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

篇1

一、引言

收费站是高速公路企业的一部分,是高速公路企业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其形象和文化内涵是该高速公路企业文化的缩影或代表,跟其他的企业、事业单位一样,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特别是经营性的收费站。有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就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才会有立足之地。清华紫光总裁张本正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

我们在进行收费站的企业文化建设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何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指的是一个公司或一个行业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恪守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正如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在《“九五”企业管理纲要》中所出的那样:“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总和”。它反映着一个企业特有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以及公众形象等文化的积淀。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和风格。当我们探访或参观一些企业时,很容易便感觉到企业的文化氛围是温暖如春还是冰冷淡漠;是充满朝气还是死气沉沉,是着重创意还是循规蹈矩等。其次,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但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员工的互动创新则是相同的。那么,对于一个经营性的收费站应如何进行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呢?如何去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氛围呢?可以说,对于这一新兴的行业来说,也是没有固定模式可循的,但“百变不离其宗”,其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大同小异的.

二、分析和规划企业文化特点

收费站在开始建立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时,需明确它是一个服务行业,其“窗口形象”和服务社会是其最大的特点,它仅是高速公路企业的一个部分和缩影。同时还要了解该收费站在社会上的特定位置,了解收费站的历史和传统,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这样,在了解了收费站行业的内外环境,并掌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的员工队伍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收费站的领导者就可以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规划出收费站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案。

三、确立正确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它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基本形态。收费站既然是服务行业,就必须有自己的服务承诺:“顾客至上,质量第一”;收费站的工作是收费,跟随金钱打交道,就必须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员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廉洁奉公的道德观念;同时,收费站又是一个新兴行业,在管理上需要有“勤奋工作,不断进取”的态度;在员工的团队意识上,需要有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无论是这一企业还是这一企业的员工都应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才使得企业文化健康发展。XX收费站在上述各项中都作了一番的努力,员工基本形成与公司要求一致的价值观念,为企业文化的创建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开展各种文化仪式活动

文化仪式活动是企业文化载体。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没有文化仪式活动,就没有企业文化。许多文化观念,正是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活动才得以体现。正如XX收费站的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是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各类的兴趣小组,劳动竞赛,知识讲座、文艺晚会等酝酿产生的,特别是在2001年“信党爱党跟党走”的大型歌咏比赛活动,第一次将团队精神以“XX,长城!”的口号形式表现出来。随后,一系列以“XX之星”为文化主题的文化文体活动,在全体员工中产生了极大的认同感、自豪感以及凝聚力。文化氛围由此具体显示出来。

四、提炼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一个企业员工精神风貌的体现,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志,并具有独特性风格性。正如XX收费站所树立的“XX、长城!”的团队精神口号一样,它具有该站的独特性,并为该站所有员工所认同,因为它的核心内容是“团结、坚强、力量”。

团队精神的提炼和确立,是在每一次的有真正意义的集体活动中逐渐产生的,如果在特别的活动中经由领导者的引领提炼和总结,更容易以一个事件作为标志而形成,并有一个标志性的口号和核心内容,员工也会容易产生认可和引以为自豪。XX站的团队精神在日常的收费服务工作中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其口号和核心内容则是在“纪念建党80周年歌咏比赛”的极其有意义的标志性活动中产生的。

在团队精神形成后,还必须通过各种途经将它深入人心,以强化员工的团队意识,其中进行培训学习和开展主题活动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同时,还要加强民主管理,鼓励员工参与收费站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从各方面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向心力。

七、树立“英雄人物”,设立文化标识

所谓英雄人物,指的是群众公认的品德高尚,工作成绩显著,在员工中享有威信的人物。收费站的“英雄人物”是全体员工评判自己思想、行为的一面镜子,在培育企业文化过程中起着特殊的引导作用。如在收费站里树立“优秀管理人员”“收费能手”等诸如此类的“英雄人物”,对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形成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气氛,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XX站设立的“形象代表”,正是这一点的体现,而设计产生的站徽、站旗,创办的《XX之星》站刊等,则是企业文化的物化表现。

篇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细胞,企业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管理必须围绕文化管理而展开,因为“一流的文化培育一流的队伍,一流的队伍建设一流的工程”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共识,在我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社会多元化和信息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员工的个体认识和价值取向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需要向市场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并能有效与时俱进,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企业文化。当前,我国在项目管理和项目文化的关系及其作用的研究比较少,而且由于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包容在企业文化之中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项目管理奠定了较好的平台和环境,其是项目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为此,我们需要理清在企业项目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还要明确如何提高企业项目文化的建设。

1 企业项目文化及其重要意义

1.1 企业项目文化的基本特点

企业项目管理是借助于项目管理的方式对企业的经营项目进行管理,其是构成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必须根据一定的理念而展开,项目管理同样如此,其需要企业文化作为指引,并在项目文化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基于项目管理的发展和实践周期来考量,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经过了从纯粹的计划和控制技术演变成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管理的管理思维和系统化的行为模式,这样的一种工作价值观及其独特性构成了项目管理文化的要义,也就是企业管理所强调的项目文化。

