艺设计实例没有抽象理论的作依托就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化发展观

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化发展,是环境艺术设计所关注的问题,也是设计学对所有设计未来发展的期望。当今,可以说“绿色”已经成为环境的代名词、是生命的象征。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就是要为人类创造出、规划出更为合理的生存空间、生存环境。环

境保护是人类文化的延续,是保护人类的生存印记,文化遗产是唯一的,是不可再复制的,破坏了永远无法恢复。环境艺术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化进步的“产品”,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环境艺术,特定的时期产生特定的环境艺术,并带有特定的时期烙印,是没法复制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继承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

四、结论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多角度、多交叉的专门学科,虽然其发展晚、问题多,但其在我国设计学科的发展和壮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艺术设计学科体系发展的需要。它所涉及的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理论及其方法,对当下我国环境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并指导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往健康的方向发展。设计界、理论界都坚信,设计艺术学在我国的前景会越来越广,前途一片光明。参考文献:

[1]陈健.环境艺术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字: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关系

一、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对工作和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要实现人们生活发展环境的提高必须建立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协调发展模式。实现建筑环境与其周边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环境艺术”属于较大的范畴,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就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造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环境设计属于较为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广的内涵形式,具备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二战后的欧美等国受到了重视,随着二十世纪的工业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相结合的发展产物。环境艺术的设计能实现实用和审美功能的有机统一。建筑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和体现方。环境的艺术设计是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而言,而建筑设计的侧重处理建筑与第一环境的关系。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特性决定了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各自分工,但却也难以实现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良好结合,只有实现了建筑者好艺术家的能力的综合统一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应具有综合的素质,从而避免了建筑设计师侧重单体、规划师忽视细节、艺术家忽视建筑设计的实用性等缺陷。从而实现了建筑设计的“景”与“情”的统一。景是指自然景观的选择和人文景观的营造,也就是使环境建筑设计融入风物,从而成为民族传统的缩影或者是现代文明的聚焦。环境艺术所蕴含的巨大体量和丰富信息,并且存在的时限相对长久,从而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直观的表征。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在适当的时机将感情融入相应的设计中去,从而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追寻到设计师们的设计理念和情感追求,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情味,把创造环境上升至创造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调,烘托出民族风格,也体现设计者的个性。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处,是环境设计的主旨。一切建筑又都是以使人与自然相对分离和隔绝来保护人,通过对建筑设计实现对人们的庇护。人造环境无论多自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的环境造成了破坏。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在人造环境的过程中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以人为主、物以人用的环境艺术的设计。从而相应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适应人们的生活习惯。

二、建筑设计的价值

建筑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的紧密结合的艺术门类。体现为城乡建筑环境、各种类型房屋、陵墓、园林、建筑小品和某些纪念性建筑及其他建筑设施的总体和个别设计、风格、艺术价值,也指建筑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和手法。

建筑艺术主要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各门相关艺术的结合、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也通过合理的实用功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显示其艺术水平。建筑的造型主要是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除了其中包含的形式美法则给人以美的享受外,还可以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某种特定的具体内容,特别是纪念性建筑,往往都有特定的象征主题。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

所谓实用性,也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以实用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欣赏。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而其他各类的艺术形式可以欣赏的美学价值为唯一或是主要的目的,然而建筑设计必须使实用的。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就是在一定层面上,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物的欣赏的观念,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

即使是艺术比重大的建筑,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是破坏性的毁坏如地震、火灾等,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从而形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较早实现了城市的空间设计,实现了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联系和设计。西方建筑师将空间和城市的建筑比喻成图底的关系。以建筑为实体,周围环境作底,我们只看得见房子,若以建筑为背景,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

三、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只是一方面,只有将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进行一起设计,才会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已经不满足与简简单单的建筑的设计方面,而是,周围的环境与其环境艺术设计。简单来说,也就是生态环境艺术,在建筑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优美动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设施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

篇4

关键词:医院;室内设计

在当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改善,享受欲望也越来越高,对条件的选择、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医院的室内环境要求,人们普遍认为,医院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情,进而影响病人的恢复情况,可见,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是多么的重要,不仅是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既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同时又推动了社会的审美观点向更高层次迈进。

1舒适的病房环境

1.1既体现了一定的艺术价值、又提升了审美观念

根据现代人对审美观点的不同,要不断的改善对建筑设计的思路,满足人们越来越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将个性化塑造、情境模拟及惟妙惟肖的境界融入到室内设计中去,满足人们情感上的审美需求。当今的社会充满了喧嚣、烦躁的气息,生活的压力迫使每个人都马不停蹄的朝着远方的目标前进,身体疲劳的住进了医院,在医院的病房中,就会希望有个舒适、安逸的让人能静下心来享受这一刻宁静的环境,有着独特温馨的设计,安静优雅的环境,充分缓解了此时的浮躁情绪,发自内心的喜欢这里的一切,让人在精神上再次得到满足。对于医院病房内装饰的设计不仅仅代表着这个地方的形象问题,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面貌,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技术及情感要求下,加强病房内室内设计的人性化、亲情化、家庭化及情感艺术化变得越来越受重要,不仅如此,对于一个医院来讲,一个好的病房室内设计还要能在色彩上、亮度上及空间上满足各类不同病人的视觉享受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适宜病人修身养性,休养生息的公共场所。所有,医院的室内环境设计要先从舒适健康为基础,尽可能的完善并改进人们的病情状况及生活质量,还要满足不同病人的审美需求,创造出艺术与情感融合的时空艺术。

