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害及其防治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作物病害及其防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气候变暖;农作物;病虫害
当前,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转变得十分迅速,春、夏、秋、冬季节性的明显度和差异度降低,这些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创收,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后退。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病虫害的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之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种类增加、变异增加,这些不可控因素都进一步加剧了农作物的生长培育问题。所以,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1.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现状
近些年,由于气候变暖的原因,农业生态系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农作物病虫害的损害程度加重,且病虫害的种类也在逐年增加。在我国,小麦、水稻以及玉米、棉花是较为常见的农作物,每个时间段发生的虫害是不一样的,本文对这些农作物在几十年间发生的病虫害情况梳理如下。
水稻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螟虫和稻瘟病为主;60年代螟虫的为害逐渐减弱,稻纵卷叶螟为害较重,病害方面以纹枯病为主;70年代稻纵卷叶螟进一步猖撅,螟虫回升,稻飞虱也上升为主要害虫,病害方面以自叶枯病为主;80年代稻飞虱和纹枯病大量发生;自90年代以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稻瘟病成为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病虫害。
小麦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吸浆虫、粘虫、锈病为主;60年代吸浆虫和锈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粘虫出现先减弱后回升的隋况;到70年代粘虫的发生频率增加,赤霉病和锈病成为主要病虫害;80年代粘虫的为害势减弱,麦蚜成为重要害虫,赤霉病、锈病、丛矮病成为3大主要病害;90年代以来,吸浆虫、麦蚜、麦红蜘蛛、蝗虫、赤霉病、锈病成为小麦的主要病虫害。
玉米害虫以玉米螟为主,在虫源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合的情况下,玉米螟将有大发生或局部地区大发生的可能。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二代粘虫发生为害玉米的趋势,主要决定于江准流域麦田一代粘虫的发生情况和5~6月份气候与天气形势的变化,仍有严重发生或部分地区特大发生的可能。
棉花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棉蚜、红铃虫、黄矮病为主;60年代棉蚜、红铃虫得到控制,黄萎病为害加重;^0年代棉铃虫、棉蚜危害加重,黄枯萎病流行;80年代棉铃虫、棉蚜、红铃虫、红蜘蛛1大害虫严重威胁棉花生产;90年代以来,棉铃虫、柿虫牙等成为主要虫害。
2.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2.1对农作物害虫的发育及其种群增长的影响
在对农作物病害虫分析与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害虫生长季变暖能够更利于病害虫成长,使害虫种群增加迅速。当温度变高时,农作物的病虫生命较为活跃,还会使病虫发育历期延短,病害虫种群数量增加。例如,随着气候的变暖,麦长管蚜产量逐年增加,l育历期也缩短了,产仔期也会随着气候变暖的原因逐渐提前,温度在14.0 ℃ 时,产仔时间为24 d,温度在26.0℃ 时,产仔时间为9 d;气候变暖还对大白菜中的炭疽病的生长,是主要诱发炭疽病的原因。
2.2对农作物病害虫发生地理范围变化和危害程度的影响
在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研究中,发现生长季变暖能够让病害虫成长迅速,增大其危害农作物的程度。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在西南一些山区较为严重,发生范围也较少,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小麦白粉病已经扩展到我国湖北、安徽等一带,非常严重;在八十年代中期,白粉病又向北扩展,陕、甘、晋等地区也发生病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20世纪以后,鲁西南棉铃虫第一二代也发生变化,发生期时间提前,第三四代棉铃虫也有所提前,危害程度也明显加重。
2.3对农作物害虫危害期以及害虫的繁殖影响
生长季变暖,可以使病虫危害期变得更长,严重得话更会导致害虫繁殖世代可能会比往年增加一个代次。如苏北地区1992年―2004年,稻纵卷叶螟调查中,结果发现,稻纵卷叶螟如若自然繁殖增加一代,病害虫量就会上涨62.2倍。在福建,年平均温度比往年增加一度,就会使褐稻虱世代增加到 0.8 代。
3.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解决措施
3.1强化监测,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
监测部门要加强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发现病虫害生存的一般规律,从而根据这个一般规律建立起病虫害预警系统,并健全病虫害防治方案。通过分析研究,对未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病虫害问题进行科学预测、合理分析。同时,还要求监测部门实时监控农作物病虫害动态,全面掌握其生存规律、繁衍方式。另外,详细的农作物病虫害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也是对病虫害未来发展预测的一个重要条件,凭借这些数据,才能做出有针对性、全面、系统的预防和解决措施。
3.2开展综合防治,减轻危害损失
首先,农业部门要出台相关文件,倡导农业防治,鼓励农民种植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农作物与品种,而且要经常地松土翻耕,使农作物病虫害的死亡率增加。同时,还要及时除草,给农作物创造一个清洁环境,减少因为杂物营养性而使病虫害滋生。施肥和水分的供给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十分有用,比如对氮肥的合理使用,能使农作物植株抗虫能力增强,使病虫害发生概率降低。其次,药物防治。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必不可少,但也要对农药使用量进行合理控制,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分量,都是对农作物病虫害有效防治的措施。
篇2
1植物检疫
加强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保障水稻生产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例如,和县2008年首例细菌性条斑病,就立即采取封锁、消灭措施,以防止植物检疫对象传出扩散。
2加强预测预报
加强预测预报并及时发放宣传到户,做到有情必报。预测预报工作在如今农户分散经营且多为老人妇女的情况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预测预报可指导他们及时准确地用药,控制病害发生及蔓延,以避免造成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
3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和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大棚、中棚、小棚甜瓜后茬不少为晚粳。水稻条纹叶枯病在不同品种间表现差异很显著,例如和县近年推广的安选晚1号、宁粳2号等表现为抗耐病性,常用品种武运粳7号因感病而停用。二是合理密植及肥水管理。以增强作物抗病性,较好地抑制稻瘟病、纹枯病发生。
4物理防治
日光晒种、温水浸种,可杀灭病菌。或通过汰选种子,利用健全种子与被害种子在体型、大小、比重上的差异进行分离,剔除带有病害的种子,可达到防治的目的。
5生物防治
目前在水稻上已广泛使用农用抗菌素,如经久不衰的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和刚投放市场的四霉素等,在病害防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生产无公害农作物的首选生物药剂。
6化学防治
篇3
关键词: 水稻;病害;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即从农业生态学的总体观念出发,以预防为主,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有机地协调使用农业、化学、生物和物理机械的防治措施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病害的发生数量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达到高产、优质、低成本和少公害或无公害的目的。防治水稻病害,保护水稻安全生长,基本上有4条途径:一是改变农田生物群落的组成相,使病菌的种类和数量减少,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二是改变营养、发育和繁殖条件使之不利于病原物的生存和繁殖或增殖;三是减少农作物被害的可能性,增强或提高利用作物的抗病性、耐病性;四是直接消灭病原物。病害防治方法,按其性质可分为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植物检疫
