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体系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会计体系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管理;会计体系
一、高校管理会计概述
关于管理会计,其又可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它建立在各类数据的基础之上,由此展开整合与分析工作,能够为管理人员的决策工作提供参考[1]。基于管理会计工作,可以对高校财务数据展开深度的分析,并将其作为高校未来发展的基本指导,由此提升高校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与当前的数据信息时代融合起来。合理借助大数据资源,由此创建出高校管理会计体系,一方面可以深化管理会计理论,另一方面则可以推动我国高校财政体制的成熟化。
二、大数据与高校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分析
大数据可以视为一种典型的可再生资源,它可以良好的服务于高校管理会计之中,充分彰显出信息的价值意义[2]。当前多数高校也展开了有关于大数据的建设工作,随之会出现财务数据交叉利用现象。在此背景下,信息需求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同时也能够深化高校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但是,这对财务人员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具备对数据深度发掘与分析的能力,由此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利用数据作为高校的发展指导。在管理会计体系理念下,高度重视财务分析这一项工作,其最为核心的内容便是数据分析。伴随着大数据的持续发展,它已经使得高校管理会计突破了传统理念的束缚,此时数据的应用效率得以提升,彼此之间的关联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高校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一)高校管理会计概念框架体系构建
以高校为背景创建出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其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诸如环境、目标、职能以及信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借助于概念框架,可以充分彰显出高校管理会计的四大特征,具体有:(1)应当明确高校管理会计是一种典型服务职能的基本理念,其并不具备目的意义,事实上它是一个信息的提供工具,由此为决策者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2)基于高校管理会计决策,可以提升学校资金的利用率,在不影响教育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所需成本,并确保实际发展与目标不发生偏离现象。(3)高校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了管理信息的核心来源途径,基于沟通的方式能够为之提供大量富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服务于多个部门,从而打破部门之间信息隔绝的局面,基于整体化的高度共享方式为管理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员。(4)高校管理会计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它充分涉及到了预算、考核以及风险防范等多方内容。
(二)高校管理会计业务与技术体系构建
在展开高校管理会计业务时,需要考虑到技术相适性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灵活性”与“创造性”两大原则。从业务与技术两大层面考虑,其必须涉及到如下三方面内容:其一,重点突出业务,使其能够带来良好的效益性;其二,重大举措与业务,这主要集中在高校改革、政策落实情况等方面;其三,增强高校的服务能力,可以做好有关于部门治理等各项相关业务。在本文中,所提及到的高校管理会计也涵盖了一些核心业务,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具体为:预算、成本、项目、资产、收支以及社会责任。
(三)高校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的构建
应当明确的是,高校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的创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它主要涵盖了如下两方面内容:其一,基于高校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将其良好的应用于服务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创建出引导体系,从而发挥出价值效益;其二,以现阶段的高校管理会计为基础,由此做好总结工作,寻找到其中的优点并将其作为示范展示出来,通过合理的推广途径起到引导作用,并创建出典型案例库[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国内高校发展过程中,管理会计的重要性逐步彰显出来,它与财务会计以及预算会计地位相当。而要想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另外两部分内容,实现三者的良好融合,但又需要讲求适度分离的原则。基于此途径,可以改变传统方式下管理会计学术体系相对单一的问题,推动高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华宇.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6):50-52.
篇2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的管理会计体系沿用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概念范式,没能将中国情境的理论结构和工具特征等体现出来。因此,合理界定管理会计的概念内涵,明确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是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有效定位的基础。
1.管理会计概念的界定
财政部2014年1月的“意见稿”对管理会计的概念作了如下表述:“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2014年2月,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携手推出《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征求意见稿)》,对管理会计的内涵定义为:“管理会计通过全面分析并提供一些能够支持企业开展计划、执行与控制战略的信息,来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决策,进而创造价值,并保证企业持续性地成功。”我认为,上述概念界定均过于实用化,对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以及引导企业实践缺乏宽泛性、包容性与发展性。据此,我对管理会计概念尝试定义如下:“管理会计是指企业组织围绕信息支持系统与管理控制系统,以实现价值增值这一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这一定义可以简称为“一个目标,两个系统”,其好处是:观点明确,便易记忆,延展性强。概念中的“价值增值”是整个会计系统共同追求的目标,它体现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内在联系;概念中的“两个系统”,无论是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系统,还是管理控制系统,均以内部使用者为导向,这种对“两个系统”的表述较好地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作出了阐述。
近年来,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的管理会计倍受全球管理会计界的重视,如德国的弹性边际成本管理(GPK),以及法国的仪表板式业绩评价体系等。在法国的管理会计功能扩展过程中,主要采用坐标功能评价法加以体现。从大的方面讲,管理会计具有两种系列功能,一是经济计算功能和信号传递功能,二是生产、技术导向和组织导向的功能。如图1所示。
笔者的“一个目标,两个系统”的概念界定,可以将上述的功能坐标涵盖其中。作为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系统,类似于法国管理会计中的纵轴(经济计算功能和信号传递功能),而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类似于法国管理会计中的横轴(生产、技术导向和组织导向的功能)。笔者认为,这一概念表述不仅仅是管理会计内涵与外延的扩展,而是从以下两方面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提出具体的要求:一是通过企业实践活动中的情境依赖,促进管理会计的概念扩展与内容创新,从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本土化的原创性管理会计知识成果;二是将管理会计创新成果在企业实践中进行情境嵌入,使新的理念与方法融入到企业管理会计的具体活动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2.管理会计与相邻学科间的关系
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学科主要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管理会计以服务于内部管理为主,通过面向未来会计(future-oriented accounting)的经济活动行为来服务于现阶段的经营决策与控制;财务会计则是面向过去的会计(past-oriented accounting),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济活动。财务会计必须严格遵守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而管理会计则仅以满足会计决策的相关性为目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是相互转化的,有时传统的管理会计内容转化为了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而有时,一些管理会计的创新内容却是从财务会计的实践中萌生出来的。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桥梁,其关系就如同大海与陆地之间的“湿地”。学科之间适当的交叉与重复是必要的,否则可能会爆发犹如“太湖蓝藻”般的灾难;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将成本会计中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的部分内容归入财务会计,而将那些延伸出来的成本会计内容并入管理会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原本就是从成本会计中发展起来的,两者应当融合。这样,既有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也可以减少教学工作量,等等。笔者认为,成本会计应与管理会计并存,这是会计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体现。
(3)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针对这两者间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教材体系中,曾对管理会计的内容结构进行过调整,具体的做法:一是将原先的《管理会计》内容进行分解、扩张、改名,即将长期决策部分划归《财务管理》,责任会计独立成科,《管理会计》主要讲述短期经营决策及日常管理,更名为《经营决策会计》,全面体现会计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功能。这一学科体系安排最大的难题是无法与社会上公认的课程体系(如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衔接,给学生参加各种考试带来诸多不便。王斌等(2014)在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上认为,在现代企业组织的三大活动中,融资活动与投资活动属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而经营活动则属于管理会计的活动领域。这种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譬如,从管理会计角度看预算管理,则资本预算会存在争议;而从管理会计看企业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存在问题。
(4)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美国管理会计界知名度较高的学者亨格尔(Horngren,C. T.)在其《管理会计入门》(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一书的1999年版本中,将管理会计划分为决策管理会计、业绩管理会计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管理会计三个部分,增加的产品成本计算管理会计表达的就是内部控制的内容。我国有学者提出,内部控制应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并列,独立成科(李心合,2012),我赞成这种观点。这是因为,管理会计中的内部控制主要是以成本管理与成本责任预算为主而展开的一系管理活动,其本质上与真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有一定距离。
针对管理会计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各种争议,若想使其在短期内得以统一,显然是不客观的。笔者提出的以“一个目标,两个系统”为内涵的管理会计定义,在协调与沟通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方面能够显示出其积极的意义。一方面该定义避免了因过于拘泥学科之间的关系而影响了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随着实践中管理会计方法与工具的不断应用,认识上的矛盾自然就会消除,“智慧总会大于挑战”,到那时管理会计实务界及理论界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就会变得清晰。换言之,这是一种放下争议,加快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建设的权宜之计,尤其适合当前的现实状况。
二、管理会计的应用价值
根据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要求,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应该由市场说了算,然而现实状况是:我国管理会计的推行往往离不开政府,即是政府导向型的,而管理会计工具的选择又常常是市场决定型的,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比如,我国2008年开始颁布实施的内部控制规范的实际效果就不太理想等。因此,正确定位管理会计的功能与作用,有助于促进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广泛应用。