1.2对以往建筑的完善,确保设计有序化进行

对设计赋予人性化,以合理的小型装饰品对医院的各个角落进行修饰,弥补人们情感上的空虚,情系于物,人们对这些可爱的小物件会产生特殊的亲情,对于那些没有亲人在医院陪护的病人,心理很可能会失落、难过,甚至会有被抛弃的感觉,以致觉得生命并没有什么意义,而在病房里摆放一些小物件,如可爱的饮水机、小型跑步机、象棋围棋桌、小型家具等,这些我见的摆放都会给病人一种温暖的家的感觉,仿佛自己还在家中,没有在这似乎冰冷的医院,既提高了医院的病房美观度,又在很大程度上给予病人安慰,能给医院赢得一个好的声誉,好的评价,会有更多的病人愿意选择这家医院就医。

1.3有效建立建筑与人、人与空间三者的联系

医院的室内环境设计是以病人为服务对象,尽可能最大程度上那个满足病审美么需求、情感需求的一项工程,它还要建立在一定的物理空间范围内,要确保有相应的物理位置,足够的物理空间是室内设计的前提,满足病人审美需求是核心,因此,有效的协调三者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一旦设计成品产生了,就注定了三者间的微妙关系无形中形成了。它是设计者根据病人可能的审美需求,包括情感、舒适度、实用性及设计的安全性等为指导思想,再按照物理空间的实际情况,即空间的大小、色彩及采光度等为物质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组合,在对各种环境进行综合后设施建筑设计。简而言之,对医院室内环境的设计主要就是以医院为主的小型空置空间为基础,设计出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建筑,进而有效的提高住院患者的审美观,保持愉快的心情,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对医院的室内环境进行设计完善

在医院里,合理的病房设置,病房内环境的设计尤为重要,各个科室的位置设置,病房内环境设计直接关乎一个医院的就诊人员情况,医院未来发展走势,对此我们以医院的门诊部门和病床设置环境来简单说明医院的室内环境设计是何等的重要。

2.1对门诊部门的室内设计

对于病情突发的患者来讲,前一秒钟还在兴致勃勃的和朋友谈天说地,后一秒种就可能有突发病情的产生,急病的可怕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这时如果一个医院的门诊部门距离较远并且复杂难找,就很有可能使病人病情加重,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疗,耽误病情,甚至可能会有更可怕的后果出现,因此,对于一个医院来讲,门诊部门的位置设置是非常重要的,要尽可能的设置在交通便利地段,医院内位置突出易找到地段,而且要有一定的绿化环境为保障,因为喧杂的噪声和大量的灰尘等都会影响病人的病情,不利于病人的健康。就目前来讲,我国的医院环境设计方面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很多医院的门诊部门都是在政府规划下所建,城市的噪声严重,对医院要求的安静严重产生干扰,环境卫生不能得到保障。

2.2对病房内空间的设计

病房,对于住院病人来讲,就是简单的第二个家,是病人在医院内的容身之地,是医院内护理单元的重要元素之一。一个病房的舒适程度,关乎到一个病人的身心健康状况,病情恢复情况,情绪转变现象等,只有好的病房条件,才能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使病人有个好的心情,能使病人早日康复,逃离疾病的魔掌。当前的医院内设计的风格越来越趋向于家庭化、情感化、温馨化,可以说是既要求住着舒适又满足护理便利需求。现在的病房设置形式多样,条理不一,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特色,但最终目的都是满足病人需要,为病人服务,给病人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多人间能缓解寂寞无助,有活跃的人情氛围,也有良好的环境设备,减少孤独寂寞;虽然认识不能达到相同,但人们往往还是向往有一个独立的私人空间,既有家庭般的温暖,又有谈话角解闷,所以,为了满足大多数病人的需求,在多人间病室内也融合了单人间的各种优越条件,在床位布局上有所改进,视线光线上也做充分考虑,其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一切需求。

3总结

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快,充满了喧嚣、烦躁的气息环境中,生活的压力迫使每个人都马不停蹄的朝着远方的目标前进,此时的身体已严重超负荷运行,疾病也就渐渐的、悄无声息的来到我们身边,不得不停下匆忙的脚步,找个舒适的、安逸的让人能静下心来享受这一刻宁静的角落,与病魔做斗争,这就要求这个角落有着独特温馨的设计,安静优雅的环境,能够有效缓解了此时的浮躁情绪,让我们有足够的体力、足够的精力、足够的意志力去打败病魔,重获健康的体魄,享受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陈志青.让医院融入环境,让患者感受自然―台州市中心医院设计[J].新建筑,2002(1).

