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旅游目的地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经济本质
一、生态旅游的起源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0亿年,有一位学者提出将漫长的数亿年地质年代压缩成百年的设想。在虚拟的地球百年中,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不到1天,大约开始于5分钟前的工业革命,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个人和社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人们的旅游意识开始觉醒,旅游类型呈现多样化,由单一的观光旅游逐渐发展为度假、公务、专项旅游等。工业革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地球产生了前所未有、不可恢复的破坏。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世界各地接连发生种种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1930年的马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事件,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四日市哮喘事件,近年来北京雾霾事件等。噪音、水、大气、土壤等污染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不是最佳活动区域。越来越多的人们逃离城市,选择去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去放松心情。这样大型的社会活动严重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甚至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有害影响。旅游资源受到破坏,旅游质量下降。在传统旅游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相驰的时候,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K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生态旅游的提出立即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响应。但是,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很模糊,旅游供应商在市场营销中不断推出各种生态旅游活动,但多数结果都是“非生态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旅游呢?
二、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一个人们口中的时尚名词、市场营销的法宝、投资商的生财利器。而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多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家园建设与文化生态保护失去话语权。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使得它从理想的云端跌落下来。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要了解它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清楚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旅游。
(一)生态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人们常用其修饰美好、健康的事物。生态即指自然生态,也指文化生态。
(二)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出现,旅游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目前,旅游已融入到全球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中,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旅游可以拉动目的地的经济增长,促进社会消费,推动就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所以对任何一种类型的旅游研究都不能偏离经济本质。
(三)中外生态旅游的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思路的提出距今有40余年,一些国际性组织和机构的积极参与使得生态旅游广为推崇。经过多年研究,国际上初步形成了生态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护、负责任和维护社区利益。1995年1月,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一届“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首次倡导在中国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确定为“99生态环境游”,将生态旅游在中国推向。
国际、国内从事生态旅游的研究机构较多,各机构的学术背景差异较大,因而在阐述生态旅游概念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的核心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资源的保护,这类观点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背道而驰;有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概念核心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旅游是一个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均可以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这类概念使得生态旅游无异于大众化旅游,不利于专项研究。有概念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这类观点将生态旅游的概念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户外旅游,给旅游者及市场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
生态旅游概念繁杂主要原因就是生态旅游概念标准的多样性。有国内学者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分析,提取了8个指标规则反映生态旅游概念的共性。这8个指标分别为:遵循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做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与体验、文化。
三、生态旅游概念研究的方向
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认证;生态旅游等级;评价;问题
abstract: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about evaluating the ecotourism hierarchy is the key to the ecotourism certification.the ecotourism hierarchy mainly use the relevant standards to judge the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extent.at present,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valuating the ecotourism hierarchy in china are still relatively few, which has not formed a complet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deas.process of research about evaluating the ecotourism hierarchy at home and abroad are been reviewe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which would be more conducive to scientific research of ecotourism, and direct the ecotourism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ecotourism;certification; ecotourism hierarchy;evaluation;issue
由于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与生态旅游区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实现其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呈现出令人担忧的局面。而生态旅游认证的关键是建立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旅游等级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于规范生态旅游区建设,促进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引导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目前,有关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还比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研究思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及时回顾、分析并总结问题,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这有利于更加科学地研究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认证
生态旅游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实现其保护自然和谋富社会的承诺。依据一定的规范与标准,对生态旅游企业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就是生态旅游认证(ecotourism accreditation)。不同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其做法有所不同,其通常的做法是首先由负责认证的机构提出详细的标准体系与指标体系,其次是对被认证的企业或产品的现状进行评估,确认其在生态旅游相关方面的表现是否达标,如果达标,予以一定形式的承认,一般会授予有关证书或标识(如授予生态标识),如果没有达标,也会提出改进的建议[1]。从而促进生态旅游经营者改善其环境表现,实现其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认证,为规范、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wttc发起的绿色环球是旅游业最早的生态认证制度,也是目前唯一涵盖了全球旅游业的一个。澳大利亚是最早实行全国性生态旅游认证的国家。2002年5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峰会进一步提出,要利用国际上认可的原则来制订认证方案,以鼓励企业参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自愿活动,促进消费者的认知,同时,认证制度要反映区域和亚区域的标准,并建立相应的立法框架来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认证要求建立一个生态旅游等级制度。
二、生态旅游等级
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将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住宿设施、游览和吸引物产品,分为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和高级生态旅游三个等级。
李洪波、黄安民参考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的经验,将生态旅游分为四个等级:自然旅游、一级生态旅游、二级生态旅游、三级生态旅游。
周玲强为把生态旅游分割成可操作的阶段性目标,将生态旅游等级划分为非生态旅游、生态旅游、高级生态旅游三个等级。
陈金华、肖寿才、黄暾根据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指标体系将保护区生态旅游等级分高级生态旅游、中级生态旅游、初级生态旅游。
黄祖辉、程兴火、周玲强将生态旅游评价标准用一个模糊集合表述,分为四个等级:v=(高级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区,准生态旅游区,自然旅游区)。
可见,生态旅游等级主要是利用有关标准来区分生态旅游的质量和发展程度。这样就把生态旅游分割成可操作的阶段性目标,为那些所得等级不高的景区提供了激励和改进的途径,鼓励景区的持续改进。
三、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状况
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主要是通过生态旅游认证研究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来体现的。
旅游业的绿色认证体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出现,其后不断地把社会和经济以及环境标准纳入其中。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确定了约250种旅游业标准,包括行动规范、奖励、标准检测、最佳实践和大约70种提供批准标识或标志的生态标签和认证体系[2]。国外有些学者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标准与行动措施作了较细致的研究,对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提出一些建议性的细则[3]。从国外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认证过程中可以看出,对生态旅游等级进行评价主要从两大角度进行,即基于表现的标准的角度和基于过程的标准的角度。
表 生态旅游评价指标及其判别
关于生态旅游的检验和等级评判标准,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提出了生态旅游的三大检验标准:(1)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2)对象应该受到保护;(3)社区的参与。而孙玉军等详细的列出了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以及判别的标准,如上表:[4]
有学者针对目前我国各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程度不一的情况,提出实行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多元化,建立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这种阶段式的体系更为合适的观点[5]。
李星群、廖荣华从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出发,分门类设置了70项评价指标,比较系统的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设计和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吕阳采用熵技术支持下指标权系数赋值的方法构建了具有三个层次和共84个具体指标的生态旅游区识别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对辽宁省部分景区的属性进行了判断。程道品、何平、张合平为反映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效果,在三个层次(准则层、指标层、要素层)上构建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46个指标要素设立了评价标准,用ahp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用四个等级来评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白鸥和周玲强均在总结生态旅游认证标准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采用德尔法和因子分析构建了共有42个指标的具有三个层次的生态旅游认证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指标的权系数,并分别在实证分析中检验了其适用性。黄祖辉、程兴火、周玲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构建由4个准则层、13个领域层和59个指标构成的生态旅游区认证等级指标体系,并对浙江省临安太湖源景区作了实证分析,此研究发展了构建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的方法。
但以上研究者大多未对生态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生态旅游景区生态程度与生态旅游等级的联系作细致的阐述和分析。
借用新的研究方法还有,魏敏、冯永军、李芬等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中利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来确定评价因子的权系数。该研究给不同的农业生态旅游地进行打分,但并未根据所得分值进行等级划分。
李洪波、黄安民提出了生态旅游评价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两个新概念,即生态程度、生态旅游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试图通过等级评价的方法来界定生态旅游。他们认为对生态旅游通过评价,确定等级后,首先可以了解某一目的地生态旅游的整体状况;其次还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在此研究基础上,李洪波、陈金华将生态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旅游、一级生态旅游、二级生态旅游及高级生态旅游,并将“生态旅游程度”作为评价的总目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置了相应的类指标体系,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具体的评价方法。但此两项研究并未作深入的实证分析,实际上只是提出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的假说。
四、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1.对生态旅游的精确含义缺乏一致性的理解使生态旅游难以建立统一的评价和衡量标准
其一,从概念上来界定、衡量生态旅游难度很大。
