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规划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土规划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土规划专业

篇1

一、土地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和方向选择

土地制度不是某种因素、某种力量作用的简单函数,它是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政治、经济及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制约其生成的种种条件。制约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创新的主要条件有: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始终被认为是决定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由于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土地制度不仅是农业部门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最基本的方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农业比重还很高甚至是国民经济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土地制度更成为整个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鉴于我国整体经济性质和土地制度在整个经济制度安排中的重要地位,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不能也不应当越出公有制的框架。

第二、从总体技术特征来看,我国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广大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特征还相当明显。全社会70%左右的人口仍然要依靠这个最原始产业提供生存保障,近50%的社会劳动人口仍然只能从农业中得到就业机会。根据马克思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必须与农业发展过度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农业发展阶段去建构现代农业阶段的先进的

土地制度模式。

第三、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追求的而且是希望尽早实现的目标,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应有利于将农业生产导向现代化目标。鉴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以及工业化加速导致农业资源的非农转移,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推动农业发展的首选目标。政府这一农业发展目标偏好,决定了它必然倾向于有利于上地产出率提高的土地制度选择。增加农业生产收人,缩小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之间的利益差距,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追求的最现实的目标。上地制度的设计必须有利于满足农民对收人增长目标的追求,这#才能使农民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最积极的力量。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设计,既要有利于政府产量增长目标与农民收人增长追求之间的协调,又必须使它纳人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长远目标的轨道。

第四、一种土地制度是否合理有效,最终只能由农民在这种制度下的行为反映作出检验。一种可行的土地制度,不仅不能背离广大农民的意愿,相反应当反映他们的利益要求。在我国农业发展现阶段,占有土地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愿望,土地的流转化程度低就是证明;产权不受侵犯是来自农民最强烈的呼声,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民对过重负担的抵制和抱怨;家庭经营是最受农民欢迎的生产组织形式,改革前后农民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是最有力的说明。

土地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来自制度安排与其所对应的约束条件的协调性。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只能实行不同的土地制度安排。我国新型土地产权制度,只能在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框架内生成,并且只能是这些条件的内在要求处在耦合和均衡状态时的产物。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空间是相当狭小的。它们决定了我国土地制度创新只能沿着如下方向推进;(1)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求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权能完善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也就是说,虽然对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是必要的,但这种改革最好是集体所有制的完善或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建构,而不应是对集体所有制的替代。(2)在家庭经营不变的基础上探求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方式和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土地利用方式。家庭经营方式的改变,不仅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意愿,也会使政府粮食总量增长目标至少经受不确定性的风险。

二、土地股份投包制:新型土地制度模式的设计

在理论界提出的各种土地制度模式中,完善家庭承包制模式对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约束条件的考虑相对最为充分,因而它受到政府的推崇并成为我国现阶段上地制度建构的主体模式。这一模式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对家庭经营方式的充分肯定。这种肯定首先源于推行改革20年来农业家庭经营的成功实践,并且可以从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经验中获得支持,同时现代产权理论和农业发展经济学中亦不乏理论依据。但是,家庭承包制完善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对传体体制下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的权属关系存在的固有缺陷采取回避态度,试图绕过所有制通过经营形式的改善来克服根源于所有制的产权缺陷。不可否认,这只能延缓和积累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不足进而刺激农业增长。

在现有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中,土地股份合作制最具创新意义。一方面它在集体所有制或公有制的前提下比较好地实现了集体产权的明晰化,另一方面又为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一条极富启发性的思路;一方面它迎合了农民实实在在占有土地的愿望,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政府土地制度创新低政治风险的要求。不难分析,土地股份合制与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依赖的约束条件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协调的,因而它的出现受到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关

注。现有土地股份合作制探索反映出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存在着以合作化经营或集体化经营否定家庭经营的倾向。尽管其出发点是试图克服家庭分散承包带来的规模不经济,但这种倾向还是值得认真反思的。因为农业中集体经营的低激励效应和高管理成本不制转变为土地股份共有制,并把股份共有制视作集体所有制的新型实现形式。土地股份投包制提出的主旨在于消除一些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误区,即忽视农业产业特性而试图以集中化、统一化经营取代农户的个体经营。因此,与土地股份合作制相比,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突出特点,是试图使家庭经营方式在土地产权清晰健全、土地配置规模合理的基础上继续成为农业持续增长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制度性保证。

三、家庭承包制向土地股份投包制的过渡

土地股份投包制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希图在较易得到政府和农民双方接受并支持的基础上,建构起土地合理流转和有效集中的机制,从而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过渡。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现代化指向和规模经济偏好决定了其建构的主要条件是,农村非农产业应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能够实现较大规模的非农转转移,使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与劳地关系得以改变。如果没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出相对宽松的人地比例关系,70%左右的农业人口依然凝固在农业上实现就业和维持生存及低水平发展,那么,以减小土地有效流转阻力的土地股份化设计必然失去意义,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投包机制亦无发挥作用的可能。

土地股份投包制建构条件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还不具备该模式普遍推行的条件。因此,上地股份投包制在我国的建构,第一,在时间上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我国农业人口的比重还很高,农业人口的非农转移任务还相当艰巨;第二,在空间上将由点到面逐步扩展,首先在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地区形成,然后随着非农产业发展的地域扩张而逐步推开;第三,在农业发展战略上,应把土地股份投包制的建立与加速二、三产业特别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土地股份投包制是土地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而这一制度变迁的起点则是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于在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方面的一致,使得两种制度模式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衔接。其衔接过渡可以通过三个阶段完成:

