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图书馆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图书馆基本原理

篇1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治理评价 善治

[分类号]G258

从宏观意义上说,图书馆的治理结构由治理单元、治理主体和治理评价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治理评价是测定治理效果,考量治理水平与善治实现程度的有效手段。迄今为止,我国公共图书馆界所进行的评价活动(一般统称为“图书馆评估”),是以办馆条件、业务管理工作和读者服务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效率评价,普遍缺乏服务结果或读者实际感受评价,即缺乏治理成效评价。本文以善治为视角,探讨重新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体系的问题,权当抛砖引玉。

1 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理论与实践现状

1.1 国现有评价理论与实践评述

1.1.1 公共图书馆评估 在实践方面,自1994年以来,文化部已经对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了4次评估,但我国现行的公共图书馆评估制度基本上还是一种行政模式的评估制度,因为评估机构是政府主管部门没立的,评估过程要靠政府部门的行政指令,缺少公民参与。尽管在2003年增加了一些读者服务方面的指标如首次增设了读者满意率指标,但在我国图书馆评估实践中读者充其量只是偶尔被调查的对象,从来都不是对图书馆服务作出“好”与“坏”评价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缺乏公民参与的、完全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图书馆评估,其实只是一种“自我评价”而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治理评价”。

1.1.2 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 绩效评估方法最初用于企业管理,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图书馆界首次把它引入图书馆。我国图书馆的绩效评估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已产生有不计其数的研究成果。图书馆绩效评估就是对照统一的指标,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图书馆各项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效益进行比较。绩效评估仍然是一种效率评价,缺乏公平维度的评价,而且其评价主体中公民的地位仍然偏低,所以仍然不如人意。

1.1.3 用户满意度评价 也许是对上述两种评估方法局限性的不满,自20世纪90年代起,人们对读者满意度研究急剧升温,其研究成果也多如牛毛,出现了许多自称“科学”的读者满意度评价方案。由于读者满意度评价需要依靠读者的直接参与,且以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心理感受为主要依据评价的,基本排除了政府和图书馆自身“干扰”,因而基本属于治理评价的范畴。但是,读者满意度评价立足于图书馆现有的服务,因而只是图书馆治理评价的一部分。

1.2 国外与治理相关的评价体系评述

20世纪70年代开始风靡欧美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各国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适应社会新需求而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民主理念、责任理念、回应理念,尤其是公民的广泛参与,在欧美国家的改革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基于上述背景,在国际上有很多机构或图书馆相关组织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图书馆评估体系或评价标准,将公民参与纳入到图书馆治理中,由此产生了多种图书馆治理评价模式及其标准,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①国际标准组织1998年公布的《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绩效指针标准》(ISO11620),该标准有5大类29项指标,分别就读者满意度、读者服务、技术服务、推广服务、人力资源利用等提出标准参数供各类型图书馆进行绩效评估参考使用,以期评估图书馆服务效率与效能,该标准强调了读者在绩效评估中的作用。②英国文化部2001年颁布了《全面高效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标准与评估》,对英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开始了为期3年的评估,2008年,对该标准进行了删减,其针对的是某个图书馆管理当局所提供的该行政区域内所有图书馆的服务而不是单指其中一家图书馆的服务,考量英国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布局和整体服务效益。该评估指标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几乎所有的指标都是以服务所辐射的居民人均情况计算,如平均每千人到馆次数、平均每千人购置馆藏量、平均每千人用于馆藏购置的经费等等。③进入21世纪后,美国图书馆界开始引入LibQUAL质量评价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读者意见是判断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唯一可靠依据;服务质量表现为读者感知服务水平与其期待水平之间的差距;服务质量包含若干不同方面,而且每个方面可以通过若干相互关联的陈述项来测度。可见,LibQUAL体现了以结果为重心和以读者评价为重心的评价取向。

2 基于善治的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体系构建

2.1 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的目的

图书馆治理评价的目的,一方面是分析图书馆治理总体状况或一般趋势,用于测量或跟踪图书馆实现其职责的程度,或者跟踪其一段时间内取得治理进展的程度,为政府提供相关信息,为其制定决策等提供依据;另一方面用于测量图书馆的实际治理状况,发现治理现状中的问题,以促进和改善治理的实际过程,逐步趋向善治状态。即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图书馆走向更高管理水平――善治。善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和谐融合的最佳状态。因此,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应在善治目标的指引下,构建出能够反映善治目标的评价体系。

2.2 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的主体

究竟由谁来对公共图书馆治理进行评价,这一问题关系到图书馆治理评价能否真正做到客观有效进而促进图书馆发展的重大问题。任何评价主体都有自身特定的优势,同时,也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克服单一评价主体局限性,必须选择多元评价主体,让各种评估主体的优势互补。笔者认为,政府、图书馆行业组织和公民“三结合”的评价主体结构,可能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政府。在现代社会,政府是公共图书馆制度的主要供给主体。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之一,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和长远规划;提供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资金保障;通过监管确保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等”’。因此,政府作为治理评价的主体,应主要负责评价图书馆的政策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是否合符规定情况、管理和服务中坚持公益性情况等。

图书馆行业组织。由图书馆行业组织来组织实施治理评价活动,是图书馆行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图书馆行业管理,是指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指导和监督下,以图书馆行业协会为行业内部事务的管理主体,赋予图书馆协会以规划、规范、监督、服务等职权,对图

书馆行业进行自主管理的体制安排。图书馆协会既是图书馆行业的利益代表者,又是政府与图书馆行业之间的联系纽带。由图书馆协会来独立自主地管理图书馆行业内的事务,是图书馆行业管理的基本特征。图书馆协会作为行业管理主体,在其职能中必然包含对其成员进行“治理评价”的职能。我国至今尚未成立中国图书馆协会,所以一些本应由图书馆协会履行的职能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来代行。如2004年文化部委托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进行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

公民。这里所说的“公民”,其具体含义是指图书馆的利益相关人,其主要成分是纳税居民。公民既是公共图书馆的最高权力主体,又是图书馆服务的最直接受益者和感受者,因而应该成为图书馆评估的最权威主体。因此,在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中,必须凸显公民的意愿,必须以读者是否满意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2.3 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向度的复合体系,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的视角构建。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体系的设计应体现如下原则:①体现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因此图书馆治理评价指标必须反映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及其进展程度。例如,“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落实情况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中的一级指标之一。再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县(市)图书馆逐步实行总分馆制;2004年提出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提出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等等,这些文化政策目标应该成为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政策依据。②体现公共图书馆治理目标。从图书馆利益相关者(所有者、管理者、利用者等)的利益目标看,图书馆治理的目标就是统筹兼顾地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这种共同利益最终表现为保障读者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权利。读者权利最大化和资源利用最大化,可以成为图书馆治理的基本目标。③体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它的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因此,在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套用“投入一产出”这一效率公式,而应该采用“效率+公平”的综合评价模式。

2.4 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

一般认为,现代民主社会追求的善治应具备6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本文根据公共图书馆治理的目标及其评价原则。结合善治应具备的特征,尝试设计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指标,包括:服务性、公平性、参与性、责任性、回应性、法治、透明性7个维度。

