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环保设计规范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路环保设计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油气田;山区公路;设计要点
引 言:鉴于山区的地理环境面貌、独特的人文景观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山区公路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本文针对山区公路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技术参数提出山区公路的设计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1 山区公路设计的特点分析
山区公路由于地理环境和山区资源以及经济发展实力等原因,山区公路的设计中显示出与平原公路相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的复杂性、环境保护的艰巨性、以及山区可利用资源的稀缺性。
1.1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山区的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和平原地区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山区地质的构造应力体系比较复杂,由于地质原因更易引起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斜体滑坡,地表塌陷以及岩溶等问题。另一方面山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表现在山区气候的无常性和突发性,引发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问题的频率相对于平原更高。这给山区公路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挑战。
1.2 环境保护的艰巨性
山区作为原生态环境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拥有多样的自然植被和多种生物形态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这增加了山区公路建设的难度,主要表现在路线的选择上面,不能与自然的环境相冲突,以免形成对山区植被和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1.3 山区可利用资源的稀缺性
山区由于复杂的地形和陡峭的地势,使得可用的地形走廊和小道比较少。此外,山区的地形决定了山区道路的走向,可用的山区通道屈指可数,设计选择适合本通道大走向理想的路线较为困难,设计时利用好现有通道资源很重要。
2 山区路桥设计的现状
2.1 设计人员无现场施工经验
现在做山区路桥施工图的设计人员大多从各高等院校直接进入设计单位,并没有实际的现场施工经验,经常机械地套用各种设计规范去做山区路桥设计。这个问题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容易忽略施工中实际操作的技术问题。
2.2 缺乏动态设计理念
在做山区路桥设计时,缺乏对山区路桥所处地理、地质环境发生动态变化时的耐久性保障措施设计,有待加强对山区路桥遭遇的突加荷载进行安全性保障设计。
2.3 设计规范落后
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现状:设计规范是设计人员在做山区路桥设计时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参考文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货运车辆的不断大型化,山区路桥面临的突发状况不断增加,现行的设计规范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因此现行的设计规范亟待重新新修订以适应当下的山区路桥设计要求。
2.4 国家对公路设计管理的总体系不完善
我国对路桥建设的约束行为是通过相关法律规定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对路桥设计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一旦路桥设计出现更新变化,路桥工程建设就会面临无章可依的状况。为了增强我国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和保障人民财产的安全性,在路桥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对路桥设计的要求与规范来执行,但是我国的相关交通管理还不完善,特别是山区,公路运输是物资交流的重要方式,超载超限问题十分突出且一直不能得到明显制止,设计方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路桥荷载设计,桥梁结构及路面结构往往过早发生严重破坏。这就要求我国的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明文规定和规范制度,使我们的路桥设计更加符合国情。
3 山区公路设计要点
3.1 设计标准
油气田山区公路标准的拟定,除考虑平原区一般油田公路的因素外,还必须着重考虑工程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注重环保,在确保油气田正常生产前提下,尽量做到耐久、经济、适用。注重结合油气田建设规模,依据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制定相应标准。
总结已建公路经验,油气田山区公路设计应坚持"安全、经济、环保、耐用"的方针,力求道路建设安全、简捷同时,最大限度满足油气田正常生产需求。
3.2 道路选线
路线是工程的关键。影响路线因素众多,选线需要认真细致的全面比选,贯彻执行线型与地形有机结合的原则。在满足工程技术指标前提下,确保避让不良地形、地质,综合协调路线,与各控制点及井位衔接,不形成无效、重复路线。
(1)道路选线应紧密结合油气田井位、站址,注重收集水文、地质勘测资料;
(2)注重缩短路线长度,减少路基土方同时,尽可能优化平、纵曲线组合,减少路线不安全因素;
(3)充分利用成熟的工程软件,建立工程三维数字模型。直观检查路线视距及其安全性。
3.3 道路防护
油气田山区公路受地形、地质及区域构造物的影响,工程除存在路线不安全因素外,往往地质病害较多,危害程度较为严重。山区道路防护应注重"防护全面性、可行性与实用性"。
(1)水毁防护
水毁型病害一般是沿冲沟(河溪)产生,多发时间是在春季冰雪冻融期。一般处理方法是修筑挑坝,防止洪水侵蚀路基;或设置路基护坡、铅丝笼护坡脚等构造物。
(2)崩塌防护
崩塌一般是由于路基边坡支持力减弱,边坡土体稳定性降低或受到风化、地震等作用使边坡稳定性受到影响。一般防护处理方法是设置边坡种植物和铺砌块石护坡等;还可以采用喷锚(土钉)和设置挡土墙来加强坡面及坡脚的稳定。
(3)其他防护
油气田山区公路技术等级较低,一般存在连续长大下坡及小半径平曲线组合的陡坡、急弯线形。对于这类不安全因素,一般可以采取增设减速标线,设置警示标志以及设置避险车道等方法进行防护。
对于高填方路基和深挖方路堑需设置边坡平台、护坡道,还可以分段设置不同大小边坡来提高其稳定性。地表横坡较大时应进行挖台阶处理,极陡区域还应设置坡脚墙以加强稳定。
3.4 管线伴行
油气田山区公路主要是用于油、气区管道、单井的施工及维护。本着"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路线宜与管线同廊带敷设;地形、地质受限情况下,路线可远离管线,分开布设,以降低工程投资。
(1)路线、管线应统筹考虑,相互协调,减少穿、跨越和交叉;
(2)路线、管线伴行时应尽可能少占土地和施工作业临时用地,不占用耕地、牧场;
(3)路线、管线伴行时应统筹防护。管线水工保护、路基水毁防护应尽可能综合考虑,以节省投资;
(4)路线、管线伴行时应整体施工,一次性开挖廊带,避免重复施工、交叉施工。
3.5 环境保护
公路环境保护应包括施工期环保及运营期环保。
(1) 施工期环保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同时规范施工,做好水土保持。在野生动物保护区施工时,应提高施工人员保护动物意识,减少爆破、震动等对动物造成的影响。在沙漠、荒漠等地区施工时,应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做好草方格防护。对于土石料场的开采、路基开挖等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及时绿化。
(2) 运营期环保对策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相关规定,及时进行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加强公路沿线工程防护设施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对于施工期间临时占用的耕地应恢复作物种植。施工临时便道有需要的可继续留用;不需要的应及时拆毁,尽早恢复山区原貌。
4 结束语
总之,在山区进行路桥建设,需要先对地形因素进行考虑,并仔细的勘探周边地形,针对不同的地形,则要求采取不同的施工设计方案,为了对方案所具有的科学性进行保证,可以采取多种方案进行优先选用的措施,才会使山区路桥的整体质量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车竞.山区公路设计新理念[J].路基工程,2008(12).
