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技能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技能的核心

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 复合型人才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外交流领域的扩大,社会对高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即精通专业业务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用英语能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代高等职业英语学科教育的一大课题。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实用英语能力方面的成效却不容乐观.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取得较好分数.但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却无计可施:在求职面试时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时,不能准确措辞、灵活运用适合该专业的体裁来简述论文内容;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看懂英文的产品说明书、合同等商业文书。所有这些都表明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薄弱环节,英语学科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方面存在脱节的现象。因此,改革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是当务之急。

高职教育要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同时.课程计划必须考虑课程能否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依据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总体目标,高职英语教育改革中,应该以用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职业性特征。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或目的相关的,以学习需求及目标需求为基础的教学,以实用性为最大特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积极尝试以技能核心的教学方法.将有利于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提升高职人才素质。

二、技能核心教育特点及范畴

技能核心教育是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其思潮最初来源于美国二战后对退役人员的转业训练,20世纪60年代被用于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后来传人加拿大.该思潮主张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育者的从业能力.而不是知识水平,以全面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其包括: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积极适应社会的需要,开设的主干课程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得到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职业岗位上职业能力的需要,而不是课程的需要;教材必须是成熟的技术或管理标准;基础课程应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而设置,而且以够用为度:训练应以学员毕业后能胜任某一具体岗位为基础等。技能核心教育强调以培养职业技能作为教学的基础来设计教学课程及相关的教学环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强调严格的科学管理和教学的灵活多样。技能核心教育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打破了传统以学科为本位、以学科体系和学制确定学时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技能核心教育在高职英语中的实现方法

技能核心教育的主题就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因此,英语作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课程应根据职业岗位上职业能力的需要,而且以够用为度。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陈旧,常见的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词汇讲解、语言分析、课文翻译及课后练习这一传统的语言学习课程的教学模式上.课程教学缺乏对语言技能及语言运用的训练,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难以学以致用。笔者认为.高职专业英语课的实施不应是一种以传授语言知识点为中心的“精读型”的被动吸收模式,相反,技能核心教育应突出语言实践,围绕语言交互活动为中心来开展.获得以英语为媒介进行某专业学科交流交际的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中“任务”的设置至关重要。“任务教学法”把语言能力目标和工作能力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使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任务都是一个整体计划,包含各种机会和接触。如要求学生自己编写产品英文简介,参加国际性的产品展示会。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从构思到成文,再到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产品,做演示,即席回答与会者的问题等。如在旅游英语中,“任务”的设置应侧重于听、说方面,而计算机英语中的“任务”就应该倾向于通过阅读捕捉更多信息等方面的训练。总之,学生通过完成“真实世界”相关的任务,能促进学习自主性,增强语言学习的意识,锻炼用英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任务性教学法”在技能核心教育中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

四、结语

篇2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除专业技能外,对职业素养也有较高的要求,而这往往是学生步入职场后较为缺乏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成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地区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需要的,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近些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强化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自我管理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此,笔者谈谈职业核心能力对本学科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一些启示。

二、与人交流能力

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通过交谈讨论,当众讲演、阅读并获取信息,以及书面表达等方式,来表达观点、获取和分享信息资源的能力,是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社会和方法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放弃长久以来的传统模式教学,即教师在台上的理论讲授占大部分时间,甚至全部课时,而应该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每堂课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的内容和时间,可以在创设情境时采用个别交流,全班交流的方式;可以在分发课常任务或项目教学的项目的分析问题阶段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在完成任务或项目时的总结评价组内交流、组间交流等。当然,若有机会也可以带学生到企业单位进行参观交流。

三、信息处理能力

根据职业活动的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和技术,收集、开发和展示信息资源的能力,是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方法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文字、数据和音像等多种媒体为基础,以文件处理、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为手段,以适应工作任务的需要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的。如果学生能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习,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不仅可以有选择的阅读大量的信息资料,还能进行实践操作训练,这种方式加大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去伪存真的能力要求,因此,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四、与人合作能力

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协商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工作,并调整合作方式不断改善合作关系的能力,它是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社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是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的条件下,通过与人交流的方式,并结合其他有关方式或手段,以促进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的。人与人之间明显冷淡的关系,必然导致人产生消极的劳动态度,给共同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与人合作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上面提到的分组教学模式不仅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能力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不管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还是项目教学法,每个小组都有着共同的目的,教师应引导每小组组内团结协作,组间相互竞争,引导学生甚至可以跟教师合作,特别是采用项目教学法时,组内的同学可以协商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工作共同完成一个大的项目,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和显示团体取向的行为能力。

