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教学总结与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教学总结与反思

篇1

梁开明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充实而忙碌的一学年要结束了,本学年,我校生物教研组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引领和市教研中心的指导下,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扎实落实“打基础、养习惯、善积累、激兴趣、勤实践、提能力 ”的学生成长要求,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及“弘师德、重师范、勤教研、善拓展、活方法、提效率”的教师立身要求,以“严、细、实、恒、新”的要求抓常规管理,以“亮、赛、晒”为引擎扎实开展“四个研究”,教师的教研教学能力的得到提升。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创新教研方式,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1)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实效

本学年,学校仍然实行周三大教研日制度,仍然分学科设置科组集中活动时间,以保证科组集体备课、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单周进行备课组活动,双周进行教研组活动。教研组实行问题驱动式主题教研活动,以提高教研实效。本学年我们共开展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复习、新授、讲评课中的应用研究。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认真学习了市教研中心各类指导性文件,龙山中学、桃都中学、实验中学等先进单位的课堂教学流程解读,学校为每位教师征订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刊物,采取自学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学习;集中观看了专家执教的优秀课堂教学录像,结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联系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原因,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寻找改进的办法。

(3)集体备课,落实“四个研究”。四个年级备课组长,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困惑、得失。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学法、习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撰写每一堂课的教案,做到“功在课堂,利在课后”。

(4)课堂研究,扎实有效。我们教研组继续推行和完善了“人人讲公开课”的教研常规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本学年,我们运用同课异构方式先后开展了“小组合作、分层教学”、“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各类课型应用的课堂研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改革。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载体,本学年我们共组织了20节研讨课,每一节课都经历了自备课、集体备课、试教、再备课、公开研讨等一系列活动,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围绕综合性学习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评价,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2.落实互帮互学的带教机制,促进教师早日成长

学年初,我们通过听课调研,确定帮带对子,安排部分新入职或转岗教师与学校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采取“一帮一”,以“老”带“新”的办法,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来培养新调入教师。带教的教师从课堂常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材解读、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传、帮、带。要求帮带教师给徒弟上示范课,徒弟给师傅上汇报课,每学期师徒互听课不少于6节。带教机制的确定, 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开展互听课活动中,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学校也多方创设条件,为她们提供学习、展示机会:给每对“对子”订阅杂志一份,安排外出学习、听课等,或把新入职或转岗教师推上第一线上公开课,让她们在实践中磨炼,在磨炼中成长。本学年,新入职或转岗的三位教师在帮带老师指导下,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此证明,互帮互学的机制,锻炼了青年教师,有效地深化了教学改革,掀起了教改教研的,为我生物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3.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本学年,学科组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框架内,有效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把教学常规检查作抓手,加强对教师上课的监督,坚决杜绝随意调课、误课、无案上课现象,采用“集中抽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通过推门听课,抽查备课本、作业本等形式,有目的地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教学检查、反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狠抓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要求教师坚持“五个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反思总结),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明确课改的方向,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有活力、有价值;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重视双基教学。要求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作业批改用字要规范。

4.开展学科素养竞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本学年,生物组每位教师带一个生物兴趣小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积极踊跃,报名人数经过筛选限制。基本是每周一节,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让他们进一步意识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巩固兴趣、发挥特长。七年级三名同学自己设计的《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作业模拟实验》代表我校生物学科参加了全市生物学科素养展示活动。

5.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提高质效意识

教学质量是学科的生命线,我们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诊断和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功能,力求科学地组织好考试工作。我们要求各备课组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把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科教研成果渗透到试卷中,提高命题质量。教研组对各年级阶段测评进行跟踪,及时了解测评情况,对存在不平衡的年级,及时与相关科任教师共同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寻求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同级教学成绩相对均衡。期中、期末质检,我们认真组织,做到统一监考、阅卷,统一反馈,从严从实对本学期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分析考试得失,提出改进教学意见,为今后修正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我们努力完善评价制度,例如将作业评价、课外实践活动评价,学科素养竞赛等纳入学生评价,坚持用多元评价的策略综合评价学生,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

