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改革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我院学生入学的总体素质有所下降,学生数学基础差.又由于经济应用数学的理论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学生对经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不学、老师难教”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学质量与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应用数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我院经济应用数学教学的现状,谈些粗浅的看法,并对经济应用数学的教学改革谈一些设想,旨在与同行商榷.
一、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经济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1.传统的《经济应用数学》教材教学内容注重理论的严谨性,忽视实际应用,虽然现有的《经济应用数学》教材在数学内容上有所增删和调整,但基本框架仍是一般本科教材的压缩型,教学内容没有实际性的综合取舍,专业特色内容不多,理论性强,缺乏实际应用.概念纯粹是用数学语言描述,没有引入实际背景,学生难于理解,觉得抽象.应用问题脱离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相差很远,不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独立学院学生使用.我们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陈旧的教学内容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不能很好地体现该课程的特色.
2.经济应用数学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工具,更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我院的学生并没认识到经济应用数学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性,没有认识到学好经济应用数学是经济专业课程的基础,甚至认为学经济课程可以回避经济应用数学,认为经济应用数学没有必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能体现该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现在我院的经济应用数学课时一再压缩,而教学内容没有进行科学的取舍,又没有相适应的教材配套,而是原重点本科教材的压缩型,造成经济应用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导致教学环节不齐全,比如只有少量的习题课甚至没有.根本就没有数学实验课程,因而不能利用计算机这个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也就不能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任务落到实处,这与经济应用数学课程背道而驰.
二、 解决的办法
1.经济应用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取决于培养目标,我独立学院培养的是适应东莞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教材的内容应与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有较大区别,应有重大的综合取舍,而不是一般本科教材的压缩型,应以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首先,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加强数学的应用,减少深奥的理论,缩减或调整一些对应用没有太大意义的内容.在理论知识上对学生的要求应是了解原理、掌握方法,会灵活应用.比如极限这章的教学内容,对极限概念我们只给出极限的描述性定义,严格的理论定义可以不要求.导数这章的教学内容应当围绕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来取舍教材,重点介绍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和弹性等,像常用的速度问题、密度问题、电流强度问题、几何问题等可弱讲甚至不讲,导数计算主要围绕计算边际经济量所需的导数四则运算,复合函数求导进行,隐函数求导可弱讲,参变量函数求导可不讲,突出导数的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即可.再比如积分这章应围绕求经济总量而进行教学,主要在于运算能力,加强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的教学,而各类特殊函数的积分可删去,定积分的几何应用可不作为重点,这部分的教学考核也应围绕经济应用来进行.要真正做到这点最好能编写相应的配套教材.其次,教学内容应注重传授现代数学思想,面向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穿插数学思想和方法.
2.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首先,重点介绍数学思想和实用方法,不要求严格的理论证明,只要符合认识规律能为学生理解即可,基本理论必讲,可讲可不讲的数学理论不讲,繁杂抽象的理论要删除.重点培养学生知识、方法的应用.其次,讲授课程时应加强与实际的联系,避免一味地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突现经济应用数学在经济应用方面的特点.比如在微积分的教学中,在介绍边际和弹性概念时可以提问:为什么边际利润为零时利润达到最大?解释:利润=收入-成本,要利润达到最大,则利润函数的导数必须等于零,而边际利润函数就是利润函数的导数,所以边际利润为零时利润最大.利用边际方法进行决策也是企业决策的重要方法.在介绍弹性时,除了讲弹性的计算公式外,应着重介绍弹性的经济作用,我们可以应用收入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关系解释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因为人们对大米、小麦等粮食的需求并不会因为价格低而大量增加,也不会因为价格高而大量减少,粮食的需求对于价格的变动反应迟钝,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的丰收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进而引起价格的下降,但价格的下降不会使粮食的需求增加很多,结果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最后,教师在讲授经济应用数学时,改变以往从讲解概念到证明定理再到例题习题求解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应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提出问题的实际背景,突出数学建模方法的应用,并适当设计部分简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归纳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分析求解,达到应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应用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这门课程有兴趣,才能有信心学好这门课程.要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应用数学的兴趣,首先,要上好第一堂课,介绍经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其次,把讲授知识与引导学习结合起来.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活跃课堂气氛.由于数学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学生常常感到数学呆板枯燥.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重要.
4.解决考生考试的畏难情绪及对考试无所谓的态度
传统的经济应用数学课程考试方法单一,多为闭卷考试,考试结果都以分数显示,从而有的学生害怕畏惧考试,有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此也要适当的进行改革,一是考试的内容和目的,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考知识,考能力,也要考素质;二是考试方法要多样化,除闭卷考试之外,还可以开卷考试、大作业等方式进行考核;三是考试的次数可以适当增加,加强平时的考核.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不是在于考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经济应用数学我们必须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必须有配套的教材,教学的考核要从实际出发.要做好以上工作,除了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学习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得到学校教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支持.我院经济应用数学的改革,还存在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叶子祥.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4).
篇2
[关键词]本科教学;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81-03
油气钻井完井工程是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必要步骤,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水平的特点。组织和实施钻井、完井工程作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国内外石油天然气行业对油气井工程中的成本管理和收益核算均非常重视。对油气井工程实施效果进行经济评价属于工程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技术经济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当代工程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1]工程技术经济学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工程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更完整地理解钻完井设计流程、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具有很大助益。
一、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学教学现状
目前,各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均设置了工程技术经济类课程,一般为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选择学习。专业选修课在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创新不足、教材适用性差、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2][3]具体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开设的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钻完井工程风险分析与成本分析、钻完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和投标决策等内容,课堂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该课程不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仅占选修2学分,因此学生对课程不够重视,这给课程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根据相关研究,大学生选课行为大多比较消极[4],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选课过程中受多种心理因素影响,其中课程的功利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即其更关心考试是否容易通过或是否与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关。[5]另外,该课程没有专用教材,以《油气钻井工程经济》(1991年版)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参考书与近年来油气井工程的发展结合不紧密。因此,该课程在讲授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须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授课效果。
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定位为选修课,是学生系统学习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等专业课程之后进一步学习的工程技术经济类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工程管理和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油气井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程技术方案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管理和经济评价中的一般问题。
本课程教学改革面向的对象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创新班。创新班学生是从优秀学生中遴选出来的,不仅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好的英文水平,还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且一般都对自身有较高的要求和明确的定位。[6]针对创新班学生的上述特点,我确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为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讨论、改变考核制度,最终达到吸引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改革和完善,根据课程目标,增加油气井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增加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案例,使课程内容更为充实。通过补充完善,本课程包含以下内容。
1.课程概述。主要内容为主要课程内容简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油气井工程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及其特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为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效益评价体系、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3.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经济分析的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备选方案及经济评价方法、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和设备更新与租赁的决策方法。
4.油气钻井概述与工程成本分析。主要内容为油气钻井工程技术指标、钻井工程成本的构成及预测、钻井工程成本分析,增加钻井工程成本分析应用实例。
5.油气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主要内容为油气钻井投资和收益估算、财务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模型,增加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应用实例。
6.油气井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内容为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油气钻井风险管理、油气钻采工程可行性评价。
(二)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设计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讨论式教学,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等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参与意识与参与度。
PBL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由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归纳、论证等过程解决问题[7],或在上述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讨论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的有效教学方式,其通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学习过程反转,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时间相互讨论、答疑解惑。[9]
以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在讲授过程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炼有一定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式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把理解问题作为学习目标,收集、提炼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平台,挖掘开放性、多样化资源。学生在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中相互沟通、合作、分享不同的视角与观点,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和改进原有多媒体课件,使之更适合油气井工程技术的经济讲授特点。多媒体教学课件不应是课程内容的简单罗列,而应该能够解放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劳动[10],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邀请企业钻完井工程管理专家来校给学生上课,听取生产单位设计、管理人员对油气井工程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中的实际问题。筛选现场油气井工程实例,利用课程学习的知识完成项目规划、方案选择与钻完井设计,并将其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
(三)改变成绩评定机制
传统必修或选修课程一般主要依据期末闭卷考试给定课程成绩。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但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11]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课堂成绩、作业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评定课程的最终成绩。其中课堂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讨论表现给出,占总成绩的20%;作业成绩则通过要求学生针对石油工程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完成技术经济评价报告,根据完成的报告质量进行评定,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则通过开卷考试成绩给出,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50%。新的成绩评定机制改变了以往评价学生成绩的僵化方法,能够更为全面地考查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以上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在本科创新班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油气井工程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我们开展了单筒双井钻井、控压钻井、连续油管等技术在海洋油气钻井中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应用前景讨论。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则作为讨论方向的引导者,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聘请企业专家就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油气井工程的影响、国内外钻井管理和成本预测等内容给学生授课。企业专家日常接触更多的一线工程项目,与高校教师相比,他们在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与学校教师有所不同,聆听专家讲课能使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视野获得拓宽,思路得到开拓,学生受益匪浅。
作榭纬萄习效果考查的一部分,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学生要独立完成《油气钻完井项目工程经济分析报告》。从学生提交的分析报告质量和随机对学生的访谈来看,通过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报告编写,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此项作业有助于自己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工程经济分析方法。
课程结束后,我们就教学改革效果在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认为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法相比,各项教学改革措施均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课程;接近60%的学生对校外专家讲课最感兴趣,认为这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现场知识;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专题讨论使其获益。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进一步增加工程应用实例的讲解或讨论。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求,教学改革中应对此有所侧重。
四、结语
工程技术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对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全面掌握油气井工程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背景下,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改善课程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对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非常必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考核机制等措施,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应看到,学生对工程实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中应当增加工程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其实践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傅家骥,仝允桓.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9.
[2] 刘平,裴立振.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岱宗学刊,2009(2):65-66.