加强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保障水稻生产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例如,和县2008年首例细菌性条斑病,就立即采取封锁、消灭措施,以防止植物检疫对象传出扩散。
2加强预测预报
加强预测预报并及时发放宣传到户,做到有情必报。预测预报工作在如今农户分散经营且多为老人妇女的情况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预测预报可指导他们及时准确地用药,控制病害发生及蔓延,以避免造成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
3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和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大棚、中棚、小棚甜瓜后茬不少为晚粳。水稻条纹叶枯病在不同品种间表现差异很显著,例如和县近年推广的安选晚1号、宁粳2号等表现为抗耐病性,常用品种武运粳7号因感病而停用。二是合理密植及肥水管理。以增强作物抗病性,较好地抑制稻瘟病、纹枯病发生。
4物理防治
日光晒种、温水浸种,可杀灭病菌。或通过汰选种子,利用健全种子与被害种子在体型、大小、比重上的差异进行分离,剔除带有病害的种子,可达到防治的目的。
5生物防治
目前在水稻上已广泛使用农用抗菌素,如经久不衰的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和刚投放市场的四霉素等,在病害防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生产无公害农作物的首选生物药剂。
6化学防治
加大植物检疫工作是农业主管部门和植保部门的重要职责,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由于种种局限不如化学防治收效快、效果明显、使用方便,因此农业生产现实中农药防治仍占据主要角色。由于当前市场的开放性,不少经营户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不知或分不清真菌细菌病毒以及它们的繁殖增殖、传播方式。因此,应加大对农资经营户的培训力度,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方法。
恶苗病是一种细菌性种传病害,发病后几乎无药可治,浸种灵或强氯精药剂浸种是防治此病的最佳方法。在苗床病害防治上,基肥不宜过多或过少,氮、磷、钾需平衡施用以提高秧苗抗病性。立枯病可用20%甲基立枯磷1 000倍液喷雾。疫病可用恶霉灵400倍液喷雾,苗瘟用三环唑或稻瘟灵防治效果较理想。在大田病害上,条纹叶枯病可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麦收前后防治灰飞虱以减轻其发生危害,药剂宜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直播稻宜选在6月上旬,避开灰飞虱发生高峰期;并实施健身栽培,合理密植和合理施肥,提高作物抗病性。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用强氯精浸种,杀死附着在种子上的真菌和细菌;秧苗二叶一心期后用36%三氯异尿酸900g/hm2对水450kg喷雾,隔5~7d再喷1次;水稻成熟后,秸秆需带出田外处理,稻谷单独存放,谷壳集中销毁,不可扫入粪坑作农家肥下田。防治纹枯病可实行健身栽培,合理密植和合理施肥,还可用井冈霉素或三唑酮防治,效果很明显。防治穗颈瘟可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或耐病品种,科学施肥,浅水勤灌;在孕穗末期至抽穗始期用20%三环唑或30%稻瘟灵乳油防治。防治稻曲病应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氮、磷、钾合理施用,浅水勤灌,干湿交替,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后期少施或不施氮肥;还可用40%井·蜡芽可湿性粉剂或好立克于破口前后防治2~3次。
参考文献
[1] 杨永进,黄水坤,周少华,等.20%康宽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88.
[2] 吴晓峰,张立洋,邱晨,等.不同杀虫剂对水稻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16):7527-7528.
[3] 郑淑华,李玉民,徐利敏.30%琥胶肥酸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53-54.
[4] 王永君,黄正道.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寒地水稻病害防治中的一些问题[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3):38.
篇4
关键词:玉米;疾病;有机施肥;合理种植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78-1
1 浅谈常见的玉米疾病及其病状特征
1.1 黄叶苗
黄叶苗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玉米和水稻等农作物的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对于玉米一旦得了这种疾病。玉米的幼苗,秧苗叶色淡绿,逐渐褪绿变黄,叶尖先黄,然后沿叶脉由上向下扩展,导致空秆和秃顶增多,严重时植株全株枯死,造成减产甚至部分绝收。黄叶苗主要是由于土地干旱或者土地的透气度不足而导致植被的供氧不足而引发的。
1.2 白化苗
植被的白化苗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植被的DNA控制叶绿素合成的片段的缺失或变化,从而无法制造叶绿素。而玉米的白化苗症状主要表现为前期叶片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呈现淡黄色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但是叶脉的颜色仍然是绿色,而基部会呈现紫色的条纹,再生长10天左右,基部的紫色条纹会变为黄白色,而叶肉会明显的萎缩,较为严重时会呈现大片的白色玉米田。
1.3 紫叶苗
与白化苗相同的是黄叶苗也是由于基因的突变而引起的玉米叶片发黄的疾病,这种疾病在玉米幼苗时期最明显。所以在我们选择玉米幼苗的时候要格外注意。
1.4 玉米矮花叶病苗
玉米矮花叶病苗又被叫做花叶条纹病。此植被疾病是自70年代后期以来,广为流行的一种新病害。玉米矮花叶病在玉米生长的整个时期都可能受到病害发病初期,首先在最幼嫩的叶片上表现不规则、浅绿或暗绿色的条点或斑块,形成斑驳花叶,并可发展成沿叶脉的狭窄条纹。生长后期,病叶变成黄绿色或紫红色而干枯。病株的矮化程度不一,早期感病矮化较重,后期感病矮化轻或不矮化。早期侵染能使玉米幼苗根茎腐烂而死苗。受害植株,雄穗不发达,分枝减少,甚至退化,果穗变小,秃顶严重,有的还不结实。玉米矮花叶病苗是一种通过病毒侵害的一种难产的疾病,所以在种植玉米的时候要经常清除田间杂草,拔除感病弱苗,选用壮苗移栽,减少毒源。
1.5 青枯病
青枯病是一种多种农作物都易感染的疾病。青枯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患了此病的植被日间会呈现萎靡的症状,而到了夜间会有所好转。但是不久后,植被就会呈现青枯症状而彻底枯萎。一般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
2 浅谈玉米疾病的防治措施
2.1 合理安排玉米的种植密度
玉米弄否健康的生长从而获得高收益根玉米的生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玉米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浓度等诸多方面,而合理的安排玉米的种植密度能充分和高效的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固定面积的土地尽可能多的去种植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玉米的种植密度高会严重影响每一株玉米接受光照的程度和氧气的吸收量,如果光照不足或氧气不足会导致玉米的产量低、质量差,造成田间郁避,田间湿度大,后期伴有降雨,病害达到一定的发病条件,就会迅速发生。玉米的种植密度应该因品种、因地、和气候条件灵活掌握,这样才会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发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2 玉米的科学施肥和常见病的防治
合理施肥防治玉米疾病的发生和获得高产高质量玉米的科学方法。根据玉米种植人员长期的工作作结,科学的玉米所施基肥:氮、磷、钾各施1/10;苗肥: 施氮肥1/10,磷肥2/10,钾肥3/10攻;秆肥:施氮肥2/10,磷肥4/10,钾肥6/10。然而根据情况不同也可以有所调整,比如在玉米间苗后,适时补施氮肥,能有效的防止黄叶苗病的发生。用0.4~0.6g的硫酸锌加水100斤进行喷雾,每隔7天喷1次,只需2~3次能防治玉米的白化苗。用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1~2次,一般隔7~10天喷1次可以防治紫叶苗。增施钾肥,如果没钾肥可补施草木灰。对缺钾严重地块,可在苗3叶期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钾宝、草木灰浸出液进行幼苗喷雾可以有效的防治黄绿苗。
2.3 合理搭配种植
农作物和农作物之间合理的搭配种植有时候可以起到互补互利的效果。比如大豆,玉米与大豆适合种在一起。大豆是固氮作物而玉米是耗氮作物,两种作物种在一起的话可以相对减少化肥的使用;同时玉米属于高秆作物,大豆属于矮秆作物,两种作物一起种植还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3 总结
篇5
关键词 绿色植保;公共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江苏盐城
