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技进步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科技进步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技进步;人的发展;良性互动
[作者简介]陈瑜,湖南商学院理论课部副教授,湖南长沙410205
[中图分类号]B089.3;B82-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167-04
科学是人类探索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利用客观世界的规律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活动及所形成的方法和手段。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密切联系,二者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尽管科学和技术各有特点,但它们作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及其成果,都是人类自身能力的体现。科学技术一旦产生又反过来对人类发展产生影响。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关联,并且随着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远,科技进步与人及人类命运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类能力和智慧的增长,人的发展也需要科技进步提供力量。但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制约人类发展的异化因素。考察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的内在联系,探究科技进步给人类发展造成异化的原因,寻求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
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其实践活动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人作为社会化的理性存在物,当其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感到自然匮乏,不能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时候,人们则按照人特有的方式即理性的方式利用外部自然物和自然力,实现自己的欲望,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理性活动的成果就是科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越来越高,人类现实需求的范围和层次亦随之不断拓展和提升,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更多的要求,人类理性活动的科学技术含量也日益提高。作为人类理性活动的成果,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在这样一个人类不断超越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类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是科学技术得以进步的不竭的动力。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见证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科技进步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能力发展的结果,因而反映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马克思曾经把作为科技成果的机器看作“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的器官”和“物化智力”。他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包含着科学技术成果的“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心理学”。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每一次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都离不开科技进步给人类准备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手段。正是科学的理性、务实求真精神使人类摆脱宗教神学的枷锁,开始人类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正是科学技术的第一次革命使人类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进入到机器工业化时代,从此人类文明大踏步的前进。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的发现发明都对人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造成冲击,引发变革。
科技进步作为人类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成果,在本质上和人的发展是一致的,二者相互促进。但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们是探索和利用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活动,具有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轨道;另一方面又是一项社会化的活动,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诸如社会制度、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等影响。由于人的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局限性,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向度认识不全面,对客观规律的把握不充分,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后果认识和控制不足,对人类活动成果的分配利用的制度建立不健全,导致科学技术在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的发展上表现出多重效应,这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制约因素。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人类发展过程的产物,其消除同样需要人类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二、科技进步对人的发展具有多重效应
人的发展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构成人的本质的各方面的发展。根据马克思的人学观点,人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作为类,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面上,人的本质是劳动。(2)人作为群体的存在,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面上,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3)在个体的层面上,人的个体本质是人的需要。人的本质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定内涵,就是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充分的发展。从第一个层面来看,人的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第二个层面来看,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从第三个层面来看,人的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发展,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独特的才能发展,潜能的发挥。
科技进步对人的发展表现出多重效应:
在第一个层面上,科技进步在提高人对自然的主体性的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对技术的自主性;在加强了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的同时,又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科技进步使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人类借助科学技术把自然作为自己支配和控制的对象,使人成为自为的主体性存在。但随着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强大,其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影响也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越来越强大的同时,在自己所创造的科技手段面前却越来越弱小,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技术,日益受到技术的控制而丧失自身的主体性。“人创造了种种新的、更好的方法征服自然,但却陷于这些方法的罗网之中,并最终失去了赋予这些方法以意义的人自己。人征服了自然,却成为自己所创造的机器的奴隶。”
科技进步拓展和深化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广度和深度,使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得到加强,改变了人类受自然控制和摆布的境地,提高了人类相对于自然而言的生存能力和自由度,成为世界的主人。但在人类不断征服和控制自然界的过程中,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无以复加的破坏,环境恶化、温室效应、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在第二个层面上,科技进步在丰富了人类的社会关系的同时又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在加强人们对社会关系的控制和管理的同时也加深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压迫。科技进步如交通、电信业的发达,缩短了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打破了地域的界限,扩大了人与人交往的区域范围。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更进一步突破时间的限制,使全球不同地区的人们通过网络,瞬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切磋观点。网络交往还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虚拟交往形式,一改现实中面对面、实打实、确知对方身份的交往方式,使交往者摆脱身份、职业、等级和各种礼节和交往规范的约束,自由选择在线的任何对象进行交往,大大增加了人们交往的自主性和平等性。然而,在高度信息化的网络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机会大为减少。并且网络的虚拟藏了交往者的身份,使现实中已有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因约束对象不明确而丧失了约束力,从而为网络“造假”提供了便利,网络信息真假难辨,造成网络交往的信任危机,更进一步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科技进步尤其是管理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更为理性和富有成效。信息网络技术使政府和企业能够快速便捷和充分的把握社会问题信息和企业内部问题及市场信息,对之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理性决策,迅速作出反应,使社会运行和企业运作更加高效有序。但在有些情况下科技进步也会增强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统治力量,如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把科学技术作为剥削工人的手段给使用这些技术的人们带来巨大的压迫,“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而事实上,以社会劳动为基础的所有这些对科学、自然力和大量劳动产品的应用本身,只表现为剥削劳动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此外,大量的科学技术被用于武器的研制,成为国家间进行军备竞赛的工具和手段,原子弹、核武器的出现威胁着全人类的和平和安全。
