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的历史文化起源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酒的历史文化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国内外对于葡萄酒旅游的基本定义是“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的目的主要是游览葡萄种植园、葡萄酒酒庄、参加葡萄酒节以及品尝和体验本地区葡萄酒品质为目的的葡萄酒展示活动。”
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认为葡萄酒旅游应当定义为一种与葡萄酒及葡萄酒相关产品为主要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葡萄酒、美食、旅游以及艺术是葡萄酒旅游的核心产品。
二、中西方葡萄酒文化
(一)宗教神话
除中西方葡萄酒发展历史不同之外,宗教神话的不同也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因为葡萄酒是酒精饮料,所以适量饮用会让人兴奋喜悦,大量饮用则会心智狂乱。因此,《圣经》中推崇信徒引用葡萄酒,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则严格禁酒,佛教也严格禁酒,但是中国的道教却不反对饮酒,只是反对酗酒而已。
西方葡萄酒文化受到宗教神话影响深远,但是对于中国葡萄酒文化而言,则影响不大。所以在中国的葡萄酒旅游地往往会出现教堂之类的建筑,或者是借助建筑等来强调自身与西方尤其是法国葡萄酒文化之间的关联。例如云南弥勒红酒庄就建有法邑基督圣恩教堂,为了强调其与法国传教士两百年前带来的法国葡萄品种的关系。毕竟葡萄酒属于舶来品,所以这种模式的葡萄酒旅游实际上也是在模仿西方文化。
(二)饮食文化
西方较开放和个性化,并且因为其自由的游牧和还想文化,都对葡萄酒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肉、蛋、奶是西方饮食结构中主要成分,葡萄酒可以帮助其中的高脂肪和蛋白吸收,适量饮用可以降低高血压、血脂等问题的出现。所以葡萄酒成为佐餐必备。因此西方饮食文化带领着葡萄酒发展壮大,所以西方人对葡萄酒颇有研究。更加注重品酒的过程。
中国作为农耕国家,自给自足。尽管已有上千年种植葡萄的历史,但是因为葡萄酒从西域传入,所以被称作“胡酒”。所以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以及白酒文化的作用下,形成了特殊的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国的饮食结构较为合理,所以酒只起助兴作用,并非每日必备。此外,中国价值观倾向于集体主义,所以酒的作用是用来烘托气氛,但是葡萄酒却是给人曲高和寡的感觉,所以无法达到白酒烘托气氛的目的。并且价格较贵,一般聚会不会采用, 这些都是葡萄酒在中国发展的阻碍。但是近年来因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深入,并且处于养生角度,中国对于葡萄酒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三、中西方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区别
因为葡萄酒起源的原因,所以西方葡萄酒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因为西方葡萄酒庄的灿烂历史文化。并且法国是世界公认的葡萄酒王国。以法国为例,法国历史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葡萄酒文化,可以说法国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生活都离不开葡萄酒。法国的葡萄酒庄文化源于教会,有修道院的地方就有葡萄园,这些葡萄园的存在已经上千年,具有浓厚的宗教以及历史沉淀,所以后来人们说,喝法国葡萄酒能够体会到身处天堂的感觉。因为这种深厚而文化积淀,去法国葡萄酒庄旅游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沧桑轮回,从而加深对葡萄酒精髓的理解。这些体验也许只是因为那些存在了成百上千年的古堡,也许是那些与庄园年龄相同的葡萄老树,也许只是古老的手工作坊。拉菲庄、拉图庄、玛哥庄、红颜容庄以及木桐酒庄这五个庄园是法国最为具有代表的酒庄,这些酒庄要么是具有伟大的历史,要么是出产宫廷用红酒,或者是出产最为顶级的葡萄酒,无论如何,这些都是让旅游者震撼和敬仰的原因。