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价值的流动性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价值的流动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价值的流动性

篇1

一、资产质量概念

资产质量的理论研究始于对资产质量概念的界定。目前为止学者们对资产质量的概念尚未达成统一意见。学者最初从资产的本身出发,对资产质量概念进行了界定:干胜道、王生兵(2000)认为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这种观点着眼于单项资产的资产质量。余新培(2003)提出,企业的资产质量由四个部分组成,除了单项资产的物理质量之外,还包括资产的结构质量,以及资产的“自由度”和有名无实的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例。这种观点认为对资产质量进行界定时应均衡考虑企业资产质量的不同维度。王秀丽、张新民(2003)提出资产质量不应主要关注特定资产的物理质量,而是应更多的关注资产的相对有用性。资产的绝对物理质量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发挥的作用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资产质量是指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的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徐文学和甘丽凝(2007)根据以往的研究将资产质量界定为两个部分:资产的物理质量和资产的系统质量。一是资产的物理质量,主要通过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新旧程度等表现出来;二是资产的系统质量,是企业资产在企业的整个管理系统中发挥的质量。资产的物理质量与系统质量是相互关联,矛盾统一的。

一部分学者对资产质量的概念界定则体现了一种比较观。宋润栓(2006)认为资产质量应表现为资产的账面价值量与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之间的差异。这种观点认为,对资产质量进行评价时,应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变现价值及潜在价值进行比较,根据这种比较来判断资产的质量状况。钱爱民、张新民(2009)也对资产质量概念提出了一种比较观的界定。他认为资产质量就是指资产在特定的企业内部,实际发挥的效用与预期效用之间的吻合程度。这种观点认为资产质量优劣的判定是以资产的预期效用为标准的,并同时强调了资产的相对有用性。陈仲威、朱小平、娄新轩(2010)将资产质量的概念划分为高低两个层次。低层次的资产质量概念界定为: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高层次的资产质量概念界定为:资产所带来的超过投资者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这种比较观不同于以往的角度。这种观点是以投资者的角度来理解资产质量的,认为资产质量是资产使投资者(包括债权人和股东)的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二、资产质量分析

对资产质量进行分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资产质量评价角度、资产质量特征以及资产质量评价标准。

其一,资产质量评价角度。对现有的资产质量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学者通过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资产质量进行全面剖析。

根据资产范围不同,将资产质量研究分为单项资产质量和整体资产质量两类。资产质量的研究初期,学者主要针对单项资产的物理质量进行研究,研究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新旧程度等,继而扩展到资产的系统质量研究,将资产在整个企业运营系统中的表现作为资产质量的考核内容。

根据资产价值存在形式和实现方式不同,曾人杰、谢志华(2011)认为资产质量体现为实体价值与功能价值。资产的实体价值就是指资产在市场上被出售所获得的价款;资产的功能价值是指资产的功能被反复使用所产生的结果(产品或服务等)在市场上被出售所获得的价款(谢志华,2010)。

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将资产质量的研究分为以经营者角度和投资者角度两类。经营者视角下的资产质量研究主要以资产质量管理为目的,旨在提高资产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产运营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陈仲威、朱小平、娄新轩(2010)以投资者的角度来理解资产质量的,提出资产质量是资产使投资者(包括债权人和股东)的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以投资者的角度研究资产质量可以为投资决策提供帮助,提高投资效率,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其二,资产质量特征。将现有文献中资产质量特征的描述进行梳理,学者们对资产质量的特征主要有以下表述:

资产的存在性。资产的存在性是对企业资产质量进行评价的前提,是指资产真实存在,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资产的存在性是资产最基本的特征,在评价资产质量时,应对资产的存在性进行考量,确认资产的状态。

资产的流动性。不同学者对资产的流动性有不同的见解。唐荣林(2009)认为资产质量中的流动性评价是指资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周转能力,即通常所说的周转性。徐泓(2009)则认为资产的流动性不仅表现为周转性,还表现为有效性,且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而张付荣(2010)认为资产流动性强调的是资产的变现程度。陈仲威(2010)也认为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也称变现能力。

资产的收益性。资产的收益性是资产的内在属性,资产的本质就是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资源,收益性是资产质量最为重要的特征。张付荣认为资产盈利性强调资产在持有和使用过程中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而徐文学(2007)认为资产的收现性是资产收益性的重要方面。资产收益不应该仅仅是会计上的收益,而应该最终取得现金,这是收益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资产的风险性。徐泓认为,资产的风险性是指资产承担风险的能力,表现为资产变现能力,企业的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经营风险。张付荣认为资产的风险性包括三个部分,即资产的存在性风险、预期现金净流量和市场风险。

资产的结构性。资产的结构性是指资产的构成,这是对企业整体资产的质量特征的描述。不同学者对资产的结构性有不同的描述。唐荣林认为企业的资产应与企业规模相适应,企业各类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份额以及各类资产相互之间的比例也应均衡。陈仲威通过对企业各类资产的分析提出,在考察企业资产结构的过程中, 必须要关注流动资产、人力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营资产等,不能只拘泥于非流动资产和有形资产。钱爱民、张新民还提出资产结构还应反映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资产的结构应与企业的战略相符合。

其三,资产质量评价标准。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资产质量特性总结为以下几点:资产存在性,即资产的真实存在,能为企业带来切实利益;资产周转性,即资产在经营过程中的周转能力;资产盈利性,即资产为企业带来收益的能力;资产风险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资产结构性,即资产的内部结构均衡性以及企业资产与企业规模的适应性。

根据资产质量的不同特征,采用相应的评价指标来对资产质量进行评价。对资产的存在性的评价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不良资产,以及直接为企业创造利益的生产性资产所占的比例;对资产周转性评价,采用资产的周转率及周转天数,并与同行业的指标进行比较资产的盈利性主要体现为资产报酬率,也可间接通过企业的利润反映;资产风险性,主要是通过资产的变现能力来评价,考虑资产的市场价值,以及现金回收率;资产结构性的评价不仅包括各类资产的相对比率,还要考虑资产与企业规模的适应性,以及资产比例与公司状况的吻合程度。对资产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表1所示。

三、资产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资产质量的实证研究与资产质量的理论研究是同步开始的。有关资产质量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通过实证研究对资产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辨别,从而为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许多学者以上市公司资产数据为样本,对企业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进行相关性实证分析,宋献中、高志文(2001),贺武、刘平(2006)均从实证研究中得出,资产质量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性实证研究为资产质量研究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提供了实践依据。张春景、徐文学(2006)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衡量企业资产质量的关键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损耗产值率、息税前利润率、产销率等。钱爱民、周子元(2009)则对经营性资产质量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以化工行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样本公司进行类别划分,通过t检验识别不同类别公司间存在的显著性差异指标。该实证研究关注了不同类型企业的资产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这类研究通过实证检验了企业选取的资产质量评价指标的有效性,为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实践依据。

还有学者对资产质量与企业价值、规模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Harris和Raviv(1990)的债务缓和模型(简称HR模型)假设公司质量与企业盈利、企业价值有关,公司质量决定其资本结构,并最终影响企业价值。Harris和Raviv指出公司质量主要指的是管理人员能力、资产质量等。即暗含着资产质量影响企业价值的途径包括两种:一是资产质量直接影响企业价值;二是资产质量影响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再影响企业价值。

四、未来发展方向

资产质量的相关研究是近年兴起,尚待完善。本文在对资产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总结与预测:

第一,在理论研究上,资产质量评价研究目前从资产质量的概念的界定,到资产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再到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尚未对资产质量的评价标准进行研究。未来的研究应该从资产质量评价体系延续下去,针对不同种类的资产提出相应的适当的资产质量标准,为企业评价资产质量提供指导。

第二,在实证研究上,目前的资产质量实证研究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对于一般性企业的研究较少,而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质量与一般性企业存在差异。在行业范围上,实证研究的行业主要为金融业和工业制造业,不同行业的企业资产构成以及经营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上,也应考虑一般规模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服务行业,增强实证研究的外部效度。

第三,在评价指标上,学者们通常采取量化的财务指标来评价资产质量,并且大多以定期的财务报告为数据来源。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展资产质量的数据来源,在企业内部建立动态的资产质量状况监测机制,更真实的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同时在评价资产质量时引进一些非量化的财务指标,使企业更全面的把握资产的质量状态。