现有的生态旅游定义不下百余条,每一种都有自身的侧重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出发,结合自己的理解定义生态旅游。虽然没有任何一种定义能够包含生态旅游的全部内涵,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不同见解的研究思路是有助于一个学科的发展,是学科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然而对于业界而言,从如此众多的定义中去理解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是困难的。生态旅游经营者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生态旅游的理论。许多生态旅游被当作一般传统旅游来经营。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商业标签在各种各样境况中被广泛使用,甚至经常被滥用。“有些自称的生态旅游,根本就没有顾及到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所以不打折扣的生态旅游主流路线是罕见的。当在可持续性标准的旅游路线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的时候,是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业的”(megar epler wood,2002)。
“换句话说,生态旅游的理论还未真正成功地付诸实践”[6]。于是在实际经营中,“变形”的生态旅游时有发生,因此,对概念理解的偏差,使“现象的”生态旅游与“期望的”生态旅游之间出现了相当大的差距。这正是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所关注的问题[7]。
其二,偏重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生态旅游还表现出受益者主体的共生。生态旅游的受益主体由政府、旅游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学术界、志愿部门、保护机构和媒体8个受益主体组成。在生态旅游系统中,这8个不同的受益主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从生态旅游中获得利益,即他们是生态旅游利益的共同体;不同点是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即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有所差异。生态旅游就是要在自然环境和(或)文化敏感的区域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此目标的实现,决定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构建必须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程度和行为的协作方式,在体系中设计相应的指标予以反映。只有在一个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建立新型的利益平衡机制才能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个体理性的主观动机最终带来集体理性的客观结果,实现四个维度上的可持续性[8]。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存在一个资源(自然、文化、权力等)的分配和利益(环境、社会、经济等)的平衡过程,是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交易、协调、利益让渡和责任而进行社会建制的过程。而现有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存在偏重一个或少数几个利益相关者的现象,因而几乎没有关注这一社会建制过程。
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目标上。生态旅游是以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的总体目标而不是以企业的盈利和旅游者的最大享受为指导原则,是以资源而不是以旅游者需求为核心的,因此需要在保护区、旅游者、旅游企业、非政府机构、专家及学术机构、当地政府之间建立一个合作机制,从而使上述主体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也从服务与被服务转变为协调与合作[9]。构建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应以整体内的协调与合作作为主要的出发点。
2.对生态旅游目的地复合性功能评价存在误解导致生态旅游等级丧失独立存在的意义
其实质上,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研究和实践中主要使用的一个词汇,其含义应该是,一个以为旅客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场所,其主要功能是吸引游客,将旅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1999年9月30日,国家旅游局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办法》中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接待旅游者一年以上的旅游区(点),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主题公园、游乐园、度假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文博院馆、美术馆等,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定。”在这一规定中除了旅游城市与世界遗产单位没有列入其中外,几乎所有可作为旅游发生地的场所都包括了。
旅游目的地(tourist destination)是国际旅游研究和实践中常用的词汇,一般情况下,相当于我国的旅游景区。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可以指一个州,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城镇或一个具体的旅游景区。与旅游景区概念相比,外延要宽泛得多。再则,旅游景区所代表的功能范畴也少于旅游目的地。所以,旅游目的地指任何有旅游行为发生的场所,且没有旅游区(点)的旅游规定性。而且作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更具有游客对于目的地的单向性。
将生态旅游目的地,如自然保护区归类至旅游景区(点)内是不合适的。这样做,忽略了一个功能上的问题,即多数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功能并非是吸引旅客,发展旅游业,而是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具有复合性,其中的生态旅游业务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以自然保护区为例子,根据iucn提出的11类管理模式中,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控制、科研、教育、维护等,而生产利用和旅游开发并不是其主要功能[10]。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具有复合性。将生态旅游目的地视为一般景区(点),无疑是抹去了传统大众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本质区别。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将产生误导,使评价生态旅游的标准与大众旅游相比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又因为,生态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目的地,生态旅游者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过程行为与其他旅游者并无太大的区别,其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主要考察其在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方式和旅游活动内容。所以应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范畴主要限制在一个具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如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遗产地等)之中,这样有助于区分评价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不同的标准。
3.缺乏具有生态伦理观的研究理念来指引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的构建
生态旅游属于限定性的旅游类型,生态旅游有着自身的约束条件,研究生态旅游约束条件的表现程度和生态旅游的等级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研究生态旅游的约束条件应成为生态旅游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生态一词在生态旅游的限定条件中被赋予了两层特殊含义。首先,它一定是某种限定条件的化身;其次,它与自然生态平衡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生态旅游的经营方式应区别于传统的旅游经营。前者所关注的因素在本质上有别于后者。生态旅游项目一般都位于原始的或脆弱的生态系统内,鉴于此,生态旅游项目对环境具有很大的潜在影响。这些地区往往生物种类丰富,这是它们吸引生态旅游的一个原因,但是它们的环境也很容易受到破坏。与其他旅游方式相比,生态旅游危害所依赖的环境资源的风险更大,比如:人口过度拥挤,为了增加道路和建设设施而砍伐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环境的丧失,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加强,吸收能力弱或无吸收能力地区废物和污染增加。所以生态旅游项目的经营必须以维护生态旅游地的生态平衡为前提。
生态旅游地的生态平衡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自然旅游资源的生态平衡;(2)人文旅游资源的生态平衡;(3)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生态平衡。
生态旅游地平衡理论在不同的地点、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应用结果,只能参照而不能随意完全照搬和照办其他地方的经验。因为生态旅游理论是科学,旅游资源的内容不同,生态旅游的平衡点就不一样。确定生态旅游之生态链的平衡点及变化幅值,以及在变化幅值内的生态旅游四要素①的各种组合是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的核心和基础。[11]
正由于上述原因,在生态旅游经营中,人们应该更加关注环境状况,以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来管理组织,以达到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应该坚持将生态伦理观灌输到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去。“将环境观引入经营者的经营准则是区别生态旅游产品与传统旅游产品的重要部分”(carol patterson,1997)。
4.现基于各种理论建立起来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大多缺乏可操作性
其一,现制定的评定生态旅游等级的标准和原则多种多样,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由于没有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特别是缺少业界的参与,基于各种理论制定出的规则和标准参差不齐,因而在实践中或者难以贯彻,或者无人理解。同时,生态旅游中涉及的要素很多,有环境的、产业的、社区的等等,而且原因和影响之间可能会存在很大的时间滞后性,如生态旅游活动所带来的文化方面的影响,就是一个缓慢影响的过程[12]。因此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观察研究这些要素与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这也给制定适合的原则和标准带来了困难。
其二,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逐步向“基于表现”与“基于过程”相结合方向发展才能符合生态旅游管理实践的要求。如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应包括能全面反映生态旅游管理绩效方面的指标。在建立生态旅游评价体系时,“基于表现”的指标和“基于过程”的指标应该是互补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管理绩效包含在生态旅游“基于表现”的标准里,反映了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其三,生态旅游的发展是迅速的,产品数量迅速增大,也就是说,它处在动态当中。若要制定长期不变的原则和标准是脱离实践要求的。若要使制定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关键的是如何提高评价标准,或者说如何设计指标和构建富有弹性的评价体系以保证生态旅游环境的可持续性。生态旅游等级的评价,涉及到很多的因素,是一个复杂、模糊的过程,它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精确的数学量来度量,用模糊语言来描述是非常合适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景区生态旅游开展情况。生态旅游评价所涉及的各因素隶属函数关系的确定要根据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两种方法来确定。
5.现建立起来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没有考虑到生态旅游体验
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旅游体验。这种体验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序时过程[13]。生态旅游由于具体的旅游目的、方式等不同而有别于其它旅游方式,但它仍然是一种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产品具有普通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共性,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有一个过程,是一段经历,所以也存在旅游体验,即生态旅游体验。
pinell与gilmore在《体验经济》一书中,将“体验”具体分为四类:娱乐、教育、暂避现实和审美。旅游业被公认为天生的“体验产业”,旅游者离开日常工作、居住的环境(暂避现实),接受跨文化与异域风情的洗涤(审美),尽情享受休闲时光(娱乐),并通过这一系列感官刺激和心灵感受,获取精神的成长(教育)。旅游体验是旅游世界的硬核。不管是对旅游者还是对向旅游者提供服务和产品的旅游企业管理经营人员而言,旅游体验的质量都可以说是他们从事旅游及相关活动的生命线,高质量的旅游体验给旅游者以预期甚至超过预期的旅游满足,从而奠定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长久基础[14]。因此,体验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鉴于体验价值已成为旅游产品能否热销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各项评价指标的体验程度。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旅游是为了获得某种舒畅而独特的体验。旅游体验的核心在于真实性和参与性。旅游经历就是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结果,游客追求活动的真实性与参与性。真实程度和参与程度与体验效果直接相关,真实程度和参与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15]。旅游体验的真实性是建立在旅游对象客观真实的基础上的。生态旅游者更加重视体验程度。
绿色环球21生态旅游国际标准体现的原则要求生态旅游:(1)向游客提供亲身的、直接的自然体验(集中于自然区);(2)提供能够更好地理解、欣赏和享受自然的机会(解说);(3)敏感性的解说;(4)持续性维持并提高消费者的期望。该标准针对每个原则设定了具体的详细指标,集中于对“过程”和“表现”的衡量,以提高生态旅游者的体验程度。
旅游体验影响因素受旅游者的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影响。旅游者获得旅游体验的强度因人而异,但主要由旅游景区各种因素决定的。旅游景区的中心任务不是单纯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对于生态旅游者来说,为了塑造最优的旅游体验,旅游景区应该将生态旅游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强化主题印象、淘汰消极印象,提供纪念品,并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
建立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为部分评价因子设置体验系数,这将有助于真实反映生态旅游产品的价值。比如,很多旅游区在做生态旅游资源评估和市场推广时,珍奇野生动物资源是重要的资本,但实际情况却是,可能因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很小或者根本不可能让普通游客接近,所以对游客而言,其生态旅游体验价值几乎为零,体验系数在这种情况下就能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
注释:
①王敬武认为生态旅游理论是研究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和环境(也包括旅游环境)之生态化意义下的想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该观点突出了生态旅游环境不同于一般形式旅游的环境。详见:论生态旅游的内涵及规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100.
参考文献:
[1]钟林生郑群明石强:中国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112-116.
[2]martha honey. ec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o owns paradise? [m].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2002:2-19.
[3]shores. the challenge of ecotourism: a call for higher standards[m]. new york: cabi publishing,2001: 213-218.
[4]孙玉军刘艳江赵炳柱:生态旅游及其评价指标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2001,3:109-110.
[5]甄翌: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7:41-43.
[6]sheryl ross, geoffrey wall, ecotourism towards congruenc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36-42.
[7]李洪波黄安民: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一个理论框架[j].生态经济,2003,10:130-134.
[8]杨桂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探析[j].人文地理,2005,5:71-77.
[9]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36-41.
[10]david a.fennel,ecotourism:an 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ge press.1999:43.
[11]王敬武:论生态旅游的内涵及规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100.
[12]周玲强:生态旅游区认证标准及推广过程中政府行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3-87.
[1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04.