即便不去这五大酒庄,其他不太出名的酒庄也肯定都拥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传奇故事。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葡萄酒旅游仅仅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并且发展缓慢,近几年才开始稍作提速。尽管中国的葡萄酒文化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从葡萄酒旅游的目的地――葡萄酒庄来看,历史最长的张裕葡萄酒庄也不过是19世纪末建立的,到目前为止只不过有100多年历史。并且葡萄酒旅游也只不过近年来才开始发展,所以中国的葡萄酒庄并不具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所以中国的葡萄酒旅游自然没有西方国家的历史韵味。葡萄酒庄的建筑园林设计上一般是采用欧式园林景观,例如张裕;或者是像云南红酒庄一样是融合中西的风格。在葡萄酒旅游的游览中,游客一般只是走马观花般参观酒厂、酒窖以及文化中心,然后就被带进了葡萄酒销售中心,这个过程太过简单,游客并没有真正理解葡萄酒文化,酒厂也侧重葡萄酒销售,所以导游讲解时候都只是介绍葡萄酒的相关常识以及本酒庄的企业文化,对于葡萄酒的历史很少讲解,导致游客没有获得全方位的体验,没有深刻地印象。
篇2
关键词:嵩口镇;不同寻常;古碑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镇地处永泰、尤溪、仙游、德化、闽清四市五县结合部,早在宋、元时期即已成为一个繁华的商贸集市,是几个县的物资集散地。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人文底蕴深厚,不要说留存的众多文物古迹,光是见证了嵩口古镇一段沧桑岁月的古渡口上的清宣统元年所立的“重整义渡碑”与“奉宪永禁溺女碑”就颇有些不寻常之处。
1 立碑者不寻常
说“重整义渡碑”不寻常,首先是立碑者不寻常。从碑文来看,立碑者为当时任职际门的王巡检,立碑时间为宣统元年。查找《永泰县志》,宣统元年任际门巡检的是王懋功。根据清黄本骥编的《历代职官表》资料:巡检之名始于宋代,主要置于沿边或关隘要地,或管数州数县,或管一州一县,以武臣为之,仍属州县指挥,惟海南及归峡荆门等置都巡检使。降及金、元时代,则多限于一县之境,元之巡检仅为九品,明清之巡检,州县皆有之,多设于距城稍远之处,以管理该区之次要事件。《辞海》中的记述与此基本相同,估计即来源于此。另外,《历代职官表》在“巡检”一栏中还有“从九品”“福建六十六人”的内容。
以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提供的资料看,元、明、清三朝巡检一职的品级仅为“从九品”,顶多也就是“九品”。而嵩口“重整义渡碑”的立碑者,宣统元年任际门巡检(当时驻地在嵩口)的王懋功却是“钦加五品衔”的品级,而且王懋功更有“加五级”“纪录五次”“记大功四次”的赫赫政绩,以“五品”之衔任“从九品”之职,不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吗?
2 关于义渡的章程的不寻常
章程中不但有明确的收费标准,而且这标准订的极具人性化:①喜轿过渡只准收花彩钱肆枚。②棺柩过渡不准索取花彩钱分文。由于嵩口是周边几个县的物资集散地,四面八方商贾云集,收费中也为这些对促进嵩口经济发展的“外商”实施优惠政策:凡行旅过渡,无论外府县,概不准索取渡钱分文。章程中尤其注重渡船安全及所涉及的社会治安问题,并制定了严格的措施:①渡船无论新旧,如有损坏,须修理坚固,不准糊涂滥用。②遇有大水过渡,须照旧水记为限,如涨至满者,不准撑驾。③上过渡如遇大水满记,不准串通下过渡盘运,藉口勒索渡钱,违者一律重究。④过渡二更以后不准撑驾,如遇急事,须盘查分明,方可驶运。食盐一直为每一个封建朝廷所严控,因此章程中要求渡船撑驾者还须承担查私稽私的职责:肩挑盐担过渡,须验明发票执照,每担准收壹枚,如无发票执照,即行禀报盐馆呈究。
“奉宪永禁溺女碑”这样的以官府名义设立的保护女婴的石碑,不说全国绝无仅有,但肯定是凤毛麟角,存世量极少,十分珍贵。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闻讯后极感兴趣,我们将此碑的拓片送给该馆。溺女婴之风在我国民间传延已久,但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从《韩非子。六反篇》“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的记载来看,这一现象最迟在战国时期即已普遍存在。明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在崇祯七年至十一年(1634-1638)任寿宁县知县时,发现寿宁“岭峻溪深,山高水寒”,百姓“民穷财尽”,往往是“五月卖新禾”,所以寿宁民间流传溺女婴陋俗,冯梦龙一边捐俸以赏收养者,一边出告示禁溺女婴。