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基础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安全技术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工安全技术基础

篇1

关键词:工业用火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石油石化企业工业用火(又称工业动火)是指使用气焊、电焊、铝焊、塑料焊、喷灯、电钻、砂轮等工具,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作业和维修油气容器、管线、设备及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设备,能直接和间接产生明火及火花的施工。在石油石化企业中,设备及流程管网的安装维修、技改更换,都需要进行工业动火施工,而且经常是一边生产,一边用火,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因此,保证动火安全就成了石油化工企业的首要监控目标。

根据工作实践,笔者就陆上石油化工企业而论,认为确保安全用火作业施工,在制定动火方案时,应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1 切断与隔离

在对设备实施动火检修之前,必须使其与运行系统可靠隔离。在法兰上装设盲板或隔离是使检修设备和运行系统隔离的最保险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1 首先必须将需要用火的部位与整体断开。如将动火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和相关联的运行系统整体断开,关闭闸门,拆掉相联的管线,并加好盲板或堵头。[1]应特别注意,不能用简单的关闭阀门代替隔绝。盲板除必须保持不渗不漏外,还应保证能承受管路的工作压力,避免受压破裂。盲板的强度应按平封头的强度标准计算。有条件的工艺设备在盲板前应加放空管或压力表,并派专人监管和挂牌警示。

1.2 如果用火部位与相临危险装置很近,应在动火作业区四面加筑防火墙或防屏障。[2]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隔绝了易燃易爆的物料和介质气体进入用火作业施工点;一方面在用电焊作业时防止电流进入主体危险装置。

1.3在管道与容器连接的部位进行用火作业时,通常采用绝缘螺栓将管道法兰与容器法兰之间加绝缘盲板临时固定,以隔离管道与容器法兰之间的电焊杂散电流的通道。

1.4在采用电焊用火作业中,实行防护接地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防护接地是为防止被用火的设备、设施及管道、容器因电焊机杂散电流引起火灾而设置的专用接地线,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施工现场电气线路布局与要求应符合GBJ50257的要求。通过接地线将杂散电流引入大地。

2 拆卸与遮盖

2.1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应严格限制用火。但在确需用火作业的情况下,凡能拆下来的设备、设施、管线及其附件应从主体上拆下来,拆卸(安装)时应采用防爆工具作业。与主体危险装置隔离后,移到非用火区域安全地方预制用火,用火后及时熄火清理场地,再将预制好的设备、设施、管线及其附件安装回原处。[3]

2.2 对于用火作业点(处)相邻的非密闭的设备槽、取样口、罐口、放空排放口等处,凡是用火作业施工中所产生的电火花能溅及的地方,包括容易被人忽视的排污沟、地下井口、集油池等,都要进行密闭封堵遮盖。同时还要注意来自周边处于上风向30米产生易燃易爆的气体生产场所的影响。

3 置换与清洗

为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区作业的安全,检修动火前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置换、吹扫;对积附在器壁上的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残渣、油垢或沉积物要进行认真的清理,必须时要人工刮铲、热水煮洗等,对酸碱等腐蚀性液体及经过酸洗、碱洗过的设备应进行中和处理。

3.1 对于盛装过易燃易爆介质的管线、容器、储罐等,在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严格的隋性介质置换,将原有的易燃易爆介质排出,消除管线、容器、储罐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条件,置换出的易燃、有毒气体应排至安全场所。

3.2 在拆离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内积有易燃易爆物料、污垢或残渣时,应严格按规定和要求进行蒸汽蒸煮、吹扫等方法清除,同时还应对现场积有的易燃易爆物料、污垢或残渣及时清除并强制通风降低可燃气体的浓度,待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合格后方可用火作业。

3.3清洗置换后在进入容器设备前30min必须采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如在容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个2 h分析一次或中断作业超过1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出人员。

3.4动火前应对动火现场周围环境或动火设备内的易燃气体进行分析。动火分析不宜过草,一般应在动火前半小时内进行。如果动火作业间断半小时以上,应重新分析。动火分析合格的标准是: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蒸气),其可燃物含量≤1%为合格;爆炸下限<10%且≥4%的可燃气体(蒸气),其可燃物含量≤0.5%为合格;爆炸下限>1%且<4%的可燃气体(蒸气),其可燃物含量≤0.2%为合格;爆炸下限≤1%的可燃气体(蒸气),其可燃物含量应控制在爆炸下限的20%以下;富氧设备的管道、容器及附近的氧含量≤22%为合格;其它设备、管道、容器内部动火作业氧含量19~22%为合格。

4. 申请程序与审批

4.1 石油工业用火实行工业用火申请报告书制度是安全用火的重要保障。按照《石油工业动火安全规程》SYT 5858―2004的要求,用火单位(生产管理单位)与施工单位首先就用火部位、施工作业内容共同进行危害识别、现场技术交底。[4]根据交底,施工单位的技术、安全人员编制用火作业技术(安全)措施组织方案(此方案也可分为技术、安全两个不同的方案)。方案应详细说明动火作业范围、确定危害和风险、作业(或交叉)施工技术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编制的方案应先报请施工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再呈报生产管理单位审批。

4.2石油工业用火申请报告书(许可证)的填写必须按照统一的格式要求规范填写,其内容应根据编制方案中用火部位,用火级别、安全措施、用火人、监护人及用火负责人等相关要求后,逐级申请与审批。

