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背景及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背景及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背景及意义

篇1

【关键词】 国有贸易型企业; 财务风险; 控制

一、国有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界定

同一般企业类似,国有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经济运行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和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事先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一段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出现偏差,而遭受到损失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货风险

1.存货预算风险

存货预算风险是指按照实际预算而进行的储备存货大于市场需求,或超出企业销贸能力之外导致的预算 超出。

2.存货安全风险

许多企业各地分公司的存货仓库采取异地第三方租赁形式,仓库出租方负有监管责任,按照合约规定货物提货出库必须有规范、完备凭证,但可能存在管理疏漏,导致“无凭证(指令单、出库单等)”出库,导致存货安全风险。

3.存货跌价风险

存货跌价风险是指因存货积压和市场变化,致使存货将来的可变现净值低于预期值,甚至有可能低于存货账面价值。

4.客户库存补差风险

货物供应给渠道客户之后,销售方就同一规格商品的销售价格或销售政策发生改变,导致价格改变时点客户尚未出售给用户的该产品库存所给予价格调整的差价补贴。

(二)应收账款风险

1.客户信用风险

客户信用风险主要针对客户资信与背景调查,若信息不完整或失真,客户不履行合同约定的相关条款,产生的纠纷所带来支付货款的风险。

2.资金回笼风险

国有贸易型企业供应商和客户地域分布广、背景复杂,现金、支票、银行汇票等结算量大,为业务的开展导致大量资金回笼风险。

3.担保与抵押提货风险

某些客户因临时资金紧张而采取担保、抵押的方式赊销提货,贸易型企业面临着担保与抵押到期、客户或担保人履行担保与抵押执行难、不履行担保与抵押责任等风险。

4.票据兑现风险

物贸系统客户回款中有巨额的银行承兑汇票和少量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大量是背书支付,容易出现背书不规范、商业承兑汇票填写要素不全、汇票提示付款期限到期但未到银行兑现托收回款等票据兑现风险。

5.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易出现客户应收账款信息反馈不及时、客户对账及客户确认不及时完整、客户账款逾期及跟踪反馈不及时、账款催收措施及方法不到位等问题。

二、国有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诱因分析

我国企业在管理实践中,管理当局往往十分注重战略、人力资源、品牌、经营等传统方面的管理,而风险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尤其疏于对风险进行控制,具体表现如下:

(一)企业风险控制意识淡薄

我国许多国有贸易企业从成立到发展,在管理上各种政策、制度、管理方法等均习惯依赖于上级企业集团。上级企业集团政策的强制性以及子公司自身管理的被动性和依赖性,造成子公司经营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容易忽视企业潜在风险会带来的经营损失和财务波动损失。

(二)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缺乏

财务风险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先兆,因此它具有可预测性。我国企业已经具备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条件,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控制机制,却没有起到有效的预防控制作用,在财务风险的萌芽阶段没有及时改善企业生产经营,也没有及时处理现有投资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没有利用预警信号做出信用决策并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也不能在财务风险发生时及时找出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控制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三)盲目对外投资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不少企业利用市场契机,实施并购或拓展外部市场,对外进行大量的投资,这是许多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由于走向市场经济的经验不足,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没有进行系统的调研和周密分析,决策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无法达到预期,财务风险日益凸显,造成投资损失。

(四)担保引发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具有产权链长和组织结构复杂的特点,其可用的借款和担保主体过多,使得企业可控的金融资源倍增,其扩张对资金的需求日益膨胀,导致企业内部银行信贷规模无限扩张,担保关系复杂度加深,可能会产生许多恶性循环担保。当多个债务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资金链条发生断裂,很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财务破产。

(五)融资行为引发财务风险

资产负债,在盈利状况下可以扩大盈利规模,在亏损状况下则会加速企业的亏损甚至破产。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不仅使得利息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更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致使企业融资风险进一步加大,有可能造成大量的不良债务和公司资产损失。

三、国有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

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细胞,国际经济的发展及竞争实质是各国企业经济之间的竞争。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和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大型国企的存在和发展对于扩大我国企业整体规模,规避行业风险,增强经济整体实力,提升我国经济的总体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财务预警机制

1 风险概念的阶段性发展

国外对风险问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1895年,Haynes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概念。他认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界定,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

世界上第一个对风险进行理论探讨的经济学家是美国学者威雷特,1901年他在其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给风险下了这样的定义:“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在他所著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对风险的涵义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风险不是一般的不确定性,而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他指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风险和未来风险都可以借助数理统计分析来计量和测定。

研究风险的国内外学者站在不同的学术视角,给出了风险的内涵。由于概念具有本质性的特点,清晰阐释概念是对风险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指导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理论特征归纳为五点: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复杂性;风险的动态性;风险的可度量性。

2 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分类

2.1财务风险的内涵

学术理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两种认识:一是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结果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二是财务风险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本文将前一种观点称为广义财务风险,将后一种观点称为狭义财务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从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认为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财务活动成果与预期收益的偏离,这种偏离一般是指财务活动成果的减少,带来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降低。

狭义的财务风险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引起的,风险的中心在于货币资金的运动,这种运动以货币资金为起点,也以货币资金为终点。

2.2财务风险的分类

依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对财务风险进行不同分类。按照财务风险的可控程度,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按照能否通过多角化的方式分散,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状态,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按照风险设计的层次和范围,分为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但通常上人们按其成因及性质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及汇率风险五类。根据上述分类标准,本人更认同将财务风险按成因及性质进行划分。

3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3.1财务风险识别

叶冬梅(2006)提出财务风险预测的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贺妍(2008)认为风险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风险大小和事件的重要性设定优先次序,以合理安排资源配置。

