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网络安全专题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展网络安全专题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8年9月17日至9月23日是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做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工作,xx教体局三举措落实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活动组织。召开了局党委会,专题安排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股室,印发活动方案,明确开展活动的要求和时限,指导学校开展具有本校特色、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
二是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学校开展网络宣传周宣传活动,各校结合实际,采取案例讲解、宣传海报、校园新媒体、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川教网,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三是强化活动开展。召开全区网络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活动,组织全区学校安全副校长学习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知识。各学校通过网络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团日活动,要求师生自觉遵守信息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不泄密、不制作和传播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切实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
篇2
一、对象与方法
调查于2016年10-11月进行,采用匿名、自填、送发式问卷的调查方法。研究对象为南京在读大学生,来自6所综合性院校,每个学校调查200人,抽样方法为定额抽样,要求各校样本男女学生数、各年级人数相近。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网络系统安全情况、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事件、网络安全教育。研究根据被调查对象所存在的网络安全行为与意识的相关问题而判断的网络安全教育必要性定义为客观需求,将被调查对象自我觉察到的需求定义为主观需求。研究中以被调查者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正确率来判断客观需求,以被调查者目前获取网络安全信息的途径、网络安全专题教育的必要性、对于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评价和期待的网络安全教育形式反映主观需求程度。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主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X2)检验,检验水准α定为0.05。
二、结果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被调查者中男生略多,占50.7%,大一、大二年级的偏多,分别占27.9%和28.4%;工科生和文科生偏多,分别占38.3%和27.8%,如表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平均使用网路的时间超过3小时,被调查大学生的上网目的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学习67.2%、观看网络视频62.1%、网游戏等娱乐活动51.3%、购物50.2%、新闻浏览49.8%、交友40.3%、生活信息浏览35.4%、工作17.0%。2.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客观需求。(1)网络系统软件安全维护行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分别有37.8%和27.6%的学生“偶尔”或“从不”在网上下载文件或软件时杀毒后再使用,卡方检验提示:性别和专业性质在网络系统软件使用的行为选择上有较大差异,男生和公安类学生在网络系统软件的使用中更偏向选择安全维护行为,如表2所示。表2被调查者在从网上下载文件或软件后是否杀毒再使用的情况(%)(2)网上支付安全行为几乎所有对象(95.3%)近一年有过网上支付行为,其中分别有26.3%、22.3%和21.8%的对象使用公共场所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没有仔细辨认支付页面的网址和使用公共计算机网络支付后没有及时消除上网痕迹等行为,卡方检验提示:年级和专业性质在网络支付信息的行为选择上存在偏差,大四和工科学生更注重网络支付的信息安全,具体如表3所示。(3)邮件接受安全行为对于垃圾邮件的处理,过半数的被调查大学生会选择“设置垃圾邮件过滤”(56.3%)或者“看过发件人和主题后,判断是垃圾邮件的话,手动删除”(54.8%),只有少部分人会选择“拒收不明来源的邮件”(30.9%)、“为防止收到垃圾邮件,不轻易公开自己的私人邮箱”(26.3%)、“将发现的垃圾邮件标志为广告邮件”(19.2%)、“向邮箱的运营商举报垃圾邮件”(16.8%)或者“专门准备一个专门邮箱用于各类网络会员注册用”(13.4%),还有3.9%的被调查者没有采取过以上任一措施。卡方检验显示:性别和年纪对被调查者的邮件接收行为没有明显差别,专业性质对其有明显差别,公安类学生的邮件接收行为安全性更高,如表4所示。3.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观需求。(1)目前网络安全信息获取及评价大部分的被调查大学生从网络(85.5%)、同学/朋友/家人(48.1%)、电视(45.6%)获取网络安全信息,只有少部分的人从报刊(28.1%)、手机短信(27.9%)、专题讲座(26.1%)或专业培训(8.7%)。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得“非常到位”和“比较到位”,分别为11.4%和54.1%,但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所在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得“不太到位”和“很不到位”,分别占31.8%和2.8%。(2)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绝大多数(90.2%)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有必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分别有40.0%和50.2%的对象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比较有必要”,而选择“不太有必要”和“完全没有必要”的比例仅分别为8.5%和1.3%。卡方检验提示:性别、年级和专业性质在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需求有明显差别,女生、大二和工科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教育需求更大,具体如表5所示。调查还显示,被调查大学生认为有必要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形式由高到低依次为:专题讲座61.3%、课堂教育42.3%、座谈会41.6%、宣传折页发放39.3%和主题班会39.2%。卡方检验提示:性别、年级和专业性质的差异性较小,大多没有统计学显著性。
三、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客观需求度均较高,高校需更加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从客观需求看,半数以上的被调查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超过三小时,上网的目的多集中在学习、观看网络视频、网游戏等娱乐活动、购物、新闻浏览,有37.8%和27.6%的学生在网上下载文件或软件时“偶尔”或“从不”杀毒后再使用。几乎所有对象(95.3%)近一年间有过网上支付行为,其中26.3%的对象使用公共场所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大学生在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上仍然存在较高的不安全行为选择,这意味着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有着非常迫切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从主观需求看,绝大多数(90.2%)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非常有必要”(40.0%)或“比较有必要”(50.2%)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而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大学生反映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得“不太到位”(31.8%)或“很不到位”(2.8%)。