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监测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监测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工程监测方案

篇1

2014年全市实现城镇污水处理率83%,其中我市一类县市区的污水处理率为85%,均属中心城区,其污水处理厂管理不属各区,建议不划为各区监测考核指标。

二、监测指标任务分解

三、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是指报告期内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总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计算公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总量/污水排放总量)×100%。

污水处理总量:等于污水处理厂和其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的污水量之和,其中其它污水处理装置是指在厂矿区设置的处理工业区工业废水并处理周边地区生活污水的小型集中处理设备,还包括在远离市政管网的居民小区、度假区等设置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污水排放总量: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可按当地供水总量乘以污水排放系数确定。

四、主要工作重点

1、纳入全省城镇“两供两治”2014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按照时间节点达到建设进度要求,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2、开展县以上中心城镇排污口截污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完成普查工作和50%以上的截污口改造。

3、开展县以上中心城镇窨井盖防盗、防坠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完成普查工作和50%以上的改造任务。

4、完成平江县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厂建设,规模20吨/日。其他县城可根据实际开展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的立项工作。

5、市中心城区启动污水再生利用项目的立项工作。

6、加强县以上中心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确保运营负荷、处理水量和排水水质达到设计标准,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效益。

五、核查办法

对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采取月调度、半年检查、不定期督查、年终考核的方法。即各责任单位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任务完成情况报市污水处理管理处,并按时填报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信息平台;每半年对县(市)区完成工作任务情况进行检查,并不定期地进行专项督查督办;年终组织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市为民办实事考核办、市统计局综合评估认定。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践行点,进一步增强办实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认真落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篇2

【关键词】5G;VR;水利工程;信息化

互联网技术日益成为促进全球变化的重要因素,互联网信息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受3G/4G网络技术的限制,出现了速率低、普遍存在延迟的问题,而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是4G传输速度的近百倍,响应时间更快,并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国内各大运营商已经拿到5G牌照,5G具备高速率和低延迟的特性,正是新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水利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各级水利部门着力补短板、强监管,各项工作得到推动和发展,但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河湖生态环境监测、涉水事务监管等方面形势依然严峻,并且是“十四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应当充分利用5G与互联网技术优势,全面提升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结合水利行业的需求,对互联网应用进行创新提升,构建适合水利工程特点的信息采集、VR展示、5G安全互联非常有必要,因此,有必要对5G与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水利行业进行研究与探索。

1应用水利场所

1.1大中型水利工程

山东省大中型水库、泵站、水闸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而且很多站点可以实现现地自动化控制及远程监控。现地采集的信息通过PLC进行转存和处理,在现地通过对应按钮进行自动化操作,也可以在管理处/管理所上位机进行自动化控制和数据显示、分析;上级监控部门可以通过光纤网络或移动网络进行监管,但跨地市的远程控制较少使用,主要是两个原因:1)远程操控直观性、可靠性差,大中型闸泵站需运行人员现场操作,并配置监护人,以备操作错误或紧急情况发生;2)通信传输不能保障,除大中型调水工程可以在工程沿线敷设专用光缆或租用专用线路,很多大中型水利工程不具备在覆盖完整管理范围的光缆传输通道,而采用GPRS/4G或无线网络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存在问题若引入VR技术,运行人员或监护人可通过VR实景信息观察现地设备运行情况,并结合APP显示的操作流程与设备信息进行远程控制;如果结合5G技术,提高移动通信的保障率和传输速度,可以为远程通信及控制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有效的节省运行管理人员的操作时间和工作量,并且能够保障更高的可靠性。

1.2水文站点监测

在山东水文站网的建设过程中,水文站监测能力不断提高,但考虑近年来突发台风及暴雨天气较多、涉及面更广,水文站网的覆盖范围仍然需要增加,监测设施及监测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水文站网监测水平的提高,除了受水文监测专用设备发展的制约,大数据技术应用范围小、移动网络传输不够可靠、视频监控业务单一、建设费用过高、维护人员不足等也是制约水文监测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文行业相对独立,存在大量需要人工参与或完成的监测方式,并且与环保、气象、黄河等部门的信息缺乏有效互连,与环保、气象、自然资源等相关企业掌握的信息缺少对接,天气、雨量、含沙量、水质等相关数据需要通过新建监测设备才能获取,若与以上部门或企业信息对接,充分利用物联网,通过更稳定可靠的5G网络接入更专业的设备采集信息,则可获取更全面的数据、减少重复建设、节省水利建设成本。水文行业对重要河湖水位、流速的监测方式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监测站点在现地采用RTU对水位、流速数据进行采集,通过GPRS进行无线传输,虽然技术相对很成熟,但存在RTU稳定性容易出问题、监测信息通过4G传输可靠性不够高、采用有线网络方式建设周期长、网络租赁费用高、水文系统缺乏相应的专业设备维护人员和网络维护人员等问题。可以增强RTU本地分析的功能及对通信协议的控制能力,再通过5G网络进行传输,可以保障信息采集与传输的稳定性、及时性;铁塔部门在国内业务范围广、资源丰富,在5G推广的过程中会布设覆盖面更广的铁塔、立杆及高点监控设备,并且具备专业的视频监控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移动网络及有线网络维护人员,如果能利用铁塔资源,可以有效为水文行业补短板。

