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土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 乡土资源 教育管理 实践

潼南县宝龙镇柏果小学位于潼南县北部,隶属于宝龙镇辖区内。学校名称是因为原来的柏果公社而得名的,而柏果公社又因本地有两棵柏果树(学名“银杏树”)而命名。近年来,学校立足本土资源,发掘“银杏文化”,并凝练出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型,极大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管理文化。

1.探究品质,发掘“银杏文化”

银杏树属于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寿命达到千余岁。现存三千五百余年的大树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是树中的老寿星,人称“活化石”。银杏气势雄伟、树干虬曲、葱郁庄重。夏天遒劲葱绿,秋季金黄可掬,给人以峻峭雄奇、华贵典雅之感。即使数九寒冬,凛冽朔风横扫大地,无叶的银杏也英姿挺拔,直插云天,毫无畏惧萧索之色。历代文人书写银杏的篇章不少。尤其是郭沫若,他把银杏称作“东方的圣者”,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

因此我们根据银杏的特点,提炼出银杏的品质:古雅、环保、强劲,并从独特品质“古雅”中锤炼出“敬、静”,从“环保”中锤炼出“净、进”,从“强劲”中锤炼出“劲、竞”,初步形成了特色校园文化——银杏文化的内涵。

2.拓展内涵,打造“银杏文化”

根据银杏品质,锤炼出了“银杏文化”,创造出了“敬”、“静”、“净”、“进”、“劲”、“竞”的“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并给六个字做了内涵诠释:

——“敬”,即敬畏自然、敬重他人;

——“静”,即宁静致远、恭默守静;

——“净”,即净化环境、净化心灵;

——“进”,即进德修业、进善黜恶;

——“劲”,即高风劲节、陵劲淬沥;

——“竞”,即标新竞异,群芳竞艳。

再把内涵拓宽,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安全健康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六个字中,构建成“六jin-g”的外延,内涵加外延即为“六jin-g”教育的评价标准。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领导小组,以“六jin-g”为评价标准,建立了班级“六jin-g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班级”、“银杏之师”、“银杏校园”的晋级制评价机制。

3.细化管理,诠释“银杏文化”

3.1 “银杏文化”的板块设计。

3.1. 1 图标、校徽、胸卡设计。

办公室文化、教育文化、楼道文化、班牌、花台、校徽、文化墙银杏娃等设计都融入了银杏树及它的叶、花、果为元素。

校徽:三片银杏叶分别嵌有“古雅”——“敬、静”,“环保”——“净、進”,“强劲”——“劲、竞”,组成一个“品”字图形,寓意师生品质。

胸卡:用品字图标、银杏叶等制作了班级“六jin-g”之生胸卡、校级“六jin-g”胸卡、“银杏之生”胸卡、“银杏之师”胸卡。

3.1.2 各年级门牌设计及诠释。

以银杏的生长过程对各年级分别命名并阐释其内涵:

幼儿园——银杏园( 朵朵花儿放光彩,满园春风扑面来);

一年级——银杏芽(嫩绿勃发生命,奋斗彰显卓越);

二年级——银杏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三年级——银杏叶( 因为阳光,所以精彩);

四年级——银杏蕾( 欲知花开早,含苞待放时);

五年级——银杏花(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竞风流);

六年级——银杏果(莫问殷实有几许,但求叁天作栋梁)。

班级门牌平面图由银杏娃和银杏叶组成,每递增一个年级就增加一张不同颜色的叶片。

3.1.3 展示台设计。

展示台有班级展示台、校级展示台。展示台中有不同颜色的六片银杏叶和一个太阳笑脸图,构成一个“银杏(六jin-g)之生,笑脸你我他”的“风轮太阳图”,供班级、校级张贴学生相片。“风轮太阳图”,喻意六“jin-g”依偎着阳光,借助太阳的能量,演绎人生真谛。

3.1.4 文化墙的设计。

文化墙有银杏的简介,主题图片,校徽,风轮太阳图,银杏诗词,银杏师生图等。

3.1.5 宣传栏的设计。

宣传栏有每期银杏成果展(校级“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之师”、“银杏校园”),师生的手工、绘画作品展,教师简介,银杏文化纪实,“六jin-g”的内涵与“六jin-g”外延等。

3.2 “银杏文化”的校园语言设计。

为配合有效传播银杏文化,我校创作了一系列的体现银杏文化的校园流行语:

校园银杏飘异香,银杏树下书声朗;

颂你千年神韵,树我柏果强人;

崇尚银杏内涵,升华人生品位;

爱我银杏气节,壮我人生历程;

读银杏文化,树柏果气节;

万木敬银杏,雏鹰竞高飞;

你送柏小童年六载,母校送你硕果三千;

给我阳光雨露哺育,送你沁人心脾花果;

用心爱我银杏之乡,以才建我生态柏果。

这些流行语除了老师平时的宣讲外,在学校重大的活动中我们还将它制作成条幅,悬挂于学校内,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

3.3 “银杏文化”的校歌创作。

校歌《我爱家乡的银杏树》也让“银杏文化”植根于孩子的心中:“最是八月秋风起,唯独银杏分外看,啊!我爱家乡的银杏树,常在梦里纳阴凉……”

3.4 “银杏文化”为校园活动设计。

3.4.1 举办弘扬“银杏文化”的活动。如赞银杏诗文朗诵、我做银杏娃故事会、我做银杏根作文大赛,等等。

3.4.2 举办体现“竞”、“进”的银杏书法、拔河、银杏知识比赛以及银杏图案设计竞赛,等等。

3.4.3 每一板块的争“jin-g”活动。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孩子们都争做“六jin-g”娃娃。

3.4.4 每个节日都银杏文化渗透其中。如“母亲节”“父亲节”给妈妈送礼物,“重阳节”教育孩子给长辈洗洗脚,学校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环保日”、“安全日”等都渗透相应的“六jin-g”教育。

3.4.5 “银杏手工制作”活动。师生们创作出了一幅幅独具风格的作品。如《银杏树》《“六jin-g”太阳》《环保光荣花》《蜗牛》等等。

3.5 “银杏文化”“六jin-g”管理体系实施。

3.5.1 班主任按学校的统一要求,有序地设置银杏文化和“六jin-g”教育渗透的目标并实施。

3.5.2 按“敬”、“静”、“净”、“进”、“劲”、“竞”的评价标准,评选出班级的“六jin-g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班级”。