6.自觉抓好减负工作

本学年,我们坚决贯彻教育部和省市在“五项管理”中关于作业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教学计划,积极探索合理负担下的高质量教育之路。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教师备课不仅要吃透教材,而且要把“减负”的意识贯彻到备课中。要求教师备课时加强学生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优化研究,在落实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学法指导:不仅要从整体上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注意分层备课、分类指导,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同时,严格控制练习题的选用,除了使用全市通用的同步练习外一律不得印发其它练习题,防止过滥或使用不当蓝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二、亮点工作

1.问题驱动式开展主题研讨活动。本学年,我们改变了过去依靠学校统一安排的无目标性被动式的教研方式。在学期初,紧紧围绕“四个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广泛征集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设定了三到四个研究专题,每个主题从问题提出的现状分析、理论学习、课堂观察、课后会议等路径开展研究活动,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例如,我们先后开展了“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新授课、讲评课中的研究”、“2021年泰安市学业考试生物学试题的研究”等专题教研活动。专题研究避免了过去走过场、说空话、假研究、浪费时间的不良现象,一学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促进了我校生物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我校生物学教学质量。

2.青蓝结对坚持不懈。今年我校生物组有一名新入职教师,两名转岗教师(体育、数学转生物),另三名是生物学科的老教师,为此,我们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制,生物组每位新入职或转岗教师都有了固定的师傅,除周三教研日外,他们师徒随时相互听课、共同研讨,相互帮扶、自主研讨已成为生物组的优良传统。

3.重视学科素养,开展第二课堂。一年来,我们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在知识教学上以“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太与平衡观”引导学生去理解生物学知识,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凡课标上要求的分组实验必做,鼓励学生创新实验设计,每个老师都建立了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节假日,每名学生至少要完成一项创新性实践作业。这些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推行教师业绩考核制度,评价“四个研究”。为促进教师开展“四个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四个研究”评价方案,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四个研究”的常规材料,包括备课、作业、教学日志、单元检测、试题分析报告、教学案例分析等,由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每月检查一次。二是开展围绕“四个研究”的“亮赛晒”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教师个人及备课组两层面的“思维导图设计与讲解”比赛、“课堂观察量表设计”比赛、“期末考试预测题”比赛、“教育技术应用”比赛,以及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全员上公开课、“青年或转岗教师”赛课等活动,各种检查与比赛活动均量化记入教师个人教学业绩。

制度的实行促进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四个研究”还有待深入。部分教师还存在凭经验教学,对“四个研究”不够重视,缺少静下心来搞研究的忍劲。

改进措施:

(1)继续推行教学设计全覆盖制度,落实“四个研究”。学校严格落实教研中心提出的“三关注两提高”备课要求,备课采取个人备课——集体研究——借鉴改进——课堂实践——反思完善方式进行,在个人备课中提出了充分体现“四个研究”的具体要求。

(2)继续推行主题教研活动制度,细化“四个研究”。新学期,教研组紧紧围绕“四个研究”中的具体问题确定研究主题,每个主题从问题提出的现状分析、理论学习、课堂观察、课后会议等路径开展研究活动,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

(3)推行教师业绩考核制度,评价“四个研究”。为促进教师开展“四个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四个研究”评价方案,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

(4)推行推门听课制度,促进“四个研究”。将“四个研究”落实到课堂教学并成为常态,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所有课堂一律开放,学校领导干部、兼职教研员无须事先打招呼,随时进入课堂听课,制定了推门听课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当天听课当天反馈,即发现优点,又指出不足。用这项制度倒逼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认真准备,上好每一堂课,将“四个研究”内化为自觉行动。

2.推进“让学生讲的更精彩”的力度还不够。本学年虽然围绕“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开展了系列研究,但仍有部分教师的课堂没有较好地落实,教师满堂讲的现象依然存在。

改进措施:

(1)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四个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四个研究”探寻学生“讲”的内容。“讲”的形式,“讲”的方法,通过“四个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讲的自身业务素养.

