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直接融资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影响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尤其是P2P,作为互联网金融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融资方式,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让民间资本看到了出路与希望。两种融资方式各有所长,在现阶段,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包括P2P模式在内的互联网金融更应该改进不足,充分发挥网络便捷,信息量大,资源共享的优势,使互联网金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及时制定相关的规章,条款,更好的规范该行业的运行,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监管前言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们生活的方式也逐渐开始改变。网络的出现,注定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巨大的变革。如今,网络已经慢慢的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传统行业的运行方式也受到网络的影响,正在发生改变,其中也包括金融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民间金融开始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借助互联网,民间金融得以扩大范围、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P2P、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新事物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诚信和风险控制也成为民间互联网金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传统金融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是将资金从储蓄者转移到融资者手中。传统金融行业中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充分利用资金的不断循环和运动,解决了经济发展对资本量所要达到的要求。传统融资方式充分发挥了其存在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
间接融资是直接融资的对称,其局限性在于,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其风险也较大。
但无论对于传统融资模式中的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来说,其面向的对象都是大企业,而大企业在整个融资需求群体中仅占20%,另80%的中小型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这也属于两种融资模式所共同存在的局限性。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简单介绍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新型科技,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可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不是金融业单纯的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业务处理,而是真真正正的将金融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理念融合,二者彼此渗透,形成系统的,专业的,具有科技信息特点的新型金融体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发展经历四个阶段。首先,传统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大家提供服务,互联网发挥着渠道的作用;接下来,互联网在里边发挥的作用是依据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而得到信用支持:其次,P2P模式出现,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在融资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最后,是通过交互式营销,充分借助互联网手段,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紧密结合;将金融业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从上述论述中,不难看出,金融业与互联网技术正在一步步的融合,互联网金融也在逐渐的成熟,发展起来。
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融资模式来讲,有很大的不同。其区别于传统融资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就是P2P模式。这种模式更多的提供了中介服务,这种中介把资金出借方需求方结合在一起。发展至今由P2P的概念已经衍生出了很多模式。
不同模式及其优缺点:
一、 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这也是相对安全的P2P模式。此类平台作为中介,平台不吸储,不放贷,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由合作的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提供双重担保。此类平台的交易模式多为“1对多”。此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二、 P2P平台下的债权合同转让模式。可以称之为“多对多”模式,借款需求和投资都是打散组合的,然后获取债权对其分割,通过债权转让形式将债权转移给其他投资人,获得借贷资金。
三、 大型金融集团推出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此类平台有大集团的背景,且是由传统金融行业向互联网布局,因此在业务模式上金融色彩更浓,更“科班”。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的优缺点
对于P2P模式来说,他们所面向的对象都是剩余80%的中小型企业客户。一直以来,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与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民间金融得以扩大范围、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弥补了传统金融面向客户局限性的缺点,使每一个融资需求个体都能享受由资本带来的效益。
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风险控制。在传统金融业中,客户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可靠的保障,加上银行业发展至今建立起来的信用,完全可以给客户足够的安全感。而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型行业,通过网络技术解决一些金融业务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虽然一些网贷公司风控方面做的已经足够完善,但大多数人对于这种虚拟的网上金融,还是会有一定的担心。
这些都是阻碍互联网金融生存发展的因素,所以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和平台,一定要改善该行业风控水平,因为,一个虚拟化的中介平台,最大的资本就是获得信任与安全感。目前,建立信誉度应该是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工作,这样才可以继续生存和发展。同时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设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维护交易双方共同的利益。专家指出此时互联网金融现阶段还是以行业自律为主。P2P平台首先应该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恪守不建资金池、不提供虚假项目、不参与交易的基本准则。
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央行条法司司长穆怀朋指出对于P2P这样的类似于民间融资的互联网金融,可能要采取“负面清单”的形式,也即“规定其不能做什么”,限制互联网金融不能进行的一些行为活动。例如,有些担保机构直接做起了网贷,或者担保机构与P2P同属于一家集团,自己担保自己,就使得此类创新模式存在巨大风险。P2P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监管?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龚表示,P2P作为信息中介,应该是一种民间借贷的方式,而一些P2P公司,转做担保、资金池、债权分拆等信用中介功能,已经偏离了民间借贷的范畴,因为“信用中介需要计提资本,没有这些方面的管理就容易出问题,目前还存在着监管的空白”。P2P网贷必须告别“裸奔”时代,才能使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系统,全面,科学的行业。
总结
互联网金融是时展,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方便,快捷,互联网金融符合时展的要求,互联网金融使得科技与实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真真正正的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但同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并不是取代传统金融的模式,而是与其相互补充。互联网金融离不开传统金融,而传统金融的发展趋势便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最具代表性的P2P模式,更是极大的改变了民间资本的现状。使得社会的融资形式有了更多的选择。虽然,目前为止,P2P模式发展还不完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互联网金融必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深刻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银监会龚明华,《互联网金融不能重用户体验轻风控》;
[2]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篇2
摘 要 我国与成熟、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通过对我国股权融资偏好原因分析,提出几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的建议,这不仅对上市公司自身运营目标的实现有现实意义,而且也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融资 上市公司
一、企业的融资
从经济学角度说,融资是一种交换行为,是融资者用未来的收益与投资者现在资金投入的交换。根据资金来源的渠道,企业的融资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公司从自身内部获得的资金来源。外源融资,则是指公司从外部取得的股权或债务资金。
内源融资包括折旧和留存收益,折旧与企业固定资产规模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数量关系,留存收益是指公司净利润用于发放股利后的余额,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主要用于公司扩大再生产,与公司规模扩张和经营发展有直接关系。外源融资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进行首次公开上市募集资金、配股和增发新股等股权融资活动,也成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非金融机构贷款获取资金等债券融资活动,所以也成为债务融资。
二、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三者的优缺点比较
内源融资的实质是通过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出,从而挖掘企业内部资金的潜力,提高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内源融资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内生性。2.融资成本低。3.具有产权控制权。4.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5.可使股东获得税收上的利益。
当然,内源融资也有一些缺点,表现在:1.留存收益的数量经常会受到一些股东的限制。2.留存收益过多,股利支付过少,可能会影响到今后的外源融资和不利于股价的上涨。
股权融资的优点:1.提高资本的流动性。2.使公司控制权分散甚至转移。3.增加公司的知名度。而不利因素有:1.价格被市场低估。2.信心损失。发行债券的优势在于:1.可以享受利息免税的优惠。2.保持公司的控制权不变。3.增强市场对公司的信心,从而有助于增加公司价值的稳定性。不利因素在于:1.对公司现金流有硬约束。2.融资规模常常受限制。
三、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美发达国家企业内源融资占全部融资总额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外部融资比例中股票融资的比例在逐步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债券融资一直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符合优序融资理论的思想,即企业融资最优顺序首先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是股权偏好,在我国,股票融资只是上市公司持续筹资或者大股东圈钱的工具。内源融资在我国企业融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很小,甚至有少数企业完全依赖外源融资。
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1.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股权融资成本低。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信息是对称的,债券市场融资成本比股权融资成本低,而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债券融资受到很多限制,信息是不对称的,债券投资的安全性低、收益性差、流动性较弱,投资者对企业预期收益较低,对企业债券的需求性就少,而股权融资成本相对于债券融资成本来说较低。自然,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是理所当然。
2.上市公司监管缺陷。我国有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获得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的资格,虚构投资项目或者提供不属实的盈利能力可行报告等虚假信息。而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投资者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上市公司有这种行为,主要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漏洞给了上市公司可乘之机。
3.内部人控制在我国,尤其在国有企业中,董事长和总经理有一人兼任,高管也大多是董事会成员,这已经成为我国上市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法律不健全和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造成公司内部应有的制衡缺失,内部人不仅不售股东的控制,而且不受市场的约束。内部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一直和价值取向安排融资方式,是上市公司大量低成本的套取股东的钱,却对这些钱的使用效率缺乏考虑。而且,经历与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个目标偏离,缺乏内部激励机制,经理人如果采用债权融资需要还本付息,可能引起支付危机,经理为了不承担风险,也会选择股权融资。
