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土文化内涵

篇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乡土美术,它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有将乡土美术教育做好,才能够向世界更好地展现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但是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结合当地的乡土美术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创作过程中无法将这些乡土民族文化元素加入其中,使得我国美术发展历史上失去一笔宝贵的财富。

1 乡土美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1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他们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乡土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说乡土美术是民族的精神记忆。以往的乡土美术传承都是通过世袭来实现,所以乡土美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对当地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人们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身的乡土美术承载着许多民族史诗和历史神话故事,并且这些乡土美术世世代代在传承,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心理稳定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语句无不包含对乡土人情的眷恋,而乡土美术作为乡土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以更加固定的形式来进行传承,从而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民族文化心理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将人类现有的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乡土美术作为外在文化的表现,同时它对内在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引导,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感等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贴近本民族的心理,在民族文化上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说,乡土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提升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团结民族人民,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1.3 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乡土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站在民族角度上分析问题,找到与美术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从而提升民族美术教育质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通过乡土教育,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美术教育,可以让人们对所属群体进行肯定和认同。只有将乡土认同上升到一种民族认同,才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蔚县剪纸,它作为河北省汉族乡土美术的代表之一,采用明快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出北方民族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该种乡土美术作品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能够给人更多的想象,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民来说,它有一种淳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认同。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种乡土美术成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但是它也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从而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千千万万这种乡土美术的组合,才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说,乡土美术教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乡土美术教育内涵分析

2.1 为现代美术教学提供科学借鉴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美术教育,它都源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民间美术形式的多样化,才为世界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元素。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的造型比较夸张,在色彩运用上比较鲜明,而且色调之间的对比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表现上一般会呈现出多角度、多时空的状态,从而给人更多的遐想,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自然。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乡土美术的创作特点,结合本土民族美术形式,将其融入现代美术作品中,使其在现代美术与民族美术表达上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在进行现代美术教育时,应该要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特点,充分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美术,提高我们本民族美术教育的质量,为今后我国美术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增强我们的乡土美术的艺术性。

2.2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我国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现代美术知识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乡土美术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我国的美术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重视乡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乡土美术作品,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乡土美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让他们认识到乡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能够将这些民族元素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应用其中,增强自身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民族色彩。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更多活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2.3 使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需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灵性。乡土美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展现者,所以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有这浓重的地域色彩。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美术教育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实现,这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去观察生活,他们只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去完成“创作”,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乡土美术形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提高自身观察力,为学生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篇2

一、乡土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1.乡土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广泛地兴起了保护乡土文化的热潮。乡土文化是我国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宝贵资源。乡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高中生承担着社会文化的传承责任,更加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高中教师在进行高中实践课程时,要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带领着同学们积极地探寻乡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将乡土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传承能力。

2.乡土化资源面临的课程困境

高中教师在开展乡土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第一,乡土化资源开发不到位。乡土化资源在社会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认识不够深入,在进行实践活动中感觉无从下手。第二,内涵过窄。乡土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甚至有的教师并不知道本地区的乡土文化到底有哪些内容。这就导致了高中实践活动中乡土化资源利用率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采用多种形式开发乡土资源

首先,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认识到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学校要形成良好的乡土文化资源意识,带领教师和学生主动的收集乡土资源,丰富本地区的资源库。其次,教师在进行高中实践活动时,要做好学生动员工作,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地投入到乡土资源建设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丰富的资源库,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二、乡土化高中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

1.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实践活动是一项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生成性很强的活动,要将信息技术、科学知识、传统文化、道德建设都纳入到活动中去,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教学效果。乡土资源建设原本就是高要求的工作,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积极地搜集乡土资源,丰富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做好动员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乡土资源收集活动中,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和学生明确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向,在教学中引入乡土资源建设。最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完成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

2.师生共同建设乡土资源库

在我们生活学习的空间中,乡土资源体现得非常具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乡土文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乡土资源库,丰富乡土资源,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提供帮助。教师要明确教学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分析高中实践活动中涉及到的乡土素材,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和学生收集整理乡土资源,让这些资源能够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服务。在进行整理过程中,要不断地更新信息、完善信息、补充信息,形成系统化的乡土文化资源库。

3.大胆创新乡土化课程资源

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细心地观察本地区的特色,善于积累和观察,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资源,拓展乡土化教学的空间。教师在利用乡土资源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创新乡土资源,带领着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欣赏传统的文化,赋予文化崭新的含义。教师要带领着学生深入民间生活,把握时展的趋势,寻找新的资源新的内涵。学生还可以到本地旅游局,向有关的专业人员咨询本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本地独有的乡土资源,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按照生活方式、节日庆祝、家居建筑、饮食文化、地理人情等板块进行汇总,使之在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使用。

4.积极进行乡土化资源实践活动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对社会人情世故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所以教师要带领着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乡土实践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按照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选择最佳的课题,让学生进行乡土文化的探究学习。教师选择的课题口子要小,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具体的知识,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素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在情感方面和心理方面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充满了对家乡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篇3

[关键词]乡土建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模式;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文化积淀深厚,瓯越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其建筑历史文化久远。楠溪江两百多座古村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的代表。可利用这些乡土建筑群进行大胆的创新提炼,将丰富的乡土建筑元素应用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中,来体现乡村文化,使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乡土建筑文化在学生的设计中落地生根,传承乡土文化的观念思想。并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乡土建筑视觉元素创新应用方法,最后通过乡村视觉形象的设计教学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楠溪江乡土建筑特征

楠溪江乡土建筑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个完整的聚落,与村落自然、文化紧密联系。全面了解乡土建筑要从聚落系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在环境、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开始。村落中的地面格局、山水围绕的建筑布局错落变化,雕饰精美别致,色调素雅怡人,从大局到细微之处无不渗透着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和乡土文化的真实体现。如今楠溪江流域仍保留大量的古塔、古桥、古亭、古牌等名胜古迹,沿岸的苍坡、芙蓉、屿北等古村落,选址讲究、规划严谨、风格古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人们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乡村意境,创造出丰富的地域建筑特色。1.耕读生活、山水情怀的人文特征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一方乡土建筑,楠溪江的耕读生活和山水情怀影响着楠溪江人们对建筑的理解。“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随着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变迁,楠溪江村落的各氏族都崇尚“以耕读为业”“耕以务本,读以明教”,这样有耕有读、自然安闲的生活,形成了一种纯朴的自然山水文化根基,相继文明,传承至今。例如楠溪江上游的苍坡古村,村落布局按照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形象规划,除此之外,村落建筑中也有不少表现文化特色的琴棋书画、鱼樵耕读的装饰图案,雕刻在建筑中启发村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追求。游走于这些极具人文气息的村落,发现现存清代后期的民居建筑中,大部分房屋是不设围墙的开放式建筑,房屋造型自然地敞开,院落内外劳作、农耕、嬉戏、读书、自由穿梭,还引用自然物来把房舍装饰点缀成朴实自然的风格。山水景象与村民的耕读农作自然融为一体,抒发着楠溪江人们的乡土文化情怀。2.宗祠建筑、崇祀文化的形象特征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礼制建筑上主要表现为宗祠建筑。宗祠不仅是村落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公共建筑,还是村中最宏大、最精致的建筑形象。宗祠选址和朝向要依据堪與风水。例如芙蓉村现存14座大小宗祠,一律朝东,这与“前横腰带水,后枕纱帽河岩”的风水理论相匹配。同属礼制建筑相近的崇祀杂神的庙宇普遍具有人文性、实用性。崇祀祈求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福祉,而不是关心某种纯精神性、抽象的哲理,或者某种玄远的、难以琢磨的空幻。所以作为礼制建筑的宗祠、庙宇形制和外形比较保守、定型、封闭;同时受到楠溪江乡土文化中人文气息浓郁、自然明朗的世俗性乡土文化的影响,建筑形制排除了封闭和呆板,能在整个楠溪江流域的乡土建筑系统中以朴素的形象和谐融洽地相处。