(1)班级“六jin-g之生”(初级)。

根据渗透的目标及“六jin-g”的评价标准,评出的班级“六jin-g之生”,由班上颁发一枚对应的班级“六jin-g”胸卡。该生的相片、姓名就载入班内“六jin-g之生 笑脸你我他”的展示台中。

(2)校级“六jin-g”(中级)。

获班级“六jin-g之生”奖两次以上,班级推荐为校级“六jin-g之生”,由学校颁发一枚对应的校级“六jin-g”胸卡,学生的照片就贴入校级展示台“风轮太阳图”的对应叶片中。如:佩戴“敬”的校级胸卡的学生就是“敬”的优秀生。

(3)校级“银杏之生”(高级)。

凡有三次推荐为校级“六jin-g之生”的学生,就晋升为校级“银杏之生”。凡是被评为校级“银杏之生”的学生,学校就隆重地为他颁发一枚“银杏之生”胸卡,相片贴入校级展示台“银杏之生,笑脸你我他”的太阳笑脸内。本期获“银杏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的学生,在学校宣传中巨幅展示。他们将获得外出学习、实地考察等奖励。

(4)银杏班级。

银杏班级的评价标准:在银杏文化渗透中,每个“jin-g”都落实的很好,班风变化很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品质都有明显的提高。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参与,成绩突出。

4.成果丰硕,凸显“银杏文化”

我们打造的银杏校园文化“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已实施近两年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学校申报的“发掘本土教育资源,创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的县级课题已立项。

(2)学校班子奋发图强,教师积极进取,学生勤奋好学。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安全意识、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篇2

(一)建筑形式的对称以康百万庄园为例,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庄园建筑具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的双重特点。建筑总体布局对称统一,建筑外檐装饰与内檐装饰中多采用对称式布局与对称式装饰形式。例如,石雕的门枕石、木雕的雀替、砖雕的硬山墙的墀头处等。1.多样与统一的展示在康百万庄园建群中,对于各个院落中的单体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建筑的个性及装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通过各个单体建筑装饰的造型就能看出各单体建筑间的造型差别,装饰形式的形态、颜色、材质等都有对比。但这些装饰形式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与主人的精神祈求都是寓意统一的;同时,在建筑装饰造型上也会有微小变化,如屋顶的曲线,屋身的侧脚、生起,构件端部的装饰,特别是各种装饰构件表现在建筑上时,都是表现方式既对称而内容又有所不同。2.比例与尺度的控制比例是指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得到适宜的比例的。比例之美也是在尺度中产生的,尺度就是标准与规范,其中也包含了事物本身特征美的规律。而人体本身的尺寸就是衡量其他事物比例美感的基本尺度和内在因素。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改变比例的方法创造出特别的艺术效果。3.韵律与节奏的和谐在康百万庄园建筑庭院的装饰及建筑本身的装饰上,我们不难发现建筑空间的序列性与空间之间有门间隔出的节奏感。从建筑外部空间到建筑室内,起到空间转合的巷道,起到屏障作用院门、落地罩,使空间传达出抑扬顿挫、虚实相间的空间感受。每个院落中单体建筑的形式、建筑上装饰的形式都是整齐划一,变化幅度不大,以达到节奏感的要求。例如,康百万建筑群中各院之间院门装饰形式只作细节调整,使整个院落空间在过渡时空间开放性极强,但同时保留了私密性的功能需要。

(二)装饰形式多样、装饰寓意统一庄园内建筑装饰题材丰富,有动物、植物、人物、戏曲故事、历史传说等等。如梅兰竹菊等植物类的,福禄寿喜、明暗八仙等各种历史故事类和花鸟鱼虫类的,还有“麒麟送子”、“双狮舞绳”等鸟兽神话类等。丰富多样的装饰纹样配以巧妙的施工技法使得建筑充满了亲切的人情味和浓郁的地域文化。多样的装饰形式都寓意着“福、寿、康、安”的美好祝愿。中国人从古至今,对“福”的祈求一直是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此,福神也应运而生,如道教中的“天官、地宫和水宫”的道义,追求“天官赐福”、“福星高照”、“五福临门”。特别是对于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原地带,“福”成为当地居民最直接也是最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祈福形式。

二、城市地域建筑更新的指导思想

城市建设应以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为根本,以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协调发展为基本准则。在具体的保护过程和实践中,应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保护应是多层次的,应在对保护对象的属性、位置、价值、周边状况等详细调查和分析基础之上采用重点保护,或一般保护,或风貌协调保护,或保留片断……等方式。保护并不同于简单被动的保存,通过保护不仅仅是使旧的东西留存下来,更重要的是要注入新的生命,使之具有活力,从而让其周围的都市环境、居民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按历史应有的轨迹延续下去。为了使新旧建筑协调共生,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除了对新建建筑的密度、容积率、退线等指标进行规定外,需要对新建建筑进行布局、体量、色彩甚至用材等方面的控制。根据新建建筑的性质、位置、周围历史建筑分布状况等的不同,控制的严格程度也应不同。对新建筑的控制不是为了限制新的建设,而是对新的建设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得新建筑以合理的形态融入城市环境,达到与原有建筑或历史遗产的协调。

三、城市地域建筑更新的措施

建设城镇化地域建筑将成为局部区域的地标,能够更好地突出其城市特色。在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主要有以下措施。1.整体性保护。应综合考虑城区街道、胡同、地块、院落、建筑等各个层次的保护问题,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空间肌理的关系问题,坚持风貌保护的整体性。2.动态化保护。应坚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保护与更新,克服静态的形而上学的保护与更新观念,应充分考虑保护建筑和地段的生活延续和功能利用问题。3.注重“居民参与”。应通过政府导引、政府投入、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让传统风貌的保护成为每一居民的自觉行动。4.因地制宜保护。应充分考虑现状条件,采取合理的保护与控制结构。5.进行“小地块”划分。应使地块划分“微型化”,更新改造规模“微型化”,更新控制“微型化”。6.贯彻可持续发展。应坚持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改善市政条件、提高绿化率,控制建筑密度,优化街区环境,从而增强老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中原地域建筑的具体设计实践