2.4.1 服务性 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所在,图书馆的一切价值均通过服务来体现。善治意义上的服务性,主要通过公益性和便利性两方面体现。①服务的公益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免费和共享两个环节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1949年版申明:“作为一种民享民有的民主化机构,公共图书馆必须依法设立和运作,对其所在民众,应不分职业、信仰、阶层或种族,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的免费服务。”。②服务的便利性:方便快捷是公民对图书馆服务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馆舍位置方便读者。资源组织方便读者,服务设施方便读者,服务方式方便读者等。在服务的便利性上,尤其要重视为弱势群体读者提供方便服务。

2.4.2 公平性 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来说,“公平服务”的实质是“权利平等”,即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保障居住其中的所有人,无论其经济地位、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种族宗教等区别,都能就近获得其需要的知识、信息、文化资源的服务”’。善治意义上的公平度,主要通过覆盖率和包容度来衡量。①覆盖率是指图书馆服务所覆盖的人口数量占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比例。衡量覆盖率的指标一般有两个:服务人口比率和服务半径。②包容度是指图书馆服务对各类人群无身份歧视地平等对待的程度。如果说“覆盖率”强调的是人口学意义上的服务人口数量的“全部性”,那么“包容度”强调的是所服务人群的身份的“非歧视性”或“非排他性”。关于图书馆服务的包容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的表述是:“每一个人都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公共图书馆必须为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利用普通服务的用户,例如残疾人、住院人员或监狱囚犯提供特殊的服务资料。”这种“非歧视性”或“非排他性”从权利平等的角度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的公平性。

2.4.3 参与性 善治意义上的“参与性”是治理主体参与治理过程的程度。公民是公共图书馆的所有者和设置者,公共图书馆是公民的图书馆而不是政府的图书馆,因此,读者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是“人民”的表现,是人民对公共事务行使的表现。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其目的首先是为了保证图书馆政策能够广泛代表民意,因为只有能够广泛代表民意的政策才具有合法性。再者,图书馆政策的执行过程,也需要自始至终的读者监督;政策的执行效果评价,也要以读者是否满意为主要衡量指标。也就是说,图书馆政策的制定、执行及其效果评价,都需要读者的广泛参与,才能保证其合理性与合法性。这就是读者参与管理权的法理依据所在。从内容分类的角度,读者的参与管理权主要包括三方面:参与表决权、批评和建议权、申诉和控告权。

参与表决权。在任何图书馆重大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读者有权参与其表决,读者参与重大政策的表决过程,是读者作为图书馆的“者”而行使的根本表现。所谓“重大政策”,主要指与多数读者的利益紧密相关的政策,诸如图书馆发展规划的制定,较大数额经费支出项目的确定,重要岗位人选的聘任,收费项目的确定,大型活动的开展,某种服务项目的设立与取消,新馆舍或服务场地的选址,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等,都应列入“重大政策”范畴。

批评和建议权。当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出现不当言行时,读者有提出批评的权利;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读者有提出有关建议的权利。

申诉和控告权。当读者的正当权益遭到侵害时,读者有向相关部门提起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2.4.4 责任性 善治理论中的“责任性”,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隐含着一层外界对组织或个人要求的含义,它特别“指与某一特定职位或机构相连的职责及相应的义务”。公共图书馆治理中的责任性,主要指治理主体的责任,包括政府的责任、图书馆的责任和公民的责任。

政府的责任。对公共图书馆治理来说,政府应主要负三方面的责任:法律保障的责任,即为图书馆发展立法保障的责任;经费保障的责任,即为图书馆的正常运行提供所需经费的责任;监督保障的责任,即对图

书馆行为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的责任。

图书馆的责任。图书馆的责任分为分内责任和分外责任两方面。分内责任就是履行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责任,如文献信息整序的职能,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提供情报服务的职能,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等。图书馆的分外责任一般称其为社会责任,是指图书馆作为制度性公益组织所应承担的确保组织的公益性的角色义务。

公民的责任。为了与上述的参与性相区别,这里的公民责任指的是公民的义务,包括公民作为读者应履行的遵章守法的义务,尊重他人阅读权利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的义务,等等。

2.4.5 回应性 善治中的“回应”是指政府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和回复,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它的基本意义是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公共图书馆治理中的政府积极回应责任,主要体现在:①对公民需求的积极回应。当公民向政府提出提供图书馆服务的要求时,政府应作出及时的回应。②对公民问责的积极回应。当公民对图书馆的不当行为(如不为、滥为、误为等)提出质问、批评乃至申诉时,政府应该作出积极的回应。③对发展建议的积极回应。当图书馆或者相关部门或人士(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贤达人士等)针对图书馆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时,政府应该作出积极的回应。

2.4.6 法治 善治理论中的“法治”是指治理的合法性和良好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法治意指政府的全部行为都有法律依据、得到法律的授权””’。公共图书馆治理中的法治,主要体现在:一是为公共图书馆立法,二是形成有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源于现代组织管理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委托一模式,它由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三个方面的相互协调、相互制衡关系构成。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结构也是由这三个方面的协调与制衡关系构成。其中,决策权力由图书馆理事会行使;执行层由馆长及其副职构成。行使执行理事会决策的权力;监督层由理事会和社会监督部门构成,监督方式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把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相分离,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特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在于:建立分权制衡的体制结构来协调利益相关者的行动,尤其是协调好政府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建立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图书馆理事会来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以此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善治”。

2.4.7 透明性 善治理论中的“透明性”是指信息的公开性,透明性要求与公民利益相关的信息能够及时通过各种媒介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进行监督。没有透明性就没有善治的存在。

公共图书馆治理中的透明性,其核心要求是建立和实施信息披露制度。内容包括:图书馆发展规划,财务年报,机构设置情况及各机构负责人名单,规章制度,馆长工作报告,接受社会捐赠、资助情况及使用情况,其他需要公布的重大事项。

以上从7个方面阐释了以善治为目标的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与以往的“图书馆评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善治意义上的评价更加强调公民权利、公民参与、公民满意、“人民”等治理涵意,更加强调读者导向和结果导向。如果说,以往的“图书馆评估”侧重的是“效率评价”,那么,善治意义上的评价则侧重“公平度评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7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只是简要地阐释了其内涵,而没有提出具体的测评方法。限于篇幅,关于具体的测评方法,笔者将另文讨论。

参考文献:

[1]蒋永福,论图书馆治理,图书馆论坛,2008(12):50―55

[2]缪园。国际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ISO11620)简介,[2010-12-15]http://159.226.1130.3:90/yjstx/N06/641.htm。

[3]祝碧衡,周玉红,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理论及英国案例介绍,

篇2

关键词:RFID;自助借还;智能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3-5677-03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RFI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in Library

BAO Jing

(Anhui Library, Hefei 230001, China)

Abstract: The RFID technology can change application in th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the library. To Anhui library RFI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as a case, it explaind the main features of Anhui library RFID, as well as to the many benefits of reader service work. It can concluded the major problems of the RFID Smart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in general and the specific ways to solve.