4.现金流缺乏。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存在内生性现金流缺乏,而我国的企业尤其国有企业是很破产的,虽然《破产法》早已存在,国有企业没有多少激励保有一定的流动性储藏,最好的融资方式则是股权融资,政府出于种种原因对国有企业进行保护,公司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必须得到外源融资,而传统的靠国有银行的国有企业,很难按期偿还银行债务,而国有银行都已进行了商业化的改制,政府支持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是一种自然选择。
五、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
首先,政府要减少对债券发行的计划管理,推行公司债券发行的核准制,这样就能减低债券发行成本。其次,要是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放宽对债券市场发行利率的限制,是债券这一金融资产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决定,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增加我国股权融资成本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很多是银行贷款,这会使上市公司有偏高的资产负债率,如果上市公司经营不善亏损时,还会给银行带来大量不良资产。如果增加股权融资成本,上市公司考虑要减少总成本,就会考虑多一些债券融资。
(三)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机制
首先,在目前市场体系还不尽完善的情形下,要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和约束机制,建立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其次,要大力发展私人机构投资者,积极引入外资机构投资者,让银行参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发挥监督的监督作用,因为银行有信息成本优势,与此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后,要完善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马亚明,田存志.现代公司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李岚.上市公司透视.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
[3]王佩.对股权融资和信贷融资的比较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
篇3
一、基于物流金融的P2P互联网金融平台概述
1.物流金融的P2P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提出
P2P借贷是金融服务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吸引了较多的用户,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其发展存在较多困难。首先,管理力度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互联网金融的小额贷款者数量众多,导致管理混乱。其次,风险性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互联网平台主要承担评价角色,无法对融资方进行全面的风险控制,导致相关业务的风险性高,使投资方存在较多顾虑,阻碍了业务的发展。为了解决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信用问题,行业内提出了基于物流金融的P2P互联网金融模式,这种模式在具备了P2P模式的同时增加了物流金融的特点,利用货物质押作为信用保障,有效降低了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信用风险,为投资者增添了一定信心,使中小企业更容易得到资金,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善社会资源配置。
2.融资流程概述
P2P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整个过程主要涉及到投资方、借款方、物流方与P2P平台四个主体,所有的业务都发生在这四个主体之间。具体的流程如下:借款方首先将货物交给物流方进行管理,并向P2P平台申请借款。P2P平台负责根据货物的数量与质量对借款方进行审核,制定借贷费率,同时根据货物的价值确定贷款金额,随后办理贷款。以上流程完成后,借款方需要通过P2P平台借款信息,投资方则通过平台选择感兴趣的投资项目,并通过平台向借款方发放资金,完成P2P贷款流程。在整个流程中,物流方负责对货物进行管理,评估货物价值,并将货物的具体信息在P2P平台上。在借款到期时,借款方将归还本息,P2P平台则向借款方收取中介费等相关费用。如果出现借款方无力偿还的情况,其抵押的货物将会被拍卖,用于对投资方的赔偿。
3.基于物流金融的P2P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势
基于物流金融的P2P互联网金融模式兼容了物流金融与P2P互联网金融的所有优势,并且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融资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垄断的现象,借助了P2P互联网金融这一平台,使资金源更加丰富,资金更加充足。在投资过程中,搭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投资渠道,使投资风险降低,而回报率更高,同时提高了客户信任度,有利于深入推广。具体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降低了融资成本。P2P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管理主要依赖于物流方的运作,使其具有更强的公信力,实现用更低的成本完成融资。与此同时,这种金融模式由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使资金的提供方与需求方直接取得联系,拥有更多有价值的数据。第二,降低了交易成本。在P2P平台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将借款方与投资方聚集在一起,利于收集贷款人的信息,减少了获取信息过程中的成本。与此同时,物流方能够与供应链上的企业形成长期合作,有效降低了宣传成本。第三,提高了风险可控性。物流企业可以为P2P平台提供信息,重视对买卖双方的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性。在整个金融流程中,货物一直处于物流企业的控制下,如果出现违约的现象,P2P平台可以将货物拍卖以弥补投资者遭受的损失,减少投资方受到违约损失的风险。第四,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通过使用P2P平台,投资方可以对债权进行转让,使其具有更加灵活的运用形式。此外,P2P平台中拥有众多的投资者,使借贷方更容易融资成功。
二、基于不同主体的物流金融模式比较
在金融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主体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发展状态。根据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基于物流金融的P2P互联网金融模式分为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与以P2P平台为主体两种模式,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如下:
1.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优点
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P2P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物流企业的客户资源更好。在业务方面,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均具有良好的关系,并且可以与上下游客户实现信息共享,收集更多中小企业信息,深入了解这些企业,同时对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信贷评级的准确性。其次,对抵押物的监管更加及时。物流企业不仅能够与所有借贷人保持紧密联系,能够随时掌握库存状态与市价波动。而且可以随时掌握抵押物状态,及时发现借款方存在的问题,并作出针对性的反应。最后,物流企业与客户关系紧密。在业务流程中,物流企业可以直接与客户接触,方便获取真实的数据信息,明确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具体情况通过P2P平台金融产品。
2.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缺点
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P2P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以下缺点:首先,物流企业开发的P2P平台,客户信息容易遭到泄漏,进而导致客户的数量有限,投融资的规模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其次,开发能力不足。物流企业的P2P平台开发经验较少,互联网即溶模式的利用不足。自建P2P平台需要较高的成本,并且不是他们擅长的业务范围。最后,具有较高的连带风险。自物流企业开发的P2P平台中,如果物流企业出现经营或财务问题,就会造成对P2P平台的影响,物流企业需要承担更高的风险。
3.以P2P平台为主体的优点
以P2P平台为主体的P2P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客户范围广泛。在P2P互联网金融模式中P2P平台具有中介的功能,物流公司可以放心的与其合作,不必担心客户信息泄漏。当平台中的物流企业担保的数量增加时,投资人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其次,信息技术更先进。P2P平台企业建立的平台具有技术上的优势,物流企业的加入,会促进新功能的开发,使功能更加完善,信息更有安全保障。最后,风险性低。P2P平台发挥中介功能,如果一个物流企业存在问题,P2P平台可以终与其合作,转而与其他企业继续合作,不会造成客户过度流失。如果P2P平台存在问题,物流企业可以选择其他平台,降低风险性。
4.以P2P平台为主体的缺点
以P2P平台为主体的P2P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以下缺点:首先,没有社会征信系统的支持。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落后较多,没有针对中小企业信贷方面的征信系统。其次,平台监管不完善。政府部门还未推出对P2P平台的监管细则,导致监管体制不完善,平台的安全性缺乏保障。最后,选择合作对象存在风险。在P2P平台选择物流企业时,没有相关的标准作为参照,导致在选择上存在较大的风险。
5.不同主体模式比较
以P2P平台为主体的模式,可以与物流企业合作,吸取物流企业为主模式的优点,获取更好的发展。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模式,则可以选择与P2P平台合作,避免存在的问题发生。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首先,P2P平台发挥的是中介功能,物流企业就不会担心与其合作会发生信息泄漏。其次,P2P企业的平台建设经验与技术丰富,开发成本较低。第三,P2P平台与物流企业不存在连带关系,风险性低。第四,双方的合作是自愿的,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并将风险管理分开,有利于双方企业的发展。这种P2P平台为主体的基于物流金融的P2P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篇4
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极大,房地产融资尤其重要。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过于依赖银行信贷,其资金体系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的缺陷,这使得房地产风险过于集中于银行,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整体金融风险的扩张。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不能将银行信贷资金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来源。现实情况是:一面是大量富余的民间资本,一面是存在资金渴求的房地产行业。上市融资,投资基金,房地产信托,发行债券是中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新出现的一些名词,而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行的过程中也都会出现不同的难度。
二、常见的多样化房地产融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
(一)银行贷款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中30%--40%为来自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销售回款中主要是购房者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国人民银行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银行。
但是商业银行所提供的贷款主要是短期贷款,这对需要长期资本的房地产企业来说还是不能满足需要。而且房地产开发周期长,风险高,占用资金量大,开发的各环节过分的依赖银行贷款,增大了银行的系统风险,而银行获得的收益只是利息,从银行事后的角度看,国内的银行实际上承担着风险投资的风险,拿到的是债券的收益。在新的融资限制条件下,实际上可以说当前的多数房地产企业是难以继续依赖贷款融资的。2005年3月17日,央行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贷款定价差异化成为必然,不同的房地产商,不同的开发项目,利率都会有比较大的差异,随着金融机构辨识风险和定价能力的提高,利率差异化趋势将更加显著。因此资质较差的房地产企业将面临着更高的融资成本,加之对自有资金比例的约束,广大的中小房地产公司更难以取得贷款。
(二)上市融资
虽然股市在国内发展已有很长时间,但由于房地产业本身的特殊性,加之中国股市存在种种顽疾,地产企业上市融资非常有限。至2004年,国内A股市场房地产上市公司只有40多家,占整个房地产企业不足1%。这些上市公司融资金额3亿多元,占全部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不到0。5%。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上市公司是有很多优点的。发行股票所融入的资金属于所有者权益,股东一旦投入资金就不能收回,只能转让其拥有的股份,并相应地享有分享剩余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因此与其它融资方式特别是债务融资相比,进行股权融资最大的好处就是企业没有定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可以很好地规避企业在经营状况出现起伏时伴随的财务风险。
就企业的后续融资而言,企业发行股票成功意味着可以降低其资产负债率,这对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债务融资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事实上,目前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在总体惜贷的情况下对发放贷款给上市公司还是比较积极的。已经上市的公司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股、增发、或者发行企业债券(在国家从严控制企业债券发行后,我国能发行债券的企业主要是上市公司和一些中央级垄断企业),这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融资渠道方面的保证。上市融资虽然门槛高,而且上市后要接受较严格的监管,但是从规范经营管理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的角度看,走上市的道路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三)发行公司债券