4.3 用火作业申请报告书(许可证)只在签发的一个场所、一个作业班次有效。

5监督与管理

5.1 实施用火作业前,监督人员严格按照申请报告书(许可证)填写的内容逐项确认(在确认中增加补充措施),各项措施满足安全用火条件,用火人、监督人全部到位后方可用火作业。

5.2 动火作业申请报告书(许可证)只限一处用火(用火地点),实行一处、一证(动火作业申请报告书)、一人(用火监护人),禁止用一张动火作业申请报告书(许可证)多处用火。

5.3 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许可证)有效时间为一个作业周期。如果中国石化《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油田、销售企业的有效时间不超过5天,炼化企业一级、特级有效时间不超过8小时,二级有效时间不超过3天,三有效时间不超过5天。如在用火作业规定的有效时间(或交接班)不能完成,作业前应重新按程序填写申办动火作业申请报告书(许可证),或在交接班时重新确认,进行技术交底,并由接班相应人员签字后方可持续有效。

5.4在油气集中的场所进行多处用火时,相连通的各个用火部位不应同时进行。上一处用火部位的施工作业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个部位的施工作业。

5.5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指定用火作业监督人和监护人,负责用火现场的协调和管理,并检查和确认用火措施的落实,用火作业人员应遵守生产单位的用火作业安全制度。执行“申请报告书(许可证)没有批准不动火,防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用火”的原则。

5.6 施工过程中,要定时对危险部位有关数据进行检测,并填写记录。对前后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监控,出现异常波动时,应立即停止用火作业,并及时找出原因,在问题排除后,再进行检测,在检测数据达到安全要求时,再开始用火作业。实践证明,用火现场监护人高度的责任心和配合先进检测设备的应用,是保证工业用火施工安全的有效措施。

6结论

在用火项目确定以后,在制定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之后,并不能完全保证用火施工万无一失。特别是(特)大型用火施工,涉及生产、设计、工程、安全、消防等多个部门,技术复杂,组织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因此,各职能部门必须提前组织召开用火施工协调会议,对用火施工的措施、方案进行研究,综合制定出用火施工的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在用火施工时,做到组织、措施、教育、监控、预案“五落实”,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才能确保用火施工优质、安全、高效的完成。

参考文献:

[1]《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SY/T 5858-2004

[2]《安全生产技术》(2008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8.4

篇2

【关键词】化工生产;安全技术;应用

化工生产主要指的是以化学反应及处理为操作技术原理的工业生产过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对化工生产流程中出现的原料加工、原料处理、原料物理化学性质统计等工作予以关注。而上述环节可凭借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实现。换言之,安全技术在化工生产作业中占据重要位置。

1.安全技术研究对于化工生产行业发展的意义

化工行业包含较多子类行业,比如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电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精细有机合成工业、高分子化学工业、食品化学工业等各类型有机化学工业和无机化学工业。虽然化工行业的细致分类较多,但无论哪种子类化工行业都具有一致特点,即生产所用原料危险系数较高、生产过程所用设备的作业环境条件苛刻、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操作过程具有严格规范要求、生产行为产生的污染程度较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频率高。回顾2003年至2013年间发生于化工生产行业的安全事故类案例可以发现,虽然领域内对安全性的重视度逐年提升,但每年发生的、造成较严重直接、间接损失的安全事故数量并未明显削减。由此可见,安全保障体系在化工生产行业中不可缺失,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提升化工生产企业生产行为安全性俨然成为此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对化工生产行业的安全技术的有效研究势在必行。

此外,从化工生产行业的危险源类别分析安全技术研发工作的意义可以发现,由于化工生产行业在厂址选择、工厂布局、危险性物质保存、化工工艺、原材料运输、生产设备运行、人为操作准确度、灾害预防等方面均具有不可预估的风险性。上述任何环节一旦出现疏漏、问题,较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由此产生的影响规模无法预期。而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研究恰恰可以为行业、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手段,基于对各个环节的有效风险管理与控制提升化工生产行业发展的整体安全性。

2.基于化工生产的一般阶段明确基本安全技术的关键原则

第一,加热阶段。在保障此阶段作业顺利进行的温度标准以及升温速率标准的基础上,需要选择合理的传热介质完成操作过程中多余热量的及时排放;当进行烟道气或热水加热操作时,需要注意加热产生的烟气或水蒸气不能与其余物质混合;进行明火直接加热的操作时,需要利用惰性气体的辅助作用以防止爆炸情况出现。

第二,冷却和冷凝阶段。此阶段相关操作进行前,需要确保冷却介质和冷凝介质的供应量充足,能够持续辅助冷凝操作和冷却操作的连续进行,避免由于冷却、冷凝介质缺位令温差骤变引发爆炸。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此阶段需要注意管道、设备等机械设施的爆裂现象预防,避免泄露甚至爆炸情况的发生。

第三,加压阶段。这一阶段的作业对加压相关设备的参数及使用规范有明确要求,并为相关耐压容器、管道等操作设备配备灵敏度较高的泄压阀、压力表,对加压过程予以控制,避免出现泄露而引发的高速喷出甚至爆炸事故。

