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调研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而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社情民意集中的地方,廉政文化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最近,我们就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在**地区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街道有行政、事业机构56个,有工业企业36个,商业服务企业18个,境内厂矿俱乐部11个,各类学校9所,党员有1300多人,有着宣传廉政文化的厚实基础。**街道办事处把廉政文化进社区与创建特色社区、文明社区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社区阵地,以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为主线,搭建多个平台,促进廉政建设从"文件"走向"文化"。搭建知识传播平台。街道利用社区党员议事会及人员集中的地方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设立便民公示栏、廉政投诉点、监督电话和举报箱,利用流动影院和社区党校教育社区居民,发挥廉政廊亭墙报及廉政文化论坛的阵地效应。搭建文艺宣传平台。利用社区文化艺术团,举办节日晚会、社区广场演出、干群齐唱廉政歌曲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组建廉政文化宣传队,把发生在大家身边、人人有切身感受的廉文清史编排成诗歌、小品、相声、歌舞等节目,在居民流动较大的广场、公园等场所进行表演。搭建教育阵地平台。各社区把廉政文化纳入辖区内的景观建设,利用小区各项设施,在居民小区创作廉政文化标语和漫画,在草坪点缀上廉洁格言警句。社区还定期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组织居民群众观看廉政纪录片。
二、存在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少数干部、群众都赞同"雍正方法",认为廉政文化熏陶,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不如严刑峻法来得实在,只有杀一儆百,从心里上起到震慑作用,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其实,这是对廉政文化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所形成的思想意识问题。
二是协调问题。廉政文化建设与法制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脱钩。三种文化本来可以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但由于主体单位的不同,廉政文化建设没有与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宣传阵地有效结合,法律法规知识及公民道德也没有利用廉政文化建设载体进行大力宣传,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三是方法问题。廉政文化在整个文化领域中,还没有占据到主流位置,仅流于写写文章、刷刷标语等形式,活动不多,参与不广泛,宣传不到位,内容不够丰富。
四是广泛性问题。群众参与的广泛度不够,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信仰和共同遵守的规范惯例,没有人民群众参与的文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不可能让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形成社会规范。
三、努力方向
廉政文化进社区,要坚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模式,营造教育环境,逐步在社区建立起"教育全民化、管理规范化、监督社会化"的党风廉政建设新体系,打造廉洁和谐社区。当前,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创新廉政文化宣传形式。廉政文化进社区,必须创新宣传形式,探索新方法。廉政文化建设可以采取"总结、挖掘、提炼"的六字方法创新工作形式。总结,就是在反腐倡廉的工作实践中去总结廉政文化。挖掘,就是要在民族文化教育的优秀传统中去挖掘廉政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提炼,就是要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提炼廉政文化。一是廉政环境建设进社区。把抓廉政教育与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环境建设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结合社区的实际,建设"廉政文化一条街"、"廉政文化一条路"等的形式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二是廉政先进典型宣传进社区。可以通过社区里的典型,如社区内的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等,来教育社区居民,润物细无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廉政意见箱进社区。在社区设置廉政意见箱,让社区居民通过意见箱举报腐败行为和给廉政建设提合理化建议。四是创作一批廉政文化精品。我们应把廉政文化作品创作工作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鼓励和支持既熟悉反腐倡廉工作,又有艺术创作才能的专业人士创作出一批文化含量高、品味强、社会影响大的廉政文化精品。
篇2
一、“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必须破解的一个难题
一是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联系密切。工业化不仅可为农业提供必要的技术装备、财力支持,更为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创造基本条件,这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是一种正面促进作用;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场地、资金等条件,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商品市场;城市不仅是工业集聚的最重要载体,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二是河南省的发展现状再次证明“三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尽管河南省已成为全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和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但河南省的经济水平较低。
三是河南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发挥新型工业化这个主要“引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决不能走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的工业化城市道路,而必须是“三化”协调发展。只有“三化”协调发展,才能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三化”协调发展,才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才能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实现中部崛起,才能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产业集聚区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
(一)产业集聚区的概念及类型
所谓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产业集聚区就是一个或者几个相关产业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形成的区域。按照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主要动力原因可以分为市场型(由市场自发形成的)、政府型(政府主导型)、复合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扶持)。市场型的产业集聚区富有活力,但发展较慢,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政府型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较快,但活力较差;复合型则由政府引导形成,活力较强。因此,世界各国对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往往采取复合型。
(二)产业集聚区与传统的工业园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传统工业园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且因为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园区选址具有随意性、分散性的特点,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定位模糊、园区内布局不合理等缺点。因此传统的工业园往往存在着资源浪费惊人、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等缺点。因此,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工业园的规划、引导、扶持,产业集聚区应运而生。
(三)产业集聚区与“三化”密切关联,可以推动“三化”协调发展
河南省近年来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也从实践上证明了产业集聚区在促进“三化”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