五、解决问题能力

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有效地利用资源,通过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制定并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进,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它是从事各种职业活动都需要的一种社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以最终解决实际每个人现实生活其实就是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上面所做的教学设计中,把任务或项目抛给学生就是一个完整的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由学生分析确定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检验其实际效果,在设计任务或项目时教学应注意是否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这将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实际效果。精心设计任务,给学生设置任务的情境,提出挑战性的任务,提供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想象、概括研究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一个好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自我学习能力

以往的职业教育或企业培训过于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对学会学习的能力关注不够,这种倾向必须及时有效地加以改变。比如:如今的信息技术基础课堂,再也不能由教师把课堂任务分步骤操作,从头到尾演示一遍,然后再由学生练习一遍。这样去做课堂效果表面好像学生都会做了,但实际上学生只是学会了模仿操作、不知道去质疑,不知道去反思,更不知道知识的迁移。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把课常任务划分成若干个步骤,然后把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学习,教师仅起到引导和帮助作用,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交流观察,分析和质疑的习惯,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反思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学习的反思和对实践的反思,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方便学生掌握超出表层的知识,从而形成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库,长久坚持下来,也意味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劳动者的要求。

七、革新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获取知识不是目的,运用知识只是一般效用,知识的创新和生产才是创造财富,创造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创造性人人皆有,至少创造性潜能人皆有之;创造性没有等级,任何创造性产品的结构都是新颖而又独特的。在学习过程中应多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每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造潜能,但都被隐藏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如果没有适当的条件去激发,它就不可能释放和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弘扬主体,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不仅要提供给学生创造性的空间,使求知的过程成为不断改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造力”;使学生学会建构知识,学会创造知识,学会生产知识,丰富情感世界,服务于人类社会。

八、结语

篇3

关键词 :中职 学生 核心能力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引发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改变,职场对人才要求也随之变化。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能够实现就业、是否拥有工作能力及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是否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是中国的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及现实问题。世界职业教育正从传统的 “工具性”的谋生型教育转向 “发展性”的适应性教育,培养就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的热点及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而我国中职学校对职业教育的理念还比较滞后,注重技能培养而轻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职生人才培养要跟上经济对职业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避免失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培养就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现实需要。

1. 概念

职业核心能力,即职业关键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在 1972 年给欧盟的报告 《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中提出来的,将其看做是 “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是 “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关键能力提出以后,在世界范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关键能力的培养成称和含义各有差异,如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被称作关键能力 ( Keycompetencies) 、美国称为基本能力(General competencies) ,或英国称为核心技能 (Core skill) ,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称其为为关键能力。1998 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 《国家技能振兴战略》 中明确提出要开发一个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体系,将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划分为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次。2007 年底,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推出了包括 8 个模块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个模块。从而构建了我国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制定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

笔者认为,决定笔者每个人生活质量和做事差异的看不见的含量,就是每个人具有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起码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个体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二是这种核心能力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所特有的,别人难以模仿和替代的。三是这种核心能力的持久性和发展性。个体能力差异的本质在于核心能力的差异。

2. 研究意义

2.1 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初中毕业生源的减少,客观上使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明显下降。学生不仅在基础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欠缺,而且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责任感及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更为明显的欠缺,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2.2 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中职生毕业后要进入社会走入职场,来自职场的无数事实证明,作为中职毕业生,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具有顺利解决职业场所、职业活动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学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提高中职生的核心就业能力为重点。

2.3 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实现中等、高等教育直至终身教育的一脉相承,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职业生涯基础。

2.4 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找到符合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及实践,符合学生年龄和心智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水平。

因此,中职生应当重视个人能力、技能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要提高就业能力,成为企业所青睐的 “合作、合格、合适”的 “三合人才”; 要拓宽求职途径,掌握相关的求职技巧和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求职就业能力。

3.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大多数教师对 “职业核心能力”理解不准确。有的把核心能力等同于技能或行为。虽然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提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视的还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既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发生了偏差. 那么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就根本谈不上。

3.2 师资队伍的职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师资队伍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现在很多中职学校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 “双师”比例。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到本科高校深造,甚至出国研修。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的职业能力没有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步提升,人文素质不高。职业沟通、自我管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不强,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3.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效果不佳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校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由于缺乏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一些企业出于完成生产任务的考虑,把学生当操作工使用。学生必须的职业能力训练时间不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停留在体验层面,这样就导致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培养职业人才,特别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方面作用不显著。像对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操作技能、企业文化、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知办公室.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2]梁玉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3 (3).

[3]丁辉.对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改革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 (1).