1、由农户土地承包权向农户土地股份所有权转换阶段。(1)认定目前集体土地按人均承包的合理性;(2)限定这种合理性的有效期限为截止目前,以后土地不再根据人口的变动而调整;(3)在承包权稳定化的基础上,赋予农户对经营的集体土地份额的股份所有权;(4)实行土地股份所有权和相应份额土地经营权的统一,农户可以直接经营自己应占股份的土地。

篇2

关键词:国土规划 地理信息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6-01-01

国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涉及矿产资源、土地贺源、水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泊等多行业、多类型、信息量大,具有多学科交叉、数据庞大、结构复杂等特点。

面对如此庞大的空间信息,传统的计算机技术己远远不能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彻底解决两类信息的统一管理问题。通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转化为所连接的地图对象的可视属性,不但可以实现地图对象与属性数据的双向查询,而且可以通过地理空间分析功能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直观的可视化分析,将数据的空间关系充分体现出来,进而挖掘出隐藏在属性数据中的有用信息,为管理部门提供一种全新的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的依据。

1、数据库的建设

数据库的建设是GIS系统建设的核心,国土规划系统的数据库包括国土规划现状数据库、国土规划专题数据库。

1.1现状数据库国土规划现状数据是规划数据库的基础数据。按照“数字国土”工程的要求建立了l:500000的国土规划现状数据库;

1.2规划专题数据库规划专题数据库是相对于国土规划现状库而言,在开发整理规划这一专题领域涉及比较多的数据。包括空间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图形数据涉及土地、矿产、森林、水利、旅游、气候,海洋、生物、生态、地质灾害、交通、地质、电力、行政区等现状和项目规划图。属性数据包括各种项目的具体情况介绍数据,如:土地分类面积及结构、土地资源利用潜力、矿产现状、保护区,治理区,复垦、自然旅游资源分布、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名胜、特色旅游、草原类型、草原植物营养分析、草原分布、水环境现状,水质评价、生物多样性、林地面积、林地蓄积、林地结构变化、矿产资源形式分析、矿产资源需求预测、文化资源现、新闻资源现状、广播资源现状、体育资源、卫生资源、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气象灾害、水灾害、森杯灾害、草原灾害、地震灾害、工业发展布局、城镇发展布局、农业人口、农业教育、农业生产、农业装备、农机、海洋捕捞、海水养殖、资源增殖、海域功能分区、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云水资源等。

2、系统构成

主要有基础地理信息、信息专题和质量管理。

3、技术标准体系

系统应具有统一完整的技术体系,如数据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建库标准、数据质量检查与控制标准、数据更新标准、数据使用标准等。技术标准应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当没有国标和行标时,可按国标和行标的建标指导原则建立自己的标准。此外,还应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作为系统的支撑。

4、管理体系

严格地说,国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是为满足现代国土资源管理需要而建立的一套现代化的国土管理系统。

5、图层划分

国土资源规划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建设是整个系统建设关键,将不同类型和不同专业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完善的空间数据库系统,是达到系统建设目标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将图层划分越细,对专题研究、数据分析,提供多种优化手段,为决策者起到辅助作用。

数据分层的原则:

①同一类数据放在同层;②相互关系密切的数据尽可能放在同层;③用户使用频率高的数据放在主要层,否则,放在次要层;④某些为显示绘图或控制地名注记位置的辅助点、线、面的数据,应放在辅助层;⑤基础信息数据的分层较细,各种专题信息数据则一般放在单独的一层或较少的几层中;⑥将相同专属的要素归类,例如水系数据的点、线、面类型的要素组织成同一个矢量数据集。

6、工作量分析

6.1数据整理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灵魂,数据质量是数据的生命线,国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首先要验证数据提供的是否符合入库规范。其中数据的分类与编码必须依据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有关标准,确定统一的图形数据分类与编码-图形数据的分类码包括基础信息及各类专题信息图形数据的分类和代码。

数据采集是数据建库的第一个关键性阶段。

数据采集与更新于系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空间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入库和更新,实现现有GIS数据的正确入库,从而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动态生产及更新机制,具体包括,①数据格式转换(包括格式转换和分层分类编码对照);②数据预处理(包括接边、构面等工作):③数据监理、数据入库、数据更新。

6.2图元编码 数据监理主要是对提供的数据进一步的检查,验证数据提供的是否符合入库规范.其中据的分类与编码依据现有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确定统一的图形数据分类与编码。

图元编号的具体方法是按不同行业已有的行业规定进行分类编号。

6.3数据录入 完成了以上几个步骤后,需要将符合要求的数据存放到已经定义好的数据库中。一般说一幅图的入库,需要经过检查一)预入库一)修改一)再入库等几个反复过程,才能满足需入库。同时为了保证一个工程的完整性,允许建立临时的工程进行数据的预入库,直到最没有任何错误时再将数据正式入库。

