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思想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高校;学生
一、我国法制教育的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是紧密相联的,法律规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宪法和法律都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律形式体现出来,社会公民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要让青少年加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并树立公民权利义务意识。
二、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应
(一)积极方面
1.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国家和高校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在本质上是国家和人民根本的利益,根本意志的具体体现,是党的意志和主张的本质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根本性质、宗旨的集中反映,也是每个学生和教师必须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国家在制定法律的时候就已经注入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法制教育通过传授法律知识、传播法律理念,培养高校学生们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使学生们在理论上有所知晓、在思想上有所提高、在行为上有所适从。
2.法制教育是巩固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保证
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并不是不懂得献身祖国,爱国奉贤等精神的重要性。可是,一旦要自己将其付诸实际行动,就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由于犹豫、观望态度,个别学生甚至做出一些违法违纪之举。因此,首先必须运用法规制度的教育引导功能,让学生懂得献身祖国不仅是一个思想理论问题,而且是每一个大学生法定的义务,以法制教育的形式促使思想教育中所坚持的原则在学生的具体行为中得以饯行,从而有效地保证党的思想和主张在高校的落实,激励学生更好地献身祖国建设。。
(二)消极方面
1.法制教育的任务:由公民的政治生活到法治生活。传统法制教育的弊端是比较关注民众的政治生活,使法治教育成为政治运动的附庸,对于民众的法治生活却不怎么关注。这使得法律与民众的生活距离和情感距离越来越远,民众对法律的疏远感越来越强。
2.法制教育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的普法教育,在宣传内容的重点上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视法律条文轻视法律精神,二是重视实体法轻视程序法,三是重视小法轻视大法。从长远来看,这显然不能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终极要求,有弊大于利之忧:首先,基于具体法条的宣传使得宣传内容缺乏系统性、联系性,民众在学习之后很难对法律产生比较全面的了解,更不可能形成作为公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法律意识,无论是从知识获得的角度,还是从法律观念培养的角度,这样的内容安排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三、如何发挥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应得到更大发挥
1.完善素质教育理论
把法律素质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加以研究。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实现途径。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
2.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
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可有可无。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
3.在教师中间开展普法教育工作
通过对教师进行普法知识的培训可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他们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他们在培训的过程中所体会到法制的精神来教育学生,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法制的内涵,让他们知道做什么事情是违法的做什么事情是不违法的,使之最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所以说加强教职工法制宣传教育,逐步提高教职工法律素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五五”普法把学校教职工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具有十分深远、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国辉,冷妹.论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报,2006(12).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法治化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法治化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构成必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照特定的法律程序产生。其次,法律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法律地位,意味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享有一定的权利,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和承担一定的责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法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对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在高校生活学习的大学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法治化相对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法治化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法治化和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享有的权利,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的法治化。大学生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地位应该由相关法律作出明确规定,大学生的客体地位应该是由法律赋予的。与此相对应,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所享有的权利,履行的义务,承担的责任也应该由相关法律法规作出明确规定。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法治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法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法治化要求将上述政策文件中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经过法定程序写入法律,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可以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总体目标,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首先,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导向性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其它内容起指导作用。基于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就要求国家相关机关依据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将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性地位以及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法律化,从而确保其权威性和合法性。
第二,思想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思想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讲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思想武器。所以,国家应该根据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赋予思想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根本性地位,并将其主要内容上升为法律。
第三,法制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任务,法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保障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进程中,应通过法律明文规定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规定法制教育的内容是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第四,心理教育、道德教育这两部分跟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相比较,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法治化,主要是利用法律保护大学生享有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权利,而不用法律硬性规定其内容。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法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行为发生预期变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好的方法可以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形成良好和谐的引导、交流、教育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法治化就是要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制定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规范,即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哪些教育方法是合法的,哪些教育方法是法律明文禁止的,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有法可依的良好状态中进行。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法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法治化就是要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必须同时运用实体形态的载体和活动形态的载体,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法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是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的形成、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外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法治化就是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而良好法治环境的营造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和高校各方面相互配合。首先,国家应该从宏观层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大环境。其次,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环境营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法治化的要求,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督导制度和问责制度,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环境的优化。