篇4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设计了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从六大核心概念到十大核心概念,新增加了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4个。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课标对学生的运算能力的要求似乎有所降低。过去的数学计算要求快而准,而现在所有的运算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帮忙实现。加之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片面追求算法多样化,导致学生的运算能力正在面临大幅度下降。但运算始终是中小学教学里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关系到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核心概念重新增加运算能力的原因所在。运算能力不仅仅是算数,还有从更高的角度通盘来考虑一件事情。所以仅仅停留在运算的巧和快上,就会误导对运算能力的理解。在信息技术教育下,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当下中小学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有效的运算教学,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客观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运算教学中的利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因为它的直观性、可视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借助信息技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信息技术使得教材“活”了起来,它能动态地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既丰富了教学形式,更促进了课堂模式的转变。但在运算教学中,如果学生过于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就会大大削弱计算能力。如计算机给运算尤其是大数目运算带来便捷,但计算机终究不能代替人们思考。有些混合运算还需要动脑思考先算什么,还有探索规律等,更体现了它的局限性。

2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导入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青岛版数学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导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留有较大的空间。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得当,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兴趣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运用不当,则会淡化数学课堂的数学本质属性,影响课堂的效率。如教学幻灯片中那些无关的画面,尤其是动态的小图片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对课堂教学造成了干扰。因此需要教师有效使用教材中的情境图,不同的课例教学也应采用不同的导入形式。笔者认为运算教学导入不宜太长,这样才有可能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究时间与空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究算理和算法上。

3 重视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运算教学由计算原理教学和技能训练两部分组成。算理,即计算的原理或者道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法,即计算的方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算理为过程,算法为结果,算理是为算法服务的。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让算理与算法并重,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些教师对“算理”和“算法”的处理,存在一定的偏差,单纯地讲“算理”,片面地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却缺乏对“算法”的提炼,或用“算法”讲“算法”,忽视“算理”的教学。可以通过先让学生实际动手画一画、摆一摆自主探索,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直观地呈现分小棒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在突出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最后还要不忘优化算法。

新课改以来,笔者经历了从算法多样化到优化的尝试过程,发现学生的运算能力在大幅度下降,也一直在探索与思考:到底要不要算法多样化?要不要优化?答案是肯定的,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目的,关键是通过算法多样化“存异求同”的过程,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思维表象,达到帮助学生发展思维,主动优化算法,感悟算理的目的。多样化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不止一种,让学生学会“变通”,不一条路走到黑;择优是为了明确算法,体会算法的普遍性、合理性与简洁性。多样化是让优等生吃得好,择优是让中下游学生吃得饱,让他们至少能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技能。

4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由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规律可以知道,学生把新知识经过同化和顺应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习很重要,计算教学探究得再好,算理理解得再透彻,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练习,一切都将是空谈。在明确了算理、优化了算法之后,要形成计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练习。笔者在设计练习时力求多形式、多趣味、多活动、多生活,避免单调、机械的重复训练,尽可能地让计算的技能训练富有趣味。一是计算的题型要多样化,不仅有计算题,也要有判断、选择、改错、问答题和趣味题;二是练习手段要多种多样,如找朋友、谁能把小车推得又平又稳(算式接力)、动物诊所、夺红旗、接力比赛、数字卡片、抢答练习、开火车、让鱼儿游回大海(计算回归生活)等。借助多媒体小游戏,可以将以上练习得以动态实现,既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又训练了计算速度与准确率。

为了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还可以采用重点、难点突出练,常错易错反复练。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学生检验习惯的培养。检验得数,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验算并及时纠正错误,既是为了提高运算结果的准确率,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做事严谨、过程完整的习惯与态度。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利弊,才能让它为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才能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兴趣,理解算理,加强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琴.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策略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4):87.