二、楠溪江乡土建筑的融入

1.精神行为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中存有大量手工艺人的精心雕刻之作,这些精湛的作品传载着世代手工艺者的精神,映射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技艺行为,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而保留。其通过精神的传递,行为的融入,承续着建筑精神文明,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不同形态、丰厚内涵的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行为的符号。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秉承手工艺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行为过程之中,诠释乡村视觉形象的理念及主题,可更进一步地丰富乡村视觉形象,传承手工艺者之精神内涵。2.建筑元素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形象各村有各自的特征表现,最直观的建筑形象是指客观存在的建筑外形、建筑构造、建筑装饰以及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这些可视物体往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融入设计中。对建筑形象分析、对比、提取的过程,可以是对局部形象的截取,也可以是建筑整体形象的运用。例如以楠溪江屿北古村为设计案例,分析屿北村整体建筑聚落,提炼莲花造型的设计元素。设计教学中引导注入了楠溪江屿北村乡土建筑的布局元素,在标志形象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精神,将莲花元素应用到该村的视觉形象中,设计出符合乡土建筑特质的标志形象,以此将人为的空间与自然的秩序叠加,表达人们对人伦、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屿北乡土建筑所带给人的宁静、清雅,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实践

乡村视觉形象是对乡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乡土建筑、民风民俗等乡村综合要素的概括归纳。本文中的教学实践过程以乡土建筑要素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用现代教学技术对这些要素设计实施,最终将教学成果尽可能广泛地传播给公众,突出课程教学对于乡村独特文化的诠释与理解,更好地服务乡村形象设计,营造出一个美好的乡村形象。1.教学实践应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楠溪江古村落的建筑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整体到局部探索古村落乡土建筑鲜明的视觉语言,提炼出当地文化资源。与乡土建筑元素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形式,为乡村的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如可提取民居建筑中的大门、屋脊等造型装饰元素,将元素进行程式化、重复构成,使视觉形象更具有个性化和现代化,更能概括信息,主题突出。为乡村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所用,使其融入鲜明乡土建筑特色教育实践,促进乡村品牌形象的设计,体现楠溪江古村落独特的品牌形象特色。2.教学实践模式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综合性设计教学,其要求强化审美上的艺术性、实践操作上的工程性、设计意识的综合性、设计思维的系统性之间的互通融合,日益成为一种多元手法的创造性活动。教学采用理论演绎与个案调研相结合的思路。理论部分主要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研究成果的梳理为主;个案调研是基于乡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实地调研、文献调查和古村落村民的访谈内容,构建起乡土建筑文化特征研究思路。最后将乡土建筑融入乡村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教学模式研究。(1)模式一:教学“分层式”该模式将课程中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外层是全体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中间层是研究楠溪江乡土建筑的研讨会学生成员,核心层是教学内容的传承者。针对外层学生结合横向和纵向知识结构的梳理,实行全面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楠溪江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乡土建筑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对于中间层的学生开设实践性的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训练,组织成立“楠溪江乡土建筑社”。社中老师只是负责指导作用,社员的主体是学生,让各个社员都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一些自我调研、社员参与、实践探索活动,促进该层次学生的技艺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楠溪江各村乡土建筑文化的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另外一些相关社团,让外层学生有更多方向的选择,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中间层社团。面对核心层的学生,旨在让该层次学生成为整个课程实践设计中的传承与实施者,开设课程教学以外的更有针对性的社团进行乡土建筑的深入探索分析。(2)模式二:体系“连贯式”“连贯式”体系模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整体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在大一阶段开设的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课程中导入“乡土建筑文化”,帮助初学设计的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学习乡土文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促使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向深层次发展。其次,在大二阶段,将大一学习的相关乡土建筑文化课题研究延续到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项目中,以及将前期阶段学习过的课程包括广告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等教学内容结合楠溪江乡土建筑要素,建立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教学思想的连续性、统一性,使学生对乡土建筑元素更全面地把握。最后,在大三毕业设计阶段对该课题做深入分析,更有创作性地运用乡土建筑元素,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紧扣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3)模式三:考察“驻场式”通过驻场考察的模式,结合专业知识,挖掘楠溪江的乡土建筑资源。首先,实地考察调查活动,让每层次学生了解到楠溪江乡村历史文化,并参与古迹遗址的调研。真切了解建筑结构、构件、装饰等,感受历史古村乡土建筑的文化创造力。其次,建立“驻场式”的基地,收集相关资料与素材,组织各个层次的学生开展民间文化采风,寻找资深老人进行访谈,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培养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并查阅乡村族谱名志、汇编成册的古籍文献,积极参与驻场地的文化研究,完善学生构建乡土建筑资料系统。通过资料系统的深入分析,创作出符合楠溪江古村落的视觉形象系统。

四、教学模式的价值体现

第一,乡土文化丰富教学资源。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是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我国乡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出独特的造型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元素可以为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而视觉形象设计为乡土建筑提供了一个展现乡土文化的舞台。教学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为载体,通过专业教学渠道实现元素改造与再设计培养,充分诠释以乡土建筑文化为基点的内在精神,引领中国乡土文化,更是乡村形象价值的集中体现。第二,教学实践提升应用价值。乡村形象是乡村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乡村文化的凝聚与体现,核心意义就在于给人以直观的乡村形象和对乡村的肯定。建立乡土建筑调研的常态机制,实施专业教学实践,发掘楠溪江乡土文化,传递文化精神,打造乡村视觉形象,帮助美丽乡村形象建设。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感受民俗民风、宣传践行乡土建筑文化的价值观。楠溪江乡村形象是对楠溪江多种历史文化的表现,是突出体现个性的建筑形象,乡村文化决定着乡村形象。如何让这些传统的历史文脉继续传承发展下去,我们需要思考找出可行性的模式与方法,确保文化的传递展示,探索出符合乡村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支撑乡村发展。

