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股票交易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股票交易基本原理

篇1

关键词:套期保值;股指期货;策略

一、套期保值概述

(一)套期保值概念

套期保值是指套期保值者在进行现货市场交易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买入或者卖出与现货市场品种相同、数量相同,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入期货合约以达到规避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价格风险的目的。

(二)套期保值的作用

1.规避价格风险,帮助企业锁定采购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价格波动对其成本和利润的影响。企业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可以买入期货合约。一旦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盈利抵消现货市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损失,从为而锁定企业成本。同样,当企业预期产品价格下跌时,可以卖出相关期货合约,以期货市场盈利抵消现货市场损失,从而锁定产品售价。由此看来,企业通过期货套期保值策略能够达到锁定成本和销售价格,避免市场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损失的目的。

2.实现杠杆交易

期货市场采用保证金交易制度,套期保值者可以用金额较小的保证金,实现数倍或数十倍保证金的商品交易,因而企业可以用较少的资金频繁的进入市场,从而避免资金被存货大量挤占的情况,并相应的节约仓储费用,降低营业成本。例如,当企业预期产品价格上涨时,如果企业不进行期货交易,事前需要动用大量资金购入货物以便享受商品价格上涨的好处或避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但是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如果企业选择采用期货的方式,就可以实现杠杆交易,以小博大,利用少量资金获得大额收益。

3.提高了期货市场流动性

套期保值与投机活动一样,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并且套期保值者是一个期货市场的主要主力军和主要支撑着。投机活动在短时间内能够带来大量交易,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但是这种交易往往是短期的、不稳定的交易。套期保值者随时都有套期保值的需求,他们通过连续、稳定的交易,成为活跃市场的主力军。

4.套期保值的加入能够平抑市场价格波动,当商品价格偏低时,套期保值者买入该商品期货,促使商品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当商品价格偏高时,套期保值者卖出该商品期货合约,商品价格下降到合理水平,与期货市场联系紧密的现货市场价格也随之回归到合理水平。因而,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操作,能够间接的影响现货市场,避免商品价格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的频繁波动。

5.价格发现

与投机者不同,套期保值者一般也都积极参与现货市场,他们的价格预期真实的反应了现货市场的价格预期,因此当有足够的套期保值者加入到期货市场并积极参与时,会使得期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联系更加紧密,期货价格更加能够真实的反映现货市场价格,提高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

(三)套期保值原则

1.品种相同或相近原则

相同或相近品种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走势越一致,在合约的到期日价格也更加一致,因此套期保值者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所选择的期货品种与要进行套期保值的现货品种相同或尽可能相近。期货与现货相似性越高,价格趋同性越强,套期保值效果越好。否则可能会出现基差风险,影响套期保值的效果。

2.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

套期保值者应根据现货持有时间区间来选择期货合约,期货的到期日应该尽可能的与现货持有到期日相同或相近,以避免因期货和现货之间的时间不一致而导致不必要的风险暴露。因为套期保值的原理就是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到期日趋于一致,越到到期日,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越一致。因此套期保值者在进行套期保值操作时,所选用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与现货市场的计划交易时间应当尽可能一致或接近。

3.方向相反原则

套期保值者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市场方向必须相反,即现货市场是多头,则期货市场必须是空头,或者现货市场是空头,期货市场是多头,否则就是投机而不是套期保值,因为交易杠杆的存在会产生巨大的风险暴露。由于相同或相近的商品在两个市场价格走势一致,必然会出现一个市场盈利而在另一个市场上亏损的情况,实现盈亏相抵从而达到套期保值即锁定商品市场价格的目的。

4.数量大致相当原则

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需要保值商品或股票组合的价值应等于期货市场上买卖的期货合约的价值,从而才能保证两个市场的盈亏额正好相等。实际上,套期保值操作中,会因为只能按照合约面值的倍数买卖,不可能正好实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值一致,但是应当尽可能的保证两个市场的数量大致相同。

二、股指期货概述

(一)股指期货概念

股指期货,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参与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股价指数,进行指数的买卖的活动。

(二)股指期货与股票的区别

1.股指期货到期交割,股票可以无限持有

股票买入后,投资者可以自行决定股票的持有时间,理论上来说,只要公司不解散,投资者可以无限持有公司股票。然而,股指期货都有固定的到期日,投资者要在到期日进行平仓或者交割。

2.期货合约是保证金交易,每日结算制度

股票投资者买入股票时必须是全额买入,并且资本收益只有在股票再次卖出时才能实现。股指期货采用的是保证金交易,按照合约一定比例缴纳保证金即可。保证金交易制度可以使投资者获得巨大的杠杆收益,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为防止违约风险的发生,股指期货采用每日结算制度,每日结算盈亏,投资者可以将每天的盈利划出,但是亏损者必须补足保证金,无法补足的投资者将会被强制平仓。

3.期货合约可以实现做空交易

股指期货可以先买入再卖出,也可以先卖出再买入,即双向交易。因此,当投资者预期股市下跌时,可以卖出股指期货,进行做空交易,股价下跌后买入。而股票投资者只能做多,只能在股价上涨时获利,预期股价下跌时缺乏投资机会或者只能亏损。

4.股指期货实行现金交割方式

期指市场虽然是建立在股票市场基础之上的衍生市场,但期指交割以现金形式进行,即在交割时只计算盈亏而不转移实物,在期指合约的交割期投资者完全不必购买或者抛出相应的股票来履行合约义务,这就避免了在交割期股票市场出现“挤市”的现象。

三、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基本原理及策略

(一)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是:股指期货的价格走势与股指现货的价格走势相一致,并且股指期货价格与股指现货价格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而渐趋一致。虽然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相互独立,但是由于影响其价格的经济因素相同,因而两者具有相同的价格变动趋势。因而可以通过两个市场相反的交易达到锁定价格、规避风险的目的。股指期货实行现金交割结算,由于套利现象的存在,使得股指期货价格临近合约到期日必然与现货价格一致。套期保值者在两个高度关联的市场进行相反的操作,会使得盈亏相抵,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二)多头套期保值与空头套期保值

股指期货多头套期保值是指打算未来持有股票的投资者由于预期股票价格上涨而买入相应期货合约的交易行为,目的是锁定将要买入股票价格,规避股票价格上涨的风险。当以下情况发生时,投资者可能采用股指期货的多头套期保值策略:当投资者预期未来收到大笔现金,并准备将资金投入股市;投资者持有大量现金,准备购买一揽子股票,为防止资金的大举进入推高股票价格,分批逐步买入股票,担心未来股价上涨;投资者持有股票或者股指看跌期权,一旦股价上涨,投资者面临巨额亏损;投资者进行融券交易,担心买入股票归还时,股价上涨。

股指期货空头套期保值是指股票多头担心未来股价下跌而卖出相应股指期货合约的行为,目的是锁定股票的卖出价格、规避股价下跌的风险。当下列情况发生时,投资者会采用股指期货的空头套期保值:长期持股的大股东看空后市,但是不愿卖出股票而失去大股东地位,此时可以选着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价格下跌的风险;投资者持有股票,在预计股市整体下跌的情况下,预期所持股票下跌幅度小于大盘,采用空头套期保值,获得了持有股票的超额收益,并规避了系统性风险。

(三)消极套期保值和积极套期保值

消极套期保值,以风险最小化为目标,主要是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进行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操作。这种交易者主要目的在于规避股票市场面对的系统性风险。消极套期保值不涉及对股票现货市场的预测,不会通过预测股市走向来获得超额利润,而是通过锁定现货市场的股票价格、规避股票价格风险。

积极套期保值以最大化收益为目标,通过对股票未来走势预期,有选择地通过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来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在系统性风险来临时,投资者采取积极的套期保值措施来规避股票组合系统风险;当系统风险释放后,在期货市场上将期货头寸平仓交易,不进行对应反向现货交易。也就是说积极套期保值策略仅仅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套期保值,在系统性风险释放后恢复股票的系统性风险暴露。

四、结束语

在当前股市不断下滑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采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方式锁定股票价格,避免股市大幅下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不同的保值策略,但是一定要遵循种类一致、期限一致、数量一致、方向相反的原则,否则就是期货投机而不是套期保值,交易杠杆的存在会使得投机者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只要遵循套期保值原则,完全可以利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达到避免股票价格系统性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臧玉卫.股指期货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

2.何晓彤.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策略理论与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

3.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

篇2

金融固然归根结柢是一种信用关系,但是“金融”这种信用关系所要求於一个 社会的道德基础的条件却比一般信用关系强得多。托宾(James Tobin,诺贝尔经济 学奖获得者)在为《新珀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撰写的“金融”词条里说∶一张 借据,仅当它进入流通领域时,即被债权人拿来当做“信用”转让给第三方时,才 具有“金融”的意义。在韦伯( Max Weber )的论述传统中,金融,尤其是现代信 息技术基础上的股票カ场这样的金融活动,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大众参与”的过程。 在这里,我把“大众”定义为超越了“私人联系”所能维系的竤体的规模。与托宾 的定义一致,当我们考察一张借据能够成为一项“金融工具”的前提时,马上会注 意到金融与“信用一般”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传统社会里相当常见的借据,只要求 借贷方对出据方的信任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而且经常仅仅依癠於私人联系(血缘、 地缘、业缘);在大众参与的金融过程中,出具这张借据的个人的信誉,对多次转 让以后的债权人而言几乎没有甚么意义。没有谁会因为不认识一家企业的老板而拒 绝购买普遍被看好的该企业的股票(尽管许多人会因为认识那家企业的老板而购买 该企业的股票)。金融过程所依赖的,不再是几乎每一个能够生存下来的社会的道 德传统中都具备的人与人之间的“私人信任关系”(即建立在上述私人联系基础上 的信任关系),而是必须依赖於“非个人”( super-inpidual ) 的、“超越私人联系” 的,被哈耶克 (F. A. Hayek) 称作“抽象规则”(abstract rules) 的那种制度。 这种制度 在韦伯那里被称作资本主义的“支撑体系”(suppportive system),包括独立的审计和 会计系统、独立的司法与法庭抗辩系统, 以及使“自由契约制度”(free contracting)

得以有效的其他种种制度。事实上,当我们(跟著韦伯)如此重视资本主义制度的 “可计算性”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支撑体系”的超越私人 联系的性质,如果不是因为这种“非人性”的制度里的“铁面官僚”的冷淡,无情 地排除或极大地减弱了那些时刻包围著我们的、无孔不入的“私人联系”的影响, 那么资本主义的“可计算性”就难以存在。

让我从股票交易中提出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上面的论点。在美国流行的网上 股票交易商当中,明确地规定了所谓“跳一价位”(stick up)制度。就是说,当股 票交易的委癠方向方发出交易指令时,如果指令是“卖空”,那么方只能 在カ场价格从下降过程中停稳的某个价位再跳上一个价位时执行委癠方的指令。跳 一价位的规定是为了防止股票カ场在高度不稳定期间被短期炒家炒到崩盘的地步, 因为从理论上说,卖空股票的数量可以无限大地超出股票发行的总量。当股票从一 个过高的价位下滑时,往往引发“雪崩效应”,手中执有股票的人会争先恐后卖出 股票,而原本没有股票的人,出於投机,会大量卖空股票。跳一价位的规定使得卖 空行为相对於原本持有股票而现在卖出股票的行为而言,处於劣势。例如当 IBM股 价一天之内从105美元下滑到100美元时,如果中间没有停顿,那么在跳一价位规则 下,卖空方基本上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损(如果股价跌到 100 美元以下才停住并 且反弹到100美元, 那么按照“随行就カ”market order 指令执行的卖空就会造成亏 损)。

跳一价位规则也许或者肯定对社会整体而言利大於弊,但是它所要求於社会的 道德基础是甚么呢?我还是想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要求。在跳一价位的规定下, 委癠方事实上只有两个选择∶(1)向方发出“随行就カ”指令。在该指令下, 委癠契约关系规定,方必须“尽最大努力”(best effort)为委癠方卖一个 好价钱;(2)向方发出“限定价格”( limit order )指令(当然包括“止蚀限 定价格”)。在该指令下,方要么不卖,要么只在委癠方限定的价格以上将股 票卖出。对华尔街的许多股票及其期权(options)而言, 价格在一天之内的变动可 以大大超出1%的幅度,例如计算机业三巨头之一的Dell,其股票常常在一天之内变 动10%左右。最近的例子是1998年1月11日,在一分钟走势图上显示,Dell从85美元 几乎不停地跌至79美元,然后再上升到 87美元。与此同时,Dell的期权价格,以一 月份到期的85美元出售权为例,则毫无停留地从2.5美元上升到6美元再下跌到 2 美 元,一天内的变动幅度几乎达到 300% . 熟悉香港股票操作制度的读者会注意到, 这正是股票交易人谋私利做“老鼠仓”的大好时机。仍以 Dell为例。如委癠人 发出的指令是“随行就カ”购买一月份85美元出售期权,那么人完全有理由按 照当日最高价格6美元为委癠人“买进”期权,而实际上自己以例如当日行价3美元 买进再转让给委癠方,获利 100% .如果委癠人发出的是卖空指令,那么在跳一价 位规则下,人仍可以在当日的较高和较低两个价位上自己卖空,然后把那些在 较低价位上卖空的股票“转让”给委癠人(即在低价位上买回并在同一价位上借出 该股票给委癠人)。尽管有详细的规则禁止人这样做,但由於监督成本太高, 委癠人事实上很难知道自己的指令是在哪一个价位上执行的,除非委癠人能够看到 交易当天“场内专家”(specialist,或market-makers)的交易记录。我在香港曾经听 一位交易所的朋友说,香港交易机构里几乎人人都有“老鼠仓”。这或许是夸大的, 但离现实应当不会太远。另一方面,以我个人多年的经验,美国的网上交易员,至 少那些著名的互联网交易公司 , 不太可能做“老鼠仓”。 所以我相当放心地发出 “随行就カ”指令,并经常於事后得知成交价格比我期望的更加理想。这个例子说 明,跳一价位规则或任何金融制度,其事实上的有效性常常主要依赖於规则执行者 的道德自律,在监督成本高昂的场合尤其如此。 这也是诺斯( Douglas North,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所说的“第一方监督”(the first-party enforcement)。