3.2财务风险的控制

3.2.1确定风险反映态度。确定风险反应态度的出发点是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木,提高风险管理效益。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风险的控制力度也就不同。

3.2.2风险预防方法选择。回避风险法:综合评价各种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选择风险最低的方案;降低风险法:努力通过措施使其降低;分散风险法:通过联营,多种经营及多元化投资等方式来分散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转嫁风险法:通过某种手段,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承担。

3.2.3风险处理措施选择。风险成本摊入:企业可将一部分风险损失事先以成本加价的形式摊入成本,将风险自行消化;建立风险基金:对于出现的偶然性很大而损失有限的风险,有计划地提取一定数量且独立于企业运营资金之外的货币资金,防止风险发生对企业正常运营资金的影响,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3.2.4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初始财务指标的确定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它相关明细表和在此基础得出的各类财务比率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类(如图1所示):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按照普遍性、相关性、可比性、动态敏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借鉴前人的经验,选取了四大类中的20个指标作为初始财务指标。

图1 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初始指标4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4.1研究不足

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也缺乏对实践的普遍指导意义,研究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1)鉴于研究财务风险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专业学术背景,研究视角各异,使得该理论内涵的界定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2)研究的内容大多以浅层次的描述和分析为主,缺乏更深入的对财务风险内部综合性的定性和定量研究;(3)缺乏对多层次财务风险的特殊性进行深度探讨,致使财务风险差异性很难得到准确划分。

4.2未来展望

纵览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现状,笔者认为未来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对财务风险开展研究:(1)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视角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可以从现代企业价值链管理与金融管理的新视角来做新的理论发展研究;(2)从主要以规范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向实证研究方法转变;(3)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衡量和指标的确定应采用动态和系统方法相结合,运用动态的视角观察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环境确定企业面临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何茜.外资企业WCDP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

[2]许焕升.风险管理的方法工具[J].管理视角,2008,(4):48-49

篇3

关键词:外贸企业 财务风险 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贸经济迅速发展。然而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和市场资源,为外贸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创造了前提;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给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风险,加重受到世界多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及管理问题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严重制约了外贸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就必须明确管理的主体和对象,对企业在市场中的运行进行有效分析和控制。本文旨在对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 概论

(一)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概念和定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外贸企业”是指企业有从事对外贸易进出口的经营权,在国家规定的注册的相关领域内,对合法产品能够进行进出口贸易的企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贸企业蓬勃发展。

所谓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无法按期支付负债融资所应负的利息或本金而有倒闭的可能性,因此又称为违约风险”。外贸企业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现金不足以支付利息,又或是举借债过多,其所得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时就有可能陷入财务风险。

(二)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首先,外贸企业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对于负债经营的外贸企业来说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外贸企业用债务进行的投资不能定期收回并得到相应的收益,企业必然会遭遇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从而影响到外贸企业的信誉,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其次,外贸企业面临着利率变动的风险。受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制约,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会相应的增长,从而使外贸企业的资金成本增加而收益减少。再次,外贸企业还面临着再筹资的风险。对于负债比较大的企业而言,其贷款信用会相对较低,严重影响了外贸企业的筹资能力。最后还体现在应收账款的收回和人民币的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影响等方面,在外贸企业中任何的资金对自身的运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对于那些该收的账款要尽力的收回。而人民币的兑换率是不由人掌控的,为此我们只有经常的了解市场的行情才能预防这一风险。

(三)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通过市场分析以及财务风险预测可以把企业的资金运行情况直观的表现出来,为外贸企业各部门的财务运行提供具体的依据,外贸企业可根据具体的财务分析情况采取相应的财务措施。其次,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还在于有效的帮助企业控制风险和规避风险,其管理本身通过对市场运行规律的分析有效的预测企业收益的最佳时期,及时的做出市场反应,便于企业最大程度的实现收经济利益。另外,外贸企业的财政危机管理也能使外贸企业关注到自身的项目具体运行情况,以便相关管理者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能起到示范作用。除此而外,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还在于有效地调整企业的资金结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 应对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管理的主体和对象

外贸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企业预期的财务收益和实际的财务收益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其结果会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外贸企业的发展,而要有效的实现财务风险管理就必须先要明确管理的主体和对象。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就是企业具体的财务管理部门,广而言之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外贸企业,而国际诸多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所造成的风险损失、风险因素以及风险事件等等就是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对象。

(二)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

外贸企业要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制度,外贸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信用的组织建设,把信用的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的体系中来,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在于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形象,为企业的信贷创造良好的前提。所谓的企业信用泛指“一个企业法人授予另一个企业法人的信用,其本质是卖方企业对买方企业的货币借贷。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在信用管理中,对企业法人性质的客户进行的赊销,即产品信用销售。在产品赊销过程中,授信方通常是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和批发商,而买方则是产品赊销的受益方,它们是各种各样的企业客户或商”。除此而外,信用体制的建立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对外贸企业的信贷。

篇4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强化财务会计处理风险管理已成为众多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证券公司也不例外,在我国证券市场日趋成熟,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大背景下,对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我们审视公司内部潜在的风险,进而从控制与管理风险的角度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效率。本文从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表现形式出发,在对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证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与会计处理;证券公司;风险管理

0引言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指公司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账务管理出现偏差,致使公司存在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1]。自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开始试办以来,我国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金融市场上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行业加大力度进行业务创新及转型,在监管层放松管制和鼓励创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证券行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证券市场获得了迅速发展。证券行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宽,产品类型日益丰富,资产规模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不断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证券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观念冲击、市场冲击、业务冲击、人才冲击和技术冲击,证券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整个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证券公司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比如净资本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收入结构不均衡,业务同质化严重,公司业绩很容易受股市行情影响等等。如果公司没有有效的识别财务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那么将极其不利于证券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随着市场的透明化、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完善化及法规化、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证券公司必须积极应对证券行业的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面对来自各方的危机。财务风险是一种很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风险,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风险管理基础,因此,如何规避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成为公司加强管理核心问题之一。

