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太极拳教程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武术太极拳教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武术太极拳教程

篇1

《教程》中的拳术和器械分册均以五种技术元素为基础,通过逐段增加新技术元素的方式,创编1段至五段的技术内容,六段则是对上述五种技术元素的综合。在逐段增加技术元素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增加动作数量。《教程》在编排过程中,依据武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将“既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的中华传统武术演练式,确立为技术内容的结构标准。即每一段技术内容的单练套路技能单练,拆分后又能进行对打练习,还能以拆招的形式体现实战技法,突出了传统武术“练打结合”的特色,体现了武术以攻防动作作为运动素材和健身手段的本质,使习练者既掌握了动作的演练方法,又懂得了动作的攻防含义。

《教程》之和式太极拳是式太极拳习练者考取中国武术段位制的规定考试用书,依照和式太极拳技术特点、围绕和式太极拳段位技术考评内容和标准,由和有禄老师执笔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和式太极拳概述和一至六段段位技术的基本形态、单练套路、对打套路和拆招技法的讲解。

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套路的编排依然高度的体现出了和式太极拳轻灵圆活的特点,从一段到六段每段套路动作编排合理,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非常之合理,套路练起来连贯性强。最主要一点体现出了和式太极拳“化打合一”的特点,既一个动作不光能攻击也能防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你用什么动作打我我再用什么动作还给你,“要啥给啥,吃啥还啥”。

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常规教学方法与特色教学方法两种。和式太极拳段位制套路较之传统72式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学的,因而在教段位制套路时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变。可以采用体育教学的共性教学方法,比如,模仿示范法、讲解解惑法、练习体悟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做示范动作时注意示范方位的选择,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动作,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镜面示范动作,这样学生容易看清动作,等学习差不多了可以采用背面示范带着大家一起练习。

在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教学过程中,既要运用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探索特色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有效完成武术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合理的、丰富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一味模仿”,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迎合学生的心理特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武术,消除学生们“喜欢武术而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现象。

既然是学习武术,我们就应该采用有武术特色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把武术的特色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武术的本质特征就是技击,有了技击就有攻防,因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可以体现出武术的攻防特色。

段位制套路是按照“打、踢、拿、靠、摔”五种技术元素进行编排的,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把这五种技术元素体现出来。例如在学习打的动作时,等动作熟练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喂招,让学生自己思考该用怎样的动作去化解,这样的话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记忆以及理解。另外这样的训练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很愿意去学习套路。这样一来,同学们学起对练来就非常容易了。

和式太极拳又被称为“耍拳”,如儿童玩耍般那样轻松自如,因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游戏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说招引导,不用做动作,教师随口说出一个动作,学生就应该立马说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动作,对不上的适当的进行处罚。等熟练以后就要加上动作,喊个名字做个动作,对方也要相应的做出与之对应的动作,这样的话两个人的动作就对上了,形成了对练,在娱乐中同样也学习了对练,加深了动作的记忆以及理解了动作的攻防含义。

篇2

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林精英会聚一堂,向观众展示各自的武功绝技。

“下面由意拳传人谢永广、刘传春进行意拳表演。”主持人话音刚落,伴着缓缓的音乐,二人已走上舞台。抱拳,敬礼,谢永广、刘传春随后开始了站桩、试力、发拳、推手、散手。二人步法轻灵,劲力浑厚,连续迅猛,发力冷脆,3分钟的表演一气呵成。这是谢永广与师兄刘传春第一次在国际武术节上向大家展示意拳功夫。整个会堂几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证明他们的表演成功了。

谢永广1978年出生于河北邯郸的一个书香门第。在这个有书有画的家庭里,他却偏偏喜欢上了武术。初中时父亲让他进了县武术队,每天早上跑步、压腿、打拳成了他的必修课。1998年高中毕业,谢永广考上了河北体育学院武术系,开始了他的专业习武生涯。1999年经人介绍,他有幸拜在了意拳第三代代表人物姚承光先生门下,从此便结下了与意拳的不解之缘。

刻苦练功勤于笔耕

师从名门,谢永广自然不敢懈怠。大学期间,学习再忙他也要挤时间练习意拳。冬天的晚上,他冒雪在操场站桩,大雪把他变成了雪人,路过的同学被他吓了一跳;晚上同学们都睡着了,他却偷偷起来到宿舍楼的水房站桩,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

大学毕业后,谢永广来到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做了一名武术教师。大学的环境为他练习意拳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他购买了沙袋、拳套、手靶等训练器具,每天早上进行身体素质和实战反应训练,上午或下午利用课余时间练习站桩、试力等基本功,晚上进行沙袋、手靶和推手的训练,每天的训练时间在5个小时左右。训练之余,他义务教授大学生练习意拳,从2003年到现在他教过的学生已超过300人。

从1999年到2008年,为了全面掌握意拳体系,谢永广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工作以后,每年的假期几乎都是在北京的姚承光老师的身边度过的。即使是2008年成家立业后,他仍利用寒暑假到北京学习进修,从未间断。

在训练和教学的同时,谢永广还勤于笔耕,进行意拳理论的研究,先后在《中华武术》、《武魂》、《武林》、《搏击》、《武当》、《少林与太极》等武术期刊发表学术文章近百篇。2005年他的第一本著作《意拳心法》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姚承光先生的意拳之路和武学思想以及意拳的功法理论体系,文字优美,语言流畅,受到了意拳爱好者的一致好评,连续再版了3次。他的太极拳师父乔松茂先生在序言里说道:“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居然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来,使我在惊讶的同时更为赞赏的是小谢这种积极上进、不断进取的精神。”

2006年在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进修期间,在《意拳心法》一书的基础上,他又编写出版了“中国意拳标准教程”系列之《意拳功法》和《意拳散手》两本专著,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教程中谢永广运用现代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理论阐释了意拳的教学和训练,可以说是对意拳理论研究的一次大胆尝试。姚承光先生评价此书时说:“意拳标准教程为大家提供了一套学习意拳可以参照的范本,让大家在学习和研究意拳的时候有据可循、少走弯路。”

中国体育报业总编审、《中华武术》杂志第一任主编、中国著名武术教育家昌沧先生看了谢永广的意拳书稿之后,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昌老把《意拳心法》一书比作武学著作中的《论语》,他说:“这儿,不由得使我想起了2500年前的孔子的门生们,为了纪念至圣先师、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他们把先师谆谆教诲的问录和体会变成了《论语》一书传诸后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永广就是这么一位弟子,一位刻苦钻研、善于学习、努力进取的好弟子。正是这样,才有了《意拳心法》,有了当今意拳标准教程。”昌老还为他专门赋诗一首:“半部《论语》天下兴,程门立雪示丹心。前车后辄皆楷模,武坛新歌万世新。”

除此之外,谢永广还参与了《散打绝招》、《意拳正轨》、《太极拳――寻求和谐的平衡点》、《意拳推手技法汇综》等著作的编写,并在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中担任第一主研人,他的论文《武术师徒制的文化学分析》入选“2010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并荣获三等奖。

访师问友切磋交流

武术科班出身的谢永广深知拳术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每一种拳术都有自己的长处,研究武学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拳术,而要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将其他拳术的优点融会贯通。所以在学习和研究意拳的同时,谢永广并没有放弃对其他拳术的研究。

大学期间,他的武术专项是太极拳。为了探究传统太极拳的奥秘,他在《中华武术》杂志主编李平老师的推荐下,拜在中国当代著名太极拳家乔松茂先生门下学习传统太极拳,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太极拳大赛,均获优异成绩。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他多次到邯郸的拳击场和摔跤场进行切磋交流,并且得到了邯郸市著名拳击教练李小白老师和著名摔跤教练何新海老师的指导,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实战技法。

2009年9月,国际手搏联合会委派意大利手搏联合会主席斯蒂芬诺先生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手搏培训,具体事宜由谢永广负责。斯蒂芬诺是一位武林高手,精通螳螂拳、太极拳等多种中国功夫,并且跟随国际手搏联合会主席袁祖谋先生学习中国式摔跤和现代手搏近20年。当他听说谢永广练习意拳的时候,便提出来要体会一下意拳功夫。谁知双方一搭手,斯蒂芬诺脚底下就像踩着球一样站立不稳,谢永广运用意拳技法使他东倒西歪,最后把他发放出去。斯蒂芬诺惊讶地说:“意拳功夫太神奇了!”