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127-02
盐城市是农业大市,土地面积为1.7万km2,全市耕地约77.33万hm2,人口8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6万人。近年来,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33.33万hm2左右,粮食产量连续9年增长,2012年超过660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随着种植制度、气候条件和品种布局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有了很大变化,新的有害生物入侵加快,加强病虫害预警监测,能有效阻截有害生物入侵,科学防控病虫害,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降低农药化学品的投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农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的客观需要,更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加快推进传统植保向现代植保的跨越式发展。
1 树立并强化“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理念
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指导下,要树立并强化“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理念,以控制病虫危害为前提,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出发,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树立控害、保质的意识,既要控制病虫害危害,又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1]。农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农产品质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在农产品进口方面设置技术壁垒,提高技术门槛,因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影响出口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屡见不鲜。
2 大力推广植保绿色防控技术
2.1 健全测报队伍,提高测报水平
病虫预报不准就会乱打药、多打药,造成农药累积残留,因此,要建立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病虫测报队伍,加强学习,努力实践,提升业务水平,准确预报,提高病虫防治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2.2 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
防治策略的科学与否,决定防治水平的高低和化学投入品的多少,因此要制定科学的病虫防治策略,如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采取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烟粉虱的防治采取大棚防扩散保田外,稻飞虱的防治采取治上压下的防治策略等。科学的防治策略可以减轻农作物后期病虫防治的压力,减少农药的用量。
2.3 协调应用各项措施控制病虫害
化学防治在突发性、暴发性病虫控制上功不可没,但化学防治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在控制病虫害的危害上,要充分协调其他非化防措施的应用。一是大力推广农业措施,压制病虫发生基数。选用优质的抗耐病虫品种,如抗耐条纹叶枯病品种控制条纹叶枯病、转基因棉花抗棉铃虫等咀嚼式口器害虫等在控制病虫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许多农艺措施也有很好的效果,如水稻、玉米适期播种预防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粗缩病,大棚高温闷棚预防土传病害,大棚无滴膜、暗灌技术减轻大棚病害的发生等,要把农艺措施与病虫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充分协调应用物理措施防治病虫。一般是指使用性、光、色来刺激、吸引害虫的“三诱技术”杀虫,控制病害发生,杀死、驱避或隔离害虫,可以不用或少用农药,在保护农作物免受虫害的同时,让农作物避免农药伤害,还能让生态环境避免农药污染,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放心食用没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比如蔬菜和水稻秧田推广防虫网,物理阻隔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农药用量,在山东省蔬菜生产推广的灯诱、、性诱面积很大,黑光灯、高压汞、双波灯诱杀害虫成虫,用黄板、蓝板诱杀烟粉虱、斑潜蝇、蚜虫,用昆虫性诱剂诱杀成虫均有很好效果,可以大力推广应用[2-3]。
2.4 积极推广优先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农作物杀虫除病的理想选择。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极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正常的物质循环方式。因此,生物农药对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安全、无污染,将逐步替代污染严重的化学农药,阻止化学农药对环境、水源、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对农产品及其生态绿色食品的安全意义重大。在使用农药时,首先选用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目前,生物农药品种越来越多,有的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Bt、病毒制剂等的防效并不比化学农药差,有的生物农药毒性很低,如壳聚糖、寡聚糖等。其次选用仿生及作用机理独特的农药,如昆虫生长调节剂、新烟碱类杀虫剂、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等,这些品种活性高,对环境污染小,且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目前,许多省市已经采取了对使用纯生物农药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补贴。盐城市在这方面要进一步做工作,加大力度,争取政府出台相应的补贴和奖励政策,提高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的应用比例。
2.5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重视安全间隔期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既能控制病虫害的危害,又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要加强轮换用药,延缓病虫产生抗性。二要推广新型低毒、高效农药,对环境友好,持效性好,推广农药增效助剂,减少农药用量。但是只注意化学农药的效果和使用技术,忽视了每种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期,这往往是造成农产品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要重视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期,在安全间隔期内用药。
3 创新植保推广方式
3.1 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
近几年,国家和省十分重视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在政策、资金、物资上予以扶持,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展多形式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壮大防治组织的实力,扩大防治组织的服务能力。截至2012年,盐城市登记注册的服务组织达到347个,全市统防统治面积逾33.33万hm2,开展全程病虫防治服务的面积超过3.17万hm2,水稻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0%以上,高产示范片达100%。
3.2 加强植保信息服务
广播、电视、网络、电话已经入村进组到户,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的强大宣传能力,积极开展植保可视化服务,以农民能理解的图文、能学会的方法、能看懂的现场,宣传绿色防控技术,只有让绿色防控技术被广大农民所认识、接受和掌握,才能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安全[4]。
3.3 积极开展植保专家挂钩和坐诊服务
将植保专家挂钩到农业示范区、生产基地等大范围的种植区,全程负责植保技术指导服务,开展网络专家咨询服务,及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解决农户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 张政兵,欧高财,王继东,等.新形势下植保工作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9(9):1163-1165.
