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篇1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机制;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创新主体各成体系、各自为战的局面尚未真正扭转,分散、低效、缺乏协调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最大问题,迫切需要实行协同创新,提高农业创新主体的整体合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

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研究员最早给出协同创新的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构建各种创新平台,加强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来打破体系壁垒与学科阻隔,促进科技创新的人、财、物等要素实现有效配置和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主体的合力。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和补充,围绕创新目标进行创新的行为,从而产生“1+1>2”的效果。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下,科研单位、高校、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整合分散在不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研究,从而产生协同创新的增值效应。一方面,可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分为农业科技主体内部协同创新和农业科技主体外部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既包括单项农业创新技术,也包括从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生产运营等环节的共同创新。

2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基本要素

不同的农业创新主体对协同创新的认知存在差异,协同创新知易行难,必须要形成不同农业创新主体对创新目标的认同感与共同动力。从影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和协同创新过程来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包括动力协同、路径协同、知识协同、目标协同和组织协同5个基本要素。

2.1动力协同

利益驱动是促进农业创新主体相互合作的外在动力,这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形成共同利益体,从而产生共同的动力。

2.2路径协同

通过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面向生产一线,面向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研究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技术路径。

2.3知识协同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各主体知识的相互作用,使各创新主体在资源共享、市场信息和产业需求等方面紧密合作,提升合作创新能力。

2.4目标协同

不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要应找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定位,形成创新目标和利益诉求的一致性,保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有序、高效运行。

2.5组织协同

通过专门负责协调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部门,来保障农业科技创新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有效沟通,从而实现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共赢。

3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协同:一是在宏观层面的协同,即加强顶层设计与产学研协同;二是在微观层面的协同,即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内部的协同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三是在具体执行层面的协同,即项目协同和创新文化的建设。

3.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分别来自不同的部门与单位,具有不同的利益关系,需要从顶层设计,建立起统一协调机制,以跨越各创新主体的组织内外部边界,打破部门的小团体意识以及条块分割的体制壁垒,协调好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与矛盾,促进资源尽可能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内无障碍的流动。一是建立农业科技管理的宏观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农业科技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研究协商解决农业重大科技问题。二是做好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工作,构建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的知识、资源与行为集成的创新平台。三是明确各创新主体的职能作用,实现分类指导,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3.2农业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解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市场化不足,必须要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即科研单位、学校、企业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一是瞄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合力打造任务明确、力量协作、团队协同的创新平台,构建多学科集成的“一体化”农业科技综合解决方案,形成“科研——生产——科研”的良性循环合作研发机制。二是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各类创新联盟,是以技术创新合作为主要目的战略联盟,围绕特定的技术或产业,由相关领域的机构和专家组成的紧密型或松散型混合组织,以实现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之间的协调。产学研创新联盟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关注组织管理机制、权益分配机制、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组织的绩效评价和信息沟通机制等问题。

3.3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内部的协同创新

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内部形成共同利益体,对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也非常重要。创新主体要更好的实现创新目标,也依赖于主体内部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形成主体内部的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分享机制。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例,目前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都偏向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的小科学研究,不同学科或不同内部之间存在壁垒,“单打独斗”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单位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加大内部创新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单位内部有效、统一的创新平台,实现既有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协同。二是推行实行项目化运作,由创新团队带头人将创新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创新任务,组织各个团队成员开展科研项目攻关。三是抓好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单位内部研发平台的搭建和运行将是解决资源分散利用、重复建设的重要方法,平台的定位就是整合分散在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单位和团队的各类资源,形成“协作、共用、服务”的保障体系。

3.4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日益明显,科技创新光靠单一从事专业研究人员的创新还不够,越来越多地需要以合作或团队方式进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一个重要组成形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农业协调创新的关键。一是合理配置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结构。团队带头人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创新团队成员要形成有合理的年龄梯队,注重老中青的合理搭配,以保持创新团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二是建立良好的管理激励机制,完善分工、推荐、议事、培养、文章署名等制度,形成能够有效协调成员之间的利益激励机制。

3.5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协同

凝练协同创新项目,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抓手,也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突破口。只有凝练出大项目,才能创造大成果,才能取得大突破。通过项目引导,鼓励创新主体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才能促进资源共享,才能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选择导向。科研项目在设置上面,要由科学问题导向向产业需求导向转变,由强调论文和评奖向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转变,要更加注重科技对产业的直接支撑和分类评价。在支持方式上,要更加注重对农业科技工作自身规律的把握,由竞争立项为主向稳定支持为主转变。二是完善“课题制”管理。建立与课题制相适应的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科研人员按照课题进行定岗、定编的动态管理。三是完善项目招标制度。实行竞争性招标和有限竞争性招标相结合,建立农业科技项目公开招标制,引入竞争机制。

3.6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文化建设

团队文化是团队成员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为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同时为完成单位和团队目标而形成的包含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风尚等内容为主的潜意识文化。创新文化包括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信念、态度等人文精神的创新观念文化和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人文环境的创新制度文化。良好的团队文化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与团队负责人的个人魅力、领导风格和管理方式成显著相关。要依靠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文化进行缔造和积极倡导,一个好的团队带头人可以使课题团队效果好氛围好,其团队带头人的品德素质影响和带动着一班人,团队带头人的能力和水平凝聚着一班人。要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团队内部聚会、活动等,让团队成员有机会相互交流,并真诚地对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团队内部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

[2]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08).

[3]贝裕文,田治威,李文彦.产学研结合与协同创新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04).

[4]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03).

篇2

关键词:农科院校;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创新

全面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华中农业大学一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围绕学校农业特色与学科优势,逐步探索了“三早”+“三田”特色实践育人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一、“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华中农业大学依托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优质教学和科研平台和四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由点及面,辐射全校,在培养方案、平台支撑、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为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提供保障,逐步形成了“三早”实践育人模式。

围绕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自20世纪50年代起,农学专业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在“试验田、种子田、丰产田”进行栽培学、育种学、耕作学、种子学等方面的教学实习和生产实践,俗称“种三田”,并将相关实习实践环节称为“三田实习”。2009年,学校以“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为主线,构建分层次、分阶段的梯度实践教学体系,对原专业劳动、课程实习周、“三田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内容整合优化,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生产周期的全程实践活动和科研训练,形成新“三田”模式(认知田、实验田、试验田)。随着学校与行业、产业结合日益紧密,结合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生得以在校内基地和校外生产一线开展全程生产实践和科研训练。

在持续探索与实践中,学校将“‘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作为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并结合承担的国家级、省级教改试点项目,按照“科教融合、学术育人、协同创新、实践育人”的理念,抓住体系、平台、机制等关键因素进一步进行了探索、优化和完善。

二、“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构架及主要实现路径

1.“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构架

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入手,将“三早”+“三田”整体设计贯穿人才培养全程(见下图)。“三早”通过科研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研能力。为推进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学校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开放性实践课程,实行了科研导师制。“三田”则结合校内教学科研基地和校企、校地共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让学生参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专业实践,使学生既在校内开展综合实习、科研训练,又在校外开展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三早”与“三田”在人才培养内容上相互交叉、相互延伸,在实现平台上互为补充,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有机结合。围绕着“三早”+“三田”实践育人,学校从教师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工作量认定以及学生的学分认定、推优保研等方面建立了系列配套激励机制。

2.促“三早”,科教融合、学术育人

为促进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学校对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设立学分要求,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层级递进的科技创新体系,因材施教,创设适合不同阶段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建设开放性实践课程,及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基础上,建设学生直接向专家、名师学习请教的通道。

