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预防医学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预防医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临床预防医学的特征

篇1

人类疾病的三级预防概念已提出多年,但目前仍有一些人认为临床医学优于预防医学,不论是在卫生工作实践或是在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预防医学教学安排的学时少,而内容多,涉及面广,难于突出重点,因而使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目的不够明确,预防观点淡漠,觉得与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关系不大,没有多大用途,因而不重视,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来听课,考试则应付及格。一些临床专业学生并不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存在“重治轻防”的思想,只注重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的学习,对预防医学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预防工作就应该由预防专业的人去做,临床医生专业学好临床知识,为患者解决病痛才是根本。结果,某些学生到毕业时仍不知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不具备家庭、社区卫生保健等基本的服务意识。

2教学队伍的教学思维转变不足

预防医学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的科学,但目前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侧重以个体和疾病为中心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预防医学教育的意义得不到充分体现。多数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中,对预防医学教育的目标没有详细或明确地阐述,对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没有明确要求,内涵模糊,缺乏特色。教学过程中,预防医学课程所占比例偏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课程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不利于培养临床医学生以医院为中心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同时,教师队伍构成单一,对医学全科知识掌握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也偏离临床及实际应用,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差,无法在思想上强化“大卫生观”。

3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转变有偏差

虽然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但这种转变在医学教学实践中的进展缓慢,相对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在学校本身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预防医学教学投入明显不足。重临床,轻预防,重专业技能培养,轻预防医学实践的思想仍是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阻碍,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管理层、教师层,预防战略意识仍然比较薄弱,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不够,改革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展缓慢,尤其是预防医学实践与教学环节受到影响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局限于生物医学范畴,忽视了社会、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忽视了人群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等知识和能力的培养[2]。

4预防医学教学对策

4.1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的重视

如何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的重视程度,是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关键。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增加,传染病的危害仍然存在,这些疾病单靠临床医学很难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临床医学生看清形势,在学好基础、临床的同时,重视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学会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加强二、三级预防,对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进行评价和控制,对人群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提供健康素质服务。另外,国家在努力推广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今后,很多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会成为一名全科医生,而全科医生必须是防治合一的。作为未来卫生队伍的中坚力量,“三级预防”观念的强弱以及预防技能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医生,对所接触的人群进行预防医学知识教育,其结果都会事半功倍,在某些方面会比预防专业人员的影响更加深远。所以,必须引导他们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培养他们在未来社区医疗中,能从预防观点、群体观点出发,加强健康教育能力、调查能力、分析和处理卫生问题的能力,以提高他们自身实力,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健康。通过在课堂上逐步地、不断地向临床专业学生传输以上信息,把学习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临床医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未来角度、从自身角度、从实用角度高度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

4.2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我国政府对预防医学事业高度重视,中央财政对预防医学专项投资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已将公共卫生列入建设公正社会的重要议程。为此必须转变观念,特别是管理层、决策层的观念转变是关键。近年来,我国预防医学教育在培养理念、模式、方法手段上都进行了改革,在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因受到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观念、内容、手段、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标准、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目前,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教学队伍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学生毕业为主要目的,对目前快速发展的生物医学知识掌握不足,同时,对相应的社会学科知识了解也较少,提高一线预防医学教学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当务之急。

4.3加强基础、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联系,转变教学模式

篇2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预防医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80-02

教学内容即是“教什么”,是所有教学包括实验教学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好的实验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预防医学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而实验教学在预防医学的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预防医学的学时较少,那么如何有效利用不多的学时就显得十分关键。

一、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内容是理论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但是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教学的实施多以单纯验证学科基础理论为主要目的,偏重于“菜谱式”操作和“越俎代庖”方式,即教师和实验人员准备好全部器材和试剂,学生被动地按教师的讲授和实验指导大纲进行学习[1,2]。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与21世纪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能力的复合型预防医学人才的要求不符[3]。当前,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存在几个常见问题:①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多是背诵记忆,很少有独立思考、开拓思路的机会;②实验教学内容深度不够,多为验证性实验,且内容较为陈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③实验教学形式是教师演示或列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学生进行模拟,或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这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④预防医学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大部分与实际生活脱节,容易使学生认为学无所用,学生对预防医学实验课程不够重视,且动手能力差,实验积极性不高。

二、研究性教学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中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增强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展开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意见》指出了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性教学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与学生的研究性课程学习有机的结合,便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探究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三创”型(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因此,把研究性教学融入到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中,是培养学生“三创”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教学中实行研究性教学,使受教育者从形象、思维、感性认识入手,从而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原理、方法,锻炼学生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运用能力,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4]。

三、研究性教学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深厚的基础医学理论、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以及宽广的预防医学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更应具备全面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卫生防病工作能力。预防医学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但是尚未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在初学预防医学时,接触机会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环境,培养学生的临床辩证思维能力,恰如其分地运用研究性教学,是任课老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树立研究性教学理念

为适应时展需求,预防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研究性教学理念,如PBL教学法、创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结合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在实施研究性教学时,必须遵循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和开放性的基本原则,通过该课程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创新实验以及社会实践等课程内容的系统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实验方法、基本思维方法及基本科研方法,使学生具有从事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的实际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宏观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

教育有一个共识:“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利用知识。研究性教学模式本着与开放式创新性教学方法相结合、与科研和社区服务相结合、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5,6],让学生既“得鱼”又“得渔”。

1.研究性教学与综合性教学方法相结合。综合性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避免了传统实验教学的简单、重复和呆板。教学内容新颖、系统,增加了学生对各类实验内容的兴趣,适应当代青年人多角度求知的心理特征,使教学环节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根据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研究性教学主要在实验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建立引导式、开放式、互动式和创新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实现师生互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目的。鼓励任课教师在平时实践中积极收集与预防医学相关的案例,包括近期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卫生事件和环境污染事件等,经过认真选择和精心设计,使案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特点。以案例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围绕案例先提出各种问题,再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探究其内在机理,揭示其一般规律,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运用模拟演示、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进一步完善研究性教学,使其更规范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研究性教学与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面对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养公共卫生医师快速、有序、及时处理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研究性教学采取联合实际,与社会接轨的方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开展社区咨询、健康调研及数据处理能力。通过与地方卫生机构密切协作,学生可结合理论知识、课堂实验,定期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部门去见习,去实践。学生亦可深入各基层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人群调查研究,采样分析,增加课外实践的时间与机会。此外,建立以实验教学为依托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开展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等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假期进行现场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到食品企业去参观,让学生们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训练,扩充其思维空间。同时,开展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有效途径[7]。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广泛,与社会现状等密切联系。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项目,进行课题设计,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使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各样的科研工作。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的动态和前沿领域,从而发现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而渐渐学会解决问题。综上所述,研究性教学作为医学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在欧美医学院校受到师生的肯定,并得到广泛运用,其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人类思维和心理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预防医学要传承、发展、创新,需进一步认真思考如何建立起适合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性教学,以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舒为群,孙梯业.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75-76.

[2]徐兆学,梁升禄.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教学与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11-313.

[3]黄锟,陶芳标,郝加虎,等.以案例为中心,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思维的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43-44.

[4]汤贤春,路健,李学英,等.医学细胞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66-2367.

[5]付庆玖,韩振.高等教育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14-16.

[6]程永扬,王为,李小昱,等.构建立体化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7):102-104.