[2] 郝伟,任兰花,赵平厚.加强基层植保工作 促进植保可持续发展—郓城县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做好基层植保工作的路子[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3):34-35.
篇6
关键词:多源图像;融合技术;棉花;病虫害;识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TP391.43;S4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555-03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事农业劳作的劳动力总数急剧减少,农业生产与加工的逐步自动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从传统的根据农业部的病虫害监测调查规范进行调查,通过人工调查、人工记录,到微小昆虫自动计数技术、昆虫诱捕自动记录装置来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监测,这些信息收集和数据管理都存在劳动量大、效率低、数据误差大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融合技术在军事、气象、医学、土地资源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如何将图像融合技术应用在农作物病虫害中是极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1 棉花病虫害诊断技术研究意义及发展趋势
棉花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一直在中国和湖北省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品种、栽培制度、生态环境等变化及棉花生长环境日益恶化,病虫害有不断加重趋势。危害棉花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黑斑病、枯萎病、黄萎病等,炭疽病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发生尤为严重,一般苗期发病率为20%~70%,严重时可达90%;黑斑病在阴湿多雨年份往往猖獗流行,给棉花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而枯萎病在棉区一直发生较多,死苗严重,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末枯萎病得到控制后,黄萎病上升为棉花第一病害。目前黄萎病发病面积达到全国棉田面积的50%以上,发病后棉苗减产30%~70%,有的甚至绝产,而且严重影响棉花品质。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棉花病虫害有效防治及控制已迫在眉睫。
1.1 棉花病虫害诊断技术的研究意义
在进行植物保护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各类方法中,化学防治是投入少、见效快、收效大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针对在大生态区域内可能暴发成灾的重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迄今仍是最快速而有效的方法,一般可以挽回15%~30%的农作物产量损失。使用农药(各种杀菌剂、除草剂等)进行化学防治在世界各国一直占主导地位,它投入较少,防治迅速,特别是当大面积、暴发性病害发生时,只有化学防治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样,在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化学防治仍然是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对棉花危害的最后一道把关防治措施。但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这些农药会通过空气、水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又由于棉花病虫害症状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农业生产者受个体素质和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正确合理地判断病情,导致滥用农药、化肥等引起更大的危害;此外,由于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在减少,由劳动力不足带来的农业减产问题已日趋严重。所以,精确作物病虫害管理和机械化变量施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势在必行。为实现精确的棉花病虫害管理和变量施药,首先要能够准确地识别棉花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传统的方法主要依靠生产者或专家经验来判断病虫害原因及其危害程度,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做到对病虫害做出精确定量分析和判断,因而容易造成不合理的病虫害防治,也对生产管理者的农技水平要求较高。一些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虽然能识别诊断棉花病虫害,但是过程复杂,不能进行实时处理。随着信息技术、光谱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使基于生物信息的作物病虫害智能识别诊断成为可能。通过多源图像融合技术快速准确地获取棉花病虫害信息,对已发生病虫害的棉花区域根据病虫害程度实行定量喷施农药。这样既可大量节省农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同时大幅度减轻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棉花病虫害防治水平。研究多源图像融合技术对农作物病虫害诊断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经济价值。
1.2 棉花病虫害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纵观近几年国内对作物病虫害智能识别诊断的研究,目前对棉花作物病虫害识别诊断主要集中在以专家系统为代表的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光谱技术上,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棉花作物病虫害识别的研究报道较少[1,2],而结合光谱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研究的则未见报道。目标的高分辨率和高识别率是对获取目标信息的基本要求,仅仅利用可见光范围或在近红外范围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作物病虫害识别诊断,其单一光谱不足以准确、全面反映作物病虫害的差异,还需利用其他生物信息对其补充和加强,以达到全面地反映作物病虫害的差异[3]。
为了实现对低探测性目标的探测和识别,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目标探测系统,而由多源传感器组成的光电成像系统是最为常见的目标探测系统。图像融合就是利用各种成像传感器得到的同一目标或同一场景的图像,综合这些不同图像的冗余信息和互补信息,以获得更为全面准确的图像描述。为此,针对湖北省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综合利用光谱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基于多源图像信息(可见光和近红外视觉图像信息)融合棉花病害(炭疽病和黑斑病)识别诊断技术。深入研究作物在不同病虫害危害下的反射光谱特性及变化规律,确定光谱敏感波段及其特征表现,提取可以有效表征作物不同病虫害条件、不同危害程度下的计算机视觉图像的灰度、纹理、形态特征信息和近地光谱特征信息,探索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病虫害识别诊断方法,构建病虫害智能识别系统,为精确作物病虫害管理和机械化变量施药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2 多源图像融合技术
图像融合[4]是对多幅源自同一场景的图像进行综合,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易于机器识别为目的,产生比单一信息源更为精确、更完善、更可靠的图像。多源传感器图像是由成像机理不同的多种传感器获得的图像。由于每种成像传感器都是为了适应某些特定的环境和使用范围而设计的,具有不同成像机理的多种传感器获得的图像之间存在信息的冗余性和互补性,通过对其进行融合,能够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图像信息的利用率。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采集图像数据的手段不断完善,出现了各种新图像获取技术。如今图像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遥感、计算机视觉以及军事等领域[5]。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取检测数据,如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超声成像、核磁共振、计算机层析、血液细胞自动分类计数、癌细胞识别等极大地提高了准确率[6,7];图像融合技术在遥感雷达卫星的发展后,已成为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的重要研究热点,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地形测绘等[8]。图像融合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目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农产品的无损检测和农作物生长态势及产量评估方面。如采用互信息最佳阈值迭代优化分割法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进行融合来对番茄成熟度进行无损检测研究[9];通过加权平均融合法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实现对苹果进行无损检测研究[10];采用蚁群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的图像融合技术对作物几何参数进行测量。
多源传感器图像融合系统一般有3种类型: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
2.1 像素级图像融合
