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济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经济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欧洲的自然环境,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欧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一洲,同时寒带气候所占的面积也不大,所以气候温和,降水分布较均。欧洲的矿物资源以煤,石油,铁,钾盐比较丰富,欧洲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欧洲是世界面积排行第六的大洲,面积为1017万平方公里。
欧洲的人文特征,欧洲居民中绝大部分是白种人,百分之九十九属欧罗巴人种(白种人),是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洲,欧洲是世界上语言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语言都是以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为基础构成的,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但人口呈负增长。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本文给出了自然经济系统的广义概念,对其中部分特征、分析工具的难点,进行了重点论述;分析了市场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系与自然经济系统的关系;总结出了当代自然经济系统的四种基本自然经济系统形式,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当代联合国改革、欧盟体系、WTO框架内自由贸易、自由汇率、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经济、社会现象,在自然经济系统中的准确位置;也许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也许经济学新的构架体系已经建立;也许最高层面的自然经济系统,正在由自发、启蒙阶段,不断向必然阶段过渡,是人类的自然行为。
关键词:
自然经济系统、动态均衡规律、显隐性表观规律、界面思维分析工具、梯度分析工具、增加值分析工具。
正文:
如果认为家庭(居民)是经济学系统分析的细胞、则企业就是经济学系统分析的组织、政府(国家)就是经济学系统分析的器官、地球村就是经济学系统分析的整体,目前经济学系统的分析,大多集中在组织、器官层次。
自然经济系统是这样一种有界但无限的人择系统;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经济可持续发展,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目标;以适应供给和需求规律、消费规律、价值规律、动态均衡规律、公平和效率协调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规律、显隐性表观规律、道德水平规范等为特征;通过哲学分析工具、系统控制分析工具、界面思维分析工具(四维分析工具,又称时空分析工具)、管理分析工具、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工具、数量计量分析工具、周期分析工具、循环分析工具、边际分析工具、梯度分析工具、极限分析工具、财务核算分析工具、增加值分析工具等一系列分析工具;依据系统内的各种传导机制,在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过程中,不断向目标迈进的动态系统。
一般地说自然经济系统特征中的这些规律,是对这一有界但无限的人择系统不同侧面的真实反映,有如盲人摸象成语中,盲人摸到的大象各个部分时,感觉到的一样,只有了解了大象的整体,才能更好的看清不同盲人之感觉的实质。系统中这些规律也是这样,一般这些规律都存在,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有的规律呈显性,有的规律呈隐性,是这些规律在显、隐性动态均衡中发挥作用,只看到一种或几种规律来分析现象、指导实践可能会引起很大麻烦:如最近的某些股票市场单边的财富泡沫(或紧缩)现象、石油期货巨幅波动的财富泡沫现象、房地产价格虚高的财富泡沫现象等,尽管人类可能会将泡沫掌握在可控的范围内,但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终会破灭的。下面简单论述一下动态均衡规律、公平和效率协调规律、显隐性表观规律,其他规律相应文献中已有详尽的描述。
动态均衡规律,对系统而言,一般的讲,均衡是系统稳定的要求、创新是系统发展的动力,这是系统螺旋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如光的波、粒二象性同时存在一样,均衡、创新,就是自然经济系统中同时存在的二象性问题,这就是动态均衡规律的核心内容。
公平和效率协调规律,主要指分配领域的规律,是指自然经济系统内,分配主体:家庭(居民)、企业、国家、地球村之间一种共赢程度的规律,共赢程度是有一定的合理范围的,是公平和效率的动态均衡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在国际交往、双边、多边贸易谈判、国际争端解决谈判中,坚持的双赢和多赢战略,正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难怪有美国媒体评论:“双赢---中国和平外交的新武器” ,其实中国和平外交的双赢战略,是适应自然经济系统要求的,是持续的一贯的原则立场。
显隐性表观规律: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进步,也许当代还有处于隐性且未被人类发现的新规律,若真有的话,在一定条件下,这一规律必然会呈现出显性,为人类所认识、掌握;人类所认识的规律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呈显性,只是在该情况下处于隐性的规律,对系统影响而言,达到了可以忽略的程度,这与遗传学上的显、隐性遗传规律类似。
自然经济系统分析工具中主要介绍一下界面思维分析工具、梯度分析工具、增加值分析工具(其他分析工具可查阅相应文献)。
界面思维分析工具(四维分析工具,又称时空分析工具):跨越系统的界面,由于系统的目的不同、条件的时空维度不同,适应系统的规律可能有差异。现实界面很多:如人生死界面、水空气界面、时间跨度界面、大尺度空间(宇宙)与小尺度空间(量子级)界面(若真有此界面,人类正在进行的大统一理论的探索:试图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与量子论统一起来的科学探索,可能会成为人类美好的空想;或也许,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与量子论就是自然界的二象性问题)、企业界面、企业政府界面、人员货物进出国门的海关界面、金融领域中不同货币进出国家的金融海关界面、飞机轮船等行动机械进出国家的陆海空天国界界面、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界面等。为了系统的目标,不但要认识到界面的存在,更要知道怎样对界面更好地进行管理。同一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家对国家影响程度,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各国采取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是必然的事情。数学上的黎曼切口,可能是对界面很好的数学描述① (① 参见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7-80696-015-5,王德奎著《解读时间简史》)
梯度分析工具是指在明确了系统的方向和目标后,系统现实和系统目标之间存在较大跨度,在系统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为使系统稳定地向目标迈进,需要在这一跨度间,设定序列分目标,相邻分目标间的差异就为一个梯度,梯度是用来描述向系统目标迈进步伐大小的指标,梯度的合适程度以系统稳定,且向目标不断迈进为标准。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充分说明:中国的决策者,对中国改革开放梯度的掌握,主流是适中的,前进中仍需不断调整梯度,未来会说明一切!当前,中国政府的金融体制改革,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找到一个合理的金融改革梯度。最近,美联储连续几次小幅调整短期利率(利率上调0.25%),就是掌握一个利率合适调整梯度问题;当前,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样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汇率制度改革的梯度问题;中国政府进行的机构改革:县、乡体制改革的探索,也是一个梯度问题,是一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规律的梯度问题;中国医疗系统、教育系统、铁路系统、邮政系统、电力系统改革在稳步推进,也存在一个改革梯度问题,前提是方向、目标应明确;……。