篇3

1认识预防医学的战略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未来的临床医生,不仅仅要求能承担临床医疗工作,精于医术,同时应能够胜任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服务的工作,尤其是当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需要和最缺乏的既精通临床又熟悉预防的临床医学人才,对于《预防医学》的重要性的认识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的先决条件。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疾病预防意识,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向家人、朋友宣传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为进入临床为患者服务奠定基础。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转换为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种形象、生动、贴切的表达方式,使教学过程简单、清晰、准确,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而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适合在教学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使教学内容充实而新颖。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与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信息量大、可高度共享、迅速搜索、快速传播等特点,成为教师利用国内外广泛资源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进行学科交叉及渗透的重要方法。有益于教师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进一步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在教学方法上引入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潜能。其方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预防医学中的一些问题,如食物中毒、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等,进行小组研究讨论。对于在研究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他们的研究结果,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该教学方法具有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特征,并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4

【关键词】医学模式;社会化;现代化建设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06-01

医学问题的社会化从整体观念出发,突破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而适用于现代医学模式,也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相适应,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实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个体的生老病死与整个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疾病可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使有效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使用,影响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因此,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已得到全社会的关心,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对“医学问题的社会化”的大规模研究,都无一例外地表明,医学问题的社会化推动社会发展是不可否认的。

1“医学问题的社会化”的含义

诺尔曼说:“医学的核心是社会科学”。实际上,这是对医学问题的社会化的一种解释和论述。医学问题的社会化揭示的是医学中的社会问题,从健康教育和疾病现象出发研究社会[2]。研究健康和疾病的社会属性,以分析和解决起源于社会文化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为主要目的。

2 医学问题的社会化所涉及的内容

医学问题的社会化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在诸多方面与医学社会学的内容相一致,具体包括:

2.1医学领域内各种社会人群、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对传统医学领域中的有关概念的社会层面的分析。具体包括:健康、疾病等概念的社会学含义。社会关系的研究,包括医患关系、医护关系、人际关系、医院及保健组织的研究。

2.2 医学与社会的互动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⑴医学理论的发展,技术手段的更新以及医疗卫生领域的变革给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法律、道德、文化、习俗所带来的影响。⑵医学问题的社会化既研究医学给社会带来的正面影响,也研究其负面影响,以扩大社会的正面影响,减少、控制负面影响。社会制度、社会变革、社会文化等对医学领域产生的作用,如医学发展的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控制的增强作用,社会改革、开放对求医行为,医患关系的影响等。⑶具体医学领域的社会学研究,医学问题的社会化需要将视角深入到具体的医学领域,研究其中的社会层面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3 医学问题的社会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医学问题的社会化对现代医学的影响主要涉及:⑴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医学问题的社会化打破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⑵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在新的医学模式下,世界卫生组织从医学问题的社会化的角度提出,改变目前封闭式的专科学院式的教育为开放式的综合大学,有利于理医、工医、文医等结合,使学生具备广博的边缘学科知识和能力。课程设置应进行更新,增加必要的交叉学科知识,尤其是人文科学知识[3]。教学方法也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社会服务。⑶对临床医学的影响:现代化的诊疗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这使一些临床工作者过分迷信和依赖实验室和仪器检查,而轻视临床经验的积累和辩证思维,表现出用高技术去完成低水平诊断和思维,这是一种浪费和退化[4]。医学问题的社会化要求不断拓宽,不断完善临床医师的思维结构,这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诊断技术所带来的诊断水平的提高,才能推动临床医学的进步。⑷对预防医学的影响:目前,全球的疾病和死因结构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已由过去的以急慢性传染病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病和传染病的新发和复发为主。由于慢性病涉及到每个人的行为,新发和复发的传染病与个体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之密切程度甚至传统的传染病。所以,行为的干预和改变一方面要依靠社会卫生措施,另一方面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防御。

从以上的几点分析可知,医学问题的社会化通过影响现代医学而推动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途径为:①了解某一大到国家,小到社区的区域中居民的健康状况,为政府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等提供依据。②改变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观念的影响,倡导积极的健康观,抛弃“无病即健康”的健康观念;促进居民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不断扩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具有一定体力、智力、劳动能力的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重要因素。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人群从事劳动年限增加,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化、都市化是现代化的四大特征。医学问题的社会化就是用代表现代最高水平的知识和技术取代传统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杜治政.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实践与医学整合[J].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 (9): 1-5.

[2] 崔晓阳, 李益, 廖虎, 等. PBL 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 医学教育探索, 2010 (4): 439-442.

篇5

关键词:PBL教学;CBL教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73-0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营养意识逐渐增强,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这一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对预防医学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为基础(Cased-Based Learning,CBL)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在世界各国高等院校日益受到重视,该模式已成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教学改革措施[2]。同样,PBL和CBL讨论式教学模式已逐渐引入我校预防医学教学过程,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论教学质量,在该教学中实施PBL和CBL综合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兴趣,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新时期对高质量卫生人才的要求。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的现状和思考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了营养和饮食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营养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快速增长。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国仍屡见不鲜。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预防医学领域中,是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保证居民健康、增强体制、降低慢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延长寿命有重要意义。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教学时数少;学生学习状态不佳,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进入工作后难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把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PBL教学属于精英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多采取循序渐进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而CBL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采取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以案例为主线,自我完善为基础,“头脑风暴”为特色的教学形式,它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CBL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参与为特征,通过事先准备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PBL教学属于开放式的探究,而CBL教学属于引导式的探究。PBL和CBL教学模式都是新型的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者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并有利于预防医学学生在今后卫生工作思维模式的形成。为此,如何把PBL和CBL教学模式应用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去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三、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论教学

众所周知,讨论式教学是以案例为主线,实际上,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知识自古就有。然而,选择什么样的案例教学,才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好的教学效果有待商榷。

1.典型案例的选取:选择合适的案例,无疑是CBL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真实性、新颖性、典型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原理和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必须紧扣授课内容中教学大纲的知识要点,同时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经过思考,初步能正确地推断出结论。譬如,2013年6月13日17时20分,四川眉山映天学校部分学生出现呕吐、乏力、发烧等症状,截至15日上午10时30分,送往医院治疗的该校学生达386名,经医疗和疾控专家初步会诊判断为沙门氏菌污染食品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针对以上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例,我们可以设计围绕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程序与方法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中毒食品、食品可能被污染的原因和中毒原因等)、中毒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措施等诸多问题,为PBL教学准备翔实的资料。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来说,PBL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采用CBL教学模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实施步骤:(1)课前编写PBL和CBL相结合的教案:该项工作由教师来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关注一些与营养及食品卫生相关的事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广泛收集案例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使之成为适合教学的案例。(2)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将下次上课主题告知学生,同时把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任务发给学生,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把每组需要收集的资料告知各小组组长和其他组员。(3)课堂要求:教师首先介绍本次PBL和CBL将结合的教学的要求和规则,按照前面所分的小组,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报告,教师参与,共同讨论。(4)结果讨论:教师和学生互相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某些基础理论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根据和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及表达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确营养与食品安全对健康的重要性。(5)分析总结:对每次教学案例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相应评价,对本次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查找根源,给学生以启迪。

3.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优点。传统的案例讨论课一般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在其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而PBL和CBL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并以学生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为主,教师指导解答为辅,该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对于学生进行学习成绩评价不能单纯以试卷为准,而应从多方面评估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将为预防医学毕业生在以后工作岗位中,奠定一个坚实的专业技术能力。

PBL和CBL的教学模式的引入推动着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包括对预防医学的改革,但任何一种教学形式不可能是完美无缺。传统教学模式有其诸多不足之处,然而其存在与延续也必然有合理价值。如何将传统医学教学方法与PBL和CBL讨论式教学模式进行完美结合,并应用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中,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并与世界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相结合,是我们医学基础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Gilkiso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tutor expertise:the need for different questions[J].Medical Education,2004,389(2):921-926.

