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医用耗材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医用耗材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医用耗材管理

篇1

关键词:条形码技术 信息管理 医用耗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83-02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新型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各种新型的医用高值耗材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机构通常所说的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是指任何借助外科手术,将医疗器械全部或部分置入人体或自然腔道,在手术过程结束后长期留在体内,或在体内至少30d以上的医疗器械{1}。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通常包括神经外科植入物、骨科植入物、心脏大血管植入物及其他植入物等,它们具有价格高、种类多、风险大、专业强等特点,给医院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笔者所在的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手术室手术量超过2万台次,手术室高值耗材支出占到医用耗材总支出的45.8%。从2013年起,我院将信息化管理结合条形码技术应用到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传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我院临床手术科室多自行采购医用高值耗材。流程为:临床科室直接向供应商提出要求,供应商将所需高值耗材直接送至临床科室,科室使用后凭耗材发票、临床医师签名等资料到后勤服务中心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形成一次性入库、出库及付款。这种以领代销管理模式虽然节省了医院的库存空间,但同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

1.手术前耗材管理存在隐患。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通常由各手术科室自行通知供应商送货、保管和使用,部分科室没有高值耗材台账,当月领用的耗材无专人管理记录,实际消耗数量和结余数量无记载,导致领用计划随意重复、过期浪费等情况时有发生。另外,临床科室不可能审查供应商及其产品的资质和进货渠道,因此无法保证耗材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更不可能做到采购过程公开、公正、透明,也不可能采购到价廉物美的高值耗材。

2.手术中耗材使用缺乏监管。临床科室通常会对常用的高值耗材进行适量的储备,使用时由手术医师直接带入手术室使用。由于临床科室通常缺乏专人管理耗材,常常会出现产品过期、包装破损等现象;手术患者使用的高值耗材,只由手术医师决定,随意性比较大,缺乏监督管理,给临床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特殊情况,或其所带来的耗材与手术所用物品不符合或备份不足,延误术中使用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增加病人费用支出。另外,高值耗材在使用后由使用科室自行收费,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容易发生多收、少收、漏收等现象。

3.手术后耗材管理与追溯困难。通常临床科室于手术后定期到后勤服务中心办理发票及出入账手续,由于各科室考虑到对绩效分配考核的影响,存在人为压票的情况,甚至几个月后再办理报账手续,导致高值耗材的收入和支出不匹配,导致成本核算结果出现偏差,不能为制定医用耗材消耗定额提供可信度高的原始依据。由于手术前管理存在隐患,不能保证耗材原始资料的准确完整,同时手术过程中也缺乏临床使用情况的相关资料记录,给高值耗材的追溯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将使医院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迫切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二、信息化管理结合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的实践

针对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传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手术量的增加显得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自2013年开始,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我们将信息化管理结合条形码技术应用到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在手术室设立高值耗材二级管理库房,将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由专人负责、集中统一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招标采购。各科室负责人将其所用高值耗材的名称、种类、数量、具体要求等提供给医院招标办公室,医院招标办根据临床需要,全面负责高值耗材招标采购;医院后勤服务中心负责核查供应商资质及相关证件,只有审查合格的供应商才有资格向医院供应高值耗材。

2.验收与运行管理。具备资质的供应商提供的高值耗材,经过医院后勤服务中心验收核查后,贴上由医院后勤服务中心统一制作和认可的条形码送入手术室,由手术室库管人员利用扫描枪对耗材条形码扫描,通过信息系统核对耗材的条形码、编号、名称、型号、数量、价格、有效期等信息后存入手术室二级管理库房。未经医院验收和贴码的高值耗材,一律不能进入手术室二级库房,临床杜绝使用。

3.耗材补充与结算。手术室高值耗材二级库房根据耗材的消耗量制定需求计划,录入采购计划申请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发给后勤服务中心后,通知供应商订货发货,登记贴条形码后转送至手术室。手术使用后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在手术间直接用扫描枪扫描耗材条形码完成计费。后勤服务中心根据每月实际使用量生成耗材清单,与供货商结算。

三、信息化管理结合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的体会

我们将信息化管理结合条形码技术应用到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过程中,通过一年多来的管理实践,我们发现这种管理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模式的弊端,具有以下优点:

1.科学管理,保质保量。我们建立的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医院招标部门集中招标、后勤服务中心统一制作黏贴条形码和科室管理的优势,发挥了条形码管理高值耗材的优点{2};充分利用手术室的无菌条件,将所有手术用高值耗材置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手术室库管人员每天很容易查询高值耗材基数,并根据使用量及库存量填报申请单,通过电子信息系统传送到后勤服务中心的采购人员;每月检查耗材的有效期,杜绝过期耗材的使用。

2.术中控制,精益求精。高值耗材种类繁多,型号规格复杂,材质多样,专业性较强{3},因此手术室高值耗材库房的专职库管人员对耗材最为熟悉,避免因耗材准备不充分而影响手术顺利开展的情况。由于通过信息系统所具有的动态查询功能,根据基数多少可及时补货,因此可减少库存量,从而减少了耗材积压和过期现象的发生。

3.收费与追溯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结合条形码技术,我们加强手术用高值耗材的收费管理,杜绝了各种不规范收费行为。医院在各手术间安装了收费系统及扫码装置,巡回护士及时对术中使用的高值耗材通过电脑扫码完成收费,强化收费管理。我们国家的条形码编码规格不一,带入的产品信息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高值耗材入手术室二级管理库房之前,生成医院的流水条形码,再次核对耗材的条形码、编号、名称、型号、数量、价格、有效期等信息,使高值耗材从进院开始到最终用到患者身上受到全程监控。如因高值耗材引起不良反应,只需根据病历上粘贴的条形码,就能查到有关耗材的详细信息,在因高值耗材引起医疗纠纷的诉讼中可以承担举证倒置的责任,并提供准确的法律依据{4}。

总之,医院通过扫描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上的条形码,并将其输入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及漏洞,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实现了高值耗材的全过程管理和全程可追溯性,统一规范管理流程,增强外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保障病人的安全、减少浪费、降低医疗风险,达到了科学管理的目的。但是由于高值耗材管理的发展历程较短,部分医院对高值耗材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模式,甚至无序的管理状态中{5}。因此,对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注释:

{1}张淼,王学军.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的系统化管理.中国医疗设备,2013,28(6):72-75

{2}张志彬,刘先锋.条形码在医用高值耗材中的应用.医疗装备,2011,26(3):78-80

{3}邓新征,刘学红,巢自莲等.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黑龙江医药,2012,25(3):441-442

{4}韦金翠,杨美玲.手术室高值耗材的信息化管理.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268-270

{5}施亚菲,顾亚斌.高值耗材医保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中国卫生经济,2012,31(3):31-32

篇2

按照省卫生厅(陕卫药发[]号),市卫生局(咸政卫发[]309号)文件关于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医用耗材的日常监督管理,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价格、保障医用耗材质量,遏制购销环节的不正之风,进而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在以省为单位的医用耗材统一采购实施到位之前,各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耗材必须按照原管理权限,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确定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采购价格。