篇2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恢复非常困难,在交通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抓好环保工作是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向巴平措同志指出:“科学发展,离开了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离开了环境保护,也谈不上科学发展。”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公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目前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势在必行,进行公路建设就必然要占用土地资源、使用原材料、影响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这是一对始终存在的矛盾。在这样一个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如何在继续加快公路建设步伐的过程中最小限度地占用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是摆在交通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公路交通事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认真处理好建设与环保的关系,用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公路建设目标,这一理念必须贯穿公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养护等各个环节。
(二)交通环境保护工作广受关注。目前,世界关注中国,也十分关注,尤其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张庆黎书记在全区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长期以来,达赖集团和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分裂破坏活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大肆污蔑和指责我们的建设和发展,蓄意炮制一个又一个弥天大谎。”今年上半年我们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安排,实施了国道318线至珠峰大本营养护保通工程,工程进展十分顺利。但由于该公路位于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印度媒体从环保角度对珠峰公路建设进行负面评价和报道,美联社、《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都作了相关报道,口径不一,说法较多,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使这个本来造福当地群众和旅客的公路建设项目受到了一定影响,充分说明了做好公路建设环保工作不仅关系到交通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更关系到国际形象。
(三)交通环保工作有待继续加强。经过各级交通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区的交通建设领域的环保工作得到了有效加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交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资源矛盾、环境影响和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是交通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尚未全面形成,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二是由于我区地质条件差,环境条件恶劣,冻害、水毁、泥石流、滑坡、雪崩、冰雪害等公路病害频繁发生,公路灾害治理工作与环保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环境保护意识较弱,重建设、轻环保,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宣传不到位,造成了不必要的环境破坏;四是环境保护资金和人员投入不足,技术手段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在全社会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下,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必然会影响到公路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
综上所述,为保证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交通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自治区的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更加重视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工作措施,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道路,切实保护好的碧水蓝天,为建设小康、和谐、平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环保工作,进一步明确交通环保工作的目标和工作原则
环境保护工作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现实的紧迫任务。根据目前交通环保工作现状,“十一五”期间交通环保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健全交通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环保工作程序规范化;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有力,公路建设、养护中人为破坏现象基本杜绝;公路沿线影响环境的地质灾害基本得到治理,逐步恢复受损生态环境,农村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和谐发展、环境友好”的理念,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区交通发展实际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减少公路建设养护对环境影响,促进交通环保工作再上台阶。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建设与环保并重。公路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交通发展的关系,将发展和环保有机结合起来,找好两者的结合点,通过环境保护促进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统筹规划。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把环保工作理念贯穿到公路建设全过程,环保措施和沿线环境治理工作要与公路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监管、统一验收,努力实现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三是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交通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交通环境保护和管理政策措施,实现规范化管理,并逐步实施环境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向国际标准迈进。
四是分级负责。国省干线、县际油路、农村公路建设各有主体,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确保环境保护工作落在实处。
三、切实抓好交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开创交通环保工作新局面
交通建设领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关系到交通事业的科学发展,关系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切实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工作领导,坚持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努力构筑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一)推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对交通环保工作的领导。实践证明,工作责任制是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的最有效措施。要建立交通环保工作责任制,以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部门工作范围内的环保工作第一责任人,建设项目负责人为项目环保工作第一责任人,层层建立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交通环保工作,尽快明确具体工作部门,把工作落实到人,及时把交通环保工作开展起来。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认真研究部署管理范围内的环保工作,制订和组织实施环保工作计划,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对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到位、处置不当等造成重大环境事故或环境违法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交通环保工作制度。体制机制创新是不断加强交通环保工作的有效手段,要着眼于规范交通环保工作,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要把环保工作理念贯彻到资质审查工作中去,选择环保工作业绩较好的单位参与我区公路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公路建设材料的环保性能,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原材料。二是推广和实施环境监理制度,组织制订有关环境监理管理办法和规范,提高环境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逐步加强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三是推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制度,强化对建设项目验收环节的环境管理,项目验收前要申请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设施和环境恢复情况进行验收,重点建设项目未完成环境保护专项验收,不得进行总体验收。四是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鉴于环保问题的敏感性,有必要逐步建立国际社会承认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通过资格预审等引导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三)切实加强前期工作中的环保工作。交通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在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中,都应当按照交通行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提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真正做到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要贯彻主动治理的环保工作思路,充分考虑沿线灾害和项目范围内的生态治理需要,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纳入预算,一并报批。
(四)依靠科技创新和典型示范提高环保工作水平。科研、设计和项目管理部门要积极研究和引进环保技术,加强环境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环境保护科研成果、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在交通建设中的应用,提高环境管理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能。要进一步在全区不同地质环境下分别实施交通建设生态示范项目和环保样板工程,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逐步提高项目环保工作管理水平。
(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国情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宣传环保工作中的新进展、新经验和先进典型,大张旗鼓表彰和奖励交通环保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教育广大交通建设参与者和沿线群众自觉保护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环保政策法规的学习,增强环境忧患意识,在工作中倡导生态文明,推行绿色交通建设。
篇3