(2)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小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专任教师人人申报小课题,把“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研究的个性特点。在教师教学实践和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3)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大听课、大教研”结合起来。新学期,将运用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形式,开展“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各种课型中应用研究的主题教研活动,研究“讲”的形式,“讲”的方法。

篇2

【关键词】生物教学 教学反思 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每一过程都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就是教师的“反思”。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谈一谈自己肤浅的见解。

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很多,笔者认为对生物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设计、课后总结以及学生评价这四个方面的反思更为重要。

1.生物教学理念的反思

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当我们进行教育或教学反思的时候,不仅要对我们采取了哪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教育或教学行为的潜在的教育观念进行重新认识。从根本上说是对自己教育价值观的反思。只有反思,才能促使自己的观念不断更新与发展。

通过理念反思,让我们在每上一堂课前明确教学方向――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非仅仅掌握知识点。我们在教学中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已具备的科学知识、相关的技能,这样设计才有可能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教学过程的课堂效果才更有可预见性。

反思课堂设计模式就成为教学行为记录反思策略的主要线索。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对象分析:学生预备材料的掌握情况和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2)教材分析:应删减、调换、补充哪些内容?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3)教学顺序:包括环节、环节目标、使用材料、呈现方式与环节评价;(4)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5)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

通过课堂反思,让我学会了教学设计时如何让学生这个主体在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生物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3.课后总结的反思

每节课结束后,其实有许多值得教师回味的地方,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常常从课堂的亮点和败笔两个角度去加以反思。

3.1 亮点反思。总结精彩发扬光大,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精彩之处。如:有时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有时教师信手拈来,成功地运用了某种十分称心的教学方法;有时开展“双边”活动取得意外的成功;有时某些教育思想得到了有效的渗透;有时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闪现出灵感的火花等等。这些都是授课者应该及时总结的内容。

3.2 失误反思。如果教师在每堂课后都能仔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对课堂教学失败的原因认真地剖析,多积累“病例”,同时对症下药寻找“疗法”,就会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通过教学反思,每个教学设计的优化方案在课后反思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现了对教学设计的二次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在下一轮教学的后续发展潜力。

4.学生评价反思

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学习后,对活动成果或学习效果给予评定,给予一个认同,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自信心。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发展性评价,即使用激励的方式,从多方面、多层次地让学生获得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由于教师在主客观及凭自己的经验、阅历及喜好,在评定学生方面会有一些偏听偏差,那么我们反思时应从哪些方面去寻找自己的失误点,及时调整自己?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有效性;意义

反思教学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知对象进行全面而冷静的思考和总结,不仅是对教学工作的得与失作一次全面的评价,更是对教学工作者一次全新的剖析和提升[1]。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在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生物教学反思,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描述:

1 写教学反思势在必行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单纯在心中想想的思考,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不能有根本性的提高。而写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深入剖析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闪光点,从而为以后的教学添砖加瓦。2)促进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只有善于反思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教学,才有可能激发出理论与实际创造性的灵感。而写,恰能把课堂上的奇思妙想以及面对学生时突发应对的情况记录下来,作为一笔可借鉴的资源,以供在以后的教学中享用。3)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停留在表面的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再回顾,并不会深刻透彻。而写,往往查阅资料,翻看书籍,促进教师进一步学习,使思考和理论相结合,从而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提升。

2 高中生物开展教学反思的现状

1)课堂教学理念陈旧。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生物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知识的灌输,更应该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学生容易忽视生物的重要性,认为是个“副科”,教师应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社会、生活、经济的联系,以及对医学界的影响[2]。例如,开展“生物学科重要性”的专题报告,讲述屠呦呦等生物界成功事例,让学生切身感受生物之重要。2)课堂教学方式单一[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何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地位显得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成都也与以往不同。因此,我们教师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努力探索最适合现阶段学生的教学方式。冗长而繁琐的授课已经不被认可,要巧妙设置课堂提问,加强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定期评选优秀小组等。3)集体备课留于形式。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互相切磋的平台。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从中汲取他人优良的教学心得,融合于自己的教学中[4]。还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供别人点评。因此,把握集体备课的机会,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尤为重要。4)缺乏积极主动反思。教学活动之后,要经常从以下方面评估自己的教学:教学行为是否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否有“沟通”和“合作”;是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否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如此,才能在反思中提升自我,成就自我[5]。