推广意拳任重道远

“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当今时代好东西如果不去推广同样会被埋没。由于历史的原因,意拳直到近几年才逐渐被大家了解。作为武术专业人士,谢永广感到任重而道远。为了推广意拳,在写文章和出版著作的同时,他还自筹资金创办了意拳国际网站,同时在新浪博客开通了谢永广意拳博客,上传了大量关于意拳的文章、图片和视频,利用网络平台推广意拳。

2010年2月,受法国国际手搏联合会主席袁祖谋先生之邀,谢永广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白敏植教授一起远赴巴黎,参加“第九届巴黎市长杯中国式摔跤、现代手搏国际邀请赛”。在大赛上,谢永广进行了意拳的表演并举办了讲座,受到了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代表的一致好评。

2011年3月,谢永广组织中国意拳代表团,与师兄刘传春、吴维科等一起参加了第九届“武德杯”香港国际武术节,首次使中国意拳亮相国际武术大赛。他还与师兄刘传春一起参加武术节闭幕式“世界武术精英大汇演”,引起了国内外武术界代表对意拳的广泛关注。

在2011年的9月,他计划组织“中国意拳走进高校”系列讲座,还计划组建一支意拳搏击队参加搏击擂台赛。很多人赞誉谢永广为意拳做了很多,但他却说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意拳的未来还需要诸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他的恩师姚承光先生说:“永广当此西风大渐、国学式微之际,有志于弘扬意拳,数年来潜心励志于意拳实践和宣传,不断探索拳学真谛,实属难能可贵!”

篇3

一、关键词界定

1、人口迁移

关于人口迁移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刘铮主编的《人口理论教程》中写道,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专指人们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迁居活动。”田家胜等主编的《人口科学教程》也认为,“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迁居活动这是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

有的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作出明确的区分。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对人口迁移解释为“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变动,人口迁移的形式为移民。”人口流动则“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事一段时间,为改变居住地的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流动的人口不能称为移民。”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和书籍则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不作严格的区分。如《辞海》中释义为“人口迁移:又称‘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位置上的变动。亦即人口在一定国家或地区迁出或嵌入的活动。”

严格意义上来说,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是有区别的,因为人口移动在空间范围上和停留时间有着广泛的差异。从空间范围上看,包括短距离移动和长距离移动,从停留时间上分,则有定居型的迁徙和过往型的临时停留。

2、武术传播

根据“传播”一词的内涵,武术传播内容也同样是以信息流动的方式来传播的,即武术的文字信息、语言信息、图像信息、动作信息等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同时武术传播不是孤立进行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要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且受其制约和影响。基于对“传播”概念的理解,可以认为武术传播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武术传播者的直接传播和借助一定媒介向传播对象传递武术信息以实现共享互动的过程。从武术传播内容的侧重点出发,武术传播可分为武术的技术传播和武术所负载文化(非技术)的传播两种类型。从武术文化的角度出发,按照“文化三层次”学说,武术传播可分为三个层面的传播:第一、武术物质层面的传播。包括武术各拳种套路和对抗技术、养生功法、武术器械服装、场地器材基础设施等,这属于武术的表层传播,是武术传播的最活跃层面,也是武术赖以传播交流的物质基础和外在标志;第二、武术制度层的传播。包括武术主管部门或其他武术社团制定的各种武术法规、制度和相关管理规则,具有指导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属于中层传播;第三、价值观念层的传播。由于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学、兵学、中医学、宗教、民俗和美学的浸润,而从武术中反映出来的民族性格、心理情感、审美观念、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这属于武术的深层传播,是最难以实现的传播。

二、洪洞通背拳的历史渊源

洪洞通背拳(即无极通背缠拳)的一代宗师,乃河南郭永福是也!据历史考证和师传拳道源流记载,以及民间传说:清乾隆年问(约1776――1780年)郭永福因打死达官贵人而扮乞丐逃居山西苏堡镇,有意投靠清副天官刘秉括、以求得到庇护。清副天官刘某善军事、诸技击,见识宽广,颇爱武术,曾聘红拳武术教师于府内,教天官公子习拳,府内的帐房和杂役张秀德、贺怀壁也陪同天官公子演小红拳,郭永福有意通过与贺怀壁、张秀德以及红拳教师较技,凭仗不同凡响的武术绝技,赢得了在天官刘府安身的机会。由于郭永福武艺惊人,约1780年天官回朝启奏乾隆皇帝,御赐“神拳”之称,张秀德、贺怀臂也终得郭永福的真谛传授,而成为洪洞通背拳第一代嫡传弟子。

据考证,洪洞通背拳与陈式太极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师传谱本、歌诀和拳谱几乎一样,只是个别字音有所不同。近代著名武术家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陈氏太极拳》、《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等书中多次提及洪洞通背拳“实为陈王庭所创在陈家沟失传之长拳一百八势。”其根据即在于通背拳第六代传人樊一魁著《忠义拳图稿本》(洪洞荣仪堂)的定势图和歌诀与陈家沟存谱而无人会练的太极长拳一致,这一点也得到陈氏第十九代传人陈立清(曾参加一九七九年在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大会)的确认。陈氏太极拳在全国普及和盛行,而洪洞通背拳则知道的人较少,洪洞通背拳流传不广有其历史原因,洪洞人的性格比较直爽,说话办事直来直去,不转弯抹角。此拳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性格,出手就打,讲究“头手不上脸,还是你的根基浅”。现在社会稳定和谐,人们富足安康,讲的是法制。陈式太极拳在先的可能性很大陈式太极拳的始祖陈卜,原籍山西泽州,后带全家迁至洪洞传授拳术明朝洪武五年,又带全家迁至河南温县陈家沟,后来,陈家沟逐渐发展成为太极拳的发源地之前陈卜在洪洞所传授的拳术是不是就是后来的洪洞通背拳?有待考证。

三、人口迁移对武术传播的影响

1、人口迁移推动了武术的传播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清朝是中国武术最为繁荣,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中国武术发展至清朝时,开始空前发达,不仅涌现出了众多的武术流派,形成了不同的拳种和风格,而且武术开始走出封闭的家族传播和乡间传播,借助各种各样的载体进入社会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武术逐渐淡出军队,走向民间。其原因首先由于在清朝以前武术的传播受到了抑制,从而阻碍了武术发展的速度。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因其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历代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对民间习武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或禁止、或打

压,这样就极大的抑制了武术的传播。其次我国民间武术是在封建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化形态。由于受封建小农经济的制约和武术门派封闭保守势力的影响,武术拳种的传都以宗族传、世传、门派内传为主,或一个地区流传为主,分化较少,使武术的横向传播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遭到破会,农民生活极端困苦,流动性增强。在两种文化的接触中,不断发生对抗和冲突,为了维护自身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以武术传习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秘密结社活动在华北地区非常盛行。在民族危亡时刻,人们摆脱了传统武术传承观念的束缚,加强了武术的交流,促进了武术在民间的传播。随着资本主义殖民入侵的深入,中国的社会也发生了巨变,特别是铁路的修建以及海上运输的发展,使人们能够突破地域上的局限性,加快了文化在各地区之间的横向传播。

2、人口迁移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的产生文化积累,一定文化积累的速度与文化发展的速度成正比,虽然这并不是文化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但它却为文化的发展创造基础。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亚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形成了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中国武术文化。传统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多种传播方式,而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是民间武术传播的重要方式。“师徒传承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它使武术技击技术变纯、变精,保持了武术内容的全面与丰富;而且更加注重传播效果,对被传播者的武技和武德非常重视”。

3、人口迁移加快了武术的创新

篇4

关键词:小学生 一路 太极拳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67―02

1 前言

随着“国学热”的发展,为更好地传承太极传统文化,结合当下中小学生的自身体质以及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在成都市武术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组织下,由太极专家组成太极创编小组,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在柔和缓慢的太极拳动作中,加入发力动作,并配合发声,创编了成都市小学生一路太极拳,此套路由8个动作组成,旨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初步认知。随着太极拳在成都小学的开展,太极拳在小学生中的教学方法也受到了相应的重视,笔者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小学生的太极拳教学方法归纳如下。

2 教学方法

2.1 动作示范法

动作示范是直观教学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以准确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通过直观了解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小学生受其所处年龄阶段特点的影响,在学习动作上表现出模仿能力强的学习特点,且无意注意占据主导位置。因此,在教授简单的太极拳动作时,老师先进行单个动作的演练,再简明、生动地讲解其要点,然后进行领做示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一路太极拳中的斜飞式动作,通过老师正确的示范,其动作在学生脑海中便会形成“左(右)手高,右(左)手低,身体稍倾斜”的姿态,初步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若只重在讲解此动作的名称、要领,而轻于动作的示范,对学生学习动作,无疑是事倍功半,让学生产生厌学、厌练的后果。因此,采用动作示范法,在老师正确掌握动作的前提下,还应对教学的动作进行剖析,将动作直观化,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学会动作的大体结构,初步建立动作的全貌。