一是产业集聚区提高了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2010年,产业集聚区内新增企业318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1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5.2%。高新技术企业有292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6.5%。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68.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增长速度高于全省7.9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4.3%。18个省辖市中,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的有11个市。
二是产业集聚区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为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各地政府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2010年年末,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153.89万人,比2009年增长15.2%,增长速度高于全省8.2个百分点,全省的城镇化速度大大加快。
三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2010年年末,全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带动了400多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对于缓解河南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推广农业现代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条件。
三、产业集聚区在破解“三化”协调发展难题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当前各级政府对于产业集聚区的功能主要定位在工业化的推动力上,而对于“三化”推动作用却没有重视。这使得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存在着工业化发展较快,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的问题。从产业集聚区考核的纲领文件《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办法》来看,省职能部门对产业集聚区的考核从总量、效益、质量、进度和科技创新5项内容8项指标综合评价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水平。这些考核体系最大的缺点在于忽视了各产业集聚区的基础水平、发展方向等个体差异,忽视了就业等社会效益,忽视了“三化”的协调发展。
二是产业集聚区对于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存在着主导产业不够明晰,发展方式比较粗放,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的问题。很多产业集聚区都把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金属冶炼、煤化工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在发展方式上热衷于上新项目、扩大产能,而对于企业的改造升级和内涵式增长却重视不够。从投资的主体来看,政府投资比例过重,民间投资比重较低。从民间投资的行业分布看,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949.05亿元,占民间投资的比重为23.8%。
三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存在着若干不利于城镇化的因素。2010年年末,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153.89万人,比上年增长15.2%,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 33.6%。但因为配套设施不健全,社会事业滞后,很多从业人员及数量更为庞大的家属却未能成为市民,这严重削弱了产业集聚区的聚集功能,从而大大削弱了它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目前,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管委会的机构设置和规格没有相对统一模式,管委会过分注重行政级别,而对于社会服务方面的考虑却不足。显然,现有管理模式不能适应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需要,其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四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存在着若干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因素。各地为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不仅挪用、占用了大量的涉农资金,还大大地压低了土地价格,这导致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存在着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就省内来说,2010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单位平方公里建成面积产出11.17亿元,产出最高的济源市的产业集聚区单位平方公里建成面积产出29.50亿元,是产出最低的(商丘市和开封市)近6倍。可以断言,如果不进一步强化对耕地的保护,不仅河南省作为全国粮食第一大省的地位将无法保证,农业的发展也将失去物质支撑。
四、做好政策设计,使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使其真正成为解决“三化”协调发展难题的突破口
一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既要依托现有优势的传统工业,更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可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来源、技术装备和和信息支持,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最主要的推动力,从而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仅可以为工业化提供原材料、资本积累产业和必要的劳动力,而且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不能仅仅着眼于提升工业化速度和水平,也要通过“产城融合”等措施来提高城市化水平;要把统筹城乡、统筹工业农业作为一个基本思路,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来建设产业集聚区,而绝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求得暂时的工业发展速度。
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各地政府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本地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人才资源等因素制定科学发展规划,落实各地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目标、主导产业项目、产业定位,促进产业集聚区之间的分工协作;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结合国家推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争取建成若干个国家级的研发基地、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区,促进河南省工业水平的提升。对于各地的考核,不仅要看GDP总量、发展的速度,也要看发展的质量,尤其把各级产业集聚区在促进就业、实现城乡统筹、产城融合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三是把政府和市场作用结合起来,以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农业现代化。政府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机制,确保产业集聚区征收的一部分税收用于农业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资金、信息、技术支持。要在产业集聚区有机制地引入部分涉农产业,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要实施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和用地审批制度,创新征地制度,把计划色彩浓厚的征地制度变为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用地制度,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确保农业现代化、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用地的需要。
四是要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坚持“产城融合”、“产乡结合”,要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区的社会服务配套体系,高度重视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要理顺管理体制,探索符合实际的产业集聚区高效管理体制,要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解决新增城市人口在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破除城镇化的机制障碍。
篇3
关键词:老旧社区,文化建设,里弄建筑,三德里
1 绪论
1.1 调查的背景及意义
1.1.1 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更新速度也逐步加快。城市的扩张不仅表现在向外部延伸,也表现在对于内部空间的更新,老旧社区的改造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城市是一本石头的大书,每个时期都在增添它新的一页。”(果戈里)城市是延续的,是有历史的,而这些历史形成了了城市的特色,而很多老旧社区都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对于老旧社区的改造不应盲目拆、建,而应保护与更新相结合。对于社区的文化建设,应着眼于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新的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武汉市汉口地区曾为租借区,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留下了以里弄建筑为代表的大量历史建筑。汉口人口密集、地价昂贵,旧城改造十分紧迫。过去的十几年里,很多里弄社区被拆毁,然而近年来政府逐渐加大了对旧城改造的重视,加大对里弄建筑保护的补贴,并提出了“幸福社区”的概念,使旧城保护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1.1.2 概念界定