关键词:公路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0 引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公路环境保护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
1)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
2)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
3)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
4)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
5)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3)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4)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5)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6)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A 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
5)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6)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B 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
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C 大气污染防护
1)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D 水污染防治
1)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3)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1.5.2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A 交通噪声防治
1)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
2)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
3)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B 大气污染防治
1)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
2)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C 水污染防治
1)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
2)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D 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
1)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
2)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
3)在公路两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美国是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我国对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以1987年西安公路大学编写的《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标志,之后,这一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日臻完善。
2.1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我国目前只做前两项工作。通过对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以提出合适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
由于公路是大型的基础性公共设施,所以修建公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和深刻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评价拟建公路可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和采取的对策。
2.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1)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
2)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以减轻和补偿公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路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提供依据,为决策者提供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科学依据。
2.3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上述前四项。
2.4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期限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分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预测评价以项目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为特征年。
2.5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2.6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效果界定
一个有效的运输系统应当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即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取得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效果,同时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科学。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为公路环保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为采取适合的环保措施提供了界定尺度,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的效果可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3 加拿大公路环保与我国的比较
二次大战后,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加拿大现代道路运输进入发展高峰期。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开始关心重视公路环境问题,对在建公路项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80年代后,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加拿大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已比较完善,国家和各省均颁布实施了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公路建设和营运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切实执行和贯彻,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也得到了飞速进步,全民环保意识非常强,对大中型公路建设项目参与感也很强,他们的意见往往决定了一个建设项目的取舍。
3.1 声环境保护
20世纪50年代以来,加拿大采取多种技术,在噪声控制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首先,合理规划选线,避开居民区、疗养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从根本上减少噪声污染的受体,被迫采取声屏障等有碍景观的环保措施路段在总里程中并不多。其次,采取尽量自然而不漏痕迹的隔声设计,使环境敏感目标处于噪声影响区之外。
对我国而言,公路噪声控制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设计体系,声屏障研究还不够深入,只是在某些地区试用,而有意识地结合地形的自然式减噪设计尚未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充分重视,应用也少。
3.2 生态环境保护
为保护河流自然生态和水生生物,加拿大公路部门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了很多简单但高成本的环保措施。比如当公路跨越河流时,他们尽量保持水流的原始状态,如果在弯曲的河流两岸架桥,这必然会加大桥梁的跨径。我国一般是将河流裁弯取直,然后根据洪水频率等技术指标,计算出桥梁的经济跨径,这样做虽然节约了工程造价,但往往改变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造成了不利的环境影响。
对于森林、湿地、湖泊环境的保护,加拿大公路部门同样采取了很多非常富有人情味的措施,并不惜血本,这些措施在我国现阶段真难以想象。
3.3 水土保持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两部分: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裸露的坡面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加拿大气候较好,雨水充沛均匀,施工中他们及时采取以绿化为主的防护措施,以控制面蚀和沟蚀的形成。对于公路路面径流,不采用分散漫流方式,而是集中汇入污水管,先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设置土工布过滤帘,经充分过滤后再排入水体。
我国公路施工中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但由于忽略了泥沙沉淀控制,仍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
3.4 公路生态管理
在公路的营运期,环保工作除了维护声屏障等各种环境工程设施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公路沿线的自然风貌,争取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草地植被的建植和养护是最持久、最昂贵也最有效的措施。
加拿大的公路设计,围绕着大地景观思想,多设置了开阔的中央分隔带,许多区段50—60米,全部植草,两侧植被管护范围约10—15米。每公里植被管护面积达到6—7万平方米,采用较低的路基,使公路融合在自然环境之中。路域范围内,始终树木草地不断。
我国高等级公路绿化已受到普遍重视。设计时采用的技术步骤与加拿大几乎一样,但由于各种原因,施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原表土弃之不用,使草地建植时无营养土可用,养分先天不足,施肥以化肥为主,速效但短期;重建轻养,使草地很快退化,造成巨大浪费。
3.5 环境补偿
公路工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加拿大对此采取了有效地补偿措施,如在公路建设中碰到生态环境中的湿地问题,采取占用多少湿地,就在附近补偿同样面积或更大面积的湿地,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少受或不受影响,以恢复往日原有的优美质朴的自然风貌。在这方面,我国缺少严格的法规约束。
3.6 空气环境保护
加拿大侧重污染源控制,汽车全部采用无铅汽油,并对车辆排放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尚有较大差距。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加拿大的公路环境保护有完善的组织、可靠的法规,还有十分敬业的环保工作者,其环保行为贯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内容遍及自然生态和物理环境的各个方面,其思路是保护一切自然状态、地貌、水文和所有生物。我国目前的公路环保则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尽力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公路环保水平,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更需要领导者、决策者、建设者有先进的环保思想、环保行为。
4 结语
按照交通部“十五”交通环境保护发展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到2005年,在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要由现在90%提高到98%以上;全行业基本实现国家规定的环境治理标准,油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率、油污水处理达标率均达到50%以上。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
