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空间效应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机化学空间效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 策略 有机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00
“授生以鱼”和“授生以渔”是笔者从“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两个词衍生出来的;鱼和渔仅一字之差,但对应在教学活动中却具有不同的意思,前者为传授学生知识,后者是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古语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的“授人以鱼”教学现状依然广泛存在;那么在知识传授的教学活动中,到底是“授鱼”还是“授渔”?对这个问题不同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理念上是持不同的,这不同体现在他们平时教学策略的实施。有的教师倾向于“授生以鱼”,这表现在他们平时在教学时,总觉得教学时间不够用,讲课采取满堂灌,不管学生的接受情况如何,是否能将所讲内容消化掉,一股脑地把自己拥有的知识抛向学生,即所谓的填鸭式;有的教师倾向于“授生以渔”,表现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极力地让学生从方法学上掌握知识,如问题式教学、情境模拟等;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两者兼备。教学过程中到底是“授鱼”还是“授渔”?笔者认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偏颇甚至简单地割裂,要依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确定教学策略。笔者结合多年的有机化学教学实践,根据有机化学教学内容,谈谈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授生以鱼”和“授生以渔”。
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和制备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曾昭琼主编的有机化学教材为例,有机化学知识点的编排主要以官能团特征为模块自成章节,如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等分别为烷烃、单烯烃、炔烃和二烯烃。下面以第三章单烯烃的教学内容来探讨“授生以渔”和“授生以鱼”教学决策的选择。
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写出名称和依据名称写出其对应的结构是学生在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后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对于烯烃命名的大部分内容,笔者倾向于“授生以鱼”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因为命名技能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学生对命名规则的掌握程度,如选主链的规则、确定官能团和支链位置的编号规则、确定构型的Z/E规则、正确书写规则等;这些规则是国际化学协会为正确命名而约定俗成的标准,这些规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技巧可言,学生只要把这些规则的内涵弄懂、吃透、牢固地记住并在具体应用时能顺利地提取就行。因此,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是将所涉及的规则全部罗列出来,并在阐明规则要义后明确告知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的关键就是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记住规则;掌握规则无捷径可走,唯有反复诵记,老老实实下功夫才行。
学生要能正确地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命名,除必须熟练地掌握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外,还应该了解有机化合物命名时常用的步骤;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出符合规范、正确的名称。如,单烯烃类物质的命名教学,笔者首先告知学生,化合物命名时惯常采取的三大步骤是:①选择主链,确定化合物母体名称;②编号,确定官能团和取代基的位置;③规范表达,正确地写出物质的名称。合理、科学的三大步骤简明扼要地阐释了有机化合物命名的过程,三步骤的确立让“命名”工作变得条理清晰,简单易行。但正确命名的关键是每一步骤的实施和完成,而每一步完成的圆满依赖于命名规则的掌握,因此,作为“鱼”的命名规则是教师授课的重点。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相互连接的顺序、方式以及原子在分子中的空间位置。有机化合物结构部分的教学,笔者主张教师授课时采用“授之以渔”的教学策略,究其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机化合物简言之就是含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等除外),碳原子在众多有机化合物中以SP3、SP2或SP等结构形式存在。在不同化合物中,相同结构的碳原子具有相同的特性;若两化合物中,结构相同的碳原子周围连接的原子种类及键合方式都相同,则两化合物在该碳原子部分就有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推广之就是同系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相似。因此,一个个将有机化合物结构进行研讨的“授之以鱼”的教学策略显得不可取,并且完全没有必要;因只要知道同系列中某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他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就可以通过类比知晓。
第二,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现象导致有机化合物数目庞大,并且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数目以几何级的形式增长,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不可能穷尽众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讲授,“授之以鱼”的教学策略同样不可取。
第三,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一般安排在无机化学课程学习之后,通过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原子组成分子的知识也有所接触;由于学生已经拥有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在有机物化学结构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专注于化学结构分析方法的讲授,即学生如何通过有机物的分子式有计划、有条理地研讨出分子的结构。
以乙烯为例,笔者帮助学生探讨烯烃类物质化学结构的教学步骤是:首先,提醒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乙烯化合物分子式的写法,同时留心组成乙烯分子的原子的种类、个数、原子间的连接顺序等;其次,让学生思考乙烯表达式中各原子最可能存在的结构及该结构特点(主要考察轨道形状、轨道在原子周围的分布状况、电子在轨道中的填充情况等),特别关注组成官能团的C原子结构的分析;再次,上述问题在教师提示下解决后,继续引导学生,各原子按分析后可能存在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它的原子相互连接成键的(提示:成键原子空间关系、电子在分子中的分布、所组成共价键的特点等)。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经过此分析过程能很顺利地得出:要分析烯烃结构,重点是分析官能团(C=C)的结构,要知道C=C的结构必须知道C的结构(SP2)),接着根据原子结构,按相应的成键规则预测原子间最科学的结合方式。至此,分子的空间结构,原子之间共价键的特性等结构信息就全部挖掘出来了。
3 有机化合物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是由其所含官能团决定的,若不同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其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鉴于以上特点,笔者认为化学性质的教学教师采用“授生以渔”策略为好,因只要掌握了从结构推测化学性质的方法,就能知道各种结构的物质的性质。下面以丙烯为例,探讨一下从物质结构分析化学性质的方法。首先,将具有反应活性的原子、基团或官能团从分子中找出来,然后分别进行讨论;筛选的化学活性部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官能团本身,其二是受官能团影响较大的周围原子或基团。如丙烯中化学活性部位就是C=C和受C=C影响较大的α―H;其次,应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理论分析分子活性部位的结构特点,结合反应的普遍规律,推测该活性部位具有的性质;以C=C的性质为例,C=C结构中π键的弱稳定性和电子云在双键平面的上下分布能推测出C=C易发生加成反应,并且是亲电加成;根据诱导效应分析,丙烯中甲基的作用使C=C上电子云分布不均,进一步导致极性亲电试剂加成时具有不对称性。从结构预测性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两种理论;再次,将抽象化、概念中的物质具体化,比如,亲电试剂包括浓硫酸、卤素、水、氢卤酸等。经过如此过程,学生从本质上掌握了反应特点,遇到相关结构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4 有机化合物制备
通过一定的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从而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需要,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的最终目的。有机化合物制备的内容是:某类物质可以利用哪些原料、通过何种反应得到。该部分涉及的有机化学知识比较多,有些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原理都是后面章节的内容,如制备烯烃,其中方法之一就是以醇为原料、在脱水剂的作用下加热消去一个水分子得到目标物烯烃,但醇类物质的性质、消去反应等知识的学习被安排在烯烃章节之后,因此教师讲授烯烃制备时只能从反应事实上讲解。化合物制备这部分内容适宜“授之以鱼”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曾昭琼.有机化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丹维.大学化学[J].2011,26(2):16-18.