篇3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关注较少,因此也忽略了对它的研究,所以至今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还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由于生态旅游的基础概念十分模糊,从而导致生态旅游的规范化研究难以进行,同时也造成其实践具有误导性,很有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目前,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基本有这样三种:
第一种,从旅游需求方来讲,生态旅游自然是一种旅游活动。在旅游的过程中,旅者可以游览一些自然景色优美又具有历史文化的古迹,这些地区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尚未受到人类的干扰,依旧是最原始的状态。
第二种,从旅游供给方来讲,生态旅游则是一种旅游销售品。游客在观赏自然风光和感受特色风土人情时,当地人民可以通过向他们出售旅游纪念品来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种,从旅游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共同来看,生态旅游则是一种旅游经典的开发方式。
从二者结合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生态旅游的综合定义无疑是:一种体验异质生态旅游的旅游方式和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思想观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生态旅游的观念的理解我们必须严格,这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限定条件上:
1.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保护自然景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对于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想则是通过目的地来体现。因此,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
2.关于生态旅游的空间范围。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通常为天然的自然环境,尚未受到人为干扰的区域,例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等。大部分生态旅游的目的地都具有人文景观与历史意义。
3.关于生态旅游的内涵意义。实际上,生态保护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也是前提。人们不仅强调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而且还注重对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一方面,这能够充分体现人们生态旅游的高品位,鼓励人们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生态保护是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重要前提与客观要求,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体现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一致性。
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基础――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关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它与其它景观空间的研究不同。景观生态学所涵盖的内容繁多,主要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原因等等,是一门将自然科学与人类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其主要特色便是以研究空间为主,其理论核心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表现:一是空间的异质性,二是生态的整体性。
从生态景观学的空间范围来看,其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包括自然风景区、风景名胜区等,其景观生态类型主要有山地、森林以及草地等等。就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来说,以上的旅游目的地就是构成其景观的主要内容。
从生态景观学的内涵来看,其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其原则和指导思想是在合理的情况下进行旅游开发。由此可见,景观生态学的空间范围与生态旅游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因此,景观生态学成为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重要基础理论。
(二)景观生态学的结构功能
对于景观结构,我们通常用这样几个专有名词进行描述: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和缘(edge)。
1.斑块。斑块的原意是聚集地。景观生态学中,我们具体指自然景观。
2.廊道。廊道是一种线状要素类型,这里主要是指林带、交通以及两侧的带状树林、河流等。
3.基质。基质一种生态系统,它存在于斑块内,它的各种特征是对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基础,也是划分各种功能区的前提。
4.缘。具体指边缘地带,作用是边缘效应进行集中的
表现。
景观生态学的功能主要包括廊道、基质和斑块的功能特征分析,将旅游活动解释成各种生态流。这些生态流主要来源于游客的客流、物流、货币流以及信息流等等。由于我国大部分生态旅游目的地长期发展,并通过人类的有效保护,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促使生态旅游景观表现出一定的人文性。
(三)景观生态学的整体性与异质性
在景观生态学中,主要包含着这样两种性质:一个是整体性,另一个就是异质性。下面,我们对于这两种性质进行相关解释。
整体性:景观生态学主要由景观要素组成,其结构具有等级性,功能独立且视觉特征明显,其各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的组成功能,这便是生态整体性原理的基本思想最为直观的陈述。
异质性:空间的异质性主要是指各种单元变化的异常性状。通常,异质性与系统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息息相关,是景观功能的基础保障,决定着空间的多元化。
在外形结构上,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塑造和控制着生态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而在内部结构上,景观生态的整体与异质性对生态旅游目的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为我们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提供了切入点与新思路。而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质也就是不断构建起空间,维持其生态的整体性。
(四)景观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景观的多样性主要是研究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斑块的具体情况,对其大小、数量以及形状进行描述与分类;第二个部分是景观的类型、分布;第三部分主要是研究斑块的连接性和连通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等等。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观察,我们发现景观的多样性影响着景观的稳定性。
由于生态旅游中的景观生态系统具有非独立性,因此景观的异质性格局大多由多种生态系统对其进行构成,其旅游功能和旅游景观也各不一样,从而保证了旅游景观的稳定性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相反也实现了景观旅游的各种功能。生态旅游的稳定性不仅能够反映人为对于自然的干扰程度,同时也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发展的检验标准之一。
(五)景观生态的变化
所谓景观变化主要是指随着时间的积累,景观系统在结构以及功能方面发生的变化。景观的变化通常由两方面的因素产生。一是人为因素,二是自然因素。
然而,相对于自然因素而言,人为因素对于自然景观的影响要大得多。
例如旅游开发者为了便于旅游者行走,铺设道路,又或者建设房屋,这些行为都严重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原始性,同时也导致植被稀少,使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减少了动植物的多样性。大量的旅游者会对土壤产生影响,由于土地频繁的遭受践踏,导致土壤面积增加,加剧了水土流失,其次一些旅游者随意丢弃垃圾,让原始的自然环境正在快速地退化。加上当地居民一些不合理的开采,则更为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一旦人为因素的干扰幅度超出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则会导致生态失衡,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变化,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规划管理中景观化生态学应用
由于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涵完全统一,因此,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理论基础。为了能够有效地为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提供一条明晰的思路,我们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在生态旅游的固化管理之中,希望通过长期的发展,能够有效改善生态旅游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加强旅游者的生态保护意识
由于景观生态学十分注重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的相互影响,同时强调其整体性与异质性,可以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进行详尽的解释,同时也能够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这能够促使旅游开发者和旅游者进一步、全面的认识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要求具有双重任务,一来是实现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来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生态旅游开发者想要获得最大化的利益,而旅游者希望在花费中获得心理上的最大愉悦,而生活在当地的居民也想从中获益。而生态旅游能够完全满足这三个方面的需求。
生态旅游虽然是一种能够满足旅游者各种需求的旅游形式,但同时生态旅游业对旅游者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一方面,旅游者可以充分的感知旅游目的地,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另一方面,旅游者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景观的结构和变化,受到生态旅游环境的教育。因此,生态旅游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对旅游者进行思想教育,使旅游者明白一些无意的行为有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性,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由于一些旅游者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会将一些不良行为展露出来,因此,旅游开发者和监管者应当加强监控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制度。
(二)合理开发,科学规划生态旅游
景观的边界都十分明显,其次视觉特征也十分显著。因此,整个生态过程都具有一定的共性,而其稳定性是包含在稳定性之中的,这同时也是一个适宜的尺度。景观的生态学、经济学以及美学,这些多重性价值的判断不仅是景观的规划基础,同时也是生态景观的管理基础。
在生态旅游的规划中,关于生态景观学的集中表现主要为两点:1.根据实践者提供的相关依据,结构与过程互为关联原理;2.规划设计者应当具有一套系统的方法、技术以及相关经验。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思想与原则
在生态旅游的规划过程中,人们应当遵从景观生态的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结构与发展特征进行设计,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促使景观多样性和个性化,提高综合效益。优化其结构、完善其功能,并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产品。
2.将功能与生态进行区分
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有序地进行旅游活动,促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与配置的优化,我们必须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功能以及生态旅游的区域进行划分。
3.结构规划
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实际上是功能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在对旅游景观生态进行规划时,我们应当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解与探究,选择和控制其利用方式和利用方向,使个体单元形成整体的景观生态系统。一方面方便了旅游者,另一方面也保留了景观的美感。
在设计廊道时,设计者应当注重其合理性。景区的廊道应当以小路为主,相互交叉,从而形成网状,网眼越大,生态效益越好;越小则异质性越大,景观的美学质量也就越高。对于廊道的设计,我们必须重视,但不能太过强调。设计者不仅要对于廊道的形状进行思考,同时还要考虑到廊道的长短,廊道太长就会降低景观的精彩程度,廊道过于短小,则会导致生态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廊道的长度十分重要,对于其长短我们要进行合理的设计。除此之外,廊道还要具有送输功能,以便增加游客的游览时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生态旅游中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我们应当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充分认识生态旅游,并且不断探究其内部结构,从而建立合理的规划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李长健,刘函.论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例[J].求实,2012(5)
篇4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内涵
(一)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在西方逐渐兴起,其兴起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人类自身处在后工业文明时期,高度的城市化使人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向往和依恋,迫切需要到自然环境中去放松自己,亲近自然成为人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一种高级的需求;其次人类也逐渐认识到自身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这必然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也影响到人类自身的自下而上和发展;而传统的大众旅游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显然力不从心。因此被看作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生态旅游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代表了二十一世纪旅游发展的方向。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