[2]孙德政.重视学生运算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品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163.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这也对信息技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科教育,更要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科学与技术融合的课程。由于受到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学科教学理论薄弱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信息技术老师往往更多地从技术层面去理解和指导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少于关注其素质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此做了以下探讨。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改变世界的最强动力。首先我们谈谈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人才和创造速度及创造效率的竞争,因此,创新能力培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所以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急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画图”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它能施展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所以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能总是依赖老师,看着老师画一笔,自己画一笔,永远只是模仿,不可能有创造。要创造就要给学生创造的空间,如在教学生用“画图”工具画图时,我画一个圆的轮廓,让学生创造性地添加一些东西,画出你想要的图形,像太阳、钟表、笑脸、车轮、呼啦圈、圆盘……接着,我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的轮廓,再启发学生在三角形基础上添加一些东西,会有什么样的收获?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在学生独立操作时,我尽量不讲,不说,不施加任何影响,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在电脑上变化出多种颜色,勾勒神秘莫测的图画。画完后,让学生们互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谁的好在哪,谁的不好在哪,应怎样改进等。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质、承受挫折的品质。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实践能力是正确运用各种知识,合乎逻辑地进行各种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在计算机教育中,理论固然重要,如果只有丰富的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能力,最多也只是纸上谈兵。所以,信息技术课教学大力提倡“精讲多练”,一方面“精讲”要求教师讲出内容的精髓和基本知识点,另一方面“多练”要使学生有时间、有目标、有实效。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丰富的体验和经验是掌握技术的最好办法,也会使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实践,不绝对服从教师或者教师提供的标准材料,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某一任务出发,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的协助者。例如,在初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讲“电子邮件的收发”一节时,我一改原来先讲授再让学生动手的被动教学方式,而是准备好鱼饵,就是把所有涉及电子邮件收发知识的问题,做成网页的形式,在课堂上发给学生,等待小鱼们自己主动来咬鱼钩。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对计算机的问题开始一堂课,本能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想了解更多的有关计算机的知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主动琢磨如何才能通过计算机的某个功能或者如何使用哪一个相应的链接,阅读其中的相关内容,获得所要了解的相关知识,这样主动去学习、去探索,通过思考后的实践印象会更深刻,加深了对问题的了解掌握。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的课程,必须而且只有经过实践,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才能既学到专业知识,又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总结出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能够有深刻的领悟,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知识就可以灵活运用,而不是停留在呆板的书本知识领域里。

三、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审计;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9-0082-02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审计能力中心,这种审计能力最主要三项内容是:审计的思维模式;综合运用会计、财务管理、法律、相关行业业务知识等的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和教师的审计教学,还是采用以教材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的讲授法。这种教学模式与审计和审计课程教学的特征与要求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创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审计教学模式。

一、要深入实践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水平

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对审计职业判断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而职业判断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实践经验,这种职业的特点使得审计专业教学比其他学科更加注重基于社会实践的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很多审计老师,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审计实践的训练和磨练,没有形成、不能理解和体会审计的思维模式,没有现实个案的亲身体验,对什么是错误什么是舞弊、什么是重大的什么是可宽容的等概念没有深刻的体验经验,讲起课来也就不那么生动形象,有时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关键问题上错教的情况。例如,对会计舞弊方向和目标的理解,通常教材上讲的都是虚增资产和虚增或少计收入,以达到粉饰报表和偷漏税目的,而事实上,有很多少计资产以逃避投资风险的案例:等等。

因此,作为审计课的老师,要实现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审计教学,首先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必须要多参与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实践,以积累经验并形成审计思维、以及获得审计案例的生动的感性认识:在教授某内容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搜集和把握与拟教内容相关所有知识点,到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机构与调研,以取得和提升案例;要与审计专家讨论教案,以防止教学内容与实现不符。

二、要紧跟实践发展革新和充实教材内容

教材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现有大学教材一般都存在刻板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将无法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缺陷。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紧跟实践发展,及时地、持续地更新和充实教材内容。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财经法规体系发生了重大改革等各种原因,教材往往有许多内容已滞后于现实实践。例如,全国自学考试会计专业审计学教材,其内容框架几乎还是以政府审计为主体来安排的教材,这类教材显然已不适应目前社会的要求。另一部分是以民间审计(独立审计)为主体的教材,但它们许多都是按照以前老准则编写的,还是基于项目审计思路的教材。时至今日,相关会计法规、审计准则、税务法规、财务管理方法和思路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审计各方面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2,高校教学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实用型、通用型、开拓型、外向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实用型要求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用型要求学生要有较宽的适应性,不限于某一行业、企业的经济监督和管理工作。开拓型要求学生不仅能胜任当前工作,还应具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外向型要求学生能适应对外经济发展需要,能承担国际交流项目的有关工作。加之审计实务的高度综合性特征,要求老师在组织审计课和的教学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审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适当扩展会计、经济学、管理学、法律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分析、各常见行业的业务等领域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知识体系,为毕业后适应实务界的需求作好准备。

