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

篇1

【关键词】水稻 病虫害防治 提高

水稻作为一种人们非常喜爱的主食,经常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深受爱戴。水稻产量的多少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市场价格和供给,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由于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产生,使得生态气候逐渐温暖,越来越适宜害虫的生存。不同的种植方式、方法和对病虫害预防、控制手段的不当也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坚持农药减量与保产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生产与生态统筹,节本与增效兼顾。

一、影响水稻产量的病虫害发生因素

工业生产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引发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适宜的温度是很多生物生长繁育的条件。危害水稻等农作物的害虫也在其中,在温暖的大环境里,它们的繁殖速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适宜的温度也促生了很多细菌病菌的生长,于是它们共同影响着水稻的产量。

二、病虫害的种类

病害有好多种,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纹枯病、稻曲病、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绵腐病等。虫害类型又以稻飞虱、稻三化螟、稻卷叶螟等尤为显著。

三、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现状

(一)轻病害重虫害

相比较虫害发病的明显特征,水稻病害的防治往往会被忽略,例如由灰飞虱隐藏在苗株根部所引起的条纹叶枯病。如果在前期被发现积极防治就不会出现由局部扩散到全部的条纹叶枯病。

(二)重后期轻前期

许多水稻病害的防治如果在前期被发现防治,就不会导致后期虫子生长虫龄不齐、虫子品种多样,造成不好根除的局面。许多农民认为前期有分蘖,可以不用防虫,但是事实却是截然相反。

(三)轻综合防治,重视药剂

由于缺乏综合全面的考虑,很多种植户没有想到在育苗时就可以选择抗病的品种,种植时采用宽株窄距的方式来防治后期出现的稻纹枯病,农户们大都只是在水稻生病时用农药围追堵截杀死的病虫害。其实完全可以从育苗、种植方式还有延缓种植期等方面来防治。

(四)重防治日期,轻药种选择

农户们一般都是在植保部门下达的防虫时间内进行防治,然而对于防治药品的选择却疏忽大意。由于农药品种的多样性,杀虫治病效果存在差异,农户相对缺乏专业知识,农户自主选择的产品不一定具有同等的效力,这样一来防治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三、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普遍有以下几种

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还是遵循防为主,治为辅助的方式,从育种到施肥、浇水等合理选择安排。出现问题时用物理配合生物、化学等方法共同的防治。

(一)苗株品种的选择

在水稻育种的初期需要选择适应性强一些、抗病性也强而且高产的品种来种植,例如一些深两优5814、广八优165等抗稻褐飞虱病的品种,抗水稻瘟病的汕优94-4,穗丰占681对于预防白叶枯病也有很好的效果。播种前将所有种子在农药或者温水里泡一泡,能预防某些病菌对水稻的传染。

(二)水稻科学施肥

稻田里的施肥需要注意有机肥、无机肥合理配比,并且与氮磷钾合理搭配,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满足水稻对于养分的需求。还要注意某些含氮量高的肥效,对于某些病虫害发生率会有增加,只有合理搭配施肥才能让水稻生长态势良好。

(三)水分合理灌溉

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调节田间的气候。例如水稻各个时期所需的水分不同,可以用薄露灌溉或者干湿交替灌溉方法。

(四)绿色防控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用自然天敌的控害技术:利用寄生蜂还有寄生蝇来干扰害虫种群,对其进行抑制。还可以用信息干扰素,干扰害虫,降低繁殖率。生物防治没有环境污染,选择性较高,对于病虫害防治有长久作用效果。一般30天内,不打农药,培育天敌的繁殖,过了30天,可以适度喷洒。还可以采取稻鸭共存的饲养方式,在水稻分蘖非常旺盛的时候,每667亩可以放养15天大的小鸭子15只,通过鸭子在田间的飞行采食来抑制稻飞虱,而且还可以给稻田除草。

(五)绿色防控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是区别于化学防治方法,利用一些光谱来消灭趋光性的昆虫,通过改变温度、通过一些电流产品,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来进行灭虫。在种子播种前,用热力学的办法把里面的病菌清除。

(六)科学用药化学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就是通过农药等化学类药剂对于病虫害进行剿杀。优点是作用快,效果好,但是使用不合理很容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所以需掌握药量。缺点是不可以阻断病虫的繁殖。

1.对于水稻病虫害农药的喷洒无疑是最快速的方法,然而方法不当很容易引起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加,所以要想农药既能够发挥作用,又不至于产生副作用,就必须合理配伍。首先施药时间要和植保部建议的时间相同,最好能做到专业化统防统治;其次要遵循能一起杀绝不单独杀的原则,这样药物可以达到最大化利用率。施药时还需要弄清楚症状,好对症下药,所谓对症下药有奇效。

2.如果天敌可以解决的,最好不要用药物。而且还可以选用既能杀死害虫,同时还可以保护天敌的药物,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3.科学施药。例如对稻纹枯病,喷洒药剂时需对准植株的根部,施药的浓度还需要掌握,足量的水可以把药剂对匀,低容量的新型喷雾器是很好的选择,具备这些基本要素就可以放心喷洒。

篇2

一、病虫害高发原因

1. 不同的水稻熟期为病虫害发生起到了“寄主桥梁”作用 近年水稻抛秧、机插、免耕、直播等简化技术的迅速推广,导致水稻播期不同、收获期不一,为病虫害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中间桥梁”条件,给其存留、传播和高发提供了大量的基数群。

2. 不良的施肥习惯导致病虫害加重 通过全县农民施肥习惯调查发现:现在种田施用有机肥的农户极少,只占调查人数的1.5%,其他的均为不施有机肥只施化肥。在化肥施用中,所有农户都会施用复合(混)肥+尿素,但施用复合(混)肥+尿素+钙镁磷肥的农户仅占15.8%,施用复合(混)肥+尿素+钾肥的农户仅占34.2%。从以上调查数据可知,该县农民施肥习惯是:有机肥施用极少,氮肥施用足,轻施磷、钾肥。结果导致水稻植株生长嫩绿、易倒伏,结实率低、产量不高,嫩绿的禾苗不但给害虫提供充足的食物,而且极易诱发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各种病害,加重病虫害发生。