其《禁溺女告示》既有“为父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妻从何而来?为母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身从何而活?”这样言辞恳切的规劝,又有“今后各乡各堡,但有生女不肯留养欲行淹杀或抛弃者,许两邻举首本县,拿男子重责三十,枷号一月,首人赏银五钱。如容隐不报,他人举发,两邻同罪。”这样明确的奖惩法规,还有“每月朔望,乡头结状中并入‘本乡无淹女’”这样类似于今日责任书一样的具体措施,因而寿宁县的溺女婴之风在冯梦龙任上“顿息”。
清代时已是名闻远近的物资集散地的嵩口镇,难道和冯梦龙上任时的寿宁一样也流传溺女的恶习?要不怎么官府会立这么一块“奉宪永禁溺女碑”呢?笔者从《永泰县志》“循史传”查到了相关资料:陆元熙,号慎庵,浙之杭州人。同治初官际门巡检。性廉介,鸩视势利、卓然有激浊之志。剔污弊,罢冗费,抑靡度,口不兼旨,体不重帛。约老幼士庶于乡,月谕而旬劝之。服义敦行者奖,不率者警。嵩俗喜溺女,创“拯婴局”,存活甚众。尝自言云:“一段真精神,真命脉,流行贯注于半通之绶者,为荫此一方民计耳”。居官十余年,行李不能易敝箧。舆论称之。
篇3
一、畲族舞蹈创编有着广阔的探究空间
畲族自称“山哈”, “哈”,畲语为客人。作为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畲族舞蹈有其自身的舞蹈特质,它不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族等舞蹈有其鲜明的程式化动作和典型性风格。畲族舞蹈更多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特点,在于其“原生态”,是其舞蹈的叙事和表现内容。它是由畲族人民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再现了“原生态”舞蹈以图腾符号为神圣力量的崇拜性、以生命本体为主题的仪式性和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性。
畲族传统民间舞蹈以“活体”形式保留下来的就剩“传师学师”(“做阳”仪式中跳的舞蹈)和“做功德”(“做阴”仪式中跳的舞蹈)。透过其舞蹈形态,有着传承其历史文化知识的功能,更多呈现的是畲族积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宁国畲族自清光绪年间迁入以来,在与本土的融合中,又有其复杂性。当时,宁国自战乱后,瘟疫盛行,本土居民,死亡殆尽,畲民与湖北、安庆等地移民先后迁居。从这个意义上说,宁国畲族是今日宁国多元文化底蕴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一百多年来的相互融合中,宁国畲族在宁国本土文化建构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自身的民族文化也在这种融合中产生了选择性变异。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政府文化部门及畲族文化研究者的介入,通过与福建、浙江畲族文化的交流学习,宁国畲族文化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舞台化倾向,有着明显的时代感。因此,创编畲族舞蹈,必须研究宁国畲族特有的文化生态,必须辩证看待原生态、本土化和时代性的关系。畲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舞蹈形式的非固态化,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某种意义上说,只要不沿袭其他舞种典型风格,符合畲族文化特征,具备畲族舞蹈基本动作元素,能在畲族地区印证的生活或精神情景,都能“编”成“畲族舞蹈”。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的主动探究成为可能。
二、畲族舞蹈创编有着丰富的探究资源