结语

篇4

关键词:乡土美术;地方院校美术教育;意义与价值

乡土美术教育是近几年逐渐在美术教育中兴起是一种教育内容和途径,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乡土美术教育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大地方院校美术教育的认可。通过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民族艺术保护意识,达到传承民族艺术的目的;同时,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以及高科技的快速推进,民间艺术岌岌可危的今天,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责任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显得更加重要[1]。本文就发掘乡土艺术与地方院校美术教育的联系,对其在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及价值进行剖析,旨在全面推进乡土美术教育。

一、乡土美术作为地方院校美术教育资源的补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原有的教育基础上,发掘更多的、新的艺术教育资源,并积极开展更多的校内外艺术活动,丰富教学活动。乡土美术本身就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发展,这使得的它们多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就为当前地方院校美术教育创造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丰富课堂内容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地方院校美术教育课堂中融入乡土美术,并将其作为教育资源的补充,这在很大程度可以改善原有的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例如:将皮影、刺绣、剪纸以及雕刻、蜡染等乡土美术艺术带入到课堂中,这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学生的积极的到充分调动,使得教学氛围非常浓厚;又如:在少数民族的特有节日里,教师可带动学生参与到地方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中,或者组织学生通过写生的方式去感受少数民族的生活,通过实地感受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节日,使得美术教育逐渐渗入到学生中,为学生的掌握美学知识创造有利条件,而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活动,也成为了美术教育的另一道风景线。

二、乡土美术可以培养地方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观念

乡土美术的形成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那些岁月里,前人们虽然没有今天这样丰富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他们的精神文化却始终不灭,并在生活及作业中无处不展现着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著名的绘画大师毕加索正是受到非洲当地黑人的原始艺术的启发,才成功创立了“立体派”绘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民间艺术所蕴含的丰富的美术理念,其在绘画观念、艺术形式以及创作理念等方面都不受到传统美术的影响。通过在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中带入乡土美术,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够突破局限,更加敢于挑战传统、打破拘束,以变形以及夸张等手法塑造更多的、丰富的美术形体,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角度和形象来展现美术。此外,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各种丰富情感和绘画理念汇聚,更加容易使其灵感被激发出来,让美术成为展现其情感的重要方法。

三、乡土美术可以充实地方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当前,不少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不仅开设了书法、油画以及国画等专业课程,同时为了普及乡土美术,也专门开设了这一课程,由于我国的乡土美术是一种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故其调节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人文知识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美术教育中融入乡土美术,能够使学生的视野被打开,推动学生感受乡土美术文化和内涵,同时还可对学生的美术观念进行纠正[2]。学生对乡土美术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能够从中感受到非常浓郁的民俗风气和文化,以及人们对生活态度、道德观念和美好意愿的表达,进而对乡土文化的魅力进行充分认识,而乡土美术中人际和谐以及崇尚美德等传统美德也必将推动地方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进步。

当然将乡土美术教育带入到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中并不是用于简单的怀旧,更不是为了盲目的错位或跟风,其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乡土美术的艺术形式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这在培养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所处美术环境以及成长背景上非常重要,可避免学生在全力追求艺术创新中,不受到外界文化浪潮的影响,以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展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此外,作为培养我国未来优秀艺术人才的主要阵地,其不仅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还担负在保护乡土美术文化的任务。总而言之,乡土美术是当代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方法,地方院校应当认识到其重要性,并积极研究其人文资源优势,使其能够更加顺利的融入到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中。

四、结语

乡土美术的抢救、保护、弘扬和传承,是保护我国民族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护活态地传统文化血脉的关键。现目前,乡土美术可以说已经朝不虑夕,并且就发展情况上来看,其总的形势仍然呈现为持续恶化。为此,地方院校应当重视起乡土美术资源挖掘、收集以及梳理的重要性,并将其带入到美术课堂中,实现现代化与传统的对话,拉近时空距离,并通过某种有效机制促使其快速转型,为美术教育提供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使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民增收;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策略

“民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创造。民俗文化传统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包括信仰、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等创造,它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1]民俗文化包含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特色民俗文化,是一种民俗区别于另一种民俗文化,或一个区域民俗区别于另一个区域民俗,或一个民族民俗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独有的风格和形式。因此特色民俗文化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特征。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实际上是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乡土民情民俗呈现出多样的特点。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农村、农业、农民紧密相连,已经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从整体来看,农村仍以种植业为主,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前传统农业改造相对滞后,农村市场的潜力很难有效发挥出来,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来自于农村、根植于农村、发展于农村,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不仅要培育,还要延续;不仅要继承老传统,还要适应新需求;不仅要保护原生态,还要创造新生态。

1 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价值

1.1 有利于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深入,农村中的自然风土人情和特定的文化沉淀在逐渐消退,乡土民俗文化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弱化和断层危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把握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就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传承。利用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是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集聚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以及动植物资源的广袤农村地区,集中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民间手工艺文化产业、特色农产品等领域的产业形态,具有生态环保、劳动力密集等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文化已经脱离传统抽象的作用而在现实状态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经济魅力,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对乡土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弘扬。在开发利用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保证乡土文化原有的朴实性和完整性,确保乡土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效性。

1.2 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

文化产业作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且其产业链较长,涉及范围广,关联效应强,能够带动与其相关的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庞大的就业市场,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比如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该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住宿、餐饮、交通、大型实景演出、民间手工艺品、乡土特产零售业等很多产业的发展,并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国际旅游组织曾统计,如果有1元是旅游的直接收入,那么就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增加8元的收入。文化旅游产业尤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具有强劲带动作用,每增加一个旅游业直接就业岗位,就可以产生5个间接就业岗位。如果某一个乡镇是以旅游作为其支柱产业,其涉旅就业人员就占劳动力总数的30%以上。

1.3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文化本身具有经济价值,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进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障,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反之,文化的落后将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尤其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市场经济大潮己席卷全球各地,世界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与范围更加广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农民收入长期增产不增收,势必会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减少农民对收入的预期。农民收入的提高关系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少农民仍然存在“增产不增收、丰收不脱贫”的问题,这不仅会减少农民对收入的预期影响生产的积极性,也会使农民生活消费的商品化程度降低影响农业的投入,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相互渗透。文化的繁荣需要经济的发展来支撑,同时文化的发展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必然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产品形态

