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声医学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生殖医学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对于生殖医学研究生的带教方式一直没有完善的教材及教学指南,而超声诊疗技术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关键词:生殖医学;研究生;超声诊疗
生殖医学是研究我们人类生殖相关问题的学科,辅助生殖技术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而超声诊疗技术作为现代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工作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生殖医学专业领域当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辅助生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学科,尚未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目前的教学方式仍在不断探索当中,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及不足之处。本文旨在对所在医院的生殖专业研究生的超声带教期间进行积极教学探索,并认真了解听取了学生的反馈意见,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生殖医学的特点
生殖是我们人类生存得以延续的永恒主题,生殖医学,则是研究人类生殖相关医学问题的学科,它是研究人类生殖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综合性医学学科,涉及妇产科、生殖内分泌学、胚胎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等多个学科,同时它也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自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尽管生殖医学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 bryo transfer,IVF-ET)技术为核心的辅助生殖技术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生殖医学是妇产科学的一个分支,其面对的患者群体及诊断和治疗方式与妇产科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的临床带教应该具有其特殊的带教方式和特殊的侧重培养方向。
2 超声诊疗技术对生殖医学专业的医生的重要
随着超声医学的高速发展,目前超声诊断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随着生殖医学的飞速发展,对于超声诊疗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辅助生殖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卵子、、受精卵、胚胎的操作处理来治疗不孕不育的技术,主要的操作流程包括了药物的控制性超排卵、获取卵子、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步骤。整个辅助生殖技术的过程中,均需要超声辅助监测,包括卵泡数量、大小、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等,这些结果将决定临床促排卵给药的时间及剂量,而超声监测下胚胎移植可以显著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同时,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珠孕的双胎率、颈项透明层异常率高,早期胎儿超声筛查能够焦躁、有效的发现异常儿及高危儿。而超声诊疗还可以发现宫腔内病变、评价输卵管通畅性、评估子宫内膜的容收性及卵巢储备功能等,所以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除了具备生殖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对超声诊疗技术的理论、实践知识有所掌握,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医疗水平,更好的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3 临床实践的困难
3.1生殖专业的医学生对超声诊疗的重视程度 临床医生对于辅助诊疗技术的重视远不如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很多医生潜意识里认为,辅助检查仅仅是服务于临床,医生只需要会读报告,会诊断,会开药就能够胜任,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临床医生掌握辅助诊疗技术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显得尤为重要,而超声诊疗技术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临床医生显得更为重要。在研究生实习期间,是一名生殖专业医学生像生殖专业医生转变的过程,它不但能够为研究生提供临床工作经历,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专业的价值观和具有独特风格的临床工作方式。而研究生实习期间对于超声诊疗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则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更是受益匪浅。
3.2临床实践的问题 目前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对于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造成极大的困难,来诊患者多为女性,检查部位均为需要保护的隐私部位,所以很多患者不愿意配合教学,且根据目前的医疗法规,研究生的动手机会越来越少,这使得研究生对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所欠缺,对于一些诊疗常规的操作流程不甚熟练。虽然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为众多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希望,增进了他们的家庭幸福和改善了生活质量,但同时对于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对于生殖医学的伦理,还有患者的隐私、社会公益原则等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受到生殖医学学科涉及面广泛的影响,生殖中心的各个岗位是根据不孕、不育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流程来设置的,岗位较多,包括不孕症门诊、辅助生殖B超室、手术室、胚胎实验室和档案室等等,研究生均需要在以上岗位进行轮转学习,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整个治疗的流程,但是临床实习的时间有限,如何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可能的传授最大量、最优化的知识是带教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而对于医学研究生自身的挑战除了学科压力大、知识面广之外,还有很多客观存在的因素影响。目前很多用人单位要求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具有医师执业资格证书,执业医师考试成为了研究生研一甚至研二的重中之重,花费了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复习和准备考试,而本来就很少的临床实习时间进一步被挤压,深入临床工作、接触患者、临床实践的时间进一步减少。
4 如何进一步优化临床带教工作
篇2
[关键词]超声医学 课间实习 优先
现代影像医学的飞速发展,使得医学影像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知识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临床需要,为此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摸索。超声医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分支专业,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由于医学实践本身的复杂性、独特性及组织脏器疾病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对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技术,这就意味着超声医学专业必须十分重视实践。
一、现代超声医学发展趋势