舞蹈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舞蹈动作是在生活动作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生活中的体会和观察,就创作不出形象、生动的舞蹈。出于对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好奇,学生对畲乡发生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一些司空见惯的情景,经过积淀、提炼、升华,都成为最能表现畲族特征的舞蹈。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以歌传言,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民歌资源;畲族独特的黑、红、蓝色系的服饰及配饰,给我们留下丰富的舞美表现;畲族信仰、习俗、劳作用品等一些原生的朴素元素,给我们留下绮丽的想象空间。比如我们创编的原生态舞蹈作品《盘瓠古畲舞》,整个作品就源于畲族的起源叙事民歌《歌》,通过面具的使用,将盘王与三公主的传说演绎出来;舞蹈《织锦带》则是创意于畲家幺妹编织彩带送情郎的习俗,通过小板凳,通过编织的手势动作,再配以打击乐的节奏,卡通式诠释编织过程;舞蹈《伐竹乐》则利用了畲乡习以为常的劳动场景――砍竹子来加以体现,作品不用音乐,全靠竹竿、砍刀、刀鞘三种劳作用具的互相敲击产生节奏型,在快与慢、静与动中构成独特的舞蹈韵味;舞蹈《畲酒红》取材于畲乡红酒的酿造技艺,在畲乡每逢冬至,舂米、酿酒、杀年猪是忙得不亦乐乎。舞蹈通过一只夸张的木桶,将酿酒、饮酒等情景艺术化再现,营造了喜庆、热烈的节庆氛围;歌舞《畲乡三月三》反映了畲乡三月三竹林盘歌习俗,除了选用原生态畲歌对唱外,设置了可以移动、可以变化的毛竹道具,随着情节展开,台上的竹林造型适时变化,给人自然、清新的美感。总之,学生的舞蹈创编过程,就是深入畲乡的实践过程。带着创编意图的学生,走进畲乡,就会在那片土地上吸收丰富的营养。他们带着发现的眼睛,将畲乡的点点滴滴情绪化、形象化、舞蹈化。
三、畲族舞蹈创编有着现实的探究意义
在畲族舞蹈创编过程中,音乐和舞蹈创编的素材全部来源于畲乡。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采风、创建研究小组、课堂交流学习、舞蹈创编表演等活动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引发出学生在情感层面上对畲乡本土艺术文化的认可和共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感知,体验生活中的畲乡民间艺术文化与舞蹈之间的关系,用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多途径表现,不拘一格。对畲乡本土民间特色的所见、所感、所想,他们能够多元化地、有创意地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对畲乡的民间艺术文化,学生从一开始的不了解、不主动关心转变到现在的热情关注。由于学生关注度较高,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无不充满了兴奋之情,在畲族艺术文化熏陶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探究汇报课上,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展示成果和相互补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从舞蹈创编的各个因素去探讨与畲族乃至宁国本土特色的结合,如少儿舞蹈《打核桃》,就是将宁国的“中国山核桃之乡”与畲乡特色结合起来,通过“打核桃”表现畲乡的富裕、甜美生活。在这个舞蹈中,学生创造性的设想制作一根长达20米的竹竿,通过长竿的变形、舞动,增添了浓烈的少儿舞蹈情趣。学生参与畲族舞蹈的创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和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操,激发了对畲族舞蹈的兴趣,从而使舞蹈教学呈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活泼的生动局面。
总之,在畲族舞蹈创编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得到改变,对本土民间特色的兴趣和舞蹈的创编能力得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锻炼,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高尚情感也得到养成。畲族舞蹈也在这种探究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创新,体现了畲族舞蹈创编探究性学习更为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雪飞. 论畲族传统民间舞“传师学师”文化学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2007(3).