2.2 形象法

形象法,亦可为联想法,指将所学动作转化为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事物,达到教学目的。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很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而转移注意力,对于比较抽象的教学活动,注意集中就比较困难。且思维方式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结合这一特点,将其学习动作的注意力转化为与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以便来完成动作的学习。例如,在一路太极拳中野马分鬃动作(见图1),在教学时,可将此动作的上肢动作中“抱掌”联想为已充满的“气球”;“分掌”即为慢慢释放出充满气的“气球”;下肢动作的“上步”,让学生想象为在很薄的冰面上向前上步,自然便会趋于太极拳的上步要求――轻灵,从而使“野马分鬃”动作看作是在冰面上玩大气球的娱乐活动,方便教学。采取此教学法,能将简单的动作赋予其趣味的特性,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学会动作。

2.3 口诀法

口诀法,即将动作编成容易记忆的口诀。根据小学生的记忆特点,小学生的机械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开始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形象记忆发展变慢,抽象记忆发展变快。年级越低,形象记忆越高于抽象记忆,年级越高,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两者效果越接近。所以,有效地将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相结合,在太极拳教学采用口诀法教学,会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譬如,一路太极拳中的“搂膝拗步”动作(见图2),可将上肢动作的练习过程编为:“托掌像端盘,屈臂似敬礼,搂膝如开门,推掌叫暂停。”以此增加太极拳教学课堂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快学慢练法,指在教学初期,将太极拳动作的练习速度加快,使学生较快掌握动作路线,进入中后期教学时,再进行慢练,突出太极拳风格特点。例如,一路太极拳中的护心捶动作,若将动作的练习速度加快,便转化为双手握拳,小臂绕环的动作,以此法教学,体现出简单易学的原则。从小学生学习动作的角度出发,“喜动”属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之一,以此为锲机,在教学时,将以“慢”为主的太极拳演变成“快”为主的太极拳,这样有利于小学生掌握其动作路线,在学会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慢练,使之符合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3 结语

以上的教学方法,在成都市一路太极拳教学中运用时,并不是单一独立进行,而是合理结合,配合简洁,形象,生动的讲解加以运用。所谓“教学得法,效果亦显”,在进行小学生太极拳教学时,选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此外,在教授太极拳时还应把握“先在身,后在心”的原则,即通过学习太极拳,学会太极拳的“动”,增强体质,再通过练习,体会太极拳的“静”,养成静心思考的习惯。

参考文献:

篇5

清华大学学生太极拳协会自成立起,就一直致力于太极拳的推广普及工作。多年以来,协会的上级领导部门清华大学体育教研室和校团委,在协会干部素质拓展培训、活动经费、宣传和场地等各方面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使我们能够开展高水平的教学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包括整理和发掘太极拳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邀请太极拳界知名人士来清华大学举办讲座;聘请高水平的指导老师开设培训班,以及组队参加各高校间的武术交流活动和武术界与太极拳相关的一些赛事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协会于2008年3月22日特邀请陈太平老师在五教多媒体教室进行题为《太极拳古今谈》的讲座。

陈太平老师是当代太极拳名家,数十年致力于传统太极拳的挖掘和整理,对太极拳训练体系有着深入和独到的见解。在此次讲座中,陈老师用大量生动详实的资料和极为精彩的演示,为大家展示出传统太极拳训练体系的一些特点。讲座现场听众的反响极为热烈,纷纷表示大开眼界,希望对传统太极拳养生健身和技击方面的作用以及训练方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应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要求,同时也为了从学术角度对传统太极拳学的训练体系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发掘其中科学化、系统化的部分,以形成我们自己的训练指导教材,协会在讲座成功举办后与陈太平老师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和探讨,经过初步整理,专门撰写了本文,以飨读者。

武术界对太极拳训练体系的整理工作一直在进行。每年都有许多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参与其中。如受到国家教委支持的体育类高等院校中有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课题,设立专门的研究项目。许多太极拳的专家也在不断地进行综合性质的整理研究工作。各种专著和期刊杂志上发表的相关著作也非常之多,其中不乏学术水平相当高的著作。本文无意于拾人牙慧,而是试图从一个新的较为宽广的角度,对太极拳训练体系的框架进行综合性的论述。

太极拳爱好者众多,人们追求的目的各不相同,如追求健身养生、表演、防身技击,以及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等等,而每一种目的又有不同的层次划分,因此太极拳的训练体系是开放的,参与者各取所需,不应教条地按照一家的标准去约束所有学拳的人。本文主要从养生和技击等角度来介绍一套立体的训练框架,作为太极拳爱好者学习过程中的参考,目的是帮助在此领域有所追求的练习者理顺思路,获得启发,澄清一些困惑。而并非是给出一些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教条。本文也无意与太极拳界其他理论去比较高下。相反,每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合理的学术理论,无论它来自任何门派或者个人,都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特此声明。

传统太极拳训练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具体的训练手段也非常之多。而每一种训练手段往往是同时达到多个目的,提高人们多个方面的素质。如果单纯用若干个阶段的层次划分来描述太极拳训练体系则显得过于繁琐。如太极拳推手训练、散手训练、体能训练、桩功训练、拳架等等,每一种训练手段都有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层次的训练方法和检验标准,单独拿出来讨论,每一个都可以独立成书,太极拳爱好者学习起来任务量过大。而这些不同的训练手段之间又不完全是相互独立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相通的,有些还可以相互替代。如有的门派没有桩功训练,照样成就许多高水平的太极拳大师,但对另一些派别来说,桩功训练又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不同的人,在身体素质和天分等各个方面又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那种一刀切的将学拳者划分为初学者、中级、高级和大师级等不同层次或者阶段的方法又显得过于教条。如一名有着多年实战经验和过硬的身体素质的散打运动员,他转而学习太极拳,是否还要从头开始学起,就十分有待商榷。如果没接触过太极拳,那么在某些方面他肯定是初学者的水准,但在其他许多方面,如果还要按照初学者的方式来进行训练,是否属于浪费时间与精力呢?还是根据他的素质稍加针对性地训练就可以成为太极拳高手?这些问题很难用一种或几种训练手段的划分,或者某些简单的理论层次的划分就能解决。

因此需要根据一些合理的标准对太极拳的训练内容和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太极拳发展至今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包括教程、示范图像和视频,还有不断涌现的各种学术著作。在浩如烟海的太极拳“样本”面前,人们往往不知所措,不是因为资料匮乏,而是因为资料太多太复杂。如果能在一个立体框架的基础上,将表面看起来互不相干的砖头瓦片进行筛选组合,就能搭建出一个坚固的建筑。否则杂乱的堆砌,或者不合理的框架,只能造就豆腐渣工程。貌似威严的庞然大物,稍加外力干扰便会轰然倒塌。

具体就太极拳而言,关键在于训练体系的整体性,是否能造就适合于养生或者技击需要的全面的素质。这些素质在性质上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每一类型的素质都是独立存在,不可或缺的。这不同于简单的分层次分阶段的划分方法。分层次划分理论认为通过低层次训练的积累,可以经由量变产生质变到达高层次。我们认为在每一类型的素质当中,分阶段的训练方法是可以通过训练量的积累,从低层次到达高层次的。而不同类型的素质之间,则无法通过现有的训练量的积累来弥补。比如作为太极拳基本训练手段的套路训练,虽然对提高某些方面的素养行之有效,但并非涵盖所有类型的素质。传说陈发科前辈每日练拳三十遍,说明套路训练对于太极拳确实十分重要。但是否只需要每日练拳三十遍就能让你我也变成陈发科那样的大师呢?实践证明仅仅练套路是不够的,它不能提供成为太极拳大师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素质。当前太极拳界所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每个门派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在某一些方面有杰出的成就。但许多名师的弟子虽然在太极拳方面浸多年,也获得了各有特点的过人之处,却在实战时轻易落败。究其原因,往往不在于他们的水平高下,而在于一些平时没有训练到的素质方面的缺失。实战是双方训练体系的立体碰撞,因此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训练出来的选手,通常会在与某些素质缺失的选手对垒的过程中轻易找到对方的破绽,从而战胜对方。

