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案例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神经内科护理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神经内科护理案例

篇1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44-02

神经内科的病人存在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易发生病情危变及多种并发症,是医疗风险大、发生医疗纠纷的高危科室。分析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探讨减少差错发生,保障病人安全的措施,是护理人员尤其是护理管理人员面临的严峻课题。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主要安全隐患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康复出院的整个过程,患者、陪护家属、医护人员以及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都对护理工作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以往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主要安全隐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分析

1.1患者的病患类型及程度

神经内科患者病情易变,是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最主要因素,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发生以下安全隐患事故:①走失。神经内科患者一般年龄较高,对环境的认知度较低、自身记忆力衰退甚至伴有老年痴呆的症状,如果缺少医护人员或家属的陪护,很容易在不熟悉的环境走失。② 自伤。神经内科患者通常具有精神不正常的问题,在受到环境、事物等因素的刺激下很容易做出自伤、伤人等过激的反应,如癫痫患者在发病时严重抽搐而导致自身舌头被咬伤等。③烫、冻伤。神经内科患者神经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导致患者对环境的感觉能力存在障碍,如使用热水或者冰袋时,可能会因为局部皮肤对温度没有感觉,从而导致局部皮肤细胞被烫死或冻死。④窒息。年龄较大的神经内科患者通常多痰,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等问题,在吃饭或者咳嗽时,可能会因为食物或者痰卡在喉咙处而发生窒息,后果十分严重。⑤ 跌倒。神经内科患者常伴有运动神经障碍的问题,肢体灵活性较差,年龄较高的患者表现的尤为突出,不但在日常行动中比较缓慢,而且经常在早晨刚起床或者晚上去厕所下床时失去平衡而跌倒,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抽搐等问题。

1.2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

神经内科患者所患的病症通常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且在短时间内容易复发的特点,而患者本身常存在感知障碍等问题,对病患的认知及表达能力有限,对病症和自身感受的描述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更多的则是依赖于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医疗经验,这无疑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大医院都引进了新的设备或仪器,如果医护人员对设备或仪器的使用存在问题,则很可能对患者的病理检查做出错误的评估,对患者的治疗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现代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来医院就医的患者在很大比重上具有营养过剩的特点,加上神经内科患者一般年龄较大,患者的血管难以辨认,无疑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

1.3医院的病房环境

神经内科患者对所居住的环境普遍具有依赖感,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产生抵触甚至过激的心理反应,如果医院的病房环境较差,例如空间比较窄、光线比较暗、周围噪声比较大等,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还很容易引起患者焦虑、不安甚至狂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同时也给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4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

目前,我国的医护人员队伍年轻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往往需要医护人员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而年轻护士难免存在经验少、资历浅等问题,在给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可能会由于不熟悉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患者心律异常、体温变化等问题,从而耽误了患者的正常治疗。此外,一些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缺乏责任心等,在巡视病房时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或者在给患者打针、输液时操作不当,造成药剂量偏大引起患者不适等,亦或在患者家属

询问病情或者护理问题时,表现出不耐烦、态度生硬等问题,回答的内容往往不够全面,容易让家属造成误解,给患者的护理质量增添了隐患,这些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

2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控制措施

2.1增强医护人员技能水平,规范设备使用

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是减少或消除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根本措施,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应该认真学习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熟悉常见疾病甚至特殊疾病的特征和护理重点,并且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其次,医护人员要加强训练各种护理技能的操作,如神经内科患者的静脉穿刺等,对仪器的使用不能局限于如何使用,还要了解仪器的原理,否则可能会由于盲目操作而给患者带来伤害,只有熟悉掌握这些护理技能和仪器的使用,才能减少出错的几率。此外,医护人员更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职业操守,对患儿和陪护家属的要求尽量满足、耐心解释。

2.2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加强药物管理

护理人员要具备充分的法律意识,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从自身意识上减少护理工作中误操作的几率,确保患者的正常治疗。为此,医院方面也要加大护理工作的监管力度,如果发现某些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不认真而威胁到患者正常治疗的情况,要及时对相关人员给予适当的惩罚,甚至辞退。同时要定期组织加强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加强药物管理和医疗检测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坚决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杜绝侥幸心理,发扬慎独精神,书写护理记录认真、及时、完整、准确、规范。

2.3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是控制安全隐患的源头,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防范差错事故的保证,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管理规范是护理人员的行动指南,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准则,是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得到安全及高质量护理的前提。此外,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收集临床上具有典型护理风险事件的案例,以便护理人员日后相互进行学习和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做到心中有数,以求降低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篇2

1.以往发生的不良事件及原因

1.1 加错针水发错药。发生原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液高峰时段呼叫的铃较多,手抄输液卡字迹潦草,看不清床号、姓名、药名等。

1.2 漏液致局部软组织坏死。神经内科偏瘫病人较多,偏瘫侧上下肢血循环不好,如在偏瘫侧上下肢输液并且外渗极易致局部组织坏死。脑水肿的病人多用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因该药为高渗性液体,如输液时外渗,处理不及时,易出现软组织坏死;同时危重病人多,使用升压药时如外渗,由于该类药物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更易出现软组织坏死。

