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中医健康指导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血压病人的中医健康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血压病人的中医健康指导

篇1

关键词:中医食疗;高血压;痰湿体质;健康饮食

高血压病人血压水平的高低与病情密切相关,长期血压升高的状态可导致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血压控制是高血压病治疗的主要任务。然而,长期服药的不良反应同样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本次研究以80例痰湿体质高血压病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医食疗方法进行干预,同时与常规健康饮食干预进行比较,旨在评价中医食疗运用于高血压病干预的实际价值,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科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2005版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服用1种抗高血压药物;3)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由两名中医临床医生共同诊断为痰湿体质;5)无其他全身性疾病或严重器官功能不全。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6~63岁(平均55.5±6.5岁),病程1~8年(平均5.5±2.1年);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7~64岁(平均54.7±6.2岁),病程1~8年(平均5.8±1.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

1.2 方法

1.2.1 中医食疗

观察组采用中医食疗干预,由两名有经验的中医师查阅文献,根据每名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痰湿体质食疗方案,每日记录病人饮食情况。

1.2.2 疗效判断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饮食干预,饮食原则包括:低钠、低脂、低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限酒、限糖、少食多餐等,每日饮食必须包含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及杂粮。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8周,记录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并于干预开始及结束时采用SF-36评分量表测量患者生活质量。

1.2.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抗高血压药服用情况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8周内药物减量27人,有效率67.50%,对照组8周内药物减量11人,有效率2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及对照组干预前SF-36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总分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提升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药食同效”,因此食物的营养成分作用于机体,可起到与药物类似的效果。但相较于药物,食物的作用更为温和持久,能够减少药物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1]。此外,中医强调“辩证施治”,因此中医食疗相较于普通健康饮食干预,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用于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理论上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中医食疗用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干预已有较多研究。李静娴等人[2]采用中医食疗方案干预高脂血症患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董雁逊等人[3]采用中医食疗方案干预高血压患者,同样收到良好疗效。考虑到高血压患者常伴发高脂血症,对此类患者进行联合中医食疗干预是可行的。沈翠珍等人[4]以112例痰湿体质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观察了中医食疗用于高血压病人痰湿体质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中医食疗用于此类病人能够明显降低血脂,减少高血压药物使用量。本次研究与既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常规健康饮食干预作为对照组,能够直接显示中医食疗干预的优越性,结果显示中医食疗能够显著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用量,提升整体生存质量,我们认为这一结果同时也得益于个体化的干预方案。本次研究限于时间未能对两组患者作长期随访观察,未能揭示中医食疗及常规健康饮食对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的长期影响,这也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中医食疗用于痰湿体质高血压病人的干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提升整体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万枫,翟朝霞,胡永东等.中医饮食疗养原则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388-3390.

[2] 李静娴,沈翠珍.从体质学角度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食疗方案[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7):927-928,939.

篇2

【关键词】 中医;社区;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1],同时也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的治疗工作开始走出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高血压,不能很好地预防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发生,必须结合社区护理干预进行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课题收集1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为社区居民,其中男68例,女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年龄50~93岁1,平均年龄76岁。

1.2 纳入标准 干预前平均血压为(146.25土18.58/85.37土13.28) mm Hg,通过对干预前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中医症状、舌象及脉象、实验室及医技检查等情况进行比较,两组病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198例病例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低危组和中危组。

排除标准:50岁以下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症且较严重的患者,不配合护理方案,无法判断疗效或由于患者的客观原因造成资料不全而影响疗效者,将不予以纳入统计。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采用常规西药降压药治疗,实施常规社区护理,进行中医养生保健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及中医社区治疗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如下:①运用辨证干预治疗原则:整体治疗、辨证施护;包括情志治疗、饮食治疗及运动保健等;②运用中医理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中医体质、摄生、情志、饮食等理论对患者进行养生保健及心理指导;③使用中医治疗技术: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有很多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通过中医药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并发症的发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本文中采用中草药辨证治疗,分型及方药加减治疗方法。

1.3.2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降压药治疗,常规社区护理及常规健康教育。 两组均为三个月一疗程,连续随访四个疗程。所有资料数据均用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疗效及判定方法 参照2005年(中围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2002年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判定标准[3]。具体如下: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或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凰;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 Hgb以上;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血压未达到上述标准;并且及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

2 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对比,实施了中医干预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1.34%,高于对照组的84.68%,且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以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属于中医的“肝阳”、“肝火”、“眩晕”、“头痛”等范畴,以头痛、头晕、失眠、烦躁易怒、乏力为其常见症状,晚期常因心、肾、脑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还可有相应的各种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不是单一因素,而是由体质、精神、饮食、劳欲等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所致。目前西医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仍以常规西医降压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常规健康教育,患者血压降低,但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缓解,并发症较多,并且需终生服药。而中医在高血压病的防治方面提倡以预防疾病为主、有病早治、防微杜渐。其科学内涵体现了现代医学界倡导的“三级预防”宗旨[4]。中医护治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的指导下,结合用药、情志、时间、运动等方面实施的护理指导。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治疗过程的始终,使中医在理论、临床、教育、科研上二都具有明显特色,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所以中医强调整体观及辨症施治,同病异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有调查表明,一部分社区居民不了解高血压病相关知识,不懂得高盐、饮酒和吸烟与高血压病的关系,特别不知道膳食高盐是中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证明咸食、饮酒和吸烟对社区居民健康造成了较大危害[5]。

我们认为,高血压的社区干预是解决高血压病的良好途径。通过在社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高血压中医干预管理,改善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对高血压病与高危因素实施了监控,落实了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合理有效用药的措施,提高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了高血压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可以有效的提高高血压社区治疗的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1] 周建英.40例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天津护理,2004,4(12):227.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36241.