3. 常规稻品种种植面积大,品种退化严重 据调查,永丰县水稻杂交种子全年销售约25万余千克,常规稻种子销售不到1.5万千克。杂交稻按每亩大田用种量2千克计算,可种植水稻约12.5万亩。全县种植早稻42.3万亩,推算可知常规稻种植面积应为29.8万亩。而根据全县常规稻种子销售量计算,常规稻品种更换率仅为1.3%,造成品种退化严重、抗性减弱。

4. 不当防治方法降低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目前,留在农村种田的多为妇女和老人,由于受知识和体力的限制,病虫害防治现状很不乐观:一是防治时期不准;二是打药时间不统一;三是农药使用方法不正确;四是区分病虫能力较差,常常错过防治适期。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尽早更换栽培多年退化严重的品种,积极推广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超级稻” 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注意常规稻品种选用,指导他们正确“提纯复壮”,保持常规稻优良种性。另一方面利用超级稻比常规稻增产、增效优势,大力推广适宜该县种植的淦鑫203、淦鑫688、五丰优T025等抗病超级稻品种,尽早更换香优早、黄华占、湘早籼一号、农香98等栽培多年、产量低、抗性差的品种。

2. 改进栽培技术与管理方式,着力推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以最适宜的最少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用最适宜的物化技术数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技术成果。近年来,该县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内进行了大量试验和示范,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技术采用科学量化水稻栽插基本苗、施肥量和品种穗粒结构,准确运用叶龄数确定最佳晒田时间和水分管理等,有利于改变过去的不良栽培方式,提高水稻健壮栽培水平,从而减少病虫为害。

3. 研发高效测报仪器设备,提高病虫测报准确性 目前,县、乡级植保单位测报手段和设备比较落后,特别是一般农技人员只能靠“手摸、眼看、鼻闻”的判断和自身的植保经验得出结果。这样的测报结果往往存在较大误差,从而影响了水稻病虫害最佳防治时机。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高效预测预报设备的研发工作。

4. 积极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压低病虫害基数,减少发病率 生产中,要大力推广水稻科学栽培技术,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虫能力;提倡耕沤冬闲田和收割后的早稻田,稻田养鸭、养鱼治虫等实用技术;科学利用“天敌”和微生物来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结合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种粮大户粮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田间工程等项目的开展,利用安装杀虫灯、性引诱剂等高效、安全措施来诱杀害虫。

5. 建立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提升植保防灾减灾能力 实施统防统治,积极引导,重点扶持和壮大一批信誉好、服务好、技术好、受群众欢迎又有发展活力的专业防治组织,是解决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妇女和老人防病灭虫困难的有效方法,也是提升植保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手段。让专业化组织按照“统一监测预报、统一防治方案、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防虫治病。并对专业防治组织的骨干成员集中进行病虫害防治知识、施药器械使用和维修技术培训,使受训人员达到“一有四会”标准,即有综合防治意识,对主要病虫害会识别、会调查、会决策防治,对施药器械会使用维修。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专业防治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防治效果和服务质量。

6. 科学利用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必须把握“时机准、药对路、用量足”的原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机准就是要掌握两个时机。一是最佳防治适期,即要掌握防治标准的具体时间适时用药。如钻心虫、卷叶虫以孵化盛期(2~3龄)为最佳防治期;稻飞虱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以上为防治适期;纹枯病病丛率达15%以上时为防治适期。二是要掌握好施药时间,即以阴天或晴天傍晚为最佳施药时间,晴天中午高温期不能施药。

药对路就是选对药剂治病虫。如钻心虫用30%阿维·杀虫单乳油100毫升/亩等防治,卷叶虫用48%毒死蜱100毫升/亩或25%丙·辛乳油50毫升/亩等防治,稻飞虱用25%噻·异乳油100毫升/亩或2%吡虫啉50~80毫升/亩等防治,稻瘟病用75%三环唑50克/亩或4%春雷霉素100毫升/亩等防治,纹枯病用12.5%井·蜡芽100~150毫升/亩等防治。不同药剂应交替使用,当几种病虫同时发生时,可选择能混合的药剂一起喷洒。

篇3

1.水稻病害

能使水稻发病的有害微生物我们称它为病原物。病原物侵入水稻植株内并导致稻株发病的途径较多,其中主要有水稻的气孔、水孔和伤口等,气孔和水孔是水稻叶片上的天然孔口,与人类皮肤上的毛孔类似,一些病原菌就通过这些天然的通道进入水稻内部,和我们人类一样,如果缺乏抵抗力,水稻就会发病。侵入水稻的病原物可通过繁殖增加数量,新产生的微生物可以继续侵染水稻,由于一些病原细菌的繁殖速度快得惊人,因此水稻发病后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水稻的伤口是由于外来力量如人为因素、风雨等在稻株表面造成的,大多病原物能通过水稻的伤口侵入稻株内引起发病。在沿海地区,台风能造成大面积的水稻产生伤口,这些因为叶片相互摩擦产生的伤口很容易引起水稻发病,特别是一些细菌性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由于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可以在几分钟内增加一倍的数量,它们可以通过雨水、田间灌溉水等向别处传播,容易导致大面积的水稻发病,进而导致损失。

2.水稻虫害

虫害的发生特点与水稻病害有所不同,昆虫在田间稻株上以水稻的某个部位(如稻叶、稻茎等)为取食对象,并在稻株上繁殖后代;在一年中,不同水稻害虫的世代数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种昆虫,也因为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世代数。通常一种水稻害虫在田间可以看到不同的发育阶段,比如褐稻虱在海南省南部全年发生11代以上,田间既可以找到褐稻虱的卵,也可看到幼虫和成虫,该现象称为世代重叠。水稻害虫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飞行、爬行等进行近距离的传播;此外,一些具有飞行能力的害虫,可以飞到空中并借助高空气流的力量进行远距离传播,这些通过每年春夏季节随高空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的害虫,我们称之为迁飞性害虫。