篇3

[关键词]股指期货ETF复合套利 协整关系

一、引言

ETF基金一级、二级市场套利交易是我国股票市场上主要的套利方式。ETF套利的主要特点是ETF基金价值稳定、流通性高,但无杠杆化交易,迫使投资者占用大量资金。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大部分套利者的目光集中于股指期现套利上。股指期现套利的特点是高杠杆性,但其现货组合构建成本巨大,套利操作难度大。据此,市场中开始出现股指期货与ETF基金复合套利,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利用杠杆性提高套利收益率,利用ETF交易成本低、交易难度小的特点降低套利成本和难度。在单一套利机会越来越少、套利空间越来越小的背景下,复合套利增加套利机会和套利空间获得比单一套利更有效的套利方式。

二、文献综述

我国现阶段对股指期货与ETF复合套利研究文献还比较少,张敏、徐坚在《ETF在股指期货期限套利的现货组合中的应用》得出,使用ETF构建沪深300指数期货的现货组合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构建的组合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之间的跟踪误差相当小。王晓黎在《股指期货与嘉实300(LOF)套利可行性研究》中研究了股指期货与LOF的套利交易。本文通过协整分析的方法,使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历史数据,验证其复合套利的可行性。

三、复合套利概述

约翰・马歇尔在对套期保值研究中,将相对于单一套期保值工具的多种套期保值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方式叫做复合套期保值。

(一)股指期货与ETF复合套利策略

理论上讲,如果股指期货合约短时间内涨幅过大,超出无套利成本区间,我们就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按比例买入股票现货,复制指数,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待现货与期货间价差缩小到合理水平时,双边平仓,以获取价差收益。反之,当股指期货合约较股票指数贴水,并超出无套利成本区间,我们可以买入股指期货合约并卖出股票指数现货,待价格回到合理水平时,平仓了结。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股票卖空的限制,以及买入股票现货的流动性和价格冲击成本的影响,完全复制指数的难度非常大,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使整个套利操作无功而返,甚至产生亏损。

1、套利时机的选择

除了大的机构投资者采用程序化交易之外,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都存在一个套利时机的选择问题。依据前述套利的基本原理,套利者可以卖出期货买进现货,在期货到期日结算则可获取套利利润。然而模型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投资者在使用时必须考虑交易成本、市场冲击成本等。

2、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存在的风险

当然,利用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并非无风险,其存在的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利率波动是股指期货套利的主要风险,它会影响期现价格均衡以及套利的资金成本,从而改变套利区间;股息风险指数成份股的股息直接影响套利区间的理论均衡价格,而股息的发放具有不确定性;市场流动性风险:套利交易时,套利必须同时快速。若市场流动性不足,建仓平仓实际成交价会与预期价有较大的不利偏移,即市场冲击成本较;成份股变更风险沪深50指数成份股有定期与不定期的变动,而这种变动往往会给指数波动带来不确定性,从而给套利交易带来风险交易制度风险股指期货市场采用T+0交易制度,而股票市场T+1,造成套利交易建仓的当日无法同时平仓了结;跟踪误差风险:所构建的现货投资组合不能完美地复制跟踪股指。

在上述风险中,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是交易制度风险,该风险会使投资者,错过很多套利机会,增加套利风险,从而降低了套利的效率。不过利用ETF进行期现套利,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ETF能够变相实现T+0套利。根据交易所规定,当日买入的ETF基金份额,可以赎回;当日申购得到的ETF基金份额,可以卖出;当日买入的股票,可以用于申购ETF基金份额;而当日赎回基金份额得到的股票,可以卖出。这充分显示了ETF与一般的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和股票交易的不同,相当于为投资者提供了“T+0”交易。

(二)股指期货与沪深50ETF的期现套利策略

利用沪深50ETF作为股指期货套利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比较沪深50指数期货合约与现货之间的差价;第二步,如果二者相差比较大,开始建仓;第三步,判断是持有到期,还是中途平仓(如果在到期日之前有很好的平仓机会,可以考虑中途平仓,获取高额利润率);第四步,进行期货、现货平仓,获取套利的收益。

四、沪深300股指期货与上证50ETF复合套利可行性分析

本文选取数据为上证50ETF日收盘价和沪深300股指期货日收盘价,选择时间跨度从2010年4月19日至2010年9月30日共112个交易日数据(见图表1、图表2),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

直观上说,在特定阶段内,沪深300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价格呈现出一定的线性走势,即变量为非平稳数据,为避免“伪回归”经济现象的出现,应该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

实证检验:

第一步:对沪深300股指期货(xt)和上证50ETF(Yt)序列数据做ADF检验,设他们的差分序列分别为x,Y。对x和Y序列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可知,xt和Yt差分ADF检验值在1%水平上都低于临界值,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这就说明xt和Yt序列都是一阶差分平稳的,即这两个序列都是I(1)序列,只要将其进行一阶差分就可以达到平稳数据。所以x和Y存在协整关系的可能,对x和Y回归,求回归方程。

Y=α+βX+ε

第二步:对x,Y直接回归,得到回归方程。

回归方程:Yt=0.606011+0.000477Xt+ε方程1

t值(9.396845)(21.12686)

拟合优度检验R20.802281,α=0.606011,β=0.000477,F=446.3441。

方程拟合良好,T检验通过。

下面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以及模型修正。

第三步:对残差进行ADF检验

利用残差方程ε=Yt-α-βXt得到残差估计值序列ε,并

对ε作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残差在10%下为I(0),为0阶平稳,残差平稳性检验可以说明以上变量假设的协整关系存在,方程(1)即为变量问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协整回归模型。

第四步:以残差ε为EMC进行协整修正,得到协整模型。

Yt=-0.001066+0.000581Xt-0.069113Yt-1+0.0000219Xt-1-0.036032 ECMt-1

t值(-1.035698)(27.20307)(-0.715411)(0.366519)(-1.246148)

拟合优度R2=0.878899,DW=1.975102。其中,ECM代表误差修正项。以上Xt-1通不过t检验,合去。得到最终方程:

Yt=-0.001035+0.000581Xt-0.036078Yt-10.037204ECMt-1

t值(-1.013179)(27.32093)(-1.041975)(-1.299895)

其中,EMCt-1=εt-1=Yt-1-(0.606011+0.000477Xt-1);拟合优度R2=0.878744,DW=2.060566。

该最终方程代表修正后的短期关系,即可以反映出两者之间的短期关系。

五、结论

我们通过对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ETF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发现虽然两个数据都是非平稳数据,但都属于一阶平稳数据,且存在协整关系,从而可以建立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可发现上证50ETF的短期波动受到同期沪深300股指期货影响,其调节系数为0.000581,t统计量为27.20307属于比较显著;滞后期的沪深300股指期货调节系数为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基金进行复合套利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晓黎.股指期货与嘉实300基金(LoF)套利可行性研究[N].期货日报.2006.12.8.

篇4

关键词:证券法教学 案例教学 模拟炒股 模拟审判 实习体验

目前,各个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都非常明确,即把法科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在公、检、法、司、律所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实务或法律服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关于法学本科包括其它专业本科培养目标要求提法不一,有创新性、应用性、职业化、精英化、复合性和宽口径以及这些提法的综合等,还有特色专业的举办如法学文科实验班等。基于法学专业特点以及市场社会需求和就业环境,法学本科培养目标要求似可简括为:具有坚定法律信仰、高尚法律职业道德、扎实法学专业功底、特有法律思维方式、娴熟法律实务技能的应用性、宽口径、复合性的专业人才。限于篇幅暂不予展开。所谓应用型人才,其重要内涵就是强化本专业学生法学理论运用技巧能力的训练,各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在理论层面上实施“强基础、重实践”的教学理念。证券法作为一门专业技术颇强的部门法,“强基础、重实践”的教学理念更加符合其教学要求。有鉴于此,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证券法教学中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

一、证券法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涵

当前,关于证券法教学中或者是在法学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涵并没有一致的认识,也鲜有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内涵的精确或完整描述,已有著述大多从实践性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入手,探讨和分析在法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实践性教学方法。也有学者从实践教学与毕业实习的区别来说明二者的不同之处:实践教学是法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方式手段具有多样性;毕业实习是法学专业阶段性的社会实训,方式具有单一性。正因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认识,所以难以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涵作出一众所接受的精确界定。实践性教学环节或教学实践性环节或实践性教学有广狭义之说、课内外之别,还因专业而异,有传统者和发展创新者,还有共性者和个性者之分。笔者赞成广义说,提倡不断拓展和创新实践性教学环节、方式手段、渠道和领域,宜适当加重实践教学比例;法学等文科专业虽无理工科那样的实验课但也有类似的异曲同工的诸多实践性教学环节、方法和手段如文中所述者;应在加强和完善传统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同时不断开辟和创新实践性教学环节、方法手段以及渠道和领域,如于目前情形下可借鉴高职院校的某些特色做法如“双师型”、“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等。限于篇幅暂不予解说。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模棱两可、捉摸不定的,笔者认为,对实践性教学在证券法教学中作出如下描述是可行的,其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引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诸多灵活的实践方式、手段和渠道的运用,进而将学生在课堂和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技能和素养。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实践性教学更注重对知识的应用和动手能力而不是对知识的机械接受,实践性教学环节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其将教学的内容融于实践,重在培养学生辨析和化解问题的实际操作技艺和习性。

二、证券法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同众多部门法一样,证券法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更具专业技术性,其体现为其知识体系具有特强的专业属性以致颇难理解和把握,因涉及到相关金融经济知识以及其实际操作中的技术性;同时亦表明其复杂性,证券法可谓一门跨民商法和经济法的综合性课程和学科,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复杂,既有实体法又有程序法、既含民商法又容行政法;更勿言其实际操作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因其既涉及宏观面又涉及微观面、既涉及基本面又关涉复杂的技术面,众所周知证券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可谓最变化莫测的市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仅有证券法律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也才能对其具体运用及其效果逐渐有所感悟、进步和趋于成熟。这就决定了在讲授证券法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务必更加关注证券法律实践,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证券法律知识并学以致用。从这个层面讲,实践性教学更是证券法教学的必然要求。

首先,实践性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实践性,它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使学生逐步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技艺。证券法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经过系统的证券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能独立运用所学的证券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证券市场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指导自身从事诸如炒股等证券投资活动。因此,证券法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其次,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整个教学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实践性教学则以学生为主体,将主要的时间和活动交由学生处理,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教师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以指导为主,不再以主角身份通过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知识。因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的程度也各异,证券法课程教学所讲授的复杂的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不适合于每一个学生。所以,在证券法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多与证券法律实务接触,让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再次,实践性教学不仅重视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更注重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应对和解决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学生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进而达到最终教学目的。证券法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应用,将课堂内的证券法理论知识学习与课堂外的证券法律实务解决相互结合,充分利用课堂内与课堂外两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证券法律知识的教育,还有利于弥补传统的仅依靠教师课堂讲授的不足。

三、证券法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具体方法

证券法是关于证券募集、发行、交易、服务及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证券法的任务就是规范证券募集、发行、交易、服务、监督管理等活动,引导社会资金合理配置,保障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各方的权益,促进证券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因此,证券法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法治社会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的专业法律人才,完成这一教学目的显然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充分应用。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甚至成为一门专设课程,于法学课程更是如此。证券法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指依据证券法教学的目的和特点,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证券法律事例作为教学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该素材进行调查分析、阅读讨论、交流心得等活动,进而提出解决案例中所涉证券法律问题的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证券法律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务能力。

(1)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典型案例或者说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最能反映证券法律关系的内容和形式,对典型案件事实和所适用的法律规范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掌握证券法的基本原理和准确适用证券法律规范。

(2)案例的争议性和疑难性

太过简单的案例可能会让部分学生产生不屑一顾之感,只有具备一定争议性和疑难性的案例,才能诱发学生的兴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相关的证券法律问题,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案例的时新性和前瞻性

证券法是一部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法律,陈旧的案例不仅没有新鲜感,往往也不能说明证券市场上出现的最新问题。因此,选取案例时适当关注当前证券市场上的焦点、热点问题,甚至关注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是非常必要的。

2.法律诊所课程教学

“法律诊所课程”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法学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法学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法律工作必备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办案经验和综合处理疑难问题的技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课堂模拟练习,一是真实案件的。通过这些锻炼,学生可以学会怎样接待自己的当事人,怎样运用法律和诉讼技巧,怎样将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来,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目的。那么,法律诊所教学方式于证券法教学无疑是适宜的,更是必要的。

3.模拟炒股教学

模拟炒股是指根据股票交易的规则,基于一种虚拟平台实现股票交易的一种炒股手段。模拟炒股一般为每位“股民”设置若干起始资金,“股民”利用起始资金进行股票交易。模拟股票买卖的规则同证交所的规定基本一致。在交易费用上也与现行规定一致,即买卖均收取0.1%的交易佣金,卖出时收取0.1%的印花税。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模拟炒股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件便捷的事情。当前,模拟炒股有软件版、网页版和手机版之别。但无论利用哪种方式进行模拟炒股,学生都可以较为方便地进行并且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在证券法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炒股的演练,使学生能生动形象地接触、了解和掌握证券交易规则和操作技能,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证券法知识。