[2] 黄少英.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建筑思路[J].中国医院管理,2000(1).

[3] 马钢,丁雯青.医院环境色彩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3).

[4] 叶荣贵.论住区室外环境之功能[J].南方建筑,2004(2).

篇5

广义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就是指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相对建筑设计更为侧重感情、艺术、文化的表达设计,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创造中,设计师总会有意味的输入感情,体现人情味,把环境上升至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烘托文化特色、地狱风格,或者体现设计者的个性。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培养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利用各种材质,不同手段,以素描的艺术形式,表现具有独立审美意识的设计素描是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研究的主要课题。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表现原理

建筑作为人类聚居环境的基础载体和第一环境产生了必然的联系,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核心依然是对空间的理解与表现,只是在技术和功能的前提下更为侧重审美,懂得将文化艺术理论和环境更好的综合。

1.建筑基础原理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中提到的空间与尺度概念、几何形原理、秩序原理等建筑方向的基础原理都是通用的,只不过尺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建筑本身的体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环境艺术设计考虑更多的是和人自身有关的尺度,即人体工程学。

2.空间体验原理、

空间体验原理强调场地空间感和场所性,展现人们对环境的视觉月感情认知。环境空间精神表现就是场所、场所的文化、情感、性格的体验。在国际化的今天,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的规模前所未见,城市广角、商业街、公园绿地、街头绿地等铺展开来。然而,这些场所逐渐失去了本土文化的生机,公众认知度下降。

3.意境思维原理

意境是艺术辩证法和美学中研究的重要问题。松、竹、梅已经是中国艺术传统的意境表现题材,松、竹、梅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远远超出了环境本身。在植物配置中竹子是高雅、纯洁、虚心的象征。超脱了艺术设计中造型、色彩、空间等艺术范畴讨论。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表现特征

1.主题性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创作应和实际方案设计一样,对空间形象要确定主题。室内设计有中国传统风格、和风样式、伊斯兰样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田园派等,景观设计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自然主义、生态主义、简约主义等派别主题已经形成,因此在设计素描造型中应考虑它的主题性。

2.实验性

实验性要超越创意性,不仅要敢于想更要敢于付诸行动,积极探索。在空间结构的建构可能性上和材料的表现力上实践性地开拓创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感悟之泉”造景,随着水幕的变换,显示出“天人合一、取之有道、用之有节”等字样,依次落下,景观颇为神奇。这一动态水景观作文字载体的方式颠覆了人们惯常的字体审美习惯。又比如,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建设,将东北水稻栽进校园代替景观草坪,不仅减少了后期景观维护,还形成了农业生产景观的地域特色。

3.材质特性

任何材质本身都有其内在的属性和美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材质表现不管作为载体还是手段。不同的材料感与触觉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环境设计师有时也正是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来完成设计方案的艺术创作。在环境艺术设计素描中不仅要探寻这些材料联系,还要突出表现那些有趣味和独特魅力的材质特性,把材质特性作为设计素描图形创作的题材,可以运用经典创作手法表达新材料,或运用新手法演绎传统材料,目的在于给观者独特的全新艺术观察,表达环境品质。例如奥林匹克中心公园的特色就是镂空瓦墙的运用,现代钢机构演绎传统材料灰瓦,采用现代及传统文化兼具的风格。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表现方式

1.情感创意表现: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情感创意表现方式最为体现人情味和生活化,20世纪后期,作为工业化与后现代主义完美碰撞的艺术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演化成为了一种居住与工作方式,可见环境艺术的情感创意魅力。

2.色调表现:色彩在环境中对人们的心里影响占据首要位置,人眼通过色彩获得的信息远远大于形体。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可以用色调表现加强色彩设计理论的培养。例如蓝色调给人以理性、宁静、清新的感觉和强烈的色彩印象,在地中海风格中常用蓝色,同一色彩的退晕色调变化使色调在统一中富有变化韵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白色派以其白色调的柔和深爱人们喜爱。又被称作“减压派”。白色构成了白色派的基调故名白色派,室内造型设计简介明快,却富于多种意象的变化。

设计素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素描总的目的是服务与设计,但是艺术设计各专业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所以将设计素描结合专业方向,更有针对性的定义或实践是有意义的。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实践应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空间感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在空间感培养方面的应用不同于建筑设计素描,建筑空间上升到思维的角度说明了它的逻辑科学性,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空间相对来说更为侧重感性和趣味性。环境艺术设计素描要引导学生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的综合观察和体验,学会辩证统一的思考方法和空间意识。综合空间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设计方案的平面、立面、剖面、效果图、鸟瞰图之间的转换。