在第三个层面上,科技进步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使人“非个性化”、“工具化”。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自由劳动时间增加,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进行学习、娱乐,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利于培育人们独立的个性、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竞争的加剧,也必然要求人们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增强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但在科学语境下,人被视为客观对象对之进行规律性认识、分析和管理时,人成为被科学抽象化的无个性的人。如横行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认知加工、行为训练、科学管理等,就是把人作为一个抽象存在的前提,抹去了个人性格、感情、意志的差异和变化,把人作为凝固的客观对象加以规律性的认识,进行程序化的加工、训练、管理。工业化现代社会生产要求标准化、程序化、精确化,对人的性格、感情、意志等的要求越来越没有差别。生产过程中的一切都被符号化、数字化,人自身也未能幸免于难,人被改造成为物,变成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一个要素,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系统的一个工具。
三、寻求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良性互动的途径
科技进步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科技进步给人类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使人产生无尽的忧思,甚至有科学悲观主义者主张人类放弃科学技术,停止发展,保持“零增长”。要求人类放弃已有的发展成果是不现实的,并且停止发展不但不能解决已出现的各种问题,还会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但像科学乐观主义者那样认为已有的问题只是人类发展过程的暂时现象,科技进步可以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似乎又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化。人的发展的确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事实上科技进步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既是其初衷,也是其最高目的,而科学技术的这种初衷与目的能否实现,则取决于其驾驭与应用者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态度,归根到底是取决于人的发展程度。科技进步对人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无一不是由于在当时特定的社会与历史条件下,人受其发展水平的局限所致。因此,推动科技进步,避免科学技术对人类产生不良影响,使之成为促进人类发展的积极因素,还是需要人类自身进一步的发展以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的良性互动。
1.全面关注人类发展的向度。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道德品质的高尚和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的过程。人的发展和需求是多层面的,人们不但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同样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不但需要思考和解决与人类日常生活有直接关联的形而下的问题,也必须思考和关注诸如人生的意义、幸福、价值,社会的公平正义等形而上的问题。如果只注重人的发展需求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就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当然,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一个长期渐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的发展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们更关注对自然界的改造利用和控制,而不太在意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保护;更关注对物质和经济利益的追求,而不太在意对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世界的追问;因而更关注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关注其在操作层面的功效,而不关心其应用的目的和结果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如果说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过程,但对人的发展来说毕竟是不完整的,其片面性也已为人们所认识:过分强调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将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过分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忽视对人生意义、价值的追问,丧失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的动力,就会成为精神空虚的“单向度的人”。因此,要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全面认识人的发展的向度,关注人的发展的各个层面,改变以往纯粹从效用和利益的角度出发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的功利主义科学观。
2.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和限度,使科学技术与人文相融合。我们在充分认可和肯定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各种方便与舒适、各种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自身的作用范围和限度。尽管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非常重要,可是只靠科学技术却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有意义,社会也不会自动实现公平和正义,还需要将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科学是我们的精神中枢;也是我们的文明中枢。她是我们智力的力量与健康的源泉,然而不是唯一的源泉。无论它多么重要,它却是绝对不充分的。”如果只是把科学技术当作一种实用性的工具与手段,那么作为工艺与手段的科学技术本身,既可以用作善的力量来服务于人类进步的事业,也可以当作一种恶的力量被人们用于恶的目的。但如果不是把科学技术当作一种实用的手段工具,而是当作一种精神文化事业,通过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挖掘科学技
术中的人文精神因素和人文道德蕴涵,可以从科学技术中发现出许多包含人文精神理想与道德力量的因素,从而克服科学技术见物不见人的缺陷。
篇2
农业对国家来说是最根本的,它同样是国民经济中的最基本、基础的产业。农业中作为经济部分的增长,它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进步、对人民群众生活状况提升、向美好生活迈进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发展的路上农业经济增长是必不可少的。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有很多要素,本文通过收集历年学者的文献资料数据考察得出的结论,深入了解农业科技的进步,结合分析它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深远的影响及其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增长;影响;贡献
1引言
加强农业的建设,其必经之路是农业的转型。改变其发展的方式,摆脱粗放经营。从一开的只追求数量而放任质量的情况下,尽快转变到提高竞争力、注重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在转变同时要统筹兼顾,走产出高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还要建立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想要人民有钱赚,就要创新发展,吸取精华摒弃糟粕。一二三产业就需要进行融合、发现创新点,让他们能够互相依存共同进步。这就需要延长产业连接,这样可以让农业有更大的空间去实现它的发展;想要乡村美,最基本的才是最实在的。最实在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现实的是让人居住舒适。农业农村的“强、富、美”都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做支撑,尤其是农业的强大和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必须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因为农业是走向机械高产而不迷失在数量上,同样注重优质,这其中最受到关注的还是安全农业。时代进步,科技创新,更要用创新发展的外部条件来强化农业、用新的管理运作方式去促进农业发展、用最新的思想当车头带动农业、用新的教育去培养新的农业人发展农业。更准确的精细的的信息提醒;思想熏陶提高了素质水平;升级结构适应新的环境;找出最适的管理经营方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质增效。可以让农业寻找到更合适的进步增长方式,让农业的发展不断进步更趁于集中一体的标准化;整体的大规模控制。
2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
2.1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的基本理论
科技进步的研究源于约瑟夫•熊彼特(1912)提出的“创新”概念。把“创新”作为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成,将产品、工业组织、来源、生产方法、市场五个方面。什么是农业科技进步,是将研究创新中的新技术发明结合到实际中去,利用到农业生产里,让生活中的投入能与产出有更高的收益。讲的就是使用少量的或者同等的去得到高的产出。朱希刚(1997)概括农业科技包括很多,它并不是单一的意思,其中有字面解释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有的就是如何去综合管理控制;及决策科学等。那科技进步就不可以从单方面看待了,从自然的角度去看,还要从社会的角度。
2.2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王膑(2011)在研究农业经济增长中,针对于农业的进步与发展的看法。科技创新是每个国家在世界寻求发展的动力,是增加生产动力的最基本方法,是让其动态发展的手段。孙联合、赵慧雁(2011)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增加劳动效率,改善基本参与者的素质、优化管理对策等。DouglasA,Irwina,MarkoTervio(2002)。使农业经济增长,是通过对基层生产者、参与人、发展中各要素等让它们相互作用。H.P.Binswanger,M.R.Rosenzweig(1986)指出想要农村发展,经济提升,最基本的是要提高农村的生产力。要想提高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之一的便是发展科技。用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思想来强化生产者的素养,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有用的经验。科技进步还可以重新认识、深入了解存在的规律,在新的认识上发展。Devarajan,S.Swaroop,V.&Zou(1996)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经济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巨大,并且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使的资源利用更加合理。