1.3 跌倒、坠床。神经内科病人常有偏瘫,行走不便、头晕等症状,如无家属陪伴,容易发生跌倒。因危重病人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烦躁抽搐等症状,若陪护人员知识缺乏或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易造成坠床。

1.4 窒息。脑干病变的患者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声音嘶哑等症状,如饮食护理不当或未及时吸痰可致窒息的发生。

1.5 烫伤。感觉障碍的病人如果热敷或使用热水袋不当易造成烫伤。

1.6 走失。走失易发生于伴有精神障碍症状或老年痴呆的患者,如未做到24小时专人看护,很容易出现走失。

2.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设置病区小组长。因为我院神经内科有2个病区,106张床,一个护士长,所以每个病区选择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技术精,具有较强的管理、沟通、协调与工作能力,能对科室护理差错、纠纷提出技术性鉴定意见并有前瞻性防范能力,具有良好的应变和急救能力并且爱管事的高年资护士作为病区小组长,负责查找影响本病区护理安全的因素,了解掌握各种相关信息,识别并确定本病区目前存在和潜在的病人安全隐患,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病区病人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2.2 鼓励护士自愿上报护理不良事件。以不首先处罚当事人,而是以积极补救、发出警示、共享经验教训为指导思想,鼓励护士暴露自己的错误,在晨会上对前一天存在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使护士将怕出错的意识转变为积极思考“哪里可能出错”。

2.3 查对制度的“落实、落实、再落实”。每天强调“三查八对”的重要性,教育护士“三查八对”是我们的前辈用血的教训总结的经验,是护士工作的法宝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群体性护理工作,要求各个班次的人员严格把关,环环相扣,只有每个人都具有让“隐患从我这里消失”的思想,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督查“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如药房摆好的口服药必须经2人核对后方能发给患者。输液时的核对输液卡、摆液体、摆药、核对药液也必须2人核对后方能配液。输液、加液体时责任护士之间交叉检查,治疗高峰时段护士长巡查等,所有的治疗必须经过2人核对方能落实在病人身上。

2.4 改进工作流程,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加强药品的管理,药品分类放置,高危药品用醒目的标识,固定基数,每天有固定的班次对药品进行管理,做到先领先用,无过期变质,防止护士在工作忙时疏忽细节上的查对所致的差错。输液卡用机打不用手抄,防止因字迹潦草所致的看错药名、叫错姓名等。输液卡上配液、输液、加液的时间、责任者记录清楚,起到我的岗位我负责的督促作用。

2.5 加强穿刺部位的巡视和观察,掌握偏瘫肢体血循环情况保证输液安全。禁止在偏瘫侧上下肢输液,提高输液技术,预防输液渗出,正确处理输液渗出,防止组织坏死。加强穿刺部位的巡视和观察,除每小时巡视一次外,要求每位护士不论到病房里做什么,都应看一下所到房间里输液病人的输液部位是否漏液,一旦漏液,立即停止该部位的输液,给予积极处理。患者躁动时,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输液渗出。

2.6 医护共同参与病人安全的管理。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动态地进行安全危险因素评估,确定高危人群的安全防范措施。夜间新入院病人则由值班护士和医生自行评估与确定,次日再经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重新审核,任何时刻凡是高危人群就必须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病人坠床。保持病房光线充足,夜间开壁灯,卫生间有防跌倒标识,保证走廊、卫生间扶手完好,所需物品放在病人随手可及之处,并交待无陪护的病人需起床时按铃叫护士协助,防止跌倒。

2.7 加强患者或家属的饮食指导。脑干病变的病人床旁备有吸痰装置,对有轻度吞咽障碍者,喂半流质饮食,进食速度慢,严密观察有无呛咳,中重度吞咽困难的病人给予鼻饲,每次喂食前拍背,吸净痰液。喂食时,若病情允许,抬高床头,喂食后尽量减少吸痰或翻身,以免刺激引起呕吐误吸而导致窒息。

2.8 对患者或家属做好防烫伤的宣教工作。对感觉障碍的病人一般不热敷,不用热水袋。必须用时,注意热水袋的温度和使用方法,经常用手触摸病人皮肤的温度。让病人和家属知道,感觉障碍的病人如用热水袋取暖,易致烫伤。天凉了,应及时为病人加盖毛毯。

2.9 伴有精神症状或老年痴呆的病人交待家属24小时陪护。对有精神症状和老年痴呆的病人,告知家属留陪护,并做到24小时不间断看护。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发现病人不在病区,及时通知家属、护士长、保安人员,查看监控录像,确定寻找方向,全力寻找。

3.结果

加强安全管理一年后,收住我科的病人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与上一年相比显著下降,(见表1)。

4.体会

4.1 显著降低了病人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加强安全管理后,病人安生意外事件发生率由0.71%降为0.14%,所发生的3例意外事件中,1例为加错针水,因为使用多穿输液器和加强了巡视,在未输注时即由护士本人发现。1例是坠床,相应的安全措施都采取了,是因患者未听医护人员和家属劝告擅自起床所致。1例是烫伤,是因家属为病人洗脚时自认为水不烫所致。因为安全措施、告知都比较到位,所以未造成纠纷。

