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体育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篮球体育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47-02
1 合作学习的定义及其组织方式
1.1 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员间共同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方式。它鼓励学生共同工作,为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它的组织方式以小组为主体,同学之间互助合作。
1.2 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
(1)混合组合。合作学习组建合作小组,要根据组内成员的性格特点、性别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和互补性,同时,各小组之间的水平要基本一致,保证小组之间公平竞争,这样的分组有利益各小组合理配置也可以让各小组总体均衡,促进组员对学习任务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设定合理的目标。以小组为主体设置目标,得以保障存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小组的共同目标将小组内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小组内的成员只有通过分工合作、共享资源等方法才能达到共同目标,创造和谐有效的学习环境和团结互助关系。
(3)培养互助协助关系。合作学习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小组成员相互沟通、合作,共同学习从而达到总目标,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子目标,不单要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负责,也要为小组其他成员负责,同舟共济。
2 初中生合作意识能力调查分析
笔者以自己所任教初二年两个班级男生共50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班24人,对照班26人,对实验班的教学模式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班和对照班均为一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教学内容包括:运球、传球、投篮、三步上篮。两个班级教学进度一致,笔者设计两份调查问卷:体育学习兴趣问卷和合作意识与能力问卷。
2.1 实验阶段
教学分组:笔者根据上学期学生体育课成绩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分组,使小组内成员的成绩、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各组间水平相当,4个人一组,共6组,小组成员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保持不变,小组内成员的目标就是尽快完成新动作,巩固已会动作同时帮助小组其他成员。
教师授课:课前教师设置问题,如投篮的动作要领、纠正、特点、错误,为学生提供搜集材料的途径,每3个课时教授新的技术,共12个课时。教师在授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的讲解示范,与对照班授课形式一致,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小组活动,在分组练习阶段,教师对个别较弱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小组合作:教师在授课前布置学习任务给各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各自方式搜集相关学习资料然后在汇总。教师可以每堂课随机对学生进行提问抽查,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做好课后准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若有同学遇到问题应相互帮助,纠正错误。小组成员在课堂上一起做动作,保证动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小组成员自行安排练习方式。
小组竞争:在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后,在每次课开始前可进行篮球的基本技术测试,如运球、传球、投篮等。取胜的小组可给予适当的奖励。
测试评价:对所教授的内容组织测试和小组间的竞赛,这样有便于教师了解各组学生合作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给予补救,对良好的合作行为进行积极的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程序是由教师统一示范和讲解,学生集体练习。所有学生通过个人测验,以个人成绩进行评价。
2.2 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调查前后测试结果分析
为了解学生实验前后学习兴趣和对体育学习态度的变化,对实验班和对照班50名学生发放体育学习兴趣问卷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50份。调查结果如下:
(1)合作学习模式实验前后体育兴趣对比(见表1)。
(2)传统教学模式实验前后体育兴趣对比(见表2)。
(3)实验前两个班级学习兴趣调查情况对比(见图1)。
从实验前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实验前合作学习模式跟对照班的体育学习兴趣差异不明显。
(3)实验后两个班级学习兴趣调查情况对比(见图2)。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所显示,体育教学经过12个课时不同模式,对照班和合作学习模式班的体育学习兴趣的差异十分明显。合作学习模式实验班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高要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也就是说,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学习体育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效果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是学习兴趣的源泉。合作学习模式的评分是由小组评分,而小组的分数是由每个人的分数构成的,因此每个人都渴望为小组出力从而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同伴之间常常相互辅导,相互帮助,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焦虑程度大大降低了,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成功的欢乐,帮助学生形成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合作意识能力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分析
实验前,合作学习模式和对照班经过t检验,得到概率P 值为0.57>0.05,因此,在实验前两个班级合作意识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经过12个课时的实验后,合作学习模式与对照班t检验发生了显著差异,概率P 值为0.0089
3 在篮球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情况调查
篮球课考核四项:运球、传球、投篮、上篮,每项25分。笔者通过对学生篮球基本技术成绩整理过程中发现合作学习模式比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技能掌握。在小组合作间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得到提高,对技术要领的掌握也比较准备。另外,每堂课对小组设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后进行小组总结,学生都可以在每堂课后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促使他们在下一堂课改正自己错误动作。此外,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纠错的时候,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在向别人讲解动作的时候自己也可以详细的回想一遍动作要领,巩固了技术要领。
4 结语
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上,合作学习模式要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效果更好,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多方参与,不再是知识被动接受者,自主学习的同时与他人合作交流,奉献和分享自己学习心得,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沈权.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 [J].中国教育学刊,2003(7):39-42.