早期的生态旅游是指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McNeely、Thorsell和Ceballoslascurain(1992)认为生态旅游是指游客到位于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学习、欣赏和享受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古今文化的旅游活动;RalfBuckley(1994)提出只有以自然为基础,支持环境保护层,进行可持续管理和环保教育的旅游才是生态旅游;Brouse(1992)认为生态旅游是负责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范内尔(Fennell,1999)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形式的,并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方式;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AA,2000a)提出只有具备生态可持续性的,且主要关注对自然区域的体验,并培养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与保护的旅游方式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定义为“有目的的了解自然区的自然和文化,注意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同时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福利创造经济条件”。
(三)生态旅游概念的内涵
虽然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成一致,但它们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点。即以自然为基础的因素、教育性或学习性成分以及要求可持续性。其中最为核心的标准是都体现了对生态环境尤其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其它两个标准也是为这一核心标准服务的。这一点既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最重要方面,也是最能体现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人们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及消费活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人类在地球上的长期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科学发展思想,同样生态旅游也是人们在认识到传统大众旅游不能完全解决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
二、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
要准确地认识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首先要了解生态旅游系统。生态旅游系统除了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景区外,还可以加上一点,即生态旅游环境。因为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与其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周围环境不仅指自然生态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尤其要着重关注社会环境,即社区居民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这四个组成要素中,生态旅游资源是客观要素,而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景区、社区居民这三者是能动的,他们的行为能够影响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者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有所不同,大众旅游者本身只需要具备经济条件、闲暇时间就可以了,而生态旅游者除此以外,不仅需要有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强烈责任感,还需要有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知道自身的旅游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相对来说,生态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的层次,生态旅游也就是一种较高级的旅游活动。美国旅行社协会(ASTA)提供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标准”(Mmintosh,1995)中严格规定了生态旅游者的行为规范,其中包括以下几点:“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习惯、风俗和文化,使旅程更有意义;倾听当地人的谈话,鼓励当地居民参加环保活动;走设计的路线,不打扰动物及其栖息地,不破坏植物;支持节约能源、环保的企业。而生态旅游者由于不追求享受,能忍受不适,规模小,对当地的负面影响也极其微小,在活动中,生态旅游者还希望与当地居民交往,这无疑会给当地居民留下极好的印象,生态旅游者的环境保护观念也会逐渐深入到社区居民心中,使当地居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生态旅游景区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景区是生态旅游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其功能是提供生态旅游产品,为生态旅游者提供基本的服务设施等。生态旅游景区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相关产业部门能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运用生态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并遵循生态旅游发展规律,科学地规划,严格地管理,将会对旅游景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实际上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更为有害的是有些旅游业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然而实施的却是大众旅游,这不仅对旅游区资源产生破坏,更导致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误解,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
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范;认证;标准构建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1-0071-05
李长健(1965―),男,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国际经济法、“三农”问题;刘 函(1987―),女,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湖北武汉 430070)
2010年7月27日,江西全国首个生态旅游省级标准――《江西旅游生态设施规范》和《江西旅游生态行为规范》,这两个地方标准于2010年11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我国生态旅游地方性标准实施,也开启了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新时代,使得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生态旅游标准的构建是旅游者和生态旅游目的地所有利益相关方理解生态旅游的基础,是针对当前“生态”滥用的一种“负责任”的方式,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支持,它既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又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达到生态旅游发展预期收益的保障。构建全国性生态旅游标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旅游者的要求,是地方环境、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在传统旅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形式,必须通过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企业、地方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对生态旅游的标准进行明晰化、规范化,在标准的规范和认证体系下,更进一步促进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快速、有效的发展。
一、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标准及相互关系
生态旅游是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其概念最初源于绿色旅游或自然旅游,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文化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1](P11-16)国际生态旅游学(TIES)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区域进行的有助于环境保护和旅游地居民福利增长的负责任旅游。绿色环球21(GG21)认为,生态旅游是着重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从而达到生态上的可持续旅游。在本文中,生态旅游是指通过旅游业各方的努力在一些受人为干扰破坏较小的自然区域,充分保证旅游当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文化等权利,能够实现旅游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在旅游过程中,生态旅游还能起到对利益相关方的环境教育作用,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形式,它包含了自然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形式”[2](P9-10),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标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旅游标准是指生态旅游项目认证中的评估标准,如绿色环球21的“国际生态旅游标准”。本文生态旅游标准是指广义的生态旅游标准。广义的生态旅游标准包括生态旅游规范和生态旅游认证。“生态旅游规范是一种行业规范,指的是与生态旅游相关利益各方(生态旅游业、各生态旅游组织机构、生态旅游者、社区居民等)共有的一整套规定,同时也决定了他们的共有信念和价值观。这些信念和价值观应当与生态旅游的理念和原则相统一”[3]。认证(Certification)是指用一系列标准审查、衡量和评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一种程序,符合标准的就会获得奖励或标志[4],生态旅游业的认证就是“衡量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何种程度上符合行业标准的项目,它鼓励企业稳定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并不断加以完善”。[5](P579-594)因此,生态旅游认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标准(生态旅游规范、生态旅游认证)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从发展历程上看,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要求所趋,生态旅游标准则是在生态旅游生成之后对生态的滥用而提出的针对性规划。生态旅游规范作为一种行业规范,决定了生态旅游的价值理念、运营和管理,同时也决定了生态旅游相关利益各方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是生态旅游标准制定的内核之一;生态旅游认证加强了政府对生态旅游景区的指导与管理,为生态旅游产品供应商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和指导规范,它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直接影响着生态旅游标准实施的有效与否。生态旅游规范和生态旅游认证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标准,推动了我国生态旅游业向明晰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国际有关生态旅游标准的分析
生态旅游标准包括生态旅游规范和生态旅游认证两大部分,在生态旅游规范中国际上主要是从生态旅游的价值理念、运作与管理、利益相关方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生态旅游认证主要是从认证原则和认证程序两个方面进行。
(一)生态旅游规范
1.价值理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下简称UNEP)从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出发,建立激励机制、环境政策和旅游发展的整合性规划,并对整合性规划进行周期性的修正,以确保旅游业和环境在区域范围内能够互动、互益地发展。它通过制定基于环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的国家旅游政策,保证旅游发展在国家和地方范围内与主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相平衡,强调政府部门在生态旅游规范中的作用。世界旅游组织(以下简称WTO)制定了全球旅游业道德规范,强调环境、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确定了可持续旅游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在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游客自然生态保护的教育、政府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基础旅游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原则性界定,并认为旅游设施的设计和旅游活动项目应该采取一种保护自然遗产、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方式。绿色环球21生态旅游经营者公开承诺遵循生态旅游的原则,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体系确保其实施效果。
联合国(UN)、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CN)、国际生态旅游学会(TIES)等都一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所以国际上对生态旅游标准的构建理念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首先,构建生态旅游标准的迫切性。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在全球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延续,为生态旅游标准的构建提供思想基础;其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与社区、社区居民之间以及旅游者之间的互动,从制定、管理、监督等方面进行协调,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生态旅游各主体间形成一种协同精神。国际上比较重视信任关系的建立,在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居民及旅游者几个方面形成一种较强的协同精神,以便为后来的各方合作方面奠定基础,使各方面的努力达到生态旅游的理想状态。
2.运作管理
UNEP认为,通过涉及不同层面上的所有组织和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来促进旅游业的平衡和全面的管理,他们的权力和业务必须清楚地界定并互相补充;通过确定环境容量和其他科研活动来帮助旅游业建立针对环境可接受变化限度的管理机制;加强国家和地方的旅游政策、发展规划和管理的协调合作,并加强当地政府部门管理和监控旅游发展的力度;在已经由于过去的活动遭到破坏的区域内,采用综合管理方法来有效地完成保育项目。WTO认为,全球旅游业所有利益团体和相关的活动都应该尊重男女之间的平等,应促进人权,特别是儿童、老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和土著民族的个人权力,以共同参与生态旅游的管理,并明文规定了在旅游时,游客和访问者不应当从事任何犯罪活动,或从事任何造访国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活动,应避免使当地居民认为受到了冒犯和伤害的行为,或可能破坏当地环境的行为。其中,将运作管理规定的较为明确的是美国,美国以《国家公园法》为核心,整个系统由联邦政府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直接管理,国家公园局代表国家直接管理全国各座国家公园的行政、人事任免、业务技术、旅游经营、规划建设等事宜。国家内政部对国会负责,国家公园局又对内政部负责。管理局下设地区办公室,实行国家、地区、基层的垂直经营管理的模式。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运作管理方面,国际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法律层面,以美国《国家公园法》为代表,形成了一种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运作管理模式,通过层层负责,完善在生态旅游方面政府应负的责任;在组织层面,以UNEP为代表,所有涉及生态旅游的组织和机构之间要通过合作来促进旅游业的平衡和全面的管理和发展,并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在主体层面,旅游业所有利益团体和相关的活动都应共同参与生态旅游的管理,以确保旅游目的地的质量和旅游者的满意度,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利益相关方