3.稻田草害

杂草一般生长较快,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也较强;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如耐干旱等不良条件);而且杂草种子的繁殖具有数量多(如一棵稗草种子可达1万粒)、种子生活力强(一些杂草种子在土壤中或水下能保持发芽力达数年之久,甚至几十年)、种子成熟早的特点,因此在防治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

我国植物保护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由于水稻病害、虫害以及草害各有其发生的特点,因此在防治上也应区别对待,因地制宜采用较为理想的方法进行防治,但基本措施和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类:

1. 植物检疫

就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法令,对国外输入和国内输出以及在国内地区间调运的种子、苗木及农产品等进行检验,禁止或限制危险性害虫、病菌及杂草的传入或传出,或者在进入后限制其传播,防止向其他地区蔓延,它是贯彻预防为主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前面涉及水稻病虫草害在传播途径中,都有靠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的能力,因此植物检疫显得尤为重要。

2. 农业防治

就是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草发生的栽培环境,直接或间接达到防治目的。

3. 生物防治

利用各种有益的生物或生物产生的物质来防治病虫草害。通常有以虫治虫(利用有益昆虫来消灭害虫)、以菌治虫(用微生物来防治害虫)、以菌治病(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的杀菌物质来防治病害)、以草克草、以昆虫和细菌灭草等。由于生物防治有许多优点,如高效、对环境无害等,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

4. 药剂防治

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药剂防治的优点是可以大规模地进行工业生产、作用快、效率高、防治范围广。在生产上广泛使用,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根据防治对象的不同,药剂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尽管药剂防治仍是现在应用最广的措施之一,但药剂防治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最大的问题在于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产生农药残留等危害。

篇4

一、东北地区常见的水稻病虫害

东北地区常见的水稻虫害有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东北地区常见的水稻病害有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稻曲病、立枯病等。

二、东北地区水稻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1.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发生与防治

二化螟和三化螟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它对水稻的主要危害是凭借初期的孵化中的幼虫对水稻进行侵蚀,它们常以聚集性的方式集中于水稻植株叶鞘内部对其进行危害,它不仅会导致破口时期的水稻植株产生白穗和枯穗,甚至会导致成熟阶段的水稻植株出现病株,从而使水稻的产量下降。由此可见,一定要对二化螟和三化螟进行及时的防治,确保水稻的产量。

防治方法:对二化螟和三化螟防治的手段是以农业防治技术为主,同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技术对其进行综合性的防治。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农业防治技术方面,提高水稻种植技术,做好水肥管理,平衡营养成分,提高水稻抗病能力,从而降低水稻染病的机率。除此之外,如果水稻发生了严重的二化螟和三化螟水稻虫害,需要在水稻收割后及时进行冬耕冬种处理,避免水稻植株出现遗留坂田过冬的问题。而且种植者应该在下一年水稻插秧前进行翻挖晒田,从而从根本上消灭此种虫害。

化学药剂防治方面:要知道二化螟和三化螟的虫卵培养周期不仅长,而且虫卵期是其抵抗力较弱的时期,因此,水稻种植者可以根据这种特性使用化学药剂将其一网打尽。目前,我国常使用的治疗此种虫害的药剂有博打乳油药剂1500倍液、抗蛾斯微乳剂3000倍液、威远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等,实践证明这些药剂十分有效,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因此,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说明书的要求以及虫害发生的程度恰当的选取药剂,并按照田地的大小进行一定倍数浓度的配置,最后采取喷雾的方式对其进行喷洒。

2.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稻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的害虫,又称火蠓虫,属于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它具有间歇性爆发的特性,通过身体上的刺来吸取水稻植株汁液。它的危害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生就会危害10%的水稻,如果严重就会增多,甚至会绝产。

防治方法:在进行稻飞虱的防治上,要坚持“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原则,并以“狠治一代,控制二代”为手段进行防治,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稻飞虱的危害。常使用的化学防治药剂有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叶蝉散乳油、优乐得可湿性粉剂等,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所在田地的发病情况因地制宜的使用药物进行防治。

3.稻螟虫的发生与防治

稻螟虫,昆虫纲鳞翅目,又称水稻钻心虫。虽然它在北方的发生率较低,但是由于其危害十分严重而备受关注。此虫害一般发生在水稻分蘖的时候,首先,害虫会蛀食叶鞘,随着病情的加重,害虫开始咬断心叶,从而造成枯鞘、枯苗。水稻若是在孕穗、抽穗期受害,其危害会更加严重,会产生大量的死孕穗或自穗,毫无疑问水稻会因此大大降低产量。

防治方法:常使用的防治稻螟虫的药剂有高渗甲维盐、锐劲特、三哇磷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从而消灭稻螟虫。

三、东北地区水稻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1.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恶苗病是由于水稻受到半知菌亚门的串珠镰孢菌的侵染,促使水稻分泌过多的赤霉素,从而抑制了水稻的生殖生长而产生的病害。因为受此病害影响后,植株会又细又长,形成徒长现象,所以它又称为公稻子、徒长病。水稻恶苗病的发病症状是水稻节间伸长,节部露于叶鞘之外,而且水稻下部会出现很多不定根的茎节,分蘖也非常少。此病的危害是使水稻穗分化,如果病症严重则会使穗内小而不实。

防治方法:防治水稻恶苗病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精选良种,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的品种,降低种子感染病虫害的机率。二是提高栽培方法,进行科学栽培。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2.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典型的低温高湿型病害,由此可见,它受气候的影响十分大。然而我国的东北地区7、8月份。正值水稻生长季节,气象条件正满足稻瘟病的发病要求。因此,稻瘟病是东北地区最常发生的水稻病害,而且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

防治方法:一是提高栽培技术,合理安排水稻种植密度,科学合理施肥。二是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全面的清除田间的病残体。三是根据田地的发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治愈病害的药剂。

篇5

关键词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措施;重庆丰都;湛普镇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134-02