[3] 罗娟.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6):133-135.
[4] 贾凤琴.学分制下大学生选课动机与行为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教学,2008(21):38-40.
[5] 纪滨,马丽,姚文锐,等.大学生选课心理与影响探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143-144.
[6] 方百会,武晓光.高校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究与实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7):88-90.
[7] 刘春城.PBL教学模式在工程训练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158-161.
[8] 孙跃.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讨论式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54-56.
[9] 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3,120.
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自然科学;生态经济;经济学
循环经济被认定为是一种能够与地球和谐相处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其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被称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态文化现象。循环经济其本质上被认定为一种生态经济,是工业文明的象征,也是国家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人类要想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想与地球共生共存,必须对循环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对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进行深入分析。
1循环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学将生态经济定义为循环经济本质,关于循环经济学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循环经济既要保证经济系统顺畅,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系统的维系,通过对资源与能量的有效、合理分配减少污染,并获得更多的有价值产品,是在有限的资源、确保环境洁净的前提下,解决生态问题,形成以经济学方法为研究资源、以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应用经济学科。
2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基础
2.1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就是哲学上关于循环经济的诠释,即事物与事物存在的联系、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归宿,事物应遵循一定的自然定律。把资源变成垃圾的运动、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是传统工业经济的主要模式;循环经济与此不同,其最大特点是物质闭环流动,在不断的经济循环体中,物质和能源都被合理分配和合理利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有附属产品和代谢产物,传统工业经济一般较少考虑附属产品和代谢产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循环经济则合理利用附属产品和代谢产物,将之转化为新的存在形式,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被自然环境接纳和再利用,从而保护环境,抑制环境恶化。循环经济将破坏环境的代价最小化,保持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
循环再生原理和可持续发展是循环经济学基本原理,本质是生态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代谢产物和废弃物破坏了生态,而城市化的进程导致排放污染源的持续增多,使原本稳定的全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的自我净化功能也逐渐衰退。循环再生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可将生物之间的活动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和整合资源,建立良好的社会与自然之间复合生态系统。同时,可保障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条”健康化发展,开辟系统内部物质的循环渠道,形成企业与系统内部物质闭环循环,进而完成节约资源、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系统的维护等共赢的局面。比如,在企业层面上,政府给予资金帮助,助推其建立小的循环模式,采用清洁能源和清洁的先进生产技术,既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减少了企业的污染排放。此外,循环经济是社会共同的责任,所以,应该从政府层面上、扶持政策上给予资金和相关技术协助,引导企业完成相关循环经济的转型,进而实现全面循环经济。
2.3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属于遵循生态规律的技术性营运模式,是技术集约化的成果转化为生态科技,也是目前比较流行和先进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态技术侧重于对排泄物的污染治理,对废物再利用的重新资源整合使用,以及清洁型的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应用。此外,生态计量经济学也是生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研究生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准则,是生态计量经济学的主要涵盖,也能客观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总量,是经济指标的一个重要考核。伦理学、经济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共同组成了生态经济伦理学学科。其研究方向主要是经济价值、伦理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以及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属性关系,从而保证社会福利不下滑以及生态价值不降低。其主要内容包涵经济伦理规范的所赋予的规范的合理性原则,实现自由平等、等价交换的基础,同时,保障生态伦理原则不被破坏。
2.4循环经济的制度基础
循环经济的健康化发展必然要有相应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政治、法律制度来保障,从而约束公民的经济行为,同时,文化道德建设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软环境协助。在国家政权的宏观管理层面上,应给予政策性支持,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进行引导和开发。同时,监控环境,确保循环经济的发展符合环境的生态要求,对环境保护立法,进而实现行政管理制度与生态法律制度相结合。生态文化伦理建设也是循环经济的“后勤保障”,规范的生态教育制度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进而建设出符合生态伦理和文化观念体系。
3结束语
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最大化促进了自然科学基础的形成,有助于我国农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循环经济研究,在生态价值基础上,形成人的生态伦理,让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让我国的各个行业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支持下获得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升.大农业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体系[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5(09).
[2]王红,齐建国,刘建翠.循环经济协同效应:背景、内涵及作用机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04).
篇4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request of registered engineers, and then analyzes the purpose and reform idea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in the e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
Key word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Engineering Economics;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244-02
1 《工程经济学》课程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能力要求的关系
随着建筑行业工程师注册制度的推广和执行,注册工程师成为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力认可的途径和标志之一。建筑行业注册工程师作为专业人才,除具备工程技术能力外,还应具备工程管理能力,包括工程项目的投资融资决策能力、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方案的比选能力等。工程领域涉及的这些经济类问题都是通过《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解决的。此外,《建设工程经济》也已成为注册建造师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对他所提出的方案的技术可能性负责,还必须对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负责。在我国现行的诸多建设领域的执业资格考试中,工程经济学都是一门必考的基础课程(见表1)。通过学习,为合格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履职搭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目的与改革思路
2.1 教学目的 《工程经济学》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技术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熟悉工程技术方案选优的基本过程,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通过对《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原理、资金成本的含义,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等章节对工程项目投融资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案的不确定分析主要实现对未来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设备更新的内容与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直接相关。价值工程原理有利于项目管理者以最小的寿命周期成本来实现最佳的功能。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工程项目的经济决策方法,对从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过程中的投融资管理、项目的后评价等工作奠定基础。
2.2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与分析方法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①综合性。工程经济学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大类。②实践性。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研究的内容来源于实践。③系统性。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集合体。工程经济学分析的对象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
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①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地运用工程经济学分析方法,必须正确地把握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运行过程。②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工程经济学对问题的分析过程,是从定性出发,通过定量,再返回到定性。即首先从工程项目的行业特点、分析的目标要求、基本指标的含义出发,通过资料的搜集、数据的计算得到一系列判别指标,最后通过实际指标与基准指标的对比,不同方案之间经济指标的对比,对工程项目各方案作出优劣判断。③系统分析和平衡分析:工程经济分析的过程需要计算成本、收益和费用,其目的在于寻求成本费用与目标的平衡点、成本与功能的平衡点、技术与经济的平衡点。④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对工程项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动态评价为重点,多练习多实践。
2.3 改革思路 ①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将本课程教学与学生未来就业、注册工程师考试联系在一起。②改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难点。尤其是与注册工程师相关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解。③增加案例教学,以工程实例来介绍工程经济的概念,强化工程领域经济理论的重要性。
3 《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措施
3.1 教学方法改革 ①精心策划绪论课程,每门课程的第一堂课都十分重要。在第一堂课上,要把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阐述得清清楚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好本课程的自信心,为教学双方的和谐促进奠定基础。具体措施主要有:首先要依附于实际工程案例来讲理论,最好是众所周知的大项目或身边熟悉的小项目。其次,通过问题来引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要真实而且不陈旧。②基本概念要准确详细讲解。本课程中有些概念贯穿始终,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如资金的时间价值、方案比选、不确定分析、价值工程等内容。因此,这些概念要细讲,直到学生掌握。③基本公式要讲透,这里主要指常用的复利公式、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举一反三,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课时。④灵活组织教材内容,避免课堂教学内容单一、乏味,更要避免长期使用一本教材进行教学。博采众长,多利用参考书和优秀教材来充实教学内容,这样不仅极大丰富教学内容,也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工程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与投资项目评估学、工程经济学与投资效果学等课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相关知识进行对比讲解。⑤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解决好课时减少与学科知识容量成倍增长的矛盾。既要有细讲,也要有泛讲,还要有学生自学内容。⑥强化案例教学,增加课程实践学时,将复杂的理论落实到具体的工程案例中进行介绍。
3.2 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本课程的计划学时数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特点,对课程群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综合考虑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设置最实用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3.3 考核方式改革 由于本课程具有实用性比较强,所以本课程的考核应该以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为主,既可以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项目财务评价练习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件编制、专题研究论文等非考试方式进行,或多种考核方式同时采用。
4 《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根据以上教学改革措施,进一步加深了相关教师对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注册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和注册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促进了专业教师对《工程经济学》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得到了丰富、考核方式得到了改进。
本课程的教学已获得的广大学生的认可、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日后的注册工程师考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琳,鲍学英,王恩茂.工程经济学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04).