UNEP认为,为了确保可持续旅游得以长期推广和发展,应通过旅游业所有成员和利益团体的合作和自愿性的活动,包括当地社区参与旅游业及利益分配。WTO认为,当地社区和居民应与旅游活动相联系,平等地分享旅游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利益,尤其是这些活动所创造的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可持续旅游认为,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当地社区或居民是主体,保证旅游目的地的质量和游客的满意度都应该由当地社区来决定,并在旅游策略中成为首要的发展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文件认为,当地政府应将从税收中获取的旅游业收益的一部分分配给社区,以促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旅游业21世纪议程认为确保社区的所有成员都有就业和在公司内部得到提升的机会。
在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方上,国际上多将处于较弱势地位的社区和居民看成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并在保证生态旅游顺利进行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来保证他们的利益。
(二)生态旅游认证体系
生态旅游认证是一个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贯彻到生态旅游中的有效工具,国际范围内的有关环境和生态的认证活动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缘于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及应运而生的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它主要包括认证原则和认证程序两方面:
1.认证原则
2002年,以绿色环球21为基础,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和澳大利亚可持续旅游合作研究中心共同起草了《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并由绿色环球21独家掌握执照发放和管理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提出了生态旅游的8大原则:生态旅游的核心在于让游客亲身体验大自然;生态旅游应通过多种形式增进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赞美和享受;生态旅游应代表环境可持续旅游的最佳实践;生态旅游应对自然区域的保护做出直接的贡献;生态旅游应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做出持续的贡献;生态旅游应尊重当地现存文化并予以恰当的解释和参与;生态旅游应始终如一地满足消费者的愿望;生态旅游应坚持诚信为本、实事求是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形成符合实际的期望。[6]此外,澳大利亚的NEAP认证也将其分为十个主要内容,并根据具体的标准又分为三个不同的认证等级,即自然旅游、生态旅游与高级生态旅游。
从上可以看出,国际上的认证原则主要是基于地方的特殊性来确定适合国情的生态旅游认证原则。首先,在认证原则上,注重国际和国家法律,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对生态旅游进行认证;其次,在认证的结构上,两大原则具体规定了认证的内容,从生态旅游的出发点到生态旅游的相关主体,再到生态旅游的运营策略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2.认证程序
加拉帕戈斯群岛Smart Voyager的认证程序包括:提交申请表;经营者自我评估;有些情况下需要邀请Smart Voyager的评估师进行实地评估作为自我评估的补充;审计;由独立的国际认证委员会授予等级认定;签署认证合同,企业由此获得认证标志的使用权;每年进行一次审核;临时查访;如果违反了标准,还将进行紧急评估。[7]
三、构建我国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思路
生态旅游是时展的需要,根据2006年9月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连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生态旅游建设标准研讨会”中的专家意见,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五大问题:(1)缺乏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规划,或者实施不到位;(2)开发无序或者管理不到位,导致生态破坏;(3)对生态旅游科学内涵和规范研究不够,缺乏技术标准指导,导致精品不精;(4)缺乏战略思想的实施;(5)生态旅游科研、科普、科技含量以及学科体系建设都有待于加强。另外,根据本次大会的意见明确了制定生态旅游标准的四个原则:(1)生物、文化与景观多样性结合;(2)环境、资源与产业相结合;(3)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4)政府、学会与旅游行业相结合。因此,构建我国生态旅游标准需在借鉴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五大问题和应遵循的四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一)确立我国生态旅游的价值理念
生态旅游是“更生态化、更具道德和伦理感的一种旅游形式”[8],确立我国的生态旅游价值理念需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认识到我国构建生态旅游标准的必要性。根据国际经验,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进行宏观的指导与管理,通过制定国家标准来规范和引导国内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加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国家生态旅游标准的构建有利于规范和引导生态旅游开发,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规范生态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有利于提高生态旅游管理水平,确保旅游业相关方的利益得以保障。其次,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生态旅游标准的规划和设计上要将旅游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进行整合,尤其是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发展旅游业不能破坏旅游业各方面的平衡关系,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并要注重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和社会道德规范相适应;再次,要培育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当地政府、企业、社区、社区居民以及旅游者之间的互动,从生态旅游标准的制定、管理、监督等方面积极参与,在制度和道德的保护下形成利益相关方共同的期望和处境,使得生态旅游业各利益主体之间产生协同的意愿,增强生态旅游标准的地方性共识,以期增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和合作程度。
(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运作管理方式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既是生态旅游标准的制定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倡导者和监督者。政府要从全局出发,建立立体的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特别是在各地方性政策制定时,要充分调动当地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并将当地居民的代表吸纳到生态旅游标准制定、运作、管理和监管中去,通过环境评估、功能分区、服务设施配置等方式确定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旅游,并制定有效的政策框架和约束条件,加强各层面的协调与合作,监督旅游经营者的行为,促进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同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知识文化水平的当地居民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树立旅游地的形象。其次,在旅游企业方面,建立旅游企业、当地社区与居民、旅游者之间的联动机制。建议根据不同的企业状况和旅游地的发展状况可采取强强联手模式(即通过两个或多个企业联合,加强对旅游地的开发、管理力度)、政企模式(即政府监督和指导企业,企业接受政府的管理)、企学模式(即通过企业与高校或学会等的联合,提升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能力)和企民模式(即企业出资开发经营,同时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并共同开发经营部分旅游项目)。要鼓励企业、社区和居民的参与,形成社区式的生态旅游经营模式,即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社区拥有并管理企业,如此,将社区及居民纳入到经营模式中,提高他们对生态旅游的重视程度。最后,在当地社区与居民方面,要加快旅游当地社区建设,和谐社区的构建“可以实现利益主体和利益客体的和谐发展”[9],拓宽他们参与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和环境监控等方面的渠道,积极、努力地营造一种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的生态旅游文化氛围,变象征性参与为实质性参与,同时通过教育等手段提高社区和居民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提升他们的参与能力和水平,以确保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三)理顺生态旅游主体间的利益关系
“利益主体是指任何可以影响该组织目标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10](P46),理顺生态旅游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首先要确定生态旅游主体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导向主要是由政府主导、企业主办、社区和居民参与、旅游者消费的一种关系。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初始阶段还是要依靠政府的扶持,当地政府应将从旅游业收益获取的税收中的一部分分配给社区或是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对生态旅游业的税收,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或是社区管理的企业,应当尊重旅游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发展的要求,保障旅游目的地的质量,为当地居民提供直接的或间接的就业机会,并促进社区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社区和居民是实施生态旅游的最直接受影响者,是以生态环境的付出,得以生活、生产资料的回报,通过对当地居民提供针对性培训,提升其文化知识水平和沟通介入能力,使其能够及时地辨别信息并进行分析、吸收,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社区和居民通过参与生态旅游的决策、执行、管理、监督等方式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并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受益者之一;旅游消费者在消费时应当注意目的地的人文、自然环境,遵守当地的道德、行为规范,不得从事任何犯罪活动,应避免使当地居民认为受到了冒犯和伤害的行为,或可能破坏当地环境的行为。[11]
(四)规范我国生态旅游认证体系
在认证原则方面,可综合借鉴GG21和澳大利亚的NEAP认证原则:生态旅游需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旅游地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需多主体、多种形式的参与,确保在生态旅游的决策、执行、管理、监督等方面能够合理、合法的进行;生态旅游地应坚持诚信为本、实事求是的经营管理策略,确保旅游者的利益不被损害;生态旅游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对旅游者进行自然生态保护教育。另外,可以借鉴NEAP不同的评估标准将我国的生态旅游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在认证程序上,首先,确定我国生态旅游认证的制定机构和法律效力。国外的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多是由非政府组织牵头的,而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还有待发展,所以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认证须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制定,使生态旅游认证具有必要的威信,并在相关的认证机构进行官方认证。其次,确定我国生态旅游认证的结构体系。在内容上,要根据旅游目的地具体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认证内容,如湿地保护、原始森林保护、水生态保护等,既要和国际标准接轨,又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设定;在认证制度方面,可借鉴绿色环球21的国际认证制度和澳大利亚的NEAP认证制度,分级别的进行界定,以建立适合我国当地具体情况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再者,规范生态旅游认证的收费制度和管理方式,从事生态旅游的企业很多是中小型企业,生态旅游认证是企业根据自愿的原则决定是否参与认证,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广生态旅游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在收费方面不宜过高;最后,完善我国生态旅游认证的配套体系和相关制度。通过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江西省的《江西旅游生态设施规范》和《江西旅游生态行为规范》,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和认识、科学的政策、相应的配套体系上,为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构建做好铺垫工作。
[参考文献]
[1]Boo, E. The Ecotourism Boom:P1naning fo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Washington DC: World Wild life Fund,1992.
[2]Wood,M.E.Eco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olicies for sustainability.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2002.
[3]刘建立,陈世清,唐志蕴.我国开展生态旅游规范化建设初探[J].林业科学,2006,(4).
[4]Martha Honey.旅游认证体系[J].UNEP产业与环境,2002,(24).
[5]David B.Weaver(ed).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 CABI Publishing,2000.
[6]程兴火,周玲强.国外生态旅游认证概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
[7]Emma Stewart.“Smart Voyager”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ertification Program for Tour Operators in the Gala-pagos.Case Study of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2003.
[8]Ceballos-Lascurain,H.Tourism,ecotourism and protected areas: The state of naturebased tourism around the world and guide lines for its development.Gland and Cam-bridge: IUNC,1996.
[9]李长健.农民权益保护视角下新农村社区发展法律问题之思考[J].政治与法律,2010,(1).