“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构架图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利“三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更新实践内容、优化实践体系入手,构建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的途径,支持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把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科研训练学分列入必修学分;构建模块化、系列化、相对独立、层次渐进、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角度增设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有此类项目的实验课程比例超过90%;推进实验课程独立设置,建设精品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及时将社会生产实际案例和现代科技成果融入实践教学,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实践教学,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

(2)构建四级创新体系,创设训练机会促“三早”。2000年以来,华中农业大学以科技创新基金(SRF)为载体,对学生科技创新进行支持,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后,逐步形成了“国家、省级、学校、学院”四级创新体系。每年学校立项约400项,约2000多名学生带着项目进入实验教学中心、校内实习基地、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校外实践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科研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以项目为纽带,让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接触科技前沿。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让学生参与对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引领作用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将学生的研究与产业问题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实践创新水平。

(3)建设开放性实践课程,架设桥梁通“三早”。针对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发现的部分低年级学生“缺乏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了解,缺少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综合训练”等问题,学校于2007年启动了华中农业大学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以期夯实实践基础,激发科技创新兴趣,让低年级学生提前感受科研工作,为后期开展科技创新做好铺垫。

篇3

关键词 创新驱动战略;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现实需求;方向;途径

中图分类号 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346-02

Agricultural-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Innovation-drive Strategy

WANG Nong ZHOU Li WANG Yue-hua YAN Li-jin WANG Qian

(Agro-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stitute,MOA,Tianjin 300191)

Abstract The agricultural-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innovation-drive strategic is a new problem faced in new period,combining the practice,focu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the realistic demand of innovation of the agro-environmental was analyzed,goals,direction and approach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novation drive strategy;agricultural-environmen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reality demand;direction;way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农业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农业环境科技创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是新时期我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积极探索基于创新驱动战旅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也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1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

1.1 农产品安全离不开良好的农业资源环境

农产品是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石,也是农业生态资源环境凝聚人类劳动的重要产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农产品的安全,特别是是数量和质量安全的普遍关注,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生产安全、健康、高质量的农产品必须要有良好的农业环境资源作为基础支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要素和第一生产力将在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借助科技创新的手段,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环境的利用效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安全成为必然要求。

1.2 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环境科技的支持

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常规支柱产业,也是高风险的产业。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既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或者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支撑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面临的科技问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农业环境科技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经济性,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事故,降低环境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农业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促进经济活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技术推广、新设备研发、新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变革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和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也离不开农业环境科技的支撑。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环保科技发展水平的飞跃,需要加快农业环保科技创新,抢占至高点。

1.3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科技创新为更多的环境技术应用、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质量的农业环境和资源是农业良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农业环境质量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从全球化来看,农业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农产品质量问题、土壤污染问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等涉及农业环境领域的问题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伴随引起的次生态问题、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警惕。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广大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提高,解决好农业环境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服务,提升农业生态保护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广大民众的热切期盼。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解决好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必将成为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也是落实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理论的具体实践。

2 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目标与方向

2.1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目标

提高农业环境科技的创新能力,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提高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科技难题的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势,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缓解和解决环境与生态压力,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为实现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2.2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方向

随着人类对农业环境问题的深刻认知,从人类保护中心主义逐渐转向生态保护――人类中心主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注重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也逐渐有意识地消减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农业产业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产业活动,而赋予农业则有更多功能,在注重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也在关注和发展农业的生态功能,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功能、抗灾减灾功能等,把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置于环境保护的大范围,大致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行业领域引导型创新研究。从污染防治的角度来看,以单一环境因子的研究向复合型多因子研究深化;从外源性环境影响向内外源环境影响深化;从早期的工业三废、化学投入品等对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从保护人类保护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向保护人类――生态中心转变的研究;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自身平衡、再造平衡到既要保护生态自身的安全,也要保护环境中的人类生存安全、健康安全的研究等。二是从边污染边生产到边生产边治理。从使用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的角度来看: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得到共识,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生态道德、环境道德、环境伦理等学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实现蓬勃发展,使人类从不同的哲学角度来分析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使用价值,从而从人类行为的规范上起到一定的自我约束。从经济学发展的角度上,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认可和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得到实践。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研究到提高单位面积资源利用效率,从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到消除环境的不经济性,减少环境生态资源的损失(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从而提高生态资源的有效使用价值。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性保护,包括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控制,从产地到餐桌的一系列控制技术的应用。三是从研究到实践应用的创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原则的使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量创新型技术的组装和实际应用结合,产生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解决了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短缺、利用效能低下、农业环境污染频发等问题,从生态和技术角度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建立一系列实用技术推广的培训体系和示范、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操作规范、标准和设施,实现从研究到生产实践的产业链条驱动,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关键技术瓶颈。

3 基于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途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发展,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功能。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共同演进的产物,通过各学科门类集成创新和各学科间的协同创新,从领域上进行体系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效能和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撑作用。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运行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1 以研究为先导的知识理论创新,为提升、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以农业环境科学研究为依托,追求探索农业环境科技领域的未知领域,以理论创新为主要标志,旨在突破理论的束缚,为理论体系的创设创造构架。比如探索环境物质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物质元素在环境中的物化生理性状变化、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变迁与异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律研究、农业环境资源的承载力研究等,探索农业环境领域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为提升、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1]。

应对上述的创新需求,应以开放、协作为总基调,进行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突出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的优势领域和亮点,同时加强相关项目的建设,从研究体系上设计和配置项目,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进行知识理论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2 以应用为基础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能,降低环境(生态)污染,避免环境或生态问题,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以解决产业重大需求和科技问题为导向技术应用创新,瞄准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农业环境问题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开发功能,更加注重农业的多元化功能,特别是以技术装备提升农业环境质量,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运转,以提高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能,降低环境(生态)污染,避免环境或生态问题,确保生态环境安全[2]。如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

应对上述的创新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国家应加大资金、政策等投入,建立农业环境应用技术的推广体系,加大和加快农业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示范,加强技术链条的集成,以自主创新为标志,通过一批试点示范建设,带动和辐射,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以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带动的环境技术应用、推广和传播体系。

3.3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创新,为农业环境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由于农业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受到各界关注,农业环境科学领域也成为科技市场竞争的热点之一。农业环境管理面临着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何从这些海量的大数据中找出潜在的规律,加强动态数据的监控和研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性预见,以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创新,也符合我国国情和“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信息化带来农业环境科技管理决策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科学化,也促进提高管理执行力,使大量的农业环境科技活动更加贴近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更加注重农业环境工作规律,更加注重农业环境科技的内涵开发和利用,实现农业环境科技管理的顶层设计和项目全链条式设计,加强农业环境领域各类信息的高度融合、整合和联动,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第三方为管理平台,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终极目标,不断完善国家农业环境科技立项、审查和社会公示,提高项目研究和应用的实效性、创新型,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科研工作的过程监督[3]。

同时,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科技管理创新,创导建立以解决问题和重大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体系,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尽可能地克服科技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科技成果展示度不高的问题,避免单纯以发表高水平论文,特别是以SCI论英雄的局面。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合理科学的研究工作中,发挥好引导导向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

3.4 适应新常态下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农业环境领域科技发展起步较晚,随着国家和广大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等的不断重视,农业环境科技领域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环境科技领域是当展起来的新型学科领域,涉及多个领域交叉融合、多个部门的分段管理,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国际农业环境科技的发展趋势,必须提高我国农业环境科技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就要必要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防止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加强科研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打破结构性缺陷,即以学科为统领,以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科技问题为出发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有目标地突出,通过项目设计构建创新主体结构体系;打破功能性缺陷,即以学科集群为统领,以团队为主体,恒定团队研究方向和目标,避免在申报、组织项目之间相互打架和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造成研究目标的混乱,提高申报和组织项目的水平和质量,体现出技术研究、应用的特点和优势;打破机制性缺陷,即进一步强化研究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针对不同性质的研究机构进行分类机构改革,以创新目标为导向,以项目研究为平台,以成果产出、解决产业重大问题为基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盘活各类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打破体制性缺陷,即科技创新必须与人事制度、收入分配改革等改革一体化推进,与事业单位改革和现代院所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形成一个改革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4]。

4 参考文献

[1] 于水,张海彬.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政策环境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4):69-71.