五、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实质就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结构要素及其各个结构要素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和谐的运行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篇3
关键词:基础课;法治教育;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50-02
一、2013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教育部分概述
党的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治建设做出重大部署。党的十以来,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法治校园的建设,培养学生成为完整职业人所应具备的法律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倚重于纯粹的“观念意识”的法治教育内容安排不足以应对现实需求。虽然法治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法治教育不完全等同于思想教育。面对今天这个高度规则化的社会,必备的法律素质将越来越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就高职教育本身而言,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职业能力,由于个体性法律素质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塑造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所以,针对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必然是以“法律素质”的培养为中心任务,高职法治教育的内容应从传统型“意识主导”向现代型“素质主导”变革,着重趋向于意识、知识和技能兼容一体的“法律素质”构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构建。
新修订的法律基础教育部分最明显特点是增强了法律思想修养和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大量删除了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从而使法律部分的内容更具有思想性,使教材内容中的思想道德部分与法律部分有机地融汇为一体。十报告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提出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提出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任务,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提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在“基础”课教学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角度,深刻认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准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形成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二是进一步突出宪法的内容,强化宪法权威,加强对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和宪法使命的理解。三是帮助学生了解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标。十报告提出的20加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基本目标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十明确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切实实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二、法律教育部分对基础课教师的挑战
上述法律教育部分内容的修订较此前的版本更为科学合理,而且避免了以往非法学专业的基础课教师需要学习庞杂的部门法的问题,但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思政课教师要将全体大学生培养成法治国家所需的具备基础法律知识和素养的大学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法律部分的关注突出地表现在关注实际的具体的法律问题比较多,部分教师遇到学生的课堂或课后咨询具体的法律问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部分老师在法律教育相关专题的教学中讲授“法律基础”部分也更多的是法律知识和概念的讲解,很少涉及法治思想和理念方面的知识。法治思想和理念方面对于非专业的教师难度较高,其也不同于以往具体部门法概述的教学,需要教师从更高的层次上去把握和理解,并且能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语言阐释,借助经典案例或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对法治思想、精神和理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对于法学专业的教师,同样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实际的授课中容易陷入法学专业教学的深度。现实教学中出现的是部分法学专业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按着法学专业教育的方向上走,但对于学生学习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并且不符合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学生容易陷入艰涩理论学习的困惑中。
三、法律教育部分对基础课教师挑战的对策探究
在思政课教学团队中,由于年龄、职称和专业的组成科学、全面和合理的需要,相当部分教师不具备法学专业背景,然而本门课并未要求必须具备法学专业背景,且不影响实际教学,如前文所述,《基础》课的法律教育部分强调的是思想性的教育,教师只需花功夫研习法律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理念即可应对教学需要。研习法律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理念须始终围绕着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法律意识这一主线开展,更侧重于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研习可分为自主学习和其他系统培训,这里主要探讨系统培训的路径。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要透彻地分析教材中的规定的重点内容,还要基于学生实际以及学生需要和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讲授。除了教材已规定的选取学生关注度高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问题;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关注不同领域的法律知识进行差别讲授,如财经系的大学生更关注经济领域的法律知识,而食品系学生则更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规范。这样结合大学生实际,结合生活,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既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解决法律部分意识和理念方面的教育的需求。在讲授相关专业侧重的基础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可附带理念和精神的教育。
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教育很重要的是通过消极案例中得出积极的引导,从而树立对法治道路的信心。通过对比事例诱导冲突,然后把两者进行比较,从而引出正面教育。法律部分教学的基本特点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每个法往往只能简单带过,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反而弱化了法律部分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从民法、刑法、诉讼法等角度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同时多运用一些“情法冲突”、“情理冲突”的典型案例如长沙的哥撞死劫匪案、南京彭宇事件等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别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作价值判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同时法学专业的教师要注意把握理论讲授的度,并且紧密结合高职高专的培养要求,开辟出特色的教学模式及内容。我院也对此有针对我院情况的思考,以下是我院的情况:
1.教学现状。我院的法治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法制意识教育,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缺乏法律情感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法治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形式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后的认知和行为的培养。学生对校园部分法治教育活动了解和参加得较少,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仍需提高层次和水平。
2.教学优势。目前,已经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精品课程较为成熟,同时已开设法律相关的网络公选课,有固定的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实践教育常规活动,成立法律服务队并进行规模的校内法律宣传活动,已有按照院办宣传科的文件精神开展活动,已开展校园法制节目的拍摄录制尝试,这些活动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和成效,同时通过这些尝试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局限,以便后续的提升和改进,尤其是通过活动建立法治教育的系统的构建和运行的研究。
3.教学前景。形成地市级的普法品牌活动,提高学生作为完整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素养,为法治校园自下而上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四、与上述基本状况对应的对策思考
