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

篇1

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在弄通弄懂和灵活应用施工组织的基

本原理上下功夫。学习方法应重理解领会,重综合分析,重具体应用,切忌死

记硬背。

关键词:施工组织实践教学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建筑施工组织课,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建筑施工组织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人才。怎样搞好本门课的教学,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建筑施工组织”教学改革的体会。

2 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学场所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已远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高专类教学,利用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仅能将理论知识满堂灌,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动手的需求,重理论轻实践只能像学哑巴英语一样,达不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所以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将教室、校内实洲室、校外实习基地,乃至整个社会都融为一个“大课堂”,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针对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领域广的特点,为了能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设计了“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2.1 “工学结合”的教学标准

首先是制定“工学结合”的教学标准。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分析、讨论,制定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把课程教学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项目导向”的教学内容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罔绕就业岗位,基于实际工程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载体设计七个项目和一个文训的教学内容。

2.3 “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

接受任务一发现问题一学习知识一解决问题一获得技能一完成任务一效果评价。如我们给定一个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让学生到现场进行计划的检查和控制。学生接受任务后,通过实际进度的检查,与计划进度对比,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计划的调整,完成任务,获得技能。

2.4 团队化的实训组织

在课程训练与综合实训中,将学生分成4-8人的项目团队,每个团队选出小组长作为团队负责人,训练由组长确定组内的分工,每次训练的组长要轮换,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接受任务书、分析任务书、讨论,团队按角色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2.5 立体化的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中建立了立体化评价体系,不光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对老师进行评价。采用教师互评、自评、学生评价的方法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综合评价的,强调对学生工作过程的评价,把学生的态度、表现、成果纳入评价指标,从全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使评价结果更能反应学生的文际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搞好本门课教学的重要前提

为什么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搞好本门课教学的重要前提,这是因为课程的性质和建筑施工行业特点,使相当多的学生存在着一些片面认识和糊涂观念。主要表现是:(一)有重结构,重设计,轻施工的倾向。有的学生认为,力学结构和房屋建筑设计,专业性强,在社“会上比较热门。而建筑施工处在基层生产第一线,是一件比较苦和累的工作,个人前途不大。因此,对学习结构和工程设计兴趣较浓,对施工组织则不够重视。(二)由于本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好。因此,有的学生认为,搞建筑施工主要是凭实践经验,只要在现场干上几年,搞上几栋工程,积累一些经验就会了,用不着学很深的理论。所以对学习本门课掉以轻心。(三)由于建筑施工组织课有很强的综合性,各章节在知识体系上不够连惯,不象力学、结构课有较严密的数理推导,如果教师缺乏实际经验,讲课不够生动活泼,也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不起劲来。

综上所述,如果这些片面认识和糊涂观念不很好的解决,本门课的教学将有很大的难

度。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本门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启发引导:

第一,向学生讲清建筑施工组织是研究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诸要素之合理组织的科学。它是把技术和经济相统一,研究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高产出,使工程建设实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效益佳的效果。因此,建筑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各项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它关系到合理使用国家建设投资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从事施工组织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工作能力。建筑施工企业的通才、帅才、人才一般都来自于从事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行家高手,搞建筑施工前途光明。

第二,讲清再好的工程设计施工兰图,要变为工程实体,实现其设计价值,没有施工管

理人员和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都是不可能的。任何轻视和低估建筑施工组织的作用都是错

误的。

第三,结合本地规模大、有影响的施工工程,在实习中发挥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功能使施工体现出有规律、有节奏、均衡、持续、文明的特点,并适时地进行讲解施工组织设计的

作用,使学生热爱建筑施工: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一旦认识到所学课程的专业性质和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动力。就会专心听课,认真看书,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再加上授课教师的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会产生共鸣,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 引导学生在弄通弄懂和灵活应用施工组织基本原理上下功夫

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方面,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已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对施工组织方法的基本原理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用以指导施工实践。但由建筑结构的多样性和现场施工的复杂性、多变性所决定,每个具体的施工对象由于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具体的施工组织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可以说,建筑施工组织的方式方法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模式。因此,建筑施工组织课的教学,应该是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要结合工程实例,引导学生在灵活应用基本原理上下功夫。在学习方法上,应重理解领会,重综合分析,重具体应用,切忌死记硬背。

着重应弄通和掌握哪些基本原理呢?主要有流水施工基本原理;施工方案的确定原则;

网络计划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施工平面图的布置原则等。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教师一定要以

自己的体会,采用形象、直观、比喻的手法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能

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流水;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流水施工为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一种管理形式,就是由固定组织的工人在若干个工作性质相同的施工环境中依次连续地工作的一种施工组织方法。根据施工对象的需要,把专业工人组成若干个专业的或混合的小组,按照规定的顺序在若干个工作性质相同、劳动量大致相等的工作段上,不间断地进行施工的方法。

1 工程施工的常用方法

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依次施工(亦称顺序施工法)、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等组织方式。对于相同的施工对象,当采用不同的作业组织方法时,其效果也各不相同。

1.1 依次施工

依次施工组织方式是将拟建工程项目的整个建造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施工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前一个施工过程(工程)完成后,后一个施工过程(工程)才开始施工;它是一种最基本、最原始的施工组织方式。其特点如下。

1.1.1 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去争取时间,所以工作面有停歇,工期长.

1.1.2 工作队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改进工人的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不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若采用专业工作队施工,则会存在窝工现象。

1.1.3 施工机具及材料的供应无法保待连续和均衡。

1.1.4 单位时间内投人的资源量比较少,有利于资源组织供应。

1.1.5 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当工程规模比较小、施工工作面有限且工期较宽余时,依次施工是适用的,亦是常见的组织方式。

1.2 平行施工

平行施工组织方式是将全部工程项目组织几个相同的工作队,在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上平行安排施工,同时开工,同时完成。其特点如下;

1.2.1充分利用了工作面,争取了时间,因而工期短。

1.2.2它适于组织综合工作队施工,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1.2.3 如采用专业工作队施工,则工作队不能连续作业。

1.2.4 单位时间投人施工的资源量成倍增长,现场临时设施也相应增加。

1.2.5 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复杂,管理费用增加。

平行施工一般适用于工期要求紧迫、大规模建筑群施工及分期分批组织施工的工程任务,同时要求各种资源供应有可靠保证的情况下,才能采用。

1.3 流水施工

流水施工方式是将工程项目的全部建造过程,在工艺上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于个施工段,在竖向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层;然后按照施工过程组建相应的专业工作队(或组),各专业工作队的人数、使用材料和机具基本不变;按规定的施工顺序,依次、连续地投人到各施工层(一般从第一层开始)的第一、第二、第三……施工段上进行施工,并使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尽可能合理地平行搭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其特点是:

1.3.1 充分利用了工作面,争取了时间,所以工期较短,若能合理地平行搭接,将进一步缩短工期。

1.3.2 能实现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改进操作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1.3.3 各工作队能够连续作业,不致产生窝工现象。

1.3.4 单位时间内投人的资源量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的组织供应。

1.3.5 现场易于进行施工组织和管理,为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2 流水施工法的基本原理

流水施工法的基本原理,第一是要求把施工对象合理地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施工段。施工段可以是跨越几个单项工程的同一类别的分部工程,如基础打桩工程;可以是成批的同一类型的单位工程,如若干幢住宅建筑;也可以是单位工程的某一分部分项工作,如砌砖或粉刷。只要采用的工艺相同,工程量相当,就可以按不同工序配备各种专业工人组成固定的小组、施工队、混合施工队,遵照严格的先后顺序,准确的周期,依次由一个施工段转移到另一个施工段,连续地进行有节奏的、相同的作业。第二是要规定适当的流水步距,即两个相邻工段开竣工间隔的时间。当小组、施工队或混合施工队在一个施工段停留的时间等于一个流水步距或为流水步距的整数倍时,施工就可不间断地进行,形成有节奏的、连续的、均衡的流水作业。