[2] 奚涛.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180.

篇4

关键词:跨学科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74-02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前提,不同学科教师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围绕某学科科技创新活动,在课堂创新教育和课外创新实践过程中,共同拟订指导计划,依据教师各自专长,共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大多数普通高校,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主要是本学科教师,很少组建跨学科教师指导团队。而在项目指导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问题,仅凭自己阅读资料很难深刻理解,亟须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帮助。明确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内涵和内在机理,构建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自身发展需要: 整合、优化与提升内部资源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二级学院(系部)分别负责组织、培训和指导本学院(系部)学生参加各级别科技创新活动,学院(系部)之间往往很难共享培训和指导资源,比如竞赛场地、培训资料等。借助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时机,每个学院(系部)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内部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效的共享、整合和优化,提升内部资源使用的效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取得优异成绩的机构,正是那些善于以灵活方式和合作精神开展跨学科界限的教学的机构”[1]。因此,加强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由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能力。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合作,将各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或者重合交叉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合理延伸,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力的系统结构,发挥最大的整体功能”[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受益者,都能完善自己原有的创新素质结构,获得新的创新技能。

当前,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是跨学科合作研究,在填补学科微观化后空白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并不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传统学科群为基础,需要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的理念、方法、技术、理论和范式等内容。根据研究问题需要,“以不同的集合方式将学科群连接成网状学科结构,并形成以某一学科(群)为主体的组织体系”[3]。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的过程,亦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拓展彼此的学术视野,不断探索知识前沿问题。

(三)学生创新素养发展需要:践行合作创新精神

与实践

不同学科教师的协同指导,进一步加强对其他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共同交流,有机整合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的有机整合,指导理念和方式方法的融合贯通,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4]学生时刻感受着跨学科教师教学合作创新的精神,并不断地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这种精神,促进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

实施建议

(一)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保障

1.提升观念意识,重视协同指导的意义。建立校级指导委员会,各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委员,主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只有校长、院长(系部)、教务处长和教研室主任等各级领导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工作和课程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才能保障协同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协同指导的教育价值。

2.组建教师团队,建立协同指导机制。校级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教师团队:遴选各学科优秀教师,确定团队负责人;评估协同指导过程中各位教师的表现,按照相应的办法给予奖惩;监督协同指导的运转,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的支持,例如提供场地设施和安排课程等,保障协同指导机制的正常运转。

3.完善激励措施。协同指导的过程伴随着协同代价[5],即“人与人在价值互动中为了实现协作所费的时间,包括组织时间、协调的时间、激励的时间、沟通的时间等”。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往往仅能驱动少部分教师协同指导的内在动机,多数跨学科教师更加在意协同代价的补偿机制。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跨学科教师参与协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关激励措施必须完善并且奖励力度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的相关激励措施一定要全面、科学、合理和细致,坚决杜绝蜻蜓点水式的激励力度,要让参与协同指导的教师获得有尊严的、恰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二)全员参与:探索协同指导的路径与方法

1.协同开设培训课程。协同开设一门课程,讲授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如何分析和解答同一个问题。以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几乎每一年的竞赛题目都包含着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2011年“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2012年“机器人避障问题”,2013年“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15年“‘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显然,在对大学生开展数学建模培训时,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至少应当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各种赛前的培训工作。当然,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对上述数学建模问题也有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也可以吸纳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进入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密歇根大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参与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的学生在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整合能力、协调复杂差异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6]。因此,指导教师团队应当围绕某一项或几项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协同式的课程体系,有序安排衔接课程,讲授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协同指导创新项目。高校普遍设置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每年都开展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包括校、省市和全国等不同级别的科技创新项目。这类科技创新项目一般允许有两位指导教师,可以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指导,指导对象是由学生自由组建的团队。围绕同一创新项目,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指导教师展示和发挥各自的学术特长,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入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创新项目。这是一个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完成创新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协同组织创新竞赛。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积极学习创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平台,也是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效果的重要检验平台。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组织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参加这些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协同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国内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国外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和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三)明确职责:恪守学术道德

学校在促进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协同指导工作中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教育师生恪守学术道德,谨防学术违规。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时,要强化赛前的指导工作,杜绝教师在赛中的违规指导。一般地,竞赛都要求指导教师不能在竞赛期间针对竞赛试题给予学生帮助,只能做一些组织性的工作。指导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更好的竞赛成绩而违反学术道德。

参考文献: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6-127.

[2]李明善.教师专业发展论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107.

[3]邹晓东,陈艾华.面向协同创新的跨学科研究体系[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64.

[5]蔡剑.协同创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0.

篇5

关键词:高校;科研平台;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沈满(1986-),男,重庆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张一凡(1987-),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工程师。(陕西 西安 710071)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08-02

高校的发展要靠大师、靠大气、靠大智,同样要靠大环境、大平台、大团队。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创新、是探索、是培育人才、服务国家、造福人类永不满足的追求。高校之间的竞争已经是学科水平和实力的竞争、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1]科研平台是高校学科发展和培育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科研平台为高校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办学实力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强化认识

建设好科研平台对于有效改善科研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为高校科研长远发展和重点突破,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等具有深远意义。

高校科研平台建设需要各个部门紧密配合,既需要科研平台全体人员的努力,更需要高校各职能部门充分协调,主动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高校科研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领导、科研平台负责人,乃至全校教职员工要加强对科研平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切实实地为科研平台建设保驾护航。

二、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顶层设计,谋划重大项目,尤其是谋划平台牵头的重大项目,既可以进一步凝练科研平台的研究方向,又能有效促进平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科研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强化大项目的谋划,创造标志性成果。

三、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对于科研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完善的管理体制决定着科研平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要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针对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和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赋予科研平台更多的活力。

1.科研平台的独立性

为了方便各科研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凝聚优秀科研人才,形成大团队,更是为了谋划大项目,创造大成果的需要,可调整各科研平台隶属各学院的现状,保证其独立运行,使科研平台能充分依托学校进行建设。学校可给各科研平台相应的优惠措施,诸如:人事聘任建立科研平台特区,科研、教学指标单独考核,研究生招生指标单列等,保证所有科研平立运行。

2.科研平台人员聘任和考核

人事制度建设是整个科研平台运行机制的关键环节,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建设一支高层次、高素质、高学历的创新人才队伍,对于提高科研平台建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严格执行科研平台主任负责制,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主任由高校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择优向立项主管部门推荐,由立项主管部门聘任。平台主任和学校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后,在聘期内主持科研平台的全面工作,对科研平台的发展建设负全责。根据考核结果,对于较差业绩的科研平台主任,保留随时向主管部门建议解聘的权利。