传统的太极拳训练体系包含了所有三类素质的内容。而每类素质又可划分为多个层次或者阶段。传统太极拳的各种训练方式,包括盘架训练、桩功训练、丹田训练、推手训练、散手训练等等,每一种都涵盖了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素质。一个全面的训练体系如同一个立体的太极图,整合了所有必备的素质素养,在各方面均达到一个动态的阴阳平衡。下面对三个素质类型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类素质:结构

这个类型的素质所包括的内涵,可以用“结构”两个字来表征。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 人体自身结构的优化

太极拳训练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之一,就是通过各种训练手段增强人体的自身素质。

由于传统太极拳学关于人体解剖学方面的理论来源于中医,所以传统太极拳训练在强化身体素质方面的指导思想也以中医的经络脏腑气血学说为主,因此与西方体育理论指导下的依靠跑步、深蹲、推杠铃等手段增强体魄的方式有所不同。如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传统太极拳训练方式,是以气血充盈为目标,通过周身气血的充盈鼓荡,来滋养脏腑,强壮筋骨,从而达到强化自身构造,增强身体素质的最终目的。因此太极拳的训练主要依靠疏通经络,放松筋骨,调节脏腑等手段来进行。经络的畅通,以及从外到内、从表皮到筋骨脏腑各套体系的协调运行,保证了气血的流通、滋养和充盈鼓荡。而气血鼓荡反过来又调节了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并对表皮筋骨脏腑各套体系予以滋养和维护,从而更加促进了各套体系的协调运作。因此太极拳的训练过程往往以松入手,以摧僵化柔来一步步推进。实践证明太极拳的这种训练方式同一般的体育锻炼相比,在祛病健身方面更加有效,因此深受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的喜爱。

人体自身结构的优化,还包括某些物理构造的优化。如骨密度的增加,脏腑抗击打能力的提高,皮肤组织的强化,肌肉的增强,筋腱的放长松弹等等,通过太极拳的针对性训练均可获得极大的改善效果。这方面的训练有盘架(功力架)、桩功、内功等多种手段。这些训练手段所产生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强化作用,还可以使得关节筋腱更加灵活,以及柔韧性的提高等。

2 运动间架结构的优化

合理、科学的运动间架结构在技击当中意义重大。好的问架结构在运动过程中能保持上虚下实,支撑八面,周身平衡,在攻防转换变化时能够维持良好的结构强度和应变能力,做到攻防合一,无懈可击。而不合理的间架结构在复杂多变的对抗过程当中往往会导致空门大开,破绽百出,使自身疲于应付,被动挨打。

太极拳运动间架结构的训练,同样基于自然放松的原则,依靠放松状态下人体结构本身的自然生理规律来进行调节和优化。传统太极拳的拳架结构要求形不破体,力不出尖,八面支撑,周身平衡,整体浑圆,这些规矩是非常细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由于时代的变迁,今人练拳的目的,生活的方式以及追求的目标与前人有所区别。有一些太极拳爱好者致力于传播与表演,把太极拳的拳架朝着美观、舒展、大方等方面进行改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如果目的是为了取得技击功效,则应该尽量避免与前人创拳原则相违背的改动。

运动间架结构的素养,要求练习者能在各种速度下保持随遇平衡。今人往往容易在静止或者缓慢运动当中保持合理的间架结构,但在快速或者变速运动当中就会失去间架结构的平衡。所以需要在高速、变速的运动当中,甚至在激烈的对抗当中,加强对动态间架结构的训练,提高维持平衡和间架结构稳定性的能力。传统太极拳训练当中,单式的操练、器械以及推手当中结合身法步法的操练等手段,对优化动态过程中的间架结构都十分有效。

第二类素质:知觉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太极拳训练体系的第二种素质类型,要求通过对自身和外界的感知体认来达到舍己从人,随机应变,承接走化的效果。知觉的方式有两种:对自身状态的知觉,和对外界环境以及对手的感知。

1 自身的知觉

在太极拳练习和技击应用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状态的变化,包括身体所处的位置,骨骼关节的顺背,攻防转换的顺逆等等。对自身的体认训练,把这些感知和体会训练成为身体的本能,并且产生浑圆一气,周身一家的效果。

盘架和桩功里面包含关于自身体认的重要训练方法。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运动中求感知。传统的太极拳追求“动中求静”,要求在各种速度的相对运动当中保持间架的平衡和感觉的敏锐。盘架不同于速度均一的套路练习,而是要在身形和速度的转换过程中把握身体运动规律,把握拳学的轨迹,把握周身上下整体的协调性。太极拳的桩功则是静中求动。太极桩功的理论认为,如果是一潭死水那种完全静止的静态,则会导致僵和滞,这是拳术的大忌。太极拳所追求的静,是那种雄鹰张开双翼看似浮在空中实际正准备扑向猎物瞬间的那种静,是狸猫扑鼠即将扑出去之前的那种静,是猛虎静卧草丛蓄势待发的那种静。桩功训练时要凝神贯注,以意念带动周身做微动,在微动中体验气血鼓荡,丹田内转,虚实转换,阴阳变化的感觉。

古人云:“行气如九曲连珠,节节贯通。”自身的知觉训练,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出节节贯通周身一家的状态,并将这种状态转化为身体的本能。这样在技击当中便会有一动无有不动的灵变。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有“四两拨千斤”的高级战术实施的可能性。

除了身体上的训练之外,还要有精神意志方面的内在修炼。太极拳学对精气神非常强调。除了一般要求行拳时凝神贯注专心致志外,还有不同层次的更高要求。如稍低的层次,要求精神饱满,目光炯炯,较高的层次则体现为精神内敛,处之泰然。有“神”有“势”,太极拳才有了灵魂。而具有搏杀的气势,和压倒一切的威严,也有助于实战对决的获胜。

2 对外的感知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当中,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描述太极拳训练对外感知能力方面所能达到的高级境界:“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种境界对于在激烈的对抗中把握机会战胜对方非常重要。

前文所提到过的一些相对静止的桩功和意念训练,可以提高人体自身的反应能力,以及皮肤、汗毛对外界刺激感知的灵敏度。但是这些训练对于实战需要来说则远远不够。太极拳对外的感知训练,主要通过双人互动配合来完成。这方面最主要的训练手段是推手中的听劲训练。该训练要求达到甫一接触就能感知对方劲力来路力度变化等信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带动自身的变化来应对。结合实战的听劲训练不仅要适应低速缓慢节奏下的状态,还要能跟得上别人速度的变化和力度的增强。在高速对抗、猛然发力和突然进攻时也要有所反应。

太极拳听劲训练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水平较高的老师给水平较低的学生“喂手”或者“喂劲”的训练。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推手时,按照某一特定的模式,用相应的手法给学生“喂手”或者“喂劲”,直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反应模式。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使用文字语言或者口语语言,还要使用身体语言和思维语言来教学。缺少了教师亲自示范或者陪练,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去感知劲路的环节,则学生的水平不会达到很高的层次。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如果这里的太极拳“名师”不能亲手带着学生训练听劲推手,则即使是名师也教不出来“高徒”,这一点需要格外注意。学生在择师时,未必选择名气越大的老师越好。因为有些非常有名的老师可能由于自

己年事已高或者公务繁忙等原因,无法亲自授艺,这样则会影响学生这一环节的训练效果。所以“名师出高徒”不尽然,应该是“明师出高徒”。

第三类素质:控制

俗话说:“学以致用。”但对于太极拳来说,许多训练手段的目的是获得相应的素质,这些训练手段并非能够一成不变直接用于技击。缺少了有效的打击、控制对手的手段,则前文所讲的素质皆具备,也只能力求自保,在实战中无法给对手造成真正的威胁。该类素质的缺失,也是造成目前许多太极拳爱好者练拳多年,下了很大功夫却不能用于实战、技击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类素质所包含的内容:

1 发力模式的训练

发力训练即是训练各种劲力的合理发挥运用,一次发力中往往暗含多种劲道的变化(太极拳可包含棚、捋、挤、按、探、捌、肘、靠、沾、粘、随、化、开、合、松、沉、截、惊、引、拧、裹、钻、翻、伸、缩、领、虚、托、推、揉、勾、挂、弹、抖、摧等数十种劲力)。发力训练需经过空练发力、接触性发力及运动中发力三个阶段。空练发力主要体会发力时对自身整体平衡的控制及力的起落点变化。接触性发力是由空练过渡到击打实物,体会发力时的相应变化。待到运动发力阶段,则训练如何在对方不断运动变化中仍能高速度、高密度地进行适应性发力。