[3]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高血压联盟(中国),2005:9.

篇3

【关键词】高血压病 社区护理 干预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52-02

高血压病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目前造成人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尚处在较低水平,存在“三高”“三低”“三不”现象,即高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普遍存在着不长期规律服药、不坚持测量血压、不重视非药物治疗[1]。卫生部已经把高血压病的控制正式列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使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任务。在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中,积极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为了探讨社区护理措施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2010年10月―2011年9月对青原区河东街道社区352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了为期1年的社区护理及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青原区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管辖区的352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社区护理及干预,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并根据病情定期随访。其中男185例,女167例;年龄35岁~82岁,平均年龄56.7岁。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干预的基本形式,它具有双向性,只有取得居民的合作与信任,才能使其积极参与配合,帮助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系统的互动过程,护士应转变观念,将护理程序运用于健康教育中。首先要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应定期、连续、循环进行,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我们采用每月一次到社区居委会举行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每月一期高血压相关知识黑板报、每季开展健康知识咨询一次、发放健康知识处方、举办座谈会及每个月进行家访1次等,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同时采取有效监测血压,每周测量一次,不适随测。并讲解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概念和意义,要让病人知道坚持按时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正确认识高血压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要加强随访和管理。对病人家属,重点在于疾病知识、自我监测技能与家庭护理技能的教育[2];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家属、亲朋好友、近邻、街道干部等去影响病人,监督其从医行为,逐步改变其不良习惯,取得良好效果。

1.2.2 饮食指导

环境因素在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中约占60%,其中饮食是关键因素[3],因此膳食指导就成为社区护理干预中的主要措施之一。

1.2.2.1 控制热能,降低体重。肥胖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因而减重是关键,减重的主要措施一是限制过量饮食,减少总热量的摄入,每日热能供应比理想体重者减少20%―30%。限制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要保证不饱和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的比值≥1,适量摄入蛋白质,多食用鱼类、海产品。二是增加运动量,根据病人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值、运动习惯及运动耐受性为病人制订运动量,并告知病人在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下休息。

1.2.2.2 限制钠盐 指导居民坚持低盐饮食,钠盐摄入量每天应低于6g,禁止吃菜汤,因菜汤中的油和盐含量较高,不利限制钠盐。

1.2.2.3 补钾补钙补镁 增加含钾多、含钙高、富含镁的食物,钾摄入量增加有利于钠和水的排出,如牛奶、虾、鱼类、蛋类、香菇、菠菜、豆制品类、桂圆等。

1.2.2.4 多吃蔬菜和水果 维生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鼓励居民多吃蔬菜、水果及杂粮类食物,新鲜蔬菜每日500g左右,水果每天100g左右,杂粮类如玉米、燕麦、荞麦等。

1.2.2.5 戒烟限酒 吸烟、饮酒与血压水平呈线性相关,连吸2支烟,十分钟后,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升高;大量饮酒血压也会明显升高,高血压患者饮酒应限制在25g以下,必要时应完全戒酒;少喝咖啡,咖啡有升压作用;可多饮茶,尤其是绿茶,茶中含有大量活性物质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降低脂肪的功能,有利于降血压。

1.2.3 心理指导

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长期不良精神刺激,可使大脑皮层抑制和兴奋中枢紊乱,导致全身细小动脉收缩痉挛,使循环阻力增加而产生高血压[4]。社区护理中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以缓解高血压病病人的情绪和精神压力。护士应与患者亲属、邻居进行亲切交谈,了解患者的各种心理状况,并让其亲属邻居多与患者交流,让患者尽量宣泄并加以安慰。对易激动、易紧张、情绪暴躁者,设法解除形成的原因,利用类似情况导致不良后果的例子作为活教材,使其懂得危害性进行心理调整,稳定情绪,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提出改变不良性格和生活习惯的方法,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通过心理疏导、认知疗法、行为治疗等心理行为干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人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对血压的控制取得明显效果。

1.2.4 运动锻炼指导

体力活动少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体力活动多者的1.25倍[5],通过适当运动能减少肥胖,促进循环,缓解紧张情绪,调节神经系统平衡,缓解小动脉痉挛,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组织血液灌注。所以,运动锻炼可改善因高血压病导致的多系统功能损害。 社区护士应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等不同的身体状况协助制定适合不同个体的合理的能持之以恒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是治疗轻度及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有效的运动处方,一般每周3-5次,每次20-30min,运动强度、时间、频率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激烈运动。运动后的心率等于(170-年龄)次/min为安全、有效的强度。

1.2.5 起居干预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保证。起居干预内容主要包括:①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按时睡眠、按时起床、按时就餐的良好习惯;②注意保暖,冬季室温最好维持在15℃左右;③穿着要宽松;④居住环境应安静,尽量避免噪声和干扰,同时应卫生、不潮湿、通风性能好、温差小,家庭或邻居关系融洽等;⑤注意季节变化,冬春季及秋冬季是高血压病的高发期,老年人应对此给予重视,由于寒冷是高血压的克星,所以应特别注意在早上起床、如厕、坐车、沐浴时尽量避免骤然接触寒冷空气。⑥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1.2.6 服药管理

1.2.6.1 正确使用降压药

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物剂量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告知患者降压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提供相关知识的书面材料。嘱患者要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突然停药、忘服、漏服、补服甚至不服药,这些都将引起血压的波动。指导患者根据血压“两峰一谷”的昼夜规律选择降压药物服用时间,加强对病人用药依从性的教育,坚持长期服药,以平稳控制血压。