1.价值增值与管理会计本质
管理会计从本质上讲是企业组织的一种价值管理行为,它以经营活动为核心,目的是实现组织战略,创造组织价值。管理会计的价值管理是企业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从企业的内在价值考察,企业组织必须努力创造顾客价值。顾客价值指的是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它是感知利得(Perceived Benefits)与感知利失(Perceived Sacrifices) 之间的权衡。彼德・德鲁克说过,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管理会计就是要实现“顾客价值创造经营(Customer Value Added Management:CVAM)”。外在价值代表的是由外部投资者认可的企业投资价值,就上市公司而言,其直接的反映便是股票市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使企业价值管理上升至战略的高度,并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上加强价值的运筹,最终实现企业组织的价值增值目标。
要想实现“价值增值”目标,必须协调好股东价值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关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始于70年代,其出现在1984年弗里德曼出版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之后。弗里德曼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回答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对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在他看来,“利益相关者就是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集团和个人或公司目标所影响的任何集团或个人(Freeman,1984)。”现阶段,不能过于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企业角度讲,如果过分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可能产生诸多负面影响:(1)决策机制失灵。经营者缺乏明确的目标;(2)管理者评价困难。它会使管理者的责任界定产生困难,不利于管理会计工具的推广、应用;(3)缺乏面对市场竞争的主动性。管理者不愿意承受外部市场激烈竞争而带来的风险;(4)分配机制失效。有可能助长高工资、高福利等,最终使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拥护者呈增长之势。“尽管今天大多数的公司领导者或许将部分股东价值论和利益相关者价值论融合在一起进行考虑,但重心却显著地偏向了利益相关者价值论(弗里德曼,2006)”。为此,管理会计在强调价值增值的同时,既不能过份重视利益相关的利益,也不能忽略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
2.重视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长期以来,会计被确认为是一种信息系统,而忽视了控制系统的重要性。“一个目标,两个系统”的概念界定使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功能作用得以凸现。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是通过各专门委员会来加以实现的,如审计委员会、薪酬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等。具体路径主要是:(1)借助于预算管理的计划性,强化资金、成本等内部控制的效果。(2)积极防范风险。风险管理包括资金的风险防范,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以及不确定性引发的经营风险的控制。(3)优化薪酬激励方案。包括CEO业绩责任的制定要求;董事会的业绩考核标准;各个管理层次的业绩评价和激励补偿系统设计(如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奖励与补偿合同的制定等)。
从价值管理角度看,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主要是对价值管理活动的控制,具体包括:(1)价值创造的能力管理。一是战略定位。保证企业组织的战略方向不异化,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价值创造。通过作业管理反映价值、战略管理规划价值、业务战略创造价值、风险管理保护价值等手段,提升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效率与效果;三是价值链分析。借助于企业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及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将供应链管理向需求链转变,从单一企业的管理会计向企业集群的管理会计方向升级与优化。(2)价值流管理。价值流指的是企业内实现某一特定结果的一连串活动。管理会计控制系统需要对企业的价值流进行重构,减少价值流中的无效活动,一般可以通过全面质量管理(TQM)、业务流程再造(BPR)等手段加以甄别。价值流是价值链的扩展,是动态发展的。它强调顾客满意这一基本需求,并关注其价值贡献与价值流的横向联系(傅元略,2004)。(3)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企业价值增值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主要包括作业动因与成本动因等。从价值管理的角度看,作业动因是创造价值的源动力。成本动因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结构性动因(如规模、地点选择等)、执行性动因(如供应链关系、发生的次数等)。(4)资金管理。企业价值增值必须强化资金控制,管理会计中的资金管理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以及责任中心管理等中的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的管理。
当前,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功能建设的重心是强化管理会计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工具指引体系是重中之重。管理会计的工具指引具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管理层面的整合;二是方法层面的整合。管理层面的整合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战略管理层面。价值管理应完成四项任务:绩效工具、获利工具、衡量尺度和报告手段;第二,管理控制层面。包括内容有:计划与预算、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税收管理、存货管理,以及内部报表管理等。第三,日常管理层面。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的一些基础工作(如收集预测决策、业绩评价与管理、战略成本分析等相关的信息与资料),为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有效决策提供保障。方法层面的整合是对已有管理会计工具层面的整合(即存量整合)。在管理会计方法层面的整合上,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三种对策:一是相关工具间的整合。它所展现的是一种适用于任何企业的共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它是与企业组织情境无关的方法体系;二是某种工具内部的整合。通过借鉴、学习、消化与吸收,将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嵌入于企业实践,或改造已有的管理会计工具,以提高管理会计的效率与效果,这是一种情境相关的工具整合,它强调情境嵌入;三是以创新为导向的整合。通过对典型企业的案例研究,尊重和保护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自发性、原创性,并据此进行经验总结与提炼。这也是一种与情境相关的工具整合,它强调情境依赖。
3.借助于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夯实企业组织的管理基础
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信息支持系统,是一个通用、客观、透明的精细化价值驱动因素(value drivers)分析与决策的信息平台(王斌等,2014)。它通过经营活动、流程设计与再造,以及作业活动分析等,对这些经济活动进行成本计算,收集、整理各种管理所需的各类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如产品成本信息、产品及作业质量信息、时间信息、产品及顾客满意信息等),支持企业的管理者识别、判断其有效性,以服务和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以房地产企业为例,通过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对房地产企业进行价值认别,可以增强企业价值增值的效率与效益。对于以快速周转为盈利模式的住宅房产开发企业来讲,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地块的获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以及销售回款的项目周期管理等各个环节,即要求以快取胜。而对于以采用高端特色产品开发为盈利模式的房地产企业来说,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产品本身的位置、设计理念、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盈利模式同样存在差异,商业地产通过其持有的物业的租金和物业的增值来获利。因此,与商户的合作管理变得十分重要。不同的商户在盈利贡献方面的情况是地产公司衡量不同客户赢利能力的基础。由此可见,信息支持系统是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与保障。
从价值管理的构成要素来考察,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系统表现为价值信息的管理,具体包括:(1)价值信息的标准制定。战略导向的价值信息标准是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行动基础或指南,可以按业务计划、财务指标、预算方案和定额标准等形式加以规范。(2)价值信息的比较资料。指的是实际价值信息跟踪系统与标准信息进行对比所反映的差异额调节与控制的资料。(3)价值信息评价资料与结果。根据企业的情境特征开展价值信息的分析与评价,常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有未来现金流折现(NCF)、平衡计分卡(BSC)、经济增加值(EVA)等。(4)价值信息的报告内容。具体包括管理会计的报告体系是按产供销环节,还是按投入产出环节,抑或是按内部控制环节来进行设计,此外,报表结构及其编制分析如何开展,等等。譬如,从资金管理角度考察,可以设计并编制一份“授权批准控制表”,如表1所示。
表1中需要明确的几点是:(1)应当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范围。尽可能将所有企业的经营活动都纳入其中。(2)明确各层级的授权主体。对于不同的管理层,必须按业务的重要程度、金额大小等加以设定,并据此规范其审批权限。(3)强化责权利对等原则。通过授权程序控制,各级管理者能够认清自身的责任,并自觉地与其利益挂钩。总之,这种制度的目的是增强资金管理的可视性与有效性,通过公开授权批准流程,使每一位管理者与员工均了解,一笔经济业务需要经过那些程序并由谁来批准,明确批准的先后环节与秩序等。
管理会计方面的报表还有很多,常见的主要有:(1)资金分析报表。如借款还款进度表,担保抵押表,银行账户和银行印鉴管理表,按银行开立的存贷款利率表等。(2)应收账款分析表。(3)存货分析表。从存货分析来看,企业并不想留有大量的库存,但由于管理薄弱,导致库存增多。很多企业认为,把产品销售出去就不是库存了,其实应收账款在到账之前,还不能算企业的销售收入,因此,应收款就是企业的库存。另外,投资,无论是厂房、设备还是期货、股票等,是一个数量很大的资金库存。企业库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流动资金),当库存逐步增加时,就会影响到日常支出,而现实中,一些企业家往往到了资金链断裂才会意识到库存问题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的一切价值管理活动已经转向顾客价值创造经营,即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来获得企业的价值增值。以“一个目标,两个系统”来界定管理会计的内涵与外延,可以增强企业组织的权变性特征(这一概念不仅适合于营利组织,对非营利组织也同样适用)。一方面,管理会计表现为给组织单位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又直接参与组织的过程管理与控制。这种顾客价值创造经营体系增强了管理者的自组织能力,进而提高组织目标的实现效率与效果。
篇3
