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不再以学生成绩为考核标准,而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教学形式的丰富性、教学内容的宽度与广度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因此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本文以此为背景,简单探讨关于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
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创新
高中生物不同于其他学科,高中生物的实践性更强、逻辑性更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并有专业的学习素养才能够深入学习。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成为了教学的重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板书的方式,既局限了教师的发挥空间,又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新时期下对于高中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课堂改革带来了机遇,如何在新时期下改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对于提升学生个人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一、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对于高中生物而言,实验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很多教师认为生物不像是物理、数学需要缜密的思维,不像是化学需要实验的展现作为教学辅助,所以生物课堂只通过板书讲授,缺乏趣味性。实际上,对于高中生而言,增加学生动手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与再加工,而这种实验教学的方式也不仅仅是指通过进入实验室运用专业教学器材展开实验,而是针对教材本身展开实验教学。例如对于染色体的学习,教师可以就染色体变异、缺失引发的具体现象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自己查证,学生通过网络等多种手段,就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或对于叶绿体的学习,可让学生以观察植物为主,思考为什么动物不需要叶绿体。
二、提出逆向思维,提高探究能力
逆向思维是指对已经形成定论的事物或观念进行反向思考,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那么,如果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呢。以对蛋白质功能的学习为例,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是运输载体,能够传递信息,并且具备免疫功能。按照正常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般采取的教学手段为记忆,直接将蛋白质的功能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进行记忆背诵。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发散。雨果运用逆向思维,让学生先思考蛋白质具备什么功能,平日里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蛋白质,帮助学生思考,学生会做出相应的回答“一些补品上写有蛋白质”、“牛奶含有蛋白质等”,教师继续引导,这说明蛋白质具备什么功能,从而实现学习,虽然蛋白质的功能已经是定论,但是同时也是学生思考得出的结论,这样的创新教学方式,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扩宽教学内容,提高知识层面
新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同时转变的还有教学设备、教师观念等等,在素质教育模式下,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先具备一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广度。因此,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时,除了课堂上的知识,对课外知识也要有所涉及,教师要尽可能的在一定时间内的教学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来作为成长发展的铺路石。同样以蛋白质为例,在学习蛋白质时,可以延伸式的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认识蛋白质,为学生介绍蛋白质的历史,了解蛋白质过多或过少会出现的疾病,并就贫困山区营养问题展开简单的讨论。此举既是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是对教学意义的研究,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与生活实际联系。
四、提倡类比推理,提高主观能动
只有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就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而言,提倡类比推理教学方式,类比推理这种思维模式目前最多应用于数学等思维性较强的学科,能够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参与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类比推理不必要刻意追求正确的答案和结论,而是学生本身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个简单的思维探究过程,所产生的结论可以是正确、错误的、具有争议性的等等,其探究的范围可以是生物本身,也可以进一步延伸,然后就天马行空的联想中寻找几者之间的共同点进行研究分析,提倡多运用与课下对课上未完成的课堂内容进行探究。
五、总结
高中生物所学的知识多比较零散,联系性不强,很难就同一知识点展开大范围的课堂讲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就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把握,在不离开教材大纲的前提下,一定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达到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的双重提高。本文通过列举四种创新教学方式,即实验教学、逆向思维,扩宽教学内容以及类比推理思维教学,并进行简单论述,然而课堂形式的创新不仅仅于此,在实际应用中,也要以实际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开讨论,对症下药,才能保证从根本上解决高中生物课堂上因传统应试教育所遗留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更高一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张晓华 单位:喀什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篇2
【冠军艾诺茨】高中生物;教学方法;优化;见解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因此,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引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这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重要条件。例如,生男孩或者生女孩主要由谁来决定;父母都是B型血,而孩子是O型血是不是抱错了;基因突变会不会让人变为超人;克隆羊多利是怎样产生的等生物现象,不仅会激发学生诸多的遐想,而且还会使学生更愿意从学习中、从探究中获得答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问题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分层激励,全面提高
正如木桶中的每一块木板都变长了,它的容量也就自然增加了一样,整体成绩的提高依赖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提高。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别较大,我们要加强学情研究,及时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研究合适学法和教法,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多维的发展。
分层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合理奋斗目标。所以要坚持“立足中间抓两头”的策略。所谓“立足中间”,指的是把中等程度的学生作为工作重点,课堂教学要面向中层学生为主,加强基础题、中等难度题的训练,不宜对学生进行太多的难题训练。所谓“抓两头”即抓尖子生和下层生。其次,作业和习题的布置也要分层。每次的作业或习题都要给尖子生留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对待下层生要坚持回归基础的策略,回归到基础知识的理解、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面。
三、创新生物教学方法的途径