篇2
关键词:体育 篮球 教育 素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86-01
身体是健康的本钱,新时代的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培养,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篮球作为中学阶段最常见、最方便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落实素质教育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强化学生的篮球意识,就是让学生根据比赛的实际,在正确判断的前提下,通过观察分析,运用身体优势与技术策略制约对方,争取比赛场上的主动权。
如何将学生的篮球训练与素质教育以及人文陶冶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的本质不单单在于传授本领,还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求知欲望,塑造健全的人格。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篮球学习与训练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做法是励志导向、以志诱趣。志和趣是学习动机的两个方面,志是理性动机,趣是感性动机,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志无趣,志就难以坚定;有趣无志,趣就难以持久。兴趣包括对学习进程感兴趣和对学习结果感兴趣。前者来自教学艺术,后者来自学习目标。
教学中,我力争做到讲解和示范有趣生动,和同学相处平易近人,诙谐幽默,以个人的魅力吸引学生,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感,生成倾向心理;同时强调篮球训练对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的作用,使学生从社会责任感、个人前途、参与比赛多方面产生急切心理,自觉地投身到练习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教新队员时侧重于趣,在教老队员时侧重于志,两者不能偏废,相辅相成。
训练中,我引入游戏竞争机制,从听觉、视觉各个方面刺激学生思维、观察、判断。因为观察是思维的前提,正确观察赛场上瞬息万变的局面,来源于广阔的视野和科学的预测,只有准确地分析判断,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及时做好攻防的思想准备。要培养这种良好的习惯和过硬本领,教师就要时常提醒队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二、培养良好的篮球技能
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篮球意识与能力上,训练学生在场上的实战与应变能力是最为根本的目标。一方面要发挥个人特长,另一方面要有团队协作意识。篮球比赛,不是单枪匹马的行动,要靠优良的团队配合作战。
一是本队处于进攻状态,自己手里无球时,应按本队的战略意图,不论在弱侧还是强侧,都要做出配合动作,如移动位置,吸引防守,自主接应,制造主攻方向上的有利条件,给同伴掩护,寻找有效投篮机会。
二是防守对方持球人时,要紧紧相逼,堵住去路,给同伴创造断球机会。防无球人时,根据对方进攻情况选位,卡住对方传球路线,防止其接球,随时给对方形成强有力的威胁。
三是自己持球时,要灵活机智,摆脱防守并有一定的距离,进入有效的攻击区,就要不失时机地投篮。对方防守严密无法投篮,则要及时运用多变技巧传给已处在有利位置的队友。
四是发动快攻的时候,根据所在位置,迅速启动一传、接应、分散、接球、上篮等一连串程序性策略。
没有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技术的运用(比如快攻时的速度、抢球时的弹跳)就无从谈起。所以,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以及战术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物质基础。在教学与训练中,要认真抓好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训练。
三、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师既要研究自己如何教,更要研究学生怎么学,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时常告诫学生要想打好球,首先是多练习,其次是方法对头,善于钻研。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练球方案。提高球技,是每个篮球队员的向往,也是教师面对的实际问题。作为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用头脑“打球”,并在方法上给予启发指导。比如,一个局部的战术配合不能只限于一种路线和一种攻略。一个套路可随场上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智慧。教师要对技能发挥好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对运用失败的队员不能讽刺打击,而要分析原因,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和训练氛围,既体现教师的“导”,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觉得从老师身上“能够学好、有东西可学”。
四、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
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应该是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循环上升的过程。无论是日常的教学比赛结束,还是正规的篮球大赛结束,我都要求学生写出书面的赛后感,并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集体总结。要求同学发表各自的意见和感想,集思广益,便于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再战。
激烈的竞争环境表明,意识的强与弱会直接决定球队成绩的好与坏。实践证明,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与篮球训练中,适时树立学生的篮球意识,对全面提高学校篮球运动水平以及篮球项目的普及有着积极的意义。
篇3
一、篮球课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在初中篮球教学是一项普及程度比较高的体育项目。学生接触篮球的时间是比较早的,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篮球或者很喜欢打篮球。学生对篮球的兴趣非常高,这都是因为篮球运动本身的竞技性和娱乐性。虽然篮球运动比较普及,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篮球运动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体育课堂时间较少是其中一个原因,而教师没有重视在体育运动方面对学生进行有必要的技巧指导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因此很多学生在打篮球的时候,除了运动的规则之外,没有其他技巧方面的知识,这就影响了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发挥,同时也限制了篮球运动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使篮球运动变成了一项简单的跑跳运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篮球运动,并懂得用有效的方法来打好篮球。
二、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寻求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篮球是一项实战要求高的运动,如果教师只是注重理论讲解和规则说明,而没有让学生通过实战的方式来获得训练,那么永远都会是纸上谈兵,对学生的提高没有一点帮助。因此,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观看篮球比赛,在观看的过程中讲解一些相关的理论和技巧,同时加强训练,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教师只要善于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轻松地完成这一点。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进行篮球教学,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 以篮球教学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篮球运动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打法,在场上每个队员必须各司其职,共同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篮球运动中就会有不同的位置,其作用也是不一样的。要发挥出一个团队的优势,教师就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把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学生安排在不同的位置上,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己,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这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篮球是一项团体的运动,并不是一个人的表演,靠一个人是无法赢得比赛的,同时也会失去团体运动的意义。如前锋、中锋、后卫,不同的位置需要在比赛过程中紧密配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来适当地调整好队形,通过小组对抗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篮球实战能力。女生也可以组建篮球队,还可以组建啦啦队,分工不同,但一样可以很好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运动中来。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并在这项运动中逐渐建立起默契,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注重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篇4
【关键词】初中篮球 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篮球因其具有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在篮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我校初中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主要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总结。2.2经验总结法:通过日常篮球教学实践流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
三、初中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初中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兴趣各异,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初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成长处于高度发育成长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好奇、多动、不愿受到约束。作为90后的学生,他们兴趣广泛,对于篮球的喜爱程度不尽相同,如,大部分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的兴趣,但其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篮球水平参差不齐,各项篮球基本功底不够扎实;再者,学校场地有限,学生数较多,进一步限制了学生篮球水平的提高。
2.学生个人意识强,团队意识有待培养.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个性张扬,个人意识强,难以轻易接受他人的建议,团队合作精神较薄弱,体育锻炼习惯尚未形成小组合作能力。同时,学生们的兴趣博而不专,难以勤练基本功。初中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热爱仅处于模仿,往往只注重打球的观赏性,注重投篮而不重基本功的练习。怎样去提高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又掌握一定的篮球技术,应该是篮球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规范的技术动作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们在运动中受伤、出现意外的可能性。