项目文化是伴随项目的开展进程而变化的,项目有启动到结束的过程,因而项目文化也一般会经历同样的周期,进而使得企业文化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和周期性。另外,项目文化必须以项目经理的核心和相关制度的存在为依托,企业人员的正常流转不会对项目文化产生大的影响,但是新员工的进入在项目管理文化的影响下,其存在和对团队的融入会形成新的项目文化,进而使得项目文化具备了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1.2 企业项目文化管理的意义

项目文化是构成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自身也是一项具有体系性的工作,为此,形成良好的项目文化需要进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同时还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全体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进而形成良好的氛围和文化环境。企业项目文化对于项目管理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企业项目文化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理念源泉。各种项目必然以精神和力量作为其存在的意识和认识支撑,项目一般都需要结合和渗透体现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内涵的项目文化则会进一步深入企业目标和形象的塑造,同时也会通入企业的安全质量、信誉效益、生态环保、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对外关系等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之中;第二,企业项目文化可以有效塑造企业员工的个体工作态度以及对企业的认同感。因为项目文化可以在价值上实现个体和企业目标的有效整合,进而可以促进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技术,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工作;第三,项目管理文化能营造一种支持性的人力资源环境,培养团队成员的自

豪感。

2 企业项目文化管理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2.1 企业项目文化管理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企业文化管理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现代经济社会对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要求,企业项目文化管理还有较多的问题存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个方面:第一,企业的高层和领导对于企业项目文化的重视不够,企业项目文化发挥不平衡。企业项目之间的企业文化发展是失衡的,基于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项目文化的开展和发展也不同。一般而言,重点项目和优质项目,企业文化会受到重视,而小项目则会受到区别对待,这样的结果将会是好的项目,企业文化的作用得到更好的体现,越做越好,差的则恶性循环。第二,企业文化管理工作基础不牢。具体表现在部分的项目并没有较好地贯彻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和精神没有很好地融入制度建设中去,从而失去了项目特色,使得项目文化建设与项目管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

2.2 影响企业项目文化管理的因素

企业项目文化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是有原因的,根据对企业文化管理的发展和阶段认识以及结合当前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认为企业项目文化管理的建设主要受到以下的因素影响:第一,制度上的因素,缺乏了制度上的保障,企业的项目文化管理必然失去了制度依托和支撑;第二,人才上的因素,企业缺乏良好的管理层,员工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第三,共识因素,企业的领导和高管缺乏建设和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和文化的归属和认同感,进而没有形成对项目的共同愿景和共识。

3 完善企业项目文化管理的基本路径

3.1 强化企业项目文化观念和认识

企业需要加强对项目文化管理的意识,不断提高对项目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还需要在培训和宣传上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文化理念培养,无论项目的培训内容还是基于灌输式的企业文化植入,主要还在于企业领导的重视和身体力行。企业项目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企业项目文化如何建设,这些都是需要企业领导予以重视并能够形成有效共识,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案,而这些需要强化包括企业管理层在内的所有成员对企业项目文化的共识和认同。

3.2 提高员工的管理文化素质

项目管理的组织者是项目经理,其对项目的有效管理和认识不能完全以个人的能力为依据,还需要结合企业员工在团队内的凝聚力和参与度来进行考察,研究开发的项目经理,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开发经验,还需要在项目管理知识和技巧上进行锻炼,并掌握良好的管理技能和领导艺术。在企业员工方面,则需要在员工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方面进行提高。可以在政治理论教育方面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进而促进其正确思想观和道德观的形成,还可以在员工中加强宣传道德实践和健康的文化活动,使得员工认识到自己除了是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建设和改革成果的享受者,这样能够使得员工的思想和精神得到充实发展。

3.3 加强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

项目管理的制度建设主要在于文化管理目标和措施,需要明确文化理念和项目愿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并健全组织保障机制、载体支撑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企业还需要深度挖掘企业项目文化管理的特点,进行良好的定位,依托于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对项目文化管理进行定位,进而形成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项目文化管理还离不开文化建设,为了促进企业的文化制度建设,企业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企业可以对项目品牌的文化建设予以持续性投入精力,并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进程,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文化影响力;第二,企业可以紧紧抓牢项目的质量文化建设,增强企业项目工程或任务的质量,以好的项目品质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第三,企业应当不断加强企业的项目人本文化建设,为此,企业需要在项目内部积极构建人本文化,即以企业的核心精神和企业认同的核心文化激励员工更加积极为企业服务,将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内化为员工的行为和内心之中,以民主管理和先进事迹感召企业员工的感恩之心,以真情和文化氛围温暖员工,通过培育良好的项目文化为企业的项目的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第四,企业需要对其项目管理文化进行准确的定位,在企业既定的战略和核心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总结和提炼企业的项目管理文化,明确企业的文化内涵。