增加值分析工具:增加值是指系统内增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帐目核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企业层面而言:企业增加值等于企业销售产品(服务)价值减去从其它企业买来并用于已销售产品(服务)价值,或企业增加值等于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企事业单位收费价值②。(②详见《企业恒等式分析》一文)
当代一些国家所倡导的完全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若与自然经济系统目标一致,也许完全市场经济体系在当代,就是自然经济系统的同质拓扑形式,即当代认为,完全市场经济体系与自然经济系统是等价的,只是当代完全市场经济体系对跨界面的认识有点混乱、完全市场经济体系在当代的实践中,都是有政府管理的市场经济体系而已;完全计划经济体系也是自然经济系统的一种拓扑表现形式,当代实践中,它有时偏离自然经济系统方向,暂时认为不可行。也许市场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系是自然经济系统同时起作用的二象性问题,有时一种体系占主导呈显性,另一种体系可忽略呈隐性,有时两个体系均呈显性,只是显性程度不同,这有待于未来实践的验证,但有政府管理的市场经济体系可能就是自然经济系统这种二象性的突出表现形式。
依据当代人类经济、社会现状,一般地说自然经济系统存在四种基本相对独立的自然经济系统:家庭层面自然经济系统、企业层面自然经济系统、政府(国家)层面自然经济系统和地球村(联合国)层面自然经济系统。当然现实中,有各国内部向政府(国家)层面自然经济系统过渡的、以行政区域划分或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层面的自然经济系统,本质上,它是隶属于政府(国家)层面自然经济系统管理的,本文不做展开论述;当代还有联合国、欧盟体系、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WTO自由贸易体系、正在建立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他们为向地球村层面自然经济系统过渡,提供了一个自发、现实的梯度分析平台,本文不做展开论述。
家庭层面自然经济系统简单又不可缺少,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就是强调家庭层面的重要性的,它游离于企业层面、政府(国家)层面、地球村层面自然经济系统之间,系统很完整,容易理解,暂不展开论述;企业层面自然经济系统已相对完善;政府(国家)层面自然经济系统正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是当代经济学核心研究对象之一,在西方经济学构架体系内居于核心位置;地球村层面自然经济系统的有效管理体系,还处在自发、启蒙阶段,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地球村层面自然经济系统的有效管理运行,将是人类自然的选择。
篇3
关键词: 中学历史 思维定势 单元复习
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因为教学模式、教师固有知识及教学理念、学生思维的定势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笔者结合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结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复习课,谈谈如何打破思维定势,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做了如下处理。
一、确立新主题教学,打破固有知识结构定势。
传统复习本单元时仅仅局限于近代中国的时空观下,实际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和产生,是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农业文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一种近代化。经济结构变动和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方面。本单元复习可以站在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高度,确立主题“西方工业文明崛起冲击近代中国”,构建知识体系。这样构建,不是对基础知识的简单重复,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又可以跳出本单元和必修二,在宏观上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角度概括,提升复习主题高度和深度。从教学效果看要优于传统旧知复习,所以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要积极确立适合本课的主题进行教学。
二、适时讲练,易错提醒,纠错规正,打破学生思维定势。
本单元的知识点,易错点特别多,对于一些概念,要想法设法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多次强化训练。
(一)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1.展示结构演进图(略),帮助学生理解瓦解的表现。
笔者以自然经济的两大特征(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为切入点,分析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积极的侵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不再结合,以及大量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
这样做既可以复习必修二第1单元知识,又可以理顺历史现象的前因后果,更可以直观解释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避免多次枯燥的语言提示,提高效率。
2.顺势展示典型例题,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例题: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笔者引导学生直接读取材料信息,分析洋布的涌入使“女工几停其半”,直接打击家庭手工业,促使“男耕女织”紧密结合的自然经济走向瓦解。A没有体现自然经济瓦解,D说明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仍有抵制作用。笔者借此题追问B项有无反映自然经济瓦解,很多学生模糊,笔者借机分析,自然经济瓦解包括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农产品日益商品化,还有农民破产也是表现之一,B项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破产农民进入工场劳作也反映了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但与题意“直接证据”不符,笔者借此既强化了训练,点拨了误区,又进行了解法指导。
(二)洋务经济与近代化
引导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后,强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有一些学生对于近代化的内涵不了解,或者笼统地认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笔者通过概念解读及展示例题跟踪训练达到纠错规正的目的。
例题:一般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 )
A.以“自强”、“求富”为目的
B.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D.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解体
笔者利用此题一方面提醒学生认识到是近代化开端,主要是因为采用机器大生产,推动经济的工业化,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另一方面凸显本课近代化主题。
(三)与资本主义萌芽
很多学生认为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主义是一脉相承的,那么中国亦是如此。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总有这样的错误思维定势。笔者设计展示产生发展趋势图,借复习产生史实,追问学生与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区别,及时提醒:“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以此达到纠错目的,打破学生的错误思维定势。
三、历史联系现实,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打破“死史”定势。