3 高中生物_展教学反思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的反思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反思失误。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一堂课无论准备的多么充分,都不可能吻合真实的课堂,反思课堂上的差错,记录教学过程的不足之处,对本节课进行全面回顾、梳理、诊断、探究和剖析,找好“病例”“病因”,开好“处方”,开辟新的教学途径,增强合理性和实效性。2)反思成功经验。课堂上如期达到的目标,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以及对课堂上突发状况的巧妙处理都可以作为成功案例。要注意留心观察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对课堂结构的适应程度,对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课堂分析探究,归纳总结[2]。例如学习“有丝分裂”时,注意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就可以顺利实现教学目标。3)记忆教学过程中闪光点。课堂上运用得当的教学方法应及时记录下来,加以定格,不断完善,逐步改进。4)反思课堂学生状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方法,要求,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等,从而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 如何结合互联网+更好开展反思教学,促进教师自身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目前教师采用最多的方式。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将抽象的内容动态化、直观化,极大地分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但如果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多媒体很好的调配整合,仍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1 板书教学不容忽视

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但教师不能一味的追求大容量灌输,新课程理念强调师生共同探究,学生相互合作,然后归纳总结,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粉笔+黑板”的模式,给学生呢个充分思考探究的时间,让板书发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回忆和识记知识重点的作用。也避免了学生只听不记、只记不听的错误方式。板书的书写也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听漏的知识点,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4.2 整合多种课程资源

虽然教学课件具有表现力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但从网上下载的课件并不完全符合教师的教学思路,难以满足课堂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在通读教材,泛读教材,又精读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的对课件进行增添、删除和修补,使其符合自己教学风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资源[7]。如在讲“种子的萌发”“有丝分裂”时,可以插入动画,音频讲解等,这样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辩证地看待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虽然大大减少了板书的时间,却也容易让学生陷入只听不记,或是只记不听的恶性循环,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时,教师要注意放慢速度,多留给学生动脑筋、动笔头的时间,并且开展讨论式教学。多媒体的另外的弊端是,会过度依赖于前期的教学准备,灵活性较差,无法记录师生互动交流的知识结构,而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所以,教师应辩证的看待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8]。

5 结语

无论课堂设计的多么完美,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后查漏补缺,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从而使教学日臻完善。更要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化自己的教学效果。高中生物的教学离不开反思。反思是为了促进发展,反思是一种有思考的学习,是一种有理性的总结,有反思才有进步,有反思才是完整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乔春艳.高中生物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颜丽萍.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李小平.浅谈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生物教学[J].改革与开放,2009(9):151.

[4]夏强.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5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1.

[5]朱恩位.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反思[J].新课程(下),2012(4):155.

[6]郭瑞波.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生物教学初探[D].河南师范大学,2015.

篇4

1、上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做好模块设计

在这种变革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指导者的作用比以往更显重要。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的课程文件和《标准》,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要求,更新教学观念。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透彻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进而才能做到教学设计的整体性。例如,对于伴性遗传的学习,我们也可以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先给出学生伴性遗传的具体实例,让学生提前了解。二是首先给出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然后要求学生课前分析这些基因可能怎样传递,基因的这种传递可能使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

2、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重视过程也要重视结果

老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给同学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是为了学生多汲取东西的,所以老师们应更多地顾及学生的反应,多考虑些学生的需要和临时出现的课堂需要,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内容时,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呼吸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它能使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如课后作业,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可引导探究(1)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如质量分数为 10%和30%的蔗糖溶液)(2)探究某种分子能否穿过半透膜(如淀粉分子与碘分子)(1)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的浓度(如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探究(2)证明植物通过气孔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水。高中生物课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

4.处理好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教育的反思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不可否认,这两者虽然存在矛盾,但它们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一致。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素养提高为核心任务的教学,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篇5

关键词:教师;高中生物;自我评课

新课改中,教学理念与教材、课标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需要教师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如何更好地评价课堂教学也成了必须研究的课题。教师进行教学评价,首先就要更新教学评价理念,建立教学评价的新标准,并在实践中掌握评价新技能。这些都离不开教师个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课是一种简单易行、比较普及的途径。

所谓“自我评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根据新课标与评价标准及课堂反馈信息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是对教学全过程的评价,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更好的调节控制而进行的评价。自我评课是一种教学反思,是在教学结束之后的反思。高中生物教师自我评课是高中生物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或是教师在授课后对同行关于本人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的评述。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总结了个人的一些做法与反思,与大家共勉。