4.2 建立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护理安全的保障。建立护士长—病区小组长—护士层层阻断安全隐患的安全管理体系,每个人树立“隐患从我这里消失”的思想,使护士能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各个环节进行自检自查,在班人员交叉检查,病区小组长、护士长再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反馈、整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消除安全隐患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目的:解除患者的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安全隐患问题的分析,制订防范对策。结果:及时解除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使患者自身树立防范意识,通过护患协作,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神经内科的患者往往存在病情较重、意识存在障碍、容易发生病情危变及并发症。做好安全隐患的及时解除,是提高服务质量、防止发生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现将我科在几年来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加强防范措施管理方法阐述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1.1 安全设施不完备。神经内科患者大多肢体瘫痪、行动不便,如果病区没有完备的安全设施,摔伤、坠床、滑倒等多种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环境因素走廊障碍物过多、地面湿滑、灯光亮度不合适、厕所无扶手、平车或轮椅使用不正确,均可导致患者摔伤、跌倒和坠床。

1.2 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只重视每日的功能护理,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及转归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均可导致护患纠纷。一旦发生护理问题,护士不懂得保存应有的证据,导致举证倒置的不力,也是导致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主要问题如下(1)对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使用约束带未征得监护人的同意,侵犯了病人的人身自由权;(2)对意识不清需要留置静脉套管针的病人,未取得其监护人的认可同意,没有告诉套管针的作用、用途,就留置了套管针,侵犯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和自;(3)给病人进行导尿操作时,未取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暴露了隐私部位,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4)未征得病人或家属的许可而进行的临床教学活动。

1.3 制度落实不到位、简化操作流程。有的护士为了省工,自行简化操作流程,缺乏慎独精神,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规范化操作规程执行,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容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有的护理人员没有重视学习,单独上班时难以胜任较复杂的操作,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未执行监护巡视制度、约束时造成患者受损、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服务意识淡薄、医护人员业务技术水平有所欠缺、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均会导致护理方面的疏漏,易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引起纠纷。

2 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2.1 认真落实各种规章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制度等都是保证患者医疗安全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是护理工作者几代人的心血结晶。督促护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及临床综合能力,使护士在工作中能熟练和规范地为患者服务,尽最大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2.2 加强护患沟通充分利用晨晚间护理、工休座谈会、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各种操作前、各种医疗检查前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告知,必要时给予签字。同时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每日及时发放患者费用清单,对存在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释,以提高患者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2.3 加强管理

2.3.1 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保证急救物品的完好率切实落实急救物品的管理制度,做到有专人管理、班班清点。将急救物品管理的“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落实到位,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3.2 加强病房管理,提供清洁舒适的休养环境对病区的一些不合理的布局,及时与相关部门协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的整改,在雨季或做完湿清扫时,应有防滑的标志。定期检查病房的各种设施、仪器电源,给病人提供一个清洁舒适安全的休养环境。

2.3.3 加强收费的管理检查,坚持按物价标准收费病人的住院费用实行“日清单”制度,让病人明明白白的消费,对病人查帐后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对医疗保险不能报销的费用,应预先告知病人,以免造成侵权而引发纠纷。

2.3.4 加强护患交流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护士多与病人和家属交流,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在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要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实行保护性医疗措施,意识障碍的病人,其病情情况应告知其监护人,实行知情委托。恰当的解释治疗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取得病人或家属的理解和认同。一些必需暴露隐私部位的操作,应进行遮挡。进行临床教学时也要先征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注重做好健康教育,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尊重关心病人,建立起融洽友好的护患关系也是化解纠纷的有效手段。

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在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抓好安全质量管理是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前提。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总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必须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质量控制,加强护患沟通。从职业道德和法律的高度规范护理行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从安全角度出发,在防范上下功夫,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医源性问题的发生,尽最大努力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严格控制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莉萍,陈明秀.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07,13(4):383-385

[2] 李明子.护理与病人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23-24

篇4

关键词:护理安全 神经内科 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65-01

1 概述

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例如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认知障碍等,具有急、危、重的特点。而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因素和护理工作人员因素,经常造成或轻或重的护理安全隐患,因此,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护理意识,提高护理素质,已经成为护理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现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 影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因素

2.1 患者因素。神经内科病人主要表现为年老、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症状,而由于疾病的病态特性,通常容易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窒息、皮肤损伤、意外拔管等意外受伤情况。

2.1.1 跌倒。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几率很高,因为此类患者大多数老体弱,骨质疏松,视力减退,神经性疾病导致运动障碍严重,肢体瘫痪,对疾病危险性没有理解能力,思想上麻痹大意,由于这些原因,再加上地面较滑、护理不周等外因,更容易造成患者跌倒。

2.1.2 坠床。躁动性格患者不采取床栏围护,新患者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而自行起夜,高龄患者对床位环境不适应,夏天凉席的滑动等,这些原因极易造成患者坠床。

2.1.3 窒息。患者进食时由于咳嗽等原因造成食物滑入气道,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高龄意识模糊患者,由于假牙或牙齿松动等,造成牙齿等外物进入食道或气道,都容易造成患者窒息。