[3]刁开盛.高教论坛[J].2011,(6):55-57.
篇2
1.1教材的选择鉴于各个学校化学类及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都有很大差别,在高等有机化学导论教材的选用上,需要具体结合本校专业的特点,在明确教学目的前提下,制订出详细的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在本课程教学中,笔者选择了由汪焱钢、张爱东主编的《高等有机化学导论》作为教材.本书以有机结构理论与反应机理作为主轴,系统地介绍了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及各类主要有机反应的历程,同时还介绍了各类有机合成反应与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和师范特色.全书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讲解清晰,前后呼应,方便教学.本教材共十七章,前六章主要从“静态”角度讨论立体化学、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活性中间体和酸碱理论等;后面部分则主要从“动态”角度讨论各类反应的反应机理,周环反应和光化学反应等.该课程内容较多而学时相对较少,教师只能对部分有代表性的重要章节进行讲解和辅导.根据周口师范学院实际和专业设置,结合学生的水平和往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主要讲解第1,3,7,8,9,10,11,12,13,14章,重点介绍分子结构和化学活性的关系以及各种经典的反应,尤其是它们的反应机理和本质,其余章节由同学们自学完成.
1.2备课充分,胸有成竹高等有机化学导论课程内容繁杂、理论性强、教学难度大,而且一些具体的有机化学反应又错综复杂,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很难深刻理解并掌握这些具体的有机化学反应原理的.因此,教师只有多学习,多思考,善于钻研教材,充分备课,才能在课堂上把知识讲解透彻深刻,做到胸有成竹,旁征博引.同时,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思想状况和课堂表现,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在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游刃有余,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教师教学语言尽可能做到用词准确,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创设情境法、探究式、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等等,以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结构,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者,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展示实物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4介绍科学前沿,促进课堂教学教师除在课堂上讲解教材知识外,还应该精心选择一些有机化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带入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开阔学生的学术眼界和视野,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兴趣.同时,向他们介绍科学奇闻趣事,像凯库勒、R.B.伍德沃德、R.霍夫曼等化学家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奋斗历史,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5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有机化学导论课程内容丰富却比较抽象,同时学时非常有限,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以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丰富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成为目前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Pauling的杂化轨道及价键理论、手性分子的概念、1,3-丁二烯、取代环己烷典型构象等内容都比较抽象,采用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增大教学容量,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微观世界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终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1.6加强学生实践教学高等有机化学导论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长期以来理论课和实验课相脱节,为了更深一步理解有机化学的理论及各化合物的性质,以实验验证理论成为高等有机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实践教学的内容(实验课).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以后从事化学、化工、制药以及与化学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的研究或实践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学生的“学”
2.1明确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有机化学课程各项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各类重要有机化学理论,像化合物立体化学理论、有机反应机理以及有机合成方法等.同时,通过对有机化学理论某领域内重大成果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的分析,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他们以后从事理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或继续深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2.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当今社会,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可共享、利用的资源不胜枚举,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学生除了学习教材外,要善于合理利用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样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获取课本中无法获得的知识.
2.3阅读科技文献,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通过阅读科技文献,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跟踪国内外某个研究领域的进展、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所以学生要多搜集和阅读一些前人的科技文献资料,尤其是一些比较前沿的资料,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更新和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样他们就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
2.4要敢于花时间和精力,学会理解记忆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高等有机化学导论这门课程专业性强、内容多、理论性强,而一些具体的有机化学反应错综复杂,副反应多,反应条件苛刻,没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是很难理解并正确认识一些具体的有机化学反应的,因此要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敢于花时间和精力学好高等有机化学导论,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成,让自己的化学水平真正上一个台阶.同时理解记忆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学习高等有机化学导论显得特别突出,也只有理解记忆后,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另外,对于一些有志于考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学好这门课程.
2.5学会沟通和交流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产生师生情感的交融,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真正掌握理论知识.
2.6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高等有机化学导论既是理论性很强,又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生除了学习教材基本理论知识外,应该培养自己的学习实践能力.实验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而每一个实验的完成又是对理论知识的强化与巩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能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善于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勤动脑、勤动手,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