一、自我评课的内容

评课的内容很广,可以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但泛泛的、无主题的评课不易操作,也会影响专业发展的有效性。为了增强评课的有效性,我制作了问卷《关于如何进行自我评课的问卷调查》,问卷的采样注意广泛性与代表性。然后对50名高中生物教师进行了调查,了解广大教师进行自我评课的现状与认识。根据调查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大多数教师希望从“以学评教”“以生成评预设”的角度进行自我评课。于是,我就把“以学评教”“以生成评预设”确定为自我评课的主要内容。

本着“以学论教”与“学生为先师生并重、过程为先过程与结果并重、生成为先预设与生成并重”的原则,我认真学习了《温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课表》。以它为基础,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制作了课堂教学《自我评课表》。

二、高中生物自我评课的流程与常用方法

1.自我评课的流程

实践前,我确定以行动研究法与总结法研究提炼自我评课的一般流程。通过实践中的不断修正、总结,形成了比较有实效、容易操作的流程,即“备课、上课、考查、评价”。

2.高中生物自我评课的常用方法

评课的方法有很多,反思方法也有很多种,可以写教学反思稿、教学叙事、网络日记、录像录音等。自我评课作为教学反思的一种形式,自然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实践。实践后我发现以下几种方式最好操作。

(1)对照《课堂教学问题录》,逐条分析

首先,我通过理论学习并结合实际经验,我制订了《课堂教学问题录》。

上课结束后,我会对照《课堂教学反思录》逐个问题进行回顾,寻找出最主要的问题,然后结合相关标准进行反思与评价。

(2)观察录像,统计数据

这种方法基于所授的课已用摄像机录制下来。首先我录制课堂教学过程,课后观摩录像,记录《课堂教学观察和细节记录表》。再从数据分析中找出问题,结合录像深入地分析评价自我的教学。

(3)专题研修,总结提升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存在某个问题,而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却很难。于是,我们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专题研修,以求找出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磨课的形式展开研究,以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再预设、再教学,课后针对该问题进行再自评、再剖析。它的操作流程一般如下:

①制定目标;

②收集资料分析;

③根据目标自我诊断、自我评价;

④如果目标已达到就转入第7步;如果目标未达到就找出其中的薄弱处;

⑤针对不足处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改进;

⑥实施一次,对目标达成度自我评价;

⑦制订新目标,进行新一轮改进、完善。

实践中,问题解决方法的相关理论依据的寻找与确定是一个难题。以下举例说明。

日前,在教学必修2“人类遗传病及优生”高三一轮复习的公开课,之前曾上过两次试讲,作了反思和教学上的调整,笔者觉得还是有必要再一次进行理性上的元认知,下面笔者就以边叙边议的形式跟大家从引入这一主题进行一些交流。

1.学情背景(略)

2.引入的第一次设计与实施

呈现资料:(1)新生儿中,1.3%有先天缺陷,其中70%~80%由遗传因素所致;

(2)15岁以下死亡儿童中,40%由于遗传病或其他先天性疾病所致;

(3)自然流产儿中,50%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

(4)21三体综合症总数100万,以每年2万递增。

师: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的传染病已逐渐得到控制。而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哦。

师: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人类遗传病优生。

认知:讲给教师听还是可以,但讲给学生听,这是不是还有点不够形象?用嘴巴讲道理显得有些苍白,于是我准备进行新的教学调整,有了第二次的引入设计。

3.引入的第二次设计与实施

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 思考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生物教材也是几经改进,就是为了适应当前学生现状,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更是对教材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有所收获,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愿。

一、教师要善于反思,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名合格的初中生物教师,除了拥有过硬的初中生物教学水平以外,还应该具备不断反思的能力。不是每一个教师都会反思,但是会反思的教师就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能加以改进,对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当代教师已经不再是以往的“教书匠”,而是向着多方位、全民型人才进军,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考验的是一名教师的综合素质。所以说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本身综合素质是关键。所以教师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还有哪些不足,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需要怎样改变,体察学生的感受,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总之学会反思的教师一定会有进步,更适合当前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