篇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特别是铁路运输,在整个综合运输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铁路运输面临着运输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压力,为解决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管理部门己立足于现有基础扩充运力,在既有路线上进行技改提速。运量一直是衡量提速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铁路提速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就是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客运量预测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开展了实际应用。
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四部分对提速后的客运量进行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①第一部分即绪论,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客运量预测的研究现状,并从中找出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从而确定了文章的研究方向。
②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两章,主要对我国既有线铁路提速的状况以及提速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提速后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同时也阐述了提速后客流的形成和预测的基本原理。
③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提速后的客运量由趋势客运量、转移客运量、诱发客运量三部分构成。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各不相同,所以需采取不同的模型进行预测。首先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对趋势客运量预测,并应用多目标决策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计算铁路提速前与提速后客运市场的占有率,最后建立转移客运量与诱发客运量的预测模型。
④第四部分即第五章。将预测模型应用到了实例当中,以京秦线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对客运量进行预测,通过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比较说明模型的合理性。为今后提速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客运量预测方法。
关键词:提速;客流预测;运输需求;既有线结论及展望
篇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发展与多重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优势提升转换研究”(11BGL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12&ZD094)
作者简介:李宝元(1962-),男,河南陕县人,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和人本发展与管理问题研究。Email:byli@163com
摘要:人本管理经济学顺应后工业化及网络数字化时代组织管理人本化大趋势,立足于强调主体意义及价值理性的人本主义视界,遵循方法论的个人主义逻辑思维范式,借鉴利用现代经济学有关人类行为的经典及最新理论和方法,以研究并回应组织管理中人的问题为基本宗旨和任务,特别聚焦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战略性激励相容问题主题,以“职场就业—战略规划—目标导向—投资开发—人际整合”人本管理运作主线,分别沿着竞争—合作(人本组织激励管理基本矛盾)与规矩—方圆(组织人本激励相容两个层面)两大人本管理经济问题导向线索展开相关学术研究而形成的一门应用经济学新分支。
关键词:人本主义;人本价值论;组织人本激励管理;人本管理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12001808
一、问题提出:直面历史现实的理论演化脉络及跨学科整合走势
大而言之,主体欲求的无限性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共同困境和永恒主题。为此,人类在长期历史演化中自发形成两种基本应对机制,即市场交换与组织管理;相应地,在学术上分别直面聚焦回应这样两大实践的理论范式就是经济学与管理学。
要缓解这个基本矛盾和困境,人力在主观“用力”上无外乎两个基本方向:一方面,依托“情商”(人文伦理及)努力节制欲求或抑制需求;另一方面,凭借“智商”(人类理性或科学技术)尽力有效利用既有资源并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资源。其结果,以工业化为标志使人类历史发生了一种“非对称性突变”:工业化以前,人类情感在漫长演化的市场自然扩展秩序中占了上风;而市场运作和发展到一定阈值或拐点,引发了工业化革命性突变,结果使人类理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或解放,发展到后来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的无知之狂妄程度。
所谓现代社会,乃工业化及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而正是这种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现代社会经济实践活动,才孕育出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正是基于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需要,以及在此基础上由发达市场机制链接而形成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系,才使人们集结在一个个具有开放系统性、内在合作性和外在竞争性的命运(利益)共同体中;所谓组织,就是这些命运(利益)共同体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稳固化、巨型化发展的结果,并随着市场秩序不断向外自然扩展而在空间上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进入20世纪,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完成工业化,其市场经济进入高级发展阶段以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被普遍地“扭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同时,以工商企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政府公共组织多元鼎立为基本格局的现代组织网络体系,逐渐演变成为每一个现代人时时刻刻生存其间、必须直接面对和积极适应的基本生存情景或社会生态环境。结果,市场与组织并肩而行、互动发展,不仅促成了无比繁荣昌盛的现代社会经济实践,而且促成了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大融合大发展。
虽然从现代社会经济实践源泉来看,关注市场的经济学与聚焦组织的管理学可以算作孪生兄弟,但在启蒙与集大成发展的时序节奏上,经济学可以大致算作管理学的兄长。早在1776年,现代经济学鼻祖斯密就在其开山大作《国富论》中,富有远见地奠定了主导经济学理论研究基本发展方向和主流趋势的学科信条和理论范式,即建立在每个人追求自利基础上的自由市场机制乃国民财富根本源泉及和谐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石。其后,经由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诠释,以及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拓展,到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宏微观新综合,经济学基本上是围绕市场资源配置基础功能主题一路拓展开来的。
相对于经济学来说,管理学实现集大成并蓬勃发展步伐稍有滞后。虽然早在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所开创的工业化新时代,大规模、高密度、商业性和社会化的工业组织(企业)形成了对管理前所未有的特殊需要和要求,并激发了欧文等一大批工业管理专家及管理教育先驱相继辈出,但尚未形成一组逻辑清晰的学科信条和一套完整成型的理论范式。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到巅峰的欧美工业化社会经济、特别是企业制度化管理实践,才孕育出以法约尔特别是以泰勒为代表的一代管理大师级人物,他们在其经典论著中《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和《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正式提出并清晰阐释了现代组织管理学的基本信条和理论范式,从而使管理学以科学的面目正式登上学术大雅之堂,并在其后近百年的历史中衍生出葱郁茂盛、五花八门的管理学派丛林[1]。
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最初的元问题都是属于或为了回应人的问题,即:如何有效开发、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才能满足个人、组织或社会等特定主体的目标和需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体系中,本来是主体、目的和本源意义的人,却在自己所创造的器物工具中被异化,最终被沦落为器物、工具和手段。好在大自然自有自组织平衡协调机制,两极轮回,物极必反,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近百年来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主题都明显地呈现出一种人本化的回归趋势(如图1所示)。
图1人本管理经济学的实践背景及学术源头
按照传统经济学范式,市场是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四个主体之间进行产品和劳务及劳动力交换,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或方式,至于四个主体各自内部是什么状况又如何运作则不属于其研究的范围。在这四个主体部门中,厂商是经济学最原本、最主要的聚焦点,其他三个则相对有些辅或衍生性;也就是说,回答厂商内部组织管理问题,相对来说显得更为迫切、更为重要、更可以纵深发掘,由此衍生出一门管理经济学分支学科。传统管理经济学,由私人厂商拓展到公共及非营利组织,其实就是将微观经济学特别是市场与厂商理论基本原理运用于组织资源配置及管理决策而形成的一整套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程式、技术和方法。例如,在国外众多管理经济学教科书中,由麦圭根、莫耶和哈里斯三位教授合著的《管理经济学:应用、战略与策略》以其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紧跟前沿、贴近实际等具有显著代表性。他们在最新的第8版中是这样界定管理经济学研究主题的:“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在经济中的私人、公共和非营利部门内,由分析人员、经理人员和咨询人员所制定的资源配置战略、战术策略。管理经济学的各种方法力求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同时考虑对实现目标的洼陷和内含约束条件。本书围绕两大主题组织内容:私人部门企业的产品线竞争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此外,管理效率问题为所有组织做出资源配置决策提供了一个共同基础”[2]。可见,管理经济学总的理论基点、基调和着重点还是在强调工商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的市场逻辑及其对组织决策者的宏观政策约束及技术经济条件限制。
经济学真正从市场偏在视界走出将企业等科层组织正面纳入其研究视野,并将它看做与市场对等并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替代其发挥经济职能的一种特殊资源配置方式,在期间发挥了转折点或里程碑性关键作用的,是1937年科斯等发动关于“交易费用的概念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新制度经济学”浪潮。由此开始,经济学理论研究逐渐回归人本轨道,一大批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组织、组织中人的(契约与非契约)关系、组织制度架构及演化,特别是聚焦于组织中管理者(雇主)与员工(雇员)这个基本矛盾,借鉴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研究新成果,将研究对象和重点逐渐指向组织(中人的)行为及其激励问题,拓展衍生出行为经济学、组织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诸多新分支,进而与当代组织管理学中的劳动关系学派、人事管理学派和人力资源管理学派渐次对接起来,以致在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上提出了构建人本管理经济学的现实目标和任务。
近年来,作为传统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变革和疆界延伸,英美等国一大批对组织经济学问题感兴趣的学院派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工作,他们试图在企业等组织层面以人的行为及激励问题为焦点构建一套逻辑自洽的理论范式和框架。这方面具有集大成代表性的最新标志性著作,大致可以举出如下几部:一是2002年英国白金汉大学组织经济学教授利科特的《企业经济学》,该论著以科斯定理及企业的契约理论为立论基点,讨论了企业及非营利组织的制度结构,以及企业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激励和环境约束问题[3];二是199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米尔格罗姆与罗伯茨所著《经济学、组织与管理》,该论著对传统管理经济学范式进行了革命性变革,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在组织合约、协调、驱动、雇佣、激励管理及变革领域发展起来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4];三是2003年亨德里克斯所著《组织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协调、激励与策略》,该论著基于博弈论、科斯定理及信息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围绕如何协调与激励组织中策略互动着的人们这个核心主题,对组织中有关决策、匹配及商业策略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5]。
与此同时,近百年来,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特别是网络数字化新技术革命的推动,组织管理学越来越呈现一种不断软化和人性化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领域的相关研究课题,迫切需要依托一套以组织中的人为中心、以既自成体系自圆其说又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做支撑,为组织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提供一整套既可以证伪又易于操作的经济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为此,中外学者在学科建设上也做出了一系列相关努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拉奇尔教授在1998年出版的《人事管理经济学》,该书围绕招募与雇佣、人员流动、精简、工作效率、团队、年功报酬、考核、福利、职权和任务分派等人力资源管理主题,系统地介绍了一系列相关经济分析技术和方法,其目的是为组织管理者及人力资源管理者权衡相关利益关系、提升决策水平和降低管理成本提供相应的经济学理论支撑[6]。在该领域国内学者也做了有益探索,近年来国内图书市场上也陆续出现了若干部有关人力资源经济学或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7]教科书,探索性地将经济学、劳动经济相关的原理与方法依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块串联成体系,试图形成一个独立学科。
但是,既有相关研究成果尚有不少缺憾及存疑之处,大致说来有三:一是没有在人本主义意义上给出具有硬核性质的学科概念和核心理念,使相关经济学分析方法缺乏坚实可靠而又逻辑自洽的理论根基。二是对有关经济学概念、原理与方法的转述,没有从学科视角分歧、学术流派渊源及交叉整合脉络上给出应有的清算梳理,使相关内容虽然围绕组织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组合在了一起,但在经济学理论逻辑体系上显得十分零碎零散,不能形成逻辑清晰、前后连贯的统一体系,往往研读起来使人有些不得要领。三是由于在理论逻辑上不能自洽成体,相关问题研究没有可支撑的对接点,因而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缺乏应有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笔者数十年来由宏观而微观、由经济学而管理学,游走于国民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学等多门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之间,但在研究方向和主线上万变不离其宗,长期始终如一地聚焦于人本发展与管理问题。2006年,笔者将自己多年累积的相关成果汇集成著,以《人本发展经济学》名字推出[8];经过又七年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学术累积,并基于现实咨询管理和科研教学需要,特别是依托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认为是该推出其姊妹篇人本管理经济学(二者类似于宏微观经济学之的关系)的时候了。本文乃该著之导论,现将自己初步构思和粗略观点先行公开发表,以求教于同行专家。