6.4属性数据录入 根据图层划分方案,按照图元编号的顺序逐―填写各图层属性数据表;最后输出属性数据表进行系统检查、修改。

6.5图形数据录入 为了避免图形清绘过程中产生的图形失真,图形数据的输入采用扫描方式,采用交互式跟踪方式完成。

6.6图形编辑与修改 由于操作方便的原因,图形编辑和修改工作采用MAPGIS完成。

第一,对矢量化的各类图进行误差校正和座标转换。

第二,对各类图按图层划分方案进行分层,每个图层分别形成单独的图形文件。

第三,建立拓扑关系、修改拓扑错误。

第四,添加用户标识码。

最后,将图形文件转换成MIP/INF0数据格式,将多边形与标识码合并,再将点、线、面属性数据库与图形联接,完成图形库的建立过程。

6.7数据转换作为信息系统的开放性的重要标志,数据转换可以看作是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所起作用是能较完整地接受(接收)在其他系统中创建的或整理的数据,在本系统中能继续对些数据进行浏览、编辑、分析等处理工作,使之与系统其他数据融为一体。同样,能将本系统中的数据让其他系统使用,以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篇3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国土资源管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1 引言

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大量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了充实的数据基础,但也存在着二维地学特征无法表述的信息,这是传统地理信息系统无法逾越的瓶颈,例如:在进行土地、矿产规划以及在研究和计算地下矿产资源储量的过程中,传统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显得力不从心。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以及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应用,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对重点区域目标进行采样,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手段。这里就对这两种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谈一下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并得到指正。

2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于6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地图,它们都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具有存贮、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地理信息数据、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组成。

现在,很难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单一独立的系统提出,现在的地理信息技术具有如下的特征: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三者结合应用日益紧密;空间数据的表达更加趋向复杂,更加趋向于三维化;要求更为智能化的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功能的开发应用以及组件式开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更加趋向于网络化,更加强调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功能。

现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这种技术已经成为了时下最为热门的边缘交叉学科,应用前景很广阔。

3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V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它集多媒体、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是当今前景最好的计算机技术之一。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用户通过使用各种交互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是一种先进的数字化人机接口技术。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其主要特征是:操作者能够真正进入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虚拟环境中,与之产生互动,进行交流。通过参与者与仿真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借助人本身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帮助启发参与者的思维,全方位地获取虚拟环境所蕴涵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

“人工现实”、“遥在”、“虚拟环境”、“赛伯空间”等都是虚拟现实的不同表述形式。

利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工作站进行仿真,将计算机的屏幕作为用户观察虚拟境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各种输入设备实现与虚拟现实世界的充分交互,这种系统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组成灵活,易于普及推广,是一套经济实用的系统。

4 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结合应用技术

(1) 虚拟地理环境(VGE)

虚拟环境是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沉浸感(Immersion)”是虚拟现实系统区别于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典型特征。

(2)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

3D-GIS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这项技术已经在数字虚拟城市等方面得到应用。GIS技术的发展成熟,及其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基于GIS技术的虚拟现实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得到重视,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初步的应用。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国土相关领域开展应用,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3) 3D-GIS系统开发简介

目前基于GIS的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开发工具包括三大方面:

传统的GIS系统开发工具:包括ArcGIS、MapInfo、SuperMap等;

专门的3DGIS软件,如国内灵图公司的VRMap,美国Alberta大学开发的 MR等;

专业的3D游戏开发工具,如OpenGL、Direct等。

5 应用简介

(1) 在国土规划工作中的应用

国土规划是对虚拟现实技术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之一,政府规划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实时互动真实地看到规划效果,获得前所未有的直观感受,这是传统的表现手段沙盘、效果图、平面图等所不能达到的。而且打破了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之间沟通的障碍,使得各部门能通过统一的仿真环境进行交流,能更快地找到问题、达成共识和解决一些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三维地面模型(DTM)、正射影像(DOM)和地理信息矢量数据及建立成功的三维立体模型融合在一起,再现城市建筑及城市模型,用户在计算机屏幕前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生动逼真的城市街道景观,可以进行查询、量测、漫游、飞行浏览等一系列图形及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操作,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由二维GIS向三维虚拟现实的可视化发展需要,为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可视化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在国土规划中系统应用效果图如图所示。

该系统的设计采用了目前流行的GIS软件,采用Direct技术构建三维虚拟环境,采用专门的软件对真实物体进行切片等仿真处理,达到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演示应用效果。

(2) 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是国土资源领域中另外一个迫切需要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要求。

以往在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物探及化探工作,收集了大量的地质相关图纸,专家们根据这些资料和一些科学公式及多年经验,对一矿区进行储量的核算。这种测算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管理部门的要求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并表示矿体特征,根据国际公认的储量计算模型计算矿产资源储量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这些技术进行了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款三维分析性能良好的软件,下图是软件应用的具体显现。

6 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已经广泛应用的交叉学科,其发展成熟,可对应用及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虚拟现实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国内对这项技术尚属于研究阶段,但现在已经有可喜的进展了,一些公司已经开发出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系统,甚至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应用。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传感器、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控制、心理学等。有朝一日,虚拟现实系统成为一种对多维信息处理的强大系统,成为人们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和对人们已有的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

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应用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更加真实表现的虚拟现实技术,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应用收益。