这说明,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大量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及时、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服务。2.多种形式并举,全方位满足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需求。在网络安全教育形式的必要性调查中,选择比例都接近或超过4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不同的网络安全教育形式都有一定的主观需求,高校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时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例如充分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各种会议进行安全教育;利用教育手段,通过安全学术研讨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等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学校传播媒介、舆论工具等手段,通过校刊、校报、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进行安全教育,[9]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种类的教育体系。3.丰富网络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和能力。随着网络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互联网充斥着虚假、诈骗信息,但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缺乏获取网络安全信息的正规途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网络系统安全知识和网络权益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培训,培养大学生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拓宽大学生获取网络安全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培养大学生辨别网络虚假信息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网络权益防范和维护意识,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规范大学生网络安全行为。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与行为研究———以南京高校为例”(SZDG2016037)的部分成果。
作者:张春柳 张艺璇 周建芳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网络安全状况报告[EB/OL]./hlwfzyj/hlwxzbg/qsnbg/201608/P020160812393489128332.pdf.
[3]张俊.强化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
[4]马闯.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
[5]李霞.社会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新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
[6]邓晖.谈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教育探索,2014,(7).
[7]陈联娇,温金英.浅谈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8,(36).
篇3
为深入开展“护苗·2021”专项行动,按照市“扫黄打非”办统一安排部署,4月15日起,由县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县委政法委、县教体局、县新华文轩、县文广旅局、团县委等部门持续深入开展了主题为“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的“绿书签”系列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丰富宣传形式,加大推广力度。
一是利用大型活动集中宣传。县委宣传部联合县教体局,结合全县“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法治周周行”、“安全宣传月”、“全民读书月”等大型活动,设置专台专区,宣传“扫黄打非·护苗”、“绿书签行动”等的宗旨和意义。二是利用家长会、主题班会等针对性开展宣传。由县教体局组织开办“扫黄打非·护苗”、保护知识产权、网络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推广“扫黄打非·护苗”网络安全系列课程,深入推进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走进校园、走进班级。三是利用新媒体广泛宣传。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推广绿书签行动标识、绿书签海报,播放绿书签公益广告,有效扩大人群覆盖面,让更多人知晓、参与行动。
二、发挥基层网格作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将“扫黄打非·护苗”行动及绿书签行动开展情况纳入示范网格评选内容。充分发挥基层“扫黄打非工作站”深入群众优势,结合村(社)文化室、图书室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张贴海报、派发书签、开展专题咨询,推动“绿书签2020”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情怀、网络安全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等日常宣教内容深入群众、植根群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基层“扫黄打非”网格对辖区出版物零售单位、网吧网咖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侵权盗版、非法出版物以及网络有害信息的检查力度,有力净化未成年人成长文化环境、网络环境。
篇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诈骗特点;存在问题;提升对策
一、大学生网络诈骗的特点
(一)方法简单,容易得逞。网络诈骗技术含量低,诈骗者只需会一些基本的上网技术就可实施诈骗。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加之中国巨大的网名数量,使得任何一条简单的诈骗信息都会引起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地区的人注意,其社会危害程度之大,不亚于一般犯罪。
(二)成本低,传播快范围广。由于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使得诈骗者足不出户就可实施诈骗。而且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和资金。仅仅需要一台电脑,会一点操作手法,就可坐地收钱
(三)作案工具智能隐秘。网络诈骗为了增强骗子行骗的可信度,通过购买“来电任意显”等网络软件,对方接收来电时可以显示任意他想设置的号码,有效隐秘诈骗者的真实身份,而且无法查出诈骗者的活动区域。
(四)作案范围广。与传统诈骗不同,网络的无国界打破了社会和空间的界限,使得诈骗者可以分布世界各地实施诈骗。不同的诈骗团伙也可分布在不同区域,给公安机关的抓捕带来了很大困扰,而网络的不真实性也给诈骗者的身份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五)作案手法多样,翻新速度快。网络诈骗形式的五花八门,手法多样,使得防范意识不强的网民很容易中招,甚至一些防范意识较强的人一不小心也会掉进诈骗者埋伏好的陷阱。诈骗的形式已经从最初的中奖,购物等逐渐演变为人们日常关心的炒股,买车,房贷等诈骗,因为个人信息的严重泄露,诈骗者总能选在最合适的时机,人们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出现,使得现在的诈骗防不胜防。诈骗手法翻新速度之快,使得每当一种新的诈骗方式出现时,总会有一大批网民受骗。