篇6
【关键词】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有利益相关者开发旅游产品的方式,许多专家在研究中基于不同视角提出了多种的途径和方法,然而这些途径和方法通常较为零散,难以形成一种逻辑关系相对紧密的系统性建议,因而在开发旅游产品时使实践者难于对其进行选择。鉴于此种情况,本文尝试梳理旅游业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成果,拓展旅游产品开发理论,为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一个国际学者广泛研究的概念。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研究的真正起步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极大地挑战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理念”,随后得到管理学、伦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其研究主体开始从企业扩展到政府、社区、城市、社会团体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Freeman,1984)[2]。这一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其实在旅游研究领域正式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之前,部分学者便开始从大众参与( public participation) ,协作旅游(collaborative tourism)、伙伴关系(partnerships)等角度研究旅游。如洛斯劳等(Rosenow et al.,1979)便强调在旅游目的地管理与发展中有必要引入公众参与[3]。墨菲(Murphy,1985)提出在未来的旅游业发展中,要尽力让社区参与到规划中[4]。从此,社区作为一个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尤其是对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管理决策、公平分享旅游利益与公平分担旅游负面影响等问题特别关注,而这些与社会责任、公平伦理有关的问题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管理的社会责任和伦理是相呼应的(周玲,2004)[5]。
利益相关者在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早在1984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便指出在可持续旅游的过程中有必要理解利益相关者,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个困难的过程,在让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势必影响到部分群体的利益,因此,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WCFD,1987)明确指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6]。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研究发展
近年来,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展,旅游企业也开始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一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旅游类研究文献中。通过研究,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研究范围已从一般意义的工业企业拓展到旅游企业;研究方法从定性描述转变到定量的实证研究;研究视角从单一学科到伦理学、公司治理、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理论、旅游学理论等学科成果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基础、实现机制等。
(一)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涉及的国内外文献可以看出,国外旅游领域内的利益相关者研究相对较多,研究的兴趣主要出现于旅游协作、旅游参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研究主题中,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旅游规划与管理决策中的利益相关者调查与管理,其中尤以利益相关者协作问题为关注焦点,研究中引入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探讨利益相关者协作产生的原因、协作的组织形式、协作程序与途径、影响因素与协作过程管理,以及构建协作效果评估框架等,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无论采取何种研究思路,国外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和关系等几个方面。
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是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旅游领域的基础,而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比其他大部分行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都要多,因此在利益相关者界定方面显得复杂而困难得多。不同类型的旅游组织或旅游地,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尽相同,而且以不同的行为主体为中心会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例如,简・罗伯森等(Jane Robson et al.,1996)以旅游经营商为中心列举出12个利益相关者,以当地政府旅游市场营销者为中心列举出18个利益相关者[7]。桑特和雷森(Santter&Leisen,1999)根据弗里曼(Freeman)的利益相关者图谱,勾勒出一幅以旅游规划者为中心的8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图谱;布兰威尔和夏蒙(Brannwell&Sharman,1999)提出目的地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及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评判目的地旅游发展规划是否合理的“利益相关者系统分析框架”;赖安(Ryan,2002)提出旅游经营者在从事旅游开发经营活动过程中涉及12种利益相关者:员工、游客、居民、压力集团、其他旅游企业、国家和政府、宾馆酒店、股东、旅游商、地方政府、促销中心和媒体。赖安给出了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开发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伯恩斯和霍华德(Burns,Howard,2003)实证研究澳大利亚昆士兰州Fraser岛旅游风景区涉及的10种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为风景区游客、员工、居民、顾问委员会、动植物保护协会、保护组织、地方利益团体、旅游经营商、地方政府、昆士兰州公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并根据这些利益相关者绘制了利益相关者图谱。
希翰等(Sheehan et al.,2005)认为,大多文献中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只是指出了应该关注哪些利益相关者,但对于如何从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中界定重要的或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并没有提供出一个具体的方法。因此,他运用问卷调查,以实证方式对北美在旅游目的地的CEO进行了调查,从32个列举出的利益相关者中选出了目的管理组织(DMO)的12个核心或重要利益相关者,并发现酒店协会似乎是目的地管理组织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2. 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很多研究文献都阐述了权力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Jamal et al., 1995;Reed,1997;Braxlnwell et al.,1999;Taylor,1999 )。里德(Reed,1997)引入组织理论论证了权力关系对社区旅游规划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社区旅游中,权力关系是了解社区旅游规划特点和因果关系不可或缺的因子,权力关系会改变协作行动的结果,是协作成功或失败的一个变量。但是对于权力关系的具体表达,少有文献涉及。
“利益”是联结利益相关者的核心纽带,旅游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而且利益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因此,对利益的具体表达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是少有文献涉及,大多文献定性地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主张。
马克温克(Markwick,2000)对马耳他一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中出现的发展派和保护派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构成两派的利益相关者在对待成本和收益上存在着不同的利益主张,于是借鉴孟德鲁(Mendelow)的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矩阵(stakeholder mapping)来分析其利益相关者问题[8]。
3. 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由于各自追求的利益不同,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于是利益冲突问题便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旅游发展中,如何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有效协作以减少冲突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周玲,2004)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经常会借鉴社会学与管理学中的组织理论、沟通方法、公众参与等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和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对策与建议[5]。
其实“合作”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说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弗里曼(Freeman, 1984)曾指出,有效管理利益相关者需要理解3个主要焦点,即有效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管理。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问题的研究上,部分研究者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有助于制定旅游目的地规划政策和管理,或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2]。费森等(Fisun et al.,1999)指出,尽管合作规划是费时和困难的,但它可以证明是能够“长期内可以避免冲突成本,政治上更合理,并能够建立利益相关者的知识库和能力”。此领域涉及到的研究有关系与合作的组织形式、合作的方法、利益相关者合作中的权力关系、合作关系等[9]。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从我国当前的旅游发展情况来看,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
1. 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管理。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已经或正在从初期的开发阶段走向发展阶段,一些旅游目的地已进入成熟阶段,影响旅游发展和旅游发展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群体已渐渐浮出水面,如何管理这些利益相关者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张伟、吴必虎(2002)把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并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旅游意识和利益表达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讨论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应用途径[10]。夏赞才(2003)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旅行社管理研究中初步尝试,认为旅行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首先要确定谁是利益相关者;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分为核心层、战略层和,每一部分都包含着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旅行社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运用基本图谱来构建模型,并进而根据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基本原则进行有效的管理[11]。刘雪梅、保继刚(2005)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中,他们认为生态旅游真正实现的关键在于其所涉及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中,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生态旅游者,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或潜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剖析,探索了伪生态旅游所存在问题的根源[12]。张维,郭鲁芳(2006)通过分析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程中一些利益主体角色的转换,构建了利益主体可转换理论模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为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提供经济学解释,并指明了景区门票价格变迁的方向[13]。齐天锋(2006)认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目的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目的地社区、目标市场等,它们有不同的利益,并对目的地营销实施产生不同的影响[14]。
2. 有效区域协作/合作机制的建立。国际国内旅游竞争日益加剧,区域间旅游协作问题突显,如何建立有效区域协作/合作机制是区域协作/合作面临的问题。
何彪、马勇(2004)在利益相关者和关系营销的概念基础上,结合旅游目的地开发过程的特点,把关系营销的相关理论借鉴运用到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管理过程中,并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管理的BCB方案和相应的管理策略措施[15]。高静(2004)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16]。刘好强、张颖霞(2006)把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城市旅游管理中,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围绕旅游城市则产生了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的彼此关系,应加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观的培养,加强对各利益相关者行为的有效监督[17]。
3.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刘静艳(2006)从系统动力学著名的“内生”理论角度分析,提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共生系统。将政府、社区、保护区、旅游企业和生态旅游者五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作为生态旅游系统中的内生变量,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协调利益获取和分配、权利和义务、生态损耗和补偿等问题,并初步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结构关系[18]。
郭丽华(2006)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新划分旅游规划中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针对目前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旅游规划优化模式的措施,并结合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实证分析[19]。
唐晓云、赵黎明(2006)认为社区是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最关键群体,树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发展观是实现旅游发展的基础[20]。
杨颖(2006)通过对抚仙湖旅游度假区的调查提出,旅游度假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建立“共同治理”的模式,形成旅游度假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良好的双向互动机制[21]。
宋瑞(2004)认为发展生态旅游需要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而利益相关者角色的错位、缺位,其间关系的交叉,矛盾是制约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为了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现有的利益相关者角色和关系进行调整,真正使政府、当地社区、旅游企业、保护地、旅游者、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及相关机构,媒体分别扮演好调控者、参与和受益者、执行者、执行监督者、实践者、协调者、研究指导者、宣传监督者的角色[22]。
胡召芹(2006)对旅游目的地有直接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介绍,又以两两关系的方法分析了他们之间不同的利益表现,以及存在或潜在的问题[23]。熊元斌、龚箭(2007)从宏观的角度综合考虑了旅游产业中旅游开发商、当地社区、压力集团的利益要求,并谋求在他们之间达成一种利益均衡,促进和谐发展[24]。
三、研究展望
从学术背景看,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今后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作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1. 为了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更好的在旅游领域内得到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体系本身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正如许多西方学者研究指出的那样,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而将其应用于旅游领域,还需要考虑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但如何从多学科综合交叉的角度来完善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可以肯定的是,这项工作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同时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创新空间。
2. 对旅游风景区各类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内容、实现方式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一些风景区开展了实证研究工作,但是仍然感觉到研究工作不够充分。将来的研究工作可以针对更多的特定的利益相关者而展开,在研究方法上也应该更多地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而展开。当这样的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相信我们对旅游风景区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 李正欢,郑向敏.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6(10):85-91.
[2] 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 pitman Publishing Inc, 1984.
[3] Rosenow J E,Pulsipher,.Tourism: The good, the bad, the ugly, Lincolin, NE, Century Three Press, 1979.
[4] Murphy P E,.Tourism: A community approach, London, metheuen,1985.
[5] 周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4(6):53-59.
[6] World Commin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 Jane Robson,Ian Robson. From shareholders to stakeholders: critical issues for tourism marketers[J].Tourism Management.1996(7):533-540.
[8] Marion C Markwick. Golf tourism development,stakeholders,differing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 agendas:the case of Malta[J]. Tourism Management.2000(5):515-524.
[9] Fisun Yuksel,Bill Bramwell,Atila Yuksel. Stakeholderinterviews and tourism planning at Pamukkale, Turkey[J].Tourism Management.1999(3):351-360.
[10] 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Stakeholders)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4):63-68.
[11] 夏赞才.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72-77.
[12] 刘雪梅,保继刚.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国内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变形[J].生态学杂志.2005(3):348-353.
[13] 张维,郭鲁芳.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经济学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6(1):44-60.
[14] 齐天锋.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利益相关者[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96-98.
[15] 何彪,马勇.基于关系营销的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41-44.
报.2006(1):55-56.
[16] 高静.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利益相关者分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87-90.
[17] 刘好强,张颖霞.城市旅游利益相关者管理[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5-56.
[18] 刘静艳.从系统学角度透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J].旅游学刊.2006(5):17-21.
[19] 郭丽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旅游规划优化模式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J].2006(5):56-61.
[20] 唐晓云,赵黎明.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2):93-97.
[21] 杨颖.试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抚仙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实践中的运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8):39-43.