二、研究范式:人本管理经济学的理论视界、方法论及主题基线
人本管理经济学是立足于强调主体意义及价值理性的人本主义视界,严格遵循个人自由主义方法论的逻辑思维范式,借鉴利用现代经济学有关人类行为的经典及最新理论和方法,以研究并回应组织管理中人的问题为基本宗旨和任务,特别聚焦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战略性激励相容问题的研究主题和主线,并由此形成的一门应用经济学新分支。
1人本管理经济学视界:强调主体意义及价值理性的人本主义
关于人本主义(Humanism),源于人如何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这个最基本的元哲学命题。虽然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特殊物种,但人类毕竟也是大自然的造物,人类文明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面临着一个无法摆脱的现实困境,那就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的两难悖论:自以为自由的人类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类到头来往往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9]。
自然科学是人类理性超越自然束缚而客观认识外部世界的产物,西方科学主义最初正是源自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文化传统,那时的人们普遍崇尚用自己的智慧、勇敢和正义去观察思考大自然奥秘的精神意志。但是,进入中世纪(公元500—1 500年),这种理性主义精神在大自然强大的力量压迫下被扭曲为基于的神学,一开始一些传教士还试图运用古希腊理性主义文化去解说基督教义,随后在经院哲学那里理性主义异化为论证基督教永恒真理的工具,这样,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伴随着日益盛行的基督教经院哲学而得以保留和传承。后来,当传教士堕落行为被揭穿、经院哲学越来越走向玄虚而逐渐远离现实生活被人们所唾弃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启蒙者们,将科学理性主义从传统经院哲学中抽取出来,以人本主义面目出现而成为反对神本主义的有力武器,由此滥觞并迅速演化成为西方主流价值文化。
也就是说,人本主义作为一种西方价值观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是自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经历代思想家发展、完善逐步形成和传播开来的。最初,人本主义是特指16—17世纪的一种文化思潮,即对古希腊罗马文学、语言、科学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热衷,对宗教、神权和经院哲学的扬弃和批判,对个人主义、世俗主义、理性至上和科学实证精神以及人权和人的自由价值之复兴或弘扬等;但是到了18—19世纪,以人本主义为表现形态的理性主义发展到极致,终于孕育出了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理性主义逐渐走向现代科学理性主义极端,在这种理性主义思潮涌动下,导致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之象:科学技术开发出来的物质机器逐渐将人性异化,本来是生产目的和主体的人反而被异化为生产的工具和手段,物质享受几乎侵蚀人们所有的心灵空间,物质性的工具理性代替了终极关怀意义上的价值理性。
20世纪,可以说是人类在社会变革特别是科技革命中涅槃重生的世纪。随着大机器工业化的登峰造极和人类科学理性主义的泛滥成灾,人们逐渐看清并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主体异化和工具理性带来的一系列不快乐、不幸福乃至痛苦或灾难,人们在大自然一场场惩罚性的灾害面前越来越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不得不生发出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敬畏感。于是,以人为本,回归大自然、回归人本性、回归人的主体性和价值理性,成为从市场运作到组织管理、从经济学到管理学研究的共同取向。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提人本主义就具有对立于科学理性主义的新意义,而回归人性,反思科学价值、解构理性标准、呼唤终极关怀、重塑心灵美德,也就成为当代人本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主流倾向。这也是人本管理学应持有的认识论视野。
2人本管理经济学方法论:遵循现代经济学逻辑思维范式的“个人自由主义”
在方法论上,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研究者本身就是参与其研究对象中的一分子,很难在“局外”用条件控制的试验方法对社会活动或人类行为做观察。尽管目前一些社会科学,例如经济学在研究技术上已经发展到很像自然科学的状态,对个体微观行为也已开始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但就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总体状况来看,这也仅是作为一种辅的经验检验方法来使用,其主要研究方法还是以理论实证为基本特征的。
关于理论实证研究方法,其基本套路无外乎:从大量的客观社会现象或人类行为中分析、归纳和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假定,也就是借助理论思维将客观对象抽象为韦伯所说的“理想模型”,以此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本假定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理论结论,并通过逐步放松有关假定,把原来抽象掉的不同层次的非本质的东西追加进去,使理论联系(契合)实际,以达到理论实证社会经济现实的目的。这种社会科学方法,在马克思那里就叫做抽象法,其前一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而后一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而奥地利经济学派代表人物米塞斯则称之为“假想结构法”,并认为“经济学的独特研究方法就是假想结构法”[10]。
经济学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同样或更需要依赖这样的抽象法,但从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分工协作关系来看,经济学则有其独特的角度和方法。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任何人类个人的行为,在经济学看来都是一种在稀缺资源环境约束下来追求个人自身预期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行为。其中包括三层基本含义:一是自利动机,即追求自身利益是人类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和基本目标。二是环境约束,即追求自利目标是在稀缺性资源条件和社会制度规则约束下进行的。三是理性选择,即人们总会设身处地地权衡自己的处境和所追求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终找到一条均衡的、恰如其分的最佳方式或路径,使自己所费成本最小而获得收益最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政府或私人的办公室里,无论在教堂里,还是在科学活动中,简言之,无论在哪里,永远是效用最大化者[11]。这就是所谓理性人假定,是经济学方法论的硬核,是任何经济学包括人本管理经济学必须操守的。
自斯密以来,经济学之所以成为市场主义的誓死捍卫者,按照米塞斯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的论述,就是因为它认定:“市场经济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都代表他自己的利益,但是每个人的行为都既是为了满足他人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每个人在行为时都在为他人服务,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是在接受他人的服务,每个个体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他自身的最终目的以及使他人获得满足的手段”[10]。也就是说,“市场将个体活动引向能最好地服务他人的渠道”[10]。“市场不会直接阻止某一个体随意伤害其同伴,但市场会对这种行为进行处罚。”“市场上,强迫每个人都尽力服务他人并克制自己的随意和恶意的,不是因为宪兵、刽子手和陪审团的高压统治和强制政策,而是因为个人利益。契约社会的成员之所以自由,就是因为他服务别人就是服务自己。限制成员的只有不可避免的自然资源稀缺现象,至于其他部分,所有成员在市场范围内都是完全自由的。”所以,“没有一种自由可以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自由相媲美。在极权的霸权主义社会中,个体所应有的唯一自由,也是无法剥夺的自由,那就是自杀”[1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济学的任务主要是分析市场上交换的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决定。”但现实中“人们总是同时面对‘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他们要从不同的替代品中进行选择,不管这些东西是被归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价值的天平上,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是混合在一起的。即使我们能够在物质的与精神的考虑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实际的行为要么是为了同时实现物质的与精神的目的,要么是物质与精神的东西之间选择的结果。”因此,为了完成特定研究任务,经济学“必须从人类行为的综合理论开始研究”,其研究对象要超越有关利用货币进行交换的“市场现象”而涵盖所有人类行为[10]。在米塞斯看来,市场中人与人的竞争是“想在合作的制度里取得更优秀、更杰出的成就。竞争的功能就是,给整个社会体系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安排一个最适合他的位置,从而使他能够最好地服务于整个社会,服务于社会里的其他成员。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就成为一种把最称职的人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的有效方法”[10]。因此,由市场链接起来的社会是“联合的行为和合作,其中的每一方看待对方的成功就像是自己的成就。”只有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伟大的社会”[10]。
尊重并弘扬每个人的个性和自由,由他们各自为了自身利益而自主自由地做选择,整个组织或社会才能和谐发展。这是经济学在认识论上不可更变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也是无论什么经济学(流派或分支)都必须传承和操守的价值判断和学术信念。基于此认识论立场,将研究视野从市场运作拓展到组织管理层面而且特别强调主体意义及价值理性的人本管理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必然要严格坚持个人自由主义立场,即不承认一个超越个人之上的所谓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一切选择和决策归根结底都是源于组织成员或利益相关者的个人理。正如美国学者博兰指出:“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是这样一种观点,在社会现象的任何解释中,它认为只有个人才能成为决策者”[12]。 从此观点出发,将个人(及其利益和行为)看做是任何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并且认为一切集体的行动、群体的互动、社会的活动以及政治的程序或过程都是一种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总结果,而任何超越或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所谓集体利益是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定,分析人类行为或研究社会活动(包括我们所关注的组织管理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观察个人基于理性的选择行为表现来达成,这应该成为人本管理经济学最恰当或最有效的方法论。
基于方法论的个人自由主义原则,人本管理经济学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及其管理问题,自然离不开经济计算、在约束条件下求极值以及基于边际的成本—收益分析等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但鉴于传统新古典主义滥用数学的恶劣倾向,而现实组织中的人不是物理原子式的无生命个体,而是有自由意志并由此支配其行为的主体人,而且随着社会进步人的自由意志及其表现行为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和非线性化,因而人本管理学研究不能沉溺于基于大数定律的统计学方法去寻找所谓规律,必须对传统经济学计量分析方法在扬弃中有所发展。
关于经济学分析滥用数学的倾向,正如米塞斯所批评的那样:由于数学家的自觉不自觉误导,“本可以用几句话和平凡的语言来表达的意思却用一种大多数人不熟悉的术语来表达,因此这种语言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人们甚至认为这些令人迷惑的公式有着某种未被传授以隐藏起来的很重要的启示,认为存在一种赌博的科学方法,而数学的神秘学习可以教会人们赢得胜利的钥匙”[10]。应该清楚:“无论用哪种定量的方法去分析经济学的问题,都存在一个基本的缺陷,那就是:我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在我们说的经济变量之间没有常数的关系。在各种商品交换比率的形成和评估中也没有任何的不变性和持续性可言,每一个新的数据都会导致整个价格体系的重新组合。相反,理解,通过力图抓住事件所涉及的人的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可以很好地预测未来情况的变化。我们可以说这个方法不是令人满意的,而且实证主义者们也鄙视这种方法,但是这种武断的判断根本不会、也不可能会遮盖一个事实,即理解是唯一一种用以处理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恰当的方法”[10]。近年来,这种故弄玄虚、自娱自乐的研究倾向在管理学界也司空见惯,一些学者不直面回应现实问题,而是沉迷于数学的精细美妙,甚至喜欢“用玄妙深奥的理论辞藻来粉饰论文”,例如“一头会说话的猪”用晦涩的学术语言表达成“家畜与人这两类不同物种成员发出的听觉信号之异质同形性”,但这并不能解决“凭常识显而易见”的现实问题[13]。对此,人本管理经济学研究必须力戒之。
3人本管理经济学主题:组织管理中“人”的战略性激励问题
百余年来,现代组织管理呈现出“人性渐凸现”的历史趋势,大致可以分为几大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于古典管理(特别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劳工管理时代;20世纪中叶,基于组织行为与人际关系理论的人事管理时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基于人力资本和战略管理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时代。近年来,在技术网络数字化、市场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人本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战略性激励成为当今世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为获取并保持战略竞争优势、实现长程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指向和必然选择。这也应该成为人本管理经济学研究并回应的核心问题。
关于以人为本,在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意义上,大致有两个层级的提升:一是从把组织中的人看做人力成本,到把人看做能够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二是在此基础上,将人从手段或工具意义上剥离开来,进一步提升到将组织中的人看做是具有生命终极价值目标意义的主体,即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现实人。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现代组织管理的基本目标和核心任务,就是战略性激励,即通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以获取和保持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以人为本,战略性激励是组织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也是人本管理经济学关注和研究组织经济问题的基线。
简言之,以人为中心,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两级提升,以及组织激励基本矛盾在理念、机制和方法上的互补辩证平衡关系,为组织获取可持续发展的比较战略优势为基本目标和任务,逐渐展开相关经济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就构成人本管理经济学的主题主线。
三、初步构想:人本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点、主体架构和内容体系