[2]李稻,韩玉慧,蒋益,等.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08-110.

[3]张增利.案例教学在毒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96,132.

[4]O’Neill PA. Problem-based learning alongside clinical experience:reform of the Manchester curriculum[J].Education Health,1998,11(1):37-48.

[5]Rodrguez Barbero A,Lpez Novoa JM.Teaching integrative physiology using the quantitative circulatory physiology model and case discussion method:evaluation o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J].Adv Physiol Educ,2008,32(4):304-311.

[6]Chan WP,Hsu CY,Hong CY.Innovative Case Based Integrated Teaching in an undergraduate medical curriculum:development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onses[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8,37(11):952-956.

篇6

众所周知,医学从根本来说是以人、以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医学这一特征决定了它必须植根于人文学科的基础之上。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医学高新技术引发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医疗费用高涨、医患关系疏离、医疗资源浪费、医疗纠纷增加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以及自身的发展,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医学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明确提出,医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知识基础来有两个主要的来源,即医学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和社会科学(要包括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政治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可以说,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它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医学领域,其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健康和疾病的社会属性,研究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各种社会因素对健康、疾病的影响,以及从社会的角度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社会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未来的卫生工作者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同时,加强医学生社会医学的教学也是当前改革医学高等教育、广泛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的社会医学教学已经成为各个专业、各个层次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健康状况转变、21世纪新医学目标提出和确定的背景下,笔者就“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因素与健康”这两个社会医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来探讨如何使其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相结合。

一、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与树立医学人文精神的结合

在社会医学中,医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健康和疾病观。现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即是指从传统、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多维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我国医学科学以及医学教育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文精神曾经一度与医学脱离了关系。例如,仍有一些临床医生在诊疗中只关注病人生物学指标的改变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在医学院校中,医学生普遍存在对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很重视,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和精力,而对其他一些人文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则不感兴趣。但在今天,疾病的变化和医学科学的进步已经向将医学囿于“见病不见人”框架下的生物医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过分强调生物病因而不注意社会病因的观念,逐渐显露出它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社会医学有关医学模式转变的教学内容就是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念下,摈弃片面的生物医学模式,倡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进步的医学观念。

1.强调医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必要性“看病不看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已明显与现代医学的要求背道而驰。医学思维的变革可具体体现在:①在临床诊断中,要了解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特征,进行立体诊断或者整体诊断(所谓立体诊断即从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空间进行诊断)。②在临床治疗中,要充分考虑影响病人康复的社会心理因素,既要有针对病人具体病症的临床治疗处方,也要根据立体诊断开出社会医学处方。

2.建构立体思维和立体知识作为一名现代的医学生,必须扩大知识面,转变观念,在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努力学习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努力学好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及医学心理学等医学人文科学知识。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真正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才有能力给病人作出心理和社会诊断。

3.强调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理。在最具人性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医学领域,更应该使人文精神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医学起源于人类互相关怀的需要,与人文精神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有学者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旗帜。医学的本质就是人文关怀。在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接受医学模式的转变,自觉增强人文学科的知识和修养,提高自身关注人生价值的能力,这样才能增进对病人的了解、对人的完整性的了解以及对病人痛苦本质和来源的了解,这既是现代化医学的要求,也是对现代化医生的要求。

二、实现综合分析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与自觉加强人文素质修养的结合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在现代医学中,大多数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都是以研究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现象为主。而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今天,作为医学服务对象的个人,不仅仅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而且也是有着社会属性的人,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属性会越来越突出,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事实也说明了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会医学的研究中,探讨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与疾病的影响的是一项主要的任务。社会医学认为,在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社会因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及可以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社会因素可以导致疾病的产生和健康状况的损害,也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相关的文化因素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居民的健康状况,而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所承受的心理应激水平、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等因素则与个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在社会因素与健康的教学内容中,可考虑从以下两个层次来实现综合分析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与提高医学生加强人文素质修养自觉性的结合。

1.从医学问题社会化的背景出发来引导学生从社会的角度思考医学问题“医学问题社会化”,是指将精神或躯体疾病当成是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来看待。例如期间,有人提出精神疾病是思想病,可用思想来治疗。简单地把医学问题社会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仅会影响对疾病的及时治疗,还无益于有效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学的社会化也是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表现。医学问题的社会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健康、疾病等的概念的社会含义;对医学领域有社会人群的研究,如病人、医生、护士等角色分析,角色的社会化问题;对医患关系、医护关系、患际关系等的研究等。可以说,医学问题社会化是医学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对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了解和人文科学理念的树立将是未来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备条件。因此,对于当代的医学生来说,一方面树立社会大卫生观,自觉提高对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会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另一方面逐渐摆脱生物医学根源论的局限,学会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这不仅可以为学好专业医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可在对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了解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p#分页标题#e#

篇7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社会保健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保证人们积极地、全面地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1]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社会因素在人们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社会医学作为一门以传授社会因素与健康关系知识的科学,目前已成为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同时也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的选修课。然而,在中医院校,除了管理类专业外,大部分专业,特别是中医类或中药类专业,均未设置社会医学课程。本文从必要性、授课特征两个方面,提出中医院校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相关策略与建议。

1中医院校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绝大多数人们认可,即人们认为健康问题或疾病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健康的重新获得、疾病问题的消除,也需要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去思考。也就是说,疾病的消除,除了需要药物、技术的作用,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健康心理、和谐的社会因素影响同样重要。而社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与健康的关系,是社会医学传授的基本理论。因此,笔者认为,不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既然均以维系与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因此均应设置“社会医学”这门课程。另外,就中医院校而言,社会医学与中医院校传授的主流课程也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目标的一致性

中医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知识,进行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健康维护的健康使者;中医院校开设的主流课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望、闻、问、切”能力,培养学生开具“中医药处方”,减轻患者病痛的能力。而社会医学,主要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出发,对健康问题进行阐释,提出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社会处方”。一般情况下,健康问题或病痛的消除,常常需要“医药处方”与“社会处方”共同努力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讲,社会医学与中医药院校的主流课程并不冲突,反而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

1.2理念的一致性

社会医学,在西医院校里常常是预防医学专业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社会医学与中医院校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对“预防为主”、“环境与健康”关系理念、疾病诊治理念的阐释上存在一致性。如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社会医学以传授“预防为主”理念为己任,而中医药主流课的鼻祖《黄帝内经》[2]中曾经指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在社会医学中,特别重视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在现在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中,认为环境因素是导致健康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春秋左传》[3]中曾指出:“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浅,其恶易觏”,其实就是强调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今天,中医界强调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实质上就是“预防医学”的理念。

1.3传授知识的一致性

在对健康影响因素、健康促进等方面知识的传授上,中医药主流课程与社会医学课程存在一致性。譬如,在社会医学中,特别强调适量运动、积极心态与健康的关系,而中医药文化也是特别注重这一点的。如中医有“舞蹈以养血脉”之说,《红炉点雪•静坐功夫》里说:“歌咏可以养性情,舞蹈可以养血脉,又不必静坐(练静功)。”另外,在社会医学里,将“健康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视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而中医药主流文化特别重视饮食、养生等与健康的关系。