2.3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
在研究统计中得出对国家的贡献值。董运来(2008)等采用索洛生产函数模型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进行的计算,发现1991年起15年贡献最大达到66.77%。郝利等(2010)对于北京市1999年起17年中农业科技进步所占份额为78.32%,己经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农业技术进步是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使农业经济得到发展。
3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3.1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技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直观影响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其达到高效、高产、高收益,最大限度的解放农民劳动力,增加农业收入,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3.2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正确知识,提高素质科技的进步会使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大了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从而能从各方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3.3农业科技进步还能管理决策服务水平高科技的发展能让上层在决策上达到最小失误,科技进步能使其更好的健全机制、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提高决策效率。
4总结及意义
篇3
1906年美国的LeeDeForest发明了电子管。电子管的出现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出现电子管之前电子计算机是无法被实现的,正是电子管技术的问世使得这成为了可能。研制电子计算机的想法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当时的各种武器装备都不具备精确制导的能力,所以研制新型的大炮和武器显得十分的避免。为此美军专门设立了“弹道研究实验室”,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就是为了计算弹道。在1942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工程学院的莫希利提出了试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初始设想,期望用电子管代替继电器以提高机器的计算速度。这一设想得到美国军方的支持。后来随着冯诺依曼的的加入并提出的“冯诺依曼模型”,终于保证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从上面可以看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时建立在电子管与“冯诺依曼模型”这两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电子管诞生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而“冯诺依曼模型”的出现则让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计算机。从此可以看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同时也代表了科技的进步。
二、计算机在科技进步中的基础作用
计算机的出现对科技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精确的处理数据,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可以说,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计算机及其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在科技进步中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科技要长足的发展则必须从教育开始进行人才的培养。将计算机应用到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保证了对人才的有效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远程教育都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教育带来了一片新的天空,它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远程教育技术则是让教育变得没有地域的限制,这种教学模式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变革得来的。这种方法同时还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计算机的出现影响最大的是各个与计算相关的自然学科与数学。首先是计算机的出现让数学中的一些古老分支得以焕发新生,例如密码学与计算机相结合让人们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计算机的出现让数学产生了新的分支。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软件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计算机的诞生之日开始,人们就开始了对计算方法的高度关注,从而导致了一门新的数学分支的诞生——计算数学,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门十分热门的数学分支。其次是纯粹数学在计算机的帮助得到了一些新的数学分支,例如分形、复杂性理论、混沌力学、孤子理论。计算机的出现加快了社会的“数学化”进程。计算机对数学最大的影响还在于计算机改变了人们对数学以往的认识。数学家与自然科学家的工作方式不同,数学家不需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去观察,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证明定理。但是计算机出现后改变了数学家传统的工作方式。
1976年四色猜想的攻克,1977年吴文俊实现了初等几何主要定理的机器证明,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传统的证明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最终出现了实验数学。这些都是计算机的发展对数学带来的影响。计算机的发展对自然学科带来的影响也十分的明显,例如物理。计算机开发的最开始的目标是为了进行各种复杂的数值运算,当各种专业软件出现之后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就不再仅仅是纯粹的数值运算,很多比较复杂和繁琐的代数运算和微积分运算都能通过计算机与专业的软件来实现,同时还能够用计算机与专业的软件来模拟、仿真物理系统随时间演化的行为。计算机对物理研究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可以快速检验猜想。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想要对某一个物理猜想进行检验需要很长的时间,有的甚至在人有限的生命里都是无法完成的。但是计算机出现后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海量的存贮能力和高速运算能力来对各种物理猜想进行验证。第二是能够提供一定“仿真程度”的物理系统运动“场景”。如果没有计算机系统,那么想要创造出某一个物理系统运动的“场景”则有可能花费很长的时间、人力、物力。但是有了计算机以后则可以相对的节省这些成本。第三是完成复杂理论演算推导。计算机的出现使我们以往无法完成的计算得到了完成和实现,这已经被大量的实践所证明。第四是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寻找唯象理论公式,等等。除去这些影响还有许多对物理学科的影响。总之,在当代科技进步与计算机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一方面,计算机对科技进步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促进着计算机的发展和进步。
篇4
1992年1月,我省正式确立了“科教兴川”战略。十多年来,该战略在有效推进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隐含着战略预期与战略实施结果之间的较大差距,出现了战略贯彻实施后劲相对减弱的趋势。缺乏科学精神,过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工具效应,忽视科学技术精神功能的构建与发挥是产生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涵养科学精神,是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川”战略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科学精神缺失是“科教兴川”战略的瓶颈
四川封闭而偏远,对科学“形而上”的忽视和轻视与其他地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认识偏差为极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提供了沃土和温床,为伪科学提供了生存条件和空间。
科学精神缺失导致战略预期与战略实施结果之间的差距。科学精神的缺失导致“科教兴川”战略实施的可持续性削弱,造成了战略实施的后劲不足、战略预期与战略实施结果之间出现较大差距。1996年,在川委发【1996】3号文件《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中,四川规划的“实施科教兴川战略,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的基本目标是:到2000年,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到2010年,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今年已是2007年,四川的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8%。如果再与全国其他省(市)或者外国进行横向比较,这种差距就更为明显。
科学精神缺失割裂“科教兴川”战略的整体性。对事物的全局谋划、整体谋划乃战略的本质所在。制订、实施战略都必须具有全局性或整体性。在“科教兴川”战略实施过程中,我们重科学,轻教育;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重科学知识教育,轻科学精神教育,与战略要求的全面性、全局性背道而驰,割裂了“科教兴川”战略的整体性。
科学,特别是科技的生产力作用被充分重视,各级政府纷纷斥资发展。但作为战略基础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我们忽视了。作为战略关键的科学研究,既包括应用研究,也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周期短,见效快,能很快地取得经济效益;基础研究则周期长,见效慢,甚至耗尽心血也毫无所获。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以实用主义的心态来实施“科教兴川”战略――无利不干、小利小干、大利大干:重视应用研究,忽视基础研究。作为战略基础的教育,既包括科学知识教育,也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抹煞了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差异,把“科教兴川”战略中的“科”狭义地理解为“科技”,因此,在教育中重视具体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教育,而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却忽视了。
把科学精神作为振兴四川的有力武器