1研究综述

在发达资本市场,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我国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尚处在理论探讨与经验借鉴的阶段。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研究开始重点关注于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刘恩禄、汤谷良(1989)第一次系统论述了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原因,探讨了企业该如何管理财务风险[2]。一些学者对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表现形式和特征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毕秋香等(2002)按照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以及风险的特征,将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全部风险划分为五大类,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并且针对每一个风险的具体成因进行了归纳[3]。曾嵘(2006)根据证券公司的不同业务类型将风险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证券经纪业务风险、承销业务风险、自营业务风险和其他业务风险,同时具体研究了每项业务具体面临的各种风险,例如对于证券经纪业务风险而言,又可将其分为经营风险、操作风险、业务拓展风险和IT技术风险等[4]。部分研究主要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角度研究其风险控制。陈共炎(2005)从会计控制的角度研究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他首先分析了我国证券公司会计制度演进的状况,然后总结了影响我国证券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并结合一些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应当通过建立集中管理的财务制度提升证券公司会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充分发挥会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5]。冯玉明(2006)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6]。王学峰(2007)结合内部控制的国际惯例和中国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及控制目标、控制主体及层级、控制客体与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我国证券公司构建了较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7]。张玺(2013)针对我国证券公司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信用评级制度管理、建立健全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督机制[8]。段丽巧(2013)分析了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从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财务管理职务配置的优化等方面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9]。一些学者重点关注了证券公司财务风险,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用的风险管理办法。许明波(2005)通过分析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设计了全面、系统、逻辑一致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指标框架及风险动态监测框架[10]。孟祥霞(2007)从理论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应注重基础理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强化财务风险文化、风险管理教育和财务风险管理责任观[11]。俞邵峰(2013)对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与特征以及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加强证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有效举措与建议[12]。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多数企业而言,证券公司的数据很难获取,尤其是财务方面的数据,更是缺乏,这给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带来较大困难。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财务管理风险的基础,决定了证券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尤其是一些证券公司希望通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方式进行融资,更是要保证财务与会计处理的真实行与合规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结果可以为我国证券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处理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2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现状

国内关于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研究比较细致,涵盖了财务印鉴管理、发票管理、银行存款管理、涉税、会计档案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七个方面,落实到了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上面,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证券公司日常账务处理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国内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风险研究缺乏理论指导。研究内容都是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上研究问题虽然较为全面,但是并不能涵盖财务与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多从实际问题出发,并不能对整个证券行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其次,研究缺乏普遍性。国内的研究多从某一个证券公司的角度出发,分析该公司存在的问题,所以研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这样虽然各个公司能够处理好自身问题,但是该公司的经验不能对其他公司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研究缺乏共性。再次,缺乏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风险并没有一个全面的控制体系,导致在财务与会计的日常处理中通常是出现了问题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将会把证券公司置于一个风险较大的环境中,风险控制十分被动。

3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

3.1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思路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针对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研究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理论基础。应当跳出微观层面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出发,深入了解证券行业的财务风险,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对于现有问题及未知问题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第二,总结研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问题的共性。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未严格执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内部财务监督缺位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原因具有普遍性,研究应当针对整个证券行业,并非某个证券公司的某些财务与会计风险问题。因此,应当总结风险问题的共性,结合理论基础,形成一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风险控制对策。

3.2风险识别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对我国几个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较大的证券公司及其营业部进行走访调查,总结出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日常处理主要风险。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拥有完善的内部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机制是保证证券公司成长的关键。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发现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普遍存在七种一级风险:财务印鉴管理风险、发票管理风险、银行存款风险、涉税风险、会计档案管理风险、实物资产管理风险和经纪人账务处理风险。上述风险分别对应若干个二级风险,并针对各个风险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4.2建议

应当建立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将对于风险的把控时间提前,提高应对风险的主动性。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风险预警可以尽早发现并识别公司面临的各种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并对风险程度进行大致的评价,为中期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做铺垫。其次应当严格公司财务规章制度,明确职权分工,明确财务责任,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及控制风险的能力。最后,应当强化内部控制与监督,完善风险的控制及规避,总结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的经验教训,为以后处理由此类风险带来的问题提供借鉴。

作者:文妮 单位: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晓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1(22):43-56.

[2]冯辞.浅析证券公词树务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4):42-43.

[3]毕秋香,何荣天.证券公司风险评估及指标预警系统设计[J].证券市场导报,2002(10):7-8.

[4]曾嵘.试论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6(5):29-31.

[5]陈共炎.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与风险控制问题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5(1):43-47.

[6]冯玉巧.刘娟娟.证券公司有效风险管理体系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6.

[7]王学峰.中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0):38-42,48.

[8]张玺.浅析证券公司风险管理[J].中国证券期货,2013(3):45.

[9]段丽巧.对加强金融企业倒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235-236.

[10]许明波.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5(1):48-54.