影像医学的发展史可追溯至1895年,经过一个多世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一个强大的体系,其中超声医学的发展足以让医学界为之目眩,其诊断已从形态学迈向临床治疗,超声介入治疗正与肿瘤、微创治疗、生殖医学、外科不断融合发展,使其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超声医学已成为集诊断治疗为一体的学科,与临床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二、超声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超声医学从上世纪70年代进入国内,理论、临床实践均处于求知、摸索阶段。近30年,国内临床超声诊断水平已逐渐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但高等医学院校培养超声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远远落后于国外知名医学院校。目前国内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先上理论课,后实习。书本中对一种疾病的图像特征描述均为文字形式,此种根据形态学改变对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靠枯燥、单一的理论文字描述对超声专业学生来说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出现了动起手来探查不到正常脏器,而认知正常脏器的形态更无从谈起的结果。通过多年的超声教学实践,深感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当代世界的医学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材不断更新,在总学时增加不多,而内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于超声专业学生教学模式改革即:优先进行课间实习并增加实践课学时,后上理论课并减少理论课学时势在必行。
三、超声专业课间实习优先理论的实践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模式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兴趣,优先开设实习课
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多的实践机会,为此应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临床实践环节的教学,优先开设实习课,运用多看图像和亲自操作等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各种图像在脑海中留下清晰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兴趣,改变以往学生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帮助学生以动态实时的观察组织脏器的形态 为基础,优先掌握形象思维,经过概括后形成解剖和病理的概念,再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判断,推测出属于哪些疾病的可能性,从而对抽象思维的理论内容“豁然开朗”。这样就摒弃延用了几十年的教学模式所有的弊端,即学生从未接触过各组织脏器正常超声图形特征,就强硬接受其图像特征的理论描述,而且单靠教师在课堂乏味、陈旧古板的满堂灌的理论讲述,放映的幻灯也是静态图片,使得学生脑子里一片混乱,肝脾不分,看图片也是‘云山雾罩’,由此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觉得超声太难学、难懂、难鉴别。由于对各组织脏器正常、异常超声图像特征的无法想象、不理解,学生光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考试一结束,一脑子理论全忘光,动起手来探查患者出现零图像。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
超声医学强调的是实时、连续、多切面及动态观察疾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超声图像的显示具有多种方式,我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上百例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疾病的宝贵超声影像及其相关医学资料,为建立超声医学多媒体图片库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使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有了有武之地。建立健全超声基本技能操作影像库及超声基本技能操作影像示范教材迫在眉睫,通过教研室及超声技能实验中心对全身各组织、脏器进行超声影像动态采集,后期编制,建立动态影像数据库,让学生认知动态影像;根据采集的技能操作影像,与国内各高校专家研究讨论、统一标准、统一操作规范,编制相应的影像示范教材。这样就形成了图像清晰,影像直观生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界面,从视听多种感官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影像库以疾病名称、超声特征、组织器官等关键词分别分类,具备检索功能,附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等数据,辅以文字、声音、动画注释。同时创建超声医学技能操作网络教学平台,充实网站材料,建立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教研室―科室三级联系网。与国内知名院校及医院构建联合平台,远程协助,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网站教学资源,与教师教学互动。
(二)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
超声医学专业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每一个患者正确诊断都牵涉到各方面的医学知识,对多学科信息的综合分析、融合贯通,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进而得出正确结论,都是对医生的基本要求。所以单纯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医学人才发展的需要,也很难跻身于国际医学人才的竞争,为此,应在医学实践上有丰厚的知识底蕴的后劲。
(三)加强科研素质培养
超声医学专业培养的超声医师既是该专业临床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超声医学科研的生力军[2],因此要在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这也是以往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要扭转这种局面,学校、教研室和教师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先进成果和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循序渐进地激发其科研创新意识和科研兴趣[3]。
(四)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启发者,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故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超声医学发展迅速,知识积累多,更新周期短,良好的思想品质、先进的教学理念,广博的人文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是教师必备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进取,紧跟本学科发展前沿,将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溶入教学,善于获取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来提高自身素质的修养,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跟上现代教育时代的步伐。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影像医学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对超声专业的教学模式及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站在发展的角度,从学校培养学生的近期和远期效果综合审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落后于时代,超声专业课间实习优先的教学模式改革正等待实践的检验。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L2010323)
[参考文献]
[1]王萍.临床医学专业超声医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现代医用影像学,2004,13(6):274-276.