陈氏太极拳的发力训练有其自身独到之处,称为太极缠丝劲或者螺旋缠丝。陈鑫云:“太极拳,缠法也。浑身具是缠劲,其劲皆发于心,内入骨缝,外达于肤。其运转方法可分为进缠、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大小缠等。”可见陈氏太极拳对缠丝劲的重视程度。通过陈氏太极拳缠丝功的训练,可以产生八面螺旋的整体效果,在缠丝中带出上述所有数十种劲力。这种训练手段效率很高,是陈氏太极拳的精华所在。

2 接触点控制的训练

在太极拳技击理论当中,对接触点的控制是其核心内容。虽然在某些太极拳“大师”那里有一种“凌空劲”的说法,但在实战当中从未遇到过这种“隔空击人”的应用。所以我们仍然认为技击首先要有接触点。

太极拳的战术思想是打化合一、攻防一体,“何处粘点何处击”。主张通过第一点的接触来达到人背我顺,力争在与对方的第一接触点上去控制对方,这种控制对于高水平的技击来说,往往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在太极拳的实战训练环节当中,这一部分的训练是重点。只有在接触点控制方面占了上风,才能真正做到太极拳的“学以致用”。同时对接触点的控制,也是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以静制动”,“以慢打快”,“后发先至”等高级战术思想的实现基础。因为两人对决,无论双方绝对速度如何,要制服对方首先就要有一个接触点。通过第一接触点能够控制对方,当然也就可以做到以静制动,以慢打快了。否则上述概念无从谈起。当然别的拳法对于实战的战术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只述及太极拳关于技击的战术指导思想。我们承认通过别的途径也可以达到同样的训练效果,在这里就不详细加以论述了。

3 互动训练

在太极拳的实战当中,有一些素养对于战胜对方尤为重要。这些素养包括条件反射、速度、空间距离感、角度的变换、时间差等等。由于实战时的情况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演变模式,另外实战当中的速度距离等因素是无法量化的,也来不及做精确的分析。因此需要在平常的训练当中积累大量与这些素养相关的经验,在实战当中才能把握分寸和火候,从而有所作为。

这些实战的素养亦无法通过单独的盘架桩功获得,必须通过与陪练者一起进行互动的训练才能获得。太极拳当中有一系列分阶段的训练方式,从最基本的大拥大捋开始,到沾手、分手、合手、接手,最后是乱踩花,以及接近实战的散手训练。这些训练方式,要求陪练者也具有相当的实战经验和技战术水准。这通常是由教师亲自带着学生一起来练习的。

4 综合训练:阴阳转换、引进落空、沾连粘随的战术训练

有了前面各环节的基础后,便可进入综合体现拳学素养的实战虚用阶段。体会实战中各种速度的变化、肢体运物的轨迹、攻击角度及“时间差”等等,逐步做到传统武学在实战中讲求的“得机得势”,“人背我顺”。太极拳的实战思想,反对硬碰硬的打法,强调随曲就伸,随势打势,引进落空,借力打力。这些战术思想非常巧妙,是太极拳前辈在多年实战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极高明的技术,其难度非常之高,因而也需要通过大量的综合实战演练方能逐渐掌握。

由于实战时情况瞬息万变,因此太极拳的实战不能拘泥于固定招式。平时套路盘架乃至推手训练遵循的都是一定的模式,而在实战当中有意地采用固定的招式手法都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从而容易落败。只有遵循太极拳阴阳转换的原理,从有意而为过渡到无形无意,随势打势,才能发挥所学。

篇6

关键词: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5-0096-03

1 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的必然性

无可争议,近代以来,西方体育的入侵拉开了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序幕。与此同时,中国武术运动管理的标准化也随之开始。百年来,中国武术运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向现代竞技运动靠拢的过程中,武术运动逐步实现其形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并达到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表演项目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当今社会是标准化的社会,任何事物不经过标准化都难以走向世界。段位制度正是由各种体育项目主管机构批准并的一种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1]。作为促进体育项目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之一,围棋、柔道、跆拳道等等都先后采取了段位制以促进该项目的社会化发展。我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作为推动武术发展的标准的制定者和管理者,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号召下,于1998年推出《中国武术段位制》,旨在深化武术项目改革,加强武术运动行业性和规范化管理,促进武术社会化、规范化[2]。从积极意义上来看,段位制确实是一种有效促进体育活动社会化的制度保障。段位制如同一张通行证,在一定程度上,它被看作是各种体育活动都可以搭乘的经过普及、推广,驶向社会化的船。

其实,在市场经济的视角下来看,《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一个行业标准,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武术概念和技术以及相关的重复性事物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获得秩序和社会效益[3]。段位制作为一个基础平台,要规范武术其他拳种的准入条件,要引导和规范武术不同拳种之间的竞争,要规范对武术不同拳种的合格评定程序和方法,只有加强武术段位制的标准化管理,才能促进武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健康向上发展,才能更好的满足群众对武术的需求,为武术的普及和推广做出更大作用。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基于把握我国武术段位制实施现状,较为全面的构建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旨在探寻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的有效对策。为武术运动的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撑和依据。这对实现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武术产品、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了解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现状、为合理制定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服务。

2 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过程的简要回顾

2.1 试行——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出现

在段位制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的情况下,1997年12月经国家体委批准,中国武术段位制开始实行。1998年4月,我国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会议及“授段仪式”在北京召开,首批112人被授予“高段位”称号。从1998年开始试点工作的此后几年,武术段位制采用套段的评议方法进行评段与晋段。“中国武术段位制经过4年的试点工作,据统计结果显示,全国共有64886人获得了段位,其中九段6人,八段40人,七段462人。目前统计结果,仅河南省取得中国武术高段位的著名拳师就有40人,中段位1812人;初段位4439人[4]。”并制定了《武术段位制组织管理暂行办法》、《武术段位制晋段考评办法》,相应地建立了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段位制办公室和全国武术段位考评鉴定委员会,以适应实行武术段位制这项长期工作的需要。规定:中国武术协会是段位制管理的最高机构。中国武术协会专业委员会下设裁判委员会、教练委员会、武术产业发展委员会、科研委员会、传统武术委员会、武术学校工作指导委员会、新闻委员会等。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一直对武术行使着全面管理的职能。由科研部负责《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实施与管理工作以及协助套路部、散打部和社会部对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有关内容进行科研,负责组织编写和审定武术理论和技术教材等工作。

2.2 “套段” 转“考段”——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新阶段

之后,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决定修订《中国武术段位制》,使之从试行步入正式推广,武术段位制从对武术工作者的落实 “套段 ”阶段 , 转入 “ 考段 ”的新阶段,逐步规范化、标准化。1998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入段晋段考评教材,包括理论教程、初段位技术教程、中段位技术教程(太极拳类、长拳类、南拳、散手类)。除高段位不专门编写外,该套书对于各段位的教材作了统一规定[5]。由于各地区武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评价标准差异较大,虽然各地区积极开展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实施工作,但总体来讲,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较为缓慢。

篇7

[关键词] 高校武术 教学内容 改革

武术是高校体育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但武术教学在高校常常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中还存在较多的体操或舞蹈式动作的渗入,造成武术教学的机械化、简单化,偏离了武术教学的本质。武术教学内容改革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武术选项课各项内容的学习,能够较全面的把握武术知识和技术,对武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变化的分析,提出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思路,使武术在高校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一、近年来武术教学内容变化分析

通过对近几年普通高校体育教材中武术部分内容分析发现,武术教学内容已从单一的套路教学转变为以套路为主的多项目教学。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武术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也从普修向选项课(俱乐部制)模式转变,教学时数的增加,为武术教学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如何利用好这些空间已作为武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近几年的武术教学改革,教材的选择突破了以往统一利用同一教材的界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教学内容选择的余地更宽更广。但是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及优化设置上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思路

1.合理选择武术教学内容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从而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造成以单一套路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教学内容中技术动作难易程度、教学内容是否是学生所喜爱或感兴趣,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应切合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进行合理选择。

(1)加强基本功、基本动作的教学

通过基本功、基本动作练习,学生身体各部分得到较全面的训练,为提高武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普通高校大部分学生未曾接触过武术,身体柔韧性、协调性相对较差。通过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练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各个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必要的弹性,还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增强学生的体质。但是,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在学习动作上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对学生身体素质掌握的程度,制定出与学生素质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积极性合主动性。

(2)增加技击内容教学

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特性,也是武术区别于其他项目的重要特征。武术动作大多都含有一定的功防含义,在武术教学中增加技击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实战技术和实战经验和能力,有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武术动作和要领,对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起着重要作用。

(3)拓宽武术理论知识面

现阶段武术教学偏重于技术教学,而在武术理论方面的教学比较缺乏。武术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发展,自然融入了传统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传统养生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