参考文献

[1]王炜,包卫东,张茂军,等.《虚拟仿真系统导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篇4

关键词:毕业生去向 调查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55-0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属于地理学类,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具有学科基础广、专业口径宽的特点,各高校培养定位存在资源环境规划、城乡规划、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多种倾向,因此毕业生去向也非常广泛。本文以黑龙江科技大学这所地方本科高校为例,在已有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至今为止9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为在校生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实用信息,也为本校和相关院校专业定位提供参考。

一、专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2002年设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3年首次招生,2013年正式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制图等信息化测绘技术,立足于城乡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面向城乡规划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治、土地评估、测绘地理信息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秉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依托专业实验室、3S实验室等校内实践基地,以及已经建立的20余个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加强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专业自2004年第一轮立项建设以来,借助教学评建大好契机,围绕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新一轮专业建设达到了校重点专业的要求。

二、毕业生去向总体分析

本次调查分析的对象是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历届毕业生,样本容量为368人。调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考研、就业等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的来源是连续多年建立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了2007―2015届毕业生去向的总体状况,毕业生累计考研率达16.3%,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占14.9%,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城乡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评估咨询、农林矿产资源、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企业的毕业生占68.8%,如图1。

三、毕业生考研分析

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总人数为59人。2007届考研10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5.8%;2008届考研14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5%;2009届考研8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0%;2010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2011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6.7%;2012届考研5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0.8%;2013届考研3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2014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8%;2015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7%,历年的考研率变化趋势详见图2。以上数据显示历届毕业生考研率并不稳定,主要受当年就业形势、学生意愿和生源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把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分为地理类、农林遥感类、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及其他五类。通过数据分析(见图3)可知,考取地理类学科的毕业生为28人,占考研总人数的47.4%,所占比重最大,其他如考取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学、农林遥感等方向的研究生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由于地理类学科在本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中所占比重最大,所以对地理类学科考研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分析(见图4)。地理学科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四大类。考取自然地理学研究生为10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5.7%;考取人文地理学研究生为4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14.3%;考取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为13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46.4%;考取地理教育研究生为1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6%。可见地理学科中考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比重最大,主要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朝阳产业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而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毕业生就业分析

对本专业2007―2015届除考研之外的309名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企业、城乡建设项目管理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农林矿产资源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各类企业的人数为254,占总就业人数82.2%;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为55人,占总就业人数17.8%,详见图5。

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去向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参军、事业单位,其中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为42;参军人数为4人;事业单位就业人数为9人。显然在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最多,但是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等方面的影响,行政机关单位的就业人数集中在2007―2010年,以后迅速下降,近年来几乎为零,如图6所示。

就业于企业的去向主要有国土规划类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城乡规划设计企业、地质勘察类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等。其中在国土调查规划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高,在规划设计类企业和地质勘察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低,由此可见国土规划类企业是本专业学生在企业就业的重要领域。在各类企业就业的比重详见图7。

五、结论

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得出:虽然历届毕业生考研率不稳定,但考研学科方向相对集中,主要以地理学类为主,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自然地理专业占绝对优势。在行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集中在2007―2010年;在企业就业的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的重点领域面向现代企业,而在现代企业就业的历届毕业生又以面向国土行业为主,主要从事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复垦专项规划及项目设计、地籍测绘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2] 谢启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使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5(1)

[3] 吴晓敏,董萍,陆翔,等.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 王兰霞,王蕾,李巍,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思考[J].经济师,2012(9)

[5] 王兰霞,赵喜江,王蕾,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面向探讨――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篇5

第一条为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服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国家旅游局负责全国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旅游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旅游发展规划的范围

第六条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第七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旅游发展规划一般为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

第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范围划分为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条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并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第三章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第十一条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与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第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关区域规划相协调,应当遵守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四条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局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五条国家旅游局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告。

第十六条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市场前景、资源条件、环境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从市场需求出发,注意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延续,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

第十七条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应当遵守国家关于旅游规划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十八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一)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条件;

(二)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三)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旅游区域与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

(四)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

(五)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

(六)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和附件。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第四章旅游发展规划的审批和实施

第二十条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分级制定和审批。

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组织有关地方旅游局编制,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后,由国家旅游局审批。

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由地方各级旅游局编制,在征求上一级旅游局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第二十一条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征求国家旅游局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意见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征求地方旅游局意见后批复实施。

第二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上报审批前应进行经济、社会、环境可行性论证,由各级旅游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旅游局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旅游规划进行调整,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备案,但涉及旅游产业地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产品格局的重大变更,须报原批复单位审批。

第二十四条旅游发展规划经批复后,由各级旅游局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纳入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所确定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二十五条旅游规划的培训教材、宣传材料等必须符合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规划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五章附则