1.3国家水资源监控

山东省实施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现在二期项目已经开始运行,但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控点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监测数据通过GPRS进行无线传输延迟、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现地设备如果出现问题,不好进行远程判断,运维起来比较麻烦,派驻人力去现场处理设备问题成本很高;在数据统计、分析、预警等方面也存在短板。随着5G的应用发展,GPRS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加快支持5G的RTU的更新换代是大势所趋。设备故障原因查询和维护可采用VR/AI技术,通过5G传输技术,远程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判断;也可以利用5G技术的快速、低延迟的优势,控制测控一体阀,并传输阀门状态与流量数据,而且还可以结合实时图像监控进行分析和监控。

1.4河湖长制工作

河湖监管难度大,单靠人工巡查、定期采样等监测方式成本高、效率低,新建站点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维护分散,5G建设正大力开展,水利部门可以通过政府协调或企业合作的方式,加强基础行业数据开放和共享的顶层设计,将5G基站、5G设备机房等基础设施纳入国土、环保、水利等基础信息平台,与国土、环保、水利等基础设施资源构建“一张图”。利用5G站点、机房、高点监控,接入覆盖范围极广的河湖监控视频,并利用摄像机本身具备的入侵检测、跨越围栏、快速移动等侦测功能,并结合AI智能识别,自动识别河湖范围内的相关违法行为,如乱占、滥建等行为;在软件端对其进行再筛选、再识别和报警预警。在距离村庄很远的偏僻区域,可自行建设或与铁塔部门进行结构模式探讨建设新监控站点,利用5G制式进行传输,保障传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河湖和广大农村污水排放不规范,污染面积广,通过5G技术,加强对污水土壤的分析,可视化管理,可以积极有效的促进水资源管理与水安全控制。

2结语

5G及多种互联网新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场景很多,值得研究和推广。建立新型防汛监督机制、构建一体化的水利全面感知网、加强多行业的互联互通等都可以借助5G来解决,进而能够开发出适用范围更广的应用设备及软件,为我国新基建、新水利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薛彦宏,张宇恒,徐忠.基于“互联网+”的灌区信息化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20(9):18,24.

[2]李海霞.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水利的应用[J].山东水利,2020(9):54-55.

篇3

1环境监测的方法与程序

环境监测的对象和内容确定以后,监测的方法也就相应地确定下来了。对于水质可以定期采样分析,目前,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使得特殊条件下的监测变得更为方便。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步:①确定目的;②现场调查;③制定监测方案④实施方案;⑤结果评价;⑥编制报告。见图1。

2监测资料的积累

水利工程的设备寿命一般为几十年,经济寿命近百年,因此,水利工程的环境监测时间要大于或等于其经济寿命,环境评价时间跨度则要大于经济寿命更多,才能较完整地掌握工程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在评价时间区间内的资料积累是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前期的调查资料,还是后期的补充资料,对环境评价都有参考价值。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期的环境监测资料,更要尽可能地规范、完善地保存,为以后的使用作准备。

3环境评价

3.1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

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的品质的优劣给予定量或定性的描述。环境评价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找出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环境评价能够回答评价对象的环境现状、变化过程和将来均势,提出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或途径。

在水利工程中,通过实际发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复核项目对环境实际的影响情况和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的预测结果的差异,以检验环境影响预测成果和环保设计的合理性,改进工程在未来时期的环境管理。

3.2环境评价的基本步骤

篇4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给农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设施基础,但是,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时也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为了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一定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忽视水资源的承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国外的研究表明,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

2.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3.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打击。因此,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4.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和耕地补偿问题,以及由于其安排不当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一些具体实施内容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总结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3种: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说一下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②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③环境影响的预测;④综合分析评价.

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翔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的由此的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且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的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一)清单法:将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根据作用的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单,这一方法又分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3种,分级加权清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二)矩阵法:将影响环境的因素排在纵列上,将环境效应排在横行上,构成阵列。其中,各项效应对环境因素的正负影响均按不同等级示出其影响的程度。通常,还多采取加权的办法,以识别各项因素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和。

(三)网络法:属于一种流程图的结构,由箭头与方框做有序的组合,用以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逐渐影响。

(四)叠置法:其做法是先区分影响类型并加以分别制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图,然后再将各分布图叠置起来,进行识别,筛选。

3、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作定性的预测。

4、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四、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主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设计、实施方案,主要有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鉴于水利与水电行业的区别,在环境保护措施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引水、输水或供水系统的线路及走向应该避让环境敏感目标,提出干支渠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保护措施,维持生态景观体系的完整性。

2、生态流量和低温水:按照《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函》(环评函[2006]4号)要求确定生态流量,并且提出保证生态流量,控制低温水的对策措施及监测方案。

3、水源保护区:按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提出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并且要求在水源保护区之外安置移民。针对库区已有的水污染源提出治理措施。