篇5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1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不科学等多种原因导致财务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有可能使企业遭受一定的财务损失,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新时期,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但许多国有企业缺乏合理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无法对各项财务工作进行科学的统筹管理,未能实现潜在风险的有效规避,财务工作的重点往往落在风险发生之后的弥补上,缺乏科学的控制,不利于国有企业发展。应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2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的不足

2.1国有企业对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

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许多国有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要性,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使得各项财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同时,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不完善也导致国有企业无法对财务工作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影响财务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高,严重制约着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此外,国有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评价重要性缺乏足够了解,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合理的工作标准,导致财务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

目前,许多国有企业还缺乏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无法对财务工作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首先,许多国有企业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相关的会计政策得不到彻底落实与贯彻。同时,国有企业能够得到政府的扶持,内部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重视程度不足,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对财务工作进行完善,相关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影响了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国有企业缺乏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机制,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无法对下属子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存在部门设置不合理,资产使用情况不明确等问题,加大了财务工作的风险,制约着企业发展。

2.3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设不适应国有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进步,对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设发展时间较短,许多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起独立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没有对财务工作中的潜在风险进行严格监督与管理,降低了财务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一些国有企业虽然建立起了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相关建设经验,导致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设较为落后,相关制度不健全,无法适应新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还存在投资决策不合理以及盲目扩张等问题,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不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4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程度较高的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对经济学、会计学以及统计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现阶段许多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工作,导致财务风险评价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而没有得到彻底落实,无法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规避。此外,许多国有企业在相关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中存在较多问题,激励制度的不完善也影响着员工工作热情的提高,从而影响着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3完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策略

3.1加强对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视

国有企业应当正确认识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自身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其纳入工作重点。结合市场状况和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并且对其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和任务分工,通过权责明确以及责任落实等方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重视,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财务工作。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应对,将财务风险评价工作重点放在对潜在风险的防范中,避免财务问题的发生,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明确财务风险成因并对其进行合理应对,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首先,国有企业应当对市场状况和自身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考察与分析,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并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建立科学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对各项财务工作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通过将财务工作划分为不同的工作环节,明确每个工作环节的工作标准与人才需求,加强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其次,国有企业应当积极开发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数据处理网站平台,对各类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并且对数据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财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完善,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3.3建设适应国有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发展时间较短,无法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建设适应国有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一方面,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多样,其中包括单变量判定、多元线性评价以及概率模型建立分析等,针对不同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财务工作需求,应当采取合适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国有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综合多个因素,适当增加财务风险考察指标,对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的考察与分析,更好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当对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有清楚的认识,从静态分析和动态观察等各个角度对企业资金流动状况和财务账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在避免财务问题发生的同时,优化国有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推动其实现进一步发展。

3.4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优秀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企业应当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不断充实人才队伍,改进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确保财务工作顺利进行。首先,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构,定期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并且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提高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国有企业应当对现有的人才招聘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完善,严格人才选拔条件,对应聘者进行多个角度的全面考察,选择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提高财务工作操作技术水平,实现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4结语

国有企业作为特殊的非营利机构,对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有重要影响,现阶段我国处于发展新时期,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挑战。财务风险是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隐藏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许多国有企业没有正确认识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无法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内部财务控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影响着国有企业发展。对此应当通过加强对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视,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内部财务控制机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等对策进行改进,提高国有企业财务工作效率,推动其实现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绩效评价课题研究组,王济民,赵奇.“管资本”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务与会计,2016(12).

篇6

随着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燃气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城市燃气行业的安全与经营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城市燃气全面风险体系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全面风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风险体系,对于正处于高速扩张期的城市燃气行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认识城市燃气企业建立城市燃气企业财务风险体系的必要性

1.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高危行业的燃气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诸如供应链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安全环境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投资决策风险、财务和资本运营风险等,都对公司提高防范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2.实施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规避风险,完善自我机制的需要

依靠城市燃气企业的垄断背景,其经营风险往往容易被忽视,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对公司重大风险的量化评估和实时监控,建立重大风险评估、重大事件应对、重大决策制定、重大信息报告和披露以及重要流程内部控制机制,促使企业建立动态的自我运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风险管理平台,形成风险管理整体防范的长效机制,

3.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需要

国内多数燃气企业虽然都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但是,往往由于各个体系与职能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缺少有效的衔接和支撑,尚不能形成对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全覆盖、全监控格局。因此财务风险体系通过建立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和财务预警信息反馈系统,对公司经营计划、投融资管理、生产运营和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预测、识别和控制,对于企业稳健运行,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有着重要意义。

二、燃气行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全面准确

燃气行业作为高危行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但往往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全面,特别是对损失和盈利可能性并存的机会风险缺乏必要的认识。我们不能单纯的将财务风险视为纯粹的负面的东西,忽略风险中蕴藏的机会。换言之,既要恰当防范和控制纯粹风险,又要理性认识和管理机会风险。

2.财务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缺乏主动性

企业现有的财务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对风险缺乏系统地、定期地评估,缺少积极的、主动的风险管理意识及机制,对财务风险缺乏必要的识别、评估与应对,不利于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以及其所带来的损失。

3.只重视具体风险的管理,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体系分为战略(决策)层面、管理层面、执行(实施)层面,但一般情况下公司现有的风险管理职能、职责往往散落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中,企业只重视具体风险的管理,缺乏系统、整体地考虑企业风险组合与风险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风险管理的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公司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4.财务风险应对措施的不足

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涉及的管理领域宽泛,专业性较强,风险管理技术应用相对滞后,定性分析运用较多,定量分析较为薄弱。强调纯粹风险的规避,风险应对以单一措施为主,缺乏风险组合的观念意识。

三、城市燃气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1.制定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建立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通过应用业务流程分析法对燃气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就重点环节的资金流动状况进行分析,确定风险因素的控制关键点,针对各风险控制关键点的不同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做到提前防范风险,使风险管理目标更为明确 ,提高财务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2.严格财务风险识别过程,建立全面的风险机制