篇6

1.土地开发整理及耕地质量的内涵

世界上对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含义解释多种多样,土地开发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耕地质量是土地受各种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的总称,其质量好坏表现在耕地环境状况的好坏、农产品生产质量的高低等等。土地开发整理在通过科学手段的指导下,对土地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理,改善耕地利用结构和生产,从而增加耕地有效供给量,增加耕地质量,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2.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及耕地质量的问题表现及原因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是扩大耕地或其他农业用地面积,还未能把生产能力、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上,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耕地质量管理问题一直影响土地开发整理的工作的进展。国内大部分区域的荒地十有八九都被开发了,但是土地开发的脚步很难停下来,只要是荒地就进行开发,表面上显示土体开发不断进行,离目标似乎不远了,但停下来研究发现开发整理的土地质量参差不齐,目标不仅没有实现,还严重破坏了土地质量。土地开发整理不能看量不看质,土地面积是不断的再增长,土地质量同时也应该得到保障。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烈。在我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为了满足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为了建设新农村美化村民居住环境,设计者们绞尽脑汁的设计规划方案,将大面积的钢筋混凝土灌溉水渠修建在土地上,虽然灌溉水渠满足了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但是混凝土构造的水渠无法涵养水源,影响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导致生物群落稳定性下降、生物种类越来越少,给农业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土地开发整理及耕地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政府相关部门在面对土地开发整理及耕地管理时,在权衡耕地占补平衡时所关注的数据不能仅仅局限在耕地面积上,还要严格监控耕地的质量,只有当耕地面积和质量同步得到发展,才视作土地开发整理的进步。同时政府应组建专业小组,对各个地区的不同地形提供技术支持,真正意义上地做到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对等。在全国范围内,土地开发整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耕地受工业、乡镇企业、农药污染面积达到2190万公顷左右,大约是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2]。耕地受污染影响,一些直接荒废,一些能够被利用的耕地生产的农产品也是被污染的,最终给人的身体造成危害。面对这种现象,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加强人们对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将耕地环境保护列在土地开发整理的首要位置。全国各地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必须重视土地开发规划与土地保护规划,并不是每一片土地都是以开发整理为目的,必须结合当地特有的气候、地形、人文等综合因素,明确开发地的可开发区域和不可开发区域,这样才能有效的利用每一片土地,提高土地使用率[3]。此外,在土地开发过程中作为设计单位也要合理设计每一寸土地,在施工作业中施工单位更要依据设计单位的设计适度开发,只有在各个环节都有意识的对土地加以保护才能有效的利用土地,从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篇7

【关键词】课程 区域分析与规划 模块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41-02

1 引言

伴随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区域规划出现了蓬勃发展新景象。其中之一是区域规划类型多样化:(1)地方政府或由发改委组织编制的“功能区划”、发展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战略规划;(2)建设部门组织编制的区域规划、城市群规划;(3)国土部门组织编制的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另一种景象就是区域规划目的性、实践性性越来越强。区域规划已由过去求全求齐、面面俱到变成为设立有限的规划目标、着重解决主要矛盾的规划。

在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课程中,如何使《区域分析与规划》这一门课程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能满足各类型区域规划工作人才培养的需要,切实提高城规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本文对模块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2 模块式教学的内涵

“模块课程”的概念最早于上一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英国出现,近几年它在俄罗斯的教育研究中得到较大的反响。[1] 所谓教学内容模块化,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按照模块的形式,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也就是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模块”进行教学。每个“模块”有鲜明的主题,有突出的重点,同时有相关的基础知识、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可以延伸的内容。[2]

经验表明,模块教学方式,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教师的合作交流和科研能力的成长,有利于学校特色发展。[3]

3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模块式教学的可行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国内工科、理科、农林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经济地理专业、自然地理专业等许多专业都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教材。该书共15章56节,字数达63万字。[4] 各高等院校该课程教学时数普遍三、五十个课时。在如此短的教学时间内,要系统讲授这么多的专业内容,而且该课程涉及规划空间尺度较大,让学生短时间内融会贯通,有一定难度,效果也不一定好。如果将课程内容模块化,精心设计,突出课程重点,效果将更加理想。《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进行模块式教学的可行性理由如下:

(1)模块式设置,有机整合课程内容。

模块教学的提出是基于系统的整体观念。《区域分析与规划》教材虽然每个章节有一定独立性,但是区域规划是个有机的系统工程。各章节上下内容联系颇多,易于拆分,易于合并,也易于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各院校各专业的教师可以按照自己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设置教学模块,充分体现理科、工科、农林学科不同背景的专业教学特色。

(2)模块式教学适合与规划实践结合。

该课程应用性强,本科教学应该和区域规划实践相结合。模块设置可以根据区域规划工作阶段或主题,设置相应教学模块。针对不同模块主题,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现场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将实际的问题融入课程,加强教学与规划实践的联系。因此,本科教育不但能承担起培养行业高端研究型人才的需求,而且还能承担起培养大量高水平基层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责任。[5]

(3)本科高年级适合进行模块式教学

我国城乡规划专业有四年制和五年制两种学制,一般到高年级才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如同济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安排在第7学期,中南林业大学安排在第8学期,中山大学安排在四年级学习。对于高年级的本科生来说,有能力进行教材自学和查阅课外文献,可以适应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组织,能够适应模块式的教学要求。

4 教学模块的构建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划分不同的主题模块组织教学。例如,教材内容为区域分析知识的,划分为“区域定位”主题,可以相应延伸教学内容为区位分析、功能定位、产业定位等不同内容;教材为空间结构知识的,划分为“区域开发模式”主题,结合国家五个统筹政策,延伸教学内容为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等;教材内容为土地利用知识的,划分为“功能区划”主题,延伸教学内容为区域管治、主题功能区等。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模块的设置可塑性很大。模块主题的设置和延伸的内容都是灵活的、可变的,每个模块的授课时间和教学实践时间也是可调整的。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有鲜明的主题,教学活动紧密围绕主题展开,师生可以有很好的教学互动。讲师可以结合各自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考虑目前形势和专业热点,灵活设计每个主题模块,实际上突出了课程的多样性和实践性,体现了具有特色的差异性教学,本专业学生普通反映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模块式教学对师生的要求