Key word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elf by borrow and len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规模不断扩大,职能也在不断变化,许多公共图书馆由于人流量大,常常遇到诸如长时间排队借还书、图书失窃、馆员无法快速准确盘点图书等问题,现有的管理方式及使用技术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采用先进的RFID技术智能化管理图书馆系统,将改善公共图书馆现行管理运行模式,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增强公共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1简介RFID技术

RFID(无线射频是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耦合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是被物体的自动识别。对于图书馆领域来说,RFID系统可以把条形码、磁条、流通记录、书目及读者信息等全部整合存储在一起,提供系统的识别利用。可以用RFID读写器替代条码扫描器,用RFID电子标签替代条形码,对图书馆进行全新的智能化管理。

RFID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每个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其内部使用EPROM来存储需要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读写器由RFID控制器和天线两部分组成,负责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天线用来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基于RIFD技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图书借还、顺架、查找、馆藏盘点等功能,使图书管理工作智能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2安徽省图书馆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及具体功能

安徽省图书馆自动化应用系统使用的ILASII,底层数据库是一种不对外开放、非通用的数据库,RFID系统需要用到ILAS II的数据,如读者证号、图书条码号、书名等。要在ILASII下构建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SIP2作为图书管理系统与RFID自助助设备之间的数据接口协议,它可以完成RFID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无缝连接。安徽省图书馆向ILAS开发方购买支持SIP2(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2)协议的数据接口ACS,然后与ILAS数据接口按照一定的协议进行通讯。实现过程为ILAS II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需要通过ACS数据接口与服务器相连并发送请求,等待服务器处理结果。与此同时,RFID智能管理系统中也建立数据库保存RFID标签的相关数据。RFID在接收到数据后,经过内部处理,把相关请求通过数据接口ACS发送给ILASII服务器,处理完毕后再通过数据接口ACS返回给RFID智能管理系统。

安徽省图书馆RFID智能管理系统主要功能由标签采集及转换系统、门禁管理系统、门禁统计系统、自助借还系统、馆员工作站、盘点车及查询机系统、24小时还书机系统、街区图书馆系统共8个功能模块组成。

2.1标签采集及转换系统

该系统是整个RFID系统运行的基础,可将传统标签的信息按一定格式写入电子标签内。可转换的电子标签有RFID馆藏标签可记录书名、作者、出版社、索书号、ISBN/ISSN号等信息。该系统功能比较简单,使用中是很稳定的,馆员也易操作,实际运行中安装本程序的单台客户端一天(8小时)可转换的标签数量约在1000左右。

2.2门禁管理系统

该系统安装在阅览室出入口处,当被遗漏处理的图书经过门禁系统时,门禁会自动报警,这个系统是图书安全的保障。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电子标签识别技术的局限,被遗漏处理的图书经过门禁系统时如在特定位置或特定电子标签,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现象。但误报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在实际使用中对部分遗漏处理的图书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馆员可及时修改处理操作,从而避免了读者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争执,融洽了读者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2.3门禁统计系统

该系统功能为:当读者进出阅览室时进行刷卡操作,进行人数统计。该系统虽不直接影响图书馆业务的运转,但对于分析流通业务,方便以后提高服务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为统计准确人数,要设置好刷卡的识别时间延时,快了容易重复识别,慢了会影响刷卡效率,使用中一般设置时间间隔为5秒左右。随着图书馆免费开放,无证读者持有效身份证件也可以进入阅览室阅览,对这部分读者我馆采用的是对每个阅览室设定特定图书证由馆员代刷的方式来统计读者人数。

2.4自助借还系统

该系统是RFID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可供读者自助进行借书,还书,续借等流通操作,还可以进行查询、修改密码等附加操作,从而简化了读者借还书手续,缩短了图书流通周期,提高了图书借阅率,提升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水平。自助借还系统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集成系统,要保持运行时的可靠性需各个配件稳定,在集成时布局合理,安徽省馆使用的两台借还书机在这方面有提高的空间;在硬件方面,其中一台的触摸屏发生两次损坏情况,这类硬件损坏对维护和使用都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布局方面,借还书机的打印机模块的安装位置有待考究,在更换纸带时容易造成卡纸。由于RFID系统的实行是循序渐进的,部分老读者证并没有完全淘汰,因此该系统要做好对老读者证和新读者证的兼容工作,现有系统是采用磁条读取模块兼容老的磁卡证,实际使用情况除部分读者证因为写入格式不通用存在识别问题外,大部分读者证均能准确快速识别。该系统是读者直接使用的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采用了如下的方法:(1)软件界面清晰,有完整的提示操作,采用了文字和语音的双重提示;(2)张贴系统操作帮助,包含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截图,从而帮助在使用中不熟悉的读者;(3)在两台借还书机边配备了一名馆员,专门帮助读者解释如何操作,这样就很平稳过度到正式运行。目前来馆读者读者借还操作时间都在一分钟以内,大大缩短了图书借还书时间。免费开放后我馆一张读者证可借阅5本图书,在开发初期由于SIP2.0协议的数据流量问题,在运行中总是识别不全,后期得到修正,同时该统对图书馆的网络条件要求也很高,良好的网络也是这部分成功运行条件之一。在该系统的功能设计中,尽量将可由读者操作的简单流通处理加入系统中,因此增加了查询及续借功能,这样是为了尽可能方便读者,使馆员解放出来从事更高层次服务。另外还将预存款和自助扣款功能加入本系统中,这样读者的操作会更少的被中断。现在运行中除部分卡无法识别或卡纸等问题,一般情况读者都可以自助完成,馆员工作站中的流通部分使用频率很少,馆员的时间都用来提高服务水平。RFID标签能远程识别带来的不仅是方便快捷,但在使用中若读者接触过近,则书本之间的信号互相干扰,甚至会出现图书借到别的读者证上,实际使用中采取的方法是1M线距离的方法,并作了醒目提示,避免了错误数据的产生。

2.5馆员工作站

该部分功能分为流通部分和办证部分。流通部分为阅览室馆员使用的系统,可以实现自助流通部分的全部功能,对于部分人群(比如老人和行动不便或不会自助操作的读者),由馆员流通部分操作,另外馆员工作站还实现书目记录历史查询和重置读者密码等功能。办证部分也是RFID系统的核心系统之一,可以办理包含RFID新读者证的各种业务,包括办证,注册,注销,挂失等。本系统集成了二代身份证识别器,身份证中的信息只要鼠标一点及可自动读入系统中,避免馆员在使用中录入数据的误操作。

2.6盘点车及查询机系统

该系统为馆员排架时使用,为图书馆提供了全新盘点模式,通过对书架上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资料的扫描,可以帮助排架、查找和统计图书等,在工作人员寻找丢失资料和盘点书籍时发挥效率。通过这种采集,查询机可查询图书的具置,精确到架列层。在实际运行中盘点车效率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采集器的效率低下,识别率和速度都有待提高。

2.7 24小时还书机系统

还书机安装在户外,可对读者提供24小时的还书服务。由于完全读者自助操作,所以要做好操作提示,严禁小孩来操作,防止出现安全意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设备还书的入口处的安全门的电机功率都调整到适合位置以防止出现夹手等情况。

2.8街区图书馆系统

街区图书馆系统主要放置于户外,共可放置480本图书,可由读者自助借还街区图书馆里的图书。放置图书的格子的宽度和高度限制的很死,且每层没有区别,这样选取图书时受到的限制很大。在实际借还书时只能一次一本的操作,每本图书的操作时间在1分钟左右,在发生误操作时很难维护。

3 RFID智能管理系统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主要优势

1)更加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让读者自己借还图书,充分体现了对读者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因此馆内图书的利用率和图书流通率将更得到更大的提高。

2)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了服务水平。RFID智能管理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依靠RFID技术,图书馆借还图书一次可处理多本图书,大大缩短了流通服务所需花费的时间,避免了人员排队的情况;另一方面是通过自助借还操作,大大降低了馆员的工作强度,把他们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充实到图书馆其他方面的服务工作中。