在组织管理问题的研究中,始终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活生生的主体在价值理性意义上来看待,而不是仅将人视作客体(劳动要素、劳工成本、人力资源、资产或资本)在工具理性层面打转转,此乃人本管理经济学独特的理论视野和基点。
价值论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正如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效用价值论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人本价值论是人本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沿着新古典主义聚焦于市场的学术传统,劳动经济学主要关注与产品(或服务)市场相对应的要素市场中不同于(物质)资本市场的劳动(力)市场运行及其结果[14],其隐含的基本假定就是劳动(力)是一种生产要素、一种稀缺资源,它在由雇主作为需求者与雇员作为供给者构成的劳动(力)市场上借助工资这种价格信号引导实现有效配置,由此展开并形成整个学科主线、理论体系及政策含义。同样,传统组织管理学及管理经济学,包括与人事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直接相关的经济分析,往往也主要是将员工的劳动力或知识技能视作生产要素在成本管理、资源配置和价值增值层面打转转,而无意忽视或有意漠视组织成员(管理者及员工)的主体价值和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意义。与传统价值论有所不同,人本价值论不仅关注人作为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在生产要素意义上的外在价值,而且更加关注人作为组织成员在主体、主人翁意义上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驱动力,以及如何通过工作本身的内在价值激励去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人本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应该搭建在这样的人本价值论基石之上,沿着“人本价值论:从劳动价值论到工作价值论”—“组织人本激励管理基本矛盾:个人竞争目标与组织合作目标”—“组织人本激励相容两层面:制度契约激励与管理策略激励”的逻辑层次循序展开。
1人本价值论:从劳动价值论到工作价值论
如果说,劳动是描述前工业社会以及所有不发达或发展中状态下每日挣扎在生存死亡线上的劳苦大众群体生态的过时语;那么,工作就是关于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组织中职场人士特别是白(领)骨(干)精(英)群体生态状况的流行词。关于劳动的外在谋生手段意义,从普通百姓到学术精英,似乎都能感同身受。例如,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传统劳动经济学乃至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都想当然地认为,劳动对人来说意味着一种外在的苦难,因而假定劳动是一种给人带来负效用的东西,人们都是为了谋生而不得不劳动。应该承认,如果历史地看问题,这是有其合理性乃至科学性的;但逻辑地瞻前顾后辨析问题,可能会发现这是一种局限于特定历史条件和物本功利观点而形成的极其表象化、非常肤浅的偏见,即使用劳动价值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也是一种很不实事求是的看法;如果从正在走向后工业化、已经步入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当今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出发来前瞻性地审视问题,那么,这种观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极端不合时宜、不负责任的想当然假定。总之,基于人本主义观点,关于劳动价值或工作意义的一个精确表达就是:烦人的苦工是工作意义的结果而不是工作本身带来的结果。技术永远不能消除苦工,但正确的社会关系却能办到[15]。为此,人本管理经济学应该本着马克思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条分缕析地梳理经济学如何从工业化背景下的劳动价值论,逐渐摆脱人被异化为手段和工具意义上的劳动要素、人工成本或人力资源之理论局限,走到当今以后工业化为时代大背景的工作价值论,直面现实讨论关于作为主体的人在组织中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的内在激励意义,以及由此引致的现代组织学习型变革趋势及革命性意义。
2组织人本激励管理基本矛盾:个人竞争目标与组织合作目标
从组织角度来看,所谓激励意味着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调动、鼓励或强化与组织目标相契合的个人行为。任何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一些各有目标和行为动机的个人,最初可能来自五湖四海,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他们之所以要加入组织,成为组织一员去干事,就是因为想干那些他们自己单个干不了的事情,这种事情就构成了他们的共同目标,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并进一步发展下去的基本使命和战略目标。但是,加入组织的个人成员其最初动机和最终目标,可能并非就是为了达成组织目标,他们可能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特殊利益和目的,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有种种行为表现。这些行为有些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相融合,有些可能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不协调,有的甚至相矛盾、相对立。针对组织合作目标与个人竞争行为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组织人本激励管理的核心意义和基本任务就是,要强化、鼓励、奖励那些与组织合作目标相契合的竞争行为,弱化、调和、协同那些与组织合作目标不一致的竞争行为,矫正、规制、惩戒那些与组织合作目标相矛盾、相对立的竞争行为,使每个组织成员的个人竞争行为与组织合作目标契合在一起。在实际中,这个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即组织合作目标与个人竞争目标具体体现为绩效与薪酬两个焦点职能之间的关联。绩效体现的是组织合作目标,薪酬体现的是组成成员的个人竞争目标,组织目标与个人行为的一致协同要求,就表现为绩效与薪酬在制度设计理念和具体制度安排上的相容性,以及二者在运作管理机制层面的契合性。这正是人本管理经济学所特别关注和着力研究的焦点问题,其他管理模块相关的经济学问题都可以由此向外展开并涵盖其中。
3组织人本激励相容两层面:制度契约激励与管理策略激励
组织人本激励机制的设计和运作,必须立足于这一基本事实,即组织成员都是在既定的外在环境条件约束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经济学和管理学各有其侧重的抽象视角、理论解说和政策含义。经济学看重环境条件对人们行为的限制和影响,因此侧重从制度层面研究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由此可以引申出相关的组织激励原理,我们称之为制度契约激励;而管理学则更加关注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特定动机和具体情景,因而注重从日常管理策略上研究有效激励实现问题,因此可以引申出相关的组织激励原理,我们称之为管理策略激励。制度形成及变革,更加强调基于组织成员自主选择权利的民主互动,一旦形成和确立,则要求所有成员必须严格操守;而制度的具体实施和执行,又往往需要组织管理者以某种科层性的、行政性的、非对等性的程序和方式,来策略性地、变通性地体现进而实现制度所内含的民主性质及人本化要求。相对而言,制度契约激励就是“立规矩”,管理策略激励就是“寻变通”。制度契约激励是组织需要建立的一种长期稳定的根本性激励机制,它是管理策略激励的基础或前提;而管理策略激励则是一种动态权变的日常性管理策略,它是制度契约激励的具体实现形式。二者一体两面,合起来才能完整解说组织激励相容的基本原理及现实运作机制。这样,可以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新制度及契约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产权变革、公司治理及股权激励理论、经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心理学、组织行为及行为经济学等领域有关研究的最新成果[16]-[19],一一经过适当改造纳入并有机整合在人本管理经济学之中,形成一种具有全新视野、逻辑自洽、问题聚焦且内容完整的学科体系。
总之,人本管理经济学以人本价值论为理论基石,以“职场就业—战略规划—目标导向—投资开发—人际整合”人本管理运作主线,分别沿着“竞争—合作”(人本组织激励管理基本矛盾)与“规矩—方圆”(组织人本激励相容两个层面)两大人本管理经济问题导向线索,形成自成体系的研究主题、内容、原理及方法。当然,人本管理经济学要真正屹立于管理学及经济学丛林,尚需国内外学界同仁合作协力做出一系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工作搜寻与人员招聘 人本就业管理经济问题 就业公平与职位配置
生涯规划与组织战略 人本战略管理经济问题组织演化与管理变革
薪酬设计与绩效评估 人本目标管理经济问题核心理念与战略演进
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 人本投资管理经济问题HCI战略与HRD策略
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 人本整合管理经济问题组织文化与人际沟通
图2人本管理经济学理论架构及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D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孙健敏,黄小勇,李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JR麦圭根,RC莫耶,FH哈里斯管理经济学:应用、战略与策略[M]李国津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M利科特企业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P米尔格罗姆,J罗伯茨经济学、组织与管理[M]费方域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J亨德里克斯组织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协调、激励与策略[M]胡雅梅,张学渊,曹利群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EP拉奇尔人事管理经济学[M]刘昕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颜爱民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李宝元人本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9]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其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
[10]LV米塞斯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上) [M]聂薇,裴艳丽译,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210,228,228,246,208,98,146-147,88,89
[11]GJ斯蒂格勒经济学家和说教者[M]贝多广,刘沪多,郭治薇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90
[12]LA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M]严俊骅,陆越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90
[13]Siggelkow,N案例研究的说服力[J]管理世界,2008,(6)
[14]RG伊兰伯格,RS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八版) [M]刘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35
[15]MA 卢兹,K勒克斯人本主义经济学的挑战[M]王立宇等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77
[16]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7]E布鲁索,JM格拉尚契约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王秋石,李国民,李胜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7
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相互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其中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按“4条腿”方案,即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4个类别建立专业平台课程。经济学平台的知识体系是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经济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技术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熟悉工程技术方案选优的基本过程,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进行工程经济分析,如进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建筑工程概预算、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的专业技术能九“建筑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以工程为依托、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的课程它被放置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中期教学之中,作用就在于联接工程与经济。学生在低年级阶段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工程类的课程这些课程里面,争议性的知识较少,而经济类的课程在争议性方面存在显著特点经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筑工程经济学”作为较早与学生接触的经济类课程自然要担负起培养学生管理素质和哲学思维的任务,比如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如何以管理者的特质去说服他人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过去单一封闭的专业教育转向复合型、素质型、应用型教育。
实践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经过课程的学习,有的甚至已获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但仍然没有掌握相应的技术不具备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能力。以至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相关工作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胜任工作。这些固然与经验的积累有关,但也从根本上反映出在目前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困扰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案例教学(caseteacHng)又称案例研究(case,是1870年由当时哈佛法学院院长克利斯托夫朗戴尔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主要特点是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研究讨论把教师的单向教授变成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思路变成集体智慧,一些抽象的理论变为解决现实纠纷的可操作的实践案例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拟真性、灵活的启发性和鲜明的针对性的特点。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具体表现为。
1.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由于案例的选择具有理论上的针对性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案例分拆能够在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相互交流中轻松、自然地运用所学知识,从而锻炼了运用理论的方法和技巧。