3.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表现自我,不喜欢古板教条的教学方式,渴望能与教师平等的相处,在课堂上可以和同学们相互交流和沟通。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比较单一,教学程序机械化,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教学条件有限.由于各方对体育教学,篮球教学的重视不足,不少学校的篮球教学水平有限。比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场地狭小,教学器材缺乏,如,篮球数量不足,篮筐数量不多且质量不高,而且由于中学生人数较多,严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进行。
(二)初中篮球教学的解决对策
为了全面地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本文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中学阶段是学生发育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应该把握这个重要的时机,积极采取对策。
1.按照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设计教学模式、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注重身心健康.首先,将各班学生按实际情况分为不同小组,根据各组对篮球的不同喜爱程度,基础水平等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其次,可以适当从男女生的身体、生理、兴趣特点以及接受能力的差异出发,调整篮球规则,注重女生篮球教学的方法创新,全面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再者,对于基础水平较低的部分同学,投篮时可以采用适当缩短与篮筐的距离,适当缩小篮球的大小,在教学比赛中适当放宽规则尺度等方法激发广大学生对篮球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个教学项目的交叉联系.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注重与其它项目交叉结合一起开展,以达到更好的锻炼目的。例如,篮球和耐久跑这两个教材搭配在一起,科学合理,同时这两个教材内容有一个共同的鲜明的特点,就是提出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节奏”概念,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田径中的耐久跑相对是一个比较枯燥的教材,但通过对该项目的练习,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耐力素质和意志品质。在“变向”训练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了趣味图形跑,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愉悦和轻松的环境中完成练习,并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同时在课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如何才能跑的轻松,从而导出训练的重点:“呼吸节奏”。
3.加强球类单个技术教学与实战的联系,增加篮球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的终生体育奠定基础.篮球一直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熟练的掌握一种或几种运球技术成为大多数中学生的迫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同时,为避免学生对基础训练产生厌烦心理,可以适当与实战相联系,让学生们体会边学边用的乐趣。
4.以“生动、自主、愉悦” 为主旋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篮球教学,比如,游戏比赛法: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赛中练,进而达到提高技术动作和运用能力的目的。 自主探究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发展学生个性。评价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培养互助合作精神。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教授篮球的一些技术动作,而是要充分发挥篮球教学中育人的功能。在教学中,由原来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评价篮球教学的标准不仅仅再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篮球的技术技能,而是要看篮球的教学给学生的身体、心理方面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
5.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篮球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必须为篮球教学的开展提供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指导初中篮球教学的开展。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坚持合理性、实际性原则。注重提高篮球教学的实效。要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徐小鸣 浅谈体育课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0(09)。
[2]王喜砖 如何把体育教学渗入素质教育[j].文理导航(上旬),2011(01)。
篇5
【关键词】篮球教学 体能训练 问题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03-0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个国家纷纷寻求综合国力的发展。所谓综合国力,就是指一个国家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均有比较突出的成绩。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在各个项目上人才辈出,但篮球相对来讲是我们国家的弱项,而且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很高,因此我国体育方面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深深体会到加强体能训练的重要性。随着学生体能训练理论研究的展开,这一观点被更多的人所重视。但是我国的教室刚刚接触体能训练方面的教学,各方面的理论与经验都不够成熟,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问题
1.体能训练与技术、战术、心理训练分离
我国的体育教学总体来说以技术教学为主,教师通过示范使学生了解体育项目的基本技巧,再通过不断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战术训练为主。但是仅仅是讲解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体能的训练,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体能没能得到提升,在体育训练中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非常容易受伤。在团队中,大家的体能不足,体能水平不统一,在训练或比赛时,很难做到团队合作。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有技术,战术的训练,但心理的训练却少之又少,更不用说与体能训练结合。只有解决了学生心理上对体育项目的抗拒,体育训练才有可能展开,并进一步进行体能上的训练并有所提高。
2.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技能训练脱节
在我国体能训练范围较窄,一般在军人等特殊人群中进行,近几年才引起教师的重视,但是体能训练在教学中往往仅限于独立的体能训练,或者不训练,或者只做体能训练,造成了体能训练与专项技能训练的严重脱节。本来体能训练就是要为专项技能服务,但是脱节后,不但体能训练没能为技能打下良好基础,还会造成疲劳而影响技能的训练。
3.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
还有一些教师没能准确理解体能训练这种理念,误以为体能训练就是不断的练习,把体能训练当成了技战术训练的加强版,产生了以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的现象。技战术的加强训练的确能让学生对体育项目加强熟悉,但是体能提升的目的完全被曲解。
4.体能训练的量把握不准
体能训练不是简单通过提升运动量完成的,而是一种科学适量的训练系统。而有些教师走进了某种误区,设置大量的运动量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完全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体能训练必须因人而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量,做到科学适量的完成体能训练的任务,真正达到体能的提升。
5.体能训练后不能得到充分恢复
体能训练的合适程度应该是学生充分热身,逐步加强运动量,让学生有轻微疲惫感为宜,而不是毫无章法的大量训练。在体能训练后不能立即进行技能的训练,如果得不到充分的恢复休息,学生的身体消耗过大,会对接下来的训练产生抗拒,长时间还会严重影响体制相对较差的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解决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问题的途径
1.深入学习体能训练的理论
实践的成败取决于理论的研究深否深入。作为基层体育教师必须深入学习篮球体能训练的理论基础,包括传播学理论和行为学理论。哈罗德・拉斯韦尔(1984)认为,传播的过程就是谁(控制分析),说什么(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分析),对谁(受众分析),取得什么效果(效果分析),形成了公认的“5W”模式,为篮球教学活动中的体能训练奠定了理论基础。另外篮球教学体能训练过程中引导人的行为的方法和技术,作为行为学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篮球教师的教学行为。
2.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如果体能训练没有系统,没有计划的进行,不但难以完成目标,还会对体质较差的学生的身体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体能个训练计划非常有必要。注意做到由浅入深,由少到多。运动肌肉有一定的适应阶段,在开始体能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少量安排运动量,在度过适应阶段后逐渐加强训练强度。在做训练计划时,做好学生意外伤害的紧急措施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3.安排合理的训练方法
常规的体能训练方法有很多,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薄弱环节。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能训练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就忽视了体能训练的科学性,要将不同的训练方法结合起来,并根据需求随时调整运动量,练习次数,采用多样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改变单一的训练方法。
三、学生篮球体能训练的方法
篮球教学体能训练要有一定的侧重点,根据学生的弱点来进行不同的训练,包括速度、耐力、力量、弹跳、灵敏度的训练。根绝不同的训练目的运用不同的方法。如速度训练采用接力跑;耐力训练时限时一分钟,见边线连续折返跑完成l6~17趟练习;通过手指屈伸联系提高手腕力量;通过深跳练习或青蛙跳立定跳提高学生弹跳能力,灵敏度的训练可以通过师生间接困难球来提高,或学生之间进行拍背练习。
篮球运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子,有充足的体力和发达的运动神经。但同时篮球运动也是一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项目,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篮球教学时充分注意对学生体能的训练。优良的体能不但是篮球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的保证,也是在校学生完成正常学习活动的根本要求。只有通过教学活动科学合理地对体能进行训练,才能实现我国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目标,真正对学生体能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辛富豪,殷畅,杨杰麟.新形势下我国篮球体能训练常见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22)
