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篇1

一、相关概念

(一)资源型景区

资源型景区的提法并不常见,学术界在2001年提出这个词,但对于什么是资源型景区并没有回答。首次给出类似概念的是彭德成,在其著作《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中对公共资源类景区进行了界定:以自然景观和文物景观等公共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和文物景观类旅游景区。这个定义与“资源型景区”一词的概念在大体上是基本吻合的,只是稍有差别。

在此之后,寇敏、马波把国家拥有所有权的旅游景区,包括各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资源等称为公共资源类景区。邹统钎按景区的功能、目标与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旅游景区分为经济开发型和资源保护型,经济开发型包括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资源保护型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田世政(2006)根据所有制和管理目标不同把旅游景区分为公益性景区和商业性景区。公益性景区又称公共资源型景区,是指那些依托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社会公共资源,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的景区,其具有公共福利、科学研究、生态教育、文物保护和经营活动等多项功能。吴必虎将其界定为:以自然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等原赋的公共旅游资源为核心吸引物,经过人类适当的开发并具备基本旅游设施的旅游景区。它具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经营的资源垄断性、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并重等特点。

参考以上的定义和划分,笔者认为资源型景区是指以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区和以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为主要资源特色的文物类景区,景区并非是为旅游专门而建的,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博物馆和寺院等。而把专门为旅游而建的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等人造景点称之为非资源型景区。

(二)旅游危机管理

顾名思义,旅游危机管理就是对旅游危机进行的控制和管理,指的是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危机事件进行的管理行为。旅游危机管理是一个非程序性决策的过程,是以通过研究危机、进行危机预警和危机救治达到恢复旅游者信心和旅游经营环境为目的的非程序性决策过程,最终目的是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在危机中发现有利的因素,把握危机发生的规律,尽量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推动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资源型景区的特点

资源型景区具有以下特点:景区经营资源的垄断性;景区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高价值性;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一)景区经营资源的垄断性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旅游资源绝大多数是属于国家所有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或地域中,地理环境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必然导致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即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种地域性特征表现在资源的独特性、差异性和不可移动性上,因此,旅游者想要领略它的风采,就必须前往旅游资源的所在地。这种特性就决定了景区经营的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

(二)景区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因利用不当而使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甚至完全被破坏的问题。资源本身具有独特性,如珍稀的动植物,历史遗存、文物古迹等,他们一旦遭到损失或破坏,就将永远的受损或消失。即使在受损后进行“恢复”也很难保持其完整性,甚至会导致原真性的丧失,因此,景区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因而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事后弥补措施是于事无补的,事前的防护措施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高价值性

景区资源具有高价值性,这种价值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很难说旅游景点值多少钱。资源价值随人们的认识水平、审美需要、开发能力、宣传促销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景区资源集生态、美学、科研、历史、文艺、游赏以及经济等多种价值于一体,这些价值经过复合与叠加就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具有极强的旅游观赏性。因此,景区资源具有的多重复合价值和强吸引力特征决定了景区资源潜在价值的不可估量性,使景区具有高价值性。

(四)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旅游业有着“无烟产业”的美誉,旅游产业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争相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但是旅游开发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或项目的过程。旅游开发中一些不当的开发活动会对资源造成破坏,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或旅游者自身素质的原因也会对资源造成破坏。因此,必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旅游开发是为了促进对旅游资源的利用,使其发挥出潜在的价值,但是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而利用也有助于保护。因此,景区具有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三、资源型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一)旅游供给的综合性和旅游消费的弹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个高风险行业,从客观上要求景区重视危机管理

首先,从旅游供给来看,景区向旅游者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总体性产品,是为满足旅游者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接待条件和服务的总和,涉及旅游目的地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的经营者,还涉及工艺品生产加工、交通和建筑业等行业,旅游业的这一极强关联性决定了任何一个部门的波动,都会对旅游业造成影响。此外,在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也蕴藏着危机,旅游业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上,如战争、政策变化、供求关系的改变、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变化都会使旅游景区产品的生产出现波动。从旅游消费来看,旅游消费属于非基本需求消费,是旅游者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萌发的高层次需求,其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消费的弹性系数较大。另外,旅游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和旅游消费的季节波动性也决定了旅游消费具有较大的弹性。因此,旅游供给的综合性和旅游消费的弹性决定了旅游景区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从客观上要求其重视危机管理。

(二)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巨大的经济拉动性促进旅游市场快速成长,弱化了旅游风险的认知,潜伏着各种危机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以不断增长的势头迅速发展,全国很多省份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者主导产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兴起了一股旅游投资热,出现了很多雷同的景观。在人们的期盼中只有旅游业的积极乐观和无风险的正面效应,忽视了繁荣背后隐藏的深层危机和矛盾:旅游产品的相似和雷同亟待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的散、小、弱、差等问题导致的抗风险能力弱小。在经济活动中,旅游业对市场有着高度的依赖性,这些急功近利、盲目决策和淡薄风险意识的行为势必会造成危机的潜伏,如果不及时的发现和扼制,等到危机诱导因素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会导致危机的爆发。

(三)资源型景区对旅游资源的高度依赖以及旅游资源的特性要求景区实施危机管理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资源型景区,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度、分布和地域组合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对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不当的开发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在经营管理中由于人为的原因、资源自身生命周期以及自然作用过程(如风化)等也会对资源造成破坏,资源的损害甚至是消亡对景区的发展是不利因素,因此资源本身的脆弱性、高价值性以及不可再生性特点决定了景区必须重视对资源安全的管理,即实施危机管理。

四、资源型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所在,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在旅游景区中普遍存在着“重开发,轻管理”的问题,管理中又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危机管理意识严重缺乏。2003年SARS危机中曝露出的旅游企业缺乏应变能力的问题,造成的损失之大,让旅游行业有了“切肤之痛”,然而危机管理并没有引起景区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景区实施危机管理,不但可以防范和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对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是因为加入WTO以后,外国旅游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使我国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受到极大的冲击,竞争环境日益严酷。国外危机管理研究早于我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危机管理体制,对危机的防控和应对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国内景区出于加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需要必须加强危机管理。

篇2

论文关键词:潜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AHP,福清市东壁岛

 

0 引言:多数国内学者对于滨海旅游资源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其特色、分区、整合和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而对滨海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有陈明生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和特尔菲法(Delphi)对滨海城市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1];曲丽梅,仲桂清,李晶对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分区后,运用数学模型和综合评分的方式,再对各区进行定量分析[2];程胜龙,文军,张颖,尚丽娜利用滨海旅游资源调查的大量数据资料,应用SPSS软件和ARCVIEW软件,采用聚类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广西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及其空间分布、组合,旅游资源分区等进行了定量研究,为今后滨海旅游开发提供了基础工作[3]等;。本文旨在对目前定量化研究较少的滨海潜在旅游资源,尝试建立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然后选择福清市东壁岛旅游度假区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通过这一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评价指标的内容的细化,使评价体系将得到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评价结果也将更为科学和合理。[1]

1.对潜在旅游资源的界定

潜在旅游资源(potential tour resources)是指在目前尚不具备开发条件或开发程度不够或目前不被确认为旅游资源的事物,但将来很有可能被开发成为旅游资源。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意识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的,一个景观能否成为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决定于人们的认识水平、感观需求、发现时机、开发能力、宣传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变化[4]。

本研究的潜在旅游资源具有的含义:

(1)具有一定的开发深度,但还具有进一步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景点)

第一种情况是,一些资源(景点)只开发了自然资源,或者只开发了资源的自然方面,而忽视了人文资源或者资源的人文方面优势。

第二种情况是,还有些景点或资源具有开发新的旅游业态或与其他产业交叉结合的潜能,如休闲渔业,工业旅游等。

第三种情况是福清市东壁岛,与国内发达地区,或者国际上同类景点或资源相比,在开发上深度还不够,还有继续深度开发的空间。

(2)低度开发的旅游资源或(景点)

这类景点只是做了低度的开发,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不完善,游客量较少,进一步开发的潜力空间大。

(3)未被发现或未被开发的资源

这类资源,由于远离市场或者地处偏远,没有被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被开发。这类旅游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经济的繁荣,逐渐将被开发。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滨海潜在旅游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的模糊信息和定性资料进行量化,最后利用这一评价体系对福清市东壁岛旅游度假区进行评价。

2.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构建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时,首先筛选评价因素,本文按照实用性、综合性、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分层评价体系。

本文构建了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第1 层为目标层,即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第2层为项目层,包括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的资源内在状况、资源价值、资源开发条件和资源环境因素;第3层为因素层,包括影响和构成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的4项价值指标的影响因素。其中, 资源内在状况指标中, 设置了生物多样性、资源稀缺性、集聚度和规模与丰度4个评价项目;资源价值指标,设置了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生态保存价值4个项目; 资源开发条件指标中,设置了可进入性、区位联系、当地社区环境和基础设施4个评价项目; 资源环境因素指标中,设置了知名度、关联事物2个评价项目。

综合考虑以上与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紧密相关的制约因素,构建滨海潜在旅游资源AHP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图1)。

图1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Figure 1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thecoastal potential tourism resources

2.2 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

针对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项目难以量化的特点,采用能综合处理多种决策因素,较好消除主观判断与决策属性的不确定性的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