1.课程教学改革。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授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确保培养学生基本意识的主渠道。契合法治教育目的的课程设置上,较为适宜的开设法治教育“活动课程”(《高职学生实用法律知识介绍与体验》)以及其他法律文化和精神类课程,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普及模式,即围绕学生实际参与的社会生活来组织课程内容,同时渗透精神和理念层面的教育。
2.社团服务建设。从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开展既符合学生需求,又与中央精神和主题契合的活动,深化理论学宣讲团(含法律服务队)的建设,提高社团成员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水平,开展常规模拟法庭活动和主题宣讲活动,录制校园法制节目“不二法门”视频和音频,自行组织(校内和社区)或参与校团委组织的外出法律服务活动,拓展提升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就近的工业园区以及其他联系的服务点,根据职业院校的特点和特色,以工业园为重点对象进行量身订造的宣传和服务设计)。
篇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新思路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做出应对策略。要做好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工作,关键是要做到:
一、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面对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世界,面对新时期高校的改革发展,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思想观念:一是要树立依法管理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以往,我们比较重视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而忽视管理的合法性及对被管理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法治意识、自主自立意识在增强,他们开始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年来,高校学生管理方面的法律纠纷呈现上升趋势,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我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依法管理的观念贯穿于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要树立大学生是消费者的观念。既然大学生是一名消费者,我们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时刻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在制订公寓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时,要时刻想到有否损害学生的基本利益,真正体现学生是消费者的价值趋向;三是要树立师生平等交往的观念,多深入学生当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四是要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当今时代是网络化时代,如果不用先进的文化去占领网络的自动权,低级颓废的精神垃圾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在师生交往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传统的教育管理,即从传统的“说教者”的位置上退下来,教育者应以各自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个性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活动之中,以引领式、服务型的方法,创新教育手段,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二、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管理环境氛围。教育管理环境氛围,是教育管理过程中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人、物各种关系所形成的观念系统。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把交流、对话、感染作为教育管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基本方式,以自己的学识、行为、能力、人格魅力等去感染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崇高威信与人格形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奇特效果去影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关系。因此,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把自己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塑造一个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使教育管理者成为引导者;要努力把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客观上不对等的师生关系,逐步成为主观上平等民主、相互对话、包容和共享的互动关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敢讲真话,能讲真话,能以平等的态度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交流思想、交流意见,逐步形成的思想教育环境和氛围。
三、建立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仅靠后勤物管人员一方难担此任。我们要根据当前学生公寓管理特点,建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一是辅导员要进驻学生公寓,与学生同生活,同他们打成、片;二是要把学生党团组织建在公寓,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引导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三是要把学生在公寓内的表现纳入德育考评范围,并把考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奖、组织发展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学生公寓的自我管理组织,努力把学生公寓建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场所;五是积极组织开展公寓文化建设活动,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科学的体制和机制。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服务为本,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一句话,要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才成长。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才成长,作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公寓是实施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客观事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感召力。坚持以学生公寓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重点解决学生最关心、关系最密切的实际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增强专职政工在学生当中的亲合力和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
五、加强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控制与引导。客观上,高校学生住宿的公寓形成,一旦对学生的集群行为失去控制,极易扰乱社会秩序。因此,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控制和引导一是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思考问题。大学生的集群行为常常由对某一事件的错误认识而引起。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生活阅历浅,缺乏全面、深入、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常常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形成偏激的观点或想法,一旦有合适的时机或途径,容易产生“情绪共振”而爆发集群行为。较好地避免此种现象的产生,启用学生积极分子的自我教育作用更为有效;二是因势利导,及时进行情绪疏通。高校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绪宣泄的机会、场所,及时进行情绪疏通,并施以心理辅导,使学生的不满与不快等消极情绪及时得到正常的发泄。因此,要控制大学生的集群行为,在学生公寓中建立心理咨询室,科学而及时地进行情绪疏通是十分必要的;三是建立正常、快速、高效的信息反馈和对话机制。由专职政工进驻公寓,组织公寓管理部门开展与学生交流、沟通,对工作中的失误或不足进行及时协调和改进,力争求得相互间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公寓文化设施建设。当前,高校需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是要安排那些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思想作风过硬的同志,充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尤其要选留优秀的毕业生充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进驻学生公寓;二是要加强政工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关键取决于有一支热爱此工作,潜心钻研和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专职政工队伍三是要关心进公寓的政工干部的生活,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他们安于这项工作,努力奉献这一事业。
公寓文化和寝室文化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9向,没有精神文化的支撑,思想教育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在强化政工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大对公寓文化建设的投入。让无形的影响为有形的教育相结合,更加科学有效地强化公寓的育人功能,如建立大学生服务与发展中心、学生公共阅览室、学生活动室、宣传报栏以及其它学生活动用场所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新途径
针对公寓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近年来,各高校针对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加以及学生分布广而散的特点,对做好学校公寓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是针对目前高校改革发展形势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它的推进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作为保障,必然要求高校在机制和体制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许多高校成立了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的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负责公寓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进公寓工作有了扎实的领导体制保障。