[摘要]管理会计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并随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实践而不断充实和完善。但是管理会计学一直存在许多重大而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管理会计学的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及课程体系应如何架构等一直妨碍着对管理会计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对三种典型的管理会计学教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阐述了自己的认识。[关键词]管理会计学企业核心能力作业链价值链管理会计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并随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实践而不断充实和完善。但是基于管理实践而产生和发展的管理会计学一直存在许多重大而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管理会计学的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及课程体系应如何架构等一直妨碍着对管理会计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管理会计学之所以引起人们的争议,主要在于其管理对象和目标的不明确。不同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内容体系。目前在理论界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型课程体系;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以竞争优势的获得为核心,以价值最大增值为目的,站在战略角度架构管理会计体系。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型管理会计课程体系。作为企业会计两大分支之一的管理会计在当代会计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管理会计学纳入到高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成为必然,如何设计和构建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管理会计的内涵并能够学以致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从学生学习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管理会计课程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大军老师、牛彦秀等老师编著的《管理会计》(一)背景资资料管理会计的产生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标准成本系统是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过度的分界点,成本性态分析则是管理会计的起点,因此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余绪婴)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更为重要,作为对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学对成本的分析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二)内容体系全书以现代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阐明以企业为主体,密切联系现代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评价等职能,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操作技术。本书第一部分交待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传统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讨论了管理会计各项职能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序与具体操作方法。最后集中介绍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三)我认为本教材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现代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在内容的组织、体系的安排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真正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而且本书相对于传统的管理会计教材新增加了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站在前沿的角度介绍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应该说是传统教学型管理会计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会计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对企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胡玉明老师编著的《高级管理会计》从环境入手,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了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一)背景资料当我们步入21世纪,我们面对一个崭新的经济环境,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上看具有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的特点;从微观上看,人类社会将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有三种力量,它们或者独立或者合在一起,正在驱使今天的企业越来越深的陷入令多数大董事和经理惊恐的陌生境地。”(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1998)。这三种力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C,即顾客化(Customers)、竞争化(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面对这样的宏微观环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分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比竞争优势更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即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二)内容体系胡玉明老师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培植和提升,构架了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在第一部分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本管理会计的新发展,讨论了21世纪成本管理会计会计主题的转变,构造了21世纪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构架,并以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依托分析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企业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第二部分对质量成本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人力资本管理会计、企业激励机制与经理人激励报酬设计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展示了中国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制度的变迁及特色。(三)这种课程体系应该说以环境作为论述的起点,突出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全面阐述了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诊断、分析、培植和提升服务的方法,即采用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并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企业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介绍。有助于促进企业竭尽全力,鼓足干劲,沿着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塑造企业核心能力,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21世纪的高级管理会计来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站在战略角度架构管理会计体系自由贸易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使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要求企业进行顾客化生产,采取差异化战略。孙茂竹老师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站在战略的角度构架了管理会计体系。(一)背景资料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并将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分解为若干战略性相关的价值活动。每一种价值活动都会对相对成本地位产生影响,并成为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基础,供应商通过向企业出售一定产品对企业的价值链产生影响而企业通过向顾客销售产品又影响买方价值链,基于此我们将此概念推广并根据经营活动的有机联系,将价值链分为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就是把供应商和顾客分别视为一个整体,它们之间通过彼此出售和购买产品的各种联系,构成的一种链条关系,这一关系可以向上延伸至最初原材料的最初生产者(或供应商)也可以向下延伸到最终产品的最终用户。这一概念将最终产品看做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是作业链中的一环或几环。这样企业可以从最基本原材料的取得到最终产品使用后废弃这一整体价值链的层次上分析产品的成本和收益,从合理分享利润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横向价值链是指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所有在一组相互平行的纵向价值链中处于同等地位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具有潜在关系的链条。企业内部价值链是纵向价值链分析和横向价值链分析的交叉点。它是提供给顾客的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与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一致。对该价值链形成的认识使企业的管理深入到作业这一层次,使企业能够在所有环节上对资源的耗费进行控制,提高价值增值水平,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二)内容体系首先将管理会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把管理会计分为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的企业管理会计和只对特殊情况适用的的高级管理会计。第二层是按价值链结构把企业管理会计分为战略管理会计和战术管理会计两部分,其中将企业纵向和横向价值链分析作为战略管理会计内容,内部价值链分析作为战术管理会计内容。第三层是战术管理会计部分将内容和方法结合起来并体现不同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在章节上可以分成理论部分包括理论框架和价值链分析原理、价值链分析包括横向价值链和纵向价值链、决策分析包括品种决策分析、生产组织的决策分析、营销管理决策分析、服务管理决策分析、人力资本的决策分析。预算的编制和控制、管理会计报告和业绩评价。(三)作者发展了波特的价值链概念,把企业内部价值链看做是提供给顾客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与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一致,进一步发展了纵向价值链观点,认为纵向价值链是指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并提出了横向价值链,认为这种横向联系实际构成了产业的内部联系。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以竞争优势的获得为核心,以价值最大增值为目的,站在战略角度架构了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我们学习和应用管理会计学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上述不同管理会计学课程体系得分析,我们觉得在不同情况下,基于不同的考虑出现的管理会计学的课程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站在战略的角度构架我国管理会计学的课程体系。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管理会计学学科体系不规范,很多教材实际是管理会计方法和内容的混杂体,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把其内容串起来,体系残缺的事实面前,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站在战略角度重新构架的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文献:[1]吴大军、牛彦秀、王满编著《管理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胡玉明著《高级管理会计》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3]孙茂竹姚岳编著《管理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孙茂竹著《管理会计的理论思考与架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篇4
1.管理会计的概念
要研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首先要对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加以界定,这也是管理会计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论题。只有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才能更好与其他学科进行区分,进而构建出一个富有逻辑性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对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界定,不论是国际上进行广义与侠义的划分,还是国内的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划分,大体方面都是一致的。笔者认为从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来看,它都是将来趋于广义的管理会计,不再局限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而是融合诸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统计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结合能为管理所服务的各种方法,以更好的为提升企业价值所服务的管理学科。
2.财务会计的定义
西方学术界单独对财务会计的严格定义不多,但对于财务会计的本质概念,西方学术界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论点主要有:艺术论、信息系统论、服务活动论、历史信息论等几类观点。直到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第4号报告中指出: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它在一定的范围内,持续性地以货币定量的方式提供企业经济资源及其义务,以及改变那些资源及其义务的经济活动(AICPA1970)。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最初是从财务会计派生出来的, 并从两方面对财务会计进行了突破,即复式记账原理与货币时间价值,与财务会计并列为会计学科的两大领域,自然与财务会计有所区分。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主要有以下区别。