1.2.6.2 注意防止低血压

许多降压药物均可引起性低血压,此类患者多发生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常于患者坐起、站起时发生。指导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小时,改变姿势如从卧位、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患者可选择在平静休息时服药,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在夏季血压会有所下降,此时要注意保持情绪平稳,多喝水,多休息,多测血压。

2 结果

居民在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后对自我血压监测率由23.02%提高到86.8%;健康行为知晓率由3.1%提高到26.8%;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的知晓率由11.1%提高到59.5%;抗高血压病药物知晓率由36.8%提高到58.9%;服药依从率由32.1%提高到53.7%;血压控制率由33.7%提高到53.2%。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3 讨论

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病情恶化、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保证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其形式多样,各种措施既独立,又互为联系,在社区护理中护士应根据社区人群的需求及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改善其生活质量。社区护理及干预受到高血压病人的欢迎,病人能够接受社区医生和护士的随访,通过一对一地交流,制定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的方法。因此社区护士应动员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高血压防治工作,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增强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实施有效地干预措施,使人民健康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随珍,武凤莲.高血压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全科护理,2008,6(10):2625-2626.

[2]陈洁冰,王超颖,陈巧明等.高血压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全科护理,2010,8(6):1590-1591.

[3]银晓燕,龙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及护理进展.内蒙古中医药,2010,13:189-190.

篇4

【摘要】高血压可引起患者心、脑、肾、眼等器官的功能障碍,严重的可以引起这些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护理观察,发现只要患者及时就诊,通过住院系统护理和治疗,患者的血压均能有效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好转出院。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护理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绝大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18岁以上成年人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出现原因不明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可以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城市高农村低的趋势,这可能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有关。高血压患者除了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乏力、失眠、心悸和心前区不适外,严重的可以引起脑、心、肾、眼底等靶器官受损,造成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肾衰、视网膜改变等。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从2008年3月到2010年3月两年时间共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7例,其中男49例、女38例,年龄从32岁到81岁不等,平均年龄57.6岁,职业有工人、教师、公务员、农民、小商贩等,全部患者符合1999年WHO/ISH(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诊断标准,其中轻型(Ⅰ级)患者32例,中型(Ⅱ级)患者43例,重型(Ⅲ级)患者12例,靶器官均无明显功能改变。

1.2 方法:通过查阅病历、文献、问卷调查及与患者交流,对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发病特点,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与护理。

2 结果

全部病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无发生高血压急症,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医患配合及患者遵属行为良好,无护理合并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命、生活质量。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世界性疾病,也是身心疾病,心理、社会、遗传因素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些都被科学家们的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所证实。对我院所收治的87例患者的护理,我们本着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健康训教、心理支持、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学会对自己有益的自我保健方法,控制情绪,锻炼意志,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达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目的。

4 护理体会

患者住院病房应整洁、卫生,安全安静,通风,温度适宜,防止各种感染。患者住院时,一般都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接诊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态度,关心患者,使患者首先感到安全。按照常规对患者进行细致、耐心的询问,体检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治疗方案和护理安排,缓解患者病情,减轻痛苦。

4.1 一般护理

4.1.1 合理作息和适当运动 :对于早期患者宜适当休息,对血压较高、头痛、头晕、耳鸣、眼花、乏力、失眠、心悸和心前区不适的患者应充分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在血压保持平稳,症状消除后,患者可以适当散步、做操、练气功、打太极拳、练瑜伽、听音乐等等,以利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助于调节血压。

4.1.2 饮食习惯改变:高血压患者应注意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为宜,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牛奶含纤维素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保证食物中有足够的钾、钙、镁,避免高胆固醇食物,不吸烟,不酗酒,对体重超标患者,饮食宜清淡,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

4.2 心理护理:紧张、抑郁、情绪激动以及精神创伤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因此,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十分重要。了解患者性格特征和有无引起精神紧张的心理社会因素,帮助患者理解精神刺激和有害性格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当患者情绪变化时,与患者进行治疗性接触,给患者以直接的心理援助,当血压控制后,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结合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和心理疏导,提出改变不良性格的方法,训练患者控制情绪,养成开朗的性格,有心事向亲人或者知心朋友倾诉,以分忧解难,减轻压力和矛盾冲突,使心态平和、轻松、稳定,保持良好的适应性。

4.3 健康指导:向患者讲解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有关知识,包括病因、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以提高患者对自己病情的了解,让患者知道,虽然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难以彻底治愈,但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可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改善预后。告知患者应建立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正确用药,按时服药,不随意增减或中断用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教会患者及患者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并做好记录,检测服药与血压的关系,以便下次就诊时参考分钟需要静坐(卧),如果发现患者血压超过200mmHg,护士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对患者病。血压一旦不能控制,并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程。

4.4 病情观察:最重要的是观测患者血压变化和给药后的血压变化。高血压患者与一般病人不同,每天需要定时,多次测量血压,每次测压之前30情给予必要的处理,以免发生危险。如发现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应考虑患者发生高血压脑病或者高血压危象,护士在通知医师的同时,应立即准备快速降压药、脱水剂和止惊剂备用。对长期卧床患者,保持口腔卫生,必要时做口腔特殊护理;注意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止褥疮发生;另外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避免大便不畅时过度用力使血压升高。

我院收治的87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血压平稳,只有6例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过剧烈头痛、呕吐、烦躁并伴有视力模糊,需要卧床治疗,后经医师及时处理,血压恢复平稳,症状消除。

4.5 用药护理

4.5.1 遵医嘱准确给药降压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剂量,药物一般从小量开始,可联合数种药物一起使用,以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严格遵照医嘱给药,不得自行增减和更换药物,一般患者需要长期服药。

4.5.2 降压不宜过快过低因降压药可以减少组织血液供应,血压过低而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引起性低血压,尤其是老年人,服药期间改变要缓慢,以免发生意外,当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眩晕时,应立即平卧,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部血供。

5 小结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它与很多因素有关,虽然难以治愈,但是通过细心治疗,合理护理,病情是可以控制的,甚至可以治愈。

参 考 文 献

[1] 张桂英.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09,6(21):208-209.