4、土壤和地下水:针对农田灌溉的环境特点,提出防治土壤潜育化、盐渍化和地下水监测方案。

5、退水:根据退水的主要污染物、数量和接纳水体,提出针对退水预防和处理措施。

6、水质及环境容量:具有养殖功能的水利工程,必须首先进行养殖总体规划,确定养殖规模、方式及密度,实时监测水质及水环境容量变化情况。

7、环境敏感目标:关注水利工程评价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和生活饮用水源地等敏感目标,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五、农业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历史悠久,勤劳的中国人自古就有兴修农业水利工程的传统,都江堰、郑国渠被人们所熟知,尤其是都江堰历经二千多年仍然造福着四川人民,使自古蜀中就有天府之国之称。然而也有一些水利工程,尤其是时期的水利工程,由于人民偏执的相信人定胜天的思想,违背自然规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立的一些水利工程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给当地的人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新疆的农垦区越来越多的内流河干枯,沙漠化日益严重,北京的十三陵水库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典型,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教训。所以怎样才能与环境和谐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要深刻考虑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只要我们考虑周密,科学计算,科学管理,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定可以把正面影响发挥到最大,把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以往我们总是先破坏后治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这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有责任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而确保农业水利工程可以更加科学的实施,确保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无害性,提高建设的环保性能。

篇5

关键字:水利工程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技术(RS)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越来越多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起来,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却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则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至关重要。测绘技术的应用是影响水利工程勘探、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有序开展的重要方面,我国传统的测绘技术主要依靠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全站仪等实现,而测量结果主要以图件形式表现出来。由于传统的测绘技术具有测绘工作量大、成图周期长、外业工作环境恶劣、测量精度无法保证等缺点,以至于测绘工作一度成为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全数字化测图系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测绘新技术应运而生,由此有效克服了水利工程测绘方面的诸多问题。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常用的测绘新技术主要为“3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本文主要结合“3S”技术的使用特点,从防灾减灾、变形测量、水资源调配等方面浅析水利工程领域测绘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二、“3S”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代测绘技术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即各种新方法、新仪器、新手段被逐渐应用到地形测量、变形测量、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及竣工测量领域;工程测量的应用逐步扩展到地下管线探测领域、工业测量领域及建筑测绘领域。“3S”技术是测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本章节简单介绍“3S”技术的显著作用。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研发及应用引起空间定位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其目前已被应用到各种工程测量领域。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发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其代表着测绘技术的领先水平。差分GPS技术是GPS的最新发展成果,其使得三维坐标测定方面测绘定位技术向动态扩展、向准实时或实时定位与导航及亚毫米级~米级扩展。此外,GPS基础定位可使实时GPS、主动式控制系统、差分GPS、手表式GPS(研发中)完全取代传统的仪器服务,由此为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对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与分析的测绘技术。随着虚拟实现技术与JAVA技术的深入发展,GIS已实现向多维动态发展、向网络化发展、向对象的矢栅一体化复杂数据结构发展。GIS是空间数据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的关键,是数字化测绘产品设计技术的参考标准,其对获取、处理及管理空间信息数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遥感技术(RS)

随着遥感卫星分辨率的提高,遥感技术的应用已实现向多数据源与多时相融合及向土地覆盖、灾难应急反应、土地利用、能源需求与潜力等动态监测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是一种重要的测绘信息源,其更新地图与改变测绘产品形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3S”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由前文可知,“3S”技术代表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领先水平,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已成为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本章节主要从防灾减灾、变形测量、水资源调配等方面浅析水利工程领域测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3S”技术在大型水利工程领域的应用

目前,各种现代测绘技术已被应用到各大大型水利工程的各个方面,如工程勘测施工坐标框架的建立主要由GPS实现。现阶段,GPS对控制测量的实时动态定位范围已扩大到400km2,同时实现向建立特定勘测施工坐标系的方向发展,而勘测阶段数字地形图的获取可完全依赖野外数字测图技术及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此外,基于三维可视化可测量景观提出的工程设计方案对最终确定最优设计方案非常有利。

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也涉及到现代测绘技术,如土石方验收与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坡度测量与挖填深度测定采用数字水准仪;工程监督管理采用GPS-RTK实时测图、三维近地激光影像扫描、卫星摄影与航空摄影测量等手段。就隧道开凿及山体开挖等危险施工而言,GIS与GPS或智能全站仪集成技术可实现工程的安全与质量监控及工程机械的自动化运行。此外,大型水利工程竣工阶段的竣工测绘也涉及到现代测绘技术,即竣工测绘需要通过现代测绘技术获取更多工程运行期间的图表资料及测试文档等,如利用GPS测图、野外数字测图及DPS测图技术完成工程竣工图纸的测绘,同时根据数字工程的有关要求把测绘结果录入网络化GIS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以便为工程验收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二)“3S”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

由前文可知, RS可实现对土地覆盖、灾难应急反应、土地利用、能源需求与潜力等的动态监测。若把RS应用到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领域,其可对湖水及大江大河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也可对洪水灾害面积进行实时监测,而GIS与RS集成可对干旱灾情范围及洪水淹没范围进行实时预报,由此发挥抗灾防灾的作用。此外,RS可对水污染进行跟踪监测及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准确调查。现阶段,我国有关部门已建成基于遥RS的灾情预报系统,由此提高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