二、所采购的产品必须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各医疗机构应留存相关证照复印件,严禁使用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不符合注册标准的医用耗材。

三、严格有关验收、入库、储存、使用等相关规定。

(一)验收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产品有效期满后或者终止使用后1年。

(二)严格按照医用材料产品证明书和标签标示的要求储存,保证不影响医用耗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对使用的医用耗材进行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如发现使用的医用耗材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四)对本单位使用医用耗材的质量,疗效和反应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可能与医用耗材有关的不良反应事件,及时上报。

四、加强特殊医用耗材的管理

(一)植入性医用耗材

使用植入性医用耗材的单位应建立使用记录,永久保存、记录内容包括:

1、患者姓名、联系地址、电话;

2、手术日期、手术医师姓名;

3、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批号(出厂编号或者序列号)、生产日期;

4、经营企业(供货单位)名称、购进日期、联系地址、电话。

(二)一次性医用耗材

一次性医用耗材不得重复使用。已经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耗材,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无菌医用耗材

无菌医用耗材在使用前,应当认真检查其包装和有效期,对直接接触无菌医用耗材的包装出现破损或者失效的,应当停止使用,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五、各单位应实行医用耗材价格公示,查询制度。对有变动的及时进行更新。

篇3

1.耗材属于消耗用品

所谓的医用耗材,就是被正式纳入医疗器械管理行列的医疗消耗用品,它和药品一样,在医疗过程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医用耗材分为植入性和非植入性两种。植入性耗材,就是类似像心脏起搏器、心内科、普外科等科室使用的各种支架、人工晶体、骨科使用的各种钢板、疝气补片等可以植入人体的医用材料。除此之外的其他耗材,就被划归非植入性耗材之列。比如去医院打针输液时要用到的各种型号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手术时用到的手术刀片、一次性手术包,烧伤科使用的敷料等等,全都属于非植入性医用耗材。

2.耗材的重要性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踏入医院的大门,您在医院里就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医用耗材。就拿最简单的头疼脑热来说吧,您因为感冒发烧去医院就诊,医生在诊断时会戴上一次性无菌手套来为您检查,还会用压舌板看看您的咽喉是否红肿。护士在为发烧的患者量体温之前,要先用消毒棉球给温度计消毒,这些用完随手就扔掉的一次性医疗材料,都属于耗材的范畴。此外,拍X光片时用到的胶片也是耗材的一种。

这还仅仅是检查阶段,等到治疗环节时,能够用到的耗材就更多了。比如做手术时,主刀医生需要用到的一次性灭菌手套、纱布、手术丝线等几十种,甚至几百种的一次性手术器械,都在医用耗材的行列之中。

3.如何选择耗材

很多人在做骨折手术之前,都会面临医院给出的选择国产钢板还是进口钢板的问题,这让患者以及家属都相当犯难。进口的钢板质量确实不错,但动辄比国产钢板高出几倍的价格着实让人望而却步。国产的钢板价格很实惠,但很多人却都对国产质量心存顾虑,担心技术不够过硬。

就 拿做冠状动脉手术所需要的支架来说吧,最常使用的国产支架每个大概是10900元,而最常使用的同等规格的国外支架每个却要19350元,其价格将近是国产的2倍。

篇4

关键词:手术室;医疗耗材;成本控制管理

医院要生存,就需要良好得经营,同时医院的所有人员必须树立成本意识,其中护理人员更需积极思考并参与医疗管理的规划,进行护理预算和各项护理成本的分析与探讨,已期达到成本控制且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2]。现将我院手术室耗材成本控制管理模式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医疗耗材管理流程

1.1.1高值医疗耗材 主要指手术用的修补材料,如房间隔缺损封堵伞、牛心包片、Go-tex补片、心脏瓣膜、人工血管、取血栓导管、进口贵重耗材以及手术器械等。此类耗材由专人专柜加锁管理,在使用过程中从入库登记到使用均有记录,使用时间,使用人,患者姓名各环节都有据可查,当日使用,当日补仓,确认了账目无漏记。对于医院总库房未备货或不正常使用的高耗材则由科室负责人填写申购单,总库房管理员核实有无库存,在申购单上确认并上交采购部,采购部根据申购单联系供应商,填好报价上交财务部审核,对于出现同类产品报价高现象,财务部将进行干预并分析原因,审核完后交给院总办公室报批。层层把关监督,控制了手术耗材最优价格采购。

1.1.2一次性低值耗材 主要指各类缝线、输液器、输血器。各型号注射器、引流管、留置针、无菌手套、手术刀片、气管插管等。此类耗材每天由总务护士根据次日手术准备,供给每台洗手护士,并在手术间内备有一定的耗材基数,末台巡回护士按基数补仓,并将补仓单交于总务护士入电脑账目。每周五总务护士根据手术量定量备货,开领料单去总库房领取补仓。而总务库也会每周进行进货补仓,补仓数根据手术量浮动。避免了耗材的积压和过期现象。

1.2电脑预警系统的运用 电脑预警系统是指当一台手术超过了同类手术的常规费用范围,在给次手术患者输入账目时,电脑会自动提示已超过预警线,科室负责人则会对其超出原因作出分析,并通过电脑系统知会财务部。例如:同类手术正常费用为10000元,输入账目实为11000元,对此超支的1000元科室应进行费用核查,分析超支原因。

1.3建立成本控制工作小组 建立科室护士长领导下的总务护士,护士组长组成的成本控制工作小组。总务护士从预算、控制、使用、月底盘存各方面做到专人专职管理。电脑账目清晰,每天使用量、结余量、库存量一目了然,既避免缺货和积压过期现象,又可防止护士漏收漏记。每位组长对其小组成员每天在巡回和洗手工作中耗材使用,补仓,记账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并反馈至护士长处,需改进的地方晨会交班中护士长提出并落实,使手术室的成本控制工作做得更精更细,使科室的耗材管理准确有序。

1.4护理成本控制意识的培训 不定期的对科室护士和新护士进行成本课程培训,让其了解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熟练各类耗材及手术器械的使用,培养其节约意识,杜绝各类人为的浪费现象。

2结果

3讨论

3.1医院合理的采购流程使科室只负责医疗耗材的补仓和申购,不得和任何厂商进行直接接触,所有新进的耗材需经临床科室试用后,由使用人填写产品试用反馈单至采购部方可采购,这样既避免了"耗材回扣"现象,又能以优价采购到优质产品,从而降低成本。

3.2我院实行电脑办公自动化(OA)系统,可以更及时更直接的了解总库房库存量和科室库存量,使库存量掌握得更准确,减少库存积压就是降低成本。

3.3自我院实行电脑预警系统以来,预警率为23%,科室对其费用进行核查分析,同时财务部根据科室反馈的原因调整预警值。并及时反馈至患者处,提早与患者沟通,大大降低了病人欠费问题,也清除了家属对手术费用不清不楚而引来的医疗纠纷。