(六)诈骗者和被骗者多以青年为主。网络的主力军以青年为主,其中代表又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容易轻信别人,防范意识不强,使得诈骗者容易得手。另一方面诈骗者的身份也大多是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不断推出新型网络诈骗形式,但由于年龄问题,使得很多青年诈骗者没有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认识滞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认识滞后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经常是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高校再进行批评教育,未能把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前面。说明高校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没有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形成一套系统的教育方案。教育内容陈旧,没有实时更新,网络教育宣传不足,管理经验欠缺,是现阶段网路安全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教育内容有待丰富,课程设置缺失,高校重视程度不够。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主要有三类,一是大学计算机相关课程,讲解计算机使用规范。二是思修类课程,讲解网络道德方面的知识,三是通过各种讲座,宣传,讲解真实案例,以达到敲响警钟的作用。但是相关课程并没有有机结合,很好的形成一套教学体系。高校目前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不全,无法及时跟新社会上出现的新型诈骗方式,内容涉及面狭窄单一,被遗漏的安全知识往往是当今复杂社会形势下最不可缺失的。同时信息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中最容易忽视的内容,个人信息对于本人是一种最有价值的资产,应该适当保护,不可随意泄露。
大学生网路安全教育实践环节缺失,应将知识,技能,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大学生网路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将所学知识、技能运动,避免诈骗事件在大学生群体中频发。同时,因网路安全教育的特殊性,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网络安全教育师资队伍迫在眉睫。教师队伍应不间断开展网络知识培训,随时跟新网络安全知识,并及时有效的传递给学生,让大学生在了解网络风险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三、改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增强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网络安全事件的频发,对学生自身身心和家庭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对地区,高校的生活秩序也有一定负面影响,甚至对国家的安全维稳产生副作用。[1]网络安全是维护高校和谐稳定校园的基本保障,增强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网络安全教育环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能有效减少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对推进高校校园安全秩序有序发展,构建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只有真正提高认识,大力投入,才能将网络教育成果落到实处,到达预期目的。
(二)S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
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积极开展专题讲座及相关知识培训,做好心理服务工作,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疾病及早预判和处理。让大学生保持健康心态理性对待上网。另外,对沉迷网络的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关心和帮忙他们,积极疏导,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加强大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防护意识教育,大学生在面对网上形形的不良信息时,要有警觉意识,大学生上网时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远离黄色暴力,非法网站,选择健康网站。在虚拟网络世界,大学生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做到文明上网,对网上不良信息要有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一旦发现不良信息,可第一时间举报给相关管理部门。
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制教育,高校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淡薄,对法律法规知识不了解,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在网络世界迷失自己的方向,价值观偏离。所以必须要求大学生加强学习网络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明确权利和义务。自觉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制教育时,既要有相关内容的大范围讲座宣讲,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既要学习相关基础知识,也要结合近年网络安全案例进行实例教育,提高意识,努力保障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避免因意识淡薄而掉入网络犯罪陷阱。
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践环节,务必将知识,技能和实践有机结合,形成网络安全教育体系。高校要在开设理论课的同时适当配置实践教育环节,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相关知识才能被大学生牢记掌握,运用自如。可以通过一些网络竞赛,案例模拟,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也可请公安警察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警示讲座,进行互友菔荆大学生在参与的同时真正掌握知识。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各大高校应根据相关网络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制度管事,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明确大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责任和义务。[2]建立高校与政府网络安全联动机制,加强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完善的防护体系,共同维护高校的网络安全,随着高校大学生的增多,势必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加之高校没有执法权,对网络犯罪无法处理,这时高校必须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才能有效打击不安全因素。建立网瘾帮扶小组,由辅导员和学生骨干构成,对网瘾大学生进行帮扶,对其真正关心和劝导,帮助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寝室,走向操场,摆脱网络束缚。
构建完善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第一,应加强大学生文明上网宣传教育,倡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定期查看学校网络BBS论坛,及时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来源,清除有害消息和虚假信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第二,完善高校网络管理制度,做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明确惩治办法,对大学生信息传播加强制度约束,防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加强网络道德,网络风气教育,促使大学生文明健康上网。第三,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大学生应自觉抵制网络黄色暴力,腐朽文化对自身的侵害,坚定政治立场,规范行为准则,成为网络不良信息的坚决抵制者。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建设。在目前高校诈骗事件频发并呈现逐年增多的的背景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于大学生做好网络安全教育意义重大。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教师队伍,积极主动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方面培训,完善网络安全教育教师的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提升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这样才能开展好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51-03