2.训练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通过对案例材料的独立思考和分柝与同学交换意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形成了观念、概念和原则,将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知识,并与所学的理论相对照检验了理论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匪这就训练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能教会学生在不确定的情况和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决策使学生能从近期和远期的“系统”角度来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系统思维能力的增强。另外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不必受书本知识的束缚,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形成各种方案,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3.形成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传统教学往往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这种任务式教学由于缺乏沟通(这种沟通不仅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还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会产生“灌输”之嫌。而案例教学通过讨论小组形式实施教学,讨论小组类似于“学习型”组织小组成员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共同提高,并且学会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
三、“建筑工程经济学”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社会大环境中“素质教育”、“应用型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工程类专业的主要方向为实践应甩在学生“四基”(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在专业理论和知识系统构架之后,应建立知识应用的模型,模型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案例应用。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进行建设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能力和对方案的科学经济决策能力。而课程案例教学就是在由注入式知识教育向实践式素质教育转变、由连续型细节授课向跳跃型平台授课转化、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形式的互动交流转变等一系列过程中,把课堂教学引入深入研究、广泛应用、积极创新的氛围之中。当前“建筑工程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与许多经济类课程之间有相通、相似之处,没有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比如现金流量与资金的时间价值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资金筹集、运用、评价,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等。
2.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目前建筑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传统的教材为依据按章节灌输现成的知识点即使有案例也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小例题完成某些简单的计算而不是把系统知识整合以后的具有操作意义的实际的完整的训练。缺少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学生对“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形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过程提不起兴趣,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往的建筑工程经济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课程结束以后,相关的实践也比较少,学生缺少体验实际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建筑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具体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四、“建筑工程经济学”课程开展案例教学模式的具体设想
1.基本思路。
具体做法是:先由教师寻找合适的项目案例把项目的原始资料汇入教师的备课讲义中,再视教学课时的安排,把整个教学内容(包括案例)划分为若干阶段。比如,本课程划分为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确定性经济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价值工程等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个部分首先由教师结合案例讲授基本的要点,然后进行实践的练习(个人、小组)并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地组织作业成果汇报和课堂讨论然后由教师讲评再由学生修改作业并完成阶段性报告。从上述环节可以看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受到数次严格的理论与实践的训练。最后,为了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专门安排一至两周的课程设计,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财务评价以此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2.选择和准备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选择教学的案例是关键一个好的案例应具备以下特征①客观性。案例来源于具体工程,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是真实的、具体的,而非虚构的。②隐含性。案例要包括本课程要解决的大部分问题③目的性案例的内容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④实践性案例选择是否得当,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⑤时间性^任何案例都无法全面地反映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状况而且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因此案例需要不断更新。因此依据教学内容、目标、模式、特点来选择和设计案例,注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同时要注意避免将案例教学变成举例教学。高水平的案例教学应当是借助于案例通过讨论或其他方式以案说理、以理析案,引导学员进入教学活动自主地、创造性地与教师一同完成教学任务。
因而对现成的案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加以适当改造,使二者相互匹配同时,教学案例的准备,以及对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甩除了以教学目的为指导,还必须将案例教学放在课程结构中的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案例学习确实是一个对他们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技能有较大帮助的方法。因此在课程教学之前,除了编制常规的教学日历、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之外,还需要配合编制一份项目指导书,项目指导书是根据教学的需要量身定做的。
教师对案例的准备应当是对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教师必须透彻地理解案例所涉及的焦点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还必须把握案例中焦点问题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基础并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尽管教师不需要将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强加给学生但至少得准备与学生一起分享它们。
3.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由于课程课时的限制要将所有教学内容都放在课堂上完成是不可能的。为避免顾此失彼在第一次课程时就把整个案例交给学生,让学生对本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了解。在每次课程之前,先布置本次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把案例涉及的教材内容向学生交代清楚同时指定参考资料范围,让学生先进行自学。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带着案例中的问题去学习教师指定的内容方向明确思路集中,这种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角色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经过学生自学后的课堂环节,教师可以就重点、难点并结合案例进行具体的讲解其间也可以组织学生上台讲解检验学生自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篇9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 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9.07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6610亿元。长期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是分不开的,但是长期的经济增长与新疆的产业结构有没有一定的关联,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又有多大,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又是如何。对此,本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的方法,分别计算出三次产业产值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并且通过计量的方法,测算出三次产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总结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得出: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Porter认为产业升级就是当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禀赋更加充裕时,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发展比较优势。20世纪70年代,库兹涅茨认为社会投资结构的调整和消费结构的变动是由主导产业政策变动引起,进而对经济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周期的主要驱动力量之一。罗斯托提出了著名的主导产业扩散理论,他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要高度重视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扩散效应。钱纳里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会使初级产品出口减少,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
2、国内研究动态
杨治是我国最早把产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他从宏观上探讨了产业结构理论,并研究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还建议国家要制定产业政策来协调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关系,从而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现良性的互动关系。刘伟在对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第一产业产值与GDP的弹性为0.14%,第二产业的弹性为0.33%,第三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为0.54%,并且指出只有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才能促使经济的健康发展。王兵、陈雪梅采用VAR模型对广东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时,指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协同互动关系。从经济发展不同的阶段来看,经济总量增长率高的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率也就越高,同样,产业结构转换率高的时期,经济增长率也就越高。于淑艳采用区位商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辽宁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辽宁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那些长期投资比较大、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的制造业。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在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影响中提到,无论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还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这种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赵小芳、耿建忠等利用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新疆1952—2008年的产业结构演进,通过产业结构贡献方程等方法,总结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指出新疆资源优势的发挥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受限于新疆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高志刚通过计量测算出新疆各个层面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对新疆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出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差异是由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导致的。
我国学者通过不同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两者有均衡的稳定状态,并且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是并没有指出三次产业在不同的阶段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以及各个阶段的贡献率。本文以新疆为例研究各个阶段的关联程度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期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与基本原理
最早提出灰色关联的是郑聚龙,他指出灰色关联是对某一发展变化系统的动态过程发展趋势的量化分析,主要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系是否紧密,依次可以判断引起母序列发展的主要和次要的因素。其测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序列。
设定参考序列为:X0(k)={x0(k)|k=1,2,……,m};
设定比较序列:X1(k)={x1(k)|k=1,2,3,……,n}。
第二,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由于系统中各个因素的量纲不同,可能会使分析结果产生误差。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或标准化处理,其公式为:
X■■=■(1=0,1,2,3,……,n) (1)
第三,通过计算无量纲化后的数据,得出比较序列的关联系数。其计算公式:
?孜(k)=■ (2)
第四,计算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关联度,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就是子序列关联系数的均值:
?酌i=■■?孜(k),(k=1,2,3,……,n) (3)
第五,按照关联度进行排序,关联度大的,则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相似性也大,比较序列对母序列的影响也大。
三、新疆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状况
1、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人均GDP由1978年的313元上升到2011年的30087元(按当年的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96.12倍。新疆的经济虽然得到快速的增长,但是不可否认新疆的GDP占全国的比重从改革开放以来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占全国GPD的比重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得出:新疆GDP占全国GDP的比重虽然在有些年份有波动,但是总体上比较稳定。在1993年,比重达到0.016,这主要是新疆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以后的年份,新疆在全国的比重一直在0.14左右波动,并呈现稳定状态。