科研平台可设立行政副主任管理岗位,由高校相关部门会同科研平台主任聘任,协助主任处理日常事务,科研平台主任对行政副主任具有一票否决权和优先使用权。

实行平台内科研人员全员聘任制和合同管理制,坚持择优选聘、优胜劣汰的原则,提高科研人员质量。应在国内外公开招聘,广泛招贤纳士,不仅需要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专业性人才,还应大量引进那些跨学科、视野开阔、团队协作精神强的复合型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吸引众多人才到平台参加研究工作,提升平台整体科研能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此外,在选拔优秀科研人才加入到平台当中时,可实行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二元化人员准入和退出流动模式,对于那些全职在平台中工作且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给予固定岗,而那些给予平台学术指导或兼职的大师、大家给予流动岗。

(2)建立全面、科学、合理、适用性强且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工作性质、职责不同,各科研平台可在相关高校的指导下分别设置相应的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指标。职称、贡献相同的科研人员用同一标准,平台主任负责对在职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对于做出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经考核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随时可以解除聘任合同,中止聘用关系。同时各科研平台要增强平台团队研究成果分配制度的建设,在人员编制、岗位设计等方面必须做到权、责、利明晰,解决好分配制度问题。

四、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

为了及时发现各类科研平台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可在每年年初召开科研平台工作会议,各科研平台主任要向大会述职,由大会讨论给出科研平台建设运行考核结果。拟每2年组织进行一次校内考核评估,完全按照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和评估指标要求进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科研平台给予半年的整改,半年后整改仍不合格的科研平台,对科研平台主任予以解聘并加以处罚。根据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要求和评估要求,高端人才如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和千人、创新群体和创新团队均要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五、保障科研平台运行投入

视财力资助科研平台的建设运行,为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运行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对于科研平台中科研人员重复的情况要进行梳理,逐步将校内未进入科研平台的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充实科研平台队伍,并避免科研人员存在于多个科研平台中的情况出现。

六、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拔尖人才涌现

人才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因素,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级,组织优秀的研究人员和团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平台中的硬件条件再好,合理使用它们的是人,人才缺失会导致科学研究停滞不前。

1.提高科研人员科研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进一步提高各类科研平台科研人员的科研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牵头或参与大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研人员主动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可以全力发挥他们的潜力、才能,大力推进科学研究的创新程度和效果。牵头或参与大项目才能真正紧扣国家重大需求,融入国家各项建设的主战场,才能有效提高个人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涌现更多的高端人才,从而促进科研平台创新能力的提升。

2.提升科研人员创新能力

应给予平台内现有科研人员更多的再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加强培训力度,扩大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科研人员的重要能力,它是在已有知识与实践能力基础上产生的更高层次的能力。科学研究只有在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才能进步,运用以往的知识只能完成科研工作,做不了科学研究。只要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发散思维,拓展视野,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工作必然会硕果累累。

3.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科研平台内部要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注重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要形成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出台相应的科技创新奖励管理办法,激励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去创新;要形成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加强科研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触发科研创新灵感,提升科研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离退休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这样既可以增强团队的协作精神,又可以促进整个科研团队水平的提高。

4.重视人才引进和交流

应进一步加强同国内外的科研合作及交流,尤其是同国外的交流。加大引进国外学术视野宽广、国际交流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力度,他们可以带来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必然会在科研平台中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带动科学研究工作。此外,还可充分利用他们海外的科研关系,使他们可以成为高校科研平台同国外交流与合作的枢纽,进而提高整个科研平台的综合实力。高校的科研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展示最新学术及科研成果,提高学术知名度并扩大影响,还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和他人之间的差距,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为科研平台的快速发展找到方向和目标。

高校中每个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都要有目标、有支持、有要求,科研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浩繁、艰巨的系统工程。高校上下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逐步完善和健全科研平台建设的制度体系,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能推进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快速发展,为全面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和办学实力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篇6

关键词:科技;兴市;多元;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近年来,南安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省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为契机,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条主线,以建立健全激励创新机制、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壮大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抓手,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下面,我就“多元创新 科技兴市”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我们要注重推动石材陶瓷业转型升级。重点研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节约资源的新型石材产品,促进石材废弃物资源化。推动水暖厨卫业集成优化。开发自洁、抗菌新材料及数控智能化、个性化、多功能化新产品,推广绿色厨卫集成优化技术。提升鞋服轻纺业核心竞争力。开发新型制鞋、纺织材料及环保型胶粘剂,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设计加工水平。建设并运作好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进一步加强科技园软硬件设施建设,并以此为依托,组建“一院一站一中心”,充分发挥好科技园职能。组建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引进北京理工大学联办南安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研究所,引进国防科技大学联办远红特种消防设备研究所,引进更多高端研发机构入驻;组建创新驿站,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组建技术转移中心,开展“企业找项目、高校找载体”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并尽快形成产业化。建设并运作好一批企业创新平台。支持和鼓励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二、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具有南安特色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扩大政策知情面和惠及面;组织政策培训辅导班,如可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复审申报辅导班、“企业研发活动管理”专题研讨班、科技与金融讲座等,为我市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研发管理水平,拓宽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新渠道方面给予政策解读和辅导;进一步引导企业规范技术创新工作,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对已经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企业,通过重点培育,在研发机构建设、项目实施带动、产学研结合、知识产权工作、信息化运用、创新工作示范等六方面,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做大做强光电信息产业。推进泉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安分园——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提档升级装备制造业。推进滨江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努力打造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培育发展创意产业。推进福建省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南安)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工程,实施科技项目带动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泉州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水平。二是实施产业专利引领计划。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优势产业,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形成一批自主专利技术,确保专利申请、授权的数量和质量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三是是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优选一批专利技术,组织申报各级专利实施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好本级专利实施计划项目。四是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体系。鼓励引导企业申报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企业,推动专利技术实施与产业化。五是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加大与上级知识产权部门联合执法的力度,强化专利违法案件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严厉打击专利侵权行为,维护良好的自主创新法律环境。围绕光电信息、装备制造、水暖厨卫、鞋服轻纺、石材陶瓷、创意产业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鼓励规模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对接转化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重点支持由企业为主承担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坚持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科技项目立项机制,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需求调查,找准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明确技术创新路径,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顶层设计,组织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组织符合条件的优秀项目申报各级各类相关科技奖项。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培育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机构,扶持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以特色农业产业的科技进步为重点,开展培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技术,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农、渔业技术交流,大力引进推广台湾精致农业、休闲农业和精细农业技术项目。另一方面我们要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重点抓好“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在全市416个行政村(居)深入推广应用“世纪之村”便民通信缴费系统、泉州网上供销社服务系统、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世纪之村农村电子商务系统(二期)。做好世纪之村为民办实事项目跟踪管理。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落实好《南安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实施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

总之,我们只有通过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工程,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实现多元创新,才能达到科技兴市。

参考文献:

[1]《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闽委[2006]21号.

[2]《关于进一步做好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工作意见》.南委〔2008〕61号.

[3]《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泉委〔2011〕1号.