3.4这种管理模式需要由专人专职管理,每日及时出入账,各部门间环环相扣,才能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运行,物品的及时供应。

4结论

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的需求,对手术室医疗耗材成本实施控制管理制度,通过对医用耗材进行规范的申领、发放、登记入库和使用流程,对高值医用耗材进行信息化、专业化的管理,做到安全使用,支出透明的目标,不但确保手术能够高效安全完成,又可以减少成本,防止手术室资金浪费。严格控制供应商资质的合法以及证照齐全,针对供货单位需要具备省级以上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所有耗材全部统一进行招标,不能允许由医生或者是他人私自带入手术室[3]。成立成本控制中心,由专人加强管理力度,依照丰富的经验,提前将手术所需耗材准备充分,了解医用耗材消耗的情况,及时加以补充,保持医用耗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按时对收费信息进行核实,防止出现漏收费以及少收费的现象。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实施列表建账,由管理人员按照常用量制定基本用量作为库存量,每周进行申领计划。在签收物品的时候需要严格把关,仔细对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生产日期、灭菌标识以及失效期进行核对,检查外观质量和合格证。建立医用耗材库房,实施分类存放,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超出有效期,防止不必要的浪费。每天对使用和收费情况进行核对,倘若出现问题马上和巡回护士进行沟通,针对低值医用耗材物价管理不收费的部分,有巡回护士进行签字,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和供应商保持联系,向其反馈耗材的使用情况。针对高值耗材由手术室统计进行管理,由负责人将高值耗材的名称、材质、型号、种类以及规格提供给供应商,经由采购中心实施审核之后登记入库。择期手术需要由器械护士手术之前1d按照手术通知单对手术所用耗材的名称、数量、规格以及型号进行核对,告知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提前准备完善。急诊手术如果需要高值耗材需要通过值班人员进行调配,次日和管理人员实施交班,将数量核对清除之后登记签字。每一个手术间的巡回是到管理人员处领取医用耗材,进行登记签字,手术结束以后,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将内置物与病历信息进行核对。管理人员需要每天检查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记录库存以及实际库存,对于收费情况进行核对,确保使用和收费统一,每月由医院设备科等对手术室高值耗材实施监督与核查[4]。通过成本控制管理方法地运用,避免费用漏洞并防止了人为的弊端,在满足了手术需要的同时,又降低了手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成本控制管理模式是手术室医疗耗材管理的必要和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赵体玉.手术室医疗耗材管理方法及效果评价。IT(T),2010,5(11):524-525.

[2]林菊英主编.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03):59-66.

篇5

【关键词】条形码 高值耗材 追溯系统

1 前言

高值耗材种类多、规格复杂、价值高、风险大,一直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现有医院中植入性医用耗材管理的难点,利用条形码对高值耗材管理,规范高值耗材的管理流程,有效地保证了病人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同时采用基于统一数据平台,运用条形码技术将医院信息系统(HIS)与物资系统进行整合,实现高值耗材等植(介)入耗材与病人的使用信息一一对应关系,实现了病人清单制,提高了计费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进一步规范了医疗行为,有效地维护了病人利益。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全程监控的高值耗材的管理模式。

1.1 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现状

医院目前的管理方式是传统的账、物统一的库管模式,虽然基本流程比较顺畅,但是物流中产品相关信息缺失,不能形成有效地物联网运行模式,产品在使用中与病人的对应性差,产品有效期不能及时预警,质量出现问题时识别难、鉴定难、追溯难的问题突出。这种管理模式一是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二是容易存在因漏记、错记而导致无法追溯的现象。

1.2 建设基于条形码的医院高值耗材追溯系统的必要性

为了有效地解决高值耗材在临床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建立是高值耗材追溯系统:采用条形码技术,建立高值耗材产品数据库,系统以其产品编码化、数据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监管全程化和信息透明化的特点,建立了可追溯的长效监管机制。该系统的应用确保了植入性医用耗材使用的安全性和可溯性,不仅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而且为患者提供了更佳的服务保障。能够有效地保护病人和医院的合法权益,运用先进的条形码技术,实现一物一码的严格管理,保证产品从出厂、到病人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建立产品信息平台和生产商、供应商信息数据库,确保植(介)入耗材使用安全。从而达到明确责任、方便成本核算、满足病人需求、保证长期追溯监控的目的。

2 高值耗材条形码改造及数据库建设方案

2.1高值耗材范围

高值耗材包括骨科植入耗材、人工晶体,心脏介入、其他介入类(神外、介入、外周、消内)、整形外科类、人工器官、医用缝合耗材及粘合剂、敷料类(胶原蛋白海绵)以及在手术室、门诊管理中常用的高值耗材材料。

2.2 项目实施范围

①物资供应部;②手术室;③门诊手术室;④心脏介入室;⑤放射介入室;

2.3采用的条形码标准:全球标准化组织条形码标准即GS1-128码;

美国保健食品协会条形码标准即HIBC码。

2.4 采用的条形码格式

如图1所示。

2.5创建数据库

(1)生产企业向供应商授权供货(产品基础信息);

(2)供应商根据实际中标情况向医院提供供货信息(产品基础信息、供货价格、收费项目对照等);

(3)医院通过中标情况审核供应商提交的供货产品,形成医院供货产品数据库

3 医用耗材追溯系统技术方案

3.1 工作点部署

物资供应部库房、手术室、介入室等工作点部署医用耗材追溯系统。

3.2 数据库启用

(1)在物资供应部库房医疗器械实时监管医用耗材追溯系统导入供货产品各项信息;

(2)校验供应商供货产品条形码,确保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一致性。

3.3 系统启用

如图2所示。

3.3.1 产品预入库

(1)供应商送货包括实物与供货Excel清单(格式固定:条码、物品名称等),在产品验收环节,通过扫描枪扫描供应商提供的合格条形码,或者直接Excel导入,进行数据验证,验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医疗器械注册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是否在中标目录,或者备案使用目录等信息。预入库后自动产生院内编码即追溯码(每样唯一编码),保存生成预入库单据即验收记录。

(2)非灭菌产品送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产品送至手术室以备手术使用。

3.3.2 术后登记

(1)术后清点手术所用耗材,填写术后清点单;

(2)供应商依据术后清点单,提供所用耗材带有条形码的合格证;

(3)录入病人床位号(住院号)调取病人信息及手术信息;

(4)扫描条形码进行术后登记;扫描条形码自动验证产品的证照信息系统。符合基础目录表,则筛选出预入库的该类材料信息(带追溯码),选取其中材料完成信息登记。计费后系统自动生成《使用登记表》、《收费清单》和《使用入库单》,高值财务审核后,库房对登记使用的高值材料完成手术使用产品入出库管理。未使用的自动退回供应商,不进入库房系统。

(5)供应商直接送货(已灭菌)到使用科室,科室术后登记清点,使用情况,扫描供应商提供耗材带有的条形码,录入病人床位号(住院号)调取病人信息及手术信息。同时自动检测是否符合基础价表,登记后自动为每样耗材生成院内编码(追溯码),如图2所示。