[2]张萍.关于超声医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思考,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247-2248.
篇3
教师是循证医学教育的实施者,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医学教育观念,认识到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并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和培训掌握循证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循证医学资源分布与互联网检索,循证医学文献检索特点以及文献评价方法和原则,荟萃分析与系统评价的方法与原则,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程序与方法。要充分认识循证医学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意义,掌握循证医学的教育方法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传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
以讲座的形式向实习学生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实践方法,使其认识到:
1.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将医生个人的临床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与现有的最佳临床研究结果及患者的选择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为患者制定最佳的医疗决策。
2.循证医学的实践包括5个步骤:①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②系统检索相关文献;③严格评价文献质量,找出当前最佳证据;④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⑤后效评价临床实践及结果。
3.循证医学证据根据其来源、科学性和可靠性分为5个等级(可靠性依次降低):Ⅰ级,所有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Ⅱ级,单个设计良好的RCT;Ⅲ级,单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Ⅳ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Ⅴ级,病例报告和临床总结及专家意见。
4.循证医学并不否定经验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
三、指导学生获取循证医学证据
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关键,证据的获取必须通过文献检索。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文献检索缺乏相关的知识,仅局限于用百度(baidu)或谷歌(google)等一般搜索引擎查找文献,因此所获得的文献资料较局限,专业性不强。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检索到合格的文献,首先向他们介绍一些循证医学资料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如Cochrane图书馆、Campbell协作网和Pubmed、Springerlink、Ovid及CHKD等电子数据库。并教会他们怎样用主题词、关键词、刊名、布尔逻辑(and、or、not)和文献类型等方法使用网络资源检索文献。由于医学文献检索中所获得的证据常常种类繁多、结果多样化,因此,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循证医学网站,查阅有关新研究、新技术的系统评价和二次摘要文库,正确评价文献的真实性和临床价值,以便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了解本专业最新动态,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更新、丰富医学专业知识体系。
篇4
【关键词】 预防医学;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
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 自2010年成立以来就推进循证医学理念及方法在临床和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提高疾病的早期防治的科学性和效果, 发展于我国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治未病”的概念[1]。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在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因素下, 血流, 甚至会演变成肺栓塞, 危及生命。预防医学是在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的前提下, 结合患者的意愿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92例拟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99例患者的资料, 如有下肢骨折术(髋部骨折)、直肠癌和脑梗死等疾病的患者, 按入院时间和本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 2 评测标准 采用国际预防静脉血栓研究会指定的标准, 每日细心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情况, 在治疗18 d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分析, P
2 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6 例, 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预防医学是指医护人员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 在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的前提下, 结合患者的意愿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到最小。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诊断具有无创、准确和精确性高的特点,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和预防的首选方法。
3. 1 血流滞缓的预防 各种炎症水肿或治疗的制动, 会造成下肢静脉回流缓慢和周围压迫。患者在卧床时患者下肢抬高大约30°, 窝处需有支撑以促进静脉回流。还要鼓励患者主动活动, 可按摩下肢腿部肌肉, 并且随时观察肢体有无肿胀现象。抗血栓袜可呈递减式地降低足部压力, 如全髋置换患者术后使用医用T.E.D梯度压力袜使下肢静脉血液更好地回流, 减少血栓形成, 可以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2]。
3. 2 静脉内膜损伤的预防 若静脉损伤时, 外漏有创伤的内膜下层及胶原会造成静脉内皮组织部位的损伤和其功能埙伤,都会引起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最终导致血栓的出现,这时应给予抗凝溶栓和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有溶栓疗法、抗凝疗法和祛聚疗法, 介入治疗有导管内溶栓、血管腔内超声消融术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局部应用用量合适的小剂量尿激酶可使下肢深静脉血栓部位的血药浓度明显增加,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医护人员还要密切关注血液高凝状态下的用药情况, 定时检测血脂、血糖、凝血四项指标, 如有异常要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3. 3 饮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饮食应注意清淡, 减少食盐摄入,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等降低血液黏稠度和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以保证排便通畅, 减少由于排便用力而使腹压增高。吸烟患者应该禁止吸烟, 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
3. 4 心理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活动, 做好宣教工作, 树立患者战胜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信心, 如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癌症腔静脉滤器置入并溶栓患者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和形成Orem 自护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3], 对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万林.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循证医学方法学组成立暨学术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5(5):441-442.
