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农业科技 重要性 创新进步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设力度

加大对大众媒介的扶持力度(1)政府应加大对大众媒介的重视力度,利用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扩大农业科技传播范围,增加传播效果。(2)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公益化属性,对于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节目和报纸,政府应予以支持,并鼓励兴办涉农专业报纸,或者在主流报纸上,开辟农村农业版或栏目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倾斜。(3)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将节目的制作费用和采编人员的采访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1.2加大对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在农村大力增设农村书屋,有针对性地采购农业科教、种养殖、文学、法律、医疗保健等书目和报刊,充分发挥农村书屋的信息窗口功能,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致富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需求等。

2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内容

(1)农业科技中涉猎多个学科。例如,植物学、化学、昆虫学、遗传学、育种学、经济学等。所以,农业科技的研究,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合作,解决农业生产前、中、后的各个环节的问题。而且,科技成果的应用,还需要综合配套措施,以确保效果。

(2)由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周期与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周期密不可分,必须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因此,研究和开发农业科学技术不可一蹴而就。大多数项目的研究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所以,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渐进式的。

(3)应从实践中寻找课题,并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所以,必须将“科研”、“教学”、“推广”这3个环节融会贯通,共同强化,建立起有效的农业科技整合与共享机制,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把项目作为凝聚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的载体和平台。

3农业科技进步的意义

(1)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农业科技进步不仅能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能够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2)我国面临农业发展资源短缺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局面,所以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也愈发凸显,需靠农业科技进步来实现。(3)要实现科技兴农,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飞速发展,农业科技进步是唯一出路。

4农业科技进步的机制

(1)健全的机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公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是农业科技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

(2)在确保农业科技的公益性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龙头企业、科技试验园区等形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只有将科技、经济资源有效地整合,才能够集结优势力量,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优质平台。

5农业科技进步的举措

(1)通过加强农业生物学研究,并结合各地的生产实践,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开发创新科技,提高农业生物技术水平。

(2)各级农业部门应借助网络化、咨询平台、远程教育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农业信息的交流。

(3)农业资源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农业发展的命脉。应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一方面应依靠农业科技中的多学科和多种科研成果的整合;另一方面也应依靠有效的行政管理政策。

6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

(1)过去30年里,随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已经培育成功出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超过1万个,优良畜禽和水产新品种近100个,不仅促进了农业品质的更新换代,而且推动着我国粮食和肉、禽、蛋、果、蔬、水产等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科技事业适应了“三农”的发展需要,为粮食连年增产、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自给自足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付俊红,郭永军.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考.中国农技推广,2007,(03)

[2]范素芳.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广西大学,2006

篇2

自从启蒙运动以后,随着人类理性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的不断涌流,“进步”已经成了人们心中不言而喻的观念:科技进步表明了理性的进步,理性进步和科技进步带来了经济增长,这一事实再加上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经济的发展到生物的进化——不断强化着人们的“进步”观念。这使人们相信一切都会进步的,一切都在进步着,一切都是进步的!这使得人们根本不再去认真思考“进步”的含义,似乎只要社会存在着,它就必然是进步的。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孔多塞甚至认为,历史的进步就表现为人类理性的发展,理性的进步可以统领一切进步;只要人类理性进步了,包括人类道德在内的社会的一切就自然而然地进步了。近几个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关于进步的信念,似乎科技的进步就必然带来社会的进步;社会进步不仅被等同于科技的发展,而且被等同于经济的增长。于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就形成了一个公式——社会进步=理性进步=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人们还常常把社会进步与现代化相等同,似乎实现了现代化社会就当然进步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国家都致力于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没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几乎都把全部精力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成了所有国家的共同追求;GDP的增长速度成了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在当今世界,政治、文化、教育都在竭力为科技发展服务,因为人们清楚地意识到,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或者说只有科技才能推动社会的繁荣。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成了社会的强势话语之后,其他的一切都退居到次要地位了,当然也包括哲学和社会科学。在个人追求权力、地位、名誉、金钱、享乐、幸福,社会追求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市场繁荣的现实当中,哲学不是被当作无用的东西而遭到拒斥吗?作为社会的高雅文化形式的文学艺术不也沦为经济和科技的婢女而去迎合社会上的一些庸俗需求吗?教育不同样已经是去了它自身应有的传承知识、创造知识、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功能而凸现出一种工具特性吗?一些大众媒体和互联网不是天天奉献给大众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和时尚的娱乐节目来挑起人们的消费欲望、满足着人们的感官刺激吗?天天忙于赚钱、忙于追求名誉地位、忙于享受生活享受幸福的人们哪里有时间、有兴趣去追问诸如到底什么是幸福、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何在、人类是否需要有精神家园、人类拼命去发展科技到底是为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等等问题?

人类的生存固然离不开丰裕的物质生活,社会的发展固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但人类生存绝对不是仅仅需要物质享受,社会发展也绝对不仅仅表现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生活或曰精神文明。我们不总是以万物之灵长自居吗?这灵长就灵在人类有精神文化生活而自然万物没有。如果我们仅仅看重物质生活,仅仅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那人类与野兽何异?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物质文明建设,舍此,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便失去了经济基础,任何其他社会活动也无法进行;一个社会同样也不可能没有精神文化建设,舍此,科技发展、社会发展便失去了目标。

其实,进步的社会必须有进步的道德水平与之相适应。普遍道德沦丧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进步的社会!所以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更应该把道德标准包含在内,而不是用单纯的经济标准、科技标准或其他什么标准来衡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单纯的物质富有同样不是社会主义,普遍地道德沦丧更不是社会主义!一个社会是进步的或者落后的,不是以社会制度和物质财富的多寡来判断地,也不是以科技发达不发达来判断的,不一定经济落后的社会就一定是一个落后的社会——我们能说古希腊是一个落后的社会吗?能说中国的盛唐时代史一个落后的社会吗?判断社会进步应该有一个综合指标,它至少应该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道德、教育、公民的精神状况等方面,很难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来断定。否则,即使人人有汽车、家家有别墅,天天都可以吃“满汉全席”,但却失去了精神家园,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相互防范,相互之间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用歇斯底里和狂歌曼舞来掩盖精神的空虚,用浅薄的感官刺激来掩盖精神世界的荒芜;开着轿车去、乘着飞机去贩毒。这样的社会能说是一个进步的社会?我们所追求的社会能说就是这样一种社会?

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等待理论上的争辩有了结果后再去行动,因此,“摸着石头过河”在一定时期有其合理性。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面对着未来漫长的历史发展,我们总不能永远凭着摸石头去寻路吧?当我们行走在小河或浅滩时,大概还可以摸着石头走。但如果社会的航船行进在无边的大海中,根本不存在摸石头的可能时,难道我们就原地打转或者任由海浪把这艘航船随便冲向任意的方向?由此可见,社会发展需要导向,科技发展需要导向,经济发展同样需要导向。没有这种导向,我们就不知道促进经济和科技发展到底是为什么以及怎样来促进它们的发展,就不知道社会的航船究竟要驶向哪个港湾。这种导向就是一种与几个世纪以来盛行的发展观根本不同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这种新发展观由谁来提供呢?当然是由哲学社会科学来提供的!一个时期以来,为了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有人提出哲学社会科学也是一种生产力。其实,何必要把哲学社会科学与生产力连在一起?哲学社会科学又何止只是一种生产力呢?我们不说哲学社会科学创造着社会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是一个社会绝对不可缺少的,也不说它也确确实实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但它更重要的价值则在于不断关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并为这艘航船的前行指明着方向,它是社会前行的指南针,是社会进步的航标灯!虽然它所起的作用与科技的作用全然不同,但这种作用却是无可比拟的,是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社会的“应然存在”和“实然存在”之间永远都会有一定的张力,但这种张力永远都不能成为放弃对“应然状态”追求的理由!换言之,人类永远不能放弃对应然的追求,哪怕它永远都只是一种“应然” !而哲学社会科学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应然” !