(一)土坯等乡土材料的现代化应用中原地区的建筑讲究因地制宜、因材致用,这也是我国民居建筑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因之一。而现代城市建筑选择建筑材料时经济因素也是比较主要的,选择物美价廉,施工方便的材料是现在建筑装饰设计中也要遵循的原则。河南地区,处于黄河中下游,黄土土质良好,有利于我们使用土坯和砖瓦等建筑或建筑装饰材料。土坯结实耐用,容易维护,大都可以使用百年以上,而且生态环保,这些都是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装饰材料无法达到的。通过对康百万庄园建筑装饰形式特色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建筑材料方面主要有石材、木材、砖瓦及土等构成,利用这些简单的乡土的建筑材料,对建筑的建造同样获得了良好的艺术表现效果。因此,建筑的最终效果好坏不完全取决于建筑材料价格的高低,而在于如何运用和使用这些乡土材料,构成怎样的建筑形式,以及材料之间的相互搭配和使用等,这对现代民居建筑设计种材料的选择上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在康百万庄园的建筑群中,大部分建筑都是百年以上的建筑,建筑上的构建装饰形式也都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装饰,在这里能够保存之今的建筑大都是优等的建筑形式,使用“砖包边,坯填心”的建筑外墙,使建筑具有的结构大部分都完好无损,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良好建筑装饰的空间。当我们在庄园建群中游览你会发现,土坯墙式的廉价的建筑装饰材料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建造及装饰构件的完美。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利用传统的构建技法,加上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把最原始的、最生态的、最普遍的装饰材料用到现代新型乡土建筑中,对探求现代居住建筑装饰形式设计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启示的作用。

(二)院落等过渡空间的巧妙设计在建筑空间形式的利用方面式的中国古代哲学根源是“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中国的人文精神讲究人与自然合谐共生,因此传统民居可以与自然建立起一种较为平衡的关系。传统民居无论在选址还是营建时都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营造均为依势而建,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对能源进行循环利用,这些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来。相辅相成的院落空间很好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净化空气等问题。处在庭院之中,人们不仅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同时还能拥有感悟“天人合一”的怡然。此外,传统民居始终是以功能性与经济性为原则的,对自然资源的巧妙使用以及对能源的利用也是较为环保的。

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04401

1 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质量低,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土地管理法》在确立占补平衡制度时,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占补平衡必须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不少开发整理项目为了使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以满足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审批的需要,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往往只停留在几个简单的数字上,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开发出的耕地质量较差,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甚至一边开发整理一边抛荒。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而且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开发资金的浪费。

(2)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过程中以牺牲长远的整体利益来换取近期的局部利益。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一些地方急功近利,追求当年开荒、当年收益而不顾被开发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和土质水文环境,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这边退耕还林,那边毁林开荒;这里退耕种草,那里毁果园开发的怪现象,或者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只重视田块的方整,而忽视对河流、丘陵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其结果是短期得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域环境的恶化将逐步显现,致使所开发的土地再一次荒芜。

(3)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

(4)开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应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目前,政府的投资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政府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地开垦费、农业重点发展基金等等。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包揽土地开发整理所需的资金。

2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1)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2)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土地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为了真正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资产,使农村土地由潜在的社会财富升华为统筹城乡发展。

一、农村土地问题的原因及寻求解决的途径

当前,与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的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资产无法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这既使继续务农的农村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也给转向务工、务商的新城市居民安家立业增加了困难。

(一)农村单户经营规模小,经营所得少。虽然一些农民成为城市居民,但他们让出的土地再次被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分,土地规模经营依然小,土地零碎,流转价值低。可寻求的解决途径:通过稳定土地产权关系,消除产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积极促进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适当集中在具有生产优势的农民手中。

(二)土地经营模式呈现较强的封闭性。农民、土地、经济福利和政治权利被紧紧捆绑一起,集体外部人很难进入其中,土地资源配置效益低。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开放土地经营模式,减轻甚至解除特殊福利、政治权利和身份对土地的依附,使土地作为生产资源进行市场最优配置并作为生活保障。

(三)农业技术水平低,农产品质低价低。青壮年农民普遍外出打工,留守的劳动力难以承担生产技术的任务。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培养现代农业经营人才,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对农业生产者设立技术准入“门槛”。

(四)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农民人均产值低、拥有城市居民所没有的土地和宅基地作为生活保障。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鼓励农民集中居住在小城镇,加快发展二、三产业。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质量低,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土地管理法》在确立占补平衡制度时,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占补平衡必须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不少开发整理项目为了使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以满足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审批的需要,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往往只停留在几个简单的数字上,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开发出的耕地质量较差,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甚至一边开发整理一边抛荒。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而且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开发资金的浪费。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过程中以牺牲长远的整体利益来换取近期的局部利益。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一些地方急功近利,追求当年开荒、当年收益而不顾被开发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和土质水文环境,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这边退耕还林,那边毁林开荒;这里退耕种草,那里毁果园开发的怪现象,或者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只重视田块的方整,而忽视对河流、丘陵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其结果是短期得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域环境的恶化将逐步显现,致使所开发的土地再一次荒芜。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

(四)开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应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目前,政府的投资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政府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地开垦费、农业重点发展基金等等。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包揽土地开发整理所需的资金。

三、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二)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三)土地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要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政府投资外,必须拓宽渠道。从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高效的、市场化的筹资机制。从投资主体多元化看,筹资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问题。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整理的后续产业有非常好的效益和非常高的回报,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中社会性投资必须体现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整理体现政府行为的性质,兼顾市场选择,要从中找到政府行为和市场选择的结合点。政府的目的是增地,企业的目的是增效,个人的目的是增收,尽管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但都以土地为对象,这就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结合点。要围绕这个结合点,建立良性机制,政府投资体现公益性,企业、个人投资体现有偿性。