篇5
对孕鼠的研究发现,当孕鼠暴露于超声波后,其腹中小鼠正在发育的大脑的少量神经细胞不能在大脑皮质中正确地延伸。不过,主持这项研究的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生理学系主任帕斯科・拉基克首先对目前的超声波检查作了辨护。他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对人胎儿作超声波检查是不妥当的,也不是说为了医疗目的而作超声波检查需要禁止。但是,这个结果也意味着怀孕女性应避免做不必要的超声波检查。
拉基克等人对孕小鼠做了不同的超声暴露研究,时间长度从5分钟到420分钟。在小鼠分娩后对其大脑作研究,并把它们与母亲没有接受过超声波检查的小鼠的大脑作对比。对335只小鼠作研究后得出结论,母鼠暴露于超声总的时间达到30分钟或以上者,子宫中的小鼠大脑中“一小部分但无统计学重要数量”的大脑细胞不能在大脑中适宜的部位生长,而是分散在大脑中不适宜的地方。而且,这些受到影响的大脑细胞的数量随超声暴露的时间延长而增多。
对此结果,美国超声医学研究所当选主任约瑟华・科佩尔则表示,超声医学研究所试图劝阻“娱乐性”超声检查,但是,对于有益的医学检查,超声波有重要价值。所谓娱乐性使用超声,就是为胎儿拍摄超声波扫描图(由超声波扫描所产生的未出生的胎儿或某一体内器官的图像)。
超声检查能清楚地看到胎儿的外貌,是否有畸形,但是不应当用超声仪在母亲的肚子上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地检查。
对孕妇的早期超声检查只是确认胎儿发育有几周,后来的检查则判断胎儿有无解剖缺陷,以及其他问题。但是,由于超声的普及,为胎儿拍写真的时尚风靡美国。最令人担心的是一些演艺明星的推波助澜。2005年,美国的明星演员汤姆・克鲁兹为他怀孕的未婚妻凯蒂・赫尔姆斯买了一台超声仪,以便他们能自己为胎儿拍写真,即拍超声波扫描图(照片)。为此,美国超声医学研究所十分担心。美国超声医学研究所发表声明说,以私人用途购买超声仪在家中使用会出现误用,结果会不同于训练有素的医学专业人员用于诊断的目的而使用超声检查。
当然,拉基克等人的研究也还不能准确说明超声波对人胎儿大脑的发育有何影响,只是认为如果大脑细胞在发育时位置不正常,就会产生疾病。这些疾病包括,智力发育迟缓、儿童癫痫、读写困难、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篇6
英文名称:Journal of Diagnostic Imaging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8001
国内刊号:44-1391/R
邮发代号:46-22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7
关键词:新形势;临床医学;教学工作;浅析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都肩负着十分重要的教学责任和使命。对于医学院校的教师而言,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则更大。随着近年来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院校对于学生人数的扩招,很多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教学工作方面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尽管如此,其教书育人、专业化培养的真谛始终如一。本文旨在应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临床医学教育工作做如下浅析。
1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学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1.1有效满足当下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
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临床医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则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作为一门特殊专业,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彰显救死扶伤的医疗行业精神,强化素质教育理念,构建良好地医患关系,而且对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更能够有效的满足新课改以及时展的需求。总之,在新形势下对临床医学教学形式进行创新的目的,即是不但能够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医疗人才,同时也能够培养未来医师如何和患者建立良好地医患关系,更加有效地推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和稳定。
1.2有效巩固学生医学专业知识
医学院校教育中巩固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是根本。每一个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在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其实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从而也将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师,有意识地对医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其实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并促使其掌握到“学以致用”的本事,尤其是遇到一些突况的时候,医学生则能够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对相关人员进行救援。反之,教师一味的遵循传统教学法,那么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理解知识点的能力等会显得薄弱,从而不利于更多临床医学教学活动的开展。由此可见,如果在临床医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新形势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不同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学生予以不同方式地教学引导,那么绝大部分学生学习专业学习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其在今后是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类似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2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途径
2.1完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制度
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方面的教学改革是一系列的工作,涉及理论知识教学、实验知识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想要促使新形势下相关工作的开展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教学改革制度的完善则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作为高校负责人,除了明确自身的办学理念以外,还要对教师,学生等群体的责任和义务加以明确规定,这样会更利于专业教师相关课程活动的有效开展。与此同时,完善医学院校的基础设施、实验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也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专业课程的顺利开展。以“心脏听诊”相关知识教学为例,由于文字的描述难以达到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人体模拟实验室进行亲自实践操作,从而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和了解正常和异常的心音、心律、杂音、额外心音等。以上这些仅仅只是完善教学改革制度的一部分容,教学改革还应包含更为丰富的内容,比如: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学科的建设,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动性等。