篇4
研究意义
服饰是一种特殊的实用艺术载体,它的装饰形式除了自身的特点的同时,还遵循着艺术视觉艺术的形式。在晚清时期,由于西洋文化东渐,在服饰方面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变革。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服饰纹样在色彩、风格等方面也呈现出了这一时代的特色,形成了强烈的时代风貌特征。它蕴含的信息反映出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审美特征。
历史背景与女子服饰纹样发展的关系
1.政治因素
纵观中国历史,其衣冠制度都会随着朝代的变更而引起变革。在晚清时,在各种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服饰的制度日趋松懈,主要表现在放松了对纹样的使用限制,这使服饰反应的社会地位的标志有所削弱。然而,由于废除了清朝的服饰制度,并把对西式服装的运用出现在新的服饰制度中。为传统纹样的使用范围和外来纹样的普及风行扫除了政治上的障碍并提供了支持。
同时,由于战乱引起的经济拮据使人们在材料的选用上受到了限制,因此对于费时费工的工艺在这时期不再受欢迎。;另外,从起,由于外国商人的大批量涌入,对传统手工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加快了了新式女装纹样的发展和传统女装纹样的淡化瓦解。
2.文化因素
清政府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政策,自以来,西方先进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开始学习西方的制造技术。清政府开遣派留学生留学,吸收外国的先进的解放思想,同时也引入了西方的着装方式和形式。
3.经济因素
以个体农户对土地的私人占有的制度是晚清时期自然经济具有独特的系统性,它以个体农户对土地的私人占有为基础,以地域性的低层次商品为交换纽带,具有强大的弹性和再生活力的自然经济。
西方列强的直接经济干预不仅导致了自然经济的土崩瓦解,也到时晚清的中国失去了经济上的独立性;西方的大量廉价及印制精细的机印花布在中国市场的倾销,以及直接在中国办厂,把欧洲的抽纱、花边、绒绣等工艺和纹样传入我国;而且通过在国内通商口岸买办商人开厂,直接导致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经济体制不断瓦解。
晚清时期女子服饰纹样
1.晚清女子服饰纹样题材的基本内容
晚清时期女子服饰纹样内容异常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1)以动植物为主的自然写实纹样
在传统中国美学中讲求天人合一,对大自然的动植物以及其他形象的模仿和改造是在装饰上的主要体现。晚清时期不仅继承了的各种吉祥图案如龙凤、鱼(裕)、牡丹(富贵),在装饰图案的选用上增加了以小说戏曲人物为主的图案,以某个情节或场景再现为主要形式;传统植物图案:宝相花――一种以莲花、梅花、牡丹、为基本图案变形花卉图案。这些惟妙惟俏的自然物象图案表达了人们对天地自然尊敬和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以传统文字图案为主的纹样
除了自然纹样图案,传统图案中少不了传统的文字图案形式,这些图案作为中华古文明的象征,这一时期的女装中出现的文字纹样主要有:“喜”字纹、“寿”字纹、“”字纹、“云纹”等。这些纹样象征意义依然是祈福,寄予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表现形式上更为生动、活跃、工艺程度更加精细。
(3)以立体形式体现的图案纹样
立体形式的图案主要是线型排列的方式体现。线型装饰纹样是传统服饰中边缘装饰的直接体现,这里的线性除了其本身在几何意义的特征外,其组成图案样式具有宽度和厚度,以立体形式体现。主要体现在晚清时期女子服饰的边缘装饰中,线条在服饰的边缘以强调、重复和间隔的形似运用于女装服饰的装饰中。其中,其运用主要以纯粹的线型形式装饰出现在服装的襟、领、袖口等上。
2.女装服饰纹样的演变
到了晚清时期,女装传承了传统女子服饰的含蓄、内敛、中庸的思想理念;通过色彩斑斓的服饰装饰烘托了女子的美好形象。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纹样远远超过了其本身具有功能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纹样图案在服饰的运用面积面积和位置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图案装饰面积从衣领、袖口、门襟到下摆等无处不在。
(2)装饰图案工艺的精湛。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纹样的工艺将传统服装的基础上追求更加精致和华美。新古典主义的特征在清代女子服饰纹样上也有所体现,表现为不仅传统装饰风格与时代风格相结合,以及将独特的服装个性与文化元素的多元性相统一。比如,服装多表现粗犷、平直的特点,而在面料图案装饰细节上,则尽量表现曲回、精细,以达到亲切感人的效果,衣装上更是绣满了各种花纹,领、袖、襟、裾都有宽阔的衣边作装饰,服饰中的镶、滚、绣、彩装饰的运用达到了顶峰。各种花绦、独立图案、满地花纹、吉祥图案构成了特定的风格样式。这种新古典装饰风格具有深厚的民族基础和社会文化土壤,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
晚清女子服饰纹样的色彩特征
1.色彩的仿生运用
服饰纹样审美形式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服饰文化所蕴含的“自然美”,而“自然美”最突出的审美因素就是服饰纹样色彩的仿生运用。
2.色彩移植与借鉴
色彩移植应用指把与服饰有关的其它姐妹艺术如京剧、绘画、戏曲服饰以及文学、十个等语言有关服饰色彩记载运用到服饰色彩中。在晚清服饰色彩中表现较为突出。在宫廷女装中通常在色彩的处理上,采用京剧服装色彩中“三蓝退色圈金线”或“墨绿圈金线”或“三蓝退色刺绣”方法,形成了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的色彩关系,在民间女装中的“刺绣之服”也是五色绣彩中用金银线的复合色来产生调和色的作用。
晚清时期女子服饰纹样的时代特征
(1)融合民族的审美特征并继承传统。在晚清时期,满汉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在各种纹样图案、吉祥图案构成了特定的风格
样式。
(2)新古典主义的在女装服饰纹样的萌芽和发扬。在晚清时期体现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不仅融合前期女子服饰纹样风格,还兼收了少数民族、西方图案纹样符号。晚清时期的服装材料的运用、工艺等使晚清时期的女子服饰具有浮华、浪漫的气息,继承了传统却又不是其时代特色。
总结
中国晚清时期女子服饰在装饰纹样上,多采用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图案的表现方式,注重于写实手法,善于对各种动物、植物仿生改造细。服饰纹样作为一种特定时代文化脉络与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体现出时代的文化、审美和流行特点。
篇5
一、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与课本相关的图片和材料让学生先阅读,然后从中归纳提取信息,得到启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历史教学过程是对过去的事物再现和分析的过程,由于过去的事物无法完整真实地重演,只能借助于相关的历史材料、图片、文物,获得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加深学生对过去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印象和认识。
在教学中,首先准备与教材紧扣的历史图片、材料、表格、示意图等,设计与这些材料和课本相关的问题。其次在课堂上,将这些材料向学生展现,让他们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把信息整得有条理,形成对历史知识的第一印象。然后,允许学生质疑,提出与教材相关的问题,可通过学生解答和教师解答多种形式,排除学生的疑问。通过上述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分析、思考、解答的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积极参与意识。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传统的历史教学有其明显的特征:(1)客观性。即观点正确,独一无二;(2)过去性。即注重过去,忽视与当今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3)接受性。即教师讲授,学生只是接受。