篇4
休闲是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人的休闲需求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休闲可以促进整个城市做出一系列新的调整和适应,……每座城市都是展示人的休闲成果的博物馆;城市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的休闲文化生活史。
游憩空间是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她更注重人与人间的文化氛围、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欣赏;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发展;更注重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她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是治理国家所采用的文化手段。她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性情的一种综合的文化生态。
城市,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产物,是历代思想、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市民生活形态的积淀。城市保存着历史文化的印痕,传承民族的文化基因,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每个时代都留下了每个时代的“作品”――建筑、庭院、街道、手工艺品、绘画、雕塑、市井生活――无不是休闲的创造物。没有了休闲生活就没有了城市的发展,没有了城市的灵魂。城市是经济的果实,更是文化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座城市都是展示人的休闲成果的博物馆。
一、关于城市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城市被定义为:“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与人们的工作、休闲、居住、社交以及所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反映着以城市为背景的文化特征。人们的生活与其所在的城市历史地有机地融合在一个社会、文化和自然的系统中。因此,城市的性格,对于人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城市的个性,在于她在历史的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唯一属性”的风格。通常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地域赋予了城市文化的基本底色,形成文化的最初的特质。也正因为如此,在世界中,有欧美文化、东方文化、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地中海文化、桑巴文化等;在中国,有吴越文化、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关东文化、香港文化、台湾文化等。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与唯一性、个性与共性、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才使我们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绚烂多姿。
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德国的“莱茵河”、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非洲艺术馆”、伊拉克的“汉莫拉比法典”、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罗马城中的“君士坦丁大帝凯旋门”、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俄罗斯莫斯科市内的“克里姆林宫”、中国的“长城”、北京的“故宫”……透过这些就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历史、民族的个性、生活的形态、文化的底蕴。这些不仅是一个个城市的特征,也是一个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一个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底蕴的展示!
20世纪90年代杨东平先生出版《城市季风》一书,对城市做了这样的一种理解,他说:“城市是一个自然和地理的单元;城市是人类一种聚集的方式;城市是一片经济的区域;城市是文化的空间;城市是一部打开的书;城市是一代又一代的光荣与梦想、期冀与抱负;城市是一种生活方式。”难怪哲学家们说:人类是擅长制造城市的动物,人类所有伟大的文化都是从城市产生的;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
二、城市与休闲
休闲是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城市是人的休闲生活的空间载体,在这里不仅汇集了所有的经济要素,而且也汇集了社会的文化要素。正是这些经济的和文化的要素进行有序的运动,才形成了城市与人的休闲生活的互动,决定着未来城市经济结构的选择和发展趋势。
人的休闲需求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而休闲需求又得益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尤其在人们普遍富裕之后,在对生存需求得以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文化精神生活(欣赏高雅艺术、多方面发展自我、多方面发展自我的爱好)、对广泛的社会交往的需求会变得日益活跃。无疑,它是城市经济的新源泉。
休闲可以促进整个城市做出一系列新的调整和适应,休闲促进消费,消费提升人的价值。每个人都能在自由时间里掌控自己的人生、设计自己的人生、享受自己的人生。城市运行系统也必然对此做出新的调整,为发展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与专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条件,诸如城市管理与服务等方面更人性化、人道化。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的休闲生活与城市的发展成正比,人的休闲生活越丰富,城市的发展就越会多样化,人的个性和多方面的发展才成为可能,以人为本的城市精神才不是空谈。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城市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休闲文化生活史。
三、城市与乡村
城市与乡村是社会的不同时空分布。工业社会前,乡村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村科学技术和劳动力水平都获得了迅速的提高。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正在缩小,功能互补性正日益体现出来。