推进四川经济、社会的高速、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精神的促进、激励和保障。
运用科学精神促进四川经济健康发展。首先,要提升全民的竞争与协作精神。加强科学精神的培育,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必将给我省经济的发展注入精神动力,也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其次,要促进科学管理。加强科学精神教育,引导人们尤其是管理者树立并弘扬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战略决策、整体规划能力以及驾驭全局和统筹协调能力,使之灵活使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同时,正确认识人的动机和需要,有效地激励人才,提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5
一、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识,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进步程度。作为科技进步的行政推动力,不断强化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注重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两年来,我镇始终将科技工作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列入议事日程,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发挥政府班子集体力量,明确主要领导、主要部门职责,做到科技与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一起抓。在发展实践中,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我镇农业土地资源有限,增收幅度不大;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后劲不足;林业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面临这样的困难仅依靠量的扩张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科技和人才,坚持实施科技兴镇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几年来,镇班子成员先后就我镇的重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赋予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思路新的内涵。在处理关系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时,还注重发挥科技顾问团的重要作用,认真听取专家顾问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近两年来,先后科学地作出了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进程,对集镇实施整体经营开发,规划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制定工业经济发展优惠政策,这些工作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1、以科学的发展观念部署科技工作。一是在研究确立全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坚持将“科教兴镇”贯穿于发展经济的全过程,确立了向科技要质量,以科技增效益,用科技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镇人民政府每年召开三次以上办公会议,专门听取科技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始终将科技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镇人民政府每年与分管领导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强化落实,严格考核,形成了全镇抓科技的良好氛围。
2、以项目实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我镇始终把科技项目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论证、严格筛选,认真实施。同时坚持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以企业和农村为重点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在科技向经济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面向企业和农村,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示范,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是狠抓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近年来,把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作物新品种传授和推广给农民,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档次、科技含量和产量。如推广较为成熟的**片马铃薯、西红柿等项目。西红柿、马铃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3元。目前,全镇农业科技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9.1%,农业已开始由粗放型向科技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方向跨越。二是确立技术创新示范户,做好带头作用。如**村的三元杂仔猪生产基地,就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带动农民养殖的积极性。
4、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发展后劲。为了增加科技投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争取经费,保证科技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镇人民政府每年坚持把科技三项费列入预算盘子,优先考虑,重点保证。两年来,我镇科技三项费均达到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二是制定优惠措施加快科技进步。如2003、2004年为了鼓励农民进行生猪养殖,在动物防疫方面就采取政府多头财政投入的措施,减轻村民的负担。
5、大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特色产业开发,采取综合与单项、骨干与普及、课堂与现场、项目与生产四结合的办法,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科技进步程度。一是建立科技人才库,大力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工程”,编制了乡土人才登记册。同时,还采取组织科技人员到村组示范、参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使现有人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篇6
关键词:创造性破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失业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26-01
一、创造性破坏的内涵
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一词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Sehumpeter)提出,他指出:创造性破坏导致的动态失衡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企业才是世界创新的绝对主体,社会经济正是通过企业一次次对市场均衡创造性的破坏,完成了一次次跃迁。这种理论还指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根本定义和使命就是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创造,因此这种力量认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是一个瞬时概念,不具有延续性和持续性。一个企业只有在“科技制度革新”或“重新组合”的瞬间才能称之为“企业”,而这一过程一旦完成并且开始按部就班经营的,就不再是一个“企业”了。因此企业是一个稍纵即逝的实物,而是否创造是判断企业定义的唯一标准。
创造性破坏理论颠覆了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Equilibrium Theory)。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可以处于一个稳定均衡状态,在这个稳定均衡状态,社会总生产与社会总供给相等,各种社会资源可以达到最优的配置,企业可以得到最大的利润,工人可以得到最高的薪酬。通过无数次个体的交易和交换,所有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可以找到自己的最优位置,从而以资本要素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可以稳定的存在和发展下去。而创造性破坏理论则认为,市场经济的动态失衡是一种常态,这种常态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技术性失业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引起的一种失业。在经济的增长过程中,技术的进步使得在生产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新型技术,越来越多地先进的设备替代了劳动者,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小从而导致了劳动者失业增加。另外,在经济发展阶段,资本品的相对价格降低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机器设备取代劳动者的趋势,从而也加重了失业。技术性失业的工人往往是文化技术水平较低,很难适应现代化技术的劳动者。
在市场经济国家,即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当一次科技革新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空间饱和时,随即会造成一场严重的经济失衡,当这种失衡呈现某种周期性时,也就形成了所谓的“经济危机”。这时企业必须面对这样一种两难的选择:要么因为发展空间饱和而退出市场;要么激发创造性潜能,通过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争取新的发展空间。此时无论是主动的技术革新还是被动的市场退出,都可以将不利的经济因素筛除或者创造出一些新的技术和制度,从而为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生产效率借助经济发展的空间跃迁式提高。当整个市场又回到蓬勃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就又会吸引新的参与者加入,新的参与者迅速填补新产生的经济发展空间,并迅速转化为空间的竞争者,从而催动经济发展达到新的饱和,酝酿新的“经济危机”。所以说每一次经济危机都酝酿着一次科技跃迁的可能性,而每一次科技跃迁的结果都是可预期的下一次经济危机。
二、创造性破坏――科技带来的失业
毫无疑问创造性破坏造成的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导致了大量的失业,但似乎之后的每一次经济繁荣都会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而原先的失业者得以重新就业,新增的劳动力也得以被安置。这期间蕴含的经济学原理似乎很简单:无论何种规模的科技跃迁,他所带来创造性破坏摧毁原有产业的同时,必定会催生一个新的产业,并且新发明的机器和设备也需要新的就业岗位去生产和操控。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天经地义的规律,完全支撑了人类社会最近200多年的发展,世界总人口也从1804年的10亿增长到2011年的70亿。