[2]崔建强.浅谈如何制定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方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年(5)
[3]白永胜.论我国篮球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14)
[4]盛永利.初中篮球体能训练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1)
篇6
中山市黄圃镇对甫小学 周迎
摘要: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拓展训练充分注重参与者的运动体验,强调团队间的配合,是一种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以拓展训练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学生对于篮球的热爱不仅局限于电视机中,更体现在篮球场上,利用拓展训练完成小学篮球教学,也是对当前体育教学方式的完善。
关键词:拓展训练;小学体育;篮球
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手段,拓展训练使得体育教学兼具娱乐性与教学性。将拓展训练融入小学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能够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意识到配合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拓展训练在小学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一、拓展训练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什么是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是一种自我突破式训练,最早源于欧美等地,这种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受训者人格,实现受训者自我能力突破,帮助受训者克服对运动的胆怯与弱点,提高受训者合作意识,最终实现受训者运动能力的提升。相较于传统训练方式,拓展训练主要针对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及配合程度进行训练,而忽视了体能及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简而言之,拓展训练更注重提升团队配合能力,而非倡导运动竞技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一)拓展训练要领
拓展训练要求受训者在娱乐挑战中感悟运动的快乐,在进行运动训练过程中,有效结合各类娱乐拓展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拓展训练是针对学生思维习惯而展开的教育,并非单纯的体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团队游戏或运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拓展训练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更新重塑,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体育教育的体验。
(二)拓展训练基本特征
1.基础性
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时,拓展训练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其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质制定出合理的训练方案,在巩固已有训练成果之上实现对学生个人能力的突破,以达到取长补短的训练效果。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不会出现学生因过度训练而厌倦训练的现象。这种循环渐进的训练方式,实现了学生从巩固到优化再到学习的训练效果,实现学生训练量变到质变的转换。通过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并根据今后的学习做出相应的转变,寻找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训练道路。
2.趣味性
所谓的拓展训练,不仅单纯意味着过渡游戏娱乐过身体素质机能的训练,而是一种有益结合娱乐与训练的教学方式,是现代各种训练理论综合运用的结果,能够有效提升教学与训练效率。拓展训练通过各项运动实现学生能力上的突破,实现学生人格及自身品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在进行体育教课中结合多项拓展训练,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3.放松性
拓展训练将体育教学与娱乐活动完美融合,大大提升了教学娱乐效果,增添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体育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这些拓展娱乐项目,与体育教学内容息息相关,使学生们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提高运动能力,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不同于传统教学课堂的紧张严肃,拓展训练要求体育教学以轻松愉悦的氛围进行,通过各类相关游戏的开展,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二、小学篮球教学的几个薄弱环节
(一)运动前的热身
常规小学篮球教学着重强调课前活动对教学的重要性,其以课前活动为教学铺垫,让学生不断练习伸展运动及慢跑,如此机械的运动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导致学生篮球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运动中的协调
传统篮球教学强调学生篮球运作掌握能力的提升,并施加大量的投球、运球等训练,教学方式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忽视了学生身体机能协调能力的培养,无法使学生从篮球教学中获得游戏体验。很明显,传统的篮球体育课远无法满足学生对运动的向往,长期如此,很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理。
(三)运动后的放松
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基础技术教学时,放松活未能做到有始有终,经常会出现忽视授课后放松活动现象的出现,部分教师秉承这样一种错误观点,课前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后续的教学任务,所以会开展课前运动。在完成设定的教学任务后,就没有必要采进行课后放松活动了。殊不知,学生在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后,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运动加以舒缓,不仅会对其接下来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造成肌肉损伤。
三、拓展训练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拓展训练唤起学生的兴趣
体育课设置的初衷在于加强学生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因此在开展拓展项目时,教师应本着提升学生篮球运动技巧为练习目的,将篮球基础技能训练灵活转变为趣味性较强的拓展项目,不断丰富授课方式,以多种活动方式完成篮球基础专业技能的训练。要想改变运动前热身枯燥乏味的现象,体育教师应将篮球教学与拓展训练有效结合,增强运动的团队效果,将运动回归到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嬉笑打闹中完成课堂教学。这样一来,为篮球基础技术教学平添几分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开展篮球基础技术教学前,不再以课前活动为开场白,而是以“十人九足”为拓展训练项目为课前小菜,带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将原本严肃无聊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们能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到教学任务中来。这样一来,教师在后续的篮球基础技能教学中也不必再花费精力维持课堂纪律。
(二)通过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篮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一些运动幅度较小的活动,如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要求后面的学生为前面的学生进行肩膀、背部等部位的按摩,保证每个学生的身体都能够得到放松。这种团队性的放松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达到放松肌肉,愉悦身心的目的,并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共同分享、互帮互助,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通过拓展训练提高学生自信心
篮球比赛的规则及运作是复杂的,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篮球,对于运球、投篮等基本操作并非短期间内就能够学会的,而拓展训练的有效利用,能够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体质等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众所周知,篮球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强度训练,不通过大量的训练很难实现对其真正的掌握,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体格,磨砺其意志,实现学生身心共同发展。并且,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意志进行磨炼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进行小学篮球基础技术教学时,辅以大量的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出学生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师在进行篮球基础技术教学时,适当为教学添加一些“小佐料”。如,让学生进行“人体多米诺”的拓展项目,以竞赛的形式,将学生分为两组并围成一个圈,让学生将手臂搭在前一个同学的肩膀上。在教师下达坐下的指令后,看哪组同学能够快速整齐的完成指令,此时,要故意勾引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够全神贯注于游戏中,然后再对学生下达起立的指令,看哪组学生能够在接到指令后快速整齐地站起来。而后,对输掉的那组同学加以小小的惩罚,如全组同学快速做出赢家说出的任意数字,或围着操场慢跑一圈。此类的拓展项目,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身体协调性,还能够通过有趣的活动放松学生心理压力,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使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但就当前而言,我国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是为其他科目学习而服务的,这就给学生及教师带来一种体育课并不重要的错误认知。因此,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应打破固有的思维限制,并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使得体育学习娱乐性与教育性并重。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可适当结合拓展项目训练,完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使单调的体育课程也能变得生动多彩。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篮球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切实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锋.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142+131.