篇7

一是探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抓好全省科技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先后制定出台《省科技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北省科技体制改革方案》,服务全省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深入推进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改革,采取同行专家评议、绩效目标评审等方式,规范使用专项资金。2014年省级科技计划共安排资金6.28亿元,立项项目1549项。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实现了由无偿前资助逐步调整为“前资助”、“后补助”、创业投资引导、目标奖励等多种方式并行。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十条”实施细则并举办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讲会,积极探索技术转移有效途径和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推进科技金融结合,省级创投引导基金规模达到5.57亿元,推进设立“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湖北省天使投资基金”,建设“天使投资”风险补偿制度,筹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池、担保保证金池。不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全面启用科技计划综合业务平台,实现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推荐、受理、评审、立项、检查、验收等各环节全流程网络化、自动化、程序化管理,做到全过程公开透明,可监控、可

追溯。

二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创新,全省高新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66亿元,同比增长14.8%。大力推进农业领域源头技术创新,组织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湖泊渔业资源保护欲生态增养殖等一批核心、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在高产优质高抗强新品种、标准化种养殖等方面转化一批先进科技成果。深入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整合国家和省级资源大力营造“造血式”扶贫的良好环境。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成效明显。重点围绕磷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开展技术攻关与工程示范。茯苓等3家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汉阳、仙桃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科技部验收。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全面实施,将科学仪器设备资源、高校院所科技人才资源、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的创新需求信息资源、创业风险投资等资金资源等,全面引入科技企业孵化器,系统优化科技企业创业环境与条件。

篇8

1.由于利益需求方面的因素,传统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割裂的创新模式缺乏存续的稳定性,例如,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出于抢占市场、形成竞争优势的考虑,往往缺乏合作的充分信任,也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决策参考盟形式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获得知识成果和科技成果为主要目标,企业以获得经济成果为主要目标,这种利益需求的互补性有助于各方相互信任,从而降低新的合作伙伴选择的交易成本,实现强化创新合作的路径依赖。

2.深化创新的持续性。由于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特性,企业以及企业间实施的创新活动较多关注短期的竞争性项目,难以有效和组织和实施具有战略性的研发创新项目,也难以有效推进基础研究的发展。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形式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引入,使其关注长远性、基础性的创新性研究成为可能,也使其能够有效克服企业独立研发创新中的“短视”现象。正是由于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能够有效深化创新的持续性,该模式的有效组织和实施已经上升到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美国、日本等国家战略的层面。

3.研究假设通常,从创新的过程性分析,创新绩效表现为创新的知识成果产出、科技成果产出和经济成果产出。知识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获得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授权,科技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科研获奖、科技论文等,经济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等。结合上述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以下研究假设: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知识成果绩效。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科技成果绩效。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经济成果绩效。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变量因变量选取。为了有效考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对创新绩效不同类型产出影响的差异性,验证研究假设的成立与否,从知识成果、科技成果和经济成果三个方面遴选因变量指标。其中知识成果指标选取“专利授权数”、科技成果指标选取“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经济成果指标选取“新产品销售收入”。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的投入是实现经济产出的重要前提,基于上述认识并结合研究问题的具体特征,选取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作为资本投入的表征变量,选取研究与开发全时人员当量作为劳动投入的表征变量。考虑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实际以及数据易获取性,选取“高校和科研机构筹集的资金来自企业的资金”作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强度的表征变量。综上,

2.研究样本和数据以我国大陆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即以上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我国地区由于数据残缺的因素,未纳入考察的范围)。研究变量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刻画。回归分析的主要应用步骤包括模型显著性分析、模型方差分析、模型参数估计等环节。随着SPSS、EVIEWS等统计分析软件的推出和广泛应用,回归分析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模型设计为了有效考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绩效的影响,分别设置三个模型进行研究。

三、完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的政策建议

1.夯实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体系。传统的产学研体系通常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企业居于从属地位,这种体系结构往往造成创新的指向性不明确、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创新成果难以市场化。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相比,企业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与市场的联系程度更为密切,对市场需求更具敏感性。因此,有必要重构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创新合作组织形式:首先,应积极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企业配置,并积极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实验室等科技创新资源;其次,应加大企业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参与程度、深化企业参与机制,特别是与市场结合紧密的科研项目有必要形成企业牵头机制;最后,应综合利用财政和税收的工具形成企业积极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设置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加大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税前扣除都是从财政和税收角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篇9

在此前近一年的时间里,包括这位官员在内,与科技创新有关的各部委官员与专家智囊,一直在进行密集的讨论与调研。“最近几天,我们还在深入多家科技企业考察调研。”5月18日,该官员告诉记者。

以上密集工作的落点,是正在加速胎动的科技体制变革。

据《财经国家周刊》独家获悉,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已在酝酿新的顶层设计突破,新的改革方案已经完成起草并提交决策层审议,实质性政策有望在今年6月正式对外公布。

4月17日,在《财经国家周刊》组织了“科技体制改革闭门会议”上,多位相关部委的司局级官员参与了讨论。与会部委官员透露,本次改革方案将强化整体设计,突出重点任务,务求取得实效。其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协同创新、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建立更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等内容,将成为核心思路。

一位与会人士透露,科技体制改革已受到决策层高度关注与支持,将成为十后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其原因在于,自上世纪末以来,科技竞争已逐渐成为大国角力的最高主战场。在这个创新空前密集的时代,依托于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网络,全球社会经济结构正日趋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一个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生产力的新型文明形态正在形成,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各国争夺经济发展主动权、抢占产业振兴制高点的核心关键。

在这些事关国家经济兴衰的大国博弈中,企业已成为各国产业主导权争夺的不二主力。

问题是,多年来,中国主要的科技创新资源一直在向高校、科研院所等非市场化的主体倾斜集中,虽然自1985年以来,中国已出台三次科技体制改革的大举措,不断推动科技与产业接轨,但直到现在,科技创新资源分配失衡、创新保护不足、研发与市场脱节等创新体制与创新环境问题,还是中国企业以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障碍。

“以前,科技体制改革修了一条路,让科技企业可以在上面开车跑。而现在,不少企业已经做大了,变成了法拉利,我们的路却还是以前的乡村公路。”一位科技企业负责人说,“我们需要一条更宽、更平、跑得更快的高速公路。”

知情人士透露,在本次改革中,科技管理体制、扶持政策和资源分配等顶层设计都将有重大突破,并将出台更加明确的政策落实方案,确保“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目标真正落实。

除此之外,如何建立更高层面的,跨部门的科技创新决策机制,也是决策层正在讨论的议题,“一个更加有效统筹科技创新资源的创新框架、甚至一个主管科技创新的大部委,也有可能在以后的几年内成立。”知情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透露。

改革核心一脉相承

科技创新实力的竞争,是企业的战场,还是国家的科技战场?