老旧社区:这里主要针对的是旧城区中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社区。
文化建设:在这里,社区文化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物业管理、居委会组织的文娱活动,社区居民道德素质等,同时也包括社区呃历史文化遗存、传统邻里关系。
里弄建筑:里弄也称里分,这里主要指的是汉口的里弄建筑。里弄在中国的兴起时期大约在19世纪初,是有当时的民族资本家在租借区兴建的公寓建筑群,主要为二至三层砖木结构楼房,布局联排式毗连的紧凑式。
1.1.3 调研目的
(1)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查阅资料,了解汉口老城区的里弄社区的现状与历史文化;(2)结合调研结果,总结老旧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3)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和中外案例分析,探索老社区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传统邻里文化,并建设新的有活力的社区文化。
1.2 调研的方法及思路
1.2.1 调研区域确定
调研对象为:武汉市江岸区三德里。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北侧,车站街东侧。
选择理由:(1)三德里为武汉现存最为完好历史最为悠久的的里弄建筑群,里弄建筑风貌较为完整,同时三德里内有向警予故居,历史文化丰富;(2)三德里社区建设较好,道路宽阔,环境优美。每几年政府会组织维护,传统建筑保护意识较好;(3)三德里社区社区活动活跃,且有一定的影响力。
1.2.2 调研技术路线
2 调研与分析
2.1 三德里里弄建筑群的保护
2.1.1 三德里的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法租界的繁荣,民族资本家掀起了一场住宅建设的。资本家刘氏三兄弟于1902年在今海寿街、友益街、中山大道围成的范围内,与德兴里之间设高墙分隔,合资建房成里。当时共有2层砖木楼房112栋。一般为三间两厢或两间一厢;细部构造带有地方传统做法;无分户厨房、厕所。
解放后,原业主迁至海外,三德里由政府部门代管,在承认原租户权益的基础上,安排了部分区、街属单位的职工居住。1967年三德里曾改名红光里,1972年复名。1962年和1983年房管部门曾对三德里进行过两次大修。
2.1.2 三德里里弄建筑群的现状
(1)概况
1)总体外观保留。墙面整洁,里弄建筑特色浓厚。向警予故居外观保存完好;2)街道开阔整洁,规划有序。下水管道系统依旧沿用租借时代修建的系统,运作良好。
(2)存在的问题
1)房屋内部较老旧,原有功能布局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居民自建厕所浴室、门外设置洗手池的现象较多;2)线路规划混乱,乱拉电线的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居民在道路上空拉设晾衣绳,对建筑外观破坏较严重;3)向警予故居仅在前两年于外墙挂上文物标志,内部已住入居民,原迹已被完全破坏。
2.1.3 三德里里弄建筑群的保护
(1)政府政策
1)本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遵循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
2)【武汉市立军令状保护老建筑】汉口英租界风貌区保护示范工程等一系列老建筑保护工作将启动。 据江岸区有关人士透露,准备实施腾退置换、整旧如故、景观改造、业态提升等四大工程。保护部门将依照“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原则,对历史建筑分类整治,最大限度地恢复历史建筑原貌。
――《长江日报》
(2)行动措施
1)三德社区里弄建筑大部分为公房,归江岸区房管局管理,负责日常维护;2)每四到五年政府统一为外墙进行粉刷;3)社区加强建筑保护宣传,居民自发进行建筑内部的维护。
(3)存在问题
1)政府虽有维修,但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只针对墙面进行粉刷,对物业管理、线路改造等投入不足(附政府投入资金饼状图);2)虽然建筑内部问题可向江岸区房管局进行报修,但居民普遍反映,房管局反映缓慢,往往需要居民自行解决问题;3)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居民的自建部分与建筑整体风格不匹配。出于居民需求和社区资金短缺的考虑,居委会只得默许这种行为;4)在建筑保护意识强化方面,仅仅靠道德约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给居委会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4)小结
2.2 三德里社区邻里文化
2.2.1 三德里社区邻里关系概况
(1)社区总体邻里关系和谐,居民幸福感较强,对社区很是骄傲和热爱;(2)邻里关照氛围浓厚。邻居彼此知根知底,有互相帮助扶持老人照看小孩看护财务的优良传统;(3)邻里交往频繁。居民经常聚在一起聊天或者打牌打麻将下棋。邻居之间经常串门。交往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心花坛和街道。
2.2.2 三德里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原因分析
(1)传统:老社区有邻里交往关照的传统。很多原住民从小感受这种文化,并逐渐传播感染给后来者;(2)建筑:三德社区的建筑主要是二层单元小楼,小楼正门前的街道宽阔整洁,并有中央水池和花坛。宜人的建筑尺度和大量的交往空间为这种邻里关系提供了物质基础;(3)人口:居民老年人口居多,有大量的空闲时间;(4)设施:老社区设施不完善,安全隐患大。住户联系紧密,共用公共厨房和公共厕所。为邻里关照奠定基础
2.2.3 对传统邻里关系与现代邻里关系的比较和思考
思考:由上表可以看出,传统社区宜人的建筑尺度、街巷式的布局方式,对密切良好的邻里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对于如何利用建筑设计和布局规划,来为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借鉴吴良镛先生的《菊儿胡同实验的展望》,我认为现代的住宅区设计规划应该综合研究如下几点。(1)在布局方式上,借鉴传统里弄建筑的布局方式,进一步探索街坊构成的可能形式;(2)综合分析舒适宜人的程度、生理方面和美学方面的满足;(3)空间的结合方面(私密的与公共的、人工的与自然的空间关系)是否恰当?在减少拥挤方面努力所取得的效果如何;(4)街坊建设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3 三德里社区的社区活动
2.3.1 居委会引导下的社区活动
(1)社区活动设施
1)三德里社区面积较小,社区活动设施较少。社区内有专门的社区活动室,冬季供暖,提供乒乓球等室内运动场地。社区的一角有香港捐赠的运动器械,供老人小孩锻炼身体;2)三德里位于汉口中心地带,交通方便。可共享汉口市区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
(2)居委会引导下的社区活动概况
1)居委会在社区为老年人组织了羽毛球乒乓球书法等社区活动,有专门的社区活动室;2)居委会每隔一段时间会组织老党员外出春游参观;3)每逢节假日社区也会组织包饺子包粽子等社会性活动。
(3)小结
1)三德里社区规模小,社区活动设施不完善。且设施开放性不强;2)居委会组织了较为丰富的社区活动,大部分社区活动都是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十分平易近人,加上良好的社区邻里氛围,居民参与性很高。
2.3.2 居民自发的社区活动
(1)活动类型
1)由于社区邻里交流密切、活动区域多。居民经常自发在街边打牌打麻将,或在社区的体育器材处锻炼身体;2)三德社区位于汉口市中心,交通便利,外出方便。很多老年居民选择加入外面的舞蹈队太极队等,在江滩等公园参与活动
(2)活动范围
1)社区内:中心花坛,运动器械区,主要街道;2)社区外:江滩,中山公园。
2.3.3 三德里社区的特色活动――花卉展
(1)活动简介
三德里社区的花卉展是一个居委会引导同居民自发相结合的社区活动,它基于三德里的独特环境而产生(密切的邻里关系,开阔宜人的外部空间),得益于居委会的引导而发展成熟,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三德里社区的一项特色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2)活动发展历程:
1)全民绿化:最开始是由一小部分居民自发在门前养花,居委会发现这一行为后加以引导,鼓励更多的居民参加。举办养花讲座和绿化培训,最终形成了全民绿化全民养花的特殊文化氛围。
2)花卉展:社区养花具有一定规模后,社区举办了花卉展,并评出了养花能手,并被武汉市政府授予了奖项。花卉展后所有花卉都赠送给了社区。
(3)活动特色:
1)自发和居委会引导相结合;2)娱乐自己的同时改善了社区环境;3)是三德里社区街道式空间布局和良好的邻里关系的产物。
(4)活动的成果及社会影响
“里内均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式样接近,排列整齐,巷道纵横。居民爱整洁,家家遍植盆花,户户伸绿吐红,巷道间置有花坛,夹竹桃、美人蕉、枝叶清脆、花香四溢。”在《武汉城市建设志》中用如此篇幅描述里弄生活面貌的,仅只三德里。
3 总结与建议
此次调研通过对里弄建筑保护、传统社区邻里关系、居委会引导和居民自发的社区活动这三个方面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了三德里社区的文化建设情况。
像三德里社区这种有大量传统建筑的老旧社区,在满足居民现实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传统建筑和传统邻里关系的保护和维持,在这方面,政府应有足够的重视,在政策法规为其提供法律依据,在维修保护方面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
同时,这类老旧社区也应与时俱进,居委会可发挥引导作用,同居民自发行为相结合,发展社区活动,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区文化。
参考文献
[1]《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研究》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2]《旧城区改造中的更新与延续_以京汉大道文化街车站路街区改造项目为例》盛洪涛.
[3]《旧城更新设计方法初探――三德里社区改造方案》熊拥军.