3.4 继承与发扬团队精神

现代的企业管理在精神理念的指导上遵循的是价值和团队精神,团队精神也是企业项目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任何类型的企业中,团队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企业是社会中的团体组织,其内部的员工数量和类型都是复杂多样的,企业任何项目的开展都需要员工来完成,不同的员工自然需要共同在领导之下完成项目任务,团队的协作是任何项目事务都不可缺少的,所以为了高效率地完成企业的项目任务,团队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建筑施工领域,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是移动的,其管理人员需要对流动的企业员工进行有效管理,就需要通过团队精神将不同类型的员工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既定的项目任务,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在当前企业正在走向国际的背景下,跨国性的合作日益频繁,企业的项目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项目内的管理人员的流动性也增大,人员的频繁流动必然会带来管理上的困难,为了能有效保持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强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的协作性,企业需要通过团队精神加强对项目内部的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的凝聚力,进而促进项目的活力,切实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如果一个项目中没有团队精神理念,那么就不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不能够使企业创造优秀品牌、取得卓越成效。

篇3

    在如今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社会里,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没有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就不能持久。那么,如何才能系统地认清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更好地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带动企业整体发展呢?成功的关键就在“文化力量”逐一转变为“生产力量”的这个转变过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 ,结合好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实践那些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辨证地继承成熟的经验,但又要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发掘适合自己特点的方式方法。那么,又如何把握现有的和谐的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协调发展呢?有专家也这样的总结了几条经验,我很赞同,并且我们的领导也这样做的很好:

    一、实施“情感化”管理,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来讲,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情感管理最能体现文化管理的亲和力,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绪,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情感化”管理应该细化到“走动管理”和“倾听管理”及“沟通管理”。

    “走动管理”:意为让管理人员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与员工的更多接触中,言行一定要发端于心,加强感情沟通,培养一种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敬业和谐的合作氛围。企业管理人员善于进行充满人情味的情感管理,就是为企业注入减少内耗、理顺人际关系的“剂”。

    “倾听管理”:管理者要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创造机会让员工们充分发表意见。企业生产经营的形势是与每个职工休戚相关的,公司的每一步发展都要让每个职工理解,员工只有知情明理,才能立足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沟通管理”: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亲密感只能建立在相互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有设身处地接纳对方的思维,才能理解对方的行为,沟通才可以有效,“管理透明化”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二、培养团队精神,实现个人才智与集体合作和谐统一。

    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必须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而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只能通过相应文化氛围的培养和相应价值观念的陶冶才能形成,团队精神的形成则是培养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的基础。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配合各类资源形成合力。缺乏团队精神的支持,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成功,个人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没有个人的首创精神,团队精神也会失去其发展动力。

    三、是要重视企业文化载体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载体在生产经营中表现出来。雄厚的物质基础是企业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塑造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企业物质文化,搞好生产经营活动,以优质的产品、优良的服务、新颖精美的包装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出能够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良好生产环境,使广大员工本文来自中国美术高考站,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cnmeishu.com查看真正感受到工作的愉快,并以员工形象为载体,展示企业特有的优秀文化氛围,加大企业文化设施的物质投入,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塑造出鲜明的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和认同感,从而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是倡导“学中干、干中学”,促进“会干事、干成事

篇4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意义;对策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它不仅指导企业在优势条件下取得辉煌经营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劣势条件下能够帮助企业取得最终成功。企业文化需要固化于制,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需要全体员工内化于心,落实到行动上。理念一旦确立,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有能力在关键时刻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

二、全力塑造企业核心理念

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行为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颇,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核心理念,而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企业之“魂”。因此,企业核心理念是每个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工作中应该着力抓住的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核心理念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培育能表现本企业精神风貌、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并以此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

三、建立突出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也各不相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特点,表现出自己特色的个性文化色彩。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能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而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

四、建立起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普遍认同感

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领导者文化,它必须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企业文化。“人心齐,泰山移”。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延就是要提高企业的产品文化的附加值。企业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这种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快速高效发展,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要管理就应先尊重对方,使与被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上的纽带。企业员工对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团队精神是通过运用集体智慧将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整合,使整个团队拥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各方的价值体系得以融合。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主动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五、积极倡导全体员工广泛积极参与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上。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全体员工的创造,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渗透没有员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企业价值观,而这些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六、建立规范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制度在实施。为使企业文化能够跟上时代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企业发展,企业制度要不断创新,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形成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和创新性的现代企业制度。

篇5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而增强企业文化的先进性能有效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和职工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当企业文化的作用特别突出时,会产生强有力的经营结果,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是激励职工共同奋斗,企业文化均可以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先进的企业文化。

一、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应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有利于职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的文化环境,企业文化建设关注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地位和发展,注重启发人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在现代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应着重从尊重职工、分权经营、善待客户等方面,体现人本化管理的原则。当然,进行人本化管理,并不意味着否定企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它强调的是企业在追求利润与产值的同时,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和利益,发掘职工从事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强调平等原则、团队精神、民主管理。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必须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而合作能力只有通过相应文化氛围的培育和相应价值观的陶冶才能养成。团队精神的养成是形成合作能力的基础。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职工只有相互协调,才能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形成合力。同时,要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条件,促进组织与个人和谐共进。积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会使企业与个人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促使职工的潜在积极性得以充分释放,实现人力资源的自主开发,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没有团队精神的支持,团队不可能成功,个人也可能失败;没有个人的首创精神,团队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和主体。团结协作是完成工作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可以使人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可以促使个人的进步,加快人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实事求是,体现文化的智力支撑