二、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不能照本宣科,要开展提问式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师生互动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实际开展互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更难容易表达自己的学习欲望和对生物课程的热情。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也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在开展互动式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三、善于创造情景,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物教师应该致力于初中生对生物课程兴趣的培养。初中生物课程本身会涉及到一些小实验,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师生感情的机会,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我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来讲,在开展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引入和创设情境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如果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恰到好处地引入小实验,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与学生做朋友,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教师要想办法拉近学生与自己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害怕教师。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如果学生对一位教师有意见,就很容易对这门学科不感,影响教学质量。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十分必要,这一点不难理解。比如一个人在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而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这里我们来举一个例子: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先讲个故事或谚语,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克隆”技术,“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愉快、兴奋的正面情绪状态下,再画出若干个从属关系的包涵图表来解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及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五、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学生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并储存,然后指导行动。”这就说明教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首先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做一名自信、乐观、积极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教师的自信心来自于不断的自我磨练与提升以及良好的心态。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课后生活也是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机会。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证明自己,也可以通过课余活动提高自信心,培养良好乐观的心态。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人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学习的关系,更是朋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篇7

关键词:生态系统;结构;教学设计

一、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图

在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三教材中,《生态系统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它有着承前启后、能力与方法引领、理论联系实际等重要地位。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本课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讲授式,属于“师讲,生听”的“包办式教学”。

传统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比较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学法指导、能力及方法的引领以及学生的情感需求方面往往都被忽视了。因而使学生不会观察和质疑,疏于发现,难以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采用“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反馈与生成”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寻求课堂教学方式和师生地位的转变,使知识与能力、素质和潜能通过互补和结合,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上述的教学理念,本课以三维目标和学生需求两个方面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开发智力,能从较高的层次把握本课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体验和感悟生命现象和生命科学的魅力,培养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三维目标的达成要求较高,学生在初中科学课中已有相关知识储备。从教材内容看通俗易懂,自学就能基本掌握教材的重点。但是,要深入领会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具有密切的联系,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在此基础上感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学科观点,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应围绕三维目标精心设计。

三、教学目标定位

1.知识目标

(1)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运用系统观点分析生物学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能力。

(2)理解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整体性原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感悟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培养学生联系生产、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

(2)培养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能力。

四、课堂教学实施步骤

1.导入

用《太湖美》音乐配上PPT图片展示。引出什么是生态系统,并讲解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向学生展示制作的生态瓶和有关资料、图片,这是我们初中甚至小学就接触到的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①生态瓶内有哪些成分?②生态瓶内各成分的关系怎样?(试用结构模型的形式呈现)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评价后,CAI课件展示生态瓶结构模型,教师通过生态瓶结构模型总结出生态系统具有开发性的原理。

(2)以上我们探究了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生态瓶放大到池塘生态系统,试比较它们在成分上有什么异同点?(学生识图探究)教师将生态系统进一步放大,引导学生认识各类生态系统,最后到生物圈。通过各类生态系统的研究,教师让学生自主总结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3)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作用和关系如何?先导读(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再启发生疑(怎样验证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作用呢),最后导“生成”――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如:分解者的地位如何)(学生分组设计、交流、讨论)。

(4)学生反馈、总结,教师总结、评价。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先课件展示草原生态系统,让学生找出野兔、鹰、狼、草等生物之间的关系。

(2)请学生自己写一组食物链。小组互相讨论后CAI课件展示,最后教师给予评价,并向学生阐述食物链中的成分及地位。

(3)激发学生兴趣,以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青虾、青虾吃泥巴”引出食物链的判断和书写。(活跃课堂气氛)

(4)讲述: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并不是单独孤立的,各条食物链也不是平行的。自然过渡到食物网。能力提升:引导学生讨论食物网上某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5)学生展示、汇报,教师讲解: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个体的数量越大,营养结构(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这样,既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又让学生感悟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树立珍爱生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

4.板书和小结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和无机盐等)

②生产者(主要类群)

③消费者(初级、次级、三级……)

④分解者(代表生物)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①食物链:概念;类型;实例。

②食物网:概念、简图

本课小结:

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讨论:(1)请两个学习小组谈谈对生态系统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系统)的理解,教师注意表扬、鼓励学生开放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等等。(2)我们校园周边有哪些主要污染源?你能给出治理污染的较好方案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思维解放出来,升华感悟、学以致用)

五、课堂教学反馈

同学们,请运用你所学的有关生态学知识,对“太湖蓝藻”的治理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撰写科研小论文,提升学科素养。