3)提供了更强大的日志和统计功能。RFID智能管理系统和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各工作站的信息被记录到智能管理系统日志中,可以根据日志信息,对读者的借还信息做数据挖掘,进一步分析来馆读者借阅的兴趣度,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采购质量。

4)图书的查询盘点精确定位,提高了图书排架管理的效率。一直以来盘点工作都是图书馆工作的难点,但是将RFID技术引入,馆员在进行图书盘点和顺架作业时,利用RFID技术远距离读取、批量读取的特点,无需将图书从书架上一一拿出,只要手持点检仪掠过书架,即可读取大量标签信息,从而对乱架及丢失情况了然于胸,提高了查询和盘点的精确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4图书馆推广RFID智能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具体解决办法

尽管RFID智能管理系统在图书管理中具有很多优点,但RFID标签的价格比较高和技术不稳定性等特点,在国内公共图书馆中的普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安全问题。考虑到RFID标签的实际成本,我馆利用RFID标签具有可反复读写的特性,在馆员工作站是可以修改RFID标签数据内容,这虽然节约了成本,但也严重的影响了书目数据的安全性。所以这要求我们改进在写电子标签添加控制锁标志位,不允许随意修改电子标签的内容,从而保证馆藏数据条码的安全性。

2)稳定性问题。设备干扰对安全门灵敏度的影响。由于RFID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来传递信息。在安全门、自助借还书机及RFID读写装置附近,应改善工作环境,避免各种信号干扰源。

3)图书污损问题。使用自助借还后,图书馆损坏情况无法及时控制。使用自助系统后,工作人员不在第一时间与还书机接触,很难判断书籍损坏是哪个读者所为。这个问题可在今后的程序设计中将采取将书籍重量等信息写入RFID标签来解决,以此来区分是否污损坏。

4)工作量问题。对已有馆藏图书实现从条形码向RFID标签的转换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于各馆馆藏图书数量大,这就意味着RFID电子标签转换的巨大工作量。可采取将现有馆藏标签转换工作可外包给RFID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商来做,新书的RFID电子标签交由书商来完成,从而减轻图书馆标签转换的工作量。

5)标准问题,由于RFID标准不统一,各个厂家推出的RFID产品互不兼容。图书馆RFID标准化问题是阻碍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普及的重要瓶颈之一。因为目前标准不统一,所以对采用不同RFID标签的图书馆的自由合作发展极为不利,也会给未来RFID标签无处不在的环境下的图书馆通借通还和安全检测带来问题。,这就意味着今后的重复建设。最终有效的解决办法是要通过国内图书馆界共同努力,争取在RFID技术应用推广速度加快之前完成标准化工作,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RFID在图书馆应用总的相关国家标准。

6)员工的问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主要依靠员工的体力劳动,引入RFID智能管理系统后大大降低了重复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服务效率、质量。但新技术引进后图书馆也同时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部分员工因知识结构老化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无法接受新的服务模式,甚至担心被闲置、下岗,这些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由于员工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技术挑战,图书馆一方面应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招聘新员工时应加强考核其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和专业素养。

5结束语

RFID智能管理系统在安徽省图书馆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将不断改进和完善。RFID智能化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应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并且总结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让RFID技术智能管理系统在图书馆领域得到更好的展示。随着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图书馆将会更全面推广和普及RFID技术,到那时图书馆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优秀的文献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康东,石喜勒,李勇鹏,等.射频是被RFID核心技术与典型应用开发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周晓光,王晓华.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05-04

1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提出

在图书馆人文科学理论研究范式建设方面,吴晞、程焕文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探索、蒋永福对人文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探讨、范并思对图书馆学理论变革的探析等都极具开拓与奠基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图书馆学人文科学理论研究仍然相对比较薄弱,或处于前期阶段,似乎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文科学研究理论体系。首先,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室),政出多门、条块分散,相关理论研究人员大多专注于所从事的某一领域,以至于在图书馆学整体理论架构上缺乏具有宏观意义上的高屋建瓴的学术研究成果。这可以说是致使图书馆学社科理论研究整合精神相对匮乏的体制缺失的原因。其次,在图书馆专业学科建设上,高校大多把图书馆学纳入到公管科系,并与情报学、档案学等归置一起,以致造成图书馆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有所疏离,甚至是割裂。可以说,这是导致图书馆学人文精神日趋失落的一个根本渊源。再者,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下的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等发展模式如火如荼,云计算推动图书馆服务的作用亦愈加显著,技术工具主义的价值话语在图书馆学术研究领域大行其道,这也直接造成了图书馆学人文科学研究的相对式微。

然而,一方面,图书馆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其本身即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而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精神的核心内容。吴晞曾指出:“图书馆的本质是人文的,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不是什么科技产物……提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研究图书馆的人文地位,才更合乎图书馆的本来意义。”[1]正如吴慰慈所言,关于图书馆学研究范畴的拓展,不仅需要理论与技术的融合视角,更需积极引进各种学科新的应用成果,不断调整更新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2],构建一个真正属于图书馆学研究范畴的人文社科理论体系,并能发挥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当下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多拘囿于图书馆发展形态范畴,而没有一个站在更高人文视角上的研究把握。从某种程度上看,数字图书馆与手机图书馆、绿色图书馆与生态图书馆、图书馆联盟与总分馆制、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与继续教育,等等,仅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模式或路径,都体现现代图书馆发展形态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征,并且受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与国家政治及文化运行机制决定。而对于图书馆学人文科学理论研究而言,则有必要把重心放在对图书馆与人及各种存在关系整体性的系统考察之上。换言之,在现有历史发展语境中,图书馆学需要一个具有超越精神的人文社科理论研究体系的架构。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在非生态文明的历史语境下,现代图书馆在管理体制、技术应用、价值观念等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改革完善,都只能暂时地缓解图书馆发展遇到的瓶颈。要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实现图书馆生态文明的构建与转型,才能从总体上解决图书馆发展危机。构建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势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2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内涵

图书馆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图书馆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以及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目的在于建立适宜图书馆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3]。基于此,这里所提出的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是把国家社会政治理念与图书馆发展问题系统地联系起来,搭建的一个图书馆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和体系。简单地说,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是把图书馆与人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地研究图书馆发展中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人类和非人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体上看,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是一个正在生成和发展中的“一元多线性”的理论范式。其中,所谓“一元”,是指一元整体性。“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客观性质,是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特征。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哲学的根本观点”。[4]图书馆生态的构成,不单指图书馆自身,更是图书馆与环境及社会等各种关系互为结果的总和。在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中,建筑、馆员、读者与环境等不是一个个分离的、孤立的、静态的物态,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有机生长体,并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依靠不断的环境因素而生成变化。所谓“多线性”,即图书馆生态各个构成系统的多重性与丰富性特征,包括图书馆发展的多种形式,人的需求多层次性,图书馆服务的多样性等。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在强调整体性的同时,更注重它们各自的独立性与相互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发展之中,而且也表现在图书馆各个环境因素的内外互动之中。因此,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架构中,并存有三个向度,即单一的图书馆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生态研究;图书馆的支撑基础——馆员、读者、科技应用等线性生态研究;图书馆与环境、图书馆与人等类型关系的生态研究。

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构建,即是在生态学与生态主义的视阈下,以和谐社会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以人为本、发展观为实践目标,倡导图书馆生态理念,优化图书馆生态环境,弘扬图书馆生态文化,全面践行图书馆和谐人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具体来说,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从内涵上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