(三)“3S”技术在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

水利工程建成初期通常要求对涉及的大型桥梁工程及水库大坝工程进行精密且连续的监测,而现代测绘技术便为此提供了重要的安全运行监控手段,例如:采用数字垂线仪、智能全站仪及GPS等技术对工程运行进行少人或无人值守及全自动监测;采用三维激光影像扫描仪对桥梁及大坝等进行全方位监测,由此实现对监测对象变形情况的跟踪了解。

(四)“3S”技术在水资源调配领域的应用

通过建立基于数字测图技术或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数字地面模型,加上GIS的分析决策功能,可有效提高水库大坝选址、库容计算、受益范围、引水渠修建等设计工作的工作效率,由此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就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而言,借助数字测控仪与实时动态GPS集成及数字地面模型可建立水库库容数字模型,由此实现对水库库容的及时掌握,进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已经初步实现数字化,其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应用切实解决了传统测量技术的诸多弊端,同时对提高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变形监测能力及水资源调配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对水利工程领域测绘新技术应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景杰.刍议测绘新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01:217-218.

[2]龚振文.论现代测绘技术在高原地区水利工程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3,01:184-185.

[3]谢温祥,罗瑞明.水利工程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34:23.

篇6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天然分布状况,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求,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开始主动地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除害兴利而修建水利工程,以便控制水流,防治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调节,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1、传统水利工程引发的环境问题

 

近30年来,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水利工程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1)自然河流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河流上建设的大坝切断了河流廊道的横向联系,造成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大坝将河流拦腰斩断,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状态,阻断了鱼类的洄游路线,淹没了河流原始地貌,引水式电站还造成坝后脱水段,河流的生境被严重地破坏;堤防和防洪工程的建设将河流与其密切相关的漫滩、泡沼、湿地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切断,导致它们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自然河流纵向和纵向连续性的改变和破坏,导致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恶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

 

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迫使大量受影响地区的居民迁移,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引发社会为题,也增加了迁入地区的生态保护的压力,出现新的环境问题。

 

(2)跨流域调水,给生态系统造成重大损害,甚至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由于跨流域调水打破了河流水系的自然格局,可能出现超量调水、超量用水的情况,对调水河流水文情势和水生态环境带来改变;同时长距离输水的人工河流沿途土壤盐渍化、沼泽化问题,也可能出现,以及受水区引发水生态问题,在以往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得到一些失败的教训。

 

2、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理念、内涵和研究内容

 

水利工程引发的生态问题,迫使人们对传统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进行反思,促进了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结合,从而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

 

2.1 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理念

 

2.1.1 尊重自然的理念

 

自然河流形成的河流地貌和形态是河流长期发展与演化的结果,也是河流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平衡状态。河流地貌与河流形态的外在稳定,保证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因此,生态水利工程秉承尊重自然的理念,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尽量保持河流地貌和形态的自然状态,2O世纪80年代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进行的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以及“亲近自然河流”的提法、“多自然河川计划”,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拆除以前在河床上人工铺设的硬质材料,在保证防洪的前提下,修建生态河堤,恢复河岸边植物群落与河畔林,重塑河流生态环境,使受损的河流生态得以修复。

 

2.1.2 人类与生态共享水资源的理念

 

水不仅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也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保障生态平衡必不可少的生态要素。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和动植物的依存关系不言而喻,要维持人类的生存,就要维护好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立与生物共享水资源、与生态共享水资源的理念,在满足人类用水需求的同时,也要保证维护生态健康用水量。

 

2.1.3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987年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人类在总结自身发展历程之后,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就足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可提供的服务前提下,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环境最重要的基本要素,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遵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内涵包括保护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强化水资源管理。即水资源的开发不能超过水资源自身的承载能力,就是指水资源总量不因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水质和水环境保持良好状态情况下的水资源开发;有限的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实现最佳分配,使水资源本身、生产结构布局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互动和协调,最终达到一种大体上的平衡;建立一套高效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体制上的保障。

 

2.1.4 依靠自然恢复能力的理念

 

生态工程所涉及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界自我设计与自我完善的概念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反馈机制,也就是使生态系统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并进行自我修复的能力,以此保’汪生态系统功能发生最低程度的变化。生态水利工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态工程,和传统的水利设计相比,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或者说是辅设计,设计师必须放弃控制自然的动机,要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辅以适当的人工干预,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

 

2.2 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及其研究内容

 

生态水利是把人和水体置于整个生态系统中,研究人和自然对水利的共同需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生态水利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水循环与生态系统:利用水文学和生态学的原理研究流域生态系统;分析水文情势变化与生态系统演变之问的内在规律;确定水环境条件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模拟水资源与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2)生态水利规划与设计:研究流域生态系统对人类干扰的最大承载力,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符合生态安全的水利建设规划与设计方案。生态水利规划涉及水资源、环境、生态和水利等多个学科,在规划过程中,强调运用各学科的综合知识,实现水资源的持久利用。

 

(3)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在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经营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基础上,提出水利工程建设产生的累积生态学效应的评估和预测方法、指标体系。建立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的技术和工程方案。生态水利强调以预防和保护为目标,采用工程和非工程相结合的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流域生态系统。