2.徒手表现

篇6

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疗愈景观环境的概念,疗愈景观环境可从生理、心理和精神3个方面或其中的某一方面来帮助人们提升健康。Eckerling认为,疗愈景观环境以康复为目的,为人们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并可缓解压力。R.Ulrich认为绿色植物、花和水等自然元素对人们情感和生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P.J.Knop则认为无论罹患疾病与否,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例如轮椅患者会受到疾病的严重制约,脚扭伤者会受到暂时制约,而老年痴呆者的症状会逐渐加剧。因此疗愈景观环境不应只为特定的患者设计,而应尽可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

二、相关理论

首先,压力缓解理论与注意力恢复理论。RogerUlrich认为优美的自然风景有助于缓解压力,Kaplan夫妇认为自然环境也有助于消除疲劳并恢复注意力。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了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主要内容为:提供充分接触自然并能开展各项运动的机会;提供远离日常烦琐生活的新鲜环境;既提供私密、可控的空间,又提供社交与聚会的场所;具有良好的空间及场所可识别性;具有积极向上的艺术感染力。其次,场所精神与精神感知理论。C.N.Schulz于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认为“场所精神”对一个地方的特质起决定性作用。若缺乏场所精神,人们便难以与自己所处的空间建立真正的联系,场所感将不复存在。场所精神理论曾广泛运用于城市设计及公共建筑设计领域;但营造疗愈景观环境时也需要赋予所在场所一定的精神意义。

场所精神只有被人感知时才能体现其意义。为了易于被感知,疗愈景观环境必须符合一定的秩序。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自然界中所蕴含的秩序以及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并将其运用于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中。疗愈花园(HealingGarden)是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最重要的一类疗愈景观环境。总结了J.Westphal提出的疗愈花园的主要类型,图4概括了张文英提出的设计要点。结合上文的设计理念,我们选取了3所有代表性的北美医院案例进行分析。这3所疗愈花园分别附属于黎巴嫩社区医院、俄勒冈烧伤中心以及瑞迪儿童医院,主要指标。

三、黎巴嫩社区医院疗愈花园

该花园借鉴了多种日本造园的手法,强调从室内看花园时富有距离感的视觉体验以及漫步于花园中身临其境的动态感受。

1.花园类型――疗养花园该花园的设计目标是通过精心营造的自然景观,为所有使用者缓解压力,进而恢复身心平衡,强调在医院的各空间都能直接看到花园。埃门希泽中心的灌注治疗室,临接鲤鱼池,患者与自然花园的美景之间仅隔一层通透的落地玻璃窗,室内外空间宛如一个整体。此外,在医院的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观各异。从灌注治疗室可看见叠水瀑布,为癌症患者带来舒适、积极的自然感受,可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野外自然景观该花园试图为漫步其间的人们营造一种野外自然景观。花园采用不对称布局,各类植物沿蜿蜒曲折的花园小径布置,阻挡了视线,可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3.公共空间与专用空间该花园既允许公众的使用,同时也留出了患者专用空间,使患者、医护人员、来访者都可在同一时间使用花园而互不干扰。

4.设计元素该花园的主要设计元素包括:3个小型瀑布、两个凉亭、露台、手工长椅、照明、常青树及落叶树。尽管借鉴了日本造园原理,但非简单套用其形式,所以该花园的环境仍让患者感到熟悉亲切而不陌生,这样有助于提高治愈效果。

四、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

1.花园类型――康复花园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不仅可为烧伤患者提供户外的康复运动空间,同时也为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提供减压休憩的场所。烧伤患者,尤其是腿部烧伤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步行来促进身体康复,为此花园中设置了环绕大部分花园、且具有不同路面材质及坡度的步行道。为保护患者自主行走,有坡度的步道单侧配有扶手。路面交替使用了沙砾与混凝土两种材质,可提供不同的触觉感知,从而丰富了患者的步行体验。

2.感官体验丰富的种植在植物配置上,特别选取了多种香味宜人、色彩和谐、花期不同、质地各异、高度错落的植物,可丰富来访者的感官体验。另外还种植了大量的多年生植物,由于生长周期较长,可充分观赏它们的成长过程。

3.受众人群烧伤患者对阳光很敏感,为此花园里设有钢结构凉棚及爬满藤蔓植物的格架,花园内外的树木也提供了大面积的遮阳树荫,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休憩场所。

4.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性对于伤势严重、卧床不起的烧伤患者,病房窗户的位置与尺寸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躺在床上也能观赏到花园景色。

五、瑞迪儿童医院的莱西塔克家庭疗愈花园

建筑师TopherDelaney是一位乳腺癌幸存者。由于经历过生与死的较量,她认为除自然景观外,患者还需要能引导他们乐观向上且易于产生共鸣的设计元素。因此,该疗愈花园的设计宗旨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充满想象力且富有深刻寓意的童话世界。

1.花园类型――体验花园该花园中有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设计者确定色彩、造型、纹理及尺寸时,均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物质与心理需求,并利用动态的水景、光影的变化及可移动的景观家具等手段积极鼓励患儿与花园互动。如花园设置了海星状的凳子、彩色风车;带遮阳伞的可移动长椅可让患儿坐在椅子上参与各类活动;动物图案墙上的用彩色金属板拼出的动物造型,可随着光线移动改变影子形态及长短。