第四,减压阶段。这一阶段的操作需要保持相对平稳的步骤及速率,避免由于减压过猛引发的设备抽瘪现象,同时需要注意相关设备的密封性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第五,熔融阶段。需要去除碱熔物、无机盐杂质,避免局部过热引发的熔融物喷发事故,一般情况下,此阶段的温度范围为150摄氏度以上、350摄氏度以下。

第六,蒸馏阶段。蒸馏操作切记采用明火进行,适宜的方式为采用水蒸气加热蒸馏。对于高沸点物料进行高温环境蒸馏时,可财务真空蒸馏方法,降低物料的沸点,将蒸馏操作的温度值保持在可控的安全范围内。

第七,干燥阶段。需要在烘干操作进行钱彻底去除待干燥物料中的值;同时,防止可燃物接触热源,并采用防爆排气用电动机进行烘干操作。

第八,气体吸收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按照先进吸收剂、再进混合气体的原则进行,在停止间隙则按照先混合气体再吸收剂的顺序予以停止。

第九,物料输送阶段。根据物料的类别及各自的性质需要选择不同的输送方式。比如,采用链斗或刮板输送机对固态物料进行皮带输送;采用气流输送方式对干燥程度较高的物流输送。

3.化工生产行业的可用安全技术及安全保障要点

目前应用于化工生产行业的安全技术中,HAZOP技术在效果方面具有一定实践优势。HAZOP是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的简称,其以偏差为技术运作核心,对化工生产系统的安全性进行结构化评价。在该项技术的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化工生产的工艺管线、仪表图、工艺流程图、仿真模型等的分析判断化工生产流程的危险性及操作失误环节。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理念前提是认为合规情况下的化工生产环境是安全的。一旦安全风险出现,安全评价系统的偏差值会相应增加。可见,HAZOP技术的安全保障手段是对化工生产的整个作业流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予以审查,判断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为降低化工生产行业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相关企业需要在选择合理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对如下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首先,强化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将化工生产的作业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各个操作环节的作业方式予以明确、完善、严格的规范。

其次,增加企业运营中对化工生产作业的风险评估环节的比重,改变传统事故发生后再处理的滞后安全保障观念,提升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防范的先进意识。采用定期检查、综合性安全评价等具有实践价值的防范手段,逐步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安全事故防范体系。

再次,针对燃气管道工程加以特别注意,从管线及管道设备质量进行把关,对其质量进行认真核查后验收,消除管线部位为化工生产过程带来的隐患。

4.结语

化工生产行业的安全性保障不仅需要专业的安全技术,更需要相关从业者和企业从自身做起,提升自我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作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井发启.化工生产中安全技术的应用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6:201-202+198.

篇3

关键词:作业人员;安全保障;经济利益;多领域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4-0073-02

1 机械制造行业特性

机械制造企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与其他行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其本身也具有相对显著的特性。

①双重责任。机械制造企业具有生产和安全双重责任,由于生产过程本身存在着较多的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加上机电产品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为此,不断改善和提高机电产品寿命周期内的安全指数是非常重要的。

②生产设备操作复杂,涉及领域广。在整个机械制造企业中,其生产的设备设施是相当繁琐复杂的,不管是养护还是维修都需要特定的技术,而且涉及的安全技术领域也是比较广泛的,要求技术人员具有广泛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知识。其本身的工艺流程更是由多个独立的工艺或工序组成,既包括机械安全技术、交通运输安全技术,又含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等。在这个科技发达,高速发展的21世纪,安全技术知识也应该不断更新,这样才会有大量的新产品、新技术的面世与推广应用。

③产品技术档次多样化。因为机电产品种类数量杂多,当然技术档次和制造复杂程度也是存着差异性的。存在着手工操作、数控机床、单机操作、生产线、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网络化制造系统这种高中低技术并存的现状,决定了机电产品技术的多样化。机电产品的就是从小小的螺钉、螺母等基础零件到由数百万件零件组成的大型客机不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产生到停用都意味着机械制造企业的一个个脚印。同时对技术、资金、资源、劳动等要素的要求也相对密集,机械制造企业对于当代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安全生产规范化的难点与策略

2.1 分析现状

结合我国机械安全标准的现状来看,一共有以下三类:A类——机械安全基础标准,B类——机械安全通用标准,C类——专业机械安全标准。尽管这样,但大多数机械制造企业人员安全意识还是比较淡薄,而且生产管理基础不牢固,管理机制和制度也不够完善。这些漏洞不被重视的话就会导致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毫无应对的能力。然而生产现场安全隐患到处都是,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相对也较为恶劣,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安全要达到规范化的标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2.2 难题与策略

面对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经济利润将一些相关行业串联起来,而机械制造企业涉及了较多的领域,因此,完善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也变得日益重要了。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机械制造企业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2.2.1 难题

第一,在基础安全管理方面发现的问题较多。各个企业制定的安全职责和制度都不够全面,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职责混淆不清,该记录的没记录,等到事故发生了再来追查也无从下手。应急方案制定的不够详细,更别说是演练了。第二,虽然各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日益重视,但对于投入在安全方面的花费仍然不多。不仅仅安全投入的资金不充分,安全人员也缺乏专业培训。另外,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时也被忽视,比如说工业气瓶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不顾作业人员的安全仍继续使用。各项能保证人员人身安全的设施也是只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诸多的事实告诉我们,若不重视安全问题,迟早会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2.2 策略