高职生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主体性意识逐渐增强,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落差,自我认知方面会出现偏差,而且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让高职生对自己的未来难以把握。针对这种状况,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发展前景,以第一课堂的课程教学体系为依据,探索和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一、第二课堂的含义
第二课堂的概念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第一课堂指的是学校课堂内教学。第二课堂就是课堂外的教学,是指在第一课堂之外,由学校统一管理,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与学生教育相关的活动,第二课堂以课堂之外的实践环节为主要学习方式,是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强化。两者的培养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第二课堂现状
教育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的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首先,第二课堂不是以引导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为驱动。目前计算机专业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往往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感受,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形式单一。其次,活动的安排与专业课衔接不够合理,使得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同步性和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更新较慢,与实际应用脱节。
三、高职计算机专业第二课堂活动设置依据
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对硬件能进行维护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通过对计算机应用职业岗位需求的调研,结合计算机应用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确定高职计算机专业第二课堂活动设置应体现出系统性和技能性。系统性是指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据,按照课程的开设顺序设置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活动的参与者涉及企业、学校、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等[1],从不同的层次和多角度开展第二课堂实践环节。关于技能性,高职学生应该具备计算机应用多元化技能,包括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初步软件编程技巧、制作网页、小型局域网络的建立及维护、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初步电子商务技能、计算机辅助软件的使用、三维软件的使用等。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网页设计Frontpage》《三维图像设计3DMAX》《C程序设计》等与上述技能相符的课程,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以需要、够用为原则,加大安排课程实践的比例。将《汇编语言》《系统结构》等不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实践活动进行必要的删减。
四、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法
“逐步建立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和制度”[2]。基于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以第二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具体实践环节的展开,引导学生深入第二课堂活动。高职计算机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环节设置应该兼具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和提升职业道德两方面的功能,旨在培养既掌握较为全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的人文综合素质的创新型高职计算机应用人才。
(一)结合专业课进行专业技能创新活动
1.利用网络商务平台实现学生创业训练
通过对电子商务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如下能力:搜寻和鉴定网上商务信息、网上购物、网上销售、网上支付、参与虚拟社区等。为提升学生的网络商务能力,利用学校有效资源,要求学生设计和开发一个商务网站,同时以网站为平台让学生学习如何在网页上出售自己的服务。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仅熟练了网页的制作、文件管理、网页特效软件的使用等技术,而且模拟了点卡的销售、虚拟卡支付、在线申请、网络还款、电子账单通知、即时消息提醒等多项网络特色服务内容。电子商务能力的培养也是创业教育的一种体现。创业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创办小企业、管理小企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利用第二课堂提升高职学生的电子商务能力,会有一些学生直接参与创业。
2.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开展专题实践
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计算机的主流技术,开拓眼界,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网络安全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上升到关乎经济乃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3]。为使学生深入了解网络安全内容,可以聘请网络安全专家作专场报告。通过讲座,学生了解信息加密、身份认证、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等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对于网络安全技术的认知有了更为实际的体会。
3.以进入企业实习为契机参与实际工程项目
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鼓励学生走出去,真正融入到企业实际工作中。以AutoCAD校企合作为例。AutoCAD是建筑行业广泛使用的软件。为了使用方便,不同专业需要使用符合专业特点的软件,这就需要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开发工程预算软件的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以及测试的全过程。
(二)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篇6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工作,确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2020年5月18日,交通运输局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召开“县交通运输局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工作专题部署会议”,要求全局上下充分认识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工作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股)室及全局党员、干部职工为成员的网络安全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同时强化交通运输行业领域各涉网运输企业的监督监管,畅通举报发现,进一步细化各部门工作措施,突出重点任务,确保工作实效。