2.赋予设计元素特殊的意义花园主入口设有一只名为山姆的恐龙。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位做过27次手术的住院儿童,恐龙的高大形象寓意了该患儿与疾病搏斗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恐龙的腿上爬满了藤蔓植物,并饰有白色小灯,夜间也能展示它的生命力。另外,镶嵌着玻璃的蓝色围墙象征着星空,每颗星星象征着一名儿童。

3.带来感官体验的种植园中所有植物品种都经过精心挑选,不仅有宜人的颜色、形态和气味,也含有众多生命的隐喻,可使患儿及其家人在精神上得到宽慰。

4.受众人群该花园既是患儿的游乐场,也是家庭聚会的场所。瑞迪儿童医院建造这座疗愈花园的初衷是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一个远离病房压力的、自然、安全及有趣的场所,希望每位来访者离开花园时都能焕然一新且更有力量。

篇7

关键词:公共环境艺术;人与环境;艺术设计;城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66-01

一、公共环境艺术的发展背景

对于我国来说,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新概念。在这一概念提及之前是以“城市雕塑”、“环境艺术”的面目出现的。近年来,环境艺术中的各个侧重点设计不断的发展,并且衍生出不仅仅是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还包括室内外园林景观,城市雕塑,城市公共环境等等一系列新新学科。这其中公共艺术,公共环境艺术的蓬勃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日本独特的别墅设计,台湾的城市街道设计,公共艺术在澳大利亚的城市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而且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艺术品味,他们都是目前非常前卫的时尚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二、人、环境与公共环境艺术的联系

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强化,使我们对艺术分类系统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观念性的转变为像金字塔艺术系统结构:一,最下面一层的是艺术产品;二,最上层的则是纯艺术作品;三,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金字塔基底层与尖顶层之间,就是我们现代社会艺术生产最为广泛的中间层即环境艺术系统。他兼具有实用艺术与纯粹艺术的因素,同时以实用产品与非实用产品为审美信息的载体。环境艺术既是一种随时随地都用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产品如建筑,景观,园林,景观,雕塑等等,而且他还是一种作为各种艺术理念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所研究利用。更简单的说,一种作为环境设计,另外一种则还是一种艺术,公共环境艺术。

三、公共环境艺术的特征与存在的意义

公共环境艺术构成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构成是公共环境艺术创造的基础,建筑、人、水、树木等构成公共空间环境的物质形态;公共环境空间精神和文化价值的创造是建立在物质构成元素基础之上的。它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从设计史上来看,公共艺术的最早发端应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所出现的阳光广场,那时,大型广场和公共建筑的出现就使得艺术有了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的特征。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 二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城市的片面发展必然引发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人们对艺术化的回归,即人文。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三是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公共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四是从文化本身来看,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或者说是人类的社会化存在与文化存在的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城市与环境本身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果。

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环境艺术可以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是城市内在的文化,是城市底蕴的标志。所以为了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的同一目标,我们要努力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上找到存在的问题,分析并解决。一个成功的公共环境艺术家应该懂得与人们对话的技巧,通过对话,把公共艺术做成市民的作品、小区的作品、城市本身的作品。城市在发展,我国的公共环境艺术事业前景可观,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我们传递一种精神,一种能把握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脉络的精神,而这种精神需要我们从事设计行业的莘莘学子,设计艺术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商业楼盘;景观环境;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47-01

景观环境,是指由各类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所组成的,具有观赏价值、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空间关系。自1994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以来商业楼盘的概念便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我国的城市住宅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住宅建设成为改善民众居住条件、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居住区的建设发展良莠不齐,尤其在居住区的开发和环境景观设计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随着各种建筑风格小区的日益增多,出现了盲目追求奢华与繁琐、照搬照套、风格混乱、缺少实用价值等现状。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收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是今后小区风格发展上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商业楼盘进行景观环境设计创新的必要性

居住是一个最为基础、面广量大的功效内容,社会发展到今天,在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仅仅以居住为目的的聚居环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要求,宜居成为这一时期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普遍认同。

首先,宜居环保是现代生活的基本要求,早在19世纪20年代,建筑师勒·柯布西埃就不但强调了“绿色”,还强调了阳光和空气对现代人居生活的作用。合理的景观环境配置对居住区作用十分明显,绿地建造可维持空气中的碳氧平衡,富集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吸尘杀菌,同时隔音降噪,隔热防风。在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各类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越来越多,低碳生活、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宜居成为对现代居住环境最简单直接的评判标准。