这样会使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僵死、麻目,使历史学科缺乏综合性、联系性和灵活性,因而学生学习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意识,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打破传统,让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意识尽量得到发挥,并从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三、设置情境模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参与历史的表演,演好历史,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境模式的设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而历史情境模式具有真实性、可演性,与教材紧扣性等特点,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慎重地编导,注重可演性。例如在讲到“后自然经济的解体”时,设置了两个场景,第一场景:家长给孩子添置衣服。突出:家长的计划(种麻),母亲的辛苦(种麻收麻刮麻纺麻线手工织麻布手工缝制成衣服),孩子穿新衣(温暖的感受和感激泪花)。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场景概括自然经济的特点,指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第二场景:以后家长给孩子添置新衣。突出:策划(卖粮麻),母亲赶集(卖粮麻买洋布母亲找裁缝制取回衣服),然后要求学生归纳第二场景与第一场景的不同之处。并找出不同的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农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市场经济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表演和观赏中,认识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是生产方式质变。这样,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兴趣以及思考、表演、创新的能力。
篇6
[关键词] 工业革命 自然经济
(1840年6月~1842年8月),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自乾隆后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同时清政府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时处于优势地位,而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老大——英国,国内的商品打不入中国市场,在对华的贸易中处于逆差的地位。英国想扭转在对华贸易中的逆差地位,于是对华进行鸦片输出,通过鸦片贸易改变英国在对华贸易的逆差地位;而英国的鸦片贸易却严重的损害了清政府的利益,清政府禁烟以维护其利益,却严重的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以图打开中国市场。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不积极的应战,致使战事不利,迫于英国的压力,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在条约中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等,严重危害了中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使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的最终结果是中国的清政府战败,英国取得了胜利,而当时拥有4万万人口的清政府为什么会失败呢?我们对战争前中英双方的现状进行一下对比,从中我们不难找出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战争前的中国:从经济体制上看,当时清政府的经济是以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只占有很少的土地,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必然尖锐;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严重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极强的排斥力,特别是中国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自然经济的顽强阻碍,发展十分缓慢;清政府时期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往往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剥削农民,农民还要向清政府交纳各种税收和从事徭役,生活是极端困苦。同时中国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没有地位,怕自己的投资失败,往往把通过资本主义工商业赚到的钱不在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购买土地,把土地作为其财富的象征,导致在中国封建社会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这样的恶性循环,致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无法或者是艰难的发展,而农民手中土地的进一步流失,使农民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无力购买市场的商品,使早期的资产阶级更不愿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在社会内部,也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迟滞。从政治上看,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这种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从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开始,历代统治者不断的加强皇权,以维护“家天下”的统治,特别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把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峰,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中国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从社会结构上看,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其保守性在清政府时则日益增强,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文化上看,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后,儒家思想就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严重束缚了思想的发展。清政府的八股取士严重桎梏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把知识分子培养成为统治阶级的奴才、工具,并采取镇压异端、大兴文字狱等手段,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使老百姓都成为统治阶级的顺民,以达到维护其统治的目的。从军事上看,清政府还是以八旗军为主,辅以地方的军队,武器多以大刀、长矛,拥有少量的火器,而且大多落后于英军的武器,在加上英国对华的鸦片输入,当时戏称清政府的士兵是“双枪”即烟枪和红缨枪,其战斗力可见一斑。从对外关系上看,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闭门造车的结果就是对世界的不了解,开始后,清政府竟然还不知道英国在哪?把英国的先进武器还看成是“妖法”,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呀!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篇7
狂潮是指19世纪末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6年时沙俄以迫日归还辽东半岛有功,诱迫清政府签《中俄密约》,内有将东三省的铁路(东清铁路中东线)修筑和经营权给俄国、战时开放使用港口等条件,在此之后引发列强争相迫使清朝划出势力范围、租界与租借地的事件。
这是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侵略方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侵略要求。资本输出对中国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是列强政治上控制加强,经济上疯狂掠夺中国,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发展提供了条件。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危害影响要比商品输出大得多,深远得多。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是帝国主义分割世界的一种形式,它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自然垄断 企业 政府规制 可竞争性