2.1.4 皮肤损伤。神经内科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患者身体不能自行翻身,若照顾不周,极易造成皮肤损伤,严重时会发生褥疮。

2.1.5 意外拔管。年老病危患者,需要鼻饲插管,但是患者由于自己鼻腔、颈部位置不适时,会无意识地将管道拔除。

2.2 护理人员因素。

2.2.1 服务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在工作中,护士没有严格按照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完成任务,没有落实监护巡视制度,违反技术操作流程,没有及时观察患者病症变化情况,由于护士的服务意识淡薄,极容易造成患者的肢体损伤,如果处理不及时还将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造成医疗纠纷。

2.2.2 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现阶段注册护士严重缺编,造成了护士业务知识缺乏,技术水平不熟练,不重视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技术培训,对操作流程不熟悉和对医疗事故的处理不当或不及时,这些都容易造成神经内科患者的疾病加重,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医疗纠纷。

2.2.3 责任心、职业道德缺失。由于护士编制少,因此护士经常进行高负荷的工作,待遇较低,使得护士身心疲惫、心不在焉,在工作中极有可能出现言语不和、行为失当的现象。神经内科护士如果对工作没有责任心,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仔细、对患者病症的判断不准确,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对患者乃家属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2.2.4 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一些护理人员缺乏与患者及时沟通的技巧,造成患者及家属不满而导致投诉;另外在护理工作的某些细节问题,未获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被认为是侵犯隐私而导致医疗纠纷。

2.3 环境因素。

2.3.1 医院环境因素。医院走廊、病室等障碍物过多,地面积水,病床高度不合适,厕所扶手损坏,灯光不足,轮椅配置不合理等环境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摔伤、跌倒等医疗安全问题。

2.3.2 用药及设备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药及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神经内科病患所使用的药物大部分属于高渗性,对血管刺激性比较大,而且医疗设备复杂难用,如果使用不当会给患者造成不安全隐患。

3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问题防范对策

3.1 加强安全教育。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工作,对护理人员应当经常进行安全和法制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纠纷的综合能力,在工作中不仅要学会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要学会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对护理人员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减轻工作负荷量,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确保医疗和护理工作能够安全有序、正确规范地进行,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3.2 正确评估病理、生理因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首先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的估,神经内科高龄患者是危险人群。所以,护理人员应当人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进行健康教育,并且结合患者病例,对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可能造成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其后果,这样使患者及家属从心理接受护理帮助。重要的护理事项以书面形式通知患者及家属。对于感觉患者,应当谨慎使用热水袋,避免患者烫伤。对于癫痫患者,应当为患者准备牙套等,避免舌咬伤。夜间护理措施不甚周全,护理人员身心疲惫,更易发生意外事件。应合理配置夜间护理人员,安排新老护理人员互相搭配,满足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

3.3 完善护理监控体系。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忠于职守,勤奋工作,杜绝不规范医疗行为。护理监控小组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分析反馈,并将医德的考评作为监督的一个重要项目。合理分工,明确制度,按章执行,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3.4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当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帮助分析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且给予充分的指导帮助,向患者及家属简介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经常和患者及家属交谈,态度和蔼可亲,帮助患者重新拥有战胜病魔的信心。

4 结语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加强监督控制,加强护患沟通。从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方面对护理安全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切实地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1.1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安全防护图标实施后收治的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安全防护图标实施前收治的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入选条件:均为首次住院治疗,神志清醒,无精神异常,且言语表达及理解能力均正常。其中,对照组男68例,女56例;年龄26~79岁,平均(46.6±5.8)岁;平均住院时间(15.0±5.3)日。观察组男70例,女54例;年龄25~77岁,平均(45.9±6.1)岁;平均住院时间(15.7±4.9)日。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安全防护图标的制作

(1)使用入院评估表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基本资料、体检情况、生活与营养状态、心理状况、自理与康复能力、疼痛程度、压疮及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等进行详细评估,最终确定13种神经内科常见的安全隐患,分别为防走失、防跌倒、防压疮、防坠床、防误吸、防舌咬伤、防自杀与伤人、放烫伤、防意外拔管、防肢体功能废用、防泌尿系统感染、防肺部感染、防下肢静脉血栓。(2)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制作安全隐患识别与防护图标,其中图标外形要美观、易于摆放,颜色要醒目、便于区分,内容要通俗、易懂。

1.2.2安全防护图标的应用

(1)对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内容为安全防护图标的使用、资料收集与信息反馈等。(2)分析所选病例的入院评估表,对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病人,给予我科统一制作的安全防护图标,将大图标放置于患者病床尾部的信息栏,并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以便于床旁识别,帮助临床采取正确而及时的防护措施。将小图标贴于腕式识别带上,以便于患者外出活动、检查及医务人员识别,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3)安全防护图标实施过程中,护士每2小时进行1次检查,内容包括防护措施落实与否、图标是否丢失等。责任护士每周进行2次复评估,若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则需根据新的安全隐患评估结果调整图标的内容及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4)对出院时仍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给予腕式识别图标,以方便院外医务人员的快速识别,使其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并能向患者及其家属及时汇报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5)定期进行电话调查、随访,及时反馈安全隐患的信息。