篇3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 贡献率

一、引言

美国是一个科技、文化和经济都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路上有必要借鉴美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采取的政策,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本文主要研究科技进步要素对促进中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对不同要素贡献率的比较,找出影响中美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再结合两国的发展现状,发掘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最终提出中国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上的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模式可大体分为资源型和技术型发展模式,这两者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所占的份额。中国要想维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必须尽快实现从资源型经济向技术型经济的转变。

西方学者们较早地关注科技要素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其贡献度展开相关研究,由此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而发展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928年Cobb和Douglas[1]提出了总量生产函数的概念,奠定了测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1956年Abramovitz[2]提出了除了生产要素投入会引起美国经济增长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影响因素。R .M .Solow[3]作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把科技进步因素加入C-D生产函数中,开创了包含科技要素生产函数分析理论。上世纪60年代,Denison[4]将经济增长要素划为两个类别:其一是“生产要素”,包括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投入;其二是能提升社会生产总效率的要素,包括资源配置、规模节约、知识的进展等项目。基于Solow的投入产出模型,Denison用“全要素生产率”扩充了其模型中的“技术进步”的概念。“内生技术进步”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展并提出,认为“科技进步”是经济体系基于自身发展需要所决定的。Lucas[5]于1988年创建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就是用劳动力要素的溢出效应来说明科技进步源自社会劳动力要素积聚的结果。1990年Romer[6]构建了一个包含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要素的“知识溢出模型”,将劳动力要素与研究与开发要素内生化,并参与总量生产函数,发现生产函数显现出规模报酬递增效应,进而得出维持经济增长的原因。

国内学者在探索推动经济发展要素方面分析的相关理论晚于西方的学者,通过借鉴西方先进的经济学理论,国内学者对技术进步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全面了解。史清琪[7]在1985年首先开展技术进步的研究。在国内的相关文献研究中,由于学者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采用的数据各不相同,致使分析得出的结论有所差异。其主要表现为:(1)在学术上,各学者对科技进步的表现形式定义不一,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固定资本投入因素、劳动力投入因素和科技因素这三者,进而在模型的结果中减去资本和劳动力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占总贡献度的比重,其剩余部分的被认为是科技进步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所占总贡献度的比重;(2)不同的学者在数据的选取和处理方法上主张不同。正是由于这些差异,在研究科技进步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的分析结果有所差异。

二、数据来源、变量及模型的设定

下文我们将通过对美国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以此解释促进美国的经济增长的因素。

美国1990-2010年相关数据来源于文献[8],中国1995-2012的相关数据来源文献[9]。

1.模型及变量选取

通过国家经济增长投入要素与科技进步的分析,建立以下模型加以体现:

y=AK■L■(1)

写成对数形式

lhy=C+αlnK+βlnL.

下面使用如下公式计算各因素的贡献度

■=■+α■+β■(2)

其中y表示国民生产总值,A表示常数,K表示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L表示全社会劳动力投入,C为常数,α表示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回归系数,β表示全社会劳动力投入回归系数,K为相邻年份之间全社会资本存量的差值,c为相邻年份之间全社会劳动力投入的差值,y为相邻年份之间生产总值的差值。

2.实证分析

美国1991-20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全社会劳动力投入的年增长率,如表1所示。

中国1995-201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全社会劳动力投入的年增长率,如表2所示。

3.相关参数及数据的处理

在Eviews中录入表1和表2中的数据回归出相关的系数,并以此求出美国和中国各要素对各时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从中可以看到美国各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全社会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我们将美国1991-2010年这段时间序列分为10个时期。从表3可以看到美国各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全社会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

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我们将1995-2012年这段时间序列分为6个时期,从表4中可以看到中国各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全社会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

4.各要素贡献度的计算

根据周绍森、胡德龙[4]的一些理论,我们有如下计算公式:

K=■(3)

L=■(4)

T=■(5)

S=y-■(6)

K■=■,(7)

L■=■,(8)

S■=■,(9)

其中,K为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的增加量,L为全社会劳动力投入的增加量,T为生产要素的增加量,S为技术进步要素的增加量,α为K的回归系数,β为L的回归系数,K为相邻年份之间全社会资本存量的差值,L为相邻年份之间全社会劳动力投入的差值,y为相邻年份之间生产总值的差值。

表3和4反映的是中国和美国各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全社会劳动力投入增长率,从中可以计算出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由公式(3)、(4)、(5)、(6)、(7)、(8)、(9)和表3数据可得美国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如表5所示。

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中国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如表6所示。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与分析

由表5反映的美国各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全社会劳动力投入三种要素在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贡献度可以看出,科技要素在1991-2010年这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总平均贡献度为54.6%,可见美国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其经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拉动。

如表6所示中国的情况,可以分析出以下两点结论:其一,在1995年至2012年这段时期内,投入要素对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贡献度占总贡献度的平均比重为70%,其中资本的贡献度占总贡献度的平均比重为50%,劳动力的贡献度占总贡献度的平均比重为25%。尽管资本的积累在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经济增长弹性系数都比科技进步的弹性系数要小,说明仅以固定资本的大量投入得以推进的经济发展,其经济效应并不理想。而且只注重资源的大量投入,带来破坏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目前,中国的资源已经出现衰竭的趋势,依靠资源来拉动经济的内在潜能已经捉襟见肘。所以决策者在进行资本投资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投资方向与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强化节能减排政策的实际效用。

其二,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技术进步特别重视,正是由于对技术的大力发展,美国经济在1992年至1998年间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中国应加大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科学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提高科技成果在促进生产力领域的应用率,使得中国企业能摆脱原有水平的束缚,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产量和质量的突破,实现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发展。而在上述表6所示的各时期中,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份额平均为30%左右,与美国的平均值54.6%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2.政策建议

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并持续的增长,必须将资本带动型经济转变成科技带动型经济,将科技进步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的核心支柱,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层次结构的改造,重点发展节能低碳的可循环经济。从实证分析结果看,在本文中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注重提升国内人力资源的质量,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的完善,把中国由劳动力资源大国转变成高端科技人才强国。在高端科技人才方面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坚持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加大发展教育的投入力度,深化教育制度的改革,探索出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保障中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实现创建学习型社会以增加中国国民知识储备,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科技进步的源头问题。

第二,要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的力度,改善国内科研环境,提高中国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力求在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的突破,强调建立以企业和市场发展为主的科技研发体系,提高科技领域的研发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率,新技术的开发必须以能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

第三,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抓住时展的契机,推动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政府鼓励企业投入资金来进行产业转型,对积极转型的企业给予相关优惠政策支持;政府鼓励科研机构研发或引进新技术,将新技术结合到生产中以提高生产水平;积极同发达国家的产业进行交流合作,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政策和资金互惠合作。

参考文献:

[1]Cobb, C.W&P.H. Douglas. A Theory of Producti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28,(1):139-165.

[2]Abramovitz .M. Resources and Output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870,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Sixty-eigh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US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 1956.

[3]黄乐军.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4.

[4]周绍森,胡德龙.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2):2.

[5]Lucas R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y,1988,(22):2-42.

[6]Romer,Paul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71-102.

[7]史清琪.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M].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85-108.

[8]https:///searchresults/?r=%2Bf%2Fdata_portal_v2_type%2Findicators&r=%2Bf%2Fdata_portal_v2_topics_en%2Feconomy.

[9]http:///search/keywordlist2?keyword=gdp.