一、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中企业的经济特征
自然垄断是指由于自然经济原因造成的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而形成的产业垄断。而这里的自然经济是相对于人为原因而言的,主要包括对自然资源的独占及规模经济性等。在现代自然垄断理论中,普遍认为自然垄断产业是指存在成本弱增性的产业,即由一家企业提业内全部产品或服务时比由多家企业来提供更节省成本。因此,也认为自然垄断的产业实行垄断的市场结构更富有效率。
我国自然垄断企业发展于建国初期,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工业产出低,加之计划经济时代的相关政策及观念,为了满足人民的正常生活需求,保持社会安定平稳,国家采用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及指导产品的分配和销费的方式。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企业都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来进行经营管理的,尤其是供热、供水、供电等关乎民生的国有企业。虽然当时这些垄断企业发展的比较慢,在过去的近70年中也逐渐呈现出各种各样问题,但是在保障人民生活基本水平方面,却起到了诸多积极作用:(1)由于垄断企业通常关乎到自然资源的生产销售,因此,通过政府直接经营可以达到稳定物价,稳定经济秩序及保障社会稳定的作用;(2)由于自然垄断企业通常具有投资初期资金需求巨大,及沉淀成本大的资本投入特征,政府投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民营企业由于资金投入不够,进入行业后导致的资源浪费;(3)由于自然垄断企业的范围经济型,政府统一管理,可减少交易摩擦、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因此,属于自然垄断产业的供热行业,随着不断的发展扩大,与其它自然垄断行业一样,具备的技术经济特征如下:(1)网络性;(2)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3)资本专用性和成本沉淀性;(3)普遍服务性;(4)特定的垄断经营权。
由于供热企业具有以上4点特性,因此,需要政府从制度上确保其一定程度上的垄断结构,即无论是通过招标制度还是标杆竞争,或其他种类的特种经营选择,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国家政府赋予企业以特定的厂商垄断经营权。
二、我国对自然垄断行业中企业的政府规制
自然垄断产业由于其具有的技术经济特性,因此,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政府规制,供热产业也不例外。政府规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用户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实施规制的原因基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从宏观层面看,自然垄断企业天然具有成本弱增性的特点,使得由一家或极少数家企业提供特定的服务或产品能使成本极小化。但是,由于企业垄断经营,垄断企业会本能去迫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便使得以追求社会整体经济效率,尤其是分配效率,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导向的政府规制成为必要。
从微观层面看,规制或许正是一个产业积极寻求的,也可能是强加于它的。其中心意思是,规制通常是产业自己争取来的,规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为被规制产业的利益服务的。因为强制权是一个国家拥有的一个在纯理论上即使是最有势力的公民也不能分享的资源。这些权力能为某一产业利用国家的这种强制权以提高赢利水平创造条件。
也正因为企业能从政府规制中获取利益,企业往往会要求政府对它们所在的产业实行规制,这就在微观层次上产生了政府规制需求。应该指出的是施蒂格勒对政府规制的“产业需求论”是以政府规制能为被规制产业带来利益为基本假设的。显然,这种假设存在片面性,因为在现实中,政府规制对被规制产业往往具有两重性,即政府规制既能为被规制产业带来一定的利益,也可能对被规制产业形成种种约束,如价格上限、服务质量标准等,限制企业的决策空间,甚至会对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害,如政府要求企业制定低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政府规制的需求不仅决定于政府规制所带来的利益和各种损失的对比。而且,企业对政府规制的需求往往具有选择性,即选择那些只为企业带来实际利益的政府规制政策,特别是限制新竞争者进人产业的进人壁垒政策。
三、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中企业的可竞争性
1977年,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论对多产品产业自然垄断的恰当成本检验》一文,文中首次以多产品企业的成本弱增性定义了自然垄断。1981年,鲍莫尔、潘扎尔和威利格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范围经济》一文,在成本弱增性基础上首次提出范围经济的概念。1982年,这三位经济学家初版了《可竞争市场和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用范围经济和成本弱增性系统论证了自然垄断。假设有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任何一家企业生产任何一种或多种产品。如果单一企业生产所有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企业的成本方程就具有弱增性。如果在所有有关的产量上企业的成本都是弱增的,该产业就是自然垄断产业。即使没有规模经济的作用,即使平均成本上升,但只要单一企业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由单一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就仍然最小,该产业就仍然是自然垄断产业。
由此得出结论:平均成本下降是自然垄断产业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平均成本下降一定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不一定平均成本非下降不可,只要存在成本弱增性就是自然垄断。建立在成本弱增性基础上的节约性就是范围经济或组合经济。这种对自然垄断的理解获得了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同,代表了对自然垄断的最新认识水平。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不管是寡头市场,甚至是独家垄断市场,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机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参考文献:
[1]魏明,夏立均.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绩效评价体系探讨[J].理论导刊,2004(10):12-16.
[2]刘亚莉.自然垄断企业利益相关者导向的综合绩效评价研究[J].管理评论,2003(12):31-36.
篇9
[关键词]市场经济;民主;法治
经济学和政治学必然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如果说经济学是以研究人类社会的资源配置和物质生产为出发点的话,那么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就必然成为政治学的研究起点。林德布洛姆曾说过,“在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制度中,大部分政治是经济性的,而大部分的经济亦是政治性的”。〔1〕回顾人类的经济生产方式与政治形态对应的文明史,我们更加历史地坚信民主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市场经济创造的,并适应其自身发展需要的政治形态〔2〕。 当前,我国正处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文明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全面过渡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制度必然将催生出民主制度、开放的文化、契约的精神与个体独立等为核心的现代文明,最终也将成为一种“普照之光”指引现代文明的发展。