1.4对文化认可的一致性中医药主流课程,特别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传承,应该说中医药传统文化、理念,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指南针,传统文化、传统理念对健康问题阐释、对疾病诊治的解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而在社会医学中,特别重视文化因素对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如社会医学认为文化因素是影响生活方式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文化影响是导致健康问题出现或消除疾病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2中医院校社会医学课程授课特点

2.1与传统医学相结合

在中医院校,社会医学的教学应服从于主流课程,密切结合传统医学理论进行传授,应开拓一种利用社会医学视角解释传统医学理论的新思路。如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常用“阴阳”、“五行”等理论解释健康问题;而在社会医学现代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中,认为环境因素是致病的极其重要因素,教师在授课过程,可以将环境因素与“阴阳”、“五行”理论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阴阳”、“五行”理论的理解,又能引起学生对环境与健康关系问题的重视。

2.2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社会医学,作为一种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侧重点在于用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解释健康问题。而中医药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富含社会哲理的文化科学,社会医学课程要在中医院校得到发展,需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理论与精髓,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才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做到教、学相长。

2.3强调方法学的介绍

社会医学,既要向学生介绍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阐述社会因素对医学、对健康的影响理论,同时还要侧重社会学、医学等宏观研究的方法学阐释。而在中医院校,学生的主要研究思路往往集中在微观、基础研究上,在宏观研究、调查研究等社会学研究上往往缺乏理论与经验。因此,社会医学课程在中医院校的开展,可以在宏观研究的方法学方面重点讲解,开拓学生的研究思路,提高学生“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能力。

篇8

[关键词]医学美学 演进过程 思想内涵 发展展望

医学美是医务工作者维护与塑造人体美的创造性实践的产物,是医务工作者在维护人的生命力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和谐的信息,是医务工作者医学道德美、学术理论美、专业技能与技巧美、服务行为美、医学环境美以及它所维护、修复、塑造和强化了的富有形体美和生命活力美感的医学人体美。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无论医学还是美学,其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作为这两者的结合,医学美学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医学美学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探寻其来龙去脉和科学内涵,对于认识美、维护美、创造美意义重大。

一、中国医学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1.中医美学思想的发端(远古——春秋)

数百万年前,人类祖先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群体生活。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开展,出现了卫生保健和爱美倾向的萌芽。人类通过了解自身疾病的知识的积累和扩大利用自然物治疗,回归健康。通过实践的探索,产生了医学美的萌芽。

2.中医美学思想的初创(春秋——三国)

人们对疾病和卫生工作有了新的了解,建立了医事制度。一批医学家撰写了《黄帝内经》,形成为中医早期美学思想的基础。南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我国辨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医学审美的坚实基础。外科专家华佗,创造了“五禽之戏”的医疗体操,开创了我国保健体操之先例。

3.中医美学思想的丰富(晋——元)

西晋短期统一以后,经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至隋代又复归于统一,到了唐代呈现出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中医美学思想随之出现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在医学理论、临证医学、药物学、方剂学等方面,都体现了医学美的要求和医学审美思想。

隋唐时期,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医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医学著作大量出版,临证医学、预防医学出现了新的成就,扩大了医学美学思想的范畴。

宋朝的全盛时期,由于医学教育的发展、教育方法向真实性方面不断改进。医学绘图在求真、求美方面要求更高。

宋、金、元时代的中医学美学思想很活跃。人们常以刘、李、张、朱四家为代表。刘河间在阐发了《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时,大量地观察了人们在生活环境中不协调而出现的疾病作为火热证的辩证论治依据,充分发扬“亢害承制”的理论,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控制疾病转化的意义。李东垣强调要避免疾病的发生则应从增强胃肠机能着手,必须增加营养,加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著成《脾胃论》。张子和在治法上独树一帜,善用汗、吐、下三法,根据不同发病原因和疾病发生的不同部位进行辨证施治。朱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提倡“收心养心”调养神明。除四大家外,养生学家丘处机,营养学家忽思慧,骨科专家危亦林,外科学家齐德之,治痨专家葛可久等,都以各自特长著称于世,并丰富了中医美学思想。

4.中医美学思想的发展(明——清)

明、清中医美学思想表现了曲线发展或持续过程。许多医家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追求整体美,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维护了人体阴阳的平衡。由于温病的流行,温病学派兴起。叶天士系统地提出了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又提出三焦辨证,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在防治疾病中的辨证美。

二、西方医学美学思想的演进过程

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古代希腊是欧洲医学史上值得骄傲的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使医学纳入了理性的轨道。医学美学思想以古希腊、罗马医学和美学为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人体美与健康的和谐统一;基础医学的发展促进医学审美认识的提升;医疗实践丰富美的内涵;医德与医美相得益彰的演进过程。

三、医学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1.朴素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阶段。这一阶段由于科学文化还很不发达,人们对自然和人体健康的认识非常模糊,认为患病的原因就是邪气侵入,治病的手段也以驱邪为上,其理论是极其朴实的,施治方法源于某种简单的推理,命运确定着人的健康归宿。

2.生物医学模式阶段。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医学家对于疾病有了借助认识的手段,也有了对抗病因的生产能力。这一阶段,医学家从细胞学水平上认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从消灭、控制生物学致病因素上驱除疾病,保护人体健康。抗菌素与磺胺类药物的发明与产生,在这一阶段被誉为第一次卫生革命。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这一阶段,医学服务的宗旨从生物学范畴向心理学、社会学方向扩宽,它不仅使人躯体上没有疾病,同时还重视消除心理社会致病因素,从生物心理和社会适应维度确定健康的质量。

4.增强健美素质,提高生命质量阶段。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人群对健康的需要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这就是躯体无病损,心理上要健康,社会适应上使人有美感。人们的生命质量层次从初级生命质量观,经过中级生活质量观正向着高层次的满足生理、安全、爱与隶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过渡。要实现人们生命质量的高要求,必须把医学人体美作为医学审美对象的核心,进行医学审美实施,评价医学实施质量,从生物、心理、社会圆满适应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医学人体审美需求。

四、医学美学的科学内涵和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对于医学美学及其研究对象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表述。

1.医学美学是一门以医学和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方式的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塑造人体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为目的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医学人文学科的性质,又具有医学技术学科的性质。一方面,是由于它与传统美学的亲缘关系所决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的医学应用技艺的广泛性特征所决定,人们可以运用医学美学知识于美容医学的各个方面,也可以把它广泛地应用于预防、康复及临床医学各科的医学实施中。医学美学将会把传统的“医学科学”升华为一门“医学艺术”。医学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领域中一切美和审美及其规律,即医学美与医学审美及其规律。这是医学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医学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及其健康之美,即医学人体美。二是维护、修复和塑造医学人体美的一切医学现象,包括有助于增强医学人体美的医学技术实施、医学审美理论、医学审美行为、医学审美环境和医学审美关系等。因此,医学人体美是医学美学研究的核心。强调“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

2.医学美学是一门研究和实施医学领域中的美与审美的一般规律和医学美的创造的科学。其宗旨在于调整和增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高度和谐和统一,不断提高人体素质和生命活力美感。它具有人文医学和应用医学的双重性质。

3.医学美学是在研究人的健康美的基础上,对医学领域中的一切美和审美及其规律的研究。

五、医学美学思想发展展望

随着医学发展的进程,人们在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实践中,日益扩大了对医学美的认识,重视和突出了医学审美观点在医学中的应用。我国十几年来,陆续出现了医学文章论述医学美学问题,但多数文章还是在探讨各分支医学和临床各科医学论述中,涉及医学美和审美选择,审美处理等方面。为了把医学实践求美的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推广应用,使医务人员、医学生在工作及学习中按照医学美的客观规律更好地解除病人的心身疾苦,满足人们追求健美的正当需求。全国第一次“医学美学”学术讨论会上对医学美学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医学美学的理论体系。