1 成灾气候特点

入夏以后,遇到雨日多、日照少、气温低的气候条件,前期水稻坐蔸现象较为严重,中期出现阴雨高湿连高温气象环境,“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时间早、迁入虫量较大;受水稻品种抗性下降、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前期叶稻瘟发生也重。2012年水稻生产受到病虫害严重挑战。

2 发生危害规律

2.1 “两迁”害虫来势凶猛

2012年飞虱稻田始见于5月2日,较常年早8 d,较2011年早20 d;飞虱5月18—20日查:本田飞虱一般虫量为42.3头/百丛,是2011年同期的12.3倍,历年同期虫量的9.5倍;最高虫量达到230头/百丛(湛普世坪),是2011年同期的28倍,是历年同期虫量的12.2倍。白背飞虱为主,占98%;飞虱5月28—31日查:本田飞虱一般虫量为5 298.82头/百丛,是大发生年(2007年)同期虫量(186.1头/百丛)的28.47倍,是历年同期虫量(58.3头/百丛)的90.89倍;最高虫量达到13 588.8头/百丛(湛普世坪),是大发生年(2007年)同期最高虫量(1 314.6头/百丛)的10.34倍,是历年同期最高虫量(603.2头/百丛)的22.53倍。湛普庆云秧田平均虫量2 601.14头/m2,湛普庆云秧田虫量6 668.75头/m2。此期99%为1~2龄若虫,1龄若虫占78%以上,以白背飞虱为主,占97%。稻纵卷叶螟迁入时间,稻田始见日在5月9日,较2011年早1 d,比常年早5 d;5月31日田间调查,最高虫量达到42 735头/hm2,是2011年的5倍,是常年的1.8倍。平均虫量为2 745头/hm2,是2011年的4.2倍,是常年的1.32倍。但明显轻于大发生的2009年同期虫量。一般卷叶率0.013%(2009年为0.52%,常年为0.01%),最高卷叶率0.15%(2009年为0.78%,常年为0.12%)“两迁”害虫大量迁入,田间虫量较高,发生范围较广,增长极为迅猛,危害预期严重。

2.2 “三虫一病”具有隐蔽性和暴发性

稻飞虱(俗名火蜢、蜢子)危害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要跟随降雨而至,其若虫个体小,聚集在水稻中下部危害,隐蔽性较强,农民不易发现,到田间出现“枯死团”、“火旋团”而严重“通火”时,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也无法挽救,具有绝收性[1-2];稻纵卷叶螟(俗名卷叶虫)从南方长途迁飞而来,5月下旬至6月上旬防治效果最佳,但此时以低龄幼虫初卷叶尖不易发现;该虫世代重叠,给防治带来难度,加上幼虫吐丝缀叶做苞,隐居其中危害,施药不易接触虫体,药防效果不佳;到7月上旬至8月上旬高龄幼虫暴食危害进入暴发期,田间大量出现“卷白叶”,此时已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一般杀虫剂几乎无效[3]。螟虫(俗名旋心虫、钻心虫)在水稻中后期仍以幼虫蛀茎方式危害,形成“白穗”、“虫伤株”,不易防治。穗颈瘟(又名过火瘟、叩头瘟、火烧瘟、稻热病、烂颈瘟)危险性也大,它在前期不易出现,但后期抽穗时出现的可能性较大,等发现穗颈瘟后再用药就无济于事了。

2.3 水稻当家品种对稻瘟病抗性低

稻瘟病是一种气候型病害,在品种处于感病的情况下,只要气象条件适宜就可能大面积发生。

3 防控措施

3.1 防治策略

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策略;严防卷叶虫,主防稻飞,兼防一虫一病(二化螟虫、穗颈瘟),挑治其他病虫。

3.2 防治指标

稻飞虱达1 000头/百丛以上(单株约2头以上);卷叶虫卷叶率达2%~5%以上;螟虫枯心率达3%~5%以上;防治穗颈瘟时遇感病品种及叶瘟田必须用药。

丘陵低坝地区要在7月12日前,中山地区7月15日前,高山地区7月20日前结束施药防治工作。

3.3 提高防范意识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防治病虫的投入为150~225元/hm2,但能保住1 500~3 750 kg/hm2,挽回收入3 750~9 000元/hm2,回报效益高。重庆农业生产有两大灾害:一是天干,二是病虫。病虫一旦暴发成灾,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粮食安全,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要把病虫防治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把病虫防治的技术措施上升为政策措施,切实履行政府“公共植保”理念,千方百计采取有力措施,搞好水稻病虫防治工作。

3.4 加强物理防治

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杀虫,每盏杀虫灯可控制的面积为3.33~4.00 hm2。对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蝗等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3.5 注重混合防治

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药进行化防,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根据实际,将防治水稻中后期病虫害的多种农药混合一次施用;防治效果差的进行补治。

3.6 药剂防治推荐

3.6.1 稻飞虱。可用以下几种药剂进行防治:①用60%唏啶·吡蚜酮105 g/hm2+10%吡虫啉300 g/hm2+少量煤油,对水450~675 kg/hm2喷雾。②用噻嗪酮(扑虱灵)750~1 125 g/hm2+敌敌畏1 200~1 500 mL/hm2+少量煤油,对水450~675 kg/hm2喷雾。③用速灭威可湿性粉剂750~900 g/hm2+吡虫啉300 g/hm2+少量煤油,对水450~675 kg/hm2喷雾。④用透皮杀(辛·高效氟氯氰)+噻嗪酮(扑虱灵)或剿飞(噻·异)+少量煤油,对水450~675 kg/hm2喷雾。⑤遇强降雨后特别要深入田间进行检查和防治,收前15 d停止用药。