(1) 层次分析方法。用1~9标度方法(表1)将判断定量化,形成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出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特征向量,并通过归一化处理,即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同时要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5-8]。

表1 标度含义

Table 1 Scale means

 

标度

含义

1

表示两个因素具有同样重要性

3

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5

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7

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重要得多

9

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其重要

篇3

民族村寨旅游是旅游业新兴的一个产业,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民族村寨旅游是基于民族生态保持完整、民族文化完整度高、民族景观独特的少数民村寨,并能充分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认知、参与的旅游活动。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交流等意义重大。

民族村寨旅游作为旅游产品的一个新亮点,逐渐得到人们的亲睐,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也普遍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学者对民族村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聚居地,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王荣红等以丽江市玉龙县黎明傈僳族乡为例,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社区参与开发能力有限,提出了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开发策略。石坚以西南民族村镇为研究背景,归纳了当前已形成 “政府主导型”、“村民自主型”、“企业主营型”及“政府+企业+农户+协会”复合型的开发模式。认为要走政府、社区和企业合作的模式,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民族村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廖军华指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因此,要采取应对措施,保护环境,才能使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陈志永等[4]提出少数民族村寨开发存在社区参与和利益主体问题,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民族地区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模式。罗永常指出黔东南通过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建立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能不断提高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旅游综合经济效益。杨媛等基于贵州视角,总结了民族村寨旅游中的问题,分析了当地特色农耕文化资源,并提出建议。张杰等认为旅游发展导致民族文化遭到影响和破坏,应提高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政府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赵斌以松桃县正大乡苗王城为研究对象,对苗王城品牌化进行了研究。

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描述上,定量评价研究很少。由于黔南州旅游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开发和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较多,因此以黔南州少数民族村寨为案例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研究区概况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位于东经106°12′至108°18′,北纬25°04′至27°29′,坐落在贵州省中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靠省会贵阳市,南与广西接壤,西与安顺市、黔西南州相连,东临黔东南州。全州辖十二县市,南北长249.5公里,东西宽207.6公里,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聚居着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等37个民族,总人口323.27万人,少数民族占55.16%。年均温16℃,平均海拔997米,年均降雨量1411毫米。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其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为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提供优越的基础条件。2011年黔南州旅游总收入为210.01亿元,接待游客量为3085.52万人次, 全州境内公路里程为15515公里,客车2762辆,星级酒店29家,其中客房2279间,床位3909张,旅游接待能力较强。

二、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评价的AHP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很多,本文采取较常用AHP法(层次分析法)对黔南州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AHP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托马斯・塞蒂(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多层次决策分析方法。其原理是把研究内容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对多个因子进行分类、组合,形成多层次的具有隶属关系的评价系统,并请专家对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评分,再运用数学方法求出各因子的权重并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指导规划布局和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一)建立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黔南州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特征、开发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参考相关评价模型,确定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图1),A层为总目标层,B层为综合层包含资源条件、旅游条件和开发条件,C层为项目层包含民俗风情、民族景观、旅游服务、可进入性、基础条件和潜力条件,D层为评价因子层包含原始性、保护度等20个因子。(见图1)

(二)构造判断矩阵

由于某指标下各因子对其影响程度不同,故将该指标下的因子两两比较其相对重要性,由各因子对该目指标层的相对重要性量化值构成的矩阵就是判断矩阵X(见表1)。

表1中Xi(i=1,2,…,n)表示第i个评价因子,Xij(i=1,2,…,n;j=1,2,…,n)表示第i个因子与第j个因子相对重要性比较得出的量化值。

(三)计算因子权重

邀请专家根据对已构造好的判断矩阵进行因子相对重要性赋值,利用公式(1)、(2)求出权重Wi:

Ti=(i=1,2,…,n;j=1,2,…,n)(1)

Wi=(i=1,2,…,n)(2)

式中,Ti表示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乘积的n次方根,n表示判断矩阵的阶数,Xij表示第i个因子与第j个因子比较其相对重要性的量化值,Wi表示第i个因子的权重值。权重值越大,表示该因子的重要性越高,反之越低。

(四)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为保证判断矩阵两两比较结果的科学性,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利用公式(3)、(4)、(5)对CR的值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般认为,当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当CR0.1时,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检验,需要对其进行修正。

(3)

(4)

(5)

式中,CI表示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RI表示相应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值可通过一致性指标表中获得,λmax表示矩阵X的最大特征值,n表示相应判断矩阵的阶数,CR表示随机一致性比例。

(五)指标权重排序及分析

此次共向旅游学、资源学、地理学、环境学等25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对所有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且都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重分配的合理性,整理得到评价因子权重表。(见表2)

由表2看出,在B评价综合层中,资源条件权重高达0.7010,说明资源条件在黔南州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评价中及其重要,黔南州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而旅游条件和开发条件在评价中的分数不高,但也是影响评价的重要因素。

从C层6个评价项目层来看,民俗风情权重最高,为0.4673,说明民俗风情是旅游开发中的主要吸引力,古朴的布依族风情、多彩的苗族风情、浓郁的水族风情、独特的瑶族风情、淳朴的毛南族风情,共同构成了黔南州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大观园。民族景观权重为0.2337,略低于民俗风情,说明除了体验原滋原味的民俗风情外,景观的美感度也是游客满意度的重要考虑因素,布依族的木板房,苗族的吊脚楼,水族的干栏式民居等共同组成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民居景观。第三位是旅游服务,权重值为0.1285,说明旅游服务条件的优劣在资源开发中的明显地位,也是影响游客休闲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服务设施和环境,让游客产生宾至如归感。第四位是基础条件,权重为0.0708,说明政府的支持、客源地大小等是确定民族村寨旅是否有开发价值的重要因素。第五位是可进入性,权重为0.0643,说明交交通条件的便利度在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中起到关键的影响因素。第六位是潜力条件,权重为0.0354,虽然分值不高,但不容忽视。

从D层评价因子层的20个因子来看,原始性最高,权重为0.1680,说民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在评价中的优先地位。黔南州少数民族多,由于欠开发的、欠发达的州情使得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保存,原始度较高。其次为人文景观,权重为0.1558,说明少数民族的民居景观、祭祀场所和活动场所等的组合性在旅游开发中地位显著。第三位是参与性,权重为0.1174,说明游客的参与度高低是当今旅游活动必须重视的项目,黔南州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且参与性极高。第四位是自然景观,权重为0.0779,说明旅游地自然环境的优良也是产生旅游活动的基础,黔南州生态环境保护度高,为休闲旅游提供环境基础。第五位是保护度,权重为0.0756,说明民俗文化的完好程度是开发的条件之一,只有独具特色且保存较好的民俗文化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当前许多民族村寨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民族语言和民族服饰几乎被汉化,导致民族文化的断层现象,应予以有力保护。第六位是好客度,权重为0.0714,说明民族的热情及排他性的高低要纳入开发因素。居民越好客,游客就越有归属感,对旅游事业的发展越有利。第七位是食宿条件,权重为0.0547,说明良好的食宿条件是游客满意度需要考虑的因素,黔南布依族的糯食文化、苗族酸汤鱼、水族长桌宴等都是特色的饮食文化。第八位为奇异度,权重为0.0349,说明民俗文化的独特性是开发的基础条件之一,例如布依族婚礼就是布依族村寨旅游开发的一大优势。第九位是旅游购物独具特色,权重为0.0325,说明民族手工艺品、民族服饰、民族特色食品的供应条件在开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第十位是交通便利和连通性,权重为0.0321,说明交通设施状况,交通可选择性等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黔南州以湘黔、贵广、株六、泸昆、黔桂铁路和320、321国道、贵新高速、厦蓉高速及荔波机场构成了州内主要交通网络系统,可进入性较强。其他评价因子权重相对较低,但在开发中需要将其纳入影响因素中。

三、黔南州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黔南州民族村寨旅游正在扩大发展进程中,本文选取黔南州主要民族村寨作为评价对象,就其资源质量进行评价。

(一)黔南州主要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等级评价

为了解黔南州主要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综合状况,特向黔南州旅游局工作人员、黔南州导游以及黔南州游客发出问卷40份,回收36份。运用加权平均指数法(公式6)评价黔南州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参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表3),最终得到黔南州民族村寨旅游资评价结果(表4)。

(i=1,2,…,n;j=1,2,…,n)(6)

式中,i表示第i项评价因子,j表示第j个旅游资源,Fj表示第j个旅游资源的价值得分,Wi表示第i项因子权重,Qij表示第j个旅游资源的第i项因子的模糊得分。Qij的值通过对黔南州旅游局工作人员、黔南州导游和黔南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得。

(二)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表4的评价结果得出,从等级上看,黔南州的民族村寨多处于优良级别,普通级较少;从民族村寨的民族成分上看,布依族村寨最多,水族村寨次之,苗族村寨第三,瑶族村寨第四,毛南族仅有一个;从分布区域看,都匀市、三都县、荔波县分布较多,其他县市分布较少。总体来看,黔南州发展民族村寨旅游资源雄厚,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旅游服务系统基本健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社区参与度高,民族村寨旅游资源数量多、品质良好、等级较高,特别适合开展民族村寨旅游。