 

(4)生态水利系统管理:研究生态水利系统的监测、评价方法,建立流域生态安全的决策支持系统和预警系统。提出满足生态安全的优化调控与管理措施。

篇7

关键词:水利设施;检测;数据;管理

1引言

对运行中的水工建筑物进行日常管理,能及时获得其工作性态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可评价其状态、发现异常迹象实时预警、制定适当的控制水工建筑物运行的规程,以及提出管理维修方案、减少事故、保障安全。

安全监测工作贯穿于坝工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全过程。我国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分为设 计、施工、运行3个主要阶段。监测工作包括:观测方法的研究,仪器设备的研制与生产,监测设计,监测设备的埋设安装,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储存,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水工建筑物实测性态的分析与评价等。水利工程管理主要包括水利设施的观测与检查、水利设施的养护与维修等内容。

2现场巡视检查

现场检查一般通过直觉观察的方法或借助简单的工具,从建筑物外观显示出来的不正常现象十分析判断建筑物内部可能发生的问题,是一种直接维护建筑物安全运行的措施。即使有较完善监测仪器设施的工程,现场检查也是保证建筑物安全运行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建筑物的局部破坏现象(也许是大事故的先兆),既不一定反映在所设观测点上,也不一定发生在所进行的观测时刻。

现场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经常检查是一种经常性、巡回性的制度式检查,一般一个月1~2次;定期检查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较全面的检查,如每年大汛前后的检查;特别检查是发现建筑物有破坏、故障、对安全有疑虑时组织的专门性检查。

混凝土坝现场检查项目一般包括:坝体、坝基和坝肩;引水和泄水建筑物;其他,如岸坡、闸门、止水、启闭设备和电气控制系统等。土石坝现场检查项目一般包括:土工建筑物边坡或堤(坝)脚的裂缝、渗水、塌陷等现象。应当指出,监测或检查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中、小型工程,主要靠经常性的观察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地区通过加强管辖范围内的水利设施巡视检查,及时排除多处隐患,确保了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

3变形观测

变形观测包括:土工、混凝土建筑物的水平及铅垂位移观测,它是判断水工建筑物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是一项很重要的观测项目。

3.1水平位移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的常用方法是:用光学或机械方法设置一条基准线,量测坝上测点相对于基准线的偏移值,即可求出测点的水平位移。按设置基准线的方法不同,分为垂线法、引张线法、视准线法、激光准直法等。坝体表面的水平位移也可用三角网法等大地测量方法施测。较高混凝土坝坝体内部的水平位移可用正垂线法、倒垂线法或引张线法量测。

3.2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用于各种坝型外部的铅直位移观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测定。不同水工建筑物基岩的铅直位移,可采用多点基岩位移计测量。对混凝土坝坝内的铅直位移,除精密视准法外,还可采用精密连通管法量测。例如通过对鹤岗市沙坪水闸的沉降观测发现,由于该地区地基条件较差,再加上水流的冲击作用,导致水闸主体结构不均匀沉降,闸身开裂。通过采取补救措施,对水闸进行加固处理并将裂缝填补,增强了结构的安定性。

3.3土石坝的固结观测

土石坝的固结观测,实质上也是一种铅直位移观测。它是在坝体有代表性的断面(观测断面)内埋设横梁式固结管、深式标点组、电磁式沉降计或水管式沉降计,通过逐层测量各测点的高程变化,计算固结量。土石坝的孔隙水压力观测应与固结观测配合布置,用于了解坝体的固结程度和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及消散情况,以便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核算坝坡的稳定性。

3.4接缝、裂缝观测

混凝土建筑物的伸缩缝是永久性的,是随荷载、环境的变化而开合的。观测方法是在测点处埋设金属标点或用测缝计进行。需要观测空间变化时,亦可埋设“三向标点”,如图12―4所示。由于非正常情况所产生的裂缝,其分布、长度、宽度、深度的测量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测缝计、设标点、千分表、探伤仪以至坑探、槽探或钻孔等方法。

当土石坝的裂缝宽度大于5mm,或虽不足5mm,但较长、较深,或穿过坝轴线,以及弧形裂缝、垂直裂缝等都须进行观测。观测次数视裂缝发展情况而定。

3温度与渗流观测

3.1温度观测

温度观测包括坝体内部温度观测、边界温度观测和基岩温度观测。温度观测的目的是掌握建筑物、建筑环境或基岩的温度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坝体内部温度测点布置及温度观测仪器的选择应结合应力测点进行。

3.2渗流观测•

①浸润线观测

实际上就是用测压管观测坝体内各测点的渗流水位。坝体观测断面上一些测点的瞬时水位连线就是浸润线。由于上、下游水位的变化,浸润线也随时空发生变化。所以,浸润线要经常观测,以监测大坝防渗、地基渗流稳定性等情况。测压管水位常用测深锤、电测水位计等测量。测压管用金属管或塑料管,由进水管段、导管和管口保护:部分组成。进水管段需渗水通畅、不堵塞,为此,在管壁上应钻有足够的进水孔,并在管的外壁包扎过滤层;导管用以将进水管段延伸到坝面,要求管壁不透水;管口保护用于防止雨水、地表水流人,避免石块等杂物掉人管内。测压管应在坝竣工后、蓄水之前钻孔埋设。