(四)尽快建立土地管理专业技术队伍的资质准入制度。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多为新手,素质不高,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对其从业人员也需进行执业资格认定。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另外,还需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和管理队伍,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五)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提供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一是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和宅基地有偿收归国家所有,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归属于个人,有效期不受时间限制,可依法自由交易。农民仅代表一种职业,与户口不再有直接关系。二是政府给予放弃土地的农民和集体以高出一般水平的经济补偿,并为农民提供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优厚待遇。三是政府出面调整农业用地,使每一块待出售土地都具有一定规模。四是对新的农业生产者设立技术准入“门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五是积极支持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水平。六是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制度,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七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业对二、三产业的带动力。八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小城镇行政管理机制。

(六)着力推进土地利用及耕地保护制度改革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资源为目标,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田保护面积达到国家规定指标,探索、建立和完善既有利于保护耕地,又有利于切实保障高效服务、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首先,探索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一是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安排建设用地的数量、空间和开发利用时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二是创新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年度用地计划,按照土地用途管制要求,探索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非建设用地只征不转的适用范围。积极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三是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强化监督管理,改革完善集体土地收益分配监管制度和非公益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融资模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多种方式依法合规流转,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杖益。四是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步细化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措施,严格执行供地标准,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科学制定完善不同地区工业用地地价标准。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优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布局,创新农民进城后宅基地及其住房管理方式。五是编制国土规划。以此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建设规划以及各项规划在国土资源利用和国土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基本依据。严格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等,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制度和重点地区土地利用规划滚动修改机制。

篇5

关键词城市信息化;信息素养;读者教育

1引言

城市信息化是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在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和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根据国家信息化规定的要求,城市信息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2)城市的信息技术得到开发和普及;(3)城市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4)城市信息服务体系高度完善和健全;(5)城市信息教育,尤其是信息高级人才的培养及信息应用的普及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6)城市的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科学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技术得到充分的重视。可见,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而人既是信息的利用者又是信息的开发者,因此,人的信息素养是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市民的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以广西柳州市的信息化建设为例,从市民信息素养的调查情况出发,探讨如何发挥图书馆在提高市民信息素养、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给予与柳州市有相似性的西部地区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2柳州市信息化建设概况

柳州市地处祖国的西部、广西的中部,辖区面积5307平方千米,总人口183万,是广西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基地,是全国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和全国八个“科技兴市”试点城市之一。2001年又被确定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并于2002年初步完成了“十五”信息化规划,制订了《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定》《柳州市管网建设管理规定》等政策法规;信息化项目的策划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初步完成了柳州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总体建设框架、柳州市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城市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和“数字化柳州”信息工程四个信息化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十五”期末,上网人数已经达到30万,市区上网普及率达到30%。因此,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已经有了较大的规模,为推进城市的整体信息化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3柳州市市民信息素养的调查

有关信息素养的定义很多,被人们引用最多的是1992年,Burnhein,Robert在《信息素养——一种核心能力》一文中指出的:“要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包括对信息的认识和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能力包括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创造信息、交流信息等各种能力,信息能力依赖于信息技术水平和检索策略的高低;信息道德是懂得与信息相关的法律道德。在本文中,我们对市民信息素养的调查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

3.1调查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取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调查方法。由于市民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不同,因此他们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为此,我们从这三个方面设计了10个相关问题,基本能反映市民信息素养的情况。调查问卷是在柳州市4个城区随机进行,当场发放、当场回收,而个别访谈是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同时,随机进行。由于18岁以上的市民开始对城市信息化有明显的影响,所以调查年龄限定在18岁以上。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收回有效答卷157份。

3.2调查对象概况

年龄:18-25岁有68人,26-35岁有47人,36-49岁有29人,50-59岁有9人,60岁以上有4人。

职业:大专以上的在校学生49人,占31%;在职人员68人,占44%;其他40人,占25%。

说明:在被调查市民中,以年龄为18-45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市民居多,在职市民与个体户市民比例适中,调查到的老年人偏少。因此,被调查者的年龄、学历与柳州市市民的整体情况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调查得到的结果略高于柳州市市民信息素养的实际水平。

3.3调查结果

3.4结果分析

3.4.1市民信息意识不强。从调查结果看出,虽然绝大多数的市民从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途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信息,但超过一半的市民对信息的概念只知道一点,而近三分之一的市民居然不清楚信息是什么。这说明柳州市民的信息意识普遍不高,尤其是年龄大的市民的信息意识更差。在调查中,年龄大的市民调查起来比较困难,许多人都不愿配合,这恰恰说明年龄大的市民的信息意识淡薄。个案访谈中,当被问及“你对信息素养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如何的呢?比如说,你是否知道信息素养包括哪些内容”时,不少市民表示连“信息”一词都不了解,更加不用说“信息素养”了。表示知道一点的大部分是大学生这个群体,其他调查者表示不懂或处于模糊状态。这说明市民对于信息素养内容的了解微乎其微。

3.4.2市民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近一半的市民不能有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获取信息的途径方面,大多数市民主要通过报纸、电视获取新信息,只有少数通过网络获取新信息。个案访谈中当问及“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很缺乏多方面的信息,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处获取”时,很多市民表示确实这样,有时候想了解某方面的信息,特别是一些急需的信息都不知道从何处获取。有上网条件的市民想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但是不知道如何查找,对于搜索工具极其陌生;而无上网条件的市民只能从书刊、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上去获取,但往往不能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这说明柳州市民的信息技术、信息素质的培训和辅导、特别是信息检索与利用教育方面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市民仍然使用传统方式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4.3柳州市的信息基础设施较好,市民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强。调查的数据表明:柳州市有4/5的市民能接触到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鉴于我们的调查范围较小,这个数据与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偏差,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柳州市的计算机普及率较高,网络环境较完善。同时调查数据也说明柳州市有2/3以上的市民利用计算机的能力不强,尤其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差。一半的市民具备信息的甄别能力,对于获取的信息,能够进行筛选,去伪存真。调查数据显示,市民利用信息的能力比获取信息的能力强,只要能获得信息,大部分人能很好地利用。

3.4.4市民的信息素养与知识水平成正比。调查结果证实:市民信息素养与知识水平有很大关系,在被调查的8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市民中,其信息素养明显高于其他人,这也证明了一个人的信息素养与其的知识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知识水平越高,信息素养越强,知识水平和信息素养水平成正比关系。