建立科学的分权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积极的合作关系。对大多数企业来讲,上下级之间的冲突与紧张关系并不是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是来自内部的权力分配。权责过于集中,使下一级人员往往将责任推到上级身上,而上级总是责备下级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企业家要善于实施分权化管理,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冲突和紧张关系。实施扁平式管理体制,减少管理的层次,避免对下级管理的过多干预,有利于在上下级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鼓励全体职工参与管理,做到人尽其才。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坚持和谐共进,增强企业员工的认同感

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同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这也就是说,建设企业文化要以增进企业干部职工的团结和和谐为重要抓手,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认同感的建立需要实施企业内部环境控制,而内部环境控制也是建立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逐步完善的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企业内控环境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

一般而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管理思想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责任授权和划分的方法、人力资源战略、内部效能监察和审计等。

四、坚持持续创新,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篇6

【关键词】典型;企业;构建;企业文化

一、树立典型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起着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作用。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职工起着导向、约束、凝聚、融合、激励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是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民族是如此,企业也是一样。而企业精神的弘扬、发展往往也是通过典型人物的树立得以实现的。好的典型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通过典型人物的事例,以点连线,以线扩面,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从而凝聚人心,团结向上,使企业和职工相互学习,增强荣誉感与认同感,最终达到全面营造良好思想工作环境的目的。

二、如何树立典型

典型是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上的佼佼者,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是企业发展进步离不开的宝贵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典型的树立已不仅仅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素质,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制度上必须为先进典型的成长提供保障。典型人物从来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与他们所在单位、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一级组织,必须在制度上为先进典型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动力支持,不断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营造出一个团结务实、人心思上的内部环境。只有这样,才有了典型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的土壤,这也是典型出现的必然条件。(2)树立的典型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具有代表性。纵观历史发展,每个时期,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同方面典型的出现。革命年代英雄人物层出不穷,这不仅仅是时展的潮流,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但无论什么样的典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因此,我们石油企业在选树典型的同时,一定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联系,与职工群众意愿相符合,注重典型人物的代表性,只有这样,树立的典型才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所认可,从而使典型人物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3)要注重宣传推广先进典型,挖掘内在精神。每个典型人物的产生,必然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超出一般人的行动或业绩。任何典型的树立、学习、弘扬、发展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推广、深入学习,最终才能达到应有的作用。发现典型后,一定要注重利用宣传工具或手段,积极提炼先进人物具有指导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研究总结先进典型经验,同时通过新闻报导、评论文章等多种媒体手段广泛进行宣传推广,努力营造“树典型、学榜样、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职工奋发工作,岗位建功。这也为典型人物精神的学习、弘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发挥典型作用,打造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

篇7

《现代企业文化》:感谢李总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首先请您谈谈爱国者的团队建设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什么?

李全:第一个阶段,爱国者的团队建设要从1992年冯军总裁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拿着220元起家说起,当时是只有两个人的微型团队,处于团队分工还不太明确的阶段。大家本着一个很朴素的精神,从老板到员工不分你我他,只要来活大家一起干的团队模式,这应该叫做团结协力、不分彼此的团队精神。

第二个阶段,随着爱国者团队的壮大和发展,就开始注重技术上的创新,大家最早知道爱国者是从移动存储产品开始的,大家脑子里就形成了U盘就是爱国者,爱国者就等于U盘的思维定势,所以就打响了这个品牌的第一枪;公司就开始有了一些组织架构的分工,从团队建设强调团队之间的分工与配合,成立了市场部门、储运部门、研发部门等,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团队各司其职。

第三个阶段,公司吸收和引进了国内一些顶尖的人才,进行团队的人才建设,比如说公司引进了原三星及联想的副总裁曲敬东,包括我本人在内。团队建设在这个阶段是根据公司的发展状况吸取一些他山之石来更好地塑造自己,来弥补爱国者本身在成长方面的不足,像曲敬东这样的职业经理人,他有一些独特的思路和管理模式,这些人才的引进使得爱国者的团队精神更加趋向于品牌国际化。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介绍一下爱国者的象棋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战术的指导意义。

李全:冯军总裁通过多年的积累,将中国象棋中的“炮”加入国际象棋中,根据国际象棋的游戏规则,结合中国象棋的优势,总结出一套指导企业运作的综合象棋文化体系演译为融合中西方文化精髓的爱国者象棋,并将其引申为自身的企业文化:

兵:执著追求,实现理想。兵只是攻到底就可以变成王以外的任何角色,爱国者的员工只要坚持不断地努力,每个人都有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象:内政外交,信息互联。国际象棋中的“象”是内务和外交皆要负责的“全面人才”,爱国者提倡对内、对外的开放性,奉行“知彼解己”的思维方式。