3.3.3 物资供应部出库

物资供应部会计登录使用医用耗材追溯系统,系统自动按供应商分类产生临床科室使用高值列表,转化为入库单,仓管补足必要信息,形成入库。财务审核,自动出库给相应科室,完成医用耗材出库。

在条形码追溯管理系统中,确保每一个条形码唯一对应一样植(介)入性医疗器械,实现了从库房管理,科室管理到职能部门的监控与预警,各个部门可以通过唯一对应的条形码查询、统计其入库、领用等使用状况,使用前由科室人员读取产品条码,调入病人信息,自动生成使用记录,并将相关信息进入电子病历和科室结算系统,使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并能长期保存。

4 总结

使用基于条形码的医院高值耗材追溯系统可实现高值耗材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能够通过数据验证有效地避免手术中使用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的现象。系统可实现高值耗材追溯性,高值耗材的条形码列入病案管理中,医院管理者能够随时通过条形码查询获取每个高值耗材的使用痕迹,做到向上追溯至生产企业和供货商,向下追溯到使用医生和患者,实现全过程一对一的质量监管及追溯。

参考文献

[1]李青云. 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思考[J] .天津科技,2009,(1):84-85

[2]刘晓华;薛昕昀;许锋;田金;栾笑笑.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高值耗材全程动态监管. 中国医疗设备2011, 26(5)

篇6

关键词:医疗器械 采购 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271-03

医疗器械是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器械的采购与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门科学。经过多年的摸索,笔者所供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医疗器械的采购与管理模式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真正按照经营管理模式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做好医疗器械的采购与管理工作必须抓住各个环节,从源头着手。

一、建立规范的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

1.明确医疗器械采购与管理制度的范围和职责:医疗器械包括医疗仪器、医疗设备、医疗器具、医用耗材、体外试剂及检验材料。医疗器械的投入是医院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要有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我院在编制全院新一年度设备计划前,设备主管部门需综合全院各科室根据其业务的性质和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进行申报的情况,结合医院发展和社会需要,按批准项目内容进行采购。首先是确保重点学科投入,对科技含量高,能推动科研工作发展的医疗设备应优先购置。其次是在满足各科室开展正常业务的前提下,有计划地购置和更新所需的设备,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我院近五年来业务发展很快,住院病人数量急剧增多,在大型医疗设备上及时增添了如64排螺旋CT、大C臂DSA、核磁共振仪、数字化胃肠造影仪等高、新、尖设备,为满足社会需要和医院诊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医疗器械的采购方式与权限:我院医用耗材以前的采购模式主要是:临床使用科室申请――设备科议价――正式采购。这种模式缺少了同类产品的比较和竞争,造成医院医疗成本偏高,患者医疗费用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卫生局从2004年开始对常规医用耗材组织医疗机构进行统一招标,参加招标并中标的产品纳入采购目录。我院所需采购的医用耗材均需在中标品种中选用并和中标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决不允许采购非中标产品。对于中标产品的价格原则上规定一个招标期内不允许上调,使我院医疗成本降低,让患者从中受益。对于新材料的采购,医院采购中心编制了《一次性使用卫生材料申请表》,由临床使用科室对所请购的新材料提出使用理由,并对其先进性、是否为医保产品及价格等进行如实填报,由医务科或护理部审核签字,再由采购中心负责人以及院领导的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采购使用。这样既满足了临床的需要,又严格规范了新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采购流程的管理:医院制定强化采购申请单和科室定期申报的制度,对常规医用耗材的购买都必须由临床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详细填写《常规物资使用计划表》,并且规定在每周一集中申报使用计划,采购部门每周汇总采购,在满足临床科室需要的同时,尽量减少库存,增加资金周转。杜绝了医师直接与厂家销售代表联系,边购进边使用的错误做法,因这样存在着购进验收不严格,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规范采购、验收行为,要有完整的记录

1.医疗器械的购置必须从大局出发,密切结合临床学科和医院的实际,确实有利于临床学科的发展和医院的发展,并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应当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进医疗器械,采购医疗器械必须索取供货商的生产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等。我院购进医疗器械前对供货企业进行审核,审核供货企业的合法证件、是否有此类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范围;是否有加盖企业印章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印件;购进的产品是否有产品合格证;购进医疗器械的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其次,购进医疗器械应有合法票据,并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购进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供货单位、购进人员、购进数量和购货日期。

2.医疗器械入库验收管理:首先,医疗器械验收工作应在与其储存条件相符的待验区或合适的区域进行,验收人员应根据原始凭证,对购进的每一个医疗器械品种进行逐批、逐次的验收。进行验收时应核对医疗器械的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品名、剂型、规格、包装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等是否与单据相符;医疗器械包装标识、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要求;验收工作中发现质量有疑问或资料不全、手续不清的医疗器械,应予以拒收,并按规定进行处理。对包装进行验收:确认大小包装完好、无破损,是否有封装不严等情况。对标识进行验收:和国内生产企业的供应商档案核对,确认内外包装文字标识,与档案内容载明的医疗器械产品名称、注册证号、生产标准、生产厂、地址、联系电话等相符合。进口医疗器械应贴有中文标识,除了应标明名称、规格、注册证号、生产厂外,还应标明商名称、联系方式等。用于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还应标明卫生部消毒灭菌许可批件。验收合格可入库的医疗器械由保管员根据验收结论将医疗器械放置于相应的库区,并做好记录。储存医疗器械的外观质量和包装质量应完好无缺,数量准确、账物相符。采购和仓库保管人员要加强对医疗器械法规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增强执行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的自觉性,绝不使执行法规流于形式。

三、仓储的管理

1.仓库的分区分类管理:医疗器械应按其温度、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区域中,保管员每天定时两次做好医疗器械储存区温湿度监测记录,发现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立即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温湿度记录做到妥善保存。储存的医疗器械应按用途分类存放,并根据医疗器械的批号及生产日期依次排列。如仓库对医疗器械不分区也不分类存放,就会存在混批使用现象,甚至造成了部分医疗器械过期失效。

2.医疗器械养护管理:保管人员应每季度对储存医疗器械的包装质量和外观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但对下列情况应酌情增加检查次数:①储存时间长的医疗器械;②距离失效期半年(近效期)的医疗器械;③已发现质量问题的医疗器械。一般每月检查一次。因所有医疗器械的流动均有完整和详细的记录,管理严格,具备可追溯性,避免不合格品流入医院,避免因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导致医疗事故。