管理会计为了反映企业整体及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经营状况,所以其核算主体一般按责任单位进行细分,进而满足企业进行预测与经营决策之前的财务与非财务方面的分析。介于管理会计的未来性,及所涵盖信息的广泛性,以及度量尺度的多样性(货币、产量、时间、成长性等量度),在进行信息处理时需要用到更多复杂的现代数学方法,结合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得出对经营决策有用的结果。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虽然从狭义上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两个分支,但在实践中二者并非完全独立的,而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主要如下:
(1)总体目标一致。
(2)服务对象的契合。从企业“经济增加值”的角度来讲,不论是对外的财务报告还是内部的核算监管活动,都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只是服务的侧重点不同,不能将其对立。二者相互配合、补充,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3)主要资料来源具有交互性。管理会计为了更好地规划和控制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管理活动,作出相关管理决策,必须取得大量的资料,包括各类财务信息以及相关的非财务信息资料,其中财务资料为作出预测决策等的首要信息依据,由都是财务会计的产物。
三、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动态环境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乃至其他相关学科均不再是独立运行的,其边界已由清晰固定变为模糊的发展的。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围绕价值提升与价值管理的本质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整体融合。横向上,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相关学科进行融合,并结合统计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充分运用各自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实现理论、技术与实践的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的创新与一体化建设;纵向上,以战略导向及价值链为基础,将价值链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的管理会计进行整合,三者本质上都是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的,相互统一、促进,形成新的管理会计综合体系。
总之,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围绕企业价值提升的本质,经横向学科整合与内部纵向整合,理论、实践、技术、方法等融合的综合管理会计体系,更好地指导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余恕莲,吴革.管理会计的本质、边界及发展[J].经济管理,2006,06.
[2]王扬.财务会计的本质和特征一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2.
篇5
一、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意义
1.有助于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在会计界有人认为管理会计还是一门不成熟的会计学科,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这与管理会计尚未形成前后一贯的理论有关。要想更好地开展管理会计工作,需要我们有准确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来加以指导。因此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对于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有助于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翻开中外各种管理会计教材及专著,虽然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但各自的体系还是有许多的差别,这与过去人们对管理会计的传统认识有关,似乎就应该如此。其实,这也是由于缺乏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进行系统研究造成的,这样长期下去,不利于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
3.有助于制定较为合理的管理会计原则,规范管理会计行为。管理会计原则是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实践的桥梁,同时也是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延伸。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才有可能制定出前后一贯,自成一体的管理会计原则。如果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缺乏研究,那么制定出来的管理会计原则必然是片面的,甚至是违背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其生命力及影响就会受到限制。
4.有助于对管理会计理论各要素作出科学界定。在人们对管理会计理论要素认识尚不明朗,对管理会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认识不一致的情况下,系统地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从内涵到外延上对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加以界定,便于人们更准确地应用,同时也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
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是指构成管理会计理论的必要因素。其内容有哪些,说法并不统一。第一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1.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2.管理会计的本质,3.管理会计的目标,4.管理会计的对象,5.管理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收入、成本、损益、现金流量等,6.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注:宋献中《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会计研究》1995年第11期。)第二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1.起点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对象理论。2.基础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原则理论。3.管理会计核心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原则理论。4.管理会计实务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程序方法理论,管理会计具体实践。(注:劳秦汉《论管理会计》,《财会审论坛》1995年第4期。)第三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1.管理会计的目标。2.管理会计概念,具体指计量、传送、信息、系统、规划、反馈和成本性态。3、管理会计原则。4.管理会计技术。(注:陈今池编著《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第302—303页。)
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要能体现以下基本思想:第一,要有时代特色。管理会计自产生到现在不过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但它的内容变化很大,今后还会不断更新。因此,在理论上要有时代特色,而且能预示其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能容纳下其发展。第二,要前后一贯,具有逻辑性。要避免传统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严密、前后一贯性差、逻辑性不强的毛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对各要素按照其内在逻辑进行排列组合,而不是任意凑合。第三,要有一定的包容性。管理会计是一项世界性的企业管理语言,因此其理论结构的要素应能够包容得下各个时期中外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有以下一些内容:1.管理会计的本质,即管理会计概念,2.管理会计对象,3.管理会计职能,4.管理会计目标,5.管理会计任务,6.管理会计环境,7.管理会计假设,8.管理会计原则,9.管理会计道德,10.管理会计哲学,11.管理会计文化,12.管理会计程序,13.管理会计方法,14.管理会计行为。
1—5项我称之为基本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它阐明管理会计是什么,干些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要完成哪些任务。
6—9项我称之为规范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它说明管理会计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一定的规范约束下开展活动的,它是基本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的延伸与发展。
10—14项我称之为行为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管理会计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管理会计哲学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脱离不了管理会计文化的影响。管理会计程序虽然多变,但每一项具体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基本程序的,管理会计方法是管理会计实践的有力工具,管理会计行为是一切管理会计理论的充分体现。
构造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的逻辑起点,我认为应当是管理会计的本质。上述列举的三种观点均不以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因为只有管理会计的本质才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只有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才能把其它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构造出一个具有逻辑性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只有科学地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才能真正将管理会计与其它管理活动区分开来。管理会计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科学,就在于它把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自己研究的根本任务,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中的其它要素难以起到这一统率作用。
只有科学地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才能知道管理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对管理会计本质认识的正确与否,必然会对管理会计其它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及整个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造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教授在研究空间理论结构时,首先从会计的本质开始。(注:利特尔顿著《会计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这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也应从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管理会计理论的核心,应当是管理会计目标,但管理会计目标是由管理会计本质决定的,而不是管理会计目标决定管理会计本质。这一点必须明确,在构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时应摆正这一关系。
管理会计本质是管理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决定管理会计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特点,是决定管理会计发展的那种基本规定性。我认为它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它是一个以提供经营管理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系统,它是现代会计的新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最能动的会计管理活动。市场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科技水平越高,管理会计越成熟;经营管理越复杂,管理会计的内容越丰富。
三、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的定性描述
1.管理会计本质(概念)。管理会计以现代经营管理学为理论基础,广泛利用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其它部门提供的经济信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产生出许多新的管理会计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并直接参与经营管理。