(1)从农村与城市的互补关系看,农村“天然的自然”更多一些,有大量自然景观、自然生态、自然山水,以及不同的劳作方式,不同的体验与感受、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风情,乃至于古朴的民风、别样的民居等等。城市则是一种高度密集的人工聚集物和构筑物,当然也是文化、文明、科学、技术、知识、学术、人才,专业化、工业化、知识化水平很高的区域。城市人口密集、活动空间狭小、噪音喧嚣、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等因素都需要乡村的调节,把农村变成“城市的后花园”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2)从城市与乡村的功能看,“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于持续发展。在城市的周边地区保持适当比例的绿色产业,诸如:城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教育农场、市民农园,以利于工农平衡与交流。尤其在城市的高度密集的人工构筑物、钢筋水泥高楼中,保持适当比例的农田、菜圃、草场、林地和村庄,以求得城市人的宽松、闲适与舒展;以利于自然的物质、能量的循环,保持人的身心平衡。在连续、高速的现代经济运行中,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保持一些宁静、和睦、安详,以利于动和静的调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提高经济效益,千方百计赚钱的同时,不要模糊人类活动的价值取向,忘却人类自我的理想与追求;要注意在经济工作中扩大它的文化内涵,为经济活动注入一点文化韵味;继承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推进当代的人类文明。”(朱厚泽语)
(3)从发展农村经济的角度看,开发有特色的乡村(田园)休闲产业还能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降低贫富梯度。近些年来在我国各大城市周边的郊区已发展了大量的休闲产业,诸如:生态村、果园采摘、农家乐、田园风光游览、体验农事等项目,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满足了城市人休闲度假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会有大批的农民需要转产,而城市人的增多又需要有足够多的空间供人们休闲度假,因此必然催生各种服务业的发展,许多新兴产业会应运而生,这样就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财富在二次分配中,可以使更多的人受益。
(4)从文化的角度看,城市与农村的交流与交往,一方面在经济上互补,另一方面在文化上产生互动性。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生活方式、发达的科学技术、完善的教育体系都对初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农村劳动生产力走进城市,他们不但获得了就业的机会,更能感受城市的文明,许多农民兄弟就是在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校中学到了发展自我的本领。
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无论社会如何快速发展,但乡村会永远地存在。因为,人类需要生存、需要发展其他产业,就永远需要以土地的形式获得存在的空间,需要从土地中获得基本的物料。
农村是整个社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依托农村而发展。不同的国家、地区的农村因其历史、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条件的不同,必定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过程与实施形式,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与个性。农村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形态,与城市的关系不是疏远了,而是越来越近了。在西方,在20世纪中叶,大批的城市中产阶级开始在郊区或乡下买房子(别墅)。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中国的许多发达地区(城市),在郊区和乡下买房子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多样化,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因此,规划城市、设计城市是人类经久不衰的话题。人类对城市的设计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必须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首先是文化的中心――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发展;注重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有赖于相应的文化生长机制和文化生态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休闲场所的规划是一个重要环节。
四、城市与游憩空间
游憩空间,是西方国家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游憩一词揭示了休闲与创造及人的多方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1)“游憩空间”,起源于18世纪的杂志、咖啡馆和音乐室中,之后持续发展,至19世纪的城市街心公园、运动场和假日旅游之中,到20世纪初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必不可少的内容,20世纪60、70年代后,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与模式的多样性,也成为体现一个城市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条件之一。
“游憩空间” Recreation Ground,来自英文,由台湾学者译为游憩空间,泛指人的消遣、游玩、社交的场所。我国学者在几年前翻译的“西方休闲研究译丛”五本书均译为“娱乐”或“娱乐空间”。但“游憩空间”较之“娱乐空间”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在西方,“游憩”( recreation)是休闲研究(leisure studies)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西方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recreation是一个合成词,前缀Re,表达“不断”、“反复”、“重复”的意思;而creation的意思是创造。Recreation原意是指“业余消遣或娱乐的方式,有身心的放松,休憩”之意。“游憩空间”是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场所之一。所表达的思想是:要创造就要有休闲生活、就要有玩耍行为、就要做适当的游憩活动、就要为行为者建造游憩的场所。正因为人有了休闲的生活、有了玩耍的行为、有了适当的游憩活动和游憩的场所,人的创造力才得以更好地发挥,人的教养在潜移默化的行为中提升(中国人有一个成语“寓教于乐”就是这个意思)。Recreation深刻地揭示了休闲与创造及人的多方面发展的辩证关系。与recreation近似的几个英文词,诸如:play(本能的一种要求,实质表达是人的一种文化现象)、game(有规则的竞赛)、amusement(娱乐、消遣)、entertainment(娱乐、娱乐表演)、sport(运动,尤指文体运动,或运动会)意思都有相似性,但在内涵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游憩,在中文的寓意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礼记.学记》:“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郑玄注:“游谓闲暇无事之游,然者游者不迫遽之意,”《论语.述而》:“依于仁,游于艺。”杨伯峻注:“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所以,游憩,决不等同于单一的娱乐行为。