第四,在研究对象上,目前的资产质量研究基本只涉及有形资产,主要是以财务报表项目为依托,而对无形资产的资产质量研究较少,而对企业起到重要作用的顾客资产的资产质量评价研究还处于空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是资产质量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第五,在研究目的上,对资产质量的研究主要是外部投资者的需求,通常对资产质量的评价是以企业对外报告的形式作出的,存在粉饰报表的情况。而对于资产质量研究的应用,更应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提高企业的资产质量,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在资产质量的研究上,也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参考文献:

[1]干胜道、王生兵:《试论企业资产质量优化与评价》,《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2]徐文学:《企业资产质量特征的理论探讨》,《江苏商论》2007年第6期。

[3]甘丽凝:《资产质量对融资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经济师》2007年第11期。

[4]钱爱民、张新民:《资产质量:概念界定与特征构建》,《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12期。

[5]汪涛、李真贞:《顾客资产的质量分析》,《经济管理》2003年第10期。

[6]徐泓、王玉梅:《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5期。

[7]张付荣:《资产质量:本质、特征与评价体系》,《财会通讯》2010年第28期。

[8]刘英:《国有企业资产质量评价指标选择》,《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9]徐文学、姚昕:《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实证研究》,《财会通讯》2010年第2期。

[10]李嘉明、李松敏:《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4期。

[11]甘丽凝、张鸣:《资产质量、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新会计》2009年第4期。

[12]王秀丽、张新民:《企业资产质量分类及其思考》,《财会通讯》2003年第10期。

篇2

【关键词】 资产质量; 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8-0089-05

资产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本文拟在资产质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有效提高企业资产质量的对策。

一、资产质量及其特征

企业资产质量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国内学者在研究资产质量概念和特征的同时,也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综合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资产质量是指特定资产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风险性和存在性等特征。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被利用的程度;资产的盈利性包括盈利方式和盈利能力,盈利方式越多样,盈利能力越强;资产的存在性,是指资产的真实性和结构分布,公司资产结构分布合理才能高效使用资产;资产的风险性,是指资产发生减值的风险和预期现金净流量的不确定性。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只有全面地认识资产质量,才能改善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

二、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主体

通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成为评价主体,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于资产质量关注的角度不同,管理者关注资产的流动性和存在性,股东关注资产的盈利性,债权人则更关注资产的风险性。本文拟构建多角度的资产质量评价体系,以满足各类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

多角度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影响企业资产质量水平的多种因素,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揭示影响资产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选取的财务指标主要参照资产质量的特征,考虑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风险性和存在性四个特征。资产的流动性主要考虑各类资产的周转能力,选择各种周转率指标。资产的盈利性在考察企业总资产、净资产获利能力的同时,考察企业销售的增减变动情况。资产的风险性考察公司运用全部资产获得现金的能力和资产的变现潜力。资产的存在性从资产的真实性和结构性两方面考察,考察企业的资产是否真实存在,考察资产的结构分布是否合理。财务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非财务指标主要考虑影响公司资产质量的内、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面临的政府干预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公司内部因素主要考虑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

(三)评价标准的确定

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基准,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评价公式计算各公司的得分以此作为评判标准。将得分居前25%的公司资产质量设定为优秀,第二个25%的为良好,第三个25%的为一般,最后25%的为较差。判定公司资产质量等级后,再结合非财务指标对公司资产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进一步确保资产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不同的评价主体,除了参考综合的评价得分与等级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深入分析各指标的得分情况。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先后有187家民营企业上市,本文选择2009年之前在沪深两地上市的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2009—2011年三年的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除去ST类和*ST类公司4家,财务数据不完整和数据异常公司2家,2009年以及2009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剩余样本公司91家。剔除2009年上市的公司,一方面考虑指标的可比性,另一方面考虑公司上市当年普遍存在业绩变脸现象,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因此予以剔除。本文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样本数据进行估计和检验。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新浪财经和CSMAR数据库。

(二)因子分析适合度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首先将样本数据91家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然后进行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结果显示KMO统计量为0.715,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然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前六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达到76.973%,包含评价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可确定为主因子。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的得分值并不是特别显著,因此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极大化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因子载荷在很多变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主因子1中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息税前收益率的因子载荷较大,可称为盈利性因子;主因子2中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因子载荷较大,可称为流动性因子;主因子3中库存商品存货比率和流动资产率的因子载荷较大,可称为存在性因子;主因子4中市值账面价值比、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的因子载荷比较大,可称为风险性因子;主因子5中销售增长率的因子载荷较大,这一指标从销售增长角度反映资产的盈利性,可称为盈利性因子2;主因子6中核心利润现金率的因子载荷比较大,这一指标从现金流入角度反映资产的风险性,因此将主因子6称为风险性因子2。

(三)资产质量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构造出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综合评价函数如下:

其中F1、F2、F3、F4、F5和F6为各主因子得分,系数为解释的总方差的初始特征值的占比,综合评价函数值越大,资产质量越好。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综合得分及排名,表4列示了部分资产质量为优和较差的公司得分和排名情况。

综合三年的F值,可以发现处在每个资产质量评价等级的公司都比较稳定,除了个别公司出现上升或下调的波动以外,大部分的公司都维持在同一水平。从而说明资产质量综合评价函数的有效性,同时也验证了资产质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由表4可知,刚泰控股资产质量等级在2011年跃升为优秀,归功于该公司2009年以来实施的资产调整战略,剥离不良资产,减少数据存储和钢材销售业务,使资产盈利能力大为提高。

从行业分布来看,排名优秀和良好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零售业和综合类行业,排名一般和较差的多为制造业和轻工业。广宇集团、莱茵置业、滨江集团、浙江广厦和新湖中宝等公司三年资产质量得分遥遥领先,分析其得分构成,发现都具有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流动性的提高有利于降低风险,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排名靠后的十家公司以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为主。纺织业相对于房地产业而言,利润率较低,资产周转速度慢,再加上竞争激烈、转型困难等原因导致公司资产质量较差,发展困难。而机械制造业普遍存在资产风险性较大、盈利性较弱的特点,装备转型升级的困难、发展拐点的出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等因素制约了行业发展。

(四)资产质量评价函数的运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资产质量评价函数的有效性,特选取了2009—2011年综合排名前十位和后十位公司的2012年财务数据,计算评价指标和F值后,按照2009—2011年综合的F值确定的评价标准,得到评价等级,具体可见表5。

由表5可知,除了排名第五的新湖中宝由优秀变为良好以外,其他19家公司均与之前的评价结果相同,这又一次证明了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同时也说明公司资产质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新湖中宝是唯一评价等级发生变化的公司,相比前三年的F值,2012年的F值下降很多。观察其四年来F1—F6的数值,2012年F2、F3、F5的数值均为四年最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新湖中宝以房地产经营为主,主要开发中高端商品住宅,其中上海和杭州项目占较大比重,当地政府出台的限购政策使其销售业绩大幅下滑,使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大幅降低,公司资产分布也存在局限性,从而导致公司资产质量下降。以上分析说明,评价主体在利用评价体系对企业资产质量进行评价的同时,还要结合政策环境、行业背景等非财务因素,才能作出合理的资产管理决策。

四、政策建议

经过上述的研究和分析,笔者认为要提高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当地政府应增加对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的投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也要加强公司内部的资产质量管理,提高公司资产质量。

第一,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公司要加速资产的周转,缩短资金占用的期限,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资产,降低不良资产产生的可能性。

第二,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公司应该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优化资源组合,以获取资产的效益最大化,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资产质量。

第三,提高资产的抗风险能力。公司应该建立资产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资产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加强优质资产的投入,确保优质资产的安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Morellec E. Asset liquidity, capital structure, and secured debt[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1,61(2):173-206.

[2] Sibilkov V. Asset liquidity and capit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9,

44(5):1173-1196.

[3] 陈琪.我国企业经营性资产质量实证分析:来自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2(9):86-88.

[4] 徐文学,姚昕.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0(2):134-135.