[22] 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74-80。
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 山西省 乡村生态旅游 发展要素
近年来,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目的地,乡村生态旅游也成为活跃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我国仍处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的引导、管理和控制,这些都阻碍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某些过分注重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乡村社区,对旅游资源没有合理有效的规划利用,同时,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对乡村旅游地的环境重视不够,污染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破坏了原乡村旅游地清澈干净的自然环境,给当地的资源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1.相关理论概述
1.1 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学的循环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开发活动,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理念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2 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乡村生态旅游就是“以乡村资源、乡村生态环境作为旅游资源,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处于乡村的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的旅游活动;是通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为主题,融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于一体,培育农村科技文化,带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的乡村社区产业建设、经济发展的方式;是适合我国国情、可促进新时期旅游产业与农业经济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旅游活动。
2.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要素分析
近年来,我省推出了10余个最佳观光农业示范点。虽然我省乡村生态旅游潜力大、发展快,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科学规划重视不够,重复建设严重。目前,我省的乡村生态旅游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开发为主,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造成不少旅游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3.循环经济视角下山西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政策建议
3.1 政府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资金支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政府虽不是投资主体,但政府的引导性资金的投入仍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发展初期,市场风险大,没有政府启动性资金投入作示范,很难引导社会投资。另外政府要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帮助山区把旅游路网建立完善起来,打通旅游景区景点的断头路,加宽道路,解决交通堵塞现象。应当优先解决景区景点的通讯问题,争取尽快使所有旅游景点覆盖移动通讯网络。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兴建不同档次的住宿设施。
3.2 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政府部门要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并尽快出台相应的各种规章制度,以消除开发和经营管理者的盲目性,做到项目审批、人员上岗、安全和卫生保障、价格制定、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各方面都能按章办事。政府也应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可在政府的引导下聘请经验丰富的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研究专家培养适合当地特点的旅游人才队伍。
3.3统一规划开发,加强宣传力度
一是要进行全面考察,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将自然生态旅游区与历史人文旅游区统筹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游客需求为原则,进行规划论证;二是要要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发展乡村生态生态旅游的同时,做好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要加强旅游部门与农业部门的沟通联系,使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与当地农村、农业发展相互协调,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的同时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山区旅游新形象。山区旅游宣传要做到整合宣传,整体推销。
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完善起来,同时也要发挥政府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以及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的主导作用,当地社区在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中也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定有力政策、财政贷款支持、科学的指导、人员培训、合理规划等手段来支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目标,进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最终做到乡村生态旅游在循环经济下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l):15-18.
[2]谢花林,李蕾,等.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探析[J].生态经济,2002(12):69-71.
[3]吕军.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的比较[N].暨南学报.2005(6):67-69.
篇8
什么是生态旅游?
国际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认证的原则性指导性文件《莫霍克协定》(MohonkAgreement)指出,生态旅游至少必须包括如下七个方面一致力于让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大自然而更好地了解和赞美大自然,通过解说让人们认知自然环境、当地社会和文化:对自然区域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做出有益和积极贡献:对当地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利益;鼓励社区以适合的方式参与:食宿、游程及设计景点方面都应该尺度适中:最小化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对概念发展的回溯和分析表明 生态旅游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是不断充实和演进的。生态旅游早期受到环境运动和自然回归思潮的影响,与自然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之后其被赋予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区发展与实现旅游教育等多个内涵,成为了一个复合的概念,由于这种复合内涵,生态旅游得以明确的从自然旅游中分化出来。
什么是生态旅游认证与标准?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旅游业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初期在旅游行业内发展的大多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认证标准,旅游业中关于环境生态的认证体系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旗号被滥用的情况逐渐突出。仅仅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营销幌子的做法已经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障碍,同时,市场缺乏普遍接受的生态旅游标准以维持旅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生态旅游市场的混乱情况亟需规范,旅游消费者需要一个权威的标准对众多的生态旅游产品进行比较与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三方的生态旅游标准认证应运而生,大量的旅游项目加入了各种标准认证项目,各种基于不同生态旅游标准认证的项目不断涌现。欧洲是生态旅游相关认证最多的地区,2004年,超过50个的认证项目覆盖了住宿、海滩、海洋、保护区、餐厅、手工艺品、高尔夫、包价旅游等领域。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首先,认证项目在数量上急剧增加,相关认证体系和生态标签多达上百个:其次,所涵盖的范围从相对简单的旅游膳宿业的认证拓展到旅游行业的所有领域。这些标准多为地区标准和区域标准,同时,少数国际性的生态旅游标准正在形成和推广。
生态旅游在中国
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热,生态旅游泛化的情况也很突出,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生态旅游市场混乱,已经在我国重新出现,旅游经营者纷纷使用生态标签来进行市场营销,生态旅游产品良莠不齐,消费者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制定权威标准作为行业管理手段成为必要。
生态旅游标准能够与相关法律一起构成的生态旅游的政策调控工具,是引导我国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生态旅游标准的权威认证能够规范旅游市场环境,明确生态旅游产品特质,避免无序竞争和虚假营销,降低消费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实现国内外生态旅游市场间的对话。
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的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
什么是生态旅游认证与标准的权威性?
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发展演化的历程说明,标准的权威性极端重要,现有的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在我国的实施普遍面临旅游消费市场认知度不高和权威性不足的问题,同时,GG21等国际标准仍然处于演化和发展期,在其全球推广的过程中,标准的完善和适应地方性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现实情况来看,还没有一个广泛接受的权威标准可以拿来使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国家标准,获得天然的权威性是较好的选择。
什么是生态旅游认证与标准的适用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态旅游标准的制定需要与区域背景和发展阶段保持一致,需要发挥对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引导与规范的功能,这决定了不能盲目采用舶来的标准。因此,在与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的核心特质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发展我国自己的生态旅游标准是较好的策略选择,一方面能够避免标准的主导权被国外机构控制;另一方面,能够使我国的生态旅游标准发挥政策工具的作用,使外来的生态旅游标准在政策的框架内运行,将区域性的要求上升成为其他生态旅游标准推广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保障区域的独特性得到足够重视。
怎样把握生态旅游认证与标准“度”?
我国的生态旅游处于发展初期,有其阶段特点,生态旅游标准的使命在于引导生态旅游的规范发展,引领我国的生态旅游走过成长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的成熟,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态旅游产品将会不断涌现,蓬勃发展的现实一定会引发对国家标准的修订甚至是重新制定的需要,因而制定标准需要把握生态旅游的共性和原则,控制好标准化与多样性的矛盾,留下适当余地,以有利于生态旅游的个性化发展。
案例
华侨城生态旅游案例:
深圳华侨城是中国首个生态旅游示范地。在华侨城项目建设中,实现了景观和生态平衡,从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入手.做好对山、水、植被的保护。建设近50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为所在地区水库提供天然生态过滤网:建设10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站,每天可进行35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对边坡进行绿化种植复绿工程:充分利用无污染、可循环的能源进行产品设置和开发;利用云中风车、水能、太阳能发电;利用空调余热为酒店用水加热;所有物料均用再生纸制成等。
Ecotou rism Australia“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生态旅游认证有何益处?
生态旅游认证能够为旅游经营者、管理者、旅游地社区和旅游者提供如下益处:
・为旅游经营者规划和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标准
・为旅游经营者发展可持续的生态旅游提供指导
・使得旅游经营者能够持续提高生态旅游运营水平
・能够使用认证标识进行营销
・为保护地的管理者提供工具以减少环境影响
・使得旅游地社区能够得到更多利益,减少负面影响
篇9
关键词:生态旅游 概念 辨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229-02
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Conservation Nature,简称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赫克特・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至今,作为在生态环境伦理理论和生态美理论等的指导下,以倡导人们认识自然、善待自然和观赏与感受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生态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而又迅猛的发展,日渐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国内外的生态旅游业仍存在若干生态环境问题。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没有统一的认识可能也是阻碍它发展的原因。
目前,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定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强调组织小规模旅游者参观保护区,或者其有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地方。
何光的定义――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观赏和感受生态旅游环境、普及生态旅游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绿色消费方式。
张广瑞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旅游活动,一般来说,生态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是“自然赋予”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而从事这种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知识,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及相关文化特征等;从事该项活动的原则是“不改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自然资源使当地居民经济上受益”。总之,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保持、促进生态的协调发展,至少不破坏生态平衡,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卢云亭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
王兴斌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以自然和生态资源为主要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
吴必虎的生态旅游定义――主要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是哲学层面的,是指一种可持续发展哲学;其二是科学层面的,指的是科学技术的研究,着重环境容量和旅游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其三是商业意义的,指的是一种旅游产品。
从以上旅游的相关组织和学者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意见不一,各有千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产品;一类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从现实的角度分析,第二种观点更科学一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考虑,生态旅游是旅游形式的一种。“生态旅游”是学者在对传统自然旅游方式进行“生态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是想在促进自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改善旅游地当地居民的生活。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初衷就是想通过对传统旅游者旅游行为和方式的改变,来达到既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同时能确保旅游地的生态文化环境尽量不受破坏或最好能做到完好无损。因此,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对旅游者高要求高标准的旅游。
第二,从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考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更有利于其预期目标的实现。