[2]高丽美.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内江科技,2017,38(12):155-156.
[3]陈友生.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158.
篇7
关键词:篮球运动;兴趣;培养
前言
篮球运动是作为强身健体的游戏项目和挑战人体极限的竞技运动项目而存在和发展的,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兴趣对于任何人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我要练”的主体体育,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中,这三方面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篮球课的兴趣的目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二年级学生100名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2.1篮球兴趣调查现状分析
2.1.1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较为浓厚
西安市是一个极具活力和动力的城市,其位置在我国北方,在100个人中,有接近于一半的学生受众表示,非常喜爱篮球运动,其中多部分为男性受众群体。对此,笔者以西北工业大学附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学生对篮球兴趣方面的,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蔡楠.TIF;%110%110
由表1的调查数据,可以清晰明确地看到,中学生群体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是相当浓厚的,高达80%的男女受众都表示自身对篮球运动感兴趣,不论是对篮球明星、篮球赛事、篮球技术战术等有兴趣,多可以归结为对篮球运动感兴趣。
2.1.2西安市中学生观看篮球比赛或进行篮球运动所花费的时间较多
随后,笔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调查研究。一个人在所喜爱的事物上所花费的时间一定是较多的,关于西安市中学生在篮球赛事及进行篮球运动等方面的时间调查极具代表性与说服力:
蔡楠2.TIF;%110%110
由表2可以清晰明确地看到,中学生观看篮球赛事以及进行篮球运动的频率是较高的,几乎不进行两项活动的受众仅有6人,而一周会进行一次的受众则高达35人,能够在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中,抽出时间来进行篮球活动以及观看篮球比赛是非常难得的,由此也可以撇见其对于篮球运动的喜爱与兴趣。
2.1.3西安市中学生在篮球类体育产品的消费上只增不减
中学生受众群体在体育产品的消费上所带来的能力也是显而易见的的。而西安市中学生在篮球体育产品的消费上也是非常巨大的。篮球体育产品的消费主要指的是购买篮球用品、篮球装备等。笔者对此展开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蔡楠3.TIF;%110%110
由表3可以清晰明确地看到,西安市中学生们在篮球装备方面的消费是非常巨大的,并且对篮球类体育产品的总体消费也呈现出一种只增不减的趋势。
通过上文的调查及论述,可以看出,中学生群体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不论是进行体育产品的消费、进行篮球运动及赛事观赏等方面都是一种自发性地喜爱与进行。
2.2篮球兴趣的培养
2.2.1利用学生求知心理培养学习篮球的兴趣
求知欲是青少年探求知识并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的一种内心渴望。他们渴望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充实和提高自己。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满足他们的求知心理,经常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
2.2.2利用学生好动和好学心理培养学习篮球的兴趣
好动是青少年的天性,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投其所好的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设学生需求和发展的活动天地,让他们在动中学,乐中学。
2.2.3利用学生好奇和好胜心理培养学习篮球的兴趣
好奇心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好奇心容易激发学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是掌握知识的良好心理开端,是求知欲旺盛的体现。因此课堂中要顺应学生的好奇心这一心理特点,采用新颖、灵活富有情趣的方法和手段创设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
2.2.4变换手段,调动兴趣
活泼好动,敏感性强,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在篮球技术练习中,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对篮球运动兴趣的培养,应由好奇――求知――爱好――入迷的过程而形成,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钻研教材、积极创新、因材施教、时刻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首位。只要有了对该项目的学习的渴求,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建议
3.2.1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有效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等观念的引入,在篮球教学中面对各具个性,可塑性较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只有让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出来,篮球教学才会有序有效,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喜欢上篮球。
篇8
【关键词】中职生提高身体素质
当今社会充满着激烈竞争,对于即将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职业学生,他们不仅面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要面临社会压力的严峻考验,这样的综合环境和条件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的中职生却得不到好的体育锻炼,体育教师也只按照固定的教学方法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牢牢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对体育课产生厌倦、逃避的心理,慢慢也就远离体育锻炼。现代科技的发展虽然满足了学生的物质生活,一天到晚的捧着手机玩游戏、看小说,下课后就急忙的奔跑回寝室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继续他们的网咯生活。只有在在体育教学中改善学生的体育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让学生更好的锻炼身体,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以下是本人对中职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看法。
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1、通过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主性。面对广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从网咯上剪切一些精彩比赛与比较有权威的体育理论让学生观看学习,从而在思想上去引导他们了解体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体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体育是每个人一生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锻炼可以增加意志品质,体育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达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2、通过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学校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主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拥有较高的体育业务水平,要有让学生佩服的体育能力,在体育运动中树立较高的威望,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意识,教师在上课或课外活动中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的态度以及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意愿。比如在篮球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模仿体育教师的某些运动技术动作从而对某项体育项目感兴趣。体育教学中,教师先把这些技术动作给学生讲解示范后,然后让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老师在旁纠正指导,最后是学生分组进行教学比赛。在第一组教学比赛过程中学生往往不懂的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些技术动作,比赛结束后下来感觉什么都没学到而失去了求学心。在第二组教学比赛中,教师亲自上阵带领学生比赛实践指导,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多次的运用刚教过他们的技术动作要领,而得到场边观看的同学喝彩,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如何运用技术动作,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了。第三组、第四组等学生都很自信的去模仿学习老师所教的动作。在课余时间,学校应多组织比赛,让学生不断接触比赛,不断参与体育运动中来。通过不断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慢慢就会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实践