二、加强队伍建设,派出专职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办公室设在公寓内,与学生同住,具体负责与公寓管理中心协调有关学生的日常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管理和日常服务工作。
三、加强体制保障,建立协调机制。在各楼层设立楼长、层长,配合各班委、团支委开展工作。由各楼层、各学院推荐学生代表组成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楼层负责人隶属于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配合做好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配合专职辅导员开展工作,与团组织、学生会等组织一同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并受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的双重领导。
篇5
[关键词]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基础实效性
[作者简介]黄俊会(1976- ),女,四川宜宾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四川成都61113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29-02
高等职业教育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类型,全国高职院校达到1280多所,在校生近1000万人。对于每一名进校的大学生,都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学生对这门课的印象是枯燥无味、没有兴趣。这门课到底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走入怪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一、科学定位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我国所有高等学校都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法律素质。“基础”课是一门颇具影响力的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之路上的一块基石。
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是每位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都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对于公共课,特别是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课,在高校里多数学生对它的印象是索然寡味的,教师看到这种场景,时间长了以后,上课的热情也慢慢地随之消退,照本宣科地讲课。大家总认为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如专业课重要,特别在高职院校里,学生忙于考证,对各门专业课程非常重视,但花在思政课上的时间和精力寥寥无几。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思政课教师应该弄清楚专业课与思政基础课的定位并不相同。专业课程主要是掌握大量的专门性术语知识,要求学生消化吸收专业知识,形成自己对该专业的系统知识和结构体系;而思政课要开启学生的思想境界,要求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一个和谐的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成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所以严格来说,专业课主要解决将来的“就业”问题,思政公共课是解决“成人”的问题。
二、根据受教育的主体选择教学内容
(一)受教育主体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半壁江山,不论院校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占有很大的分量。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大多是近10年来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其生源主要是来自普通高中或者中等职业学校。目前的职业教育,虽说与前些年相比,社会的认可程度有所提升,但从学生自己和家长的态度而言,首选的还是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为考生分数不够无法被本科院校录取之后的无奈选择。由于高职院校数量的激增,加上近年来高考报考人数的下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出现了竞争白热化的态势。特别是最近一些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推行,录取的考生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有所下降,造成了学生学习状态参差不齐,给高职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基础”课涉及的内容多,要是面面俱到并不现实,因此,在思修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和“新课改”精神与教学大纲的精神保持一致。(2)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连贯成体系,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让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成系统化,易于学生接受。(3)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要能通过教学对大学的思想起到积极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走出课堂,学以致用。基于以上四点,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整合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为入学适应与大学规划教育,第二模块为人生观教育,第三模块为道德观教育,第四模块为法制观教育。每个模块再细化下去,例如道德教育可以从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方面分类讲解。具体而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思想性。“基础”课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并且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对“基础”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采取措施解决“基础”课教材内容“多”与“实”矛盾。“基础”课是大学生必修课,“基础”课所选用的教材也是国家统编教材,这些教材是众多专家经过认真调研思考集体撰写的结晶,具有很强的内容性、思想性和时代性。即便如此,“基础”课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需要根据自己所授课专业的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教师需要牢牢把握“基础”课的课程属性,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价值目标,找准课程教学与学生思想实际、成长与成才要求以及提高全面素质的最佳契合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悟从而有所行,实现知行合一。
2.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一种职业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专门人才,要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教学内容具有职业性,对教材体系也做相应的改变,改变成为带有职业性质的职业体验教学体系。“职业体验式教学法”指的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出发,通过运用实际或创设虚拟的情景和机会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书面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原课程教材基本要求和精神为中心,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思想、知识和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教学。变空洞的教学为现实的体验,学生在体验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对职业的认同感。
其次,“基础”课的功能虽然是属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要能够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的增强还有待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材的理论性、指导性与职业需求的实践性、应用性融入在一起,真正实现无缝对接,形成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
3.时代性。信息社会,资讯发达,地球成为一个村落。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的生力军,关心时事,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关注时展的脉搏。作为“基础”课程,就要充分体现出时代性。时代性原则指的是“基础”课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案例、资料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大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和各种媒体接触了社会大量的正面和负面的现实,作为“基础“课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就理论而谈理论,而是要引领学生多阅读新时期社会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要求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焦点问题,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认真思考,深入分析、热烈讨论当下热点;引导他们将案例中的优秀人物所散发的正能量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中,从而确立自己的正确的前进方向。对于社会现实中的不良现象,要教会学生正确面对,不受不良社会现象的侵蚀。
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考核途径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