当前,黔南州民族村寨旅游缺乏良好的品牌效应,就近不如黔东南州的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就远不及云南丽江、泸沽湖。因此要形成强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的构建是黔南州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瓶颈,应立足国内外游客需求,着眼国内外市场,建立良好的营销策略,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建立以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和毛南族五大少数民族为主的民族村寨旅游品牌,要充分发掘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树立黔南州在国内民族村寨旅游领域的品牌形象。

篇4

[关键词]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50-02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运用

可持续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基本原则,其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可以从两个维度界定:其一是纵向时间维度,它要求代际间的公平与传承;其二是横向要素维度,对旅游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如在旅游过程中要求旅游者“除了足迹什么也不留下”,在旅游开发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等。可持续性是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其核心就是强调旅游发展不应该以牺牲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要通过旅游的开展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从而达到人、环境、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关注自然与人文生态,重视传承,这样的发展观适合生态脆弱的河西走廊地区。荒漠问题一直是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长期制约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给西部的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荒漠生态的警示使人类开始重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性、持续性等基础理念贯穿于旅游发展中已得到人们的广泛支持。西部旅游业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这将有助于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促进生态脆弱区旅游业整体层次的提升。

二、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实现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从一般规律来看,对实体资源开发利用越深入或者资源承载的经济效益越重,资源受到破坏的机率就越高、程度也越重,资源原始状态以及资源所兼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越轻,但是,一些级别比较低或者边缘化的旅游资源则需要以开发利用来促进其保护,经济效益的实现能够逐步促进此类资源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其原因在于这些旅游资源的现状差、价值低、保护必要性弱,通过旅游开发反而能重新激活这类旅游资源,展现其价值。所以,可以根据资源级别与保护要求确定两种持续利用的思路:对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类旅游资源,效益诉求体现在社会效益(人文类)和生态效益(自然类),资源保护重于直接性的经济效益产出,利用价值指向于宣传依托、区域形象塑造、历史文化延续、科学研究、民族自豪感提升、群众教化等,是旅游发展之“源”;对保护级别较低、现状较差的旅游资源,要通过开发利用促进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实现。此类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生产的直接贡献者,是“蓝领”级旅游资源。政府应该出让相关权属,加快推进资源的市场化经营,随着非重点、经营性旅游资源经济效益的实现,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会逐渐得到体现。

三、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宏观思路

根据资源的重要性、现状、承载力现状,对河西走廊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可粗略地归为三类:国家级、重点保护类,省、市、县级常规保护类,非重点经营类旅游资源。由于各类资源的数量、效益倾向、保护权限、资源权属、利用指向与措施、价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又兼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可以分别确定不同的开发利用宏观思路。

(一)国家级、重点保护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对国家级、重点保护类旅游资源,实行“保护第一,政府主导,重社会、生态效益,代际传承”的总体原则。国家级、重点保护类旅游资源包括重要石窟、壁画墓群、重要城堡遗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水源流地等,具体如敦煌莫高窟、榆林窟、嘉峪关关城、悬泉置遗址、张掖大佛寺、雷台汉墓、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此类旅游资源数量少、保护要求最高,以实现社会与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此类资源不直接承担河西走廊旅游业经济生产性质,使用体现在宣传载体、区域形象塑造、历史文化、科学研究、自豪感、群众教化等方向上,就如同中医所讲的“药引子”,突出此类旅游资源“源”的作用。利用权限低于保护权限,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要将整体资源列为“国家重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高限利用,慎重经营。

保护措施方面,首先,要大量减少游客,降低旅游行为对资源的消耗与破坏,迁移安置景区内的居民,拆除不协调的建筑,保持资源的原始风貌;其次,通过新的科学技术创新开发利用手段,如敦煌莫高窟三维数字陈展厅建成后,游客将能跟随高清数字图像进行洞窟的实景漫游,有望将“文物遗存”移出洞窟外,解决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再次,政府制定政策确立重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地位,加大保护拨款,积极申请国际相关组织的认证与保护经费;再其次,在开发利用上可将接待服务区的经营权租赁给旅游企业,严格限制隔离区、核心区的开发。

(二)省、市、县级常规保护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河西走廊省、市、县级常规保护类旅游资源数量多、保护要求高,如阳关、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锁阳城、酒泉公园、黑山岩画、长城第一墩、张掖钟鼓楼、黑水国遗址、山丹军马场、武威海藏寺、天祝小三峡等,此类资源可以承担一定的经济生产性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以平衡,是“资”也是“源”,两者可兼顾,利用上应坚持“分区经营、核心区外开发利用”的原则。核心区严格保护,限制开发进入,而核心区外的缓冲区或经营区则可以开展旅游活动,使得保护与利用平衡,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是使用权、经营权可下放到地方甚至旅游企业,利用指向于宣传信息源、文脉、科研、教化、旅游接待、游览休闲、多种经营开展等,利用措施上可以走“国有民营”的道路,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利用中逐渐向生态性、可持续性旅游发展。具体做法如政府拥有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承担核心区的保护职责,聘请资源规划单位做出科学的资源规划设计,明确保护与经营的地理界限,旅游企业与政府共同出资建设景区,企业取得经营权,进行市场化运作获取收益,而政府可以分得一定利润作为保护基金。旅游企业亦应承担保护资源的义务,可通过建立激励责任制和税收返还政策,刺激企业在利用资源受益时也能够承担资源保护的义务。评估方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对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评估,要检测旅游经营区接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否有损于核心区的保护,要为核心区的保护筑起一道防护墙。

(三)非重点、经营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河西走廊非重点、经营类旅游资源数量丰富,包括沙漠探险旅游区、部分湖区、森林公园、草原、古城遗址遗迹、园林广场等,具体如山丹草原、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探险旅游区、明海大漠凤光旅游区、嘉峪关黑山湖、焉支山森林公园、桥湾古城等。此类资源大部分属于级别较低的经营性旅游资源,面临的局面十分尴尬。一方面,它们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生态价值,能够为走廊的旅游业所利用,但在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政府、企业、社会力量都没有参与其中,此类资源被无限期地荒废搁置,资源价值最终没有实现;另一方面,河西走廊大多数非重点旅游资源已经处在一个极端的环境里,它们的自生自灭很难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保护对这些资源来说遥不可及,处境尴尬。通过合理的开发能够使非重点旅游资源获得新的生命力,当此类旅游资源成为旅游景区景点,也会连带着改善小区域的基础设施与周边环境,促使资源历史文化价值得以挖掘,因此,应该确立走廊非重点旅游资源经济效益第一的地位。政府要以政策、税收优惠措施加以鼓励扶持。利用权限方面可以确定为“完全利用”,可以大规模开展旅游经营活动,保护方面只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可。非重点、经营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积极试点“国有民营”、“民有民营”的开发模式。通过民间资本的注入能够实现走廊非重点旅游资源的新生,也为进一步探索走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新途。

[参考文献]

[1]邹品佳,王生鹏.甘肃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策略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7~70.

[2]鲍洪杰,王生鹏.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6~69.

[3]何爱红,庞振刚.甘肃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选择[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3):194~200.

[4]董锁成.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定位与战略模式研究[J].开发研究.2007,(2):91~96 .

[5]程胜龙等.甘肃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2008,(4):105~111.

[6]王生鹏,孙永龙.甘肃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战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2,(3):95~100.

[7]朱国锋,石培基.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3):188~193.

[8]刘丽娟.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及其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8,(6):56~59.

篇5

宁德市蕉城区背山面海,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饮食文化资源也极具特色。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能进一步研究并挖掘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将其与旅游发展很好地融合,不仅有利于提升蕉城区乃至宁德市的文化品牌,也将更加促进蕉城区的旅游业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展开调查分析,并提出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蕉城区

一、引言

国民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旅游大发展,体验化是其基本取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食物为物质载体,以地方文化为灵魂,同时配合各种相关活动,充分调动游客视、听、味等感官,在满足旅游者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实现其精神诉求,使旅游者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目前,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尚在初级阶段,对于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属空白。本文以宁德市蕉城区为研究案例,结合调研剖析其饮食文化资源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的旅游开发原则和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唐留雄在《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旅游业发展》(2001)中提到旅游者的品味需求可以通过开发传统饮食文化资源来满足。杨春华《发展旅游业以饮食为依托》(2004)一文强调了饮食这一要素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良策。毛震在《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2007)中提议将佛教文化和饮食资源相结合,能够突出当地的独特性,借助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促进宗教的发展。周书云《旅游视角下地方饮食文化开发措施探析》(2010)一文对于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认证饮食资源、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以及各界联合开发等措施。关于饮食文化及资源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英国学者Hobs-bawn和Ranger在《Theinventionoftradition》(1983)一书中提到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饮食文化衍生出的旅游产品对当地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Boyne和William(2002)通过数据说明旅游饮食在旅游者的花费中占比较大,近40%,旅游地对于旅游饮食应着重发展,旅游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与游客的体验需求产生了矛盾,就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在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方面,Getz和Brown(2006)认为美食形象的塑造可以提高游客对旅游地的兴趣,提高其出游率。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外相关研究多着眼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结论更具实用性;而国内研究的理论性更强,在开发方式等实践方面则比较薄弱。