目前,我国的二级市场还未真正形成,上市对于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那么,发行融资期限较长、利率比银行贷款低的公司债券,将成为企业融资的更好途径。这种债券可以由企业发行,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也可以由房地产投资信托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将分散的资金集中到房地产建设中来。
由于地产项目具有的资金量大、风险高以及流动性差等特点,再加上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运作机制不是十分完善, 屡屡出现企业债券无法按期偿还的案例,因此国家对房地产债券的发行始终控制得比较严格。监管部门为规范债券市场,采取了严格债券审批程序、尤其是严控房地产项目债券审批的措施。诸如此类的约束这些使得我国房地产发债融资的门槛较高不易进入,且发行成本较高,对于一些民营企业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融资方式。
三、可以借鉴的新的房地产融资方式
(一)民间融资
在中国的融资不够健全的情况下,简单的围堵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的考虑,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很难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因此民间融资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与此同时,在银行利率普偏偏低的情况下,大量的剩余资本也需要投资出路。事实上,随着民间融资自律行业的形成,及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地位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士已经认识到民间融资的正面意义,并试图将其归位。 “禁止民间借贷只不过增加了金融交易的风险和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使高利贷利率变得更高。”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明确指出,“要正确认识民间融资的补充作用”,这可以被看作是央行首次对体制外循环的民间借贷的正面认定。该报告透露了2004年浙江、福建、河北三省民间融资规模,分别约在550亿元、450亿元和350亿元,相当于各省当年贷款增量的15%--25%。报告肯定民间融资有“一定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形成了与正规金融的互补效应”,并且可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减轻中小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
怎样很好的利用这一融资方式是对房地产企业提出的挑战。面对民间融资,房地产企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控制融资风险,用最少的融资费用融到最需要的资金。
(二)土地分期付款和约
土地分期付款和约也是一种常见的非抵押贷款融资。在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土地所有权可以买卖。多数土地的买卖都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的。根据土地分期付款和约,买方以年金形式按月支付地价款和相应的利息,在和约有效期间,卖方保留土地的产权,买方则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和占有权。直到清偿最后一笔地价款,买方才获得所购买地产的产权。在中国,土地归国家所有,不能转让买卖,但是土地的使用权是可以转让买卖的。随着房地产商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地价上涨迅速。考虑用土地分期付款和约为开发商提供非抵押贷款融资,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三)股权回购
简单地说,股权回购投融资就是进行融资企业(目标企业)的股东向提供融资的并购方出让自己的股权或者允许并购方认购目标公司的增资,并购方受让股东的股权或认购目标公司的增资,然后股东再以双方事先商定的条件回购并购方持有的目标公司股权,从而双方各自实现融资与投资目的的资本运作过程。这种融资方式既可以使目标公司得到与银行贷款类似的融资借款,最终又不丧失其拥有的股权。
篇5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税收问题 资产管理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况
(一)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实际上,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界定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文章从微观角度上去审视资产证券化。狭义上来讲,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资产,销售给特定的人群,特定人群以资产或者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向投资者提供质优流通的证券结构性融资服务。
(二)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其一,独特的资产支持性。相对于传统直接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在于资产支持性,具体体现在可以将基础资产获得的收益化为投资者的收益,也就是说在此过程中的资产未来现金流不仅仅可以实现信用证券发行方式的优化,还可以做好结构调整和安排,这些都是资产支持性的基本要求。其二,优越的结构性。资产证券化主要体现在内部结构安排和发起人可以借助spv实现融资,这是一种间接的方式,不属于简单的线性融资结构,而在对于风险和收益进行综合考虑之后进行的安排。其三,资产证券化的表外融资性,这对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资本需求压力的缓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资产证券化的作用
资产证券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利于资产流动性的提高;其二,有利于规避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资本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其三,有利于资产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大限度的实现对于资产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其四,有利于实现商业银行资本利用率的不断提高,从而实现其盈利能力的增强。
二、中国资产证券化税收问题
对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际情况进项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存在大量的问题和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资产证券化没有融入税法体系,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早餐重复征税的情况,这对于发起人,SPV或者投资者说都是不利的。具体来讲,对于发起人来讲,资产销售的收益应该上缴所得税,而资产销售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却没有办法去确认;对于SPV来讲,其发行证券收入,权益赔付环节受到债务人支付的先进等动作的执行,都需要支付所得税。对于投资者来讲,同样要对于证券收益缴纳所得税。其二,SPV组织形式不合理,以信托形式开展,缺乏健全的税制作保证,两者之间的衔接出现了错位,很容易造成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具体来讲,在实际证券资本化的流程来看,受益人是收益者,他应该为自己的收益缴纳税收,此时不需要发行人,SPV和投资者共同去进行所得税的缴纳,。其三,资产证券化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印花税,将对于二级市场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客观上限制了资本流动性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或者停止征收印花税,或者以低税率的方式去征收,这样的做法是有深刻原因的。
三、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税收问题
(一)建立健全资产证券化的立法体系
首先,在遵照我国目前法系类型的基础上,严格依照立法程序,针对于资产证券化进行立法工作,实现法律空白的填补,将资产证券化纳入到我国法律体系中去,从而为各项资产证券化税收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法制基础;其次,设立专门的汇总立法部门,结合国内外资产证券化的优缺点,以及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水平,实现法律资源的夯实,以做好对于资产证券化税收法制的调整和改善;最后,正视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现实,不断提高中介服务质量,实现投资者投资观念的提高,理清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权利和责任,实现全面的资产证券化知识教育和宣传。
(二)积极给予SPV免税载体资格
从理论上来讲,证券化的主要优势在于证券化操作载体SPV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殊法律结构,应该在证券化专项立法中有所规定。具体来讲,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采用信托结构去实现资产破产的隔离,在此基础上有信托投资公司担当资产受托人的角色,以信托资产为基础,实现证券化过程的完成。其二,以公司形式SPV构建的方式去发行资产担保证券,以便完成证券化流程。其三,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种方式都应该属于免税载体,这不仅仅能够最大限度的规避重复征税的问题,还将成为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信托税制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完善。
(三)实现证券化税收负担的缓解
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很多其他国家都停止了证券化税收,或者以低税率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做是考虑到证券化可持续发展的。对于我国来讲,虽然资产证券化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税收负担过重,往往将不利于其健康持续的发展,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支持鼓励的态度,给予其充分的税收优惠,以保证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资产证券化税收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正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进行调整和改善,为实现资产证券化的健康,持续,合理,科学的发展打下基础。我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趋势不断明显,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何小锋.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经营租赁;融资租赁;租赁会计
一、租赁会计的内涵分析
租赁是指在约定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一种协议。租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习惯上被称为租赁业务。在这种经济活动中,出租人出租设备等资产,向承租人提供信贷便利,并收取租金作为报酬:承租人直接借入设备等资产,取得使用权,这相当于获得了一笔信贷资金。可见,租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形式,即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租赁通常需由出租人、承租人签定合同,称之为租约。租赁合同规定的起租日一般为租赁开始日,它对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影响重大,因为它是确定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及入账价值的基准日,也是进行租赁分类的基准日。
美国是世界上租赁业务最发达的国家,其对租赁会计规范研究也比较早。SFAS13“租赁会计”准则,是对租赁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规范,此后又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订。SFAS13将租赁分为资本租赁和经营租赁。我国关于租赁会计的规范从最初的“资产所有权观”到现在提出的“资产使用权观”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完善的过程。我国独立的租赁会计准则出现在2006年财政部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以下简称CAS21)。CAS21从承租人和出租人两个视角规范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会计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
在我国出台《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租赁会计准则》)之前,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都已对租赁业务进行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借鉴了一些比较先进的做法,但在《租赁会计准则》的内容中还是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
关于租赁的分类一直是租赁会计中比较“头痛”的问题。承租人通常希望用租赁资产费用化来粉饰报表,以提高本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和筹资能力,这样使得租赁的分类往往弹性过大,难以恰当确定。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对租赁的分类是这样表述的,当一项租赁如果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应当划分为融资租赁:(1)在租赁期结束时,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人(2)承租人有购0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其购买价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时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项选择权;(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让,但是租赁期占资产可使用寿命的大部分;(4)在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我们不难发现,国际会计准则对租赁标准的划分用了许多模糊的词,比如 “远低于”、“合理确定”、“大部分”、“几乎相当于”,由于对这些词认识不清,导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租赁划分标准可操作性不强。