3 流水施工分级

根据流水施工组织的范围不同,通常可分为以下四级:

3.1 分项工程流水。分项工程流水又称细部流水,即在一个专业工种内部组织的流水施工。例如,砌砖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流水。分项工程流水是范围最小的流水,在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上,它是一条标有施工段或工作队编号的水平指示线段或斜向指示线段。

3.2 分部工程流水。分部工程流水又称专业流水,是在一个分部工程内部,各分项工程之间组织的流水施工。例如,砖混结构主体工程中砌砖墙、支模板、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工艺之间的流水施工。在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上,它由一组标有施工段或工作队编号的水平指示线段或斜向指示线段来表示。

3.3 单位工程流水。单位工程流水又称综合流水,是在一个单位工程内部,各分部工程之间组织的流水施工。例如,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等之间的流水施工。在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上,它是若干组分部工程的进度指示线段,并由此构成一张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3.4 群体工程流水。群体工程流水又称大流水,它是在若干单位工程之间组织的流水施工,是为完成工业或民用建筑群而组织起来的全场性的综合流水的总和,反在进度计划上是一个项目的施工总进度计划。

4 流水施工作业法的要求重点

4.1 各小组自始至终从事同样的工作,使工人操作专业化,收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机具设备利用率的效果;

4.2 有节奏地连续生产,前一工序在某一段上完成,下一工序紧接着就在那一段上开始,保证工作面不空闲,工序之间不脱节。

5 流水施工法的经济效益

流水施工是在依次施工和平行施工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既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又兼有两者的优点。通过上述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流水施工在工艺划分、时间排列和空间布置上都是一种科学、先进和合理的施工组织方式,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5.1 科学地安排施工进度,并可安排搭接施工.减少了因组织不善而造成的停工、窝工损失,合理地利用了时间和空间,故能有效地缩短工期,尽早竣工,使项目发挥其效益。

5.2 按专业工种建立劳动组织,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改进操作技术和施工机具,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也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降低工程成本,从长远考虑还可减少项目的维修费用。

5.3 由于流水施工具有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使得劳动消耗、物资供应、机械设备利用都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利于发挥管理水平、减少物资损失和施工管理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承建单位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流水施工法在工业生产中,早已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组织施工,在一定期间内材料、机具设备和劳动力的需要量比较均衡,能够有效地缩短单项工程的施工周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由手工操作向大工业生产方式过渡最好的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丁克胜.土木工程施工[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摘要:软土地基公路路堤设计软基计算

东莞镇区联网公路总长207.7km,公路等级一级,设计车速60km/h,双向四车道或双向六车道。包含老路改造加铺沥青路面、老路拓宽、新建道路三部分。按区域划分为5个标段。本文就一标段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进行重点论述。

一、水文地质概况

东莞地处珠三角平原区,地势低平,降雨充沛,河网纵横,地下水位受河水及潮水水位的影响。一标段内主要地表水系为东江及其支流水网,纵横交错。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局部具微承压性。地下水位8月期间稳定水位标高介于0.33~2.43m,随潮汐波动,但年变化幅度不超过2m。

原始地貌单元为海陆混合沉积地貌。建设范围内普遍分布有软土,主要特征是摘要: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系数小。软土工程性质差。

二、非凡路基处理方法

本项目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非凡路基处理方法摘要:

1.垫层法(清淤换填)

本方法用于浅层较软弱地基,即软土深度不超过3米。其基本原理是挖除浅层软土或不良土,换填砂砾,并分层碾压夯实。该方法可以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但是假如换填厚度超过3m,从经济上来说不可取。

2.塑料排水板

本方法用于深厚软弱地基,且填土高度小于2m的路段。其基本原理是在软基表面施加大于或等于设计使用荷载,经施工期预压后,使被加固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软基完成大部分或绝大部分的沉降,预压完成后卸去预压荷载,地基有些回弹,交付使用后地基承受使用荷载再次沉降,但沉降量很小(仅为卸载时的回弹量加剩余沉降量)。达到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孔隙水排出同时,有效应力增加,土中孔隙体积减小,密实度加大,土体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也得到提高。

本项目中采用等载预压。堆载分级施加,荷载施加按设计加载曲线进行。每200~300m设置一个检测断面,每个检测断面设置沉降板三组及边桩二组。当天天地基沉降量小于0.02mm时,可停止预压。

3.粉喷桩

本方法用于深厚软弱地基,且填土高度大于2m的路段以及桥头、涵洞等承载力要求较高的路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工设备将水泥和原状土的地基土充分搅拌而形成水泥土,通过水泥的水化反应及土颗粒和水泥水化物的凝硬功能、离子交换功能改变软土的性质,和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可以大大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

三、设计计算

1.塑料排水板

本项目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3-1摘要: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表3-1

注摘要:该路段地下水埋深0.79m,填土高度2m。

(1)设计

井径及间距经多次固结试算确定为摘要:等效井径5cm,井距1m,三角形排列。本段软土层较厚,底层没有透水层,排水板的长度为穿透持力层0.5m。平均长度为13.0m。路基底部设置50cm砂垫层。并设置3%~4%的预拱度,保证砂垫层的使用质量。

(2)计算

①沉降计算

总沉降包括瞬时沉降Sd、固结沉降Sc和次固结沉降Ss三部分。瞬时沉降是在加荷初始,地基土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土的孔隙来不及调整,由地基侧向引起的。这种沉降一般不大,不宜精确计算。固结沉降是在上覆土压力功能下,地基中的孔隙水逐渐排出,体积发生变化引起的,是地基的主要沉降。次固结沉降是指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在一定有效应力的功能下,土骨架由于蠕动变形引起的,这种沉降很小,持续时间很长。

本工程采用压缩模量(Es)计算主固结沉降Sc摘要:

式中摘要:—压缩模量;

—地基中各分层中点的附加应力增量;

—分层厚度;

由上式计算得本段软土地基的主固结沉降为Sc=0.311m,总沉降S=mSc=0.421m。

再根据,

分别计算出竣工时及基准期结束时固结度Ut1、Ut2,则基准期(15年)内残余沉降St=(Ut2-Ut1)S=0.163m%26lt;容许工后沉降0.30m.

②稳定计算

采用有效固结应力法对打排水板前后的路基滑动面进行稳定验算,比较其平安系数。

路基滑动平安系数采用下式计算摘要:

式中摘要:—地基土内抗剪力,,;

—路堤内抗剪力;

—当第j图条的滑裂面在路基填料内时,若该土条滑裂面和设置的屠工织物相交,则P为该层土工织物每延米宽(顺路线方向)的设计拉力;

—各土条在滑弧切线方向的下滑力的总和,;

经过计算,打排水板前后该段路基的滑动破坏最危险滑裂面平安系数分别为1.071,1.278,说明打排水板后路基才稳定。

2.粉喷桩

本项目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3-2摘要: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表3-2

注摘要:该段地下水埋深1.05m,填土高度6m,为桥头路段。

(1)设计

桩径500mm;多次试算确定桩距1.2m,正方形排列;桩长须穿透持力层0.5m。桩喷粉量50kg/m(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比约15%。90d龄期无侧限极限抗压强度为1200Kpa。单桩容许承载力为110KN,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0Kpa。

(2)计算

①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摘要:;

式中摘要:—强度折减系数,可取0.35~0.50;

—桩的截面积;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摘要:;

式中摘要:—面积置换率;

—桩间土天然承载力标准值;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当桩端为软土时,可取0.5~1.0;当桩端为硬土时,可取0.1~0.4;当不考虑桩间软土功能时,可取0。

根据地质资料,计算得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

②沉降计算

桩土复合层压缩变形按下式进行计算摘要:

式中摘要:—桩土复合层顶面的平均压力

—桩土复合层地面的附加应力,其值为,其中为桩土复合体的平均容重。

—桩长;

—桩土复合体的变形模量,其值为,分别为桩身灰土和桩间土的变形模量。可取(100~200)。

复合体底面以下未加固土体的压缩变形,采用分层综合法进行。

总沉降。

四、结语

软土地基在选择处理办法时,应考虑地基条件、公路条件及施工条件,尤其要考虑处理办法的特征、对地基的适用性和效果,以确定符合处理目的的处理办法。

参考文献

[1JTJ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S.