篇4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水平 因素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77-01

1 发展农业的科技的重要性和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良好的农业发展情况是国家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全球粮食危机后,农业发展已成为全球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我国是农业大国,有超过8亿的农业人口,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十分重要。

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出路,是农I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所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尤为重要,不可马虎。

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虽然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整体上偏低,还处于初级水平,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贡献率低、农业科技水平的转化率较低,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较低等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2 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简要概述其中几点。

2.1 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研发力度供不应求

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加大了“三农”问题上的资金投入,但是和我国农业人口和农民的比重相比,资金投入还是严重不足,而且投入的资金中,用于农业科技研发的部分很少,导致科技研发没有充足的保障,研发缺乏后劲,阻碍了农产品品种优化改良。

2.2 农村教育水平落后,阻碍了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大力运用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农业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和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水平较高,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农民的综合素食也较高。但是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的西部山区,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生产的观念十分落后,而且不善于吸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农业机械化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一方面受限于地形条件,一方面农民的素质跟不上没法进行机械化操作和农业科技运用,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十分不利。

2.3 农业科技体制不健全,推广水平低

农业科技运用于农业发展需要健全的制度支持和制度保障,然而很多地区的农业科技发展没有强有力的奖励制度、科研体系、推广规范等制度支撑。另外,农业科技的推广队伍水平也很不足,比如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推广的内容和方式有待创新和丰富,推广的地区和领域需要更深入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造成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文章只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进行分析,要想发展我国的农业科技,最根本的还是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3 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有效措施

发展农业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是推动我国农业长远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3.1 增加资金投入,建立新型农业创新体系

要加大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使得农业的科技研发获得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投入最大时间精力进行农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优化农产品品种、改良种植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促进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同时强大的资金 保障也是促进农业机械化、专业化、产业化种植的有力保障。

3.2 将科技创新与教育相结合,推动科技的运用和农业机械化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推动科技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科技创新不应是单独的埋头研发,而是应和高校、优秀企业、优秀的农业生产实践人才相结合,产学研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两面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另外,教育是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唯一出路,只有发展教育,改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其文化程度,才能正确认识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力量,并懂得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生产和生活,运用先进设备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反之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3.3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提高农业推广水平

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体系保障。我国应加强农业的科学研究与开发体系,鼓励全国性的农业科技创新,为典型农业科技创新或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技术发明提供给予一定的奖励。建立专业的与农民科技相结合的农业推广队伍和服务体系,增强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进行推广内容、方式的创新和推广领域的推展与深化。另外,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建立农业科技信息网、信息交流平台等,促进农业科技的信息共享和成果转化。

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促进农业发展是我国的重大使命。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虽有进步还十分不足,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文章的研究具有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许会平,多小珍.农业科技进步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

篇5

关键词:科技金融 文献回顾 启示与展望

在现代经济中,科技与金融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与科技之间相互结合、互利互动的关系逐渐显现出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技发展新局面的要求,而科技与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其作用不言而喻,如何做好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在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诸多因素中,资金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金融服务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就金融对研发、创新等科技进步的影响这一问题,国外学者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约束与公司研发

Ari Hyytinen, Otto Toivanen(2005)借鉴了Rajan and Zingales (1998)提出的方法,从政府资助对芬兰中小企业行为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对于依靠外部融资的企业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并得出了资本市场的缺陷会阻碍创新和增长,公共政策可以弥补资本市场不足的结论[1]。Anna Ilyina, Roberto Samaniego(2012)认为不同行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对其产业生产率增长的阻碍也不同,并通过对增长取决于国家金融发展和产业研发强度之间交互作用的产业进行了双重差分分析,得出可以通过向存在快速扩展技术前沿的行业来配置资源这一新的融资方式来促进总增长的结论[2]。Paulo Ma??s Nunes, Zélia Serrasqueiro, Jo?o Leit?o(2012)用两步估计法,以制造行业内的中小企业作为样本,对研发强度与高科技和非高科技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相似性进行了检验,认为与非高科技中小企业相比,融资约束对于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增长更为重要[3]。

(二)银行与公司产品及流程创新

Ana Maria Herrera, Raoul Minetti(2007) 使用意大利制造业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信息金融对技术变化的效应,发现公司主要贷款银行的信息(以信贷关系存续时间为代表)促进创新,而且对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对流程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但另一方面,关系银行并不促进公司的内部研究,而只是为公司提供引进或购买新技术所需要的投资[4]。Luigi Benfratello, Fabio Schiantarelli, Alessandro Sembenelli(2008) 使用90年代意大利公司的大样本数据研究了当地银行发展对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业的发展对公司流程创新能力的影响要比对产品创新能力的影响大,而且银行业的发展减少了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的现金流敏感程度,增加了公司(特别是小型公司)投入研发的可能性[5]。Caterina Giannetti(2012)研究了公司与银行间的密切关系程度对于公司发展创新和引入新产品的能力的影响,并对小公司和高科技公司的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进行了区分,认为银行在小公司的创新发展阶段所起到的作用不大,而在高科技公司的流程创新阶段和新产品引入阶段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

(三)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

Andy Lockett, Gordon Murray, Mike Wright (2002)将1999年针对60家风险投资公司的调查所获得的结果与1991年进行了比对,分析了英国风险投资公司对科技型公司投资态度的变化,认为虽然从分析结果上来看风险投资公司对技术投资越来越重视,但偏见仍然阻碍风险投资参与到技术投资周期中最早阶段(种子阶段和启动阶段)[7]。John Callahan, Steven Muegge (2003)对风险投资在创新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描述了风险投资的作用过程以及它对创新过程发生作用的机制途径[8]。Gil Avnimelech, Morris Teubal (2006) 基于以色列过去35年的经验,提出了风险投资及与之相关的高科技公司的产业生命周期模型,认为如果提供适当的背景环境,风险投资可以成为高科技集群转化的一个中心元素[9]。

(四)金融制度与技术进步

Colin Mayer(2002)研究了促进高科技发展的先决条件中的金融要素,认为国家间的不同科技水平与其制度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应该通过适当降低对投资者的保护并增加投资的多样性来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10]。Sunil Mani(2004)从整体的政策框架、熟练劳动力的可获得性以及金融工具(税收优惠、研究资助、优惠贷款和风险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印度政府对国内科技发展所提供的制度支持,认为政府应该从产业和贸易政策两个角度来刺激创新需求[11]。Michael Peneder(2008) 认为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新技术的定价与出售受限,从而导致了对用于创新的私人投资不足,并从知识的有效配置以及由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所导致的获取外部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顾与研究,认为政府应该进行减税和建立专项基金,并通过对高科技公司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对资本市场实行改革来促进用于研发的投资[12]。

(五)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

Kim Kaivanto, Paul Stoneman (2007)分析了销售未定权益融资支持(sales contingent claim backed finance)这一融资方式的特点以及采用了该融资方式的公司的行为方式,认为政府应该为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针对该融资方式的计划并提供相应支持来弥补市场不足,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增长和创新活动[13]。Antonio J. Verdu, Ignacio Tamayo, Antonia Ruiz-Moreno(2012)尝试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于创新理论,并通过对欧盟内不同国家的技术型公司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模型,认为实物期权可以促进产品和流程的技术创新,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14]。Lina Sonne(2012)讨论了印度新兴的具有替代效应的用于融资的金融创新,认为这些创新形成了一个为包容性创新和面临融资困境的企业家提供支持的创新生态系统,并用两个案例来进一步说明了创业孵化和风险投资这两个工具是如何以一个“双重底线”为包容性创新和社会企业家提供支持的[15]。

二、科技发展对金融的作用

金融为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与推动,同时技术进步也推动了金融服务的不断发展。针对科技发展对金融的作用,国外学者从以下角度展开了相关研究:

(一)技术进步与银行业发展

Michael K. Fung(2006) 通过研究发现银行产出每一美元的平均劳动时间在1992至2002年之间下降超过了30%,而节约劳动力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主要的原因之一[16]。Davide Consoli(2005) 将零售金融服务的演变过程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这一背景进行对比,对英国银行业的长期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银行业的创新呈现出了分散化的特征,而技术开发人员、服务供应商和消费者在这一创新过程中都对银行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影响[17]。

(二)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

Peter DeMarzo, Ron Kaniel, Ilan Kremer(2007) 构建了一个均衡模型,对为什么高风险的技术可以吸引过量而且经常是没有回报的投资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在此模型中,理性的、风险厌恶的人过度投资于风险技术,其预期回报很可能为负,并用此模型对技术创新促进投资泡沫的原因进行了解释[18]。Po-Hsuan Hsu(2009)用总的专利数据和研发数据来衡量美国的技术创新,通过研究发现专利冲击和研发冲击对市场收益有正向的和不同的预期效应,从而认为技术创新可以在总体上增加预期的证券收益和溢价水平[19]。Po-Hsuan Hsu, Dayong Huang(2010) 用美国的专利影响作为衡量技术前景变化一个技术因素,发现这一因素可以解释总消费的增长和帮助对证券组合进行定价,并有很高的风险溢价,认为技术前景的变化会影响总消费和公司的未来股息并导致系统技术风险[20]。

(三)新技术与金融发展

Anthony F Herbst(2001)研究了电子金融的现状及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电子金融的创新与增长在总体上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认为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税收对互联网行业的影响、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司法管辖权界定、以及互联网交易对货币流通速度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等几方面因素[21]。Danny Cassimon, Peter-Jan Engelen(2005)认为信息与通讯技术环境是所有行业特别是新经济行业发展中所潜在的重要障碍,并强调了信息与通讯技术环境对于资产结构、金融结构以及公司增长的重要性[22]。Javelin Strategy & Research(2012)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一半的商业银行客户将很可能把是否具有可靠的身份验证技术作为选择银行的标准,金融机构也将在2013年逐渐开始采用生物识别技术来用于网络银行用户的身份验证,而语音和面部识别技术将推动通过手机等设备来开展银行业务的移动金融的发展[23]。

三、对国内研究的启示

笔者此前曾对我国近10年来关于科技金融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收集,对有关研究进行了观点梳理,本次在对国外科技金融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归纳时发现,虽然国内外针对科技金融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国外的相关研究在角度、思路与方法上都对国内研究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一)科技金融内涵的相关研究

对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应该从其内涵界定着手。在国内,赵昌文等(2009)最早对科技金融做了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为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4]。虽然针对科技金融的内涵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但究竟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发展的金融工具与政策服务,还是指科技进步所带来的金融创新,抑或是两者交互下形成的一个动态体系,目前仍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共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很有必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科技金融问题研究的范围及范式。

(二)科技金融理论的相关研究

从整体上来看,科技金融的相关研究仍然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金融发展理论[25,26]认为,金融体系最主要的功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便利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金融体系功能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个渠道来推动经济发展。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下,有关科技与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的机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理论体系,而且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来看,此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金融发展对科技进步的影响方面,而忽视了科技进步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等新技术的出现已经极大的改变了金融服务的形式与特点,并将进一步改变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因此,强化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很有必要。

(三)科技金融实证的相关研究

国内科技金融的相关研究多以现象描述和规范研究为主,由于缺乏必要数据的有力支撑,在实际具体问题的研究上仍存在一定的空白,比如在中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下如何构建科学的科技金融指标体系、如何对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及其效益进行评价、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等。因此,如何借鉴国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从融资约束、银行、风险投资、金融制度和创新等方面对中国科技与金融的关系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对科技金融发展的水平与效率进行科学评价,都有待于研究者的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Ari Hyytinen, Otto Toivanen. Do financial constraints hold back innovation and growth?: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public policy[J]. Research Policy,2005,34(9):1385-1403

[2]Anna Ilyina, Roberto Samaniego. Structural change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2,59(2):166-179

[3]Paulo Ma??s Nunes, Zélia Serrasqueiro, Jo?o Leit?o. Is there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intensity and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of non-high-tech vs. high-tech SMEs[J]. Research Policy,2012,41(1):36-53

[4]Ana Maria Herrera, Raoul Minetti. Informed finance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Evidence from credit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3(1):223-269

[5]Luigi Benfratello, Fabio Schiantarelli, Alessandro Sembenelli. Banks and innovation: Microeconometric evidence on Italian firm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 90(2):197-217

[6]Caterina Giannetti. 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firm innovativeness[J].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2012,19(5):762-781

[7]Andy Lockett, Gordon Murray, Mike Wright. Do UK venture capitalists still have a bias against investment in new technology firms[J].Research Policy,2002,31(6):1009-1030

[8]John Callahan, Steven Muegge. Venture Capital's Role in Innovation: Issues, Research and Stakeholder Interests[J].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Innovation,2003: 641-663

[9]Gil Avnimelech, Morris Teubal. Creating venture capital industries that co-evolve with high tech: Insights from an extended industry life cycle perspective of the Israeli experience[J]. Research Policy,2006,35(10):1477-1498

[10]Colin Mayer. Financing the New Econom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2002,14(2):311-326

[11]Sunil Mani. I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investment in domestic technologies: 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India[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4,71(8):855-863

[12]Michael Peneder. The problem of private under-investment in innovation: A policy mind map[J]. Technovation,2008,28(8):518-530

[13]Kim Kaivanto, Paul Stoneman. Public provision of sales contingent claims backed finance to SMEs: A policy alternative[J]. Research Policy,2007,36(5):637-651

[14]Antonio J. Verdu, Ignacio Tamayo, Antonia Ruiz-Moreno.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option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high-tech firms[J].Technovation,2012,32(9–10):579-590

[15]Lina Sonne. Innovative initiatives supporting inclusive innovation in India: Social business incubation and micro venture capital[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2,79(4) :638-647

[16]Michael K. Fung. Are labor-saving technologies lowering employment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6,30(1):179-198

[17]Davide Consoli. 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UK retail banking services: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 Research Policy,2005,34(4):461-480

[18] Peter DeMarzo, Ron Kaniel, Ilan Kreme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al investment booms and bus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 85(3):735-754

[19] Po-Hsuan Hsu.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aggregate risk premium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9,94(2): 264-279

[20]Po-Hsuan Hsu, Dayong Huang. Technology prospects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s[J].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2010,17(1):39-53

[21]Anthony F Herbst. E-finance: Promises kept, promises unfulfilled,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research. Global Finance Journal,2001,12(2):205-215

[22]Danny Cassimon, Peter-Jan Engelen. Impact of the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n the financial architecture of new economy fir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2005,17(2): 247-269

[23]Javelin Strategy & Research.Voice and facial recognition will drive mobile finance[J].Biometric Technology Today, 2012(10):2-3

[24]赵昌文等.科技金融[M],2009,科学出版社。

[25]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篇6

[关键词] 农机科技推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229-01

农民不愿选择投资大的先进农业机械技术,这就人为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变革。当前农民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提高思想素质,突破小农意识的束缚。农机化就是将现代新型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从而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收入、改善r民生活。农业机械是应用于农业的先进生产工具,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恶性开发、不当生产以及灾毁导致土地生化性状破坏、耕地减少、环境破坏的后果已经显现,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没有认识到通过采取秸杆粉碎还田等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后不仅可以培肥土壤、保持土壤水分、增加抗旱能力,还能够弱化因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造成板结等危害的作用。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很淡薄,对水资源保护、土壤地力保护更是缺乏应有的环保意识,直接影响了先进农机化新技术的应用。农机推广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机械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活动,是直接针对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农机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现代农业教育的对象应当是针对全体农民,教育的目的是致力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对农民实行购机补贴政策以来,各地农民购买新型农业机械的热情高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通过广大农机推广人员的不懈努力,一些先进的新型的农机新技术正在逐步被农民应用。

对于我们从事农机科技推广人员来说,目前主要是对农民采取田间试验示范、现场操作的办法进行培训,并且要等到作物收获后,与过去的生产模式相比收益有所提高,农民才能接受和采纳新技术.。

农机科技推广是现代农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针对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的一种教育培训工作,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认为当前的农民思想文化素质与新时期对农民的要求是有差距的,农业教育有必要进行改进.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使农民的能力增强,同样数量的土地完全可以创造更高的生产率.我国现代农业正是缺少农业生产一线上的科学管理方面的人才,现代农业教育要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上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

虽然农机化推广工作存在很多难题,但农机化推广工作拥有大好的前景,坚信农机化推广目标最终会实现。

国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要自觉推广农业机械技术,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农机化技术知识,从实际行动上证明农机化工作推广的重要性。?