从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手段和内容都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实施教育改革,以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使之得到深化。具体来说,要对生物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确立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学生是生物课程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生物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生物。学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乐趣,引导学生不断的去了解生物世界中奇妙的现象,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生物科学与周围事物和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2.让生物教学更加密切的联系生活。生物学科作为高中理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自始至终给学生的感觉是“书本感”十足,理论感十足,是冷冰冰的理科科目。课堂教学效果的完美理想是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自我感觉中学到有意义的知识,那么针对高中生物,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尽可能地完善教学效果,那么就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在轻松有趣的课堂讲解下学习生物,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充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脱下生物“书本感”十足的外衣,使生物充分和现实生活结合,使得生物成为一门实实在在的,有亲和力的高中科目。
如果能够自然而然地将每节生物课的中心问题融入到日常生活实际中,就会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是实际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学科,使学生对生物学科倍感亲切。同时这种结合日常生活的教学方法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使学生对生物学习更有兴趣,也增强了生物教学的效果。
三、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
生物作为理科科目,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具有直观性,科学性,实际操作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教学,使学生体验生物学科的真正魅力。就高中生物来说,其实验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观察型实验和判定型实验。观察型实验较为简单,实验者可借助显微镜等生物实验工具,对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形态等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型实验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叶绿体,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巩固了相关知识点。至于所谓的“判定型实验”,即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分析,来解决“是不是或是什么”的问题.这类实验就是我们所说的“判定型实验”。如: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种所谓的“判定型实验”的目的是解决“是不是或是什么”的问题,这类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巩固了相关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基于以卜的实验重要性,任课教师必须特别注意生物实验的课堂教学。
篇3
一、导学式教学
导学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或求知的途径,并结合教学的内容,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地发挥的一种教学方法。导学式教学法包含背景呈现法、要点提示法和问题导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问题导学法能够把教学内容转化成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有多种解决方法的生命科学问题,在教师的引导、疏导、辅导下,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再生疑。运用“问题导学法”,“问题”是基础,“导”是关键,“学”是核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而学生则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二、实验探究式教学
实验探究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去探究实验手段和实验过程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典型的、花钱少的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不同,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能相差甚远,有的甚至就是错误的实验方案,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有效取舍,分析得失,寻找新的突破点,灵活调整教学流程,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生物实验过程与结果的探究,主要是教材中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往生物实验课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然而在他们的心中可能有很多的疑问。探究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生物科学素养。例如,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代谢”,“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通过比较来学习知识。再如,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酶的应用”,“探究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生活中的酶,如加酶洗衣粉等,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三、讨论式教学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能力,实现课堂范围内的真正平等对话,实现教学相长。讨论法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在这种课堂环境中,通过主动积极的、有批判性的讨论,参与学习、融入讨论的每个学生会逐渐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在讨论式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老师及其他同学一起探究,所有学生都可以在探讨中进行感悟、作出判断、调整思维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形成多元互动的活泼局面。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给予参与者向小组其他成员解释自己观点的机会。在交流各自观点时,学生也很可能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比较式教学
比较法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是一切逻辑思维的方法。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在生物学科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或字面相似或本质接近的容易发生错误的概念,如“细胞液”和“细胞内液”,“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极核”和“极体”,“生长素”和“生长激素”,“单倍体”和“多倍体”,等等。因此,采用比较法,通过表格、图解等,对相关概念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必须用比较法,从逻辑上找出对比之项: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然后分析出对立面和统一面,得出答案,并从中看出二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生物科学史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分析与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对高中各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生物教学也同样受到课程改革的影响而面临着不断创新的挑战。教学改革是一个要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系统过程,教学理念的形成也需要长时间的分析和综合,要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目标,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的主体观念和地位的改变等多方面去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但高考指挥棒一直在无形中指挥着高中教育教学的方向,控制着学科的地位和发展。高中生物课程的处境同样不容乐观,受教师和学生对生物课程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方式和方法的应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因学生在年龄、兴趣、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影响了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以致于基础薄弱。学生从初中升学到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往往缺乏有效的衔接,造成学生知识面的脱节,无法使学生对生物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2.教师知识更新慢,教学理念陈旧