篇3

关键词: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92-02

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致使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随着传播媒体和全球经济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侵蚀、削弱、破坏和分解,甚至被外来文化代替,大批文化瑰宝走向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赖以绵延发展、增强凝聚力的纽带,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及联系世界的桥梁;而作为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在保存、保护、传播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而图书馆的业务及职能也决定了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责无旁贷,图书馆充分发挥其保存、开发及教育等职能对遏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振兴民族和维持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能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信息和经验,是一种社会财富的来源,是人类社会中可用以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客观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性,取决于其财富创造性,而其财富创造性来源于社会性、传承性、流动性等特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存在、发展离不开原生境人的活动,是一定社会形态下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客观反映。它体现人类实践的过程性、价值性、多元性、综合性和集体性,是一种体现集体观念的集体行为反映。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贯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存在、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认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基础性环节,社会情感是社会认知的深化,而社会行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关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原生境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造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和差异性,这使得人们在实现目标时,可供选择的范围扩大,使得可供传递的遗产充满活力,进而决定了其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丰富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种群、地域的某个个体或是群体创作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世代相传,自然承袭,每一历史单元的人们在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知识形态的基础上不断加工、修改,融入本代人的智慧、创作构思,就某一历史单元而言,它对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知识的修改、加工,即是一种整理、演绎的过程。正是经过这种不断的整理、演绎,而形成本历史单元对前文化现象的继承,即整个前文化现象的沉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社会财富不断积累、扩充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口授心传,继承人类的精神财富;通过知识、技能的物化,继承人类的物质财富,每一代人继承前人创造的财富的同时,创造新的财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动性

知识的传播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技能、信息及其载体随之传播、交流、交换。知识、信息在流动中不断满足着更多的人们的精神需要,创造着精神财富;同时更多的人们将这些知识和信息商品化、经济化,即从中获取经济利益,创造物质财富,从而社会总财富不断增加。所以,流动性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推动了其财富创造性。资源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关系到未来世代的福祉,验证着社会的进程,其所包含的知识和经验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能够使人们更加有效地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后人从中获得生产生活知识的同时,不断获取着精神和物质利益。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客体性

这表现为其对于人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和主体关于客体的绝对超越两个方面[1],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使用上的特点,决定了其作为价值客体对于主体——人的需要的满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性决定了其极高的价值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需要资源的流转,保证其顺畅交换,使其获得最大限度的开发与使用,图书馆得天独厚的资源收藏、整理、典藏等条件,使得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文化资源保存开发事业之中甚有必要,有利于这种活态文化的开发式保存。

二、图书馆的职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及社会教育等职能,其职能决定了其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作为大众阅读的场所,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源,承载着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前进步伐,其推动着知识的传承和文化的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知识性、文化性及文明性高度融合的文化体系,而图书馆作为收藏人类知识文献的殿堂,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纳入其收集、整理及典藏范围之内,这也是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的体现。

(二)开发信息资源的职能

提高文献利用率是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因而积极开发、广泛利用所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图书馆通过对到馆文献验收、编目、上架流通,将文献形成科学规律的信息源,呈现给读者,并推动文献所承载着的知识与文明广泛交流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有赖于图书馆的挖掘与开发,图书馆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将其资源性呈现给读者。

(三)社会教育的职能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优雅的读书环境,使读者在自我研习中提高自身素养,进而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职能。图书馆的育人职能包括思想教育职能、知识扩充职能、丰富读者文娱生活职能等。思想教育职能的宗旨是要引导和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知识,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应该是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心理模式与思维模式[2],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可使读者在阅读中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在阅读中立志将祖国传统文明发扬光大,图书馆通过收藏、整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文献资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璀璨文明展现给读者,提高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的储藏与中枢机构,自然文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是其最显著的功能,图书馆可凭借自身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予以推广普及,扩充读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民在日常文娱生活中发明创造并沿袭传承下来的,因此图书馆可通过对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研究论文、普及图书等予以收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读者文娱生活需求,也可调动读者兴趣予以研修。

三、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和举措

(一)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维持原生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构成整体资源的个体存续,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生存环境、保有人、开发利用人、原生境人。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也应包括文化遗产本身,相关实物、场所,人三部分。由于图书馆非博物馆,其侧重点在于文献的收集、整理、加工、流通,即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客体,因而图书馆应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实物场所环境、传承人、知识开发使用人及原生境人等的文献资料为主。

(二)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

1.收集整理。图书馆收藏能力各异,故首先要明确本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源的收藏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选标准,然后以采购、交换和复制等各种方式纳入馆藏。应注重收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著作、整理调查资料、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等,特别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遗产资料;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同时对收藏的资料进行分类、标引、著录和目录组织并予以文献典藏。通过图书馆服务工作,吸引并发展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组织读者研究,对读者开展传统知识的教育工作。

2.加强宣传,提高读者保护意识。图书馆具有传承和传播的功能。图书馆可通过邀请专家、传承人等举办专题讲座,创设主题图书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突出项目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介绍其传承情况,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同时将有助于说明项目的视听资料等材料推广给读者,建立并加深读者对祖国传统文明的了解和责任心,鼓励更多的读者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保护、保存方法研究。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传输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的开展,对其传承和传播都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

图书馆,过去、现在、未来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收藏人类知识文献的精华并将其传播下去。这也正是图书馆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杜道明.通向和谐之路——中国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美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篇4

中国比较文学是在20世纪初发轫,20年代后作为一个学科开始孕育。80年代后,作为最具开放性、先锋性的学科之一,得到了迅猛发展。90年代前后,世界更深入地进入全球化,中国的比较文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1.1初兴阶段

20世纪初,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唤起民众,在引进外国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的同时,也翻译介绍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使发轫于欧洲的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开始被引入了中国,这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1.2发展与滞缓阶段

20世纪30年代中期及40年代初,比较文学出现了一个小,先后问世了一批比较文学著作和很有影响的论文。1949年以后的中国比较文学开始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1949~1965年,主要受前苏联“一些思潮”的影响,致使比较文学发展处于阻滞状态;1966~1976年,“”时期,整个文坛处于荒芜状况,根本谈不上比较文学研究。

1.3复兴阶段

1978年,中国大地万象复苏,这为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创造了极好的时代条件。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篇》1979年的出版为标志的,从此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迅速崛起,揭开了比较文学复兴的序幕。中国的比较文学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发展蔓延,其队伍的人数与素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壮观局面。

1.4蓬勃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有以下特点:第一,注重理论探讨和研究。我国著名比较文学家曹顺庆等专家积极呼吁建立“中国学派”,并且对“中国学派”的基本特色和方法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将比较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阶段。第二,我国比较文学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争得了一席之地。同时,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完全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扩大了与国际的交流。

2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除了对学科的常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外,特别在以下几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2.1文学人类学与国内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与国外文学关系的研究是当代中国比较文学三十年来发展最充分、成果最显著的一个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学者在治学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外文学关系,先后写出不少中外文学关系史、交流史的系列丛书、专著和文章,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坐标中的位置、价值、发展进程都有了更为准确的评价。在以后的研究中必须更加重视活态文学,多元族群互动文学和口传文学,充分发挥其融合故事、讲唱、表演、信仰、仪式、礼俗等的文化整合功能,逐步完成从仅仅局限于文学性和文学内部研究的范式,走向对文学的文化语境还原性研究范式的演化。

2.2比较诗学的新进展

世界进入后现代时期,比较诗学有了根本的改变,新的比较诗学力求突显原创。诗学、国别诗学、民族诗学在理论及美学价值上呈现出来的共通性、普遍性与世界性的同时也要追寻不同诗学的差异性、特殊性与民族性,进行解释学的视域融合,最终汇入到多元化的流动性的世界诗学的潮流之中,形成以本土特色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新诗学。

2.3海外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研究

海外华人文学是世界最大的移民和侨民文学创作群体。“流散”一词原意最初是指犹太人被动流散世界的现象,中国学者将“流散文学”纳入比较文学范畴,并将其视为比较文学研究之新领域。中国比较文学界聚焦诸如华人流散文学的文化身份追寻、中华文化意识及其与当地本土文化意识的碰撞与交融、华人流散文学的边缘性与世界性等的研究,数以百计的著作和大量学术论文提出了有关华人流散文学深化和发展的一系列理论话题。