农机化推广工作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总结出最有效的推广方案,并在实践中慢慢探索建立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推广体系,采用特殊到一般的推广方式,优先培养有天分的农民,扶持农业大户的发展,由大户带动小户,最终实现全面推广。

篇7

关键词: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群组决策模型

中图分类号:G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045-06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dex System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System Based on MultiAHP Model

XIONG Xiaogang1,2, XU Wanqiang2

(1. School of Fi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2.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reliminary studies and consulting observation of many experts repeatedly, the appraisal indexes for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system ar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ward input and award output. The award input are measured by three aspects: human resource, capital and facility input; while the award output are measured by another three aspects: awardwinning project number, awardwinning people number and award effects. So, the whole appraisal index system is composed of two first level indexes, six second level indexes and twenty third level indexes. Then, the paper calculates and determines 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each appraisal index by using multiAHP model and yaahp 0.5.2 software, which improves the objectivity of each appraisal index, and avoids the subjective defects by individual expert and the traditional AHP.

Key words: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system; operat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dex; multiAHP model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科技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国家每年投入了数亿元用于科技奖励事业,加上人力和物力等其他有形和无形的投入,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然而与巨大的投入相比,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产出却显得差强人意,带来的科技效应、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也很有限[1]。因此,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和优化,有利于激励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朝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向去发展。而要实现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准确评价,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进行评价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通过引入群组决策分析模型,在咨询相关专家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建立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门软件yaahp 0.5.2版本的群组决策功能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处理,最终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从而为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实际评价提供依据。

1 文献述评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包括推荐、评审、异议和颁奖等环节。学者们对科技奖励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从定性研究开始的,多运用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等来确定指标权重,后来逐步转向定量研究,采用非线性数学模型、模糊评判模型、层次评价模型等方法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龚建桥(1989)围绕科技奖励的评审方法及指标体系着重探讨了专家评审与评审方法、科技劳动与奖励分类、指标体系与权重分配、评价标准与评分等级、修正评分与综合评定等问题[2],较早对国家科技奖励的评审与评价作了系统研究,但他没有建立一套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尹荣章等(1991)对国家科技奖励请奖项目效益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把请奖项目的效益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设置了新增总产值、净收益、投入产出比、内部收益率4个评价指标,对社会效益设置了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人才培养等20个指标,然后以信函、座谈会的形式广泛征求各行业专家的意见,以此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与评奖档次标准值,进而确定授奖项目[3]。蒋美仕等(1998)构建了我国科技奖励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般的指标体系,包括学术水平、社会/经济效益、技术难度、学术意义和适用范围;二级指标体系是一级指标体系的具体化、扩展和延伸,由此形成一个多层次和多级别的指标体系[5]。查之玲等(1998)设计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创新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推广应用程度和推广应用潜力、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和影响6个指标,并把创造性和效益作为获得科技进步奖的两个必须条件。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他们将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平均意义下进行测试和处理,在比较不同的测试结果后,选择最合理的权重分配,从而确定授奖的4级7档[6]。

从现有的文献分析来看,学者们对国家科技奖励的评审指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改进国家科技奖励的评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价指标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通过引入群组决策分析模型,尝试性地建立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本文只能做尝试性的探索。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一般原则,结合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反复咨询多名专家意见,本文构建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是:将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奖励投入和奖励产出两大类,其中奖励投入从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三个方面来衡量;奖励产出从获奖项目数、获奖人员数和奖励效应三个方面来衡量,每个二级指标下面又包括若干个三级指标。本指标体系共有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各指标含义说明如下:

(1)人力资本。国家每年都开展科技奖励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日常工作人员及相关专家。具体包括工作人员数、初评专家数、评审专家数、审核专家数4个三级指标。其中,工作人员数是指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每年投入科技奖励工作的人员数,他们主要负责奖励通知的、形式审查、评审工作的组织及授奖仪式的举办等工作。相关专家是指初评、评审、审核阶段由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聘请的有关人员,其中初评专家数为学科评审组、专业评审组及专用项目评审组专家数的总和;评审专家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及国际科技合作奖评审委员会专家数的总和;审核专家数是指作为最高层级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专家数。

(2)资金投入。科技奖励活动必然要消耗大量资金,从每年的国家科技奖励来看,资金投入主要包括奖金总额、评审费及其他业务费3个三级指标。其中,奖金总额是指每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的所有奖金总数(国际科技合作奖没有奖金);评审费是指每年支付给初评、评审、审核阶段所有到会专家的劳务费、差旅费及招待费等;其他业务费则比较庞杂,主要包括在有关媒体上推荐通知、初评结果及评审结果公示、会议通知等费用,对存在异议的候选项目进行复核费用,对通过评审的候选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费用、获奖证书制作费用及每年组织全国科技奖励大会的费用,包括场地费、获奖人员前来领奖所需的差旅费及招待费等。

(3)设备投入。在信息化时代,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很多环节也实现了信息化操作,并开发了“国家科学技术奖网络评审系统”,用于网络评审。对于会议评审,采用评审专家记名限额投票表决与候选项目异地电话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需要用到电话、电脑、视频、投影仪等设备。因此,设备投入主要包括网络评审平台与会议评审平台3个三级指标。

(4)获奖项目数。国家科技奖励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都是授予项目的。因此,该二级指标包含了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数、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数、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数3个三级指标。每类获奖项目数都是指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的获奖总数。

(5)获奖人员数。该二级指标包含了每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数、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人员数、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人员数、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人员数、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人员数5个三级指标。每类获奖人员数都是指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的获奖总数(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国际科技合作奖不分等级)。

(6)奖励效应。科技奖励作为一种持续性的社会活动,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效应,尤其是对科技界产生的效应。但这种效应又是复合型的,而且很难用具体数字来量化,只能采取定性描述和根据专家经验来估计了。该二级指标包括科技效应、经济效应、文化效应3个三级指标。其中,科技效应是指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对促进科技发展的贡献程度,经济效应是指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文化效应是指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对促进人才培养的贡献程度。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处理和确定

由表1可以看到,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20个三级指标,但各个评价指标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作用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准确反映各个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地位以及重要程度,在初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后,必须对各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权重系数不仅表示该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又表示这一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互关系,如何合理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对评价有着重要意义。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是评价过程中其相对重要程度的一种主观、客观量度的反映[8]。权重系数初步确定后一般还要进行归一化处理,使之介于0~1之间,并使得各指标的权重之和等于1。根据计算权数时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特征向量法、熵值法等。