篇4

关键词:流水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将流水施工技术使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环节中去,这不仅仅符合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特点,也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消费不断增长的建筑需求。流水施工技术能够合理的将整个建筑工程划分为若干部分,并遵照工序,合理的开展施工管理和控制,这不仅仅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还实现是经济成本的合理控制和管理。

一、流水施工技术的概况

1.1流水施工技术的含义

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可以站在统计学的角度去审视建筑施工,其基本原理是将整个施工流程合理的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充分考虑建筑的特点,建筑人员,建筑要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的有序,合理,健康发展。相对于流水线作业来讲,其所不同的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对象是作业者。

1.2流水施工技术的流程

结合上述流水施工技术的含义,我们可以将流水施工技术的流程归为以下几个环节:其一,仔细研究建筑工程的资料,保证对于建筑工程做到深刻全面的了解;其二,遵循建筑工程的特点,实现对于整个流程的合理划分;其三,结合流水施工技术,开展各项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想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详细来讲,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资源使用:一方面,优化人力资源,结合工人的技能和素质特点,形成全新的团队,保证其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各项工作,实现合作协同效应;另外一方面,合理分配建筑机械设备,保证其处于合理的使用状态的同时,保证做好建筑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1.3流水施工技术的优势

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会对于建筑工程的多个方面产生影响,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利于建筑施工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若干环节分组开展的形式去进行施工操作,实现了人员,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二,有利于建筑工程劳动效率的提高,相对于传统的劳动组织形式,流水施工技术可以实现对于各个流程,工序的管理和控制,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其三, 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降低,流水施工技术往往可以使得施工保持较强的连续性,保证彼此环节之间的衔接,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得以降低;其四,有利于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流水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流水施工技术的开展,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性质,制定对应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案,从而保证其有效的运用到工程中去。详细来讲:

2.1明确流水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对象

我们知道,在流水施工管理技术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必要的施工项目排除到施工方案中去。这是因为部分建筑项目对于工程的时间,空间要求不强,如果将其加入到施工方案中去,势必影响到工程进度,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这是不符合流水施工管理的基本理念的。由此,我们需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排查建筑项目中影响力不大的分段项目。其次,严格遵循施工的详细要求,制定流水施工的详细流程表。不同的工程需求,其流水施工进度控制的方式和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建筑工程要求中提出要进行进度控制,我们就要积极应用流水施工管理技术。从实践中来看,很多的建筑工程工期都是比较紧张的,应该结合业主的详细要求,将施工项目合理的划分为详细的计划,保证各项工序的合理开展,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业主的需求。

2.2合理选择建筑流水施工的基本方式

对于流水施工技术来讲,流水施工方式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对于常见的施工基本方式有所了解,掌握其原理,优势,应用范围,从而有针对性的去选择流水施工基本方式。其一,全等节拍流水施工,也就是说各个工序在流水节拍上是一致的,步距和节拍是同等的。由此,其在特点上表现为:专业施工队伍不会出现间歇的施工作业现象;施工队伍数量和施工过程数量是一致的。开展此项技术的步骤为:界定施工起点流行,设置施工段-实现过程分解,保证施工的顺序-界定流水节拍-确定流水步距-确定工期实践。其二,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如果出现了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是一致的,但是不同施工过程的施工段上的节拍存在最大公约数,为了保证流水施工速度,可以以最大公约数去界定施工专业工作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最短的成倍施工方案。其开展的步骤为:界定施工起点流向,实现施工段划分-分解施工过程,界定施工顺序-界定各个流水节拍-确定流水步距-确定队伍数和工期。其三,如果施工实践中的各个施工过程的工程量是不同的,工作队伍的工作效率是不一致的,将会导致流水节拍的不一致性。对此我们就有必要开展分别流水施工。其工序流水节拍是不同的,流水步距不一致。

2.3正确启动流水技术的建筑施工方案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使得我们了解到了如何实现流水技术在施工方案中的应用,我们就可以开展施工段的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流程短的划分工作。至于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其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施工过程的划分,就是将整个过程,以时间为尺度去实现划分;施工段的划分,就是将建筑物在平面上分为若干个单独的施工区域,然后组织不同的专业施工班组在各个区段上进行施工作业。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注重施工段的合理划分,需要结合施工工程的特点和性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划分工作。其需要遵循的原则为:首先,尊重建筑的完整性,保证其在建筑结构接线上的段数确定工作;其次,尊重工序阶段的时间空间预留,保证施工的有序开展;最后,保证建筑施工的高效性和连续性,使得每层的施工段数量大于施工过程总数量。

2.4确保施工段划分的合理性

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根据土建工程的具有施工对象来确定相关的措施,尤其是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施工段的划分,划分施工段要做到因地制宜,确保施工段的划分的合理性。但所有施工段的划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整体性,依照建筑机构的接线来确定施工段的数目,因为施工段过多会导致施工队在交接过程中出现重合现象,导致工期延长,施工段太少则会浪费工作面,浪费人力资源。二、施工段留足空间,保证施工对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建筑工程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还将有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对于未来建筑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积极探析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锋.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8)

[2] 周剑萍.论强夯法加固地基在建筑施工中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4)

篇5

关键词:土石坝;渗流原理及其控制;工程质量

引言

土石坝是目前世界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的82.9%,而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

因土石坝的施工所用材料一般采用就地开采,同时在施工中充分利用各种开挖料,包括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土石坝的施工即是将这些材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故土石坝又称作当地材料坝,对于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土石坝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土石坝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碾压式土石坝,其主要特点是对基础要求低、适应基础变形强。

土石坝按坝高可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而高坝筑坝技术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

碾压式土石坝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又可分为均质坝、土质心墙坝、土质斜墙坝、多种土质坝、人工材料心墙坝、人工材料面板坝等。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其优点包括:就地取材,节省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建筑材料,减少了建坝过程中的远途运输;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加高、扩建;土石坝的坝身是土石散粒体结构,有适应变形的良好性能,因此对地基的要求低;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组合机械快速施工。其缺点是坝身一般不能溢流,施工导流不如混凝土坝方便,粘性土料的填筑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等。

土石坝建设最大的病害即是渗流。如何控制和预防渗流是土石坝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所谓渗流,即是指由于填筑土石坝的土料和坝基的砂砾是散粒体结构,颗粒间存在大量的孔隙,因此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当水库蓄水后,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水流必然会沿着坝身土料、坝基土体和坝端两岸地基中的孔隙渗向下游,造成坝身、坝基和绕坝的渗漏。假如这种渗流是在设计控制之下,大坝任何部位的土体就不会产生渗透破坏,则为正常渗流,此时渗流量一般较小,水质清澈透明,不含土壤颗粒,对坝体和坝基不致造成渗透破坏;反之对能引起土体渗透破坏,或渗流员过大且集中,水质浑浊,透明度低,使坝体或坝基产生管涌,流土和接触冲刷等渗透破坏,这种影响蓄水兴利的渗流则为异常渗流。