像素级图像融合是通过对源图像进行预处理和空间配准,对处理后的图像采取适当的算法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后再进行显示和后续处理。简单的像素级融合方法主要有:像素灰度值平均或加权平均,像素灰度值选大,像素灰度值选小。简单的像素级融合方法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应用范围有限,融合结果不理想。故现在的融合方法多采用基于对源图像的多尺度分解。这种分解方法是一种多尺度、多分辨率的图像融合方法,是在不同尺度、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分解层上分别进行融合。这种融合方法能明显改进融合效果[11]。
2.2 特征级图像融合
特征级图像融合是从不同的成像传感器所获得的同一对象图像中提取一些特征,产生特征矢量,然后对这些特征矢量进行融合。特征级图像融合是中间层的图像融合,精度一般。其融合方法有基于假设前提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和基于知识的方法。
2.3 决策级图像融合
决策级图像融合是最高层次的融合,是首先依据每一个成像传感器所获得的同一对象图像各自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识别和判决后,做出独立的决策,然后将这些独立的决策综合起来,给出最终决策。决策级图像融合适合于多类不同传感器图像的融合,但融合结果精度较差。其融合方法有多重逻辑推理方法、统计方法、信息论方法等都可用于决策层的图像融合。
特征级图像融合和决策级图像融合方法通常应用于某些特殊场合,像素级图像融合的应用更普及,融合所得图像更有利于人眼的判读、欣赏和机器识别。对于已经配准好的图像,像素级图像融合方法不需要显式地提取图像特征,在速度和鲁棒性上有明显优势。为此采取像素级图像融合方法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使其符合人类视觉特征,融合结果更有利于对图像作进一步分析、理解和识别。
3 多源图像融合技术对棉花病虫害诊断的方法
1)在特定栽培条件下,培育不同棉花病虫害的试验样本及正常的对比样本。
2)对棉花病虫害样品的叶片和冠层进行光谱分析。利用便捷式光谱仪测量叶片和冠层的光谱,寻找棉花病虫害种类的敏感光谱波段及其反射率特征,分析不同病虫害种类和病虫害程度的敏感光谱波段反射率特征的变化规律。
3)根据光谱分析结果,构建多源图像计算机视觉采集系统,采集棉花作物样本多光谱图像,用VC或MATLAB编写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特征提取。
4)对所获取的特征应用模糊特征优选、主成分分析(PCA)和独立分量分析(ICA)进行优化组合和筛选,通过各种统计方法寻求作物病症与特征对应关系。建立图像特征与病种、病虫害程度的关系模型,利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棉花病虫害种类及程度的模式识别检测试验[12]。
4 展望
棉花是中国和湖北省主要的经济作物,长期以来棉田病虫害对棉花生产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对棉花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对棉花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各种方法中,传统的方法是依靠人们的经验确认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区域、种类和发生程度等,且是进行手工或机械喷洒农药,这不仅劳动效率低,劳动成本高,而且常规施药技术会带来农药利用率低下、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农药在作物及其产品中的残留导致对人类的危害等。所以,结合光谱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展棉花病虫害的识别诊断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小燕,史 岩,李道亮,等.棉花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5,22(1):9-11.
[2] 严智燕,廖桂平,高必达.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 415-417.
[3] YUTAKA S,TSUGUO O.Automatic diagnosis of plant disease recognition between healthy and diseased leaf[J].农业机械学会杂志,1999,61(2):119-126.
[4] 何 友,王国宏,陆大金,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5] 王 宏,敬忠良,李建勋.多分辨率图像融合的研究与进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21(1):145-151.
[6] ZHENG Y F, ESSOCK E A, HANSEN B C.Advanced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fusion algorithm and its optimization by using the metric of image quality index[J].Optical Engineering,2005,44(3):1-12.
[7] 李秋华.基于红外图像信息融合的目标检测和识别技术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
[8] 吉 微.多源气象卫星图像融合技术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
[9] 李明喜.基于多源图像融合的收获目标准确定位研究[D].江苏镇江:江苏大学,2008.
[10] 杨万利,沈明霞,严 君.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在苹果早期淤伤检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1):149-152.
篇7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推广 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179-01
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饮食的重要性。无公害蔬菜逐步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需要关注无公害技术的发展,积极推动无公害技术的使用,为无公害蔬菜种植的技术推广提出建议。
1 无公害蔬菜概述
无公害蔬菜主要是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农作物的自然生长,不对蔬菜进行过分的分为干预,保证蔬菜在生长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提升蔬菜产出的质量。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农作物原种场积极贯彻国家政策规范的要求,对农作物种植进行改革,使用新型的农作物品种,推广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
2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分析
2.1 重视种植环境管理
在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考察,保证周边的环境符合种植需要,不能使用污染的土地、水源;对种植的基本设施进行完善,保证在种植期间蔬菜不能受到污染;需要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规划管理,防止病虫害对蔬菜的损伤。
2.2 重视农业措施
首先需要对种植蔬菜的种子进行选择,使用一些质量较好,防病虫害水平较高的蔬菜,这样可以减少后期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提升蔬菜种植质量和产量。其次,对蔬菜种子进行认真的消毒处理,在种植过程中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对种植区域进行科学规划,降低病虫害的概率,减少病虫害的交叉感染和蔓延。最后,需要对蔬菜种植周边区域进行管理,将田地周围出现的杂草等杂物进行清理,保证无公害蔬菜的生长。
2.3 重视生物防治
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病虫害,无公害蔬菜也不例外,但是在进行农药的使用中,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合理使用生物农药。例如,蔬菜青虫的防治,可以使用Bt乳剂,并将一些病虫害的天敌引入到无公害蔬菜的种植中,通过生物链对出现危害的病虫害进行治理,尽量减少化学性农药的使用,降低蔬菜对人体的危害,提升蔬菜的安全食用质量。
2.4 重视物理防治
无公害蔬菜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问题,但是有些病虫害问题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避免。例如,利用银色反光腹膜技术,可以有效的对蚜虫进行防治。同时,合理的使用农家肥,这些肥料的使用,可以提升土壤本身的质量,增加土地资源的防治病虫害的能力,提升蔬菜的生长质量。
3 结合案例,对无公害蔬菜培育进行推广
3.1 案例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农作物原种场为了种植无公害蔬菜,进行塑料大棚地的建设,并在建设中对大棚的阳关照射程度、向阳情况、水源、土地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制定无公害蔬菜种植计划。
3.2 具体措施分析
重视大棚内相应光照、适度的控制,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严格的监控,对于白天和夜晚的温度进行比较,防止出现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同时对湿度进行控制,大棚内湿度根据昼夜进行区分,白天保持相对湿度在55%,夜间在85%左右,防止蔬菜出现腐烂情况。最后,需要重视透光度,保证大棚内的透光度在70%-85%之间,保证无公害蔬菜的成长。
对于绿色蔬菜的管理,还需要增加对肥料以及虫害的管理,绿叶蔬菜更容易出现病虫害,因此需要增加病虫害防治工作,科学的进行施肥,对于蔬菜的管理更加谨慎,防止蔬菜出现白斑病等问题,并采用多菌灵、农用链霉素和杀毒矾等来防治病害,但是需要合理控制农药使用数量,避免出现农药使用过量的情况,造成蔬菜的农药污染。
结束语
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技术需要进行推广,这是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在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重视环境考察,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升蔬菜种植的质量。同时,需要关注绿色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物理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少斌.常见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6,18:64-65.