2.1 和谐理念

和谐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图书馆生态的和谐是指整个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诸如建筑、馆员、读者与用户、制度、服务等要素之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关爱,人与物之间相互协调、融洽。可以说,和谐是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最根本的属性,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同时,和谐是相对的,发展是必然的。没有和谐,就谈不上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2 人文精神

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人文精神,即把图书馆系统的人类与非人类事物全部纳入到人文科学研究的范畴,把最高的人文关怀赋予人类。它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在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各种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并在生态学价值观指导下,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发展人;关注人的权利,特别是普遍人权;强调关怀与责任,倡导和谐与自然理性。在形式上,它表现为图书馆理念的人性化、制度的人性化、环境与服务方式的人性化、服务内容的人性化等方面。在总体上,它则极力拓展图书馆员的人文价值理念,全方位关心读者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多方面、多层次需要,最大限度满足人与社会对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并在人性化服务中感染读者,形成良性互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氛围。

2.3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总目标,也是图书馆生态系统的构成总和。图书馆的生态文明容纳了图书馆学界关于人文范式、技术范式、知识范式等价值话语取向,是图书馆发展形式与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更高级形态。它以图书馆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图书馆与自然、图书馆与人文、图书馆与社会等多位一体为统筹对象,以人的价值和理想的实现为重心,不是站在人的中心立场上,而是从人的自身长远利益和核心价值出发,以图书馆为主要物质载体,并特别关注于图书馆与人及物所构成的各种关系环境,建立包括图书馆生态环境、生态精神、生态服务等内容的生态运行机制,最终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拓展到整个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3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架构

萨克塞说:“生态学的考察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了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5]用生态学的眼光来看,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不仅关注图书馆的发展问题,也重视图书馆与人与社会及环境等各种类型关系,它强调在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永恒主题的原则下,力求构建图书馆系统中的人类、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生态文明。为此,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借鉴“压力—响应”模型(stress-response model),通过PSR(驱动、状态和响应)生态框架程序,设计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测量指数概念模型(如图1),不仅提供了解决图书馆发展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助于评估诊断图书馆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更有助于掌握图书馆发展的本质要求,建立一种便于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完善机制。图1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测量指数概念模型图

3.1 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生态

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生态是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外在表现形态和主要物质载体,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图书馆建筑及周边人类文化活动的系统环境体系,其要求图书馆建筑、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建立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互动的系统环境生态,从而达到和谐、自然和人文的图书馆环境目标。其主要体现为:1)天人合一的环境生态,人文天下的自然境界。提倡绿色节能、生态环保的图书馆建筑,以实现图书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构建,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人类工作、学习的生态环境,并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文化的自然环境,来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和塑造人,从而进一步协调图书馆环境与文化活动的和谐关系。2)人性化的艺术空间,人文化的阅读环境。在图书馆建筑的空间布局、馆内装修、陈设艺术、环境景观等诸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统一,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科技与艺术相融合,体现图书馆对读者与用户的人文关怀,实现图书馆建筑与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和谐构建。

3.2 图书馆和谐人文精神生态

人文精神是图书馆价值的核心。图书馆和谐人文精神生态是指图书馆主体机理的精神生态境界,它是由和谐社会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图书馆学共同建构的人类文化精神形态,并形成图书馆发展的深层文化内涵机制,对图书馆精神与文化起到主要的塑造作用。它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的内容:1)图书馆管理制度与运行体制的和谐人文生态。制度生态是人文精神生态的根本保障。一个和谐的图书馆需要通过制度环境的创建,构筑和谐的工作局面,保证管理措施的到位和实施[6]。同时,人文精神好比依附于制度机体的灵魂,只有和谐的制度运行生态才能衍生出和谐人文的精神生态。2)图书馆主体文化的和谐人文生态。遵循生态学的原则和生态系统的运动规律,图书馆与馆员通过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学术科研机制、继续教育体系等,深化文化价值观念,成为图书馆生态系统中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读者在学习利用的过程中成为信息资源的分解者,生产者则是学界、图书等信息资源的出版创造者,三者形成图书馆主体文化生态的良性互动(如图2),从而使融洽、和谐的人文精神贯注到整个图书馆系统的方方面面,最终推动图书馆与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图书馆和谐人文服务生态

服务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使命,也是图书馆事业的根本宗旨。2008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正式公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指出:“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它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逐步确立了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7]归根到底,图书馆的本质就是为人类社会提供文化知识服务,同时,服务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图书馆和谐人文服务生态即指在图书馆生态理念指导下,从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结构、服务组织、服务模式、服务手段、服务效能、服务标准、服务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统筹规划,并根据图书馆生态机理主体和图书馆服务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来自动调整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进程,协调和修正服务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构建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服务体系,以确立图书馆服务良性发展的循环路径,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科学、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图书馆和谐人文服务生态的构建是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与服务层次的重要标志,也是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核心价值体现。从某种意义上看,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无疑为图书馆服务生态的构建提供了具有国家政策价值标准的导向,体现图书馆行业具体服务规范话语的制度范式。

综上所述,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在生态图书馆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强调图书馆生态理论和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相结合,其对于图书馆发展具有建设性和方向性的意义。它通过构建图书馆人文科学的生态文明范式,以突显图书馆的和谐理念与人文精神,促进图书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共进,推动图书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道路。[参考文献]

[1] 吴慰慈,邹志仁,霍忠文等.专题: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方向[J].图书情报工作,2001(1).

[2] 刘兹恒,张久珍.构建面向图书馆职业的理论体系[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1— 4.

[3] 黄建年.关于生态图书馆的几点思考——兼与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

[4] 余谋昌.生态学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35—112.

[5] (德)汉斯·萨克塞著,文韬等译.生态哲学[M].东方出版社,1991:1—2.

篇4

关键词:档案馆生态位 图书馆生态位 生态位优化

档案馆与图书馆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者同宗同源,但近代以来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发展特色和演化路径。从生态学角度看,其根源就在于档案馆与图书馆拥有不同的生态位以及二者在生态位的构建、调适上选择了相异的策略方式。那么,档案馆生态位与图书馆生态位究竟有何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历史内源与现实成因是什么?其对档案馆生态位的优化又有何启迪?本文将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

一、档案馆生态位

与图书馆生态位的差异

档案馆生态位与图书馆生态位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体系,综合观之,二者的基本涵义、内在属性、作用机制等十分相似(基于研究需要和可比性,本文对比的是同一时期相同层级的国家档案馆与公共图书馆,以下分别简称档案馆、图书馆),①②而在主体因子、社会化水平、生态位大小及共生程度等方面则有很大区别。

(一)主体因子不同

主体因子系指档案馆生态位或图书馆生态位的主要构成要素,根据生态位的基本内涵,其集中体现于档案馆、图书馆的资源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关系等层面。