3.6.2 卷叶虫。可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①推荐使用特效药剂。用1.8%阿维菌素·20%三唑磷3 000 mL/hm2+甲维盐45包/hm2对水450~675 kg/hm2喷雾。②用52%毒死蜱·氟铃脲750 mL/hm2+高氟氯氰菊酯15包/hm2对水450~675 kg/hm2喷雾。③用1.8%透皮牌阿维菌素1 500 mL/hm2(或0.5%阿维菌素4 500 mL/hm2)+毒·杀双30包/hm2对水450~675 kg/hm2喷雾,效果极好。④用甲维盐·高氟氯氰菊酯30包/hm2+毒·杀双30包/hm2+敌百虫30包/hm2对水450~675 kg/hm2喷雾。⑤用1.8%透皮牌阿维菌素1 500 mL/hm2+40%毒死蜱1 200~1 500 mL/hm2对水450~675 kg/hm2喷雾。⑥用高妙30包/hm2+毒·杀双30包/hm2对水450~675 kg/hm2喷雾。

施药注意事项:一是因害虫晴天白天不出来活动,要选下午傍晚或阴天用药,并做到施药后6 h内无大雨。二是因虫子叶尖吐丝结苞,施药时不要用直喷头,改用弯喷头,雾滴要小才易附着;同时施药时喷头离药耙子50 cm以上,不易流失。三是要打湿打透效果才好。

3.6.3 螟虫。使用3.6%杀虫双大粒剂,或18%杀虫双水剂,或杀虫丹可湿性粉剂,或40%马·力杀乳油,或40%水胺硫磷,或40%乙酰甲胺磷,均可进行防治。

3.6.4 穗颈瘟。使用30%稻瘟灵,或40%富士一号,或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或40%敌瘟灵均有较好的疗效[4-5]。

4 致谢

该文防治药剂配伍得到了县农委高级农艺师秦大宗审阅,谨此感谢!

5 参考文献

[1] 徐显忠,李明华.稻飞虱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2(7):42.

[2] 张建刚,杨建朝,李建刚.罗平县稻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J].云南农业,2012(7):14-15.

[3] 宋海明,李化平,朱明月,等.竹山县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暴发成因分析[J].湖北植保,2012(3):49-50.

篇6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关的资料统计表明,在近几年我国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出现最多的病虫害问题是三化螟、细条病和稻瘟病等,这些水稻病害使得我国的水稻产量严重受损,给水稻种植户带来了非常多的麻烦,并且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出最有效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便广大水稻种植户能够利用先进的防治技术来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提高水稻的产量,提高农户的种植效益。

1病虫害发生特点

从植物病理学方面来研究,由于不同水稻病害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不同水稻病害发生时的特点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防治水稻病虫害时,要根据不同的水稻病虫害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进行治理,以便真正解决好水稻病虫害问题。

1.1稻瘟病发生特点植物病理学上将稻瘟病称为稻热病,这种水稻病害与其他的病虫害相比,发生的地区最为广泛,产生的危害与其他病害相比也是极大的。引发稻瘟病的病菌是真菌,其主要对水稻的地上部分进行危害并使水稻发病。已经发病的病水稻在下一年的种植中还会将病菌传给其他新种植的稻苗,使其他水稻也发生病虫害。这种病害主要是通过风、雨或者昆虫等传播,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水稻种植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稻瘟病的危害。

1.2纹枯病发生特点植物病理学中将水稻纹枯病称为云纹病,这种病害也是对水稻造成危害非常严重的病害之一。这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分蘖期,并且此时水稻发病程度不够明显,但会随着水稻的生长变得越来越严重。发病时会使水稻的叶鞘、叶片部位产生病斑,这种病斑是极不规则的,最严重时还会使水稻的叶鞘和叶片严重枯死,最终引发水稻出现倒伏[1]。

1.3三化螟发生特点三化螟是一种对水稻危害严重的虫害,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该虫害以老熟幼虫在稻茬内越冬,第2年春季气温高于16℃时越冬幼虫陆续化蛹、羽化为幼虫开始危害水稻生长。诱发三化螟产生危害的原因有多种,如气候条件、品种布局、耕种环境及防治方法等[2]。例如,通常每年的六七月份雨水增多,田地荫蔽度大,湿度随之增大,进而诱发三化螟产生危害。该病害直接危害水稻的秧苗,进而影响水稻后期的生长和产量等情况。

2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1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预测和预防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当前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已经使用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并且已经研究出了对水稻病虫害的预防检测技术,能够预测到水稻病虫害的发展情况,并且能够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发展结果预报给农户,让进行水稻种植的农户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对将要发生的水稻病虫害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防治,让病虫害结束在初始阶段,最大程度上减少农户的损失[3]。

2.2提高治理力度水稻种植生态区和生长阶段的不同,导致水稻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和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大力研发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力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并且在水稻的各个生长阶段,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治理不同的水稻病虫害,使水稻病虫害带来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2.3选取适宜的水稻品种随着科技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成果。其中,转基因水稻的培育也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种转基因抗病虫害的水稻能够有效抵抗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也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农户在进行水稻种植之前,要根据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科学地选取适当的水稻种类进行种植,以避免或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

2.4药剂防治对水稻病虫害实施药剂防治时,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种类来使用专门的药剂进行治理,以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具体以三化螟和纹枯病为例,介绍其相应的药剂防治措施。2.4.1三化螟的防治。最新的研究成果发现,三化螟的天敌类型非常多,比如能够寄生的黑卵蜂,能够进行捕食的青蛙和蜘蛛等。因此,可以考虑借助天敌来有效防治三化螟。除了使用天敌进行防治外,还可以使用相应的生物药剂,这种药剂在三化螟的孵卵期施用将会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2.4.2纹枯病的防治。使用生物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进行防治的原理是使用药剂杀死纹枯病病菌的菌核。水稻被收割完成之后,就可以对水稻种植的田地进行深翻,这样就能将纹枯病的菌核深深地埋在地下。然后在水稻的插秧阶段,对稻田进行灌溉,水分进入土壤中后会使菌核漂浮到土上,将漂浮在土地上的菌核捞起,即可达到有效防治纹枯病的目的。

3结语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和水稻产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在对不同种类的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应考虑使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120,122.

[2]韦峰,宋忠党.2014年连云港市赣榆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24):147-149.