证券法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除采用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到审判现场进行观摩,针对生活中的具体证券纠纷进行模拟审判,参与证券法律咨询服务以及相关实习体验除通常的法、检、律所、政府法制部门和一般企业外其特别之处是还有证券公司、深沪两交易所、基金公司以及某些上市公司等这样一些实习单位等。总之,通过多种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从而使证券法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焦冶.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创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范健.商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刘远山.知识产权法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篇5

《证券投资学》作为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应用性课程,在人人谈股的当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在专业证券投资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更是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紧密相连。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客观上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进行改革。本文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总结教授这门课程的经验,以期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201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注定将载入史册。这是令所有投资者毕生难忘的一年。从牛市起步到漫天飞舞的疯牛;从千股涨停到千股跌停进而引发流动性丧失;从监管层积极出手救市,到别有用心的做空队伍的集体缴械……随着全民炒股热潮的掀起,《证券投资学》作为阐述证券投资的核心课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证券投资学集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于一体,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完善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更是一个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显然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主体的静态教学模式变得不再适合。

二、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实践操作,使得证券投资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在讲授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通常花很大的篇幅来讲述相关的投资理论、基本原理及概念,而对具体的证券投资实践,比如如何操盘、盯盘及操作分析规则讲解较少,即使有所涉及也多是通过PPT向学生演示,这样的教学效果远不如直接通过交易软件进行演示形象。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后,根本不会使用股票交易软件,或是对操作流程比较模糊。另外,近年来有很多财经网站和证券机构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模拟炒股竞赛,这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进去,身临其境,其效果将远远超过教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的喊话。

2.教材内容陈旧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时效性,跟不上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创新步伐。具体表现有:一、教材内容滞后于证券投资实际的发展。国内证券投资学教材内容更新的速度远不及市场变化的速度,比如很少有教材内容涉及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个股期权、FOF、新三板市场等。另外,近两年金融改革推出的一些举措更是不曾出现在教材中,比如沪港通、沪港基金互认、股指熔断、注册制改革等。新知识、新理论的不断涌现,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

3.学生缺乏积极性要想把握好证券投资这项专业技能,所涉及到的领域多,覆盖面广,时效性强。而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的过程中,通常以静态的理论讲授为主,跟学生缺乏互动,甚至连课堂提问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既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把握程度的摸底,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证券投资学作为一门时效性极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关注当下国内外的时事动态,在实践中去验证相关理论及方法。

三、《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建议

1.选取富有时效的教材为加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意义,在选取教材时,应选择那些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的教材。高校在安排教学大纲时,应跟学科发展动态紧密联系,并及时跟进。教师在教学时,教学内容应根据最新的法规准则进行补充,扩充学生的信息量;面对一些实践性强的章节,如操盘、盯盘及操作分析规则等,应适当增加课时,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2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针对证券投资学中一些与现实密切联系的问题,可采取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所设情境中进行角色模拟,切身感受和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寻找解决方法。通过情境教学,将理论与现实经验和问题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应用投资理论对当下一些证券投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反复互动与交流,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从而达到启迪思维、深化理论理解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进行理论讲解,预先将案例分析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向学生进行讲授;其次,精心准备案例材料,选取符合当下实情的案例故事;第三,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及时归纳总结。比如本门课程开篇讲述的就是对证券市场及其投资工具的认识,教师可在完成基本知识点讲解后,通过沪深两市上市券种,对比分析国内外投资工具的异同,并对不同类型的市场进行直观对比。

4.实践教学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证券模拟交易,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模拟实训中,通过互联网接入证券实时行情,对交易进行动态观察,作出分析和判断,以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学校与当地券商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输送学生到证券公司进行校外实训,让学生在具体岗位参与培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领会。最后,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业资格考试,将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既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添砖加瓦,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改革,将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玉芝.《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1(21)

篇6

【关键词】金融工程;实验教学体系

1.引言

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开放,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的设计、定价和风险控制是决定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前景的两个关键因素。2008年民生银行开始筹备成立金融工程实验室和市场研究中心,其主要作用包括:“开发先进的风险分析模型,建立满足业务需要、分析水平较高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通过积累对风险分析系统运用的实际经验,逐步自主开发市场风险分析模型;掌握对固定收益类、外汇类、信用类以及商品类等金融产品定价的成熟方法和实际操作经验,并与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物为我用;针对人民币市场的特殊情况,建立符合现状的、能够指导实践的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初步形成独立的内部定价机制。”然而金融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正是金融工程专业所讨论的两个核心内容。

2.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意义

作为金融工程技术的发源国,美国金融工程的专业主要设置于硕士阶段,强调金融学与数学的结合。其对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经济学理论、金融理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知识,掌握开发、设计、运用创新性金融工具和手段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然而,金融工程专业的理工味道非常浓厚,美国的金融工程专业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环节上演化出三个不同的方向:(1)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工程学院。代表学校有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主要培养学生成为金融工程师,课程设置强调数学建模思想,如随机过程模型、金融工程最优化模型、蒙特卡洛方法、期限结构模型等。(2)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数学或统计学院。代表学校有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康乃尔大学等。主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数理金融理论型人才,课程设置强调相关的数学基础理论课程,比如随机积分、偏微分方程、连续随机过程等,为进一步研究开展奠定良好基础。(3)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金融学院或商学院。代表性学校如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的Hass商学院。主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强调了如金融机构讨论、公司金融、资本与货币市场、动态资产管理等职业导向型课程和案例教学,为学生毕业后较好地适应金融机构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工程被引进到我国,也演化出两个方向:(1)金融数学系,代表性的学校北京大学的金融数学系、南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下的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方向、山东大学的金融数学专业等,主要培养既具备金融基本知识又受到良好数学训练的新型复合型金融人才。(2)金融工程专业,主要设在金融学院,代表性的学校主要是国内的财经类高校及其他综合类院校的金融学院,采用的教材主要是以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考试教材,要求学生掌握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以及简单产品的定价。

培养高素质的金融工程人才,除了要培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近年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可以看到,数理定量分析已成为经济学、金融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学习金融工程必须要有数理基础。训练学生在注重定性研究分析经济金融现象本质的同时,加强定量研究。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数理方法和工程技术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一定要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从而转化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国内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与观点

目前在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高校中,相当一批高校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推进相关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金融学院与世华公司共建的“金融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武汉大学金融系的金融工程实验室(上接第184页)等。由于这些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在风险预测、建模、蒙特卡罗仿真分析及决策优化中应用了分析软件等工具,使得该学科在金融工程教学和研究领域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的地位。

国内一些老师对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对比较好的建议,如安徽财经大学的何启志老师强调了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却没有提出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模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刘向华老师提出了在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应该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数理方法、相关软件三个模块,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金融风险管理四个方向的动手能力。刘向华老师的观点我非常同意,但是没有提出具体的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天津财经大学的张元萍老师提出了整个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的架构体系,但是她的课程设置与整个金融学的其他专业没有差异,不能够体现金融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安徽财经大学文忠桥老师提出了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可以分为课程实验,专业必修实验课与专业选修实验课,他的想法和观点具有创新性,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运行方案。我参考了国外一些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结合以上几位老师的想法与5年实验教学的经验,构思了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

4.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通过5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我认为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可以分为四类实验,其中包括课程实验、专题实验、项目实验、第二课堂实验。通过这四类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数理方法、相关软件三个模块,也能够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动手能力。同时我认为金融工程专业应该在大一就应该学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与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大二应该完成外汇业务、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分析、国际金融、金融工程、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定价等专业课程,大三开始学习计量经济学、风险管理、对冲基金等难度相对较高的课程,同时学习一些专题实验课程。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开始一些项目实验,然后撰写毕业论文。

(1)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一些理论课的同时,结合相关实验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够牢牢掌握基本理论。对于金融工程专业来说比如统计学、银行业务、外汇业务、证券投资分析、金融工程、固定收益、计量经济学等课程随着教学进度安排一定的实验课时,通过这些课程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有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些课程实验的具体安排如表1。

表1 课程实验的具体设计

理论课程 课程实验名称 专业素质与能力

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 SPSS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EVIEWS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 掌握软件如何导入数据,通过软件掌握统计学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具体按照步骤操作

商业银行

国际结算 商业银行业务实训

国际结算业务实训 掌握银行业务(储蓄、对公、票据)等业务以及国际结算业务

金融学、证券投资分析、财务报表分析 证券交易模拟

证券市场行情分析

证券财务报表分析 掌握证券交易规则,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如何获取财务信息与资讯信息,账务财务指标的运用

固定收益 访问中债网,查看债券信息 根据债券新息得出利率期限结构

外汇业务

金融工程 外汇交易

期货交易、权证交易 掌握外汇的报价、实盘交易与保证金交易规则

掌握期货与期权交易规则、定价与套利机制

(2)专题实验

专题实验,就是开一些专题软件应用课程,这些软件在投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运用相对较多,比如MATLAB在金融数量分析中的应用、EXCEL在金融模型分析中的应用、Stata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SAS在金融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这些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一样,上一个学期。将这些课程的简介和方案列出来,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必须选择其中一门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共36课时,通过这些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些软件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软件在金融数据处理、CAPM模型、APT模型、期权定价模型、固定收益证券计算、利率期限结构模型、金融衍生产品计算、投资组合管理、风险控制、金融数据的可视化与数据获取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将这些课程的讲义和软件挂到实验室网站,方便一些同学自学。

(3)项目实验

项目实验,就是将这个实验作为一个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通常项目实验一般放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进行。我个人认为目前金融工程专业可以开设两个项目试验:股指期货投资模拟与企业投资决策模拟。这种项目实验一般持续一个学期,4个学分,项目方案的具体设计非常重要。股指期货投资模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些小组分为套期保值、投机、套利三类小组,初始资金相同,套期保值小组只做套保,投机小组只做投机、套利小组只做套利,分别设置交易费用。通常利用期货股票模拟平台,初始资金额度要足够大,同时限制仓位,避免在模拟期间由于爆仓出局。同时要求小组撰写交易记录、月度报告以及最后的投资总结报告。企业投资决策模拟,主要利用股票交易平台,投资股票,这个项目实验设计要求小组必须撰写投资报告,相当于学生小组管理一只股票型基金,需要撰写投资策略报告,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投资定价分析报告以及公司分析报告,同时需要设计投资控制报告,要求每个学生参与,防止小组同学搭便车,最后每位同学撰写投资总结报告。整个成绩按照模拟业绩、报告质量,控制报告填写加权给出综合成绩。项目实验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学生利用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在走出社会之前,知道所学的知识该怎么应用。

(4)第二课堂实验

第二课堂也就是学生参与的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举个例子,上海某一财经院校每学年举办一次“金融论坛”与“金融案例分析大赛”,其中两次活动分在两个学期进行。“金融论坛”的主题包括金融产品设计: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保险产品设计等等,通过设计金融产品,让学生了解这个产品的定价、投资者和发行方面临的风险和收益。“金融案例分析大赛”主要依托案例的形式,一般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主要掌握投资选择,产品定价,以及面临的风险。为了与实践相结合,通常邀请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银行保险等业内人士进行点评,防止学生产品设脱离实践。

本文结合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构建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专题实验、项目实验、第二课堂实验。通过这四类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数理方法、相关软件三个模块,也能够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动手能力。从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工程学科发展来看,理论教学必须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了解最新学科的前沿发展,为银行、券商、期货、保险等公司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立.论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8).

[2]危慧惠.建构主义模式在金融工程教学中的运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4).

[3]刘向华.关于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5).

[4]文忠桥,李阳.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1).

[5]何启志.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1(9).

篇7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文件,安全性,防护措施,研究

 

0.前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了日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遭到逻辑级别或物理级别的损坏威胁,而且涉及到敏感数据通过网络泄漏的威胁。如何保护计算机数据安全已经是重大的战略问题。

1.对计算机数据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来源

用户误操作引起的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免费论文参考网。病毒等恶意程序对数据的破坏。敏感数据(如财务报表等)和各种账号(如邮箱账号和密码;网上银行的账号和密码、网上股票交易的账号和密码等)的安全。

2.数据保护的基本原理

对于数据的保护,本质上是通过数据冗余方式来实现的,但不同的保护算法,产生的数据冗余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别,如基于文件的备份方式,如果不使用压缩算法,文件的每个备份就会额外需要和原文件相同大小的存储空间。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数据的逻辑存储方式是以文件形式进行组织和存放的,文件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和结构依赖于具体的文件系统,不同的文件系统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和结构会有不同的形式。

在计算机中,数据的访问方式主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但也可绕过文件系统直接存取存储介质上的数据。计算机中数据的组织和存放形式决定了在计算机上实现数据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实现的层次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2.1基于文件级的数据保护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加密软件多数是文件集的数据保护。以北京亿赛通文档安全管理系统CDG为代表。

基于文件级的数据保护,其算法的实现主要通过软件进行实现,具体实现的层次一般位于文件系统的内部或外部,一般以文件为单位对数据进行备份处理

2.2基于存储介质的数据保护

市场上磁盘级加密软件,以北京亿赛通磁盘全盘加密系统DiskSec为代表。基于存储介质的数据保护,其算法的实现可通过纯软件或硬件实现,也可软硬件结合进行实现,如常用的磁盘冗余阵列磁盘RAID,其实现方式有基于硬件的RAID卡,也有软件实现的软RAID。具体实现的层次一般位于存储介质控制器或存储介质驱动程序层中,由于在这一级别难以获得文件的有关概念,因此其实现基本上均以存储介质的基本单位为单位进行数据备份. 基于这一级别现实的算法主要有以容错为主的RAID0-RAID5,以系统保护为主的磁盘双工等。免费论文参考网。

3.计算机数据文件安全性的防护措施

3.1限制系统功能

可通过来取一些措施来限制系统可提供的服务功能和用户对系统的操作权限,以减少黑客利用这些服务功能和权限攻击系统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增加软硬件,或者对系统进行配置如增强日志、记账等审计功能来保护系统的安全:限制用户对一些资源的访问权限,同时也要限制控制台的登陆。可以通过使用网络安全检测仪发现那些隐藏着安全漏洞的网络服务。或者采用数据加密的方式。加密指改变数据的表现形式。加密的目的是只让特定的人能解读密文,对一般人而言,其即使获得了密文,也不解其义。

加密旨在对第三者保密,如果信息由源点直达目的地,在传递过程中不会被任何人接触到,则无需加密。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穿梭于其中的数据可能被任何人随意拦截,因此,将数据加密后再传送是进行秘密通信的最有效的方法。

3.2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使用正版软件

并及时进行系统升级或更新补丁;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装有防毒杀毒软件,并定期进行病毒检验;与互联网相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要有防止非法入侵措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有全面、规范、严格的用户管理策略或办法。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有双人互备做为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必须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各种服务器加设口令,严禁采用系统默认超级管理员用户命或口令;由系统管理员对用户实行集中管理,对用户按职能分组管理,设定用户访问权限,严禁跨岗位越权操作;严防非法用户或非授权用户对非授权服务、数据及文件的访问、使用和修改等。

3.3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用户身份、主机身份、事件类型等应进行安全审计

并留存审计日志,审计日志应进行妥善保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软件、数据等要有完整可靠的备份机制和手段,并具有在要求时间内恢复系统功能以及重要数据的能力。免费论文参考网。对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及设备要有应急处理预案,数据安全管理小组要对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并每年定期举行数据安全应急演习。

参考文献

[1]王俊. EDI数据安全性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 2009,(05):123-125.