3.4.5市民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大多数市民没意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缺乏终身学习的思想,不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根据柳州市公共图书馆有关统计数字和工作人员的经验估算,虽然近年来图书馆读者的到馆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但主要是大学生使用图书馆的比率增多,而普通读者的到馆率仍然低得很。

3.4.6市民信息道德观较强。调查结果显示柳州市民的信息道德较强。与此同时,访谈中,对于“您认为网络提供的信息或者说通过网络来获取的信息可靠吗?还是别的途径更可靠呢?”此类问题,很多市民认为网络信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诸如网络黑客、黄色信息等都有碍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即便如此,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快、便捷等特点,人们还是更愿意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资源。但是,很多市民也表示了他们的愿望,就是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网络安全监督和管理,使市民获取的信息能够可靠、准确,这也说明了市民的信息道德观较强。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时,大多数市民能够以社会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但仍希望出台相关的法律道德标准。

4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发挥图书馆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由于市民既是城市信息化的主要受益者,更是城市信息化的主要建设者,因此,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对促进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图书馆应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4.1提高在校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是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像柳州这样的城市,由于高校比较少,而柳州又是广西的工业重镇,柳州市高校中相当多毕业生就在柳州就业,因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对提高市民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比一般市民的信息素养较高,但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差,图书馆应重点抓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形式,如:(1)加强高校中“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2)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系列专题讲座;(3)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各种在线培训;(4)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结合所学专业,主动获取信息,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4.2提高社会市民的信息素养

社会市民是城市的最大群体,因而提高社会市民的信息素养,对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柳州市社会市民的信息素养较低,信息意识、信息的获取及处理能力都亟待提高。相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社会市民的信息素养教育范围更为广泛。由于社会市民面广、流动性大,难以相对固定,信息素养教育难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手段,因此从事社会市民信息素养教育难度很大。如何确定符合社会市民特征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是图书馆进行社会市民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问题。

4.2.1根据读者特征,确定进行社会市民信息素养教育的施教内容。根据社会市民的特征,图书馆可将社会市民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初次到馆的读者,对这部分读者进行图书馆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涉及图书馆的布局、馆藏和服务介绍、联机目录使用等。第二层次是经常到馆的读者,培训内容涉及网络搜索工具(如GoOGLE、百度)、网络资源导航、文献传递服务、馆际互借、各种专业数据库的检索利用等。第三层次是研究型读者,培训内容涉及学术信息的检索、评价,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各种科研立项、课题咨询等。

4.2.2采用多种手段提高社会市民信息素养。为市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市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应结合信息咨询服务,成立专门的信息素养培训中心,并根据社会读者的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年龄大小、知识结构、信息需求、信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社会市民的信息素养教育。如:将本馆服务项目、开放时间、规章制度、部门设置及馆藏资源布局、图书馆基础知识、基本的检索工具等内容制作成读者教育演示文稿,进行用户教育。演示文稿既可用于不定期的读者培训,亦可放在网上供读者自行浏览,或配上解说词和音乐在图书馆大厅的大屏幕上反复播放,供读者随时观看。也可以给市民免费提供利用图书馆的小册子,分发“怎样查找图书”“期刊分类表”“图书基本大类表”等专题宣传品;印制图书馆用户手册,普及网络入门知识,提供主要搜索引擎和著名站点的网址,提供网络信息查寻工具和获取渠道,帮助初涉网络者学习检索方法。同时要切实做好导读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如:现场咨询、E-mail咨询、实时在线咨询等)解答市民读者的咨询问题。另外,根据市民的不同特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指导他们掌握查找与利用文献信息的技能和技巧,提高运用信息的能力和调研能力。

篇6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文化 和谐校园 建设 创新

1.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

1.1图书馆文化的概念。

图书馆文化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文化,又为发展文化服务,并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所特有的文化。图书馆文化体现一个图书馆的馆风、馆貌和管理状况。良好的图书馆文化,会对馆员和读者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规范力和约束力,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能够营造出积极、和谐、上进的工作氛围,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1.2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的意义。

图书馆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且特殊的资源体,图书馆文化建设得如何,关系到图书馆的社会地位、社会形象,乃至整个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服务手段及服务内容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正在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为了迎接这种挑战,高校图书馆必须应时而变,在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进程的同时,更需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与创新,以提高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促进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2.和谐校园的内涵

2.1和谐校园的概念。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相长、自然与人文相融、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效应。

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办学思想与办学实践的统一,实现人文环境的和谐;推进依法治校与科学管理相统一,实现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和谐;推进宣传思想工作与校园文化相统一,实现校园文化的和谐。

2.2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

大学校园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园地,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应该看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和谐校园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给广大师生提供了积极健康、创新开拓的育才环境,更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高校应该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全面育人。高校建设和谐校园,不仅能为自身改革、发展、稳定奠定牢固的基础,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而且能为社会和谐作出积极的贡献。

3.高校图书馆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

没有文化的学校是没有灵魂的学校,也是没有品位的学校,而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对高校的整体发展起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图书馆是文化的象征,是进行文明教育的重要窗口。高校图书馆可用和谐的文化培育学生,丰富学生的精神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学生的重要价值取向,使高校图书馆的和谐文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3.1图书馆是传播信息的中心,汇聚知识的宝库。

图书馆是广大师生接受社会文化教育、学习文化知识的课堂。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深入宣传先进文化,改变读者的知识结构,提高师生的知识水平,使师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学习新知识;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享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陶冶情操,升华精神,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2优良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图书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反映。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的重点。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是他们洞察社会,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能力,获取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的“第二课堂”。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3.3图书馆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是大学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场所,是校园的一个重要公共社区。大学图书馆担当着大学生文化中心的角色,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作用重大。现代资讯空间里,电视、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媒介对图书馆构成了挑战。相对于新型媒介,图书馆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共空间,在传播信息的时候,能够将众人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实时实地的集合式阅读场所,形成一种读者之间及读者与书籍、与管理员、与场所之间的“场效应”,一种开放、自由、多元化的独特的文化气息。