二、成立机关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县交通运输局网络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负责推进日常工作事务。
三、高度重视防范
网络窃密是信息化条件下保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保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明确了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和人员,成立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保密工作岗位负责制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到了保密工作机构、人员、职责、制度“四落实”。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036-01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融合,计算机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1],而高等院校中的计算机实验室作为学生学习、实践的重要场所,不仅承担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还具备了辅助学生进行各学科领域的资料收集、数据分析以及科学研究等功能。同时,因为计算机实验室的应用广泛、使用率高,所存在安全隐患也逐步被暴露出来。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并提出对策,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2 实验室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及影响
2.1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不安全因素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是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或windows7操作系统[2]。而这两款操作系统同样存在着各种安全漏洞,所以需要在工作中将操作系统不断地进行更新、修补漏洞。在系统漏洞的补丁更新之前,这些漏洞就是安全隐患,例如针对实验室系统漏洞的网络攻击、某些软件无法正常安装及使用、病毒的大面积传播等威胁系统的安全性的事件。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同样是一个繁杂的工程,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不同隐患的表现形式以及安全威胁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同样需要警惕。
2.2计算机网络的薄弱性
计算机实验室的计算机要进行通信以及信息共享就需要应用到网络,实现网络通信就要通过通信线路、路由器或交换机等设备,如果网络中的某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比如物理线路故障、ARP 攻击、服务器故障等问题,整个网络都将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实验室正常的教学、实践任务无法正常进行,后期的维护工作也会困难重重。
2.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为计算机病毒快速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式各样的病毒、木马层出不穷,而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因具有计算机多、使用频率高等特点,是计算机病毒传播高发区、重灾区。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等特征[3],病毒往往隐藏在一个链接、图片甚至是软件当中,感染病毒后对系统、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病毒还能够通过网络、移动存储设备等其他媒介传播和蔓延,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2.4网络不良信息侵害
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上网阅读或者查找相关资源时,会受到一些网页广告的吸引,进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有些不良信息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影响。问题产生主因是管理人员对网络安全问题不够重视,没有制定规范、合理的使用制度,对学生的网络行为监控力度不足,实验室网络安全技术措施不过硬,才导致学生能够在实验室浏览到不良信息, 严重地影响到了学校学习氛围和思想教育。
3 实验室网络安全措施
3.1管理人员要具备安全防范意识
首先要着重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定期对实验室中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方面的检查,及时更新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补丁程序及数据备份。同时,在教学、科研的使用过程中,针对学生及教师大力宣传计算机病毒以及网络安全问题所产生的严重危害及后果。
3.2网络病毒防治措施
计算机病毒具有的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等特征决定了其严重威胁着网络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必须建立专用的杀毒服务器,并在实验室的每台计算机上都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通过杀毒服务器对各计算机客户端进行统一管理,定期更新病毒数据库并统一下发给杀毒软件客户端,然后由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对客户端计算机进行查杀与维护。
3.3构建防火墙
为了有效控制和提高内部网络安全,通过构建防火墙不仅可以有效阻止来自于校园网外的有害攻击,也可以通过防火墙来规范校园网内的相关网络行为,校园网内的数据只要通过客户设置的安全规则,就可以随时与外网进行通信。通过这种途径能够有效阻止网络异常行为的入侵,给校园网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保证学生的正常使用。
3.4安装网络安全入侵监测系统
对服务器、计算机客户端所产生的所有网络数据进行全面监测,动态的掌握网络数据活动,检测异常行为并给予及时的响应和处理。其主要的功能是能够寻找安全隐患、提供报警功能,尽最大可能弥补新的安全漏洞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3.5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通过使用机房OSS系统实现,系统采用硬件技术进行主动防御病毒的穿透和破坏。系统支持在多个应用系统中操作,针对全部硬盘或某个单独硬盘进行备份设置。系统支持人工还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需要还原到制定时间的还原点;同时具备自主还原功能,当计算机每次启动后都会自动还原到默认的系统状态。系统的文件穿透功能,能够在系统保护状态下,设置制定的文件夹不被还原,保持相关应用在保护状态下更新的功能。
3.6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实验室的主要受用群体是学生,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通过正确的途径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网络,而不仅仅靠规章制度来强行限制,可以通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木马、病毒的危害性,或者以真实的网络安全事件为专题讲座等形式科学的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能够主动的摒弃不健康的网络信息。
4 结束语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普遍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但因各高校之间的情况不同,采取的手段也不尽相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希望能为其他高校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有效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梅, 彭小宁. 浅谈计算机设计大赛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5(5): 73-76.