[2] 向明浩, 杨黎, 黄金峰. 数据加密技术——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的利剑[J]. 华南金融电脑, 2007,(08):118-119.

[3] 施晶, 段朝晖. 浅谈数字签名技术的现状与应用[J].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106-108.

[4]高恩林. Progres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什么?[J].管理科学文摘, 2006,(01) :120-123.

[5] 王军.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系列报道 北京将建成“信息安全城市”[J].信息网络安全, 2004,(05) :108-109.

[6]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夯实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全面推进首都信息化进程[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3,(11):110-115.

篇8

“不管你住在地球的哪一面,每天早上九点钟走上街道,你会看到这座城市里最庞大的 个族群正快速移动而去。到下午五点钟,这个族群会再度回来。每一座城市,每天。是的,他们是20世纪人类在制度上的最大发明,他们是男人族群与女人族群之外最大的一个族群,他们每天都在为关于上班这件事烦恼或快乐,大部分人们活得像钟面上的指针,滴答滴答,日复一日,跑都跑不掉。”

但倘若这根指针停下一日,你会有大量的账单要应付:房贷怎么办?生病怎么办?养老怎么办?子女怎么办?即使坐拥超过八位数的资产,你也绝非财务的自由人。

“财务自由”,在未经定义之前,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不妨从结果着手当你实现财务自由时,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将在你面前展开。你不必再为了获得收入而依赖于份工作。你将不必听从于一位老板;你将不必在交通高峰的时候挤着地铁往返上下班;最重要的是,你从此能够做很多你从来不敢想的事情,比如抽出一个月的时间阅读莫名其妙的典籍、安心在阳台躺椅上享受阳光和零食、拜访很久未见的居住在另一个城市的朋友,有大把的时间供你挥霍,而不担心未来。

总之,财务自由意味着你能够保持你现在的生活方式――或者更好――并且不用工作。

多少钱才能自由

掐指算来,如果今天我就不干了,以后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我需要多少钱过后半辈子,我至少再需要还8年的按揭、车子每个月都要烧掉1500的油钱、小孩从7岁开始就进入了花钱的陡坡……大部分人会无休无止的计算下去,结论可能是:当我像比尔・盖茨那么有钱,我就可以安枕无忧了,这应该算是财务自由了吧。但,问题在于,有钱和富有完全不是一回事!

有钱与富有的区别

富有的人会通过自己的企业、有形资产,诸如不动产和股票,带来比他们的支出更多的稳定的收入,而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自由。收人大于支出时

自由,这就是有钱与真正富有之间的区别。

有钱并不一定富有,

富有也不一定有钱。

富爸爸的儿子清崎很好地描述了从“有钱”到“富有”这个过程:在1989年,我们的企业为我们赚了很多钱,由于我们的企业系统不再需要我们出力就能不断地成长,因此我们挣得更多,工作却更少。

但是我们仍需要把来自于企业的现金流转变成有形资产,以便带来更多的现金流。因为我们已经把我们的企业经营得很成功,这时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增加我们的资产,最终使所有这些资产能带来比我们的生活支出所需还要多的现金流。到1994年,我们全部资产所带来的稳定收入开始超出我们的总支出。这时,可以说我们达到了富有的水平。

财富的定义

这里有一个财富的最新定义:“不工作(或者你家里的所有人都不用工作),你所能生存并仍然维持你的生活标准的天数。”例如如果你每月的花费是5000元,并且你有10万的储蓄,那么你的财富就是大约20个月。在我们看来,财富是用时间衡量的,而不是用人民币度量。

“到了1994年,我妻子和我已经非常富有(能够应付巨大的经济变动),因为我们的投资所带来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月支出。”罗伯特・清崎如此总结财富:“所以,问题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而是你能有多少钱和这些钱能为你工作多久。每天我都遇到很多人,他们挣的钱很多,但是他们所有的钱都被用于支付各种开销。”

的确,不少普通人眼中的“有钱人”可能比我们更难达到财务自由,每当他们赚到一些钱时,他们就会去购物、买一所更大的房子或一辆新车,这些导致了长期负债和更辛苦的工作,或者为了维持这种“有钱”的状态,他们不得不将大量的资金卷入游戏中。

比尔・盖茨的财富对于一个满足于每天在海边晒晒太阳的老头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对于海边的老头来说,如果他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够晒太阳,他能算不富有吗?多余的财产对他有什么用呢?

就每个人来说,如果即便你不工作,你现在所拥有的财产,能够使你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到100岁,你就是富有的了(如果你认为你能活到100岁的话)。对于海边的老头来说,这样的目标应该不难达到。

换句话说,如果按你喜欢的方式生活,你也能做到财务自由,你就是富有的了。不管你拥有多大的数目,只有你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是丰盛的,这笔财富才“算数”。

哪种人最接近财务自由?

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把周围的人按以下逻辑归类:雇员、自由职业者、企业主、投资者(靠投资取得收入的人)。

四个象限

我们中大部分人都具有从四个象限中挣到钱的潜力。

学校教育并不一定能帮助你我选择从哪个象限中挣得我们的主要收入,这种选择最终还是取决于我们是谁,即我们的基本价值观、优势、弱势和兴趣所在。正是这些关键的不同之处吸引我们进入或者迫使我们离开某个象限。

然而,不论我们从事何种专业,我们都可以选择在四个象限中工作。例如, 位医生可以选择做一名雇员“E”来挣钱,他可以加入一家大医院,也可以在公共医疗服务系统中为政府工作,或者做名军医,或者加入一家需要医生的保险公司。

这位医生还可以选择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S”,他可以开办家私人诊所,成立一个办公室,雇佣员工并建立一份私人客户名单。这位医生还可能决定成为一名企业主“B”,他可以拥有家诊所或实验室,并雇佣其他医生。这位医生可能会雇名商业经理去经营这个机构,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医生将拥有企业,但不必在该企业中工作。该医生也可能会拥有一家与医学无关的企业,并同时在别的某个地方行医,在这种情况下,这名医生将同时作为“E”和“B”挣钱。

作为“I”,这位医生会向别人的企业投资或者是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不动产市场等金融市场上投资挣钱。

重要的是“收入来自于……”,这不在于我们做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创造收入。

你属于哪个象限

最富的人70%多的收入来自投资,即“I”象限,不到30%的收入来自工资,即“E”象限。而且如果他们是一位雇员“E”,那么情况就是,他们是自己公司的雇员。

这类人的收入情况如下:对于大多数人,如穷人和中产阶级,他们的收入中至少有80%是来自于“E”或“S”象限的工资,只有不到20%来自于投资,即“I”象限。

你看出差别了吗?

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在Ⅰ象限里

“风险”这个词对于“I”象限中的人来说是令人激动的,而对于“E”象限中的人来说则唤起了他们的恐惧。

世界性的养老问题正在迫使着数百万人

成为投资者,而这些人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投资方面的教育。许多人终其一生去避免财务风险,但是现在却不得不承受它……

今天,A股市场俨然成为了个世界性的话题,它刺激着许多事情的发生,其中之一就是非投资者在尽力成为投资者,去看看证券公司开户的队伍终于比银行排队的还多。

但是,即“E和“S”中的绝大部分人是天生的安全导向型的人,因此他们寻求有保障的工作或职业,或者开办他们能够控制的小企业。他们正在移向“I”象限,他们希望在他们退休时能够在那里找到“安全与保障”。不幸的是,“I”象限的特点不是它的安全性,“I”象限是以风险为特征的象限。

左边vs右边

真正的投资者会这样说“我将以多快的速度收回我的钱?收回最初的投资后,我在余生中还能得到多少收入?”真正的投资者想知道他们收回投资的速度,而拥有退休账户的人们不得不等到多年以后才能查明他们的钱是否收得回来,这是职业投资者和把钱存入退休账户的投资者之间的最根本的差别。

让我们看看典型的“I”(investor,投资者),他们用钱赚钱。他们不必工作,因为他们的钱在为他们工作。“I”象限是有钱人的游戏场。不管人们在哪个象限中挣钱,如果他们希望有一天变得富有,那么他们最终要进入“I”象限。正是在“I”象限,钱变成了财富。

而在I左边的“E”(employee,雇员)是如何看待风险的呢?当我听到他们说“保障”或者“福利”这些词的时候,我能够知道这些人本质上是哪一类人。“保障”这个词是一个经常被用来回应恐惧心理的词,来自“E”象限的人会经常使用这个词。当问题涉及到金钱和工作时,很多人甚至憎恨那种来源于经济不确定性的恐惧感……因此渴望获得保障。

“福利”这个词意味着人们还喜欢某种额外的报酬,也就是一种明确的有保证的额外津贴,诸如医疗计划或退休计划。不确定性会使他们感到不快乐,确定性才使他们放心。他们内心会说:“我将给你这个……同时你得答应我给我那个作为回报。”他们希望某种程度的确定性来平息他们心中的恐惧,所以他们就业时,他们寻求保障和严格的协议。他们会说“我对钱并不那么感兴趣”,这的确是事实。对于他们来说,保障通常比金钱更重要。

另外一些处于左边象限的人是“S”(self-employed,自由职业者),这是群想“做自己的老板”的人,或者是喜欢“为自己做事情”的人。

通常,当提到金钱这个话题时,一个顽固的、典型的“S”不喜欢让他或她的收入依赖于他人。换句话说,如果“S”工作努力,他们希望他们的工作得到回报。这些“S”不喜欢他们挣来的钱由别人来支配,或者由群工作不如他们努力的人来支配。如果他们工作努力,那么请付给他们高薪水;如果工作不努力,他们也知道不该得到那么多。对于钱,他们持有相当独立的态度。

摆脱E和S,不做赛跑的老鼠

大部分人工作的最基本目的是为了钱,或者说,这是E族S族不停工作的原动力之一。

当然,也有好些人工作是因为他们喜欢做这件事,这些人是幸运儿。也有人工作是为了某项崇高的事业或神圣的使命。也有人工作是为了得到认可,为了成就感,为了光宗耀祖,即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最普遍的是那些为了所谓职业而工作的人们,他们为了职业奋斗终生,但他们的命运却常常被掌握在没有健康文化的企业,或无论智商、情商甚至人品都不怎样的顶头上司手中。职业,只是大多数公司或老板们在需要这些人的时候,可以利用的美丽概念。

为了钱而工作的人们在开始时是为了自己独立生存而工作,到后来却渐渐地为了别人而工作。别人告诉他(她),哪件衣服更时尚,他(她)便花更多的钱去买那件衣服,即便他(她)已经有了十件同类的衣服,别人告诉他(她),那块手表显得更高贵,他(她)便花更多的钱去买那块表,即便他(她)随身携带的手机也能告诉他时间;别人告诉他(她),哪辆车跑得更快,他(她)便花更多的钱去买那辆车,即便绝大多数的车都可以轻松跑到每小时110公里的最高限速,而实际上他坐地铁上班会更省时;他大学的同学住进了豪华公寓,他于是便想要买别墅。到头来,他发现挣得越多,花得也越多,甚至还欠了一屁股债!他比以往都更需要那份工作、那份薪水。他就是那只赛跑的老鼠!他要一路跑下去,还得越跑越快!对他来说,工作本来是为了独立,现在却更加依赖工作没有工作是不可想像的事情;财务自由是遥远的事情;退休意味着生活水平的降低。

其实,我们真正想要的是财务自由。在开始工作的时候,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换取舒适的生活和最终不需工作,好好享受生活的惬意。但大多数人却在工作中迷失了,为了别人明里暗里灌到他们脑子里的东西工作,不知不觉中成了工作的奴隶。

对于为了钱而工作的人们来讲,工作是为了财务自由。换句话来讲,工作是为了不工作。

对我们来说,最简单的办法是变成I。

关于投资的好消息是风险能被最小化,甚至被消除,而且只要你真正了解游戏的规则,你就能从你的投资中得到高回报。

正是对赔钱的恐惧导致大多数人寻求保障。然而“I”象限并不是像人们想像的那样不安全,“I”象限与其他象限一样,有自己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学习,是能够学会在“I”象限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的。