模块式教学要求师生互动和良好的协作关系。模块式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于模块设置,而教师在模块设置中起到主导作用。教师本人需要精心钻研教材,还要有良好的区域规划知识积累、理论修养和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设置教学模块,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智力和思维的训练,有效组织教学。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自然对学生的学习就提出了新的要求。模块教育要求学生由过去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要求学生围绕模块主题,自主预习和查阅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动,不断培养自主学习的技能。

6 结语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实践性强,与规划工作实际有紧密的联系,课程内容前后相关,易于划分为若干模块,适合进行模块式教学。模块式教学是课程教育方式的重大改变,改革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开放的、灵活的师生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丹. 模块教学 ―― 二十一世纪适合社会及人发展的教学形式[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111-115.

[2]周宝娟. 园林专业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1):101-103.

[3]高明海、王宝乾、靖晓英. 高等数学模块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9):102-104.

[4]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6.

篇8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型;教学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在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本门课程。上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该课程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教材建设方面,以前使用的是各校自编教材,1983年由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土地规划学》全国统编教材。随后,面向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土地科学丛书等都有《土地利用规划学》教材的身影。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地位,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积极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探讨土地利用规划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组,并积极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建设与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关系等等,部分学校根据自身厚实的专业背景形成了独特优势,许多高校的《土地利用规划学》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其学科定位、培养目标等为我们提供了有利借鉴。但作为地理科学一级学科下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不同的背景和知识结构,《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不能照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模式。因此,根据培养具有特色的创新型和实践型的规划人才的迫切要求,适时优化和组合国土规划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型教学内容框架,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资环专业的高效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教学内容改革设计思路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型教学思路是以培养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复合型规划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学科研究前沿与课程基础理论,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探讨探究案例式、“亲验式”等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同时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研发思维,促进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形成;探讨“课堂、学校、单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及其结合时机、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规划设计技能,增强学生的工作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教学改革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在:

第一,突破传统的以教师及课本为核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师生互动、规划高级人才和管理者与学生互动为通道,以实践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第二,突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思想,强调教学、实训、创新思维一体化,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规划人才;

第三,提出“学生进入企业、社会,规划高级人才和管理者进入课堂”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培养机制;提出“课堂、学校、单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及实现的时机、途径与措施。

2 理论教学改革内容的筛选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庞大,以少而精和避免重复的原则进行了各部分内容的精选,明确和突出授课的内容重点难点,详略得当,减少了与其他课程不必要的重复,并增加新知识点,适当拓宽讲课内容,如增加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各专题等内容,介绍新的学术观点如在土地供需预测课程讲述中加强对新方法的运用的论述,加强实践环节和土地利用规划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将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体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潜力分析专题研究相结合等,开阔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了综合归纳分析的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章导论:土地、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土地管理的有关概念、内涵等

课堂讨论:土地与土地利用概念?目前我国主要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土地评价程序;我国5个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课堂讨论: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土地评价的程序?

第三章土地规划的数学基础:坐标系、投影、标准分幅等内容的讲解

作业与讨论:请将H-49-84-(45)旧编码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 89-92》新标准进行转化后的编码,并写出过程。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原则:本部分内容安排一次课时间查阅资料,准备课件;然后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理论的课堂讲授。

第五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概念、性质、目标、任务、编制程序

布置作业,准备下次课讨论: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演变历史?现在正在进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

第六章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重点与创新:从宏观层次概述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年)的背景、理念、成果等

课堂讨论:所在家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讲座:计划请校外或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的一个专家给学生做一个次讲座。

第七章土地利用供需预测:基础数据预测,土地利用现状、潜力分析,土地供给量预测案例;耕地、基本农田、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土地供给平衡分析、土地需求量预测案例;

布置作业并讨论:以武汉市或所在家乡城市为对象,阐述城市建设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或措施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粮食安全法进行耕地需求量预测的程序?

第八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结构概念、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析方法、土地利用结构、拟定方法结构与布局调整地要求、步骤,土地利用分区模式、方法及案例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及大纲等讲解、展示:实施评价、适宜性评价、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等专题,潜江、鹤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成果

作业与讨论:根据各专题研究的需要,以家乡所在县(市、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某一个专题为研究对象,制定一个资料收集清单及收集方案。

第九章居民点用地规划: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城镇化问题、城镇体系规划,居民点规模及其预测,居民点布局,村镇用地规划

第十章耕地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耕地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编制的方法、程序等

第十一章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主要结合基本农田土地整理规划编制的要求讲解(整体框架、水资源平衡分析、耕作田块规划、土方工程量计算与调配、田间道路配置、排灌工程的设计与布局、规划设计预算编制)

课堂讨论: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的施工工艺分析?

第十二章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与实施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GIS、LLIS)、土地利用规划论证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课堂讨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许多土地利用问题有什么作用?