2.4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观念的更新

中国是一个翻译大国,中国学者在翻译文学史和翻译文学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的翻译文学研究由于有了译介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讨,才使人觉得与传统的翻译研究在对象、目的、方法等方面有不同,从而可以纳入比较文学范畴,并规范了从文学、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的途径。文学翻译不只是文字符号的转换,而且是文化观念的传递与重塑,是在两种语言相切的地方,发展本土的语言。

2.5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

近年来,中国学者从西方学者借用心理学、生理学、病理学乃至物理学等自然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剖析阐发作家、作品、情节与人物形象,从中得到颇多启发。多卷学术辑刊已陆续出版,其作者队伍扩展到宗教学、哲学、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业绩显著。

3发展中问题的解决

在全球文明冲突时代,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研究虽然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面临着一些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首先,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指导比较文学研究。虽然我国的比较文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当年的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分别以“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著称于世,而当代的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却没有自己的体系。只有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论体系,才能有效地指导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研究。其次,除进一步深化对传统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比较诗学研究外,还应进一步拓展比较故事学、东方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及其文化研究、海外华人文学研究,加快出版介绍华裔比较文学学者的论著及其学术观点。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已有一些具有独创的成果,但杰作却不是很多,尤其是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杰作更少。再次,加速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目前,我国虽然已有十几个省份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会,但还没有普及。全国只有少部分大专院校开设有比较文学课,与西方的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师生对比较文学还很陌生。只有加强在高校内的比较文学学科建设,普及比较文学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

篇5

一、集腋成裘,储蓄奠基

“滴水成河,聚沙成塔。”我自1990年8月刚开始做中学教师时,就从储蓄开始资金的“原始积累”。20年来,我转换工作、读研、读博、兼职等,不论收入多少,都先将每月收入至少10%存入银行,而且坚持“不动用”、“只进不出”。储蓄亦有“道”。2000年之前我是用三分存储法,即将一笔钱分别存成3张定期存单,如将1万元分割存2 000元、3 000元、5 000元3张1年定期存单。这样在急用时避免动大存单,以减少利息损失。2000年之后我开始用阶梯存储法,即对于数目稍大的定期存款,比如5万元,我分成5个1万元,分开1至5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单各1份。1年后,便将到期的1万元再存5年,照此递推。这种中长期滚动储蓄,可为家庭定期置办较大的事情。

二、走中长线,要“放眼量”

炒股要十分慎重,切不可没有计划,糊里糊涂地买入、“中招”、被套、割肉出局。我从不短线炒作。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周就涨,是十分荒谬的。我深知,抓一只连续涨停的股票和买彩票中大奖的几率,是极低极低的。时间是积累财富最好的朋友,我坚信社会永远向前发展,长期投资获取成功具有内在必然性。我们需要耐心与信心,当然,买价也决定报酬率的高低,即使长线投资也不例外。

三、科学研判,精准选股

选股的关键是“什么”,而不是“何时”。我的选股观是,只青睐我看得懂的生意和企业。我笃信以下理念:企业好比价格好更重要;消费垄断企业值得属意;最终决定股价的是实质价值;不在意一家公司来年赢利额,仅在意它未来5至10年的赢利额;好企业必有稳定的经营史,财务稳键,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好企业的经营者理性、忠诚,始终呵护股东利益……

四、多买基金,因应而变

篇6

关键词: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经典重拍 承传与重构 技术与艺术

以文学经典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文学经典重拍已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经典重拍从产生之日起一直是影视界的热点现象,观众及学术界始终对此褒贬不一,其争议主要来自重拍片的质量。有关怎样重拍的问题,不少学者从审美心理、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方法。学术界的反思与批判与经典重拍的“伴生”应当说是一个福祉,一方面,可以使经典重拍不断自检运行的轨迹偏差问题;另一方面,学术界的反思与批判在经典重拍的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或调整自身的“错位”。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流于对现象的表面分析,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文拟从文化心理结构视角在理论上对文学经典重拍原则进一步探讨,以期为以后经典重拍达到理想之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物质基础上和一定文化传统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表现了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思维、行为模式。这种文化心理模式,作为一种无形而力量巨大的因素,渗透于一定文化氛围中的每一个人,指导着、规范着、制约着人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中既有审美惯性又有审美变异性,二者是辩证的统一。

审美惯性,就是基于社会习俗或社会习性,包含有人类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内涵,具有一定的意识内涵性、形式性、情感性、无意识的强迫性、科学性和虚妄性以及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未来指向的审美习性和审美规则。审美惯性的思维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积淀下来的人们观念地把握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持久性、普遍性、稳定性和习惯性的思维结构和思维定势。它是审美惯性结构构成的基本内容或基础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各主要文明社会中,虽经过社会的和文明文化方面的剧烈变异,但在如今的思想惯性、文艺内容和文艺特性中都还存在着传统审美惯性的因素、符号和表现模式。审美惯性体现着人类文化的积累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一个民族的审美惯性心理,积累着这个民族自产生以来所形成的全部的文化经验和艺术才智,它使这个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文艺发展历史,抛弃了民族的审美惯性就等于抛弃了民族文化,甚至是整个民族。

强调审美惯性并不意味着没有审美变异性,即有可变性、更新性的一面。社会条件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的急剧变革,往往使得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在社会变革时期,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社会内容,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心理结构就不再适应新的时代条件,就处于被发展、被扬弃的被动地步。

从辩证法的方面看,审美变异就是审美心理结构的自我发展、自我运动、自我逐步趋向完善,特别是情感的自我完善。黑格尔认为,精神、概念的上升、前进、深化,是在精神、概念的范围内进行的,是自身的发展。“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如果把黑格尔的精神、概念换为审美心理结构,那么,他所指出的概念发展特点是完全适合审美心理发展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急剧变革,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为审美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为审美变异提供了得以实现的工具,丰富了艺术创作手段,扩大了审美主体,改变了审美感知方式,审美感知倾向于简易化、休闲化。出现了审美风格的变异,即生活与审美的同一化,整体上显现出世俗化的倾向。人们的审美活动己经远远地超出了传统的艺术领域,审美活动由一种担负着提升精神的神圣使命的宗教式的仪式,走向一种轻松的娱乐性的日常生活的表演。在这样的审美活动中,感觉感性被突显出来。艺术创作也更加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望的表达。

文学经典及据其制作的影视剧的价值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沉积,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惯性;经典重拍则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根据人们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异对经典的进一步弘扬。因此,根据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中审美惯性与审美变异性辩证的统一的原理,文学经典重拍应坚持承传与重构、技术与艺术的辩证统一。

二、承传与重构

经典重拍应是原片的承传与重构的辩证统一。“文学经典的承传是重构中的承传,重构是承传中的重构,承传中有重构,重构中有承传。”文学经典接受上的历时性及其整体意义结构上的立体化特征,都使经典重拍处在不断的承传与重构交替的进程中,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更不例外。经典影视片之所以会被重拍制作,关键因为它们往往是某一时代文学成就和审美理想的标志,是崇高价值的承载。它们大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能够打动人,鼓舞人,催人向上,引人深思。或是表达了一定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苦难抗挣,或是承载了人民的愿望、社会的良知。这种反映主流价值观的原作的主题内核作为必然需要保留和固守的东西在重拍中应该被采纳。而且,原片往往拥有一个非常精致、巧妙、严谨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支撑整部经典影视片的骨架,重拍片也应承接原片的结构和相应的情节主线,这是保证其主题内核的关键。

然而,经典之作无与伦比的思想深度和丰富意蕴,很不容易完全吃透,随着时间的磨洗,还会提供新的阐释维度和发掘出新的艺术基因。不同时代、不同的接受者,都可按照自己的要求,在经典中找到相应的信息,对经典的意义进行不断地阐释。正如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所说的,“文学经典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界定,其价值尺度应该是多维的,而且经典本身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在当前经典观念淡化的趋势下,重构经典也很有必要。”例如,《圣女贞德》题材含有一种多义性,可拓展的空间较大,多次被重拍。从德莱叶的贞德,布莱松的贞德,雅克•里维特的贞德到吕克•贝松好莱坞式的贞德。每位导演都是在坚持反映主流价值观的原则下,通过关注焦点的转移、创作角度的改变,给观众以新的视觉享受,更符合普通观众的欣赏习惯。