3.4图书馆是开展精神生活、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作支撑,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建设和不断积累的精神文明作为智力支持。图书馆文化丰富深厚,大量中外各家的言论、思想和观点在这里得到汇聚、展示和延续。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这块文化基地宣传先进文化,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成果,对学生人生观的塑造,品德的熔铸,情操的熏陶起重大的作用。

4.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4.1提高馆员素质,建设充满活力的图书馆文化,服务和谐校园。

图书馆要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推动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促进校园和谐。图书馆可通过以下方法提高馆员素质。第一,开展专题辅导,提升职工的政治素质。图书馆要紧密围绕图书馆的中心工作,大力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形势报告会和专题讲座,确保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获得不断提升。第二,开创业务学讲,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图书馆要始终重视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积极为职工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开展与工作相关的主题讲座。通过开展业务学讲活动,提高图书馆职工的业务素质,开阔职工的视野,丰富职工的知识,增强职工学习业务、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鼓励终身学习,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图书馆要积极鼓励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注重对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增强职工的学习意识。第四,开展科研活动,提高职工的科研能力。图书馆要多鼓励员工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多,多申报课题,多形式、多途径提高图书馆职工的科研能力。

4.2加强馆内建设,营造素质育人的文化氛围,服务和谐校园。

图书馆可通过加强馆内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服务于和谐校园。第一,建设开放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开放,以学习中外先进文化,获取多方丰富的养料,也可以有选择地吸取未来文化,为高校学生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第二,充分发挥馆内资源的优势,建立健康有序的阅读环境。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期刊的工作中,在促进教学需要的同时,购进较多数量、较高层次的科普读物,馆内的宣传栏和新书推荐需要及时向学生做好新书介绍,还可有意识地采购介绍科学家发明创造方法的图书和介绍国内外发明成果创造的期刊,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地阅读优质书刊,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第三,创建良好的借阅环境。图书馆要重视优美整洁的环境建设,要让学生明确净化环境人人有责,自觉养成保持良好学习氛围的习惯。同时可在馆内张贴名人警句,教育他们遵守图书馆的纪律,文明借阅,爱护馆内书籍,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提高个人的行为素质。

4.3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服务和谐校园。

图书馆对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所涉及的面较广,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与计算机基础、多媒体知识、文献检索知识等。在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培养中,应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对于刚进校的学生,应介绍本校图书馆概况,开设基础性讲座,如光盘检索技术、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培训,传授简要的基础知识、信息知识。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传授详尽的计算机情报和文献检索知识。除此之外,图书馆可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信息搜集评比会,多方指导学生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树立信息素质理念,自觉接受信息素质教育。

4.4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促进校园和谐。

图书馆可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校园和谐。首先,通过思想政治学习、专业知识培训等活动,改善和提升职工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塑造职工良好的精神面貌,让职工时刻牢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理念。其次,图书馆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发挥图书馆自身优势,为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服务文化的辐射力、陶冶力、推动力,不断提升服务的品位。读者在优质服务中得到感染、愉悦和满足,图书馆在优质服务中健康持续发展。最后,图书馆要积极开展网络化信息服务。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全面规划,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通过网络的建立,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各图书馆信息快捷、及时传递。从而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校园和谐。

5.总结与展望

总之,图书馆是文化集中传播的地方,是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以其巨大的教育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处在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沿,既与校园文化相适应,同时又处在自身不断发展变化中,它以创造新时代的文化,推动和谐校园的发展。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的文化需要也在不断变化。只有与时俱进、坚持创新,才能永葆图书馆文化的先进性,在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凤英.图书馆文化的结构与功能[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2):73-75.

[2]滕聿峰.图书馆的先进文化建设初探[J].图书馆杂志,2005(6):21-22.

[3]李光焰.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图书馆的改革思路[J].现代情报,2004(5):26-30.

[4]王应宽.高校图书馆在营造校园先进文化方面的作用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4(4):3-6.

[5]唐晔.浅议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42-43.

篇7

关键词:文化信息; 资源共享; 图书馆;

信息技术带动了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程逐步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掌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概念与对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影响并加强应用,才能将该项建设工程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程概念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是以网络作为基础的,来实现的一种文化信息资源的分享的一个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没有任何的限制性的因素,只要你会使用计算机,你就可以把你所收集到的文化信息或者是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知识或者是在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等,在网络上面来跟大家一起进行资源的分享。从而实现一种在网络平台上面的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各种科目的教科书的资源,在各个领域当中最前沿的专业的文献,各种文本模板等等。一个人的知识量是微小的,但是当大家把这些微小的知识量都汇集到了一起的时候,它就变得非常的庞大了,庞大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就是为了形成一个强大的知识网路体系,从而来更好地为人民来服务。

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程对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影响

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目的在于对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研究机构等,现有的所有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网络文化信息资源系统[1]。提高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整体的优势,从而让院校的学生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快捷。关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对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影响,主要囊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共享网络信息资源,节约了社会资源

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这些年来新型高等学校,其发展的程度非常值得大家的肯定,但是众所周知图书馆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很难在短时间内贮藏大量的文化信息资源,而文化信息的资源的共享可以将信息共享在网络上,使图书馆里没有的或者一些不可能收集到的珍贵文献的查阅成为可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程度高了,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来了解和学习专业的知识,从而变相的节约了社会资源。

2.加快了信息传播效率,方便学生应用

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使的信息的传递更加的迅速了,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只有对技术了解的全面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更大的贡献出自己的能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能够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和学习到专业性的知识,共享后的信息更加的方便学生查询和使用。

3.适应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吸收知识

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的越好,越可以改变当前环境下图书馆以书本为主的传统的模式,让学生更多的通过视频和音频来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既丰富了学生原本比较枯燥的学习过程,又能很好的帮助学生们消化和吸收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知识[2]。

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在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应用

图书馆是一个汇集知识的地方,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图书馆中应用就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举措。