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应该以财务风险辨识为基础,探寻财务风险的根源以辨析相关风险的可控性,结合对公司影响的重要性和在长、短期内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风险排序,在有效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用定性方法或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风险辨识、风险溯源以及风险排序机制。进一步梳理和规范管理流程,按照管理类别、专业性质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分类,建立起涵盖投资融资、工程及固定资产、物资采购、财务和资金管理等各个管理类别以及以内控为核心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按照会计要素对供、产、销各经营环节和人、财、物各控制对象作出明确的制度规定,形成与业务流程相统一的闭环管理。

3.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资金风险在财务风险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燃气行业具有初期建设资金投入较大、资金占用时间和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基于这种特殊的行业特性,燃气行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往往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因而资金预算管理作为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按照管理程序,将财务风险控制环节及关键点,纳入预算控制范围,通过全面预算进行事前筹划,评估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策略,控制和缓解风险,有效控制财务管理风险因素。

4.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篇7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控;企业内控体系;融合;有效途径

与其他风险相比,财务风险实伴随企业生存发展的一种系统性风险。财务风险的出现常常会对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更为严重的会造成企业的倒闭破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决定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通过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建设,进而有效提升企业自身抗击风险能力,推动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内容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发展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其所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财务风险便是其中之一。狭义上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出现的自身财务状况问题,这可能会出现企业因借入资金却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或者企业利润发生一定变化,这也被称为筹资风险。从广义上来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面临的全部风险,通常以货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多强调企业的经营风险。相较于其他风险,财务风险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其涉及的领域相对较为广泛。与此同时,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全面性与不确定性。这主要因为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资金筹集运用以及分配的各个环节,并会对企业的收益与损失都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从另一层面来看,企业的资金财务状况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财务风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其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也具有不确定性。通过上述对企业财务风险等内容的阐述,不难发现财务风险的出现及其发生特征会直接影响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防控以及相关防范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通常情况下,企业为追求稳定发展,避免财务风险出现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多会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防范。一般而言,建立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包含企业内部环境、控制措施、风险评估、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检查等五个要素,通过对内部影响财务安全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进而对企业运行发展中存在的多种风险以及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与处理,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在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防控时,大多会通过从识别、评价、控制等程序中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在管理财务风险的过程中,财务风险规避法、预防法、分散法、转移法、自留法等是企业常采用的方法。随着企业的成熟发展壮大,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也在不断加强与优化中。

二、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融合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融合发展,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潮流。随着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优势逐渐凸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给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关键力量。然而,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越发复杂,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事关其生存发展。在这种形势背景下,各企业纷纷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财务风险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企业关注的主要环节。从这一层面来看,企业加强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发展有助于实现其健康持续发展,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主要力量。企业在完善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财务风险是一种具有常发性、不确定性以及难以控制性的企业风险,其发生能够对企业的日常运行及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影响企业的收益,并使企业最终陷入没有偿债能力的经营危机。鉴于上述财务风险可能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势必会影响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和信用。在此情况下,企业依据现有的信息对企业财务实施有效的控制管理方法,并根据前期制定的财务目标展开相应的调整,进而有效规避一定的财务风险,以减少财务风险出现给公司造成的损失,确保企业的财务计划得以正常开展、财务目标得以实现,最终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当前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融合存在的问题

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对企业财务风险防控造成一定影响。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企业经营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其经营照的会计要素乃至组织结构产生一定影响,造成企业的经营成果出现偏离,最终引发一定的企业财务风险。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大多体现在其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对于成立不久的企业或者小型企业而言,其并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在内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等方面都存在缺陷。与此同时,部分企业虽然制定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与内部机构,但在实施的过程由于缺乏有效的强制力与约束力,使得内部控制机制并未发挥其真正作用。长期受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财务风险造成的影响没有给予一定重视。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标发展的社会组织,大多只重视企业的最终盈利,即最终的净利润,对于其他的企业信息则不多关注。与此同时,虽然一些企业开始采用综合绩效考核的办法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仅仅是对现有的财务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鉴于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意识的淡薄,导致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资质不高,对市场经济信息以及企业财务状况等长远发展的问题思考较少,并且缺乏对企业个别财务信息的深入思考,最终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失误,出现企业财务风险。对于出现的财务风险,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风险应急管理体系以及风险管理机制,处理财务风险过度依赖于财务管理人员。由于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领域各不相同,其受外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同时也受到其发展大行业的影响,因此其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各不相同,对于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也存在差别。受经营理念的不同,各企业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应对方式不同,部分企业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内部没有相应的财务监测系统,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缺乏科学判断,进而很难及时制定有效的决策防范控制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四、优化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融合的有效途径

企业要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企业发展环境的分析了解,以便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面对经济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相较之前更加复杂多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对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在内部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控制。当企业对现有的财务风险进行风险控制时,一旦内部控制体系出现漏洞,便会使得企业成为被动,最终出现企业内部控制体制是小以及企业整体管理的失控。这充分表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其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的研究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的分析,以对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提前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对企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损失及不利影响。企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及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内部的风险防控意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要不断加强对其内部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日常教育,使得企业财务员工自身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具有较强的风险防控观念,能够自觉对企业发展经济环境以及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与此同时,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防控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因此企业财部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需要加大提升,除了日常的专业培训之外,还需要在企业内部加强财务风险防控宣传。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大多体现在企业管理者、生产经营理念以及内部组织机构等方面,这需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对此,企业需要对其所面临的内部风险、外部风险等进行一定的关注预防和控制,并将这种风险防控的文化思想在企业内部形成文化理念,并融合到企业发展理念中,以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建设的积极引导。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可以通过创新建立多元化的运行方式实现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的融合发展。在当前资本运行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是必须要更多资金进行业务的扩充发展。尤其是对部分善于利用外部资金进行发展的企业而言,更为明显。但是在此过程中,企业拓展要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及时了解与科学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筹措决策机制,以最大程度降低和防控筹资带来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筹资时,要尽可能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与筹集方式,以有效地分散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伴随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发展,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可选择的资金筹措方式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其可以对现有大环境的分析、政府扶持政策的了解等多种方式有效实现资金筹集。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对资金筹措期限进行合理设定,以避免不合理的债务期限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财务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财务安全。企业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对自身现有发展规划和经营计划进行科学分析,对可能需要的资金进行有效评估,以为不同期限的资金筹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篇8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防范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很多上市公司和大型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逐渐由资产经营为主转变为资本经营为主,进入了财务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而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关于财务风险的管理。