2.2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新形势背景下对临床医学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实际上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作为整个医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比如:在对临床专业的学生展开教学课程的时候,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呼吸困难的病人,突发晕厥,家属跟着情绪激动吵闹起来,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和家属交流、处理病人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教学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将该主题相关内容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并不断呈现相应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总之,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会在课堂讨论中得以激发,并能使学生对所授知识加深印象,甚至当堂掌握熟记,并能激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面对问题去积极思考和解决的能力。
2.3丰富临床医学的教学手段
篇8
【关键词】 超声诊断学;教学
超声医学是一门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超声工程学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属于医学影像系,它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涉及到广泛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而且还包括声学工程学等知识。在教学中,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传授最优化和最大化的知识这对教师来说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规律。笔者根据我们近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总结如下。1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在现今经济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加强医德教育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只有具有良好医德的医师才能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好医师,从而使学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刻苦学习,以精湛的医学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2 应用多媒体进行启发式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实行多媒体教学将传统的被动填鸭式教学方式转换为主动参与互动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超声诊断学教学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在多媒体教学应用上更具有其特殊性,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强调的是连续、实时、多角度、多切面地动态观察所需检查的组织器官正常及异常的声像图变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形象地演示正常的声像图图谱、对照大体解剖图谱及典型病例图像等。应用此方法教学代替以往单纯的板书与口授,使以前一些比较难以解释清楚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掌握,同时在观看图像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引出新的问题,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对学习超声知识产生兴趣,积极主动的思考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后大胆发言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及诊断要点,最后凭借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把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讲解,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对超声理论知识有更加直观的理解,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更全面,又使得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易理解掌握,使原来“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变为“老师易教,学生易学”的良好效果。3 应用临床实际典型病例进行提问教学
在教学中通过引入临床实际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激起学生的探究心,试图寻找疾病的正确诊断。教师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如对于一个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我们可以从阑尾的解剖位置及其特点、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主要分型、声像图表现、超声上与其他急病鉴别等方面进行提问。这样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超声知识,而是密切联系阑尾的解剖、生理,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病生、临床表现、声像图表现及鉴别诊断等来学习超声知识,使得学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省时、易懂易记。4 掌握超声操作技能
超声操作技能是超声诊断的重要基础,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某种疾病在声像图上的表现,初学者或者操作技能较差者不一定能把反映该疾病的声像图显示出来或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只有把超声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才能较好地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进入临床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超声操作技能的基本功。培养学生超声操作技能的基本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要做好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如调节机器至最佳的状态,引导病人在检查床上处于正确的;第二步: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地扫查所需要检查的器官。例如扫查肾脏可按照从纵切、横切、冠状切、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的进行全面扫查,防止遗漏;第三步:,发现病变时要作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如从病变的部位、大小、分布、形态、数量、边界、回声强弱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步: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最后作出诊断。5 注重学科前沿技术的发展