②渗流量观测

一般将渗水集中到排水沟(渠)中,采用容积法、量水堰或测流(速)方法进行测量,最常用的是量水堰法。

③坝体孔隙水压力观测

土石坝的孔隙水压力观测应与固结观测的布点相配合,其观测方法很多,使用传感器和电学测量方法有时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也易于遥测和数据采集与处理。

④绕坝渗流观测

坝基、土石坝两岸或连接混凝土建筑物的土石坝坝体的绕坝渗流观测方法与以上所述基本相同。

⑤渗水透明度观测

为了判断排水设施的工作情况,检验有无发生管涌的征兆,对渗水应进行透明度观测。加强对水工土石坝渗流的观测,可以及时的了解土石坝的工作状况,防止险情突发。例如,通过对岭落水库的观测发现,该处坝体由于雨水冲刷侵蚀,造成表面裂缝延伸至坝体内部,形成管涌,发现后及时加固修复,确保了大坝的安全。•

4建立数据库

为了更快更好地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和保存,并为数据处理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对一个工程来说,要求数据库和软件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一座混凝土坝的安全监测数据库系统,需要有一个仪器观测数据库(坝体变形、温度、接缝、基岩变形、应力及应变、扬压力等分库)和工程情况库(上下水位、气温及水温、闸门、发电钢管等分库)。应用软件能够对大坝观测数据的各类数据库文件进行管理。

篇8

【关键词】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和复杂性较强的工程。主要是将水能与电能进行互相转化。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饮用水系统中水的落差而产生重力势能,在进入工程的厂房带动水轮机发电的过程。水利水电工程所发的电能可以通过变压器、输电线路和开关站等输送到电网,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所使用。所以,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可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要有较高的技术保证和施工工艺的专业化、科学化的保证。主要包括:

1. 预应力锚固技术

2.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3. 施工导流

4. 坝体填筑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的生态改革

(一)传统意义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

传统意义上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主要采用的施工工艺是以建设水工建筑物为手段。目的是改造和控制河流,满足人们对防洪和水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长。人们认识到河流不仅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更是河流系统生命的载体,我们不仅要关注河流的资源利用功能,也要关注对河流的生态保护功能,这时才发现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方案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就是在满足人类自身社会需求时,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可持续性循环的需求。

新时期,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用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工艺施工建设成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规划方案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在满足人类自身社会需求的同时,并兼顾自然水域生态系统安全与可持续性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的施工工艺规划方案。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循环本身的要求。而随着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逐渐退化,也会给人们的长远利益带来不容忽视的损害。所以,在未来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要权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理性地寻找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合理落脚点和新型施工工艺的研究建设方案。

(二)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改革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制定行之有效的生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

要严格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的规划内容,促进生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使新型生态水利工程施工发挥应有的环保价值、水利价值。

2、坚持保护和修复河流流域水文多样化的施工原则

众所周知每条河流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在建设生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去效仿前人的施工工艺,而是要根据每条河流的不同水文特征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建设。

3、运用混凝土,土方填筑等施工工艺生态改革

运用这些类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时要遵守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修复的能力的施工原则。因为,河流具有进行自我修复的能力,这种修复能力不仅能减轻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河流的消极影响和破坏程度,而且还能减少人们对河流自然环境破坏之后的人为修复力,对河流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社会和经济共同的促进作用。

4、对于石方工程施工和的生态改革

应坚持以修复整个河流水体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工程施工原则。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在的河流,往往与周边的田地和城镇是相互连接的,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因此,在新时期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相互的关系。在石方工程建设施工和反滤料铺设施工时应遵循此原则,进行施工工艺生态改革。

三、新时期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质量的检测

1.水利水电工程中土方填筑的施工工程

针对土方填筑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把检测的重点放在检测土方施工填筑的质量,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土石的结合部分与土料填筑的施工质量,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方面包括:采用的填筑方式、土料、压实度、碾压工艺等是否与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质量检测规范相吻合。另外,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土石方结合部之间的施工填筑质量,检测人员要检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人员操作和相关的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规范是否吻合。

例如:对于石方工程和反滤料铺设,重点检查填筑或砌筑工程质量是否满足安全和功能的要求,采用的石料物理力学指标、砌筑工艺、砌筑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工艺规范的要求。关键部位的砌筑及反滤层铺设质量,项目法人应安排进行现场抽样检测。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的检测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这部分的施工质量检测重点主要应放在对地基开挖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相关处理,究其是否符合工程初始的设计要求。例如:在对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的检测其施工工艺所选择的桩身质量与桩基承载力,加之有关复合地基承载力与设计要求的符合度,作为检测重点。另外,要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压水、注水的试验数量、试验结果、操作程序特别注意,进行定期的监测与检查,如果检测部门有条件的话可以对其进行施工现场的检测与有关试验。

3.混凝土工程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质量的检测重点主要应放在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进场的水泥、砂、石、水泥等质量要求;例如:水利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钢筋、模板的制安、混凝土的浇筑、拌合、振捣和保养与修护等相关施工工序的质量与有关施工工艺规范规定是否吻合等。混凝土的施工强度在于抗冻、抗渗等有关指标与水利工程的外观设计尺寸之间的吻合度。

总之,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设备不断先进化、专业化,这就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施工工艺的改革与发展。另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科学发展观的大方向指导下也从侧面推动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的生态化改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者运用多方努力促进工程施工工艺的改革有助于本企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更好的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小凤,巩爱锋,杨书峰.《浅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J】.工程技术.