希望拙文在此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篇4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5.1.2噪声防治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大气污染防护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水污染防治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公路建设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并重视以下方面: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对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踪监控拌和站防空气、噪音污染,夜间施工防噪音、弃渣污染,深挖高填地段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质量。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制定图表,随时作好记录与签认,并与主体工程等同,由监理检验签证、计量支付。
竣工图绘制。绘制距路中线100米范围上简略地形图,标明水系、防护工程、排水系统、敏感点、居民地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土地使用现状等内容,作为施工档案资料,以备今后查证。
工程验收阶段。编制环保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和竣工图表。按规定向具备权限环保主管机构申请验收,为减少工作环节,宜与公路交工验收及竣工验收同时进行、可组织环保工程检验组参与现场检验。环保工程验收后的图表资料应按规定移交存档。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对公路建设环保进行周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验收,加强维护,完善和提高环保质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篇5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n natural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in early stage of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operation period, and then pur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of each stage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natural environment to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Keyword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protec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公路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将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势必消耗资源、改变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建设和运营过程还可能产生各种污染,这些综合因素严重地影响着沿线的自然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厂矿企业,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因素多及难于弥补性和难于预测性等特点,因此,公路工程的环保工作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工程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等各个阶段为契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2公路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2.1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与评估、勘测设计等。长期以来,公路的规划、设计人员主要以满通功能要求、降低建设造价和维护费用、节省交通时间和运行费用、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等为目标,进行路线方案论证及勘测设计,而对于公路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但由于公路工程可能对沿线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多没有量化的指标(难以用价值或价格来衡量),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往往忽略工程建设与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先天”缺陷。尤其对于高等级公路,为了满足技术标准,这种“忽略”引起的后果更甚。
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缺陷常常表现为:不合理占用价值较高的土地(如农业用地、森林用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用地等),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破坏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引起水质污染,影响沿线动植物生长;穿越风景名胜区且未很好地结合自然,破坏景区景观;穿越或靠近居民稠密区,造成大气、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作息,危及居民身体健康;侵占有价值水体,改变天然水系的自然流态,造成局部区域水资源枯竭;深开挖和高填方路段单调的边坡设计及雷同的防护工程设施使原本生动的自然风光黯然失色;为节省造价、方便施工而依照标准图设计而成的桥涵缺乏艺术造型,从而失去一次景观再造的机会等等。
2.2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及拆迁安置、建立施工驻地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
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另外,由于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使空气质量恶化。
运输车辆的增加和调整运土石方的落土也会使相关公路交通条件的恶化,对原有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干扰。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作业产生较大噪音,对沿线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当的临时施工用地安排(如施工驻地、预制加工场所、储料场和仓库等等)也会额外增加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2.3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开始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对沿线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噪声和汽车尾气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噪音对沿线居民、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尾气、粉尘、油污对沿线居民生活、农田、土壤、水质等影响较明显,呈逐步加重的发展趋势。收费站点收费人员、沿线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和沿线管养人员所产生的污水、垃圾也造成一定的污染。3环境保护措施3.1工程前期环保措施
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好工程环保方案和措施至关重要,首先要提高项目规划决策人员、勘察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环保的政策法规,其次,在认真做好沿线自然环境资料收集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以科学态度进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估,做好环保设计工作。
3.1.1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
对于工程方案,除了要考虑自然地理、交通功能、工程技术标准外,还要结合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综合考虑公路的用地,使路线规划有利于环保。
①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的土地利用。
②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靠而不近,离而不远”。
③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等。
3.1.2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①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多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②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许多山谷不仅是流水,而且是大气流通的通道,可考虑选择桥梁方案来代替高路堤,这样可避免阻碍大气流通,不会威胁到冷温植物的生长。
③边坡设计: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边坡的形状要尽可能与周围的景观协调,并用植物进行绿化(可结合各种土工防护结构和其它绿化基础工程综合实施)处理,坡脚、坡顶、坡面相交处等处的棱角要进行弧形整饰,可产生自然美又可防风蚀。
3.1.3重视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一是设计时注意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借土弃土;二是做好边坡防护设计工作,应根据地质情况多采用种草植树的绿化护坡方法;三是做好沿线排水设计;四是合理取土、规范弃土、保护耕地,少占良田。应尽量在荒地或低产耕地集中取土,取土后对取土坑进行后期利用。弃方应集中堆弃,不占农田,堆弃后应上覆表土,播种绿化。
3.1.4注意保持原有的灌溉系统和自然水网体系
①桥涵设计尽量避免影响河流水文、水流特征;
②避免改移或堵塞大型河沟;
③对小型排灌系统如遭破坏应予以恢复或加以调整,合理设置小桥涵位置,必要时对原有排灌体系进行优化合并或改移;
④做好项目自身的排水系统,增加必要设施以防止路基路面排水对农田水利的冲击。
3.1.5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用地
减少或避免占用农田,避免用地范围以外的耕地被机械碾压或堆放材料。临时用地在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恢复植被。
3.1.6做好道路沿线景观设计工作
①公路选线、定线时,要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②重视路线空间造型设计,包括路线线形(平面、纵面、平纵组合)和其它景观因素(边坡、挡墙、分隔带、护栏、路面标线、标志牌、广告牌、收费站及服务区建筑等)的造型设计。③做好沿线绿化设计工作,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如边坡尽量采用种草植树的护坡方式。
3.1.7做好道路降噪设计工作,可通过沿线种树绿化达到减噪目的,必要时设置隔音屏。
3.2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组织广大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和有关法规,提高环保意识。在施工准备工作阶段,认真调查收集沿线相关资料,制定详细有效的环保措施,施工时加强环保管理和监测。
3.2.1减少水土流失
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3.2.2减少噪音污染
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集中点的干扰。
3.2.3防止大气污染
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
3.2.4防止水质污染
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入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桥梁施工机械还应避免油污的污染。
3.3营运期环保措施
⑴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垃圾及污水要进行环保处理。
⑵加强公路绿化及其养护工作,既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也可降噪防尘。
⑶加强交通管理,控制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规定的车辆上路行驶,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应限制鸣笛,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
参考文献:
[1] 赵建强.公路交通与环保[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陈钢.公路生态环境建设探讨[J].山西建筑,2008, 34(4): 344-345.