1.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指的是档案馆或图书馆占有和利用的馆藏、技术、用户、供应链及人力资本等。这是档案馆、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实体层面体现出二者的发展历史、取食结构和社会关系。从实际情况看,档案馆馆藏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档案,内容以政府活动为主;信息组织与保存技术是其主要的信息技术;③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党政管理人员、编史修志人员以及部分科技人员和少量有特定利用目的的社会个人,因而范围较小。图书馆所收藏的信息资料主要是印刷型和数字化的书刊资料,内容多以科学、文化信息为主;信息组织和传递技术是其主要的信息技术,服务对象范围广泛,结构复杂。③就供应链资源来说,档案馆的档案主要来源于其所辖区域现行或撤销的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受档案法规的约定和保障,馆藏来源相对稳定。而图书馆馆藏主要依赖采购,其来源为各种出版社和书商,还有国家、社会及个人捐赠,具有波动性和灵活性。在人力资本方面,档案馆人员大多来自档案学、历史学、文秘学等领域,掌握的知识、技能,积累的经验及情感认知等主要与档案及档案馆有关,擅长于文件的实体分类和安全保障。但因多只具备社会科学背景,对高新技术的吸收、应用往往先天不足;图书馆人员则主要来自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掌握的知识、技能,积累的经验、情感认知等主要与图书及图书馆有关,在信息资源组织、挖掘及传递技术的运用上较之档案馆人优势明显。

2.功能要素。功能要素意即档案馆、图书馆在社会信息文化服务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影响档案馆、图书馆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的重要因素,与二者的内外环境、服务对象及其所掌控的资源密切相关。通常而言,档案馆在社会服务系统中充当的往往是历史记忆的收集者和保管者的角色,其主要职能是保存有长久利用价值的档案材料,并对处于当前系统状态的零散的档案信息进行编研、序化,为社会管理、建设、解决纠纷及历史研究等提供第一手的原始凭证。图书馆则主要从事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活动,提供的是经过加工的系统化的知识,主要职能是进行社会教育、满足社会成员文化娱乐需求、传递情报信息等。③

3.环境关系。档案馆或图书馆内在因子及其与外在环境因子彼此交织、互相作用所达成的均衡状况即是其环境关系。它们不仅反映了档案馆、图书馆在各自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生存状态,也表征出二者的价值取向及其生态位的开放程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档案馆更加强调档案的实体和信息安全,多居于政府大院,因而常常给人森严神秘、难以接近之感。其开放时间与政府机关的工作时间严格一致,活动疆域相对狭小,多面向党政机关、史志部门及大型企事业单位服务,与这些机构的关系较为紧密,而对其他用户的需求则关注不够。这种单一的用户格局既限制了档案的传播和利用,也阻隔了档案馆与社会公众的深入交流。而图书馆则强调图书的快速流通,所藏资源流转速度越快,范围越广,利用人次越多,其价值就发挥得越充分,因而更加强调“以读者为本”的主动服务原则,④把方便用户,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文献服务看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相对于档案馆,图书馆更加追求开放性和便利性,将馆藏资源的可获取性放在显著位置,馆藏利用几乎没有年龄、身份、职业等限制,其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更加灵敏、迅速,更容易建立起多向度的广阔的社会网络。

(二)社会化水平不同

档案馆生态位与图书馆生态位都是人类社会文化、信息活动的产物,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本质上都具有社会性。但前者的这种本质属性却不及后者深刻。通过前述分析表明,无论是馆藏来源及其内容还是各自的职能所指和时空布局,抑或是与外界的关系,档案馆都带有比图书馆更加明显的局限性(只有到期开放的档案才可能全部社会化利用)、政治性和阶级性。作为档案馆生态位建构的主要力量,档案馆与包括用户在内的其他社会主体在档案馆生态位的选择与建设上基本不能体现自己的意志,导致档案馆生态位构筑、依存的区域性、体制性特征十分突出,它不是以整个社会为基础,而只能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体制范围、意志范围和资源范围内构建、波动和演替,这极大地降低了档案馆生态位的社会化程度。而图书馆以追求知识的最大共享为目标,其生态位的信息、用户、技术等维度面向的是整个社会,在图书馆服务中,读者和社会的意志体现得较为充分。可见,档案馆生态位的社会化水平与图书馆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三)生态位大小不同

生态位大小是指档案馆或图书馆分别占有和利用的环境资源的总和。作为档案馆、图书馆资源汲取和掌控能力的直接标志,档案馆生态位与图书馆生态位的大小是档案馆、图书馆生存和参与竞争的基本变量,不但体现出各自的生态关系和资源利用的多样化程度,也决定了档案馆、图书馆的竞合态势。档案馆或图书馆占有的资源越多,其生态位就越大,赢得竞争优势的几率就越高。如前所述,档案馆在馆藏、技术、用户、供应链等资源的获取上受到的地域和系统限制相对明显,且档案几乎都以孤本存在,而书报、刊物则可以大量印刷、复制,且来源丰富,尤其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得图书馆的边界无限蔓延,馆藏量海量增长(档案馆也可大量采集电子文件,但受制于档案的具体特征,不及图书馆自由),加之档案馆的知名度赶不上图书馆。故而在决定生态位大小的上述资源层面,档案馆的占有量通常比图书馆的要少。以吉林省档案馆和吉林省图书馆为例,前者年利用人次约1千人,后者年读者次数高达10 多万人,⑤差距悬殊。虽然档案馆在某些资源的占有上也具有优势,如有国家层面的档案法律法规的支撑,而图书馆行业迄今为止仍没有出台相应的国家法律,但若作总体考察,档案馆的生态位仍要比图书馆生态位小很多。

(四)共生程度不同

共生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一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共生不仅可增加共生生物双方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可使宿主生物能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变异性和复杂程度,适应环境变化和生物间的生存斗争。⑥档案馆、图书馆在发展演化过程中随时会面临环境突变、用户转向、服务转型、竞争对手增多等风险和挑战,为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赢取并增强竞争优势,有效消解环境选择带来的竞争压力,档案馆、图书馆日益倾向于采取与其他档案馆或图书馆(或其他机构)互利共生的演化模式。揆诸档案馆、图书馆的进化历程,可以发现这种共生既可发生在档案馆生态位或图书馆生态位的某一个维面,也可发生在多个维面。其深度与广度非但构成衡量档案馆生态位与图书馆生态位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判档案馆与图书馆所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前景的直观标记。随着社会信息需求和服务态势的变化,档案馆与图书馆都在努力依托各种平台构造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从实际情况看,档案馆生态位的共生程度还远远不及图书馆生态位的共生程度。截至目前,我国部分档案馆之间仅实行了馆藏档案目录的共建,在全国建立了若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离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尚有很长的距离。而很多图书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很早就通过信息网络积极开展图书馆联盟的建设,目前已基本实现馆藏资源的大规模互借和共享,正朝着人员共享、知识共享、用户共享和软硬件资源共享的深层次方向迈进。

档案馆生态位与图书馆生态位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其原因除了前面论及的之外,最重要的还在于:一是档案与图书文献的本质属性不同。档案直接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原始记录性是其本质特征,失去了这一特征,档案也就不能真实反映历史活动的原貌,其凭证价值、情报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乃至消失。因此,档案馆在管理利用档案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确保档案的原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又因档案所记录的内容往往涉及政府、组织或个人的隐私、机密或利益,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设置安全等级和利用范围(如有的档案可以查阅全文,有的档案则只能浏览目录),并不能像图书文献那样实现完全开放与自由获取。这就从根本上局限了档案馆的活动范围与社会联系。二是观念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在我国,虽然后就确定了档案馆、图书馆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但长期以来,档案馆被视为政府的机要部门,轻易不得向外界开放,这种观念至今在政府部门和档案馆仍根深蒂固。1993年和1994年国家机构改革后,对档案事业实行了局馆合一的管理体制,将档案馆归口党委或政府部门,既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又负责职权范围内的档案行政事务,这种以行政化为主导的体制使档案馆的公共性、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其生态位的构造与调适也因此受到诸多钳制。而图书馆则作为公共文化部门,较早地摆脱了传统观念和行政体制的束缚,及时确立了以社会和读者为导向的服务定位并迅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在生态位的选择、构建和调整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和社会变化适时移动、压缩或扩展。