达龙(Aghion)和豪伊特(Howitt)于1994年在“创造性破坏”的内生增长的框架下,研究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创造性破坏”的效应,分析了科技的进步所带来失业的原因。其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创造性破坏”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的经济发展对使用旧的生产技术的部门和企业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劳动者的失业增加。
技术进步的创造性破坏的效应主要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种,其中创造性破坏的直接效应是指当由于技术进步所推动的经济增度加快时,生产单位的生命期则会有所下降,由此对劳动岗位的破坏速率同样会有所加快,这样就使得最终均衡的失业率有所增加;同样的,当生产单位的生命期有所下降时,其投资的回报期也会有所相应降低,这就会妨碍新的生产单位的组建,最终使得剩余岗位的数量有所降低,已经失业的工人回到工作岗位的流量有所下降,这又会进一步促进失业率的上升,这就是所谓的创造性破坏的间接效应。
由于企业对新科技的应用分为两类:a.通过对旧工作的岗位进行摧毁来采用新技术;b.企业对旧工作的岗位有所保存,利用旧的劳动力,对原有技术进行更新。然而,对原有技术进行更新的方法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这些成本主要包括购买新的设备和对原有员工的新技术使用的培训费用。当这种技术更新的成本比较低的时候,企业往往会对原有的工作岗位进行保存,只利用原有的工人逐步的通过内部培训来更新生产技术,这样就会导致由于科技的进步所促进的经济增长降低了失业率;然而当更新成本较高时,科技的进步则会使得更多的工作岗位的流失,从而由于科技的进步所导致的经济增长提高了失业率。当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时,如果存在工资偏高的情况,企业则会倾向于采取过程创新的方式,降低企业的劳动成本,而很少会利用产品创新的方式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然而,过程创新的方式同样会提高失业率,进而导致经济的长期增长率会低于最优的经济增长率。
篇7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海外承包业务已发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50余家企业进入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商行列,建筑业总产值已由1980年至今增长了170余倍。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建筑企业科技水平、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成为建筑行业共识。为了促进工程建设企业的科技进步,国家对建筑企业的资质认定进行了修订。特级企业资质认定标准中专门设定了一些具体指标,如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科研经费投入、专有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等。突出了对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考核。然而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现有特级建筑施工企业中,年科研经费支出占营业额的比例低于0.5%的企业占总数的58.9%,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开发研制过企业工法或专有技术。不少企业为了取得特级资质,不是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而是通过几家企业简单合并拼凑规模。因此,重视科技进步,重视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资质标准的要求,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由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企业要满足新的资质标准的要求,实现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目标,必须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有效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模式。产学研结合是一条有效途径。只有建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才能使我国建筑业有一个崭新的自主创新的面貌。
一、目前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
1.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目前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都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往往是建筑企业与某个教授或某个课题组合作,合作的前期主要局限于提供实验材料、提供部分经费等,研究后期主要是提供应用场地等,没有形成企业与学校、研究单位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体系。这种合作能够解决企业的一些技术问题,但是深度和广度有限,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成果与需要存在差距一般而言,高校是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来带动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科研工作上更多的是注重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而企业往往需要现成的技术,拿来就可以应用马上创造效益。高校的成果多数只是实验室里初步的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还需大量投入,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和实践,且存在相当风险,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3.成果得不到保护企业和高校对许多科研成果往往不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在专利申报和获得上更是寥寥无几;高校应用于工程的科研成果,许多都是来自于工程,为企业需要解决某个问题而提出的,知识产权有争议。成果若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会影响产学研合作积极性,并降低了产学研合作效果。
二、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途径
1.以提高认识为先导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企业、高校三方应提高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各地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提高建筑企业科技水平的急迫性,利用政府的服务性和桥梁作用,构建合作平台;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提高科技水平的艰巨性,例如国家级工法要求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一个工法应该有相应专利技术做支撑,在一般工程中仅靠企业自身很难提炼出国家级工法,建筑企业与高校结合将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巨大的技术支持;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目前机遇,明确开展实践性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按照培养人才、发展学科以及教师可能投入科研的实际力量,来确定兼顾学术、教学、经济三方面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的科研方向,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实现教学、科研、经济协调发展。
2.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由于我国科研、教学与工程实践长期存在环节脱离、成果与需求有差距的问题,产学研结合处于自发状态,其临时性、散漫性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建筑企业科技进步,因此产学研创新应改变以往模式,使产学研合作模式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的转变,充分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建立相应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性和长期稳定发展。建筑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和桥梁作用,构建合作平台,引导和激励地方企业高度重视并推进自主创新,促进高校转变思想观念和办学模式,真正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在高校内部和科研院所上下形成服务社会经济的共识,促进产学研合作。
3.创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投入一定启动资金,在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充分交流和协商下,在完善合作机制、保护知识产权条件下,建立本区域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市场交易与推广平台、“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网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4.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为确保“产学研”合作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企业和高校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主要包括:(l)建立产学研组织协调体系,实现企业与高校的无缝对接;(2)建立政策支持体系,统筹经济、科技和教育等各项工作,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3)创建产学研合作活动的基本支撑单元,包括建立产学研基地、企业科技中心、高校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等;(4)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共同组建以引领产业技术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科技力量为主要技术依托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业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5)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既能搞科研又能搞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在深人调研、了解高校科研教学、地方企业和产业需求基础上,结合学校、企业人才智力和学科、专业优势,由地方企业、高校联手攻克企业技术难题,引进新技术,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篇8
一、科学技术在国有林区应用的现状:
(一)林区人对科技作用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林业普遍被视为是“靠天吃饭”的产业,“挖坑栽树”而已,有无技术,技术水平高低不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普遍林业科技投入及研究开发与应用很低,这种思想观念的主导支配作用导致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差。人的认识水平决定人的行为模式,正是由于人们长期对科技的认识不足,因而最终导致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严重滞后。