1.在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原则

1.1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树立自己学院特色

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文的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是为了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才实施的应用,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中的网络上的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的建设应该从学生的视角来建设,怎样能够使得学生对文化信息资源的查询更加的简单和便捷,怎样能够使得院校中图书馆中的馆存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这些都是首要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建设中还是以尊重科学、树立自己学院特色为原则。网络上的信息都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尊重科学作为前提,在职业技术学院我们要根据学院的各个专业来进行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突出学院的特点。在整个系统的整合中重点详细的对学院中与各个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资源进行单独的整理,方便学院中学生的查阅,在专业学习上面给学生们提供更大的帮助。从而使我院的图书馆形成不同于其他图书馆而具有自己的独有的特色。

1.2维护知识产权,以各校之间资源共享、互帮互助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我们对文化知识资源的尊重,我们在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在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应用中一定要注重对文化知识产权的维护工作。

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关键就是在共享上面。共享就需要各个院校之间的合作才能完成。每个学院的图书馆的文化信息的储量和类别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要以各校之间资源共享、互帮互助为一个重要的原则。

2.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1各院校信息资源有所保留,要加强信息共享建设

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实现是需要通过各个院校之间的努力合作来实现的[3]。但是有许多的高校的思想观念还是比较陈旧,对于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还是有所保留的,只是对于部分的文化信息进行共享,这样一来就无法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也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网络。我们的图书馆应该加强和各个高校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更好的来实现各个院校之间的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

2.2管理和运行机制匮乏,要加强管理监督

我们职业院校的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工作分为很多的部分,各个部门大家各自都分管一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缺少沟通和统一的管理,院校图书馆中各部门的团队意识不是很强烈。我们院校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的,图书馆的行为受行政约束,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只是一味的强调无私的奉献,而缺少相关的奖励和表扬,无法充分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院校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文化信息的质量的问题也缺乏良好的监督。所以应该在管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注,统筹管理,适当的奖励,注意信息的筛选。

此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需要各个行业、各个学校之间协作来完成的。但是目前大家大部分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文化信息共享都是比较随性的,不受任何的制约,知识产权的概念也比较的模糊。所以,相关部分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来进行管理规范。

2.3信息技术落后,要加强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需要集结大家的力量才能够实现的。但是各个图书馆的技术水平又都参差不齐,这样就导致很多资料的更新不够及时,系统不够完善等都会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阻碍。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程方面的技术的更新,使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紧跟时代的步伐[4]。

我们应该学习一些先进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技术,招聘一些专业的技术人才。然后对于我院图书馆中存有的图书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一种电子图书馆的形式。接着应该尽可能多的联系能够合作的各个院校和一些能够提供一些文化信息资源的单位,共同合作来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最后要定期对我们院校图书馆系统中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更新,不断的增加新的技术支持,与各个部门保持联系实现持续的资源共享,来确保我们的学生们能获取最新的学术方面的知识。

2.4资金与人才的缺少,要加大资金投入与猜猜引进

资金的短缺对于各大院校的图书馆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虽然在职业技术学院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能够节约一定的资源采集的费用,但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联合编目、现代通信技术、联机网络、建立协调机构、更新更趋完备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等都需要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应该找到长久的资金来源来维持图书馆的正常的、高效的运转。

人才是先进技术的保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程在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应用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性的人才[5]。在图书馆工作的原来的员工已经习惯了以前的工作模式,接受新的技术系统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就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进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和维护的工作,而现在学院中却缺少这样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尽快的引进先进的技术人员来帮助我们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早日走上正轨。

结语:

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是文化知识积淀的地方,在我们的学校中,图书馆就像是人体的心脏一样的存在。所以所图书馆的建设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在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中的应用会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更加有利于各个院校之间的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知识网络中涵盖的专业面也更加的全面了。虽然在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一定会越来越完善,使得我院的图书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新鹤.国内外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9(01):33

[2]马启花.基于图书馆2.0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现代情报.2009(10):37-40

[3]韩亭,董泗利.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与策略[J]. 现代情报.2008(05):9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新农村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176-0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已显得较为滞后。中央提出社会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建设。而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源泉,传承和革新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董靖保、王尚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由中国长期社会历史沿袭而形成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物质与精神文化现象的总和,其中大部分以传统自然经济为基础,本质上是一种小农意识的反映,其核心以追求伦理道德为基本出发点,具有典型的封闭求同、消极迷信色彩。表现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血缘文化。”[1]单霁翔认为:“传统文化产生于历史过程,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传统文化形成于民族传承,带有独特的民族色彩;传统文化成长与当地环境,带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因此传统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表现得最为鲜明”[2]赵东海、梁伟在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时认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面来加以概述。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工艺美术文化、喜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从伦理价值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谋略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卓越的品格和精神,素塑造了的民族独特性格,有其丰富的内涵,绵延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生存方式、思维习惯、理想追求等,承载的民族历史的思考和人文精神,蕴含着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多元文化的冲击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1.多元文化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农村人口私人空间的拓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现城市,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的文化观念逐渐进入农村,冲击着传统的农村文化观念。进程务工人员在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受物质基础和原有思想局限性的影响,在对城市文化的吸收和模仿中,大量的庸俗文化也充斥其中,城市的邻里疏离、人情淡薄等“城市文明症”也伴随其行。而在接受和模式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中,乡村文化中的淳朴和精华也逐渐疏离。因此,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生存空间里,农村的文化生活长期处在原有乡村文明和现有城市文明的摇摆空间里。

随着经济的转型,西方文化的渗入和扩散,农民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被改造的命运,物欲和功力逐渐彰显,“道德失范”被越来越多地关注。

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洗礼、信息化的到来、现代文明冲击,这些影响渗透到农村社会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向新农村文化价值观念转型的过程中,多元文化的冲击,农村的文化价值取向面临着多元和混杂的局面。

2.乡土文化传统的淡薄

华夏文明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乡土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各具地域特色。有二人转、海南的琼剧、花腰鼓等民间的传统文艺表演,有三月街、泼水节、火把节等民族传统的节日,有剪纸、泥塑、绘画等民间传统工艺,这些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节日等是丰富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是乡村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生态。但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这些众多的民间工艺、民俗等乡土文化传统被淡化了,尤其是年轻一代纷纷走进霓虹闪烁的现代城市,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对这些乡土文化传统缺乏热情,逐渐失去了认同感,随着时代的变迁,甚至传统的“春节” 、“中秋节”、“端午”等节日,也缺少了那份“味”,找不到当年的感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村落的改造,新的建筑的出现普遍缺少地方文化的内涵,彰显不了地域特色,在现代化的改造中,实现了钢筋混凝土统一,也失去了建筑的人文地域特色。