制作重拍片时,制片商还经常需要对那些具有独特故事或角色、但主题思想又较艰涩或暖昧的经典影片进行改造,对其多义性内涵进行扁平处理,使之通俗化、明确化,来扩大市场的受众面。好莱坞1998年的重拍版《天使之城》,缩减了主题的复杂多义性,而将其改造成“一个平凡女子的爱情神话”,可看性大大增强。

同时,检验、调整、转化原来的主题核心,使其更符合现当下主流文化的审美倾向、道德观念。如:电影《洛莉塔》(1963)曾由库布里克根据小说拍过黑白版,新版(1997)在保留其独特的文学气质同时,强化了对这种反伦理之常的行为含沙射影的批驳,这正反映了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基本态度。

而且,经典片的高度浓缩性为重拍留下了广阔的改编空间。在不违背主题内核的前提下,在重要的情节点之间适当地“填空”,如:对剧情有推动、强化作用的场面或戏剧片段,既可以有效调节剧情节奏,又利于刺激观众的视觉和心理,大大加强剧情的表现力与内容的厚度。

重建是一个崇高的行动,包含着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厘定经典的价值坐标, 经典重拍都应以培养人健康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欣赏能力,提升民族的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在经典重拍的实践中,不能一味为了迎合普通观众的欣赏习惯、任意篡改,要考虑到先进思想的传承,守候我们的经典;也不能不顾人民群众的接受心理,艺术表现上没有较多的创新,停留在表面化的改造。这都失去了经典重拍的意义。

三、技术与艺术

经典重拍是时代需要的产物,面对当代审美世俗化的倾向,如何建立一种符合时代气息、新的质感和感染力的风格是重拍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经典要被普通大众接受,就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这种活动是理性的因素……但是,要把它所含的意蕴呈现给意识,却非取感性形式不可。”主创人员要努力发掘那些易于以影视手段表现的东西,并将一些特别重要的细节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实现由经典的高雅甚至高深向通俗的转化。要积极探索将某些极其重要的浓缩了的概念或意象,以影视语言加以稀释,变成观众易于理解的视觉形象。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一般读者就不易体会到作者的深刻寓意和独运匠心,也失却了一个艺术品味的机会。现代科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现手段。除了导演、摄影、剪辑手法之外,场景选择、人物造型、气氛烘托以及充斥于影视片之中的各种道具和细节表现都在营造崭新的整体基调。比如,在节奏方面,过去缓慢的剧情推进、稳重传统的镜头切换,可以用快速的跳跃性的表达方式来取代,以适应现代观众快速的生活节奏,满足观众的视觉和心理,造成更强的感染力。

然而,重拍经典剧的导演在手握技术这柄“利器”时,切不可以认为自己找到了制胜的法宝。技术不是艺术,也永远取代不了艺术,艺术的殿堂显然不是技术至上的工具理性所能主宰的。技术包装或许会使新版片在感官效果上对经典旧版有所超越,可是,如果缺乏审美文化的艺术积淀,放弃从文本自身和经典老版中汲取艺术营养,势必只会停留在视觉奇观上,而与艺术相去甚远,重拍的作品实质上则会成为“名著的连环画”。

当然,技术与艺术之间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从技术走向艺术也是影视制作走向成熟的必然途径。以高雅带动通俗,以通俗表现高雅,应当成为新片的重要追求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作品运用现代和后现代手法而造成的意蕴的边缘性模糊和渗透性广泛的诗意效果及其丰富多彩与深层次的内涵,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要求采取一些非传统、非常规的影视语言和影视手段,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艺术信息和审美享受,把片子拍得和原著的地位相称。

总之, 从文化心理结构审视,文学经典重拍应是承传与重构、技术与艺术的辩证统一。重拍片作为一种艺术再创造,能让影视创作者们重温传统、发展传统、再造传统,丰富我们的影视事业。经典重拍决不是颠覆原片,而是植根于原片之中,是经典片不断进行自我否定超越的活动。因此,要扬弃机械的、线性的和片面的思维,遵循与完善经典片相切合的辩证思维,这样,才能在经典重拍中,既坚守经典的核心价值,又做到文学价值的提炼与升华,并能正确把握受众意识的迎合与引导,从而使经典重拍中多种矛盾因素保持有序与紧密关联的张力。

[该成果为山东省文化厅2009年度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从文化心理结构视角研究文学经典重拍现象”的阶段性成果,立项号:2009298)。]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2。

[2]刘生良、王 荣:《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6.5。

篇7

摘要: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开展文学教育面临困难与挑战。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状态。可通过将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复活起来、理出文学热点引导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阅读趣味,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 :高职;文学教育;适应;改变;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由亚萍,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文秘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38-03

一、高职院校开展文学教育工作的困难与挑战

文学教育作为文学功能的一种在场方式,不仅仅是文学知识教育,还关涉到文学生态、文学创作、审美旨趣,同时,也表征着时代精神、社会风尚、民族心灵。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文学教育却面临被消解的危机,作为传统意义上文学的“神性”被消解、诗性被遮蔽,教学困难重重。

(一)学生熟知历史的能力下降,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高

文学的一个特点是横跨多个历史阶段,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缺乏应有的逻辑思维,阅读经典就显得思路不清。而多方勾连纵横捭阖的文学内容也让学生望而生畏。尤其他们缺乏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对学习文学存在心理排斥。同时,高职学生长期存在“重专轻文”的认识,往往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文化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具体表现为知识面较窄,理解力缺乏,考虑问题时缺乏思想深度。

(二)教学资源有限,文学教育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往往优先考虑专业发展的需求,文化课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文学图书及影像资料在图书馆藏书中所占比重较低,文学教学的经费支出在校级财政支出中处于弱势。

教师的教育活动集中于知识型的传播,人文素养的熏陶、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相对缺乏。教学模式老套,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困难,缺乏激情,学生机械、被动接受,导致文学教育效果差。教师的育人过程也比较片面,没有体现出文理工科的融会贯通和渗透性。

(三)专业课学习氛围浓厚,而文学教育主题活动少

文化育人的客体即接受知识的学生,学生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践行主体。专业课教学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相比之下,文学教育的主题活动则相对较少,参与途径少,也容易流于形式。同时,人文素养培育最重要的形式——阅读,还没有形成气氛,学生没有主动进行阅读的意识。

二、只有积极适应才能改变被动状态

(一)一起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教学方式

20年前,中国大学生因健康问题退学的原因多半是传染病,现在则主要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其他疾病。这是否真的应验了佛洛姆的一句话:在精神上,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厉害。[1]因为他们不阅读,不思考。即便在埋头阅读,可并没有思考,一方面,懒得思考,另一方面,因为那些畅销书目并没有提供给他们思考的理由。这是一种消费异化。如何同化,只有在适应中渐变,强迫是无济于事的。适应的一个方式是一起阅读,阅读快餐书目,在教师自身的阅读中发现问题,进而引起共鸣,产生认同。因为一起阅读易于理解学生兴趣、态度、价值观,便于情感交流,避免文学教育的概念化、抽象化。从学生的具体体验入手,充分感受领悟文学灵动多姿、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使学生于“象”中见意,情中悟理。

(二)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讲自己的故事

信息社会并不缺乏信息,然而在冗余信息充斥下,学生心理匮乏,社会为了填补这种匮乏便制造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信息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匮乏。这是现代人的心灵悲剧。“现代高科技的传播机器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微妙冗余信息,首先毁掉的是文学赖以支撑的话语或者言语。”[1]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的可行办法就是讲自己的故事。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讲自己的故事、自己读书的故事,压缩文学的娱乐性功能,驱除猎奇式、浅表化、快餐化、戏仿、一味媚俗的甚至“重口味”的书写。为此,应当重新提出文学的超越性功能问题。在现实层面上,重视文学活动的娱乐和交流功能,而在超越层面上应当更加重视文学的情感体验功能和人格提升功能。