(二)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综述,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创新应以企业为主体,但我国的林业科技体制一直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体,而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往往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脱节,导致林业科技创新主体和供求错位。这种体制也决定了科技经费主要依靠国家的投入,企业用于科技投入的经费势必会非常有限。高建在分析R&&D经费结构时,将其分为三种结构类型:即R&&D经费来源结构,R&&D经费分配结构和R&&D经费使用结构,从科技经费来源结构上看,发达国家基本以企业投入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则以政府投入为主,占投入总额的80%左右;从科技经费分配结构上看,发达国家主要分配给企业,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配给政府科研部门,均超过了50%以上;从科技经费使用结构上看发达国家主要用于实验发展上,这与发展中国家比较相似,但发展中国家用于基础研究的科技经费相对比较少。
(三)优秀林业科研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
据有关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仅有50%左右,大大低于欧美国家70%的水平,而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低于农业,只有34%。林业技术储备不足,优秀林业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奇缺,直接影响了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及转化。一般来说,科技创新是一项群体活动,需要掌握各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人员联合行动。
二、林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一)林业科技创新具有典型的公益性
由于林业生产和林业科技的特殊性,林业科技创新是典型的公益事业,而这一特征主要由林业、林业科技创新及创新技术的采用等特性所决定。第一,由于林业生产具有山区性和偏远性等特性,因此,我国林业生产单位相对较小,一般都以林场和采育场为主,因而不能像工业企业那样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与经营。其次,由于区域行政区划的原因造就林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且气候、土壤等因素对新技术的普及都存在影响,因此,新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范围。这一点与工业生产上新技术的推广完全不同。在工业生产领域,世界上哪个地方的新技术基本上都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按一定的模式使用。第三,林业科技创新既受经济规律支配又受生物规律支配,林业科技创新的运行还受自然力的影响,且由于林业生产周期较长,必然使得林业科技创新的周期和所需时间较长,一般至少需20年左右,在时序上相对落后于其它产业。第四,林业除具经济效益外,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是公益性事业,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种功能。第五,林业科技创新的潜在需求量比较大,但现实有效需求却明显不足。林业可持续发展呼唤技术创新,但我国的林业生产第一线却大都还是停留在粗放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的推进步伐。
(二)林业科技创新受需求和供给矛盾的双重约束
林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主体、资源、信息等诸多发展条件,其中最重要、最经常起作用的是主体。现阶段主体主要由政府、林业科技机构(林业科研单位和林业高等院校)和林业生产单位组成。这三种主体的需求与能力,构成了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和主要内容。林业生产单位作为林业科技的需求主体,但政府作为林业科技经费、科技体制、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提供者,也是林业技术供给主体。林业科技创新过程可简化为技术需求主体和技术供给主体双向互动过程,需求是创新的动力,而供给是创新技术价值的体现。现在的问题是,林业技术创新受需求不足与供给不足的双向约束,严重阻碍着林业科技创新。因此,必须解决林业科技创新过程中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三)市场机制制约林业科技的持续创新
林业科技创新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市场机制无法保证林业科技的持续创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如果将大部分林业科技机构的创新活动交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则由于难以实现创新收益而将使创新机构面临经费短缺、成果转化率低的困境,从而不能有效地对资源或需求就林业技术进步的诱导做出积极的反应,严重阻碍林业科技的持续进步。同时也正是由于林业科技创新的这一公益性特性,使得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效问题不可能完全通过专利制度来解决。
三、实施林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一)林业科技创新战略构想
1.政府行为创新战略。政府在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优惠政策设计和操作、科技体制和制度改革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包括三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一是政府在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投入与参与;二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完善的政府职能和行为,强化政府的作用;三是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系、组织建设和环境优化等推动和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2.主体行为创新战略。林业科技机构(林业科研机构和林业高等院校)是林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是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林业生产单位是技术需求的主体。然而,在当前林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着创新的三个主体互相分离的问题,这与林业科技创新、林业科技发展及林业的可持续经营的客观需要极不相符。因此,林业科技创新首先应从体制、制度入手,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将林业科技机构定位到科技创新主体的位置上来,并从制度、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对科技机构给予必要的支撑,使宏观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适应于科技创新主体的要求,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林业科技机构持续性的自觉行动。
3.系统创新战略。在林业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进程中必须实施系统创新战略。即在林业科技创新中应注重改革、创新、发展协调化;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主体、创新主体、需求主体一体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系统化;林、科、教和产、学、研结合化;科技、经济、社会紧密化。系统创新应把科技、教育纳入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大科技投入,并将科技投入视为生产性投入,从而不断提高林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和林业科技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强化林业科技的竞争力,促进科技健康持续发展。
篇9
关键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使生产力高度发达;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创造领先于时代的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但与先进国家企业比,我国企业的整体技术经济面貌还较落后,自主创新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产品技术含量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缺乏。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很多,既有体制、市场、政策等环境因素,又有企业自身因素,主要是对自主创新的渴望与追求不强烈,缺乏内在动力、外在压力和资金、开发力量、职工素质保障下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强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企业发展意识,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加大技术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一、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现代科技进步是一个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生产、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多方面、多环节组成的不断创新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具有主体作用,它集技术源泉、技术载体和技术受体为一体,既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新技术的生长点,也是科研成果的应用点和引进技术的接受点,还是科研成果的发源地。生产力诸要素最终都要在企业中结合,一切科技成果也都要进入企业和通过企业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因此,企业是现代科技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还可以从科技进步过程和企业性质得以证明。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市场和生产需求在科技创新来源中占主要地位,企业要向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实现利润增长,就必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机会,不断吸取创新源泉,并使技术、生产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灵敏反应。因此,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从宏观上看,将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就微观而言,企业的科技创新只有与本企业的资源结合起来,才能体现企业科技进步的特点,使科技创新更能适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创新的有效性。企业要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必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只有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才能积极地调配和合理地安排各种资源,寻求有限资源的最大利益。在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过程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只有确立了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企业家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我国企业现有的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压力不大、机制不活、信息不灵、能力不够等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企业的成败在于其创新的能力,而制度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使科技资源的筹措、投入和配置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企业主导型,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技术决策、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的主体,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