[2] 李家丛.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特点及护理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10,7(12):227-228.

[3] 郑宗芬.高血压病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4,18(9):1604-1606.

[4] 韩英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指导.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188-189.

[5] 何淑珍.浅谈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4):35-36.

[6] 李玉翠.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的心身护理探讨.山西护理杂志,1998 ,12(4):153-154.

篇5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在预防和促进康复方面的效果众所周知。健康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指标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现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高血压病的研究现状

1.1 健康教育的实施者:(1)医生:包括医院内的医生和社区医生。Nash等的调查显示,66.8%的患者认为来自医生的健康信息最可靠。(2)护士:护士是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主力军。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实施,现代护士不仅注重临床护理,也开始关注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精神等以及参与出院的跟踪随访。

1.2 健康教育的对象: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这就决定了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再是单纯的患者,还包括非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的家属以及陪护人员、医务工作人员,乃至整个家庭,社区和社会。

1.3 健康教育的需求:对高血压健康教育信息需求方面,不同人群需求的侧重点不同,只有提供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内容,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秦芳等[2]认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明显的文化层次差异,高文化层次患者有全面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需求,并容易接受宣教内容;低文化层次患者只对疾病症状及治疗方法与效果关心。我们应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计划来实施健康教育。

1.4 健康教育内容

1.4.1 高血压病的危害及预防:高血压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尽管现代医学不断发展,新的药物和先进的医疗手段层出不穷,但这些仅仅是针对发病以后进行的干预和补救,仅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系统工程下游的一个局部和侧面[2]。高血压是多种危险因素联合作用所致,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起源于少年儿童时期[3],发病的家庭聚集现象既受遗传因素决定,同时也有家庭共同生活环璋的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在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因此高血压的一级预防从儿童期就应开始,从小就应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4.2 饮食指导:饮食是高血压的一个可以纠正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临床治疗的最基本步骤,是药物发挥有益作用的基础。高血压的饮食健康教育:饮食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优质蛋白为宜,平时以清淡素食为主,少吃动物肥肉、骨髓、黄油、内脏等。可选用鱼类,瘦猪肉、兔肉、豆制品、牛奶。蔬菜宜选用含维生素高的新鲜蔬菜,如:芹菜、萝卜、胡萝卜、荠菜等。水果宜选用含钾量高,维生素高的,如:香蕉、西瓜、山楂、柑橘等。食用油宜选用植物油,少吃动物油。总结如下:(1)低盐饮食:每日的食盐量<6 g,不吃或少吃咸菜及腌制品,少吃含盐多的食物,如:带鱼,腊肉,咸菜,皮蛋,香肠等。在减少摄入钠盐的同时可适当补充钾盐,钠少钾多的食物有:粮食,豆类,肉类,水果,蔬菜等。(2)控制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禁用油炸食物,肥肉,猪油及含脂肪多的点心,不吃或少吃动物内脏,烹调方式可采用蒸、煮、炖。一级预防要求脂肪的摄入总量应占总热量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90%左右,胆固醇的摄入应控制在300 mg/d以下;二级预防则要求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7%以下,胆固醇的摄入减少到200 mg/d以下。(3)蛋白质的量和质: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左右,其中优质蛋白质占40%~50%。(4)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水果、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钾、镁,其中纤维素不但能减少胆固醇的摄入,且能防治便秘。(5)控制肥胖:控制每日的饮食总量,维持热量的平衡,保持适当的体重。(6)低糖饮食,高糖饮食可引起肥胖和高血糖。

1.4.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高血压病的发病除与年龄、遗传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吸烟、饮酒。膳食中钠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生呈正比关系。有资料[5]表明钠含量增加将导致体内Na+的潴留,循环血量增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I增高,使小血管痉挛收缩,总外周阻力升高,血压升高。目前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认为:面对高血压这种主要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非传染病,早期预防比高科技的医疗手段更为有效[5]。

1.4.4 运动指导:实践发现,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经过运动头昏、头痛、头胀等症状会减轻,甚至完全消失,同时血压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运动时要注意个体化和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应高与日常的活动水平。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宜:步行,慢跑,骑自行车,跳交际舞等。运动持续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或者行间歇运动,运动频率通常每周3~5次,根据个体的需要、兴趣和身体状况而定。

1.4.5 心理指导: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形成和治疗中也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烦燥,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应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有无引起精神紧张的心理社会因素,根据不同的性格特征给予指导,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指导亲属要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的因素,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原发性高血压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6]。

1.4.6 用药指导:由于高血压病的病程长,因此正确指导和调节用药尤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降压药物分为5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这5大类药物均可以被选择为降压的一线药物,由于各类降压药物作用特点不同,故选用时应根据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高血压的程度、心率、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因人而异。应遵循以下原则:循序渐进,逐渐降压,治疗因人而异,从单药开始,阶梯加药,除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以在数日、数周内逐渐降低为好,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机体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目前的水平,突然降低导致脑缺血,灌注不足反而无益。还应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各类降压药物作用特点不同,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噻嗪类利尿剂反应敏感,但长期服用会引起低血钾、低血镁、糖耐量降低、血尿酸增高、血肌酐增高、血脂增高等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可以使三酰甘油升高,出现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障碍等;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服用后可引起头痛,长期服用可以引起双下肢水肿;卡托普利可以引起干咳、味觉异常、皮疹等不良反应,停药后会自动消失。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该及时向医生反映,调整用药。