二、租赁会计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对租赁会计准则的研究主要包括租赁准则中外对比研究、国际租赁准则修订的影响等方面租赁准则中外对比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租赁准则与美国租赁准则FAS13 和国际租赁准则IAS17 的对比研究。刘芳(2001)、阳春艳(2008)分别将中国2001 年租赁会计准则和2006 年租赁会计准则CAS21 与美国租赁准则FAS13 和国际租赁准则IAS17在租赁定义、分类、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我国租赁准则的优缺点,并为准则完善提供建议。关于国际租赁准则修订的影响,自2010 年《租赁》征求意见稿以来,孙磊(2011)、吕小月,李梅香(2012)、何敬(2013)等均介绍了租赁准则修改的背景、原因和变革内容,并分别从租赁定义、租赁分类、会计确认和计量、列报和披露等方面与我国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1 号――租赁》进行对比,以分析其差异,并分析了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可能会面临的困难。总的看来,由于分类在租赁会计准则中的基础性地位,对租赁分类标准的探讨成为现有租赁准则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国外租赁会计的现状及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租赁业务最发达的国家,其对租赁会计规范研究也比较早。SFAS13“租赁会计”准则,是对租赁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规范,此后又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订。SFAS13将租赁分为资本租赁和经营租赁。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80年了征求意见稿ED19“租赁会计”,1982年9月,IASC正式IAS17“租赁会计”,自1984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4月,IASC了征求意见稿ED56“租赁”,1997年12月,IAS17“租赁”正式,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IAS17是世界上许多现存准则的典范。它对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作了根本的区别。
澳大利亚会计准则评审委员会于1987年11月颁布了AAS17“租赁”准则。为了促进澳大利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澳大利亚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PSASB)在1997年7月了第82号征求意见稿(ED82)“租赁”,在充分考虑了对ED82的反馈意见后,AASB于1998年10月了修订后的会计准AASB1008“租赁”。为执行澳大利亚财务报告委员会(FRC)要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准则趋同的战略指示,AASB于2004年7月正式颁布了一个与IAS17“租赁”趋同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AASB117“租赁”,该准则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取代AASB1008。AASB117的基本内容与国际租赁准则17号类似,但为了体现澳大利亚的特色,增加了带“澳”字的特别说明。
Mark P. Bauman and Richard N. Francis(2011)研究了出租人的会计,从财务报表的角度研究了租赁会计的计量与披露问题。Bruce Pounder, CMA, CFM(2009)分析了经营租赁资本化对EBITDA和ROA产生的影响。现行各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将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做了根本的区别,将融资租赁作为承租人的固定资产入账,经营租赁作为出租人的固定资产入账,这不符合IASB概念框架中关于资产定义的控制概念。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经济实质是一样的,只是租赁合约条款的细微区别,但在会计处理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区别,任意给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划分线,使得经营租赁在资产负债表外反映,融资租赁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导致了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三、融资租赁下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一)融资租赁下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规定:承租人应采用增量借款率,除非承租人知道出租人的内含利率,并且出租人计算的租赁内含利率小于承租人的增量借款率。美国租赁会计准则的规定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还是有不同的:国际会计准则认为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折现率的首选应是租赁内含利率,而美国租赁会计准则认为其首选应是增量借款率。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认为: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如果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当采用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否则,应当采用合同利率。如果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和合同利率均无法知悉,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租赁内含利率是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折现率。在现阶段,我国的增量借款率就是银行的同期贷款利率。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银行是大多数企业选择贷款的对象。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关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折现率的选择次序首先是租赁内含利率,其次是合同利率,最后是银行利率。这是由于出租人内含利率反映了承租人实际支付的筹资成本,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租赁合同一般都规定有合同利率,这一利率租赁双方都能接受,反映了承租人实际负担的利息水平,所以其相关性也较强。但是如果上述租赁内含利率和合同利率都无法得到,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容易获得的银行利率也是可行的。
(二)融资租赁下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1.租赁开始日租赁债权的确认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分别对销售型租赁和直接融资型租赁进行了规定:(1)对于销售型租赁,出租人应按最低租赁收款额加上归属于出租人的未担保余值之和记作租赁投资总额。租赁投资总额与构成租赁投资总额的两部分的现值合计数之间的差额应记作未实现收益。根据租赁内含利率计算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记作销售价格。租赁资产的成本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减去根据租赁内含利率计算的归属于出租人的未担保余值后的余额借记当期费用;(2)对于直接融资型租赁,出租人应按最低租赁收款额加上归属于出租人的未担保余值之和记作租赁投资总额。租赁投资总额与租赁资产的成本之差记作未实现收益。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出租人应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已用于融资租赁的资产,并按等于该租赁项目投资净额的金额将其列为应收款。
以上可以看出,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可分为两种:一种以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为代表,采用的是总额法,其特征便是在会计处理中设置“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另一种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采用的是净值法,其特点是在会计处理中不设置“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用账面价值代替公允价值,所以我国的租赁都属于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中的直接融资型租赁,并且由于总额法能提供更多会计信息,符合我国会计人员的习惯,所以我国《租赁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总额法。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入账,并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记录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四、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的影响
(一)对租赁行业的影响
现行租赁准则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经营租赁无需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这种处理方法支持了租赁业的创新发展。能使企业有效率地实现表外融资。而采用新的租赁会计模式,全部纳人资产负债表中,企业不得不考虑租赁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租赁行业的竞争力。
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最重大的修改在于。承租人需要将准则范围内的所有租赁都资本化处理.计入资产负债表.这将增加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规模。资产和负债的增加会导致资产周转率和资产收益率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加,从而影响主体的借款能力或偿债能力。这种变化对于租赁业务比重较大的航空运输业和建筑业具有重大影响。按照征求意见稿,在存在或有租金时,承租人将或有租金确认为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的一部分.在后续计量时作为摊销和利息列报,这和现有准则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的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承租人将在租赁期的早期确认更多的租赁费用。而后期确认的租赁费用较少。
(二)对税务、法律、监管部门的影响
目前,我国在法律上严格区分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在合同法、税法及监管等方面都是按照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区别对待的.这种分类模式与会计上的现行分类一脉相承。从融资租赁交易内部角度,主要是对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条款的调整,通过调整,打破了融资租赁交易在租金支付、物件选择、中途解约等等方面传统做法,形成一系列新的租赁交易形式;而在融资租赁交易外部角度,主要是租赁公司与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结合,形成新的交易模式。这两个视角,系统化了融资租赁交易的创新思路,对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交易创新提供了有现实意义的参考。单一模式的租赁会计处理不得不与法律、监管等方面相协调,否则,必然给整个租赁行业带来混乱,阻碍租赁业务的发展。
(三)对企业内部的影响
首先,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资产负债规模显著增加会导致资产周转率和资本收益率降低,负债,权益比率增加,从而将影响主体的借款能力或偿债能力;此外,由于在新模式下,当期发生的租赁费用不再计入期间费用,而是分别作为摊铺和利息列报,因此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前利润(EBITDA)将高于采用现行经营租赁会计处理的情况,还会造成业绩波动变大。在现金流量表中.租赁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将计人筹资活动,而不再在经营活动中反映。其次。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无需对租赁进行分类,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核算程序;但改革使得核算更多的基于公允价值评估、续租可能判断、利率等.会计人员需要运用更多的职业判断进行会计估计、会计判断,风险和责任都将加大。第三,对管理层的影响。在确认各个报告期的所有权资产及支付租金义务账面价值时需要更多的管理层判断,管理层将承担更多责任,同时,对管理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采用单一模式进行核算,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保持了交易的内在一致性,将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合理规避了存在独立的第三方担保余值时,导致的同一租赁资产在租赁双方重复反映或不反映的情况。总的来说,企业财务的核算在运用谨性原则的过程中,其并不是就意味着持有的是保守态度、消极态度。而事实是,在保证均衡,稳定的前提下使地财务的核算更具有弹性,能够更好的更有效地去回避风险和损失耗资,最终促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通过经营租赁资本化,一直以来游荡于表外的经营租赁被纳入财务报表,从而可能消除企业对于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选择偏好。但是,这个结论只是理论层面的,至于能不能有效消除企业的选择偏好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另外,即使采纳这种做法,仍然需要对租赁类犁的划分做出判断,而前面论及的判断标准问题还是没能解决。不过我们应该看到,通过减少甚至消除企业千方百计将租赁qk务做经营租赁处理的动机.可以减少其在租赁分类标准上的钻营,那么,租赁分类标准的重要性也就不那么突出,从而使会计准则的规范效力得剑强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租赁会计的探索还在进行。笔者以上的分析和建议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很大程度上只是将表面矛盾缓解了,淡化了问题的尖锐性,而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例如对租赁类型进行划分的尴尬。我们期待将来能够探索出一种有效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也许可以像G4+I组织所倡导的那样,不再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但这需要我们找到合理融合两种租赁类型的会计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大卫・艾勒曼.经济学、会计学和产权理论.列克星敦马:列克星敦书,1982
[2] 龚光明,陈洁.采掘行业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基本问题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26(3):11-15
篇7
【关键词】区域融资机制 政府 银行
一、美国区域开发中的投融资机制
(一)政府在区域开发中的职能和作用
一是制定相关法律为资本的跨区域流动提供制度保障。如宅地法、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沙漠土地法、地区再开发法、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阿巴拉契亚开发法等。
二是综合利用产业、财政、金融等手段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1993年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对农业实施价格支持,主要是促进南部和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农业调整法》颁布实施到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政府仅在价格支持方面的补贴就达到了1000多亿美元。此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南部地区的一些州实行了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不仅吸引了大规模的私人投资,也为当地的人才引进提供了便利。
