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化学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化学技术

篇1

关键词:信息 化学 资源 探索 搭建 素质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120-0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化学课程的内容、化学教学、化学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线化学教师,我们不仅只是参加整合教材的实验,在日常教学中摸索和体会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身体力行地去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并不断从中获益。

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再是数量而是质量。因此优质教育资源对于教育就犹如石油对于工业,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筛选、整合、更新、共享是必然的。

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性、超时空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启发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的教育资源,自主解决问题;课本知识是有限的,并且一般滞后于科学发展,网络资源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而且网上的资源经常更新,让学生学会利用网上资源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任务,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能有效地从知识技能和思维两方面提高化学水平和学习能力。

利用网上资源,图文生动地展示科学家探索元素性质的过程,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利用网上资源探索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在网上某一元素周期表的网页上,点击元素符号,即可显示出该元素的原子半径、单质的熔沸点等数据,亦可利用检索工具,输入“原子半径”等即可得到需要的数据。再通过表格、图线,将原始数据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有序排列,规律即呈现出来了。这对开拓学生思路,理解知识大有益处。

利用网上资源探索新规律,让学生通过网上检索数据,找出单质密度变化规律。学生经过网上检索――数据处理――找出规律――理论分析,很轻松的解决了问题。通过这些,让学生发现网上世界真精彩,从只玩网络游戏和QQ聊天中走出来,一遇到问题,同学们自然会想到“到网上查查看”。

利用网上资源找出远离学生身边生活的有关的动画、图片,触动学生的心灵。我们生活在淡水资源还比较丰富的地区,学生很难想象到那些缺水地区的艰难境况:非洲人没水喝,更不用说洗澡之类的;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 造成地层下陷;月牙泉的水量减少,趵突泉的消失・・・・・・时间上空间上,学生是很难感知到的。通过到网络上找出这些相关的动画、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积极变化,增强学生水危机感,树立节水意识,从而保护水资源。

应用网络教育资源,搭建学校教育资源库,完善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在备课时阅览教学课件相当于听其他老师的课,直接将其精彩的内容,融合修改后为自己所用,使自己可以集众家之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备课中多看各种教学带,从中筛选自己教学中需用的内容进行辅助教学,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更具特色,必要时自己摄制教学带。比如,各种化工生产的过程和场面可以摄制下来用于教学,可使学生对化工生产有一定的实感。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我们没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以及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孩子,学生要到工厂去参观的可能性非常小,自制教学带就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在备课中充分利用教学网络,现在的信息时代里,化学教学亦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利用大量的信息方能取得如期的效果。网络中的很多信息是我们在备课中可以采用的,采集这些信息比阅读教学杂志更具一定的优越性,这些信息可以下载直接用于教案中,比阅览、剪辑、抄录的效率更高。

在备课时搞好公共备课,教研组内定时集体讨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完善教育资源,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自己的习题库,把网络中的一些相关的练习和检测题筛选后编入自己的题库,自己在教学中编制的一些好的习题也收集到题库里,也可以收集其他老师的好题到自己的题库,久而久之,自己的题库越来越丰富,备课和出题就能得心应手,大大减少抄写和制卷的工作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篇2

关键词: 现代多媒体技术 职高化学教学 应用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职能。而学生在职业高中学校期间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多媒体技术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扩大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知识获取量,调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积极探究,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课堂授课变得更加灵活、便捷,通过课件演示,可以借助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多种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形象,有效扩大化学课堂信息量的传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1]。同时,现代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对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试验,可以实现化学试验过程的无毒、无害、经济与安全。因此,现代多媒体技术与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结合,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阔学生的化学视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二、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职业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仍旧存在很多的误区和缺陷,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①很多教师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入,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有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有的教师则是盲目扩大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和作用,甚至要求每节化学课都应用多媒体技术。②有的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学生的实验过程,不利于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奥秘。③有的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后,课堂的信息量明显增多,反而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更好理解,有时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④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和吸引力略显不足,因为很多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都是一些“商业化”的课件或者教师从网上下载后改动而来的,未必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相吻合。