两者实为一体。任何全球性企业的崛起,都离不开整个国家科技体制、政策与资源的倾力支持,而企业的实力增长,也将带动国家经济乃至举国产业的全面振兴。

参与方案起草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科技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真正明确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的根本,是真正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一位参与本次改革方案起草的人士说,因为只有企业,才知道市场需要哪些技术,并围绕这些需求有效地调动资源进行创新。

“这与此前的三次科技体制改革核心战略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一位科技部官员表示。

1985年,科研院所开始打破“大锅饭”走向市场;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5000多家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全面进行企业化转制。在这两次改革基础上,2006,中国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科技产业发展进行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次顶层战略设计。

一位参与过研究制定纲要的政府部门人士回忆,在战略研究阶段参与其中的研究人员超过2000人,被咨询的国内外各领域专家过万人,整个规划的制订历时3年完成,并第一次提出了国家层面的科技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在这三次改革中,核心思路都是让科技与市场接轨,最终将科研资源由科研院所转向企业。改革方案中甚至明确要求,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拢,科技项目必须以企业为实施主体,面向市场应用的研发项目都要由企业牵头。

但“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在落实层面还是受到各种制约。

一位央企负责人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还没有感受到“主体地位”,事事都要审批,处处都是“婆婆”,一个科研项目跑十几个部委司局是家常便饭,通过政府部门的立项和审批甚至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数年时间。在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企业对科研技术成果转化的周期要求严苛的情况下,两者不同步很难发挥科研成果的作用。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国家的扶持资源都是跟着科技项目走,但在这些项目中,表面上企业掌握了主动权和话语权,但实际上科技发展规划和项目选题机制大多还是由院所和高校牵头提出,相当多专家并不具备跟踪产业技术和市场前沿的能力,多从自己的特长和偏好出发选题,造成了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的脱节,真正由企业提出立项的不到20%。

这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和高校策划时开一个会,项目申请完后各行其是,申请验收前再开一个会,凑够专利数,通过验收后皆大欢喜,项目却可能就此搁置。

“整个‘十一五’,我们拿到了一个多亿的国家项目拨款,绝大多数项目都是研究所为主体在牵头,我们干了什么呢?进行技术验证。课题完成后,技术的核心我们没有,都在研究所,而且离市场非常远。”一位国企负责人说。

而根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了解,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将进一步明确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制。

细化落地措施可期

外界更关注的是,改革方案将如何真正落实对企业创新的扶持。

“在此前的改革中,很多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一直得到了彻底执行,但科研资源还是在以传统的方式向高校、科研院所等非市场主体汇集。”一位参与方案起草的专家说,与其他改革一样,科技体制的改革本质,也是对原有资源的再分配,以及对现存利益格局的再调整,这势必牵扯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这是以前的扶持政策未得到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

上述企业负责人说,直到现在,因为没有利益往来,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很多未转制的科研院所依然不愿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即使是已经转制的院所,也往往因为竞争而不愿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加上目前国内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方面的共享和合作程度较低,不少行业内的企业都是整体技术储备不足,进而造成了整个产业的落后。

在财税政策等方面也同样有些问题。“我们前段时间搞了一次28省市的问卷调查,实际的情况是,因为细节不配套、核定范围受限制、操作复杂等原因,中长期科技规划中明确的研发费用加积扣除等优惠政策,落实其实并不好,很多企业的实际抵扣额甚至不到30%。”一位部委官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时不我待的是,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中国企业正受到海外巨头越来越多的围追堵截,从标准控制、技术封锁、产业垄断、价格驱逐、资本并购、专利诉讼、贸易壁垒到政治、文化抵制,外资厂商正采取各种手段将中国科技企业挤出市场。

比如中国集成电路核心企业中芯国际,就是在高速扩张的上升时期,被台积电的诉讼以及日韩企业发起价格战打压,导致公司实力大幅衰退,旗下的成芯等资产也流失到外资厂商手中。珠海民企赛纳科技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该公司在推出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激光打印机时,就曾引来外资力量的专利诉讼与大幅降价抢夺市场等狙击。

“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化竞争过程中,将面对很多新的困难,已经不是靠企业自身可能解决的。”一位长期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诉讼的律师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比如对重要行业进行整个产业链的扶持拉动,如TD-LTE与大飞机;对一些产业关键环节需要不计成本进行追赶,如芯片与发动机;对一些海外企业带有贸易壁垒或政治色彩抵制手段的应对,如恶意的“337诉讼”等,都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统一的规划与支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就目前而言,政府部门还习惯于像过去一样,大多是以普惠式的‘撒胡椒面’,或是在政策上开一些小口子,主要靠企业自己去国际上打拼,并没有给予我们足够扶持。” 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改革文件将会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一位参与改革方案起草的人士透露,正是因为对这些问题的考虑,新的改革文件中将有更多针对实际问题的具体政策,以及政策如何落实的具体措施,甚至可能有详细的量化指标。

“比如说,将来具有产业目标的国家科技项目,原则上由企业来牵头实施。”该人士说,过去,国家科技项目原则上都是大学、科研院所,863计划、973计划,包括科技支撑计划来牵头实施,未来只要是明确的项目,原则上将改由企业牵头实施。同时,还将鼓励企业牵头联合大学和研究机构来成立一些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通过这个战略联盟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此外,针对很多国有企业因科技投入造成经营考核压力的问题,未来国资委的考核标准也会有所变化,国有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将视同利润进行考核,此举将刺激国企扩大科技创新力度。而此前外界讨论较多的扩大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抵扣政策优惠,以及支持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及其他政策等,都会有较大的进展。

“总而言之,新一轮的改革将通过强化企业的创新实力,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顽疾。”参与方案起草的专家说。

该专家认为,要真正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一个庞大的,需要长时间建立和完善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真正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改革现有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和科技评价奖励制度,支持骨干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员进入企业或创办企业,并落实在此过程中的技术转移机制和产权、股权激励机制,建立科技支撑产业的完善机制等,以全方位市场化机制,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集中等各个环节的改革与完善。

据这件专家透露,这些问题在改革方案中都有可能得到体现,“虽然这些政策的落实需要时间,但通过科技体制的引导,中国将让高校和科技院所真正转向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并切实解决企业的创新动力、创新激励和创新保护问题。”

会不会成立“创新部”?

除了企业创新的问题,对目前的中国科技管理体制度也一直有争议。

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看法是,与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相比,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显得更滞后一些。相对激进的看法则认为,正是管理体制的混乱,导致了诸多企业扶持政策的难以落实。

此前,中国科学院曾在2010年就科技体制改革问题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受访的科研人员认为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存在问题,关键是国家部委多头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一位科技主管部门的官员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在科技工作的职能管理分工上多有交叉,掌握、配置科技资源以及制定科技政策的部门和单位也较多,加之部门间沟通不够充分,致使对重大科技政策的执行难以形成统一高效的领导。

“除了国家发改委与科技部外,很多部委都下辖与科技有关的司局。”一位专家说,“这些司局都有各自的行政责权与经费预算,而且对科技政策的理解与执行思路往往不一致,各个部门的政策定位都是围绕自己的主要业务在转。”

“有一次,财政部出了一个政策,另一个部门不认可,结果让企业无所适从。”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如果没有更高层面的牵头,类似的问题可能还会出现。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还习惯于“包办”思路,充当“教练员”,从科技规划,到课题经费开支、时间节点、评审验收等都拥有相当大的决定权和影响力,致使科研过于行政化,既阻碍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又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的行为。

对此,业内人士给出的建议是,成立中央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从国家层面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改革总体方案,统筹组织实施。同时建立跨部门高层科技战略决策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强化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领导机构作用,按照“大部委制”原则,推进政府部门科技事务综合管理职能的合并。

在此之前,关于是否应成立“创新部”已经在坊间引起讨论。不过,也有人士认为,由于科技大部制改革涉及的部委职能部门众多,形势与利益复杂,所以成立“创新部”将遇巨大阻力。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可以考虑分步实施,由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主持,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沟通,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然后进行局部的职能整合,可以首先将相关部门职能合并,之后进一步归并整合有关政府部门相关科技管理职能,最终形成“大部委制”格局。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建立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部门这一计划,目前也已经受到决策层关注。

生长“苹果”的美国土壤

关于苹果改变世界的故事,近来最经典的或许是以下一则:一位中国妈妈问4岁的女儿,桔子的英文怎么说,女儿回答是“Orange”;问香蕉,回答是“Banana”;最后问苹果,女儿的回答是“iPhone”。