篇4
关键词:华南地区;残疾人;社区文化;发展模式;创新理念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残疾人文化事业社区共享共建研究》(13YJA760030);“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纲要重点支撑课题”《我国残疾人文化产业政策研究》(15&ZD009)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急课题《江苏残疾人社区文化建设创新工程研究》(71020122171)之阶段性成果。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当下,社区文化建设日益成为打造当代城市文明的靓丽主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残疾人人口的增多,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也备受关注。针对残疾人的社区文化建设,亦已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丰富残疾人社区文化生活,提升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海珠区残疾人社区文化发展现状
华南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达、文化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其在发展残疾人社区文化服务方面,有着较具代表性的创新发展模式。据统计,广州市现有残疾人总数为52.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6%。其中,智力残疾约2.55万人、视力残疾约6.09万人、听力残疾约11.28万人、肢体残疾约12.1万人。海珠区持证残疾人人数为13959人,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0.26%。该区在残疾人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创建全国残疾人文化建设示范市》的文件精神及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依托各种资源,为残疾人创造发展平台,并通过“个性化”服务、残健融合等方式,创造和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及扶残助残的良好社区氛围。海珠区的这种真抓实干、勇于探索的实际情动,不仅带动了该区残疾人社区文化的发展,也得到了上级残联及相关部门的肯定。为此,该区的“素社街”及“沙园街”均先后被广州市残联授予“广州市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示范点”称号。
首先,经济实力雄厚。广州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持续稳定增长的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的对外经济贸易,在使其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第三的同时,而使海珠区经济发展水平跃居全市第二。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取决于知识的竞争力,而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又同样取决于其经济实力。至此,蓬勃发展的经济也给海珠区残疾人社区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次,文化意识强烈。走出“文化沙漠”,创建“文化广州”是其目前发展的基本目标。而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尊重科学,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则是广州人对于文化的一种刻入骨髓的意识表现。正是因为他们这种敢于为先,善变求通的观念,创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经济文化。
二、海珠区残疾人社区文化发展模式
(一)以人为本 个。为更好的服务于社区残疾人,海珠区以人为本,根据残疾人自身特点、需求、爱好,完善社区设施并提供个性化文化服务,帮助残疾人融入社区。该区以各专门协会为主体,组织成立了“海珠区残疾人书画协会”、“海珠区残疾人摄影协会”等文化社团。海珠区的海幢街还专门设立了总面积达11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服务中心。其中包括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康复运动室并配置了残疾人专用电脑和读物。为残疾人专门订阅了相关杂志以及提供相关残疾人法律法规条例文件。不仅解决了残疾人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也让残疾人不出社区便知天下事,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残健融合 平等共享。为扩大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的覆盖面,海珠区以“融”为基础,搭建融合平台,让残疾人平等的参与到社区活动,共享社会文明成果。一方面,给残疾人走向社区,参与社区文化生活提供了无障碍设施,让他们无障碍的融入社区生活。另一方面,全民共参与,为残疾人参与社区文化生活打造软件环境。此外,开展丰富的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组织社区剧场、成立合唱队,定期举办粤剧、卡拉OK、象棋等比赛或以各街道康园工疗站为基地,定期举办“为盲人讲电影”、“聋人看电影”、“听书工程”等系列助残活动。
(三)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海珠区残疾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既常态化,又具有其自身特色。该区采取“试点+推广”的发展方式,依托社区工疗站,举办各种适合残疾人与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文化活动,并通过探索与总结,把好的经验推广到全区各街道,以促进残疾人社区文化共同发展。
三、目前面临问题及相关对策和建议
海珠区在残疾人社区文化发展上,勇于探索与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以点带面带动全区残疾人社区文化发展,也挖掘和培养了一批残疾人文艺人才,活跃了广大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在实地调研中也了解到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为此,特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首先,提高认识,健全机制。为避免相关单位间的相互推诿,建立明确分管领导和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共建工作,加强相关工作者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发挥他们的工作职能,并充分利用他们自身的有效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残疾人社区文化建设。同时,转变相关部门在落实残疾人文体工作中,重文化轻体育,文体脱节的观念,实现社区残疾人文体活动的同建同创,以确保残疾人社区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其次,落实经费保障和相关有效制度的完善。要把经费保障情况作为残疾人文体活动共享共建工作的重点,落实残疾人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将该项经费列入每年度的财政预算,以保障残疾人实际需要。同时,出台一些保障残疾人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有效制度,使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的开展有方法,有方向,有保障。最后,结合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活跃残疾人文体活动。从康复、愉悦残疾人身心出发,帮助社区残疾人在康复治疗的同时,达到对自我、对社会认识的提升。也是在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时,更好的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区生活。因为只有他们的基本生活、医疗、政府扶持政策的真正落实,才能激起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当下,为更好的发展残疾人社区文化活动,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职能部门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以高标准创建残疾人精神生活文化圈,让残疾人朋友在社会文明进步中找到自我归属的同时,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引领下,实现自己真正的“梦”。
参考文献:
篇5
县城__镇总人口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万人,城镇妇女1.9万人,共有38个村,4个社区。近年来,4个社区妇代会根据上级妇联的要求,把“社区服务”作为拓展社区妇女工作的突破口,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调查中,有83.4%的人对社区妇女工作感到满意。其中非常满意占14.2%,基本满意占69.2%,只有16.6%不满意,妇女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充分肯定。
1、组织建设全覆盖。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原则,在4个社区建立之初,加大了社区妇女组织建设的力度,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轻、热爱妇女工作、群众公认的优秀妇女干部进入社区妇代会任职,目前,4个社区妇女组织覆盖率、妇女干部配备率均达到100%,绝大部分妇女干部能够借助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为广大妇女同胞服务,以良好的工作业绩体现了社区妇女工作价值。
2、活动阵地建设有序推进。社区妇女组织利用社区资源,建立了妇女儿童活动阵地,为社区妇女儿童提供教育、培训、娱乐、健身等服务。4个社区全部挂牌成立了“妇女儿童之家”、“家庭暴力投诉站”,大部分活动阵地都能发挥应有效能,如:__社会举办了健康知识讲座,__社区举办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讲座、阳华社区举办了无毒社区讲座、__社区开展了青少年健康知识讲座等。
3、服务工作有声有色。4个社区妇女组织从妇女的需求出发,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工作:一是为下岗女工再就业提供信息、咨询和安置服务,对下岗就业的职工都进行了登记造册,积极与劳动部门联系,每年解决就业人员达800余人次。二是4个社区共建立了以腰鼓队、军乐队、长鼓队等为主的文艺团体20余个;门球协会、广场舞协会、书法协会等各类协会20余个。社区妇女组织依托这些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既活跃了社区生活,又延伸了妇联组织的手臂。三是各社区为深化“五好文明家庭”活动,相继开展了“文化进社区”、“书香家庭”、“敬老好媳妇”评选等活动,推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动员社会力量筹措资金,扶持贫困家庭,对贫困家庭进行走访慰问,2012年共筹措资金5.6万元,走访慰问贫困家庭150余户;五是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和法律援助中心,组织社区妇女开展创建无家庭暴力社区、无毒社区等活动,聘请法律专家为社区居民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法律培训、法律宣传,把法律服务送到社区群众家门口。