篇6
生态兴,文明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对推进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市公路交通基础建设日新月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公路交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交通部在全行业中大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通过科学的决策和实施有效的管理,在积极探索生态公路、绿色运输、科技创新、精细化设计等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少建设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的宝贵经验。通过加强环保理念教育,创新理念、拓宽思路,建养并重,加大科研,加强环保执法力度等有效手段,使公路交通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交通惠民的目的。要结合生态保护战略的实施。在公路规划设计、建设与养护工作中突出环保和生态文明。
二、公路交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公路交通建设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公路交通往往没有把公路建设当作大自然这个大系统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加以处理,而在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公路本身的功能作用,而没有考虑公路与周围自然环境及景观的协调性。公路建设施工、运营对周围生态环境与植被破坏严重,公路修建除对沿线生物个体造成严重破坏外,还可能会造成区域生态环境不可估量的后果,比如一些公路的建设可能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交通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降低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坚持保护优先,有效保护公路所经过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有效解决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把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打造和谐公路交通的目标。
(三)交通生态文明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目标。当前随着大乌兰浩特规划的形成,城市框架在逐步拉大,城镇化推进速度的加快,我市公路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面对剧增的交通运输需求和资源、能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公路建设需要占用大量沿线土地,会对所经过区域的生态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建立节约型交通,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交通,已成为公路交通行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我们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环保,实现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建发展路、致富路,更应建环保路,这是惠及子孙的一件大事。公路交通建设是生产力,生态文明也是生产力;公路交通建设是发展,生态文明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
(四)交通生态文明与公路交通建设同等重要
公路交通建设,一方面要不断满足地方经济、社会、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正确处理公路交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加快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路交通发展步伐,固然重要,但重视交通生态文明工作同样也很重要。如果环境遭到破坏,恢复要花费的资金将更多,时间也将更长。不注重环保,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交通建设决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发展。保护好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三、加强公路交通建设管理,有效控制生态影响
(一)生态文明是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公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目前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势在必行,进行公路建设就必然要占用土地资源、使用原材料,影响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如何在继续加快公路建设步伐的过程中最小限度地占用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公路交通事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认真处理好建设与环保的关系,用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公路建设目标,这一理念必须贯穿公路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养护等各个环节。
(二)加强前期工作中的环保工作
公路交通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在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中,都应当按照交通行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提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真正做到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要贯彻主动治理的环保工作思路,充分考虑沿线灾害和项目范围内的生态治理需要,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纳入预算,一并报批。
(三)创新设计理念,提高公路建设生态水平
设计工作要统筹考虑建设、运营、养护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维护的可行性、防火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凋性等问题。要合理选用线位资源和技术标准,将土地占用情况作为设计方案比选的重要指标,确定合理的公路路线走廊带、主要控制点和工程技术指标,尽量避让基本农田,减少占用耕地,充分利用荒山废地,避免设计简单化、格式化和唯标准化。要尽力优化设计方案,减少高填深挖,注意填挖平衡,鼓励采取降低路堤填土高度、选择合理的防护工程。公路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尽量在有路基上加宽改造,安全利用原有桥隧,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防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完善施工临时性用地的复垦制度,合理设置取、弃土场,把施工取土、弃土与改地、造地、复垦等综合措施结合起来,进行土地恢复和改造。要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减少对环境影响。
(四)加强工程过程管理,实行文明环保施工
有了环评报告、环保措施和环保制度,关键在抓落实。我们要将文明环保施工落实到每一层面、每一细节和过程。尽管重视环保工作会加大工程建设成本,但我们每一位建设者都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认识环保工作的深远意义。
(五)将环境监理工作落到实处
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将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等要求贯彻落实到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应作为工程监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工程监理体系。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控,提高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六)注重公路绿化工作
公路绿化要合理规划,科学实施。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重视景观和谐,精心维沿线生态林带。其次,坚持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合,优先选择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乡土树种,形成各具特色的公路绿化景观,同时降低公路绿化带生态廊道建设和管护
成本,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
篇7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要点;难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度也逐渐提高。今年,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已改为由建设单位自主开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难度降低,相反,更进一步强化了建设单位的环境保护“三同时”主体责任。因此,竣工环保验收对于建设单位实施项目工程非常重要,对于公路项目也是如此,我们必须了解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中的要点和难点,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善,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要点和难点分析