1.3效果评价方法

①观察和记录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事件,并填写意外事件表,比较安全防护图标使用前后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②患者出院前1天,分别调查医、护、患三方对护理安全管理和隐患防护措施的满意度。

1.4统计分析

使用软件包SPSS14.0处理所选病例的数据资料。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比较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的坠床、走失、误吸或窒息、自杀或伤人、肢体功能废用、肺部感染、意外拔管、泌尿系统感染、舌咬伤、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

2.2实施前后医、护、患三方对安全防护的满意度比较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神经内科的医生、护士及患者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

3讨论

篇6

【摘要】神经内科疾病的护理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存在许多护理安全隐患,本文就神经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进行探讨,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神经内科;安全问题;护理人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此类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而神经内科疾病以老年病人为多、多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等特点,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任何疏忽均可导致严重后果,有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 神经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问题

1.1 病人疾病因素

(1)坠床。急性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癫痫等疾病由于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烦躁、抽搐等症状,因此需要床栏防护、肢体约束,如陪护人员对此重要性认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约束带等均易造成坠床。偏瘫病人在恢复期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出现尝试行动及高龄老年人对病床高度不适应,或夏天使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而致坠床。

(2)走失。多种原因颅内病变引起精神异常及老年痴呆患者出现定向力、记忆力等缺失,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h连续看护,特别是外出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3)窒息。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如脑卒中,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如进食呛咳严重而未及时调整进食方式,可引起食物误吸。鼻饲操作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未充分证实胃管在胃内等,引起食物返流误吸;痰液较多未及时吸痰易导致窒息的发生。

(4)输液外渗。神经科所用药物大部分为高渗性,对血管刺激性大,再加之病人年龄、血管因素,因此临床药物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很高。同时危重病人多,使用升压药时如外渗,由于该类药有强烈的收缩血管的作用,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更易出现软组织坏死。

1.2 护理人员因素: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病人关心不够,缺乏慎独精神,不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发现问题不及时或者对患者的主诉不重视,不及时通知医师,以至延误了抢救时间等。

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直接联系。神经内科疾病变化快,需护士及时发现和处理。近年低年资护士增多,而年轻护士往往存在专业技术水平偏低、理论知识缺乏以及工作经验的欠缺。

1.3 仪器和急救物品因素:神经内科病人,特别是危重的病人,病情变化快,如果各种医疗仪器设备陈旧或维护不当,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常用的抢救仪器,疏于管理,在抢救病人时出现故障,或者急救物品使用后未及时补齐,延误对病人的抢救。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这将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2 防护措施

2.1 落实病人安全管理,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

(1)预防坠床。对有意识障碍、烦躁、抽搐、痴呆的病人及时加用保护性床栏,必要时行肢体约束,并向病人及家好宣教工作,以取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和配合,避免随意取护性床栏而引起坠床。对经评估有坠床与摔伤风险的患加强巡视,生活上及时给予协助,如病人上厕所时给予搀必要时嘱家属陪护;病床高度不高于50cm,有空调设施的房,热天尽量不用凉席,以防凉席外移而发生坠床。

(2)预防走失。对经评估有走失可能的患者,要及时与人家属或陪护沟通,嘱24 h守护,并有医嘱。外出检查,应嘱陪护不离其左右;病人穿病员服,挂胸牌(注明病人姓名、诊断、医院及家属联系电话);床尾挂警示牌,护士加强巡视及接班,做好护理记录。

(3)预防窒息。有轻度吞咽障碍者,给予半流质饮食,食速度要慢,严密观察有无呛咳的可能。中重度吞咽困的病人应给予插胃管鼻饲,每次均用回抽胃液和听诊方法实,确认胃管在胃内后方可进行鼻饲,并注意胃管是否滑喂食前要叩背、吸净痰液,喂食时若病情允许可适当抬高部,喂食后尽量少吸痰及翻身,避免刺激引起呕吐,误吸而起窒息。

(4)处理输液外渗。输液病人应加强巡视,一旦出现液外渗,及时拔针,用50%的硫酸镁湿敷或用新鲜马铃薯片敷。对升压药外渗,早期应用25%的硫酸镁湿敷或用酚妥拉明4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湿透4层纱布湿敷,外用保鲜膜覆盖,效果较好。

2.2 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护士责任心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候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只有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才是减少护理风险的前提。护士长应将岗位职责、安全教育与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各项护理职责,强调工作中严格“三查七对”,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性,提高整体素质。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参加学习培训,尤其加强其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严格进行“三基三严”训练。另外还要有侧重的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2.3 加强仪器和急救物品管理:医疗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是抢救病人的重要保障,仪器使用安全管理对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治疗和护理水平,降低死亡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科室财产、物品分配到人,责任到人,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指定贵重仪器管理员,安排专门时间对重点贵重仪器进行维护与保养,监督仪器的使用。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引进设备的使用知识,尽快掌握其操作性能,并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多功能呼吸机等,确保在抢救时能做到熟练使用。在工作中人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对于急救物品的管理做到存放整齐,分类放置,固定基数,定期检查;有效地提高了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完好率以及使用率,为抢救成功创造了客观条件。护理安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进行防护措施的宣传,对预防患者各种危险因素具有现实意义。神经内科护士应了解专科的护理安全隐患,从安全角度正确评估病人,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蒲国会.神经内科急重症患者呼吸机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2)