篇7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病特点;防治办法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089-2

0 前言

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何保障粮食的增产增收是现在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在水稻的生产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超级稻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连年暴发和对某些药剂产生了抗性。有必要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积极进行技术宣传并对农户进行培训,推广应用好的产品、推动先进农业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稀释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达到对其进行综合防治的目的。

1 常见病虫害的特征和防治

1.1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水稻大幅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会颗粒无收。

1.1.1 稻瘟病发病特点 发生苗瘟时发病的秧苗底部都变成黑褐色,上边变成浅红褐色或者黄褐色并干枯而死。在潮湿的气温下发病苗表面通常会被一层灰绿色霉所覆盖;发生叶瘟时病斑类似纺锤形,里面是褐色外边是黄色,中间是灰白色,病斑两边带有褐色向外延伸的长条状坏死线,背面有灰绿色霉层产生。穗颈瘟则主要发生在稻穗的穗颈上。发病部位呈现墨绿色或者褐色。发病早的大多已经形成“全白穗”,晚点的谷粒发育不充实,发病的稻穗很容易从穗颈折下去形成吊颈。

1.1.2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法:就是用把种子浸在1%的石灰水中做浸种处理并进行强氯精消毒。(2)药剂浸秧法:将秧苗用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照50g稀释水25kg的比例洗干净并甩干,然后浸入药液中30s取出后放一起堆闷,闷30min,即可栽插;(3)喷药防治法:如有叶瘟发病中心出现,就需及时使用75%三环唑、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亦可采用富士一号750mL/hm2稀释水900kg进行喷雾。在水稻孕穗破口时期,无论稻田是不是发病,都要采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 kg/hm2稀释水900kg进行喷雾防治一次。在稻子抽穗以后发现穗颈瘟,要用富士一号1500mL/hm2稀释水900kg进行喷雾。

1.2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又被称作云纹病,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而得病,大多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

1.2.1 纹枯病的发病特点 发病水稻的病斑中间呈现灰白色,边缘则是暗褐色,经常会出现几个病斑相互连接合并形成云纹形状的斑块。在阴天下雨潮湿的环境下,从发病部位会长出灰白色或者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而后慢慢形成白绒状的菌块,到最后变成褐色的坚硬菌核。

1.2.2 防治方法 对于纹枯病的防治可以采用清除菌源的方法,将杂草铲除,将发病的稻草处理掉,不用其还田;要对稻田实行合理的施肥和灌溉,增强秧苗的抵抗力;另外要及时喷药,可用30%爱苗乳剂45kg/hm2稀释水1125kg进行喷雾或者用草木灰375-525kg/hm2直接撒施。

1.3 稻杆蝇

1.3.1 稻杆蝇的危害症状 稻杆蝇的幼虫呈乳白色,主要是钻到心叶里面进行为害,秧苗被其侵害后抽出的心叶上就会出现长条形或者有椭圆形小洞,最后就发展成纵长裂条直至叶片破碎。

1.3.2 稻杆蝇的防治方法 可以采用18%杀虫双3.75kg/hm2稀释水900kg进行喷雾。

1.4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又叫别名卷叶虫。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的全国各稻区。

1.4.1 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症状 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其幼虫用其所吐的丝把稻叶弄成纵卷形成筒,然后取食叶肉,使稻叶形成白条斑,受其为害严重时,稻叶一片枯白。影响营养的输送运输,导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

1.4.2 稻纵卷叶螟防治方法 对其进行防治应该在幼虫盛孵期进行施药,这样收到的效果最好,一般年份在防其第3代时,可采用成分为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商品名是目前全国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正在推广的福戈等进行防治。

1.5 稻飞虱

俗名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

1.5.1 稻飞虱的危害症状 被稻飞虱所侵害的田块稻叶发黄,分蘖不多,严重时候水稻则成片枯死。褐飞虱主要在水稻孕穗到成熟期进行为害,为害情况严重时,稻丛基部都变成黑褐色,而后慢慢整株枯死,被其危害的田块受害严重会整田枯黄,好像被火烧过一样。

1.5.2 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稻飞虱的防治适宜期应该在田间有虫量达到50头或稻秧百丛以上时开始用药,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有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的50%吡蚜酮(顶峰)、25%的噻嗪酮、20%扑虱灵和叶蝉散等。

1.6 钻心虫

钻心虫包括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

1.6.1 钻心虫的危害症状 以上三种螟都是在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期以幼虫蛀入水稻内取食,,造成被害植株枯心、枯鞘、枯孕穗和白穗。大螟的幼虫呈红棕色;二化螟的幼虫是黑褐色,而且在体背上有5条纵线;三化螟的幼虫呈现淡黄绿色。

1.6.2 钻心虫的防治方法 对钻心虫的防治应该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方针。提倡齐泥割稻,铲除田块杂草,可以亩用(福戈)水分散粒剂8-12g兑水50kg水均匀喷雾。该药是瑞士先正达公司最近两年研制生产的高效、环保、持效时间长且有壮苗效果的杀虫剂,或用45%杀虫双粉剂15.0-22.5kg/hm2拌细土进行撒施,或者采用45%杀虫双水剂3.75kg/hm2稀释水900kg进行喷雾。

2 实施水稻病虫害防治的保障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

水稻病虫防治涉及的面比较广,关系到各地区农业生产、生态安全,以及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去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实处;还要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各地区要组织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宣传并普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入户率;另外还要加强对农药产品质量的检查,严禁假冒伪劣农药的上市和下田使用,禁止使用不科学、有效成分含量低、防治效差的复配制剂。

2.2 准确预测预报

各地区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要做到技术人员不离岗,认真调查,准确及时的做出病虫害的预测和短期病虫的情报。并展开分门别类的指导。通过电信的短信平台,把病虫害的预警信息发到种粮大户和专业防治组织,使得病虫害得到及时预防和控制。

2.3 及时进行督察指导

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组织负责度督促检查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病虫害防治进度和效果,并协助解决疑难问题,确保良好的防治效果。

2.4 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

各地区要积极宣传、成立村级组织型、协会型和农药技术服务型等多种形式的专业队伍,注重推进水稻病虫专业化的防治,使机动药械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提升植保公共服务水平和病虫害应急防治控制能力。