三是政府直接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国会于1965年通过的《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中规定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由联邦政府实施援助。为此,商务部门成立了经济开发署,通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援助和经济与贸易援助等方式来援助落后地区。
(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
美国的中央银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不受联邦政府的管制。联储银行由全国5500多家较大的商业银行参加,通过会员制形式组成12家区域性联邦储备银行,分辖全国不同地区。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商业银行数量最多的国家。相关数据显示,全美约有11300间挂牌银行(不包括其分支机构),运行的资金总量占整个金融市场资金量的1/3左右。商业银行的自较大,可根据央行的贴现率,自主确定本地区的存贷款利率。1977年国会通过了《社区再投资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其所在地区的低收入者提供贷款,并成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对金融机构的执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三)资本的区域性流动十分顺畅
美国资本市场主要由四个市场构成:一是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又分为联邦政府债券市场(联邦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中长期债券)、联邦政府机构债券市场(联邦政府所属机构及其政府资助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州及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由州及地方行政当局发行)、公司债券市场(实业公司筹集长期资金发行)以及扬基债券(美国发行的外国债券)。二是股票市场,股票市场又分为发行市场、有组织的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但在场外进行交易的股票市场和各机构投资者直接进行股票交易的市场。三是银行贷款市场,即银行向各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的市场。四是抵押市场,即以不动产作抵押进行融资的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联邦政府对抵押市场的管理更为严格,有的抵押债券需由政府担保或保险。
二、德国的投融资机制
德国在统一后,前西德各州和东德各州的经济实力差距较大,每个州内部的也存在不发达地区,因此,联邦德国各界政府均十分重视区域政策,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区域政策,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
(一)政府在融资方面的作用
在德国,政府主要包括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者在融资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
联邦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为区域政策立法,保证了资本的合理区域流动。如《联邦基本法》、《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法》、《联邦改善区域结构共同任务法》、《联邦空间布局法》以及《联邦财政平衡法》等。
二是通过对特定行业和地区以及高新技术开发的项目,提供补贴或经济资助。财政补贴又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其中,联邦政府提供的直接补贴有维持性补贴、适应性补贴和生产性补贴三种,主要是为落后地区的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援助,而间接补贴主要是政府实施的各项促进计划中的税收优惠及特别折扣等。
三是制定改善区域经济结构的共同任务。通过向私人投资和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投资补贴、长期贷款、利息补贴和担保的方式,以达到促进投资,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水平的目的。
州政府主要是在联邦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根据自身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拨款补贴、低息贷款和贷款风险担保三种方式来扶持本地区的中小企业,f助其解决资金上的问题。而州政府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根据本地区经济结构的特点和经济实业界的需要制定技术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建立基础设施和促进技术转让予以帮助。以巴符州为例,政府每年用于扶持科技研究的开支达2亿德国马克,其中3/4的部分用于巴符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本地区企业的技术转让。
(二)融资机制的核心――全能银行和专业的金融机构
德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发达,但银行的服务网络却十分完善,这是德国采取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的重要原因。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是德国最大的三家银行,这三家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长短期贷款、证券承销、财务咨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与美英分散的银行体系不同的是,德意志银行是一家全能银行,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除了经营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外,德意志银行还开展国际结算业务,办理信用证、对外保函等贸易融资业务。
除了上面所述的全能银行,德国还有公法的储蓄银行和州银行以及合作银行性质的大众银行、私人储蓄银行、建房储蓄银行、抵押银行和有价证券银行。储蓄银行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储蓄和信用服务,其资金被用于提供抵押贷款、资助本地或区域性的投资活动。只有市或辖区等地方政府才能创立储蓄银行。而信用合作银行是由存款者所有的互助组织,其职能主要是为资金短缺的工商企业提供帮助。
除银行外,德国也有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但这些机构融资的效果相对于银行来说并不明显,因此在金融体系中影响不大。
三、日本的投融资机制
(一)政府在融资方面的作用
日本在区域经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明显,人口和工业区集中的太平洋沿岸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人口少的区域则相对落后。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与德国相同,日本政府对于投融资方面的调控也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
日本最具有特色的是“财政投融资制度”。财政投融资制度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采取多种金融手段来筹集资金,并将资金提供给政府的投融资机构,政府以有偿的方式加以运用,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建设、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合作政策的实施。另外,日本的中央银行也起着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运用金融政策,维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秩序,支持了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实施。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自治和区域性经济,地方政府调控的重点放在对地区范围内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上面。地方政府主要通过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技术培训、对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援助及为企业的贷款提供贷款担保等方式来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投资支持。
(二)融资的核心机构――银行
发达的金融业是日本进行投融资的一个重要优势,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融资的主体包括了商业银行的融资和政策性银行的融资。
商业银行的贷款是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来源。日本民间银行所拥有的资金占全部金融机构资金总量的90%左右,而对企业的贷款,商业银行承担了其中80%的贷款资金。民间银行在企业投资的贷款上,按照金融业务原则独立进行操作,享有充分自。银行在受理项目贷款申请后,会组成专门机构对项目进行调查,立项贷款后,还要对项目的进程以及结果进行监督,确保项目贷款资金的合理使用。此外,日本的商业银行也可通过认购企业发行的股票或项目投资的股权,成为企业的股东,与企业保持长期关系,深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开发银行是政府引导投融资的重要金融手段之一。日本开发银行是日本政府机构中的综合性政策银行,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的重点产业提供长期贷款,对产业导向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带动了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开发银行在50、60年代期间扶持了北海道地区的石油化工产业;70年代以后,为解决能源问题,开发银行又将其投资转向能源领域;80年代开始重点支持高科技产业;90年代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将投资转向衰退产业的调整和中小企业方向。与普通的商业银行贷款相比,开发银行所承担的项目贷款只占其投资的一部分,其他部分仍需要要向商业银行借贷。
除了商业银行和开发银行的贷款之外,日本还设有专门的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为落后地区的开发提供专项服务。如冲绳地区成立的振兴开发金融公库,就为当地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资本的区域配置主体――企业
企业是日本资本区域配置重要主体。日本全国共有企业约700多万户,仅东京一个地区就有200多万户。其中,大企业所占比重不到1%,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从结构上来看,大企业都是股份制的,小企业所属为独资。企业集团成员使用统一商标,企业之间可以互相持股,使得企业的资本在地区配置上高度集中,这对区域内的产业集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对投资既有权力,也有责任,并独立承担风险。然而,企业投资决策一定程度上还要受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区域政策的引导,争取参加国家提倡的开发计划,从而可以享受到政策上的优惠,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各国区域开发中的融资机制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各国在区域开发中所采用的融资机制虽不完全相同,但总结起来至少可以提供以下几条经验:一是各国政府在区域开发和融资机制的选择上有重要的作用。政府积极实施促进落后地区开发的政策法律,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措施来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此外,政府成立了一些专门管理机构或部门,专门负责相关区域内的经济开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府还通过投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为私人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解决了私人投资的无效率问题。政府也通过税收、财政等优惠措施,吸引更多的资金,同时也引进了更多的人才,促进了本地区企业的发展。
二是各国都有相对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包括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体系及其他金融市场,无论是通过证券直接融资的美国或是以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间接融资的德国和日本,都体现了这些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日趋成熟,为区域开发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此外,各国旨在提供资金援助,维持区域平衡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德国的信贷复兴银行、日本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国家的重点产业提供长期贷款,对产业导向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促进该区域内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企业成为了区域开发融资中的主体。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及金融行业的融资最终落脚点都在于为区域内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使得市场在资本配置中仍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区域内部企业的积极性来完成项目投资,获得收益。特别注重扶持区域内的新兴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提供鼓励投资的优惠补贴、提供融资帮助及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等。
然而,这些国家所选择的融资机制也有区别。例如美国区域内的企业融资主要依靠证券市场的融资,虽然银行也能提供贷款,但大部分的融资还是通过证券市场来完成,总体来说是属于以证券融资为主的市场主导型模式。而德国和日本区域内的企业融资则主要依靠银行业的融资,尤其是全能银行所发挥的作用,虽然也有比较完善的证券市场,但大部分融资依然通过银行贷款来完成,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是属于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银行主导型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荣融.《外投融资体制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3-83.
[2]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47-94.
[3]任荣,熊鹏.德国全能银行公司治理的经验与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7(8).
[4]梅德志.刘源,区域振兴、地方融资与风险防范[J].经济研究参考.2010(44):18-24.