(二)概念界定。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中属于人文景观资源这一范畴,涵盖了遗址遗迹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等五类旅游类型。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对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这一概念尚未普及。黄继文在《挖掘民族饮食文化,丰富云南旅游资源》一文中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在自然或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开发为旅游消费对象的饮食程序、饮食方式、饮食规矩等相关文化事物的总和。笔者认为,从饮食文化内容和层次上看,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了饮食材料、饮食器具、制作工艺、饮食习俗、饮食礼仪等。因此可以结合饮食文化旅游,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在旅游过程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饮食文化、饮食习俗和旅游商品等与饮食相关的其他因素的综合。

三、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一)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概况与分类。宁德市蕉城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鹫峰山南麓、三都澳之滨,是福建省宁德市政府所在地。蕉城区历史悠久,素有“海国斯文地”之美誉,区内留有闽东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当地饮食资源也比较丰富,为福建省茶叶、枇杷、商品牛生产基地之一,还是中国大黄鱼之乡,晚熟龙眼之乡。虽然蕉城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饮食资源,但当地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对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法,结合笔者对宁德市蕉城区的实地调研考察和当地旅游局的相关资料,对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情况进行统计。(表1)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为了解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笔者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受访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常住地六项;第二部分调查游客对蕉城区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偏好情况和相关单测评量,分为单选、多选和满意度勾选。性别构成上,男性占45.4%,女性占54.6%,比例较均衡;年龄以18~38岁为主;学历方面以大专及大学本科为主,占比47.4%;职业构成上各行各业的比例较均衡;游客客源则主要集中在本地及省内其他城市。

(三)调查结果分析1、关于蕉城区的饮食特产认知程度。在受访者中,熟知度最高的是黄瓜鱼,其次是肉丸(芋头包),八仙糕位列第三。在喜爱程度上,肉丸(芋头包)的人数最多,有35人,米糖和八仙糕分列第二、第三位。同时,人们虽然品尝过这些特色饮食,但对其典故却了解不多。45.4%的人对此完全不了解,36.7%的人表示知道光饼的典故,知道肉丸(芋头包)的人最少,仅占1.5%。2、关于美食圈的认知情况(多选)。南门兜知名度最高,67.3%的受访者都表示知道这里;其次是小东门,占44.4%;霍童古街位列第三;都不知道的有19.4%。表示蕉城区饮食“还不错,但具有当地特色的菜馆不多”这一评价的人数最多,有89人。“没什么特色”的有51人,“一般”的为40人,认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仅有16人。3、对于就餐环境的考量。受访者在几个选择上更为注重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可知人们的消费观更加注重实惠、舒适。当然,不能因此忽略其他因素。4、通过对价格的选项调查,发现人们的消费观仍以实惠为主。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可以制作不同档次的饮食套餐,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另外应主打实惠的特色餐饮产品。5、关于购买旅游商品的类型,78.6%的受访者选择购买便于携带的特色美食产品。由此,在开发此类旅游商品时,应推广具有蕉城特色的美食产品。而对于饮食文化旅游项目的选择,前三名分别是:品尝的同时观看或制作美食、参观美食节或传统节庆和参与饮食体验性劳动。吃、玩同步能让游客更感兴趣。6、单测评量感知评价结果中,“蕉城区饮食”所包含的“地方风味和口感”这一内容的满意度比“相关历史文化”高。可以看出,蕉城区的相关历史文化虽然较浓厚,但还无法对群众造成深层次的影响。在“饮食环境”中,“环境卫生”和“周围街区氛围”这两项的满意度比其他选项高,而人们最注重的“服务质量”满意度略低。在“相关活动”中,满意度较高的为“表演性活动”。(表2)

(四)小结。此调查反映了游客对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认知情况和偏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出:游客对当地特色饮食的认知度较高,但对其所蕴含的典故认知情况较低;对于蕉城区的美食节及特色美食等内容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地方特色不足;在喜欢的饮食类型方面,更青睐于风味小吃;在选择就餐地点时会更多地考虑一般菜馆和美食街,同时更注重其价格和服务,但蕉城区在这些方面仍有待提升;在选择旅游开发内容时,更多受访者选择了美食街和参与性强的活动;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当地特色美食产品更受欢迎。

四、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第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目前,宁德市蕉城区餐饮业的发展水平尚浅,对于本地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深入研究。同时,政府对此的扶持力度较小,社会的关注度也较低。因此,首先应该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项小组,将蕉城区的烹饪方法、口味特点及饮食传说等进行归纳,使之系统化;其次,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为饮食景观的开发设计奠定理论基础。这一工作可以结合蕉城区的历史街区进行规划,体现特色化和差异性,凸显蕉城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再次,政府需要出台合理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样能促进餐饮行业的发展;最后,对当地特色小吃进行认证,建立“名小吃”标志,塑造品牌效应。第二,挖掘饮食文化内涵。随着经济发展,餐饮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要保持本地饮食的优势,不能只求让游客“吃饱饭”,而应让“吃饭”也变成一次特别的旅游体验,故而挖掘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尤为重要。首先,要坚持本地饮食的特色,以闽东菜为基础,结合蕉城区的山海优势,将蔬果和海产品加以融合;其次,提升饮食的环境,从菜肴制作、服务质量到就餐环境等都要结合旅游体验进行打造;最后,结合当地饮食习俗,在任何时候都能给游客一个“我是当地人”的旅游体验。第三,塑造饮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能给其拥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价格战和服务战,品牌和形象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宁德市旅游市场的发展,餐饮竞争也逐渐走向了国际化,因此要想赢得市场空间,要树立蕉城区饮食品牌的优势,做好营销工作。目前,蕉城区已经注册的品牌类别包括茶、大黄鱼和晚熟龙眼。这三个类别目前所树立的品牌形象已经遍及省内外,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品牌的影响力更大,质量更优。除了已有的品牌,对现有的特色饮食文化资源要进一步开发打造,以文化为名片,塑造更多的品牌形象,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第四,提高行业标准。消费者的保护意识和餐饮业的激烈竞争使餐饮业的服务和管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餐饮业的管理水平及其服务质量是否能在业内有所建树也成为了其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方面的发展,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包括相关部门、餐饮业和从业者等。

五、结语

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关注受众的喜好,结合实际,加大对当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积极开发相关的旅游特色产品和特色路线。在宁德市旅游快速发展之际,提升蕉城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巩固并扩大其客源市场。本文对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一些讨论和分析,对有效整合蕉城区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促进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是,由于笔者的学术水平尚浅、参考文献有限,本文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更系统地推进蕉城区饮食与旅游的有序上升和发展,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出更为详尽的发展计划。

主要参考文献:

[1]唐留雄.中华饮食文化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J].财贸研究,2001.2.

[2]杨春华.发展旅游业以饮食为依托[J].经济视角,2004.2.

[3]毛震.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

篇6

[关键词]台湾客源;旅游资源;细分市场;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6―0045―06

1 引 言

台湾同胞赴大陆旅游,已成为发展趋势,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需求市场。江苏省作为旅游大省是台湾游客青睐的重要旅游目的地。自新世纪以来,赴江苏旅游的台湾游客数量一直以10%以上的年增长率迅速增长。据《2006年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仅2006年江苏接待台湾游客就达到了78.56万人次。可见台湾旅游者已成为江苏省乃至整个大陆重要的客源市场。

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已开始逐步认识到台湾客源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比如,从旅游吸引资源的角度出发,郑耀星从海峡两岸“地缘”、“亲缘”、“神缘”、“俗缘”、“兵缘”的角度着手,指出开发名人旅游资源对于吸引台湾客源的重要性,提出闽台名人文化资源要注重深度开发和合理保护,提高“五缘”品位,将还原为名人文化,设计跨区域旅游路线,抓住台湾客源。从市场细分的角度而言,黄福才和张进福利用有关机构的统计资料对台湾旅游者年龄、职业、性别的构成以及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停留时间的长短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有学者从某类旅游企业的角度进行针对台湾游客的市场营销分析,比如,陈秀惠对福建地区旅行社如何开发台湾散客旅游市场进行了研究等等。

前人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具有启发性的参照系统。但是,目前国内很少有学者针对台湾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感兴趣的程度进行直接的样本采集、处理,中观、微观层面上的深入分析,也较少有研究成果划分出细分市场,有针对性的提出旅游发展的策略。现有的相关成果关注的是外在信息的归纳梳理,而对于旅游者特别是台湾游客的需求剖析尚不充分,可能导致“把所有游客都看成是‘类似’的这样一个严重的错误”。本文将通过大样本调研,利用一手数据对台湾客源进行市场细分,找出核心细分市场,分析其对旅游资源的态度,针对台湾客源提供旅游业发展建议,供业界开展产品开发和营销活动,并为大陆其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2 核心细分市场的辨别

市场细分就是根据旅游者特点及其需求的差异性,将一个整体的市场划分为两个或以上具有相似性需求特点的群体的活动过程。对赴江苏旅游的台湾游客进行多维度的分类,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政策的制定都有实践意义上的重要帮助。针对台湾赴江苏旅游者,可从各细分市场旅游的人数和平均花费水平来考量该细分市场对于江苏旅游业的重要性。依据此原则,笔者经过大样本问卷调查,从人口统计特征的角度出发,以期找到赴江苏旅游的台湾客源主要细分市场,并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在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前提下,避免芜杂混乱的市场细分掩盖住台湾旅游者的主流需求。