1.案例教学。为了解决理论的抽象性,就要选择适当的案例进行辅助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得最多、最频繁。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先让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阅读和思考,然后,教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理解能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案例教学法,创立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在运用案例的过程中,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课堂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运用率比较高。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负责人、有一个总结发言人、有一个记录人,成员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在讨论的过程中就很零散,也不容易得出详细的结论。第二,小组讨论的主题要明确。如果在小组讨论中出现了焦点问题,可以让全班在各个小组总结结束后再展开焦点辩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第三,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应该随时注意把握好课堂气氛。尤其是班上人数比较多的情况,教师应该先将全班同学分好组,让小组成员在组内充分讨论,再让每个组的发言人进行总结,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另外,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观点偏激的同学,教师应该先肯定学生的主动参与,敢于表达出不同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逐步辨析不同观点,而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运用案例教学法,总结点评是归宿。教师要多角度分析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点拨学生在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分析过程中,关键点不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也不是要达到全班共识,而是对学生的立场和思维方法进行评析,要对学生的分析方法、逻辑推理进行点评与指导,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延伸、应用、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2.参观观摩。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可以组织学生去一些道德教育、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去法庭旁听,让学生真正接触现场,获得现场感;可以播放一些音像片,如历史片《》,电视节目《道德观察》《今日说法》《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等,让学生在观看与聆听中获得思想上的提升。
3.专题讲座。除了走出去,还可以请进来,请校外的企业家、党务工作者、司法人员等走进校园,深入课堂为学生作报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当面回答学生关注的问题,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困惑,让学生开阔视野。
(二)考核方式多元化
目前,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大多采取课堂考试的方法,有的甚至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这样着重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的单一,会使学生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应付考试。因此,将传统的“知识记忆”考核改为“知识应用”和“学以致用”考核,应避免对书本知识教条式的考查,采用学生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参与校内外活动情况、开卷考查等多种途径考查学生的真实想法,甚至有的可以采取口试的方法,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获得客观的、科学的评价。
四、提升教学艺术以增强课堂感染力
方法再多也是要靠教师来运用,模式再好还是要看教师的执行情况。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是教师。因此,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和学识修养是教好“基础”课的前提。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随时关注生活中的大事。在人格魅力方面,教师有着正确的政治信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身正人方能以情动人,方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只有准确把握时展的脉搏,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熟悉业务,教师才能把理论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只有对经典理论熟悉,对自己所讲内容真信真懂,才能凭自己高尚的人格育人,使学生信服接受。
篇6
一、主要工作和特点
*矿业公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理论教育工作有所创新;形势任务教育扎实有效;日常宣传教育积极主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持续活跃;新闻报道工作成绩显著;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宣传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主要抓了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加强,发挥了阵地和凝聚作用
按照公司党委的工作部署,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针对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认真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为各项工作顺利进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政治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公司党委修订完善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了学习计划,明确了学习的内容、时间、形式和考核办法,使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各单位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了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制度,保证了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学习内容不断充实。各级党政把学习党建理论、企业管理知识和上级的文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了学习的知识面,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三是学习方法形式多样。各级党政把集中学习、外出培训、个人自学、知识竞赛和形势任务教育结合起来,使学习更加贴近干部职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统一了思想,促进了工作。
在全体党员和职工中深入开展了“献计献策”活动和“管理质量达标年”活动;开展了“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选树了集团公司文明单位包头运销公司、韩家湾煤矿和劳动模范冯刚等先进典型,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培育了广大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和行为先进性,为今后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注重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和发挥板报、橱窗、标语、《*矿业》和互联网等阵地的作用,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思想观念引导和形势任务教育,深入宣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党员答题竞赛、先进典型宣传等系列活动;组建了公司门户网站,充分发挥互联网络作用,扎实推进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为公司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矿区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
利用《*矿业》这一宣传阵地,大力推广各单位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的新鲜经验和好的做法,宣传重点工程和先进典型。对外宣传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代表集团公司参展了在榆林举办的第三届榆林国际煤炭暨能源产业博览会,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通报表彰;并在《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榆林日报》等平面媒体对公司三个文明建设进行了大力宣传,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进一步健全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网络,下发了政研课题,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并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中心工作之中,先后组织开展了纪念“五一口号”发表60周年暨改革开放3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开展了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等活动,共收到研究论文17篇,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组织编撰《*矿业公司志》一书,目前,正在征集各方面的意见,作进一步的修订。
(二)日常宣传教育得到了加强,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日常宣传教育始终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抓好党的政策学习、集团公司文件精神传达,公司重要会议贯彻落实和社会宣传等工作,多方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积极宣传企业形象,增强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制度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和通讯员队伍建设等有关制度,注重新闻宣传队伍建设,保证了公司重大事项、重大决策、中心工作及各类会议的宣传报道工作。各单位成立了新闻宣传报道小组,组建了通讯员队伍,制定了管理制度,完善了激励机制,明确了目标任务,并努力改善通讯员的学习、工作环境,激发了宣传干部的积极性、事业心和成就感。
在工作创新上,公司对《*矿业》报进行了改版,增强了新闻宣传的时效性,突出了知识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并在版面设计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增设了《安全漫画连载》、《读书》、《工作研究》、《亲情底片》、《艺海拾贝》、《爱心榜》等十多个栏目。同时,我们对公司三个文明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进行专版宣传,彰显了以人为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栏目组稿上,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公司安全、生产、经营工作中心这一主题,突出指导工作、交流经验、鼓舞士气、营造氛围这一职责,及时根据企业发展状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职工思想动态进行针对性组稿,并狠抓稿件质量的提高和报纸版面的美化,有力地配合了公司党政工作。