1、社区妇女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妇女群体也分化、重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成份的人们正在逐步追求高品位精神文化享受,需求呈现出内容多层次化、形式多样化,传统的温饱型、福利型的社区服务已无法满足需要,妇女群众对社区的服务提出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
2、社区妇女管理难度大。社区内妇女众多,人员流动性大,身份复杂,给社区妇女管理带来了难度。
3、资金短缺工作难以开展。社区妇代会的活动经费完全靠上级支持、社会资助,没有自己的活动经费,很大程度上束缚和制约了社区妇代会工作的长远发展,导致社区妇代会工作缺乏规划性、持续性,难以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上级妇联仅靠指导难以促进妇女工作开展。
4、社区妇代会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4个社区妇代会主任都是由社区主任兼任,行政事务繁忙,分身乏术,虽有工作热情,但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抓妇女工作,加之她们大多都没参加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对基层妇女工作缺乏潜心钻研,博而不精,广而不钻,主观上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足。
1、加强社区妇女组织建设。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协调有关部门,把社区妇女组织建设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把社区妇女事业发展纳入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视和发挥妇女组织和广大妇女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社区妇代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帮助社区妇女组织解决人员编制、待遇、活动场地、工作经费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2、提高社区妇女干部的整体素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社区妇女干部的业务能力培训,如举办业务知识、网络知识、法律知识(尤其是《新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培训,为她们提供学理论、学政策、学先进科技的机会,提高她们的业务素质、科技素质、法律意识及依法维权的能力,拓展视野,提高
篇6
从月中旬开始进行专题调研活动,根据文体局相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执行方案要求。按照局党支部的分工,由我负责《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打造特色文化》这一调研课题,并组成了由我任组长,和三同志为成员的调研小组。月日,根据局《关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做好专题调研活动的意见》安排,组织召开了本课题调研组成员会议,对调研课题进行了认真讨论,拟定了调研提纲。从月日开始,分别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查看等形式,认真开展了专项调研活动,调研中,共召开乡镇文化站长、分管文化工作副乡镇长、社区文艺骨干等三个层次人员的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39份,实地考查在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1个,社区文艺活动4处,广泛听取和搜集社会各界对发展我区特色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对我区文化工作的现状、资源、突出问题、群众需求等有了新的和更加全面的解,调研小组针对所掌握的情况,从当前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视野进行认真分析形势,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审视我区在发展特色文化方面存在问题和差距,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对今后这项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二、现状
1文化设施现状:区原有文化馆1个。矿业集团企业所属影剧院3所,经营性音乐吧8家,网吧28家,游戏厅(室)13家,书店12家,近年来新建村级图书室7个,11个乡镇(街道)虽设有文化站,但基本上都是一块牌子、一间屋子、一个人”只有个别乡镇文化站有少量而陈旧的图书;
2文化队伍现状:区文化馆现有在编人员8人。初级技术职称3人,但多数专业知识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乡镇文化广播站现有人员22人,其中从事文化工作12人,这些人员中只有极少数人具备基本的文化专业知识,大部分是乡镇原聘任的事业单位工人身份人员或组织安置的退伍军人,总体队伍文化专业知识贫乏,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水平也不高;全区现有各类民间艺术团体8个,经常性参于人员约90人,其中:民间戏剧团体3个、歌舞艺术团体1个、传统文艺(锣鼓、锁呐、花鼓灯、民间灯舞)4个;区内文艺培训点6处,以个人名义从事文艺培训的教师约20人。
篇7
关键词:老年性高血压;药物选择;药物依从性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和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高血压又是冠心病、脑卒中、心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并发性反应[1]。据2003年~2004年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占人口总数的31 %。所以,对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和治疗应高度重视。特别是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选择和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被从多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列入探索的重点。笔者也同样带着这些问题对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的人群做一浮浅的探讨,意在寻求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性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组246例患者均为本社区内2008年1月~2009年6月间经本院门诊或社区医疗服务点检测,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并且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网上报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服抗高血压药物在6个月以上,愿意与本次调研积极配合的患者。
1.2 调研的方法及内容:①成立调研小组,组成人员由高年资内科临床医生一名,分管慢性病医生一名,护理人员一名、统计人员一名。首先对小组人员进行调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业务培训;②自制问卷调研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家簇性“三高”遗传性疾病史、患者对药物的选择情况、近期疗效、服药的规律性和采用morisky推荐评价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4个问题(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停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不大时,是否停药?),对4个问题回答均为“否”即依从性佳,4个问题回答有1个或1个以上均为“是”即依从性差[2]。所有的表格均在调研小组的成员讲解、指导下,由患者自己填写或由其家属填写,对一些个别患者填写困难的,在调研小组的成员耐心询问下,由小组成员带填写。表格当场回收。
2 结果
本组患者男177人,69人。年龄60-69岁160人,70-79岁51人,80岁以上的为35人。文化程度:文盲或半文盲141人,小学82人,初、高中14人,大学9人。居住情况:配偶健在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为97例,配偶健在、老人独立生活的54例,配偶去世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55例,配偶去世、老人独立生活的40例。有47例患者有家簇性“三高”遗传性疾病史。246例患者仅7例患者有时自主购药,其余均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购药。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与患者的社会环境、文化程度、服药的日频率及近期疗效呈正相关。本组患者药物依从性佳的为87例,占总数的35.36 %。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的分级、家簇性“三高”遗传性疾病史等因素无明显直接关联。
3 讨论
用药依从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医疗或健康建议的遵从程度,可受从多因素影响[3]。本文调研采取自拟调研内容和morisky推荐评价内容相结合。结果药物依从性为35.36 %,与从多文献报道的数值近似。这一结果与我们治疗的目的相差甚远。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各种并发性反应不断出现,给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地危害。所以,我们对高血压患者不单单对其疾病的诊断和开具处方,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让他们能主动配合患者来执行医嘱。但通过我们本次的调研结果看收效甚微。研究认为本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主要与服药的规律、近期疗效、认知程度、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服药的规律:3次/d口服的患者比1次/d或2次/d的患者依从性高,可能是患者把服药与吃饭形成一种无形的链接或叫一种条件反射。这一服药的方式已对患者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结。所以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在选择药物时多积极配合患者开具3次/d的药物。以提高药物的依从性。近期疗效对患者也有很大的影响,多数患者感受到服药后能显著止住头痛、头晕等症状,所以,这一类患者多能按时服药。文化程度和认知程度是一重要的“拐点”,许多患者对高血压认识不足、感受不深,认为服药后症状好转就不必继续服药,等到有症状时在服,长时间服药伤肝伤胃。这一认识上的误区,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或一些孤寡老人很难说清楚、道明白。所以,对这一类患者我们更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同时简化治疗方案,力求使服药的过程能形象化、格式化。以不断提高药物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宋新杰,王伊龙.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定及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6:447-450.