1.1生态环境验收要点和难点
公路项目是典型的非污染生态类项目,而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是非污染生态类项目竣工验收调查的最主要的内容。对于公路项目,除关注保护区等重要保护目标外,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还应该把公路施工区域内各个施工迹地的生态恢复措施和工程绿化措施、水土保持措施作为调查的重点。对各类保护区,重点核实工程线路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野生动物通道、基本农田等敏感目标的相对位置、穿越方式、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对施工迹地,重点关注临时施工营地、站场、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等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情况。对永久占地,重点调查互通立交、边坡、桥下永久占地、服务区、收费站、管理处等永久占地的生态恢复情况。此外,涉及土地和植被异地占补平衡的,竣工验收时还需要重点检查其补偿落实情况,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于公路项目生态环境的验收,其难点是生态影响的累积性,公路项目建设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野生动物通道的影响属于累积影响,在项目建成初期并不一定能显现出来,在验收后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观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2声环境验收要点和难点
噪声是公路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之一,公路项目环评关注的重点是公路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其与道路红线的相互关系、噪声影响程度,是否安装相应的隔声屏障等[1]。环评关注的重点也是验收时关注的重点,验收时也是重点关注和调查噪声敏感目标的情况,验收调查时应查清沿线所有声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环境影响报告书阶段相比的变化情况,调查工程建设时是否根据实际线路摆动情况和沿线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了声环境保护措施,并设置了必要的和有效的隔声屏障。公路项目声环境验收调查的难点在于,公路项目一般施工周期较长,沿线噪声敏感点多,经常会出现验收敏感点和环评敏感点不一致的情况,需要调查清楚敏感点房屋具体建设的时间,确定敏感点是环评遗漏的敏感点还是环评后新增的敏感点,以便确定噪声防治的责任主体。此外,公路项目一般验收监测时并未达到环评设计车流量,不能准确反映公路运行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而且,噪声监测时,很难准确的剔除周边其他噪声源对敏感点的影响,继而很难真正反映验收工程本身对敏感点的影响,验收后需要持续关注敏感点噪声达标情况,适时改进措施。
1.3水环境验收要点和难点
公路项目属于线性工程,尤其是高速公路,其一般会跨越敏感水体,因此,在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保护验收时,水环境验收也至关重要。水环境验收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公路建设项目中跨越敏感水体的路面和桥梁工程,是否有设计相应的路面和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及配套的沉淀池,以防止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时,因危险品得不到及时的收集,而导致周围水环境受到污染,确保水污染物得到妥善处理,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其次,要关注施工期生活污水、施工泥浆、其他施工废水的控制问题,调查是否在施工营地附近设化粪池或沉淀池,将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在实际的验收工作中,发现很多项目往往措施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路面和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收集后直接将水排入水体,没有按照要求接沉淀池;(2)配套建设的沉淀池容量过小或位置不合理,不能满足要求;(3)没有按规定制定相应的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演练工作。
1.4大气环境和验收的要点和难点
对于公路项目,大气环境的环评及验收相对不作为项目关注的重点,大气环境的验收重点主要是沿线服务设施配套锅炉的污染物达标排放问题。
2提升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实效的对策
2.1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和环保意识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中有明确规定,企业必须要承诺严格落实环评中提出的各项有关污染的防治措施、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执行,切实保证各项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以及排放量都在合理的控制范围内。要严格落实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责任,还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让企业主动落实环评要求的各项环保设施和措施,继而顺利完成竣工验收。
2.2提高建设项目环保设计的落实度
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建设单位应当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保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进度和资金,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可见,国家已经将环保设施的设计及建设要求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建设单位要按照规范进行环保工程的设计,并且保证资金和进度,确保环保工程按设计和环评要求进行施工[3]。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建设工程在招投标活动结束后,中标企业会将项目承包或者转包给第三方。在这种情形下,项目实际施工方案可能与原设计方案产生差异,甚至不能满足环保要求[2]。所以,为保证前期环保工程设计方案能够更好的落实,建设单位可以聘请环境监理公司进行环保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监理,代表其对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有问题及时协调项目的设计方、施工方解决。
2.3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
施工期环保措施的实施是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关键之一,也是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公路项目而言,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尤为重要,取弃土场和各种临时施工占地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是生态保护措施实施的关键。加强施工期管理,可以更好的补充和完善公路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工作,进而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环境保护验收。环境监测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眼睛”,在公路施工期间进行环境监测,通过施工期环境监测结果,可以了解施工期各种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分析该建设项目施工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和损害,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进而更好的做好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提升后期竣工验收的实效。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路建设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而系统的工作[4]。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找准工作的要点以及难点,并有针对性的突破,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园花.浅谈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要点和难点[J].西部交通科技,2015,(12):85-88.
[2]李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02):155+157.
[3]孙德栋.浅议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的重、难点及关键问题[J].化工管理,2017,(11):238.