后:重视女性,统合综效。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往往受到忽视,爱国者重视女性的性格优势,充分发挥女性半边天的作用,提倡“统合综效”的思维方式。

王:深入实际,优化管理。在爱国者,鼓励上下级之间的有效沟通,强调无论是总经理、总监还是部门经理、主管都要深入基层,打破管理的边界,了解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

车:勇往直前,纵横驰骋。

马:与时俱进,鼓励创新。爱国者鼓励员工之间共同进步,坚决反对“窝里斗”“勾心斗角”;提倡与竞争伙伴之间的共赢,反对互相“拉后腿”“挖墙角”。

炮:跨越发展,事半功倍。炮体现的是一种跳跃性思维,多动脑筋,事半功倍。爱国者鼓励员工先动脑,后动手,再动钱。

在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中,“兵”的规则都是只能冲锋不能后退,在最前方保家卫国。但是不同的是中国象棋中的兵无论如何冲锋陷阵也还是兵,拱到底线就没什么用了,因此奋斗没有价值也就失去了动力。而国际象棋中的兵被称作是灵魂棋子,一旦攻到底线可以升变为王和兵以外的任何棋子。中国象棋的“象”,只负责内部事务,决不允许越过“楚河汉界”半步;而国际象棋的“象”,则可以超越界河,内务和外务皆要负责,并且与“车”形成矩阵式的合作关系。因此,现代企业完全可以提倡对内、对外的开放性,奉行“知彼解己”的思维方式,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形成矩阵式双责任双业绩结构,更有利于管理的横向延伸和企业资源的整合。

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所谓的不足就是中国人有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俗话,就是有一些好的、创新的东西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所以我们希望摒弃掉中国象棋中的“河界”以及中国象棋中的两个“象”相互掐架的现象。

我们公司具体的制度也是这样,基层员工去年的收入比我们高管的工资还要高,甚至比冯总的工资还要高。我们鼓励:只要员工干得好,我们就给予奖励和升职,这就是我们对企业文化的实践:“炮”是作为技术创新来看的,我们中国象棋中有隔山打子的“炮”,这就在很多地方能超越国际象棋。比如说王老吉,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国际象棋加“炮”的思路的产品,包装是照着可口可乐的思路,而把碳酸饮料改为中国独有的凉茶,广告词也非常中国化——怕上火,喝王老吉!所以在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上加人自己的创新,才能超越国际化的品牌。

《现代企业文化》:如何使企业团队保持高度的执行力?请您谈谈爱国者的良方。

李全:作为管理者最主要的是提倡公平、公正,只有一碗水端平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果我们在团队的管理上实行有亲有疏的做法,那么被“疏”的员工会认为自己是后娘养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而另外被“亲”的员工就会很骄横,工作也不会很积极。我们通过内部的管理制度摒弃掉“亲”与“疏”的风气,弘扬正气,让大家都有干劲,找到归宿感。

我们不断给予团队和个人一些更高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争取成为世界五百强。每个阶段所提出的目标和文化理念都是符合公司现实情况。很多年前,我们就提倡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六赢思维、知己解彼、统合综效、不断更新的“七个习惯”,这种文化的连贯性保持得非常好,每一个爱国者的员工都深深牢记“七个习惯”,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文化理念。我们经常会有一些考试,这个考试不是让员工去背,而是让员工写出来自己做过的工作和这个文化在哪些方面是相符的。

很多公司都有派系行为,而在爱国者恰恰没有,这和冯总的个人魅力很有关系。冯总是一个非常透明的人,他所有的想法都会开诚布公地跟大家讲出来分享,就是什么事情都要见得了光,这就使得一些想在公司私底下使绊、做手脚的人望而却步。比如说一次,两个部门发生了摩擦,冯总就把两个部门的人叫到一起让大家开诚布公的讲出来,而不是单个谈话偏听偏信。冯总就是要透明地在阳光下处理所有的事情。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从宏观层面上谈谈中国企业团队文化建设的特性

篇8

[关键词]人本管理;企业人文精神;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061-02

1 引 言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营造和谐的生产关系,培养企业特有的团队精神,使人的需求和向往同企业的要求和目标统一起来,实现健康协调发展。和谐是人类社会健康运行的剂,和谐思想作为一种反映经济社会普遍运行机理的管理思想,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认为社会世界法则是和谐协调的,这些法则从各个方面趋于完善人类。潞安集团从实践中感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基因,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谐企业文化作为时代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 潞安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特色

2.1 潞安集团企业文化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潞安集团通过自身实践的体验,逐步接受并深入实践发展了企业文化的“三层次结构”,即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潞安企业文化建设还借鉴了精细管理、流程再造、创建学习型组织等理论成果,成为员工广泛认同并积极参与的和谐文化。

潞安企业文化发端于企业建立之初,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的石圪节矿风,以“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奠定了潞安企业文化的根基,通过丰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潞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基础。