3,由于学校教学是按照不同专业和学科分开来教的,其许多的方法、绪论等都是在某些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推断出来的:但相关实务工作都是综合了各相关专业的,其方法、结论等都不是在教材所给定的假设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往往出现差异。审计是一门实务性课程,作为审计课程教学的老师,必须要清楚这些差异,并在教学中尽量消除这些差异,或者明确告知学生这些差异及其原因。例如,一般教材都说“资产负债率越高。对债权人来说风险越大”,但现实情况却是,如果资产负债率太低,往往被认为是因存在信用问题而融不到更多的资金,相反,很多银行都是看到其他银行贷款给了某企业而作出也贷款给该企业的决定(这就是对信号传递原则的应用),从而使得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很高。但我们却不能说该企业的偿债风险很大,相反,有时其偿债风险甚至是很低的。其原因:一是银行贷款给企业并不希望其清算还债,而是期望企业以盈利还本付息;二是银行贷款给企业,说明了该企业的经营前景很好,经营前景很好的企业一般不存在偿债风险;三是由于债务“锁定”效应。贷款银行等债权人一般都会为防止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或经营失误而为企业出谋划策、代企业实施风险监控,退一步说,即便是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或经营失误,这些债务人也会出面帮助该企业渡过难关。

三、要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审计能力

审计的高度实践性特征,要求审计教学要采用和提练从审计实践中的一些典型例子,来进行真实生动的案例教学。在采用案例教学时。要求:

1,高质量的审计案例对保证案例教学良好的效果至关重要。而高质量的审计案例既不是教师“闭门造车”、“自编自导”的结果,更不是会计查账实务的翻版。审计教学案例必须是来自审计机构或审计师的真实完整的、具有典型性的、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妥善解决的当前案例,而不能是时过境迁的案例,或者是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凭经验甚至想象“设计”的案例,更加不能是想象编造的案例。

2,要准确地描述案例背景和学习目标要求,给予适当的相关专业知识的提示,让学生带着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信心及兴趣进入审计情境,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操作完后,老师要将案例的原实际操作过程和结果、及其所依据的原理和法规依据等,详细地告诉学生,并分析学生操作的差异及其原因。这样,就可以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必须从易到难,从一般情形到特殊个案,逐步深入。目前大多数案例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除了案例设计不真实或案例选择不具有典型性、以及受制于教师运用案例的能力和水平等原因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关键

的原因是,案例选择没有遵循从易到难,从一般情形到特殊个案,逐步深入。因此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必须做到,紧紧围绕训练培养学生的某一审计能力,有目的地选择一系列的案例,这些案例遵循着“从易到难,从一般情形到特殊个案,逐步深入”的原则而呈阶梯式排列呈现给学生训练。对每一案例要交代清楚案例的来龙去脉,案情进展,存在的问题,还应该给出最后的解决方法以及对会计执业界产生了哪些影响。这种案例要求影响越大越好,越详细越好。对每一模块的案例教学,课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使学生在对案例思考与讨论后进行总结和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起到检验和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

4,审计案例的答案往往不具有绝对统一的标准答案,但通常只有一个相对最为合理的答案。在对同一审计实务进行分析时。不同学生的判断或认定必然会有所不同。老师在组织案例课堂教学时,应当根据不同案例的特点,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根据学生认识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而给予适当的提示。同时,老师在组织案例课堂教学时,还必须注重对每个学生不同审计素质天赋的发掘和加强培养,如有的学生具有商业机会敏感特长、有的学生具有财务分析特长、有的学生对会计舞弊行为敏感、而有的学生则对制度敏感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天赋,是塑造不同审计人才的切入点,老师应当的组织案例教学过程中关注、发现和强化学生的这些才能。

四、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审计能力

篇7

关键词:职业能力 教学模式 改革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完善,传统的高密度、高污染的重工业产业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预示着传统的经济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这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带动了高职院校再创辉煌。高等职业教育改变传统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素质培养、职业关键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训实操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指导高职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组织改革的重要理念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做好教育服务,是指导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做好课程设置工作及开展课堂教学组织改革的重要理念。众所周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备相应职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而设置的一种教育类型。应关注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特别是汽车维修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按照现代汽车维修发展规律和要求,拓展办学思路,树立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教育服务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市场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教育体系;依托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要明确市场需要什么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必须深入企业,进行人才市场调研,确定人才的职业培养方向;还要深入汽车维修现场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进行岗位能力调查、分解,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任务。明确了需求,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才能构建,课堂教学改革才有方向。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对能力的需求去开发课程,构建既有职业背景又能满足能力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紧扣汽车维修实践能力、职业关键能力和养成素质的培养主线,融合课程中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教学内容,充分满足企业职业工作的任务要求。

(二)以就业为导向,帮助学习者成功就业;以人为本,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是直面就业、以人为本的专业教育。正如指出的:“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既会求知也会做事,既会处世也会生存。”因此其教育目标主要有两个:高就业率、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故其“核心任务是发展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习者最终符合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顺利成才就业。第一目标实现:按职业能力成长的内在规律,从养成素质培养到通识知识教育到职业技能训练,关键是职业能力培养,让学习者完成典型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实现学习者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转变,即具备汽车维修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帮助学习者出校后顺利就业。第二目标实现: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是具有特殊内涵的社会服务。