第一,加大安全生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提高安全生产专业水平。既然要将安全生产规范化,我们就应该按照标准去实施。检查设备、基础设施、作业环境等企业硬件中是否有需要整改的安全隐患,硬件整改完毕之后,还有软件的弊端。作为机械制造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让员工具有基础的安全知识和能够判断危险源的能力,到作业现场对员工进行检查和指导,提高安全生产规范化整体水平。第二,对工作要学会延伸思考,着重于工作深度。在找出一个问题的同时,要学会举一反三,将问题延伸到另一个问题,进行全面的整改。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要从员工的角度考虑,怎样的培训方式才会真正适合他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只有不断的延伸思考,才能不断的进步。只有不断的深入研究安全工作,才能使安全生产更加规范化。第三,在安全考评工作中不难发现,每个部门或者车间出现的问题,不是仅仅依赖安全管理部门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安全生产规范化工作需要全体的配合,并付之行动。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安全工作的宣传,动员所有员工,落实安全隐患的整改,并精心组织整改活动。第四,作为企业应该有一套长效的工作机制,使安全生产规范化工作得以延续进行。面对周期为三年的安全生产规范化考评,我们需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工作,除了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外,还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工作执行标准。进一步严格条件,完善标准和规范程序,在过去安全工作的基础上,扩大安全生产规范工作的规模。第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

3 安全生产规范化工作未来的发展

篇4

关键词:压力容器;使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 X928.3 文献标识码:A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的状态、物理及化学性质不同以及采用的工艺方法不同,所采用的容器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压力容器的形式多样,数量结构复杂,工艺条件苛刻,危险性较大。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必须加强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首先从组织上加以保证,要有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压力容器的技术管理及安全监督工作。

1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

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有包括以下几方面:

1.1贯彻执行有关的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规程;

1.2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依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容器的技术性能制定容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1.3参与压力容器的入厂检验、竣工验收及试车;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压力附件校验情况;

1.4压力容器的校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1.5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修计划报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6压力容器的事故调查分析和报告、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和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管理。

2建立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档案

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压力容器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相关人员全面掌握容器的情况,摸清容器的使用规律,防止发生事故。容器调入或调出时,其技术档案必须随容器一起调入或调出。对技术资料不齐全的容器,使用单位应对其所缺项目进行补充。

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应包括压力容器的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登记卡片,以及设计、制造、安装技术等原始的技术文件和资料,检查鉴定记录,验收单,检修方案及实际检修情况记录,运行累计时间表,年运行记录,理化检验报告,竣工图以及中高压反应容器和储运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等。

3安全操作

3.1平稳操作

压力容器在操作过程中,压力的频繁变化和大幅度波动,对容器的抗疲劳破坏是不利的。应尽可能使操作压力保持平稳。同时,容器在运行期间,也应避免壳体温度的突然变化,以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压力。

压力容器在加载(升温、升压)和卸载(降压、将温)时,速度不宜过快,要防止压力或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对容器产生不良影响。

3.2防止超载

防止压力容器超载,主要是指防止超压。反应容器要严格控制进料量、反应温度,防止反应失控而使容器超压,储存容器充装进料时,要严格计算,防止物料受热膨胀使容器超压。操作时,操作人员严格控制各种工艺参数,严禁超压、超温、超负荷运行,严禁冒险性、试探性实验。

3.3状态监控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在容器运行期间要不断监督容器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容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运行。容器运行状态的监督控制主要从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和安全装置等方面进行。

3.1.1工艺条件

主要检查操作压力、温度、液位等是否在操作规程规定的范围之内;容器内工作介质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等。

3.1.2设备状况

主要检查容器本体及与之直接相联结部位如人孔、阀门、法兰、压力温度液位仪表接管等处有无变形、裂纹、泄漏、腐蚀及其他缺陷或可疑现象;容器及其与列界管道等设备有无振动、磨损;容器防腐曾是否完好,有无变形、鼓包、腐蚀等缺陷和可疑迹象;设备保温(保冷)是否完好等情况。

3.1.3安全装置

主要检查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位计、紧急切断阀等各安全附件、计量仪表的完好状况;报警是否可靠投入,是否在允许使用期内;室外设备冬季有无冻结等。

3.1.4紧急停运

若容器在运行中发生故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程序报告本单位有关部门。

(1)容器的工作压力、介质急剧变化,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最高允许值,采取措施后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或泄漏等缺陷,危及容器安全;

(3)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容器安全运行;

(4)发生火灾,直接影响容器的安全操作;

(5)过量充装,液位失去控制,压力容器和管道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等。

停止容器运行的操作,一般应切断进料,卸放器内介质,将压力降下来。对于连续生产的容器,紧急停止运行前必须与前后有关工段做好联系协调工作。

4压力容器修理改造安全技术管理

当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泄漏及材质劣化等危及安全的缺陷时,除经检验确认无修复价值或修复后仍难以保证安全使用而予以判废外,需要进行修理或技术改造。应注意以下几点:

4.1缺陷修理之前,除确定缺陷的性质以外,一般应先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对于如加氢反应器等大型关键设备中出现的裂纹及材质劣化等缺陷,应委托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失效分析)。然后,针对容器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容规》及相关技术标准的修理方案;