2.2 潞安集团和谐企业文化丰富的建设内涵

潞安企业文化是潞安集团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富有潞安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企业形象的总和。它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结合体,涵盖理念、行为、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潞安企业文化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潞安改革发展的实际,在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提升企业文化精华中不断创新而成。

2.3 潞安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1)理念文化识别系统

基本理念:潞安核心理念、潞安宗旨、潞安哲学、潞安精神、潞安作风、潞安战略、潞安愿景、潞安目标、潞安意识、潞安工作标准。

系统理念:发展观、改革观、创新观、科技观、人才观、品牌观、安全观、质量观、岗位观、作业观、学习观、团队观;员工的“话与画”。

(2)行为文化识别系统

企业基本行为系统:企业模式、产权制度、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业务流程。

员工基本行为规范:6S管理、文明用语、禁忌行为、员工誓词、企业礼仪。

(3)物质文化识别系统

基础部分: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吉祥物、辅助字、辅助色、辅助图案。

应用部分:办公用品、产品包装、装饰装修、服装、礼品、广告、旗帜、交通工具、宣传煤体、标牌技术装备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中国潞安之歌》。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之魂,是企业成功与否的核心与关键。潞安集团深知在现在这样一个科技水平日益尖端化、资源信息高速共享化的时代,企业要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着力凸显商业诚信的价值意义,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市场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 潞安集团深入建设和发展和谐企业文化探讨

3.1 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传统优秀的人本管理思想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文化将人置于管理的中心,不但要将人看做生产力,更要看做企业发展的目的,从而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有利于员工得以创造和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潞安集团提出了“以人为本,煤化并举,走向世界”的核心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指导一切工作的核心思想,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足感和信任感。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亲情文化显魅力,打造了“个人成就团队,团队造就个人”的团队观。同时肩负起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三大责任,坚持奉行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宗旨,实现企业和谐发展。

3.2 营造和谐管理氛围,奠定管理整合的基础

潞安集团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三条产业链,建成能化大集团”,几年来,潞安集团先后整合了大小矿井一百多座,为增强对和谐的认同,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资源进行整合,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全面推进了整合矿井正规化生产和现代化建设。潞安集团通过整合实现和谐管理,主要做好三个方面:首先是资源整合;其次是业务运营整合;再次是文化整合。丰富“开放合作,共赢发展”文化内涵,突出国际化的文化建设、新加盟单位的文化融合和创新文化建设,其核心是实施集团管理的创新。

3.3 “与时俱进”致力于创建学习型文化建设

潞安集团下属各单位充满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每个员工善于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有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且能够把学习和工作相融合,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并且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大力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建立学习共享系统,把分散的个体学习整合为全员学习,构筑共同愿景,开展创造性学习,建立互动式学习模式,实行知识共享。

3.4 打造创新型企业与社会环境共同进步的社会性文化

潞安集团不断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强化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创新平台和高端化、开放型的综合创新平台。无论个人或者企业,都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而独立存在。企业在社会上存在,其透射出来的文化品位、精神风貌、道德意识影响,甚至带动社会上良好风气形成,这样一种企业文化才是真正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能促进企业和谐管理的文化。潞安集团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强化文化执行、加速文化整合,在提升文化管理等方面继续探索和努力,同当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3.5 提炼企业人文精神促进和谐文化发展

企业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了企业内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提炼企业人文精神对引导社会价值,克服不良价值导向,形成正确的共同的价值文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企业是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潞安集团推行组织建设、看板管理、岗前仪式、行为规则、考评细则、管理流程、奖惩办法和审核改进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具有潞安特色的“价值文化”、“榜样文化”和“道德文化”,全面推进和谐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6 构建和谐企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水平

和谐文化是企业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发展合力的集中体现。潞安集团在建设既强大又国际化新潞安中提出了建设平安潞安,打造国际化安全发展新水平;建设创新潞安,打造高端发展新优势;建设绿色潞安,打造循环发展新特色;建设开放潞安打造国际化共赢发展新境界;建设“百年潞安”打造可持续发展新基石;建设幸福潞安,打造和谐发展新合力。构建和谐企业就是突出了和谐文化拓展文化的包容性,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只有团队精神价值观是养成合作能力的文化基础。现代新经济竞争既是团队游戏,也是个人运动,只有打造潞安新时期转型跨越发展强大的软实力和巧实力,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水平。

4 结 论

潞安集团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以尊重人的文化存在为前提,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从而为企业持续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创建后,其营造的和谐的生产关系会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独具的前瞻性和先导性必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到极致,成为承载员工理想与价值实现的载体;员工将把企业发展与自身发展统一起来,把企业发展推向更高更强,从而加快潞安集团的建设步伐,推动潞安集团和谐、平安、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娟.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1).