篇7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神经内科的患者往往存在病情较重、意识存在障碍、容易发生病情危变及并发症。做好安全隐患的及时解除,是提高服务质量、防止发生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现将我科在几年来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加强防范措施管理方法阐述如下。

1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1.1安全设施不完备。神经内科患者大多肢体瘫痪、行动不便,如没有完备的安全设施,摔伤、坠床、滑倒等多种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

1.2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只重视每日的功能护理,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及转归,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均可导致护患纠纷。

1.3制度落实不到位、简化操作流程。有的护士为了省工,自行简化操作流程,缺乏慎独精神,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规范化操作规程执行,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容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有的护理人员没有重视学习,单独上班时难以胜任较复杂的操作,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1.4缺乏有效的沟通。多数的医疗纠纷尤其是护患纠纷都与服务态度及沟通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1.5护理记录不详细。护士往往为患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却忽视了详细的记录。许多医疗护理上的事情都牵涉到法律问题,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唯一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患者的病历。

1.6工作量与护士比例失调。由于患者的护理需求日益增多,造成护士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病床及工作量与护士的比例严重失调。护士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

2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2.1创建人文化的病区环境。针对患者特点,在病区的墙壁上装上扶手,病床加上床栏,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做好防滑措施,防止摔伤及其他意外发生。

2.2加强法制知识学习。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了解护理人员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同时明确患者的权利和义务,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选择权。

2.3认真落实各种规章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制度等都是保证患者医疗安全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是护理工作者几代人的心血结晶。督促护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及临床综合能力,使护士在工作中能熟练和规范地为患者服务,尽最大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2.4加强护患沟通。充分利用晨晚间护理、工休座谈会、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各种操作前、各种医疗检查前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告知,必要时给予签字。同时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每日及时发放患者费用清单,对存在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释,以提高患者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2.5认真做好护理记录。认真组织学习《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护理人员用法律的思维书写护理记录,遵循“写你所做,做你所写”的原则,如实填写患者的各种病情变化以及所采取的措施。

2.6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护士们在医疗活动工作中担负着患者的保护者、知心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家庭中又扮演着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的角色。

3疗效标准

3.1疗效判断采用1995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及生活标准状态标准进行评分,治疗结束后综合患者的功能改善,即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的减低率及病残程度分为:(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

3.2血液流变学改变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3.3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显著变化.未见明显副反应。在治疗组DCI患者基本痊愈14例(31.3%),而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13.3%),两组相比较P

4讨论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主要发生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引起糖、脂、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血糖持续升高,慢性高血糖是神经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高血糖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增加已糖胺通路量、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及多羟基化通路量,激活核转录因子κB,导致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产生过多的超氧化酶,诱发内皮损伤及其功能紊乱,血黏度增高,加速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同时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黏附力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缓慢,脑灌注降低,最终导致脑栓塞形成。丹红注射液是从中草药提取,由丹参、红花提取而成,主要成分是丹参素。在发病前期及时应用,疗效显著。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无损害,因此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5小结

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在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抓好安全质量管理是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前提。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我科通过对存在隐患因素的认真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的干预能力与预见能力,建立长效防范管理机制,持续整改,防患于未然,几年来无一起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瑛 城市社区妇女更年期健康保健[J]-青岛医药卫生2005,37(1)

2. 马桂芬.葛利丽.杜君辉 434例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4)

篇8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患者安全,防范医疗纠纷,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神经内科病房主要是收治脑中风患者,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预后差、致残率高,护理中不安全的隐患时常可能发生。认真查找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是做好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要职责。现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

1.1 意外受伤

1.1.1 跌倒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运动障碍发生率高,如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发抽搐与晕厥。由于上述原因,如遇地面滑、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易发生跌倒。

1.1.2 坠床 躁动患者予以床栏防护、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要性认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约束带;高龄老年人对病床高度不适应而致坠床。

1.1.3 舌咬伤 抽搐间歇期患者疏于带牙套、置牙垫防护,如突发抽搐易致舌咬伤。

1.1.4 烫伤 感觉障碍患者使用热水袋,未掌握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

1.2 走失 老年痴呆患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看护,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3 窒息 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严重可引起食物误吸。鼻饲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未充分证实胃管在胃内、鼻饲速度过快、床头未摇高等,引起食物返流误吸。

1.4 护理工作自身因素[1] ①个别护士在上班时对患者关心不够, 基础护理做得不够到位。②一些年轻护士临床护理经验相对不足,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可能难以作出准确判断,从而未能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存在着影响最佳抢救时机的隐患。③患者病情普遍较重,且不稳定,单独值班时护理人员少,容易出现抢救不及时的安全隐患。④住院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因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末梢循环欠佳,住院时间长,血管难穿刺。易造成静脉炎、液体渗出等,重者有局部坏死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隐患。