2.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什么,众说不一。我认为管理会计对象是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会计信息,协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经营管理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职能是管理会计的内在功能,即它能发挥什么作用。管理会计职能随着管理会计工作和理论的演进在不断发展。我认为目前管理会计职能主要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考核经济责任,反馈经济信息,参与协调组织等。
4.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目标是管理会计运行系统的目的,以及所需达到的基本要求。它对整个管理会计系统的有效运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管理会计目标是管理会计本质的能动体现。管理会计目标既有总的目标,也有具体目标。目标要定得科学合理,要让管理会计人员争取能够达到,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确实能有所贡献。
5.管理会计任务。管理会计任务是管理会计人员应完成的工作,应负的责任。管理会计任务是由管理会计职能和目标决定的,管理会计任务是否合理,对于管理会计目标的实现,对于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管理会计任务应结合企业实际,要具体明确,尽量量化,做到可以考核,以便激励管理会计人员开展工作。
6.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是指对企业管理会计活动及其发展产生各种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客观条件和状况。主要是指管理会计的社会环境。它主要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素质、管理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完备情况的影响。
7.管理会计假设。管理会计假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或制约条件,是对客观情况合乎逻辑的推断。管理会计假设主要有:管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责任主体、相关范围、货币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会计信息的近似性、币值可变化、计量多变性、方法灵活性、重置成本计价、未来可预计、机会成本、未来收益与成本的确认与配比等。
8.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原则是管理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准则,是规范管理会计活动的指南。管理会计原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一般的管理会计原则和具体的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原则的制定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要在对管理会计有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来描述其各项原则。
9.管理会计道德。管理会计道德是管理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着管理会计人员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管理会计道德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它具有丰富的内容,是管理会计原则的必要补充,是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精神境界的重要营养。管理会计道德着重解决管理会计人员所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协调好管理会计工作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身心灵世界的关系,求得一个最佳的平衡。
10.管理会计哲学。管理会计哲学是从管理会计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生长”出来的,但它又是超越管理会计学而上升到更高理论层次的实践哲学。管理会计包含着哲学,管理会计需要哲学。因为它使人们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形成了更高的理论概括,进而为管理会计实践提供更高的理论指导。
11.管理会计文化。管理会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长期培养和倡导,在长期的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表现形态的总和。管理会计文化反过来影响管理会计工作及管理会计人员的行为。管理会计文化建设对管理会计活动将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12.管理会计程序。管理会计程序是指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所采取的步骤。可以分为总体的管理会计程序和具体的管理会计程序。总体的管理会计程序即管理会计循环,它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循环相配合。具体的管理会计程序即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步骤,因工作内容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要结合企业具体实际加以确定。
篇6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职能
1.管理会计的概念。管理会计就是对企业或者经济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和规划,它将会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也在不断变化。同样,会计活动在全球领域内也在快速的发展,作为会计的一种,管理会计也随着经济环境的不同而不断产生新的概念框架。在经济学上,创新意味着不断有新的组合出现,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变化源于企业环境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
2.管理会计的组成。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是管理会计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成本会计,顾名思义就是指为了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费用的会计活动。控制就是通过反馈原则达到目的,管理控制可以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是高级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要素。
3.管理会计的职能。管理会计基础来自于现代科学的管理思想,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建立起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此过程中,管理所需的各种信息得到编制,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对企业资源的最优化使用作出决策,最终使企业的经营目标得以实现。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全面提供管理信息、客观预测经济前景和能动参与经济决策、切实规划经营目标和有效控制经济过程、严格实行绩效考评。
4.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演变。早在1本文由收集整理9世纪早期,西方一些诸如铁路、矿业、钢铁等行业就针对成本会计进行管理,在信息需求外开始对企业内部特定信息提出要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尤其是跨国企业的出现,对成本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出现的发展。进入新世纪,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新经济环境相较原始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管理会计技术方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前期规划技术方法、过程控制技术方法、绩效评价技术方法发生了不同的变迁。
二、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现代管理会计所用的方法是分析性的方法,它是通过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流动,动态的管理控制它的对象。
1.决策系统中的作用。现代企业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强调生产、质量、销售等活动的最优配置利用,恰恰这就是管理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这种管理会计和企业经营的内在、外在联系在决策和规划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企业在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时,都需要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以便从中选择成本最低或者利润最高的方案,管理会计在这些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
2.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现实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同理企业中也是存在很多风险。在经济环境中,风险是有两面性的,它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益,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管理会计可以从企业长久战略研究中发现分散风险因素,为企业投资组合提供参考,进行最优组合选择,寻求最低风险,最大报酬。
3.经济控制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管理会计可以切实规划经营目标,编制全面经营预算。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预算能够控制生产秩序、调度方案,而资金预算就是管理会计活动的重要职能。通过管理会计活动,弹性预算、概率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资金预算方法能够合理组合,达到完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控制的目的。
三、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日显重要。然而目前,管理会计只在部分地区或部分企业中零星地应用,并未形成一个应用体系,因而也达不到真正改善企业管理的目的。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脱节。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又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承包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个阶段,这些制度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缺点。之后,尽管我国进行了多年的企业体制改革,但企业受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影响还依然存在。同时,还受现阶段不完善的金融体制和价格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程度是与其经营机制紧密相联的,企业的经营目标仍只注重短期效益,因此,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2.管理会计受到环境变化的挑战。从上个世纪到现在,管理会计一直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近几年经济环境变化的频率加快、电子商务的出现,管理会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新的经济环境催生了新的管理伦理和方法,一些老的管理会计理论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在的企业经营活动,管理会计理论不得不进行创新和改进。
3.缺乏管理会计师队伍。在我国企业中,管理会计基本上都是由国家专门给的部门来负责,专门的会计机构很从业人员很少,也没有专用的管理会计师队伍,这样管理会计理念无法传达给一般企业的会计岗位,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四、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措施和办法
1.推进体制改革。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才能不断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通过进一步明晰产权,划分权责,建立企业发展形势定期预测分析制度,以及定期收入分析和定期成本分析制度,使企业能够真正自主运用管理会计,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可以通过预测分析和决策分析,对预算进行全面编制,使责任会计制度得以建立,成本控制得以实行,为企业管理提供需要信息,真正从集约化经营的意义上强化企业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篇7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应用实况;思考
在上个世纪初期,管理会计的概念在西方国家被提出,在70年代其在我国得以起步应用,但是财会人员对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专研得并不深入,那么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不广泛这也是实际状况。其实管理会计工作的全面落实能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那么致使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提高其在企业应用的效率?这些均是值得思考以及被探讨的话题。
一、浅谈管理会计的定义
从类别上讲,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体系中的一个大型分支,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财务信息以及经济信息采集、分门别类,最终使各类信息资源实现统合的目标,为企业管理阶层决策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凭据。管理会计能够对企业正在经营或者是预要经营的业务进行全面的掌控与审评[1],从而为企业效益的保值增值提供辅助动力,协助企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标。