从经济学角度看,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在当今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中,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面对和承受的各种风险,其发生、发展和危害都集中地反映为企业的现实或潜在的经济利益损失,各种非经济损失也可以按一定方式折算为经济损失。从这个角度看,企业风险的大小及损失程度都直接和清楚地表现于企业财务收支的变化之中,最终表现为企业财务收益的减少。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资本筹集、资本投放、资本使用、资本回收和资本收益分配。此外,参与国际市场的企业,其理财活动还要受到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即存在着外汇风险。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忽视财务风险与投资决策失误是大多数公司倒闭的重要原因,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预防和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现实意义。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首要环节。通过正确的判断和发现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确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才能为风险的防范提供有意义的证据和做出正确及时的决策。

企业的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收回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筹资风险是企业筹资后由于不能按既定目标取得资金使用效益,企业无法按原定要求履约以满足资金供应者预期结果的风险。投资风险是企业投资后由于内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是应收贷款收回时间及其金额不确定所导致的风险。企业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投资,都会面临能否收回投资本金及其收益的风险。但企业对内投资需要通过销售才能收回,而对外投资能否收回与本企业的商品销售无关,故防范与控制对内投资回收风险要比防范与控制对外投资回收风险更为复杂。收益分配是指企业实现的财务成果即利润对投资者的分配。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而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又一很关键的一步。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有多种方法。

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杠杆分析法。这是通过对财务杠杆(DFL)系数的分析来衡量财务风险。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每股盈余(EPS)随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而变动的幅度。其公式如下:DFL=(ΔEPS/EPS)/(ΔEBIT/EBIT)=EBIT/(EBIT-I)其中,I指利息总额,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资本化利息。由公式可见,企业融资数额越大,财务风险就越高。

另外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财务报表分析法。现在根据《会计法》等有关规定,企业都要求编制财务报表。而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能让我们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财务分析是企图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真实面目,从晦涩的会计程序中将会计数据背后的经济涵义挖掘出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基础。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第二种是趋势分析: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第三种是因素分析: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第四种是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一般来说,用三个方面的财务比率来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1.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2.营运能力:反映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 3.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上述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盈利能力会影响短期和长期的流动性,而资产运营的效率又会影响盈利能力。因此,财务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上述比率。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风险管理的最优方法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风险主体和客体的特点,由于风险事件的复杂性,总是存在一种以上的方法是可行的。从理论上讲,风险管理的方法可分为三种,即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三种方法有各自不同的特点:①风险规避是指为避免风险的发生而拒绝从事某一事件。可以看出风险规避是避免风险最彻底的方法,但其只能在相当窄的范围内应用,因为人不能为避免交通事故而足不出户,企业也不能为避免财务风险而不进行经营。②风险控制是指那些用以使风险程度和频率达到最小化的努力,通常包括防范和减轻两种,防范的目的在于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轻的目的在于减轻风险损失的程度,风险防范是事前和事中控制,风险减轻是事后控制。③风险融资是指在风险发生后人们对风险采取的措施:一种是风险承担,指人们对风险造成的损失不采取转移措施,而是自己承担。另一种是风险转移,指在风险发生后把风险转移给他人的行为。一项风险是否转移除了取决于风险当事人对风险的态度和承受能力之外主要取决于风险转移的成本。

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讨论主要是侧重于风险防范,这主要是因为:①企业可以规避的财务风险只是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中的较小部分,对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水平影响不大。②风险减轻是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措施,风险一旦发生,损失就不可避免,任何补救措施都只能起到消极的减损作用,且一般成本较高。③同样,风险融资也是事后管理,风险管理成本较高。本文认为,风险管理诸方法中最积极、有效的方法是风险防范,而风险防范最有效的途径是从风险产生的机制入手,控制风险的产生。

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防范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财务风险的防范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

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宏观防范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其一是改进企业财务报告,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主体了解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只有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才能使相关利益主体根据企业的潜在盈利能力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根据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现金流量决定是否向企业借款以及借款条件。如果企业向外披露了不真实的会计信息,虽然暂时可能使得外部相关利益主体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决定,一旦企业获得了自身发展不需要的资金或是无法承担还债义务的借款,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使企业或是盲目投资,或是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些都将加大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虽然企业可能短期内得到发展,但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是无利的。相反,如果企业能够对外披露真实的会计信息,则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财务环境,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在平稳的状态下进行,减少财务风险。现在,不仅是外部利益相关者越来越要求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而且国家也在加强这方面的监督。中国监督会要求每一家上市公司要真实地披露其年报及其他会计信息。

其二是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强化会计制度约束。这一点主要针对企业外部市场风险而言的。企业信息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虚假的会计信息会使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而加大市场风险。而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主体,其财务风险的水平受市场风险的影响,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稳定财务运行、降低财务风险十分重要。从这一点来说,强化会计制度约束对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起着间接的作用。

与企业的财务风险宏观方面不同的是,企业微观方面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经营本身。所以必须从企业自身出发来进行相应的防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对筹资风险的防范控制。要避免筹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是合理确定借款额度和还款期限。其二是正确选择筹资方式,确定最佳资金来源结构。其三则是合理选择投资的币种,尽可能借入多种货币,以避免外汇汇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