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演艺等,随着旅游的发展,在商品化的过程中,经过市场化的改造,出现了变异,丧失了特色和个性。

3.文化建设内涵空间狭小

篇9

关键词:精准脱贫;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在精准扶贫方面,文化扶贫是“主力”,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文化扶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2月9日,文化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使涵盖839个县的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这关系著数千万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公共利益,有利于如期、保质保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基层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一、石柱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薄弱与重复建设问题并存

首先由于石柱县属于秦巴山区、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起点低、欠账多,基础薄弱。目前,虽然各乡镇文化服务的阵地建设有所成果,很多乡镇都设有农家书屋,但对数字服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数字资源提供能力和远程服务能力都很薄弱。其次,由于投入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造成设施闲置浪费严重,比如,一些乡镇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等文化惠民项目分散建设、功能交叉、项目资金、建设用地、设施布局、运行管理、人员配置、服务提供互不衔接,部分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存在长期闲置、无效“空转”的现象。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容与需求不匹配

以往各村级文化室及其他已有的文化服务基本上都是政府配送的,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大水漫灌,配送的内容带有政府的意志,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有所出入。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农村书屋的书刊,所藏书的结构和数量都一致,真正能够吸引老百姓目光并且能够看懂的书籍极少,一些书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文化水平,根本就没法看懂,这些书纯属摆设。

(三)人才是短板,尤其是乡土人才匮乏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规模小、人员少、业务能力弱,这是一直困扰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短板。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如果基础设施有了,文化资源有了,但没有人管理,一切等于零,所以人才是关键。目前,各乡镇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面临两难的困境,一方面,由于经济落后,条件艰苦,家庭等各个因素的影响,能够给农村老百姓文化生活带来活力的外部人才不愿意来,来了也靠不住、留不下。另一方面,农村本土人才水平普遍较低,只有高中、中专甚至初中水平,有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只是凭多年的经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方协调的扶贫工作机制

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齐多方之力、汇多方之智、集多方之资。一、整合资源、统筹利用。《纲要》明确指出,要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采用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在基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建设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二、坚持行业互补、上下联动,与旅游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协同实施文化产业扶贫、文化人才扶贫、文化创业扶贫等工程。

(二)精准识别,根据需求提供服务

先是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的作用,为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一张精准的文化资源需求清单。接下来就根据需求清单来提供服务,比如,针对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文化公共服务的总量不足,种类少,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可把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纳入重点保障的特殊群体,提供专门的公共文化五福保障措施,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备儿童康乐设施,增加儿童课外读物,为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之间提供视频沟通等便利。

(三)大力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

出于现实的考虑,破解人才短板,关键在“造血”,盘活乡土文化人才。《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乡土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新传承人,大力营造有利于乡土人才成长的环境。一、充分发挥当地各类能人(农村企业家、乡镇干部、乡村教师、在校大学生、回家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的作用,鼓励兴办文化小微企业、工作室等市场主体,发展特色手工艺品、传统文化展示表演和乡村文化旅游,将文化育民、文化乐民与文化富民相结合,走出一条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扶贫的特色之路。二、邀请市级专业文化团体和文化馆专业人员,对乡土人才进行辅导培训、以老带新、委托培训,提高本土人才的文化素养。三、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着力艺术精准扶贫,鼓励市群众艺术馆组织文化志愿者赴各农村学校开展公益性艺术课程培训。

篇10

困境中自省,根雕活动成为“星星之火”

2009年,彭水县全县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深处大山之中的三义乡中心校和众多的山区学校一样,在思考文化建设时,不得不面临严峻的现实:教学设备陈旧落后,一半以上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三百多名住校生,放学后无事可做,无目的到处游逛。学校领导班子在充分思考和碰撞之后,终于形成共识:从组建特色课外兴趣小组入手,在发展中寻找学校特色,定位办学目标。

文化生长在土壤里,也就了根。很快学校发现根雕特色活动或许就是一个突破口。

教育不也跟根雕一样吗?不同的个体,通过雕琢,最后形成千般姿态、各有品质。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下,学校提炼出了“根植乡土,雕琢人生”的办学理念,根植乡土是基础,雕琢人生是目标;“雕琢自己,成就人生”的校训、“扎实根基,因材施教”的教风、“寻根究底,立志成才”的学风,形成了系统的根雕文化理念,引领学校前行方向。

前行中自觉,根雕文化丰富文化校园

学校召开了学校文化建设专题会,确立了“用师生根雕作品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根雕文化,实施根雕教育,创办根雕特色学校”的办学思想,成立了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

根雕外塑文化之美。没有根材,老师就利用周末到山上去挖;没有工具,学生们从自己家里带来了斧头、凿子;没有创作经验,主创老师就到根雕厂拜师学艺。一件件根雕艺术品打造出“处处有根雕的影子,件件根雕有特点”的根雕特色校园。

活动推动文化之行。自编校本教材《走在根雕的路上》,开设了根雕课,八岁以上的学生几乎都参与到“根雕创作”中。校刊《寻根》讲述师生创作故事;《根雕作品集》精选师生优秀根雕作品;“根雕”宣传窗,普及宣传根雕知识;红领巾广播站栏目“我与根雕”,讲述孩子与“根雕”故事。根雕创造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收获了久违的成就感,学习兴趣增强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科研强化文化之根。2010年秋,学校成功申报了国家级课题“贫困山区苗族、土家族与汉族混居地美育资源开发与有效美育模式研究”的子课题——“校本课外活动美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开始了根雕文化的开发与利用。现已结题,并被总课题组评为“先进集体”,研究成果荣获一等奖。

发展中自信,根雕教育提升学生素质

伴随着办学理念在师生思想中的逐步认同和深入,学校又贯彻“根出美,雕出品”的育人原则,对学生进行品德养成教育和学习习惯教育,实现从根雕特色到“根雕育人”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