篇8
关键词:P2P网贷平台 模式 风险 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78-02
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的借贷组织模式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内涵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汇总,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借款人和贷款人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直接融资模式。P2P网络借贷与传统金融业互为补充,不仅降低了资金供求双方的交易成本,而且对丰富资金出借者的投资渠道,满足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填补金融服务空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自2013年以来,随着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与P2P网络借贷平台相关的诸多金融风险也随之暴露了出来。主要表现在平台倒闭、提现困难、卷款跑路等方面。但其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及行业界定。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国P2P网贷平台既无明确准入标准,也无健全监管体系,如果不从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自律、监督管理及保险制度等方面来规范其发展,必然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一、引言
P2P网络借贷平台源于传统的小额信贷,起源于欧美地区,其作为舶来品在社交网络中产生。全球第一个P2P网络借贷平台Zopa于2005年3月在英国成立。随后,另外两个P2P网络借贷平台Prosper和Lending Club在美国成立。现阶段,P2P网络借贷行业内比较受关注的是美国的Prosper和Lending Club,它们运营与管理较为规范,相关监管规章制度及措施较为健全,信息披露机制也较为完善,其中Lending Club发展较好。
我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于2007年成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交易金额上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4月末,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已达4029家,平台累计增长率达0.69%。从月成交量看,截止2016年4月末,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成交量达1430.91亿元,环比上升了4.90%,较去年同期增长2.59倍。从年成交量看,截止到2016年4月末,我国P2P网贷平台历史累计成交量达18881亿元,年累计成交量达到5228.97亿元,较去年同期累计增长3.01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已发展到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产生了相应的社会效应,其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对个人及小微企业起到了较好的融资效应。
但在P2P网络借贷平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特别是P2P平台所衍生出来的金融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出现了操作违规、提现困难、卷款跑路等一系列问题,使投资人的权益产生了很大损失。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末,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已达1598家,较上年末增加了335家,占平台数量的比重达39.66%,当月新增问题平台75家。
二、相关文献
伴随着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快速发展,平台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及风险程度也随之扩大。国内外学者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分别从发展模式、风险及监管体系构建等三个方面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了研究。目前,在学术界内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2011―2014年,我国学者莫易娴对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比较了各模式的优缺点,对P2P平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P2P平台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非法集资、洗钱及资金链断裂等方面的风险。2011年,吴晓光等学者认为P2P网络借贷平台在交易过程中存在资金池及资金挪用风险。2013年,刘丽丽则从监管角度出发,认为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一定风险,需从法律上明确其地位,从监管体系的构建上加强对其监管。2014年,王嵩青立足征信视角,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P2P平台纳入征信管理的建议,从征信管理的角度防范P2P网贷平台所产生的风险。而国外学者Davis K.E.和Gelpern A则分别从行业自律和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重点论述了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的政策建议,特别强调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加大对跨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
三、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模式
经过几年迅速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先后经历了不同发展形式,但从其业务运营的特点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中介平台交易模式、准金融机构模式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
1.中介平台交易模式。中介平台交易模式是指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中介平台,不以任何形式参与借款人与投资人的任何交易,既不提供担保,也不吸收存款和放贷,只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服务并收取相应的服务中介手续费。同时,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不仅规定借款人付息方式和时间,而且还借助网络社区、朋友圈等互联网评价功能,建立起相应的P2P网贷平台信用档案,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审核。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较好地控制风险,资金供需双方和平台自身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此交易模式主要以拍拍贷、宜人贷为主要代表。
2.准金融机构模式。准金融机构模式是指P2P网络借贷平台不再是单纯的中介平台,而是参与到借款人和投资者的交易中,成为与他们有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方。在此交易模式下,由P2P网络借贷平台或与其合作的小额贷款公司对借款人所提供的基本信息进行审核,并由与其合作的融资担保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借款人进行担保,并据此确定借贷双方的利率水平,并通过收取借贷双方的利差来获得收入。
3.资产证券化模式。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是P2P网络借贷平台将信贷资金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先将资金出借给借款人,对所获得的债权进行打包证券化,再以理财产品的形式卖给投资者,通常此类理财产品起售额较低,期限更灵活。在此交易模式下,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的借款人和投资人不直接签订借款合同,没有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P2P网络借贷平台企业则作为信息交互平台来为借贷转三方提供中介服务。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具有较好的风险控制优势,它使借贷双方能够主动利用P2P平台开展业务,通过拆分组合债权,将债权分成金额和期限,并采取资金和期限的交错、配比等方式方法,去吸收资金,并将吸收来的资金进行拆分和转让。此交易模式主要有宜信贷和人人贷。
四、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
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较,P2P网络借贷平台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具体表现在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三个方面。
1.法律风险。目前,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业务运营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来界定其合法地位。同时,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也尚未就P2P网络借贷平台出台过专门的制度和办法对其进行管理。因此,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着极大的政策风险。如:在准金融机构业务模式下,P2P网贷平台已不再是单纯的中介平台属性,它可以提供担保。在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下,借款人和投资人的金额和期限错配,有可能涉及到非法集资和非法揽存等法律风险。
2.信用风险。目前,人们在通过P2P网贷平台进行融资的过程中,网贷平台在借贷过程中只是充当中介的角色,为资金需求的双方提供相应的融资信息,并将双方进行配对,为资金出借者和需求者提供融资对接服务。在这一交易过程中,由于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的特征,使网络借贷平台很难对借款人的真实信息进行核实。
3.操作风险。P2P网贷平台在交易过程中,其借贷资金并不能直接从投资人的账户转到借款人账户,其资金的周转必须通过网络平台。而一些网络借贷平台选择通过个人账户划转款项,此时网络借贷平台充当的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角色,借贷平台的账户作为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中间账户使得大笔借贷资金可能停留在中间账户内,这时借贷平台的经营者便控制了沉淀资金的流转,如果其将这些沉淀资金用于较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因此可能引发操作风险。
五、政策建议
1.明确法律地位。目前,我国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业务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从行业类型看,如果按金融机构的定义看,P2P网贷平台并不属于金融机构。但从平台的功能看,如果P2P网络借贷平台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违反相关国家金融管理制度,而且能通过其自身的优势和功能解决了资金供需双方的矛盾,拓宽了社会融资渠道,成为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从这一意义上看,就应该明确其合法的法律地位。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规范P2P网络借贷平台业务发展的法律法规,明确平台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平台的交易方式和违约责任,保护平台和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从法律和制度上促进和规范平台健康发展。
2.制定准入标准。目前,英美等欧美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相对成熟的P2P平台市场准入标准。在美国,网络借贷平台将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行监管,P2P平台进入市场要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放牌照。而在英国,P2P平台进入市场要经过英国金融服务局的审核和批准。
3.加强行业自律。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P2P网络借贷平台行业协会,制定行业信息共享机制,定期披露平台收费、经营情况和与投资者相关的财务数据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明确行业自律标准,对平台进行行业认证,并制定数据、信息、资金安全准则和风险防范等措施,利用行业协会职能,加强、引导和规范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业务经营行为。
4.明确监管体系。目前,英美等国家已明确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主体,对平台进行法定监管。而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如:工信部门负责对非法信息进行屏蔽,工商管理部门在平台注册登记时进行审验,银监会负责对平台业务进行监管,但相应的监管配套措施还未到位。因此,构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核心监管体系,明确央行相应部门监管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监管部门的强制性监管、行业监督和民间监督等各类监督机制,构建P2P网络借贷平台监测指标体系,加大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测力度。
参考文献:
[1] 郑志来.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5(7)
篇9
一、文献综述
国外理论界围绕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会计准则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的顺周期性及其矫正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Enria[1]研究表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下交易类资产和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被计入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因而放大了收益和资本的波动性,导致金融体系顺周期效应加剧。Borio等[2]认为,银行在经济繁荣时期若能计提较多的拨备或者提高资本比例,将起到“内置稳定器”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应对风险,增强金融稳定性。Barth等[3]主张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在会计计量中引入公允价值属性后会产生固有不稳定性、估计误差不稳定性和混合计量不稳定性,从而加剧了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其中,固有不稳定性属于真实的经济波动,应在会计计量中予以客观反映;而估计误差不稳定性和混合计量不稳定性属于虚假的人为波动,应当通过完善估值应用指南或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等方式最大程度地予以降低。Bikker和Metzemakers[4]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拨备在GDP增长速度较快时显著降低,而在GDP增长速度较慢时显著增加。Plantin等[5]认为,历史成本忽视了价格信号因而无法很好地反映信息;盯市会计运用现行交易价格,尽管能够克服前者的上述缺陷,但在挖掘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时引入了与基本面无关的干扰因素,放大了资产价格和利润水平的波动。Matherat[6]指出,公允价值会计会导致宏观经济的顺周期波动,并呼吁各国积极应对,协调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定的差异。Laux和Leux[7]认为,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资产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会对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产生不利影响。
国内学者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及生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此外,作为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矫正的一大热点问题,不少学者对如何协调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刘灿辉等[8]运用最小二乘法对6家上市银行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缓冲资本具有顺周期性。吉余峰和缪龙娇[9]在论述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对16家全国性及地区性上市银行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而股份制银行资本缓冲则具有顺周期性。唐梅和林友绪[10]以沪深两市31家上市金融企业2007—2009年季度财务报表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上证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证明在我国上市金融企业中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产生顺周期效应。鹿波和李昌琼[11]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以及自身贷款增长率较高时期都会减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刘玉廷[12]指出,金融保险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定的分离是大势所趋,体现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独立性,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套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黄世忠[13]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的传导机制,认为FASB和IASB于2009年提出的从会计层面应对顺周期效应的策略只是权宜之计,且具有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只有从监管层面应对顺周期效应,从制度上建立起有利于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郑伟[14]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09年11月的《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预期损失模型的采用体现了会计准则对来自金融监管部门压力的妥协,意味着会计独立性遭到破坏,我国对此应当秉持充分谨慎的态度。刘星和杜勇[15]在通过计算实例对预期损失模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其优缺点,认为预期损失模型在我国银行业的实施只是时间问题。姚明德[16]从模型计量的对象、内涵和方法层面上分别论证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与巴塞尔协议计量预期损失模型的异同,为协调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提供了借鉴。胡建华[17] 指出,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变化之中,指标非平稳,含义不明确,且由于缺乏完整的周期性数据的检验,指标的可靠性尚未被证明。
本文认为金融监管的目标与会计准则的目标存在着明显差异。金融监管的目标在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因此与会计准则相比,金融监管明显侧重于审慎性而非客观性, 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目标的明显差异,决定了二者必须分离,才能从根本上矫正资本监管下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
二、资本监管下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强化机制
正是由于监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过度依赖,使原本旨在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准则得以通过资本充足率这一传导机制影响到监管的成效,大大强化了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