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的来源和特点,本文采用群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旨在将拟评估的复杂系统分解成简明的多准则多层级系统,经由群体评估与多方的共识加以整合,以标准的尺度通过准则的成对比较评比量化后,建立成对比较矩阵,以此求得特征向量,代表层级的准则权重,得出最大特征值,用以评定成对矩阵一致性的程度,作为评估结果取舍与否或再评估的参考指标。各层次准则的权重依次推算求得后,加以关联层次的串合,获得评估分析所需信息,而推估特征向量及特征即构成层次分析法的理论核心。但是,这种传统的方法是建立在判断矩阵的基础之上的,而判断矩阵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9]。为了减少这种主观性带来的缺陷,本文引入了群组决策分析模型(Multi-AHP Model),即通过模拟人思维中的分解、判断和综合,将一位专家扩大到m位专家,将一组判断矩阵扩大到m组判断矩阵,通过对比较判断结果的综合计算处理,得到关于指标重要性的排序,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

本文设计好评价指标体系后,在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政策研究处、信息处、农业与社会发展奖励处、工业奖励处、人物奖励处、科技成果管理处等6个部门各邀请了一名专家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两两比较矩阵进行判断,得到了6份专家判断矩阵表,然后根据群组层次分析模型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群组层次分析过程体现了人的思维过程,即分解、判断、综合。计算步骤如下(对本文而言,设有m=6位专家,n=20个评价指标):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时,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

①最高层。这一层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题的评价目标或理想结果,也称为目标层,本文是指“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

②中间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了为实现评价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可以由若干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也称为准则层。本文的准则层包括奖励投入和奖励产出两个指标,子准则层包括人力资本、资金投入、设备投入、获奖项目、获奖人员及奖励效应6个指标。

③[最底层。这一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具体评价指标或措施、决策方案等,也称为指标层、措施层或方案层等。本文的最底层包括所有20个三级评价指标。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或优劣、偏好、强度等)的认识,一般可采用数字1~9及其倒数的标度法来表示。当相互比较因素的重要性能够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值说明时,判断矩阵相应的值则可取这个比值。

(3)判断次序一致性

若bij>1,bjk>1能导出bik>1,则称判断矩阵具有次序一致性,若导出的是bik<1,则称判断矩阵不具有次序一致性,予以舍弃。

(4)计算满意一致性比率CR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A的每行元素的积:

Mi=∏nj=1bij i=1,2,3,…,n)

然后计算Mi的n次方根wi:

wi=n∏nj=1bij (i=1,2,3,…,n)

再将wi进行归一化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wi=wi∑ni=1wi (i=1,2,3,…,n)

根据第k位专家的判断矩阵得出的指标i的权重可记为Wki(k=1,2,3,…,m)。

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

λmax=1n∑ni=1∑nj=1bijwjwi

第k位专家的判断矩阵Ak的最大特征值可记为λkmax(k=1,2,3,…,m),则第k位专家的判断矩阵Ak的满意一致性比率为:

CkR=λkmax-n(n-1)RI

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根据矩阵阶数n与随机一致性指标RI对照表查询得到。

当CR<0.1时,判断矩阵符合满意一致性,可以使用;当CR≥0.1时,判断矩阵不符合满意一致性,予以舍弃。

(5)专家相对权重的确定

利用CR求得专家相对权重:

Pk=11+aCkR (a>0,k=1,2,3,…,m)

其中参数a起到调节作用,当a的取值过大或过小时,专家的权重往往难以辨别,此处a取值为10。将pk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专家的相对权重:

P#k=Pk∑mk=1Pk

(6)多专家指标相对权重的确定

在求得专家权重P#k和指标权重Wki之后,就可以求得多专家指标的相对权重:

Wi=∑mk=1Wki×chP#k

[对W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多专家指标的相对权重W#i:

W#i=Wi∑ni=1Wi

(7)因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由三层指标组成,所以最终的三级指标综合权重记为W#xyz(其中,x为该三级指标对应的一级指标的序号;y为该三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的序号;z为该三级指标自己的序号)。则有:

W#xyz=W#x×W#y×W#z

通过上述计算方法和步骤,就可以得到所有专家指标的相对权重了,进而得到最终各级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6名专家的判断矩阵,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专门软件yaahp 0.5.2版本的群组决策功能计算得到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2、表3所示。

表3为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各个评价指标层次总排序情况,从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不同层级指标的单层权重系数和总权重系数。

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不仅可以用于评价时对指标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同时也反映了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反映了判断专家对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因此,从表3可以看到,对一级指标而言,综合6位专家的判断矩阵后,奖励产出的权重系数为0.649,奖励投入的权重系数为0.351,说明专家们更看重奖励产出情况。对二级指标而言,在奖励投入中,资金投入的权重系数最大,为0.5961,其次是人力资本,设备投入的权重系数最小,说明资金投入相对而言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在奖励产出中,奖励效应的权重系数最大,高达0.6017,其次是获奖人员数,获奖项目数的权重系数最小,说明奖励效应相对而言是最重要的产出。对三级指标而言,在人力资本中,初评专家数的权重最大,说明了初评环节的重要性;在资金投入中,奖金总额的权重最大,说明奖金在资金投入中所占比重最大;在设备投入中,网络评审平台的权重系数更大,说明网络评审平台的折旧率更高,投入力度更大;在获奖项目数和获奖人员数中,都是科技进步奖的权重系数最大,这与科技进步奖的获奖项目和人员最多是一致的;在奖励效应中,科技效应的权重系数最大,说明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主要还是为科技发展服务的,其次是经济效应,说明促进经济发展也是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产出。从层次总排序来看,权重系数最大的是奖励产出中的科技效应,其次是经济效应,第三位是奖金总额,这三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显著大于其他指标,说明科技效应、经济效应和奖金总额是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三个评价指标。

4 结束语

本文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一般原则,结合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反复咨询多名专家意见,将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奖励投入和奖励产出两大类,其中奖励投入从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三个方面来衡量;奖励产出从获奖项目数、获奖人员数和奖励效应三个方面来衡量,每个二级指标下面又包括若干个三级指标,最终构建了一套由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评价指标进行处理时,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的来源和特点,本文采用群组决策分析模型来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门软件yaahp 0.5.2版本的群组决策功能计算得到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避免了单个专家和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主观性太强的缺陷,提高了每个评价指标的客观性程度,对其他相关评价指标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危怀安,胡晓军.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成果的经济效益分析[J].科研管理,2007,28(2):146-151.

[2]龚建桥.科技奖励的评审方法与指标体系[J].科学学研究,1989,7(3):64-70.

[3]尹荣章,乔兴,邢竞侯等.科技进步奖请奖项目效益评价方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1991,9(1):44-51.

[4]郑孝国,蒋美仕,刘业军.论我国科技奖励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J].科学管理研究,1998,16(4):38-46.

[5]蒋美仕,郑孝国,古祖雪.论我国科技奖励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中国科技奖励,1998(3):8-11.

[6]查之玲,姚昌瑞,张斌.科技进步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奖励,1998(1):21-24.

[7]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9.