二、图书馆生态位演化对档案馆生态位优化的启示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图书馆生态位在宽度、共生程度及开放性等方面比档案馆生态位更有优势,其生态位构建的有益经验为档案馆生态位的优化提供了以下借鉴与启示。

(一)积极扩充生态位

档案馆生态位扩充是指档案馆潜力增长带来的档案馆“态”与“势”相对上升的过程,它能使档案馆利用更广泛的资源,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档案馆生态位过窄不但桎梏了档案馆公共职能的发挥和影响力的实现,也劣化了档案馆的生存态势,阻碍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随着社会信息化、知识化进程的加速和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档案馆的重要性和社会地位将愈加凸显,进而被要求发挥更大的作用。档案馆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首先改变一贯以政府公务文件为主的馆藏局面,扩大档案的收集范围,增加婚姻档案、房产档案、医疗档案、家庭档案、社保档案等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档案在馆藏中的比例,⑦尤其要利用技术革命带来的有利形势,加快传统形态档案的数字化转化,加强对网络档案资源的吸收和链接,实现馆藏资源的迅速扩张,构建起结构完善、门类齐全,能适应用户不同需要的馆藏体系。其次要加强时效管理,与图书馆一样实行弹性时间制,适度延长开放时间,延伸服务范围,尽最大可能扩充时空生态位。此外,应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对外宣传,获取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信息企业及用户等对档案馆的关注与认可,使其为档案馆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政策、技术与智力等支持,并扩大对馆藏档案的利用,以拓展档案馆的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为其营造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深化生态位的协同共进

生态位协同不仅可以扩大档案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和用户群体,也能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优化馆藏,提高二者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近年来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关键在于其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通过资源共享、生态位共生实现了与用户、供应商、政府及企业等环境因子的同步前进,从而不断提高对环境的适合度。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兴起,使档案服务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日趋严峻。为最大限度促成资源的优化配置,消解环境选择带来的竞争压力,促进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和谐联动,档案馆应借鉴图书馆联盟(如CALIS、NSTL等)的成功做法,走协同共进、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要进一步打破理论和体制障碍,在实现部分馆藏目录数据联网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促成已公开档案的全文共享,使之在档案馆之间能够自由传递、便捷获取。同时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图书馆、高校等机构的合作,通过在技术、用户、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协调、共享以形成优势互补和协同进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档案馆参与社会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服务,也能极大地“激活”社会各界自觉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改变档案馆主要通过获取政府财力投入维系自身存在与履行职能需要的窘境。⑧

(三)走开放公正的演化道路

图书馆获得较好的发展态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坚持以读者为本、面向社会,保持了生态位的高度开放,扩大了图书馆的利用范围和社会影响。而档案馆用户不多、馆藏单一的局面则很大程度上与其生态位的封闭自守有关。可见,生态位的开放性对于档案馆的资源利用、特征塑造和环境关系等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档案馆服务范围的扩展、业务类型的分化和活动频率的倍增,档案馆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急需增强档案馆生态位的开放性,加速与外部环境的物能转换和交流沟通,这样才能不断优化档案馆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为此,档案馆首先应强化开放、平等理念,实现资源收集进馆及其提供利用的社会化、公平化,不仅要服务政府机关,更要着力关注、高效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其次,要大力运用各种手段尤其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丰富、延展档案馆的服务网络、沟通网络和社会网络,积极开展主动服务、远程服务等,以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密切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赢得社会认同与赞誉。同时,应简化进馆程序,降低档案利用的门槛,为用户的查档、休闲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吸引更多的用户迈进档案馆的大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网络环境下国家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研究” (项目号:12XTQ015)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康蠡,周铭.档案馆生态位原理初探[J].档案与建设,2011(12):4-7

②夏有根,刘剑虹.图书馆生态位概念及基本原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24-28

③娄策群,周承聪.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优化策略[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6):1

④麻新纯,徐辛酉.档案馆与图书馆职业伦理比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5):185

⑤赵承昆.从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差异谈利用[J].兰台内外,2006(1):24

⑥李梅英.基于生物学的企业生态系统共生模式研究[J].江海学刊,2006(6):90

⑦康蠡,周铭.生态位理论及其对档案馆科学发展的启示[J].档案管理,2011(5):7

篇5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一: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探讨

摘要: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时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明确自己的定位,遵循相应原则,形成自己的专业规范。

关键词:地方综合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规范

一、专业规范的作用

专业规范是高等院校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础,它是对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内容的总体规范。具体地说,专业规范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等给出的定性描述和量化规定。具体包括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内容、教学条件等。专业规范的核心是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多层次的规范性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

第一,专业规范是大学本科培养的基本规则。所谓规则,或是说在一定情况下你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是不能做什么、不必做什么。这就是制度的核心,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有了专业规范,各个大学就得按照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

第二,专业规范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制定专业规范有利于建立相应的社会评价、监督标准和机制。制定专业规范和教学规范是保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措施,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履行宏观管理职能提供了分类指导的依据。同时,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专业规范是高校交流合作的共同语言。高校间往往根据专业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等基础文件,来进行学分互认、判断是否授予学位等。

第三,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培养质量的基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专业规范确立了大学教育的质量标准。美国原来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就更是五花八门,各个学校制定标准的随意性很大,差异悬殊。对此,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1983年发表了著名的公开信《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由此引发了美国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制定和推行全国大致统一的质量标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随着大学扩招及学校升格,国家每年又新增很多本科专业,例如2010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733个本科专业和7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011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887个本科专业,分别从2010年和2011年开始招生。大学扩招,尤其是新增本科院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诚然,大学培养质量下降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但缺乏专业规范,一些院校没有达到本科培养的基本要求就开始招生,或者得到国家批准为新专业之后,由于没有专业规范等原因,没有很好进行专业建设。因此,制定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础。

二、制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规范的基础

1.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从本质上讲,全国专业规范对大学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要求,有利于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一个基本水平。但我们知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来衡量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应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多样性的培养标准。在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大学应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确定相应的专业定位,使得各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类型也应有所不同。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社会上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种植业经济,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草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渔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林业经济管理,还有的地方需求的重点可能是海洋农业经济管理等等。各校不可能培养具有所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只能在某一方向上体现人才的特色,这就决定了各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专业规范的制定就是力求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多样性化基础上的统一。

2.应从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专业定位出发

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思考自己本科专业定位时,应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实际出发,如何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应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我们认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在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定位时,应立足于地方性、综合性实际,让学生具有较好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有较好传统文化中经济、经营及管理素养;学生还要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和行为科学的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的原则

地方性综合大学制定专业规范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注重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及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体系。

第二,通用性与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做一种专业规范,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要具有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一般性,能够满足地方综合大学培养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对地方性综合大学如何培养本科生提出一般性的要求。同时,由于各个综合性大学都具有自身的特点,都有服务地方的任务,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制定专业规范时,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性综合大学的特殊性和地方性。

第三,专业建设应立足于综合性。综合大学不同于专业性大学,具有学科齐全、学科众多的特点,因此,人才培养应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真正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学生。