教师在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运用以及学生生物能力培养与教学空间拓展等方面的积极性不高,探索不够。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注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强调和重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生物实验的教学环节。而且,教学案例陈旧老套,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3.实验条件不完善
受学校综合条件的影响,很多学校存在着生物教学实验条件不完善的现象,实验设备陈旧,教学配套设施跟不上教学的需要。有的学校甚至不配备实验教程和实验器材,根本无法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操作实验,学生无法进行动手操作,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通过实验操作来深刻理解,加深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
4.教师和学生对生物课程重视不够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各个科目,生物科目在高考中的分值远远不及数、理、化及英语课程。即使在强调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生物课程也没有达到与数、理、化及英语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教师特别是学生的意识中,对生物学科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至于教师投入的精力有限,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兴趣偏低,生物教学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二、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改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方法和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高中生物教师已基本适应了以高考为衡量标准的传统教学模式,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水平、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生物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课时的分配、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有效地尝试。
1.生物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
交流
一个教学过程的完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过程的结合,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处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要让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善于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允许教师与学生之间、本班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年级、不同班组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同学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互相交流,能够消除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散思维。
2.生物教师应重视自我培训,提升素质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重视知识的更新和学习,以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和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对教师来说,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对生物课程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同时也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运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不断更新的知识,面对的是年龄增长、对知识需求越来越多的学生。要组织好具体的教学活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树立学习意
识,讲究新方法,掌握新知识。因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不仅仅在于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进行对与错的判断,而且更多地在于及时发现学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更加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教学效果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对理论、概念及结论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简单灌输,而忽略对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往往使学生受“结论式”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教师传授什么就是什么,使学生难以在学习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不适应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重视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自主性学习是一个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抓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轻松、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注重实验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则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学校应重视生物实验课程的建设和投入,包括建立实验室、提供实验器材、配备专门实验管理员、保证经费支持等。在生物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学校要做好具体的组织工作,要求生物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共同配合,精心设计,指导学生进行同步实验,并要求学生对实验所得的结论写成实验报告,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阔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中课程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要求,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教学工具,成为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形象地展示微观世界,弥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骁.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2011(5).
[2]薛冬云.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成效的探究[J].科教导刊,2010(6).