(三)重视产学研及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实训基地建设

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我国教学型高校发展经验表明:产学研及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职院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要重视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重视校企联合、合作办学,使校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基地,成为学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成为人才培养方式改革试验的示范性基地,最终达到以教学带动科研上水平、出成果,以科研推动产业上规模、出效益,以产业促进教学上质量、出人才的多赢目的。

二、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一)依照知行规律,构建高职工科专业知行交替的课程体系

以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的设置为例,从养成素质培养到通识知识教育、汽车维修技能训练出发,结合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要求,重新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就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是培养学生技艺、技能的重要环节。实训中心(基地)的建设应尽可能地模仿现场情境,必须能够满足学生反复训练的要求。同时在内容上要注重实践教学的真实性、现实性,注重真实的操作与训练。

1.从人的知行内在规律出发,设计好基础课(知)和实验、实训课(行)课堂教学过程和内容的组织形式。依照知行交替螺旋上升的规律,基础课(知)和实验、实训课(行)应该更紧密地交替进行,才有利于职业人才的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以往将“理论教学放在教室,实践教学放在实验室”的教学课程设置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理论教学具有完整性、连续性,过去基础课教学是长时间地单独进行。在长时间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讲授,学生常常是不知所云地被动去听,造成教与学脱节、知与行脱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知与行脱节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兼顾知与行的交替,设计理论与实践融合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依据知与行的互相推动、交替螺旋上升的规律,构建知行交替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2.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要采取多种组织形式。高职教育的课堂不应该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掌握技能的课堂。第一,倡导“检索式学习”。让学生带着工作任务广泛地查阅手册、专业书籍、典型范例;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确定目标,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并做出客观评价。它可以方便学习者在检索的过程中获取职业技能和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第二,设置“以解决问题为要求”的学习过程与方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是一天一题制,其主要学习流程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小组研讨问题,使学习者在完成有针对性的任务中具有更强的专项职业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广泛深入地研讨学习专题,“问题研讨式学习”开启了教与学的互动阀门,活跃了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教以学为主,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和组织形式

1.把握好理论教学的度,让学习者愿学。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重在应用,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融合必备的职业理论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讲什么;需要多少,就讲多少,理论教学渗透实践内容,不仅重视讲,更要重视练,重视知识的更新。如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是建立在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上的,它来源于企业一线的有关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构建学习单元,将发动机与维修的知识、检修技能、工作态度进行高度统一,成为学习任务,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课程内容是基于工作内容和认知规律而序化的。同时注重将汽车维修的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课程当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采用知行一体化课堂教学,让学习者会学。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实物演示教学,增加学生在理论课教学中的感性认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同步进行,教学地点在实训室,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动手;在实训课堂教学中实施“做中学”和“学中做”。

3.以生动的授课形式激活课堂氛围,让学习者乐学。理论课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如对那些专业术语,尽可能地采取通俗化的方式讲解;针对软件命令繁多难以记忆,可采取图标联想法;针对枯燥的命令选项和命令参数,可采取比喻法,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推动学生摸索新的学习方式。提倡“十分钟教学”,即教师的授课不超过十分钟,其余时间以学生练习提问或讨论为主。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项目式教学法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动手能力培养的系统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之一。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偏重于形象思维,在抽象符号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必须依据他们的这种特点因材施教,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思维逻辑。项目式教学法融理论知识于感性认识的活动中,方便偏重于形象思维的学生接受。它是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项目来组织的一种重实践的教学形式。该教学过程以任务引领的方式,在几乎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和为新知识提供载体。

三、小结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要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课堂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将“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式一体化教学、分组实践研讨”等教学法综合运用。让学习者“做中学、学中做”,并将实践中获取的经验和隐性知识,通过自主式互动或小组式的研讨上升成系统的职业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工作情景式教学法”“团队技能竞赛”等激励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的热情,使学习者快乐学习,教与学互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生动教学过程,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宗旨。要完成好项目式课堂教学,教师在课程组织的研究上,必须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支撑能力和后续的延伸能力融合于课程内容中,依据职业要求的技术工作设计为典型的工作任务,编成项目式教学课程

教育部高职高专汽车专业指导委员会2011年立项课题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QCJ10YB18

参考文献:

[1]赵亚辉,高明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研究.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2]张启英,马春龙,刘亚刚.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中国高校科技,2011(12)