二、论述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不充分的原因
(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分离
由上文简要的论述文明了解到管理会计起源于国外,并且在某些经济与文化的冲击下,其在与我国经济市场磨合一个世纪的进程中理论体系基本健全,但是部分理论与定量工具应用与实际环境中时将各种缺陷纰漏出来。例如尽管精准性与合理性特征的回归分析法、线性规划法这些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中被大力的提倡,但是实际上上述技术手段应用的频率微乎其微,主要是由于计算流程过于繁杂化;当然会计人员主观意识的淡薄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匮乏也是致使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大因素。此外,在各大院校尽管在会计专业中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但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的延续使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缺乏实践能力。
(二)管理会计体系缺乏规范性
目前,我国会计领域依然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以及组建相关的管理会计行业组织,此时大多数企业中都没有设置与管理会计有关的工作机构或工作岗位。在教育领域,管理会计课程与其他财务专业课程相比较,理论体系更显单薄化,企业财务人员一门心思的编写各个时期的财务报告,没有对会计管理提出规范性的标准。
(三)人员对管理会计意识不足
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制要求企业企业管理者不仅仅要会管理,还要掌握经营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是很多企业管理者与上述标准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管理会计组织与体系建设方面做得不到位,对管理会计人员教育与培训的力度不强。
三、探究提升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实效性的策略
(一)提升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效率
对现行的管理会计教学体系实施改革与调整措施这是首要的项目,也是最为基础的,基于高效管理会计学科普及的现状,对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交叉的内容采取删减的手段,以达到彰显管理会计特征的目标;此外,管理会计重点工作应该落在拓展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现状方面上,此时拓展的方式应该是科学而规范的;再者,强化管理会计在第三产业中拓展应用的理论及实务介绍的力度,让管理会计学科的理论知识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而不断的被调整与充实;定期的开展管理会计典型案例探讨活动,归纳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实践经验并使其升华为理论,案例探讨活动开设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这样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之时才能依照行业发展的规律,做出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建立健全规范化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
我国会计界应该有选择性的吸纳国外的成功经验,继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特征,创办一个专业化的管理组织机构,定期的对管理会计的教研人员与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创建与管理会计相关的书刊、开展课题研究等。管理会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将管理会计有效的推广与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与此同时对管理会计的在企业中的职务进行精确的定位;在管理会计机构的全力协助下,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必然实现完善的目标,此时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中有效的把本企业发展实况与理论整合在一起,为会计人员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内容。
(三)提高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与人员素质
首先,企业领导应该深刻认识到企业的壮大发展与企业管理体系中的管理会计内容是息息相关的,主要是由于该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是仅仅环绕成本、效益、资本三方面落实的,能够对企业过去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对现行发展实况进行有效的管控、对未来发展的局势进行预测与规划。
为了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业务技能水平,,定期的、持续性的开展教育活动是有效的,协助他们对管理会计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与透彻的理解,积极而有效的将实践与理论知识向相整合,不断的对市场环境进行探索与分析,对现有的管理知识不断的更新,紧跟时展的脚步,使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发展与运行中随处可见。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任何一次革新都是建立在企业实际经营需求的基础上的。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环节所需的信息资料[2],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为企业发展战略方案的拟定与实施提供必备条件。积极构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平台,使其与财务会计成为企业管理的得力助手,为企业健康高效发展添枝加叶!
参考文献:
[1]郑岚.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J].财经界(学版),2011,09:188-190.
篇8
关键词: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企业文化
20世纪末,我国中小企业作为一股新生力量迅速发展,它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腾飞。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的良机。但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更加需要企业内部管理的支撑,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其内部管理水平。我国许多企业会计管理方法是借鉴西方国家管理经验而得来的,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体系还不完善。随着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内外部的竞争压力加大,我国落后的管理会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企业持续经营的目标。另外,经济改革步伐加快使得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地位更加突出,它在企业管理中的不可替代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
1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1.1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有很多,狭义的管理会计定义有: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人们认为管理会计只为内部经营者提供计划与控制所需信息;在1958年,管理会计被定义为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处理经济信息以便管理人员制定合理计划;1982年时,认为管理会计是一种收集、分类、总结、分析和报告的系统。而广义的管理会计概念主要包括:(1)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活动;(2)既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又为外部非管理集团服务;(3)是一个提供解释和计划需要的货币和非货币信息的信息系统;(4)在内容上,既包括成本会计,又包括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这一专业用词,于1952年被正式提出。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是一种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处理并分析企业过去的或者未来的经济资料,达到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经营目标、提供计划、做出一系列决策的目的,使企业完成经营目标。”我国的汪家佑(1987)先生对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是西方企业为了加强内部控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对控制经济过程所需的所有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搜集管理者所需计划和控制的全部信息,围绕着成本、利润、资本三个点,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计划将来的一个手段,是会计的一个分支。”管理会计的产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它对会计信息的确认、总结、归纳、计量,可以将信息分析成不同的方案,帮助领导者作出决策。
1.2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一般包含以下几点。预测经营前景职能:管理会计通过对外部环境的了解,同时考虑经济规律的影响,参照企业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预估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变化趋势并形成不同的选择方案,帮助领导者了解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规划经营目标职能:我们一般认为规划是个人或者集体基于对未来整体性发展而制定出的比较远的计划,是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案。管理会计上的规划是指通过分析和了解数据,编制各种预算和计划,然后将不同的经营目标划分到不同的预算计划中去,合理的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同时也为企业后续的绩效考核奠定基础。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考核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评价员工工作效果是否良好,在工作过程中是否达到既定要求的一种评估制度。在会计责任制度的监督下,管理会计可以在一个经营活动完成后,将企业实际业绩与事前预估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是否有较大差异。
1.3管理会计的内容
管理会计的内容一般包括预测、决策,也包括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其中,我们将预测和决策称为预测决策会计;中间两个我们称之规划控制会计。最后一个为责任会计,这三者之间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或者统一,而是两者同时包含,在矛盾中相辅相成。预算决策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它主要是发挥经济预测和进行经营决策的功能,它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规划控制会计是指在已经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指导方针的前提下,对执行方案的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督和控制,使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责任会计是指在企业经营时,将企业内部各部分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层次,明确各层次的相关责任,各自承担义务和职责。
2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2.1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现状
在国外,管理会计的应用程度非常高,管理会计这个理念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根据某项调查发现,世界五百强的公司非常欢迎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加入。在2006年,美国劳动部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发现:美国绝大部分财务工作者都在管理会计岗位,在他们的工作时间中,70%的时间用来做决策性工作,比如首席财务官(CFO)等;而在我国,85%以上的财务人员只是单纯的从事财务会计职位,在他们一天的工作时间里,超过半数的时间都用来记录会计信息并且核算,并没有体现管理会计的决策作用。
2.2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2.1企业未形成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价值观,相对统一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在统一价值观的指导下,企业成员才会形成统一、清晰的工作标准,从而达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完成企业使命。在我国,企业对企业文化并没有特别重视,很多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他们将注意力放在企业利润的提升上,对企业的文化形成毫不在意。
2.2.2实际工作中对管理会计的应用重视不够