怎么样才能摆脱工作

财务自由是一个现实的目标。它并不意味着你拥有世界上所有的钱,也不是在论坛上随处可见的“坐在家里就能致富”的小广告,财务自由仅仅是要求你改变自己的观念,让钱为你工作而不是让你为钱工作。而且你能够在6个月到7年的时间内,凭借你现有的财富和个人的心理状态很快实现这一目标。你将获取“被动收入”,所谓被动收入就是无论工作与否都可得到的收入,从而达到财务自由。当你的被动收入超过你的花费时,你将不用工作。

测定自己实现财务自由所需的财富数量

倘若你有40万元的存款,利用这笔钱投资一些股票获得12%的被动收入会怎样?也就是说你的40万能给你每年带来48000元的收入,当你将这笔收入分配到12个月当中,每个月你会有4000元的被动收入,你可以单独依靠这笔收入生活,实现财务自由。你将不再需要工作。

无论是12%还是4%,在我们帮你把每年的投资收益铆定之前,先来算一算:你每个月的支出是多少。

第一步:计算你的支出

如果你现在知道你个人和家庭的花费,这一步就十分简单。如果你手边并没有记录,我们可以首先来粗略估计你所有的支出。然而,非常重要的是,你计算任何项的时间不要超过分钟。限定时间的原因很简单,当开始一项讨厌的工作时,我们重复的能力会下降。你会很容易说服自己:等所有的资料收集齐全后再做。如果你允许自己等待,那

可能就需要一天、一周或者一年来收集那些资料。不要等那么长时间来做这么项重要的事情。

当你完成的时候,进行切实的检查来确保你的数字是有意义的。例如,如果你每个月挣1万元,而在每个月结束的时候花光了所有的钱,那么每月储蓄前的总开支为8500元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在月末的时候花完了钱,你怎么只有8500元的开支7很明显,你遗漏了一些花费,而你需要把它们找出来,如果你的数字提示你,自己每个月已储蓄了2000元,那么你要确保这2000元确实是存起未了。对自己诚实能让财务自由的计划万无一失。

那么,现在我们大概知道了维持你的生活水平需要进行哪些支出。这就是你的支出的基本数额,而对于大多数人(几乎没有被动收入的人)来说,它也是你实现财务自由所需的财富数量。

第二步:测算你的被动收入

为了找出你离财务自由的距离有多远,你需要测定平均每个月能获得多少被动收入。

被动收入,是当钱(或者用钱购买的一项资产)为你工作时带来的现金流。它来自房地产投资、生意、股票、债券,或者其他的金融工具,就像在B和I象限里的人们拿到的收入一样。尽管现金流是由被动收入的来源产生的,但它是由于你有一项资产为自己工作而带来的,而不是你直接花时间去赚钱。不过,这并非意味着完全不用打理监督,并且,在开始的阶段,它需要比传统的工作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最终结果是,资产能带来现金流,而无须你直接用 个小时的劳动获得一个小时的薪酬。

被动收入的一个生动例子是,在你付完所有费用后,从一项出租的房产中每个月所获得的现金数量。如果在扣除所有费用之后,一项房产需要你为它支出,那么,它是一项现金流为负的房产,除非租金上涨而且费用下降使得这项房产能赚钱。

第三步:实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财富数量

现在你有了计算财务自由所需要的两个数字你的被动收入和每个月的总支出。将你的被动收入减去每个月的总支出,若结果是零或者大于零――意味着你每个月的被动收入超过了支出,恭喜你!你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你只需要管理好你的财富与投资项目来保持财务自由。

若是结果小于零,你要做的是将它提高到零或者更高的水平。从这一点出发,你可以双管齐下来实现财务自由:提高每个月的被动收入,同时降低你每个月的开支。

重新部署你的资产使回报最大化

现在让我们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来增加你生活中的资金流入。这套进攻策略可能要从分析你的当前资产开始。

清查存货:

你的资产为你贡献了什么

大多数人有大部分的资产没有进行有效的运用。这就有点像孟尝君食客三千,真正只用了几位鸡鸣狗盗之辈。你需要确定自己所有的资产对你所做的贡献,而不仅仅是关注于贡献最大的那些资产。

首先,你需要了解资产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当你编制张传统的资产负债表时,你拥有的任何具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放在了“资产”那一栏里。这就意味着你的房子仍然是一项资产,尽管你为此欠下了20万,并且每个月要向银行支付1515元的。无论房子被估价为59万还是62万,这项资产并不能为你带来任何收入。相反,它需要你花钱。在财务自由的游戏规则中,只允许你将那些能给你带来被动收入的东西视为资产。而需要你花钱的所谓的资产实际是负债,因为他们会使你实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财富数量增加。

这步的目的是决定你的哪些资产可以被更有效地运用。你当然也想看看自己运用相对成功的资产所赚取的回报如何。例如,假定你在个经常性账户上有20万元,回报率仅仅为活期存款利率0.72%,这个账户被看作资产是因为它每年可以带来1440元的收入,也就是说,它每个月将你实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财富数量减少了120元。然而实际上,你可以将这笔钱运用得更有成效。

让我们从列出你所能带来被动收入的资产以及各自的年回报率开始。

Jeff有超过100万的资产,但是它们仅为他提供实现财务自由所有的三分之一的被动收入。比起一般人来说,重新部署他的资产实际上更加富有挑战性,我们需要找到近11000元的被动收入以使他实现财务自由。

在这个表格中,资产的花费是Jeff投入的现金数量,这并不包括任何增值。Jeff有1250元的租金收入,但是他需要支出875元,于是他每个月的收入为375元。年回报率是简单地将一年的税收收入除以资产价值。任何回报率超过15%的资产都是不错的。最后一栏说明了如果今天将资产出售的话,可以获得多少现金。注意,Jeff有1075000元的资产,但是这些资产每个月仅仅给他带来了5095元的被动收入。这等于是5.7%的年回报率。

减少开支

在填写着张开支表的同时,你可能才意识到每年都要“扔掉”几万元。

在你列出的这些支出类别中,确定一下哪一类可以进行消减,或者在不必改变你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能够将其剔除。注意酒、烟和快餐这些子类别,如果你对这些东西上瘾,你或者会对于自己每个月花在它们上面的钱感到吃惊不已。将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从你的生活中剔出,可以使你活得更健康,并改善你的生活状态。

而一项大额支出会对你实现财务自由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假设你在新加坡旅游时,在一家电器商店花了接近两万购买了一台Sony的准专业相机。一旦你购买了它,它就至少会跌价20%,因为你已经用过了,它成为一台旧照相机。当这个型号的相机停产了,损失至少要达到50%。如果你把这笔钱用于回报为12%的投资,你就能以此每个月获得200更好的回报,在最近的一个月中,超过15支的股票型基金赚到20%,仅仅在一个月中。

现在让我们看看你的传统意义上的资产,它们具有价值但是不能给你收入,我们将这些资产称为非生产性的资产。非生产性的资产十分重要,因为你能够将它们出售,将获得的收入转移到生产性的资产。

Jeff尽管是个百万富翁,但是他并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事实上,他实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财富数量可能要比你所要的大得多。他每个月有5095元的被动收入,但是这大概等于他居住的地方所需要的支出。Jeff实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财富是10905元。但是看看他的能产生被动收入资产的价值,实际上已超过了100万。如果Jeff能够获得18%的回报率而不是5169%,那么他就能实现财务自由。并且,如果你的财务方面的智慧运用得不错,就会有许多方法可以获得10%或者更多的回报。

Jeff在他的经常账户上有120000元,因为位财务规划师告诉他,他应拥有6个月所要用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倘若Jeff把这笔钱用在一些能够带来15%的回报的投资上面,那又会怎样7他可以选择比较容易变卖的资产。

我们注意到Jeff的出租财产有175000的净值。他或许可以将一项回报为7%的150000的房屋贷款取出,将它重新部署,投入到拥有巨额回报的投资上。但是保守起见,我们假设Jeff决定用它进行回报率为15%的投资。如果他这样做的话,他将从自己的150000元上获得8%的净回报,这将每个月给他额外增加1000元的被动收入,并且整个计划将在30天内完成。于是,Jeff用个月使自己的被动收入提高了50%,即2500元,又向财务自由的目标接近了23%。

Jeff的表格中,最后项能进行一些改变的资产是他的特许经营资产。他可以考虑将其出售。如果出售之后他的净利润是700000元,那么他会在资产价值上损失50000元,同时被动收入会减少4200元。但是,如果他将这笔钱投资于一个回报率为10%的相当保守的投资项目上,又会怎样7现在他每年就能额外获得70000元的被动收入,即每个月5833元。他可以每个月增加1633元的被动收入,同时向财务自由目标接

近19,4%。

如果Jeff再多进行点研究,并为他的70万元寻找一项回报为20%的投资,然后他就能在额外的被动收入中再获得14万元。他于是将自己的被动收入从4200元增加到11667元,在这个步骤之后,他仅仅再需要938元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通过将1万元从挣得的收入转移到被动收入(即停止工作),他大概能在税收支出上节省超过938元,并且他可以花大约6个月的时间做到这点。

你需要多高的回报率达到财务自由

事实上,大部分人没有Jeff那么庞杂的被动收入,比如张太太一家,两项被动收入仅仅来自于定期存款和另一处房产的租金。张太太理财非常谨慎,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放在银行存为定期,整个家庭实现财务自由的数额是每月12000元。

为财务自由而储蓄

但如果张太太只能接受比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略高的5%作为稳当可取的投资回报率,那么,张太太需要288万来为她工作,也就是说她还需要再投入133万,才能通过5%实现全家的财务自由。根据张太太一家现在的经济状况,每年积蓄下来10万没有问题,但按照5%的资产增长率,张太太还需要9年才能达到财务自由。

如果你并没有其他的被动收入来源,比如所有处于B象限中的生意,那么我们只好求助于I象限,但如果你并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帮助你,可能在达到财务自由之前,你需要积累财富并寻找机会。

张太太的房子租金相对比较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以保持这个水平,那张太太一家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让被动收入达到8400元(12000-3600),其实只要稍微提高一下80万元的利用效率,也就是达到16.2%,不管市场如何,只要每年可以挑到最好的一支基金,一定可以实现。但如果张太太觉得达到这个收益率不太可能,那么,另外一个办法是增加投入,如果可以将现有的房产卖掉,可以增加现金75万元加入80万元中,只需要9.3%就可以达到目标。

大多数银行和共同基金公司都有这种服务,每个月自动帮你把钱转到一个隔离的账户里。在你花掉工资之前,从你的收入里提出10%存入另一个账户。你甚至会偶然遗忘这笔钱。那么,你可以放心,你的投资资本每个月都在增长。

每个月将你的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是一件永不停止的工作,这将会为你实现财务自由打下基础。

曾先生,35岁,每个月有2万元的收入。他许诺每个月储蓄10%,即2000元。如果曾先生将它投入到每年获得5%到25%的收益的项目上,让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下表中列出了如果每年以复利进行计算,这笔钱在不同的回报率之下随着时间的变化它将如何变化。

你会注意到,当回报为20%时,曾先生在他57岁的时候能够成为千万富翁;若回报为15%,他在63岁将会成为千万富翁。然而,我们在讨论如何取得财富自由,而非成为千万富翁,所以让我们看看表二,它展示了在各种回报之下,每个月的被动收入在累计增长。在这个例子中,曾生需要2万的支出来维持现在的生活。

你会注意到,若回报率为10%,在24年后,他将实现财务自由;若回报率为25%,这个时间则是10年。

为了实现财务自由而储蓄只是冰山一角。人们能一夜之间实践自己的想法,使自己每月的现金流增长5000甚至更多。一旦你熟悉了这些理念,同时开始考虑降低实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财富数量,下面的方法可能会派上用场。事实上,如果在你的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他们储蓄,那么在大学毕业之后的短短几年里,他们就能轻松地实现财务自由。

基本原则一:保护你的资产

如果你想保护自己投资项目中的资产,你必须理解风险的本质以及风险和报酬之间的关系。同样,当市场行情朝不利于你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你也需要有可靠的退出策略。在你进入一个投资项目之前建立安全舱口,在没有决定你的最糟状况的退出点之前,不要进入一个新的投资项目,我们称这个退出点为止损点,因为那是我们准备做的一一当行情不利于你的时候使资金不至于被一网打尽。

大部分杰出的投资者都能保持相当清醒的头脑,无论是一只房地产板块的龙头股还是一支指数基金,在寻找潜在回报之前,他们会考虑冒这样的风险值不值得,如果冒一份的风险不能得到高出一般水平的收益,这项投资没有太大意义。

与这些老手相反,大部分初学者会很快被电子邮箱里充斥的巨额收益迷惑,它们很少提到若行情对你不利,该策略将如何使你避免投资损失。因此你面临的挑战是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从“利润的极限”转变到“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我的资金”。换言之,在长期中保卫赢利。

定义最糟糕的损失

如果行情对你不利,你在一个投资项目上所能损失的资金就是我们所说的风险数量,用R表示。我们称之为最糟糕的损失是因为在这种情形下你会知道投资项目没有按照所定的计划进行。当你开始定义每一个投资项目上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数量时,即R,你将开始着眼于每项投资的报酬与风险的比率。在你生活的其他领域,你已经做了这样的工作。