其次对投资风险的防范控制。要避免投资风险,可以从预防和分散风险两个角度来考虑。再如对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控制。要使企业资金能顺利回收,首先要看产品能否顺利实现销售,而企业要使产品顺利实现销售,使产品卖出去,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产品质量;(2)降低产品成本价格;(3)生产品种花色齐全,适销对路的产品;(4)做好广告宣传。企业只有做好了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才能使企业的产品顺利出手,避免出现积压的现象。产品销售出去,能否顺利收回货币资金,则是资金回收风险中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这部分的工作主要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受财务部门工作业绩的影响。

最后则是收益分配风险的控制。要避免收益分配风险,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不能过分强调企业的利益,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不能忽视企业长远利益,既要控制资金成本,又要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四、结论和讨论

企业财务风险作用于企业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经营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盈利能力下降等等,这些问题都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直接相关,因此,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讨论多集中于从财务会计方面入手,采用一些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定义和阐述,然后对财务风险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也进行了探讨,最后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防范从宏观和微观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企业的财务风险涉及到企业的很多方面,而其防范的方法也会因为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所以本文可能对一些企业财务防范的方法分析不够全面或不够深入,这有待将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第14页.

篇9

【关键词】新时期 医院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

当前,金融危机在全球不断扩散和蔓延,给财务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财务风险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但风险意识淡薄却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随着医疗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及我国新医改方案的颁布和实施,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日渐显现,医院与企业一样存在着财务风险。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有其现实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及成因

1.1 医院财务风险

所谓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医院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除有其行业特殊性外,更有企业的一般特征,存在固有的财务风险。新时期卫生体制的改革,也必然要求现代医院管理逐渐向现代企业化管理转变,医院财务管理活动更趋复杂,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扩大,其不但影响医院正常资金运动,也损害医院效益增长,甚至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1.2 医院财务风险成因

从风险存在理论的外部与内部环境因素分析,医院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医院财务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医院财务风险。医院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经济水平、产业政策、金融市场状况、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变化,及各级政府对不同医院的投资偏好等。这些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

二是医院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自身偏差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医院财务活动与企业一样,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与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由此,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医院去应对。同时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与不规范都会给医院财务管理带来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表现

2.1 外部表现

随着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入。国家把重点投入到社区和农村,而在大中型医院,药品价格不断下调,诊疗项目调整,金融市场变动等导致医院融资成本和购买设备成本的上升,患者拖欠医院费用、医疗赔偿增加等原因,造成医院财务风险,使医院陷入困境。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医疗机构30多万家,同时医疗服务从卖方市场逐渐走向买方市场,患者由单纯治病变成更注重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状况不断变化也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

2.2 内部表现

2.2.1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备

一是筹资策略不合理。医院在面对卫生体制改革,财政补助的弱化而导致资金来源减少时,医院就盲目融资,导致一些医院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债务负担过重,资金不能正常周转。

二是投资缺泛科学性。目前不少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购置和更新时,缺乏投资项目的效益分析评价,可行性分析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导致盲目购置、更新固定资产或投资项目工期长、资金回收慢、投资效果差,造成资金浪费。

三是资金回收不安全。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实施,作为医保定点医院收治的参保病人越来越多,医保病人出院后,医保部门不能及时拨付医保费用,把医保病人发生的医疗费用部分转嫁给定点医院负担,加大了定点医院的运营成本和资金周转压力:同时由于承担社会救助义务和病人恶意逃费而产生医疗欠费,进一步增加资金回收风险。

四是收益分配不规范,一些医院不能很好地处理职工利益与事业发展、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么多向职工分配利益。影响医院资金的正常周转:要么只注重医院积累。挫伤职工积极性,消极怠医,从而增加医院的整体财务风险。

2.2.2 资产管理薄弱,财务控制效果差

首先,由于对营运资金管理不严,使得现金出现闲置或不足。很多的中小医院现金闲置,没有参与到生产周转,没有有效发挥出资金的使用效益;有的医院在使用资金上缺少计划安排,忽略季节价格波动,在不动产方面投资过大,又出现资金的短缺现象,从而使医院陷入财务困境。其次,应收医疗款收回缓慢,回收困难,从而造成资金短缺。再次是固定资产管理不善,很多医院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程序和标准不规范、制度流于形式,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浪费严重。

2.2.3 成本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

从目前来看,药品与各类医用耗材支出在医院支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们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益。医院以往主要是降低药品与医用耗材的进价来控制药品的购置成本,确忽视了其缺货成本、储存成本及管理成本,使得部分紧俏药品与医用耗材缺货、而部分药品与医用耗材大量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医疗资金不仅效率低下,更是导致医院资金周转困难。

2.2.4 内部审计滞后

审计是维护内部控制制度严肃性和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手段,但医院内部审计一般都是事后阶段的审计,其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审计和财务关系没有合理理顺,导致审计效力滞后。

2.2.5 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化理财手段与方法存在风险

21世纪无疑是网络时代,现在很多医院都实现了以互联网、局域网及电子商务为背景的在线理财活动。这种财务信息化管理虽有利于整合财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财务风险:一是系统操作不当造成财务数据损失,二是信息安全风险,三是“黑客”非法入侵风险。这些风险在顷刻间就可能让成百上千万元的资金完成所有权的转移,医院在不经意间就有可能遭受巨额损失而造成资金支付困难。

三,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风险机制,应对财务风险

从上,可看出现代医院的财务管理必须要提高风险意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系统,加强风险的防范和应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加强财务人员素质控制