篇8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施工期
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不断涌现。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前的简单绿化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人们对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公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
1、公路工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指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公路工程建设势必影响到自然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很严重。而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环境问题是:①选线不当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破坏。②工程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③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的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④公路施工过程会污染当地环境。⑤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过往车辆及行人都会对公路沿线造成污染。
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1996年,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对公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做了一系列规定。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其实并不矛盾,只要遵循应有的原则,就既能保证公路工程顺利进行,也能保证环境不被污染,例如公路的走向、线位如果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各种构造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必然会构成新的人造景点,而公路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改善环境,公路发达了,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居民的出行方便,但是切记不要盲目施工,应该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多多考虑环境问题。
在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切不可忽视线路的走向及线位对环境的影响,线位布设应当绕避环境敏感区或敏感点。公路工程建设期间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对于工程方案,充分考虑自然地理、交通功能、工程技术标准,进而结合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等来综合考虑公路的用地,才能使路线规划有利于环保,才能有效保护施工地段的生态环境,减少噪声污染,加大大气污染防护力度,对当地水源的污染进行防治。
二、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拟建期环境保护工作
由于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需要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宣传通知沿线居民或通过见面会进行面对面交流,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尽可能不影响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线位、桥型、技术方案比选等各方面都会对环保工作有影响,所以在工程项目决策前,必须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提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根据报告书由专业技术单位负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制作出详细的环境保护设计,确保工程建设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优化方案和解决对策,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效益,协调人们的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力争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好环境。
要切实加强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统一,营造出公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优美景观,将人工构造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即用人工设计的方法产生自然的效果,通过“借景、引景、造景、遮景”等手段,使公路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以“生态、环保、旅游、景观”为建设目标,将驾驶者观景与自然景观综合考虑,力图为行车者提供赏心悦目的行车环境。
2、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
为保证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参建方首先必须统一认识、充分理解、具体落实,强化工程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承包商和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在施工中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引入环境保护监理体制,使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配合工程进度,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并针对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声环境质量提交监测报告,对施工全过程中的环保进行全面监测、检查。除了实施环境监理外,还应加强与当地的联系,鼓励社会监督,凡是举报施工中污染环境情况的,一经查实,及时予以处理和纠正,确保工程项目环境保护各项措施的落实。
公路路基施工时,很多工程行为将改变原有地形、地貌,砍伐果树及林木、铲除或压盖地表植被及农作物,破坏动物栖息地与植物生活环境,同时也改变原地面的坡度和坡长,增加土地的面积,且由于工程与植物防护措施均在该工序之后,从而人为增加了水土流失量,造成受纳水体悬浮物的增加和水质污染,也会暂时性或永久性地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流形态。当路面基层或底基层采用石灰、水泥等稳定时,灰土在运输和搅拌过程中,均会产生粉尘,对空气造成污染。……这些工程的实施对原来的自然景观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破坏。为恢复植被,再造景观,保持水土,必然在地面进行工程防护或植物工程防护。施工人员集中驻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结语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若不及早采取措施,势必会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污染,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一旦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那么,后果将是很难想像的。在整个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是永远不能避免的话题,只有在各个阶段制定各类环境保护措施,到了公路建成投入使用之后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控制。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是全世界的共同呼声,公路工程亦不能独善其身,而且其意义更为深远,只有及早重视并采取预先防治的措施,才能保证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子孙后代造福。
参考文献:
[1]程强,杜小平,杜国平.重庆梁平至长寿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J].公路,2004,(9):345.
篇9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公路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0-0078-02
公路作为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公路环境保护问题亦应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分析公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持续的促进作用,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公路生态环保与社会经济协调统一发展
众所周知,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乃至增加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关系。
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公路事业的发展就是要实现公路建设与公路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换句话说,公路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了,实现的是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如果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不去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可能的结果是当时的建设费用降低了,短期来看是赢利了。但长远来看,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环保的问题,公路建设中产生的生态污染、水污染、声污染等必将长时间地破坏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而在不断的改善过程中所引发的费用将比建设时直接投入的环保费用要高的多。影响远不止这些,难以去除的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对公路的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公路交通发展速度问题。只有公路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公路建设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影响
公路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我国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尤其对缓解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公路污染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一系列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公路自开工建设到运营管理,整个周期都将对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在挖填方的过程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公路施工会产生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破坏动物的栖息地,使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这些公路环境问题一旦形成,由于难以弥补,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的阻力。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在公路建设中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环保,才能真正使公路建设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军,才能真正对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公路建设中对公路环境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要做好公路环境保护工作,就要将环境保护问题贯穿于公路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分解到公路建设的全过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就要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要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要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要有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要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养护管理期要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下面重点探讨一下设计期、施工期、运营管理期三个阶段的公路环境保护措施。
(一)设计期的环境保护
设计处于公路建设的初期阶段,如果在设计期间能充分地将环保问题统筹考虑进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线型的考虑应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及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做到尽量少占耕地,避免大挖大填,以免破坏水土的自然状态。公路经过城镇时应遵守近而不入的原则,进行合理的选线定位,路线布设原则上要避让所有的敏感点,如医院、学校、风景区、人文景观等。减少公路建设对沿线居民的影响,设计必要的防噪声措施。应做好绿化及景观设计。公路中央隔离带、边坡、互通立交、服务区等绿化设计中,在选择当地生长的植物前提下,还要注意植物多样性的选择,使防护工程具有一定的美景效果,尽可能减少硬质景观。改善生态环境,使公路成为使人身心愉悦的绿色通道。