[2]王立春,陈凤生.浅谈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20:121.
篇8
关键词:蚕豆(Vicia faba L.);鄂蚕豆1号;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6-4100-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6.006
蚕豆(Vicia faba L.),又称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罗汉豆等,一般认为蚕豆起源于亚洲西南和非洲北部,公元1世纪由欧洲传入我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我国是世界上蚕豆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种植地域极为广阔,从北边的内蒙古到南边的海南岛,自西北的新疆到东南的福建、广东等地均有种植,在中国的食用豆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2]。
蚕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蔬菜、副食、饲料、绿肥和养地作物[3-5]。蚕豆全株均可入药,可治膈食、水肿、吐血、咯血等症。蚕豆营养丰富,属于高蛋白、富淀粉、低脂肪、低热量食物,是人体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重要来源,是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患者较理想的食品,在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蚕豆根部共生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不但可供给植株生长,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其残枝落叶又是良好的有机物质,有利于恢复地力。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结构改变的需要和蚕豆生产的多元化、市场化,抓好蚕豆生产基础工作,对于促进蚕豆制品加工工业、饲料工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推动湖北蚕豆生产的持续发展,针对现有蚕豆品种在产量、生长习性、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的育种目标是培育高产、直立、适应性强、适宜范围广的优良蚕豆品系[6-7]。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合谷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系统选育法和定向选择法,选育出综合性状好的蚕豆新品种―鄂蚕豆1号。鄂蚕豆1号具有产量高、熟期适中、植株健壮、综合抗性好等优良特征特性,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速度,现将鄂蚕豆1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报道如下。
1 鄂蚕豆1号选育方法与过程
父本启豆1号,是原江苏省启东县蚕豆试验站于1970年从地方品种“荚荚四”中选出的变异单株,经连年选择培育而成,197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母本谷城黄白小子,是湖北襄阳市地方品种,在谷城县种植面积较大。
2003年在谷城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选择谷城黄白小子蚕豆与启豆1号作为母本与父本进行配组,得到杂交后代,2004年单粒播种后单株混收,2005~2007年对该组合进行优势观察鉴定并建立系谱,经田间和室内鉴定,分离群体中重点目标性状,选择子粒青绿色、农艺和产量性状不低于父本的单株入选,当选单株分别脱粒和编号。2008~2010年对获得的高代群体采用单株选择和株系选择同时进行,获得聚集目标性状的苗色深绿、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花紫红色、结荚集中、子粒青绿色的稳定株系,并作为决选优良株系参加多点鉴定试验。
2010~2012年该品系参加湖北省蚕豆品种比较试验和试种,多点鉴定都表现出株高适中、粒形饱满、抗倒性强、丰产性好、商品外观较好等优良性状。201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现场考察,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鄂蚕豆1号。
2 鄂蚕豆1号的特征特性
2.1 产量
鄂蚕豆1号于2010~2012年进入湖北省蚕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在武汉(鄂东点)、巴东(鄂西点)、谷城(鄂北点)3点进行,2010~2011年3个试点均表现为增产,平均产量2 769.1 kg/hm2,比对照启豆1号增产4.38%;2012年继续参加湖北省蚕豆品种比较试验,鄂蚕豆1号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3个试点均增产,平均产量达3 441.8 kg/hm2,比对照启豆1号增产12.82%。2年品种比较试验和试种结果表明,鄂蚕豆1号属中熟品种,株型紧凑,分枝力强,直立抗倒,综合抗性较好,田间表现高产稳产,子粒青绿色有光泽,种皮薄、口感好,商品外观好,经济价值高,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2.2 生育期
鄂蚕豆1号播种至出苗10 d左右,出苗至开花140 d左右,开花至成熟43 d左右。2011~2012年湖北省蚕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表1),鄂蚕豆1号的全生育为195 d左右,比对照启豆1号早2 d,为中熟品种。
2.3 农艺性状
鄂蚕豆1号具有苗色深绿、直立生长、茎秆粗壮、株型紧凑、单株荚数较多、结荚性较好、稳产、粒形饱满、商品外观好、较抗病等优良的农艺性状。
2010~2012年湖北省蚕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1)表明,该品种株高85 cm左右,主茎分枝4~6个,复叶椭圆形,花色为紫红色,单株结荚20荚左右,幼荚绿色,成熟荚深褐色,荚壳薄,荚长8.0 cm,单荚粒数2.7粒左右,新收获干子粒种皮青绿、皮薄,百粒重85 g左右,子粒商品性好,成熟一致,可一次性收获。
2.4 品质和抗病性
2014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鄂蚕豆1号干子粒的总淀粉含量为38.3%,粗蛋白质含量为27.5%,粗脂肪含量为0.9%。赤斑病和褐斑病是蚕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病害的发生与轻重直接影响着产量和品质。在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鉴定试验中,鄂蚕豆1号这2种主要病害的发生均较轻,表明该品种具有一定的抗病性。
3 适宜区域及栽培要点
3.1 适宜区域
适宜在湖北省及同类型生态地区推广种植,省外种植时要先进行引种试验。
3.2 栽培要点
3.2.1 选用良种,精选种子 鄂蚕豆1号播种前选择粒大、胚部饱满、色泽一致、皮色光亮,无病虫害的子粒作种,种子在阳光下暴晒2~3 d,以提高发芽率,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3.2.2 选好茬口,精细整地 蚕豆忌连作,与非豆科植物实行3~4年的轮作制度。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翻耕晒垄,疏通土壤,秋后进行浅耕保墒,保持土壤水分。蚕豆不耐渍,在冬春降雨较多的年份和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做到边沟、厢沟、十字沟沟沟相通。
3.2.3 合理密植,科学种植 湖北平原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0月5~25日,丘陵、高山、半高山地区为10月5~15日。穴播行距50 cm,穴距23~25 cm,每穴播种2粒,每公顷基本苗9万~12万株。播种时随种撒施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虫,播种后土壤板结时应及时松土,发现缺苗断垄时,及时补苗。
3.2.4 科学施肥,培育壮苗 蚕豆施肥以基肥为主,中等肥力的地块可基施复合肥375 kg/hm2,地力较差的田块还应适当补施腐熟的农家肥作种肥一次性施入,开花结荚期结合防病治虫,用0.3%~0.5%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7 d一次,连续追肥2次,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效果[8-9]。
3.2.5 清沟排渍,中耕除草 湖北播区在蚕豆现蕾至盛花期阶段恰逢梅雨季节,注意清沟排渍,做到厢面干燥、沟底微裂,使根粗节密,叶健肉厚,抗寒、抗病能力增强,结荚率提高。蚕豆苗期、分枝期容易滋生杂草,在齐苗后7~10 cm高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现蕾开花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既改善土壤的透气性,促进养分的分解转化和利用,又有利于蚕豆根瘤的形成[10]。
3.2.6 适时控高,保荚增重 在初花期,如苗棵密度过大,可把弱苗枝和无效分枝除掉;适期打顶摘心,蚕豆开花10~12层时打顶,打顶不摘展开叶和开放花,而是摘除所有有效枝顶尖的心叶和花蕾,打顶应在晴天进行,以促进伤口愈合[11-12]。