六、课后反思

反思一:本课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问题和归因分析)

反思二:教学任务的完成落实情况。(问题和原因分析)

反思三: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合理性分析。

反思四:教法、学法指导、多媒体教具的运用效果分析。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改革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切实推进教学方式的革新和转变,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文章对高效课堂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一种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追求,即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而其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主要是指在正常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消化更多的知识。

评价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基本原则不是看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既定目标,而是要看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到知识的多少,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是否提升,是否有助于其问题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

从教师的角度看,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课堂,可称之为高效课堂:第一,根据课堂教学标准与学生真实情况,合理规划和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如果预设的教学目标达不到,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则需要及时根据教学情况作出调整,使学生更好适应教学过程;第二,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和积极参与;而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主要要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是否灵活,以及学生对教师课堂如何评价;第三,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跟进、监测、反馈和消化等多种方式巩固教学成果,从而更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二、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路

(一)坚持走出去,向名校看齐。当前,新课改风起云涌,涌现了一批具有精品课堂的名校,如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具有立体式、大容量和快节奏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也采取了较多新颖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应与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吸收精髓,去掉其糟粕。

(二)勤学苦练,修炼好内功。不断向名校学习,同时也需要不断修炼“内功”,这才是打造精品课堂的根本所在。

要做一个高境界的名师。这里的高境界,是指低境界,也就是知识与技能层面,着眼学生成绩,以教为主,以考为主,把自己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教书匠,这是低境界。而高境界是指着眼于育人层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三维目标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因材施教,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是高效课堂。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思想上进行“修炼”,坚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将自己逐步培养为专家学者型教师。

(三)教师要提高五种能力。教师除了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外,还需要加强五种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能力: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打造高效精品课堂,要不断攀登教科研高峰,根据生物教学内容,作为教科研的主要方向;二是提高自身编制教案的能力。教案的编写是一项技术活,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教案是教学的载体,也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依据,所以需要根据课程的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案。三是提高自身试题命制能力,在教学中,应当科学制定试题,尽量少做套题,这是一个总结与提升的过程。四是提高教学过程中灵活组织能力,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的整体策略

为了构建初中高效课堂,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课中驾驭以及课后反思。

(一)课前准备工作。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准确解读文本,自主研读文本,尽量抛开教学参考书目,独立钻研,并多方参考,准确把握书本内容;二是科学制定教案,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等,科学设计具有独立见解的教案;三是准备好教学的用具。

(二)做好教学过程的驾驭。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理念应当是“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因此,这就需要关注到教师的自身定位,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深度,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也需要关注预设的现实情况和发展动态。

(三)课后反思。教学反思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重要步骤之一,它是指教师对整个教学行为的再认识、再思考,即对整个生物教学过程的一次“再回首”。课后反思的核心在于问题,要分析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提升或者超越的目的。

课后反思的流程为“问题反思解决提升”。在课后,教师应当善于回顾,总结出课堂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的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不足之处,这必将有助于提升课堂效果,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

四、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需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打造精品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文章在介绍了高效课堂内涵后,提出了构建初中高效课堂的思路,并从课前准备、课中控制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整体策略。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生物教师 生物教学 教学后记

新课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通过教学反思,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后记”是活页教案中很不起眼的一小块,我就是在这块小天地里进行了反思教学的实践。近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写好教后记首先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教后记的内容很多,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记成功做法

教学设计的奇思妙想,灵机一动;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举;师生交流的精彩发言,火花显现……教学中还往往出现精彩难忘的片段,如新颖有趣的导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得体的比喻,教师适时巧妙的设问,突发事件的处理,简洁明了的板书等,这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信息技术方面的独到见解,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后将这些课上发生的点滴花絮记录下来,日后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会有大的飞跃。如讲“遗传”第一节时,我以一个问题结尾:一对夫妇,男的是单眼皮、小眼睛,女的是双眼皮、大眼睛,假如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应是什么样的眼睛每当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的开始争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结尾被我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记失败之处

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例如,在讲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3次,后代中纯合体占多少,显性个体占多少时,我按常规思路,先画出遗传图解,再统计后代各种类型的几率,这样做十分复杂,而且极易出错。我将这一教训写入教后记中,并变换思路,打破常规,换角度思考,提出改进方案,引进数学中概率计算法,不难得出结论:后代中纯合体占1-(1/2n),显性个体占2n+1/2n+1(其中n为自交次数),这样就使问题迎刃而解。