管理会计随着改革开放从西方引入中国,这么多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非常频繁,经济发展也很迅速,但管理会计却没能正常发展。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没有被领导层重视,这直接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发展。没有管理层的支持,财务人员即使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没有机会表露出来,管理会计也就不能够崭露头角。
2.2.3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健全
自从我国引入管理会计以来,我国大部分学者都忽略了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一门学科想要得到推广,首先就要构建其理论体系,用理论的推广带动实际的应用。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管理会计无法做到全面推广,多半是因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目前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缺乏必要的经验,在实际应用上很难操作。
2.2.4不具有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
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一般从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来考虑,这三个方面关系着管理会计的发展。在经济环境方面,从整体来看,因为国家间政治问题的时有发生,导致政策不稳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比较迟,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管理会计的发展因此会被限制。在法律环境方面,我国法律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某些方面依然留有空白。同时,“权大于法”的现象也限制了部分有效信息的传递,使得管理会计无法获取所需信息,也就不能正常发展。从文化环境来看,企业的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我国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并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3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出现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1培养有利于管理会计应用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管理会计企业文化是推进管理会计施行的前提。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一般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培养每一位员工高度的企业价值观念,塑造企业灵魂;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有序地参与到企业决策中来,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存在于企业的价值;管理方法上要灵活运用,将东西方文化有选择的结合起来。
3.2强化企业领导的管理会计意识
一种新方法在企业中的有效实施缺少不了领导者的支持与引导,当然管理会计也不例外。领导者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力量,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增强管理会计意识,这样才能全面考虑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决策环节的重要作用。企业应加大管理会计理念的宣传,在企业中增设单独的管理会计部门,更好的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大力开展领导者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教育。
3.3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会计教育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距离其引入我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我国的现状是企业发展参差不齐,管理会计的水平在各个企业中的高度也不一致。另外,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严重匮乏,低端会计从业者虽然众多,但高技术水平的管理会计人才还是不足,与我国企业的发展匹配不平衡。管理会计的发展要适合我国国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理论系统。同时,高校教育也要跟上步伐,可以单独设置管理会计这门学科,以体现管理会计的重要程度。另外管理会计的教材也要与时俱进,及时补充先进的管理会计案例,让学生在真实案例中学习,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应对以后工作中的问题。
3.4优化管理会计应用环境
为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良好发展,我们需要优化市场环境,促使企业在有效的规章体制下合理运行,从而达到企业主动接近并实践运用管理会计的目标,同时不断把过往成功经验总结推广。为了法律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各相关主体要做到执法必严,加强会计有关法规的执法力度。对于从业人员的管理也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对于违规者决不能姑息。文化环境方面,可以在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特点,并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执行系统与评价体系。
4结语
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着巨大作用,它是企业内部管理工具之一,在企业管理方面有着巨大贡献。但管理会计也有其自身缺陷,它在应用中缺乏通用性,它不像财务会计那样有统一的执行标准,相反,它需要每个企业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构建适合自己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具有一定难度,但如果管理会计能够成功在企业中应用,将会获得巨大收益,这个收益比付出的成本要大得多。只有在企业的实践中多尝试应用管理会计,才能促使管理会计与企业实际相适应,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玉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财会通讯,2004(5).
[2]徐增娟.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3(10).
[3]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王玲玲.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1.
篇9
1 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思路
政府战略管理会计最主要、最直接的3个理论来源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因此,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的构建应主要考虑这3个理论的特点,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论框架。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精髓在于用战略管理的观点来看待政府的一切现实的和潜在的活动。对外将其他组织和社会公众看成其提品和服务的对象,对内通过协调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简言之,政府战略管理会计强调的是一种对外和对内的合作和协调关系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服务价值最大化的思想。
传统的管理会计建立在传统的管理思想基础之上,将政府各个业务活动人为地割裂开,而且很少考虑政府外部的影响因素,导致传统的政府管理会计缺乏整体、长期和协调的观念,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的绩效。而政府战略管理会计建立在新公共管理、受托责任理论和战略管理的基础上,其理论框架的构建应该吸收这3个理论的合理内核,这一吸收过程应该体现在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所有方面。具体而言,在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下应体现以下一些观念:
(1)新公共管理的观念。早期的政府管理模式为传统的行政式官僚管理模式,该模式存在关注内部、短视行为、官僚作风等不足,越来越不适应政府管理的需要。20世纪末,新公共管理运动推进了全球的政府管理改革,它强调结果导向和“3e”、重视学习工商管理技术和市场化。
(2)受托责任的观念。由于公共资源支出规模扩大和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以及政府管理变革运动引发管理理念和方法的革命,促使受托责任理论从受托财务责任过渡到受托管理责任。在受托财务责任阶段,委托方更为关注受托资产的安全性,关注公共资源的使用是否遵守立法程序。政府财务会计就是为了满足此要求,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政府财务会计报告。而受托管理责任要求管理和应用公共资源的受托方充分履行自己的责任,各级委托方不仅要求公共资源得到妥善保管,符合各项法规,而且要求了解政府组织、项目和服务经济、高效地实现在其批准时所制定的目标。政府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转向评价和改进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3)战略管理的观念。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对战略的要求很低,审视的、前瞻性的计划根本未被落实或以极其有限的方式加以落实。实际上,各种战略都可以被看成是战略性的。公务员是行政性的,是执行那些独立制本文由收集整理定战略并对其负责、提供战略洞察力的政府官员的命令。行政没有战略意义,没有优化资源去达到目的的概念,丧失了对外界热点的关注而盲目地执行命令。传统模式丧失了长期观点,只关注具体的过程,通常忘记了政府更大的目标和整体目标。新公共管理的出现,以及政府比以往更关注长期战略,能一定程度克服传统模式的不足。战略思维通过组织的外部环境对组织加以考察;它旨在描述清晰的目标和目的;它试图脱离常规的管理任务,而以系统的方式审视组织变化前景的长期情况。战略侧重于一种根本性的观点,即给组织以正确的定位,以面对未来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
2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整体构架
理论框架应具备完整性、逻辑性、明晰性和一致性等特点,各个组成部分应该紧密围绕一条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主线进行阐述,以最终达到这一理论的目标并指导实践。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指人们将从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各种理论及其理论基础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结合而成的用于指导会计实践的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理论系统,是由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原则、方法、程序等构成的有机知识体系。它可以用来解释、预测、指导和改进会计实务。
政府战略管理会计是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效益和效果为目标,为政府经济与管理活动全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提供会计信息服务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这一定义指出了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质,对这一定义的系统诠释,需要搭建一个系统的理论构架并详细阐述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
笔者认为,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包括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对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与方法体系等几个部分。该理论框架是由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出发所形成的一个具有逻辑性的框架,该框架始于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终于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基本概念,包括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假设、信息质量特征、原则、对象等几部分。
2.1 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目标是组织预期要求达到的目的或结果。政府管理会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而期望达到的境界或结果。政府管理会计目标是整个政府管理会计系统的逻辑起点,决定了管理会计技术的选择,指引着政府管理会计系统的供需输入、运作和输出的方向,也是制定管理会计规范的重要依据和事后对政府管理会计工作进行评价的标准。故政府管理会计目标对政府管理会计系统极为重要。政府管理会计,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政府管理会计的定位可从提供和利用管理会计信息两个方面考虑,这是确定管理会计目标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环境、技术和人员等因素。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政府管理会计应有助于政府履行公众受托责任以及帮助使用者评价此受托责任;有助于使用者评价政府当年的运营成果;有助于使用者评价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到期履行还债义务的能力。
2.2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假设