(三)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

对现代学生而言,知识来源于网络而不是图书馆。感觉被资讯淹没,在需要从稍纵即逝的浩瀚信息中找寻实质性资料时已经无能为力,因为阅读本身随时代在变。其实,中国文学经典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遭遇了戏说、大话、快餐式消费,文学经典本身所积淀的精神文化内涵和权威正在被颠覆。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经典,一个原因是你的阐释他不容易接受。因为我们所学的作品都是以作家个体为中心,而与学生自身关系不大。所以,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适应当前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媒介环境。

三、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在自然界,自然常常存在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可能,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态能否重塑和再造?回答是:能。因为文学作品在消费的时候,同时把本来属于自己经验、个性、情绪的某些东西也带进艺术作品中,与艺术作品提供的的情景和意蕴融渗在一起,发生共鸣,消费它也是欣赏它。文学的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一)解除那些常规化的世俗的精神抑制

校园里老师很忙,学生也很忙。老师忙着制作课件,凑论文,填写表格,开大大小小的会议。其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体制模式没有和应试教育、普通大学(学术研究)区别开来,导致职业技能教育的繁琐化、形式化。学生忙着查抄作业,刷微博,应付点名,当干部做活动,似乎学校几年也没闲着。然而,这一切,使老师、学生的心灵芜杂,失去了静静读书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一方面它成功的阻止了审美情志往高等教育的流入,一方面它有效地窒息了诗情画意在大学校园的萌生。”[1]

(二)文学教育须把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复活起来,让学生体味到文学家是如何以他们的独特人生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

首先,加大力度推进富有人学思想的、探索性的、独创性的个人文学史著述。在具体文学作品分析中,尽可能地深人到人学思想中来分析、发掘文学史的人性内涵,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其次,确立文学的超越性立场,对相关的价值问题进行精辟而到位的价值分析和追问,引领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向真善美迈进。因为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产生的目的就是源于伦理表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产物,是为教诲功能服务的。[2]

(三)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阅读最宽泛的定义是“理解书写或印刷符号的能力”,读者“使用符号,引导自己激活记忆中的信息,然后运用激活的信息构建对作者传达的信息的合理理解”。[3]而现代社会中单个个体的人,往往消解在“众人”中,个体的存在呈现出大众的特征,体现为社会群体的规定性。学生喜欢阅读畅销书(阅读的人数多,喜欢的人数多),虽然它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无可厚非,但成为文学阅读的主导就有些令人担忧。因为文学是人的精神表征,也是人的精神归宿,如果这种文学样式占据主导,就必然体现出人自身的精神危机。别尔嘉耶夫曾对这种生存状况予以揭示:“庸俗完全是掩盖了生命的悲剧和敬畏……庸俗是完全的满足、满意,甚至是来自非存在的平庸快乐,是彻底的浮向表面,与一切深度的彻底分离,与存在核心的分离,是对一切向深度复归的惧怕。”[4]学生喜欢玩微信,而微信的这种言语方式,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浅阅读习惯,阅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轰炸而忽略了独立思考。这往往会将他们带入一种虚拟的娱乐世界,分散了其社会注意力,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形成。

种种现象表明,文学教育者要同时成为文学批评者,需要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强化,将个人生命融入到当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创造批评中去。对于经典,需要我们认清经典的历史性和流动性,承认经典在文学体系中所担负的传承性文化功能。因为审美价值产生于文本之间的冲突:实际发生在读者身上,在语言之中,在课堂上,在社会论争之中。[5]90后学生是个性的一代,个性自由发展,读书也应该有个性。

(四)理出文学热点,引导学生“热”议

大众媒介技术手段的更新,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给我们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文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品位和修养外,应该重点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叙述者”,无论文学叙述还是社会叙述,这或许才是学生们未来安身立命之本。

学生自己的叙述少,究其原因,除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主要就是老师缺乏有力的引导。在各级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仅给予关于文本的知识,但很少获得一种激励来分析发生在读者(学生)身上的事情。老师的理论限于阅读本身,文本从属于理论,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如结合实际生活的成功阐释和解读;对经典的生动剖析,引导学生与流行的书籍进行对照比较,获得对经典的体验。如让教学吸取最新的生态内容,反映最新的生态热点、焦点问题,关注青年学生的诉求和困惑并及时准确回应。把人同自然关系的认识从人同自然界的物质联系拓展到人同自然界的道德联系,让自然界的包容万物、关爱生命的本性影响青年学生的人格,形成智慧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和博爱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阅读经典的观念是动态的,避免老生常谈,也避免文学史的教育。应将个人对生命的感受融入经典,与文学经典相砥砺、相摩擦,就时代、人生和生命所面临的问题与经典展开对话,从中阐发新的含义。基于此,可以广泛进行微课教学,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制作微课,从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知晓大道理、大智慧。

学生生命主体意义的获取与实现,贯穿于课堂教学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学生受文学形象、文学意境与文本因素的吸引而进入文学。在故事复述、设疑答问、主题辩论、意境领会、审美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环节中,探索文学教育与其他艺术在艺术生产上的有效协同新机制,形成从文学到影视乃至舞台剧的共同学习。

(六)充实资源保障

首先优化课程设置。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功利性教育,应用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偏向于功利化的应用类课程,但是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发掘等因素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积极向有利于培育人文道德修养的专业上倾斜,提高学生对生态文化观、道德修养的重视程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其次扩充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将网络等媒介有效的利用起来,丰富高校教育资源。近几年,一些学校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MOOC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学习思路。同时,要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扩展实习场所。实习机构不应是单一的技能实践场所,也应是传播人文精神、精神追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2]林精华.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9.

[4]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篇8

艺术品投资已经进入“亿元”时代,投资标的动辄数十万元、百千万元甚至亿元。而艺术品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与资源稀缺、精品难求“相融相咬”,大规模资金运作的背后,风险与之俱来,价值连城与一文不值仅窗纸之隔。

相对于股票、基金、债券、黄金、房地产等投资市场来说,艺术品投资的门槛更高,它有独特的行业规则和周期率,人们将其风险归结为六类。

艺术品投资价值判断的技术风险,是该行业最大的风险。值得收藏的艺术品门类品种繁多,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会有天壤之别。由于知识性、经验性以及作者和藏家的个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艺术品的价值评判难度较高,没有一个标准的“电子秤”,而品相、需求、投资者的心理偏好等都会导致出价偏差巨大。同时,现代的仿真、造假技术日益先进,假货粗货充斥市场,赝品陷阱防不胜防。防范技术风险,需要买家通过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甚至是通过交高昂的“学费”来提升鉴别力,有时候还需要聘请专家或专业机构甄别。

总体而言,艺术品投资适合既有时间又有闲钱的投资者,平和的心态、收藏的理念等都很重要。

另外,艺术品投资行业的水很深,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行业维权难度很大。这是行业风险,急待行业法律法规的出台。圈内讲究“买对不买贵,买贵不买假”,同一件艺术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导致卖家出价虚高。但买进了真货尚可收藏待沽,倘若赝品砸在手上则只能认倒霉。卖家没有告知买卖标的真伪的义务,一切全凭买家眼力识别,“买假不退”的行规让众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其次,书画、瓷器、玉器、木雕等艺术品,对收藏环境、运输条件等具有很高要求,稍有不慎造成磕碰损伤,影响了品相就会大大减贬其市场价值,甚至一文不值。

再者,艺术品的流动性差,难以与股票、基金甚至房产等投资相比,急用资金时,买家很可能趁火打劫,让成交价格折损巨大。民国时期,著名画家溥儒曾收藏过西晋大文学家陆机所作的《平复帖》,那是一件稀世国宝,曾有买家出价10万大洋,但溥儒待沽不售。后来他母亲突然病故,急需用钱,溥儒不得不以4万现洋成交。

而关于艺术品的炒作风险,日本是最好的前车之鉴。上世纪80、90年代的经济泡沫中,在日本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上,一些资本家不惜巨资大肆收购世界名画。大昭和造纸公司的董事长斋藤了英,曾以8250万美元和7810万美元的天价分别拍得凡•高的《加歇医生的画像》和雷诺阿的《红磨坊街的舞会》。几年后斋藤的投资亏损,两幅名画被迫抵押给银行,据说银行出售时,买家给出的价格分别是7000万美元和3500万美元。与此同期,另有一家日本旅游企业以75亿日元买进毕加索的《波埃莱特的婚礼》,该幅画经过转手后抵押给银行时,估价仅20亿日元。业内人士称,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品已现“小泡沫”。其实,规避炒作泡沫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参与“击鼓传花”的游戏,避免做最后的接棒人。