根据我国早期的土石坝工程的资料统计,由渗流而引起的破坏事故率约占31.7%。其中大型水库占11座,而对于中小型水库而言,漫坝冲垮者最多,占51.5%,其次就是渗漏导致垮坝,占29.1%,由此可见渗漏造成的溃坝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确保对坝体和坝基的渗流控制是保证土石坝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渗流控制的控制理论是在工程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起来的,是实践反馈的结果,其中渗流的基本原理、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土体渗透稳定性三大部分,是渗流控制理论的基础。而渗流控制技术是渗流基础理论的实施措施,它主要包括灌浆技术、反滤坝技术、土石坝坝坡滑动破坏加固技术、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技术、坝体和坝基的密度加固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术以及防渗墙及其坝体坝基加固技术等。

总结起来产生异常渗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坝体填土与排水体之间的反滤层设计不正确,层间系数过大,或施工时有错断混层现象,或填土不够密实,过大的渗流使填土向排水体流失,都会造成反滤层破坏失效。反滤层在整个防渗体系中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即使前面的防渗体裂缝或出现渗漏通道,只要反滤层工作正常,排水降压,渗漏破坏就不会扩大。②防渗体没有直达基岩或底部连续可靠的粘土层,在开挖截水槽时,因施工困难,半途而废,从而留下隐患。③土石坝两岸岸坡产生台阶状。应该开抢成较平顺的坡度,为减少开挖可以变坡,在上下两坡度转折处,两坡角之差不应大于15°~20°,若有平台,则平台处填土高度与平台的两端的填土高度,高差悬殊沉陷量突变,容易产生裂缝,导致渗透破坏。

如何组织科学有序的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渗流是整个过程成败的关键。我认为土石坝过程在施工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①做好基础处理,必须万无一失。很多大型土石坝,必须要满足坝基承载力及基础防渗的情况下,完成基础处理的稳固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特别是在深覆盖层上修建工程,基础处理工程量大、不可预见因素多,需要经常采用防渗墙、振冲、帷幕灌浆、固结灌浆等对地基进行综合处理。

②掌握当地地质、水文气象资料,控制好施工工期的季节性土石坝对水文气象的因素极为敏感,在雨季,土料的含水量影响极大,直接制约着大坝填筑,施工强度将受到影响;冬季,土料上冻,如不采取积极措施,也无法进行填筑,且冬雨季填筑施工,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窘境。对于度汛期的施工,应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土石坝工程,一般不允许漫顶过流,故土石坝工程“施工高峰期”应控制在工程实施截流后第一个汛前达到拦洪度汛断面挡水这一阶段,截流后均需加快施工进度,以确保在汛前将坝体全断面或度汛小断面填筑至拦洪度汛高程。因此给坝体填筑的施工工期有限,在北方地区采用冬季施工时,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有些地区河流结冰、土层冻结,对开挖工程、混凝土工程、灌浆工程以及填筑工程均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提高月填筑强度,方能按安全渡汛的要求按期达到拦河高程。

③确保工程所用料场开采土、石料的材料质量料场对土石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也是最容易影响大坝顺利填筑的软肋。根据工程实践,一般而言,料场的地质勘探工作深度远不如坝址,特别是填筑量最大的堆石料,往往仅靠几个探洞或地形勘查进行地质描述,进场后,与招标文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大,无法形成大规模开采(或台阶开采)条件,直接影响大坝填筑级配是否得到保证。在防渗土料方面,含水量的高低也成为大坝能否快速填筑的关键,因此,完善而慎重地进行料场复查及复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搞好料场复查和储量计算,做到心中有数。超级秘书网

此外材料的碾压试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土石坝而言,碾压试验是填筑前最为重要的技术参数论证工作,也是确定大坝能否顺利填筑及确保大坝安全的重要环节。碾压试验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坝体的填筑。

碾压试验中还需对防渗土料的含水量进行确定及调节,同时还应确定好对堆石料洒水量。此外,为确保土石坝填筑质量,土石坝工程的施工必须要求进行试坑取样,只有在填筑面碾压合格并能过验收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填筑。

④确定合理的坝面分区,是填筑工作施工的关键由于土石坝体型较大,为坝面分区流水作业提供了必要的场面,土石坝工程一般在填筑工序上分为铺料、摊铺、洒水、压实、质检等工作。在坝面分区流水作业中,防渗土料的施工应根据填筑的需要,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填筑区域和进行流水作业,以及采用的机械设备及填筑情况进行调整。对采用平起填筑与临时断面填筑的土石坝工程,不可为一味减少临时断面填筑量而影响大型机械的正常施工,必须要确保填筑质量。

篇6

关键词:隧道;渗漏水;排堵;保温;疏通

大秦线自1988年建成通车以来,随着运量、列车密度的逐年增加以及列车编组和轴重的增加,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给既有线路设备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对桥隧设备冲击产生的病害日趋严重。每年的集中修投入大量的春人力、物力和财力,也相应的解决了一定量的病害,但是,隧道渗漏水的问题也是至今未能进行彻底的解决。据统计全路出现渗漏水病害的隧道数量占运营隧道总数的80%以上。在冬季,寒区隧道的渗漏水病害转化为衬砌挂冰,严重影响铁路的运营安全。为此,如何寻求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解决工法,是技术管理工作者绞尽脑汁寻求攻克的技术课题。

1 概况

大同工务段管内大秦线共有隧道11座,其中:和尚坪、大团尖、栗家湾2号、河南寺4座隧道拱部的渗漏水较为明显。每到冬季,漏水处所形成大量冰块和冰柱,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为保证行车安全,大同工务段阳原桥隧车间定期进行除冰工作,工作量巨大,职工劳动强度特别大。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大同工务段隧道渗漏水统计2015

[隧名\&全长(m)\&中心里程\&区间\&围岩材质\&渗漏水位置\&和尚坪\&2994\&143.402\&化稍营―王家湾\&片麻岩、白云岩\&空车线k142+515、k142+730、 k142+755\&大团尖\&3333\&146.716\&化稍营―王家湾\&白云岩\&空车线k145+620和k142+630、重车线145+880-890\&栗家二号\&1568\&150.466\&化稍营―王家湾\&白云岩\&空车线k151+015、k151+023、k151+027、k151+032、k151+034、k151+035、k151+039、k151+041\&河南寺\&3283.5\&164.255\&王家湾―涿鹿\&白云岩\&空车线k165+384-387\&]

以上4座隧道围岩均未白云岩地质,而且渗漏水特征相近,都是衬砌的环向施工缝或变形缝开裂渗漏。同时,由于水的存在,煤粉尘大量污染,产生化学反应,导致渗漏水周边混凝土腐蚀、剥落。

2 渗漏水原因分析

隧道出现渗漏水病害的原因较多,有时不是由单方面因素造成。以下从设计角度、施工角度和日常维护方面进行分析。

2.1 设计方面

因设计不足造成隧道渗漏水病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在山体破碎带或断裂带处进行隧道设计时,未进行排水优化处理,使地表水大量补给地下,造成隧道漏水。②对不稳定的地基区段进行设计时,未考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造成衬砌结构出现缝隙,从而产生渗漏水。③富水地段衬砌结构的承载力设计不足,不足以抵抗围岩压力而产生裂缝,继而引发渗漏水。④隧道排水系统设计不完善。

2.2 施工方面

施工质量是导致发生渗漏水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混凝土强度及厚度未达到设计标准,特别是在水压较大处,往往容易出现裂缝,引发渗漏水现象。②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捣固不密实,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开放性的毛细管路。③混凝土中混有杂物,导致混凝土内形成缝隙或孔洞。④混凝土浇筑面处浇筑不严密,或者在施工缝或沉降缝位置防水处理不到位。

2.3 日常维护方面

大秦线是国内重要的运煤专线,轴重大、运输任务繁重。隧道内衬砌在长时间煤粉、潮气、渗漏水、冷凝水相互反复作用,混凝土表面风化、碳化较严重,导致混凝土块产生剥落。在日常维护中对此重视不够,缺乏有效应对措施。特别是对变形缝和施工缝部位的弱酸环境腐蚀问题重视不足,导致隧道渗漏水病害疏于防治。