3.2.7 综合防治,减少病虫 清洁田园环境,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和病荚。虫害的防治药剂:播种时用50%辛硫磷乳油150 mL对水2~3 kg拌干细土10 kg撒施土壤,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蚜虫发生重时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 g对水20 kg进行叶面喷雾,每周1次,喷施2~3次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病害的防治药剂:蚕豆赤斑病在气温10 ℃左右时开始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此时应开始防治,防效较好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70%代森锰锌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全株喷雾,隔7~10 d防治1次;防治锈病用粉锈宁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锌75 g对水50 kg喷雾,每隔10 d喷1次,在发病初期喷施,防治1~2次效果最佳[13-14]。
3.2.8 适时采摘,保证质量 鲜荚的采收可分两批进行,当豆荚饱满、子粒充实、呈白绿色时即为鲜荚采收适期,采摘时注意不使茎秆受伤,采后及时进行保鲜处理,并尽快上市销售。干子粒的采收,当植株中上部荚80%变黑时收获,大面积采收于植株大叶片枯黄、豆荚变成黑褐色时用镰刀连同茎秆一起收割,并将蚕豆捆立于地面晒干或风干后再脱粒,严防湿脱或子粒暴晒。蚕豆脱粒后水分含量还较高,宜在豆粒含水量11%~12%以下时用药剂熏蒸后入库贮藏[15]。仓库环境要保持干燥、密闭和相对低温的条件,严防鼠害、雀害、虫蛀及有毒物质的污染,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无杂物。农家收获的蚕豆量少,可用瓦坛或瓦缸等容器贮藏,坛和缸内的底部应放一些生石灰以吸收水分。
参考文献:
[1] 谷成林,段红平.中国蚕豆生产的回顾与发展趋势[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5):671-675.
[2] 李 莉,万正煌,陈宏伟,等.外引蚕豆种质资源鉴定与形态多样性[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3):5700-5704.
[3] 宗绪晓,包世英,关建平,等.蚕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 徐东旭,姜翠棉,宗绪晓.蚕豆种质资源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4):399-406.
[5] 王晓娟,祁旭升,王兴荣.蚕豆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633-636.
[6] 陈宏伟,万正煌,李 莉,等.湖北省食用豆类生产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40-41.
[7]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8] 李艳花,杜成章,陈 红.肥料和密度对蚕豆产量及生长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4):1556-1561.
[9] 袁星星,陈 新,陈华涛,等.适合中国南方栽培的蚕豆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0(5):208-210.
[10] 古璇清,王小军,易小兵.冬种蚕豆需水规律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3(11):1-4.
[11] 吴春芳,卞晓春,尹淑瑜.打顶对蚕豆越冬设施栽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2):134-138.
[12] 孟桂元,贺再新,孙焕良,等.作物打顶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144-148.
[13] 陈 新,袁星星,崔晓艳,等.蚕豆病害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108-112.
篇9
[关键词] 泸西县农药减量控害 做法 成效
[中图分类号] S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52-02
近年来,泸西县农业生产发展迅速,蔬菜面积已达十三万亩,水果面积已达十九万亩,其它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农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极大的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但是随着泸西县农业高速发展,病虫害种类也不断增加,发病率越来越高,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民滥用,乱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短短几年时间泸西县一年的农药使用量已从过去的一千万增长到现在的五千多万。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农药,已成为泸西县发展无公害农业产业的关键问题,泸西县针对本县农药使用现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控制农药使用量一系列措施,收到良好成效。
1 农药使用现状
我们技术人员对近几年我县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
1.1 杀虫剂使用总量有所减少,尤其是有机磷农药使用量减少明显。据我们分析,近年来,国家对有机磷农药管控力度加大,减少了有机磷农药的登记和使用。另外有些有机磷农药使用时间长,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如玉米地使用苗后除草剂前后7d内不能使用有机磷农药及蚜虫对氧乐果,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产生了抗药性。
1.2 杀菌剂使用总量有所增长。目前我县土地流转面积大,打破了水稻、小麦、玉米的常规种植模式,流转土地大多转向为瓜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了杀菌剂的使用量;另一方面,近年我县农作物病害发生严重,农民的防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增加了杀菌剂的使用量。
1.3 玉米、烤烟除草复合制剂使用量增加。由于苯磺隆、2.4-D丁酯乳油等药剂防治杂草范围笮,为扩大杂草防治范围,农民越来越乐意接受一些复合制剂。
2 存在问题
2.1 药剂选用、使用不当,乱施、滥用现象严重。
据我们技术人员调查了解,我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水平都较低,病虫害防治知识不足,再加上农药复配剂较多,大部分农民不会合理科W使用农药造成农药浪费、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超标。据调查70%的农民在施药时都会加大浓度,30%农民不会轮换使用和正确混配农药。
2.2 施药方法不科学,操作不规范,施药水平不高,严重乱费农药。
由于文化水平限制,农民施药方法不科学,只图简便,对气温、风向、日光对农药安全使用的影响不清楚,特别是除草剂使用不当,经常造成药害。
2.3 农药安全意识薄弱。
使用农药时只注重效果,不考虑农药毒性。使用农药随意性大,见虫即施,见病就用,次数泛滥,加快了靶标群体的抗药性这样做固然杀死了大量病虫,但对非靶标群体甚至天敌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伤害,破坏了我县的生物多样性。此外,任意抛撒废弃农药及其包装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2.4 施用器械落后。
目前广泛使用手动喷雾器,品种少,性能落后,喷雾部件品种单一,喷雾技术粗放,这种施药方法几乎有30%以上的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农药使用器械落后,且使用者安全用药意识差,不注重器械更新、维护,“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容易造成使用者中毒、农药流失以及环境污染。
3 农药减量控害的做法
3.1 加大农药执法管理力度
针对目前泸西县农药市场部分产品质量不高和标签问题较多的情况, 我们农药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狠抓农药市场的管理,杜绝违禁的高毒农药在市场出现。净化农资市场,从源头上控制假冒伪劣农药的出现。
3.2 加强培训,使农民安全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开展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充分利用培训班、技术咨询、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重点地向农民和农药经营户进行安全用药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用药知识。