爱美是人的天性,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类对自身健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学美和审美理论将得到更普遍的运用。医学美学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前景将是灿烂的,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

著名的瑞士医史学家H Sigerist指出:“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医学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机体复元,医学的目的还要使人调整以适应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是最终目的乃是社会的……增进人的健康无疑是一项社会任务,要求政治家、劳资双方,教育工作者和医师等各方面协调努力。”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由于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渗透医学领域,对健康和疾病普遍存在着“生物医学观”,形成了基于生物科学的单一医疗模式。但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及社会人员的综合体,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就不仅仅是生物体变化的一面,而且社会和心理等因素也不断交融影响,原来的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医学美学的研究,正是适应全方位医学模式的转化。它要求研究人际关系的和谐、环境美、审美心理对健康的作用,还要求研究所有能增进人体健美的广阔领域。我们还应注意研究因长期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所铸就的中国传统医学的物质和模式:天地人综合整体的医学模式;以五行—脏象学说为主体的哲理性医学理论;实用理性精神的医疗体系;伦理主义的医学精神等等。

2.医学重心从治病向防病的转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工程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兴起,医学美学对于指导防治疾病,保障人体健美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贝尔纳指出:“未来医学所关切的,当是健康而不是疾病。”人类不希望一旦疾病缠身而去求医,而是追求疾病的预防。因此,除了营养和适当运动维持健美的手段外,凡是有利于保障健美的因素都将是预防医学中的课题。向保障“健康”人的健康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前景。这些都将以医学审美观为引导,作出最好的抉择。

3.健康需要从防治疾病到追求形体美

当今医药已进入日用品领域。如保健食品、抗衰老药、药用化妆品、药物肥皂和药物牙膏等,这些物品有助于维护机体和容貌健美,适应了人们追求青春常驻,推迟衰老的需要。还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并不满足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形体和容貌的健美措施,还追求能在原有基础上增添健美的途径。因此,对医学,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能真正改善、纠正形体容貌的某些缺陷和不足的整形外科、整容外科、口腔科、运动医学等产生了新的需求。不远的将来,有助于人的形体美的医学技能将不断脱颖而出。

4.保健需要从单纯延长寿命到提高生命质量的转化

老年人比其他年龄组更易患病,特别是慢性病。因此,保健问题更为突出。近年来,老年医学正在蓬勃发展。增加老年人的生活福利设施和适合老年人娱乐的场所;在人际关系方面给老年人以尊敬和温暖;开展适合于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创设能使老年人舒畅心情的美好环境;使老年人健美、长寿,也将成为医学美学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甄志亚.中国医学史.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

[3]杨安.人怎样才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4]丘祥兴.医学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篇9

对于医学的哲学反思同医学以及哲学的历史一样古老,诸多哲学家和医师都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20世纪中叶,美国的医学人文运动方兴未艾,促发了许多学者对医学的哲学探索。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有:马赛尔(Marcel)、梅洛庞蒂(Merleau-Ponty)和斯派克(Spicker)对身体哲学的研究;斯特劳斯(Straus)等对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的反思;恩格尔哈特(Engelhardt)对健康与疾病观念的关注,以及对医学伦理学的哲学基础的研究;拜谈迪克(Buytendijck)对生理学和人类学的融汇;莱因恩特格(Lain-Entralgo)对医患关系境遇的分析;瓦托夫斯基(Wartofsky)对人类本体论和医疗实践的质询;甄纳(Zaner)在一系列文章中,深入地研究了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人际间的纽带(尤其是在医学语境中)以及“促因”在医学教育中的含义。到了晚近出现了是否存在这样一个领域即医学哲学的争论。如果存在的话,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能将其与科学哲学相区分吗?它与刚刚出现的生命伦理学是什么关系?这些区分会引发什么样的实践后果?佩里格里诺肯定医学哲学的存在,指出医学不是纯技术的科学,他认为置于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医学,是一种人类增进个人和社会福祉的最有力的潜在工具。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医学必须对当下的潮流有所回应,并在其科学的、伦理的和社会的视角下建立起一种新的联合。如果达到这一目的,医学就拥有了世界急需的新人文主义的能力,即,使技术服务于人类的目的。而医学哲学能够成为新的联合的载体。在《医疗实践的哲学基础》一书中,佩里格里诺和托马斯马提出了一种医学哲学观点,即医学的核心在于医患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目的则直指治愈。当然,这不是否定来源于还原论的科学技术能力的重要性。正如佩里格里诺和托马斯马指出的,“如果不能充分的满足技术上胜任的预期,那么,医疗职业行为必将是虚伪和谎言。”技术上的胜任,对于治疗行为而言,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胜任本身必须服从于医疗行为的根本目的,即为特定的病人提供正确的和良善的医疗行为”。佩里格里诺的医学哲学直接而清晰地来源于他对这一学科的本质与目的等基本问题的探讨。临床医学这门学科并不是科学、艺术或者手艺,它是一门完整的、实践的学科,植根于不变的医患之间存在的治疗关系这一事实。换句话说,临床医学是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一方是寻求治疗的个体,另一方是承诺运用知识、技艺、经验以及为了病人的利益而进行治疗的个体。那么,这种关系的目的或目标便是为病人提供正确的、善意的治疗措施。佩里格里诺认为医学哲学要解决两个问题:除了回答“是否存在,由哪些成分构成”这个基本问题,还要探究其构成的模式。因此,他比较、对比和区分了四种不同的对医学进行哲学探究的模式,即医学和哲学、医学中的哲学、医学的哲学以及医学哲学。第一种关系型式,医学和哲学(PhilosophyandMedicine),医学和哲学仍然是完全独立的学科,每一个学科都从另一个学科的内容或方法中吸取某些东西来阐明自己的事业,例如,精神哲学家利用神经病理学的经验资料提出身—脑—心关系这一概念;或者,医生利用形式逻辑这个工具建立一个诊断或治疗的符号或算法系统。