2.5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效益比较低下,高投入、低产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风险也高。开展水稻病虫灾害保险将为保护农民利益和水稻产业化解病虫带来的灾害风险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各地区要积极配合保险公司开展调研,做好水稻主要病虫灾害的保险,用以建立病虫灾害保障体系,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

2.6 增加防控经费投入

尽量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筹集社会资金,改进农业技术部门对病虫害的监测和传递信息的设备,以及落实农户技术培训的费用。使得植保技术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尽可能的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的参与,为病虫害防治做好物质准备和供应,用以满足大面积防治的需要。

3 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和建议

虽然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防治技术得到的逐步推广,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不同生态区域病虫存在的差异也较大,病虫的防治和示范工作还需要不断推进和加强。

3.1 存在问题

主要是示范面积不够大,不能涵盖全部种植户。还有就是螟虫等主要病虫具有多变性,进行综合防治的技术需要大大改进。

3.2 防治建议

逐步增大示范区域,一点带面,推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普及和应用。在现有防治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防治难的稻螟等病虫进行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改进;药剂是综合防治技术中能够有效、快速控制病虫的方法,使得广大种植户依赖药剂,造成病虫抗药性提高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为此我们要对农户进行培训,让其掌握我们提供给他的安全高效药剂的使用方法。

4 结束语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要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就要求我们切实了解和掌握水稻病虫害的特征,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由于病虫害的多变性,我们还要不断研究探索病虫害的产生发展规律,以达到对其进行安全高效的防控。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 顾松平.水稻病虫害防治新法[J].技术与市场,2001.

[2] 蔡祝南.水稻病虫害防治[M].金盾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南丹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18-1

南丹县地处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7℃左右,水稻是南丹县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受气候影响,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每年种植面积在9000hm2左右。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受耕作技术、管理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各种病虫的为害,每年因受病虫害造成损失在100万kg左右,病虫害成为了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因素之一。因此,剖析该县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其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对策,对进一步提高该县水稻产量,实现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 南丹县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1 病虫识别能力差,药剂选用单一

很多群众在水稻受害时,无法分清是病害还是虫害造成的,特别在一些交通不便、山区偏僻村屯的农民对对病虫识别能力差,病虫不分,从而无法对症用药。并且在防治中只认定以前所用的农药品种效果好(如敌敌畏、乐果等),不大接受针对不同病虫而防治的其他针对性较强的新型低毒高效农药。

1.2 随意加大农药用量,且用水量不足

在防治病虫过程中,普遍存在农药用量比规定的标准多1倍,有的甚至3倍,有时3-4种农药同时混用,导致部分水稻出现药害症状,很多农民普遍认为,只有加大农药的用量,才能将害虫当场杀死,死得彻底、干净,得到最好的防治效果,而不按农药防治病虫规定的用量。这样不但加大了防治成本,而且容易造成病虫的耐药性,不利于今后的防治,从而出现恶性循环。部分农民在施药防治过程中,单位稻田药水用量只有225-450kg/hm2,比单位稻田推荐药水量900kg/hm2减少了大半多,以致药水不足,无法喷到和淋湿淋透病虫为害的地方。

1.3 治虫防病不适时,错过防治适期

在病虫害发生期间,很多农民不及时用药防治,总是在为害较为严重时才用药防治,如卷叶螟为害出现白叶、二(三)化螟为害出现枯心(白穗)、稻飞虱为害出现“黄塘”和“落窝”、稻颈瘟为害出现白穗时才记得用药,已经错过了大好的防治时机,使防治效果大大降低,有的根本达不到防治作用。有相当部分群众习惯在晴天中午时分喷药,造成药水在阳光的暴晒下挥发快,停留在植株上时间短,害虫取食不到和植物不能吸收,以致防效差。

1.4 施药部位缺乏针对性

由于不同的病虫发生为害的部位不同,在防治中应有所区分对待,而部分农民则不理会这些。在施药过程中,在稻株上随意喷药,没有针对水稻主要受害部位,使防治效果降低。

1.5 病虫防治信息不畅

虽然县农业局测报站每年水稻病虫害防治信息7-10期,并寄送到各乡镇政府和农技站,因信息的传播、公布制度及设备的不完善,无法及时反馈到各处村屯群众手中,在防治中只能根据以往经验和老办法。

2 提高当地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有效对策

2.1 加强水稻病虫防治技术培训

针对农民对病虫的识别能力差的特点,争取县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经常到各村屯举办培训班,特别是到田间地头现场识别,并发放各类病虫发生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资料。赠闭塞病虫防治知识光碟组织群众观看,使农民能生动形象的了解和掌握有关病虫防治知识。经过培训,使农民达到“四会”,即会识别病虫、会田间调查、会按防治指标决策防治、会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科学防治技术。

2.2 严格农药合理使用,规范用药

随着国家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农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要牢记“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剂量配药,不随意加大剂量。在施药防治病虫时,尽可能多喷施到病虫发生、取食、栖息的部位或场所,达到有效杀灭病虫,提高防效。

2.3 注意田间病虫调查,适时对症用药防治

农民通过培训,会田间调查的方法后,在水稻生长期间,注意到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为害的情况,并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定用药时机,选好对症农药,及时施药防治,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2.4 加强病虫测报网点的建设,及时传递信息

由县农业局牵头,各乡镇农技站和村委会共同参与,财政资金投入,成立病虫信息网络,主要是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让各村屯群众及时掌握防治病虫的信息,能适时防治。工作中植保部门与各乡镇农技站互相配合协作,搞好各地病虫调查,掌握田间病虫动态,对病虫的发生为害进行预测预报,病虫情报,提出防治措施和意见,配置设备编发短信给各村屯负责人,及时公布张贴上墙,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防治。

2.5 抓好病虫电视预报工作

在水稻各个生育时期,经常到田间地头用摄影机和数码相机把水稻病虫发生情况记录下来,编辑成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讲解防治技术,并与电视台合作,及时在本县有线电视上播放,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病虫防治知识,在防治过程中能统一行动,提高全县防治的效果。这项工作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做好。