[2] 刘玉柏.《浅谈水利工程建设验收制度》.【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

[3] 王平平.《浅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水运.2007

[4] 王仁钟,章为民,蔡跃波.《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J】.水利水电技术.2001

[5]穆宏强,蔡长治.《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社会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关系》.【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2

篇9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对水利工程监理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规范水利工程监理工作。

关键词:水利工程;进度监理;监理意识;质量控制

0、引言

水利工程监理就是指项目法人依法委托监理施工单位组织,按照国家相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与相关项目建设文件、合同和水利工程监理合同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的科学管理。水利工程监理的主要内容为按照监理合同对水利工程实施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建设质量进行控制,同时对各方面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

一、水利工程监理要点

1.水利工程安全监理

水利工程监理的要点之一就是安全监理,因此,需要增强安全监理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措施。水利工程安全监理工作需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1水利工程监理部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认真编制项目安全监理规划和某项目的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并明确安全监理的内容、范围、依据以及安全监理的控制要点和难点等;1.2仔细审核施工单位编制并上报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尤其要重点审核其中存在较大危险的分项工程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认真审核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1.3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督机构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4查验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施工机具等的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是否齐全;

1.5检查施工现场安全及文明施工情况,主要包括各种安全标志、警示牌、警戒线、安全网、工程简介牌等设置的位置、方式等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1.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

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工程监理能为工程质量控制奠定基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监理部门应该仔细审查承包单位管理机构的技术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

1.2监理部门应该仔细审查工程施工设备、机械和承包方所提供的各项技术性能报告,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或机械,要予以取消或整改。

1.3监理部门应该仔细审查进场的设备、构配件和工程材料,其报审表必须附有质量证明、相关资料和进场质检记录的审核签认,并根据相关质量管理条文规定或监理合同约定,平行检验或抽样检查进场实物。

1.4监理部门应该仔细审查图纸。通过这一步骤,监理部门可以增加对工程项目的了解程度,更好地掌握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和各部分施工的难易程度,从而更加全面、科学地开展工程监理工作。

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坚持“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原则,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在施工前,监理部门应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

2.2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质量监督。此外,在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可以通过旁站监督、随机抽查、平行检测和巡视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

2.3施工完成后,应做好验收工作。在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应严格把关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监理人员需要重点加强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并不断完善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理措施,以进一步有效地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

3.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监理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应按照合同规定,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同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制订工程控制进度计划。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工程建设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施工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需要运用合适的监测方法,分析导致工程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产生偏差的具体原因,进而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如果进度出现较大的偏差,那么应该根据合同中的条款,明确各方的责任,进而制订合理的处理对策。

4.水利工程投资监理

工程投资监理是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但由于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人员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加上监理人员素质较差、监理单位的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要做好水利工程投资监理工作,就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克服问题。水利项目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是完善工程量支付、工程量核定和工程索赔制度,尽可能地将工程投资控制在施工合同的科学范围内。工程监理人员应辅助工程项目负责人,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将承包人的工作量计量好,以免延误工期。

水利工程监理工作注意事项

5.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

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是做好监理工作的前提,只有充分认识监理工作的作用,才能将监理工作做好。水利工程建设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连。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监理工作人员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监督的基础上,充分协调利益关系,做好管理协调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设的风险,使监理工作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6.掌握正确的监理工作方法

掌握正确的监理工作方法也是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6.1加强日常的巡查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6.2检查施工工艺、施工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一旦发现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就要及时制止和调整;

6.3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就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从而有效消除质量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6.4注意对工程细节的检查,避免因为细节质量检查不到位,而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留下安全隐患。

7.坚持监理工作的原则

坚持监理工作的原则是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关键。由于监理单位是业主的委托方,因此监理单位要认真负责,并与其他单位相互配合,有效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监理人员要坚持立场,在工程建设中做好协调工作,维系好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使参与单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监理人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加大对高素质、稳定性监理人才的引进,尽职尽责地做好监理工作。

8.开好监理工作会议

开好监理工作会议也是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会议中,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就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避免措施进行讨论,落实好奖惩制度,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检查监理工作记录,并就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避免监理人员仅仅是巡视,而无记录、无反馈的现象。如果有记录缺失,要及时进行补充,并对相关的记录资料进行整理保存。