三、如何将现代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动力。

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获取,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情感和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取更多的成功体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化学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化学相关的历史文物的图片对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各种性能,以及在高分子材料方面的成就进行讲述,结合我国现代化学工艺和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和引导,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了解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化学课程教学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化学课堂的主人,保持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加上化学课本身就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化学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充分的结合,为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化学现象。例如,在“金属材料”的化学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导电导热材料进行更好的展示;在“化学元素”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阐释化学元素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可以展示一些“大脖子病”、“佝偻病”的图片或者一些微量化学元素对生态环境污染的资料,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增强化学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方面的处理能力是非常高的,能够把深奥、复杂的化学知识进行最直观的展现,突破板书、挂图等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增强化学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例如在“分子和原子”等章节的微观知识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Flas,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微观世界,调动动手实践的欲望,培养化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职业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因此,化学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与职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进一步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教学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171-02

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与

高职数学教学的关系

2004年,在“长春―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著名教育技术专家巴巴拉・西尔斯(Barbara Seels)在题为《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及在线课程的设计》的报告中,首次介绍了AECT的“定义与术语委员会”关于教育技术的新界定。新界定表述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则是指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以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重视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对教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和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已成为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渗透,能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现代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和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即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等),并由教师负责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任务,利用多种学习环境要素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高职数学教学

(一)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塔尔曾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即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这也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递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概念和外延的“建构”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这种通过对知识主动建构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就基于个体的差异显示出其创新性和独特性。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理论也强调教师不应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创设一个探究的环境,让学生自己思考、主动参与、获得知识。教师要及时意识到学生探究的独特性并加以肯定,要有意识地反对书本知识的权威性,鼓励创新性的看法。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理论的支持下,新型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为教师创设适合学生建构的学习环境提供实践指导。教师应明确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在协作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是常见的教学工具,能够将枯燥、抽象的动态过程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具有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方便教学等特点。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取和运用合适的教学媒体,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加工,以多媒体信息为媒介,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有机整合的有效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同时结合传统的板书方式,以防教学速度过快,学生消化不了。例如,在讲解定积分的概念时,可以用动态的画面对曲边梯形进行分割,激发学生的思维。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发现有限的分割不能解决面积问题。同时结合板书,详细展现曲边梯形的面积与定积分的关系。这样的互补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建立共享教学网站,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建立教学性网站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现网络共享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教学网站这个教学平台展示高职数学的相关课件、课外习题、典型教案等,供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展示数学历史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展示教学心得、学习体会等供师生交流。学生在共享资源情况下,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学会自主探究,同时可分小组进行合理分工,以有效地进行团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空间向量时,可采取自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网站上对应给出平面向量的相关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注明本章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当然,教学网站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可拓展性,能通过链接向外延伸,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与学的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能充分展现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共享的优势。各高校可以借此进行交流、学习,促进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四)开展数学实验活动,营造实践教学环境

数学实验是将数学思想和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强调以学生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明确指出了在高校开设数学实验课程的必要性。考虑到实际教学中高职数学课时数少的特点,我们将教材中的应用模块以数学实验活动的形式展开。

现代建构意义下的数学实验,是学生在一定的数学目标(学习、研究、发现)的指导下,对具有一定数学意义的实物、模型、事物以及数字、图形、数字符号、式子、题目等,进行观察、变换、制作、演示、求解,以获取感性认识和数学信息的活动。

在数学实验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多种应用软件,如Matlab软件、Mathematica软件、Lingo软件等,对问题进行求解、演算、总结。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实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亲自参与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获得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获得的亲身感受,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促使他们更好地应用数学和热爱数学。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双向信息交流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即综合运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课堂评价、网络动态数据评价等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方式主要强调评价主体互动化,即学生个人、学生之间、任课教师等共同参与网络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用户名及密码登陆网络教学平台查询评价结果。

引入个人评价,尊重学生的自我反馈 个人评价是指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应充分发挥个人评价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个人评价是以鼓励学生为出发点的,促使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反馈和自我反思。

注重小组评价,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小组评价指小组成员根据在学习过程中的各自表现,给予对方中肯的评价。在共享资源下,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小组分工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沟通交流、讨论,从中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小组成员的评价能弥补教师评价的主观性,能深刻反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优化教师评价,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教师评价指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性,综合运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以往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单元测验、期末考试为主,学生误以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获得相应学分,而忽视了数学是培养自身整体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评价可通过具体的知识能力测验、课堂问答、小组合作等形式全面展开,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由于传统的期末评价是根据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过于表面化,难以真正体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应该在量化评价的同时,对学习态度、创新精神、解决问题能力等因素进行定性评价,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真实的数学学习水平。