文化产业产品或项目简称“文化产品”,是不断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要的商品或者为人们提供服务的一类产品或项目。文化产业本身所具有的生产的批量性和流量的规律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文化产品通过物质形态或者服务形态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的精神情感,使人们在精神上受到感染,或者说受到感官的巨大冲击。感染力、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就是文化产品的价值所在,是文化产品追求的品质目标,是文化产品的最大卖点,也是人们(顾客)关注的焦点和目标。优秀的、富有个性的和地域特性的文化产品会潜移默化地起到陶冶情操、净化道德、洗涤心灵、涵养性情、启迪智慧、增长才智、改进社会的积极作用。豪泽尔说:“当艺术潜入生活的时候,它就会产生社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可能是赞美的,也可能是批判的,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现实,而且可以批判社会,可以诊断和医治社会的病害。”[2]

2.1 乡土特色民俗地域文化产品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地域的差别,就有传统艺术和民间文化的差异。从民族区域上看,汉民族风俗文化与少数民族有着天壤之别,婉约细腻的江南水乡民歌与粗犷豪放的草原游牧民歌对比鲜明;从地理区域上看,湖北的楚文化与四川的蜀文化迥然相异,尤其是文化部命名的142个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涉及市、县、乡、村,门类多样,农村气息浓厚。如湖北省长阳的民间歌舞之乡、安陆市的民间漫画之乡等。有的独一无二,如崇阳县的提琴戏之乡,这些地域文化资源个性鲜明乡土气息浓郁,如果将其打造为乡土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将更加利于发挥地域的整体优势,实现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2.2 乡土特色民俗生态文化产品

我国许多地方乡土民俗文化资源历史悠久,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形成的文化传统,包涵了祖先的智慧及文明,弥足珍贵。如水乡周庄、安徽西递村等古建筑,则属于物质文化生态;如民间歌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等,则属于也有非物质文化生态。利用这些原生态民俗文化中的生态文化项目,打造乡土特色生态文化产品,如通过建造生态博物馆,将原始的文化生态和农村生活场景相结合,其珍贵的科学、艺术、历史和经济价值不言而喻。

2.3 乡土特色民俗传承文化产品

乡土文化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和形式,有的可以流传上千年,沿袭至今。同一民族,同一片区域的人们有着相仿的习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民风民俗却有各自的风格特点,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乡土特色民俗文化。如民间饮食、节日、竞技、婚丧、雕塑、刺绣、皮影等各异;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如安徽的民居、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客家土楼等代代传承;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及各种风俗等都具有不同的特色,从历史的传承文化资源中提炼乡土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将不可估量。如全国闻名的魔术村――河南省宝丰县周营村,历代传承的魔术产业已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4 乡土特色民俗旅游体验产品

要想使乡土旅游业得到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与特色民俗文化的融合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不但要丰富旅游产品的民俗文化内涵,而且要不断创新文化旅游项目。现代旅游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观的表层,它更需要文化元素的充实和表达。古老而厚重的乡土特色民俗文化积聚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千百年来历史不断冲刷而形成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等人文信息,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农耕文化。在传统厚重的乡土特色民俗文化面前,城市文化难以保存和展现最为原始的文化面貌,这正是乡土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形成的巨大吸引力之所在。

3 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策略

3.1 增强创新理念,激活创意引擎

文化产业的灵魂是创新,文化产业的本质是创意,创新和创意也是一种生产力。比尔盖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难以计数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一是增强创新意识。乡土文化资源要想实现文化和产业的转移,必须要跟上时展的新理念,注重以现代生活方式整合传统资源,创新产品形态。“经由好的创意的点化,看似平常的文化资源就会成为具有更高欣赏价值或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3]二是激活创意引擎。文化产业是最具创意的产业,乡土文化产业的开发需要饱含热情、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创造技能,把本土特色的乡土文化浓缩渗透到文化产品中去,推动产品的生产、流通和经营。三是要加大对有关文化产业人才教育的扶持培养力度,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库、档案库和人才培训基地,不断加强文化经纪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创意创新等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

3.2 打造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条

品牌就是产品,品牌意味着价值,品牌意味着文化。整合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民俗文化品牌是一个重大战略,该战略将积极推动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个好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品牌不仅可以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能产生延伸性影响。河南省辉县万仙山的郭亮村,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婚事》《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几十部影视片在此拍摄,因此万仙山景区绝壁上的郭亮村被誉为“中国第一影视村”。郭亮村利用这个优势,大力彰显品牌意识,延长产业链条,将悬崖绝壁和山间隧道的自然景色与淳厚古朴的民风民俗相融合,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这种做法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极大地增加了当地村民从事相关产业的收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又比如河南的特色名片之一濮阳杂技,为形成杂技之乡的特殊氛围,在濮阳及周边地区建成了文化产业园区对旅游者开放。同时,深入开发与杂技相关的旅游纪念品,使濮阳杂技艺术的影响不断扩大。围绕杂技艺术,可以策划与杂技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影视剧、动漫作品,或者将杂技的元素同民间剪纸、雕刻、泥塑、木版年画等工艺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产品,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品牌是民族文化精华的浓缩,如果做得好能提升农民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当农村农民基本的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4]

3.3 把握市场规律,构建营销策略

在“营销”环节,文化产品与生产主体、经销主体转移到消费主体,完成价值交换。[5]一是文化内涵营销。大力挖掘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品的独特内涵,使文化产品的品位、知识、价值观念、修养、精神气质等提炼出来。再比如通过老品牌的复兴唤起消费者儿时的回忆,使其产生共鸣,触动深处情感,使消费者情不自禁为情感买单。南方黑芝麻糊这个广告大家耳熟能详,通过聘请明星代言,打造爱心情境,小时候黑芝麻糊香甜的味道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实现了传统品牌的新发展。二是包装形象营销。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需要考虑将产品中所涉及的文化内涵直观地展现给消费者,突出自己特有的品牌。包装要以产品的特性和价值为依据,使审美价值最大化。包装要尽量符合环保标准,做到循环使用,便于携带,方便使用。三是事件营销。事件营销是指文化企业公司即营销者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情况下,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较大的人物或事件来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注意,以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以达到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最终起到销售更多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历次年终的电影贺岁片,就是借助年终岁尾之时,文化企业拿出“事件营销”杀手锏,使出浑身解数,制造浩大声势,端出偌大演出阵容,爆料影片拍摄花絮,探寻演员情感历程,或隐或现影片内容,他们在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扩大了影片和文化企业的知名度,消费者情愿自掏腰包,企业当然就增加了不菲的收入。四是节会主题营销。节会是“节日庆会”的简称,其形式包括各种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会事。办好节会首先必须有明确的定位,而定位的首要原则是突出地方性,就是立足本地自然、历史、文化、产业等特色资源,努力寻求、放大“唯一性”和“特殊性”。地方性是节会生存的基础,而国际性则是节会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一个节会要长盛不衰并不断扩大影响,必须立足地方性,瞄准国际性。[5]登封着力弘扬少林武术,洛阳围绕牡丹文化做文章,信阳抓住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加以开发,焦作凭借太极拳推介城市,抓住了地方文化特性,就抓住了文化产业营销的命脉。