四、结语

水利工程是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特殊工程,应该从水利工程监理的具体工作实际出发,树立质量为中心的水利工程监理工作观念,抓住水利工程监理的环节和重点,全面进行质量建设,以优质的水利工程监理工作促进施工、质量、环保、经济等目标的实现,向水利工程建设方和社会提交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视频监控 水利行业 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技术普遍应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水利工程建设也充分发挥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先进性。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对水库、河道、闸站等区域进行监控,在监控中心掌握各个部位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水利行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对视频监控系统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实践以及水利视频监控系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水利行业应用特点

水利是指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项事业和活动的总称。所以,水利行业是水力资源的开发及防止水灾的水利事业。水利行业包括供水预测、防水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水库工程水利计算、水电站动能设计、经济评价等方面。因此,监控系统在水电行业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各种关于水利方面的建设,其应用具有复杂性、针对性性、重要性。复杂性体现在水利行业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如防水工程的各种建设、设计方面的内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水资源的运用等方面,这些都使得整个水利行业本身的运作系统非常复杂。而在水利行业发展进程中,水利建设是最基本的方面,包括工程建设、工程设计、水利工程建设经济评估等重要方面,水利行业应用实践体现在能够通过有效利用水资源,对水灾水患起到重要的防治作用,能够解决人们用水问题,还可以降低居住环境受洪水侵袭的几率。

二、水利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在水利行业中的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推动水利行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水利工程发展中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为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可以逐渐改变水利工作人员的观测工作内容和测量工作的环境,减少了从事水利工程监督工作人员的数量,提高了劳动的效率,基本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与监测工作。视频监控系统在水利行业主要应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水库智能化管理。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在水库的管理中,可以实现工作人员对水库的智能化管理,在水库中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借此对水库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包括各个闸门、水库蓄水库、大坝周边环境等相关部位实施实时监控,并统一连接到视频监控中心,促使水库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掌握水库各个部分的实际运行情况。水库处于稳定的状态下,无需工作人员的监管,不会给工作人员增加工作量。在水库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视频监控系统将会发起报警信号,提醒水库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能够在监控中心迅速掌握水库出现问题的部分,并分析问题是如何出现的。工作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管理水库。水库中应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水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河道实时监控 水利行业中河道存在很多不良的因素对河道进行整治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作项目之一。河道整治工作包括调整和稳定主流位置、改善水流条件、泥沙运动、调整河床冲淤泥部位等。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河道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有效地掌握河道运行情况,对于河道整治工作的效用显著。将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在河道两侧较高的位置,对整个河道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监控,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准确地分析河流主流位置偏移情况。

三、水利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趋势

视频监控系统的在水利行业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应用方面不断扩大。视频监控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水利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前景愈加广阔,发展趋势朝着流域型或属地型联网监控、水利专用的智能视频检测技术、3G视频监控业务三大方向发展。

3.1 流域型或属地型联网监控

以往水利视频监控以单个水利工程设施监控为主,往往附属在闸门控制系统中,为本地工作人员服务。而流域性或属地型联网监控能够进行长远的、大区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便于工作人员了解整个区域内水利的实际情况。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流域型或属地型联网监控的服务器功能更加全面、系统结构更加完善,实现服务器分布式部署,服务器级联和备份等可以实现有效的控制,提高服务器的转发效率以满足大流量视频数据的转发和分发,并确保不堵塞现有水利专网的正常运行。

3.2 水利专用的智能视频检测技术

水利专用的视频检测技术的应用是水利行业中未来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视频检测更加地准确及有效,并针对检测结果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水利专用的智能视频检测技术作为水利行业未来的重要应用技术,在使用上注意几个方面:其一,在应用前应当先充分适应所使用的场景,采用视频处理算法设定最佳的特定场景,并对实际场景进行优化。其二,应用水利专用的智能视频检测技术需要选用最为适合的测量方式。当前的两种测量方式包括集中检测方式和分布检测方式,集中检测方式是在软件平台上处理检测,分布式检测方式是在摄像机视频处以镶嵌的方式进行检测,此种方式能够应用和水利专用的智能视频检测技术相结合。

3.3 3G视频监控业务

3G视频监控业务是当前应用发展的一种新的技术随着社会上很多行业开始应用3G网络技术,水利视频监控系统也逐渐采用3G技术。3G视频监控系统通过采用摄像头将监控对象的进行视频数据的采集,并对其正确地编码,将编码通过3G传输到控制中心,无任何线路的传输,依旧能够实现监控作用,并具有多种功能。3G视频监控系统中应用多种软件,具有多种功能,如集中管理,能够进行集中用户认证,通过认证服务器对用户进行认证,从而保证仅为用户提供浏览控制权限;集中目录管理,系统摄像机、报警设备统一编号授权及优先级管理;虚拟网络矩阵技术,此项技术能够将视频监控的图像进行切换及显示解码等,从而进行报警、调用图像等工作。因此,3G视频监控业务是水利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四、结语

水利行业在我国水资源的运用和防治洪水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水利行业中的相关技术水平,是水利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加强水患灾害控制防治力度的必然要求。对此,采用视频监控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控制,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水库、河道等区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可以对水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改善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蔡江宇,林宏基. 基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的设计与实现[J]. 福建电脑2007,(01)

[2] 董红召,周海淞,王辉,李晓明,张建跃. 基于Unix平台的视频监控存储与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 交通与计算机,2004,06: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