实施网络动态数据评价,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 网络动态数据评价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反映学生的学习心得。网络平台上的数据可为学生学习评价提供有利的依据。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方便学生自测,支持学生自我反馈,亦可作为教师的评价手段,优化评价方式。

在实施多元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水平,亦可根据学生的评价对教学方法作适当调整;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能力状况,进行学习反思,优化学习方法和习惯。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于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思考

(一)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充分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教师作为应用教育技术的执行者,应从自身做起,主动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外出考察交流、购买相关书籍、开发网络资源等多种渠道营造培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在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中,要注重联系教学实践。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可以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应用先进的教学软件,进而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二)加强信息化教育的力度,充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化教育包含信息意识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教育指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信息对未来时代的作用;信息技术教育指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获得和处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我们必须对学生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能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亲自尝试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亲自参与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从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充分营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

为了深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高职院校需配置充足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需要。适用于数学实践教学的资源主要是独立的数学实验机房、教学网络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等。在推进数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必须着手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学院应给予数学教学资源建设以资金资助,高度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建设。教师则要自主开发相关多媒体课件,填补教学资源的空缺。

参考文献:

[1]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含义》译文[J].现代教育技术,2005,(3):70-78.

[2]罗明东.现代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王伟,徐娟.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193-194.

[4]隋鸣,许敏慧.数学实验活动与数学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4,(5):93-94.

[5]潘文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J].嘉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3-65.

[6]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陈亚萍.数学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6):66-70.

篇4

一、正确认识“整合”的基本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能使学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某些教学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分析与综合信息并能娴熟地表达出来,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才是有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教学工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整合的基本内涵可概括成这样几点:

一个目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两个优化:一是优化教与学的资源;二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三个结合:①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②学科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③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的结合。

一个评价标准:评价整合是否有效的标准是看学生能否达到自主有效的学习。

二、准确把握整合的基本原则

1.功能有效原则。

2.优化组合原则。

3.经济方便原则。

4.适度利用原则。

三、运用恰当的整合策略

1.化微观为宏观。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

2.化抽象为直观。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概念、原理抽象程度较高,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3.化不能为可能。有些实验无法或不宜在课上演示,或学生无法或不宜在实验室中去做;有些化学反应受现有教学条件所限,且用常规方法难以实现,这些看似不可行的实验,但若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完全可以在课堂上予以展示。

4.化小为大。某些重要细节或现象不易看清的课堂演示实验。这种情况通常可借助视频功能作定点,局部的放大处理,或者制成简单的投影片,由投影仪投出。

总之,应抓住教学冲突处,找准媒体切入点,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努力促进教学互动。

四、采取合理的整合途径

1.教师的教学观念与现代信息技术同步发展。目前,多媒体这种教学形式多是在“公开课”“观摩课”上的昙花一现,过后,往往又是传统教学形式的“涛声依旧”。

2.学科教材处理能力与多媒体操作技能齐头并进。多媒体信息技术既能帮助教师获取、筛选、组织学习资源,也能帮助教师展示、传递、处理教学信息,媒体越是现代化越要重视教师的作用。

3.开发化学课件双轨运作。开发课件是实施多媒体教学不可或缺的一步工作,化学课件的开发应走自行研制和网上下载这条双轨共行之路。

五、结束语

篇5

【关键词】现代多媒体技术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80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撑。很多教师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适应当前现代化教学的进程与发展。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就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该教学技术在促进化学课堂取得实际的教学成果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教学作用。然而,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该教学技术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讲,教师在运用该教学技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师过多地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甚至出现了该教学技术挤占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的问题;二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严重忽略了师生之家的互动、沟通和相互交流的环节,从而造成了师生脱节的尴尬状况;三是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时候,对具体的声音、色彩、动画、影视等相关的教学元素的使用也不恰当。为此,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改善措施,促进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发挥其教学优势。