其次,景观环境设计创新程度是商业楼盘品质高低的外在表现形式,它直接影响房屋作为商品的价值提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住房是家庭固定资产的主要内容,是置业的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房屋价值的提升意味着家庭资产的增加,所以增值空间大小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购房者的选择趋向。而在家庭经济结构中,房屋购买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都属于重大支出项目,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是广大业主共同的愿望。从有购买意愿到真正签单购买往往会经历很长一个阶段的看房期,在价格平衡点左右对居住环境、休闲空间等附加条件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但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看,任何时候价格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点,也就是业内所说的市场均价,楼盘之间的价差主要体现在地段、品质两大方面。在大众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景观环境设计创新逐渐成为楼盘品质表现的最有力载体。

第三,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商业楼盘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配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其最常见的形态是草皮、葡萄架、水池、假山等等元素,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只是建筑设计的附属,其目的在于营造建筑群空间特色,柔化生冷的钢筋水泥建筑印象,设计者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之于设计的理解和行为都极其简单。然而到了今天,购房者对于品质的要求范围大大增加,草地、树木只是最基本的项目之一,他们会因为绿化休闲面积不够、活动空间太少、配套不完善、无文化美感等等原因而放弃购买该楼盘房源。

第四,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性价比成为商业楼盘开发商加强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作为商业楼盘经营主体的开发商而言,投入大笔的资金建造商业楼盘绝不是追求艺术享受,赚取利润才是终极目的,那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让自己构筑的楼盘妙趣横生、生态宜居就直接关系到开发商资金回流的速度和利润的丰厚程度。

二、商业楼盘景观环境设计创新的发展趋势

商业楼盘景观环境的设计理念在

于对地块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区域整体风格的融合与协调。其主要内容包括人车分流道路的布局、绿化设计、地景塑造、水景塑造、照明设计布局、休闲处所规划等等,这些方面的建造既有功能配套的意义,又涉及到居住区内视觉和心理的双重感受,是楼盘品质界定的基本内容。总体看来,大众对于现代环境美的概念开始由理想化向生活化、个性化转变,上世纪90年代开始风靡一时的欧陆风情景观环境风格不再独领,以我国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中式景观环境作品越来越多的受到国人的喜爱。在信息互通加速,世界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商业楼盘景观环境设计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资源共享是景观环境设计创意的基本前提。就住房商品化后的性质而言,公共区域归属于共有空间,其间所构筑的景观环境应使各个区位的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感官效果。首先在同一地块上的住房区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达到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设计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做到点线面结合的移动造景法则,通过有意图人工造景办法来弥补区域内位置的差异;其次在同一地块内应综合区位、朝向、采光、隐私、声光污染等多种因素考虑景观环境配置办法,只有协调平衡各区位资源数量,才可能让所有的住户因为能均匀享受优美环境而淡化建筑位置的不理想。

2、文化借鉴与传承成为景观环境设计创意的重要手段。在当代世界,随着文化的产业化和资本化,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辐射、扩张和渗透趋势愈演愈烈,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突出自己的文化个性,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只有把景观环境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才可能形成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反应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观念;对设计师而言,通过丰富的设计经验来加工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实现历史、文化符号与造型形态有机结合。当借鉴与传承成为景观设计行业新的突破口时,开发商和设计师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如北京的“长城脚下的公社”、宁波的“大隐·悦榕山庄”、成都的“廊桥水乡”,余杭的“绿城·桃花源”、绵阳的“芙蓉汉城”等居住区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3、景观环境表现风格、造型手法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一体化是民居营造热得一大弊端,它使民居建筑群沦为最单调和枯燥的建筑景观。上世纪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欧陆风情式的景观环境曾盛极一时,观赏草坪、模纹花坛、罗马柱廊、欧式线脚、拱门、喷泉、欧式雕塑壁画等等造型元素比比皆是。从90年代后期开始,商业楼盘景观环境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先前被众多业主追捧的欧式风格造型不再独领,中式风格质朴内敛的美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中式陶艺、廊亭、窗花等造型元素为代表的东方文化逐渐活跃,商业楼盘开发形成多种文化并存,多种艺术形式交叠的现代景观环境设计风格。

4、景观环境亲人设计理念进一步加强。纯功利性建筑导致单调,它越来越被视为与人敌对,对于没有灵气的大居民楼的反对日益激烈,现代建筑需要创造一种相应的精神状态,使人们在这样的住所中感到舒服。商业楼盘景观环境设计是开发商、建筑师、景观环境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建筑师从住房功能需求出发进行空间的巧妙分隔和围合,使建筑满足居民生活要求,他主要偏重于建筑本身的功能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师则是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各区位建筑特点和楼盘整体风格进行环境布局设计,让建筑、景观环境和文化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除关注居民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外,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把人在区域内的活动作为景观环境建设的一部分来设计,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总之,随着商业楼盘环境景观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其所涉及的专业、文化、技术领域越来越宽,在提供广阔的设计市场同时也给设计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其设计原则、理念、手法

,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在艺术的背后.