篇8
Abstract: In view of investigation for statu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using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 at pres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brought by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on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and its cause, then puts forward to the ness of measures related to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effectively for the student workers.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学生工作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student work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178-03
0 引言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现状调查,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同学发放一定数量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分析认为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对大学生生活起到了扩大交际圈、更为方便的联系朋友以及宣传的积极作用,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安全问题。本文基于此得出对大学生日程行为的管理和教育建议,对目前从事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面向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一、二、三年级分别下发100份以上的调查问卷,并且注重男女的比例,共发放300份,回收287份,其中有效问卷268份,回收率96%,有效率90%,有效率达到了问卷调查发放的要求。调查问卷共设计12个问题,涉及年级、性格、城市或农村、社交网络平台种类、社交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等方面内容。
1.2 调查的方法
本文除了采用问卷调查法之外,还采用访谈法、文献研究等方法。
2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平台的现状
2.1 社交网络平台简介
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BBS则更进了一步,把“群发”和“转发”常态化,理论上实现了向所有人信息并讨论话题的功能。社交网络平台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在线社区,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交互通路,如电子邮件、实时消息服务等。此类网站通常通过朋友,一传十十传百地把网络展延开去,极其类似树叶的脉络,称之为“社交网站”。
2.2 大学生主要使用的网络社交平台较统一
通过问卷的调查,反映出使用网络交友平台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是QQ、微博、微信三类网络社交平台。说明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的选择比较集中,大家都愿意在同样的网络平台上互相交流,如图1。
2.3 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主要用于娱乐消遣
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主要是“晒相片,发心情”,其次是联系朋友和家人以及通过网络关注最新新闻事件和结交朋友等,如图2。
他们认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表个人言论和信息更能够得到圈内人的点赞和关注,点赞和评论量越多代表自己人际关系越好,大家关注自己,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2.4 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时间长
绝大部分的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大学生网络社交的时间占日常生活的时间的比重是很大的。按大学生上课时间换算,大学生每两节课90分钟,那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每天至少花费四节课时间用于网络社交,如图3。
他们认为使用网络交友平台可以有效的扩大交际圈、联系朋友、走在时尚前沿等优势,以后会更乐意地使用它,会成为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许多大学生对网络交友平台的弊端认识不够清楚。
3 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及成因分析
3.1 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生活的积极影响
网络社交平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数据、信息、需求等方面的交流和满足。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可以拓展人际圈、增长自身见识、抒发个人情感,还可以经商,改善收入状况,如图4。
3.2 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生活的消极影响
3.2.1 网络成瘾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个体如果对网络无节制地使用和依赖,就会导致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出现网络心理障碍现象,逐渐丧失正常的现实社交能力。
3.2.2 好坏不分,是非难辨
网上各种骗局层出不穷,很多大学生因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而迷恋于个人憧憬中而无法自拔,伤害了自己,伤害了别人,令家人、学校和社会痛心不已。
3.2.3 自我暴露
网络社交平台的功能越来越齐全和开放,这也意味着大学生的个人真实情况随即暴露于整个网络平台上,在虚拟世界吐露个人内心的情感,暴露自己的弱点,表露个人隐私,这将对大学生的个人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