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50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生物学科作为一门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要引起重视。通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使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本文就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展开论述。
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现代教学观
生物是一门研究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一些现象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对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生物学科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也有很大帮助。
教师为了更好的开展生物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能够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现代教学理念。传统的一些教学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积极的学习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教学理念,并切实的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进而使生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二、课前精心准备,为上好课打好基础
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展开教学活动,仅仅依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现场发挥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只有在备课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备课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想要在备课阶段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更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多下工夫。生物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课:
(一)备教材
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教材上知识点的讲解,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备教材,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要有清楚的把握。当然,为了更加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教材上知识点的讲解,教师还要结合知识点的特征,积极的进行思考,思考如何更加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这样教师才能为课堂上有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做好准备。
(二)备学生
学生作为知识点的@取者,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自然也要对学生引起高度重视。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情况有清楚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还要将一些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总之,备课阶段在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备课阶段要积极的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才能更加完美的开展。
三、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既可是积极主动的,也可是消极被动的。然而两种学习方式却能够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为了学生更加高效的进行生物知识点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生物知识点的学习。而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很多方法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究竟哪一种方法更加有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应用。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只有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进行有效选择,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势必会感觉大脑疲劳,教师如果在此时能够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且该话题与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又相关,那么不仅能够消除学生的大脑疲劳,而且能够使学生有效的感受到生物学科学习的乐趣。
四、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开展有效教学
实现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应用,也是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虽然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生物知识点的学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而生物是一门知识点较多,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出较高要求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当然,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并不是教师将越多的教学方法堆积于课堂教学,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越高,而是只有教师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为了通过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切实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对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清楚的把握,深入了解不同教学方法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进行反思,能够针对不同教学环境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出灵活选择,进入切实达到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五、积极开展实验、实践活动
实验作为生物学科的一个重要知识板块,教师在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自然也要对实验引起重视。实验既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点,同时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如此重要,然而在目前的生物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进行实验的机会较少,进而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篇6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设备;教学思路;学习方法
应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
索能力、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的意识,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实验教学法的改进,提高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对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设备的改进
设备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基础,因此,及时更新并完善相关的实验器材,对于改进生物实验教学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教育部门及学校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并做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但是对于实验器材的使用,不能过于节约,不能因为怕造成损坏,就严格限制学生的自由使用,不利于实验教学的真正开展。
二、教师教学思路的改进
教师教学思路的改进,是高中生物开展实验教学法的前提。教师在认识到实验教学对学生的意义的同时,要努力改进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保证教学方法能够符合实验教学法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无论是在备课的阶段,还是具体的讲课阶段,都要避免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是实验教学不允许的,会严重制约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