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的体育设施需要不断的改善,学生才会拥有拥有一个良好的的锻炼坏境,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更需要不断创新,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创新,积极参与。例如:在篮球分组比赛教学中,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可以自定不同的游戏规则进行比赛。如半场比赛中规定进攻方必须通过传几次球后才能进攻或通过掩护、挡拆、突分、传切等不同的战术配合进攻,得分才有效,防守方抢到的篮板球必须出三分线方能转入进攻等等。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配合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合理利用技、战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提高中职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
1、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意识是对体育锻炼的自觉反应,是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只有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体育锻炼不积极的现状。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的培养有针对性性,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培养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以强身育人为目标,以使全体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努力探索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开展多种活动,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构建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加强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是指引学生走向正确体育道路的指向灯。学校应加强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全面系统的认识体育运动,掌握正确的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的了解体育。此外,进行学生体育理论教育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知识面的扩展。
3、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内,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
总之,在当今中职学校学生身体素质现状情况,体育教学中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教师也要转变观,大胆创新,勇于让学生自由自主参与实践,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只有这样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与学生身体素质才能更上一个新台阶。只有这样才能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运动技能。达到体育锻炼提高体能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三门球运动;教学策略;运动规律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57-1
在探讨技能学习策略之前,我们首先要说明的是,之所以选择目前大家还显得比较陌生的三门球运动作为教学研究示例,主要考虑到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体育与课程标准》球类技能学习建议中,列举了三门球这一特色项目。它的出现,一是直接给广大一线的体育老师指明了可以参考和选择的样本即内容;二是通过推荐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反映现代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尽管这些所推荐的内容不可能全教,但选择三门球教材,研究其技能促进的教学策略,无论是对三门球教材本身,还是对其它同类教材的学习都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案的集合。球类技能教学策略就是谋划如何进行有效的球类技能教学。那么到底有哪些方案能够切实解决球类技能的教学,即怎样谋划才会是积极有效的呢?
我认为决定球类技能教学策略的依据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项目特质。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比如,三门球运动同样是集体性球类运动,但它与篮球、足球等项目相比较存在显著的区别。有专家将三门球和这些项目在知识点等方面进行过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它们不但在技术体系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因为三门球是一项以三方对抗为基本形态的集体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唯一需要在对抗中要与对手进行合作的项目,而且在文化层面上更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成为教师制定教学策略所需要特别关注的要点之一。
第二是认知规律。青少年对球类学习最初的认知往往更多地取决于他们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而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无疑是最直接的感观。以三门球运动为例,其特殊的球体,特殊的运动方式,由此而表现出的多变性等等,足以激发出广大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通过整体的运动进入,既是三门球运动的特殊性使然,也更符合学生对球类运动的认知规律.
三是技能形成规律。尽管球类技能的形成和单一动作技能的学习及其形成都离不开基本的“练习―泛化―再练习―巩固”的过程,但是促进或加快不同球类运动技能形成的途径是有明显区别的。单个球类技能学习和掌握的动力来自于对该项运动学习的需求,因此,首先让学生了解和接触运动的完整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迫切的需要,然后再进行单一动作的学习,其学习的效果显然是不同的。学生学习的目的越明确,需求越迫切,其学习就会越发用心,掌握动作技能就会在积极的应用中得到加速。
以上这三点认识无疑是我们研究和制定教学方案的重要考量。
据此,我们提出三门球技能教学的四种主要的策略。
策略一:游戏学习策略。这是基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球类学习的认知。初中学生对球类学习的认知往往受其自身体能不足的影响,因此,游戏学习更多地应用于发展学生与该项运动相对应的体能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内容,并设计运动游戏的方式提供给学生予以学习。这一策略更多地对学习技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策略二:项目体验策略。这是基于项目特点和球类技能学习规律的需要。如上所述,完整体验球类项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首先感受到该项运动的全貌。了解该项运动中有哪些技术,这些技术都有哪些主要的用途和作用,进而也使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与这些技术之间存在多少的差距,这无疑为接下来的单个技术动作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策略三:技术深化策略。这是基于技术学习规律的考量。这里所说的技术深化,一定是与实战相结合的深化,它一定是在单一动作的反复练习形成基本的动作定型和掌握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在特定片段中的表现进行交叉式的学习,并通过这一反复的过程最终达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这是技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或者说是重要的阶段。