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调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氛围,带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现代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融合了声音、动画、色彩等多种教学元素在内的教学手段,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的激发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被提高起来,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能够调动起来。这便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讲解的模式,将学生从沉闷的学习环境中解救出来,以一种充满新鲜气息的教学形式加以展现。学生在这种具有形式化和形象化的教学手段面前,更容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对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践行和发展,对这一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为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元素,并促进课堂教学的新发展。该教学技术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被提出并得到广泛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教学的新动态。教师对该技术的使用也能够推进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二、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首先,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进一步的展现课堂教学形式之“新”,很多教师过多使用这一教学技术,甚至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看作是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代表。但实际上,教师对该教学技术过多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并进一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吸收,也增加了一个在驳杂的色彩、图像等元素中筛选的过程和步骤。因此,教师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必然会耽误有限的上课时间,需要教师引以为重。

其次,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存在忽略师生沟通的教学问题。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身和多媒体机器的互动沟通上。在这里,多媒体成为沟通师生之间关系的中间地位被打破,反过来教师成为为一个传递和介绍多媒体课件信息的中间媒介。这样教师和多媒体之间的联系、学生和多媒体之间的联系得到强化,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则相对减少。而在一堂课程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对该问题有所重视。

再次,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现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来讲,教师容易过多地使用声音、影视等动态元素。教师对这些动态元素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乏味的精神状态,但上时间下来就会起到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的负面作用。为了更好地改善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恰当地使用和制作教学课件。

三、解决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第一,为解决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时间过多的问题,教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安排教学手法。对于一些必要知识和画面的呈现,将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对于简单地知识呈现,则无疑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比如,教师在讲解一些难以通过具体课堂操作完成的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化学结果和化学实验的状态有个形象化的认识。而在讲解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教师如果通过课件展示的方式加以呈现的话,就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第二,为解决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师生交流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提问等环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比如,教师在讲解氢气燃烧的现象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询问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的关于氢气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对氢气的其他内容进行补充,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有选择性地向学生展示课件中的教学内容,选择有价值的、学生们需要的教学内容重点讲解,以打破在多媒体运用中师生关系割裂的状态。

篇6

【关键词】激活;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构想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融合,现代化的教学过程的优势更加凸显,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已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选用多媒体实时造势来辅助教学,不但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明朗化,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创设的情景中激情四射地投入学习之中去,同时,多媒体将知识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形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主动求知、思考。这正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1.用现代化多媒体创设情境,大大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初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的天性,兴趣和好奇是他们围观并积极参与活动的导火索,只有学生自动参与学习过程,才能积累知识与发展智能。初中学生对初步接触的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等数学概念只能是朦朦胧胧,还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创设课堂愉快学习的情境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多注意迎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让学生有追求知识的欲望,愿学、乐学。运用现代化多媒体创设情境,可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浮想联翩,主动探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升自己。

如学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时,课堂上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列出一些相应的问题:

1.1你知道方程x+y=4有多少个解吗?让学生完成下表来理解问题。

1.2将上述数表中得出的解分别描为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点,看看它们是否在一次函数y=4-x的图像上。可以通过数学作图工具来解决一次函数的图像问题,学生就可以清楚的检验二元一次方程x+y=4有的解是否在一次函数y=4-x的图像上。通过多媒体辅助y=4-x的图像自动生成为:

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动静结合、 作图工具的应用就可以有效地突破相关问题。同时再次解决下列“逆向”问题:

1.3在一次函数y=4-x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其坐标(x1,y1)能成为方程x+y=4的解吗?

1.4以方程x+y=4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构成的直线与一次函数y=4-x的图像完全一致吗?

这些简单的质疑可以通过多媒体作图工具一览无余,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尽情享受这操作、讨论、推理等等愉悦过程,让课堂真正被激活,学习环境最大程度的被优化。

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图、文、声、像等丰富的资源尽显眼底,这样创设教学情境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甚至有时还能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匠心独运的娱乐形式的学习之中,让学习变得轻松自如。

2.用现代化多媒体形象的展现知识,有效地促使学生思维形成

教学的关键所在就是有效地突出知识的重点,突破知识的难点。为了使得课堂教学有针对性,传统的教学则是教师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两个关键问题上花苦口婆心,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管这样,学生仍然“不解风情”,“灌输式”让很容易精神涣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然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则不同,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话,动静相依,声色并存,倘若辅助运用恰如其分,完全能够将数学问题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各种感官的刺激来驱动学生的求知欲望,知识难点就简单地分解,学生就很容易抓住知识的难点,突破知识的难点,从而打造出现代化的高效课堂。