2、新疆产业产值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的产值也表现出一定的趋势。在1978—1990年间,新疆第一产业的产值总体要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这说明在改革开放初期,新疆的经济增长还是主要依靠农业产值的不断增加。1991—2000年间,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疆的资源产业优势逐渐明显。在此期间,石油、煤炭产业的开发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新疆的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也都超过了第一产业。2000—2011年,在此期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和全国19省市的援疆政策实施,新疆的资源产业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第二产业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第三产业产值也大幅度超过第一产业,此时新疆的产业结构明显的呈现出“二三一”的模式,新疆三次产业产值演变图如图2所示。
从新疆的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来看,新疆第一产业在新疆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37%下降到2011年的17%,虽然新疆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但是第一产业的比重相比沿海发达省份还是较高的。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呈波动状态,1978年所占比重为47%,而在1993年所占比例下降到41%,其后第二产业在新疆的比重基本呈上升趋势,到2011年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50%,成为新疆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也是呈现波动状态,在2002年前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42%超过第二产业的比重,但是2011年只占30%。
由以上的分析来看,新疆的产业结构基本上符合我国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第一产业呈现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呈曲折上升的状态,第三产业呈上升和下降交替状态。从三次产值和比重图可以看出,新疆的产业结构已经进入“二三一”阶段,同时也表明新疆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四、新疆三次产业与GDP的关联系数与贡献分析
1、数据来源及数学模型
计算新疆三次产业与GDP的关联系数的数据来源于1978—2012年各年《新疆统计年鉴》。计算关联系数的方法采用的是灰色关联分析法。
2、不同时间段,三次产业的关联系数
根据灰色关联的计算方法,把新疆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三段,分别计算其关联系数。
3、不同时间段内,三次产业与GDP的关联度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边陲,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比较滞后,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内地的其他省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下,新疆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新疆的经济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09年我国推出19省市对口援疆计划,新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本文把新疆的经济发展分为三个时间段,分别是:1978—1990、1991—2000、2001—2011。
由表4可知,不同时间段的三次产业的关联度是符合新疆在各个时期三次产业产值的演变趋势的。在1978—1990年间,第一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在1991—2000年间,新疆的第二产业尤其是资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此期间第二产业与GDP的关联度最大。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后,新疆的第三产业与GDP的关联度不断增强,2001—2011年间,关联度达到0.8663,与GDP的关联度最大。
4、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根据对三次产业产值与GDP的数值,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可以得出不同时间段的回归模型。
1978—1990年间的回归模型:
LNY=1.02664+0.37472?鄢LNX1+0.42310?鄢LNX2+0.21665?鄢LNX3 (1)
T (14.01678) (12.07251) (17.6918) (1.86)
R2=0.999938 DW=1.34026 F=48220.29
通过回归方程可以看出,F统计量达到48220.29,表明三次产业对GDP的解释是有意义的。但是D—W统计量为1.34026,这说明该方程的参差项存在序列相关。因此,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自相关理论,对残差项进行修正,得到如下方程:
LNY=1.05494+0.40075?鄢LNX1+0.35107?鄢LNX2+ 0.25861?鄢LNX3+0.74444AR(1)
T (18.6394) (25.64913) (21.22138) (14.57561)
(6.010376)
R2=0.999986 F=1211872.9 D—W=2.424483
通过对残差项进行一阶自回归,对模型进行修正后,方程的R2为0.999986,F统计量为1211872.9,D—W为2.424483。这说明该回归方程已经消除了残差的自相关,方程中的每个参数也是有意义的。利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1991—2000、2001—2011的回归方程:
LNY=0.93170+0.32519?鄢LNX1+0.37790?鄢LNX2+ 0.32962?鄢LNX3+0.71016AR(1) (2)
T (15.46876) (39.10187) (24.2743) (29.52682) (12.30169)
R2=0.999996 F=233841.5 D—W=3.0091
LNY=1.11572+0.13413?鄢LNX1+0.47009?鄢LNX2+ 0.37093?鄢LNX3+0.98096AR(1) —0.80668AR(2)(3)
T (18.52194) (4.124606) (34.48742) (29.07318)
(3.728728) (3.025347)
R2=0.999998 F=24070.1 D—W=2.26254
结合(1)、(2)、(3)式可以得出,新疆第一产业的弹性持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保持着上升的状态,在1978—1990年段,第一产业对新疆的经济拉动是最大的。西部大开发前后,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模式。
5、回归结果的计量分析
从新疆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来看,以1978—1990年为例。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40075、0.35107、0.25861,其计量经济学的意义是,第一产业产值x1每增加1%将导致新疆GDP增长0.40075;第二产业x2每增加1%将会导致GDP增长0.35107;第三产业x3每增加1%将会导致GDP增长0.25861。由此可见,在这个时间段内第一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是最大的,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回归的方程来看,以1991—2000年为例,R2=0.999996,F=233841.5,这表明该方程中每个解释变量对GDP的解释整体是有意义的,x1、x2、x3也均通过了t检验。D—W为3.0091这表明该方程不存在残差序列自相关。
五、结论及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新疆在1978—1990年间,第一产业与GDP的关联度最高,在此期间第一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也最大。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的前后,随着新疆资源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与GDP的关联度超过第一产业与GDP的关联度,成为在这个时期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逐渐超过第一产业产值成为新疆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的带动下,也逐渐超过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新疆的产业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模式。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新疆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因此,新疆应抓住“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新规划和对口援疆的机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1、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优化空间布局,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从第一产业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占GDP的比重不断降低,这说明第一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从短期来看,可以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扩大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并不能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稳定粮棉种植面积,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扩大林果业的种植面积,加快林果基地建设,建设现代畜牧业产业基地,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空间布局,实现第一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用技术改造第二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工业化进程
从第二产业占新疆GDP的比重来看,第二产业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从增长率上看,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也是最大的,因此第二产业要比第一产业更有发展空间。新疆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要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延伸资源产业的产业链,发挥资源优势,抓好准东、伊犁、吐哈、库拜、和丰五大煤炭开发加工基地建设,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和支柱产业。
3、提高第三产业的层次,构建现代化服务业产业体系
第三产业将是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从新疆第三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来看,第三产业并不是很高。因此,新疆应该充分发挥乌鲁木齐的经济、文化、物流等中心作用,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联运等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现代物流枢纽和配送中心;不断发展喀纳斯、吐鲁番、天池等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新疆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应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积极稳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围绕历史名村名镇名街,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景观,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Porter.Can Japan Compete[M].OverseaPublishing House,2000.
[3] 库兹涅茨著,常勋等译: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 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5]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7] 刘伟: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
[8] 王兵、陈雪梅:产业结构与广东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9] 于淑艳:辽宁省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2(1).
[10]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
[11] 赵小芳、耿建忠、宋金平:近60年来新疆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与机理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3).
[12] 高志刚:产业结构与新疆区域发展[J].干旱区地理,2004(4).
[13] 郑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篇10
关键词:房价指数;地价指数;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021-04
1 引言
我国的房地产自本世纪初走出低估以来,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令世人瞩目,不仅因其与宏观经济的紧密互动关系,更因为房地产的价格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而备受关注。
时下,高涨的房价几乎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为此,政府部门、理论界也积极开展一系列的研讨和论证。既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又要避免过度的紧缩措施给房地产市场造成剧烈的波动,以致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安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在房地产价格关系中,房价和地价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理清房价与地价关系本身就有其理论意义,不仅可能对促进房地产市场有关问题的争论朝好的方向发展、政府制定相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有些许帮助,更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认识房价背后的决定因素,不致陷入一些不实说法的误导。本文主要探讨住房价格(房价)与住房用地价格(地价)之间的关系。
2 文献回顾