随着武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较多采用专项或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其结果是武术理论教学课时比重相应增加,最终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了解武术。因此,教师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选择性介绍武术与其他传统文化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武术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其次,增加图解知识和术语教学,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武术图解方法,同时,鼓励学生自学自己感兴趣的套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能力。尤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提倡和鼓励学生自学自练的前提是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并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难点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热情。如果没有较好的自学方法和教师的引导,没有自学的能力,学生习武热情就会被深奥晦涩的武术内容所磨灭。第三,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通过电化教学,学生对动作技术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武术欣赏能力,使学生了解不同拳种的风格和特点。第四,加强武德教育。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武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习武的真正目的,崇武尚德,使学生能够用高尚的武德思想理顺自己用武行为。

2.优化武术教学内容设置

就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的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散手、太极拳(剑)、防身术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而且学生对武术的技击性理解受小说和影视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武术教学中,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可以介绍一些散打和防身术等方面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也可以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专项课教学中,也应改变以前的旧模式,尝试把散打、太极拳(剑)、防身术纳入专项课教学内容,从而改变以往单一教学模式,使武术教学走向多样化。我校在武术选项课教学以散手和太极拳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防身术、擒拿等实用性较强内容为辅的教学新模式,从反馈信息来看,这种教学模式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开设哪些教学内容,武术教师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是关键。武术属于技能类表演项目,教师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越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专长,在对学生做一个较全面的调查基础上,选择学生较喜爱的项目,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各高校武术教学开设哪些方面的内容,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可接受能力,还应根据各校师资情况,优化武术教学内容设置,使武术高校中得以健康发展。

三、结论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要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注重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以提高学生专项素质和身体素质。增加技击内容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全面提高教师业务和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学意识,提高学生对自己所喜爱的武术内容进行选择性自学的能力,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武术文化的真正内涵。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应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优化教学内容设置。同时,学校应对武术教学给予大力支持和资助,提供武术教学所必需的器械和场地设施,为武术教学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篇8

以下是笔者对武术的一些思考,现在写出来和大家交流,希望能抛砖引玉。

我们知道,武术与文化相伴而生,文化为武术提供了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武术给文化提供了验证和承载。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人们骨子里的东西,只有它进入到你的骨子里、血液中,你能够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它才真正是属于你了。

文化怎么才能进入到人的骨子里和血液中?我觉得有两条:一是环境的耳濡目染,二是文化载体的强化作用。武术是非常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通过对武术的练习、体验,我们会切实使这些文化哲理深深镌刻在自己的骨子里,流淌在自己的血液中。然而我们确实注意到,武术作为承载文化内涵的载体,具有不同的层次。深刻的技术承载深刻的文化内涵,肤浅的技术只能承载肤浅的文化内涵。我们在上述的耳濡目染和载体强化中,将把怎样的武术文化融入自己的骨子和血液中呢?在这里,就必须谈一谈武术传承“取法乎上”的问题。

(一)上法决定本质

没有上法难传承,没有内涵难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在论书法时说过:“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意思是任何学识、技艺应当从最高层次取法。

我们学习武术,传承武术,当然也要取上法。问题是怎么取上法?具体说就是:选择拳种,选择师门,选择老师。这个事看似简单,实际做起来却也不容易。

(二)辉煌产生经典

有辉煌才有经典,有经典才有上法。

一种技艺只有在最辉煌的时候才会出现经典的技艺,才会产生绝技,而且这种辉煌并不会重复出现,这个时候所形成的法则就是上法。

实现这个辉煌的条件最少有三个,一是需要足够的技术、理论积累,二是需要适合的社会环境,三是需要优秀的人物出现。三条都具备很难。书法的辉煌高峰在东晋,武术的辉煌高峰是明末清初,所以书法界有一句话:书未宗晋,终为野道。李世民所说的取法乎上就是取晋人之法。武术不学明清也有野道之嫌。

武术方面,明末清初产生了完善的拳种技术,特别是产生了哲理拳,这是武术的辉煌时期,我们就是要取明末清初的武术之法。有人会问:再早或再晚行不行?我认为:再早则古朴有余,完善(体系)不足。再晚或流于浮华,缺乏厚重;或流于浅薄,缺乏深刻;或体系不足,缺乏完整;或神乎其技,流于玄虚。所以回归传统也不是越早越好,取到上法才是最好。

实事求是的说,不是在什么拳种上都能取到上法。

我们要继承的是那个时期原汁原味的东西,不是后人改造过的,更不是现代人误传和新编的。

选择拳种是取上法的第一步。

(三)积累形成体系

有积累才有体系,有合理才有完善。

武术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形成了体系,但完善的体系首先就是要合理,要适度,要恰到好处。增之一分则有余,少之一分则不足,才是完善的体系。

系统掌握武术体系,当然不是套路会得多,不该多的就要控制,所以现在提出要优化套路,关键是优化的原则是什么,优化到什么程度。套路再多,也还是套路,只是体系中的一部分,一少部分。

完善的拳种技术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功、基本动作(单操手)、应用组合、套路(单练、对练)、实用功法(辅助功法)、内功。器械。

选择合理完善的体系是取上法的第二步。

(四)名师出自名门

有名人才有名门,有名门才有名师,有名师才有高徒。

武术在很长时间内,没有拳种,没有门派,但是却有武艺高强的人,我们还是按传统习惯叫名人,当技术体系完善以后,名人练的武艺就称为拳种,传承广泛的就成为门派,历代名人辈出才称得上名门。

选择师门是取上法的第三步。

名师应该是得正传者最好,旁传者次之;一门为主且精通者最好,兼练几门者次之;本代顶门者最好,余者次之。

学武术必须有传承,没有人可以自学成才。苦练十年不如名师一点,师徒传承是必须的途径。只有从师而无成者,没有不从师而成功者。再好的老师也不会把所有的徒弟都教成高徒,孔子弟子三千,贤人才七十二个。但庸师不管教多少个徒弟都是庸徒,一个高徒都不会有。

从名师,得正传,事半功倍;随常师,得旁传,事倍功半;遇庸师,得妄传,徒劳无功;遇假师,得异传,害人害己。

选择老师是取上法的第四步。

(五)择善固执

“择善固执”就是自己要做得最好,这是得上法的最后一条,也是关键所在。下面分四个层面讲这个问题。

(1)崇拜得到传承

有崇拜才有执着,有执着才有传承。

人心不古,道德沦丧;艺心不古,经典尽失。

对好的技艺顶礼膜拜,矢志不渝,终身不改,怎么做都不过分。你钟情于他,他就惠顾于你,你差一分,就会失去十分。

得到名师收录门下,是一件很幸运的事,自己要用心去练,坚持去练,习惯那份枯燥,那份单调,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练下去,才能找到那份本真,守住那份本真。

师父可以教方法,但无法把功力传给你。

顺便说一句:不要把文学故事当做史实。特别是现代武侠小说、动作电影,这些都是市场化、经济化的产物,我们看到的都是现代人编出来的。没有什么他们不敢改的,也没有什么他们不敢编的,四大名著都能改个面目全非,其它的还在话下吗?

(2)品德蕴含情义

有品德才有情义,有情义才有传授。

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厚德才能载物。

我们武术界讲的是武德,是忠义二字,所以对关夫子的义气千秋崇拜有加。

过去讲未曾习武先习德,门规里对品德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实际上学习任何技艺首先得有品德。

(3)修养决定拳风

有修养才有人品,有人品才有正气。

没有大气的胸怀,就练不出大气的拳术。

人正则拳正,拳正则心正,心正则行正,行正则事正,事正则功成。

(4)积累获得升华

有方法才有积累,有积累才有提升。

练习武术要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练习,实现数量的足够积累,才能实现功夫的提升,就是哲学讲的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

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讲:“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孔夫子年至七旬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

篇9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教学特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在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具有民族特的传统体育项目。其教学不仅遵循了世界体育教学的普遍特点,同时,作为我国独有的具有自身民族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模式。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向学生传授民族传统体育各种技术、技能、使学生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从而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技能,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实质与内涵,其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1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运用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种多样,每一个项目由其自身的特点,要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也要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与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课堂中,只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才可能达到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

1.2重视直观,以演示领做为主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涉及的问题很多,首先是民族传统体育类别繁多,结构多元;其次是动作复杂、方向多变、左右不对称、动作难以记忆;此外,动作之间的衔接变化比较复杂,每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也比较多,不仅在外形上有手、眼、身、步的配合,并且内在有精神、气、意、劲的统一;还有动作的节奏变化、技法特点、演练风格等等,都给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采取常规示范外,应特别注重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除教师示范,还应借助录像、图片等现代工具辅助教学。