例如:在对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建模时,可以提出现在问题:

2.1通过前面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明确,二元一次方程y-kx=b可以改写成y=kx+b(k≠0)的一次函数的形式。那么:

2.2然后通过作图工具让学生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

通过观察上述所作的图像,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出y=4-x和y=2x-2的交点坐标是(2,2)。然后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

再进一步让学生细心分析这个方程组的解与这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二者之间存在的不可分割的奥秘。

通过多媒体工具和演算,动静结合,让学生感悟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一次函数图像交点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新方法,可以通过作出其相应的一次函数的图像,找出其一次函数的直线交点坐标就可以达到目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眼睛一亮,其实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建模过程就是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数学转换”过程,虽然学生用言语表达的不清不楚,而多媒体却将这个过程非常清晰的呈现出来,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抽象思维,在电子白板上完整的呈现出来,足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形成。

3.用现代化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快速地增加课堂密度

现代化的课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的知识容量快速膨胀,一方面是多“微课”能容纳大量的信息,对知识点的点拨简明扼要,分析解决问题可以课下“回放”,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初学生的注意力不会持续为一节课,而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没有强烈的刺激,学生极易疲惫不堪,精力不集中,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倘若这时选用合适的多媒体图、文、声、像来刺激学生,引起学生围观,就能有效地催发学生思维动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去投入学习。

如,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课堂练习可以选择5~6个小题,通过小组竞赛来完成。然而,很多学生就仅仅“一道题就好”的态度而不愿意多加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总是自己“减负”,怎么能够练出数学解题的技巧呢?倘若这时展示这样的一个课堂练习,则会让课堂“蓬荜生辉”:

【典例】张翔由A地步行前往B地,到B地的距离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S张=10-2t;同时刘涛从B地骑自行车来A地,其函数关系为:S刘=5t(在电子白板上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二人的进程)。然后解决问题:

第一,请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像;

第二,让小组汇报两个函数的图像交点的实际意义。

通过这样的课堂练习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的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学生当然会兴趣盎然,把“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惟妙惟肖的推到学生眼前,加上小组汇报,所以,学生参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空前高涨,再次将课堂推向。

总之,现代化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多媒体辅助,然而多媒体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要真正发挥“辅助”的潜力,唯有恰如其分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最完美结合点,适时“微课”,就会真正激活课堂,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永.整合现代教育资源,激活数学课堂[J].《发现:教育版》,2016(3)

篇7

一、利用幻灯片、电影录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力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实验课就已成功了一半.如在初中化学教材中《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先观看幻灯片制作的钻木取火,烤火取暖等图片,然后介绍:人类自从有了火以后,从此进入了文明社会,由此引入课题《燃烧和灭火》,从而进一步开始探究燃烧的条件.在讲到灭火的问题时,先播放电影《紫日》中的一个片段:娜佳、杨玉福、秋叶子三人遭遇草原大火,秋叶子将背向火海方向的一小块的草地引燃,在很短的时间内烧出一片安全区域,使三人得以死里逃生.关闭视频后,提出问题:刚才电影中的人们是采用什么逃避火灾的呢?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灭火呢?灭火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们兴趣盎然,结合刚学的燃烧条件等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明白了视频中蕴含的知识点:清除可燃物是灭火的方法之一,进而领悟到燃烧条件与灭火之间的重要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因兴趣而激情四射,实验教学心想事成,现代教育技术功不可没.再如在《金属材料》中播放关于钛的储藏、用途、性质的录像,在《金刚石、石墨、C60》中播放碳的不同单质的性质、用途的录像等,不仅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掌握了碳的重要性质和用途,而且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看到和听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运用暂停镜头随心选择某一片段、某一镜头,甚至可以重复观看.像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加了感知深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四十五分钟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投影实验,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加深实验印象

投影实验即在投影仪(或幻灯机)上进行化学实验,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有着传统实验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化学实验经过投影可以得到放大、清晰、真实的实验现象,因此可以大大增加化学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中,要先用两个集气瓶装满水.如何让刚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看出瓶内装满了水?仅仅靠老师讲授是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先做一个演示实验,边做边说明,先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从上往下看瓶内是否有气泡,如果有气泡就说明没满,反之就满了.由于下面的学生不可能也像老师一样清楚地从上方看到老师手中瓶口的情况,所以用投影仪进行水平方向投影,使全班即使是远离演示台的学生也能直观而清晰地看到这个实验现象.