一、市场经济与民主制度:内在价值与外在制度的融合
第一,市场经济对民主制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959年利普赛首先对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相关命题展开深入的分析。之后,罗伯特·达尔、纽伯尔、亨廷顿等人站在西方式民主的价值理念上对两者关系展开实证分析,指出,经济发达的国家大部分可以称之为民主国家,而经济落后的国家则只有少数可以列入民主国家的行列。纽伯尔认为,在一切国家中,GDP、人均收入以及与此有关的其他指数越大,则产生民主政体的概率就越大。在西欧和北欧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当人均年收入突破300~500美元时,先后走上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可以说,经济发展是民主制度得以实施的充分条件。那么,市场经济对民主制度究竟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在自然经济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是由商品与货币等物的关系所决定的,而是受天然的血缘关系决定的。这种社会关系束缚了人的自由的完善,使人囿于地域和民族的偏见,热衷于对自然和权力的崇拜,满足于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货币和商品在社会中起了决定作用。普遍的效用关系成为衡量社会事物的根本标准。人身依附、血缘宗法、等级观念上已经逐渐趋于瓦解。长期在人的依赖意识束缚下的劳动者自我意识空前增长,从而促使宗法思想、依附意识等传统观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是自由、平等、独立和****等新的思想观念。在此条件下,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格主体逐渐形成。它是现代民主政治产生、发展的物质前提。
市场经济使人们从狭隘的地域观念中解放出来。在以人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社会关系下,由于闭关自守的生产方式和低下的生产力的局限,人们往往陷入狭隘的地域观念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偏见当中。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的依赖关系被巨大发展的生产力和广泛联系的商品交换所撕裂。在频繁的交换中,个体同整个国家及世界充分联系起来。在千万次的重复和比较中,深刻地认识到普遍联系的本质。这为人类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并自觉驾驭纷杂的社会关系创造条件。
人的视野的开阔与对社会关系的充分认识,是人类政治素质提高的表现,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认识论上的基础。
市场经济促使人们告别懒惰心理,极大地激发了人的具有奋发进取精神。自然经济形态中,生产中的矛盾在狭小的生产单位内即可得到妥善地解决。因此,在自然经济社会中,生产的刺激是微弱的,经济发展是缓慢的。生产者随之产生了固步自封、消极保守的心态。市场经济下,由于各类市场的急剧扩大与兴起,生产和消费需求迅速而无止境的扩张,从而对整个社会生产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市场竞争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优胜劣汰成为平常事。因此,生产力必须不断进取与创新,彻底摈弃消极、保守的思想观念,从而造就了人们奋发积极的进取精神。主动积极、奋发进取的市场主体为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社会基础。
市场经济推动了人民群众掌握科学文化与管理知识,推动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高速发展。不仅出现了各个层次的商品交换需要,也出现了各个层次经营管理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造就了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的能力,为他们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创造了条件。
第二,市场经济本身孕含了民主政治内在的原则。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包含了五个必要条件。即:1.所有社会成员具有自由、平等的社会身份。成年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2.一套比较完备的公正和正义的法律制度和独立的司法机关。3.彼此制约与相互制衡的国家权力系统。4.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均衡协调。5.多元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平等、自由和法治体现了民主最为终极的精神诉求和基本原则。
原则一:平等。在近代,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价值规律成为经济运行中核心法则。商品生产者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以价值量为衡量标准进行商品交换。在交换中,其行为是自由的,意思表达是合意的。马克思指出:“各个主体通过等价物而在交换中彼此发生关系,他们是价值相等的人,而且由于他们交换了彼此有利的物化形态,更加证明了他们是价值相等的人”〔2〕。罗尔斯也曾提出一种正义原则:“每个人对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3〕。因此,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必须以机会平等为基点。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关系中平等扩大的要求,等级特权的堤坝被最终摧毁,资产阶级平等要求也最终孕育了无产阶级的平等意识。尽管不同阶级对平等的理解在本质上有重大差别,但平等作为民主的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发展已被广泛确认,并诉诸于各国宪法与法律之中,并成为广泛实施的法律原则。
原则二:自由。在现代民主政治中,自由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对国家政治生活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民主离不开自由,自由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石。公民政治自由的实现程度是民主真实程度的标志之一。对于民主制国家,政治自由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自然经济条下,人们对周围的事物,对自身尚处于相对蒙昧的状态,个体对群体表现为绝对的依赖与服从。因此,它是不自由的。近代以后,以工业革命为标志,商品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相应的制度创新遍及整个社会、机器化大生产成为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而得到了普遍地确立、生产呈现出高度的社会化,商品交换表现为普遍的市场化。所有这些都具有冲破超经济的束缚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强烈要求,其结果必然是要求实现人的更大自由,打破人身依附关系,实现平等与自由的商品生产与交换。马克思在揭示自由发展的经济原因时指出:“如果说经济形式即交换从一切方面肯定了主体的平等,那么也应该说那既推动了个人,又推动着物体去参加交换的内容或素材,同时便肯定了自由。”尽管这种自由是以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毕竟自由已成为现代社会公认与普遍认同的准则。
原则三:法治。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下,人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血缘关系和宗法关系,并通过传统习惯和道德来调整。对法律的需求甚少。市场经济下,法治是体现经济活动的内在要求,扩大了法律作用的范围,推动了民法及商法的兴起与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为权力体系的主导,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权利为核心的法制体系。它的发展造就了于公共权力相对立的市场主体——市民社会,促使国家社会二元化、“公域”与“私域”彻底相分离。法治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动力。它已成为市场经济下,民主健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原则之一。