[3]唐取文,李世业.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基础上的高职英语任选课课程建设探索.教育与职业,2009(26)

篇8

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相关活动,在以往施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加以优化调整逐渐转变为素质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在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电子技术 应用实训教学 创新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起始点,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时”教育思想,其实就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做了教育的终极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需求的人才标准也日益提高,更希望技工院校毕业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对现有的生产工艺、工作流程以及设计方案做出一定的改革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训教学在技工院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有些教师的教育思想较为传统,对实训教学不是十分重视,未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以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浅谈如何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调整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是工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基础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使学生了解生产制造工艺流程、仪器设备以及检测方法,能够在遵守电子技术文件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成电子产品的制作、焊接以及检测等工作,拥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积极地寻找问题,结合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在理论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培B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整体设计是对小型电子产品生产流水线进行模拟,设置出元件测试、装配、焊接以及调试四个工位,并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工作岗位标准。实训教学中每一个小组中的成员应当在2~3人,为了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实训达到教学目标,在实训教学开展之前需要编制出具体的实训进度表,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行轮换制度,使每一位同学的具体工作都在实训进度表格上有所体现,也便于对学生的实训效果做出评价。

在教学实训中是将项目制作当做核心工作,依据不同的工作岗位提出具体要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灵活地选用分层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二、优化调整考核方法,凸显创新能力评价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中应当遵循的目标是知识和技能并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运用知识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在考核工作过程中需要做到既考核知识也考核能力,以便于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考核工作中,检测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个性予以充分重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多样化的性格,对学生做出的评价要以激励学生提升创新能力作为目的。针对某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应当灵活地对其实训时间进行安排,适当地开展基本技能方面的考核工作,使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创新设计,在实训中培养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三、小结

综上所述,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就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教学实训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将创新思想稳固在学生的脑海中,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创新工作,展现自身的创新思想、技能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邹华东,陈小林,吴年祥等.电子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科技院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卢超,蒋媛,卢进军等.基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廊坊师范院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3]周登荣.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浅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J].攀枝花院校学报,2010(3).

篇9

在进入希望与挑战共存的新世纪之际,人们不得不思考:教育应该为新世纪培养怎样的人才?“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的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因此,作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面向全体,重视提高数学兴趣的培养,树立学生创造的信心和勇气。

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的提高。而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在设计好教师“引”的前提下,我还十分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

2、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现过程。数学本身是一门演绎性很强的学科,然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本着学生可接受的原则,教材的编排不可能十分系统完整,在教材中许多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等的发现过程往往没有详细完整给出,只是完美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研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改变驾轻就熟的“题型+方法”的教学方式,让启发式教学进入数学教学活动,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选择自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造,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

3、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通适用性,抽象概括性。中学数学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技巧型(如特殊、一般、消元、换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数法等)、逻辑型(如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反证法等)、宏观型(如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归纳猜想、整体化归、数学模型等)。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4、强化语言训练,促进信息交流,提高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当今世界上许多事物大多需要综合多门学科知识来解决,靠单学科知识就能解决毕竟是少数。数学学科本身具备很强的综合性,代数、三角、几何教材中综合了许多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

数学语言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形式,文字语言是数学逻辑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日常言,图形语言则是直观、形象、生动,符号语言简捷、抽象、精确、概括。“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离开了语言是无法学习并交流的。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如热爱、美感、羡慕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 5、重视数学应用,积极开展数学建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人的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理论的多少,也不仅在于其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学生性格活泼,既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又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喜欢学习有生动现实基础及将来从事“四化”建设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才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提倡做中学,通过问题学,着重从学生今后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

另外必须形成应用数学的强烈意识。首先,让教师进行应用数学方面的培训,开展应用数学的研究;其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深入实行调查,进行数学建模活动。因此,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可大幅度地提高解应用问题能力,培养国家更多的创新人才;再是,新教材中增加应用数学的内容;同时在各级考试中适当增加应用数学题的数量等,切切实实,让大家充分认识数学的巨大威力。6、注重心理指导。

篇10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而且要有创新意识和突破,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前提,它作为内部动力,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究的欲望,而探究又会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使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例如:讲解必修一“函数的概念”时,编了一句打油诗句:“一天三顿九大碗,一觉睡到日西下.”用来形容假期里某些学生“悠闲生活”.同学们哄堂大笑,都赞叹某些学生“能吃能睡”.在笑声中,学生明确了吃饭碗数与所吃顿数的关系:(1)变化关系:顿数变,碗数也变;(2)对应关系:当顿数确定了,碗数也随之相应确定.这说明顿数是自变,碗数是跟着变(因变).轻松介绍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巧妙引出了“函数的概念”.