城市地价与房价是房地产价格体系的主体,两者关系是否协调对房地产业运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都有很大影响。对地价与房价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房价与地价有无关系和何种关系的研究上:第一,认为房价决定地价。Smith(1976)从城市住房供给的角度,O’Sulliva(2000)从传统一般均衡角度论述了房价决定地价;第二,地价决定房价。Dowall和Landis(2003),Evans(1987),Cheshire和Sheppard(2002),徐艳(2002)从土地使用控制对土地市场和住房市场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规划的福利效应上分析地价决定房价。第三,房价与地价相互影响。高晓慧(2001),刘琳和刘洪玉(2003),苗启虎和王方华(2004)从地租和产品价格关系,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这些学者所构建的理论模型中,证明了在开放城市中控制土地利用不会对住宅价格产生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更加关注土地供给约束与地价、住宅价格关系的研究。Pollakowski和Wachter(1990)利用美国华盛顿地区蒙哥马利郡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土地供给限制对上地价格、住宅价格产生了溢出效应。Peng和Wheaton(1994)利用香港1965到1990年数据对土地供给约束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显示土地供给变化对地价、住宅价格和住宅供给都有较大影响。他们认为土地供给不足使住宅供给总量下降,再加上消费者预期未来土地更加稀缺和住宅租金上涨,最终导致了土地价格和住宅价格同时上涨。Tsoukis和Alyousha(1999)运用欧拉方程论证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住宅价格、土地价格与实际利率之间存在长期关系。但在利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数据进行检验时,却拒绝了二者的协整关系。说明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价格、住宅价格有直接关系。Kauko( 2003)认为土地政策与土地市场完善有直接关系,同时住宅价格和住宅质量也与土地政策有关。当总的土地没有出现限量供给时,土地规划等政策将对住宅价格产生深刻影响。他还引述Monk(1991)年的文章,认为建立土地供给约束机制对房价的长期影响并不与李嘉图的剩余地租理论冲突。在对英格兰等不同地区进行研究时,发现地价和房价的关系因区位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本文根据全国35个大中城市土地和房屋销售2000年第三季度到2007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分别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数据模型系统研究了我国房价与地价之间的关系。采用理论分析、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我国房价与地价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房价是地价上涨的格兰杰原因,而地价不是房价上涨的格兰杰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和方法
由于房地产作为一种具有投资品性质的商品,其价格在一年内会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仅用年度数据难以准确反映这一变化,应尽量使用季度或者月度数据。同时,在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状况时用全国整体的数据并不能反映局部的差异,使用城市级数据是最佳选择。因此,本文在研究中将以季度数据为基础,对全国35个城市的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考虑到数据的易得性,在对我国35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时,将以2000年第三季度至2007年第三季度数据为基础。在进行实证分析前,剔除了物价指数和价格指数的影响。对35个城市的房价和地价指数取平均值。图1描述了这些城市地价与房价指数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样本选定期地价与房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从2001年底开始地价上涨速度明显快于房价上涨速度,这与我国土地出让制度改革进程相吻合。本文采用的方法有:(1)用单位根检验房价和地价的平稳性;(2) 用协整检验分析房价和地价的长期稳定关系;(3)再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检验房价和地价的因果关系;(4)最后用面板数据分析不同地区二者的弹性值。
注:1.数据引自《中国经济统计快报》
2.原始数据为同期环比数据,为了反映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本文对数据进行了调整,假定2000年第三季度为基期,通过还原,将基期数据转换成累积增加数据。
3.2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1)平稳性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对中国35个城市房价和地价做单位根检验,以此来确定房价和地价这两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结果如表1和表2: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房价和地价的ADF值都小于显著性水平为0.01时的临界值,在此种情况下可以拒绝原假设,即房价指数和地价指数都没有单位根,也即它们是平稳的。
(2)协整关系检验。
常用的协整检验方法有Engle Granger两步法和Johansen法。本文采用Johansen法,在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系统回归构造两个残差的积矩阵,计算矩阵的有序本征值(Eigen value),根据本征值得出一系列的统计量判断协整关系是否存在以及协整关系的个数,检验结果如表3。
表3从零假设H0∶r=0开始,似然率统计量的值为52.6967,超过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19.96,表明应拒绝零假设的,接受r=1备择假设。同时,在原假设为H0∶r=1时,似然比为8.829588,小于5%的临界值9.24,因而接受H0∶r=1的零假设。结合这两个假设的结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房价与地价存在1个协整关系。由此可见,在95%的概率度下,有理由确信我国房价与地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以上两个步骤显示房价与地价这两个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且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进一步进行因果关系检验。
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上面已经证明了房价和地价都是平稳序列,且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故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用EViews软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滞后时间为一期时,房价与地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滞后时间为两期到八期时,存在房价到地价的单向因果关系。此结果表明:在短期,房价与地价相互影响,其中地价是影响房价变动的原因;在长期,房价变动是影响地价变动的原因。
根据以上的统计结果,地价的增长是相对平稳的,并且短期内对房价有显著的影响,在长期,对房价无显著影响。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1)预期以当前价格为依据。当前地价上涨时,会形成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作为开发商,此时会选择减少当前的住房供给;作为个人住房需求者或投机者,会选择在当前购买住房。住房市场上供给的减少与需求的增加,必然会引起当前房价的上涨。(2)住房需求对政策的弹性大。现行住房政策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居者有其屋”与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前者即暗示人们多多进行“居住储蓄”,对房价的上涨有促进作用;而对后一目标而言,由于住房需求对政策的弹性很大,政策的力度、作用时间不易把握,导致政策的频繁调整,这些调整在短期内会扩大预期的变动。(3)开发商的土地储备。在地价上涨时,短期内出于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开发商会选择持有土地,从而产生与土地政策作用方向相同的效果,进而扩大了地价变化对房价的作用;而在长期,因为政策的限制,开发商不得不出售土地或进行开发,从而缓解或抵消了地价变化对房价的影响。
在长期,房价变动是影响地价变动的原因:从土地出让市场中价格形成过程看,地价依赖于出让方式、竞争程度以及开发商的底价。(1)成本不变时,土地受让方的出让底价由预期收益决定,由于预期通常根据当前的房价做出,当前的房价对地价有直接的影响,这一结论与Granger检验结果基本相符。(2)当土地开发成本发生变化时,土地成交价格介于政府出让底价与完全竞争市场中开发商最高底价之间,而且,随着土地出让市场中需求竞争程度的增强,价格越接近后者,由于利润空间减小,房价变化对开发商预期收益的影响下降,相应地房价对地价的影响也越弱。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房价对地价的影响相对地价对房价的影响较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土地出让需求方中引入了竞争机制。(3)从土地供应政策看,“严把闸门、地根从紧”是总趋势,“六项清理整顿”、“三个暂停”、“冻结”等政策的干预,直接导致建设用地供应中存量土地比率不断增加,由于存量土地的获取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地价上涨。在“保持地价稳定增长”的目标下,通过土地储备供应这一“水龙头”,政府可及时调控土地价格水平。从这一意义上讲,统计检验结论“地价变动幅度较小、短期内地价受房价变化影响较小”是必然的。
3.4 面板数据
首先进行假设检验,以选择特定的面板数据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计算出混合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14.02286、11.44255、11.2956。则
由上表我们知道R2为0.472264,这与房地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相吻合的,房地产价格的构成要素除了土地以外,还有包括建筑成本、资金使用成本、税收政策以及开发利润等其他多个要素,要素构成和这些要素本身的变化都是很复杂的,而且现实中房地产价格主要是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不能简单地以土地价格的高低来判断住房的价格高低。
在35个城市中,除了西宁、合肥、成都、沈阳、重庆、大连、福州、长春、南昌、太原和杭州这十一个城市的截距小于零外,其余24个城市的截距都大于零,说明我国2000年第三季度起整体房价水平就偏高。
从我国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土地供求形势看,房价和地价的上涨有其必然性,但过快的增长则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需求强劲是当前引起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原因,同时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如在住房消费观念的宣传上存在偏差,忽视我国土地资源的承受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标准过高,面积过大;政府对住房消费中的恶意炒作和投机性购房管理不到位,对违规开发商和投机购房者缺乏处罚措施;房地产开发行业竞争不充分,甚至开发商联手垄断市场抬高房价,且开发商利润明显高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地方政府对住房需求预测缺乏科学性,大拆大建,提前释放住房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供应的紧张。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1)自2000 年以来,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总体上呈平稳上升态势,并且两者的变化有明显的一致性,但是土地价格上升幅度小于房价,说明房价上涨的动力是大于地价的。近几年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大量的人口流入所形成的市场需求对房价上升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加之大批投资买房者的存在,使得房价中包含了一定的炒作成份。而土地市场的需求者是有一定门槛限制的,加之政府的有效管理,使其炒作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地价的变化更为平稳。
(2)短期内(不超过一年的时段),土地价格与住房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由于从获取土地开始算起的商品房的开发周期决不止一年,所以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地价和房价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两个主要变量,相互之间确实有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说明,住房价格并不是受到其所用土地的成本价影响,而是受到房屋出售近期土地价格的影响,也就是说土地价格对房价的影响并不是由于增加了商品房的开发成本,而是由于土地价格也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繁荣程度的一个反映。
(3)长期来看,地价是房价的格兰杰原因,最终来看,地价高低是房价高低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早在18 世纪,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明确指出:“地租成为商品价格构成部分的方式,和工资与利润是不同的。工资和利润的高低,是价格高低的原因,而地租的高低,却是价格高低的结果。”正如众所周知的“玉米法律悖论”(Corn Law Debate),地价高是因为玉米的价格高,玉米法律提高了玉米的价格,刺激了国内玉米的生产和对种玉米的土地的需求。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地主们就提高地价来满足对土地的需求。
(4)本文的实证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地价并不构成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因此,通过降低地价来控制房价的说法是片面的,这样做不仅不能有效地控制房价,而且将土地以低价出让,会造成国家的经济损失,却给投机者以更多的投机激励,反而会促使房地产市场的不健康发展。因此,在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应多采用内生的政策工具,并逐步减少调控频率与幅度。如果开发商不进行土地储备,则政府通过土地储备来调控房价的力度可适度减小。从这一意义上说,继续强化对土地投机的抑制政策,可相应减少政府用来“熨平市场”所需的土地储备量,以缓解土地储备资金不足之困。
参考文献
[1]徐艳.北京市房价过高的原因和房价控制[J].城市问题,2002.
[2]高晓慧.地价和房价的基本关系[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
[3]刘琳,刘洪玉.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
[4]苗启虎,王方华.房价地价上涨:孰因孰果[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
[5]Cheshire, Paul. and Sheppard, Stephen. 2002.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Land Use Planning”[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52: pp.242-269.
[6]Dowall and Landis.2003.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ext and the Level of Analysis: Authors Response. ” [J ] Housing, Theory and 1998~2004 Society,20 pp.134-136.
[7]Evans 1974. “The effect of zoning on land value.”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01 428-444.
[8]Kauko, Tom. 2003.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ext and the Level of Analysis: Author’s Response”. [J]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20: pp.134-136.
[9]Monk, J, A.. Royce S., C. and Dunn, J. 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pply and Housing Production”. [M]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York.
[10]O’Sullivan, Authur. 2000. Urban Economics [M]. 4th Editi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1]Peng, R. and Wheaton, W.C. 1994. “Effects of Restrictive Land Supply on Housing in Hong Kong: and Econometric Analysis”[J]. Journal of Housing Research, Vol. 5, Issue 2. pp263-291.
[12]Pollakowski, Henry O. and Susan M. Wachter. 1990.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Constraints on Housing Price” [J], Land Economics, Vol 66,No. 3, August. pp. 315-324.
[13]Smith. 1976. “The effects of constraints on housing costs[J].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pp.3 57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