篇8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
为加强对我局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区文化局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姜广华局长任组长,杨幼一副局长、李必纯调研员、许浩副调研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杨幼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局机关各科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组成。同时,还结合实际制定了《__区文化局20__年“和谐社区建设年”实施方案》和《__区文化局20__年“和谐社区建设年”工作要点责任分工一览表》下发各科室、下属单位落实,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进度、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分管领导。
二、强化工作措施,提高服务水平
(一)加快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投资2亿元的__艺术博览馆已经封顶,并已完成内部装修设计方案。5月8日,总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62749平方米的__文体中心项目隆重奠基。文化(美术)馆新馆选址已确定。区图书馆积极协助工务局做好加层施工,5月起开始闭馆,同时为保证在施工期间保持图书馆的正常服务,满足广大读者的基本需求,6月6日板房临时服务点正式对外开放。
(二)推进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局继续加快__区公共图书馆建设及一体化管理进程,以共建、整合的方式在外来青工较为集聚的工业区建设图书馆分馆,推进分馆建设。继同富裕、众冠、高新等特色分馆开放后,今年1月,__图书馆百旺信分馆正式对外开放,为工业园区上万外来青工提供一个免费的文化学习场所;2月,华侨城分馆试开馆;目前,已按照一体化管理模式建成6个分馆,蛇口分馆正在筹备中。此外,我局还积极调研,按照合理分布、立足需求的原则,选址筹建新的分馆,让社区居民和外来劳务工就近享受文化服务。
(三)打造文化品牌,丰富社区文化产品
20__年上半年,我局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236场,其中文艺演出101场,展览18场,讲座35场,比赛9场,电影1005场,大家乐活动11场,举办公益文化艺术培训班22期。同时,还打造了__国际音乐周、粤剧艺术周等一批文化品牌,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如今年__区国际音乐周于5月15日与文博会同步举办,推出了11场专场音乐会;粤剧艺术周已经连续举办三届,是__区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精心打造的一项群众文化品牌项目,深受广大社区群众喜爱;__区第六届社区艺术节的各个项目及实施方案已初步确定,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在20__“青工文化快车”活动中,仅上半年就为广大外来青工举办专场晚会、电影、游园、讲座、才艺比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共34场,还举办辅导培训进企业24期,学员1200人,受益企业达十多家。
(四)充实基层力量,扶持文艺社团
年初,区艺术团专业人员带编分流至各街道文化站,通过自己的专业优势,培训社区文艺社团,已经成为社区文化的骨干力量。同时,我局还加大了对社区文艺团体和本土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根据《20__年__区传统民间文化项目及群众文艺社团扶持方案》,拨付32万元经费对区内6个民间文化项目和20支群众文艺社团进行扶持;通过公益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区粤剧团、区曲艺家协会、区民间艺术团、区老年协会等承办了一批公益文化招标项目,通过招标引导了本土文艺社团参与竞争,锻炼队伍,提高实力。
(五)完善机制,提高公益文化活动水平
继续完善公益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机制,将__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区政府扶持名单的传统民间文艺项目、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文艺节目、创作剧目以及只能从唯一供应者处购买的项目列入单一来源方式采购范围,更加有力地扶持了传统特色项目和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了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公益文化服务,除了网上免费定票服务外,我局对部分高质量的公益文化演出采取政府补助,低价售票的办法,使社区居民能低价享受高雅艺术。我局从今年起聘请专业机构对公益文化活动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全程监管,并发放社区群众意见调查表,确保活动质量,上半年已经回收 6000多份调查表,满意率达95%以上。
(六)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篇9
关键词:社区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89-03
随着社会转型、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原来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大量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到社区,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社区建设的内容,也无疑将成为吸引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一个有效的凝集点。随着近年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政府也逐渐在社区文化建设领域推动管理机制的改革。中国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出现政府通过提供专项资金来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现象,这种方式转变了以往在社区文化活动领域政府亲历亲为的管理方式,有利于管理科学化、效率化[1]。因此,探索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方式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改革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社区文化活动的概念及功能
城市社区文化活动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群众为主体,以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主要包括各种群众性的道德、科普、法制以及文娱体育、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2]。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的满足和文化素质的提升。随着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舒缓压力和打发空闲时间成为人们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需求。其次,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的互动。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交流、沟通与了解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与保障,社区文化活动能够搭建居民之间交流的平台,促进居民间的亲密关系和高度的社会归属感的形成。最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居民通过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彼此熟悉、了解,渐渐形成了一系列兴趣团体和文化组织,这种群体内亲密关系便会成为吸引居民参加非营利的社区社会组织的驱动力,从而社区社会组织也就成为社区亲密关系和高度归属感的凝集点。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文化活动缺乏系统的组织和管理
中国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大多由专业的文化机构来管理,在社区层面,目前没有社区文化活动专员。由于专业的文化机构往往隶属于国家行政体制,导致以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和命令任务式的强制型管理手段为特征,效率极低[3]。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大多是应付上级不定期的命令,很难形成系统的规划与安排。另外,中国社区层面自治文化团体还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在承担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主要表现为:它们无论是在组织规模、活动能力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属性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非政府组织发展所必需的法律制度、社会支持、文化背景方面和经济基础都很不健全;它们在获取资源、运用资源、协调关系、发挥作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劣势。社区非政府组织作为社区文化活动未来重要承担者,它们力量的薄弱直接影响了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发展。
(二)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
从当前调研情况看,居民对社区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普遍不高,经常遇到组织的一场社区文化讲座准备了一个月,结果只有十几个居民来听,不仅打击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对社区文化资金的浪费。不仅如此,据有些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经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居民大概只占到居民总数的5%左右,而且集中于老年人群体。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有待提升和社区文化活动本身的形式过于单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区文化活动相关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活动资金及活动过程缺乏公众监督。如果在一项社区文化活动中,居民与组织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可能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暗箱操作,在资金使用、活动执行过程中为组织或个人牟利。公众不会去参加自己不了解的活动,不会去选择自己不信任的服务。
(三)社区文化活动缺乏社会工作专业介入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近几年,中国也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这种专业的助人手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工作社工化的情况相比,中国社区层面社会工作应用的领域和范围还是相对比较窄的,社区文化活动都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大大降低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1.缺乏专业的服务策划及方法。虽然近几年国家非常注重社区的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社区从业者只有少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他们很难对社区文化活动做专业的策划,这种专业的策划不仅仅是考察工作者的基本写作技能,更是考察策划者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目标的把握和专业工作手法的运用。因此,对于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经验的人来说,让他在策划的整个过程中完成进行社区需求评估、服务目标筛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选择等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当前的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普遍存在的格式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服务目标不明确等等问题。
2.缺乏专业评估。由于从业人员的能力所限,很难进行社工专业自我评估和科学化的第三方评估,大多社区文化活动在年度考核时往往只是简单的自我总结而没有量化的评估指标。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总结社区文化活动过程的宝贵经验,更不利于及时发现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构建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
基于对国内外社区文化活动的研究及实践的认识与分析,结合当前中国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以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为基础,在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机制,从而构建社区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新模式,具体构想如下:
在有组织的公益、慈善和文化活动过程中,项目是指:持续一定时间(一般是相当长的时间)、有明确的长期目标、有规范的组织行为、有成熟的评估体系的行为。活动则是指:短时间内、目标单一、效果不持续的行为[4]。项目管理的特征主要为:对象的特殊性、管理的系统性、组织的临时性与高度柔性、管理系统的目标性、管理方法的开放性[5]。
(一)建立专业化社区文化活动项目运作机制
要实现社区文化活动的社会工作项目管理模式,就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推动社区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政策架构、组织体系和资金管理制度。
1.要出台政策或法律,加强对社区文化的项目化管理。目前中国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运作处于尝试阶段,很多政策、制度都没有相应配套,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相关管理还不成熟。本文建议一是政府要出台政策对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给予支持和鼓励。二是政府要出台政策或法律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在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中的作用,保证专业人员的岗位及薪酬。三是政府在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架构、制度体系时应该尽量向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倾斜,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项目管理的需要,对社区文化活动的资金来源及使用、项目的申请、审批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2.设置独立的社区文化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及审批程序。笔者认为,为了更有效的促进社区文化活动质量的提升,实现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应该在民政系统设立一个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的社区文化项目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社区文化活动项目的审批与评估。在设立方式上,它应该在省市一级设立,各区县设分支机构,不需要每个社区均设立管理机构,只需以派驻专业社工的方式进行即可,这样便于资源的整合以及项目经验的推广;在部门职责上,这个部门负责社区文化项目资金的筹集及管理、项目的审批及评估和培养社区自助文化组织等工作;在人员构成上,除少数的财务及技术岗位外,应全部雇佣专业社会工作者,以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的运行。
(二)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及方法
构建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的运用。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面,社区文化项目的开展要秉承助人自助的精神,尊重居民的权利和发展的意愿,根据社区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差别化的社区文化项目。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上,社区文化活动在项目申请和执行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丰富社区文化项目的内容,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例如,针对社区居民心理减压的需求,社区文化活动项目的社工可以通过个案工作的专业手法提供心理咨询面询及热线服务;针对社区居民希望参与文化培训的需求,社工可以运用小组工作或以学习相关技能为目标的工作坊等开展相关活动;此外,社工还可以就社区文化组织的培育等问题,从社区工作中的地区发展、社会策划或社会行动模式等不同角度进行社区文化项目的开发。
(三)加强社区文化项目科学化评估
项目化管理不同于传统的运作,很大程度在于它的事先调研、对风险的预测和事后的评估考核,因此,依托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社区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尤为重要。社会工作项目评估是社会工作者评定工作效果和效率的方法,是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收集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对服务的评价,通过社工专业角度的思考,评判活动的形式和质量的好坏,帮助我们为服务对象提供更适合的文化活动及服务方式。评估贯穿于项目策划、实施、结束的整个过程。
对于社区文化项目评估来说,在评估内容方面,笔者认为既应该对社区文化项目在调查、策划、申报、执行、结束各阶段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过程评估,也应该从目标完成情况、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满足和能力成长等方面进行结果评估;在评估形式方面,笔者认为,可由项目管理机构聘请该领域的专家、居民代表、资深社会工作者组成评估小组对各完成的社区文化项目第三方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与奖惩机制相关联;在评估方法上,笔者认为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评估会、焦点小组等多种形式,力求客观程序项目的完成情况,总结宝贵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卡佳.“购买服务”——政府的钱不好花[J].社区,2005,(5).