3.2.4 价值观迷失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成型的关键阶段,在网络平台随意发表个人言论,热衷传播政治、社会笑话,散布标新立异的奇谈怪论,甚至依赖网络,排斥真实生活,容易使大学生遭受不法份子的欺骗与蛊惑,被其引诱而做出有违社会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对提升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3.3 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影响的成因分析
3.3.1 网络社交平台创新了社交模式
网络社交平台,使用户能够简单方便地贡献内容,交流更便捷,范围更广阔。社交网络是在传统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交网络平台具有它的高效性、同龄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传统公共网络并不具备这些独特性。
3.3.2 大学生强烈的社会交往心理需求
随着个人身心的成熟,大学生充满着强烈的追新求异愿望。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满足了大学生强烈需求,其及时、便利、新颖、惊奇等特点吸引着大学生。由于大学生对新颖刺激的渴望,驱使他们不断体验网络交友,对未知的人和物充满好奇。
3.3.3 大学生对虚拟与现实世界的错位
网络社交平台的过度使用,容易令人产生现实与虚拟生活的错位,沉迷于网络社交的大学生,心理上过分依赖网络社交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疏远了通过传统人际交往的家人、亲友等社会关系。
3.3.4 大学生对主体性的过分追求
由于网络社交平台虚拟性,参与其中的人隐藏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网络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使网事脱离了现实,造成极大的夸张;再加上网络的监管仍不到位。网民为了博出众、点击量等,想方设法彰显自我特性,影响着大学生对自由产生极端的理解和认识。
4 网络社交平台影响下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和教育的建议
4.1 科学管理学校网络资源
学校网络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社交工具进行科学监管,并联合当地公安部门严管高校学生网络信息,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其次,控制学生宿舍上网时间,凌晨期间切断网络服务。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睡眠时间,避免学生过度沉迷网络社交等其他网络活动,促进身边人的交流。
4.2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应当关注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处理因为网络社交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开展安全教育、案例宣讲等形式,借助网络安全月等活动载体,曝光网络社交中的诈骗手法,提高大学生网络社交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4.3 拓宽育人渠道,提高工作的立体化
学校党团组织、学生团体等组织应当主动占领网络平台主阵地,关注网络社交平台的信息和言论,正确引导网络言论,主动传播和正面咨询,传递“正能量”。其次,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当改变传统的学生压迫式管理方式,形成“网络问题用网络方式解决”,通过参与网络社交平台,与学生在网上平等地互动交流。
5 改进效果
2014年11月24日至30日是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按照教育部思政司和省委高教工委宣传部有关要求,在师生中开展多项网络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周期间,该院举办网络安全周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园内悬挂宣传横幅,在教学楼前的宣传栏张贴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的宣传海报,对学生文明上网、安全用网进行引导。同时,制作网络安全宣传图片,在校内电子屏滚动播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果。
今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各二级部门分别遴选了部门通讯员和网站信息员,各班级设立网络信息员,并组织人员参加网络信息安全培训会,围绕当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严峻形势,从国家信息管理法规与政策、网络管理机制和网络技术防护等三个层面就如何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作了专题辅导讲座。各院系400多个班级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主题班会,宣传面覆盖到全学院10000多名学生。
在网络宣传的同时,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以院系党总支、各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截至12月1日,全院共有近300名学生在网上参与答题,广大学生还参加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启动的“网安启明星”工程体验活动,健康上网、依法用网、文明护网的意识都有明显的改观。
6 结论
经过改进,该院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意识有明显的提高,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安全事大大减少,这说明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对大学生之间安全、实时的交流以及拓展其人际圈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学院的网络社交平台的调研以及网络社交安全的宣传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该院将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切实形成一体化的网络教育工作格局。在今后工作中坚持网络文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两线并重,不断完善学院网络信息安全防控体系,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向“网络安全示范学校”的目标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利会.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实性――基于武汉市七所高校的调查与CNNIC的报告[J].新闻传播,2011(10).