3 整治方案

隧道内有漏水时,应查明水源、漏水位置及漏水量大小,遵 循“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整治,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整治隧道衬砌漏水,宜采取“拱堵边排”方案,整治的部位均应设置临时堵漏、柔性防水、刚性防水等防水层,以防止堵水材料收缩而渗漏。视漏水部位和漏水量,可选用施工缝、伸缩缝、沉降缝渗漏嵌填弹性防水橡胶条、橡胶止水 带等措施。针对大秦线隧道渗漏水情况,主要探索采取以下三种整治方案。

3.1 胶凝材料整治方案设计

设计原理:

通常裂缝中有水的存在。在有明水条件下,胶凝材料做到与混凝土良好地粘结非常困难。所以必须先使用能快速与水反应,生成泡棉的材料,把裂缝中的明水祛除掉,从而使有明水的裂缝就变成了潮湿裂缝,胶凝材料与潮湿的混凝土基面粘结就变得容易。为了只让无收缩特性的胶凝材料滞留在混凝土中,必须把具备祛水作用的泡棉从裂缝中挤出。最终目的是把整体裂缝面通过无收缩的胶凝材料重新粘结。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泡棉类注浆液,通过产生泡棉,将裂缝中的水分祛除。

第二步,用凝胶类注浆液把用于祛除水分的泡棉从裂缝中挤出,胶凝材料滞留在裂缝中。

实现上述两个步骤的困难在于,通常不知道裂缝内部的水源情况,不好估计注入多少泡棉材料才能把裂缝中的水全部地反应掉。所以,使用具有“智能”特性的注入材料“固斯特2IN1注浆产品”,只要有水,就能发挥泡棉反应;水被完全反应掉了,就产生凝胶作用。

3.2 “堵、导、融和排”综合整治方案设计

设计原理:

通过截堵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堵、导、融和排”综合整治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无渗漏水裂缝及单个细小漏水裂缝,可开30~50mm宽、50~70mm深的U型槽,采用防水堵漏剂进行封堵。

第二步,对拱部及边墙渗漏水裂缝,可在边墙和拱部开设排水暗槽,开槽部位应在机车车辆限界以外。

第三步,对于拱部及边墙连续渗漏区段的整治:首先对拱部进行压浆处理,然后观察渗漏点,设置集水钻孔,在边墙和拱部开排水暗槽,处理方式比照拱部及边墙渗漏水裂缝的整治。

3.3 “排堵结合+结构保温+疏通排水沟+更换橡胶盖板”的综合整治方案设计

设计原理:

针对大秦线隧道运营现状,为了不影响行车,在方案设计中,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天窗实际等因素。拱顶和拱腰渗漏水进行排堵结合,局部渗漏水以堵为主,环向施工缝漏水以排为主,边墙漏水以排为主,同时洞口结冰区段要兼顾保温。为了防止水沟内的流水堵塞、结冰引起排水不畅,采用进行疏通水沟,结合使用密封性和保温性能更好的橡胶盖板取代现有的混凝土盖板。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堵水

适用范围:局部渗漏水(点渗、小型纵、斜向裂缝等渗漏水)。

堵水工艺:“高压灌注高分子遇水膨胀聚氨酯材料”。

基本原理:高分子聚氨酯材料遇水膨胀,起到堵水的作用,衬砌背后空洞填充的目的在于防止空洞积水,冬季结冰膨胀造成衬砌破坏。

第二步,“排水+保温”

适用范围:环向施工缝、变形缝等渗漏水。

“排水+保温”工艺:拱顶、拱腰表面引排+边墙凿槽引排+电伴热保温。

基本原理:通过设置排水半管将水引入排水槽,通过排水盲管排入水沟。同时为了防止冬季排水盲管结冰失效,采用电伴热进行排水盲管保温。

第三步,“底部疏通水沟+更换保温橡胶盖板”

大秦线和尚坪、大团尖、栗家湾2号、河南寺等长大隧道排水沟混凝土盖板破损严重,煤灰进入水沟造成淤积,排水功能基本丧失。往年整治漏水,上部引排下的流水进入排水沟内的水无法正常排出,导致整体整治效果不佳。因此宜采取“疏通水沟+更换保温橡胶盖板”的改进方案。

4 最优方案的确定及其施工工序

4.1 方案设计比选

①胶凝材料整治方案的主要特点是,把整体裂缝面通过无收缩的胶凝材料重新粘结起来,但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隧道渗漏水病害。

②“堵、导、融和排”综合整治方案的主要特点是,隧道注浆,边墙暗管排水,但是需要长时间封锁线路,整治工期长。

③“排堵结合+结构保温+疏通排水沟+更换橡胶盖板”综合整治方案的主要特点是,拱顶和拱腰的渗漏水排堵结合,局部渗漏水以堵为主,环向施工缝漏水以排为主,边墙漏水以排为主,同时洞口结冰区段要兼顾保温。

通过上述比较,考虑大秦线隧道天窗时间短、运输任务重、施工要求高、煤尘污染严重等特点,采用“排堵结合+结构保温+疏通排水沟+更换橡胶盖板”综合整治方案,相比其它两种方案更适合于大秦线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整治。因此,确定该方案为最优方案。

4.2 施工步骤

4.2.1 堵水施工

第一步:清理裂缝。把裂缝两边各宽10cm范围内衬砌表面冲刷干净。

第二步:布置注胶咀。在裂缝两边3cm~5cm处倾斜45°钻孔布置注胶咀,注胶咀不要求打穿二次衬砌,孔距25cm~50cm为宜。由于一般结构裂缝属不规则形状,特别注意钻孔时须与裂缝交叉,这样注射效果更好。

第三步:灌注材料。注胶咀设置完成后,用高压灌注机注入高分子聚氨酯遇水膨胀材料,灌注至裂缝表面渗出材料为止。

第四步:补胶。若部分点仍然存在渗水情况,则再次进行补注。

第五步:表面修复。灌注完成后,即可去切断注胶咀,清理裂缝表面污渍,涂刷聚合物改性水泥基防水砂浆。

4.2.2 “排水+保温”施工

①凿槽。采用切割机沿环向裂缝走向切割成内宽外窄的倒梯形槽体结构,槽体深度10cm,内宽12cm,外宽10cm。

②钻设引水孔。槽内根据渗漏水的严重程度斜向上45度钻φ30引水孔,深度2m。

③设置乱丝盲管。引水孔内插入φ30乱丝盲管,外包土工布,起到过滤作用,防止细颗粒流失。

④埋设排水盲管。排水槽内埋设φ100半圆形排水管,管上均匀设置3条电伴热带,外侧绑扎聚氨酯保温材料一层,采用钢卡与排水半管、电伴热带一块固定于槽内。其工作原理:管道保温电伴热系统由自控温电伴热带以各种方式缠绕或平铺于管道或罐体外部,外铺设保温材料,自控温电伴热带一端与温控器相连以准确控制自控温电伴热带的防冻运行,当温度传感器探测到管道温度低于所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即接通电源,自控温电伴热带在经济合理的状态下运行并满足介质防冻防堵。

⑤槽体封堵。先采用快凝堵水材料填充排水半管及槽体周围空间,厚度2cm,防止半管内流水外渗。最后采用泡沫混凝土材料封堵填充槽体,起到保温的作用。

⑥表面处理。在槽体外侧涂刷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对隧道拱顶和拱腰衬砌厚度严重不足段,可采用表面引排进行衬砌渗漏水整治。其工序是:

第一步:清理裂缝。把裂缝两边宽各10cm范围内衬砌表面冲刷干净,清除裂缝附近松动混凝土。

第二步:布设排水半管:沿环向裂缝走向布设φ100半圆形排水管,管上均匀设置3条电伴热带,外侧绑扎聚氨酯保温材料1层,采用钢卡与排水半管、电伴热带一块固定于衬砌表面。