1.3保证动作质量的同时,突出不同项目风格与特色

动作的规范性应作为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首要条件。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来自于不同的民族,种族和文化因素的差异使得各个项目各具特点。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了要保证动作质量的基础上,也要突出各个民族体育项目所具有的特色。

1.4集体或多人项目的教学,应注重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各个民族的生活中,除了少数是单人项目之外,多数体育项目皆以民族为纽带,以自身民族为特色形成了集体或多人项目。如具有我国深厚文化基础的典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舞龙,此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名学生的集体配合和共同协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舞龙动作。因此,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础动作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互相配合的团队精神,强调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团结协作中进一步学习、理解和领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

1.5技术动作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相结合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多元文化整体性特点,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和汲取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融合道家哲学思想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也有在中医理论体系下形成的导引养生功理论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传授学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同时也要对动作背后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动作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讲解,并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1.6身体教育与人格教育共注重

我国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世界体育项目普遍所具有的共性特点,即运动员在从事体育运动的同时,磨炼了个人意志与品格。如我国传统武术项目,运动员在习练该项目时,需要运动员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敢于吃苦耐劳的精神。此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又有别于西方体育,甚至背道而驰。如太极拳,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相和谐,运动风格柔和缓慢,运动员在长期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品格及平和的心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传授动作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格特性的培养。

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通常指的是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学内容所采用的途径、手段和策略。它既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在学习中学的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向教师反馈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达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1语言教学法

语言教学法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形式有讲解、口令、语言提示等。讲解是体育教学中运用言语法的一种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它主要指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任务、动作名称及其作用,完成动作的要领、方法和要求,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动作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并通过语言使学生获得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和民族文化,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使其受到启发和教育。常用的讲解方法有粗略讲述法、精细讲述法、鼓励法、复述法等。

口令是指教师以简洁的语言,用口令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当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动作方向和路线后,教师可用口令指挥学生练习,如舞狮课上,在教授转动狮头动作时,教师就要结合动作,发出左转,右转等口令,以提示学生正确练习。口令是指导学生练习的重要手段,在实施口令时,要注意口令的长短、音节的高低以及严肃性和及时性。

语言提示是指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提示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体会动作的要领和内涵。如在练习太极拳时,教师通过提示 “沉肩坠肘”、“敛臀收腹”等的动作要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及时地改正错误动作。

2.2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是指教师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教学的动作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练的方法。根据教学动作的复杂程度,进行动作示范时,可以选择分解示范和完整示范两种。分解示范主要运用于动作比较复杂,协调性要求高,方向线路变化较多的技术动作,分解示范法便于学生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和上、下肢的配合,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完整示范动作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协调性要求较低,方向线路较少,或虽然动作比较复杂,但学生的运动技能储备较多,运动学习能力强时采用。教师在传授武术动作时,应运用完整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以便建立完整的运动表象和动作概念。因此,教师的完整示范必须正确、协调、优美,以便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在教学中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才可以达到改进教学效果的目的。完整示范可以使整套、整段或某个动作的轮廓展现给学生, 而分解示范法可以使整套动作中的一段,也可使某一段动作的一部分或一个动作的部分示范给学生。因此,两者的运用均必须以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和接受能力为前提。此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各个项目的技术动作也比较复杂,因此直观的动作示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总体形象、结构、技术要领和完成方法,便于学生建立动作的表象。同时,高质量的动作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中了解正确的动作全貌,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建立学练的兴趣。

动作示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方法,因此,为了突出示范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效果,进行示范时应注意示范位置的选择、示范与讲解和启发的有机结合、示范面的运用和领做示范等。

2.3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

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动作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输出并非简单的理想设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因不同情况出现不同的错误。因此,及时地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是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的保证。另外,教师还应及时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纠错手段,并在纠正错误动作时,给予热情和耐心的指导。一般常用的纠错方法有指导法、静耗体验、语言提示、对比分析等。

2.4游戏娱乐教学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大多来源于生活节庆,因此,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游戏法既有竞争性,又有娱乐性,并能使参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群体性的游戏练习,还可以培养队、组合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关系。目前,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是游戏法。

游戏法是以游戏的方式,以增加娱乐为目的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如老鹰捉小鸡、踢毽子、抢花炮、珍珠球等。游戏法具有一定的情节和思想性,通过游戏法的练习,能使学生了解与游戏相关的民族文化和风格特色,达到陶冶情操和促进和谐健康的心理状态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才智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体力与智力的同步发展。

2.5多媒体演示法

多媒体演示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和时代的需求进行改革或创新之后的现代教学方法,是以现代媒介为手段,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知和提高积极性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等手段与途径的辅助教学已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特别是以校园网络平台而做成的网站型课件,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解决以往教授复杂技术动作的难题,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

3小结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分布较广,形成了以地域和民族为标志不同的文化特点,民族传统体育随着这一特性,也体现出了项目的多样性,项目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在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中,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灵活多变,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同时,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吸收现代体育新型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 赵立.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

[2] 周争蔚.散打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3] 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袁凤生等.学校体育教育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5] 邹师.体育教学模式分类及其应用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

[6] 全国武术训练教材编写组.全国武术训练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1.

[7] 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篇10

在(续六)的文章中我说:别看各家各派在演练时千姿百态,一旦投入格斗,立刻都不那么有风格了,什么八极拳形意拳大成拳少林拳八卦掌,大家都快打成一种拳,“天下武术一大抄”。

各家各派又不光“格斗形态”大体相似,在功力、即格斗素质训练上,也尽有相通之处。举个例子,我这儿有个练过轨迹拳和禅道(残道)的小伙子,起初他是瞅我这套方法新鲜,一块玩了几次,他决定留下来。练了两个月我都没给他改变拳术姿势,只是让他按照我的方法――用拳靶和对抗两种方式,来强化拳腿速度、神经反应、拳腿连接能力和对实战距离的把握,再有就是用这两种方式纠正一些技术细节。最近,我又用我的方法给他强化腰腹背和腿部的力量。

这件事――用八极拳的功力训练来提高轨迹拳和禅道的格斗素质,说明拳术的功力训练彼此相通――我不给小伙子改变拳式,也有向他证明这一点的意思。

不同的拳术为什么会相通,道理我以前讲过,像拳腿身步的速度、力度、神经反应、灵敏性、协调性、防守转攻击的能力、拳腿连接能力、实战距离与时机的把握等等,任何一门拳术都离不开的。就是说,对八极拳有用的格斗素质,换到形意、大成、八卦、轨迹、禅道里,同样能提高它们的格斗能力,反过来也一样。我一个学生以前跟姚承荣、李洪喜练过大成拳,他说姚承荣那里也练变速跑,李洪喜本人备有一对大号的哑铃。倘若一个练过变速跑和大号哑铃的人转练八极拳,他就算有一些功力基础。类似的事还出现在我一位练形意、大成的朋友身上,有一次我们俩聊八极拳“为提高启动速度怎么练腿劲”的问题,当时我跟他说:“我一看形意拳的练法,就知道形意准得有专门练后腿蹬劲的方法,不信去问你老师。”有必要强调一句,我说的专门练法,可不是指三体式什么的,我指的是某些人眼里的“低档次”的外功练法。我这朋友回去一问,果不其然,形意拳确实要专门练后腿蹬劲,方法跟八极、少林大同小异,也跟现代体育训练有异曲同工之妙。

换从另一角度说,既然凡格斗都是拳打脚踢的勾当,而人又没有两样的人体构造和生理功能,那么用来格斗的拳术,怎么会不需要共同的素质呢?谁又长着铜头铁臂、三条腿了?