篇9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均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在临床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常合并存在,但其发病机制不同,因此,治疗原则也不同,故术前明确诊断至关重要。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超声诊断仪分辨率的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日益受到重视[1],其能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已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收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间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均经病理证实。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53岁,平均(42.2±5.3)岁;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8~53岁,平均(43.2±5.3)岁。全部研究对象均有孕产史,均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且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IU22及开立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 MHZ及3~5 MHZ。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后(阴超则排尿后),取仰卧位,作纵、横、斜多切面扫查,二维超声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内部结构等;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变化情况,并计算阻力指数RI。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子宫肌瘤组RI与子宫腺肌病组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声像图表现
子宫肌瘤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子宫呈局限性隆起,其中6例多发性肌瘤子宫呈弥漫性增大,1例超过孕3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切面内见圆形等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团块可在浆膜下、肌壁间、黏膜下、宫颈内,以肌壁间最多见,后部回声多有衰减现象。24例(80%)子宫肌瘤界限清晰,周边为假包膜形成的暗带光环;子宫腺肌病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子宫多为轻度弥漫均匀性增大,以前后径增大为著,不超过孕3个月大小。病变部位局限于子宫后壁及角部,亦可弥漫整个肌层。后方回声多以增强为主,共21例,占70%。子宫腺肌病仅在有时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分布较局限时,显示出与肌壁界限较清楚,但其周边无暗带光环。
2.2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
22例子宫肌瘤其边缘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封三图3),血流较丰富,肌瘤较大,边界清晰。肌瘤内部血流较周边明显减少,呈星点状或无血流显示。RI=0.61±0.06。21例子宫腺肌病仅内部见点状或短线状血流者(封三图4),且血流较子宫肌壁明显稀少。RI=0.73±0.04。子宫肌瘤组RI与子宫腺肌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32,P < 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是两种发病机制不同的疾病,二者超声声像图有重叠现象,随着超声诊断仪器及技术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以上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2]。
3.1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声像图表现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成。子宫肌瘤的子宫呈局限性隆起,多发性肌瘤可弥漫性增大;边界清,周边有明显的假包膜、暗带光环,少数边界不甚清楚,多见于小肌瘤;子宫肌瘤可出现在肌壁间、黏膜下、浆膜下、宫颈部及阔韧带内,以肌壁间多见;子宫肌瘤可呈等回声、低回声、强回声或混合不均质回声,以低回声为多见;子宫腺肌病属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弥散于子宫肌壁,引起肌纤维反应性增生,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多为轻度弥漫性均匀性增大,以前后径增大明显,子宫形态尚规则,表现为饱满、圆钝。病变部位多局限于子宫肌壁,以后壁多见,亦可弥漫整个肌层。子宫腺肌病与正常肌壁间界限不清,无包膜。子宫腺肌病周边无暗带光环。子宫腺肌病可见肌壁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大多见局限性不均质低回声、内部见高回声和低回声交织状改变,宫后壁明显增厚,无栅栏样图像[3,4]。
3.2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子宫肌瘤团块周围血流呈环状或半环状,内部呈条状和短棒状,血流较丰富,考虑是由于包绕包块周边的假包膜内分布有放射状血管所致[5],肌瘤内部可记录到低阻力的动脉频谱RI<0.7。而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血流稀少,见少许点状、短棒状血流信号,局限性病灶周围未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环绕,频谱多普勒探测到低速高阻血流频谱RI>0.7。
综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最有价值的鉴别依据是假包膜、界限是否清楚,但单凭声像图表现仍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仍需密切联系临床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子宫腺肌病漏诊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 第4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193-1194.
[2] 许发珍.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分析[J]. 医学信息,2010,9:2640-2641.
[3] 余小红,范光明.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8):1428-1429.