第二种关系型式,医学中的哲学(PhilosophyinMedicine),哲学家们运用哲学探究的形式工具,如逻辑、形而上学、价值论、伦理学和美学,来考察作为研究对象的医学本身的问题。探究的对象是一组认识论的和非认识论的问题。第三种关系类型,医学的哲学(MedicalPhilosophy),后者与其说是一种哲学类型,还不如说是一种写作风格。充其量它包括对医学的职业状况作了一些富有见识的研究,这些研究纯化了其气质,提高了其志向。但就它最糟的方面而言,医学的哲学就是一些个人的意见、离题的争论、或对逝去的荣华和特权的挽歌。即使在它的全盛时期,医学的哲学也没有对医学作集中的形式考察,以使自己有资格作为哲学而存在。这一类型,以当下的术语来定义的话,是最为含混和松散的,包括任何非正式的对医疗实践的反思。主要是由临床中的医生基于自身临床实践而产生的反思。当然,这一类型的医学哲学是善于思考的医生的临床智慧,对那些尽责的医生而言,这些始终是灵感和实践知识的来源。第四种关系类型,医学哲学(PhilosophyofMedicine),集中对作为医学的医学进行哲学探究。它力求界定“作为医学的”医学的性质,建立医学和医学活动的某种一般理论。在这个标题下,经受医学中的哲学考察的一系列问题,要被综合成为某种自洽的医学理论。在佩里格里诺看来,一门学科或一种活动不论它是科学、法学、政治学、还是医学的哲学,探究这一学科或活动的性质——它的发现事实的程序、它的逻辑和它赖以建立的形而上学预设。把一门学科的逻辑学、美学或伦理学同这门学科分开,可能比把它的本体论的、认识论的或价值论的方面同它分开更为困难。但是,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该学科的哲学都是运用一些方法并从超越该学科本身的观点出发,从该学科外部来考察这门作为探究对象的学科。看来佩里格里诺主张的是一种范围更小更为集中的医学哲学,旨在探求医学本身的哲学化知识。也就是,关于医学是什么和如何将医学同其他专业和学科相区分的知识。在他的视野中,医学哲学就是“对终极性的寻求,通过研究去掌握事物的实在根基,而这种研究本身超越了学科自身的认识范围。”综合上述所做的分析可以看出,佩里格里诺认为医学哲学应当定义为第四种关系类型。也就是说医学哲学是一门可定义的学科,并拥有其独特的俯瞰医学的视角。医学哲学的主题与目的同以科学为基础的医学迥然相异。对于佩里格里诺而言,医学哲学能够拓展我们对临床医学的认识,以及帮助我们如何将其与其他学科相区别。医学哲学通过审视患者疾病的本质和影响、治疗的概念、临床决策的复杂性、医患关系中的道德层面、谬论、人类生命的局限以及更多层面来达到上述目的,从而帮助我们认识到临床医学与哲学之间辩证关系的重要性。佩里格里诺在其学术生涯中一直以此主题为圭臬,从而展开他的整个哲学计划。他的哲学计划有两个主要目的:其一,发展系统的医学哲学;其二,揭示医学的道德基础,即一些能够限定特定的医疗行为中人际关系道德性的不可消减的理论资源。

二、需要什么样的医学伦理学?

佩里格里诺认为,医学哲学不只是对医学特有的现象进行哲理探究,即不只是医学中的哲学。它力求理解和规定医学现象的概念基础。医学哲学是具有实践后果的不可缺少的事业。我们认为医学是什么促成医学做什么,我们如何塑造医生角色,以及或许最重要的是如何构造医生伦理学。尽管在医学领域的哲学家们已经扩展了我们对于当代医学中的伦理学问题的理解,但很少有人把他们的伦理学论述建立在医学理论的基础之上。随着伦理学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和对医学应该是什么的理解变得更加歧异,迫切需要形成作为一种活动的医学的某种自洽的理论。一种医学哲学有助于建立解释医学活动的性质的命题库。提出这些命题,对它们进行批判性考察并综合为一种自洽的理论整体,乃是这种医学哲学的任务。无疑,佩里格里诺是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中提出这种主张的。在谈及二战前美国医学伦理学的情况时,佩里格里诺回忆道:“以我为例,我并不记得什么时候医学伦理学被关注过,除了在学生和住院医师之间的一些非正式讨论以外。天主教的学生对涉及产科实习的一些难题有所关注。在极大程度上,我们要发现怎么做是正确的。对于天主教学生以及非天主教学生来说,堕胎和安乐死都是被谴责的。同样,企业化运营的医学,追求利益的医生所开设的医院也是被谴责的。”二战后,医学伦理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有两个根源:首先是科学进步为医学所带来的非凡的能力扩张;其次是我们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经济力量和政治权力的融合。第一点促进了生物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第二点则为医学伦理的发展,即医师对病人特有的责任,或者说是作为真正的医师(physicianasphysician)的伦理,提供了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清醒地认识到大多数医学伦理学实际上只是医学道德,表现为一系列的缺乏伦理辩护或论证作为根基的道德规则和断言。没有伦理辩护作为根基,这些道德规则将是无效的,很容易被挑战、否定或者折衷。正是由于充分地认识到了原有的作为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的医学伦理学的不足,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规范没有以确凿的伦理学或哲学为基础进行证实,佩里格里诺积极撰写医学伦理方面的著作,探索以医学哲学为基础的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建立在对医学哲学的概念进行历史的回顾与梳理基础之上,佩里格里诺指出,医学事业是具有其自身的合理内核的,这种实在的内核是基于医学中的三种现象而建立的。即:

(1)生病或疾病作为一种存在的因素;

(2)由为陷入疾病困扰的病人提供帮助的医生所做出的允诺或表白;

(3)治疗的行动,即由医生领会到的并做出的技术上正确、道德上为善的并满足病人需要的决定。这三种普遍现象的紧密关系——生病、承诺治疗和治疗本身——为现实世界中医生与病人的相互责任提供了基础。从而,他成为最早认识到医学伦理学必要性的主要人物之一,并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即严肃、批判地理性思考医学道德的时代——医学伦理的时代。当对医学伦理学进行深入的、严肃的探究时,历史学的和社会学的批评解构了希波克拉底的道德规范与方式,古代普遍的医生守则也被严重地蚕食了,当下社会需要一种“新的”更加适应时代和道德多元性的伦理规则。于是涌现出大量的将现有的哲学或神学体系运用到医学的情况。这些体系被“应用”,或者说得好听点是被有条理地应用到医学及其实践中。医学的伦理规范没有从医学的本质出发,即将医学视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进而审视医学中的实际道德境遇。与这一潮流相左,佩里格里诺不同于其他理论家的是他主张医学伦理学研究应当采取“自下至上”的方法,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他认为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应当是首先审视医学本身,然后再从头建立起一套医学伦理学理论,而不是把一套现成的但可能存在很多争议的一般理论拿来然后应用到医学实践中。医学伦理学要想摆脱这样一种存在道德纷争的研究进路,只有对医学本身进行阐释,对医学实践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然后再努力寻找医学的道德义务。换言之,医学伦理学应当是医学哲学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将伦理学理论应用在医学问题中。佩里格里诺一直认为,医学伦理学应当建立在医疗关系的本质上,即医学哲学之上。“我的论点是,并且仍然是,医生所特有的义务是从患病的人和他寻求医治的人之间关系的特殊本质而来的。作为结果的这一关系有着一定的特征并使由此而来的相互之间的道德责任具有了独特的属性。”鉴于当今社会的异质性和科学医学的普遍化特征,任何一种坚实的医学道德哲学都必须植根于医学的“内在”之中。不能如既往一般,单单从外在的哲学化体系中抽取而来。这种道德哲学应当建立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之上:人类疾病的现象;医学知识的独特本质;临床决策的道德特性;对于医学作为一门职业的强调。直到晚近,职业伦理中仍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断言和阐述,并以此定义医生应当如何行为。这些断言往往是在缺乏清晰的和正式的道德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这些构成了希波克拉底伦理的骨架,并在其后继者中得以延续。大多数情况下,与这些道德论断相符的哲学预设都是来源于外在于医学自身的哲学体系。上个世纪60年代末,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奉行的道德主张出现问题时,作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医学伦理学才真正出现。这也是首次,这些道德主张受到正式的分析,并作为普遍伦理的特殊情况加以对待。那些长久以来忽略了医学伦理的职业哲学家,开始以初确原则(primafacieprinciples),即行善、自主和无伤来澄清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次级原则,包括保密、讲真话和信守承诺。这是英美伦理学的分析路径,其主要哲学基础来自于休谟,康德和密尔。佩里格里诺认为这种原则主义的思想进路并不能满足医学伦理学的全部需要,因此美德在他的医学伦理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所关注的是迈向理想目标的进程。佩里格里诺颇为认同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观,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他认为美德是一个具有多个方面的“概念”,而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他采用了美德即“具有良好行为的习惯”这一定义,但反对亚里士多德将美德视作极端的平均。他将美德定义为:“美德是一种品格特性,是一种内在倾向,习惯性地追求道德的完美,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并且在高贵的思想和公正的行为之间追求一种平衡。”事实上,在佩里格里诺看来,医学对于道德行为需要一套更高的标准,而选择这一个行业的人就应当追求美德,并构成一个新的道德共同体。