三、记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四、记学生问题

下课后,学生会提些问题,有些是学生没听懂的,有些是学生的一些误区,有些是学生对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记下,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减少偏差。如“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课后我将学生的问题整理如下:(1)人吃咸菜多了为什么感觉渴(2)输液时,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浓度太大,行不行如果把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换成无菌水,行不行(3)为什么夏天喝浓度高的饮料,越喝越渴(4)植物死细胞和活细胞与水的关系一样吗(5)当细胞外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近乎相等,可否以此测出细胞液的浓度(6)浓度大相对含水少,浓度小相对含水多,水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渗透,即由水分子多的地方向水分子少的地方渗透。(7)若把经盐水浸泡后变软的材料再浸入盐水中,将会有什么现象出现(8)海洋中的植物为什么不会有“烧苗”现象发生我把这些内容及时给学生讲解并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并加以引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记学习心得

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例如,在资料上看到的关于“三大类有机物的代谢”内容总结为一分二合三转化;关于“动物胚的发育”中的原肠胚时期特点简单概括为一孔(胚孔)、二腔(囊胚腔、原肠腔)、三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等,我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在讲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引入、穿插,收到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篇10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指导性探究 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呈现出了新面貌。指导性探究教学是顺应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生物学科的特点和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广大生物教师所接受。那么,高中生物指导性探究教学实践怎样有效开展呢?下面笔者主要针对这一问题作分析研究,期望为高中生物教学尽绵薄之力。

一、指导性探究教学及其意义

指导性探究教学是探究教学的一种,主要是指老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水平,为学生设置一些难易适中的任务或者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多种独立研究的途径,自主学习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与知识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指导性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重视老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进行自觉、主动的探索学习,掌握认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自主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起因及内部联系,并形成完善的概念认知结构。指导性探究教学的主要流程是提出要解决的任务或问题—作出假设—讨论确定小组活动计划—实施探究活动—整理、分析、讨论探究的数据并得出结论—师生讨论分析结论的可靠性—总结整个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评价。

指导性探究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重视师生互动交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重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协作探究学习,更容易地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概念、原理及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高中生物指导性探究教学落实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

指导性探究教学可以在高中生物教学实验及探究两个环节中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强化生物教学效果,而指导性探究教学的基本环节就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那么,高中生物指导性探究教学实践的主要过程是什么呢?主要可以从教学中三个主要模块进行有效的概括。下面以“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生物探究实验为例进行详细的论述。

1.课前准备阶段。课前准备阶段是进行指导性探究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良好开端,可以有效提高生物课堂上指导性探究教学的效率。课前准备阶段主要包括老师和学生两个部分:一是老师要在课前准备关于了解学生具体情况、教材的内容等,并且要准备探究中所需要的材料、器械等相关物品,还要事先进行预实验,掌握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如果没有进行预实验,就很难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尽量做到数据测量的准确,进而影响到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所得的结论,其与真实结论之间会存在明显的误差;二是学生要在课前做好复习和预习的相关准备,为探究实验做好知识储备,为课堂实验探究提供保障。

2.课堂教学阶段。(1)在课堂导入阶段,老师可以通过巧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即将开展的探究实验活动保持较高的热情,如问题情境导入、旧知识导入、多媒体导入等,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组织探究阶段,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五个部分。如先提出“核酸在细胞中是怎样分布的?”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做出假设“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并制订实验计划,之后实施计划:“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进行水解用蒸馏水冲洗涂片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5分钟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并详细记录: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最后依据教材中的知识,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即“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3)进行成果展示,小组之间进行经验交流。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让学生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和自主探究方法体系。

3.课后评价及反思阶段。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整个探究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整体的评价与反思,主要评价在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学生实验方案的创新性,以及结论的准确性概述等,还要对本章节的知识重点与难点进行有效的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实验探究的学习效果。老师还需要对探究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制订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方便下次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总而言之,指导性探究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适应新课改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最新要求,也符合生物学科的特点,以及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研究能力,也提高了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而高中生物指导性探究教学实践的过程需要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和反思三个方面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实施的效果,充分发挥指导性探究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