在服务生产上,开展了以“美化生态环境、岗位建功立业、构建和谐矿区”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青年节能减排”活动、“百日安全”活动等;在《*矿业》上开辟了《安全漫画连载》、《工作研究》等栏目,连续刊登安全生产知识,发挥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安全生产的作用,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了浓厚的安全宣传教育氛围,使“安全高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影响一切、安全重于一切”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队伍和阵地建设得到了加强,营造了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队伍建设上,首先是狠抓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公司党群部利用各种时机为通讯员提供学习资料,解决生活工作困难,面对面耐心辅导,交流采编心得,及时为通讯员传授新闻写作知识,激发了通讯员的写稿热情,培育了一支新闻宣传队伍。其次是发挥了《*矿业》内外宣传和通讯员培养双重作用,加强了队伍建设,提高了报纸质量。
今年1-10月,《*矿业》共出版20期,刊稿500多篇。其中,韩家湾矿采用稿件117篇、大哈拉矿采用稿件50篇、包头运销公司采用稿件73篇、神木运销公司采用稿件30篇,全部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上稿任务。对外宣传报道(平面纸质媒体)刊用27篇,其中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刊稿25篇,树立了公司良好的外部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对外宣传工作在20*年实现了新的突破,即在《陕西日报》和《陕西工人报》等报刊外发稿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在《陕西日报》对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专版重点宣传,有力地宣传和展示了公司形象。
(四)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加强,加快了和谐矿区的创建
一年来,公司从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出发,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为抓手,着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公司投资1万多元为包头运销公司新建了图书室,为职工进一步学习创造了条件。包头运销公司在抓好职工自学的基础上,聘请了铁路管理人员给职工讲解铁路运输知识。韩家湾矿每季度组织全矿职工培训集中培训一次,区队每月组织集中培训一次,班组在每个班前会组织学习岗位应知应会,培养了职工的文明习惯,提高了安全生产技能。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公司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动力,把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加强基础建设结合起来,对重点部位进行绿化美化,基本做到环境卫生整洁化、日常管理牌板化、各项工作标准化,进一步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荣誉感。韩家湾矿结合矿井产业升级,对生产、生活主要设施进行了改造,矿区面貌焕然一新。包头运销公司对办公楼进行了修缮,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了职工的办公和生活环境。今年上半年,包头运销公司、韩家湾矿被评为集团公司文明单位,包头运销公司经理冯刚同志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包头运销公司对征集的理念进行了整理,并设置了宣传牌板、刷新了警示标语。大哈拉矿在办公区设置了安全警示牌板,在生产区悬挂了安全理念横幅。韩家湾矿在产业升级中不忘企业文化硬件投入,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在路灯上设置了宣传牌板,在区队开展了班前安全礼仪活动。
20*年10月20日至27日,公司组织部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二级单位党委(支部)书记一行8人,先后赴黄陵、蒲白、澄河、韩城等单位考察学习企业文化建设情况,通过座谈、观看专题宣传片、实地查看,切实感受到了兄弟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和文化的魅力;10月29日上午,邀请西安交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思锋教授来公司为公司机关和二级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举办《核心竞争力及其培植--论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题讲座。10月29日下午至11月2日,由公司党群部和西安交大公共管理学院组成的6人调研小组深入公司机关及各二级单位开展调研活动,为下一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看,*矿业公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与集团公司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不够,办法不多,步子不快;基层单位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2009年重点工作设想
“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担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重大使命。”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20*年元月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矿业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矿业公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工作。
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迫切需要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为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着力巩固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继续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点。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点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制定公司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安排意见和具体措施,安排部署好全年的理论学习,着力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这一主要形式,使领导干部自觉成为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提高用发展着的指导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能力。同时,要认真抓好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宣讲科学发展观、举办轮训班、撰写心得体会等不同形式,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热潮,努力使党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走进生活,切近群众,推动企业发展。
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始终不渝地将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贯彻同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影响和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等突出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澄清各种错误思想认识的有力武器,成为谋划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思路,成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实效。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继续组织好形势任务和理想信念教育。明年是*矿业公司建局20周年,也是实现跨越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充分运用各种媒体、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公司发生的巨大变化,宣传公司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坚定广大干部职工做强做大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将紧密结合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和干部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疑点问题,摸准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搞好公司的热情和信心转化为加快发展、创建和谐矿区的强大力量,切实达到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职工队伍、提高劳动技能的目的,着力增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教育活动。用广大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其更多地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公司“强一进一”战略目标,创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动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推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认真做好公司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把服务公司中心工作、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重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鼓动和解疑释惑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积极引导职工支持和参与改革,树立与公司快速发展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加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探索。要重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紧密结合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和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着力增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将适时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矿区进行理论研讨。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努力构建公司快速发展的的良好舆论环境
认真组织开展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着眼于以思想大解放、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公司科学发展为目的,积极开展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力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争先意识,为切实加快公司科学发展破除思想障碍,为做强做大*矿业公司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全面深入地宣传公司改革发展成果。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载体,大力宣传报道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方面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宣传公司近年来所取得新进展新成就,着力塑造*矿业公司良好的外部形象。2009年,矿井产业升级即将结束,安山井田就要开工,公司新项目开发将全面铺开。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宣传报道活动,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和谐矿区创建