三、生命伦理学走向何处?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是由生物学(biology)和伦理学(ethics)这两个词合成而来的新词。其中的一个术语,“伦理学”,传统上被视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然而今天,许多自称为生命伦理学家的人却不认为他们的工作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他们中许多人认为哲学不足以涵盖道德生活的复杂性,更有甚者将哲学视为一种障碍。他们认为哲学的伦理学过于理论化、抽象并且对语境的、实践的和复杂的道德选择行为不够敏感。对生命伦理学,他们持有一种更加扩大化的视角,认为它应该包括更广、更多的学科,并假定这些学科可以弥补哲学伦理学的不足。今日之生命伦理学,已经介入到司法与立法的决策、公众的争论、伦理委员会和临床会诊之中。这些形形的大量的“生命伦理学”实践暗示了一种权威性和可信性。新生的“生命伦理学家”这一职业为技术专家提供对“道德困境”的分析与决议,这些“道德困境”包括临床、政策信息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佩里格里诺认为生命伦理学应该是各学科之间交互的。需要考察的问题是:在不丧失伦理学中心学科位置的情况下,哲学怎样和其他学科(比如,文学、法律、历史、神学、语言和语言学),还有以人文为目的的社会科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相互发生联系。他说:“我认为生命伦理学意味着广阔范围的质询,但我更意图指出,在这些领域中,哲学有着独特的地位。哲学化的伦理学必须与其他相关学科对话,但它不能也不应该被它们涵盖或取代。”佩里格里诺在其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始终围绕临床境遇展开,他致力于定义临床医学,而非预防医学。他主张临床境遇应当包括:科学知识,医生的推理过程,人际关系,以及针对每一个病人的治疗。这一定义暗含了医生应当做什么,应当知道什么,以及他们如何被教育。他认为临床伦理学中的医疗道德之核心是治疗关系。这是由三种现象——疾病这一事实,作为职业的行为和作为医疗的行为——所定义的。第一种现象将病人置于一种脆弱的依赖地位,并导致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第二种现象意味着对帮助所做出的承诺,第三种现象则包含了做出医疗上合理的治疗决策的行为。因此,临床伦理学关注的核心是作为个体医生和病人所做出的决策。而生命医学伦理则是一个更宽泛的学科,涉及伦理学原则的应用到所有生物医学知识,并将伦理学分析从临床境遇拓展到法律和政策层面。临床伦理学关注的焦点比生命伦理学更为集中:旨在通过明确、分析和解决临床实践中的伦理学问题提高卫生保健的水平。临床伦理希望为病人寻找一个更好更合理的治疗决策和行为并成为医生的工作和医学实践固有的一部分。临床伦理学总是被用于一种非常迫切和紧迫的情况。通常是在急诊室或者情绪纠结的氛围中使用。它需要我们具有扎实的临床语言和临床知识。需要面对和处理医生、病人、家庭、法律、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价值观的冲突,从而做出临床决策。临床伦理学与治疗的标准有关。在过去家长制的医学形式下,照顾的标准主要是医生为病人做出的技术层面的决策,如今的照顾标准越来越代表了有能力的成年病人的决策,当然这是在医生根据技术方面的考量向他们提供一些建议之后。因此,尽管伦理学的考量一直在发挥着作用,但所强调的重点已经发生了转移。之前,医学的最高伦理学标准是医生的能力和良心,而现在则还要兼顾对患者价值观和自我判断的尊重。显然,佩里格里诺坚持认为生命伦理学应当回归临床,并且关注病人的尊严与价值。与过去不同的是,当代医学常在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之间震荡。尽管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应当将人看作科学的客体,但绝不能忘记人还是有思有感的人文主体。因此,医学必须总是权衡事实与价值。如果,医学过于极端,那将变得不可靠,甚至危险。而关注病人的尊严与价值恰恰体现了人文学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这种作用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理解当今临床境遇中伦理与价值问题的本质需要;对职业本身考察和批判的需要;以及将这些态度赋予那些有教养的而不仅仅是受过训练的人。人文学是处理伦理学、哲学、历史学、法学与神学中的关涉人类价值的本源性问题,医学科学和技术作为工具不足以应对人类价值与目的问题,人文学才能够教导医生们敏感且有信心地面对无限的人类存在现象。可以看出,佩里格里诺主张在哲学反思的和各医学人文相关学科对话基础上发展生命伦理学,同时,他指出生命伦理学应当回归临床,关注具体临床境遇中具体的那个病人的尊严与价值。对于当今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这无疑是中肯的建议和明确的方向。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治未病;防治思路;中医师;娄多峰;虚邪瘀理论;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以小关节病变引起肢体畸形、关节滑膜炎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也是造成我国人群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1]。对于该病的现状,不仅是医学难题,也是社会难题之一,并引起了社会、医家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因此,对该病积极进行早期的防治是当务之急,然而关于该病的防治思路尚未有重大突破。娄多峰教授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的“虚邪瘀”理论,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弘扬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特色与优势。“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对预防医学理论的概括,经过历代医家、学者的不断探索、研究和总结,使这一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而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这一思想使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为一体的疾病综合防治方法和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理论”有迥然不同之处,对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权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 本文就娄多峰教授“治未病”思想防治ra进行探讨。

1 娄多峰教授“治未病”思想的内涵与优势

“治未病”一词,源自《素问》:“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至今已有2 000年余,现代部分医家将“治未病”原则奉为医务工作者的最高境界,是中医学重要的疾病预防理论。“治未病”之“治”和“治疗”之“治”意义不同,前者有“治理”“治节”,即顺应自然之意,就是人们应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高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少得病或不得病的目的。娄多峰教授历来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并结合自己60余年临床经验,将“治未病”防治的理论概括为:未病即疾病未生、疾病未发、疾病未传及疾病未复之意;“治未病”思想以健康为核心,未病养生而防患未然;欲病救萌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而防其传变,病后调摄以防其复发。“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原则,并以健康为核心,贯穿始终,积极主动的开展防治结合的养生和预防保健理念。总而言之,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进行干预。据此,娄多峰教授提出具体措施包括未病先防,治未病;已病早治,扶正祛邪;既病防变,医疗干预;瘥后防复,择时防发等4方面[3]。娄多峰教授的这一医学预防思想,不仅体现了我国“以预防为主,防治中心前移”卫生方针的转变理念,又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要求,在理论上开创了天人相应、三级分层、辨体施防等传统医学预防理念;在方法上有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多种防治疾病之法。这些丰富的“自然疗法”,拥有天然、无害、可长期运用等特点,彰显了中医学预防疾病的特色和优势。