3.4 借力“互联网+”,搭建信息平台

“互联网+”的概念提出,立刻得到了全民的“点赞”。按照马化腾的理解就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在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的同时,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变化,为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生产力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6]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价值,信息就是生产力。信息是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到,由于信息输出和获取的滞后制约着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善于借力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力量,搭建有效的信息平台,积极宣传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这样必将吸引更多的中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另一方面,也将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围观,这就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与此同时,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将农民培养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文化产业知识后,又投身到乡土文化产业之中,使更多的文化产品赋予更大的价值和内涵。

3.5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体系

由于乡土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方方面面还不成熟、不完善,急切需要政策、法规、法律等方面的保障。一是应加快出台文化生产、文化服务、商业运作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等手段,为乡土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加大机制改革力度,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组织协调机构。文化产业要构建一个合理的产业组织,这是快速健康发展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伴随物,其发达程度成为衡量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尺。[7]三是加快培养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营人才。无论是发掘传承、策划创意、组织协调、产品设计等每一过程,都需要专业人才来实施,所以培养、发掘、引进、留住人才是发展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

3.6 建立资金支持机制,畅通投资融资渠道

发展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资金问题是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一些投资巨大的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为了凝聚人气起到轰动效应,进而推动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政府不遗余力进行了先期投入。然而,文化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然涉及方方面面。因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如果单纯等待国家资助,是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同市场接轨,建立起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融资机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力争从单纯的政府投入转变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同时,政府也要积极鼓励基金会投资、商业赞助、私人捐助、金融系统介入或利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等多种融资渠道。

4 结语

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文化市场也不同于其他市场。发展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产业要重视保护、利用与传承相结合,深入挖掘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内涵及社会价值,使乡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融入现代社会,促进乡土文化资源市场化,推进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现乡土文化资源品牌化,从而惠及社会公众,增加农民收入,开创中华民族乡土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4.

[2]阿诺德・豪泽尔(匈).艺术社会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61.

[3] 管宁.导入产业意识激活乡村文化――关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视角,东岳论丛,2009(10).

[4] 杨武.广西文化产业品牌打造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8).

[5] 孙安民.营销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225.

[6] “互联网+”激活更多信息能源[DB/OL].光明网,2015-07-1.

篇6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乡土;素材

一、“乡土”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建筑之中,审美已经被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时,融入“乡土”气息的美术教学就能给学生呈现不一样的东西,带来新的刺激和灵感。而对农村孩子来说,“乡土”教材则能在让他们体验素质教育的同时,提高学习美术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有时会到民俗馆拍一些民俗器物,如旧社会的陶器、瓷碗、木器、麻布衣服等等,或是民间文化活动的照片,在课堂上呈献给学生。笔者认为这些东西都蕴藏着深厚的特色文化艺术,能令学生充满新鲜感。

二、“乡土”改变学习方式

美术的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单纯地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参与,通过实践来感悟美术、体会美术。“乡土”美术教学就能在“乡土”与课堂的融合中,让学生主动深入实际生活中,探索相关乡土世界,并让学生体会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在美术学科中的融合和展现。

例如,在将笔者从民俗馆拍到的相关照片呈现给学生的同时,

笔者会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大家看这些器物上的图片漂不漂亮?它和我们现在用的东西有什么不同?前人用这种形状的器物来做什么?……”通过学生的联想,从现代生活延伸到前人的生活,让学生体会艺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然后将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和生活相加,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美。

三、“乡土”提升人文素养

笔者认为,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蕴含着文化内涵和美的感受。从奶奶用的纺车,到印花麻布大褂,从“乡土”常见的稻草、泥土,到碎步、葫芦,都是美学的构成部分。“乡土”素材蕴含着质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能传播给学生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欣赏和感悟的同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总之,“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一面。美术教师要加以利用,巧妙引入,给学生呈现美的多面性。

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乡土资源;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我国在跨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依据世界当代课程理念形成的新认识,也是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书指出:“课程资源的缺乏是困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必然要求学校提前做好准备,积极主动开放学校,走进社区,挖掘多种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需要,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而对于广大农村学校来说,把身边带有着芬芳泥土气息的人、事、物等资源引入课程,即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一条崭新途径。

一、有关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

(一)乡土与乡土资源

乡土课程资源作为教育学上的概念被独立出来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其核心和特色要落在“乡土”二字之上。《简明古汉语字典》中对,“乡”字的意义解释共有12种,其中核心要义包括:古代地方组织单位;城市以外的地区;地方;出生地,家乡。另外,“乡”字还含有一个特殊的语义就是“崇尚”。而字典上对“土”字的意义解释共有14种,其核心要义除了泥土、乡土等外,还有以下三个特殊含义:社神,土地之神;“八音”之一,指埙等陶制的乐器;通“杜”,指根。

综合“乡”与“土”这两个语义的内涵元素,我们可以发现,“乡土”不仅仅是人们出生的城市以外的某一个特定的地方,里面还包含着祭祀、音乐以及值得人们崇尚的养育我们的根等丰富的内涵。由此看来,“乡”与“土”的组合“乡土”一词,虽然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词,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笔者认为,“乡土”的定义不是凝固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空间上的名词,更多是个体内在的生活表征,包含着区域特点(自然要素)和经验意识(人文要素),它随着一个人居住和成长的过程以及对此的认同和关怀的程度而变化不定。台北师范学院吴明清教授就曾这样概括“乡土”的定义:“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这是有关“乡土”概念的人文定义。由是观之,“乡土”一词的价值取向不是二维的,而是四维的。即在“人”和“地方”之间还涵盖着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的故事以及为人为事所遗留下来的情和理。所以,“乡土”这个概念呈现出“人、事、情、地方”这样一个动态回环立体的四维结构,如图1。

至于“资源”的定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概而言之,“资源”就是指可以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综合起来,笔者认为能够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以及进入课程的带有乡土意味的资源,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它的外延,二是它的内涵。从其外延来说,乡土资源必须是反映某一个地区地域自然特色的内容,其基调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而从其内涵来说,乡土资源则要是能够反映特定范围内受众文化心理的内容,其主题是人们所熟悉的和亲切的。因此,我们所要表述的教育学意义上的“乡土资源”是指反映特定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表现特定受众文化心理的物质性以及非物质性的内容系列。

(二)课程与课程资源

一般认为,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而从“课程”扩充到“课程资源”,则其指向性和范围都得到了大大的扩充,在各种各样的文献和专家学者的论述中有不同的表述,其中有代表性的为以下几种:

1、从概念的范围来界定的定义

吴刚平先生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2、从概念的指向性来界定的定义

范兆雄先生认为:“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它是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外部系统。”