第三步:引排:拱顶表面排水半管与拱腰、边墙排水盲管采用同一条排水管,通过拱腰、边墙排水盲管将水引入排水沟。

4.2.3 “底部疏通水沟+更换保温橡胶盖板”施工

第一步:疏通水沟。疏通水沟内淤泥、煤灰等杂物。

第二步:修补水沟。采用水泥砂浆修补水沟内部破损严重区段。

第三步:更换水沟盖板。采用新型保温橡胶盖板更换原有混凝土盖板。橡胶盖板密封性好,防止煤灰进入水沟,其保温性能可防止冬季水沟内的水结冰,同时橡胶盖板还具有耐久性强,安装拆卸方便等功能。

4.3 整治效果

采用“排堵结合+结构保温+疏通排水沟+更换橡胶盖板”综合整治方案,利用天窗对大秦线隧道渗漏水病害进行了整治,取得良好的整治效果。整治封堵后,漏水点的渗漏水都汇聚于排水管,沿引水管引流到水沟流出。启动电伴热带供电后,低温下引水管内的漏水不再结冰。水沟保温盖板的更换确保了水沟内的积水及隧道拱部边墙不再结冰。通过整治隧道漏水,有效地改善了隧道功能,保障了列车运行安全,改善了洞内作业环境。但在施工整治过程中,施工工艺较为繁琐,需在类似病害整治过程中进一步进行精炼、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出版TZ 204-2008.

篇7

关键词:土石坝;渗流;控制理论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目前仍然被广泛应用,发展的态势也是最快的。我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优势非常明显。土石坝很依赖当地的资源,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例如土料、石料和混合料,通过抛填、碾压等方式筑成大坝。关于土石坝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土石坝按照材料可以分为土坝、堆石坝以及土石混合坝。土石坝按照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碾压式、充填式、水中填土坝以及定向爆破堆石坝等。土石坝具有节约运输成本、结构简单便于改造、适应变形的良好性能、施工工序较少等优点。但是土石坝还具有坝身一般不能溢流、填筑粘性土料受气候影响大以及施工导流不如混凝土坝方便等缺点。

一、渗流的发生

1、渗流

因为土石坝所需材料多数都是就地取材,在施工中就是利用这些当地的材料,比如:土料、石料或是混合料,在施工中,把这些材料经过一定的工程处理,采用抛填、碾压等方法建成土石坝,按材料的比例不同,有的称土坝,有的称堆石坝,有的称土石混合坝。填筑土石坝的材料之间都是散体的颗粒结构,这些颗粒之间有着大量的空隙,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当坝体工程完工后,水库蓄满水后,水平面沿着坝体上升,这样水流必然会顺着材料间的空隙渗透而产生渗流。如果渗流在控制范围之内,一般渗流都较小,水质也清澈,水流中没有土料颗粒,坝体会维持稳定的状态,不会产生渗透破坏而影响大坝安全。但如果渗流量过大且集中,水质中有土料颗粒,不透明有混浊感,则有可能发生坝体管涌现象,这种情况就是异常涌流,如果积患不除,会对坝体产生严重破坏,决口溃坝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在以往的水利事故中,由渗流引起的坝体破坏占相当大的比例,要进行科学的渗流控制,保证坝体的安全。

2、渗流产生的原因

反滤层的原因。在大坝施工的防渗体中,反滤层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渗漏,如果填土和排水体这间层间系数过大,或填土不够密实,达不到防渗作用,或在施工时填土有错断混层情况,都会造成填土随着渗流而流失,破坏反滤层,如果反滤层工作平稳,通过排水降压,也不会加大渗漏的破坏。

防渗体施工不达标。在开挖截水槽时,有时会遇到施工困难的情况,有时施工队伍出于工期、成本的考虑,而半途而废,达不到设计的标准,致使防渗体达不到基岩或底部连续可靠的粘土层,这就为安全埋下隐患,蓄水时容易引发渗流。

土石坝两岸有台阶状岸坡。这时要处理成较平顺过度坡,可以变坡,在上下两坡度转折处,控制坡角之差在15~20度。如果存在平台,则平台处填土高度与平台的两端的填土高度,高差十分巨大,沉陷量存在不同,导致产生裂缝,从而对坝体产生渗透破坏。

3、渗流控制理论

渗流是土石坝常见的现象,而且后果十分严重,所以一直以来渗流及渗流控制都是土石坝工程中极其重要的课题。在实践中,不断的研究、发展和运用,形成了渗流控制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其中渗流的基本原理、渗流的分析方法、土体渗透稳定性三方面是渗流控制的理论基础,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才有了渗流的一些控制技术,技术是理论的实践和实施措施。目前国内外的渗流研究主要集中在渗流量计算、渗透变形、渗透控制、渗流的数值模拟和渗透变形试验等几个方面,现在可以利用一些高科技设备建立模型、分析模型,在技术应用上,有了灌浆技术、反滤坝技术、土石坝坝坡滑动破坏加固、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坝体和坝基的密度加固、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技术,另外还有防渗墙及其坝体坝基加固技术等,这些控制渗流的技术措施,都在大坝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土石坝施工中的渗流控制

土石坝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渗流:第一,做好基础处理很关键。对大型的土石坝进行填筑施工以前,一般都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地基进行综合处理,如采用防渗墙、帷幕灌浆、振冲以及固结灌浆等。特别是修建的工程处于深覆盖层上的时候,由于基础处理的工程量较大,从而不可预见的因素更多。第二,为了控制施工工期的季节性,应当充分掌握当地的地质情况以及水文气象资料。土石坝在施工中受到水文气象的影响很大:雨期由于土料的含水量较高,施工的强度就会受到严重的干扰;在冬季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土料就会容易上冻,无法进行填筑,并且冬雨季施工虽然投入大,但是产出却很小。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应对冬雨期施工。对于土石坝工程一般不允许漫顶过流,因此,在截流后应当加快施工以在汛前将坝体的全断面或度汛小断面填筑至拦洪度汛,这就导致填筑坝体的施工工期相对紧张。在月平均气温0℃以下北方的冬季施工时,开挖工程、混凝土工程、灌浆工程以及填筑工程由于受到河流、土层冻结的影响,为了安全度汛并按期达到拦河高程,必须提高月填筑强度。第三,保证工程所用料场开采土以及石料的质量。所有进场的材料一定要进行复查,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场,严禁使用,同时做好料场复查和储量计算,以免造成材料短缺而窝工或材料过度囤积而浪费。对于土石坝来讲,料场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更是影响大坝能否顺利填筑的薄弱环节。通过多年的工程时间,与坝址的勘探程度相比料场的地质勘探远远不足,仅仅通过地形勘察或探洞对填筑较大的堆石料进行地质描述是不够的,这样就会容易与招标文件形成较大的出入而不能够保证大坝填筑级配的质量。第四,填筑施工的关键是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坝面分区,较大的土石坝体型为坝面的分区流水作业提供了必要的场面。在填筑工序上土石坝工程一般分为辅料、摊铺、洒水、压实、质检等工作。防渗土料的施工在坝面分区的流水作业中,划分填筑区域和流水作业应当根据填筑需要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还要根据采用机械设备和填筑的情况进行调整。对采用平起填筑与临时断面填筑的土石坝工程,不可为一味减少临时断面填筑量而影响大型机械的正常施工,必须要确保填筑质量。第五,在实际施工中主要采用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的加固技术,通过灌浆设计以及采用灌浆工艺等确定并采用坝体以及坝基的加固技术。

因此,由于渗流对土石坝的危害极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渗流量的控制,确保土石坝施工的安全以及质量。在技术方面进行控制的同时还要加强施工的管理工作,以确保土石坝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学孔.土石坝渗流及应对施工技术探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01).