其次,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在经过演示后,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实验,不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提出过多的限制,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验课堂上自由动手。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努力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配合,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实验课堂上,学生掌握着课堂的时间,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动手的能力提供了可贵的机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并得出有创意性的见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生物的学习变成一件极具趣味性的事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和讨论,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有效地避免了因为长期的独立学习和激烈竞争导致的自私自利现象,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大有裨益。
实验教学对于高中的生物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应该受到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高度重视。同时,随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海红.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课外阅读,2012(6).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应用方法
引言
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每一位学生提供不同的帮助,具有针对性。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极大的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讲课时上建立起良好而和谐的教学气氛,并能对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进行科学引导。启发式教学法目前在国内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采用与研究,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重视,我国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意的原则
1.1自主性原则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当中体现出的主动性以及主体性,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填鸭式的讲课模式,多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多开展自由的探究活动,将课堂交还到学生手里,使学生可以学会独自思考并探索相关问题。
1.2情感性原则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的一个过程,而该教学方法要求师生之间应当多做沟通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情感的建设,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优良师生关系。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都是严肃刻板的形象,但是在崭新的师生关系中要求教师变成学生的指导者与朋友,在学生的学习中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让学生增强对学习的信心。
1.3举一反三原则
生物知识和人们的生活是关系非常密切的,因此老师在使用这一教学方式的时候,要注意将生活实际与生物知识进行紧密的结合,将课本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去,帮助学生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探索问题的更好思路和方法,便于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在生物教学中引用该教学方法,更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方法素养的养成。
2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情感建立是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教师在课堂中要建立一个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生物知识的抽象性较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注重生物情感教育,呵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生物“有性生殖”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物的有性生殖的细胞形成过程演示出来,还可以同时播放“无性生殖”的细胞形成过程,让学生形成对比思考。多媒体的图像演示技术将抽象的生殖过程具体化,学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对生物的学习也更有兴趣,将会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对生物学习有兴趣,才真正能投入到生物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2.2课本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生物知识与人类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现在运用启发式的生物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教学给予了更高的重视,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生物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多对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启发学生运用实际理论知识去解释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从而深化知识。利用生活实际来联系课本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生物的应用能力。例如学习苏教版高中生物“关注人类遗传病”的知识时,学生可以联想一下生活中身边遇到的各种遗传病类型的特点,或者从电视报道中看到的各种遗传病,将其与课本中学到的相联系,从而得到更深刻的见解。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对于这些疾病有了更深的了解,在生活中遇到,也能有更好的应对。
2.3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问题引导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学会选择一个适合的切入点,创设桥当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对新知识能有更好的突破。教师在学生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启发,对问题结果也要注意启发。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生物“繁殖和育种技术”的“多倍体育种”一节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为什么要用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用四倍体做母本进行杂交?”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在解决完这些问题后,循序渐进的提出其它问题,通过过程和问题的结合,让学生在过程中得到启发。
2.4多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是高中生物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因此实验手段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应用的重要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启发思维。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生物“酶”的实验时,教师通过实验示范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步骤和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教师从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高中生物的教学,极大的推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符合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以学生的客观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为出发点,合理引导,采用科学的措施让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融入到生物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钥洲.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200.
[2]孟祥爱.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18):274.