第三、市场经济推动了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现代政治体制在运行机制上是主张分权与集权、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历史证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利于分权和集权,不利于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政治体制的建立,更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与过度分权的政治体制也同样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因此,符合现代政治文明发展方向的市场经济模式是应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将分权与集权、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起来,克服市场先天弊端。在政治稳定的环境中,求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市场经济为民主政治的发展造就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指导下,对资源进行市场化配置。它是体现现代文明发展进程的,同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相比,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市场的趋利性使市场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创新和进取,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充满激烈的竞争和无限的活力,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但是市场的趋利性也造成了社会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或弥补市场运行中的负面效应。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国家行为实现利益的二次分配来带动公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人享有文化教育权利,扩大公民的闲暇时间,为民主政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将体现在宪法和法律上的民主基础真正变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力量。
二、市场经济与民主制度:内在价值与外在制度的反差
民主属于国家上层建筑,本质上是国家制度。但是市场经济本身却不具备经济基础的性质,不应归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更不具有社会制度的性质。它只是经济调控的思想和手段。不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采用它会产生不同的政治效果,就是相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采用它,其效果也可能是南辕北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凯恩斯主义成为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摆脱经济衰退的政策支柱。但在政治上,美国继续在内容与形式上强化了民主政体,而德国却盗用了民主的形式彻底走上了法西斯集权统治。因此,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作为两种最重要的制度又有着许多本质差异。
运行规则不同。民主政治采取的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但现实中公民、乃至社会的权利却经常被国家权力所盗用。市场经济主张功利原则。功利是一切经济个体的行为动机,社会利益不过是个人利益无数次博弈的结果。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市场趋利性,代表多数人利益的民主原则经常遭到市场功利原则的严峻挑战。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实践中时常面临着尖锐的、甚至是不可调和地冲突。
权益分配方式不同。民主是通过政治领域内进行权益分配。通过宪法赋予成年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但权益分配却是通过选举来实现的,是以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地位以及公民个人的政治素养、文化素质、实现目标的能力、群众的认同度等等综合因素为依据的。而市场对利益的分配大多局限于经济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是调整和改变利益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市场不会提供任何其他的利益分配形式。上述两种权益分配方式既独立运作,又互相渗透。民主国家通过国家财政、税收、货币及转移支付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改变了市场经济权益分配关系的方向、程度、范围,目的是维护国家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发展与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体现地是宏观的、长远的预期。但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也力图改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和制度实施。办法是通过行业式的压力集团以让渡经济权益为手段促使国家改变经济政策走向。这造成了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之间的相互交换,从而导致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寻租的孕育而生。
二者的最终价值诉求不同。市场主体在追求个人财富的积累和扩张的前提下不自觉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繁荣与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是经济生活的价值归宿,它体现为社会的经济效益。而对于民主政治,所追求的则是个人自由和平等 、社会公正与和谐。它体现为社会的政治效益。因此,民主政治的价值归宿是在社会整体。市场经济在促使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成熟的同时,由于其内在的价值归宿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必然有悖于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与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其表现在,1.市场经济自身难以克服社会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权益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必然违背民主的平等原则。2.由于市场具有无止境追求利益的本性,所以它也就无法遏止无政府的生产所带来的恶果。例如,市场对公共产品的回避。这些单靠市场自身的完善与调节,根本无力克服“市场失灵”。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下,只有依靠经济危机来缓解困难,重新找回新的经济运行的均衡点。这必然带来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出现更大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3.宏观调控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经济固有的负面效应。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述弊端。同时。民主政府如果干预不力或过度干预,市场主体在同国家之间进行博弈处于优势地位时,极可能导致“政府失灵”。
三、 结语