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钢结构;检测

1混凝土施工要点

1.1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1.2施工缝

由于设备、技术或是人力限制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不能连续的进行,并且间歇的时间要超出混凝土初凝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留置施工缝。而施工缝留置的位置应处于混凝土在浇筑之前按照设计的要求与施工技术使用方案来确定。因施工缝所处位置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比较差,属于结构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所以,施工缝最好留置于结构承受剪力比较小,并且有利于施工的位置。

对混凝土实施捣实作业就是使入模后的混凝土密实与成型的一个过程,通过捣实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外形达到预定标准,使其表面保持平整,混凝土所具有的强度以及其他的性能也能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振捣应在入模之后立即进行,并且要保证振捣的充分,进而确保新入模混凝土能够充满模板的内部空间,将气泡排出,使其拌和物能够获得良好的均匀性与密实度。

混凝土在振捣方面主要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人工振捣,二是机械振捣。所谓的人工振捣就是使用插钎以及捣棍等工具,使用人力来进行混凝土的插、夯作业,使其成型。这种方法是在选用塑性混凝土且又缺少设备或者是工程量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的。在使用机械捣实混凝土时,能够提高早期强度,加快模板周转,促进生产效率,所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机械振捣。

2 钢结构的技术要点

2.1选材与连接

一般的钢材主要有四类,即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在选择钢材时一般都使用普通的优质碳素结构钢、普通的低合金和普通的碳素钢等等。一般的碳钢的硬度和强度很高,但是这种材料的可塑性比较差。钢结构中的柱子截面通常都是宽翼缘“ 工,字形或者是箱形的截面。此外阵钢结构中还有“+ 字截面;而房梁则大部分采用的是轧制的“H”型钢梁和焊接的钢梁。如果要求特殊也可以符合截面,在安装前要对主要的焊接接头做焊接工艺的试验,定出焊接的格料和各项参数。梁与梁之间、梁与柱之间的连接,可以采取焊接连接或者高强螺栓连接,要注意高强螺栓的连接孔位的精度。制孔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精度较高的数控钻孔,另外一种则是精度相对较低的模板制孔。

2.2钢构件的堆放以及选择安装机械地点

在土木工程中,通常情况下安装结构的用地面积应为结构占地面积的1.5 倍。依照安装流水的顺序,从中转堆场配套运送至现场的钢构件要采用装卸机械把其安置于安装机械的回转半径内。如果因为运输的原因造成了构件的变形,则在施工现场就要加以矫正。一般钢结构的安装采用的是塔式起重机,臂杆长度要有足够的覆盖面,并且起重能力要相应足够,从而满足各种不同部位构件的起吊要求。钢丝绳容量也要能满足起吊的高度要求;起吊速度有足够的档次可以满足安装要求。在多机作业的情况下,臂杆的高差要足够,以避免不安全的碰撞,保证安全运转。各个塔式起重机之间要有相应的安全距离,以保证臂杆与塔身不相碰撞。钢结构比较适用于规整、匀称以及较平的建筑平面,所以安装流水线的布置要因地制宜。

3 土木工程中地基加固技术

地基加固问题是土木工程中工程师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青藏铁路的通行让全世界对我国铁路技术得到了认可,而在青藏铁路的施工中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地基加固问题,由此可见地基加固问题仍是当今土木工程技术中所要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首要问题。

地基加固技术在目前土木工程技术中使用较多的,主要包括换填法、排水法、挤压法、胶结法、加筋法等方法,因工程施工地段地质不同也会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地基加固法。

①换填法是地基加固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自然地质不够适用当前工程的施工,最主要的换土垫层法和置换法。换土垫层法就是将比较优质的泥土作为材料换掉原自然土,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整体置换。置换法又包括石灰置换法、碎石置换法、水泥置换法等。②排水加固法多用于沼泽地和湿地地带,因本身土质中含有丰富的水分,不适合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使土层坚硬。排水加固法有提案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工程量不同所采取的排水法也会不同。③加筋法是为了使土质更加稳定,不会轻易产生移动而适用的一种地基加固法,这种技术在土木工程中也很普遍,特别是高层建筑物和建筑难度性较大的工程都会采取这种地基加固技术。

4 科学的混凝土检测

4.1回弹法

采用回弹仪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从而确定混凝土强度。回弹仪在1948年由瑞士人E.Schmidt发明,主要由撞击杆、重锤、拉簧、压簧及读数标尺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一个标准质量的重锤,在标准弹簧弹力带动下,冲击一个与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弹击杆,在回弹力的作用下,重锤又回跳一定距离,并带动滑动指针在刻度板上指出回弹值N,N是重锤回弹距离与起跳点原始距离的百分比。混凝土强度越大,其表面硬度也越大,测得的N值也就越大。

4.2超声脉冲法

超声脉冲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不同的传播参数来确定其抗压强度fcu。混凝土的强度越大,则相应超声声速越大。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这种相关性可以用反映统计相关规律的线性数学模型来拟合,即通过试验建立混凝土强度与声速的关系曲线(f-v曲线)。混凝土强度检测时,应选择试件浇筑混凝土的模板侧面为测试面。每一试件上相邻测区间距不大于2m。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干燥无缺陷和无饰面层。每个测区内应在相对测试面上对应布置三个测点,相对面上对应的辐射和接受换能器应在同一轴线上。在测试中要保证换能器同混凝土表面具有很好的耦合,并利用黄油或凡士林等耦合剂,以减少声能的反射损失。

篇9

[关键词]水利;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12-01

引言

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基本原理是在结构或构件受拉区域,利用钢筋的张拉,把钢筋的回弹力施加给混凝土,让混凝土受到预压应力,进而产生一定的压缩变形。拉伸变形首先与压缩变形相互抵消,而在外力不断的增加的情况下,混凝土才会逐渐被拉伸,这就有效的推迟了裂缝产生的时间。因此,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在水利工程中运用十分广泛,下文将就其施工的技术进行探讨。

一、先张法技术的运用

(一)先张法施工

一般来说,先张法施工方法主要是台座法或机组流水法为主。在采用台座法时,构件是在固定的台座上生产的,台座承受预应力筋的张拉力。预应力筋的张拉、锚固与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预应力筋的放张等,都是在台座上进行的。台座法的优点是不用复杂的机械设备,但是能够适用于多种产品生产,能够露天生产、自然养护,也能够通过湿热养护,所以应用是较广泛的。采用机组流水法时,构件是在钢模中生产的,钢模承受预应力筋拉力,构件连同钢模按流水方式,通过张拉、浇筑、养护等固定机组完成每一生产过程。但是由于机组流水需大量钢模和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同时还需要蒸汽养护,所以一般只在生产定型预制构件的时候使用。

(二)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一次完成,不能留设施工缝。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至少是C30。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带来的预应力损失,在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之后,一定要运用低水灰比,合理的控制水泥的用量,并要对集料采取良好的级配。而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一定要振捣密实,尤其是构件的端部,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黏结力。如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采用叠层生产,那就需要等下层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8-10N/mm后,再进行上层混凝土构件的浇筑。

二、后张法施工技术

后张法无需专门的台座,其是在构件或块体上直接张拉预应力钢筋。如果是大型构件,那就采取分块制作的方式,运到现场再进行拼装,通过预应力钢筋连成整体。所以,后张法具有灵活性大的特点,在现场预制或工厂预制块体,现场拼装的大中型预应力构件、特种结构和构筑物等运用广泛。下文主要就孔道留设、预应力钢筋张拉等主要工序进行探讨。

(一)孔道留设

一般来说,孔道的直径要比预应力钢筋外径大10~15mm,这样才能有利于预应力钢筋穿入。孔道的留设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抽芯法和预埋管法。