2 r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现代医学的认识 ra是一种主要以小关节病变引起肢体畸形、关节滑膜炎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等慢性炎症,进而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及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及关节囊的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为特征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ra发病率为0.30%~0.50%,初步统计我国患者有360~600万,多见于30~50岁的人群,此阶段的发病率高达0.30%~3.00%,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发病原因主要有:①感染因素: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感染可能是ra发病的主要诱因。有研究提出,eb病毒gp110糖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的65kd热休克蛋白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1等亚型的氨基酸序列有着共同的排列,经过“分子模拟”引发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进而诱发ra的发生。此外,a型链球菌可能是ra发病的一个常见刺激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产生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②遗传因素:有学者在交叉选择性双胞胎研究中提出,异卵双生子患病率为3.50%,单卵双生子为12.30%~15.4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白细胞抗原hl

a与ra发病有密切的关联。有实验证明,hla和hla以外的部分基因被证明与ra的发病有关[4],并提示ra具有家族聚集性[5]。③性激素:调查显示,ra患者男女比例为1∶2~1∶4,更年期女性患者明显多于同龄男性和老年女性。而女性在妊娠后症状会减轻,提示可能和该病患者体内雌雄激素的变化有关。实验模型显示,雄性鼠发病率低,雌鼠对关节炎的敏感性高,然而雄鼠用β-雌二醇处理后的表现与雌鼠无异同,说明ra发病与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6]。④其他因素:行为因素与环境因素,如产后、病后、外伤、劳累、吸烟、饮酒及寒冷、潮湿、精神刺激等也是ra的重要诱发因素[7]。上述发病因素如何产生自身免疫过程尚不清楚,目前关于ra的发病机制主要假说有:①分子模拟:此学说认为,病原体自身的某些成分和抗原有相似之处,因而对病原体产生的抗体可能会损伤自身组织。②表位扩展:该病发病的早期,患者仅检测到少数的抗体,随着疾病进展,逐渐产生了多种自身抗体。即b细胞或t细胞在免疫应答时的表位扩张。③模糊识别:由于hla可能分别结合不同抗原,同样抗原可结合不同的抗体,这种模糊识别的现象,会引起hla-dr4/1或其他ⅱ类hla基因人群发病。④其他:近年来,部分学者发现该病与破骨细胞相关因子﹙rankl)也有一定的关联性[8]。

2.2 娄多峰教授对ra的认识 娄多峰教授将该病的病因归纳为正虚、邪侵、瘀血三个方面,又称为“虚邪瘀”理论[9]。一为正气亏虚,指人体正气不足及脏腑经络等功能不足、失调,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①先天禀赋不足;②劳逸失度;③大病、重病后及产后。二为外邪侵袭,即六之邪侵袭人体。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①季节气候影响;②居住环境欠佳;③起居调摄不慎。三为痰瘀气滞,主要和以下因素相关:①七情所伤;②跌仆所伤;③饮食不节。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痰瘀气滞三者关系相互影响。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病因,有的患者可由某一单独因素致病,也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同时致病,但其病因总括为虚、邪、瘀这三个方面。娄多峰教授的“虚邪瘀”病因理论是对该病复杂病因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医学审证求因的结果,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该病的病因本质。此外,娄多峰教授还强调[3],正气亏虚是该病发病的内在因素,起关键作用。正虚有气血亏虚、脏腑虚衰、营卫不和、阴阳失调等方面。邪侵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为在强调正虚的同时,邪气致病同样具有重要性,有时甚至起主导作用。痰瘀是该病的病理关键。即痰瘀阻滞致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甚至闭塞不通,是本病发病过程中的必然转归。从整体来看,“虚邪瘀”理论高度概括了该病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并指出,尽管该病临床表现复杂,也仅仅只是该病的现象、表象,其真正的本质是“虚邪瘀”,这也是该病的基本病机。 3 娄多峰教授“治未病”思想防治ra的思路

3.1 未病先防,“治未病”思想 ra属中医学“痹病”范畴。娄多峰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将ra病因总结为虚、邪、瘀,并指出该病病因虽复杂,但总括不出这三个方面。虚即正气亏虚,不能抗邪致痹病;邪即邪气侵袭,主要是指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为病;瘀即瘀血痰浊,七情、跌仆外伤、饮食所伤可形成瘀血、瘀浊。因此,提出ra的防治措施主要有:①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进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即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就有五禽戏。近年来,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功能锻炼法都为广大群众所喜受。②因时制宜,遵循自然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顺应自然,避风、御寒、防潮湿。冬季应注意保暖。③陶冶情志。ra的发生、发展与精神状态有密切的关系。情志内伤亦可引起气血阴阳失调,使外邪易于入侵。④劳逸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a患者以工人、农民较多,表明过度劳累易导致本病的发生。所以,要劳逸结合,避免发病。⑤合理膳食,加强营养。研究显示,ra患者常营养不良或瘦弱。因此,注意调整饮食,搭配合理,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2 已病早治,扶正祛邪,坚持“五早”方针

对该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受益、早康复,是“治欲病”之原则。在中医方面,娄多峰教授认为,该病初期或发作期主要为“邪实候”,也称“邪实痹”,并将其分为风痹、寒痹、湿痹及热痹4型。分别给予祛风活血、散寒除湿,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风散寒通络、祛湿健脾及清热解毒、凉血通络等治法

并提出只要辨证准确,针对病因,用多层次、多属性、多途径的治疗方法,如外敷、针灸、推拿及必要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对症治疗等。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及优势并与西医学相结合,进行系统的治疗,才能缓解、阻止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既病防变,医疗干预,控制病情发展 ra迁延日久,常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因此要把握该病传变规律,将其控制在局部,阻止传变深的层次,即是“安其未病,防其所传”。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局部和整体相结合,治疗和调养、治标与治本相互兼顾,并将中医治病求本、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等思想贯穿始终。娄多峰教授的“虚邪瘀”理论体现了ra的现状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及趋势,并提出早期及有预见性的合理治疗,防治疾病的发展及传变,体现了中医学“既病防变,标本兼治”的思想[10]。

3.4 瘥后防复,防微杜渐 在临床上ra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前者常以急性发作及复发等方式出现,缓解期即是稳定、相对静止的状态,并不是疾病完全康复。所以,愈后防复是任重而道远的,要加强防范意识,坚持服药,合理膳食,精神舒畅,劳逸结合,顺应自然规律,以增强免疫力,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疾病的复发。

4 结 语

所谓“病初易治、病久难愈”。因此,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积极提倡“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的三级预防思想体系,使“治未病”思想有全新的内涵与广阔的前景。从这一思想出发,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同时综合治疗,防止病情演化,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的质量,是临床治疗ra的一条新途径。娄多峰教授的“虚邪瘀”理论,以虚为本,邪侵为标;风寒湿邪是基础,痰瘀阻滞为关键,并依此辨证制订治法,不仅发扬了《内经》“治未病”理论的重要思想,而且突出了当前重大疾病防治重心转移的战略要求,更有效地预防ra的发生、发展及愈后的复发。

5 参考文献

[1] 李宁,王拥军,施杞.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谈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11):64-65.

[2] 李泽佳,宋敏,唐宝明.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防治思路[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3):64-66.

[3]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4] 范晶晶,姜波,张朝朋.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 中国科技信息,2011,13(22):120.

[5] bax m, van heemst j, huizinga t, et al.genetic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what have we learned[j].immunogenetics,2011,63(8):459-466.

[6] 陈桂敏,代林刚,贺金.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3):292-295.

[7] mcinnes i,schett g.the pathogenesis of rheum atoid arthritis[j].n engl j med,2011,365(23):2205-2219.

[8] 袁慧慧,赵文明.rankl 信号通路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3,41(2):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