4.2采用磨削方法消除表面缺陷时,磨削后应作表面探伤和测厚检查。如不进行补焊,则磨削部位应圆滑过渡,且侧面斜度不应大于1∶4;

4.3需作补焊处理的部位,缺陷清除后,应进行表面探伤,确认缺陷已完全消除后进行补焊,补焊长度不宜小于100mm,补焊后还应对补焊区域进行表面和内部无损探伤,确保修补部位符合质量要求;

4.4局部腐蚀深度较大的部位,可作堆焊修复处理,堆焊表面应打磨光滑、平整;

4.5有焊后热处理要求的容器,补焊部位还应进行适当的焊后热处理。

5维护保养

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一般包括防止腐蚀,消除“跑、冒、滴、漏”和做好停运期间的保养。

化工压力容器内部受工作介质的腐蚀,外部受大气、水或土壤的腐蚀。目前大多数容器采用防腐层来防止腐蚀。检查和维护防腐层的完好,是防止容器腐蚀的关键。在迅检时应注意清除积附在容器、管道及阀门上面的灰尘、油污和有腐蚀性的物质,经常保持容器外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生产设备的“跑、冒、滴、漏”不仅浪费原料和能源,污染环境,而且往往造成容器、管道、阀门和安全附件的腐蚀。要正确选用连接方式、垫片材料等,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消除振动和摩擦,保养好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

压力容器停运期间的保养也非常重要,容器停运时,要将内部的介质排空放净;根据停运时间的长短以及设备和环境的具体情况,在容器内、外表面涂刷油漆等保护层;对停运容器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失效的吸潮剂:使保护层保持完好无损。

结语

正确合理的使用压力容器,是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压力容器作为石油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主要设备,要保证其安全运行。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压力容器使用管理体系,设立管理机构,层层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各层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职、责、权,确保压力容器安全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潘传九主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篇5

随着社会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重视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的制定,发挥标准对健康、安全、环保体系建设和实现油气资源的科学引导作用,因此,油田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当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包括标准的立项、制定、修订、标准的实施等都由有关部门来推动,往往造成行政管理和企业实施脱节,出现有些单位对标准化工作不积极,认为执行标准投入多,直接经济效益少,注重参加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不注意了解各种标准信息,甚至很多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竟然不知道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情况,更不能主动地应用标准化成果,使用标准化去保障安全生产。目前,多数单位还处于一种等待或侥幸的心理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之一是生产单位缺乏配备必要的安全技术规范,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缺乏执行安全生产标准作为技术支撑,以及安全标准培训工作的滞后等引起的,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按标准执行,没有经过安全标准培训,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最后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如何做好当前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使之适应形势,更好地为油田企业生产发展提供安全技术支撑,现就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要加强领导,提高对新形势下开展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制定安全标准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标准是通过对多年科技成果的转化、生产事故的分析、生产经验的总结,并将其转化为标准,来指导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的成本。因此,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加强生产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工作,是提高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油田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应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组织机构严密的“金字塔”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保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形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各司其职、风险共担”的工作格局。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置安全管理专职部门和安全总监共同负责企业具体的安全管理事物,安全专职人员要按比例配备,明确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各三级单位同样要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足额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基层生产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形成网络化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并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企业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制定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国家、地方和集团公司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行业标准在企业内部贯彻执行;指定企业一名副厂长(经理)主管安全生产,承担直接管理责任,其他分管生产、经营和技术的厂级主管应对所分管业务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并推行厂、大队、班组员工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承包合同》,明确考核的项目、目标、指标和奖惩细则,这样构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明确的安全管理网络。

其次,明确要求,准确把握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要求是,企业在生产和管理活动过程中,自觉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章和标准,依据这些法律、法规、规程、规章和标准,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办法,并在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中、全天侯地切实得到贯彻实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并持续改进,使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使企业的人、机、环始终处于和谐和保持在最好的安全状态下运行,进而保证和促进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地发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包括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设备标准化、环境安全标准化和安全作业标准化五要素。

油田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包括:一是引导和促进油田企业在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章和标准的同时,修订、完善原有的相关标准,建立全新的安全生产标准,形成较为完整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把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标准化的轨道,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程度和水平,进而达到消除隐患、控制危险源、消灭事故的目的。

篇6

关键词:石油化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石油化工行业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产品和原材料的性质

石油化工行业生产中,涉及的产品和原材料都是一些危险性较大的材料,很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死亡率高。

1.2施工工艺的影响

石油化工产品的施工工艺技术复杂,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确保安全管理,防止有灾难性事故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有些生产过程的条件比较苛刻,需要有专门的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的环境中进行。

1.3生产方式的影响

石油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会应用到一些大型的机械生产设备,生产的规模大,连续性比较强,而且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发生故障或失误,都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的安全性。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管道纵横贯通,装置技术密集,如果发生事故,损失严重。

1.4动力能源上的管理

石油化工生产方面会结合火源、电源和热源等,在动力能源设备缺陷和管理不当的情况下,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石油化工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点。

2石油化工行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都较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每年发生安全事故的次数大概是500起以上,石油化工建筑行业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施工安全方面加强管理。