3、从概念的组成结构来界定的定义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综合各家的观点,可以得出—个共性的结论,就是“课程资源”包含着两个核心关键词,这就是“教育内容”和“课程活动”。也就是说,“课程资源”是在课程活动中所使用到的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三)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其开发意义

综合以上论述,笔者尝试给“乡土课程资源”下一个通俗易懂和实践操作性强的定义,那就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考察一下“乡土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我们会发现,乡土课程资源所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和地区的风物人情,是师生生活圈子中熟悉的领域中的熟悉事物。重视这些内容,并尝试在学习生活中引入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以及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是有着深刻而现实的意义的。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引导师生回归到自己心灵中熟悉的领地,通过发现、重温和贴近这些资源,从而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有所进步。这也是同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的内涵一脉相承的。因此,搞好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对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义、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了新的逻辑思路,即以相对确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参照系,打破学校围墙,沟通社区,建立学生——教师——学者的联动机制,使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更切合实际。贯彻开放性原则可从以下方面着眼。

1、学科的开放性

乡土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在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体现。因而就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如:西樵第一小学紧紧抓住西樵本地的山水风物和社会经济等乡土资源,结合学科实际,进行了一系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具体操作模式为:

第一,语文科:借助南粤名山——西樵山众多的自然景点、名人故事以及西樵山上的诗篇、对联、石刻等资源开发有利于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校本教材。

第二,数学科:结合西樵是中国纺织面料之乡,经济贸易往来兴旺发达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用数学。

第三,英语科:利用西樵山是佛山新八景之首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用日常英语向游客或商家介绍西樵的景点、特产、名人事迹、饮食习惯、布料等。

第四,科学科:通过收集西樵山上的植物标本,开展山上岩层土质研究、桑蚕种养、缫丝过程、特色水产养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第五,艺术科:组织学生到西樵山景点参观写生,欣赏西樵山上的摩崖石刻,拓展学生欣赏艺术的资源。

第六,体育科:发掘西樵作为首个“中国龙狮名镇”、又是一代武学宗师黄飞鸿的故乡的优势,开展龙狮进校园活动,组建学生狮艺武术队,既锻炼学生的身体,又愉悦学生的身心。

在这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成为了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科课程因乡土资源的开发介入而活泼生色,乡土资源也因学科课程的规范指导而有了坚实的开发载体,两者相得益彰。

2、参与的开放性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除了教师和学生参与外,还包括家长、当地和外地的学者等社会人士。在由笔者主持的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发研究》实践过程中,除了有湖南师范大学辛继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白于蓝教授等专家作理论的指导外,本地的原佛山大学地理系退休教授杜学成、《西樵山志》主编关祥老师等均亲自带队参与资源开发,参与的学生与家长更是不胜枚举。而参与开放性的一大亮点就是网络平台上吸引了国内不少的专家学者的热情指导。如:倡导利用博客进行教师发展研究的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博士在了解了我们所作的研究后,热情地为我们的成果作序;海南省课改实验专家组组长、海南省教育培训院院长蒋敦杰先生更是以《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博客》为题留言指导。

这样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就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中“你问我答”的模式,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思想空间,从而促进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朝纵深的方向发展。

3、空间的开放性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不能只停留在书面和课堂上的探讨,要让学生参与实践,走出课堂,走到广阔的山川自然和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课题组的师生从2006年2月至12月期间,利用周末、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时间先后组织师生10多次登上西樵山考察地质地貌、植被生长、名胜古迹;30多次深入到民乐祖仁村解元巷、上金鸥松塘村、樵园社区等地去访问长者,探寻古旧村宅,记录名人轶事;还20多次进入到如西樵轻纺城、龙光集团等企业工厂开展面料织造生产等的调查研究,可以说的上是真正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二)高效性原则

日常课堂教学要讲求实效性,追求课堂效率。同样,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也要讲求实效,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对新课程学科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的目标。

1、开发内容的实效性

乡土资源的指向通常是带有历史性的内容和地域性的内容,传统的方式是调查整理后再通过笔墨或者口耳传播。而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正以其快捷迅速、超大容量和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乡土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我们利用南海作为全国信息示范区的优势,创建了西樵教育研究课题博客。截至到2007年底,师生在博客里上传各类图文资源847篇,评论留言1081条,博客浏览量达441043人次。大家通过在网络上发帖和留言,展开激烈的讨论与评价,不断修正调查、开发所得资源,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效果。

2、操作过程的有效性。

在内容和方法确定后,要落实好任务,保证责任到人,以达到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目的。我们的做法是确定五大部分18个专题,分别由镇教研室教研员与历史、地理、生物和科学等四个中心教研组组长负责统领18位老师组成五支研究小队,带领学生按专题进行归类和开发。

(三)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原则包含三个层次,就是原色、原点和原味。

1、原色

“每一种文化都是色彩缤纷的,但是丰富的色彩中必有一种最基本的色泽,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原色。文化原色有如细胞遗传中染色体,她造就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赋予民族生命以基本的品行。”应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原色就是该地区群众共同的精神观念,是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价值理念。具体到广东南海西樵,其文化原色是一种热情奔放、积极昂扬的红色。从康有为走出西樵山三湖书院,倡导“公车上书”,拉开“”的大幕,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到陈启沅发明机械缫丝工艺,创办中国首个民族资本工厂;再到今天敢为人先的狮艺以及龙舟等健儿的英勇战绩无不折射出该地域奔放豪迈的文化原色。而这也正是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源,可以纳入课程的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乡土名人课程资源。

2、原点

“每一个族类的生存品味都有一个原点,其原点是该民族跨越自然与社会、人文和祉在的风水岭,也是该民族根性的真正原生点。”文化的原点就相当于文化的源泉,一旦形成便难以更改。提到乡土文化的原点,笔者认为广东南海所在地佛山是著名的武术之乡,又是明朝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而崇文尚武之风就是本地文化的原点。现在南海区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正积极打造南海文化品牌,擦亮“文康武鸿”这块招牌,即文有康有为,武有黄飞鸿。这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同时他们也正是我们青少年今天应该学习的榜样。可以说,崇文尚武已经成为西樵本地人内在的独特基因,因而也就成为了当地学生精神方面的宝贵课程资源。

篇8

一、乡土音乐的涵义

所谓“乡土音乐”,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音乐文化,也就是民间音乐,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先生曾经说过,“乡土音乐教育”简单地解释,即:“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