我倒不反对格斗素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提高,我只是反感某些人拿大家当傻子,神吹一些没在打斗中证实的玄虚练法,我一贯认为,你说的东西必须是你本人已经练出来的(韩某没练出来的东西绝不在这忽悠大伙),武术和踢球、烹饪一样属于身证体认的技术,如同上场都不知道把球往哪传的人不可能懂足球,一动手就眼花手乱脚绊蒜的人,他决不可能懂武术――武术是格斗术,不擅格斗的人就不懂武术,而一个不懂武术的人,他嘴里的武术怎么可信呢?假如外行能说出真东西,我们就可以跟金庸古龙和武侠片导演练功夫了。

凡不懂武术的人描绘出的武术都浪漫美丽,就像已故作家王小波的那句妙论:“一个人写自己不懂得的事就容易这样浪漫。”这事也不难理解,外行肚子里没真货,不用浪漫玄虚撑架子,他就没的可说。“浪漫武术”比练武术容易多了,就是拿哲理碎片、玄奥文字在那忽悠?哪位先生要是肯出钱,我能把八极拳写得比太极拳还深奥、还完美无缺、还登峰造极,不就是抄书吗?我现在就抄两段――遗憾不是美化的,是赵道新老爷子的话,一段是“我们武术中的那些来自古东方哲学和初等物理教程的只言片语已经'精深'得不食人间烟火了。” 再一段为“内家、外家来源于尚武的书生为抬高身价而妙笔生花。”

为抬高身价而妙笔生花的另一种人是骗子,骗子跟外行的区别在,有些骗子明白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但他们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要不怎么叫骗子呢?明明是一瓶低价散酒,他们换个标签当“五粮液”卖。本来一年才能练出来的功夫,他们吹嘘一个礼拜就能速成。不仅神速,还能练出切金断铁手、金刚不坏身。这么神的拳,当然不能说自家的练法跟大家一样,一样了怎么诱惑人呢?

我这人比较笨,在笨人眼里,天下的武功,从动作到功力训练,大家千山万水紧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堂兄弟就是姑表亲,血缘远一点的上溯五百年也曾在一个锅里搅马勺――当然,我说的是有价值的功力训练。

效果是评判拳术好坏的唯一标准

在我看来,想提高格斗能力的人,他重要的不是看哪家拳论吹得邪乎,重要的是看效果,看你练了能不能打人――先别提练成高手,那是以后的事,而且对于多数人来说,高手往往是一辈子难圆的梦,练武术跟踢足球一个道理,高手、球星永远只属于少数人。

我一贯主张由效果给拳术(训练方法)打分。我不但爱把训练方法分为“无效的”和“有效的”两种,我还常常把下面这几句话――“即便是有效的方法,还要看它的效果是属于低效的、高效的、还是中效的。”挂在嘴头。

我为什么如此强调效果呢?一是,大家练拳本是为了格斗,如果不看效果,不管练了能不能打,大家干嘛在这事上花钱耗精力呢?二是,如果不问效果,大家就没办法判断自己练得对不对,拳术的名称不是方法正确的保证,譬如同样都顶着八极(大成、形意)的名儿,练法却一家一样,你怎么判断好坏?看拳论吗?拳论是最不可信的东西,一万个人里也不见得有一个是看了拳论练出来的,已故的王选杰先生说:“少看拳论多练拳”这句话说到家了。同样不可信的东西还有诸如武林掌故、说手拆招、老师的名气实力等等,这些都是靠不住的,跟你的关系不大,跟你有关系、决定你未来功夫的只有训练方法――因为你不管跟谁练、练的什么拳,你练的都是他的训练方法。而训练方法的好坏,在你还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的前提下,除了看效果,还有别的判断标准吗?

“以效果论好坏”绝不是个小问题,因为无效的训练在武林已经泛滥成灾,武林里令人希奇的已不是“谁谁又白练了、又瞎折腾一场”,而是“某某这回练出来了,他见拳头不慌,能打了”,这种事才难得一见,一千个爱好者里难有一个。不信你就去试。

无效的拳术训练当然离它越远越好。此外,鉴于大家都没有时间“十年磨一剑”,效率也该是我们考虑的问题,我的意思是说,即便是有效的拳术训练法,我们仍需思量,他这有效的方法,是高效的、中效的、还是低效的。举例来说,同样是为达到60分的格斗能力,有的训练法需要练五年、每天练三个小时才能达成;有的方法要练三年、每天练两个小时;再一种方法是,练一年、每天练一个半小时即可达成。

如果让大家来给这三种训练法打分,不言而喻,“练五年每天三小时的”为低效;“练三年每天两小时的”是中效;“练一年每天一个半小时的”属于高效。

有必要强调一下,我说的低、中、高三种效果之分,是针对普通人而言,天才不计其内。因为像尚云祥、吴秀峰这样的武功天才,都禀赋异常,他们每天两小时、三年练出来的效果,普通人可能每天三小时、练五年也达不到。现在有很多人总想知道:李存义是用什么方法练出来的?李书文到底都练些什么?实话说,拿大师的方法给大家开开窍可以,照猫画虎全盘搬到自己身上绝对死路一条,你不是李书文、尚云祥,你就别模仿他们,大师的方法跟你没有关系,大师是“修”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虽然大师也必须刻苦训练)。

普通人要遵循普遍有效的练法,普遍有效的练法尤其是“中效”和“高效”这两种,有一些明显的标志供我们分辨,什么标志?(一)经过一至几个月的基础训练后即开始对抗练习;(二)对抗训练经常搞,有分门别类的各种方法;(三)重视功力也即身体素质训练;(四)强调训练的高强度和高密度,拒绝心不跳肉不酸的低强度单操――初练除外;(五)拳术动作要打、练同一,不能两分家,打是打、练是练,必须对抗中怎么打、单人时就怎么练。

这五项内容全部具有、无一遗漏的拳术,你就练下去,只要你胆量心理身体不是太差劲,每天一、两小时,坚持一、两年,必会见着效果,让你再不把动手当难事。

要想进一步提速,活儿就更细了,不光上述的五项内容必须保证,而且要制订一份详细的训练表,列出每周对抗几次、单人练习几次、功力训练几次、速度和力量和灵敏训练谁先谁后、所有的训练各安排多长时间――等等细节不胜枚举。如果你觉得这份训练计划太细了,那么我告诉你,这张训练表还不是一劳永逸的,要经常进行调整,下个月跟这个月练的就可能不一样,不仅如此,张三李四王五,由于各人条件不同,他们的训练计划还有重合有参差,各有侧重。一个任嘛没练过的人,当然不能跟田径运动员出身的人照搬同一套方法。

训练不做到细而又细,效果必打折扣。考虑到若想让你老师每天盯着你、随时根据你的进展调整训练、而且一搞就是一年,则你老师要的价钱低不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只把握上述五项内容就行了,多花点时间就多花点的吧,总比练三年学不会打人强。

用对抗训练提高功力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个“对抗训练狂”,其实不仅我如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抗训练,譬如前些日子舒红云就在电话里跟我说,他那里也是每星期都搞对抗,与我不谋而合。此外,舒红云与我不谋而合的还有,他也重视功力。

细说起来,对抗训练在我手上,是具有多项用途的,比如说,用对抗来增强功力。有的人一提功力,总想到“力量”上,其实力量尽管属于功力中最大的一项,毕竟不是功力的全部,其它如速度、灵敏也都是功力的一部分。“速度”简单地说,就包括拳腿身法步法的速度、格斗中的反应速度、由守转攻的速度、拳腿连接的速度等等,这些速度,可以在空练的状态下提高、也可以借用更有效的拳脚靶来提高,但是要想练出“实战中速度”,该在空练及拳脚靶的基础上,通过对抗的方法增添一项。

用对抗来强化速度,有一套从简单到复杂的程序,最简单也是最初级的,比如你拿拳头打移动的同伴,同伴不还手,任凭你打,单从提高拳速来说,这种方法可能与打活靶功效差不多,区别在,打活人更有实战感,毕竟实战时你是跟人打不是跟靶打,还有,打活人时,同伴的脸胸腹裆肋等等都在人体真实的部位上,不象晃动靶,靶晃动的位置根本不是脸胸腹裆肋所应该在的位置。这个最初级的方法熟练后,接下来可增加难度,同伴在原先只做晃动躲闪的基础上,添加格挡动作,这样一来,不用说,对你出拳的速度要求更高(包括减少预兆),同伴要格挡嘛。又由于格挡,你拳头落点的准确性,也不象原先那么容易了。之后继续增加难度,躲闪格挡的同伴时不时也打你两下,这时不光逼得你必须出拳快、预兆小、时机与距离的选择要恰当,而且随着同伴的还击,训练出现本质的变化――因为原先的难度不管有多大,你本人毕竟没有危险,但现在同伴开始打你了,顷刻使训练向实战方向转化。这种在挨打刺激下练出的拳速,更具有实战中对拳速的要求。因为我发现,一些在打靶时拳速不错的人,一旦投入到真正的对抗,原先的拳速荡然无存,原先的拳架七扭八歪,原先的步法开始拌蒜,原先的距离感在丢失(拳头往往离同伴半尺远)。换句话说,在挨打刺激下练出的拳速,才是真正的拳速,才是能用于实战的拳速――当然对抗难度必须继续增加,训练的执行也更加复杂,在此不一一详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