篇10
[关键字] 超声诊断仪;B超维修;医疗设备
超声诊断仪现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中重要的常规诊断设备,但因其属于临床较精密的医疗设备,价格较昂贵,专业技术较强,维修成本较高,对维修人员有较高的要求,笔者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超声诊断仪的维修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1、超声诊断仪的的结构原理
超声诊断仪基本构件包括发射、扫查、接收、信号处理和显示等五个组成部分。按其结构又可细分为探头、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键盘控制电路、数字扫描变换器、图像处理显示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等几个部分组成。探头内置压电晶片,数量不等的压电晶片组成阵元,依次轮流工作、发射和接收声能;发射电路对探头提供激励电压,通过对阵元的不同排列组合的控制和激励延时,实现超声系统波束的扫描和聚焦;接收电路对超声回波信号的进行移相合成;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对超声回波信号由扫描变换器进行进一步处理;键盘控制电路根据键盘操作转化为相应的信号,输入和控制系统;数字扫描变换器的本质是一个带有图像存贮器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超声信号数字化及处理,监视器实时显示;图像处理显示电路则包括灰度处理、直方图处理、数据插补处理等电路,用于改善图像的质量;电源电路为各电路提供所需的各类电源。
2、超声诊断仪的维修原则
1)先从简单做起
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有利于精力的集中,有利于进行故障的判断和定位。如从设备周围的环境:位置、电源、连接、相关设备、温度和湿度等;从设备所表现的现象、显示的内容、以及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从设备内部环境的情况:灰尘、连接、器件的衍射、部件的形状、指示灯的状态等;从设备的硬件配置等简单的情况先分析判断。
2)先想后做
先想好怎样做、从何处下手,再实际动手,也就是说先分析判断,再进行维修;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地先查阅相关的资料,看有无相应的技术要求、使用特点等,然后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结合维修知识再着手维修。
3)先外后内
不要动不动就打开机盖,把设备故障复杂化,有些故障是人为造成的,不是机器本身有故障,应先检查操作者是否按正常操作程序进行的,再检查各开关和旋钮位置是否正确或适当,有些故障通过面板上的旋钮或控制键便能判断故障的大致位置。
4)先电源后负载
打开机盖,接通电源后,首先测量电源各组输出电压是否正常,只有电源输出电压正常,才能再考虑其他问题,相当数量的故障都是由于电源电压不正常造成的。
5)先电路板后单元电路
超声诊断仪一般是几个功能单元电路装在一块电路板上,由几块电路板构成整机电路,一般采用拔插法和替换法确定故障所在电路板。这样可大大减轻检修劳动强度,节约检修时间。
3、超声诊断仪的维修方法
超声诊断仪的维修方法与大多数电子设备的维修方法大同小异,不因其是医学专业设备而会有太大的改变,只不过其结构不同,配件不同,电路不同,维修要求相对高一些,笔者浅谈几种自己常用的维修方法。
1)重启法
该法其实没有什么技术性,只是将超声诊断仪的电源断掉后,又加电启动超声诊断仪,但是笔者在工作中,多次碰到该类情况,大多数医护人员因与其专业不相关,超声诊断仪出现故障后,未加判断先报设备科申请维修,维修人员到现场后,只是将超声诊断仪断电后又加电重启后,故障消失。
2)观察法
观察,是维修判断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整个维修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要观察周围的环境、硬件环境、故障现象、使用者操作的习惯和过程等。只有认真观察后,才能有效对故障的判断分析、定位及有效维护。
3)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替代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修方法,替换的顺序一般是:1)根据故障的现象,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和设备;2)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3)最先考虑与怀疑有故障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其次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然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他部件。
4)敲打法
敲打法一般用在怀疑超声诊断仪中某部件有接触不良的故障时,通过振动、适当的扭曲,甚至用橡胶敲打部件或者超声诊断仪的特定部件来使故障复现,从而判断故障部件。
5)清洁法
有些超声诊断仪故障,往往是由于机器内灰尘较多引起的,这就要求在维护过程中,注意观察故障机器内、外部是否有较多的灰尘。如果有,应该使用专业的清洁工作,先进行除尘,再进行后续的故障判断维修。
6)单元电路检修法
该方法是在多种方法判断或者电路板检测后,确定超声诊断仪的故障就是在该单元电路,采用单元电路检修法检查单元电路,确定损坏的元器件。单元电路检修法包括:1)电流测定量:测量有关测试点电压的高低,判断单元电路工作状态,确定损坏的元器件;2)电阻测量法:根据测量有关节点的对地电阻,分析判断单元电路的故障范围,找出损坏的元器件;3)波形观测法:用示波器测量有关测试点的信号波形,判断单元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找出损坏的元器件;4)代换法:怀疑某个元器件有问题时,试用同规格的正常元器件代换,以确定损坏的元器件。根据单元电路检测结果,判断具体有损坏器件后,用同规格性能良好的元器件更换。
超声诊断仪维修人员只要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积累相应的实践经验,对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有基本了解,熟悉其设计原理,各单元部件的主要功能,技术参数.操作方法,准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各种技术资料、电路图纸等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定位及维修,及时排除故障,保障临床工作的运转。
参考文献:
[1]陈智文,张旦松.B型超声诊断仪原理、调试与维修.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