二、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乡土音乐与课堂音乐的相互促进

音乐课程最重要的基本资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教材,统一的音乐教材既要受到篇幅的限制,又要包含古今中外多种题材、体裁的音乐内容。如果说课堂音乐是一种普通常见的食物,那么,乡土音乐就是“土特产”,调味调剂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例如:欣赏第七册中国台湾的童谣《月亮月光光》时,可以联系到乡土音乐童谣中的《外婆谣》;在学习十一册中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可以和享誉中外的“青瓷瓯乐”相结合,学生听到家乡的音乐,还是用方言来表现会觉得很新鲜、很有意思,并会产生自豪感。如此让学生在学习课堂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乡土音乐的独特魅力,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乡土音乐通过课堂音乐得以传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音乐教育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2.有利于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特色发展

相对于城里孩子来说,虽然农村孩子在学习音乐的硬件设施上目前还无法与之相比,但他们能经常嬉戏于田间地头,能够接触到最自然、最纯真的乡土音乐,这是他们学习的最好课堂。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应重视乡土音乐教育,充分开发和利用这座民间艺术瑰宝,不断丰富、充实农村音乐课程资源,走出一条具有农村学校特色的音乐教育之路。

3.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和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

农村的孩子淳朴善良,这或许就是土土的乡音和悠悠的乡韵所赋予他们的本性。乡土音乐来源于生活,在它的歌词中总有一些内容是对人的教诲,宣传或排斥一些东西,具有明确的价值观。在这些价值观里,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因子在里面,如:歌颂纯朴、善良、勤劳、勇敢、诚信的品德,教育人们要遵守传统美德,成为健康、高尚的人,如:本市的乡土音乐“雀咚咚”的内容大多以“忠孝”为主,反映了民间扬善惩恶的淳朴民风。所以,乡土音乐对学生德育教育、发展学生的特长、兴趣等,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乡土音乐进课堂,让学生深入了解乡土音乐的独特内涵与魅力,感受充满亲情的母语音乐文化,以此激发他们爱家乡、爱音乐的热情和对乡土音乐的浓厚兴趣,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篇9

北戴河园林绿化追求极致,乔灌草花藤,平面与立面,尽其空间,复层植物种植的生态植物群落,“黄土不露天”既简单又极高标准的要求,对园林美的精致追求,节约资金的控制,北戴河园林人面对压力,科学探索,努力打造生态、节约、优美的国际一流海滨花园城市。采取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是对宿根花卉及乡土花草的引种、驯化、培育、选优及大量应用。北戴河园林绿化宿根花卉占花卉总量的80%以上,占地被绿化60%以上,鲜花盛开时间达240天以上,在北戴河园林景观中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1、宿根花卉及乡土花草在北戴河园林绿化应用发展历程

多年来,北戴河园林人遵循自然规律,科学选择园林植物,优美生态园林景观与自然山水、城市风格相协调,逐步形成具有吸纳历史精华,融汇中西文化的北戴河风景园林。

在北戴河优美园林建设发展历程中,经历过50年代的基本植树绿化,80年代的公园游园基础设施建设,也经历过九十年代初的大冷季型草坪,二十一世纪初乔木密植的“森林城市”等模糊园林概念的弯路。随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园林建设理念的逐步科学化,北戴河的园林绿化水平显著提升,尤其在植物应用上尊重乡土植物优先,不断引进优良适生的植物品种,并开始注重对宿根花卉引种、栽植、培育、选优,逐年用优良宿根花卉代替鲜花,同时打造了优美的生态型园林景观。2008年,北戴河园林局设计了第一个宿根花卉专类园――六座楼游园,应用宿根花卉及观赏草近40种,为秦皇岛地区起到示范作用。目前,北戴河引种、驯化、应用的宿根花卉及乡土花草达100余种,经过10余年不断培育选优在园林建设中应用较多的有50余种。

2、宿根花卉及乡土花草在北戴河园林中应用形式

宿根花卉在北戴河应用形式多样,景观优美,大量应用在道路、游园、公园、居住区及单位庭院绿化、村屯美化中。在应用上注重遵循宿根花卉及乡土花草的生态特性;与周围植物及环境相协调;注重色彩变化与花期的连续性;突出植物的形体变化及主从关系等原则。

主要采取以下应用形式:

植物配景:乔灌为背景,宿根花卉作为灌木与草坪之间过度或前景地被,如多倍体萱草、醉鱼草、绣线菊、荆芥、进口松果菊、黑心菊、鼠尾草、芒草类等较高品种。

地被绿化:代替草坪,覆盖不同立地条件地面,达到黄土不露天,如佛甲草、委陵菜、蛇莓、连钱草等低矮品种。

精品花镜:花坛及花镜的应用,打造丰富多彩、花期连绵不断的精致花卉景观,如:美女樱、石竹、福禄考、鸢尾、月见草、观赏草等。

立体绿化:利用宿根花卉抗旱抗寒特性结合鲜花打造立体绿化及屋顶绿化,如:长春花藤、佛甲草、荆芥、景天等。

3、北戴河园林引种驯化选优的宿根花卉品种介绍

北戴河园林经过十余年的引种培育及选优应用,目前共引进培育近100种宿根花卉及乡土花草。其中在公共绿地、庭院绿化、居住区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应用量较大效果显著的主要有50余种:绣线菊类、玉簪类、景天类、鸢尾类、萱草类、福禄考、美女樱、秋葵、黑心菊、松果菊、马蔺、地被菊、蛇鞭菊、天人菊 、金鸡菊、美国石竹、常夏石竹、鼠尾草、肥皂草、假龙头、桔梗、荆芥、矾根、美丽月见草、婆婆纳、落新妇、委陵菜、蛇莓、苔草、粉花醋酱菜、美人蕉、二月兰、五彩石竹、醉鱼草、狼尾草、各种芒类^赏草、紫露草、黄菖蒲、唐菖蒲、毛地黄、吊钟柳、地肤、阔叶风铃草、大滨菊、大花铁线莲、荷包牡丹、山葱、红蓼等。

4、宿根花卉及乡土花草应用的经济效益

北戴河立足打造可持续的园林景观,少资金投入,多生态效益。在建设节约型园林方面,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平面绿化与立面绿化有机结合、保护河流廊道、大力推广节水抗旱植物、采用节水灌溉措施等。尤其注重科学合理选择植物,坚持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大量应用适生宿根花卉及乡土花草,逐步代替一年生草花,通过节约用水、减少重复培育鲜花和栽植次数、降低养护成本,有效节约大量资金,为建设节约型园林起到了示范作用。

宿根花卉及乡土花草应用的生态效益。

北戴河园林绿化注重尊重城市地域特色及自然规律,保护自然景观,依据城市地形地貌、土壤结构,选择植物多样性,大力挖掘乡土植物及适生宿根花卉,科学设计、乔灌草花藤,立体配置,实现植物群落之间、植物与相邻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存,稳定发展。打造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绿地生态系统,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