二、增强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企业发展的意识
现代企业的出现与发展本身就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是现代企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它担负着改进生产要素质量,匹配各要素数量,使企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整体提高的任务,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若没有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就只能依靠要素数量的增加,从而造成投入浪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还是产品价格的竞争;无论是品种需求结构的排挤,还是质量的争夺,都要求企业依靠自主创新以减少价格昂贵的生产要素使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企业只有把自主创新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规模的扩大、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才有一定的保障,谋求企业发展才有一定基础。可见,自主创新是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基础。
实践也证明:企业竞争力来自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是市场需求,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开拓新市场。“创新则兴,反之则亡”是市场经济的一条规律。竞争的实质是通过“制造差别”来战胜对手。其一,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研究开发的优势,制造同竞争对手在产品品种、性能、质量等方面的差别;其二,可以利用大规模生产、先进工艺设备的优势,降低产品成本,创造同质低价的竞争优势;其三,也可以利用支配流通领域的能力和优质的售后服务,创造服务方面的差别。但任何一种差别都离不开自主创新。因此,发达国家大中型企业均有实力雄厚的技术创新机构,许多中小企业也有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或者和国家、行业、市场中介的技术创新机构密切联系,从事本企业的科技开发工作。
我国目前有一半左右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尚未建立科技开发机构,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机构,但人员不固定、资金不稳定、仪器设备落后,难以胜任开发工作。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均不适合自主创新的需要,也没有真正用科技进步实践去改变企业面貌,对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认识不够,对自主创新的内涵及其方式缺少全面深刻的理解。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培育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所谓“自主”,是企业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受到企业职工,特别是领导层的事业心推动,形成的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占有为目标,实现自我的一种强烈欲望。“自主”的程度决定着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大小、绩效的高低。有了自主创新的机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自身的生存,为了将来的发展,就能积极慎重地开展自主创新工作,从而在自主创新的渴望与探寻中,自觉培育科技创新意识、科学管理意识、科学决策与组织意识、科技文化意识,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更好结合,达到提高企业产出质量和效益的目标。
三、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投入
自主创新是指与新技术(含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也包括吸收企业外部技术,并使之在企业内部消化、扩散、再创新。企业科技进步的核心是装备、工艺的进步,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核心。
技术创新,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资金投入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保证,没有较大的投入,很难进行创新。科技投入不足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依法筹集资金,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开发出有市场前景和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一般来说,企业科技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才有竞争能力,医药、宇航、电子等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要求更高。
四、提高企业人员的创新素质
1.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灵魂
一切创新活动都必须有人才支持。在企业中如果没有合格的科技专家、科技型企业家,就等于没有科技创新的灵魂。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往往能够通过成功的自主创新活动,搞好一个企业,带动一项产业,搞活一方经济,甚至造福一方百姓。目前我国企业科技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社会环境、衡量标准、选拔方式等还不尽完善,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领头人和总设计师的企业家阶层还没有形成,作为企业自主创新骨干力量的科技人员总量偏少,队伍不稳,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优秀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最稀缺的特殊资源。为此,企业应注重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竞争等途径建立起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建设好以优秀科技专家、科技型企业家为核心的,团结、稳定、高效、富于创新精神的科技机构和企业自主创新领导班子,并从制度、政策、机制等方面切实保证他们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
2.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企业家队伍的形成和其职能的实现,是科技进步人格化与实现创新的基本保证。企业家是现代企业运作的核心,是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最高决策者和主要倡导者。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与行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科技创新状况,尤其在企业缺乏对自身利益追求的自主创新动力和有效市场竞争的自主创新压力的情况下,较高素质的企业家阶层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助推器”。一般来说,具有强烈、先进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会使他们的企业也具有强烈、先进的自主创新意识。优秀的企业家勇于探索,富于创造力,风险意识强,对国家、社会、企业、职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企业的自主创新既积极又慎重,善于审时度势,具有谋略思想。凡是自主创新搞得好的企业,都有一个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的企业家。
企业家不同于其它人才的本质之处在于他们首先必须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即“专家型”、“学者型”企业家。各级政府应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建设,采用国际通行的职业管理者的筛选与使用办法,建立企业家的分配机制和约束机制,制定专门制度来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从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加以提高和再塑造,对其进行“企业的职能”和“企业家风格”的教育并提出考核要求,使他们始终能够以一种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企业长期生存着想,为所有者和职工承担长期的责任,为顾客承担长期的义务,使之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不懈动力。
3.提高全员创新意识和科技水平
对于创造性、风险性、艰难性较大的自主创新而言,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固然需要强调企业家精神和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但科技进步是企业连续不断的基本活动,涉及企业工程、技术、管理、经营等各个方面的工作,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和努力。企业要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管理核心,加强对员工的各类培训,培养企业员工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科技进步素质,以改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效果。
自主创新意识是对自主创新的渴望、追求与探寻。现代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敢于承担风险并实行科学决策的态度。无论是启动企业自主创新,还是改变企业自主创新所面临的困境,首先不是取决于企业投入资金多少和占有哪些条件,而是取决于掌握和管理新技术的人及其观念。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能把企业自主创新的目标与顽强进取的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排除和改造来自内外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使技术始终处于创新态势,不断追求高水平的科技进步。正是观念作用于企业行为之中,才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即精神在更高一个层次上对物质起作用。因此, 企业要树立和强化自主创新意识,使其逐渐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形成一种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精神氛围。