2.1 市场调研过程

课题组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期间设计问卷,针对台湾客源市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主要采用李克特表的5分制来表示被调查者对于所回答问题的同意或赞同程度,1至5分代表:完全不赞同、基本不赞同、一般、基本赞同、完全赞同。

在江苏省旅游局的协助下,笔者与南京、苏州(包括昆山地区)、无锡、常州、扬州这5个江苏省省辖市的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旅游企业取得了联系,请5地的22家大中型旅行社和31家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帮助发放和回收问卷。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笔者赴各个旅游企业进行了问卷填写注意事项的说明,并采取定时和随机相结合的方式赴相关旅游企业了解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同时检测问卷填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此外,课题组还赴台商集聚地昆山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635份,回收率81.75%,皆为有效问卷,全部为台湾旅游者填写,经检验有效性较高,可用于分析操作。

2.2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本文应用SPSS12.0相关功能,将调查样本特征统计整理如表1。由表1可见,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分析赴江苏旅游的台湾同胞的构成,可得到以下结论:

赴江苏旅游的台湾同胞,男女比例接近,男性略多,但无明显差别。

从年龄角度而言,25~44岁的台胞赴江苏旅游的比重最大,其次是45~64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及18~24岁之间的青年人赴江苏旅游的比重都在10%左右,相对而言,18岁以下青少年比重较低。

从学历角度测量,赴江苏旅游的台胞文化程度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旅游者占到了65%,特别是大学本科学历人数最多,而初中及以下仅为8.4%,高知人群所占比例很大。

从职业的角度分析,无疑企业管理人员是最重要的客源构成,教育工作人员所占比重也较大,公务员、服务人员、离退休人员所占比例在8%左右,农民所占比重最少。

2.3 平均消费额统计

在江苏旅游期间消费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细分市场重要性的关键,本文从性别、年龄、文化和职业4个角度对台湾客源进行分类,逐一调查分析其平均消费水平,并借助SPSS12.0软件的卡方检验功能验证消费额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表2可见,男性与女性台湾旅游者在江苏的平均花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男性、女性赴江苏旅游的人数没有明显差别。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研究台湾赴江苏旅游的消费者需求而言,没有从性别进行区分,将其视为市场细分主要依据的必要。

从职业角度分析,台湾游客在江苏的平均花费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为0.000),其中企业管理人员和教育工作人员平均花费最高,加之这两类人群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也最大。因此,我们可以从职业角度将企业管理人员和教育工作人员视为主要细分市场。

不同年龄阶段的台湾游客在江苏的平均花费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为0.000),其中45~64岁年龄阶段人群消费水平最高,其次是25~44岁人群,结合这两类人群是赴江苏旅游的主要台湾客源(占台湾赴江苏总旅游人数的67.4%)的事实,有必要将25~44岁、45~64岁两个年龄阶段的人群视为以年龄为维度划分的核心细分市场。

不同学历的台湾游客在江苏的平均花费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为0.000),而且很显然学历与平均花费呈正相关,学历越高平均花费也就越多,其中由大学本科和硕士以上组成的高知人群消费水平较高。因此,从学历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台湾大学本科和硕士以上人群视为核心细分市场。

2.4确认核心细分市场

上文从各类型台湾游客赴江苏旅游的规模和停留江苏期间的平均花费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而某一细分市场的目的地旅游人数和消费水平,恰恰是决定其是否是目的地核心细分市场的关键。因此,从这两大因素着眼,笔者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得出表3中的细分市场,并确认它们为江苏旅游产业需要把握的几大核心细分市场。

当然,本文的分析结果并不意味着对其他细分市场的漠视,事实上台湾客源的不同细分市场对于江苏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只是从科学考证、定量分析的角度需要找到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细分市场,以分清主次,有针对性地分析江苏的旅游资源。

3 针对核心细分市场的旅游资源研究

我们首先应该对旅游资源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对旅游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的方式,广义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及有关旅游的一切服务和设施”;狭义旅游资源指“直接用于欣赏、消遣等的因素,能满足旅游者愉悦的目的,而不包括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所必须使用的纯粹接待因素,类似于饭店等媒介性因素,就不构成旅游资源”。本文使用狭义的旅游资源定义,将江苏旅游资源界定为江苏省“使游客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现象”。

江苏省旅游资源丰富,典型性和特色性兼备,既拥有长江、古运河、太湖、云台山、紫金山等优秀自然资源,也具有水乡文化、吴文化、六朝文化、饮食文化等深厚的人文底蕴。旅游资源多样性和资源的高品位在全国居于比较突出的地位。但是针对台湾游客,究竟台湾客源特别是台湾客源核心细分市场关注的是什么样的江苏旅游资源,我们应该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哪些资源,如何开发这些资源,这才是具有实践意义的首要问题。为了剖析、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30个相关题目,经过后期的因子分析,剔除掉相关性很大的变量,并通过指标筛检,结合德尔菲法对数据获得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最终提取11个资源指标作为测试项,分析台湾客源特别是台湾客源核心细分市场对其感兴趣的程度,以期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苏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策略。本研究给出了各细分市场对于不同旅游资源的平均兴趣值(数值越接近“1”,表示感兴趣程度越高),同时还对同组数值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用“P值”的形式加以明示。

3.1 针对年龄细分市场的旅游资源兴趣度分析

笔者首先从年龄细分市场的角度分析针对台湾游客的江苏旅游资源。从表4可见,各年龄细分市场在对江苏“名山”是否是重要旅游吸引因素的态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65岁以上及18―24岁人群对于“名山”资源较感兴趣,而本文重点关注的25-44岁及45~64岁两大核心细分市场的人群则没有对“名山”资源表现出明显的热情。25~44岁人群将“园林”列为首要旅游吸引物,其次是高尔夫资源和节庆资源;45~64岁人群则将“节庆”资源视为首要旅游吸引物,其次为“中医资源”及“园林资源”。

3.2 针对学历细分市场的旅游资源兴趣度分析

采用差异性检验法,从学历细分市场的角度分析,可得出结论,本科和硕士以上学历细分市场首要关注的是“园林资源”。学历细分市场在对江苏“古镇”是否是重要旅游吸引因素的态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对“古镇资源”的兴趣,随学历提高而增长。高学历人群即“大学本科”和“硕士及以上”人群对于古镇资源有较为浓厚的兴趣,选择率仅次于“园林资源”。

3.3 针对职业细分市场的旅游资源兴趣度分析

从职业的角度而言,各细分市场在对江苏“名山”是否是重要旅游吸引因素的态度上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农民、服务人员和公务人员对于江苏名山较感兴趣,其他职业人群则选择率较低。

本文主要关注的教育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将“园林”视为首要旅游吸引物,“古镇”资源的选择率则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一样,对于文物古迹资源同样具有较高的兴趣。

4 结论及建议

上文中笔者已经从年龄、学历、职业的角度划分出六大台湾客源核心细分市场,这六大客源市场出游人数多,消费水平高,最能体现台湾游客需求,也最能发挥对于江苏旅游的建设性意义。结合上文对于台湾客源核心细分市场的分析和其对不同江苏旅游资源的感兴趣程度,且兼顾江苏旅游资源本底、旅游发展长期远景等要素,经过综合考虑,本文将江苏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先度和针对的不同细分市场用表5加以明示。

现针对六大细分市场所关注的江苏旅游资源,提出如下旅游发展建议:

1 针对年龄为25~44岁以及年龄为45~65岁的台湾游客细分市场,江苏旅游产业应该牢牢抓住此类人群易被园林资源、节庆资源吸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开发和市场营销。比如,江苏作为园林之乡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但是相关景点景区在旅游营销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市场细分的意识,没有考虑到主要的细分市场从而进行有效营销,在以后的产业发展过程中这应该是我们值得重视的问题。

此外,25~44岁的台湾游客细分市场对于高尔夫资源有较为浓厚的兴趣。高尔夫是新兴产业,目前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力度还很不够,针对此类细分市场,高尔夫俱乐部和相关企业也应该打造更为适合此年龄阶段的产品,提供切实的服务。

45~65岁的台湾游客细分市场还比较关注中医药资源。对于中医药资源的重视,体现出这一细分市场的鲜明特点。由于中老年人对自身健康关注,台湾地区民众对祖国大陆传统中医药的热爱和信任等原因使得此细分市场游客易被中医药资源所吸引。毋需讳言,将中医药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的工作目前在江苏省尚未完全展开,面对这一核心客源细分市场的要求,无疑我们应该制定相应措施,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

2 大学本科和硕士以上学历台湾游客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审美品位,这一群体对于古镇资源、园林资源最感兴趣,这是因为无论是江苏历史悠久的古镇还是江南文人式园林的营造都是丰厚的民间文化和高雅文化相互交融、长期渗透的外显,是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完满的结合。对于此类台湾游客,我们应该关注其文化素养高、知识储备量大的特点,打造高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变为难能可贵的旅游产品,抓住这一专项旅游市场。

3 教育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是从职业的角度划分的台湾客源两大核心细分市场,他们同样对于古镇资源、园林资源最感兴趣。江苏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需要对此类旅游资源进行展现方式上的进一步思考,摆脱单纯的“博物馆”式静态展览,综合利用声光电的高科技手段或者结合节庆、民俗等其他旅游资源以多元的方式动态地加以展现。

篇7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摘 要:随着人们对海洋认知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陆地资源开发的局限性日趋显现,海洋经济逐渐成为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其中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如何客观有效的度量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评价其经济效益,成为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本文结合温州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海洋经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评价;旅游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82-03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做大的产业集群,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甚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从目前人们多样化、多元化的旅行需求来看,旅游资源不仅局限于陆地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而且还应保护广阔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并且海洋旅游资源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率开发需要设计多个方面,不仅要保证其最根本的生态效益,还要求在可持续生态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针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多层次经济评价至关重要.