[2] 易永春,李春阳.社区文化活动:困难与对策[J].群众,2010,(12).
[3] 顾敏敏,等.非政府组织介入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管理的模式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4).
篇10
1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广西龙脊平安寨的农业系统是典型的稻作梯田系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的东北部,距离所属的和平乡所在地10km,距离龙胜县城21km,距离桂林103km。平安寨是一个典型的壮族大寨,占地约3万m2,分为8个村民小组,191户,800人。其中,“七星伴月”景点附近的2条沟161户,713人。村寨保持着传统的干栏式木楼,全杉木结构,是桂北地区典型的高脚干栏型建筑。村寨外梯田蜿蜒,景色怡人。平安寨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旅游开发,是我国最早开发的梯田旅游地之一。开发过程中暴露了很多该类型旅游地发展的典型问题,因此本文以广西龙脊平安寨梯田作个案研究,从居民感知的视角,探讨旅游开发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变化及其发展的影响。
1.2研究方法
1.2.1调研设计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是指旅游开发后被感知的价值体系、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安全水平、道德行为、创造性表达、传统仪式和社区组织等变化[1]。居民社会文化的感知测量属于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范畴。研究过程注重田野调查法,强调对任一社会现象的判断都必须建立在踏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现场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原始资料的实证研究。在吸收Ap和Crompton[3]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提炼农业文化遗产地社会文化影响的测量指标,设计了调查问卷。本项调查的问卷设计主要分3个部分:第1部分是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信息和相关控制变量,包括文化程度、参与旅游经营的时间、年旅游经营收入、从事旅游经营的类别等。第2部分是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认知态度,共15项问题,主要是采用半定量方法来测量受访者对各项题目内容的影响程度的主观判断和自我感受;这15项问题被分为“变化水平”和“喜欢程度”两部分,两部分问题均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其中,“极大减少”、“减少”、“不变”、“增加”、“极大增加”表示变化程度,“很反感”、“反感”、“无所谓”、“喜欢”、“很喜欢”表示对变化的偏好,分值依次为1、2、3、4、5分。第3部分是调查受访者对旅游地未来发展的态度。本研究的案例地调研在2011年11月1—7日开展,共计获得有效调研问卷86份。调研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2测量指标
与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变迁关系最密切的是其社区居民,他们既是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载体,又是社会文化变化的承受者。当旅游地社会文化发生变化时,最先反映在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物质环境和生活习性中,并继而反映在其精神层面,并折射在他们对于旅游开发的态度上。因此,历来学者们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大都是通过研究居民对社会文化事项变化的感知来获得的。自1982年Mathieson和Wall[4]提出“在对旅游地社会影响的研究中应更加关注对当地居民的感知和态度”以来,King等[5]、Burns[6]、Allen等[7]、Brunt等[8]、Mason等[9]、Teye等[10]和otuwegoda Palliyaguruge Latith Chandralal[11]都从居民感知的视角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在对测量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中,Lankford和Howard[12]、Ap和Crompton[3]的研究影响最大。目前,国内外对于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测量的成果仍以对其内容的完善为主。本文的研究主要在这两项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特征构建了测量指标。测量指标主要由3个方面构成:社会结构(包括人际关系、旅游移民等)、社会环境(道德水平、社会治安等)、文化结构(语言、民俗风情、传统工艺等)。同时,还包括居民对旅游开发预期及前景态度的测量,以分析居民心理预期与社会文化变化态度的关系。具体调研内容如表1所示。
1.2.3测量方法
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首先,使用Ap和Crompton改造的Fishbein态度模型[3],结合明庆忠[13]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实证地居民对该地社会文化变化的态度。具体步骤是:先测量居民对社会文化“变化程度”的感知(D),然后测量其对变化的“偏好”(E),最后取感知(D)与偏好(E)的乘积来计算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态度(A)。计算公式分别为:其次,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样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组别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态度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居民对社会文化变化态度的相关因素。
2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测量
根据研究设计的方法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进行测量,在进行数据分析前首先进行信度分析,较高的信度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评价系数Cronbachα。一般认为Cronbachα大于0.70,表明数据可靠性较高。分析结果显示,进行信度分析的项目共有35个,总量表Cronbachα为0.845,大于0.70,达到信度要求。说明35个测量指标可信,可以进一步深入分析。通过对案例地数据的计算获得如下结果。
2.1居民对社会文化变化程度的感知
运用SPSS16.0和Excel2003对调研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表2。从对社会文化“感知”的正向变化看,居民对“外来经营者”、“生活方式”、“诚信友爱”、“基础设施”的变化感知较为明显;从感知的负向变化看,居民认为“寨老权利”、“民族建筑”、“生活方式”等变化感受较为显著。具体表现为:(1)家庭收入增加,外来经营者(即旅游移民)和基础设施增加;(2)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3)民居建筑风格弱化,民族服饰变化大;(4)邻里关系、寨老权利、村寨间关系、社会治安、社会风气等发生负面变化。
2.2居民对社会文化变化的偏好
从对社会文化变化的“偏好”看,居民对“家庭关系”的变化最为满意,分值为4.04分;对“社会治安”、“生活方式”较为满意,分值分别为3.95和3.88。但对于“寨老权利”、“民族节庆”、“传统信仰”等精神层面文化的变化则表现出负面情绪,其中“寨老权利”的分值最低,为2.71。具体表现为:(1)居民对家庭收入、寨老权利、民族节庆、民族信仰的变化持负面态度;(2)居民较满意于变化后的家庭关系、生活方式和社会治安;(3)居民对变化后村寨关系、邻里关系、社会风气、民族建筑等表现出较宽容的态度。
2.3居民对社会文化变化的态度
从对社会文化变化的态度模型计算结果看,一方面“寨老权利”的态度值最低,为6.61,说明在龙脊平安寨这一传统农业社区,寨老这种非正式制度的权利安排仍深入人心。对“传统信仰”、“民族节庆”、“村寨关系”、“民族建筑”等项目的态度值在10以下,说明居民对传统文化中精神层面的变化表现出较为谨慎的态度。对于村寨中重要的景观物——壮族吊脚楼的变化较为不满。另一方面,对“生活方式”的态度值最高,为14.53分;其次是“外来经营者”和“家庭关系”,态度值分别为13.35和13.21。说明平安寨社区居民对生活方式的变化相对满意,对旅游移民和家庭关系的现状持乐观态度。综合来看,平安寨居民总体上感知到了社区文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居民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变化的“感知”和“偏好”存在差异,且“偏好”值高于“变化感知”值,表现出成熟旅游地社区居民对社会文化变化有较高的容忍度。