第四,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立足教学全过程,科学地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第五,加强实践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关系。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各类实习、社会实践的质量,增强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落实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一、二年级可结合课程学习写读书报告,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科研兴趣小组。院、系应创造条件吸纳二、三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研活动。

四、地方性综合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中介咨询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本知识,受到调查方法、研究方法、项目可行性分析、专业写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扎实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基本原则和管理技巧,具备从事经营管理、政策研究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一,具备较深厚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第二,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理论;第三,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及分析方法,能够熟练地撰写各种专业文章;第四,对于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应用较强的课程,不仅掌握基本原理,而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第五,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能力、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学科

农学,经济学,管理学。

4.主要课程

农学概论、林学概论、畜牧学概论、人文科学概论、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学、农业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专业写作与训练、投资与理财、市场营销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比例占总学分的15-25%。

6.专业基本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专业教师12-1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5人,讲师5-6人,助教1-2人,师生比20-25之间,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比重应高于40%;其中60%以上的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2)图书资料、教材。公共图书馆中有一定数量本专业比较典型的和本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数字化资源的工具。人均图书100册,核心期刊应该全部订阅,电子期刊包括CNKI、维普、人大复印资料、万方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要选用符合专业规范的教材,基础课程的教材应为正式出版教材,专业课程至少应有符合本校教学大纲的讲义,对于新开办的专业,教材选用尽量用国家级教材,对于实力较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可以编写自己的教材,但应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尤其是特色教材可以自己编写。

(3)实验室。基础课程实验室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每个学生拥有的实验仪器设备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实验设置除计算机外,还应有数码照相机、数码摄相机、录音笔等。同时,还应有可供实验用的教学实习软件。另外,实验室还将具备利用实验形式讲授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条件。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40万元以上,应具有可进行经济学实验(或者开设实验经济学课程)、会计模拟实习、财务管理模拟实习、投资、理财模拟实习等的基本条件。

(4)实习基地。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包括校外)2-5个,实习基地应要能够满足进行农学、林学、畜牧学、农村调查、统计、企业管理实习等课程进行教学实习的基本条件,能够满足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调查的基本条件。

(5)教学经费。新设本专业,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不包括固定资产)20万元。每年的生均教学经费不低于金额500元。

7.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农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绪论、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等。

林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林业及林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植物、林木与环境关系、森林分布、森林分类、林木育种、森林保护、造林、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可持续经营、城镇园林绿化等。

畜牧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动物环境工程、动物保健、养牛生产、养猪生产、养羊生产、养禽生产、养兔生产等。

人文科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社会学、心理学、音乐、艺术等。

微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需求、供给及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弹性理论、效用理论、消费者选择、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博弈认入门、市场失灵等。

宏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言、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货币市场的均衡、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与失业、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

实验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市场均衡实验、生产与成本实验、厂商理论实验、要素市场实验、博弈化实验、制度实施实验、市场失灵实验等。

农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农产品需求与供给、农产品市场与价格、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总论、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收入与消费、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林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林业资源介绍、林业资源配置、林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林产品市场均衡、林产品贸易、林业市场失灵、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林业制度等。

制度经济学: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假设、制度的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的基本理论、合约理论、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等。

管理学原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管理概述、道德与社会责任、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企业管理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企业管理概述、企业管理的领导制度与管理组织、企业管理理论、经营策略、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

农业经济研究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经济研究、研究方法概述、规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

农村调查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农村经济调查的方法概论、调查方案设计、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参与式的调查方法、质的调查方法、抽样基本原理、样本设计、问卷设计、指标与标度、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调查资料处理等。

项目可行性研究: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原材料及供应品、厂址选择、方案设计、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效益分析、国民经济及社会效益评分析等。

财经专业写作与训练: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专业写作概述、财经写作的概念、功能、特点极其要求、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战略、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决策报告、招标书与投标书、经济合同、经济论文、本科毕业论文等。

投资与理财: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投资与理财的基本知识、投资和理财的基本理论、投资和理财的环境、农业的投资和理财、工业的投资和理财、流通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和理财、风险投资、银行业的投资和理财、证券投资和理财、投资基金和基金投资、家庭(个人)投资和理财、投资理财的法律规范等。

市场营销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定向、市场定位、产品决策、渠道决策、促销决策、价格决策、营销组织与控制、营销哲学、营销策划案设计等。

统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的概念、统计数据的类型、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时间序列分析、指数等。

财务管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外币业务管理、企业清算、财务分析等。

组织行为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知觉与个体决策、个体行为、态度与管理、激励理论与应用、群体行为与沟通、领导行为与管理、组织行为与管理、组织发展与变革等。

会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核算形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会计工作的组织等。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4

[2]徐定华,关勤,楼盛华.论高校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8):57-58

[3]蔡克勇.大众化的质量观: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4):7-9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二:浅谈农林经济管理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林经济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农村产业结构也跟随市场经济的变化在不断调整和升级,农林经济管理在此期间也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冲突,因此,对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建设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为更好地打造健康科学的农林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林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化的农林经济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现代的农林经济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发展农林经济离不开完善的管理,需要我们从根本上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了解国家对农林经济实施的政策,才能解决农林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1 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农业强国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的农业种植土地分布的比较散,而且农业种植缺少现代化的种植生产技术,农民的农业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山区,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是需要靠人力去进行种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很多农村人员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数量急剧的减少,大量的农田荒废、出现严重的土地闲置现象,这样家中了城市发展的负担,也拉大的城市与农村收入的差距,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果不能建立规范的农林经济管理体制很容易导致农林经济走下坡路。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对提高农林经济竞争实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解决农村人口吃饭难,生活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2 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解决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就要坚持不懈的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农村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工业发展都应该遵循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原则。农民的工作热情要通过不断的鼓励来带动,这样才能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现代化技术的实施。对农林企业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农林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2.2 农林业现代化管理的实现

农林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农业的发展和改造情况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林经济的管理方法,提高农林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备农业操作的理论知识,还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应用到农林业的工作当中。

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还需要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给农林业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做出正确的指导,同时政府部门的鼓励政策也对农林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提供有力帮助。

2.3 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农林经济的管理问题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正确的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农业企业稳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而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还能够使我国农林经济的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现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尽快从农村教育抓起,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农林科技体系的改革方面也要加强,无论是从技术服务管理还是科技管理方面都要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只有加大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力度,才能加强农林科技机构的管理,从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水平。

3 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与创新

农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和创新至关重要。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主要让学生了解到农林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特色内容,以及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管理的关系,在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林经济管理是以服务为特色的学科,服务于农林经济的发展是教育的使命,只有适应于农林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目前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正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是根据农村经济的转型所制定的。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不断的提高其生产水平,加强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迫使农林经济管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同时农林生产经营方式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供销方式,需要改变为开放的生产和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针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转型案例来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建立进行指导。让学生从资源的分配到产品的销售进行全过程的了解。总之,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管理的人才,从而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

本文对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就是农林技术的发展,需要从农林教育开始抓起,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同时对农林经济管理要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对农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市场需求不断的分析。在传统农林经济管理的方法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在农村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林技术水平。相信随着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建立,以及科技兴农战略的重点实施,一定能够使我国的农林经济发展的更好,让农林企业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宇丹,刘宇虹. 基于能力建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04)

[2] 苏红伟.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3)

[3] 徐秀英,付双双. 新时期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的调查[J]. 人力资源管理.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