在美国,狭义的游憩空间包括:宾馆(包括汽车旅馆);饭店;运动场;高尔夫球场;网球俱乐部;剧院;音乐厅;文化中心;主题公园;博物馆;游泳池;划船俱乐部;马术场;垂钓园;天然小径探险;岩洞探险;风景游览;射击场;台球厅;保龄球馆;滑雪场;假日农场和度假牧场;度假宿营地;探险旅游和野炊场所等等。
(2)游憩空间对人之价值。游憩空间是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场所。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的闲暇时间的增多,让游憩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充实人的休闲生活具有普遍意义。
“现代游憩空间”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已成为社区建设的依托。她更注重人与人间的文化氛围、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欣赏;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发展;更注重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成为城市中的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生态圈。她所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的精神,是治理国家所采用的文化手段。她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寓教于乐中塑造和提升人的文化精神品格。同时,丰富了城市的生活,增强了城市的亲和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选择休闲、旅游(或其他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情趣已成为比较普遍的行为方式,游憩空间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性情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生态环境。
美国学者的调查显示:美国人认为,参加游憩空间活动,人们可获得玩耍的刺激与兴奋;有消遣的场所;能接触到艺术、制作手工艺、参加环保;增强户外运动;接触自然,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身心健康、调节肌体、获得愉悦;增强社区意识、促进交流与沟通、相互了解;接触自然,爱护一切生物和环境。在北美,人们对游憩空间的利用可以说是出奇的高。在美国有70%,在加拿大有85%的人有散步和游憩的空间。
据美国农业部20世纪90年代初的统计,在美国森林业提供给国民生产总值的来源中,大约四分之三来自郊外游憩项目。国家森林公园提供大量的土地用于露营、钓鱼、登山、划船和狩猎,特别是加里福尼亚州和其他西部地区。仅在加里福尼亚州,就有包括125个湖泊2000万亩土地可游历;450个有鱼湖泊可供垂钓,其中包括穿越35个重要的野生地带,175条溪流和800个可驱车直达的露营地。
因此美国学者说,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土地用于休闲,有三分之一的收入付给休闲,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投入休闲。
五、休闲为城市增添人性的光芒
城市与城市中的人正在迈向现代化,而越是现代化,人们对城市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品位追求就越高,对城市环境和文化的追求就会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传统特色在城市中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重要。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就会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城市优劣的首要标准。
有一种说法,我们的城市要国际化、与国际接轨,就得让外国人看到我们城市的现代化。什么是城市现代化?千万不要误读了现代化!似乎拥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满街拥堵的小汽车,穿着入时的先生、小姐,琳琅满目的物品就是现代化了?这只是现代化的基础部分,如果离开了与这个城市血脉相连的人文文化历史,离开了先人们留给我们街道、房子、礼仪、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乃至饮食起居,如果与其他的城市是一个样子的话,这个城市还值得一看吗?当我们去国外城市参观游览的时候,最感兴趣的是它独一无二的特色,如威尼斯的水城、罗马的斗兽场、巴黎的圣母院、大英帝国图书馆,当地的风土人情、市井民俗、日常生活、礼仪行为等等,因为只有透过这些才可看到这个国家、民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同理,外国人到中国来,他们要看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他们想亲眼目睹几百年前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建造的杰作;他们想知道中国的老百姓是怎样生活的,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如何生活起居,如何娱乐交往,从中感悟中国人源远流长的文化。北京的“胡同游”深受国外游客的青睐,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有相当多的城市热衷于建筑高层大厦,热衷于建设国内、甚至国际第一高楼,“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在内的一些城市,出现了摧残旧城的短见行为:横贯东西南北的现代化大道,破坏了古老城市的文化格局和历史风貌;一哄而起的高层建筑取代了钟楼、鼓楼、城楼、古塔等历史名城的标志性景观;层层环路,把旧城窒息在盆地中;一座座古城楼、古城门的拆除,除掉了作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精髓的“中轴线”;一片片具有传统风貌、积淀丰富历史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批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城市文物被摧毁;一个个古迹周围的历史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陆建松)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城市到处弥漫着强烈的商业化气息,城市无处不在的广告牌,诱惑着你去做满足感官享受的炫耀性消费,除了城市的灯红酒绿和喧嚣,你能发现城市的精神在哪吗?