2.1安全意识

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方面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施工作业包括高处作业、脚手架作业、动火作业等,安全风险增大,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问题没有采取科学管理,一些安全技术没有应用到位,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石油化工行业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问题都是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不够,不重视对现场施工安全的管理,对安全管理的措施执行不到位,导致各种安全事故频发。

2.2管理方法不到位

石油化工行业的现场施工会涉及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品,这些化学材料会对人造成一定的伤害,做好对化学品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在针对化学品的管理方面不到位,一些管理者缺乏安全管理的经验,不能对化学品的管理起到指导作用,在实际管理中应用到的管理办法不具有时效性,无法达到安全管理效果。

2.3技术方面的问题

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依靠各种各样的安全技术来保证,安全技术没有应用到位,很容易导致各种问题发生。我国化工工程项目在技术方面工程新进技术人员的安全施工经验较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采取安全措施的相关费用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到安全技术的合理应用。

3石油化工行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3.1明确安全施工的目标

石油化工企业的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对现代安全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理解不到位,石油化工施工现场需要制定明确的安全目标,树立施工安全意识。在石油化工现场施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告知等,要让施工人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分析工程的施工性质,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注意事项,做好对安全工作的宣传,落实施工方面的培训工作。

3.2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网络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现场施工,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的规划与设计需要遵循行业的标准好规范,充分做好项目的设计工作。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对项目的立项进行重点组织,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拟建项目合同和安全生产合同。在网络系统的规划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安全管理应用,使用相对应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EaS金蝶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等,同时不断完善和推广一些监督执行管理系统,注重对系统的全面推行,能够对各项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需要全面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指标,设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建部门需要协同工作,做好对项目的竣工验收,一些管理组织需要不断规范和完善,分工明确,落实责任,有效协调运转工作,建立相应的网络管理体系。

3.3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

石油化工企业在现场工程施工中,会涉及一些易燃、易爆原料,但是个别化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还不到位,与国外一些大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很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石油化工项目的整个现场施工过程,需要从项目的规模、性质和材料方面进行考虑,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合理规划。例如,对石油化工项目的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要遵循施工的整体性原则,施工设计图纸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不论是施工信息和施工数据,都需要充分保障信息的准确性,重视设计工作,制定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另外,还需要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方面进行控制,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整合,防止资源的浪费,要从根本上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

3.4创新施工管理方法

石油化工企业在营销观念和组织体制上不断进行改革,工程在进入到项目实施阶段,就需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其中,“龙头”是项目实施规划,“轴心”是工程管理的业务,“基础”是流程管理,将其作为企业的文化,不断整合各种资源,强化项目建设团队,充分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

4结语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化系统管理,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单位比较多,各个管理部门在现场施工管理中都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需要在现场管理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确保项目建设施工的安全性,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技术,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推进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孟颖.石油化工行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石化技术,2018,25(12):151.

篇7

2008年,信安标委成立五年多了。五年来,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和可喜的成绩:委员会已建立起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财政部的“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工作专项”经费的实施,为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研究编制了《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十一五”规划》及其“实施意见”,增强了信安标委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预见性;完成了国家标准59项,还有56项国家标准在研制中,这批标准的研究制定,缓解了我国信息安全标准严重不足的矛盾,为全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分级、信息安全产品认证、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重要信息系统应急与灾难恢复及《电子签名法》的顺利实施等国家信息安全重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标准支撑。

五年发展的经验积累

回顾这五年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在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方面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1.必须站在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高度认识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

信息安全标准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规范性作用,是确保信息安全产品和系统在设计、研发、生产、建设、使用、测评中保证其一致性、可靠性、可控性的技术规范、技术依据。没有信息安全标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可靠就无法保证。信息安全标准化是支撑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关系国家信息安全的大事,也可说是网络时代保证网络安全的交通规则!因此我们必须站在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和开展标准化工作。

2.必须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和体系的统筹规划

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多个部门齐抓共管是我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特色,在信息安全标准化方面,各有关部门、行业都积累了很多经验,也都有自己的工作特点。而信息化建设中,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交换共享又是必需的,所以互联共享的安全保障往往是跨部门、跨行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必须在国家主导下,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依托有实力的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因此,信息安全标准化的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规划尤其重要。这几年我们研究提出了《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国家信息安全“十一五”规划》等指导性文件,都是从顶层对信息安全标准化进行了设计和总体规划,对统筹协调今后的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必须紧紧依靠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进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

根据我国的实际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协同是信息安全标准工作成功的关键;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是标准制定和创新的主体;专家是保证标准科学性和先进性的中坚力量。五年多来,正是由于国信办、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认监委等部门都从国家利益出发,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共同支持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才有今天的成绩和良好局面!同时这也是全国100多家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几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作为主体承担了这些标准的研究制定任务。

4.必须紧紧围绕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开展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既是信息安全标准的需求者,也是信息安全标准应用的推动力,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只有服务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才能发挥作用。几年来,我们围绕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重点工作,积极研究制定的系列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标准,在支撑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产品认证认可和《电子签名法》实施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方面,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我们成功的一个宝贵经验。

5.必须正确处理自主制标与采用国际标准的关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信息安全标准制定方面,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在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中,要充分吸收借鉴国际信息安全标准化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在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基础上,要始终结合自己的国情,加强创新;对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属于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合法目标的标准,都应该坚持自主制定。同时要积极寻求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我们的水平和能力,积极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提升为国际标准。这样不仅能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而且对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促进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体系建设的努力方向

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也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深入年,信安标委要更加努力工作,争取多出好标准、系统性大标准及全局急需的标准,为奥运做贡献!