3 实践教学改革内容的确定

改革传统的以教师及课本为核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在实验课引入研究试验学术气氛,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方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试验技能;同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基本技能如GIS、CAD等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结合单位GIS等实验室的条件,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具体操作,其考核结果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报告格式要求,至少提交2个实验报告和相关成果图件。根据实验课时的限制,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特点,拟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

实验一:土地利用规划基数转换

熟练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及其编码,将某某县土地现状分类(二调,2009)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过渡期,2005)均转化到土地规划基数分类体系中,并借助ArcGIS将一幅分幅图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空间数据基数转换。

实验二: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专题研究

以耕地需求量预测为基础,列举耕地需求量预测所需要的资料清单,并以某某县为例,采用粮食安全法预测规划期间(2010年和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再此基础上,撰写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专题研究提纲。重点掌握借助Excel实现趋势回归、灰色预测等方法预测人口、各行业用地需求等。

实验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间的关系

学习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指标分解的数据表,试提出对某某县指标分解需要收集或掌握的资料清单。

实验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

以实验一进行了基数转化的分幅现状图为基础,结合野外关于基本农田、预留建设用地等调绘成果,以国土资源部最新颁布的《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为依据,借助ArcGIS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幅图,重点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要求及编绘技巧。

篇9

第一条基本原则。小城镇建设必须遵循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建设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层次合理、和谐协调的城镇体系。

第二条组织领导。小城镇建设的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要成立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长由乡镇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担任。乡镇国土所、规划所、房产所等部门派专人到城建办公室联合办公,接受双重管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全面行使小城镇建设的项目申报、建设审批、证照办理、规费收取、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网资料的收集管理等职能。

县人民政府成立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城市建设的领导为副组长,县建设局、发改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房产管理局、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政务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组成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县建设局。负责对小城镇建设进行综合协调和指导监督,对乡镇编制的小城镇主要路段、临街建设方案进行审批,对小城镇建筑市场的质量安全和房地产市场开发进行管理。

第三条规划编制。小城镇规划是指导小城镇建设的依据,未编制规划的小城镇不得批准建设用地。编制小城镇规划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与基本农田保护区专业规划相协调,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年限一般应与当地指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年限相一致。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高起点做好总体规划编制,在2012年以前要完成全县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第四条建设用地管理。国土资源部门要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重点向小城镇建设倾斜,充分保障小城镇建设用地。在规划区内的土地必须有计划有规模地成片开发,严格控制零星自建房批建。要坚持推行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和有偿使用制度,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实行划拨供地外,其余用地必须采取公开挂牌的方式出让。取得国有商住建设用地1000m2及以上的建设项目,必须由法人单位报建,土地使用证只发给法人单位。如该地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开发商必须依法取得相应房地产开发资质后,方可开发建设。规划区新开发的土地,必须进行整理,尽量将生地变成熟地,完成“三通一平”及排水设施后出让,提高土地使用效益,防止重复建设。

第五条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单位和个人在建制镇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审批,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含300平方米),造价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建设项目必须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由承建单位或个人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交项目建设申请。

(二)乡镇人民政府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派人员现场踏勘,提出初审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

(三)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同意予以开发或建房的,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规划部门审批,并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制镇规划区内建设的还须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并按审批权限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用地手续。

(四)开发商或建房户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或用地批文、立项批文、房屋设计施工图等建房资料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对临街面等主要路段的项目,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建设部门、规划部门和专家实行立面方案评审,待评审方案通过才能按程序由县规划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房产部门凭以上四证和“规划验收备案表”、“竣工验收备案表”及“地税部门房地产税收管理衔接(证明)单”为该项办理房屋产权登记颁证,否则不予办理。无规划、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筑,按违章建筑处理。

建设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之日起三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局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三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的,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

第六条临时建设审批程序。在乡镇规划区内临时建设应当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报经县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但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因施工需要的临时建设除外。

第七条建设规费缴纳。在小城镇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标准缴纳综合性规费,实行一站式服务和刚性收费,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审批、报建、办证及相关服务工作在乡镇设立统一的办事窗口,统一受理。综合性规费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见附表。农民在集体土地上自行建房,按照只收取“一证一书”工本费,需要办理房产证的,依法缴纳登记费、测绘费。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在扣除土地征地成本、报批费用、农土资金和国土规划基金后全部返回乡镇。除按法律法规规定上交的外,对乡镇直接取得的建设项目在报建、办证过程中产生的行政事业性收入和对违章建筑的处罚罚款,80%返回乡镇,20%返回县直单位作为工作经费;服务性收费80%返回县直相关单位,20%返回所在乡镇。小城镇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税收全部成为乡镇税收。乡镇所返回的税费,归集为城镇建设发展基金,专款专用,纳入乡镇财政统一核算,按乡财县管要求管理,全部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及相关工作经费,不得挪作他用。

全县小城镇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开发建设和单位建房,必须进入县政务中心组织联审办理,统一收费。项目审批程序及综合性规费缴纳按照《县基建项目联合审批和规费统收操作细则》相同程序规定执行。办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房屋产权初始登记证》必须移交县基建项目联审统收办公室监督发放。