又如:讲解必修五“解三角形”之前,问:谁能测量出教室外大樟树的高度?问题一提出学生便争相回答:爬树!能爬吗?爬不上树梢且太危险了.不行就砍树!能砍吗?太费劲且不环保,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这时因势利导,大家要知道它的测量方法,就要认真学好“解三角形”这一章,方法就在里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这样通过深入挖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学习效果显著.让学生时时处在“新情境遇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感受成功喜悦”的良性循环之中,时时让学生深深体验数学的美、数学的趣,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必定会越来越高涨.

二、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学习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立足于课本、立足于基础的原则,重视基础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析讲解,力争让每位学生听懂,这就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条件.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学习,我一贯反对学生死记硬背,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总是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有准确性、实质性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定理的产生、发现的过程.掌握其本质属性,弄清术语的涵义、用法,灵活地运用到数学问题解决中.

例如:讲必修一“指数函数”定义时,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y=a■(a是常数,a>0且a≠1),然后从各种函数中区分出指数函数.如①y=(-4)■②y=-3■③y=2×5■④y=x■⑤y=x■⑥y=2■.领会定义后,逐渐把定义引申到数学问题中.如已知y=(m■-3m+3)m■中,y是x的指数函数,求m的值.学生从定义的理解自然得出①m■-3m+3=1,②m>0且m≠1,从而可得m=2.

对于数学中的公式,不但要求学生记住和运用公式运算,而且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来龙去脉,将公式灵活应用.

又如教必修四“弧长和扇形面积”时,首先叫学生回忆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即C=2πr,S=πr■;然后通过画图展示让学生明白弧、扇形分别是圆周、圆面的一部分,所占比例都为(其中n为弧、扇形所对圆心角度数).因此弧长和扇形面积便能轻而易举地记住:L=n/360×2πr,S=n/360×πr■.学生通过过程性学习,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真正懂得公式的意义,掌握公式的应用.

这样学生通过过程性学习学好了基础知识,在头脑中会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就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条件.

三、注重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样化练习

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的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编者精心挑选的典型题目,中考试卷中的许多基础性试题都源于课本,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课本习题、精练、练实,在精练中理清思路、寻觅方法,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触类旁通.因此加强数学问题的多样化练习,对训练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桥梁、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一题多解.对于某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求它的各种解法,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加深和巩固,逐渐养成勤思考、肯质疑、爱动脑、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如:讲解必修五第三章习题:抛物线y=ax■+bx+c与x轴交于点(0,0)和(8,0),最低点的纵坐标为C3,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针对此题,我采用①“一般式”

c=064a+8b+c=0■=-3解得a=■b=C■c=0

解决之后,鼓励学生根据所给的点的坐标找出对称轴和顶点的横坐标,互相讨论尝试用“顶点式”和“两根式”解决,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得出了解答过程.

②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对称轴为直线x=4,即其顶点坐标为(4,-3),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4)■-3;将(0,0)代入得a=■.

③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设抛物线的表达式y=a(x-0)(x-8),将顶点坐标为(4,-3)代入得a=■.

从而比较判断出第二种方法最简单.

2.解题后的联想.在解答一道题后进行联想:结论是否可加强?是否可推广?改变某些条件,结论又将如何?

如:讲解选修教材圆锥曲线中抛物线的概念,因为新教材删除了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所以引出抛物线的概念就变得相当困难.由于学生已具备椭圆、双曲线、初中层面抛物线的知识,因此我由易到难设计了3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比联想发现抛物线的定义.

问题1:若点P(x,y)满足■+■=6,则点P的轨迹是?摇?摇?摇?摇.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得出上面式子表示两点距离之和等于6,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是椭圆.

问题2:若点P(x,y)满足■-■=6,则点P的轨迹是?摇?摇?摇?摇.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得出上面式子表示两点距离之差等于6,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解.

问题3:若点P(x,y)满足■-|y+2|=0,则点P的轨迹是?摇 ?摇?摇?摇.

从条件的含义看,似乎不是椭圆,也不像双曲线.学生此时有点迷惑,提示移项、平方、化简,一致得到轨迹是抛物线,因为它的方程是y=■,初中已经学过.

顺势引导,若把条件中的“2”改为其他数字(非零),结果如何?学生很快得到轨迹仍然是抛物线,只是方程中的数字不同而已.那么条件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呢?原方程即■=|y+2|,左端表示点P(x,y)到点(0,2)的距离,右端点表示点P(x,y)到直线y=-2的距离,等式表示两个距离相等.

由此类比推广,抽象得出抛物线的概念:到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