篇9

对于一个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企业来说,对其进行经济分析,以确定其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是绝对必要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图1是企业文化产生的一般模式。从企业文化产生的一般模式来看,企业文化产生起源于经营者的创意或经营思想。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应用于企业的经营行为,形成企业经营成果,这个成果不能是短期的,而是一种长期的效果,从而证明这些文化理念是符合企业发展的,可以用这些文化理念来继续指导企业经营。这样看来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现成的流程,也不是一个应用软件,每个企业只有建设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文化,才能使文化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要获取经济效益,一般要完成两个交易:一是企业与员工的交易,也就是内部交易。企业只有满足了员工需求,和员工达成契约,才能组织安排生产,获取员工的劳动,生产出用以出售的商品。二是企业与顾客的交易,也就是外部交易。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没有售出之前,是没有经济效益的,只有与顾客达成协议,把生产成果让渡给顾客,才能获取顾客的回报,从而获得经济绩效。[1]无论是内部交易还是外部交易,企业要交易的对象都是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复杂多变的,作为企业员工的“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而且有被尊重、自我实现或在群体中的归属感等需求。作为顾客的“人”,不仅需要商品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需要交易过程中的对商品喜欢、欣赏或对服务的感动等情感或情绪上的满足,这些非物质因素在企业效益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些非物质因素的满足程度上,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其独有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在内部交易中的经济分析

在企业与员工的内部交易中,存在着博弈行为,即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着相互信任的问题。企业内部信任具体体现在:企业是否下达指令,而员工又是否接受指令,接受指令后又是否努力工作,为企业赚取较大的收益。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解决企业与员工的信任度问题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塑造具有共同企业精神(如奉献精神)、明确价值观(如对企业利润的认识、对环境和员工福利的关注程度、对企业发展的危机意识等)和高尚道德境界(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市场秩序、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企业员工,可以使得员工对企业下达的指令的接受度增加,自觉维护和支持企业的指令,从而使管理费用减少。而员工的努力又会得到企业的信任,企业会一如既往地将工作交由员工负责。企业管理可以分成“硬管理”和“软管理”两种。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来进行管理的手段,就是硬管理,主要依靠制度来维护和实施;而采取教育和文化管理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就是软管理,主要依靠文化来维护和实施。但文化管理中也必须采取必要的制度文化来保证文化目标的实现,如一定的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和特殊制度。但文化管理中的制度文化与行政、经济和法律管理中的制度管理是有所不同的,“硬管理”中的制度管理在企业内部交易中也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通过制度管、卡、压,管理越死,员工的心理越抵触,其创新性和工作效率也越低,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绩效。而企业文化管理中的制度文化,以软性的激励为主,从薪酬、职位和职称升迁、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来满足员工除了物质需求以外的非物质需求。领导对员工的关心度和公平合理的决策,使得员工更加理解企业的制度,自觉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企业文化建设提倡“团队精神”,在对企业精神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凝聚力非常强的团队,在现代企业的“团队生产”中发挥作用。所谓团队生产,就是指由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照分工合作和专业化的原则组织起来参与生产活动。这样整个团队生产的产出是整个团队整和的产出而不是每个成员的分产出之和。按照系统整体效益大于个体效益之和的观点,整个团队的产出是大于每个成员的分产出之和的,因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团队生产中存在着博弈,也就是说因为从总产出中很难确定每个人对联合投入产出所做的贡献,因此在团队生产中无法确定参与合作队员的边际产品。而对于单个队员来说,无论他偷懒与否,他都会拿到与同团队人一样的收入和其他效用。因此每个人势必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可获得的报酬来调整其工作量。由于存在着观察、检测、监督的费用,每个人都会被诱使去享受更多的闲暇,搭他人便车,这意味着他将获得更多的非现金收入。所以,要提高团队生产的效率必须克服这样一种道德风险。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的团队精神能有效制约生产中的偷懒问题等道德风险,实现“团队生产”、“联合生产”的高效率。从企业文化产生的一般模式分析: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行为为目的,在管理中重视企业人对企业经营策略的理解,即通过有效的手段,向员工宣传有利于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策略,使其内化为员工的主体自觉性,从而变被动地执行企业的行为准则为主动自觉的行为。这样不但节约大量的管理成本,而且能较好地促进企业与员工的交易,并有力地提高交易效率。[2]虽然企业文化建设要投入经费,但由于企业文化价值观的稳定性,一旦通过整合、建立了较好的企业文化,就具有可持续性,从而创造出可观的绩效价值。