四、医用耗材的管理

1.医用耗材的库存管理:对医用耗材进行集中采购和科学管理必须与库存管理结合起来,库存管理的目的是保持库存量和采购次数的均衡,提高运行效率,维持适量的库存,降低成本。实施“零库存”管理或“二级库房”管理。“零库存”是利用相关的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存储单元,以最大程度减少物资存储,建立快速供货网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许多高值类耗材只能根据患者术中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型号及规格,具有反向物流的特点,而现代通讯与物流配送为医院高值耗材实行“零库存”管理奠定了基础。对于需要在手术过程中确定品种规格的高值及植入性耗材,可在相关使用科室提出申请后,采购中心通知供应商将产品直接送到手术室,由手术室器械护士和手术医师共同验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库房对医用耗材库存管理的能力。对一次性卫生耗材根据临床科室使用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采购计划,对常规耗材设置了高储与低储临界值,进行动态管理。(1)可以使库存量大幅度下降,月平均库存占压资金与全年消耗比也大幅度下降;(2)使得仓储面积减少;(3)降低了库存风险,一次性材料周转周期小于1个月,保证了临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日期距出厂日期在一年以内;(4)管理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作流程的严谨合理和制度化,出入库批次减少,退库次数减少,无积压浪费,物流工作量降低。

2.医用耗材在管理上的尝试:一次性医用耗材已成为医疗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院的发展,耗材的采购量逐年以2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心血管类患者所用的材料占的比重最大,所以对这类材料的管理有待于依托完善的信息系统,将高值耗材的采购、存储、使用纳入医院的信息系统,提升信息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再者,一次性医用耗材品种繁多,分类标准不统一,现常规按用途分为:手术室常用耗材、麻醉类、外周介入、心脏起博器、医用高分子、卫生材料及敷料等十几个大类,这种方法虽然贴近临床医务人员的实际使用,但缺点在于过于杂乱繁多,如能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统一制定一次性医用耗材的分类,给每个材料定下统一的编码,将繁多的材料逐一编码登记,输入计算机生成结构完整的数据库,将会使产品在名称上统一,采购价格统一,收费项目统一等等方面有更加完善的管理。

五、供应商的管理

在采购管理过程中,评价供应商的目的在于获得预期的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力争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和服务。我院评价工作由采购中心组织,采购部门中处于物流链环节中的工作人员、使用科室代表,以适当的比例组成评价小组。制定评价指标后,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保证度、数量保证度、时间保证度、信誉保证度、服务保证度、协议执行度等进行评价。维护和发展良好的供应商,淘汰不合格供应商,开发有潜质的供应商,不断推陈出新。对大型精密医疗设备来说,维修保障特别重要。设备的可修性、易修性如何、备件消耗有无保证、使用维修资料和工具是否齐全,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包括售后服务负责单位、服务承诺、保修期、响应时间、备件供应情况、本地维修力量、技术支持等,都是筛选供应商和选购设备时必须予以认真考虑的重要内容。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先进医疗器械的不断开发和应用,采购管理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采购行为。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工程学和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管理者应熟悉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的方法;管理人员应具备物流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管理者应具备丰富的经济管理学知识,不断开拓创新。从事医疗器械采购管理的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提高科研能力,为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广大患者的就医安全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起到关键环节的控制作用。

篇7

【摘要】阐述群体决策在医用耗材管理方面中应用的原因及模型,如何扬长避短,发挥群体决策优势,提高决策执行率,提高医用耗材管理水平。

【关键词】群体决策 医用耗材 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2.051

对于复杂的决策问题,往往涉及到客观环境的复杂性、主观的能动性、目标的多重性和时间的动态性等多重因素,这是个人的能力远远不能驾驭的。而群体决策则是把不同决策成员的关于方案集合中方案的偏好按某种规则集结为决策群体的一致或妥协的群体偏好序[1],可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因此,群体决策因其特有的决策优势在各行各业得到运用并日益受到重视,笔者重点讨论群体决策在医疗机构中医用耗材管理方面的应用。

1实施群体决策的原因

首先,医用耗材市场存在品规杂、价格乱、流通散等现状;医用耗材本身具有专业性强、专业范围广等特点,其应用涵盖了医疗机构的所有环节:从门诊化验到各种影像检查,从外科手术到内科诊断[2];同时,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的管理者(决策者)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各医疗科研机构研发新型医用耗材的力度不断加大,新产品推广应用频率也日益提速[2];随着“新医改方案”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3]。因此,医用耗材管理问题的决策难度不断提高。相应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决策者)综合临床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方可更好的解决日益复杂的医用耗材管理问题,而这些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往往超出了个人所能掌握的最大限度。

其次,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的管理者(决策者)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专业领域、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局限性,这些因素会对医用耗材管理理念及决策方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财务专业的管理者(决策者)注重经济效益,就会倾向于价格因素进行决策;临床医学专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则格外关注临床应用效果,则会侧重于医疗质量因素来解决问题。此外,管理者(决策者)个人不可能擅长解决所有类型的问题,也不可能擅长进行任何类型的决策。

最后,群体决策可分散责任。群体决策使得决策参与者共同承担责任与风险;因此,决策个体承担的责任界线模糊,风险大幅度降低,如此有利于保护医用耗材的管理者与临床使用者,更有利于推广阳光采购、廉洁采购,避免出现医疗腐败现象。

2群体决策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以我院为例,医学装备委员会是我院在医用耗材管理方面实施群体决策的决策群体,成立于2013年全院工作委员会调整之时。 医学装备委员会包括一名主任委员(由主管医学装备的副院长担任)、一名副主任委员(由医学装备部的处长担任)、九名成员(从临床、财务、审计、纪检、医学装备管、后勤管理等不同的部门抽取专家担任)和一名秘书(成员兼任)。具体的组织架构见图1。

医学装备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包括:①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规章、管理办法、标准的要求,负责确定并建立本院医学装备管理体系及工作制度、流程及人员岗位职责,并对其进行审核和评价,监督纠正措施的执行;②制定医学装备购置论证的相关制度与决策程序,咨询、审议、决策医学装备的引进及协调相关工作项目,其中包括对医学装备进行规划、论证、技术及质量评价或咨询;③负责年度医学装备的购置前及维保工作的论证、决策等工作。论证新进医用耗材、试剂的准入条件、选型标准,定期监督医院耗材、试剂的使用过程,并对新旧试剂的使用与更新提出合理化意见;④开展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医学装备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制定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定期对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与风险管理监测进行考核和评估;指导定期通报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与风险管理监测的结果。督促开展医学装备的定期计量监测工作;⑤对临床使用中出现的涉及医学装备的技术操作、质量保养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组织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良措施;若属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应按规定主动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临床医学装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鉴定和上报;⑥建立相关医学装备管理工作的奖惩制度,并组织分析评估医学装备使用效能。

3群体决策的优势

医学装备委员会的前身是医疗设备管理小组、医疗耗材管理小组、临床检验试剂管理小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督管理小组和医疗设备维保管理小组。根据医院对院内工作委员会整合的总体要求,六个管理小组合并为医学装备委员会,委员从以上六个管理小组中选取。医用耗材管理只是医学装备委员会的工作职能之一,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其他工作职能在此不做讨论。作为群体决策的主体,医学装备委员会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