篇9

【关键词】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情感意义;

1、引言

建筑环境艺术中的情感,能够完美的体现设计态度,是一种艺术的审美体验,艺术中的情感超越了自然局限,是一种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统一情感,确保建筑环境能够正确的表达出人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于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之中的情感意义探讨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实际应用价值。

2、建筑环境中情感意义存在的作用

建筑环境是与物质形态和知觉相联系的, 是与人的活动相联系的, 是与人的经验和生活幻象相联系的。建立人性化的建筑环境空间,能够使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相互交流,使人能够感受建筑环境空间的情感,在精神上享受建筑环境空间的良好氛围,从心理产生情感的波澜。

人们的生活对于建筑环境产生不同的感受,这种情绪和心境随着建筑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就是一种“移情说”,充分反映了人的一种高级的心理思想活动,建筑环境空间的设计业要这对这种心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建筑环境对于人心理的影响,这样才能体现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情感意义。

建筑环境的各个方面都会影响人的情感,我们的生活在环境之中,无论是建筑的布置效果,还是建筑中的树木或者草坪的形状位置,都具有特殊的情感意味,也就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从而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建筑环境因为人的存在而具有感情,因此人的情感的存在对于建筑环境的设计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

3、建筑环境中情感语言的表达

3.1 色彩

建筑环境中情感语言的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使用色彩进行建筑环境艺术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创造出富有变化的建筑内外环境造型设计艺术效果。在以后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中,实现良好的色彩设计能够很好的体现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情感意义。

通常情况下,建筑环境的色彩设计包括建筑环境室内色彩设计、建筑环境外部色彩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建筑环境外部色彩的设计方式更能够体现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之中的情感意义。通常在进行建筑环境外部色彩的设计过程中,利用现代的色彩科学技术以及美学方法,针对建筑环境的外部墙面、门窗、突出物、细部、屋顶与台基及其周围环境等内容进行色彩设计,形成外部色彩设计整体系统。

随着人们对于生存环境以及生存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色彩设计也越来越重视,良好的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处理,通常情况下成为人们直接决定建筑环境艺术质量好坏的标准,因此对于色彩设计应该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做到足够的重视。

3.2 图像

使用图像方式进行建筑环境中情感语言的表达是一种十分直观的表达形式,能够十分明显的体现建筑环境的情感意义。

在进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图像能够直观的体现设计主题,对于传统的建筑环境进行穿行的图像设计,能够增加设计环境的意蕴以及深度。图像的合理科学使用,能够提高建筑环境空间的主题氛围,但是在使用图像的过程中,要结合建筑环境周围的色彩以及图像形式,要使其与环境能够融合,选择能够很好体现建筑环境主题的图像,进行创新方面的设计,确保图像能够正确的反应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

3.3 线条

建筑环境线条的变化也是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情感意义表达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通过变化线条的类型能够很好的体现建筑环境中的情感意义。

例如线条的设计中突然转折或者比较生硬的线条通常能够与愤怒的感情相互关联,而线条的曲折多变以及比较柔和的线条通常和温存的情绪相互对应;方向向上或向前的线条总是与某种积极、活跃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方向向后和向下的线条总是与某种消沉、低落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这些在进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都必须要考虑到,使用线条的不同就能够表达出不同的建筑环境情感意义,因此这就要求必须要重视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线条的使用。

3.4 符号

建筑环境中情感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符号的使用。在建筑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人们通常情况下由于视觉选择的作用,忽视外部环境选择的作用,因此,设计者就使用特殊的符号来进行增强建筑环境的表达意蕴,到达增强建筑环境信息传递程度的目的。

当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使用符号作为表达语言时,使用符号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是衡量建筑环境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的因素。为了使得建筑环境空间实现多元性,应该使用多样性的符号,这样更能够丰富建筑环境的表达特征。为了避免建筑环境空间的重复性,应该做大组合使用多种空间符号,这样就能增强建筑环境的主题。使用特殊符合结构以及使用组合符号进行重构使用,这样形成空间符号,使得建筑环境空间形成全新的空间秩序。因此,使用符号进行建筑环境中情感语言的表达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

4、审美想象和建筑环境中的情感

通常情况下,审美想象是在审美知觉基础之上以心象为形式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围绕心象进行开展的。在建筑环境中的情感意义的表达中,审美想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审美想象能够渗透到整体建筑的主题情感中,并能够带来不同程度的建筑环境的情感创造性。例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于阿房宫的描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漫回,檐牙高啄”就很好的使人产生对于建筑环境想象,是一种建筑意象的完美表达,能够使人产生对于阿房宫建筑环境的审美想象。

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所具有的审美想象是对于和建筑相关的自然事物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而展开的。建筑设计师必须能够体会各种类型的人类的情感的变化规律,并且掌握这些情感运动过程中的具体活动样式,并且将这些体现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建筑形象之中,这就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情感语言。建筑具有深度的情感语言,能够使人们产生想象的空间,建筑形象也就必然会带有创造、发现、组织或探索人类情感奥妙的审美想象特征。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审美想象能够使人的全部的心理功能都活跃起来,都能够去接近自然,用心去拥抱自然或者感受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 作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心境、情感和大自然或者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实现完美的融合,人们的审美想象活动就能够得到极大的释放,产生极佳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情感意义。

综上所述,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研究过程中,要做到把建筑环境空间的所有组合元素形成一种深层次的语言环境,能够完全体现特殊环境的意境以及情调,能够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产生审美想象,理解艺术设计的内涵,品味设计的艺术魅力,获得精神以及心灵上的享受。

5、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建筑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建筑环境设计师而言,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情感意义是他们心中的终极追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要求在建筑环境设计过程中,要把建筑的使用价值、美学价值、象征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美的建筑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 聂晶晶. 初探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变形艺术[J]. 内蒙古艺术. 2011,(02)

[2] 于瑞强,任秀玉. 城市建筑色彩与环境协调性的研究[J]. 广西城镇建设. 2011,(07.