什么是城市精神?邓伟志认为,城市精神应当包括:思想、观念、理论、学说、法律、道德、方针、政策、计划、方法,以及通常说的情绪、决心和干劲。希腊不是大国,也不是富国,可是至今还有人“言必称希腊”。为什么?因为有苏格拉底的思想、柏拉图的著作、亚里士多德的精神。
俞吾金认为,“城市精神的“文化的内涵”,则主要指城市的内在精神品格和市民的文化素质方面的发展。重城市人文精神的制度层面、心理层面和观念层面的建设。制度层面的提升意味着管理方式上的革命,即全面地制定尊重人格和人的基本权利的合理的政策和规则,并严格按照它们办事;心理层面的提升意味着普遍的、健康的情绪状态、意识状态和性格状态的形成;观念层面的提升意味着思想上的解放、法权人格和道德实践主体意识的普遍确立。”
当然,精神的力量建筑于经济基础之上,精神需由物质决定。但是,切不可忘记,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城市的精神都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更不是等到物质丰富了(什么样的标准是物质丰富了呢?)再谈论精神问题,事实上,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孕育着“精神”。何况,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真的是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经济。而在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的精神文化,关注劳动生活、消费生活、精神生活上的精神文化,关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宗教生活上的精神文化,关注体制、机制上的精神文化等方面我们的确忽视了很多。
一个城市的精神,亦是一个个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缩影。高尚、美好的城市精神在哪里?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她既能在街道、广场、桥梁、火车站、商场、住宅楼群、大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处触摸到,也能在普通市民的勤劳、智慧、善良、淳朴、诚信、友好、礼貌、爱国、守法的优秀品质中,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氛围中,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在志愿者服务于他人的身影中,在一代又一代传给我们留下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精神遗产中感受到。城市,因此而妩媚动人,因此而熠熠生辉,因此而凝聚民众的力量、凝聚民族的精神。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社会化的程度将越来越高,高度发达的城市中除了拥有高度物化的政治、经济、财富的果实外,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城市的人性光芒所产生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而人性光芒的散射却离不开人类的休闲生活。
休闲培育人性,人性需要教养,教养需要教育。因而,要有世界著名的大学,有频率较高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有标志性的世界知名的文博事业,有世界知名的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历史学家等,还要有让人感到自由、平等、宽松的城市空间。
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的魅力取决于城市的人性光辉。如果一个城市仅有众多拥挤的摩天大楼和五光十色的繁华商圈(CBD),拥有摩肩接踵的人群,而缺少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甚至缺少绿树成荫的街道、公共绿地或花园、运动场所、交际场所,那么这个城市离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还相差远矣!
将休闲与城市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在当今的许多中国人当中都不以为然,甚至会讥笑你――休闲不就是吃喝玩乐吗,干吗把它与城市的人性拉扯到一起。目前这种认识很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城市与休闲关系密切,关键在于城市是一个文化的产物,而人类的文化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休闲史。没有休闲难有真正的艺术、哲学、文学、科学与宗教,也没有经济的发展。在西方,对于“休闲”的赞美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休闲是人类创造美好的世界和美好的生活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
结 语
- 上一篇: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能力素质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