深入开展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重点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将其融入干部职工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用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干部群众,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推动公司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紧紧抓住*矿业公司建局20周年的有利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庆祝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为企业实现做强做大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创建的内容,大力推进和谐公司创建活动。继续组织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示范岗等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公司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文明素质和公司文明水平。
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严格按照公司即将推行的企业文化实施纲要的总体部署,扎实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塑造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公司适时举办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推介会,总结推广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
(五)加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提升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篇7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时代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走在时代前列,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不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内容和风格,是其享有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把握时代主题,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解答时代课题,适合时展,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保持与时俱进。伴随时展和社会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定要不断地发展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高校大学生是富有生机、富有活力的社会群体。随着招生规模扩大,生源广泛多样,家庭贫困生日趋增加,在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明显的弱点,主要表现为:生理成熟期普遍前移,而心理成熟期总体后移;思想活动因素日趋多样,关注点、价值取向日趋广泛、多元;学习上远离经典,满足世俗;价值取向上躲避政治,权利意识、个体意识突出,责任观念、国家观念淡薄;人际关系上缺乏关爱,缺乏和谐,心理承受力弱,人际冲突加剧。这些变化和新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及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关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构建富有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多变性
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现代社会环境对人们主观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复杂和突出。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相对而言,受社会环境影响更直接、更敏感。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出现了诸如媒介环境、竞争环境和网络环境,它们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管理者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自觉增强服务意识,善于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人性化”,进而实现管理模式的与时俱进。
(一)由经验型管理转向规范型管理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基本上是管理者利用自身的经验优势对被管理者进行灌输,但这种管理经验毕竟是局部的、片面的。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求高校的管理者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思想活动发展规律,必须在管理过程中遵守科学的程序规范和方法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允许掺杂管理者的私人感情或片面主观因素,确保用公认的客观准则,分析、选择判断事物,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能协调有序地顺利运行。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善于把原则性的目标转化为既可以具体把握又具有可接受性的规格或标准,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规章制度。
(二)由事务型管理转向素质型管理
长期停留在单纯的事务管理上,实际工作的效果可能陷于低水平、实效差的状态,事务型管理还不能充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要以每个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已任,承认和尊重学生的自身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以人的健全个体为根本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素质型管理模式强调尊重主体,崇尚个体,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具有更大的务实性。素质型管理可以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由管教型管理转向民主型管理
管教型管理一般是管理者从既定的管理角度出发,忽视管理对象的具体利益,它天然地带有某种程度“专制”,采用的方式多数是“训导”,这种管理模式只考虑集体的权威,管理者自身的便利,很少考虑被管理者的个人自由,往往容易导致管理者高人一等,目中无人。管理者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或方式去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我们只有发扬民主作风,坚持民主方法,使民主原则深入人心,贯彻到每一个管理环节,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高校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管理,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挥管理集体的作用,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吸收其他管理者的意见,集思广益,实施集体管理;倾听教育对象意见,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
(四)由灌输型管理转向渗透型管理
传统的灌输型管理过分夸大教育主体的主观作用,忽视教育对象的能动作用,灌输效果并不理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双向过程,一方面,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又发挥着主体作用。我们在强调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来理解他们,多途径地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受教育者在参与实践中得到切身感受,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教育,追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面对网络社会无孔不入的海量信息,管理者应充分利用网络的匿名性特征,淡化教育痕迹,增强渗透意识,与学生进行坦诚地互动交流,帮助他们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袭,引导他们认清方向。
篇8
关键词: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关系;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使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健康意志品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应该包括乐观、自信、勇于面对困难挫折,积极战胜困难挫折以及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当前的初中学生,随着身心发展,已经形成了最初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或价值认识可能比较模糊,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引导。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心与脑是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器官,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看做是对人类心灵的辅导,把思想政治教育看做是对人类头脑的培养。那么,任何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离不开心与脑的共同配合。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开展心理教育,是向学生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生对于外界的感知和对事物的认识可能还不太全面,那么一方面拥有健康的心理可以使学生用恰当的态度去面对和感知外界的事物;另一方面具备优良的品德可以让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二、用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当今各个中小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室,配置心理辅导教师以及设置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首先,任何一位学科教师都可以是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老师,任何一堂课也都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辅导。其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包括,学科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合格的道德表率。教师在严肃认真的同时要注意民主和平等,这样学生才会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在优良道德的指引下做事平和友好。另外,教材是天然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本,教师要深刻挖掘课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耐心的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两者缺一不可。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时代所需要的接班人。