3.3 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上曾今风光一时,并为农业生产的抗灾夺丰收立下功劳,农民也曾习惯使用它们。新形势下,作为植保部门,我们必须加大新农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减少高毒、高残留、高污染的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力争全县80%以上农户均能自觉遵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4 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使化学农药减少30%以上,粮食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0%以下,经济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下,农药残留控制在允许水平之内。同时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5 积极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工作,结合往年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做好本县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情况。并提供防治适期、防治方法、防治药剂。每年病虫情报50-60期,印发病虫害防治手册5000多份,为农民有效防治病虫草鼠害提供有力依据。
4 成效
4.1 农民施药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加强农药市场管理和农药使用技术培训等措施,改变了过去农民“见虫喷药”、“惜水不惜药”的错误用药习惯,大部分农民能够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适量用药和合理轮换使用农药。人们由过去被动防治变为主动防治,在病虫害最佳防治时期,用最少的农药剂量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杜绝了高、剧毒农药的使用,农民安全用药意识进一步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了80%以上,病虫草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篇1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食品安全逐渐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可分为生物性因素和化学性因素。其中化学因素主要指汞、镉、铅等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及农用化学物质等。而农药则是农用化学物质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随着农药的大量及不合理使用,食品农药残留问题日益显露。
关键词:农药;科学;使用;食品安全
农药作为解决作物病、虫、草害,保证农作物丰产丰收的重要手段,在粮食生产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物资。自2007年1月1日禁用6种高毒农药——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磷胺以来,截止2016年1月我国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高毒农药达33种,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达23种。然而要想彻底根除农药的滥用现象,国家政府部门不仅要从法令和监管上不断的完善,而且要把宣传教育和引导农药科学使用工作做好。
1农药造成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
1)农药施用后黏附在农作物上并被吸收转运到农作物各部分;
2)农药污染土壤、空气和水;
3)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
4)与农药混放储运或将农药用于防治害虫和畜禽体内、体外寄虫、螨类。据研究,经过大气和饮用水进入人体的农药仅占10%,而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占90%。
2科学使用农药的几个方面
2.1农药品种的合理使用和混用
农药品种的合理使用是说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病虫草害发生的时间特点、复杂程度等因素,选择特定的有效成分或混合成分。目前在我国农业部登记的有效成分中,农药品种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调节剂四大类。在这四类农药中又有以下几种类型,如铲除、治疗、预防保护、调节等。对于每一类型的农药的使用都要因时、因地、因天气综合多方面的原因选择恰当的农药,从而起到即能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又能减少农药药效浪费、控制农药残留量和保护环境的目的。针对某种作物上常发的病虫草害我们可以选择预防累药剂,如封闭性除草剂封闭田间主要杂草、内吸性拌种剂趋避地下害虫及地上害虫,在作物发病前或固定的发病时期喷洒相应的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病害等等;针对突发性的病虫害可采用治疗性药剂解决问题;对于因气候问题生长不良的情况利用调节剂进行调理;对于混发行病虫害要合理搭配药剂在化学性质不冲突的前提下,最好搭配有相互之间有增效作用的药剂解决病虫害问题。
2.2农药使用时期的科学把握
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及气候特点,有害生物危害农作物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常年的统计分析,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抓住关键用药期,精准施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桃树上防治桃小食心虫,根据它一年发生一代的发虫特点,抓住其产卵至孵化这一时期,准确使用杀卵药剂和高效低毒的杀幼虫的药剂,这样可以避免农户因害怕其危害而在整个生育期不断的用药,从而造成农药的浪费和在果实中的残留积累。
2.3多种农业措施和使用农药相结合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然而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我们常见的农民使用的措施多为化学防治(俗称打农药),除此之外的其他措施多数农民闻所未闻,有些知道,但是因为麻烦或者投入成本过高而放弃使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打农药上来。例如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上的一种常发病害,在阴雨天气下5~7天一次用药,天气晴好时10~15天一次,然而通过搭建避雨棚可以有效控制霜霉病的发生,从而减少此类药剂的使用,因成本及其他方面的原这该种种植模式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还是以农药防治为主。类似此种的农业措施和生物措施还有很多如深耕除草、黄板幼虫、黑光灯除虫、释放害虫天敌等等,这些被人们忽略的农业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农药对人的危害。
2.4注意每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这是确保农药残留在安全范围以内的最后一道关口,尤其在果园和生食蔬菜上用药,最后一次喷药与收获之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以防人畜中毒。前些年出现的毒韭菜、毒姜时间都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农药的科学化使用还包括很多方面,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理论到实践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农药科学化使用是控制农药在食物中残留的第一步,只有农业从业人员掌握科学的知识,不断的总结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才能不断的完善科学化使用农药的内容,将农药对人类的危害降到最低。
2.5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
尽量使用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等环境友好型的农药剂型。随着科学的发展,农药有效成分趋向低毒化和高效化,同时与环境的亲和力也进一步提升。如在前些年风靡一时的有机磷农药,因其卓越的治虫效果而得到农民的认可,然而因毒性和残留问题而被国家逐渐的限制使用。而近些年出现的酰胺类药剂从毒性上,还是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上、以及残留等方面都明显的优于有机磷类农药。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一些对环境存在威胁的剂型正在逐年淘汰,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正在逐渐成为市场上主导的剂型。农药领域这些技术更新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农药被使用的频率及农药使用在食物中的残留,从而降低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量。
3结语
食品安全及农药残留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是硬件;科学的进步、农民及执法人员的素质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意识的增强等是软件。我们只有软硬结合,才能使硬件更加完善,软件更加高效,从而在人类与食品安全这一战役中打的稳打得赢,从而保证人类的安全及后代的繁衍生息。
参考文献
[1]杜相革,单绪南,刘志琦,等.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J].中国农学通报,2004,(1):122-125.
- 上一篇:对科技进步的认识
- 下一篇: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