1.5 仪器设备因素 护理设备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工具,如果设备缺乏、性能不好、不配套或对新引进设备不了解,特别是急救物品器材不到位或出现故障,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治疗,造成安全隐患。

1.6 患者及家属的因素 ①由于健康教育措施有时不能完全到位,使得有的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了解较少,对患者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不太了解。由于配合不够,可能引发护理隐患。②由于治疗脑血管意外的药物绝大部分费用较高,住院时间又长,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无法长时间承受高额费用,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医生所开医嘱与患者使用药物脱节,引发护理安全隐患。

2 防范对策

2.1 抓好安全教育 确保护理安全,要将岗位职责、安全教育与规章制度相结合,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各项护理职责。提高防范纠纷的能力,学会在工作中既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护理安全与法制知识教育,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技术水平 工作中严格“三查十对”,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性,提高整体素质。①要有计划地组织护士学习业务知识,反复训练专业技能,做到技术精湛。对年轻护士不仅要抓好基础知识培训,同时要抓好专科技能培训,以提高年轻护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②应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引进设备的使用知识,尽快掌握其操作性能。③掌握老年患者穿刺的特点[2]。认真观察患者血管条件,严格判定静脉炎和血管损伤征象。在静脉输液时,应加强巡视观察,防止发生输液并发症。

2.3 严格检查清点制度 做到每日检查、清点急救仪器、急救物品、急救药品,保证急救物品、药品、器材的完备状态。

2.4 加强健康教育及沟通交流,消除纠纷隐患 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护士要积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向其说明诊疗计划及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患者或家属可能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护士与其沟通时要注意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体谅,以实际行动来感动患者,以提高其对护士的理解与信任,杜绝护理纠纷。

3 讨论

护理安全[3]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必须抓好全员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随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质量控制,加强护患沟通。神经内科的护士必须重视并随时评估本科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严格护理操作规程,掌握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潘绍山,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管理学.北京: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49.

篇9

关键词:神经内科;o理操作;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神经内科患者疾病种类多样,因病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施护理操作中可能随时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对于这类特殊的患者,例如神经性狂躁、神经性抑郁、焦虑以及失眠等患者,微小的变化就可能引起其病情加重,因而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要担负很大的责任[1]。我们需要将自身的干扰和外界的影响排除,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我院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诊治的87例神经内科患者,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护理操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诊治的87例神经内科患者,依据患者诊治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患者的具体病情包括狂躁、癫痫、神经性头痛等。年龄在21~80岁,平均为(45.6±2.6)岁;所选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均有家人陪伴左右,因而引起的护理损伤相对较低。

1.2方法 对于本文提出的实验,实施全程护理措施,对于多发同时患者已经出现护理安全隐患的患者提升重视程度。通过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中出现的不足,给予相应的护理建议和意见。另外,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观察,进而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及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目的是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

1.3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1.3.1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需要提升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有些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度不够,护理责任意识不强,有些护理人员甚至在操作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以及具体操作方法,进而给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另外,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需要逐渐提升,现今我国很多医院不重视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进而引起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培训时态度不积极,护理知识的更新能力不足,无法符合现今医疗条件发展的需要。对其真正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护理人员感觉自身生活压力大,社会地位低,工资福利没有达到想要的标准,使得其无法专心从事专业技能,更无法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

1.3.2患者不配合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就是患者积极配合和支持护理工作,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很多患者由于个人因素不配合护理工作,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出现[2]。例如一些患者认为医生就是为了赚钱而给自己开偏贵或者不需要的药物,因而对医生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抵触性,由此也对护理人员产生抵触。此外,一些患者个性较强,不会顾及护理人员的叮嘱,擅自离开病房,这些行为都会对护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引起安全隐患。

1.3.3医院环境因素 对于患者来说,医院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不良的医院环境可能对病情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病床的安全护理措施不足,可能引起患者坠床,医院的地面过滑或者不整洁可能引起患者摔跤,这些都可能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3]。尤其是医疗卫生清洁不彻底导致的交叉感染,这是最主要的安全隐患。

2 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神经内科护理操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包括患者配合度不佳、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以及医院环境不良等问题。

3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通过对护理操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了下述几点解决措施:

3.1制定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医院要定期及不定期的对护理人员工作成果进行检查,对于有些责任心不足的护理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护理人员要真正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护理操作制度实施,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以免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安全隐患[4]。此外,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要认真交代每个患者的情况,以免实施无效护理。另外,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操作仪器,确保其顺利工作,对于需要保养或者已经损坏的设备,应登记上报相关部门,以免对护理工作的进度产生影响。

3.2确保护理资源,提升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 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护理操作的难度性大,复杂程度高,这些都需要护理人员承担,因而会给护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及生理压力。因而,要确保科室内护理人员流动数量,以免护理人员负担过重,避免出现休息不足,疲劳护理情况。要认真执行护理排班制度,以最少的人力投入完成最佳的护理操作。此外,医院要对护理人员给予重视,根据其劳动强度给予相应的福利待遇和工资水平,最大的鼓舞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3.3阶段性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 因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因而其护理技术是保证安全的基础[5]。医院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技术培训,不断的更新知识,了解神经内科的发展情况,紧随医学发展,用扎实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服务。此外,因神经内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操作时要具有针对性,当遇到紧急问题时要冷静思考,努力找寻解决的措施,将对患者的危害降到最低。因神经内科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护理人员可自行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能够使其更容易掌握患者的心理,与其进行良好沟通,降低护理负担[6]。

3.4做好医院护理环境的整顿工作 整顿对患者安危产生威胁的环境,例如病床不牢固行、污染品排放不严格、病房的卫生打扫不及时或者地面存水过滑、噪音污染等多种环境问题,导致医院环境无法确保患者的安全,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综合护理水平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出现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春香.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和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24(21):845-846.