1资本监管下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则的顺周期性
金融危机前,各国会计准则普遍要求商业银行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型来确定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所谓已发生损失模型,采用的是基于过去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观”,要求会计主体在确定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数量时,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换言之,银行只能对已发生损失事件等客观确切的证据表明未来可能发生并能有效估计的损失确认减值,而不能将未发生事项作为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依据。这一规则有效地限制了银行管理层通过非公开透明的方式操纵利润,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充分体现了会计准则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目的,但被用于监管目的时,则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
从监管角度看,银行经营应充分遵循审慎原则,以维持金融与经济稳定。当经济处于上行阶段时,贷款的信用风险逐渐积累,银行应当预见到即将发生的信用损失,计提较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一来为经济衰退时集中出现的贷款违约损失作准备;二来银行得出的净利润减少,导致可被计入资本的数量下降,银行为维持监管要求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水平不得不限制信贷投放,从而避免风险过度积累。当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信用风险集中具体显现出来,由于此前计提了较为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银行不必大量确认减值损失,[dylW.net专业提供教育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净利润下滑幅度小,银行放贷能力受到的制约减少,从而避免信贷过度紧缩导致经济一再下滑。然而,会计准则在规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规则时并不考虑监管目的,而是只关注当前时点所显现出的信用风险状况,因此表现出相反的作用。经济繁荣时由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贷款违约率较低,银行按照会计准则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不能反映已逐渐积累的信用风险,因而低于银行监管所需水平,信贷的过度扩张对经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经济衰退时这一作用更为明显,大量确认的减值损失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能力,导致经济继续下滑,贷款违约情况进一步恶化,银行不得不继续确认减值损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一机制使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被大大强化。
2资本监管下公允价值计价原则的顺周期性
公允价值计价原则主要针对银行的交易账户,规定银行对交易账户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若能够获取市价资料应当尽可能地运用盯市原则,若无法获取市价资料应当采用模型估算其公允价值。由于交易账户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是银行为实现短期获利或者维持流动性而持有,市价的变化与之密切相关,因此公允价值计价原则从理论上而言是合乎逻辑的,有利于反映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但在实践中,由于金融资产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影响可能发生较大波动,资产的公允价值往往与资产实际价值发生偏离,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在资本监管过度依赖会计信息的情况下,强化了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
当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金融资产价格往往会出现非理性上涨,严重时导致资产泡沫的形成。银行对交易账户中的金融资产大幅增加账面价值,同时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类,分别在利润表中确认收益和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估值利得。虽然资本监管将后者从资本计算中剔除出去,但监管资本要求仍然相对容易满足,使银行得以继续扩张信贷,推动经济继续上涨,金融资产市场价格进一步偏离真实价值,引起下一轮信贷扩张。经济不景气时期,资产泡沫破裂,恐慌抛售使金融资产价格出现非理性下跌,银行不得不大量确认账面损失。与此同时,按监管制度的规定,银行资本基础被严重侵蚀,银行为将资本充足率水平维持在最低监管要求之上,不得不抛售金融资产和紧缩信贷,导致金融资产价格继续下跌,而盯市原则下,下跌的金融资产价格又成为新的公允价值确定基础。此外,由于监管部门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会将金融资产未实现估值损失直接从资本基础中扣除,因而使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在经济衰退时的顺周期性更加明显。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金融监管部门曾试图要求修改会计准则,甚至要求暂停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这从侧面体现出公允价值计价原则对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强化作用。
三、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定分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顺周期性
1现有方案尚不能消除顺周期性
针对商业银行的逆周期性,以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金融监管部门和以IASB为代表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前者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框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银行是否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以及计提的数量;后者则建议在会计处理中,确认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时以预期损失模型(expected loss model)代替现行的已发生损失模型(incurred loss model)。然而上述方案在理论上都存在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顺周期性问题。
(1)逆周期资本缓冲及其困境
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核心在于信贷周期识别指标的构建。国际清算银行通过对近40年全球30多个国家40多次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表明3/4的信贷激增导致了银行危机,7/8的信贷激增导致了货币危机,指出信贷规模/GDP指标具有最佳的识别效率。但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实施存在以下三大困境,难以有效解决我国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
第一,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经济周期,数据积累明显不足。近30年来,由于我国各种经济增长动力的释放,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运行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既未出现过经济危机,也未形成真正的经济周期。
第二,我国的融资结构正处于调整之中,指标取值不稳定。我国目前的融资结构还保有很多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痕迹,主要表现为银行信贷在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有极大的规模。随着我国融资结构的不断成熟,直接融资占比将会提高,银行信贷占比将有所降低,这也是我国金融发展战略的重要改革方向。由于信贷规模在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将会出现可以预见的降低,所以信贷规模/GDP指标并不具有稳定性。且近年来随着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信贷占比已经出现了急速下滑,信贷规模/GDP指标已经出现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第三,我国并未取消信贷规模控制,资本监管的信贷传导机制不顺畅。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为了更为有力地实施经济调控,我国自2008年重新恢复了对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虽然信贷规模控制一直以来就是学界的众矢之的,但其在货币调控中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受到政策制定部门的青睐。我国近30年的数据表明,中央对于信贷规模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直接起到了逆周期资本缓冲的作用,而通过资本充足率对于信贷规模的间接调控缺乏有效的传导机制。
(2)预期损失模型及其困境
金融危机后,IASB建议采用预期损失模型确认金融工具减值损失。在该模型下,银行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以其整个存续期为时限,以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为基础,在出现减值迹象之前即预先估计损失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也就是说,银行在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即应考虑预期信用损失并确认相应的减值,而在此后每个计量日,银行都要重新修正对预计现金流量的估计,并将资产账面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银行各期都根据对损失估计的变化调整账面价值,因此确认损失进而各期利润相对平滑,理论上减轻了会计准则造成的商业银行信贷能力的周期性变化,有助于减缓经济波动。
然而大量研究表明,预期损失模型并不能根治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性,而且会带来新的问题。首先,造成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非会计准则制定不合理。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各国普遍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包括经济结构失衡、金融创新过度、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疏失和金融监管缺位。因此,修改会计准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顺周期性,是治标不治本之策。其次,这一方法在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时很难将全部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其估计值仍然可能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如在经济衰退时高估预期损失,从而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最后,预期损失模型的引入很可能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一方面,预期损失模型更多地反映了监管部门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本质上是要求银行多提准备确保资本充足,因而财务报告使用者很难了解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另一方面,预期损失模型建立在对未来的估计基础上,主要参数均由会计主体自行确定,主观性较强,因而具有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而且由于预期损失的估计涉及到大量金融专业知识,不仅增加了会计核算的操作难度和成本,也使除专业机构以外的信息使用者难以理解相应的会计数字,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2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定分离是两者目标差异的内在需求
针对财务会计的目标,学界存在大量讨论,目前主流观点有两种: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应当以恰当的方式提供有关管理层对其承担的受托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信息,换言之,会计必须如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真实状况。当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会计准则主要是IASB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和FASB制定的美国会计准则,二者在对财务会计目标进行阐述时均未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有机结合。综合三套准则的规定可以看出,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当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客观公允、真实可靠为宗旨,从而使会计信息在首先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其他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具有最广泛的适用范围。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会计准则的目标存在着明显差异。金融监管的目标在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因此与会计准则相比,金融监管明显侧重于审慎性而非客观性。此次金融危机中已发生损失模型与预期损失模型之争也根源于此:已发生损失模型以客观证据为依据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体现了会计准则客观真实反映银行经营状况的目标,但不够审慎;预期损失模型要求考虑未来信用损失,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顺周期性,体现了审慎监管的目标,但明显背离了会计准则客观真实的要求,损害了会计信息质量。混淆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的界限,只会使双方的目标相互干扰,或者难以保障会计准则的独立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或者损害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目标的明显差异,决定了二者必须分离。
四、对策与建议
会计准则强调“如实”,旨在及时反映经济的真实波动;金融监管强调“审慎”,旨在熨平可以预见的经济波动。因此,只有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定相分离,才能从根本上矫正资本监管下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我们建议,弱化金融监管对会计信息的依赖,对于部分科目在会计报告之外,建立单独的监管报告体系。
1对于贷款损失准备分别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型和预期损失模型
对于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在会计报告中继续沿用已发生损失模型,我们建议在金融监管报告中引入预期损失模型。所谓已发生损失模型,即银行在确定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数量时,只能对已发生损失事件等客观确切的证据表明未来可能发生并能有效估计的损失确认减值;而预期损失模型下,银行以信贷资产的整个存续期为时限,以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为基础,在出现减值迹象之前即预先估计损失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前者能够及时反映经济的真实波动,体现“如实”的会计目标,但只表现了当前时点的减值迹象而不具有前瞻的跨周期特点,以此为基础计提监管资本会具有极强的顺周期性;后者有效地平滑了各期损失进而利润的波动,能够较好地抑制顺周期性,但违背了会计的“如实”反映原则。因此,对于贷款损失准备,应当实现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定的分离,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型,在进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时采用预期损失模型。
2对于弱流动性资产分别采用盯市模型和内部模型
对于商业银行交易账户的弱流动性资产,在会计报告中继续沿用盯市模型,在金融监管报告中采用内部模型计量。所谓盯市模型,即要求银行按市场价格对持有的资产进行估价;内部模型则要求银行建立一套内部估价体系来确定资产价值。前者及时反映了资产的价格变化,如实地向信息使用者展现了银行的真实状况,但波动性较大,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时更加明显,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后者反映出资产价值变化相对平缓,顺周期性得到抑制,但赋予了银行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可靠性较弱。所以对于弱流动性资产,应当使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定相互分离,在会计核算时采用盯市模型计量,在金融监管报告中利用内部模型确定资产价值。
参考文献:
[1]Enria,A Fair Value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R] European Central Bank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No13, 20044
[2]Borio,C,Furfine ,C,Lowe,P Procyclica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Stability:Issues and Policy Options[R] BIS Working Paper,2001
[3]Barth, ME,Beaver,WH, Landsman,WR Value-Relevance of Banks Fair Value Disclosures under SFAS 107[J]The Accounting and Review,2004,71(4): 513-537
[4]Bikker,J, Metzemakers,P Bank Provisioning Behaviour and Procyclical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 Elsevier, 2005,15(2):141-157
[5]Plantin,G, Sapra, H, Shin, H Marking-to-Market: Panacea or Pandoras’ Box?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8,46(2):435-460
[6]Matherat, S Fair Value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Challenges and Dynamics[J]Financial System Review,2008,(Special Issue on Valuation)
[7]Laux,C,Leuz,C The Crisis of Fair-Value Accounting Making Sense of the Recent Debate[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2009,34(6-7):826-834
[8]刘灿辉,周晖,曾繁华,等中国上市银行缓冲资本的顺周期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12,(3):176-177
篇10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环境;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财务会计目标(以下简称会计目标),又叫财务呈报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连接外部会计环境与会计系统的关键,也是构建会计体系的向导。会计系统围绕会计目标发挥作用,会计目标引导会计系统运行。会计目标在其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受其相应的会计环境影响。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趋同步伐加速。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正确确立一个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特色的会计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环境,就新会计准则的财务目标如何理解,以及在现今我国会计环境下会计目标的定位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会计目标概述