考虑报酬与风险的比率

将你的损失保持在很小的状态,并且让你的利润跑起来(成为你的初始风险的很多倍)。

当你面临着两个选择,你会做出什么决定呢?例如,你回家的方式有两种.选择一是走高速公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在30分钟之内就可以飞速地到达家中.但是如果发生交通意外,就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到家。选择二是有一条走的人比较少的路,红绿灯很多而且不管交通状况如何几乎都需要45分钟。你大概会权衡离家路途更近的好处与在高速公路上被困于交通意外的风险,以此来选择你的路线。同样的思考程序可以应用在投资上:我们权衡潜在利润与可能发生的损失,来看看两者之间的比率是否有意义。

以这些条件开始分析投资机会是你所做的最重要的思维模式调整。当我们进行安全和成功的投资步骤时,接下来的几个基本原理都是在这个理念之上建立起来的。

基本原则二:将损失保持在很小的状态

一旦你开始根据“风险一报酬”考虑自己所有的投资项目,你将集中关注于交易黄金法则的前半部分:减少你的损失。一个使投资者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的坏习惯是允许自己的投资超过自己的止损点(或者起初没有建立止损点)。坚持你有世界上最好的投资策略,如果你不遵循它的规则,那你也不会成功。坚持按计划减低自己的损失并且让你的利润大增,这是能够获得持续的、长期的利润的唯一道路。

投资很像园艺工作――如果你每天都拔去小野草,你最后能够获得一个全是漂亮植物的让人惊叹的花园。小野草没有时间生长出很大的根,所以你把它们从自己的园子里拔掉并不会太费劲。然而,如果你忽视了这些小野草,让它们成长,它们会变得很难除去。在你处理这些野草上所花费的时间使你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其他结出果实的植物上转

移了出来,并且把时间花在除草上的生产性更低。最糟糕的是,大的野草能毁灭你的花园。同样地,损失的头寸就是你投资总额的野草。如果你总是在这些损失的投资项目还很小的时候就把它们清除掉,那么你就能使自己的投资表现优异并且赢利。

将损失保持在很小的状态能够让你生存在投资游戏中

损失不过是投资交易中的另一项花费。它们是会发生的,所以你要从容应对。就像你的花园中的野草,当损失还很小的时候,它比较容易消除;而当损失像野草长出了大根一样变得很大的时候,要消除它们就变得非常困难。大的野草能够毁灭花园,而大额的损失可以将你的投资资本消灭。因此,不要给它们增长的机会。

适当投资的心理是使损失保持在很小状态的关键

如果你一直消除损失的投资并且让赢利的投资项目增长,你的投资将会获得很好的增长,看来这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这么做呢?让损失增大全在于你的投资心理――这就是人们对自己损失的思考方式导致了麻烦。

让我们看看当人们应该拔掉投资项目上的杂草时,是哪两个主要的问题使人们不这么做――在我们把事物区分为利润和损失、有利或者不利的时候所出现的保持正确的必须性和与直觉相左的问题。

保持正确

在很早的时候,保持正确的必须性就已经在我们脑中要根深蒂固了。这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最明显,我们的教育体制奖励正确的答案,惩罚错误的答案,并且阻碍自由思想的出现。学校告诉孩子们,如果他们有70%的时候不正确,那么他们就是个失败者。某些职业――例如工程、医药、会计和法律――着重强调正确的必须性。这种思维模式或许在有些方面是有用的,但是它可以使一个投资者关注于保持正确而不是如何赢利。

假设你以20万元的首期付款购买一处100万元的用来出租的房产,并且相信这个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正朝底部的方向变动,因为有一个新的医院正计划在附近兴建,你将获得足够的租金收入来使资产的现金流不受影响;但是你投资的真正原因是一旦兴建医院的方案获得批准,房产的资产价值就会升高,而且你可以迅速地把房子以120万元的价格出售。

基本原则三:成为大赢家

降低损失的那部分内容和执行计划的规则有关,它是投资中的更为易懂的部分之一。相反,让你的利润增大则需要更多的创造力和对于自己的投资策略更加全面的理解。

你愿意承担的风险是自己的现金投资的四分之一,即5万元,希望自己能够获得20万元。然而,医院的批准程序遇到政府规划变动,情况似乎是如果它完全得到批准的话得延迟三年。得到这个消息,你的出租房产的价值将跌到95万,但是你决定等待,看看是否会有新的积极的进展发生,而不是将房产出售,接受5万元的损失。你感觉自己出售房产的那一刻,医院的批准程序就会加快,并且这一地区房地产(包括你的房产)的价格将会高涨,你不能在市场底部的时候冒险做出错误的决策。

不幸的是,兴建医院的批准一直拖延,而你的房产价值下跌到了90万。但是你知道,如果你再坚持一段时间,事情就会朝利于你的方向发展。然而,乡村对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兴建医院的竞争性的地址,于是你的房子又下跌了5万元。

现在你距离那个自己决定等待看看情况是否有转机的位置已经很远了。你告诉自己,这只是账面上的损失,如果你现在退出的话,当方案最后被批准的时候你就会非常懊悔。唉,乡村对面的地址获得了批准,而现在你正持有的房产的价值比你购买时的价值下跌了15万。当你最后出售的时候,你的损失是自己设定的5万元的最遭状况损失的3倍。当你服从保持正确的需要而不是遵循自己的投资策略来采取行动的时候,这是个可能发生的痛苦实例。

在长期投资中成为大赢家

以下 些原则通常对于那些寻求长期增值的投资者(价值投资者)或是希望利用主要的市场趋势的投资者而言比较有吸引力。

购买最优秀的基金而不要退出,直到大部分的优秀基金或者是整个市场都下跌。

购买高度有效的股票而不要将它们卖出,除非股价已经触及了25%的追踪止损点。

购买那些处于短期流动价值的2/3的股票(卖出一半以将你的全部资金收回)并且持有股票,直到下一个牛市开始变得价值高估。

购买一个地区中有很好的升值机会而且售价低的房产,这就是购买并持有策略。

运用现金流策略投资于房地产并且只要你有正的现金流就持有它。每年都对你的现金流做出评估。

所有这些策略的关键是将你的损失保持在很小的状态,并且如果你是正确的,那么就持有资产以获得大额利润。当你为获得长期利润进行交易的时候,你需要个策略使自己能够经受住可能发生的偶然的回跌而持有资产。

止损的有效方法

在瀚若星河的止损理论中最简单有效的是追踪止损,因为它可以使你在投资一上涨时就保有自己的仓位并且锁定收益。

当投资对象向有利于你的趋势发展时它也随之变动,但是当行情对你不利的时候它不会发生移动。这就是说你将自己的止损点设置在低于当前价格的25%,并且当股票价格到达新高点的时候,在当前股价以下的25%的价位继续持有。

基本原则四:明白风险和报酬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的基本原则让你能够在投资最初所承担风险数量的基础上理解自己的所有交易,我们称之为波动期望。这是一个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因为它允许你把每一笔交易作为所含初始风险的函数来考虑。除非你理解了期望的应用,你所做的投资不会完全发挥出它的潜力。因此,当你学习这一有用的概念时会找到不少乐趣。

想像一下,当你打扫地下室的时候碰巧发现一盏灯。当你抹去灰尘,一个妖怪出现了。但是妖怪并没有给你愿望,它给你两个选择。在接下来的10年中,每个月的第5天你将旋转一个轮子(当妖怪说话的时候轮子就神秘地出现在你的地下室里),并且根据你旋转的结果,你将得到或者不能得到这个月的一笔既定的金额。妖怪提供了以下的选择:

大多数人被概率大的选择所吸引(选择1),正如他们被概率大的投资策略所吸引。例如,每一个星期我们会在自己的邮箱收到很多要约或者电子邮件要你购买让人难以置信的交易方法。他们都声称已经“解开了秘密”:70%、80%或者90%的时间能获得胜利。这种对高概率的偏见滋生了我们对保持正确的普遍需要,以及我们对利润的喜好,而不管其规模大小。

如果你选了第一个选择,你可能获得安慰,每5个月中平均有4个月自己能够获得一些现金;而对于第二个选择,你大概会能拿到钱的次数太少而觉得泪丧,你平均每20个月中仅仅能有一次获得现金。如果这是你的思考过程,你要记住妖怪承诺给你财富的期限是10年,即转动轮120子次,考虑到这一点,以及这样的事实――关键在于最

可能的结果如何,让我们看看这样一个数字等式。

为了测定每 种选择可以拿到的总钱数,只需要将每一笔财富乘以它发生的概率,然后把所有的值加起来以测定总的期望值。公式就像这样:

每个月平均得到财富=(可能性A的机会百分比×可能性A的财富数量)+(可能性B的机会百分比×可能性B的数量)

20个月的总钱数=每个月的平均钱数×频率(月数)

对于妖怪给我们的选择而言,计算如下:

你每个月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财富,但是平均钱数会更低。在10年结束的时候,选第一个选项,你所得到的钱不到100万的四分之一(准确地说是24万元)。

许多投资者掉进了高概率可选投资项目的陷阱,而不是选择利润更高的项目。作为一位投资者,你需要集中关注于什么在你的投资中最重要――利润――而不是关注那些让你觉得舒服和巧妙的东西,比如有多少次你是正确的。为了将你的思考方式从关注概率(成为赢家的百分比)向关注概率的定义(是否是赢家)转换,让我们来看看更多的例子。

想像一下,你刚刚全部得到了妖怪赠与你的10年横财。当你放好那盏灯,妖怪又出现了,并且告诉你因为你如此高尚,它将再给你一组选择作为离开的礼物。在下一个10年中,每个月你将把钱存入银行账户或者从账户中取出。这是一个很难的选择,但是如果不忽视数学它就不难!你的选择如下:

在10个月中有9个月获得巨额财富是很吸引人的,但是你必须每10个月承受一次巨大的打击。同时你要记住,这并不是一次性的交易,它会自我重复120次。所以我们感兴趣的是你选择的全部概率。让我们来看看这组选择的计算。

上面的数学计算再一次支持频率小的支付,你的耐心能够使你从妖怪手中得到额外60万元的奖励。

希望你已经从妖怪世界中回来了,具备了简单数学计算的良好基础,它是理解评估投资表现的一个重要工具所要求的。这个工具叫做期望,并且它能够在评估所有的投资项目中被使用,不管是短期的商品交易、股票投资、房地产,或者是你为了获得利润而有一定数量的资金风险的其他商业投资。期望的计算使用的是和我们用来评估妖怪所给的选择相同的数学方法。

基本原则五:理解投资频率如何影响你

当你知道了投资策略的期望,为了和其他策略进行比较,你还需要的其他信息就只有投资的频率了。每周或每年你有多少次机会必须使用策略呢?有些房地产投资策略一年只有两次或者三次机会。如果房地产策略的期望是25(你每承担1元的风险能够赚到25元),并且你每年有两次机会;对于每一笔交易,你的风险是1000元。那么,你平均每年的收益率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计算出来:

期望×每年的机会×每一次机会的风险=年利润

25×2×¥1000=¥50000

现在我们将对高频率的股票交易方法做相同的计算。一天交易10次的方法,它的期望可能比较低,例如0.04。这种方法每个月交易200次,将它与上述房地产的例子相比较,我们能把每月的比率按年计算,把它乘以12,即年2400次交易。如果你每次的风险是1000元,那么计算一年的利润是96000元。

这样的比较突出了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策略所提供给你的机会数量的重要性,尽管房地产策略的期望很高,但是它的低频率使它的利润要比期望低、频率高的股票交易方法更低。大多数高频率的策略要求你投入明显更多的个人时间,所以当你比较投资策略的时候必须考虑这点。同样地,高频率的策略通常会带来更高的交易成本,所以要确保你的计算也包括了这些额外的成本。

期望是一个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它告诉你自己承担的每一部分风险,平均将获得怎样的报酬。当与一项策略提供机会的频率结合的时候,期望就会告诉我们策略的利润率。让我们作为投资者来关注策略的重要方面――利润率和报酬与风险的比率。

每个人都能实现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对于每天朝九晚五、在职场上疲于应付的人来说是多么奢望的一件事,你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来做你爱做的事情。一周里你能有至少30个小时的时间花在你的爱好上面。事实上,你将有一个新的兴趣――寻找交易和研究投资机会。

财务自由不是有钱人的专利,不是必须以高收入为前提,所以你不需要拥有了一大笔财产或者锤炼成“白骨精”才可以考虑它。而实现财务自由的难点恰恰在于你要养成一种习惯,正如有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才能保证身体健康一样,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理财习惯才能实现财务上的健康。良好的理财习惯包括哪些?