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之间存在既对立又协调的关系。一方面,如果将市场经济中的功利、价值目标等统统归入民主的范畴之中。那么,任何形式的民主制度必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和前提。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对民主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民主主体的形成与壮大、民主实施机制与规范的形成与成熟都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催生、发展而逐步确立的。在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是一种适合民主政治发展的经济机制。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与发展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注:适应只是在民主的体制、具体内容、运行机制方面来说的。而民主的性质只能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
民主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于,其一、民主政治通过宪法和法律来明确,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在法律框架内,为市场经济服务。其二、它又以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制约市场经济运行中所固有的弊端、限制它的功利原则、价值目标以及权益交换原则在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扩散,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维护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实现。只有这样,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服务,民主政治也才能得到更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 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M〕.王逸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9.
〔2〕梁木生.民主生成及其扩张的经济分析——民主发展的非文化解读〔J〕.学术月刊,2006(5):69-70.
篇10
关键词:农业化 去农业化化 再农业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以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农业发展历程,则从总体上经历了“农业化――去农业化(工业化)――再农业化”过程。
一、农业历史发展过程
(一)古代传统农业
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耕作方式有了转变,铁锹、爬犁这种工具开始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角,这些“先进”的农业工具催生了农业的第一次革命,使“原始农业”走向了“传统农业”发展的道路,土地产量相比原来有了“质”的飞跃,在漫长的3000年时间内,农业经济发展缓步前行。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二)近代工业化农业
科技的第一次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和第二次产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于20世纪初期),以机械化和电动化为主要标志,不仅促进工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这一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到二战时期,近100年历史。受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近代农业的发展策略是逐步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农业工业化的积极方面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但负面影响是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造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
(三)现代生态化农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生态农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改善传统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生态化,就是以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尊重生态自然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还要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环保化、循环化、标准化等特点。
二、农业发展辩证过程
(一)基本发展过程的辩证启示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世界范围的农业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农业化――去农业化(工业化)――再农业化”,即传统农业是简单的农业化,对原始社会的农业进行了扬弃,使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代表的农业从原始生产方式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方式,即第一产业――农业。而近代农业,则是以工业化的理念和手段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升级,其积极方面是使粮食产量突飞猛进,不但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同时还能为工业提供资金积累和工业原料。但由于过分依赖科学技术,而对传统的“天人合一”农耕理念进行了扬弃,提出了“向自然进军”理性的狂妄,并尽情地享受着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一次次。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类的每次征服,都将得到自然对人类加倍的惩罚。于是近代工业化农业走向了历史的尽头,建立在生物、信息技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现代农业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以生态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近代农业的现代扬弃。
(二)再农业化对农业化和工业化的本质跃升
现代农业从本质上对传统农业和近代农业进行了辩证的扬弃,并实现农业本质的跃升。生态农业的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特点:(1)综合性。即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多样性。即针对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3)高效性。即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4)持续性。即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现代生态农业在借鉴传统农业优秀思想理念有:(1)天人合一理念;(2)精耕细作思想;(3)有机农业思想;(4)农业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了近代农业的科学思想和工业化手段。但现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和近代农业只注重粮食产量的提高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为:(1)粮食产量高和质量好相统一;(2)种植业与林、牧业协调发展,共同发达;(3)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4)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与劳动者的直接参与相结合。
总之,以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农业发展历程,则从总体上经历了“否定之否定”,即“农业化――去农业化(工业化)――再农业化”过程。其中,工业化阶段是去农业化,即对传统农业的异化,而再农业化,则是对传统农业的现代扬弃,同时也对工业化(去农业化)进行了扬弃,即继承了传统农业的积极理念和近代农业的正确思想,真正意义地实现天地人现代生态理念的统一。
作者简介]
- 上一篇:水利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下一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