1.5 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与形式

1.5.1 医院内健康教育:医院教育分门诊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后教育。门诊教育应针对门诊人群时间短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毛红娟等[7]认为在播放录象基础上,有专职护士进行讲解比宣传板报效果好。赵光红等[8]研究认为非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83.9%是因体检被发现的,建议建立门诊就测血压制度,对筛查的人群给予正确、必要的治疗与指导。

住院教育是针对住院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的教育需求进行针对性教育,可运用包括饮食,药物,情绪心理的调节,自我监测血压,预防并发症知识和技能的问答,对患者进行健康水平等级评定,根据测定的等级采取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小组讨论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点教育,教会患者进行自我监测血压的技能[9]。对老年患者可采用高血压健康教育途径从入院到住院12天,每天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并于出院前3天自我监测指导[10]。个体教育,群体教育,健康宣传资料及板报是住院阶段常用的教育形式。教育的最佳时机是病情稳定和入院后2~3天,最受欢迎的方式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交流和提供科教手册[11]。

出院后教育使护理场所由医院向社区、家庭延伸,电话回访式教育和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形式是主要形式。电话回访教育通过出院前建立档案,出院时发放教育健康卡,出院后定期由护士电话回访实施出院后教育[12]。出院后教育使健康教育成为伴随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全过程的动态教育模式。

1.5.2 社区健康教育:赵根明等[13]认为社区教育主要通过大众传播,社区板报宣传疾病知识,聘请健康教育专家进行健康咨询,重点在于纠正社区居民存在的三低(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和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吃药,不爱用药)。可根据社区不同不群教育策略,将居民分为3个层次,即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对健康人群进行高血压基础知识宣传;对高危人群建立档案,进行危险因素教育;对患病人群,除进行基础知识,危险因素教育外,重点进行药物治疗,并发症预防教育。社区教育的目的是使不同人群掌握自我护理,自我监护的知识和方法。

1.6 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是发挥健康教育对疾病治疗作用的重要环节。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教育和行为指导为核心的措施后,对人群高血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教育后的对比评价,了解人群高血压防治的变化。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针对患者住院时间不长的特点,重点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的情况,应用入院时健康知识等测定问卷表,对患者进行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以及用满意度测评价教育效果[14]。

1.7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卫生保健的一项主要实施内容,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患者对高血压病预防的了解不充分,当然也有许多障碍阻止了患者有效地预防,因此特别需要将更多的信息提供给患者。(2)目前健康教育研究多方面向城市,城市人口集中,健康教育易于开展,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患者受教育机会少。(3)教育资料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需要,由于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而其在接受其基础学历教育时,绝大多数未接受健康教育技能训练;加之学历不高,使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受限,因而应加强临床护士疾病知识再教育和健康教育技能训练。(4)不注重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以致于健康教育流于形式。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护士需要加强学习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理论,统计学和预防医学的知识,以更好的促进人民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轻我国不断增加的慢性疾病负担。

参考文献:

[1] 秦 芳,确然丽君,孙文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信息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25.

[2] 胡大一.在循环医学原则指导下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国防线[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4):193.

[3] Van der sande MA,Welraven GE,Milligan PJ,et al,Family history:an opportunity for early intervention,obesity and dibetes[J].Am Fam Pny-sician,1999,59(8):2211.

[4] 张学安,程维明.高血压防治200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业出版社,1998.9.

[5] 李 伟.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及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4,9(4):356.

[6] 刘向红.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49.

[7] 毛红娟,李海燕.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杂志,2005,22(1):38.

[8] 赵光红,曹 青,梁 青,等.门诊人群高压认知程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3,18(10):762.

[9] 刘业兰,李云霞.有效评价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方法初探[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2,23(1):67.

[10] 王美瑛.老年性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路径的建立与效果评价[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2,23(1):67.

[11] 催灵. 高血压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2,2(5):3.

[12] 王碧茹.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作用[J].成都医药,2004,30(1):40.

[13] 赵根明,章 显.高血压的社区干预[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225.

篇6

[关键词] 高血压;心脑血管意外;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09-02

Evaluation of the community based intervention on the population with hypertension

ZHUANG Zai-sheng,LUO Hong,WU Cai-qin

(Xili hospital of Nanshan district of Shenzhen,Shenzhen51805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community population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 Health screening was performed in two community populations above 35 years old, and 627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found; they were included in the current study. Health education and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work plan of community based integrate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Shenzhen》.Results: After the community based intervention, the knowing rate of risk factors,healthy life-style,complianc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for the intervention group greatly increased(P<0.01). The incidence rat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 (P<0.05),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was also observed in the cost of drug treatment on hypertension per year(P<0.01).Conclusion: The project i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may be widely used in the community.