[3]李燕.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学周刊,2015,(19):60.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多样化;支架式教学法;直观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传统单一讲授型教学方法得到转变,教师不会再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整个教学过程会变成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不断互动过程,沉闷枯燥的生物课堂能由此变得富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从而为构建新型的生物教学课堂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下面,笔者就对自身对高中生物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经验进行个人观点的阐述,为广大教学同仁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一、采取支架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支架式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一套特定概念框架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特定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和主体,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将学习与探索的任务交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与学生共同讨论了酵母菌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然后提出问题:CO2和酒精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还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该怎么比较这两种条件下产生CO2的量?你能设计出研究这一问题的实验吗?实验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然后,依据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为学生搭建手架――出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表格,然后,让学生以我们所提供的建议支架展开深入分析和思考,并让学生独立探索,自行完成实验和表格。之后让学生之间对实验原理、步骤和结论进行交流讨论,我们对学生的实验效果和结论进行评价。这样,通过采取支架式教学方法,使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化了,学生能依靠自己逐步构建所学知识,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教学效果是以往传统说教式所达不到的。
二、采取直观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
高中生物教材中所呈现的每一个概念、原理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性,且具有抽象性特征,有时仅凭我们口头语言的详细讲解与描绘,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深刻的掌握,而如果我们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将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以动态画面的方式展现出来,并配以简单的解释文字,如此,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知识就会变为直观简单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难点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受精作用”这部分内容时,如果采取简单的口头陈述法,那么对于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学生可能难以达到迅速而准确理解的程度,因此,我就将此知识点以Flas的形态展现了出来,使受精过程以讲解生理卫生科普片的方法讲给学生听,如此,学生就能形象生动地理解这一生物难点,而且教学过程轻松有趣,课堂气氛愉悦活泼。
三、采取问题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自始至终都以主体者的身份向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而是要依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合理恰当的问题,创设一种问题式教学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以高涨的热情来学习和探究生物知识。
例如,在讲解“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如果你长时间嗑瓜子,你的口腔和嘴唇的粘膜会有什么感觉?原因是什么?新鲜的鱼如果用食盐腌一下,就不会变质,这是为什么?在家里养的花草,如果施肥过多,那么就会使花卉萎蔫,这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富有启发思考性,而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十分投入,而且学习效率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如今教育理念下,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传统单一讲授型教学方法得到转变,让整个教学过程变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断互动的过程,从而为构建新型的生物教学课堂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生物 多感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121-02
一 多感官教学
多感官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习方式安排、学习结果评价等教学活动组织上,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视、听、味、嗅、触、动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多元智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能。从感官的维度上来学习,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更易被接受,不易遗忘。
二 多感官教学法的生理和心理学基础
感觉的发生,是建立在生理学的各感觉器官(主要有眼、耳、皮肤、舌和鼻等)功能协调发挥的基础上的。如人类对自然界的印象和记忆,70%甚至90%以上是通过眼睛看到的。
一项大规模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依次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学生(95%)。从以上结果,我们可得到两点启发:(1)不同的学习通道,学习效果是不同的。比如,只带着耳朵听,不如只用眼睛看。(2)多感官参与学习比单一感官参与学习效果要好。随着参与学习的感官的丰富度增加,平均回忆率明显增加。
三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多感官教学方法与案例分析
多感官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眼、耳、手、口、脑,甚至是舌、鼻等参与学习,其设计用不同的信息形式承载同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以下是采用多感官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案例。
1.动手操作,眼看、手画——视觉手段的应用
多感官教学法适用于观察类实验的学习。学生学习“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过于抽象,如果仅仅是教师讲授,或者动画演示,显得生硬,有填鸭嫌疑。可通过眼看手画给不同分组学生提供不同的植物根尖,材料应易得且便于染色体计数(如洋葱2N=16,蚕豆2N=12,水稻2N=24,豌豆2N=14),让其分组进行根尖生长点有丝分裂观察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实验对象的各时期图像,并在实验报告上绘制下来。虽然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和绘画功底各有差异,可若把镜下的世界画在纸上,就都显得兴趣十足。此时学生并不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但所绘即所见,充满真实性和代入感。每组学生讨论本组同学所绘制的几个图像染色体数目行为变化的可能的顺序,通过讨论对其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得出相对合理的排序和解释。
不同组学生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可以展示绘图,可以口头报告(动口),,去伪存真。此时教师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细节上学生未考虑周全之处。
在这样的设计下,不仅完成了教学知识目标,且学生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情感更易接受新知,因为这些知识不是“老师教的”,是“自己学的”。高中生物大量实验内容,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观察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低温诱导多倍体的产生》等,都可采用这种方法。