1、抽芯法

抽芯法一般有两种,即钢管抽芯法与胶管抽芯法。(1)钢管抽芯法。在留设直线孔道时,这种方法运用毕竟普遍,提前把钢管埋设在模板内的孔道位置外。在这过程中,要保证钢管平直,表面光滑,每根长度控制在15m之内,钢管两端应各伸出构件500mm左右。如果是比较长的构件,那就可以考虑采用两根钢管,中间用套管连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混凝土初凝后,每间隔一定时间,就要转动钢管,等混凝土终凝前再拿出。(2)胶管抽芯法。这种方法既能够留设直线孔道,也可以留设曲线孔道,由于具有弹性较好的胶管,所以便于弯曲,通常有五层或七层夹布胶管和钢丝网橡皮管两种。也正是由于胶管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在拉力作用下,能缩小其断面,因此,在混凝土初凝后,就马上把胶管抽。如果使用夹布胶管质软,那就需要在管内充气或充水。在浇筑混凝土前,可以向胶皮管中充入压力为0.6~0.8MPa的压缩空气或压力水,让胶皮管直径增大3mm左右,接着再完成混凝土浇筑,等到混凝土初步凝固后,就放出压缩空气或者压力水。

2、预埋管法

预埋管实际是采用一种金属波纹软管,通过镀锌薄钢带经波纹卷管机压波卷成,其优点是重量轻、刚度好、连接简单、弯折方便、与混凝土黏结较好。一般来说,这种孔道成型主要在钢丝或钢绞线作为预应力钢筋的大型构件或结构中使用,可以考虑把下好料的钢丝、钢绞线在孔道成型前,就穿入波纹管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省掉穿束工序,当然也能够等到孔道成型后再进行穿束。

(二)预应力钢筋张拉

1、张拉控制应力及张拉程序

预应力张拉控制,必须要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其中后张法控制应力值,必须要低于先张法,这主要是由于后张法构件在张拉钢筋的过程中,混凝土已经受到弹性压缩,那么张拉力就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弥补;而先张法构件,是在预应力钢筋放松后,混凝土才受到弹性压缩,此时张拉力是不能补足的。此外,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后张法也比先张法小。

2、张拉方法

张拉方法有两种,即一端张拉和两端张拉。在进行两端张拉前,应该先在一端张拉,再在另一端补足张拉力。如果情况特殊,有多根可一端张拉的预应力钢筋,那就需要把这些预应力钢筋的张拉端分别设在结构的两端。如果是长度不大的直预应力钢筋,你就尽可能的选择一端张拉;而如果是曲线预应力钢筋,就需要考虑两端张拉;如果是抽芯成孔的直线预应力钢筋,在长度在24m以上时,就采用两端张拉,在24m之内就考虑一端张拉;预埋波纹管成孔的直线预应力钢筋,长度超过30m时,就考虑两端张拉,在30m之内就考虑一端张拉;如果是竖向预应力结构,那就应该考虑两端分别张拉的方法,并且以下端张拉为主。在张拉设备的安装中,应该尽可能的使直线预应力钢筋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曲线预应力钢筋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末端的切线重合。

三、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

无黏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其实就是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将预先加工好的无黏结筋与普通钢筋,直接放到模板内,接着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等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就马上进行张拉。和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相比,其不同之处就在于:不用在放置预应力钢筋的部位预先留设孔道和沿孔道穿筋;再完成预应力钢筋张拉后,也不用进行孔道灌浆。

(一)无黏结筋的锚放

在绑扎完底筋后,可以进行无黏结筋的铺设。在无黏结筋铺放的曲率控制上,我们可以考虑用垫铁马凳或其他构造措施进行控制。其放置间距要控制在2m以内,同时用铁丝与非预应力钢筋扎紧。在铺设双向配筋的无黏结筋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按照先低后铺的原则,尽可能地避免两个方向的无黏结筋相互穿插编吉;在进行无黏结筋绑扎时,首先要将两端拉紧,同时从中间往两端绑扎定位。在进行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提前对无黏结筋进行检查验收。

(二)无黏结筋的张拉

事实上,无黏结预应力束的张拉和有黏结预应力钢丝束的张拉是较为类似的。因为无黏结预应力束为曲线配筋,所以需要在两端进行同时的张拉。成束无黏结筋正式张拉前,需要先用千斤顶往复抽动几次,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张拉摩擦损失。实践证明,如果进行三次张拉,那么第三次的摩阻损失值,会比第一次降低16.8%~49.1%。在张拉士程中,如果出现个别钢丝发生滑脱或断裂的情况,那么可以根据相应降低张拉力,但要注意的是滑脱或断裂的根数不能超过过结构同一截面钢丝总根数的2%。

结语

预应力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工程实践和不断研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项工程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将日臻完善。工程实践告诉我们,预应力技术以种种优势,在某些建设领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尤其在水利工程中,运用广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教学方法;土木专业

一、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构件工厂化制作受环境条件影响小。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促使原有的部分手工劳动建筑工人转变为机械流水线操作工人,实现施工现场无粉尘作业,节省劳动力,节约时间和降低能耗成本,提高建筑质量与效率。装配式建筑构件通过工厂化生产,产品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提升建筑构件的精确度,保证建筑整体偏差缩小。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缩短施工现场用时,对建造工期有更高的可控性。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集成设计,装配式建筑有利于研究发展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型建筑。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耐火性能、隔音效果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检验得到显著改善。工厂化生产的建筑外墙板不但可以达到质轻、高强与节能,经过引进工艺,可使建筑物的外观像其他工业产品一样美丽多彩。

二、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人才需求

装配式建筑将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对手工劳动和劳动技能过分依赖的传统建筑岗位将出现大幅缩减。这给传统的建筑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新的挑战。为此,高校需要培训建筑工程人员从传统的劳动方式向新的劳动方式的转变。目前,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链的软硬件基础薄弱,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缺乏工业化的管理思维。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化从前期策划管理到技术支撑能力与工程实施经验存在认识不足。构件化的装配式设计流程、装配式的施工过程给设计、施工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建筑行业BIM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对于BIM人才的需求愈发急切,加快培养掌握BIM技术、了解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工艺技术的技术研发人才迫在眉睫。土木工程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教学内容上,就技术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及维护方面应加大教学工作量,积极探索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解决我国在这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三、房屋建筑学课程应补充的内容

为顺应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土木工程专业应推动建筑构造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补充。为建筑业输送具有装配式建筑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1.装配式建筑设计原理内容。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补充,以了解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为教学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建构一套课堂教学,与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方面进行创新构想,把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变为第一次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起点,着力培养学生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能力。2.装配式建筑构造内容。装配式建筑通过形式创想与精细化设计将会出现许多实用的新型构造。从内部结构节点连接到复合多层装修构造等,专业教学一定要紧跟发展需要,及时总结,把成熟、可靠、适宜的内容补充到教学之中。要充分利用国标与地方标准图集中有关装配式建筑构造内容。装配式建筑构造教学中应积极推广三维仿真培训系统的使用,应用三维仿真软件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空间的直观感触。3.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化内容。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重新加入关于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教学章节。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应包含:设计标准化、构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与管理科学化。现在被大家热谈的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即将发挥重要作用,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对设计、构建、施工、运营的全专业全过程的管理,为装配式建筑信息化运作提供数据支撑。装配式建筑适合实现工业化生产,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成为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装配式建筑的实践教学

认识实习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实践环节,通过参观调查装配式建筑,学生对装配式建筑有一个概况及入门的认识,给学生以具体丰富的感知。在认识实习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材料,鼓励学生带着资料参观建筑。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装配式建筑构造,提供丰富的辅导资料与教学答疑为学生开阔眼界。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适时开展装配式建筑的实地调研,促使学生把课堂学到的概念和实际的建筑实体对应起来,学习被调研建筑中的一些建筑设计策略和装配式建筑技术。

五、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