[Key words] Hypertension;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ommunity based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在我国,其发病存在“ 三高三低”的现象,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病人知晓水平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高血压病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干预手段,对高血压人群进行有效的社区干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系统规范地管理高血压病人,使其“三高”得到降低,“三低”得到提高,从而有效地达到控制高血压病的流行和降低其并发症的目的[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4年1月对医院下辖的2个(以下简称甲、乙)社区3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健康普查。根据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共发现高血压患者627例。以甲社区31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社区干预;乙社区3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充分利用罡正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健康档案管理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模块进行全程系统规范录入数据。

1.2.2 调查方法采用《深圳市高血压KAB调查表》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专业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人群的一般情况进行评分,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由低到高分别计0~6分),体重指数、生活行为(包括吸烟、饮酒、饮食盐含量、户外活动、生活规律性,每项计0~3分)以及对高血压危险因素(每项计 0~2分)的认知,追踪观察患者防治的依从性(定期随诊、服药、改善生活方式,每项计0~2分),治疗费用投入和并发症。两组人群干预前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3 对照组只实行一般管理治疗,实验组通过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进行以下干预:

(1) 传播(信息)干预:针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发放《预防高血压防治指南》小册子、举办健康知识讲座、DVD播放、面对面咨询等。针对高脂高热量饮食、钠盐摄人过多、紧张等不良因素刺激、肥胖、吸烟、缺少锻炼等进行干预,从而增加了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使患者更加自愿地接受和参加有利于健康的各种活动,形成社区-家庭-个人的互动,达到医-患互动的效果。

(2) 技能干预:使患者及家人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能及时监测血压的变动。

(3) 教育干预: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小组学习等,有效地提供知识信息,唤起人群的健康意识,指导受教育者建立健康行为。帮助受教育对象向转变不良生活习惯。

(4) 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生活与治疗情况,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患者药物治疗的方案,降低患者药物治疗费用。

1.2.4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两年的综合防治干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生活方式、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方面的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而且实验组人群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用于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年平均费用也降低(P<0.01)。两组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国内外关于如何控制高血压病进行了大量研究[1] ,一致认为高血压病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对人群采取适当干预,可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通过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促使高血压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自觉维护治疗并采纳有益于康复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

本研究的社区健康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前者是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针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脂高热量饮食、钠盐摄人过多、紧张刺激、肥胖、吸烟、饮酒、缺少锻炼以及性别、年龄、职业史等进行干预,从而增加了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使患者更加自愿地接受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后者以心理治疗为主,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通过2年的社区干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式、行为、疾病认知、接受防治依从性等方面具有明显改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也降低。郑丽萍等[3] 分析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社区干预,结果表明社区干预可降低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因为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遵医行为、防治依从性,保证药物的充分作用,从而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防止了血压大范围波动。知而不行的原因很多,只有通过全方位的互动、综合的管理才能达到知、信、行的统一。因此,只有当人们了解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信念和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4]。

据吴汝莲报道[5],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内因起着20% 的作用,主要决定因素是生活行为方式。国内外研究也表明: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控制不良生活行为为手段的综合防治模式,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途径[6]。本资料也显示,社区干预后,社区全科医生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起长期的医疗保健契约,同时由于对患者的职业、家庭背景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对患者病情做全面评估,制定出完善、合理、经济的个体化降压方案。

高血压病的干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及居民的大力配合外,政府也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高血压病群防群治的社区保健防治措施,如深圳市这样以项目形式开展社区高血压的防治,能更有效地防治高血压病。

[参考文献]

[1]王顺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3):168.

[2]刘勇,刘建华.社区干预对高血压人群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06,12(12):57-58.

[3]郑丽萍,李丽朝,方香丹.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社区护理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81-1982.

[4]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l998.20.

[5]吴汝莲.高血压病的全科医疗[J].中国全科医学,1999,2(1):3.

[6]张晓林,杜雪平,姜秀.复兴医院汽南社区居民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0,3(1):4.

篇7

文/薛春苗

“药熬好了,赶快趁热喝吧!”这是许多人喝中药的经验。中药汤剂是否一定要趁热服?其实,传统中医药理论对服药方法非常讲究,具体到药液温度就有凉服、温服和热服之别。服药冷热主要依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质而定。

凉服:是指将煎好的汤剂放凉至室温(20℃左右)服用。一般清热泻火、解毒通利、祛暑之剂应凉服,如清营汤、白虎汤、导赤散、清瘟败毒饮等宜凉服,这样可以增强药物清降通利的功效。尤其夏季解暑中药,凉服清凉解暑效果更好。另外,呕吐病人或中毒病人服药均宜凉一些。

温服:是指将煎好的药液放温后(30℃~35℃)再服用。因温服能减轻对胃肠道刺激,且苦味会减弱,有利于吞咽,故是最常用的服用方法,汤剂多宜温服。特别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

热服:是指将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或将药液温热(50℃以上但可以耐受)服用。中医讲“寒者热之”,一般寒证用热药,宜热服,如温中散寒、补虚扶弱、理气活血、发汗解表的药剂应热服,如补中益气汤、理中汤等宜热服。尤其是发汗解表剂,更应热服以助药力,发汗解表退热。

服药冷热还应考虑季节、地域及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例如寒冷季节时、老人、儿童、孕妇和久病体弱者不宜冷服,否则易损伤脾胃阳气。真热假寒证时应寒药热服,真寒假热证则应热药冷服,否则会出现拒药、呕吐现象。总之,正确适宜的服药方法,对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和减小副作用至关重要。

夏停降压药不能想当然

文/钱岳晟

四季气候变更对血压的影响是明显的。寒冷引起人体的血管收缩,炎热使血管舒张,这是人体对气候正常的生理反应,同样会对血压高低造成影响。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随季节变化发生波动的现象比正常人更为明显。

气候对血压的特殊影响,并不意味着冬天一定要增加降压药物,夏天则必然可以减少降压药物。因为影响人体血压的因素有很多,气候的影响也只是环境变化中的一个方面,还有人的精神情绪影响等。譬如,大热天血压可能随着血管的扩张有所降低。但在同时,炎热天气可以使人心情烦躁,造成夜间睡眠不好,这些因素又会使血压升高,两者作用的相互抵消,升压因素可能还占上风,如果这个时候减少降压药物是不恰当的。药物的更改和剂量的调整一定要根据测量的血压值来决定,绝对不能凭着想当然!