1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高品质、快速化发展的基础.在以往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旅游系统产业学理论、生态景观理论是生态旅游的主要理论基础,但随着海洋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这些理论已经不足有支撑和构建其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必须因素其他相关学科或延伸学科的理论进行吸收和贯通,比如环境经济学、环境生态学、海洋旅游经济学等交叉学科.

在旅游系统理论中,环城游憩带理论雷普尔旅游系统观使其代表性理论[1].北大教授吴必虎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理论,他认为在大城市郊区200公里半径以内均可成为城市居民度假游憩的休闲空间,且十分适合短假期或周末出游.雷普儿的旅游系统模型同样建立在旅游空间结构上,与吴必虎的环城游憩带理论具有相通之处,其更考虑旅行成本因素在旅游系统中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海洋科学理论是有力支持海洋生态旅游的理论之一.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一个活跃的分支,它强调空间异质性、尺度性与生态整体性[2].对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而言,首先应尊重海洋景观的固有资源与结构,在此基础上完成自然性、异质性的开发,注重可持续性,避免认为加工造成的生态质量退化.

生态承载力理论是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研究理论基础,其一方面在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进行理论阐述、另一方面对海洋生态资源的旅游承载力进行深入研究,进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之间博弈均衡.

2 温州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温州是浙江南部的海滨城市,是浙江省沿海大市之一,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海洋面积1.1万平方公里,几乎与温州市陆地面积相当.在温州市的县区地理位置分布中,全市11个县区中9个为沿海县区,其中还包括一个海岛建制县——洞头县.洞头县有100多个岛屿组成,具有丰富的海洋植物、海洋动物资源,各种海洋文化景观、海洋自然景观、海洋人文景观遍布在这些岛屿上,这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从海岸线的长度来看,全市岛屿海岸线长度达567.9公里,总共437个沿海岛礁,据统计,其中约有42个岛屿与大陆滨海区具有旅游开发价值[3].在较为成熟的海洋旅游资源中,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麓列岛、国家4A景区洞头百岛、世界古航标·中国诗之岛江心屿、苍南渔寮大沙滩、鹿城七都岛、乐清沙门岛等,都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

总体来说,温州市海洋旅游资源中具有一定知名度且发展较为平稳的资源中,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并且超半数以上分布在距海50公里的沿海区.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虽然具备丰富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但总体开发程度、层次性不够,多数景区还处于粗放型的开发阶段.一方面造成知名旅游景区品牌不足,另一方面造成海洋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为破坏.比如洞头岛、西门岛、南麓岛、大鱼湾等资源基本处于培育与成长之中,开放层析较低,没有系统的规划.其次,海洋旅游衍生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海洋特色、地方品牌的旅游商品,尚未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海洋旅游项目,没有发挥出温州市海洋海岛旅游的特色与优势.再次,海滨旅游基础支撑力不足,缺乏海洋旅游开发投入,以及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制度,造成开发模式多为粗放型,长期来看容易造成资源破坏.此外,基础设置建设落后,资源整合不到位,严重缺乏海洋旅游专用码头、游艇等设施,接待客容量及接待能力有限.

3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定量评价

3.1 定量评价体系构建

随着海洋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以及行业对资源评价研究的深入,海洋生态资源评价模式已由传统的单因子模式转变为多因子模式,更多的将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旅游因素、生态因素等考量进来,形成系列化的指标评价模型[4].由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中的诸多因具有异质性和不同的经济意义,使其你具备一般可比性,这就需要对这些因子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才能确定其在整体中所占的权重,进而计算综合评价分值[5].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无量纲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阙值法,也叫临界值法,是借助最大值、最小值、满意值等特殊指标与实际值相比而得到评价值的方法,正指标计算函数为:

其中xij,opt为该指标在所有时间取值中的最优值.

(2)标准化方法,在存在多个变量时,为是各变量指标存在可比性,先对不同组数据标准化,进而通过标准化后的数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指标的综合评价值[6].通常来说,标准化方法能够有效的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标准化计算函数为:

(3)比重法,即指标的实际值在指标总之中的比重,其计算函数为:

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由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涉及到很多非量化指标,而在经济评价值中必须将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常用的量化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赋分法、FUZZY综合评价法、德尔菲法等几种[7].在我国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经济指标评价中,较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经济评价中一些无法完全量化的因子,解决问题的本质是将这些无量化的因子赋以相应权重来表示其在综合指标中的重要性与地位.

(1)德尔菲法,也称专家咨询法,是利用行业专家的意见来确定指标因子的最终权重.德尔菲法通常需要集中多名专家的意见,并且要求专家给予较为专业的评价,并且还要根据专家的领域地位给予专家评论结果相应的权重,然后通过整理并不断的修改和反馈,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

(2)层次分析法.对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评价而言,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分配各因子的权重,并且其能够灵活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使得层次分析法在其经济评价中较为适宜,能够系统性、可靠性的识别问题,提高评价的简便性与准确性.层次分析法的一般步骤为: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层次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3.3 综合指标合成

在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与量化处理之后,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多指标进行合成.一般而言,多指标合成的方法有线性加权和函数法、乘法合成法等.线性加权和函数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x)表示综合评价分值,wi表示评价指标i的权重,xi表示评价指标i的无量纲化值,n表示所有指标个数.

乘法合成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x;j表示逆指标,m表示逆指标的数量.

结合我国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特点,以及上文的权重确定、无量纲化分析、综合指标合成等分析研究,最终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步骤为:确定评价指标集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确定评价的评语集D和其分值确定模糊评价矩阵对目标层X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结果归一化与评价.

4 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建议

4.1 开发原则

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对其进行开发时必须坚定的遵循一定的开发原则,这样才能确保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在不遭受认为破坏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其目前的资源开发现状与政府规划,在开发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可持续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保护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等.

4.2 战略取向

前文分析可知,温州市具有广阔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并且这些丰富的资源多处于开发或初步形成阶段,因此后续的开发应建立在现状的基础上,并且合理规划,在政策引导下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博弈均衡.结合温州市目前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以及各部分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战略取向有:(1)由近至远的开发战略;(2)城乡互动的开发战略;(3)差异化开发战略;(4)面向市场的开发战略;(5)环境循环发展战略.

4.3 温州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战略

从政府层面,建立政府主导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实现社会参与的产业融合,打造现代化的海洋旅游发展格局.从市场层面上看,重视城乡部门在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城乡统筹、上下一体的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赢的整体市场运作机制.此外,还要建立产业开发要素互通、功能互补、市场互享、利益互增的跨区域联合网络,以及建立自然、经济、社会和谐进步、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旅游系统.

参考文献:

(1)孙玉琴.基于DEA的滨海区域生态旅游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2)贾欣,莎娜.海洋生态损失过程中的群体经济行为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4(8).

(3)胡念望.温州海洋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与保障措施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

(4)李晓通,张予云,张成胜.资源生态化开发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政策的人类学思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1).

(5)齐俊婷.海洋开发活动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篇8

一、巴里坤县旅游资源现状及评价

(一)方法简介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2]由于层次分析法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灵活性等特点,十分适用于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AHP常根据问题的要求和性质将其逐层分解,构建成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将由上级指标支持的下级指标体系中的各个因子“两两相互比较”,并根据9级标度法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的程度进行赋值,得出各层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再以比较所得标度为元素构造出判断矩阵A。判断矩阵虽然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一对因子对目标影响程度大小的差别,但是由于思维具有主观性与片面性,使得出的分析结果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前后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检验和调整判断矩阵,使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CR<0.1)。再由最高层到最低层,逐层计算各层次中每个因子相对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并加以排序。最后,对层次总排序也要进行一致性检验,防止出现的最终结果由于综合而引起的较严重的非一致性。[3]

(二)应用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巴里坤县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依据GB/T18972-2003中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参考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结合巴里坤县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建构巴里坤旅游资源评价层次结构图(图1)。最后据其权重排序,以100分按权重赋予各个因素分值,并按照以上标准进行评价综合评价得到一下结果,表1.