篇10
摘 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影响常德中学排球运动的开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开展现状进行反思,力求找出一些能帮助常德中学排球运动更好开展的意见与建议,为提高常德中学排球运动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排球运动 开展 因素
从2005年那届比赛后,常德市的中学排球运动开始走下坡路了,参赛队伍逐渐减少,到现在只剩下了常德一中、安乡一中、澧县一中还在坚持排球训练。但是近年来常德市基层中学排球活动每况愈下,体育试点中学的排球项目逐渐搁浅,中学排球教学训练更是不景气,原有的校办排球队数量和参与排球运动的学生数量呈下降趋势,排球热在中学排球运动中正逐渐降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常德市所辖范围内的8个县(市)的第一中学(包括安乡县第五中学),每个学校随机抽取50名学生,8名体育教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搜索查阅图书馆有关的社会学、体育消费等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搜索百度、中国知网和中国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有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查阅有关文献,参考有关论著,从前人的研究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借鉴它们的一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独特特点。
2.逻辑分析法
主要运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所查阅的资料结合有关理论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从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理清和把握提出选项教学的历史文化背景,现状和规律,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3.访谈法
对中学体育教师、学校负责体育工作的领导及体育教育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体育选项教学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以及他们所遇到、感到、想到的实施体育选项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4.数理统计法
分别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做数理统计,把具有代表性问题作列表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常德市中学排球运动的辉煌历史和现状
常德中学排球运动有着辉煌的过去,曾味我省排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21世纪,常德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很多的优秀排球运动员,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八一队效力了7年的杨锴,来自于常德市一中,去年常德市一中还有有一位女学生被福建队挑走。21世纪初期是常德市排球运动的鼎盛时期,在第五届届湖南省中学生排球比赛中,常德男女队分获冠军,并在那届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中,常德男队获得了第三名、女队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至2006年,全省重点中学停办初中部,这对常德排球运动的冲击相当大。排球是一个周期长的项目,优秀的排球运动员都是需要经过系统、长期、有计划的训练才能出成绩的,学校没有了初中部,就等于是少了一个培养苗子的平台。从此常德中学排球运动逐渐下滑,在近几年与长沙强队周南中学的比赛中也是负多胜少,常德中学排球在湖南的地位正岌岌可危。
(二)常德市中学排球运动的现状分析
1.排球师资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名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育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高中体育教师在排球课程、课余排球活动的指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在了解常德地区高中排球活动的现状的同时,也要了解体育教师的学历、所学专业以及工作条件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
表1 各校体育老师排球知识
专业 略懂 不懂
安乡一中 1人 6人 1人
安乡五中 0人 6人 2人
鼎城一中 1人 4人 3人
武陵一中 0人 5人 3人
常德一中 3人 4人 1人
汉寿一中 0人 6人 2人
桃源一中 1人 6人 1人
津市一中 1人 6人 1人
石门一中 1人 5人 2人
澧县一中 2人 4人 2人
临澧一中 0人 6人 2人
排球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排球运动的开展水平。统计结果显示,有排球专业师资的占学校体育老师的11.36%,排球专业师资匮乏的状况存在,调查发现,众多的中学体育教师在学历达标后的继续教育方面相当薄弱。教师们普遍反映迫切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来弥补排球专业知识的不足,提高实际教学训练能力以及了解排球运动发展的新成果、新信息。
2.学校场地器材分析
场地和器材是排球运动开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它是影响学校排球项目开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重要因素。
表2
沙土场地 水泥场地 橡胶场地 室内场地
安乡一中 0个 3个 0个 1个
安乡五中 3个 2个 0个 0个
鼎城一中 0个 4个 2个 1个
武陵一中 0个 4个 1个 0个
常德一中 0个 6个 4个 2个
汉寿一中 0个 2个 2个 1个
桃源一中 0个 2个 1个 0个
津市一中 0个 4个 2个 1个
石门一中 0个 2个 2个 0个
澧县一中 0个 4个 2个 1个
临澧一中 6个 4个 2个 1个
各学校排球场地设施较为满意,11所学校共有62片排球场地每个学校平均有5片排球场,部分学校还具备了室内排球场馆,而已体育特色挂牌的学校临澧一中最为完善,共有13片排球场。拥有良好的设施器材,才有排球运动的开始。
3.课余训练、竞赛分析
学生是参与排球课余训练的主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认识程度如何,决定了学生主题的参与意识,就调查的11所中学中,除了专业的校排球队训练外,基本就没有学生自主的进行排球练习。
排球比赛每年常德市举行一次排球比赛,但是参加的学校就只有不到4所,每个县各自举行的排球比赛,所有该县的中学都参加,但是竞技水平相差甚远,大家都是去争第二名的,第一基本是县一中。这样实力的巨大差距导致每个县(市)除了一中外,其他基本都不注重排球训练。
(三)影响常德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的因素
1.常德市停办重点中学初中部
排球是一个周期较长的项目,正所谓“三年成形,五年成才,八年成器”培养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需要8~10年的时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是分阶段的,是多方面精心设计和结合个性化的、针对性训练的结果。一名排球运动员最少需要经过五个方面相互依存的训练。其中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认知训练、心理训练、对抗性训练。如果初高中合在一起的话,一名排球运动员可以在6年内得到系统、针对、有计划的训练。而现在只有3年的时间,根本就难以实施系统的训练,并且后续排球生源的也是一个大问题。
2.学校领导对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重视程度是影响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有利条件。
调查中校领导一般都会表示支持或者重视,但是真正地将场地、教练和经费、器材等认真落实到实处的并不多。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造成应付式参加比赛和被动地开展活动状况。排球竞赛活动是学校普及运动和提高排球水平的重要措施。但调查结果不禁让我们感到惊讶:主管领导的不闻不问导致勉强开展的低质量排球竞赛怎能推动排球运动在校园内的普及。
3.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
表3 学生对排球运动喜欢的程度
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喜欢 不喜欢
人数 152 218 105 75
比例(%) 27.64 39.63 19.09 13.64