篇8

小复方制剂是我国特有的治疗高血压的制剂,以很小的剂量合并而成。第一个制剂是复方降压片。它是1964年由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研制的,沿用至今,全国各地都生产,据说是抗高血压药物中销量最大的一种。当时降压药较少,应用的降压药是利血平、肼屈嗪(过去称肼苯哒嗪)和氢氯噻嗪。高血压病人虽多,但大多数(至少在50%~60%)属轻型高血压(140~160/90~95毫米汞柱)。不少病人服了上述三种降压药中任何一种,血压降得很低,不良反应很多,病人反而感到不舒服,因此就不愿意服用。如果减少剂量,虽不良反应减少,但降压作用减弱,达不到降压治疗的目的。因此当时就设想把这三种降压药,以很小的剂量(1/8片)合在一起。虽然各药剂量减少了,但有三种药合在一起,经过试验,降压效果不错,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当时的指导思想是,降压是重要的,但还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在血压升高中的作用。根据当时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的学说,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的不平衡有关。那时正是我国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的时期,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是阴阳平衡失调所致,所以在降压治疗时还应使兴奋与抑制和阴阳得到平衡。因而再加入一些异丙嗪(非那根)和氯氮 (利眠宁),来纠正兴奋与抑制以及阴阳平衡的失调,形成了复方降压片的多种药物小剂量成分。复方降压片应用普及多年,实践证明它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不良反应不明显,深受广大病人的欢迎。所以后来就出现不少小复方制剂,甚至再加入中药,而以中药命名。例如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等,但其中都有2~3种小剂量的降压西药。

小复方制剂的优缺点

小复方制剂特别是最早的复方降压片,已经过近40年的广泛应用,疗效肯定,没有严重影响健康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前20年中,当时降压药较现在少得多,更是受欢迎的降压药。为什么它受病人欢迎呢?因为它有一定的优点。它的优点就是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适用于血压轻度升高的轻型高血压病人。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点。缺点是降压作用较弱,对血压较高的病人达不到降压治疗的目的。片中含有镇静安眠作用的药物,服用时虽能改善睡眠,但长期应用易成瘾。此外,片中除降压药外,还含有许多非降压药以及中药,它们起什么作用,片中各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如何都没有经过研究。

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片会引起老年性痴呆吗?

现在社会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把它说得很好,好像是得了高血压后,首先应该用它。另一种则把它说得很坏,说服用久了要引起抑郁症,要产生老年性痴呆。这些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我国1999年制定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并没有禁止它的使用。其中的利血平和肼屈嗪,现在确实应用很少,因为不良反应较多,不是一线降压药。但是复方降压片中含量很少,不大会产生这些不良反应。

小复方制剂应用的误区

由于小复方制剂中都有2~3种小剂量降压药,所以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由于量少,所以降压效应也小,只适用于血压轻度升高的轻型高血压病人。有些病人血压较高,单独应用小复方制剂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这时就应放弃它,改用其他一线降压药。有时甚至要二药或三药合用。但是有些医生或病人仍不放弃小复方制剂,而且加用其他降压药,这样一来,降压药就不是二药或三药合用而是四药、五药甚至六药合用了。这显然是不对的。

篇9

云南省楚雄州中医院老年病科,云南楚雄州 675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并分析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经健康教育干预治疗后,试验组的有效率高达92.0%(46/50),明显优于经传统药物的对照组(74.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方面临床症状,减少发生其他并发症的机会,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050-02

[作者简介] 杨本燕(1976-),女,云南禄丰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老年病临床护理。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会引发中风等多种疾病发生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按照分类,高血压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长期以来,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目前,有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多数与习惯因素遗传有关,其次是环境因素、年龄和肥胖等其它因素[1]。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大,致使全世界乃至全国的高血压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截至目前为止,高血压的发病趋势已呈现年轻化现状[2]。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不良反应,所以很难提高众人对高血压的重视度,其危险性较大,易并发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其它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为了提高老年性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及正确认知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干预尤为重要。为此,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该研究旨在验证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干预的重要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和分析均为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在60~81岁之间,平均年龄(65.5±3.1)岁;高血压类型:原发性高血压52例,继发性高血压48例;高血压分级:轻度高血压25例,中度高血压39例,重度高血压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方法。生活习惯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心理、社会压力、环境因素、不良嗜好对高血压病情发展的影响,应学会适当的放松心情,减轻自身的生活压力等。饮食习惯指导:因人制宜进行饮食指导的前提是因人制宜进行个性化饮食评估。评估包括既往饮食习惯和患者饮食结构差异性。同时还应告知患者饮食指导的重要意义,引起患者重视,提高患者依从性。饮食多以清淡、低盐、低糖、低脂为原则,每日食盐量不超过 6 g,配置相应的盐勺, 按 3餐 /d分配。多食高纤维食物,多采用植物油,避免饮食油炸、烧烤类或是腌制类的食物,降低患者胆固醇;限制吸烟、饮酒的摄入量,避免进一步增加动脉血管硬化的机率。药物依从性的指导:患者对抗压药物的依从性是解决高血压问题的主要问题,服药应以医嘱服药、按时定量、切勿忽停忽用原则,突然停药或减量,极易导致血压波动,增加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健康运动指导:首先要调查患者既往运动历史以及运动习惯。同时有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因人制宜制定合理运动方案。良好的运动可以使患者大受裨益,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有超过普通运动性质的重要意义。在意识上鼓励患者运动,在意志上提高患者运动积极性。在方法上给予科化学指导和规划:患者运动应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符合自身科学强度,循序渐进,科学开展。防治运动过度,防治不恰当的运动方式致损。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措施。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叮嘱患者按时吃药等内科常规护理措施。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前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合理膳食、健康运动等均明显提高,血压波动现象完全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合理膳食、健康运动等均有所提高,血压波动现象减少至50%~90%,其它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用药抵抗性及血压波动现象依然存在,其它临床症状均没有好转。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治疗结束后,明显改善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波动、用药依从性等临床症状,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2.0%(46/5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自身心脑血管功能退化,罹患高血压疾病的概率大大高于正常人群,当老年人罹患高血压疾病之后,全身细小动脉会有一定程度硬化,从而导致自身器官、血管发生器质性病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发生,值得引起高度警惕。另一方面,高血压可以认为是对老年人心脑血管功能异常的一个警告信号,如果不引起重视,容易进阶成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罹患高血压疾病之后可及时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