篇8

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过程,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文化直接影响经济政策实施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目前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现象说明,我们的经济文化还存在许多误区。为了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必要对当前的经济文化进行系统反思。所谓经济文化,既是指在经济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结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1],同时也是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在创新、创业、合作与竞争等经济问题上的基本价值观[2]。因此,经济文化谈论的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对科技的关注也应该成为经济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文化问题时,自然离不开对经济与科技关系问题的研究。

一、中国在科技与经济关系处理上的成就与问题

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关[3]。在分析科技与经济关系时,我们需要将重点放在不同经济文化理念下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上,即经济发展是以资本、劳动、资源、制度、技术哪类为主的问题。

(一)成就简述

从这些年中国的发展来看,在科技与经济关系的处理上,我们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体现在发展理念的转变上。20世纪80年代,为了缩小我国与世界科技水平的差距,加速经济增长,我们利用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科技战略,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现在,我国数百种工业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继20世纪80年代提出经济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这一任务后,1995年又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入21世纪后,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加剧,2001年起,国家开始调整科技发展战略,适时提出科技自主创新战略,大力谋划创新型国家建设: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出台,并公布了详细的配套政策;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颁布,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这些举措,极大地推进了有助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应该说,在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问题上,我们的理念转变已经完成。

二是体现在科技发展所需要的投入不断增加。在理念转变作用下,我们对经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认识日渐清晰,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1年我国已经进入科技起飞阶段(R&D强度达到1%)。2010年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R&D人员318.4万人;全国R&D总经费5802.1亿元,是2000年的6.5倍,年平均增长23.0%;R&D经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0%,比2000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的比重与日本相差无几,这说明,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正是出于对形势的科学判断,我们才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命题,从而使我国科技与经济关系的处理带有了鲜明的经济文化时代特色。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科技与经济协调问题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问题依然存在,科技短缺情况依然严重。

一是研发强度有差距。2001年通过的“十五”规划要求,研发强度到2005年要达到1.5%以上,但实际上,这一目标到“十一五”中期的2008年才实现。目前,全国统计的R&D强度达到1.70%,但是高于这一比例的省份仅有北京、天津、上海、陕西、江苏、浙江6个省市。一些经济大省如广东、山东、辽宁等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说明我国还未真正走上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轨道。

二是自主技术少。我国是世界贸易大国,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存度很高。不过在出口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很低,还不足10%[4];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科技管制不断强化的今天,尽管国家层面上形成了对自主科技的高度需求,但在微观层面,企业往往是从短期的投入产出比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主要还是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高。

三是自主创新理念上的差距依然存在。为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在科技战略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开发再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三个内涵,后来又明确,外资企业可以视为中国制造的一部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跟踪模仿政策的一种延续。作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基于利润考虑,很难将工夫放在原始创新上,从而导致中国自主创新的质量大打折扣。

四是科技创新质量低。中国还没有走向价值增长之路,依然是粗放型的数量型增长模式。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为例,国人将之视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与科技进步的标志性工程,但国外对我国高铁技术的质疑不断出现。尽管中国方面表示,高铁技术是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但同时也承认,为了引进这些现有技术,我们支付了大量的专利费。中国现在每年申请与授权专利构成中,发明专利比重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提醒我们,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质量还很低。

五是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战略意识欠缺。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按照西方大国科技、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应该利用这个压力,实现科技水平的飞速提升。而且,为了应对国际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了明确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从而为我国技术进步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然而,2010年下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拉闸限电现象说明,地方政府与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意义,对经济增长动力源泉的关注中,缺乏对经济文化时代特性的感悟。

二、经济文化视野下的科技与经济不协调原因分析

人在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做出理性判断和选择。由于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经济文化环境中,这样的判断与选择不可能摆脱诸如价值观、传统习俗、社会心理等文化因素的影响[3]。从经济文化视角看,我国科技与经济关系处理上存在的问题由以下原因造成:

#p#分页标题#e# (一)传统经济文化中存在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因素

国民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受不确定规避倾向,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权力距离大小、刚性和柔性倾向等文化因素影响[5]。在上述四个文化维度中,我国有利于科技自主创新的因素要大大低于不利于自主科技创新的因素。对这个问题,以研究国民性著称的美籍华人许烺光在分析中国为什么在近代工业化中失败时也曾做过分析。他指出:“相互依赖的文化模式是对中国工业化失败原因的一个较为全面的解释。”[6]298他认为,虽然相互依赖对于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羁绊了人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状况不改变,作为整体的文化就只能保持相对的停滞,中国的社会就不能富强进步。“因为经济收益不是他们安全感的主要源泉,人们也不强调经济收益的作用”[6]306。既然这样,国民显然很难在内心里产生对经济增长动力源泉的深刻关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属于创新驱动型,科技研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在国内产业结构中比重较高。国内企业与学者虽然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经济行为。西部大开发政策提出后,按照“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东部沿海地区应该加快技术转移与升级步伐。但是,部分发达省市却担心这样做造成本地的“产业空心化”而积极性不高。其实,支撑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主要来自于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在技术创新形态上属于跟踪模仿型。在今天的社会和组织中,人们日益靠知识而不是技能来工作,知识胜于技能[7]123。对于这一发展趋势,我们的认识不是很清醒。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通过“创造性模仿”来维持领先地位,这些观念在我国是稀缺的,并没有成为经济文化的主流。缺少这样的氛围,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必然被延后。

(二)经济发展理念重塑不到位

文化是一个群体所学到的一系列共享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可以解决这一群体的外部适应和内部整合的问题,能够使群体成员对相关问题形成正确的感知、思考和行动方式[8]。这一特点告诉我们,作为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经济文化理念的偏差必然导致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失当。中国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大国的主要原因在于理念重塑没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认识到了发展新的经济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对如何定位自主发展等问题,我们重视得还不够。经济文化总是存在于一定时间中,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高科技含量与日俱增、信息经济逐渐扩展是目前经济文化的主要时代性特征。经济主体只有适应这一要求,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竞争能力,以最少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9]。但是,理念上的偏差使得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很清醒。特别是多年间形成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惯性思维,使得我们缺少一种通过观念变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面对公害问题、石油危机的压力,日本实现环保技术与节能技术突破的案例告诉我们,制定建立在风险意识与危机意识上的经济科技发展长期战略的重要性。不过,在科技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已经过去10年的今天,在短期的经济增长还是长期的技术进步这一问题上,拉闸限电现象说明,我们的认识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战后日本科技与经济的高质量协调发展经验提醒我们,经济文化理念中确立对科学技术的真正关注是非常重要的。

(三)经济成功的包袱沉重

有人曾经将日本的发展定义为“适者”模式的典范,即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以随时调整自己的对策来追求成功。其实,“适者”模式需要的不仅仅是扭转逆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善用机会的能力。不过,这种能力容易受到“持续成功”的威胁,受到“小成即满”的威胁[7]123。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在经济增长动力源泉上存在的问题,人们对我国在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中面临压力的认识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思考。20世纪80年代,日本领跑亚洲大陆经济,但是,在能真正推动经济增长的高科技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化学、基因遗传、软件和金融等方面,日本与美国相比差得很远[7]序言,2。不过,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巨大冲击,使日本对正在发生的历史性的世界大转换———网络化的信息技术这一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认识不到位,依然沉迷于过去的成功中而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重视不足,由此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达10年之久的衰退。其实,无论是冷战期间日本的成功,还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以赶超发达国家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作用完结之后,如何迅速形成能够承上启下适应国内外巨变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常见的情况往往是,成功持续的时间越长,人们越容易陷入“成功的包袱”,越会滋生对支撑以往成功的制度、习惯、政策等模式的过分依赖,乃至心理麻木[10]。中国目前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日本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情况非常相似。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需要追赶的对象已经不多,应该到了关注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候了。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经济总量的增加,更要关注这种总量增加是由什么因素支撑的。换言之,赶超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必须自己开拓新的发展模式,必须摆脱从短期的“成本—收益”角度进行技术创新的惯性思维,要勇于挑战自主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经济文化中这种意识的缺乏,是造成我国在世界上经济地位与科技地位不相称的主要原因。

三、经济文化视野下的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设计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不过,由于经济文化理念方面的偏差,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为了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我们有必要从经济文化层面入手,对如何协调科技与经济关系做出政策设计。