篇9
【关键词】思想品德;法制教育;案例
思想品德课是每个学校必须非常重视的一门学科,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作为学校的一名思想品德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现如今随着学校教育和社会的深入接轨,教学之中或多或少地都要渗透一些法制教育的相关内容,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中要不断得给学生讲解和渗透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去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从现实的例子中理解法制法规,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为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能很好的融入法制教育,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法律是神圣的。在我国,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因此法制教育就必须要从小抓起。我在进行讲课的时候,并没有单纯地讲解法律条文,因为我知道单纯的理论说教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学生也不一定乐意听,所以我采用了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得出结论。我经常在课堂上举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具体案例,能够对法制教育有一个形象的理解。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保护自己的主要武器便是法律。所以通过课堂上的教学进行法制教育渗透是很有必要的。
二、课下练习,巩固记忆
法律知识的教学配有适当的练习。练习既有书面的,又有口头的,但是我觉得课下练习更应该注重学生口头分析和表达,这样学生会有切身的体会,对相关法律知识也有自己独特的领悟。
三、在课外活动中开展法制教育
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课外活动进行法制教育是很有价值的,并且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丝毫不会感觉疲惫。这种组织形式在国外是经常见到的。在我们学校,学生成立了普法小组,经常举行一些小故事比赛,从故事中了解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相关法律法规,趣味性特别强,学生也积极参与。
思想品德的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接触社会的机会。为了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法制教育,我还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了相关的法制教育电视剧,使他们了解生活中的法律法规,学会珍惜今天,把握好明天,实现自我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10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71-01
一、改变传统“演讲式”教学方法
教师“演讲式”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缺乏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改革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学首要问题。目前,我国我国各地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已逐渐改变传统“演讲式”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时适时点明解决诀窍,给予其自主思考与创新探究的空间。例如,教师讲解“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时,针对法律具有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作用展开思考,有的学生说法律是维护人们权利的重要工具;有的说没有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会出现很多导致社会混乱的问题;有些学生会提出质疑:我国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行为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律所具有的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职能,对经济、科技、环境等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法律,人们既有权力又有义务,因此,人们必须正确认识法律,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从而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学为辅
“自学为主,教学为辅”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出现的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提倡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课题参与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先简练而精确地讲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将留给学生进行理解和把握的时间增长,最后让他们把自己当作教师向同学们讲解自己的理解,这样就可以让学习由被动方式转变为主动,使学生增加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和锻炼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三、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传统的教育体制是以考试为导向的,这就决定了分数是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标准,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知识储备,加强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一)基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将学生按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按组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二)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使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讲故事的方式、联系实际生活例子的方式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当然,这些工作的完成必须依靠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定教学目标,并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以有条不紊地完成既定的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开拓教学思路
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得更远。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是教师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就是很好的方式,通过知识点迁移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让学生举一反三,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讲授“正常情绪”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诸如“自己平时会有哪些情绪”“当自己有情绪时,身体会有哪些表现”“情绪变化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哪些影响”等的问题,将思想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进行结合,在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五、理论结合实际,让知识发挥效用
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具备应对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态度。中学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学生都处于身体发育和思想形成的黄金期,人生观初步形成,这个时期的教育会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终生都有深远的影响。为了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用实际生活例子,设置生活场景等方式将政治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体验知识的魅力,从而帮助他们开阔思维,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发散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六、面向全体,抓两头促中间,积极转化和辅导后进生
教学思想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学思想的转变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对待全体学生,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即是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在培养优等生和中等生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和转化,以向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转化和辅导后进生的工作,要求教师要对后进生有耐心,并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除了要帮助后进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外,还要认真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帮助后进生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七、结束语
总之,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应积极研究教学方法,从而寻找出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思想政治课基本知识。并要在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重视辅导和转化学困生,从而切实搞好思想政治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晓峰.如何取得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最佳效果[J].考试周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