该研究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试验组仅有4例无效患者,而未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对照组的50例中有13例无效患者,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46/50)和(74.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国内他人的研究结果相符[3]。原因是试验组的健康教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健康教育干预的实行一是因为患者的心理、饮食习惯、服药依从性等直接影响高血压的发生与血压的波动,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对心理情况的改善,既提高患者战争病魔的决心,又可以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加重病情的发展[4-6];二是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指导,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不按时、不定量服药的危害性,大大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7-8];三是饮食方面的护理,可以及时监测血压变化并调整用药情况,降低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与恶化;四是增强患者的运动情况,坚持每天的运动量,消耗自身过多的脂肪。

综上所述,选用健康教育干预,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必要措施,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应推广于临床教育。

参考文献

[1] KOUNTZ D. Special considerations of care and risk management for Africa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J Natal Med Assoc, 2012, 104(56): 265-273.

[2] Jane R,Schubart,Heather L,et al.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s and Internet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 Review of Factors to Enhance User Engagement[J]. CIN: Computers, Informatics Nursing,2011,29 (2):81-92

[3] 周粉芝.健康教育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病控制中的作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0022.

[4] 吴秀娟. 鄂伦春旗社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9(32): 301-302.

[5] 毕永章, 周文刚, 张晓娴, 等. 云南省某贫困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管理效果分析[J] .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8) : 42-46.

[6] 姚梅琪、夏秋欣,黄梦娟.高血压病人保健活动中脑血管意外分析及预防[J].护理学杂志,2011.16(3):552.

[7] 曹佳宁.轻度高血压(临界高血压)240例7年预后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0(3):610-611.

篇10

1.防躁戒怒,静心养神。

心理学研究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恶化均与人的心理、情绪、精神息息相关。盛夏酷暑,火气旺盛,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情绪烦躁,思维紊乱,心境焦虑,行为异常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情感障碍”,对健康极为不利。因此,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心理、精神、情绪等方面应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以保持心境恬静,神志收敛,使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状态,常有冰泉在心之感。切不可紧张焦虑、烦躁激动、恐惧抑郁。因这些不良因素的刺激,能使心火内生,辄气热脑。在日常生活中,要防躁戒怒,清静养神,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养成心平气和的性格习惯。实践证明,这是保持高血压病情稳定,避免冠心病诱发心绞痛,防止热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这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对增强体质、祛病保健、延年益寿大有裨益。因此,盛夏季节,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做到“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晨起后,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跳舞、唱歌等,强度因人而异,以舒适为宜,这样有利于提高体温的调节功能,增强人体对高温的适应性和耐受力,对防治心脑血管病十分有益。午饭后,应适当午睡,以养精蓄锐,还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养花、种草、钓鱼、练书法、习绘画等,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晚上,切不可贪凉而卧,睡于露天、走廊、窗前、屋檐下等处或卧冷石地。更不可迎风而卧或久吹电风扇或久开空调,因阳气在外,毛孔开疏,外邪易于侵入人体,引起脑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甚至威胁生命。

3.采取措施,防暑避湿。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外界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针对夏季暑热湿盛的环境,老年心血管病人的居室应通风凉爽、安静清洁,室温常保持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居民区的环境噪音控制在白天45分贝、夜间40分贝以内。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要努力创造舒适、安静、和谐,使身心完全放松的入睡环境。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除保持半小时的午睡外,睡眠时间不少于7~8个小时,以养志除疲。研究认为,良好的睡眠能增强人体抗衰防病能力,提高对热的耐受力,这是夏季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盛夏“骄阳似火”,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确需外出时,要打晴雨伞或戴草帽、太阳镜等,以遮挡阳光直接照射。出汗多时,湿衣汗衫要勤洗勤换,以防暑湿并袭。为预防中暑,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身边和家中应备有一定的清热解暑药,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麝香正气水等。

4.调节饮食,科学合理。

盛夏,气温高,出汗多,消耗大,食欲差。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饮食应有规律,定时定量,每餐以七八成饱为宜。饮食以清淡、新鲜、易消化、富营养为主,适当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及鱼虾、瘦肉、豆制品等。烹调时力求色、香、味俱全,以增进食欲。少吃油条、烤饼、肥肉等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以防生痰、生热、生湿。还可常食些清热祛暑的药粥,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赤豆粥、苡仁粥等。常饮白开水、矿泉水,还可喝点清凉的汤、茶,如酸梅汤、绿豆汤、茶、山楂茶等。尤其要忌食生冷食物,如冷饮、凉粉、冷茶等,以防损伤脾胃。此外,盛夏气温高、湿度大,苍蝇易繁殖,食物易腐烂,是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因此,要搞好饮食和饮水卫生,严防“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