苹果正在创造巨大的市场神话。仅在中国,仅2012年第一季度,苹果的市场营收就达79亿美元。这意味着,苹果每天能在中国拿走5.5亿元人民币。

很多人认为,苹果的成功来自于“颠覆性创新”,无论是整合产业格局、引领革新潮流,把握市场脉搏,笼络人才搜罗技术,还是坚持工程向设计让步,苹果的市场敏感和创新活力都在凭借难以超越的创新统领市场。不过,在专家看来,美国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科技政策与环境,更是苹果能得以生长的土壤。

在此之前位于加州的硅谷凭借其“鼓励冒险、刺激创新、容忍失败、绝少束缚”的信条和文化,已催生了包括Adobe、苹果、思科、eBay、谷歌、facebook、英特尔、惠普、甲骨文、Twitter等公司在内的一大批全球性巨头企业。

“在其他地方,失败了可能就再没办法翻身,但在硅谷,要是不创办公司,反而会被人认为是失败的。先做一个,不成功可以再做一个,慢慢就能体会到如何创业了。”华人企业家贾石琏说,在美国,无论投资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大家都能容许犯错,这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整个产业的创新活力。

与此同时,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环境也更加鼓励企业进行创新。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明确科研人员可以对自己的创意拥有所有权并出售获利,并对其给予法律保护。此后多年来,维护他人的创新权益,以及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一直是美国科技文化中的重要基因。

“在硅谷,周围的人乐于帮助创新型企业成长,并从中与你一起获益。在中关村,有人愿意成为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伙伴,但同样也有不少公司希望通过拷贝你并将你踢出局。”资深IT人士,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如此评价中美创新文化的最大区别。

比如,在苹果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大公司排挤,反而得到了很多大公司的注资。另一个例子是,2012年4月10日,Facebook以10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名为Instagram的小公司,而这家公司被收购前没有任何收入,只是融资了700万美元,只有6名员工,核心资产只是一款应用程序,通过手机拍照,利用社区和认识的人进行分享。

这样的交易与商业模式,在中国的互联网界则是“不可接受的”。互联网巨头们似乎更乐意通过剽窃的方式,抢劫小型创新互联网公司的“Good Idea”,而在巨头之间也到处充斥着抄袭和反抄袭的争吵。

“对创新的保护机制不足,在深层次上伤害着中国企业创新、微创新的情感和热情。对互联网而言,政府部门大部分时候不是不愿意保护创新,而是不知如何保护,有时候甚至不知该保护哪一方。”一位互联网公司负责人说。

三星背后的国家力量

5月2日,市场调查机构IDC了第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报告,三星在总出货量(9380万部)、智能手机(4220万部)出货量双项指标上,分别超越诺基亚(8270万部)和苹果(3510万部),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

三星的领先不仅在手机领域。这个1938年凭借鱼干、蔬菜、水果出口起家的家族企业,今天已成长为拥有32家大型子公司的超大型集团,业务领域横跨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多个领域,有近20种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居全球企业之首。

这些成绩并非三星集团自身所能成就。在其背后,凝聚了整个韩国政府乃至韩国国民的力量。事实上,三星集团的成长,一直被视作韩国创新刺激政策的典型样本。

在韩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三星等本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实施政府采购。与很多国家不同,韩国通过立法方式,认定韩国科技部可直接要求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乃至由政府投资和补助的机构和团体,优先采购韩国国内高新技术产品,甚至对处于全球化竞争的行业,例如汽车、计算机等,规定即便韩国本土产品价格更高,也必须优先采购。

与此同时,对依附于三星等大企业的中小企业,政府也以政策进行了创新引导,从而形成了以大公司为龙头的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

在韩国,中小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多依托大企业成长,向大企业供应半成品和零部件,很少会出现销路难的问题,保证了较好的发展空间。如在三星集团的产业链上,就有数百家中小企业各有分工、为其服务。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是韩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至2010年,韩国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达300万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超过50%,韩国国家和地方的财税收入近60%来自中小企业。

篇10

关键词:创新平台;财政政策;宁夏

基金项目:宁夏科技攻关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支撑创新平台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编号:2011ZYJ161)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财政政策视角

收录日期:2013年7月30日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科技基础条件的重要组成部门,它的健康和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宁夏科技基础和环境,培养和聚集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区管大用、在全国有影响的科技成果。但由于宁夏的地域面积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财政对创新平台的投入较少且比较分散,致使科技创新平台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亟待挖掘。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包括公共研发平台、企业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本研究所指创新平台专指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这四类创新平台是宁夏集聚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和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

二、财政支持创新平台的必要性

政府是科技创新平台的顶层设计者、导向协调者,同时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通过整体规划、政策导向和经费支持进行组织协调,为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管理和服务,调动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的积极性,促使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产业化。

(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公共属性,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产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科技创新投入巨大,获得收益却具有不确定性,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很高,属于市场失灵领域。因此,政府能在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国家级和区域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提供资助和服务,确保科技创新平台“统筹规划,顶层设计”,避免重复建设,对实现共享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创新平台创新能力的发挥,需要财政激励机制。科技创新平台能够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和科技创新人才等科技资源进行汇集,更重要的是实现科研部门的横向集聚和科研与生产部门的纵向集聚,有效形成集聚经济。这种积聚作用的发挥,需要提高创新的积极性,就需要公共政策的激励机制,财政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对科技创新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例如,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科技创新。

三、宁夏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现状及问题

(一)建设情况。多年来,宁夏以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为核心,以改善科研条件为突破口,以集聚创新人才为着力点,通过加大科技经费投入、营造科技发展环境、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措施,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形成涵盖全区优势学科、重点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截至目前,全区组建各类重点实验室1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其中国家工程中心3个,自治区工程中心25个;企业技术中心61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51个;技术创新中心65家。不同类型的创新平台,其依托单位性质也有所不同:以应用基础和高技术开发研究为主的重点实验室有80%依托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应用技术开发为主要任务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一半依托于企业,另一半依托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以新技术推广应用和集成示范为主要任务的65家技术创新中心,有52家都依托于企业,占80%,仅有7家依托于高校和科研院所。

(二)取得的成效。宁夏科技创新平台与其他省份相比,力量较为薄弱,但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省份的建设提供了很大支撑。首先是承担了一批科技项目。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全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承担各类项目1,500多项,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0多项,承担省部级项目500多项,共获资助经费2.4亿多元;其次是聚集了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截至2010年,全区各类创新平台固定研究人员超过1,00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70%以上,自治区组织评审认定的32个科技创新团队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各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平台正逐步成为人才聚集小高地;再次是取得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十一五”期间,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登记省部级科技成果18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金奖1项,各类创新平台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地方)标准共计140余项;依靠平台的技术支撑,宁夏林业研究所在应用生物技术培育抗盐耐旱植物方面取得突破;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公司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溅射集成电路高纯钽靶材、钽环件,电子工业用钽带、化工防腐用钽板等高性能钽加工材,多维药业有限公司研发出宁夏第一个国家级二类新药西尼地平胶囊,填补了国内空白。

(三)主要问题

1、总体水平亟待提高。自治区现有的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投入不足,创新体系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与全区对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极不相称。部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依托单位的技术力量严重缺乏,研究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发展需求。