在上面的部分我们已经点出了很多:比如定期整理自己的收入和开支,明晰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控制不必要的消费支出并将结余转化为可带来被动收入的资产;寻找适合的投资产品;在投资过程中设立止损点,执行严格的风险控制策略;理清风险和报酬的关系,适时转化投资组合等等。

篇9

关键词:一人公司;犯罪主体;法人人格否认

对于一人公司的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构成犯罪的应如何处理,是追究公司还是股东的刑事责任?从现有的刑事法律规范来看,虽然刑法典第30条对单位犯罪主体作一般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单位犯罪解释》也只规定了个人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其犯罪所得的归属将直接影响到对犯罪性质的认定,但如果认为犯罪所得归单位所有时即是单位犯罪,犯罪所得由个人私分时则是自然人犯罪,就一人公司而言,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高度重合,股东是公司全部资产的唯一所有者。此时,我们应如何判断犯罪所得的归属?在无法判断犯罪所得的归属时应如何处理?[1]因此,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对于正确区分一人公司等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就显得尤为重要,既可避免过重处罚,又不会放纵犯罪,这切合了单位犯罪的基本原理,也维护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

一、一人公司犯罪主体的认定问题

(一)一人公司犯罪主体认定的观点评析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而针对一人公司股东与公司人格极易混同的特点,第64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然而,对一人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者如何具体追究刑事责任,存在三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按单位犯罪处理。因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但其作为公司的一种形式,具备《公司法》规定的公司设立要件,故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英美法系国家亦将一人经拟制享有法人资格的独任法人作为法人犯罪的主体。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按自然人犯罪处理。因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名义上是公司,但因其公司利益归属具有唯一性,不符合单位犯罪构成要件之一“犯罪意志的整体性”要求。第三种观点认为,一个自然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犯罪,应认定为自然人犯罪;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犯罪,应认定为单位犯

罪。[2]

对第一种观点认为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犯罪应属于单位犯罪的说法本文不赞同。固然,刑法确立单位犯罪,是以承认单位具备团体性、独立人格为前提的,也正是由于单位具有独立人格,刑法对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处罚出现了差异:(1)单位犯罪入罪的起点高于自然人犯罪。(2)在自然人和单位都可成为犯罪主体的罪名中,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定刑往往要轻于自然人犯罪的法定刑。……[3]这种差异已不仅仅是刑轻与刑重的量的差异,更是罪与非罪的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作为单位的组成人员,更容易利用或滥用单位的人格从事违法犯罪。因此,在刑法调整范围内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直接追究其幕后操纵者显得尤其重要。

对第二种观点认为因一人公司利益归属具有唯一性,不符合单位犯罪构成要件之一“犯罪意志的整体性”要求就应当认定为个人犯罪的说法,本文认为有失偏颇,毕竟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它可以由一个自然人股东或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如果操纵者是自然人,则承担自然人的刑事责任,但如果操纵者是法人股东单位,那么如何追究个人刑事责任?因此,本人部分同意第三种观点,如果是一个自然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犯罪,应认定为自然人犯罪;如果是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犯罪,应认定股东单位为单位犯罪。对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者可以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并以刑法理论上的间接正犯法理追究操纵者。当然,如果一人公司并没有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犯罪,应该按照单位犯罪认定。

(二)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的识别要件

1、是否具备组织性。要明确尽管一人公司只有一个股东,但它终究是公司,具有法人地位,是一个适格的单位, 具有相应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就应具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符合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毕竟其营业的内容具有确定性、稳定性、行业性的特点,这与其他形态的公司是相同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单位犯罪是一种法定犯,它是有范围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犯罪都可以由单位构成,只有在分则中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构成犯罪主体的,才可以认为是单位犯罪,否则就不是单位犯罪。

2、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否具有独立性,不能仅看有无自己的名称、机构与场所,更重要的是有无独立的财产与经费,有无独立的行为能力,能否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责任。因此,从追究一人公司是否承担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目的和效果来看,是否有犯罪意志整体性和独立的核算单位乃是衡量是否为相对独立单位的最重要标准。[4]否则,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股东意志与公司意志高度重合,形成公司法人人格形骸化,就应否认公司独立人格的存在,而直接追究唯一股东的刑事责任。

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单位犯罪中的适用

虽然《单位犯罪解释》第2条、第3条规定了三种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情形,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该制度理解的不一致,公司的非法性难以发现,因而对于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实践部门和大多数学者对此也持慎重态度。

(一)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单位的场合

单位只有运用于合法目的,才能被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如将滥用于不当用途或非法目的,仅仅是为了利用单位的独立人格实施犯罪,那么,就应否认单位独立人格的存在,而直接追究单位背后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比较而言,对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的刑罚较自然人犯罪判处的刑罚要轻。因此,有些犯罪分子为规避法律的严厉制裁,在实施犯罪以前,采用欺骗等手段设立公司、企业,而后以该公司、企业的名义实施犯罪活动;或者在公司、企业设立后,进行一部分正当的经营活动,更主要的是进行犯罪活动,企图以正当的经营活动掩护其犯罪行为。为打击这类规避法律制裁的犯罪活动,《单位犯罪解释》第2条作出了否认其单位犯罪的正确规定,这是因为,在这一场合,单位背离了其存在的宗旨,事实上已沦为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工具,无论从犯罪的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界定,均应追究行为人而不是单位的刑事责任。但是,也有人提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是指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时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是为了进行违法犯罪而设立该单位,还是只要其中一个成员是为了进行违法犯罪而设立该单位? 如果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是为进行违法犯罪而设立该单位,那么只要其中之一不承认,那么就不能以此《单位犯罪解释》的条文处理;而如果认为只要其中一个成员是为了进行违法犯罪就足矣,那么对于其他不具有这种心理的成员而言是否公平?[5]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司法实践中迫切解决。

(二)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场合

不少犯罪分子在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后,为遮人耳目,往往会从事一定的合法经营活动,《单位犯罪解释》第2条试图以单位成立后实施的正当经营行为与犯罪行为的比例作为单位犯罪的划分标准, 那么犯罪活动必须在单位所有的活动中占50%,甚至更多呢?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把握。也有的单位在设立后起初并无犯罪目的,从事的是合法经营,后由于经营不当或其他原因,为摆脱经营困境违法犯罪,此时应如何界定单位合法活动与犯罪活动之间的关系。对此,我们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形认定涉案单位是否“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对于“主要活动”把握,不应仅仅局限于数量、次数等简单的量化标准,还要结合考虑犯罪活动的影响、后果等因素。[6]同时具体细化“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对于公司成立以后,既进行合法经营也从事犯罪活动,难以判断公司是否主要从事犯罪活动的,应从公司实施犯罪的次数、频度、持续时间、公司进行合法经营的状况等情况综合考虑判定;对于单位设立后,有过一些正常的经营活动,但从一个相对确定的时间开始,虽其中还存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但已演变成“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其中少量的正常经营活动并不影响认定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单位的利润主要来自于犯罪活动,没有或者很少来自于合法经营活动的;公司成立后进行过合法经营,但在一个相对确定的时期内停止了该种经营而主要从事犯罪活动,并且次数多的,应当认定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以个人犯罪论处。

(三)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场合

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是指单位成员未经决策机关授权和许可,擅自利用单位的名义进行犯罪,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对是否盗用单位名义的认定,很大程度上看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动机是为单位谋利还是为个人谋利,刑法学界也普遍认为:“单位犯罪区别于个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为单位利益而实施的犯罪行为。正因为这种犯罪是为单位牟取非法利益的,因此以单位名义进行的、由单位内部人员实施的犯罪行为,才能视为依法是单位的犯罪行为。”[7]反观张某、沈某贷款诈骗案,被告人张某以自己或他人的名义先后注册成立了房产公司等四家公司。从公司的决策上看,四家公司不具有独立的单位意志,其完全受“幕后老板”张某一人的控制。从公司的经营上看,张某对上述公司的实收资本均未真实投入。从四家公司的利益归属上看,公司没有独立的财务和经济体系,公司所有合法及非法“经营”收入均为张某所控制和取得。显然,上述四家公司系虚假出资注册成立,实际由张某个人控制,公司成立后主要从事股票交易及骗取贷款的犯罪活动,以该单位名义实施的骗贷行为不具有单位意志整体性、非法利益归属团体性的单位犯罪特征,系单位成员张某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且犯罪所得归自己所有的,就应否认单位的独立人格,直接追究其的刑事责任。

注释:

[1]高铭暄、王剑波:《单位犯罪主体人格否认制度的建构———从单位犯罪相关司法解释谈起》,载《江汉论坛》2008年第1期,第124页。

[2]“新公司法实施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犯罪性质有待明确”,来源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网站: http: // /lify/ezxw_view. aspx? id=4403,于 2009年5月5日访问。

[3]林荫茂:《单位犯罪理论与实践的冲突》,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2期。

[4]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208页。

[5]同上9注释。

[6]孙军工:《〈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理解和适用》,载《刑事审判参考》(总第3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3-87页。

篇10

我们为什么关注技术?

演讲嘉宾:刘旗辉,商界传媒集团董事长

最佳商业模式峰会今年已经是第九届了,在过去的几届当中,我们对很多话题,像回归实业、善的商业价值等,都做了一些探讨。我们今年的年度主题是“拥抱未来――新技术・新生态・新模式”,我想就这个主题谈一些简单的看法。

《商界评论》作为一本推动中国企业商业模式进化的杂志,首次将技术放在最高的位置,我们深知:新技术的商业化运用将改变旧有的商业生态,构建新的商业模式。

这个世界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生着变化。

过去十年,以IT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手机智能化、交易电子化、储存云端化。以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把我们带入一个高度数字化、高度互联的时代。

而过去一年,又发生了什么?

曾经叱咤手机业多年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分别被 Google 和微软收购;具有硅谷基因的 Tesla 电动车迅速崛起,开始抢夺传统汽车公司的地盘;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入金融业,阿里巴巴的余额宝、百度的百发理财搅动金融业。

这一澎湃汹涌的技术浪潮不仅变革了技术行业本身,同时正在引发其他产业价值链的重构,整个商业乃至社会的逻辑和规则正在被重新改写。对大多数传统企业来说,他们才刚刚学会互联网式思考,又要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新课程。移动互联网让互联网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每个人、每个设备都可以以一个单独个体的形态,随时随地接入网络,一切都被连起来了,离线的世界变成了在线的世界。

新技术催化新生态,新生态酝酿新模式。未来的商业生态是怎样的局面?现在尚难定论,但可以根据现有技术手段去描绘未来商业生态的特征。

无论是线上线下融合、泛渠道零售、电子商务、O2O,还是大数据等新技术,无非是让厂家与消费者的中间环节被缩减,销售模式正趋向直销,产品不需要反复辗转才能送达消费者手中。在新兴技术的基础上,企业大规模的按需定制开始变得可能。

在过去,企业与消费者只有类似调研问卷、座谈会这样的交流方式。现在借助各种网络UGC平台和大数据手段,消费者的个人形象正越来越清晰,而不再是以偏概全的抽样数据。这要求企业也必须变得个性鲜活起来。

新趋势带来的不是挑战和危险,而是机遇和创造。正如本次峰会所讨论的话题“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产业”、“金融服务创新与未来”等,尽管电子商务冲击了传统零售,也让整个零售市场飞速增长;尽管互联网正在颠覆传统金融业,然而也促进金融业开始改造。

当然,企业在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原有模式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商业生态的构建。

什么是商业生态?商业生态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商业共荣圈。理论上讲一个区域的商业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发展的过程中最终的目的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商业、业态与业态、业态与其他人文商业环境等之间的和谐,最终达到生态的平衡。我们今天说的新生态,主要立足在“新”上面,新在哪里?我想它一定是遵循某种商业规律,尊重人性化的需求,尊重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否则企业自身所处的生态也一定会陷入无穷尽的减法之中。

回到初心,拥抱未来。一个全新时代正在发端,起点就在现在。

【趋势预判】

2014经济大势

演讲嘉宾:何 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谈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必定与经济大环境相关,经济大环境诸如货币政策、行业走势等都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今天与大家交流,我主要想讲三点。

三中全会中的利好消息

第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它的意义堪比,因为在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讲到民营体制改革的时候,里面讲到公有制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句话对民营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在讲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时候,国家有另一种新的思路,就是我们现在要建立国有资产的运营公司。这个像什么呢?像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一样,原来我们的国有企业实际上并不是国家的,是部门企业、行业企业、独立王国,现在,政府不会再去搞像中石化、中国电信这样的企业了。那做什么呢?类似于一个投资基金,如果你做得好,政府就增加对你的投资,如果你做得不好,就减少对你的投资。政府可能投资一些钱,像母基金一样,也可能邀请其他的资金参与,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所谓混合经济所有制。

这是个好消息,包括垄断的行业,也都要改革,民营经济允许进入到特许经营的领域。政府的职能要全面调整,以后要鼓励采购社会服务,企业家们现在不是担心出口不行了吗,在国内销售也很麻烦吗?如果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清单上列出来的这些改革,那以后政府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买家,如果你能够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能够帮忙完成它所关心的很多事情,提供公共服务,解决生态、环保的问题,它会把订单给你。

另外像财税体制改革,会改变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划分,所以再过10年、15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行为也会跟现在有很大不一样。包括里面谈到的城乡一体化,尤其是农民土地权,包括承包地的使用权、承包经营权、抵押权、担保权,农民宅基地的权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要把更多财产权赋予农民,这会给中国的农业、城市化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按照这个改革发展下去,中国会突然出现一批新兴的消费群体。

2014年经济走势稳中略缓

第二点,想告诉大家,2014年不要心慌,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上已经把2014年宏观经济的调子定了,个人估计,2014年的经济增长大概还在7.5%左右。我们可以看到,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只有投资可能略有调整,国家现在要对产能过剩进一步调节,产能过剩可能会影响投资下降。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要提供一些公共服务,要进行城市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以在另外一些方面的投资会增加。尽管中国现在的财政政策还叫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积极的内容有所不同,更多会从地方政府搞基础设施、搞房地产,变成中央政府为民生埋单。

另外从消费来看,我们的消费一直没有下降,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出口如果不出意外,估计比2013年的形势会略有好转。

从货币政策来看,还是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现在绝对不会说再往里面放水,刺激经济,因为现在政府最关心的是要预防出现区域性或者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我们讲的影子银行和地方债的问题,尽管现在还没到爆发的时候,但是现在中央已经对这个问题格外关注,说明中央是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定时炸弹在没有爆炸之前拆了。

“中国创新”的人力优势

第三句话,想跟大家讲的就是,对创新大家千万不要礼让,一定要奋勇当先。在我们可见的未来,一定会出现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而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以我个人保守的理解,至少会有一半出现在中国。中国虽然不一定会出现像谷歌、苹果这样的企业,但是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我们有自己的优势。