3.1凝聚集体智慧

集体的智慧大于个体的智慧,因此,群体决策能够更便捷的找到更加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 取得理想的决策结果[4]。医学装备委员会有利于集中来自临床、审计、财务、纪检、后勤管理等不同专业部门的专家的集体智慧;面对日益复杂化的医用耗材管理问题,通过不同专业专家的广泛参与决策,医学装备委员会可以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医用耗材决策难题提出科学性、前瞻性的意见,有利于发现其中潜在的问题,使得决策方案得以贯彻实施。

3.2提高决策质量

群体决策具有“1+1>2”的整合和放大效应,即增效作用[4],群体决策的最终决策结果容易获得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实施。由于医学装备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的部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所形成的决策结果是在综合不同专业/部门成员意见的前提基础上所形成的对问题趋于相同化的解决方案,因而有利于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与决策相关的部门及人员的理解与接受、支持与配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决策的执行率,同时也提高了决策质量。

3.3分散决策风险

通常,在群体决策的情况下,由于群体的身份而带给决策成员安全感和归属感,由于共同参与而带给决策成员公平感和满意感 [4],同时决策风险被所有决策者分担。因此,医学装备委员会的群体决策有利于使决策者勇于承担风险,制定出更佳决策方案。

4群体决策的劣势

医学装备委员具有群体决策的优点,同时也容易出现群体决策所带来的一些特殊现象;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便会影响群体决策质量。医学装备委员会的群体决策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1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是指医学装备委员会成员在进行群体决策时,决策者通常会倾向于寻求一致化的意见,忽视与他们不一致的意见,对那些与多数决策者共同观点有稍许异议的少数派成员、以及持有不同甚至相反意见的少数派成员进行压制使之保持沉默。使得群体决策失误的群体思维主要表现有: 过于自信和盲目乐观,认识不到潜在的危险;认为决策合理化,忽视外来的挑战;不欣赏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决策成员会避免提出与群体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压抑自己对决策的疑惑 [5]。

4.2群体偏移

在医学装备委员会进行群体决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医学装备委员会中的成员在参加群体决策过程中,会出现向保守或者冒险两个极端偏移的现象,及决策成员偏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或者观点[6],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偏移。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医学装备委员会进行群体决策的过程中,每一位决策成员的责任都得到了分散,任何一个人在群体决策的过程中都不用承担最后的责任;责任公担及分摊不明使得群体决策过程中的决策成员更加趋于冒险。因此,责任分摊是一把双刃剑。

5决策程序

为避免以上劣势,医学装备委员会针对不同类型的决策问题,采用科学的决策程序。对于要提出解决方案的问题,例如针对医用耗材的管理问题,医学装备委员会采用头脑风暴法,让所有决策成员围绕某中心议题激发灵感,广开言路,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思想风暴,突破固有观念、传统理念的束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7]。

例如2012年1月召开的卫生材料管理小组(医学装备委员会的前身)会议,讨论内容之一为如何对2011年广东省第一批集中采购中标产品进行遴选。所有委员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制定中标产品遴选原则。群体决策使得产品遴选这一原本无所适从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决策方案更加严谨,执行率更高。

而论证新进医用耗材的准入资质,医学装备委员会采取投票决策法。投票决策的优点有:允许决策成员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过半数通过;形成决策相对迅速高效。例如,2013年12月召开的医学装备委员会会议,其中一项重要的讨论内容为新进医用耗材讨论。由于长时间未进行新进医用耗材讨论,所以此次会议需要讨论的新进申请多达数十份。为在有限时间内形成有效的决策,医学装备委员会采用投票决策法,根据临床科室申请的原因,参会的11位决策成员分别从各个的专业角度进行判断、投票(同意/否决)。最终结果为11位决策成员的投票汇总,过半数即为同意使用,否则不能使用。

综上所述,医学装备委员会使得群体决策在医用耗材管理方面有效的发挥作用,充分利用集体智慧,为复杂医用耗材管理问题的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解决提供了可能;运用不同的决策模型,扬长避短,提高群体决策效率,提高决策执行率。

参考文献

[1]耿亚琴.群体决策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5):143-144.

[2]尤钰:医院卫生材料管理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初探[J].现代医院,2011,11(4):131-132.

[3]张馨月.中国医疗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医院,2012,12(9):1-3.

[4]丛燕,朱永杰.群体决策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师,2007(2):37-39.

[5]王霜玥,贾隽,陈健.群体决策基本理论研究的评述[J].科技信息,2011(2):31,34

篇8

关键词: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

完善的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医院医疗耗材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起到采购公开、透明,使用准确无误的作用。利用库存结构分析处理来确定管理目标,分析管理需求。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运营成本,优化流程管理,提高内部服务,保障服务和质量,实现效益分析,确保医用耗材的使用安全,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能真实准确地反映、监控医疗耗材从购进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即采购资金的使用——消耗材料购进——消耗材料入库一消耗材料出库——消耗材料科室使用——消耗材料收费。一套完善的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预算采购系统、一般医疗耗材入库出库采购系统、高值特殊医疗消耗材料管理系统、一次性的医用消耗材料成本差异管理系统。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就完善的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

一、为使采购资金的使用公开透明,需建立预算采购系统

采购资金的使用应公开透明,为此就需要建立预算采购系统,该系统为完善的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系统能保证购进医疗耗材公开透明,医疗耗材质量安全可靠,同时能防止耗材的积压,以及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该系统包括:

1.建立采购预算申请系统:主要反映购置医疗耗材品名及数量,同时设置采购预警。

2.建立特殊耗材招标系统:主要是显示属招标的耗材品种。

3.建立供应商数据系统:反映供应给医院耗材的所有供应商的信息。含单位名称、(三证资质等)以便备查。

4.建立负责采购人员管理系统:负责采购的经办人,耗材验收人,采购科室负责人及医院主管领导的信息,各自的责、权、利及奖惩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医疗耗材管理系统,应在耗材入库、出库、科室使用上确保安全、可靠、简单易用、核算准确无误

医院使用的医疗耗材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医疗消耗材料,另一类是高值特殊医疗消耗材料。

物价部门对上述两类耗材规定,一次性消耗材料医院可根据实际进价加规定差率进行收费,购进价为1000元(含1000元>以内加收10%,单件进价1000元以上实行累进差率,超1000元部分按8%加收,单件加收最高不得超过800元。所以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能根据耗材的特点、购进使用流程。跟踪管理好医疗耗材。现根据不同耗材的特点谈几点在耗材管理及会计核算上对完善的医疗耗材管理系的要求。

1.一般医疗耗材是临床科室通用的卫生材料,是医院必备的库存物资,根据这一特点,建立一般医疗耗材入库出库采购系统,医院管理此类耗材器材仓库既要保证临床科室使用的卫生材料在保值期内安全可靠,同时也要保证医疗耗材有充足库存。器材仓库既不能过低库存无法保证临床的使用,又不能高库存,造成医疗耗材库存积压过期。这就要求建立库存最高及最低预警信息系统,从而通过这样信息系统可以要求医院采购部门按时按量地有计划地采购,同时也可以要求仓库保管员对医用耗材采取先进先出法,以保证病人使用医用耗材都在保质安全期内使用。实现这样信息系统可采用以下方法:

(1)医疗耗材入库出库采购系统,通过医用耗材采购周期、保质期、日消耗量,可以确定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划定库存预警线。最低库存=采购周期x日消耗量;最高库存=日消耗量×(采购周期+保质期)。最低库存量到最高库存量即是安全库存量。根据某院1-6月部分医疗耗材使用情况,举例计算最佳库存量。

(2)医疗耗材入库出库采购系统,确定了最佳库存量后,采购供应部门可根据耗材库存信息系统资料,编制出医疗耗材各品种的采购计划。帮助采购部门及时准确完成采购任务。系统计算公式:采购计划=安全期宋库存+本期耗量一期初库存。

(3)医疗耗材入库出库采购系统,还应按医疗耗材保质到期时间编制代码,系统按代码采取先到先出法。以确保医疗耗材不过期。

2.建立高值特殊医疗消耗材料管理系统。高值特殊医疗耗材主要是植入性医用耗材,其有“三高”的特点(高科技、高价格、高风险),由于高值特殊医疗耗材“三高”的特点,现在很多医院都是采用零库存。科室为了手术中使用高值耗材的方便、快捷,长期以来是科室直接向厂家联系供货,科室验收保管,在使用后通知器材管理部门给厂家结账。但是,其支出是否合理,质量和安全是否有保障,是否真正用到病人身上,医院物资管理部门都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情况。会计核算上也不能真实、及时、准确反映医院的实际收支状况。因此必须保证最严格的管理方法,如何做好日常的证照审查、产品风险管理,及时准确反映使用记录,根据耗材流动情况建立完善监控系统。由于高值特殊医疗耗材是零库存,按现在它的流动程序是:临床使用收费——上报采购部门——采购部门通知供应商开发票——根据出库结算耗材成本。可以看出,如果有一套完善的高值特殊医疗消耗材料管理系统,我们会在临床使用高值特殊耗材的同时,将使用的高值特殊医疗耗材的品名、数量、规格、型号、单价及金额同时反映到采购部门、仓库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各部门都能及时按使用了的高值特殊耗材办理相关手续,采购部门通知供应商开发票,材料仓库办理入库及出库,财会部门也能在未取得发票时,按暂入库正确反映医院的支出和应付的账款。同时各管理部门都能监测到使用高值特殊耗材。这套高值特殊医疗消耗材料管理系统的流程见表2。

三、建立一次性的医用消耗材料成本差异管理系统

物价部门在医疗收费标准中规定,一次性消耗材料医院可根据实际进价按规定差率进行收费,“购进价为1000元(含1000元)以内加收10%,单件进价1000元以上实行累进差率,超1000元部分按8%加收,单件加收最高不得超过800元。”

按政策的规定,医院的一次性消耗材料从购进入库金额到出库临床收费金额出现差异,而现在医院的管理核算中没有单独反映该消耗材料成本差异,它的差异直接反映在收费项目中。怎样反映购进时发生了多少成本差异,出库使用后实现了多少成本差异,这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一次性的医用消耗材料成本差异管理系统。可以在购进入库、出库使用系统中增设一个材料差价,通过公式:材料差价=医疗收费价一实际进价,这样在入库及出库中及时准确反映出成本差异,根据某院部分医疗耗材使用情况,计算成本差异。

四、结语

建立这样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完善的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达到对医疗耗材在管理上准确无误,使用上的安全可靠。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医疗耗材购进、使用、库存等环节进行分析处理,来确定管理目标,分析管理需求,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从而使医院不断发展,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钱静毅加强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切实提高服务管理质量[J].医疗装备,2010(7)

篇9

关键词:医院 存货 成本核算 精细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 - 1,F221 文献标志码: C

医院存货主要由药品、卫生材料及其他物资组成,且在医院的整体流动资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来讲,医疗活动中涉及到的药品和各类耗材品种规格繁杂、价格差距悬殊,需求量、采购量、库存量、流转量不断攀升,随着临床各项高新技术的开展应用,各种医用耗材还会层出不穷。若存货过多,则会占用医院大量资金,给医院资金的日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若存货不足,又无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直接影响着医院今后的发展及市场竞争力提高。如何加强存货的科学管理,减少库存积压,降低管理成本,加速资金周转,保障临床供应,是医院现阶段管理的重点。

一、医院实行成本管理的背景

新医改政策要求公立医院必须加快自身内涵发展,才能达到“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目标。一方面随着医疗卫生领域中引入市场机制,迫切要求医院尽早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结构调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当前医院存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货采购随意性较大

存货采购方面,由于采购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对整体采购量没有大致的把握,导致谈判时对价格的干预度不高,无法享受批量采购的好处。采购量随意性较大,增加了采购成本和仓储成本,导致出现存货积压直至报废。

(二)存货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不同部门对同一产品可能有不同的称呼,或对所领的产品、规格、价格不清楚,就会在领用存货时出现混乱、错领、错发货的现象时有发生。同一种产品的类型又包括多种规格,不同厂商提供的存货名称又各不相同,导致医院存货管理部门在采购和管理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使得采购数量、使用计划出现混乱,影响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不可收费耗材运行成本高

由于不可收费耗材价值低、用量大、使用期限短,医院一般采用传统的备货管理,而领用部门重视不够,导致运行成本高。耗材仓储要求条件较高,仓储成本很大,存在保管不善导致耗材质量下降的风险。一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及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挪用、侵吞医院物资,直接扰乱了医院的管理活动。

(四)可收费医用耗材管理不科学

由于可收费医用耗材管理不规范、不严密,出现重复计费或漏计收入,有时又反映出消耗的材料与所收费用不匹配,导致患者对医疗费用不满,引起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保险部门审核拒付的现象。

(五)管理队伍专业性不强

存货管理队伍大部分都是非专业人员,素质不高导致管理水平、管理质量难以控制。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准确的认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不能熟练使用管理软件,管理效率也不高。

三、医院存货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一)采取集中招标采购,砍掉价格水分

1.建立采购招标流程

医院须成立专门的采购小组,建立高效、规范的招标采购流程。首先是收集上年度医院各科领用存货的品种、数量,以及使用后的质量反馈意见,汇总形成年消耗统计表,其中包含存货的名称、规格、品牌、年消耗量。然后在上年消耗统计表年消耗量的基础上按90%暂估下一年度的需要量,以此数量来商讨价格,签订购买合同,力求量大价优,一般情况下,最终折扣价格会下降几个百分点。

2.科学评估供应商

对具有供货资质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首选生产厂商,其次是一级商,减少二、三级商,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层层加价,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获得最优惠的采购价格。通过反复论证、评估、议价、沟通,最终采购价格平均下浮 5% 。