第八条建设资金和项目。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各乡镇要优化环境,积极抓好小城镇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开发和经营。有条件的乡镇,还可组建投融资公司,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滚动开发,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在建设用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入股和租赁方式,进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或兴办企业。积极配合发改、水利、电力、交通、建设、国土、环保等部门争取上级投资项目。县政府各部门的资金和项目要向小城镇建设倾斜和聚集;发改、建设、城管、房产、国土、移民、交通、商务等部门要对小城镇的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予以立项支持。

第九条小城镇管理。小城镇要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城镇的要求,加强镇区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镇容镇貌、整体规划,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绿化、美化、亮化、序化管理,设置摊点区位,严禁占道(路)经营。全面整治马路市场,加强小城镇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争创文明卫生城镇。

第十条监督检查。加强对小城镇建设领域的监管和执法,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力量对小城镇建设项目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对违规占地、违规建设的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处理,并申请县拆违办组织依法拆除。

第十一条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

(一)相关部门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给予处分:

1、违规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2、违规确定规划条件或者改变规划条件的;

3、违规办理用地批准手续、施工许可证的;

4、违规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

5、对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违反规划许可进行建设的行为,不依法处理的。

(二)单位或者个人在乡镇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发出责令停止建设通知书,当事人应当立即停止建设,并在十五日内采取改正措施改正;对逾期不改正或者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责令自行拆除或者。

(三)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临时建设规划审批手续的规定进行临时建设的,由县规划主管部门发出责令停止建设通知书,当事人应当自立即停止建设,并在十五日内自行拆除;临时建设超过批准期限不自行拆除的,责令当事人自接到拆除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自行拆除。在十五日内没有自行拆除的,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

篇10

【关键词】管理模式;人才管理;造价信息

日本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市场经济机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与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日本实行的是由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坚持通过行政计划对市场进行管理,形成一套有特色的经济管理模式。日本国土交通省负责全国各级政府投资工程建设、运营和工程造价的管理。国土交通省下设国土规划局、都市土地整备局、河川局、道路局、住宅局、铁道局、港湾局、航空局等机构。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土木工程,包括矿山、水利、道路、港口、环境卫生、国家机关、 教育 、文化、社会福利等项目。国土交通省大臣官房下设官厅营缮部,主要负责组织政府投资工程建设、运营和造价管理等具体工作。官厅营缮部在全国各地有派出机构营缮部计划课,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监督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日本政府通过行政计划对市场进行调控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一套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由具有专业技术的政府公务员直接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等的日本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公共工程成本,提高了国家投资的效益。

政府对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也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1. 管理模式

1.1企业从事建设业的经营活动。

(1)必须经过资格审查。只要工程达到一定的限额,无论是跨地区还是只在当地经营,企业都要经过资格审查。审查主要是按工种和建设规模进行。

(2)必须从资信、资金能力、信用度上得到许可,这种许可5年有效。

1.2凡获得批准的企业,政府主管部门都对其分类、排队造册登记,范围限定在日本,企业分28个工种工程,每种工程分A,B,C,D,E5个等级,每个等级确定一定的营业金额,划分和确定营业范围。

1.3承发包工程不搞行政分配,一律通过招标。按日本的法规,政府工程招标方式分一般竞争招标、指名招标、随意合同三种。

1.4承发包项目的单位,必须是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取得公路工程施工资格证书,具有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为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施工单位的资格预审工作可委托政府招投标中心进行。为避免优秀施工队伍的落选,资格预审及后审可适当增加那些参加过同类工程项目并得到质量奖项的施工单位的预审及后审分数。建设单位应选择有资质且素质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来承担项目。

1.5实行最低标中标模式,但要求不得低于标底的0%~8%,同时低于标底报价有专门机构负责审核,若审核发现其报价低于成本则为废标。承包商在中标后必须交保证金或买工程保险。

2. 人才管理

(1)职业资格制度。在日本,国家考试是变相学历,它是以具有真正实力为代表的公共职业资格制度,即现行各种能力尺度中最公平的由国家主办的考试制度。从被公布的各种国家考试看,大约有1200种职业资格,除去登记的也有近600种,且每年还在增加新的考试项目。其考试制度已形成一个以国家、企业为主,地方自治体参与的完整、全面的体系,并不断积极推进。为适应和推动产业界的发展和完善,建立了大量行业的职业技术资格制度。

(2)建筑积算研究会。建筑积算研究会于1970年开始花费了近10年的时间汇总了“建筑数量积算基准”。此后,经过多次修订和改编,使之日趋完善。除了“建筑数量积算基准”之外,还制定了“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的标准格式”,使工程量计算及其格式标准化。对日本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建筑积算研究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 造价信息

(1)日本政府和民间投资工程的工程造价计价一般都参考由建设物价调查会的工程造价信息。政府的大藏省管理劳务费标准,政府每年对50种职业、15万人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并劳务费信息。

(2)日本建设物价调查会是全国工程造价信息的权威机构。日本建设物价调查会是民间机构属独立的财团法人。日本建设物价调查会定期建筑材料价格、人工价格、工事费、机械设备、工具价格、建设物价指数等信息。日本建设物价调查会在全日本设有若干调查机构,并具有一套较为科学的资料收集、分析和整理方法。对建设市场的材料价格、机械设备费作专门调查,其中将材料分为A、B、C三类,A类每三个月调查一次;B类每六个月调查一次;C类每两年调查一次。每季度一次材料价格和工程造价价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