2.动耳听故事,听后复述,举一反三编故事——听觉手段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经常遇到主观论述题,能体现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知程度和语言组织能力的高低。如该过程的原因是?根本原因是?实验原理是?实验步骤是?两者之间差异是?学生对这类问题有三个难点:(1)专业术语晦涩难懂难记,死记硬背后仍不会应用;(2)思维逻辑混乱;(3)语言组织能力差。教师可在教学中采取听觉手段应用,将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解决这类问题。如“免疫调节”教学中,故事展开:教师先将人体比作一座“城池”,免疫过程是一场人体与病原体之间的“战争”,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相当于“城墙”,第二道防线相当于“内护城河”;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是具体的“战役”。先介绍体液免疫,吞噬细胞是信号兵,呈递抗原信息给指挥官——T细胞,T细胞呈递给作战队的队长——B细胞,B细胞派出(增殖分化)弓箭手(不能直接与抗原接触)——浆细胞,弓箭手射箭(分泌抗体),特异性射中敌人(抗原)。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呈递、识别、特异性识别等晦涩的专业名词,记住各细胞的功能。故事浅显,便于复述。学生初步学习后,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后讲故事,先讲给自己听,再讲给同学听,回家讲给家人听。第二节课时,让学生上台复述。还可鼓励学生尝试将“细胞免疫”编成类似的小故事。互相讲故事,看哪个故事合理有趣,如何处理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免疫效应的不同点。编得好的大力表扬,不好的应予以肯定合理之处,指出不当之处。
再如,把光合作用比喻为一场盛宴,叶绿体比喻为巧妇,光能是能量来源,CO2和H2O是米。故事开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复述是课本文字(阅读)、老师讲授(听觉)、学生个人理解(动脑)与语言表述(动口)的合成,是积累专业知识和训练语言组织能力的手段。将复述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具体深刻的认识,记得清晰、牢固。
3.画一画,剪一剪,动一动——身体运动手段的应用
教师在《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中,安排学生根据所给的DNA序列,画出mRNA链,并剪下来,再剪一个核糖体模型,中间割出2道竖线,竖线间的距离恰好能容纳6个碱基序列,将信使RNA单链的起始密码子位置穿在核糖体上,然后让学生从备选的多个携带不同氨基酸的转运RNA中选取有特定反密码子的,放入核糖体和信使RNA的相应位置,沿着信使RNA链,拉动核糖体,模拟翻译过程,直至终止密码子。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掌握了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动手做模型,模拟转录和翻译动态过程,轻松解决了教学难点和重点。“基因工程”等内容也可尝试此法。
此外,在教学中可经常使用多感官手段。让学生看,如豌豆的相对性状,黄子叶、绿子叶,圆豌豆、皱豌豆;豌豆花的龙骨瓣总是闭合的——保证了严格的自花传粉。让学生听和讲:听多媒体、听老师讲、听同学讲;讲给自己听、讲给别人听。让学生尝圆粒豌豆、皱豌豆哪个更甜。让学生摸:R型菌S型菌菌落手感有什么区别。让学生画:画细胞的显微结构,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等。
上述实例仅仅是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初探,每个实例各侧重一种或两种感官教学。两者之和大于整体,多感官教学亦如此。但在实际运用中,无需刻意追求感官刺激的丰富性,而忽略了实际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针对不同感官优势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感官教学组合。在新课标理念的支持下,结合多媒体技术,倡导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应多尝试、多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大胆运用于教学实际,不断探索,方有创新。
参考文献
[1]孙世晓主编.生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希尔伯曼.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标的一些新理论日益被社会各界所认同,新课程下各阶段的教育教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之前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往往不重视打造高校课堂,只会在课堂上“一言堂”,教学的方式都是“填鸭式”,这种教学形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都被动地学习,并且为了应对各种考试,常常采用“题海”战术,希望通过“练”达到“学”的目的。在新形势下,高中生物学科要注重新课标下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打造,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内在要求。
一、新课标下教育教学的主要新理念
1.对新课标内涵的理解
新课标是国家课程教学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其目的是规范基础教育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等。目前我国对新课标的要求已经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阶段。对高中生物学科来说,它是生物教材编订、课程教学、课程评估以及各种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组织高中生物各项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2.新课标的主要教学目标与任务
新课标的主要教学目标与任务和旧课标相比有本质的区别。新课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活动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而不是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学,忽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任务上,新课标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突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能力,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新。一方面,新课标在人才培养的要求上,培养的核心能力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应对社会上的人才要求;另一方面,对生物课堂教学也要求创新,新课标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并且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二、当前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
师生间互动性强是新课标下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高的重要体现,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的现象。教师习惯以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迫为借口,在课堂上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一节课基本都是教师说、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并不高。
2.不注重生物实验的课堂教学
虽然与高中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实验教学相比,生物实验少了点,但不能不重视生物实验的课堂教学。例如:新课标生物必修一的第一章中“走进细胞”这节课,如果能借助实验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那么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探究,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3.没有创新生物课堂教学的形式
没有创新教学的形式是当前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些教师还沿用旧的教学方法,这样即使有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没有有效的形式去实现也不行。
三、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方法途径探讨
1.通过创新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生物学科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提倡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式的学习,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形式来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方式的转变。新的教学形式有很多,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堂上分组讨论、辩论式学习等。
2.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学习体验,也就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在生物课中,有些学生喜欢通过实验的方式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有些学生喜欢以做题的形式理解记忆知识点,教师要充分理解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倡学生个性化学习。
3.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中的作用。比如,通过多媒体设备,制作PPT课件进行展示,教师可以把一些与生物知识相关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艳华.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1).
[2]夏洪勇.新课标下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5(3).
- 上一篇: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关系
- 下一篇:心理健康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