还是刚才这个实验,接着我们要用刚才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呼出的气体,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可怎么才算气体已经充满了集气瓶呢?老师在演示时可以用投影仪进行竖直方向投影,让同学们从侧面观察瓶内和水槽内气泡的情况,如果集气瓶口外部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了.如果不使用投影仪,传统的实验方法只能让前面少数几位学生看清楚瓶内气泡的情况,其他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听到老师的口头描述,学生获得的知识具有抽象性,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使用了投影仪之后,学生有了直观的感知,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掌握得也更牢固.

三、利用动画模拟有危险的实验,突破现实实验的局限性

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解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不能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用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将错误分解,放慢动作,不仅能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例如在《常见的酸和碱》这一节,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浓硫酸在稀释时如果错误地将水倒入浓硫酸,会带来什么后果?这是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得到解决.利用动画来模拟: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立刻沸腾,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爆炸也可以利用动画来模拟;在炼铁的反应原理中,“一氧化碳气体的早出晚归,酒精灯的迟到早退”问题也可以利用动画来模拟.像这样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不仅解决了安全问题,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而且能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学生看到这些错误操纵的危险性,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从而印象深刻.

四、利用Flash课件,辅助理解实验现象的实质原因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宏观物质是微粒构成的,而微粒的构造和运动却无法直接观察,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使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在《酸碱盐的性质》中,对于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老师先用传统的方法演示实验,然后播放设计好的Flash课件:铁固体中Fe逐渐变成了Fe2+,同时溶液中的Cu2+逐渐变成了Cu,附着在铁丝表面,从而引起铁丝表面逐渐变红,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像这样就可以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

五、利用电子白板,组装实验装置图,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

电子白板是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在化学课堂上合理运用一些功能,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效率,使化学课堂变得更精彩.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是如何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这一问题时,我首先用电子白板展示出提供的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钙、碳酸钠、稀硫酸、稀盐酸,请同学们在三种固体中选择一种,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对自己选出的药品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找出最适宜在实验室里制取CO2的实验药品,然后由刚才所选用的药品结合实验过程,请同学们思考如何确定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这个时候老师在白板上提供以下几种仪器,如图1.

篇8

关键词:生物化工;酶工程技术;应用研究

我们都知道,人的细胞每天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一个人生命的基础体征之一,同样,有机化学反应是新陈代谢的主要构成要素,动物的消化系统之所以能够进行合成与分离就是有机化学反应得到的新陈低谢的结果。然而有机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便是现代生物化学中的“酶”。

1 酶在工程技术反应中的特点与功能

生物化学中的酶,主要通过有机物体的活细胞孕育而成的,并存在一种生物加速剂,即蛋白质。蛋白质的存在促使酶的反应。蛋白质除了起到酶的加速剂的作用外,还具备以下特征:

(1)加速效率比其他加速剂高出10倍左右;

(2)专业性强,仅对一种酶起到加速剂的作用,选择层面较窄;

(3)具有不稳固的特征,酶的化学性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失活性。

以试验酶为例,化学可将酶分为单一蛋白酶和联结蛋白酶两个种类,含有蛋白质的一类中叫做酶蛋白,不含有蛋白质的一类叫做辅助因子。只有在两者相合成时,酶才具有被催生的活力。然而,有一部分酶在进行细胞的合成或分泌时,并非具有酶活力的特性,我们把这种叫做酶原。酶原只有经过在经过一定的刺激状态后,才能够有其意义所在。现代探讨研究的工程中,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生物化学,在遗传、农业、工业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 酶在工程技术中的基本原理

(1)生物酶的功能主要是探究酶和物体交互作用和转变的历程。在经过化学的作用后,由于作用物的分子与所包含的能量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在经历化学作用时,只有达到或者超出水平线的分子才有资格参与进化学的作用过程。通俗来讲的话,即作用物的分子只能在充满活力的状态下才能参与其转化过程。