1.看清信息安全趋势,提高对标准化认识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国民经济越来越依赖重要信息系统,国家管理也越来越依托网络系统,信息安全会越来越重要,保障信息安全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一方面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有可能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会越来越大;公共信息安全会成为国际上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应在这方面早作对策研究,积极参加国际信息安全秩序的制定。目前,依据有关技术和管理标准对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系统实行管理,已成为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这对我们搞好信息安全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的原则,我们时刻不能懈怠。

信息安全标准化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技术和管理支撑,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大事。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加责任感、使命感,按照国家关于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抓紧制定急需的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形成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要求,加倍努力,为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2.要认真落实“规划”,抓好重点工作

“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将根据工作开展需要,继续重点支持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标准预编制、标准基础研究、重点标准试点、国际标准化跟踪和专项研究等工作。我们要围绕27号文件提出的各项任务,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十一五”规划》的要求,重点抓好基础类、管理类和系统类等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认真开展标准基础理论和跨系统安全的研究,大力加强标准宣贯与服务,推进标准实施,提高应用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和规范性作用,加强信息安全标准的自主创新,积极推进信息安全国际标准化工作。

3.加强标准宣贯与服务

标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发挥作用。委员会成立以来已经完成了近60项标准制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用得怎么样?要做些科学评估。要加强标准的培训和宣传,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的信息安全重点工作和标准实践,做好标准服务支撑,促进标准在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是目前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充分利用委员会网站、召开标准新闻会、召开标准宣贯会议、举办标准培训班和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举办标准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加强信息安全标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推动标准应用。

4.认真筹办国际会议,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

国际标准不仅代表一个国家自主创新标准水平,也表明一个国家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还代表一个国家对世界的贡献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要积极参加信息安全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对外交流与合作,主动参与信息安全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要认真筹备好2009年的SC27工作组会议和全体成员会,保证会议的圆满召开。

篇8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在我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石油勘探、开发与炼制,是个是高投入、高风险的生产过程。石油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连续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面临着较大的风险。研究表明油田企业70%以上事故,是由于各种违章所造成的,其中绝大部分违章又是由于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较低,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安全要求和具体的操作规程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够,也就是安全操作管理培训不充分所造成的,也充分说明了做好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1]。因此研究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生产安全环节,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促进石油企业自身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

2.1研究方法

通过知网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收集国家有关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有关文件,走访一线企业,发现他们在油田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修正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和生产事故的频发,国家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制订了不同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石油企业相关研究人员也从各自实际出发对石油安全生产进行研究分析,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石油安全生产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如朱景敏《油田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有效性分析探讨》(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0)研究认为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对油田企业安全技术培训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对油田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彭国生《关于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及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的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5)从油田企业生产的工艺特点、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以及跨国经营合作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同时指出了目前油田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着四方面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更新管理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科技投入、完善HSE体系标准、加强隐患治理、加大培训力度等6项安全管理对策,对油田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马薇《油田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有效性分析探讨》(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及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7.10)从油田企业生产的工艺特点、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以及跨国经营合作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同时指出了目前油田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更新管理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科技投入、完善HSE体系标准、加强隐患治理、加大培训力度等安全管理对策,对油田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油田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有效性对策研究

3.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效率

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从制度、职责、预防、教育入手,而且更要从人的意识入手,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思想,企业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的生产的领导,杜绝出现监管漏洞。始终把石油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从广义的角度,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狭义的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面对日益扩大的石油生产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是解决目前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3.2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石油需求的增加和石油企业的不断勘探,油田区域逐年增大,随着深海油田、岩气层的开采等,安全管理工作面持续加大,油田企业生产本身具有的行业地域跨度大的特点更加突出,其次是随着高压、超深气田的开发生产,原有的安全管理技术、方法需随之更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不可预料的钻井施工、井下作业风险要加强生产设备环节的科技化含量,从实际出发制定国家石油生产企业安全标准、生产环节规范,加大科技投入,聘请社会安全专业人才和安全中介机构为企业安全生产出谋划策,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如在生产企业要害部位安装安全监控系统,配置门禁自动控制装置,实现封闭式管理,生产环节过程中的关键装置、重点防范区域配备自动监控扫描系统,高压气井、海上开发采油平台应在实现微机远程自动控制[2],减少生产环节人员的存在,对生产环节温度、湿度、电气等进行实时控制,使生产环节外部环境最优化,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出现。针对输油管道老化、偷盗等问题,加大现代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3.3创新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工作

对员工进行长久有效的安全技术培训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油田一线人员是从事特殊作业的操作人员,在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环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安全生产必须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技术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含量和对危险的预见性和处理能力,但是目前培训机制存在自己培训自己、自己考核自己的现象,不利于培训的实效性,建议培训机构和石油企业的剥离,实现培训机构的独立。