(一)推进经济文化的时代性

高度重视现代科技在经济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过程中的作用是当代经济文化的主要特征。理念上的偏差使得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很清醒。例如:对于中外经济摩擦,我们更多的是试图从共享性发展这一角度说服相关国家改变做法,而没有意识到正是科技水平的落后导致了我们在世界经济事务中的被动状态。这种情况说明,要形成与经济文化的时代特性相适应的主流经济文化理念是多么的困难。面对日本经济低迷时期凸显的中日经济竞争,日本人提出,政治上的摩擦是个别问题,不是本质问题。关键在于中日两国的哪一方能够努力把用于政治摩擦的能量转化到提高教学质量、扩大设备投资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附加值上去[11]53。可以说,对国际经济文化的这种深刻体验,是日本从“失去的十年”中走出来的思想根源。对中国来讲,如何适应世界经济文化的时代性特点,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同样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文化氛围。对于发展自主高新技术的反对意见,我们应该采取中川秀直那样的态度:在难以学会计算机的那些人中,说“计算机没有必要”的人很多。但是,就算你们是这样认为的,也请不要妨碍孩子们的教育和学习。因为这样会犯旧日本军队同样的错误。旧日本军队陶醉于日俄战争的胜利,拒绝一切军事技术进步,用目测能力和精神力量与用雷达装备起来的美军作战,结果招致了惨败[11]77-78。必须认识到,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理念缺少这一共识,对经济文化的时代特性认识不清,将会像日本20世纪90年代那样,导致经济的止步不前。#p#分页标题#e#

(二)寻求发展的新坐标

在中国,对技术跟踪模仿路线的迷信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思维的一部分,即使是在国外出于对中国科技、经济成长的恐惧而开始控制对中国的技术转移时,这种情况仍然在持续。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战后日本在实现经济赶超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发展自主科技,提升经济增长的自主能力;在经济赶超阶段已经结束(成为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时候,日本马上提出要建立适应“先导型经济”的科技体制与政策,也就是要以“课题先进国”的自觉意识探讨21世纪的发展模式,将其作为开创新业绩的出发点[10]231。日本的经验说明,一旦经济追赶过程结束,民族国家就必须努力实现技术的自主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赶超时代已经结束。我们不能继续陶醉于经济总量上的繁荣,而要站在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前沿来重新设计未来的发展模式。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构建与“赶超国”向“先导国”转变相适应的经济文化,强调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尤为重要。这样做,不是否定过去,而恰恰是要在过去的基础上,开创更为美好的未来。我们要明确,如同人的一生不可能只适合穿一个尺寸的衣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有任何时代都适用的单一型号模式,也不可能有通用型发展模式。适当的模式永远是动态的,随时准备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条件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10]205-206。对于中国来讲,日本战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经验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三)实现发展的自主性与可持续性

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社会财富总量的急剧增加以及各种附带问题的不断出现,关于发展的有效性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无论从经济、科技等哪个环节,发展的有效性都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发展有效性的主要体现就是自主性与可持续性的增强。目前,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应该说,这样的思维方式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从更深层次说,要解决发展的可持续问题,关键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特别是要实现发展的自主性,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知识的扩散与普及。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经济文化形态。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智力、能力及人才真正成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12]。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单纯靠制造业是不行的。单纯依靠量的扩张而不考虑在产业链上位置的提升,是一种无效的发展或者低效的发展,是不符合可持续性原则的。文化能够影响技术进步。要通过科技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可持续性,必须要考虑发挥经济文化的作用。面对国外的科技管制,我们要认识到,关键是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在经济还未走出困境之时,小泉内阁就提出日本未来50年培养3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宏伟目标,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如果没有文化底层对国家自主性的深刻关注,是不会出台“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反观中国,如何形成健全的经济文化,似乎还是一个问题。大多数人还满足于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对自主技术水平的关注。如果说20世纪末期,是人类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化,那么,面对日益增加的环保压力,21世纪经济文化的时代性应该加上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与节能技术这一点。充分认同时代观、时代的价值观,不拘泥于环保措施短期内对经营的局限性[10]35,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发展理念。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 林业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140-01

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它的突出特点是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以其高效益、高效能、高效率的显著特征而有别于其他经济类型。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森林可以吸收碳汇,又是重要的排放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减缓和适应的双重功能。保护森林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森林质量建设现代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1 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1.1 林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全球气候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所做出的正确选择。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实时地调节气候,为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为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正因为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发展林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正确的选择。

1.2 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自然生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随着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支撑经济的产业形态是生态的、绿色的、环保的。林业既是自然生态,也是一种绿色产业,发展现代林业,就是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旨,按照林业生产固有的内在的规律和林业的基本属性,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实现产业中有生态,生态中有产业的复合型经济发展方式。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有了物质依托,有了充裕的物质基础。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形成了林业产业的生态化,使林业潜能的循环释放得到了促进和提高,林业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和保障。因此,我们说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1.3 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

当前,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主要原因。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林业生产,有效地增加林业物质能源供给,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保证和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发展林业低碳经济的现实途径

2.1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调整优化林业结构,是促进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以新产品开发促进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精深综合加工转变,向质量要效益。另外,要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花卉业,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开辟新的市场空间。这样,从原料加工、新产品开发、发展优势林业产品等方面,形成立体的、综合的林业经济结构,可以有效地延伸林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林产品生产开发中,还应该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以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的调整,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2.2 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都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要深入开展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森林、荒漠、湿地、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性的对策。对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进行广泛的科学论证,并有效地指导现代林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森林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在科学理论的引领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步伐。

2.3 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经济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森林的调节和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将千疮百孔,人类自身的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林业发展是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方面我们要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因此,要广泛宣传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广泛宣传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广泛宣传发展林业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发展现代林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的积极性,实现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的经济发展目标。

篇10

关键词 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管理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1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并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作风、管理机制、行为规范、生产目标、价值观、安全心理素质和安全风貌等各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合这一概念,煤炭行业的安全文化应该定位于在煤矿长期安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安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工作作风、日常行为规范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方式方法等内容。它由安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次组成, 四个层次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2企业安全文化创建途径

2.1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企业安全理念包括核心理念、责任理念、管理理念、作风理念、投入理念等。只有确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才能制订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因此,必须在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确立“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最重的责任、安全是最好的福利”的安全价值观,培育和提炼出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并通过有效的宣传载体大力宣灌,从而提高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熟知,实现对行为规范的自制和他制。

2.2整合、规范、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和内容

制度的建立就是将企业先进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固化的形式转变为具有操作性管理制度的过程。文化形成制度,制度强化文化。只有制订出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严格执行,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制度文化,才能整体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变安全管理由职工被动管理为职工主动管理,变他律的“要我安全”向自律的“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2.3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运行机制

长期的实践证明,无论多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做支撑,去考核、去监督,制度就像无源水、无本木。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机制,来保证安全文化的实质性运转。一方面要逐级建立安全文化检查、考核、讲评及奖惩激励制度;另一方面要制订从干部到职工个人的安全精细化管理考核、评分、排名、讲评及奖惩制度和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落实,调动全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确保安全文化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4建成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

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形成,必须有广泛的职工基础,以企业安全生产为重点,使广大员工参与进来,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发展、创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采用各种方式辐射到企业职工中去,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3企业安全文化创建的关键环节

3.1理顺思想,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思想境界

目前,论及安全,说到安全第一和遵章守纪,没有人不认同,并且都熟知,但一到现实工作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违章违纪行为。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把思想观念摆在首位。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载体,宣传学习一系列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明确“安全第一”的深刻含义,牢固树立“不安全不生产”、“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明确实现安全生产是为职工办的最大的福利,形成“人人管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格局;明确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从而摆正安全与企业、安全与个人、安全与家庭幸福的关系,明确实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3.2加强安全教育,提升职工素质,夯实安全基础

人的安全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的保证。突出特殊化,开展针对性教育。围绕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预防性教育。

3.3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

将人本管理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健全制度,靠制度的强制约束逐渐养成职工安全行为习惯,最终上升为安全文化理念,使安全制度更好地延续和落实,杜绝习惯性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