2、财政科技投入不足,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2008年全区财政科技拨款4.3亿元,条件建设服务2,170万元。2009年自治区设立了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以奖代补资金,但每年仅1,000万元,每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均不足30万元;只能靠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拨款、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及单位自筹维持运转,尚未有效吸引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及国内外投资机构参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经费的短缺还严重制约着实验室大中型仪器设备的购买和正常运转。

3、资源共享机制和相关制度保障需要进一步完善。根据调研中各平台的清空,自治区科研部门缺乏共享的观念和社会氛围,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存在科技资源归部门和单位所有的局面。突出表现在科技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科学数据、文献资料等方面,存在封闭、分散现象,在同一所高校、研究所、实验室、甚至研究室内部,研究资源不能有效地开放、流动和共享。这些问题制约了已有科技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使政府投入的科技资源封闭起来,发挥不了社会效益,造成资源浪费。

四、现行创新平台相关政策分析

(一)已出台政策梳理。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推动宁夏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平台发展的政策措施。

1、综合政策法规。2008年的《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宁夏的决定》提出,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加强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型骨干企业的科技资源,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大中型工业企业要建立技术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发专项资金,切实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力争使一批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研发机构,合作研发行业和产业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2009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创新组织模式,培育、组建一批国家和自治区企业研发机构,使其成为企业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研发的重要载体和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的平台;加大各类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的力度。支持研究开发类科研院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研发中心联合研发技术、开发产品,加快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鼓励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为企业提品测试、仪器检测、技术培训、标准制定等服务。

2、平台运行管理办法。目前,自治区四类创新平台都有专门的管理办法,分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对创新平台的管理机构、申请立项、组建实施、运行机制、经费管理、验收考评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保证了创新平台顺利运行。

3、平台补助政策。自治区财政厅出台了《企业技术中心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并制定了管理暂行办法,选择反映工程中心、实验室研究开发能力与水平、科技成果和创新能力及对外交流合作水平的主要指标,对国家、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资金分配依据。

4、其他有关政策。财政厅《关于创新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投入方式意见》,建立了“以平台投放为抓手、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新型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支出机制。2010年科技厅《关于科技创新支撑科技发展方式转变实施意见》中指出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要围绕搭建科技平台,并提出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到50个的目标。

(二)现行政策的有效性分析。自治区出台一系列扶持创新平台的相关政策,但政策颁布的主体不同,主要涉及自治区人民政府、财政厅、经信委、科技厅、人事厅等各大厅局,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分散在不同的政策之中,且各种政策主要是从政府的角度制定,属于“输血”阶段,未达到“造血”阶段。

1、缺乏全面支持创新平台运行的总体政策。目前,关于创新平台的政策主要局限于普惠政策,且都属于在管理层面约束性的政策,直接给予政策和补贴的政策极少,而且补贴额度比较少,没有针对创新平台的特惠政策或者单项政策,造成很多创新平台基本属于跑项目阶段,对于平台的整体发展未有筹谋。

2、政策制定主体众多,财政投入效率低下。政府政策支持政出多门,缺乏统筹安排。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主管部门是自治区经信委,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的主管部门是自治区科技厅,且不同的科技创新平台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单位。不同的主管部门制定不同的政策,制定主体众多、各种政策分散,造成了管理上的重叠和空白,往往项目重复和支持不足同在,成果研发和成果应用分离,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

3、政策设计重研发,轻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若缺乏转化的资金,科研院所大都会把精力集中在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两个阶段,大多数企业也只愿从事产品生产和销售工作,而从成果形成的中间试制环节经常缺乏支持。同时,我们了解到,由于缺乏转化资金,使得成果推广的专项活动经费捉襟见肘,对于一些重大专项活动、技术平台和项目数据库的建设,常常需要争取其他额外的资助和补贴。

4、融资方面政策较少,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有待提高。在没有适当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条件下,自主科技创新将面临资金瓶颈。一方面是企业不愿意进行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不愿意进行研发投入,因为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目前,自治区财政多以直接的科技投入为主,财政贴息、担保、补助等方式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财政资金更多地体现在建立科技投入机制、优化投入环境,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等方面。

五、支持宁夏创新平台发展的财政政策基本思路和建议

(一)基本思路。进一步统筹和整合科技投入。为提高资金使用整体效益,形成职责明确、管理科学、配置合理、监督落实、绩效突出的专项资金运作机制,在整合原“以奖代补”资金的基础上,设立“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研发以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持续发展。

(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载体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重点支持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一流的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奖励。奖励资金专项用于企业技术中心改造实验室、购置和更新研发仪器设备及软件,并对已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提高创新能力。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引入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建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

鼓励企业加大对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的研发投入。对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项目完成并取得相应成果的给予奖励;对于研发失败的攻关项目给予适当弥补。支持平台企业提升研究开发和试验检测设备装备水平,对于企业购入用于重大科技研发和试验检测的设备,由自治区财政分年度给予无偿资助。

(三)加快科技成果引进与转化。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组织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创新联盟”)。围绕我区重点发展和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前沿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着力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目标产品。自治区财政每年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同时积极探索贷款贴息、后补助等支持方式;自治区重大专项、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计划给予优先支持,鼓励创新联盟积极申报国家科技计划。

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区内各类创新平台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进行产业化,对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进步有明显带动作用,再创新后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应由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对由我区企业主导、创新平台参与的产学研重大成果产业化合作项目,应由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鼓励我区创新平台主动携带科技成果到企业转化,对成功实现产业化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视项目大小和效益情况按税后净利润的一定比例,应由自治区财政对成果完成人给予奖励。

(四)加强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创新平台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对我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成果转化项目的企业,由专项资金给予配套支持。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的项目,通过验收后,根据项目验收评价情况给予一定奖励。

实施积极金融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我区创新平台获国家、自治区立项的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等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对我区各家金融机构按银行同期基准利率及以下利率提供的上述项目贷款,由自治区财政给予贷款利息补助。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项目提供信用担保。对年度内给予中小企业高新技术项目信用担保累计达到一定金额的担保机构给予相应的保费补助。

(五)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确立企业在产品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积极鼓励企业申报新产品,开展自治区级新产品认定工作。对列入国家级新产品计划和经认定为自治区级新产品的,给予适当奖励。支持创新平台申请国内外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国内发明专利或按照专利合作条约提出的专利国际申请给予适当资助。对获得国外内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给予适当补助。

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支持创新平台积极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究与制定。鼓励我区特色优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结成技术标准联盟,推动专利与技术标准的结合,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事实标准。对创新平台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制定并已被正式批准的,按一定的标准给予奖励。

(六)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海内外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积极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宁夏“百人计划”和“312计划”,支持创新平台加大赴海外招才引智力度,对领军人才在科研启动经费、研发用房、住房和融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国内行业领军人才信息库,进一步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

实施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区内科技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扶持。鼓励和引导创新平台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培养一批符合我区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和实用型人才。鼓励创新平台骨干人才赴国内外攻读学位、申请访问学者,按时归来并取得学位的,按培养费用(含学费、工资、津贴、福利和各种补贴)的适当比例给予补贴。

积极搭建连接国内外科研机构和我区企业人才引进、技术需求、项目成果推介、对接、落实及跟踪服务的工作平台。自治区不定期举办面向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成果对接会,促进我区企业技术以统筹利用国际和国内先进科技成果为目标,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手段,以建设引领产业技术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研发平台为载体,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育和壮大,推进我区的产业转型升级,进步和产业升级。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然,李正元.科技创新平台与科技创新外部性的内在化[J].科技管理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