(2)阻碍酶加速反应速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底物浓度、酶浓度、pH值、温度、抑制剂、激活剂。依据酶的反应途径与抑制剂的功能否可逆可分为:可逆型抑制作用与不可逆型作用。

(3)酶的生机测试,在实验过程中大都不可直接性的测试出最终含量。只有在相对的前提条件下,且酶的生机与含有浓度成正比例,才能测试出最终含量。

3 酶在工程技术中的开发研究

生物化学中的酶工艺技术包含了酶的源产开发、酶的生产制造、酶的分散提取与固化工艺、以及酶的使用。现如今,全球范围内的酶应用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处于优良的发展态势。通过基因项目中的工艺技术,不仅将酶的活性提升至了几倍,并且微生物中也具有了经过克隆技术形成的生物酶基因。基因项目的工艺技术,将淀粉中的酶基因、蛋白中的酶基因、纤维中的酶基因等多种酶基因合成,再进行加工改良,从而提升酶的活性。并在基因项目的工艺技术逐渐有了起色的情况下,有关蛋白质的工艺技术也逐步有所进展,研究者得出,可利用蛋白质改变原有的氨基酸结构,从而更改酶的性质,以研发出新的产品。这项研究结果,使生物化工技术得到了重大发展,酶在此受到广阔利用。

4 酶在工程技术及人体上的应用

(1)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酶在工业生产中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国内的淀粉酶、蛋白酶、纤维酶等不断涌入市场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新式生物化学酶的好处就在于,能够迅速刺激动物的生长激素,使饲料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增强抗病率,提升平均成活率等,具有相当大的益处。

(2)在生物孕育继承的阶段中,酶可以成为生物孕育成长的标志,用来界定血缘关系等。尤其是在酶生物技术的进程中,酶在成为生物孕育成长的标志,并且具有简单、灵活等多方面的优势后,越来越引起生物各界人员的重视。

(3)在医药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就其遗传性的病症来说明,因患者在先天形成过程中缺乏酶含量,所以影响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如先天白化病患者则是因体内缺乏酶含量,患者体内没有黑色素的成长,致使患者出现白化病的病症。

(4)生物酶的酶制剂在防御疾病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状况:

1)用于医治消化不畅类型的药品,如胃蛋白酶、多酶片等。

2)用于医治外科创伤,治愈脓包的清洁,以及应用于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的酶制剂等。

(5)酶对人体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催化体内养分的作用、分解脂肪的作用、消炎抗菌的作用、抗癌抗瘤的作用、活化细胞的作用、净化血液的作用等。诸多试验结果证明,酶能够补充人体的免疫物质,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5 结语

总体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升高,生物化学中的酶工程技术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生物化学中,酶的工艺技术更具有专业性质,且附属值愈来愈高。并在基因项目的工艺技术逐渐有了起色的情况下,利用蛋白质改变原有的氨基酸结构,从而更改酶的性质,以研发出新的产品。此外,随着基因项目中的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微生物也对现代化的产品做出了许多贡献,应用于各种生物化工技术的研究。从而加速了现代化生物化工产业的进程,总体行业呈现出一个优良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张久民.酶工程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J].养殖技术顾问,2009(03).

[2]杨淑芳.酶工程在农产品加工上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08(04).

[3]何进武,黄惠华.酶工程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J].酿酒. 2007(03).

篇9

关键词 现代化技术手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58-02

1 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它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希望,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由此,高职院校教育在未来必将完善自身学生管理体系,不但要把学生培养好,更要有创新管理理念,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涉及内容繁多,包括与学生的沟通管理、教学管理、就业指导管理等。本文即从这些方面出发,具体探讨现代化技术手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2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往往不平等,学生普遍惧怕教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冷漠,严重阻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学生完全没有和教师进行过交谈,而36%的学生只是偶尔和教师进行有关学习、思想和生活交流,仅有12%的学生与教师存在良好的沟通交流。这种师生交流的欠缺直接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推广与应用,给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很好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电子邮箱、博客、QQ及QQ群以及网络论坛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能够有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长期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同时也让教师快速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顺利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3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教师管理队伍的素养