篇9
近年来,大学生校园诈骗案件花样不断,案值不断增大,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学生阅历浅、安全防范意识差等弱点,潜入校园诈骗钱财。为帮助学生提高对诈骗的认知,增强对校园诈骗尤其是网络诈骗的风险防范意识,切实维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我院做出以下举措:
1、落实责任机制,完善工作方案
坚持从上至下的原则,我院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各部门紧密配合落实分工,全院范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防诈骗教育,警惕网络诈骗行为和传销诈骗活动,主要从班级,网络,家校三个方面进行全覆盖宣传教育。
2、班级宣传全覆盖
各辅导员贯彻落实班级范围内的宣传教育活动;打造“防诈骗”主题特色班会,正面引导学生思想,增强防范意识;组织各班级举办“防诈骗”主题团日活动,通过案例分享,总结诈骗套路,及时预防事故的发生;邀请相关人员入校面向全院同学举办“防诈骗”主题讲座,普及前导知识,传授防范方法。
3、网络宣传全覆盖
利用学院现有资源,广泛传播相关防范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线上活动,营造积极的线上环境。以学院线上宣传通道为基础,开辟“防诈骗”知识推送专栏,面向全院广泛传播相关案例、针对各类诈骗的防范手段、社会相关重大事件等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南昌红谷滩公安防诈先锋”等反欺诈微信公众号,为其提供直接的交流与反馈渠道;开展线上“防诈骗”知识竞赛,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开展相关活动,净化网络空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4、家校宣传全覆盖
给全院同学下发《“防诈骗”告知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教育他们自觉抵制传销、远离传销,净化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向家人朋友普及防诈骗知识,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组织学生志愿参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参与社区服务,同步防诈骗宣传防范工作。
篇10
一、教育意义和目标
进一步教育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诚信自律意识、现代文明公民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坚持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远离经营性网吧。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网络于学业中,树立良好的网络文明道德,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美丽和谐育人环境。
二、领导小组
组长:沙志利
副组长:郑久忠张久华
成员:孟宪军司树生郭全有和各班主任。
三、主要工作内容
1、加强引导、制定制度、严格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学校坚持“趋利避害、疏堵结合、重在引导”的原则,把网络文明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计划,作为创建先进学校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的重要内容,提供学生在校园开展文明上网的场地,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更好地为学业服务。同时学校建立学生文明上网管理规章并把是否文明上网纳入德育考核指标。
2、结合实际,努力探索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辩论赛、班会、板报、宣誓等活动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同时,让有条件的老师上网和学生交朋友、聊天,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积极引导他们利用好网络。
3、利用网上学校,加强与家长网络联系。我校开通了校园一卡通系统,方便教师与家长联系,我们要引导家长学习网络技术,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上网问题,一定要防微杜渐,把网瘾消灭在萌芽状态,对经常进出网吧、行为偏常的学生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4、引导学生上健康的网站,抵制不良信息。推荐一批适合中学生的健康网站给学生,并组建我校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引导学生把精力、时间用在积极向上的网络上。
四、具体措施
一、制作“宣传册”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
1、宣传册主办单位:网络信息中心
2、网络信息中心宣传册内容:
1)《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网络道德文明倡议书
3)网络文明教育实施方案
4)网络文明教育刻不容缓
5)刊载正面宣传案例
刊载的正面宣传材料,主要是教育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知识,提高自我,把那些沉溺于上网交友聊天,在虚拟空间里浪费时间和金钱,荒废学业的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6)刊载负面宣传案例
除了正确引导外,我们还将列举一些负面案例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进一步认识网络的利与弊,提高正确而科学利用网络的认识,促进自己健康成长、加快成才。
7)网络文明教育漫画展
8)电脑网络应用知识
向学生提供一些应用技巧,使学生能够对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的入侵有一定的防范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9)优秀网站推荐
向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网站,以及校园网资源的分类、使用、获取。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容易获取到所需的知识。
10)学院所有网站列表
11)关于举办网络文明教育征文、征画活动的通知
二、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摆放小黑板等,条件允许的话聘请专家举行讲座。
三、组织广播征稿
主要由网络信息中心、政教处、团委、广播站组织一次以“网络文明教育”为主题的征稿活动,由广播站开一个关于网络文明教育的专题广播,对好的文章进行广播,营造校园文明上网的气氛。
四、组织主题班会
由网络信息中心和团委组织一次以“做文明网民,上健康网络”为专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辨别是非,正确应用网络进行学习,对组织好的班级进行拍摄留念,将其剪影在文化长廊展示,并进行表彰。
每个班进行网络文明宣誓,誓词为“我一定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自觉抵制网上不文明行为,上文明、健康网络,做文明、绿色网民。宣誓人:×××。”
五、组织征文活动
发动学生进行一次以网络文明教育的漫画创作活动,好的作品将在文化长廊上面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全院组织征文活动,获奖文章将在学院“文化长廊”展出,并予以表彰。
六、组织漫画创作教育活动
发动学生进行一次网络文明教育的漫画创作活动,好的作品将在文化长廊上面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七、利用学院网站进行网络法律法规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