[3] 王健. 高校景观规划中意境的构筑[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篇10

关键词:医院室内;环境设计;绿色;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一、绪论

1 研究背景

美国的设计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我们在设计的同时,也应该不能忽视我们的自然环境。然而,现在我们在室内设计的发展中,已经不只仅仅限于是何种风格或是何种流派,而是更看中设计是否达到了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我们这里所说的绿色室内设计,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设计师对建筑材料与自然资源的合理、有效地利用;在设计中,与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具有美感的环境。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们总结了一下研究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随着我们的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院的环境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但是目前,我们的医院环境却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虽然,一些设备等也有所更新,但是整体来说,还是落后的。相比城镇,农村的医疗环境更相对落后一些。绿色室内设计的发展,使得医院的室内设计显得更为落后一些;第二,我们的医院自从建立了由市场机制管控下的卫生医疗制度,面临了更大的竞争。一方面要提高我们的医疗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打造一个良好的医院环境,让人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放松。

3 研究的意义

起初,我们觉得医院是一个乱糟糟的形象,人多但却缺乏人情味。我们现在需要来改善如今的医院环境,不仅仅是把医院的外表装饰得豪华,而是让就诊者心理上有了真正的放松。因此,我们对医院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也变得更高,一个好的医院环境,可以使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来战胜病魔;一个好的医院环境,可以使医生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缩短治愈病人的时间;一个好的医院环境,可以使患者家属的压力得到缓解,有利于调节医患关系的紧张;一个好的医院环境,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产物,满足了大多数人的要求,是我们都渴望拥有的。

二、国内医院室内环境的发展状况

国内医院室内环境的发展演变

我国,医院的形成在初始时期时,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到奴隶社会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医疗活动主要有两种:为上层阶层服务的太医院;为底层老百姓服务的郎中。而除了这里说的两种主要的医疗活动外,当时还有两大类医疗机构:为统治阶层服务的医疗组织;为大众百姓服务的医疗组织。虽然,当时已经分了两大类的医疗活动、组织,但是相对应的医疗环境还是比较差的,病房没有分门别类,光线也比较暗。最早出现医院的朝代是唐朝,那时的医院建筑已经出现了庭院式,宋平江府,就是当时被正式命名的医院。

1840年,我国进入近代时,逐渐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建立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医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根据人体的不同器官而分成了不同的各种科室。到了九十年代,建成了更多的大型医院,开始注重了医院内部的景观设计。

三、国内医院室内环境设计中的问题

我们在对许多医院室内设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这其中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

1 门诊大厅的空间不够,缺乏应有的绿色设计。门诊大厅,应该是整个医院中人流量最多的地方,挂号、缴费、取药,都在这一空间内完成。但是,现有的室内环境设计对空间的划分并不明确,造成人流量集中。在室内设计时,应该对空间的划分比较明显,并减少噪音。

2 缺乏合理的色彩设计。我们大多数医院对空间的色彩设计还是比较单一、保守的。例如,在儿科,没有用色彩鲜艳的图案去装饰。

3 忽视了界面间的整体统一性,界面装饰语言缺少艺术特色。医院的室内设计也与其它建筑的室内设计一样,不能孤立于其它的设计而单独存在。但是,我们现在的医院室内设计过于单一,没有艺术特色。

4 缺乏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关注。医院的人流量很大的情况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使病人在这样的拥挤的环境下感觉更累。

结语

现代医院室内环境设计,在当代其实没有得到非常充分地发展。本文先介绍了一些有关医院室内设计的理论,提出了设计的原则,更注重了互动性。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当今,我们医院的室内设计存在很多的缺陷,医院环境普遍存在噪音大、秩序混乱、空气差等缺点,而我们的医院却没有对此有专门的设计,利用色彩、空间及摆放一些艺术品来改善。这样一来,医院不再只是一个看病的机构,没有人情味,也不再是冷冰冰的形象。另外,医院的室内设计,往往会忽视对空气品质的关注。人们在就诊的同时,也是需要有良好的空气环境的,这样对患者拥有良好心态、放松心情,都是很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全健儿.近现代医疗建筑的发展初探[D].上海:同济大学,2012.

[2]朱小平.医院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

[3]李士青.医院环境艺术化设计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12.

[4]蒋凌志.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流线与空间系统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