高职院校教师是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努力提升教师的素养,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首先提高教师运用网络的能力,围绕网络社区运用、网络舆情管理、网上思想教育引导等内容,提高教师开展网上教育、管理、服务及网络引导能力;其次,加强对教师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师管理培训,开发网络培训平台,建设一批网络培训精品课程,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从而使高职院校教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够紧跟时展要求,紧密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现代学生管理理念和经验的更新、交流。

4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学生学习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入学门槛低,生源比较复杂,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学生学习管理中的应用呈现多样性。

首先,通过聊天、电子竞技、电子阅读、BBS讨论等活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也方便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掌握学生的动态,在寓教于乐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辅助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展开。

其次,构建信息化、教学化教学管理体系,促进现代化技术手段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努力形成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目前,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被广泛应用,通过网络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促进移动教学管理模式的形成,教师不用亲临课堂,就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以便实时监督学生学习;学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融入学习中去,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

5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学生的就业管理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能让自己的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首先,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出现,能够让高职院校通过各种网络论坛、就业指导网站,及时了解、认识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引导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专业培养过程中及时更新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增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与实践,以便提高学生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和素养。同时,通过建立校内就业网络指导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给学生创造逼真的实训实验虚拟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教学技术构建真实的实训环境、项目情境、任务情境,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进行专业的仿真、模拟实验,实现教学一体化,实现适合学生成长的“分层次、多模块、系统化”的教学、就业管理体系,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高效的就业指导管理。

6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学生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该以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教育网等为依托,以深入实施学生的信息化管理为宗旨,深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现代学生管理体系,依靠“云平台”作为支撑,集沟通、交流、教学、就业等管理工作于一体。首先,基于校园网络,采用VLAN技术,构建互联、互通、互操作的信息网络,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连通、协作参与、自我提升。其次,构建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按照“功能化、模块化、集成化”的设计要求,综合学生的各项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发展。

7 结语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呈现出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管理状态,严重影响学生的教育和发展,不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而现代网路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又严重冲击着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了难度。由此,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优势,深化改革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本文即从现代化技术手段在高职院校学生沟通、教师管理队伍构建、教学管理和就业指导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来深化学生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坤.风险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2]瞿懿.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48-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新型技术正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运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主宰课堂,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老师讲,缺乏学习兴趣,特别是数学学科,由于数学存在着抽象性,推理性强的特点,加之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他们总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味;针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特点,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生动化、直观化,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巧用信息技术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设计,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见,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课堂,发挥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 但是,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发挥应有的教学功能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求知欲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的激励或者是兴趣的支配。因此,兴趣是构成小学生去努力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敬而远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数学知识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讨厌学习数学,甚至讨厌数学老师,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根据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成有趣的。众所周知,不管是高等数学,还是小学基础数学,数学知识都是严谨的,同时也是抽象的,要增强其趣味性,就需要我们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介入合理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比如,我们在教学有关“平行线的认识”一课时,通过课件制作,出示两组实物图片。一组是枕木、窗框、双杠、铁轨等。另外一组是红十字架、电线杆、剪刀等;在此基础上再用电脑抽象出这些物体的线来,接着隐去物体,直接出示线条。然后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比较,学生们发现一组直线呈相交状态,另一组呈不相交状态。据此引出平行线的概念。这一环节借助于多媒体的作用,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明了有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习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理解,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数学理解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建构心理意义的过程。如果离开理解去学习数学,单纯依靠死记硬背,那么只会得到一些机械的空洞的数学符号、概念等,不可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更谈不上应用。信息技术的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它能把原本在黑板上、书本中或是学生头脑里的信息激活,通过动态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比如,在教学有关小学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分解来认识和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屋面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观察到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数量关系,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展示,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弥补数学教材的不足

上文我们已经说到,运用信息技术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数学教学不能抓住书本不放,而要对书本知识的再加工利用。我们知道,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而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某些知识,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如果有效运用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就可以大大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比如我们在教学有关二年级“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时,刚接触的的学生比较难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可创设一个虚拟现实的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看商品上的标价,还学会了拿钱找钱,也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用脑去想,而且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表达,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空前的改革和创新机会,在教学效果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势。信息技术的运用具有无限的创新空间,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就不一一展开讨论。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知识水平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目标将得到全面的落实,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将对我们的数学教学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学生的数学素养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