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做劳动力密集型的创新。现在的创新是什么呢?是把一个大的木头拆分了交给不同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去做,一个华为的工程师可能比不过一个谷歌的工程师,但是群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一个潜在的优势就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技术创新,没有人敢跟我们抗衡。

第二个很可能出现在中国的技术创新,我把它叫做市场引入式的创新,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只有中国的市场有这么大的容量和梯次,在中西部地区相对来说收入比较低,但是人口非常多,消费总量会非常大,所以不同的技术都可以找到适宜的市场。

以高铁为例。高铁的技术原来是德国的,是日本的,为什么中国能够把它发展得这么好呢?因为只有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我们讲到新经济、新生态,有很多技术到最后不得不来到中国。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得很好,因为中国的网民最多,包括很多新能源的技术,循环经济的技术,治理雾霾的技术,以后一定是中国领先的,因为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有这么庞大的市场。

我们现在创新的主题是什么?其实就是混搭,就是把已经存在的东西用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最典型的手机不就是混搭吗?往手机上装一个摄像头就变成照相机了,生产数码相机的企业哪里想到最后把他们灭了的是手机。混搭我们早就会了,后来被国外的管理学家们一忽悠,我们就忘了。创新就是不拘一格,中国人的基因里面就是不守规矩,不守规矩就是对的,突破原有定式,这样的新模式才可能会生存下来。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这是一个向前看的时代,大家千万要把眼光放得长远,我们现在应该关心的问题不是2014年的工作问题,2014年能不能赚钱不重要,会发生什么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和中国政治在未来10年、20年会出现巨大的变化。

【热点解读】

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与颠覆

演讲嘉宾:谢 平,中司副总经理

战鼓雷动,狼烟四起

现在正规的银行都在与互联网金融融合,这里比较有意思,商业银行都想搭建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民生银行搞得比较大,想搞民生电商的平台;保险业就不用说了,现在三马保险正式成立,保监会也给执照了;交通银行的董事长说“我以后实体的网点就不批了,就准备往互联网金融转”;证券业的证券非现场开户,作为法定程序已经被允许了,原来是面对面签字的;国泰君安拿到了央行开户的支付;最近有一堆基金公司在淘宝网上卖基金。

现在IT企业都在做互联网金融,最典型的是阿里巴巴的阿里金融、阿里小贷。京东正式推出了京东互联网金融,百度也搞,新浪、腾讯、国美、苏宁都推出了自己的平台,自己的网络,在自己的社区直接推金融产品,目前来讲是可以的。

三大移动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人民银行都给了他们第三方支付的牌照,这个是很可怕的。将来中国移动手机完全支付,很多人身边就没有银行卡了,一张手机卡就可以完全替代了。

现在金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银行模式,一种是资本市场模式。资本市场模式就是直接融资,通过上交所进行股票交易;而银行模式,就是典型的工商银行存款贷款支付。在我看来,互联网金融既不走银行模式,也不走资本市场上交所模式,它有可能是所有的存款人和借款人,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交易的模式。理论界我属于颠覆论的,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可以跟银行金融、资本市场融资并列的第三种金融模式。我相信人类未来通过互联网走直接金融的模式,不需要资本市场,也不需要银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传统金融模式的互联网形态,典型的就是手机网络银行、网络证券公司、网络保险公司,这没有什么意思。第二种商业模式,现在看到的是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在中国的典型就是支付宝。我们现在的支付模式是银行的模式,每个人都在商业银行开户,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户,解决银行之间的跨行清算,而支付宝颠覆了这个模式。有一些公司给员工发工资直接打到支付宝,员工用支付宝支付,然后转账到别人的支付宝,这样就在银行体系之外构成了支付体系。微信5.0支付也是这个模式。

第三方支付未来的发展,有可能在银行支付系统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支付系统。银行卡没有了,大家都是手机支付,POS机没有了,都被二维码替代,我估计用不了几年就实现了。

互联网金融的几种模式

互联网金融会对未来的金融业产生很大的颠覆。

有一点非常可怕,那就是互联网货币。大家都知道比特币。不管人类现在怎样支付,怎么买卖商品,我们所有的交易,都必须用中央银行的货币,这样才形成一个定价,形成一个价格组成。但是网上交易数据商品,数据商品的消费函数和购买,人类发明了点对点的,不是一个集中发行体制的货币,典型的就是比特币,这是颠覆性的。

人类的货币体系,除了央行集中发行的信用货币,像美元、人民币之外,又出现双边的,没有集中发行的,私人货币的互联网货币,而且大家都认可,认为这个货币可以作为交易媒介,可以作为商品定价的基础。除了比特币之外还有别的货币用起来,完全非央行控制,这种趋势已经出现了。

还有一个颠覆性的,就是大数据的资信和网络贷款,看企业的行为数据就可以算出企业的可能违约概率,在这个基础上给它放款,P2P就是典型。这样就颠覆了我们放款的基本原理,不是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可能产生的还款能力,而是基于其行为数据判断这个企业的还款能力。所有淘宝网上的商户,阿里小贷根据它过去的数据,电脑自动生成商户的资信,给它透支额度,所有的商户可以根据透支额度随时贷款,按天计息。大数据的保险也是这样的,将来保险差别的定价,完全可以根据你行为的数据。

比如说,现在的车险是根据你去年的事故概率决定你今年的费率,事故多费率高,过去事故少,费率低,大家觉得这种定价很先进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根据这个人所有大数据的基础,爱不爱喝酒,是不是需要送小孩上幼儿园,你的公司是干什么的,你是不是经常加班,是不是经常睡不着觉,是不是有高血压,这些数据汇集在一起,给出这个人有可能出事故的概率,然后给出保险的费率。这种模式完全颠覆了既有保险费率的模式,现在已经开始了。

P2P网络贷款,也是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在网上,你说我需要十万块钱的融资。这个人说我可以给你钱,10万元利率10%,那个人说给你5万元,利率8%,这样网络就把贷款和需求解决了。为什么能解决?假设借贷人知道这个人的违约概率,信用体系就慢慢建立了。

P2P网络贷款解决债权,众筹融资就是解决股权问题。你有好的项目,好的电影剧本,在网上融资,谁愿意入股,告诉他你的钱是有风险的,将来赚来钱可以分,赚不来钱就拉倒。最典型的就是小额风险投资通过众筹模式解决了,美国已经规定这种模式是合法的。

大数据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这个应用非常广泛。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人类的搜索引擎,云计算使人类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在证券投资当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现在它对股价的预期非常有用。

互联网金融这些模式,跟现在我们传统的银行模式、IPO模式和上交所资本市场的模式不一样。用互联网技术颠覆金融业的做法是可能的。金融业是典型的纯数据化的,因为没有物流支持,没有任何实体。你理解一下金融的概念,金融就是数据,所有金融产品就是数据的不同组合,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互联网金融的涵盖,就是用互联网的技术和互联网的精神,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金融业态过渡到一般金融体系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将来互联网金融能发展成什么形式,不取决于金融的发展,而是取决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互联网技术能发展成什么形式?我们不知道。

互联网金融的七大颠覆

第一,我们理解互联网金融的时候一定要理解互联网精神。理解互联网金融的关键,支付清算,超级支付系统和个体移动支付系统的统一。互联网金融将对原有支付系统进行颠覆。从微观来看没有信用卡,手机取代一切货币;从抽象来看,如果这个国家,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可以直接在央行通过网银开户,就没有必要在商业银行开户了。央行的支付系统能允许13亿人,两亿企业直接开户,因为这只是电脑技术问题,操作起来很容易的。但我们一定要理解人类的支付系统是可以变化的。

第二,所有的金融产品和支付挂钩,这个怎么理解呢?余额宝很好理解。货币,金融产品和现金,当你支付的时候是货币,不支付的时候就是金融产品。每一秒钟,这个东西在余额宝上,都可以有利息,都可以分得红利。人类可以把支付与金融产品,与投资完全联系起来,这是理解的关键。现在余额宝做到了这点,所以利息每年是6%,等于是现钞的利息6%。

第三,大数据信息下的处理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人类以后对风险评估,风险定价,完全是大数据基础。你假设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所有金融数据、所有信息的话,知道他喝酒,知道他的基因组,知道他的细胞,知道他过去干过什么坏事,干过什么好事,你就可以给出动态违约概率。这个作为一个模型是可以做出来的。

第四,假设整个金融市场互联网化,这样的话教育成本极低,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市场效率就非常高了。现在我们大量金融市场的教育就是信息不对称,大量信息不对称引起教育成本非常高。金融系统每年付的工资1.4万亿元,盈利1.2万亿元,每年税收1万多亿元。如果3.6万亿元的交易成本没有了,你想金融市场的效率有多高?假设互联网支持了金融市场,完全互联网化的话,完全是供求方和需求方直接交易,交易成本会减少很多。

第五,互联网期限匹配、数量匹配自动解决。通过IT技术自动寻找,搜索引擎的极端发达,就可以解决资金的期限匹配和数量匹配。

第六,互联网金融可以使实体经济和金融产品相结合,交易可能性区间无限扩大。互联网金融有可能模糊了金融与非金融的界限。现在有很多IT就做金融产品,银监会没办法管,不知道做的是不是金融。互联网金融可以把金融、非金融和实体经济继续模糊。这样人类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或者交易可能性边界就会无限扩大,本来交易有时空界限,互联网打通以后,交易可能性边界扩大了,效率就提高了。

最后一点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产品的简单化,风险对冲简单化,风险对冲需求减少。互联网金融,很多金融产品变成app,挂在网上,自动下载、对冲。目前金融学界和经济学界分析互联网的理论,基本上是够用的。金融的核心没有变。比如说期限匹配,不确定下的资源配置、时空配置,这些是不会变的。这里面有几个要点,就是我们讲的支付问题资金股权细化、激励机制,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特别是我们股权、债权、保险、信托这些产品的契约形式都可以不变,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监管理论也可以不变。现在互联网金融该不该监管还在争议当中,但是前提不会变,只不过是将来的方法怎么寻找的问题。

互联网精神冲击金融精神

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金融业产生多大影响,这取决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界的人以为这个没什么,不害怕,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互联网技术会发展到什么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移动设备、大数据、搜索网络、云计算,这是目前看见的。将来还有多少互联网技术是看不到的,这些技术的突破,有可能影响人们对金融的理解。

传统金融界人士认为,互联网只是我的工具,有可能金融是互联网的工具。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变金融交易的组织形式,提高金融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的效率。资金供求直接交易透明。这些都是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有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因为互联网精神跟金融精神是不一样的。互联网精神就是开放、共享、去中心化、平等、选择、普惠、民主。金融业就是精英,神秘化,制造信息不对称,然后赚钱。典型的模式就是这样的,沃顿商学院毕业,在华尔街做投行,做PE等,这些都是基于信息的不对称及金融业的专业知识。而互联网金融把这些都打通了,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会淡化,就像如今在苹果商店下载软件一样,你不一定懂软件技术,将来很多人不一定懂金融,但是照样可以用非常复杂的金融工具,因为电脑自动做成了,网上自由下载。所以说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民主,未来的作用非常大。很多人把自己的钱从银行转出来投到余额宝,他们说简单,每天有利息,这样的话,工行、建行就会着急的。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宏观背景是这样的,首先是互联网对许多不需要物流的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第二,整个社会走向数字化,为互联网金融奠定了基础,因为社会信息数据化了;第三,实体经济积累大量的数据和风险工具;第四,正规金融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为小微企业、三农及民间融资的办法。因为受到规模限制等的影响,所以这块市场就空出来了,利率管制,IPO管制,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业务的管制。这些东西慢慢就把这些金融产品推向了互联网金融,而且互联网金融一下推出来以后,监管当局也不知道怎么管了,也没有办法监管了,所以就发展起来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得特别快,也有这个宏观背景的原因。

谁来进行金融监管

谈到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现在没有任何规定,没有任何文件,但是已经有一些动态了。

首先是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中央银行是发牌照的,不允许随便做,现在发了200多张牌照,真正的是97个,发卡的是100多个。

其次是以网络形式存在,不依托物理网点的小贷公司,中央银行有规定,这种公司目前不管,物理网点不允许,你在网上怎么做属于互联网金融,但不允许线下做。互联网货币有严格的规定,中国不接受比特币。网络贷款,不允许有线下。P2P网络贷款是平台模式,不承担贷款风险,P2P的平台不需要监管,主要是消费者保护。

P2P有红线不能非法集资存款。美国对P2P监管了。借贷人每个月偿还多少,就向持有票据的人转换多少。美国证监会对P2P的监管主要是信息披露,不管P2P本身的运营情况,在发行说明书不断更新的每一笔票据信息,将来万一出现什么事都可以监管。我这个平台要提供充分的数据保留。万一出现诈骗,打官司我可以提供充分的数据。从这个角度来保护P2P平台的消费者利益。

美国有个做得最好的P2P贷款平台,最近准备上市,20亿美元。如果中国将来做出这种模式的话,就比较有意思了。小额贷款,P2P解决了。大额的融资,现在企业发债股票解决了,银行在这个中间就比较微妙了。中国有非常发达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大的企业都可以在平台发企业债券。小企业可以发集合债券,因为那个利率比贷款利率低得多。我们国家现在P2P的特殊性是什么?个人征信不发达,需要大量的线下推广和尽职调查。老百姓实现刚性兑付,没有担保很难吸引投资者。P2P平台要承担信用风险。

央行规定了,直接信贷可以,但是不允许资金池。什么是资金池?就是把钱放在资金池,然后贷给他们,这样是不允许的。现在最后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对货币的影响。一旦人类真的出现了完全独立于法定货币之外的,而且大家在网上都愿意接受的货币,那货币政策怎么办,货币统计怎么办,货币价格怎么办?每个人每个家庭消费函数中网络商品占的比重一定大的时候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