五、强化企业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科学管理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法宝。然而,我国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更为落后,技术与管理相脱节的状态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企业管理的低水平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最薄弱环节,落后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手段已经制约了企业经济的增长及其方式的转变。强化企业管理创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能保证已创新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使企业自主创新各要素始终保持创新势态,不断取得自主创新成果。
1.确立企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的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经营环境,为追求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思考、谋划活动。确立这种思维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作为企业,要在经营范围、管理体制、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战略定位。一个善于管理创新的企业,应该具有明确的创新战略和有效的创新机制。目前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是,硬技术不“硬”,软技术更“软”,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普遍缺乏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观念,致使企业经济效率低下。为此,企业短期内应以软技术发展为突破口,促进本企业软硬技术的协调发展。这既符合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现实,而且风险小、投入少、容易实现,还可以在企业各类人员中培植普遍的创新意识,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尽快实现。
2.必须加强产品与市场创新
市场工作是企业经济工作的龙头。没有市场的产品等于没有生命,企业必须重视研究市场,哪怕在很小的空间内也要营造一方自己的市场。企业一要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和适应市场的应变体系,构建强有力的营销网络,适应市场;二要善于发现潜在市场和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建立以开发市场为先导的有效运作方式,创造市场。企业无论是巩固已有市场,还是开拓新市场,都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按照市场需,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保证产品质量在巩固中提高,用优质的产品去赢得更多的市场。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核心竞争力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189-02
如何形成持久而又稳定的竞争力,是目前中职学校改革的核心问题。但是,中职教育界对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分歧,甚至是误读。本文通过梳理既有文献的一些成果,探讨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试图给出其培育的一般思路。
一、文献综述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始于Prahalad和Hamel(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他们把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内部经过整合的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学识,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概念一经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后续研究层出不穷。
十多年来,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刘世锦和杨建龙(1999)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张维迎(2002)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这种独特性具体表现为所拥有的资源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
虽然各个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说法不完全一致,但都包含如下特点:①核心竞争力不是指某一要素或者某一优势,而是指将这些要素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能力。②这种能力能支撑企业在较长时间内具备优势。
总之,核心竞争力不是一种具体的产品、服务,也不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核心竞争力是独特的、难以模仿和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主动适应于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核心竞争力必然是一种技能和学识,且受长远性和全局性的影响,能给企业带来持久、稳定的优势。
二、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中职学校融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吸收、转化现代科学技能,培养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能支撑学校较长时间的竞争优势。具体说来,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点:
1.保持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核心竞争力为学校带来明显的优势,是其真正魅力所在。但这种优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持久而稳定的。
2.能提供给学生特殊的价值
核心竞争力并不是指某一种产品、服务。如果说产品是树上的果实,生产要素是阳光和空气,科学技能是土壤,那么核心竞争力就是树根。有了扎实的树根,大树就可以从土壤中吸取源源不断的营养,利用阳光和空气茁壮成长,生长出硕大的果实。
3.难以模仿和复制
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项具体的、可物质化的、汇集于某一要素的东西,而是一种融合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技能和学识。这种技能和学识是买不来、带不走的,因此也是不可轻易获得的。
4.可以继承和发展
核心竞争力是累积性的,可以改变、增加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带来的长期竞争优势,是适应市场、利用科技进步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的。
目前,一些老师对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还存在一些误解,将特色专业、就业渠道、地理优势、特殊人才等某一方面的优势等同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些观点从根本上混淆了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产品、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等概念,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清楚认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其概念的意义所在。
三、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思路
如何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是目前中职学校改革中必须思考和实践的课题。这涵盖了学校定位、教学管理、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既要考虑学校长远的定位,又要立足于现在,找出缺陷,加以改进。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涉及到管理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讲,以下几点是必须要考虑的:
1.资源整合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中职学校具有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等硬件投入,也有品牌、学校组织文化等软件优势,最终“产品”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素质。将这些要素融合和发挥,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是中职学校运作的基本过程,也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2.主动、快速适应现代科技对操作技能的要求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适应这种挑战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现在的社会经济增长已经主要靠科技进步推动,行业的顶尖企业一定是站在科技最前沿的,因此核心竞争力必然体现为一种技能和学识,主动、快速适应现代科技对操作技能的要求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组织学习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吸收最新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科技进步的能力。相反,陈旧的知识体系,缺乏了解最新的作业技能,根本无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组织学习能力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离开组织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只能是无水之源。
4.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从根本上讲,学校组织文化倡导教书育人的价值观与教师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良好的学校文化能对教师的行为起到良好的导向、监督作用,而这种激励监督方式是其他正式制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的支持。
四、对中职学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核心竞争力”这个词是富有吸引力的,以至于很多学校误用甚至滥用这个概念,宣称已经具备核心竞争力。但事实是,只有少部分中职学校具备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讲,中职学校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遵循其培育的科学路径,既无捷径可寻,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1.中职学校应该围绕自己的优势学科经营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只有建立在现存优势基础之上的学科才有利于学校保持自己的优势。所以,中职学校应围绕自己的优势学科经营,而不是简单地考虑学生就业形势,盲目进入其他学科领域。
2.培育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是系统性的工作
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涉及学校资源整合、组织学习氛围培养和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 C•Prahalad and G•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vol.66: 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