[2]王淑芳.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0(08):63-64.

[3]李开美.试论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5,48(02):148-149.

[4]郑佳,王新艳,张倩,等.浅谈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与解决措施[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07):643-644.

篇10

【关键词】 神经内科;循证护理,实践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有价值的科学研究为依据,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提出问题,在实践治疗中,把理论上的依据与实际治疗方法相结合,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的方法。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院以神经内科为试点,对住院病人的常见问题,以护理小组的形式进行循证护理。报告如下。1 研究资料

组织专业的研究小组人员,人数为10人,在2009年-2012年期间,对我院的实际患者进行仔细研究,分别采取般护理、循证护理两种方法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现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在三种不同症状下的患者压疮、血栓性静脉炎、中枢性高热,并且经过研究发现,选出的患者要有代表典型性。年龄最小的12周岁,最大的64周岁,平均年龄为(39.15±3.02)周岁。循证护理小组1次/周总结病房护理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把对病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的问题作为研究课目。

关于资料的查阅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搜索相关的文献,其得出结论的方法,实际研究的过程作为结论的依据。在病房中对患者进行实际的调查分析,得出实践数据,认真详细地记载相关数据。2 护理方法

2.1 关于压疮 循证问题:由于神经内科的特殊性,脑出血、脑梗死的病人较多,卧床时间比普通病人的时间长,经过实际案例发现,在对其病人的护理中,稍有不当便会引起压疮。选择一例。有1例64岁的男性老年脑梗死患者入院8h即发现骶尾部有一块2cm×4cm的红肿区,皮肤潮湿,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皮肤。

循证支持:小组人员查阅相关的书籍和医学资料,发现当病人皮肤受压循环障碍时,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皮肤温度升高的话,会加快组织代谢。

护理干预:①制作冰垫。用乳胶手套内装自来水扎紧袋口使其不漏水。将其放入冰箱内冷冻0.5h左右使温度降到20℃。②用法:病人平卧时,在其臀部垫气圈,于气圈的中间空隙处放置冰垫,冰敷30min后取出,间隔3-5rain后再更换另外一个冰垫放入。

效果:在冰敷12h后,病人骶尾部触疼明显减轻,红肿范围缩小,皮肤温度降低,24h后,骶尾部压疮完全消失,皮肤温度正常,疼痛消失。

2.2 关于中枢性高热 循证问题:有一例12岁男性被电击伤后心肺复苏成功,继续脑复苏的过程中,出现中枢性高热,体温持续39.3℃以上,体温持续不降。

循证支持:循证护理小组经与医生共同查阅文献发现,冬眠疗法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所以体温降低。

护理干预:遂给予病人5%葡萄糖250ml,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静滴,控制在10滴/min左右,并配合物理降温。

效果:三个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

2.3 关于静脉炎 循证问题:由于本科脑血管疾病较多,很多病人表现为头痛、烦躁症状,在治疗上均需降颅压、快速静滴甘露醇。有一倒35岁的男性脑出血病人(出血量约15 m1),人院后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医生给予20%甘露醇q8h加压静滴,用到第3天时发现静脉穿刺部位红、肿、痛并呈条索状。

循证支持:经过小组人员仔细的查阅资料和认真的讨论解决问题发现,造成这种病症的问题有三种。①静滴速度过快可致恶心、呕吐、头痛、眩晕、视力模糊、寒战、高热、心动过速、胸痛、尿潴留、脱水。②大剂量久用,可引起肾小管损害及血尿。③在注射部位可有轻度疼痛,由于甘露醇属高渗液体,对血管刺激性较大,极易诱发局部血栓性静脉炎。

护理干预:①50%硫酸镁的热敷,59溶于温水(41-50℃)中,3-5rain更换1次敷料。②改用静脉留置针,在穿刺时有计划地选择血管。

效果:①通过硫酸镁的热敷,24h后疼痛明显减轻。②采用静脉留置针。其次还减轻了血管静脉炎的发生。③给临床护理提供了更好的实际案例。3 讨 论

经过实际研究得出科学的理论,循证护理比普通护理的治疗效果要好好多。压疮症状要根据不同的病人状况,实际为理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工作人员更好的研究方向和指导,培养了护理人员的医学精神,树立良好的医德。要想更好地实施循证护理的优越性,在未来的实践中,应当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开拓创新更好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小寒.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02).

[2] 爱梅.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治疗压疮中的作用[J].现代护理,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