(二)施工期的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是做好公路环境保护的关键阶段。也是设计阶段环保理念的贯彻实施阶段。在此过程中,一是要严格按照设计阶段的公路环保理念把环保措施落实到位,二是要尽量减少由施工造成的各种生态环保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如:施工期应作好施工计划,充分利用挖方土方、减少废方,并有计划、规划地取土,防止乱掘乱挖。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要充分考虑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做到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不能把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堆放在民用水源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要对施工现场及运输道路定期洒水,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防止尘土飞扬,这样不仅有利于现场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期间如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避免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内使用,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应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三)养护管理期间的环境保护
公路施工建设完毕,并不意味着公路环保工作的结束,随之而来的养护管理阶段要将环保工作贯彻到底。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敏感区附近多种植乔、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公路养护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加养护机械投入,推行养路机械化。采用对空气污染小的材料。
要真正将公路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实现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双提高。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才能富。公路事业要做“好”字文章,就是要着眼长远,要从国家的大局出发,要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首先从做好公路环境保护工作入手,推动公路建设良性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S].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设计;施工;措施
引言: 城市交通系统由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和航空水运交通组成。交通体系应根据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特点以及流向,科学规划设计,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组成便捷、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交通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城市交通建设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交通建设在城市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城市交通的高速发展,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如何面对城市交通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道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是我们广大交通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地域、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1.1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运行的大动脉。良好的城市交通系统不仅可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社会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增强该环境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城市交通系统为城市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了保证,承担了物质资源、信息的运转。发达的城市交通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运输时间、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旅游、文化艺术交流,保证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发达的城市交通提高了城市的透明度及开放度,加强了城市内外环境的联系,促使城市生态环境的外延和扩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将促进和拉动相邻地域的交通工具以及能源产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发达的城市交通有利于干线沿线房地产及物业开发,促进当地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同时直接、间接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1.2城市交通体系质量的好坏对城市及相关地域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地影响。城市公路交通是城市能源消耗大户;由于城市交通仍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因此将消耗大量的燃料油(或天然气)。城市轨道交通也将消耗相当数量的电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购买小汽车,届时,能源消耗量将明显增加。城市交通系统需大量能源,这些能源绝大部分由相关地域生产提供,它们的开采加工过程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城市机动车尾气也可能经扩散污染邻近地区的大气环境。城市交通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城市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改用清洁燃料对改善我市大气环境污染指数作用有限。公路扬尘也是公路两侧附近区域大气环境的污染因素之一。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严重的污染着城市的声环境。尤其是交通干道两侧污染更为严重。据调查,有些大城市的交通高峰地带噪声甚至超过80dB。经初步估算,我国有3390万人受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其中2700万人生活在70 dB以上的高噪声污染之中。城市公路路面的硬表面化加重了城市市区的水土流失;公路的硬表面化虽然防止了土壤的冲刷流失,但却加重了水资源的流失,致使城市地下水得不到充分的补给,造成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城市地面下沉、泉水河流干涸、特色旅游景观遭到破坏。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危害。城市公路交通是城市热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由于城市人流、物流、车流的快速增加,城市热污染已呈现日趋加重的形势。不考虑人及其它耗能放热设备,据调查,夏季公路路面温度高达55-65℃。夏季光照辐射强度为14.5 MJ/m2• 公路路面吸放热与机动车放热一起成为热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另外,机动车消耗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的CO2,它的温室效应也加重了市区的热污染。城市公路路面产生的光反射影响安全;城市公路路面产生的光反射对出行人员包括机动车驾驶员造成明显的视觉污染,不仅有害健康,也影响到出行的安全。由于城市经济规模迅速地扩大,城市交通圈内外物资及人员交流迅速增长;若城市交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将产生交通拥挤,机动车运行时间延长,城市交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将明显制约经济发展。
2改变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增强城市交通对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2.1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城市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有: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城市建筑物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道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排水工程对道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和有害元素。避免道路两边的建筑物及绿化带受到污染。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2.2城市道路设计,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必须具有针对性。要考虑城市道路景观美、庄严美、幽雅美、历史美、人文美、生态美。城市交通主干道建设规划具备科学性、前瞻性、超前性、权威性。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道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道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道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3施工过程中体现绿色概念,减少环境污染
施工过程也会污染环境,在传统的施工组织审查中,侧重于其施工工艺、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现在也应将环境保护体系列入控制范围。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污染环境的几个环节,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到最低限。生态环保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及时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减少噪音当施工路段局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的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它措施,尽量减少施工噪音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减少大气污染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合站设在空旷地区,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阶段即使遮盖,相距200m的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合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处,既方便生产,又符合卫生要求,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减少水污染沥青、油料、化学用品、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施工垃圾等采取集中处理,远离水体并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污染水源。
4城市交通噪声防治及道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城市交通营运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等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交通噪音防治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米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他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设置禁止鸣笛标志或封闭处走廊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的影响。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加强交通管理,在主要路口设置噪声监控器,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水污染防治排水工程对道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和有害元素。避免道路两边的建筑物及绿化带受到污染。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城市轨道交通的降噪防治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
5 结束语
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是大都市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设施。它在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运行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基础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研究规划城市新型交通体系,建设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交通系统,将会有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稳定的运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z ].1989,12.
[ 2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 [JTJ/T 006-98]
[ 3 ]张炯.生态城市―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系统[J].中国环境管理,1999,
- 上一篇:嫁接的方法
- 下一篇: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