篇9

导演运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艺术主题,多少是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之上,其实艺术作品就是创作者“内宇宙”的外现。贾樟柯用“真实电影”记录平凡人的生活,企图重获社会生活的话语权,这也是导演在面临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时,一次再现自我的努力与实践。在弱势群体和底层平凡人与自我身份的对位中,通过代表他人呐喊而重新建构自我。在这样独特的文化意蕴下,调动一切电影元素展现主题。具体表现为:独特的视点窥视、流动的时间感悟、变化的空间建构和流行的音乐体验。

一、独特的视点窥视

在加拿大电影理论家安德烈・戈德罗和法国电影理论家弗朗索瓦・若斯特合著的《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中专有一章论叙了“视点”。电影里的“视点”是建立在文学关于这方面的理论之上的。在文学领域中,热奈特运用了“聚焦”一词,将叙事分为“未聚焦或零聚焦的叙事”和“内聚焦的叙事”,还有“外聚焦的叙事”。安德烈和弗朗索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视觉聚焦”,即表示摄影机所展现的与被认作是人物所看见的之间的关系。具体分为

“内视觉聚焦”和“零视觉聚焦”。在“内视觉聚焦”中又分为“原生内视觉聚焦”和“次生内视觉聚焦”。“零视觉聚焦”即“无主镜头”。导演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犹如一个大影像师统摄着一切,包括外在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和人物内心的活动等等。“内视觉聚焦”则是通过电影中人物的视点,展示他所看到的东西。导演借助虚构世界内的某一目光,传达自己的思想。但这首先是建立在观众对人物视点认同的基础上。安德烈和弗朗索瓦的分类方法是比较科学的。本文采用这种分法剖析《三峡好人》的主要视点。

电影《三峡好人》讲述的是两个从山西来四川奉节县的外地人,韩三明和沈红寻亲的故事。三明用金钱买了一个妻子,被当地公安局解救后,妻子带着女儿离开了他。十六年后,想念妻儿的他,只身来到奉节县开始了寻亲的历程。沈红与丈夫郭斌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经战友介绍来奉节开创自己的事业,在三峡的建设中干起了拆迁工作,如今生意红火,可与沈红却两年未通电话,两人关系日渐疏远。导演没有运用全知全能的“零视觉聚焦”,而是巧妙地通过两条未交叉线索里的两位主人公的视点,即“内视觉聚焦”,观察三峡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在以往的作品中,导演常运用“零视觉聚焦”,以“出席者”的身份显示自己的“在场”。这种方式创作了自己的风格和使观众最大限度地忘记了摄影机,置身于无所不能的窥视中,但也使电影失去了真实性。《三峡好人》这里没有政治意识的创作者,没有权力把持的拥有者,有的只是平凡的一群人。而就在这群普通的人中,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现实、生命的本质。这些都是在主人公寻找过程中展现的,实现了导演对弱势群体和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

贾樟柯在自我身份的建构中,习惯运用“寻找”的叙事策略作为表征,主人公的寻亲过程即是导演寻找自我身份确证的过程。在寻找和关注之间,导演自我身份得到确证后,实现了生存状态的展示和关于生命本质的思考。两条线索表面独立,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仅有的空间联系中,男主人公韩三明与女主人公沈红已经符号化,成为这个时代弱势群体的代表,也表达了人的不能被理解。韩三明与妻子之间的不理解,妻子在见面时说出:“为什么这个时候才来?”沈红与丈夫郭斌千辛万苦相见后,却已彼此无语,最终只能分手。这就是导演关于人生价值、生命本质的思考。而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内视觉聚焦”实现的,观众只能认同男女主人公的视点,看到他们所看到的一切,再由此滋生联想,实现与导演的思想共鸣。

二、流动的时间感悟

在电影中谈时间有许多种,如制作时间、放映时间、叙述时间和接受时间等等,说法不同但都可以归为两类,即被讲述事件的时间性和讲述行为本身的时间性。本文要讨论的时间是导演创作时间衍生的想象时间,和观众观影时间延伸的再创作时间。观众随着导演体验时间、感悟时间,这里的时间已经变成了一种非线性的时间或是心理时间。

伊芙特・波洛在《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中,谈到“如果说空间通过自身的约束力创造出抽象的象征力量,那么时间恰恰以全然相反的方式行事:时间是通过自己的充满焦虑的开放性增添这种抽象效果的。”①波洛在这里所说的充满焦虑的开放性,就是时间的流动性,永不停顿的推进过程。“时间的流动只能表明一个奇特的悖论:这是不可超越的现在时,但又是必须渗透着过去因素与未来因素的现在时⋯⋯时间被打上了‘曾是’又是‘将是’的烙印。”②时间的开放性必然伴随着影像的开放性,从中预测哪些因素可能存在下去,哪些因素可能消亡,即可见人物的命运。

《三峡好人》中透露着许多关于时间的信息。如从男主人公韩三明和旅馆大爷的谈话中,可知奉节是一个有着2400 多年历史的城市,可在两年内就要夷为平地,2400 年与2 年形成巨大的反差。在时间的长河中不难想象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感。在这种变迁中人们的命运又会如何?时间流动中,容易让人忆起过去,如贾樟柯所说,“站在夔门,他想到了三国刘备等英雄。”如今三明在河边眺望夔门,他想到了什么呢?在开放的时间流动中,也预示着未来。我们的主人公将走向何方呢?犹如电影开放性的结尾,拆迁工人跟随着三明去山西挖煤,希望挣大钱。可是他们的命运会如己所愿吗?别忘了三明所说的话,“那里每天都要死人的,早上下去了,晚上就不知道还能不能上来。”生命瞬间就会消失,如同“小马哥”一样。

时间的流动性也阐释着人生的无常。2400 年的城市瞬间变为平地,2 年未见的夫妻,再见已是视同陌路;昨天的人已是今天的魂,人生就如同变魔术,恍恍忽忽中,过往如云烟。源于这种感受,导演在电影的开头就有所暗示。三明下船上岸后被人拉进一个表演厅,里面正进行着魔术表演。人生的无常与无奈,贾樟柯似的第六代导演怎能不急于寻找自我身份的认同,建 构自我的话语权!

三、变化的空间建构

《三峡好人》的拍摄,使得贾樟柯的空间建构从以往山西自然空间转向了四川奉节自然空间,即由充满个体回忆的家乡转向了陌生但却急切关怀的世界。这里是中国当下的缩影,有着一个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和体恤的群体。不管是哪种空间,都有贾樟柯关注的人,关心的事,即对普通生命的书写。

三峡这个现实的环境空间昭示着生活的艰辛、生存的恐惧和生命的无奈。中国社会处于现代化工业进程中,人们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城市商场里,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可是在三峡,烟酒糖茶成了人们的奢望品和真心交流的方式,显示了物质分配的极度不公平。这是生活的艰辛。“现实的人就是好人。”在谈到影片的主题时贾樟柯这样说到。劳动是真实的,辛勤劳动的人们能“好人一生平安”吗?为此,导演在沈红出现不久,行走于奉节,天空突然出现一个类似飞碟的飞行物。凸现了在环境空间这个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无能为力以及恐惧的心理。这是生存的恐惧。沈红在与丈夫见面的前一天晚上,燥热的难以入睡,沉思之后的黎明时分,前景是她晾了一件衣服走开,后景随即“移民纪念塔”发射上天,暗示着沈红决定摆脱婚姻的束缚,重获自由,但也可想其中的无奈,这是生命的无奈。

在这部电影中,贾樟柯依然运用“拆除”作为自己空间建构的表征。作为整体象征的三峡拆迁寓意着处于变动时代的中国,而局部象征的工人拆迁房子则又暗示着底层人们在中国瞬息变化转型期的命运。从另一层面剖析,又可见贾樟柯们深处尴尬境地自我突围的急迫与努力。