(二)采用“零库存”模式,改革库存管理方式

“零库存”所表达的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涵义,是通过对相应的库存展开控制管理,促进库存数量的最小额度范围,并非绝对意义上的零。通过电子商务、当代物流等现代化途径,将医院存货与供应商有机整合,共同对库存进行管理、运作,实现医院物资库存科学、合理化的一种供应模式。零库存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对存货库房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不仅能够减轻库房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还能够激活医院资金运转,优化医院资源,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受行业变化影响所造成的物资挤压风险,更有效地确保医用物资的质量。

1.搭建并完善供应商网络系统

医院在进行存货的采购时,招标采购小组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考核,重点审核供货商的经营资质、行业许可,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在医院供应商网络系统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高医院存货的质量,从而促进医院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医院要选择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构建高效配送机制,节省仓储、搬运等环节的产生费用,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确保医用材料和药品能在指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送达到医院,满足医疗救治的需求。

2.采购计划要合理制订统筹安排

(1)批量计划

近年来本院结合自身实际,物资计划、采购有专人分工负责,相应建立了管理条例和约束机制。设定合理的储备上下限是保证存货库存满足需求与最低库存成本统一的关键。上限量是指存货在采购间隔期必须保证库存量。下限量是指缺货报警时的库存量,HIS 系统便会发出缺货信号。下限量的数值一般与存货交货期的长短有密切关系。医用存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季节、习惯或突发事件的影响,因此存货的实际消耗量也会出现变化。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改上下限量, 保证采购计划的准确性,避免库房出现物资供不应求或积压问题。

(2)临时计划

临时采购的存货品种多数情况是临床开展的一些特殊项目所必需的,科室应完成相关采购准入程序后方可进行采购。通过临时计划采购的物资,若出现积压、过期,则由临床科主任承担经济损失责任 。

(三)控制存货成本,降低运行成本

1.对存货进行详细的分类管理,明晰管理重点

在存货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将存货分为不可收费与可收费两种类型。其次医院应该将管理重点置于不可收费的存货方面,努力降低临床科室运行成本,同时关注不可收费存货中的医用材料和办公耗材。

2.重点加强不可收费医用材料管理

对不可收费的医用材料,需要了解其使用情况,需要在患者费用和科室成本之间建立实时的反馈和匹配。各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医用耗材的领用,人员一经指定后不能随意变更。这样可以有效杜绝冒领、调包、私用耗材的情况发生。各科室严格执行耗材限量领用制度,遵循“量入为出,成本控制”的原则,在不影响临床使用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二级库房的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

3.加强办公耗材监管

对不可收费的低值易耗办公材料,如签字笔、打印纸等,则采用定额标准加以控制,测算消耗定额需要结合科室收治病人数、科室医护人员数来考虑,这样既能满足业务增长需要,又能精细化控制成本。

(四)控制存货成本,降低患者费用

存货中的可收费医用耗材成本与患者的医疗费用息息相关。当医用耗材的收费越高时,患者需要支出的医疗成本就越高,使得患者医疗费用不能得到控制。从这个角度来讲,做好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对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作用。

1.实行数量控制

对临床科室可收费耗材,如果护理人员在每张处方上标明所需要的输液器、注射器的数量,那么输液器、注射器等日消耗量可由药房随当日的药品销售日报表一同汇总。如果护理人员在每张化验单上标明所需要的抽血试管个数,那么抽血试管日消耗量可由检验科随当日的工作量一同反映。护理人员根据医生医嘱中所需的卫生材料,参照医嘱摆药的形式,计算该条医嘱本次需发放的卫生材料数量,直接在收费的同时就从二级库房中下账。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资源,确保不多记费用,也不漏记收入。

2.高值耗材“一物一费”

高值耗材规格型号复杂,专业性强,其中很多耗材只能根据患者手术中的实际情况才可确定材料的规格型号,具有反向物流的特点。反向物流方式虽然增加了供货商的送货次数,但可有效发挥资金效益,减轻医院资金压力和降低库房的管理成本。为了保护患者的利益,维护医院的权益,为医患纠纷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我们要求临床填写高值耗材的使用明细清单。清单上必须有病人签名、经手人签名、使用日期、条形码等关键要素,以明确高值耗材使用与医疗收入相匹配。

四、存货管理建议

目前,条形码技术已广泛用于物资管理工作中,由于药品和医用耗材品种繁杂,进出量较大,不便于管理。条形码的应用可以准确快速掌握医院存货的库存情况,有计划地做采购计划,减少库存积压,提高医院资金的运转。同时对于医院存货管理部门来讲,只要在存货使用时通过扫描条形码收费,就可以在物流系统监管到每个耗材和药品的终极消费者、批次、有效期、供应商、生产厂商等关键信息,实现医院存货使用安全和质量控制,真正体现全流程追溯管理,满足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这对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节省时间和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忠慧.论如何强化医院存货管理工作[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19- 120.

[2] 侯常敏,程薇,刘建民.新《医院会计制度》解读与衔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12.

篇10

关键词:高值耗材;管理

【中图分类号】R821.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506-01

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介入诊疗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及领域的扩展,使用一次性耗材的种类及规格不断增加,仅依靠人工管理难以准确地实现库存的量化管理,如何提高介入耗材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介入耗材信息的有效管理,优化管理流程值得研究。我院通过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对高值耗材进行管理,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1 高值耗材手工管理缺陷

在使用该系统前,对高值耗材的管理完全手工进行,存在诸多问题。如介入耗材规格、种类型号多,专业性强,管理难度大;库存盘点耗费人力资源;库存不足,急需耗材供应不上,无法满足手术需要;传统方法计价时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等等。

2 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的特点

2.1 入库登记:高值耗材进入医院,首先经器材设备科进行入库登记,内容如耗材名称、规格、厂商、有效期、入库日期、价格等关键信息。

2.2 条形码管理与使用计费:由器材设备科对所有高值耗材用条形码进行表示,耗材使用后将条形码贴于手术单上,依据对应条形码反复核对后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进行费用录入,保证了收费信息的准确性。

2.3 查询与统计功能:通过该系统可以对任意库存物品相关信息进行选择性查询。包括按耗材类别、供应商、规格、条码等信息进行科室库存核查,提供科室病人使用、汇总表、出入库明细查询等。准确掌握领用与使用情况,检查有无漏记等情况的发生。

2.4 出入库登记与结款:月底由导管室管理者通过该系统汇总耗材使用情况,上传至器械科,由专人核对无误后通知供应商开具发票,办理出库手续,后将使用明细、发票。申购单等交财务审核,院长签字后方能付款。

2.5 预警功能:耗材入库时登记其规格、型号、数量、有效期等,并定义提醒阈值,便于提供库存量及有效期的预警报告,充分保证手术需要。

3 效果

通过该系统实现了一次性耗材的量化管理,使人工管理难以实现的库存物品量化管理变得简单可行,对高值耗材的管理质量有明显提高,也便于科室内部对高值耗材的单项管理。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提高了收费的准确性,节省了工作时间。

参考文献

[1] 费晓璐.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