从表3调查发现,学生对排球喜欢的人数有152人,占27.64%。比较喜欢、兴趣一般的分别为39.63%、19.09%,不喜欢的有75人,占了13.64%。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喜欢排球运动,只有少数学生对排球不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影响排球运动开展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发展排球运动的根本。调查表明,学生对排球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感兴趣的原因是受老女排球面五连冠和新女排在2004雅典奥运会的夺冠影响,同时也受排球技术好的人的影响。这表示外观环境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4.缺乏专业的排球教师
以排球为专项的体育教师是排球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因素。在访谈中体育教师认为,排球专业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能力的高低,能影响学生排球技能的掌握以及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因此对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是丰富体育理论知识技能以及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措施。因而对于体育教师专业培训至关重要。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88名体育教师中,排球专业教师只有10名,占接受调查的体育老师的11.36%;略微懂点的教师有58人,占接受调查的体育老师的65.91%;不懂排球的体育老师有20人,占接受调查的体育老师的22.73%。
5.竞赛的组织
(1)学校组织排球课余比赛
在被调查的11所学校中,全部的学校每年都有组织班级之间的 排球比赛,且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其中有2所学校只是在中学的某一个年级举行排球赛,其它年级则举行篮球或者足球赛。
(2)校代表队的比赛
在调查的11所学校中,在21世纪初期时都是拥有排球校代表队,但是经过了这些年的漫漫磨练,逐渐漫漫的减少了,现在只剩下6所中学还有校代表队,约占调查学校的54.55%,这其中有3所(常德一中、安乡一中、澧县一中)长期组织训练,而且有完善的训练计划,其他是根据比赛而临时集结、并组织训练。近几年常德市参加湖南省中学生排球比赛的也只有这3所学校了,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的仅仅只有常德市一中了。
(四)解决常德市中学排球运动现状的对策
1.培养初中排球训练学校
中学没有初中部,排球运动就失去了一个培养排球苗子的平台。常德各县市都应在本县(市)培养1~2所初中排球训练基地,把在各个小学选中的排球苗子送到这几所初中学习训练,培养后备力量。
2.制定督导措施和提高相关领导重视程度
常德市体育主管部门颁布的一些促进排球运动开展的文件或者制定相关的政策,对于加快排球运动推广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政策的落到实处,需要相关部门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监督措施,使得排球在中学得到更好的推广。
要让领导做到“说起来重要。抓起来也重要”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应场年抓,对于排球活动的发展能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3.在政策方面给予相应的倾斜,形成统一的量化管理
每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扩大基础训练人数。充分发挥各级教育、体育部门和学校的积极作用,培训排球后备力量,形成教育部门给政策、体育部门进行组织、学校提供人才的合作形式。要将后备体育人才的培养纳入各级教育、体育评估内容,提高部门领导和学校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健全和完善监督保障机制,形成领导重视、大家关心、国家和社会共同培养的渠道,形成多形式的排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对具有开展排球运动的场地、具有雄厚师资力量以及经常开展排球运动的学校,同时要采取扶持和鼓励政策,在物质或资金上提供一定的支持,使传统学校得以巩固和发展。
4.发挥比赛的杠杆作用
比赛是推动一项运动开展的有力杠杆。排球竞赛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排球运动的乐趣。竞赛的组织应充分体现出层次性和针对性,要根据排球项目特点,分层次地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不同要求的竞赛活动,既要注重提高,又不能忽视普及,这样才能使排球运动更广泛、更扎实地开展起来。各校在组织正规化排球竞赛的同时,提倡开展有实效而非正规化得竞赛活动。比如课开展单项技术比赛、多人制比赛等。只有非正规的竞赛蓬勃开展起来,经过一段有意识的引进过程,正规的排球竞赛才有可能更扎实地开展起来,常德市排球运动才会欣欣向荣。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常德市重点中学初中部的停办,对于常德市中学排球运动的冲击相当大,使中学失去了一个培养排球苗子的平台,难以形成系统、针对、计划的训练。
2.学校领导对排球运动重视不够,领导对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一个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因此,应该引起领导对排球运动的重视。
3.排球师资缺乏,教师培训机会少,多数体育教师没有参加过排球训练,对排球发展状况了解少,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对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4.常德地区的排球场地以及器材都是很充足的,这样可以提供学生们很好的学习条件,教师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职称结构较合理,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建议
1.加强教师的培训。在培训中,注重师德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能更好滴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把先进的教学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中。
2.改革课余排球活动,培养排球体育骨干,大力推广多种形式排球运动,组织排球俱乐部或者排球社团,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促进课外排球活动及社会活动的开展。
3.积极开展排球运动竞赛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市排球的发展。建议个地区、个中学定期举办排球运动会,通过比赛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营造排球运动的活动氛围,凸显排球运动的观赏性、健身性和娱乐性。
4.学校领导及新闻单位要重视和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力度,胡玉社会各界对排球运动的关心,促进中学排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卫荣辉.陕西省普通高校排球运动的开展状况与发展对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4(3):110-113.
[2]马敬衣,王克,耿同满.北京市中小学开展排球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14(3):48-51.
[3]顾美珠,魏富民.制约我国排球运动大众化推广的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25(9):37-43.
[4]刘强德.影响我国群众性排球运动普及的主要因素[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3):1140-1142.
[5]汪焱,彭雪涵,黄衍存,张玲,罗青琴.大众传媒对我国群众性排球运动普及推广的影响[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2):201-204.
[6]朱斌.湖北省普通高校排球队现状的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7]王冬梅,靳小雨.山东省高等院校排球选项课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1):78-80.
[8]马恒祥.安徽高校排球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156-158.
[9]于长文,路伟.影响中学排球运动开展因素的个案研究——以赤峰平煤高级中学为例[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6):84-86.
[10]刘彩惠.辽阳市学校排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1):85-87.
[11]邓光庆.我国学校体育开展软式排球的历程现状意义和前景研究[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06.
[12]陈进波.湖南省永州地区高中学生排球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13]潘迎旭.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间的互动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140-1142.
- 上一篇:最原始的直接金融方式
- 下一篇: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