5、宿根花卉及乡土花草应用的社会效益

北戴河园林秉承园林+文化原则,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城市文化内涵在园林中得到体现。人文内涵代表人们心目中精神品质,不仅用园林手法同时也用植物的语言及生物学特性科学合理的进行配置,建设不同内涵的游园25个。以植物为主题的月季园,牡丹园,宿根花卉专类园等,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奥林匹克大道公园等,宿根花卉均作为主要地被。宿根花卉是北戴河建设生态园林的主要素材,花型各异、色彩丰富,打造出靓丽的城市景观,使广大游客赏心悦目,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篇10

 

一、思想政治课堂引进乡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文化进课堂彰显人文价值

 

乡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中形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地域文化,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在历史的沿革中创造和发展的,又必将对这里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的家乡政和县早在商周时期先民对政和的开发就已揭开序幕。“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闪烁着历史光芒的一处处古迹遗珠,令今人流连感怀。著名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云根书院,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被称为“中国活化石”的四平戏,融汇着乡土情感、民族智慧的40多座古廊桥,黄巢营寨的弥漫硝烟,千年寺院的旷古钟声,跨越历史时空悠悠地诉说着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过往……无论是以物质还是以非物质的形式呈现的乡土文化都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特有的人文价值。因此将其引入课堂,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乡土情结,引起共鸣,促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二)乡土文化进课堂体现课改理念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整合的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从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特色开发,努力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学校和政治课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大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创造实践条件,增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发掘乡土文化以作为课程资源便是其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有说服力的特色教学资源。立足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政治课堂教学的要求。并且课堂教学中引进乡土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家乡之情,促使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探究乡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价值

 

1.利用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实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兴趣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学过于关注和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视学生兴趣倾向和心理特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又大多是远离自己经验的“书本知识”,这容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乡土文化是来源于学生们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大多数学生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又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节课,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对比,知道不同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等这些基本认识,更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与生活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活动“城乡文化大家谈”:结合教材第六页第一个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的对比。在学生活动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强调,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带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此时我给学生引入极具有乡土色彩,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政和四平戏介绍:“《辞海》中也认为已经灭绝的四平戏,奇迹般在闽江源头的一片古老大山中发现,并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古老剧种历经数百年,在渐渐消逝的今天,又慢慢地苏醒……”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配以恰当的文字介绍,向同学们徐徐展现出一幅古时政和先民精神生活的生动画卷。古老而熟悉的戏台,带着浓浓乡土味道而又亲切的曲音,弥合了课堂与学生生活的心理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乡土文化创境导学,改变课堂呈现模式。

 

现行思想政治课程建构方式,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即要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种课程强调学生从现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这种课程,主张用富有意义的案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思想政治课堂引入乡土文化资源,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飘散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学生在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这将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必定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另一方面,现行统编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与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一本教科书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地区的学生。而这正为乡土教学资源价值的体现提供了空间。乡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上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乡土文化创境激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优化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廊桥是政和先民遗留下的文化瑰宝。在政和目前完整地保存着洞宫花桥、后山廊桥、洋后廊桥、赤溪廊桥、杨源廊桥等,大大小小有40多座。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专家们在考察中发现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原本以为已消失却在闽浙大地重现。这无异于在闽浙大地上发掘了一座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侏罗纪公园”,尘封了900多年的虹桥结构重见天日。政和廊桥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在于桥与庙的紧密结合,每一座廊桥中基本都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这使廊桥承载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廊桥虽然简单而又普通,但它犹如一本读不完的书。它代表一种文化,一种乡土情感,它又是融汇了民族智慧的载体。在讲解“文化”这一大家“熟知并非真知”的抽象的概念时,我改变以往讲解概念贯用的做法,不惜发费较多的时间向大家呈现廊桥这一文化现象,通过廊桥这一生动直观、又能调起大家兴致的资料,和同学们一起从技术,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文化的概念。如此一来抽象的概念不再晦涩,严肃的课堂不再刻板,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利用乡土文化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堂应从过去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能力。教学中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为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就某个问题,收集相关的本地材料或事例。在课堂上,教师则组织学生围绕乡土实例中所蕴含的某一个突出问题发表见解,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提出各种问题或就问题的解决从不同侧面,自由发表见解。

 

政和茶叶生产有着千年的历史。宋元时期,政和东平一带曾是“建安北苑贡茶”的主产地之一。政和又是白茶的故乡,白茶因其特异的品质和保健功能独具一格,尤以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驰名,如今已成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政和工夫,为福建省三大工夫茶之一亦为福建红茶中最具高山品质特色的条型茶。近年,在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打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战略的推动与引导下,政和功夫红茶十年磨一剑,正进入一个飞跃期,逐渐做大做强。政和茶产业发展的悠久历史及积淀的深厚茶文化是拓展思想政治课堂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在学生学完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我县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上政和资讯网查询、社会调查、采访等方式对我县的悠久的茶文化展开研究。研究的问题包括:政和茶发展的历史、茶文化传说故事、茶艺或茶道、关于茶叶的健康知识、茶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政和茶产业发展现状、政和茶产业今后发展思路等角度,学生可以任选其中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最后要求以调查报告、小论文、数据报表或是诗歌、对联的文学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对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问题的认识,更加深了对家乡历史、地理、人文的认识,培养了对家乡的感情也增强了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4.利用乡土文化唤醒乡土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实现三维目标。

 

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学校德育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文化生活”模块用先进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学生,更加凸显了本课程特有的德育性质和价值。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都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教学过程有机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如优秀古代先贤事迹、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古朴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古时遗存、有趣的传说事故等,努力挖掘其中积极文化内涵与精神营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要通过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体会,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自觉坚持爱国主义。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内容,学生都有一定了解但缺乏高层次的深入思考。课堂上适时引入政和古代先贤的乡土素材,就能避免老声重谈的平淡,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堂上我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鲁迅所说的“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在家乡历史上是否存在这样的人物?如果存在,请举例说明,他们的具体事迹如何?学生在课前查阅、了解的基础上分组展开讨论、发言:如南山岗下的开拓者叶延一、许延二,兄弟二人于唐大和年间同朝为官。他们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后因奸人谗害同时被贬,南下福建山区隐居。做为政和早期的开拓者,他们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兴建寺庙、传播宗教文化、注重教育培养人才,为政和民风开化做出重要贡献;忧国忧民陈朝老,为人刚直,十分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曾因多次上书力谏而遭贬。陈朝老回到故乡,隐居故里著书立说,教育故乡子弟。他胸怀大局,心怀百姓,做了不少益于国民的事;此外还有忠国殉国吴廷用,贤孝楷模陈文礼,诗人朱松,名宦贤吏陈桓等等。师生在交流这些古圣先贤的事迹之后无不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一方面是为自己生活圣贤故里深感骄傲与自豪,另一方面也为古代先贤身上所具有精神所折服。

 

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积极引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使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受到更强的震撼,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以唤醒学生的乡土情结,进而衍生出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