(二)企业文化在外部交易中的经济分析

企业的顾客,包括直接购买企业产品的直接消费者,也包括现在还没有购买企业产品的潜在消费群体。企业为了更好地完成外部交易,正在由“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型,实施客户管理系统(即CRM)。CRM就是利用计算机自动化分析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以及应用支持等流程的一个软件系统。其实施的目标是缩减销售周期和销售成本、增加收入、寻找扩展业务所需的新的市场和渠道以及提高客户的价值、满意度、赢利性和忠实度。来自全球实施CRM的实践表明,企业文化的变革是实施CRM成败的关键要素。一个企业的技术变革相当容易,但文化的变革却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首先,企业文化在内部交易中发挥出其经济效益优势的结果是企业生产出了高质量的产品,而高质量的产品是外部交易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形成品牌效应,才能在完成外部交易后,使顾客获得满意的产品。其次,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中的行为文化,主要指企业的服务文化。企业服务文化在企业实施CRM过程中非常重要。众所周知,顾客会选用某种产品,除了产品的高质量外,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实施CRM,就是要注重产品的市场营销,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实现销售团队最大程度的协作,通过让销售团队共享统一的企业外部资源信息来发挥团队合作的巨大威力。以客户为中心,以及由此衍生的重视客户利益、关注客户个性化需求及面向感情消费的经营思路等都是企业文化中的服务文化内容。这些行为都能促成企业外部交易的顺利完成,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再次,企业的外部文化,还包括企业的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对顾客来说,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他们选择和购买该公司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并可能成为该企业的忠诚客户,从而节省了企业对消费者的宣传推广和教育费用。对企业的供应商来说,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会赢得其供应商和合作者的信任,从而降低外部交易中的谈判和交易成本。对企业的投资和管理部门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获得银行和政府部门的信赖和支持,能够使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吸引外部投资,获得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等。这样企业就容易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以规模出效益,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宣传媒体来说,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他们宣传的正面形象,每年企业为销售产品做的广告费用不在少数,而有了文化塑造出来的良好形象,宣传媒体会争相播报,无直接费用支出的宣传效应倍增,节约了广告和公关费用,同时又使企业的形象更为优化,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2]总之,在企业外部交易中,企业文化通过其服务和外化行为,使企业精神、价值观和形象显现于社会,极大地提升企业产品的价值,带来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忠诚度的提高,这种非物质易所创造的物质性结果,给企业带来颇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二、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经济效益渠道分析

企业文化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根据企业文化产生的一般模式及企业文化在企业内外部交易中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经济效益可分为两条线,即内部通过员工认可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执行企业的文化精神,继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部通过顾客对企业文化的认可,转化为具体的购买行为,带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如图2)。根据图2,企业文化形成经济效益有三种主要渠道:(1)企业文化被员工认同,内化为员工的精神和行动,形成员工对工作和对企业的态度,通过对认同文化的执行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降低管理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企业文化被顾客认同,影响到顾客对企业的态度,通过顾客对企业产品的购买行为,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里的顾客指的是狭义上的顾客,即消费者。广义上,一个企业的顾客还包括许多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和合作者、银行或投资者、政府、宣传媒体等,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会使企业得到原材料供给、资金、政策或广告宣传方面的支持,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企业文化被员工认同后,通过员工的营销宣传、公共关系,影响到顾客对企业的态度和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态度,通过购买行为和支持行为,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文化形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互转化的。有了经济效益,企业才会注意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将自己的收益回馈社会,形成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和支持者,又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增长,会让员工得到的福利和待遇增加,进而使他们对工作更加尽心,对企业更为忠诚,更加认同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经济效益的关联研究

篇10

此次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上级领导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培训课程,通过几位领导和老师深刻细致的讲解,从我们身边的事务和日常生活入手,开展一些沟通与交流的小游戏,让我对团干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定位;使我充分认识到新时期、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要注意青年工作的创新,要研究青年的需求,严格管理,注重鼓励,作为公司领导注重加强团队的建设和自我修养的提高,注重自我形象和礼仪,加强企业核心文化建设,为公司营造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和谐工作环境。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对这次培训的体会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柱,一个企业只要存在一天,企业文化就同时存在,文化建设具有十分强大的潜在凝聚力量,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用先进的观念管理企业,使员工的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通过这次企业文化课程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能够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并为之奋斗。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要用先进的观念管理企业,使员工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我们应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宣扬、增加企业的凝聚力,进一步树立我们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团队意识,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二、团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司团队共同协作,合理利用每一个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共同目标。因此,团队建设是公司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培养建立一支高效协作又充满凝聚力的团队,使每个成员能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中层干部在其中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秉着对公司领导团队和制动队伍负责,严格要求每个成员都能克服缺乏信任、惧怕冲突、欠缺投入、逃避责任、无视结果这五大障碍,并充分认识到:团队就是有共同的目标并认同,为结果担负共同责任。有严密的组织,各尽其责,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相互合作、相互服务、相互支持、相互信赖的团队精神,因此加强沟通和组织高效协调非常重要。将团队建设的知识转化为行动,进而养成习惯,最终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提高本人及团队职工的素质,团结职工,才能为公司的美好未来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才才是企业发展成功的原动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能做的发展,并不取决于它获得了多少物质资产、多少资本,更主要取决于它的经理人、它的员工。“得人才者昌,失人才者败”。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综合素质、基础知识、专业能力、文化素养的培养;注意内在美和外在美要统一。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时刻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对心态出现问题的员工及时安排基层共青团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看到积极的自己,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通过员工学习和培训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理念,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会突破旧观念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切实做到:工作理念要创新、工作内容要创新、工作的方法要创新,相信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只有自己想不到的事。

四、加强自身素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