首先。财务风险意识的树立至关重要,尤其是医院领导层和财务人员,不能被一时的表面业绩所迷惑,对潜在的风险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同时应强化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对财务人员建立岗前培训制度,对于在职人员要进行不定期或者定期的再教育和培训。加强人员的业绩考核评比力度,对于不能够胜任工作者要坚决更换,以确保医院财务基础工作规范,有序。

3.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应该按照《医院会计制度》和卫生部2006年印发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的相关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医院的筹资、投资、资金回收、收益分配等各项财务活动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特别要对基于互联网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加强内部牵制,严格操作流程和管理权限,切实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完整。

3.3 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实行预算控制

对于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分析等环节应加强管理,建立预算标准,明确预算项目。首先要规定预算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对于无预算的资金支出要严格控制,从而保障资金的支出能够有预算可依。同时对预算进行绩效考核评价,对预算差异进行分析和控制,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3.4 加强成本核算,进行成本控制

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核算考核体系、成本控制报表制度和分析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映目标成本执行情况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新的更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提供依据。进行成本核算,要达到节能降耗,控制支出,降低服务运营成本的目的。通过制定标准成本或者定额成本,对水电消耗、材料消耗、公务费消耗等进行事前控制,对于单位成本费用、服务质量等进行量化考核,从而实现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3.5 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

医院现金流管理的重点是物资存货及往来账款的管理,目的是要加速存货的周转率和应收账款的现金回收率,确保资金流的良性循环,避免资金的短缺。医院财务部门应建立规范完整的医疗应收款核算体系,使债权债务关系明确,财务核算详实、准确。对关联方的信用程度进行合理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加强对医疗款项的催收力度。

3.6 推进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的融合

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医院因按此原则的要求,明确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关系,做到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的融合,强化财务管理对资产管理的全程监控,防止医院资产的流失。

3.7 加强审计的监督效力

对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在此基础上要对医院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进行评估,看系统是否有效,是否健全,并及时向决策层反馈医院当前的薄弱环节、主要风险、制度存在的缺陷等,并提出合理改进意见,从而完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3.8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始标体系

篇10

摘 要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环境的复杂化和生产的发展,诸多企业只刻意追求较高的收益,而忽视财务风险及投资决策失误,以致造成企业濒临破产倒闭,本文就在此背景下,着手企业应如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风险评价 风险预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每个企业做为参与平等竞争的独立经济主体,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市场已复杂化,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方面多元化,再加上又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各项经营活动无不与风险并存。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要求企业在考虑追求高收益的同时,还应客观估计、预测财务风险,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笔者拟就企业当前应怎样认识财务风险,如何防范,控制和管理财务风险,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识。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其表现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

风险是指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用现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它具有以下特征 :

1、 不确定性。

2、 与负债经营相关。

3、 与投资相关。

4、 与流动资产相对应。

5、 与投资者相关。

(二)财务风险的表现。

财务风险一般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融资风险,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其表现也不相同。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汇率风险。

2、 投资风险。

3、 存货变现风险。

4、 应收帐款变现风险。

二、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评价

尽管财务风险无法准确预期,但也并不是说就是无法衡量,可以通过对企业有关财务指标的分析来评价风险水平的高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可通过下列指标来进行:

1、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的意义在于揭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应程度,考察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

2、 速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

3、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

4、 存货周转率:是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该指标是流动比率的补充。

5、 应收帐款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帐款的比率。该指标也是流动比率的补充。

6、 利息赚取信数:是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全部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和资本化的利息)的比率。利用这一比率,可以测试债权人投入资本的风险。

三、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规避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为及时捕捉企业风险征兆,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企业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包括:

1、 建立起高效、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根据捕捉到的风险征兆,制定对策,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 借助外部力量,按内外结合原则,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企业财务与经营诊断,分析财务与经营状况,客观评价企业经营绩效,找出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纠错措施。

3、 把财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中,建立企业重要负责人亲自领导,由企业财务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组成风险预警组织,定期开展风险预测工作,分析风险信号,制定财务风险预防措施,使预警系统制度化。

(二)财务风险的规避

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防范和规避风险,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财务风险的规避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

1、 财务风险的宏观规避。

⑴、加强风险教育,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⑵、加大资本营运力度,实施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

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多元化资本市场。

⑷、继续进行财务会计改革,完善会计准则和企业信息披露。

2、 财务风险的微观规避。

⑴、保持资产流动性。

⑵、合理控制经营风险。

⑶、选择最佳资本结构。

四、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研究风险的管理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避免、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一般说来可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一)降低风险法

降低风险法的一种策略是通过付出一定的成本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损失程度。如通过给予客户现金折扣的办法,或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以降低销售风险。

(二)分散风险法

分散风险法是指企业通过多方位、多元化经营来分散市场竞争风险的方法。具体来说,企业可通过与其他企业联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或可以多投资一些不相关的项目,多生产经营一些利润独立或不完全相关的商品,使高利和低利项目、旺季和淡季、畅销和滞销商品在时间上、数量上相补充或抵销,以期降低风险。

(三)转嫁风险法

转嫁风险法是指企业将风险部分或全部转嫁给其他单位承担的方法。如风险保险,签订远期合同,转包法。

(四)缓冲风险法

缓冲风险法是按稳健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如偿债基金,以减缓一旦遭受风险损失对企业所造成的重大冲击。

(五)回避风险法

回避风险法是一种选择风险、避免损失的方法。若某项财务活动风险程度很大,而且很难准确把握经营业务活动,则要权衡利弊尽量回避,转而选择风险相对小的备选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企业会遇到诸多风险,但只要企业能正视风险,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选择适当的方法,防范风险,化解风险,就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使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