与传统会计假设相比,政府战略管理会计假设在以下一些方面有所创新。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对会计管理活动中计量、控制和报告的空间范围的界定。由于战略管理会计是从政府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出发,寻求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服务,因此,政府战略管理会计必须从政府内部和外部环境入手。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主体具有灵活性,既可以是一级政府,也可以是各政府部门。有人认为,政府战略管理会计要提供宏观经济情况和整个市场的信息,会计主体已经不复存在,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些只是会计主体形式的改变,会计主体的内涵并未不复存在。
(2)计量单位假设。作为一种主要服务于政府决策的管理活动,政府战略管理会计将一切有利于决策的信息纳入会计核算和分析体系,其中包括不能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的信息,如公众满意度等。这些非财务性因素不能用财务数据来表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尤其在政府这种非营利导向的环境中,很多服务本身就难以衡量,但管理会计人员必须时刻关注这些非财务性因素。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建立政府范围内的、具有及时性和共享性的信息系统,这一信息系统包含大型数据库,并具备强大的数据分类与整理功能,从而使货币化信息和非货币化信息可以并存。
(3)会计分期假设。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实时评价,即要以最快的速度揭示服务提供的过程,并对细分的各项活动做出判断。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生命力在于为决策制定提供实时信息,会计信息的呈报模式已从传统的年报、季报和月报转化为实时呈报,从这一角度说,政府战略管理会计模式下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会计分期问题。
2.3 政府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传统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存在一个悖论,即不能同时获得可靠性和相关性,它们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产生这一悖论的主要原因是传统会计的计量模式是一维的,对于同一会计事项,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之间只能取其一,而历史成本强调可靠性,公允价值强调相关性。人们对公允价值的不信任致使会计信息严重不相关,财务报告正在加速丧失其作用。而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政府战略管理会计通过采用多维计量方式,将彻底消除这一悖论,可靠性和相关性将实现统一。这种多维计量方式将产生多维的会计信息,综合地反映政府服务提供的情况。
2.4 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原则
从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和假设可以推出其原则,用以指导政府战略管理会计运行机制的设定和实施。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表达了战略管理会计工作及其产生的信息应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标准,才符合人们对它的要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重要性原则。这是指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对战略管理决策将构成重要的影响。通常确定重要性的标准,抑或是能定量的数据(视金额大小),抑或是信息本身是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可理解性原则。这是指信息的使用者对政府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能够理解,能弄清其所要表达的含义,以便正确使用。
(3)及时性原则。信息是有时效的,为了有效、及时地把握机遇,战略管理会计必须及时地提供和利用这些信息。因为政府的内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如何抓住机遇更好地提供服务是政府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4)适应性原则。这是指战略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及所使用的有关确认、计量的方法要适应战略管理对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的要求。
2.5 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对象
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对象不局限于资金运动,而是以由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组成的集合体为载体的价值增值活动,将管理对象由一维变为多维,从而拓展了会计管理的范围,增加了用于决策的会计信息的信息含量。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能否顺畅流动,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管理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对它们的流动过程进行实时管理和控制是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职能之一。
篇10
[摘要]本文回顾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关于管理会计属性的理论,提出了对管理会计属性的认识,认为管理会计以价值增值为目标、具有管理职能;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最后在这一认识下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学科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几点设想。
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后,伴随着管理实践、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对管理会计属性的认识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和发展。
我国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较为匮乏,管理会计的基本问题仍然归属不明。众所周知,目前对管理会计的定义百家争鸣,出现了含义相距甚远的众多定义。在属性或者定义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都不明了确,其理论体系当然找不到立足点。因此,有必要借鉴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最基本的属性问题开始加以探讨和明确。
一、对管理会计属性认识的演进和探讨
关于管理会计的属性,最早在1958年,美国会计学会提出“管理会计是利用适当的技术和观念,处理历史和未来的经济信息,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方案,并协助管理部门达到其经济目标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
1981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为管理会计所下的定义为:“管理会计是一个对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汇总、分析、编制、解释和传递的过程,这些加工过的信息在管理中被用于内部的计划、评价和控制,并保证合理地、负责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
以上两个定义强调了管理会计是一种技术和方法,它以企业为主体、主要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服务。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但信息仅限于财务信息;然而,管理会计不仅加工历史信息,而且要加工未来信息,这表明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重要不同。
1986年,美国全美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济管理责任的展行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会计还包括编制供诸如股东、债权人、规则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使用的财务报表。”这是一个广义管理会计的概念,包括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也从企业管理当局扩大到了股东、债权人、规则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
1997年,由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教授等四人合著的《管理会计(第2版)》中这样定义:“管理会计是一个为组织的员工和各级管理者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受组织内部所有人员对信息需求的驱动,并能引导他们做出各种经营和投资决策。”这一定义扩展了管理会计应用主体的外延,不仅在企业中,各类组织,包括、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非盈利性的社会福利组织中也可以应用管理会计;会计的服务对象也从企业的管理者扩展到各级各部门的管理人员,甚至是每一位员工;过去管理会计仅限于用货币单位计量的财务信息,但该定义把管理会计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扩展到非财务信息。
1997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新的定义为:“管理会计是提供价值增值,为企业规划设计、计量和管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行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须的文化价值。”该定义把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定位为提供价值增值,既考虑了短期的利润增加,也考虑了持续的利润增长;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关于企业或组织只有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永保生机和活力的观念,提出了“持续改进”的概念;“激励行为”的表述渗透出行为科学将对现代管理会计的重大影响;另外,战略管理会计等新领域在定义中也得以体现。
从以上美国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属性认识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的属性在不断进化,不断适应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观点似乎是人们的共识;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用于经营决策和战略决策信息是其基本的目的,这信息不仅要包括财务信息,各种非财务信息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也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信息经济学、行为科学、理论等知识不断引入到管理会计中,管理会计的内容范围不断扩大、方法不断演进。
定义管理会计需要注意与其它理论体系划分范围、确立关系。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之间在实际操作和理论内容中的重复交叉受到广泛重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以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财务管理的职能在于管理。有学者提出管理会计可以视为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为财务管理提供价值信息。将管理会计仅定位为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并不进行决策和控制的观点似乎有些不足,因为对信息提供、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也能够对决策和控制施加重大影响,并且管理会计规划和评价的方法手段与财务管理是一致的。管理会计中也包括财务管理外的与成本相关的内容,对成本进行预测、控制、考核和决策,这是简单将管理会计作为信息系统纳入到财务管理中的做法不能解决的。如果强化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不仅财务管理的内容可以全部接收进来,成本会计也可以融合到管理会计中体现在成本管理部分。比较借鉴学术界各种定义,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管理会计是运用一系认、计量方法和汇总、分析、编制、解释、传递和改进等过程为企业或组织的管理者提供用于预测和经营、战略决策的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并参与决策的信息管理系统,它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对股东、债权人及监管机构等提供决策支持。
二、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启示
在笔者上述对管理会计属性的认识下回答理论体系需要解决的职能不清、目标不明等问题,也许能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点思路。
在上述定义下,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向企业各级管理层提供信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决策。这信息应该是除财务会计外、与内部管理有关的在财务和成本方面的全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不仅是历史信息,更多的是未来信息、有助于规划控制及评价等决策的信息。在提供信息的同时,适合本企业的决策建议也能够相应的向企业最高管理层提出。
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是管理会计的目标,这与财务管理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一致,同时也是成本会计的成本控制、成本降低目标的延伸。wWw.gWy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