(三)结果分析1.从综合层来分析,资源条件的综合评价值为61分。表明巴里坤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资源的组合度较高,整体规模体量适当,整体资源条件较为理想。区位条件的综合评价值为24分,说明巴里坤县区位条件较差,由于其距离我国发达的客源市场距离较远,同时自身的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巴里坤旅游的进入性较差,这也极大制约了巴里坤旅游的发展。2.从项目层来分析,资源条件方面,观赏价值30分,得分最高,说明巴里坤的旅游资源禀赋较好,观赏性强;文化价值15分,表明巴里坤的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丝路文化特色与少数民族文化具有较高吸引力,但与自然资源相比有一定差距,这也反映了巴里坤“大自然、小人文”的旅游资源现状。环境舒适度与科学价值分别为9和7分,表明巴里坤县旅游服务及配套设施薄弱,自然景观资源的的科学展示与科普路线打造方面做得较差。从区位条件方面来看,通达性为13分,说明巴里坤地区交通通达性较差,由于缺乏专门的旅游公路,并且景区内部的人行步道与旅游交通设施也极为缺乏,造成目前巴里坤的景区可进入性较低。与周边旅游地关系为8分,表明巴里坤缺乏与周边县市的旅游合作,同时较为相近的旅游资源造成对游客吸引力的下降。3.从因子层分析,资源条件方面。旅游资源的愉悦度、奇特度、完整度及历史文化得分较高,为11、9、10和8分,表明巴里坤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较高,尤其是自然景观资源观赏价值高、独特性强,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其他项如科普教育、宗教文化、配套设施完善度等分别为3-5分,表明巴里坤的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文化附加值不高,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没有很好地融合,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与陈旧的经营理念导致了目前巴里坤旅游发展缓慢。区位条件方面,交通条件、与客源地距离、与周边景区距离及与周边景区差异评价分数基本都为5分,普遍较低,反映出了巴里坤旅游的主要短板之一。由于哈密市经济水平不高,目前没有完善的支线机场,兰新高铁仍处于建设中,距离开通尚需时日,目前只有普通列车,干线公路状况虽然较好,但景区直接连接干线高速公路的旅游道路与景区之间的旅游公路很少且等级较低。同时缺乏与周边县市的旅游合作与资源整合,使得巴里坤旅游景区小、分散广、产品竞争力弱,无法打造出经典的旅游产品。

二、巴里坤县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从巴里坤的旅游资源评价不难看出,该县的旅游资源质量较高、条件较好,但区位条件与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因此对巴里坤的旅游资源开发要从这一实际出发,做到以下4个方面,实现巴里坤旅游的快速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巴里坤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应当提升巴里坤县的重点景区的道路、水、电、厕所、垃圾处理和环卫等旅游基础设施的水品,推进地区旅游开发。同时应当统筹旅游专用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完善交通服务配套设施建设。[4]认真落实交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逐年实施旅游道路建设,构建完善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此外,还要重视干线公路与旅游景区间的专线旅游公路、主要旅游景区间的连接公路,逐步开通景区营运线路,形成便捷的旅游环线。加快实施旅游标识标牌专项工程,逐步提高联通主要旅游景区的道路通行能力,完善省道、市区道路旅游线路的交通标志及指示牌,凡公路沿线的A级以上景区都应设立规范化的旅游景区交通指示牌。[5]为了适应自驾游的快速发展,也应完善古城景区旅游接待中心及各景区点停车场的配套设施建设。

(二)打造“1135”的旅游产业新格局“1135”即一个中心枢纽:把巴里坤县城作为巴里坤旅游中心服务的枢纽和集散地;一条旅游文化长廊:303省道是原丝绸之路新北道的旧址路线,也是联系巴里坤主要资源的重要通道,可将其打造成巴里坤境内一条景色独特、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走廊;三大旅游板块:根据巴里坤旅游资源现状,构建天山板块、草原板块、戈壁板块;五大重点景区:从现有主要景区出发,挑选其中资源质量较为优秀的,开发巴里坤草原(巴里坤湖)景区、东黑沟与西黑沟景区、怪石山景区、大河唐城景区与巴里坤古城景区。[6]根据以上的旅游产业格局,坚持中心枢纽、旅游文化走廊、旅游板块产品与旅游路线的动态组合开发方式,促进全县旅游开发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构建出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巴里坤旅游产品组,在新疆及全国范围内打造具有巴里坤特色的旅游名片。

(三)实施旅游品牌战略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品牌的前提是打造精品景区。巴里坤县应当积极开发特色化、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挖掘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精心打造哈萨克风情园、草原生态旅游区、怪石山、东西黑沟等景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旅游品牌。随着节庆旅游的广泛开展,巴里坤县可以景区为主,突出办好丝路观光会,冬季冰雪文化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7]此外还可通过深入挖掘冬季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冬季冰雪旅游,将冰雪旅游与民俗旅游、冰雪体育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建设档次较高的滑雪场来塑造冰雪旅游品牌。最后还应利用巴里坤哈萨克族众多的优势,开发少数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以县城周边乡镇村为依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利用自住房、生产活动场所开发富有民族特色的休闲、观光型乡村旅游项目。

篇9

关键词:旅游资源;资源安全;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载体.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经验缺乏、加上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淡漠以及对旅游安拿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等诸多原因,旅游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稀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面临风化剥落的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遭受酸雨的侵蚀;一些曾扬名灭下的苏州园林和庭院,正从地图上消失;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也越来越受到人为的破坏……与此同时,旅游地传统的民风民情文化逐渐被异化、冲淡或消失等等.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新但也不能恢复原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一旦被毁将就水远失去,旅游资源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因此,深入旅游资源安令研究,加强旅游资源安全管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旅游资源安全系统存在的危险、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

1.1旅游资源的定义国外把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s),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而在我国,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具体界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但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涵盖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类型.

1.2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换句话说,旅游资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旅游资源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深远.谷树忠,等人(2006)在综合各种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所谓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这个概念揭示了资源安全的本质,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可以获得稳定的旅游资源供给,同时旅游资源基础难以依存的生态系统处于良好或免遭不可恢复破坏的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旅游资源需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上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需考虑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各地区在旅游开发利用时,做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赋存量或储备量,以备及时、持续的利用.二是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证旅游资源基础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对外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我国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去分析和探究旅游资源安全的本质内涵.如: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是指其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来说是指旅游资源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旅游生产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过程,以及原始提取、加工改造中,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可利用范畴的延展或局限;在旅游资源分配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获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在旅游产品交换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产品在市场流通渠道中的畅顺;在旅游资源消费中的资源安全,是旅游者对作为旅游产品载体的旅游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消费结构越合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对资源的破坏越低.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旅游资源安全是指是在生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基础之上,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其难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运用科技创新方法,维持生态系统与人文环境的动态协调,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并且有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安全的内容丰富,需要深入探讨.2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的“天一人一机\"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对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我们将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旅游资源安全状态应由生态子系统(天)、行为子系统(人)和保障机制子系统(机)三大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1生态(天)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天然禀赋状况,是旅游资源安全的基础,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基本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由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结构、质量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等组成.一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种类、结构的多样性增加了旅游资源供应的安全性,也满足多样性的旅游需求,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开发利用的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开发,所以旅游资源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数量做保证,某种程度上说,数量越多越安全;另外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自然等灾害能力越高,则安全的保证程度越大,反之资源短缺、脆弱,安全的可靠程度就低.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子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平衡,实现旅游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恢复.

2.2行为(人)子系统行为子系统是人类的行为对旅游资源安全影响的直接作用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等构成.旅游资源安全问题的很大方面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开发商在景区的大量建设、过度开发;旅游企业过分商业化、舞台化,扭曲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外来文化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等.旅游资源的行为子系统的安全,就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观念,防止n-目开发、重复建设、模仿跟风;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防范经营过程中造成生态破坏;严厉禁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

2.3保障机制(机)于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的保障机制子系统主要为生态、行为子系统的安全提供组织制度和物质技术保障,它由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政策制度、安全资金技术、周边礼区保障、事故保险等方面内容组成.安全管理组织是整个旅游资源管理的组织保证;安全政策制度关系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有力执行;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离不开剧边礼区的支持;旅游资源安全保险是规避、化解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风险的有力手段.保障子系统的内容共同为旅游资源安全的提供安伞保障.在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生态子(天)系统安全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皋本保证;行为(人)子系统安全决定于行为作用力的正负,正向作用力可以减少旅游资源发利用中的损失,是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重要推动.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是为旅游资源安全的生态、行为子系统提供管理支持、资金和技术等保障,是生态子系统和行为子系统安全的重要调控.3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旅游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关于资源安全的评价研究成果较多,如王礼茂(2002)分析了影响资源安全5个主要因素(资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4项指标,初步组成了资源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姚予龙、谷树忠(2002)研究了资源安全的机理,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梁亚红(2008)。在明确影响自然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政治因素、运输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含有资源禀赋状况、资源开发状况、资源进口安全、政治安全因素、经济安全因素、运输安全因素、军事安全因素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自然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较为全面.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安全层面的研究不多,学者大多是探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安全『口J题产生的原凶12-14~,认为主要南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另外,我国还有些学者针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_r评价,如曹新向(2006)¨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米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周国海(2009)¨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应用压力一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它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研究都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乏有启示意义.3.2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系统分析,以及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同时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提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共分三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共23个指标,其中生态(天)子系统包含8个指标,行为(人)子系统包含9个指标,保障机制(机)子系统包含6个指标,具体见表1.