何为会计目标?概括地说,它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的境地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具体来说,会计目标涵盖了两个重要方面,即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对外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新的会计准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新准则第4条指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会计目标体现了某一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合理的定位会计目标非常重要。会计目标作为整个概念框架的起点,以何种会计报告作为制定目标,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告要素、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内容的定义和界定,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制定,最终对国际会计协调产生影响。
二、现今会计目标理论的两种观点
(一)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鸠雄士(YujiIjiri)、恩里斯特·帕罗科(ErnestJParlock)等人,其主要代表文献有井鸠雄士所著的《会计计量理论》。受托责任观的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休戚相关,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公司制为代表的企业形式开始出现并广泛流行,随之而来的便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资源的受托方(资源经营者)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资源所有者)所支付的资源。委托方关注的是委托财产资源的保值与增值。受托方因此承担合理、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使其尽可能地能够保值增值。受托方有义务及时、完整地向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资源管理的情况以解脱受托经济责任。委托方通过相关的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激励和约束受托方的行为。因此,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的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为了真实、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的反映受托方的经营状况,就必须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在会计处理上,强调可靠性胜过相关性。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关注会计报表中的收益表。
(二)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学派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在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日益扩大的经济背景下形成的。资本市场已发展成熟,资源分配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决策有用观是建立在社会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上的。这时的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有主导地位。受托双方不是直接进行沟通交流,而是介入了资本市场。会计目标是为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等类似决策的信息。这一观点更强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在会计计量上,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会计信息不仅反映过去存在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尚未发生的但对企业已有的经济事项,用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会计计量在以历史成本计量上,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并行。如现行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重视未来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其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对会计信息的精确性没有严格要求,不存在对财务报表的特殊偏好。
(三)两种观点的比较
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以两权分离为其外部环境,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下都具备合理性。
1.两者使用的经济环境不同。受托责任观适用于受托关系明确,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一般可以直接接触,双方都关注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情况,这时的资本市场尚未发展成熟。而决策有用观则是在以受托责任适用的基本经济环境即产权分离的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达,在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主导地位的经济环境下产生的,这使得资本市场成为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的中间媒介。
2.两者强调的会计信息服务对象不同。受托责任观强调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的所有者,会计信息要满足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管理者的监督和考核。而决策有用观则强调会计信息对相关利益者的需求。这时的相关利益者呈现多元化,主要包括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关等。
基于以上两点区别,使得两种观点在会计计量方法,财务报告的偏好,会计信息的种类和会计信息质量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这两个观点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这两种观点的产生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它们适应了当时会计发展的需要,均有相应的优缺点且由于历史环境的延续性和继承性特征,两者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呈现交替和重叠,表现为融合性,无所谓孰优孰劣。单纯的争论两种观点是毫无意义的,建立在特定环境下的会计目标是必须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国家,其经济发展也就具有不同于别国的特点。会计目标的定位在顺应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下,还应具有“中国特色”,即体现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因此,我国会计目标的选择既要从实际出发,还要兼备前瞻性。
三、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思考
(一)中国特色的会计环境分析
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会计使用者,从而就有什么样的会计目标。会计环境的不同,相应的会计目标也就不同。鉴于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目标定位必须考虑我国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我国经营管理机制的考察分析
我国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平等竞争中发挥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作用。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发展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决定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采取委托人(国家授权的国有资产投资机构)与受托人(企业经营者)直接接触的形式。国家是企业的特定代表,担负着所有者和宏观调控者的双重身份。从而,“政府和其有关职能部门”也是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这一点也体现了会计的中国特色。
2.我国资本市场的考察分析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外资本市场逐渐介入,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建立,要素资源的分配作用小于政府作用。上市公司为维持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资本募集方式仍受政府的控制,而非如美国这样的发达的资本市场起主导作用。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总体不高,缺乏将有限资源从低效企业向高效企业转移的能力。资本市场已被大股东作为“圈钱”的场所,而相应对中小股东的保护的法规相当不足。我国自1990年证券市场成立以来,每年上市公司的数量,股票市值和投资开户的数量都在稳步增长。十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仅在1994—2000的几年中,证券市场的融资额就增长了近15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也由1.38%增长到11.23%。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证券市场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其发育程度较低,股权的集中程度较高,多数的股份不能流通,机构投资者比例较小,个人投资者比例相对较大。因此,会计信息的重大需求者为非流通的持有者,比例较低的职业投资者表现为业务素质较低的个人投资者。
3.资金来源的考察分析
我国企业的所有权相对集中,国有经济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国有资本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权益资本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有比例较大的集体、私营、外商和部分职业股民。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供给者。我国企业在融通资金方面对资本市场的利用是很有限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企业大量资本的取得,仍然是采取银行信贷和国家贷款为主的方式,而相对的少部分的资金是从资本市场上筹集。
(二)我国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要
会计目标描述的核心问题是“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谁,其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根据我国现阶段特定的会计环境,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总体上可分为国家各职能部门,银行,证券市场上的大众投资者和国有以外的一般投资人。因为它们所处的地位不同、行使职能的不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1.政府职能部门
对会计信息有直接需求的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国资委,税务局和证监会等。国资委是依法行使国有股东权利的政府部门。由于国有股流通上的限制,尽管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国有股减持和国有股流通转让的办法,但在实践中,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资委现在很少能顺利的“甩出股份”,所以,国资委不属于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而是“管理型投资人”。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他们往往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比较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以便真实地考核企业管理层的业绩,决定是否继续聘用现行的经营管理者。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管理型投资人”绝对控股的特征可能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因此决定了国资委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提出了要求。
证监会的主要职责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证券市场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也是真实、完整、准确。为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对投资者决策有影响的会计信息。税务局是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最大、最直接的需求者。因其具有的职能,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并不是为了投资的需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是作为企业纳税和国家税务人员查税的直接依据,所以,在会计信息的要求上,真实、准确与完整是我国税务部门的第一需求。
2.金融机构———银行
银行是我国企业外部融通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银行也是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最大需求者之一。一般来讲,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关注,主要在于贷款本金和利息能否安全收回。我国的绝大多数银行是企业的债券性投资人,他们关注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企业经济业绩的好坏和财务状况的优劣,因此,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是以准确、真实和完整为主。
3.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者
职业投资者不同于管理性投资人关心的是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职业投资者更多的是关注公司未来股票的升值状况。从这点看,职业投资人对会计信息更多需求的是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下,职业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他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是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会计信息,这也导致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上的不同。在要求真实准确的同时,需要企业披露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一切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不单单包括已经发生的,还包括企业存在的未来可能发生,但已对企业造成影响的会计信息,由于存在的不确定性,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要求不高。
4.非国有的一般投资人
在我国,企业的投资者除了国家和大众股民以外,还有大量的集体、个人和外商投资者等一般的投资者。他们一般都是内部的“管理型投资人”,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完全依赖财务会计报表,他们还需要了解管理会计信息。从管理和考评经营成果的角度看,他们对财务会计的第一需求是它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会计目标的定位和预测
会计目标的定位在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同时,也要兼顾前瞻性。通过以上对决定会计目标的影响因素———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分析,笔者认为,定位我国会计目标的相关会计环境可以描述为:
1.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资本仍占主要位置,非国有经济成为国有经济发展主流,集体、私人、外商等都是企业资本的主要供给者。
2.证券市场不发达,股权主要集中在国家和企业法人手中,职业投资人主要以大众散户为主,普通教育和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3.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从银行获得。
4.我国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以国家银行、企业法人和一般投资人为主的管理型投资人。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比例相对较少,但今后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对于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可以描述为:1.国家作为企业管理型投资人和企业的管理者,关心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2.贷款人主要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主要关心的是那些保证自己贷款和利息能够收回的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3.职业投资人以赚取投资收益为目的,其关心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随着我国国有股的减持,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比例将会加大,因而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需求也会随之加大。4.其他管理型投资人指除国家以外以经营管理企业为目的的一类投资人,关心的是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会计目标总体确立为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性”。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同时纳入会计目标体系,是适应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将呈现多元化,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必然。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不断增加,相应的新的会计问题也会产生。从长远来看,我国会计目标会实现决策有用观的转变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梁莱歆.现代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报,2007(5).
[3]宋晓华.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11).
[4]李江雷,任丽丽.论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重新构建[J].会计之友,2003(10).
[5]梁爽.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的逻辑关系分析[J].会计研究,2005(1).
[6]杨博.试论当前我国的会计目标[J].财会通讯,2006(8).
[7]赵德武.论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不同学派的会计思想[J].会计研究,1995(4).
[8]孟灵霞.浅析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J].市场周刊,2006(1).
- 上一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下一篇:晚会方案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