假如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来打造,其对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效果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来得快。众人皆知,一种产品的形成、产生和发展过程是要经过很多工序的。通常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诸多环节。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来打造,也不例外的要经历很多流程。但在生态旅游提出来之前,世界上其实已经有很多的旅游产品,即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事实上,很多旅游产品,即旅游景点和打造旅游景点的基础――自然和人文环境往往都已存在或已得到开发。假如因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概念的提出,相应的旅游产品要求和规范的界定,就会有很多的既存旅游景点要按照生态旅游产品的要求来重新打造,这样势必浪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也会对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造成很大的影响和破坏。
反之,假如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它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让所有参加旅游的人来按照生态旅游实施的目的: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改善旅游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来从事这一项活动。旅游是一种经济基础相对较高的人群参加的较多的一种活动。由于旅游这项活动参加主体的特殊性,他们经济基础较好,相对文化素质较高,在生态环境保护呼声四起的这个社会环境生活生存,他们或多或少的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需要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一件大事情。由于旅游活动人群的特殊性,在相关部门的管理和要求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有利于推广和实施。通过生态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方式影响和吸引大众旅游者,让生态旅游逐渐进入主流市场,进而达到让生态旅游由少数专业人的旅游市场向大众旅游市场普及。尽管生态旅游的全民普及需要一个过程,但它的周期和效果远优于其作为旅游产品来打造的周期和效果。
第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更有利于确保其效益的实现,包括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仔细推敲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的理由,主要在于让其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条件下,通过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或与旅游相配套的基本设施,诸如餐饮,旅店,游乐设施,交通工具等渠道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要求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和产业的开发和利用都要符合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发展要求。通俗的说,生态旅游要求达到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样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从事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不便于作为产品来进行打造。在缺乏旅游主体――旅游者存在的前提下,上述提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相配套的基本设施与人类生存的其他环境和生存生活所需的用品相配套的设施或产业就没有区别。它们的开发利用和产业的发展无一例外的应该符合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环保工作提出的要求,即用生态环保的理念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应该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我们不应该把与旅游相关的一些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社会资源)及相关的产业与其他的经济产业和资源区分开来,把用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出来的与旅游业相关的环境和产业冠以一个特有名词――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旅游者的理念,旅游方式和旅游者的行为用生态环保的思想武装起来,让旅游者在满足旅游能获得休闲愉悦放松的同时,能够自觉的爱护旅游所需的资源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且能在保护中获得另一种满足和充实,而不会把其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因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劳力和脑力当作一种负担。从这种角度看,笔者觉得生态旅游应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来推广和实施。但这种旅游形式应该是怎样的,以及如何来推广。这是从事生态旅游科研工作者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总而言之,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生态旅游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而不应该定义成一种旅游产品。对生态旅游定义进行规范和完善将有利于生态旅游的开展和推广,也利于其目的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庞少静.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 环境保护,2004(9)
2.张建萍.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生态旅游要素模型原则实践
生态旅游研究背景
生态旅游(MassTourism)作为替代大众旅游的一种扩展和派生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以“生态旅游”命名,“生态旅游”正在大众化。有学者看到了这样的现象,进而提出了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互化’的理论(杨桂华,2004)。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与大众旅游截然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也有别于其他替代旅游形式”(Fennell,2004)。
本文将基于生态旅游的高度脆弱性和稀有性,分析生态旅游基本要素的关系,建立相关模型,并藉此讨论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约束各方的行为,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来发展旅游。
文献回顾
有关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原则和责任方面。
2002年召开的国际生态旅游年大会所提出的《魁北克宣言》(UNEP/WTO,2002)对以下五方提出了呼吁:对政府及国家一级的开发商的呼吁;对(私人)企业的呼吁;对非官方机构、社区性的协会、研究和教育机构的呼吁;对半官方机构、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和发展赞助商的呼吁;对地方社区和市政部门
杨桂华在其专著中创立了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系统,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社区责任和生态旅游者责任(杨桂华,2004)。也有提到“要求各方在道义和伦理上怀有责任感,并有相应的行为表现”(Wright,1993)。
或是创立生态旅游受益者体系(包括当地社区、政府机构、旅游业、旅游者、保护机构、志愿部门、专家、媒体),提出诸多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协调,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Swardrooke,1999)。
《绿色环球21: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转引自诸葛仁,2005)制定了生态旅游产品的11条原则,对经营者和游客的行为做出了一些规范。
与此相类似,多数原则标准是从旅游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约束的也多是生态旅游管理的职能部门或是生态旅游的直接经营者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需要全面分析资源与生态旅游参与者各方的逻辑关系。
生态旅游要素模型的建立
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属于地方居民的。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依赖这些“共享资源”。旅游业界、游客和地方居民三方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同为活跃的因素,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实际运作中,旅游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出发点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者、经营者、游客和地方居民同为生态旅游中缺一不可的要素,有必要整理其关系,建立关系模型(见图1)。
在一个共生的环境之下,人与资源要素相对独立,但又互相影响——人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又受制于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是人享受的基础,也对人的旅游活动产生反作用。
“人”的要素中,地方居民和游客共享生态资源,管理者和经营者对其起引导和监管作用。各要素牵掣互动,影响也是双向的。
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人文要素对自然的渗透以及人类对自身历史的关注,使得很多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不可分。在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人文要素虽然还不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可能只是整体旅游体验中的次要或附属的部分,但已经不自觉得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被游客广泛享用了。人文资源同样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需要同样的关注和保护。
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
(一)管理者的保育原则
在大众旅游发展的阶段,讲求经济效益至上。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点的逐步成熟,提出了供给导向的概念。在生态旅游的范畴内,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宏观调控,其责任也最为关键。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管理还是一个多元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的产权关系还不明晰。管理部门不仅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旅游局/旅游委员会,生态旅游资源还可能隶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比如林业、园林、宗教、文物、水文等等;从中央到地方,从自然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笼罩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之中。对于生态旅游资源,各方都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容易导致本位主义和学科的狭隘性。
因此可以看出,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管理者该管什么,而在于谁是“生态旅游的管理者”?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很多学者意识到让这么多利益集团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方面,生态旅游研究和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也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较好的例子有《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联邦旅游部,1994);加拿大的生态旅游任务组(EcotourismTaskForce)与萨斯喀彻温旅游部(是政府-私营部门合作的行业联合体,是加拿大该省的旅游发展指导机构)曾合作制定了生态旅游指导原则的文件,这个文件将成为加拿大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Fennell,2004)。
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全国统一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必须的。现阶段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着手制定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政策和评估体系,但这样的子体系应该建立在一个国家级的总体发展战略和认证体系之下。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之下,首先需要一个独立而扁平的体系,成立一个特殊的生态旅游管理机构——独立、非盈利的官方组织或协会,并且不隶属于任何具体的职能部门。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基于生态旅游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这个机构的结构应是扁平的。可以只设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面。
在国家级层面,其主要任务是制定生态旅游法规政策和开发的原则框架,进行资源普查,建立生态旅游的认证体系,在全社会推广生态旅游意识;在省级层面,主要任务是确立各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根据国家统一的法规和认证体系遴选经营者,执行检测程序,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进行跟踪评估。
在立法和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应该包括各学科的专家(生态资源的涵盖面是非常广泛的,对于生态资源的研究需要有系统的概念),同时还需要包括生态旅游资源地的居民代表。虽然可操作性会受到某种影响,但当地居民的参与是相关法律和政策得以最终实施的强有力的保证。
(二)经营者的效益原则
一方面,保护生态系统的原则可能与不顾一切追求利润的行为不相容;另一方面,经营者要算投入产出的帐,让经营者不为利润所驱动很困难。
宝贵的旅游资源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量化,资源的使用不能如实地反映到开发者的成本核算中。在很多开发者心中,旅游资源是没有成本的,天然的和历史遗存的珍贵资源几乎是无偿在使用。
其实,管理者和地方居民收益漏损的至少有两笔费用。一是资源有偿使用费。可以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等级、开发程度和规模,收取资源使用年费;旅游目的地也可以采取资源入股的方式,由投资者按一定比例回归收益给社区。二是管理部门的认证费用和年度审核奖惩费用。一次性的认证不能说明资源动态使用的过程,因此年度审核是必须的。
认证的费用可以是固定的,但年审费用则可以灵活掌握—比如可以规定基准的审核费用,然后根据“谁污染、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进行奖优罚劣。以上两项费用上缴后,可以作为环境保护的资金统一运作。这样做,经营成本会提高。
短期内可能削弱投资者的兴趣,表面上也减少了经营者的收入;但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却更符合资源使用的公平原则。
(三)旅游者的纪律原则
在欧美发达国家,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还只限于高收入、高教育层次的游客。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旅游活动形式,虽然在经营中要受到种种约束,但究其本质还是一种经济活动。如果把教育层次低,或是缺少生态旅游常识的游客拒之门外是不现实的。
许多文献都提及游客影响的最小化,要求对游客进行教育。生态旅游本身也是生态教育的过程。纪律似乎是一个过于硬性和严格的词汇,但并没有数据表明约束和纪律会削弱游客的美好体验。对于生态旅游急速扩大的市场来说,游客遵守某些纪律是必须的。不论是一些公开管理的方法,比如限制区域和时间、限制某些活动、限制游客数量;或是一些信息和教育计划,比如分发信息手册和游览指南——这些规范多是以游客“不作为”的形式出现的,需要游客的配合和遵守。
通过不同的形式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的信息,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游客的知情权;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规范,是经营者要做的事;游客的门槛仅仅是要求他们遵守某些纪律。对于纪律的执行情况和难点,则需要一些实地的问卷调查才能说明问题。
(四)地方居民的参与原则
生态旅游提出伊始,就更为关注地方居民的利益,强调为地方居民提供培训机会和工作机会。“利益”、“贡献”这些字眼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的范围之内。在决定资源是否被开发、以何种形式开发、旅游地如何管理等等问题上,地方居民需要参与的是管理、经营和生产的全过程,而不是管理者决策、经营者设计好一个“产品”后,地方居民只是作为一个接受者的角色接受教育和培训,享用他们提供的工作机会。
在普查和提出开发项目的时候,可以采用居民代表听证会、抽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居民的真实想法——居民的认可应该成为立项的先决条件;批准立项后,可以成立地方居民旅游开发委员会,或是选取一定代表加入开发区的管理委员会,其目的就是确保对管理全过程的参与。这样,一方面能够全面保障地方居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征地、拆迁等矛盾也能较好地规避和处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方式,牵涉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复杂的系统。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者、地方居民、管理者和经营者是共生的,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双向关系,它们既相互制约也需要协同发展。可以通过立法、认证、教育等不同手段来强化各方的责任感,深化各方的参与意识。成立相对独立的管理部门来体现对环境的保育原则,生态旅游经营者有偿使用旅游资源以全面体现经营的真实收益原则,生态旅游者有义务遵守特殊的旅游纪律,地方居民不仅有条件而且能积极投入开发、经营的全过程—各要素方的行为都需要约束,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旅游实践的健康发展。
本文的局限在于主要论述了生态旅游五要素关系的双向性,未及表达深层的系统关系,只是针对一些实践操作原则做了相关分析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戴维•A•芬内尔,张凌云译.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诸葛仁.绿色环球21:规范生态旅游的国际标准[J].旅游科学,2005
6.雷德•波赛尔曼等,陈烨等译.弯路的代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李长荣等.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