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与考核是对于油田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员工的培训并不是简单的安全技术培训,对油田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首先要提高员工的思想安全意识,良好的意识是培训的前提,是生产安全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的最基本的保障, 其次加强技能培训,随着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原有的经验操作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生产需要,应根据相应设备技术和一线员工的实际操作使用的意见反馈,针对各种不同的特殊工种,制订相应统一正规指定教材,制订详细的培训教材,强化规范操作,杜绝不合理操作的出现。最后实行教考分离,培训过程中教师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和大纲规定的内容,结合实际生产进行教学,不参与命题、考核、阅卷,教考分离一方面是对学院培训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也是对培训机构和老师的考验。从而使培训落到实处。

4.结论和建议

提高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促进石油企业自身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收入,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效率;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信息化管理;创新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工作是提高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基本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朱景敏.油田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有效性分析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0

篇9

2011年10月份,矿安排我们开三队负责二水平轨道大巷420米标准化工程及21172上巷840米标准化工程。接到生产任务后,我立即深入第一现场,根据国有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集团公司、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迎接煤层注水现场会胜利召开,我能够自觉履行职责,制定严密、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措施,严格执行“五优”矿井建设施工标准.在矿总工程师和队党政班子和安全生产等各部门的正确指示和领导下,严格履行职责,组织全队职工积极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将集团公司和矿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会议指示精神及时贯彻到每一名职工心中,使得人人心中有标准,每天取得新进步.

10月份,在队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我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积极配合我矿和我们队,严格做到服务于生产,服务好生产。3月份,我共出勤31天,其中深入井下19次,跟班12次,并根据现场生产实际,详细地编制了《二水平轨道大巷质量标准化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21172上巷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主井更换钢梁剔梁窝安全生产措施》、《开三队防冒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等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认真制定七月份的安全生产措施,以及预防事故的安全生产组织措施,坚决做到"一工程,一措施",保证了我队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矿下达的各项安全生产任务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受到了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表扬和肯定。

党的各级领导都严格强调"安全生产只有加油站,没有歇脚点",我始终牢记党的"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在协助矿上和队里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科技兴矿的精神,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和技术革新,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通过学习,不但使我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得到很大提高,也使我的安全生产知识视野更加全面和开阔,做到了工作就是不断地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7月份检修中,我们开三队负责配合机电三队硫化胶带打点杆,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变化,详细制定以“四压两戗”的方法施工,确保点杆万无一失,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矿领导和安全生产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篇10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要点;问题

当前我们生活中所用的很多物品都是化工产品,化工产品已经使我们生活密可不分的一部分,我们生产生活中需要大量使用化工产品也就使得化工企业的数量很多,且这些化工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工企业在进行生产多数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且其加工过的物质具有加大的危害性和污染性,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化工安全生产管理,自然需要我们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进行研究,便于我们制定更好的措施去预防。

1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概况

我国为了规范化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专门出台过相关文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并结合该文件进行相关管理,保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同时针对化工企业中氯碱、合成氨这两个高危行业的安全技术标准得到规范,国家根据化工企业中的不同工艺安全技术的特点,颁布了《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以及《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等法规,这些都夯实了我国在制定安全生产体系时的基础。有了较好的安全生产基础还是需要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落实,对安全生产管理和要点进行研究,才能真正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2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

2.1未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上文提到,我国为了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已经颁发过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这些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实施就是为了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事故依然时有发生。这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化工企业的管理者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而是将短期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减少了化工企业原应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投入,使得化工企业已经化工企业周边的安全无法保证,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就会导致人身安全和环境受到较大危害,同时也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名誉受到较大影响。

2.2生产技术及设备不达标

化工行业进行生产过程采用的生产技术必须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并且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设备也必须是达到国家相应标准的设备,如果采用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不达标,也会引发安全生产事故。例如,部分化工产品具有高腐蚀性,这就需要化工生产过程中选用的设备有较好的防腐蚀性,如果选用的设备不达标,那么设备很可能会被腐蚀导致设备损坏和化工原料泄露,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2.3操作人员违规

化工生产过程中部分操作人员违规操作也是造成事故的一大原因,现在化工企业中的部分工作人员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对各项设备的操作技能也不够熟悉,同时自身的制度观念比较薄弱。这部分员工在进行设备操作时往往不遵守标准的安全操作规程,工作中也缺乏纪律性,当设备发生问题时他们若不能及时根据预案进行处理而是自己违规进行操作就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

3提升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点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利用相应的企业制度、领导决策、安全预案等方式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研究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点问题主要是将化工企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导致事故造成危害,总结提升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点如下:

3.1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必须要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首化工企业要对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内审,如果安全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那么就将这些制度进行补全,如果这些制度已经能够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就要狠抓落实,确保制度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3.2保证设备安全

化工企业的设备可靠性极为重要,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化工企业在进行设备选用时一定要注意设备的安全性,选用质量较好的设备进行生产,同时也要针对设备建立相应的保养制度,使设备的安全性真正能够得到保障。

3.3对员工普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仅仅是要求管理者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还需要基层员工也对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有相应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化工企业的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化工企业可以利用安全知识讲座等方式向员工传达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使他们能够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内容,首先使员工能够保证自身安全,进而使整个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

4结语

化工企业要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将安全生产管理放在关键位置,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化工行业作为高危行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后果较为严重,所以化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用以及意义,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全体员工所具有的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预防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隐患,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作者:张晓哲 贾佳 单位:河北安科检测检验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冠甫.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模式研究[J].化工管理,2015,(36):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