四、流行的音乐体验

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影音乐不仅可以真实再现现实环境,确定、维持或改变情调,还可以成为影片重要的叙事手段,推动剧情发展。同时也可以塑造人物形象,表明人物身份,或是成为影片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以及影片人物和观众交流的直接表达。如李・R ・波布克在《电影的元素》中提到:“音乐――这是影片的一个主要辅助元素,它提供了节奏或成为影片的节奏基础。”③作为节奏的音乐,与银幕上的影像一起构成了电影表现的全部,从而使电影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

《三峡好人》中导演主要运用的是流行音乐。这不仅与时代气息相通,而且传达了导演一些独特的思想,也形成了导演个性的创作风格。在如此多样化的电影音乐中,流行音乐成为最完美的表达。而流行音乐较多的是附着在爱情上。贾樟柯巧妙地运用流行音乐,实现了音画同步与音画对位。如三明与“小马哥”吃饭,两人交换手机号码。三明的手机铃声是《好人一生平安》,“小马哥”觉得太土气。他展示了自己的手机铃声,是一首极具动感的粤语歌《上海滩》“浪奔,浪涌……”,这已经暗示着“小马哥”生命的结局,也与三明形成了对比。三明在一个大姐家打听妻子的下落,旁边突兀性地冒出了一个小孩,嘴里嘹亮地唱着《老鼠爱大米》,看似不协调的表演,却传达了三明对妻子的爱与思念。现代版的爱情歌曲,诙谐幽默展示着那已经非常稀缺的真诚爱情。而沈红寻找丈夫,站在破旧的拆迁房子里,小孩的歌声再次登场。《两只蝴蝶》“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此时的沈红与已经成为经理的丈夫距离越来越远,各自往前飞。女主角久等而不见丈夫的那颗《潮湿的心》已经破碎。音乐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暗示着故事的结局。

手机铃声音乐的运用,象征着普通人话语的失控,无法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我内心。导演运用流行音乐,则表达了自我对待现实的态度,诙谐的黑色幽默中,隐藏着对权利话语的反驳和重构自我的努力。

注释:

①(匈)伊芙特・波洛著,崔君衍译:《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年版,第186 - 187页

②(匈)伊芙特・波洛著,崔君衍译:《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年版,第187 页

篇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35-02

收稿日期:2011-11-24

作者简介:李浩(1979-),女,河南平顶山人,讲师,硕士,从事美术与教育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笔者从下面几点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议。

一、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美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也称对美的鉴赏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现实的感受是否敏锐、鉴别是否准确、发掘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的东西是否深刻等。

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层次去定位。

1知识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理论、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判断、科学的审美价值、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文明的审美趣味。所谓审美判断是依据一定的审美理论、标准,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艺术作品所作的饱含情感的审美评价;所谓审美价值,是审美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人审美需要、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价值;所谓审美理想,是指人向往、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境界,是审美要求系统化后所形成的理想化的审美观念,是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所谓审美趣味,是指审美主体对某些审美对象的一种特有的喜好、偏爱的倾向。

2能力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二是有对美的感受、鉴别和欣赏能力;三是有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完成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准确的审美判断、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审美情趣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审美对象或爱或憎的富有情感的评价倾向。它表现为个人爱好、兴趣的差异和审美能力高下深浅的差异。时代精神、生活方式、地域环境、民族心理、习俗的差异也会带来审美情趣的差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起人们高雅、文明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样的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就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美术教育目标定位简单化、同一化和绝对化的弊端。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技法训练是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课堂写生与临摹占据了大部分的学时,这种教育的好处是学生的基本功扎实,技法过关。但坏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学生的艺术个性不明显,创造力薄弱。另一方面,对审美教育的忽视,也使学生的艺术视野不够开阔,审美能力较弱。所以,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在训练学生专业技法的同时,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1构建跨学科课程

表现和创造“美”是一切艺术活动的目标[1]。许多高校美术课程的设置中,鉴赏与美学理论课仍然是球,整个四年下来,也抵不上一个学期的技能课学时,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明显不足。我们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注重构建跨学科课程。首先,在保持专业独特性的同时,构建跨学科的新课程体系,注重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渗透[2]。提倡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也积极选修美术之外的舞蹈、音乐、文学、哲学等学科。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加大专业美术理论课的学时与分量,引导学生重视理论课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入思维训练课程

创造力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3],也是高素质的美术人才必备的才能。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着重视课堂习作而忽视创新训练培养的倾向,学生的作品习作味浓,创新性差。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在日常授课时随机训练,如做出发散图表等,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引进新型的思维训练课程,如头脑风暴训练课。训练时,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像暴风骤雨一样,迅速地说出自己的一些观念,不能迟缓,不限制数量,也不要求质量。在整个思维训练过程结束后,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说的越多表示思维流动性越高,速度越快表示思维流动性越好。这种风暴式的联想训练,对促进创造性思维大有益处。

3增加开放式实践教学内容

现在高校美术毕业生的通病是学生实践性不够,就业后还要“二度培训”。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和教师应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体系,倡导“开放式”实践教学。

(1)鼓励课堂外教学。这种课堂外教学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寻求当地美术资源,如相距不远的古建筑或博物馆,组织学生实地观摩。观摩前教师设计好课题,观摩后以组为单位提交调研报告。另一种是在讲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技法时――如透视学,由教师短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实地观察透视变化。

(2)建立“班级工作室”,把社会设计项目直接引入教学课堂。通过模拟真实丰富的生产情境,把教室变成合作互助的工作室,师生共同负责“产品的全程生产”。这种实践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3)组织多种竞赛活动。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设计比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变模仿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

(4)发展校外实践基地。由校方出面联系,发展不同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习时了解社会需求,主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选择

1改变“一言堂”教学,倡导“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美术教学是建立在处于平等地位的学生、教师和作品三者间彼此的精神敞开而达到心智启迪、灵魂交融目的的教学形态。在这种多元对话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与权威,而是课堂的引领者与组织者。

(1)与作品对话。通过课前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搜寻作品资料,理解“画内之意”与“画外之意”,实现初步的“人与作品的对话”。

(2)师生的对话。课堂上教师巧设话题,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这种对话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在教师循序渐进的问题诱导下层层深入的。同时,学生之间讨论、对话,活跃思维,呈现了对作品的多元理解。

(3)与自我对话。对话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自身的人文关怀与精神的提升。师生在欣赏完作品后与自我的内心和精神世界进行对话,这是课程审美性与人文性的体现。

2改变单一的“范画示教”,倡导多元化教学

单一的范画示教容易导致一班学生都模仿老师的作画风格,显得千人一面。因此,在现在的技能教学中,倡导在“范画示教”的基础上,引入多元的教学方法。

(1)激疑法。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刺激学生感官,再促使学生思考和探讨。如教师在作画前,先展示自己或他人的优秀作品,在学生惊叹之中,教师有侧重点地引导学生观察技法特点,如湖水的透明感是怎样表现的;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研究,讨论。然后教师具体示范湖水透明感的画法,使学生领悟。这种方法针对性强,且激发兴趣,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对比法。展示优劣不同的范画,请学生自发找出劣画中的构图、色彩、透视上的缺点,再讨论同样的问题在优秀作品中是怎样表现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技法细节。

(3)展览法。名家名作虽然可以引起学生的感叹,但是与他们心理距离最近的还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观摩,定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作品展览,组织学生观摩与讨论,可以互相促进,开阔创作思路。

(4)临摩法。让学生临摩美术大家的画作,提高其审美和鉴赏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法,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美术史和名人名画介绍,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评价能力。

3引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无疑是现代课堂的重要改革,这使课堂的信息量增长,感官性增强,课堂效果更好。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收集资料,相互交流与促进。也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美术作品挂到网上,相互交流与欣赏。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美术创作与其他学科门类相比,方式多变,过程复杂。因此,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也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由重结果评价向重教学过程评价转变

原有的美术教学评价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美术评价改革要求,应在宽松的艺术氛围下,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过程分阶段评价。

2对作业的单一评价向质与量评价转变

在日常作业的评价中,弱化量化评价和主观评价,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做出客观的描述性评价与软性评价,适度地指出问题,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

3由单向的教师评价向多向交流的相互评价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