3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开发负面影响的调控
3.1调控的社会文化因素
根据上述对案例地的调研结果的模型测量,从当地居民感知的视角,旅游开发对当地社区的邻里关系、寨老权利、村寨间关系、社会治安、社会风气等因素产生负面变化,结合深度访谈的结果,上述变化主要表现为:(1)邻里关系紧张。邻里为争夺客源而发生不正当竞争,产生邻里矛盾。(2)寨老权利下降。在新的居委会管理体系下,寨老权利已经基本上不能发挥作用,而当地居委会成员由于没有激励机制,大多数只顾自身发展,在领导全寨旅游发展、协调各种矛盾问题中发挥的作用不足。(3)社会治安下降。在旅游开发后,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由于旅游引致外来人口增加,流动人员增加,生活治安水平相对下降。(4)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当地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后,生活从原来的农耕为主转移到旅游经营,在竞争中发生各种摩擦,在受外来经营者挤压的情况下,出现争抢客源、互相诋毁等不正当竞争情况;同时处于对游客娱乐需求的需要,一些不良娱乐行为偶有出现,影响社会风气。(5)典型的文化特质表演化。为了迎合游客对于地方文化的探奇需要,社区居民在传统服饰的穿着上出现“复古风”,服装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无法抗拒现代着装的影响,出现穿着服饰“上古,下不古”、“外古,内不古”的情况。一些传统的民族表演被拉上舞台,本来是特定时间的文化演绎,成为日常的文化表演等等。(6)文化传承出现断代。主要表现在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青年一代对民族历史、民族歌谣、民族舞蹈、民族节庆和民族信仰的淡漠。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在社区内会唱民族歌谣、会跳民族舞蹈的人基本上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轻人主要负责揽客和日常经营,对民族文化已经失去兴趣,文化传承后续无人。另外,在案例地社区,我们也发现在民族建筑风貌、村落环境上也发生较大变化,部分梯田已无人耕种,甚至出现塌方。但从调查结果看,当地居民对此比较宽容,认为这些变化对其影响不大。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国际游客对于龙脊的好奇,主要是因为其社区森林梯田村落河流于一体的整体环境,以及独具魅力的壮族干栏式建筑。从长远看,建筑面貌和村落环境的变化将对其旅游产生深刻影响。本质上,这些变化是当地居民在旅游开发后由于社区经济形态变化而导致的意识形态变化引起的。因此,对其负面影响的调控重要的是从其思想意识着手。
3.2调控的方式
3.2.1管理部门及专业机构的整体调控
政府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在旅游规划、管理及制定政策措施的过程中,过分重视旅游发展在地方财政、税收和就业等方面的数据,忽视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这是导致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负面影响的重要根源。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结构、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应,引导和睦邻里关系发展、维护社会治安、抑制社会不良风气,对消极影响进行恰当约束,并从当地社会长期发展和居民长期福利出发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的旅游发展。具体调控途径:一是通过旅游地的科学规划调控。科学的规划制定后政府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还该强化对规划的监督,建立旅游规划的管理协调机制和监督调控机制,协调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二是通过宣传媒体调控。社会媒体的积极宣传和正面报道有助于居民对旅游业的正确认知。尤其是对旅游业中突发事件和负面影响的报道,应该有一种全面的观点和正确的引导。三是从专业视角通过旅游协会和公益机构调控。如,旅游行业协会作为联系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监督旅游投资商对旅游地的开发行为,督促其将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尽量降到最低。四是通过教育部门调控。农业文化遗产地多数是距离大城市较远的小地区,村内居民绝大多数是农民,平均学历比较低,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认识比较片面,很难真正全面地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因此需要教育部门等的配合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和培训。
3.2.2对旅游企业投资商的调控
旅游企业和投资商是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也是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的重点调控对象。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制定经营规范及旅游地服务质量标准、设定进入门槛等方式来进行整体协调。对旅游企业和投资商而言,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要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避免过分的“表演化”产品,注重对当地文化本源的保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多倾听当地居民的声音以增加当地居民对旅游的参与性和对产品的文化认同感。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人员,在导览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当地习俗,并自觉承担对游客的文化尊重教育职能。旅游投资商要从开展负责任的旅游出发,来进行文化资源开发,事实上这也是投资长期汇报的来源。
3.2.3对旅游者的调控
人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者的大规模进入是引起旅游地社会文化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对游客容量的控制,通过对接待地社会容量的科学测量,从旅游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人口构成、、民情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开放程度等角度来综合考虑当地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的社会容量和居民感知容量进行监测和预警,并建立相应的调控办法,加强旅游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理的功能。另一方面,注重对游客的教育。尤其是在游客进入农业文化遗产地之前,对其进行当地地方文化的教育,引导其最小限度地对旅游地社会文化产生干扰。
3.2.4对当地居民的调控
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是旅游地发展的核心,当地社会文化变化的根源在于居民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的变化。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宣传,帮助当地居民全面评价和认识旅游业的发展,正确处理和对待当地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旅游发展观念和行为。同时,要加强居民(尤其是青年人)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培养对民族历史、民族歌谣、民族舞蹈、民族节庆和民族信仰的文化认同,培养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提高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