3.2.1生态(天)子系统指标构成生态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判断其对日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总量,反映了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总量越多,可利用的空间越大;②旅游资源品质,反映了资源的价值和抵御灾害的能力.资源价值高,往往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也高;同时品质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越大,对整个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影响较大;③旅游资源结构,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结构多样,利用空间越大,越利于生态的平衡;④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概率高,对整个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和资源安全的破坏程度越大;⑤植被覆盖率,影响了生态的自我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⑥旅游资源承载力,反映资源容量的大小,容量越大,破坏程度越小;⑦旅游资源的退化速度,资源生态系统有进化过程,但是退化速度过快,直接影响生态的自我更新和生态平衡;⑧工业“三废”排放量,目的地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酸雨等物质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3.2.2行为(人)子系统指标构成行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旅游者、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和资源保护意识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合理的预留储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使用价值和程度越高,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③景区新增建设面积,影响了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平衡;④本地居民人口增长率,人口增加,资源需求量增加;开发利用和破坏的机会加大;⑤旅游接待人次增长率,接待人次增加,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越大,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⑥本地文化异化现象,文化异化对本地文化是一种破坏,不利于文脉的传承;⑦游客行为,文明的出游行为,对资源安全有利;反之,给景区景点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⑧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反映了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⑨本地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

3.2.3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指标构成保障机制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保障措施和手段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作用大小,包括:①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制度,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使用和保护越合理,旅游资源越安全;②管理人员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合理,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资源越安全;③资源安全教育和宣传情况,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较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④资源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投入也不利于保护,关键是科学的支配资金和利用技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越多,门槛越高,开发的难度加大,直接减少了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⑥旅游资源保险状况,保险是化解和规避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灾害防范有利.

3.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旅游景区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权重的赋值.通过旅游景区管理者、旅游者、院校专家们组成德尔菲小组,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两两互判,构造判断矩阵,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出准则层、因素层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使用软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行为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权重值分别为:0.3528和0.3771,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生态子系统的权重值为0.2702,说明先天的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禀赋,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生态进化和演化过程,而后天的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和破坏显著.三个子系统的各自指标权重情况:生态子系统各指标中,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影响相对较大,权重值为0.1592;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旅游资源直接造成破坏,权重值为0.1179;退化速度是衡量资源安全的破坏速度,权重为0.1179;旅游自然的禀赋状况,如总量、品质、结构等影响也不小;植被覆盖率和资源的承载率也不容忽视,其权重值分别为0.1015,0.1122.在行为子系统中,根据权重值可以分成三层面,其一是本地居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和行为,分别为0.1433,0.1199和0.1226,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较大;其二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和综合利用率权重值分别为:0.】199和0.1147;其三是新增因素的影响,有新增建设面积、新增加的本地人口和旅游人次以及本地文化异化,这些方面也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保障子系统中,资金技术的投入和教育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其权重值为0.1948和0.1884;制度规范、管理队伍和利用的条件相对也比较重要,分别为0.1649,0.1704和0.1595;从目前看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险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权重值为0.1221,但是未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障的一项有力措施.4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的策略通过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内容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确定,可以了解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及其程度.为更加全面加强旅游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本文提出如下相应的策略:4.1加强生态(天)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对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要求在旅游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承载率、抵御自然灾害和文化旅游资源“文脉”的传承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和“文脉”的永续传承,维护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资源需求.具体措施有:①在旅游资源数量上,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总量进行摸底,统计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自的数量,建立旅游资源档案,并调查分析旅游资源的状况,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需加强管理;对于尚未利用且濒临灭绝的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做好档案记录,使其自然进化;对于新发现的旅游资源,既要保护也要科学转化利用,维护旅游资源数量的多样性.②在旅游资源质量上,按照《中国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办法》,对目的地旅游资源等级进行评定,并依据等级采取保护措施.③在旅游资源结构上,既要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更需重视,以维持旅游资源的协调.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够稍微复原;而人文旅游资源破坏,将永远消失.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合理的“舞台化”等方式,让人文旅游资源得以永续传承.④对于旅游资源的承载率,在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时,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计算出旅游环境容量,为防止旅游高峰期因旅游容量超载导致事故发生和资源受损.⑤自然灾害是造成旅游资源危害的最重要的因素,为此,需针对在自然灾害中经常受损的旅游资源,通过安全技术构筑安全防护拦,强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⑥文化旅游资源是易损资源,虽然文化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旦不注意保护,亦易失传.根据文化资源的等级申报相应级别的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确定好相关传承人,使人文旅游资源的“文脉”得以传承.

4。2加强行为(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加强行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促进游客养成文明的出游行为,促使目的地旅游企业规范经营,增强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文化认同.行为子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①要贯彻执行土地、城建、林业、园林、水利等部门对资源开发利用行政许可,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准人门槛,健全科学的旅游资源使用审批.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方案需连同有关部门认证,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②规范目的地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旅游管理部门树立科学的经营观,注重长远利益,引导旅游企业守法经营,严格禁止盲目跟风、模仿,重复建设给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同时在限制旅游景区内企业的数量,在经营期间强化环保观念.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一再影响了资源的安全,景景点垃圾成堆、废气物难以处理,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致使物种灭绝,毕态失去平衡.为此,倡导文明出游,“低碳”出行,减少“碳足迹”,景区适当给文明出游的旅游者予奖励.④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着装礼仪等,目的地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有的产生了“异化”和“崇拜”现象,甚至“文化冲突”等行为.为此,目的地需设立文化体验区,让游客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使其了解文化渊源,不断增强主客双方的文化认同.

篇10

内蒙古是一个民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开发、推介具有浓郁内蒙古特色,系列完整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是内蒙古树立旅游形象、增强旅游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旅游商品化给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益处,但就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而言,又是一种威胁。要想使旅游商品化在内蒙古民俗文化的生态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之间得到平衡,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其他民族并存的聚居区,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情。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

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主要由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资源组成,具体包括以下系列。

1.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游牧倒场、六畜饲养、围猎狩猎、特色捕鱼等。

2.居住民俗。蒙古宫帐、古列延式的蒙古包群、各类毡包、介字房、蔓子炕、斜仁柱等。

3.特色饮食。奶食品、肉食品、酒文化,如全羊宴、烤全羊、手把肉、诈玛宴等。

4.社会民俗。特色婚俗有鄂尔多斯婚礼;待客礼俗有下马致敬、叩首三拜等;信仰民俗有萨满教各式祭祀仪式、藏传佛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

5.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类有摔跤、赛马、射箭等;民间歌舞有安代舞、顶碗舞、筷子舞、马头琴、好来宝等。

6.节庆民俗。那达慕、祭祀成吉思汗、马奶节、敖包会等。

内蒙古民俗文化是以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由于地域辽阔,又表现出多元性特质和地域性差异。从总体上来看,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可观性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二、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的类型在内蒙古自然与人文等各项旅游文化资源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针对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现有形态,将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研究内容确定为四种类型。一是静态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展览馆等;二是动态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如那达慕竞技参与活动等;三是民俗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如蒙古族奶食品、草原工艺品等;四是劳务向民俗文化旅游商品转化,如蒙古族的餐饮、礼仪等服务内容与形式。

三、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一)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理念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其实质就是追求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其文化特质必须是积极而健康的。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了内蒙古地区的特有文化氛围。因此民俗文化既是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又是其自然风光旅游开发的条件。民俗文化旅游在内蒙古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更强调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二)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外化、突出文化特色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外化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创新传统的旅游产品,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外化的含义有四层,一是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用物化载体体现出来;二是推广和普及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三是在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注人新鲜血液的活力,使之不断丰富与发展;四是应市场之需,结合旅游资源自身特点,对其重新定位、设计、加工和包装。

总之,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外化或物化,既要保持资源的本色又要适时添色,让游客以可感、可知的方式品位文化的意蕴。

(三)结合优势,突出重点,进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1.结合旅游各环节,设计具有渐进式特征的旅游产品。旅游环节无非是吃、住、行、游、购、娱、通信以及相应的服务道德与技能,不仅能给旅游者物质上的享受、身心上的愉悦,还有文化上的影响和知识上的启迪。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针对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要进行配套开发,如蒙古族饮食文化、蒙古族服饰文化、蒙古族建筑文化、蒙古族书法艺术、蒙古族娱乐文化等,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充分体验生活化的蒙古族文化,既娱乐又增长见识。

2.结合交流活动,开发内蒙古民俗文化专题旅游产品。在一些文化交流活动中,为适应不同人的兴趣,设计一些交流活动,达到开展文化旅游的目的。积极创新促销形式,促进区域旅游联合,拓展客源市场。内蒙古旅游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昭君艺术节等3O多个重点旅游节庆活动,文化内涵不断充实,逐步成为内蒙古效益明显的旅游节庆品牌产品,从而大力宣传了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在交流中促发展。

3.结合历史史实或文化遗存开辟文化旅游场所,组织文化专题旅游产品。整合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以历史为蓝本,以成吉思汗为灵魂人物,以草原、沙漠、成陵为主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内蒙古民俗文化专题旅游活动。

76.4.结合旅游者对文娱活动的渴求,开发旅游文娱活动产品。旅游文娱活动是以文化艺术积累为基础的具有独特艺术形式和感染力的精神产品,其形式主要有旅游文化节活动、文娱消遣活动、席间文娱演出等。

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必须是一项富有特色的吸引物,而且能在当地旅游产品中充当龙头,这类产品深层次的艺术水准和精心组织的旅游接待工作有助于提高旅游地的整体旅游形象。比如策划举办中国一内蒙古中部一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旅游节、中国一内蒙古中部一昭君艺术节、中国一内蒙古中部一那达慕大赛等专题活动,从策划、组织、接待等环节上下功夫,提高文化旅游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