篇9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识别;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33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且栽培历史悠久,吉林省水稻质量好、产量高,是我国大米的主产区。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病虫害问题往往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本文总结了几种比较常见的水稻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1水稻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1y枯病

识别:水稻纹枯病是水稻常见病害之一,也称水稻云纹病,该病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发生,该病发病主要受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率高。识别该病主要是观察接近水面的叶鞘上是否出现椭圆形的水渍状的病斑,颜色一般呈灰绿色或者灰褐色,并有向上不扩展的趋势,此时就要引起注意。总的来说该病在我国北方发病还不算典型,但是也要引起重视,因为该病可以引起水稻空壳率增加,导致水稻籽粒不饱满,造成水稻减产。

防治:预防该病注意控制湿度,尤其在高温环境下。同时注意品种选择,尽量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及生命力旺盛的水稻品种。同时,注意清除土壤中的病菌。药剂防治建议使用20%稻脚青(甲基砷酸锌)或10%稻宁(甲基砷酸钙)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100公斤喷施,或加水400~500公斤泼施,或拌细土25公斤撒施。

1.2稻瘟病

该病害对于水稻危害较大,一旦发病就会对水稻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如果防治不及时,严重时甚至可造成水稻减产50%。同时,该病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叶稻瘟和穗颈瘟。

1.2.1叶稻瘟 识别:叶稻瘟主要为害水稻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的斑点呈绿色,伴随着叶稻瘟的发展,斑点会继续发展变大直至叶片死亡,最终导致水稻植株发育不良,影响水稻产量及质量。

防治:预防该病仍然以抗病品种为首选,加强田间管理。药剂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使用。

1.2.2穗颈瘟 识别:水稻发生穗颈瘟后主要是影响了水稻的养分输送,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和发育,该病通常会由水稻叶稻瘟发展而来,严重时会导致水稻穗颈节坏死,出现白穗现象,造成水稻籽粒不饱满,直接影响水稻的商品性。

防治:预防该病应从选种开始,选择抗稻瘟病能力强的品种为主,注意栽植密度,同时注意平衡水肥,加强田间管理。药剂可选用稻瘟康35毫升+稻瘟康Ⅱ号35毫升对水15公斤,均匀喷雾全株,7天用药1次。

1.3白叶枯病

识别: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病极容易造成水稻出现碎米和秕谷现象,直接影响水稻的商品性,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该病主要感染水稻叶片,在水稻叶片的边缘和叶尖出现斑点,斑点颜色一般为黄绿色,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沿着叶脉延伸,变成长条形的病斑且颜色逐渐变成黄褐色,最终变成灰白色,最后叶片枯萎。

防治:预防该病要先做好药剂浸种工作,降低发生的几率。注意水田管理,避免淹苗。多施用磷钾肥,平衡氮肥,田间管理等。药剂可选用20%氟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2%氨基寡糖素1200倍液, 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2水稻常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2.1稻飞虱

稻飞虱是水稻常见害虫之一,体形很小,触角呈短锥状,有透明的翅膀,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该害虫主要以刺食水稻汁液为主,一般栖息在水稻基部,影响水稻生长,逐渐导致水稻植株变黄,从而影响水稻产量。防治措施:选用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亩用100克,对水45公斤喷雾防治,或者赛嗪酮,或10%吡虫啉30克/亩对水45公斤喷雾。

2.2水稻螟虫

螟虫是主要为害禾本科作物为主的害虫,水稻螟虫也是为害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其中为害最为严重也最为普遍的有二化螟和三化螟。三化螟对水稻危害程度最大,其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水稻,而二化螟除了为害水稻也危害小麦、玉米等作物。防治措施:5%锐劲特悬乳剂30毫升/亩、48%乐斯本40毫升/亩、3.6%杀虫双大粒剂1.5公斤/亩、55%特杀螟50克/亩、1.8%阿维菌素40毫升/亩、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克/亩,以上药剂任选对水50公斤喷雾使用,注意全田喷施应均匀。

参考文献

[1]熊国莲.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16,(29).

[2]刘晓飞.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防治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2).

[3]邹前锋,杨晓晖,彭杨,成连香,吴述云,胡柏森.浅谈如何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J].农业与技术, 2016,(18).

篇10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生物农药;适期防治

在弄清楚如何使用生物农药减轻水稻病虫害之前,首先,我们必须对生物农药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生物农药,顾名思义,主要是利用生物活体如真菌、细菌、昆虫天敌等或其他代谢产物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随着近年来我国生物工程的不断发展,这类生物农药无论是在生产还是运用过程中都已经比较成熟。相对传统化学农药来说,现代生物农药有着防治效果好,环境污染少,对作物生长影响程度小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合理运用生物农药往往能够对农业生产起到正面积极的影响。

1 水稻主要病虫害适期防冶

在本文中,笔者对于生物农药在各类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

中的实际运用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实际调查方法:

1.1 水稻纹枯病 对于生物农药在水稻纹枯病防治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效果,主要采用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调查:(1)系统调查法:随机取两块水稻田。从分蘖期开始,每隔五天时间,进行一次平行跳跃的随机抽样法,抽取一定量的水稻植株,并对其进行水稻枯纹病的发病情况调查;(2)大田普查法:这种方法的调查涉及面比较广泛,在调查过程中选取当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农田25块,并对其进行随机水稻抽样调查,然后每隔十天进行一次水稻生长情况的调查,一直延续到水稻成熟期。以上两种调查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必须对于水稻田的病害情况有合适的记录方法和分级处理的方法,这样才能够真正起到合理记录的效果。

1.2 稻瘟病 对于生物农药在水稻稻瘟病中的运用情况以及防治效果的统计调查方法如下所示:(1)系统调查:首先,随机抽取两块苗叶瘟病情相似的水稻稻瘟病田,并对这两块病田的水稻植物进行随机抽查,抽查次数视情况而定,一般为5次,每隔十天抽查一次,并进行相关发病情况的调查;(2)大田普查法:在稻瘟病发病低,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病田25块,并对其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具体发病情况进行调查记录。

1.3 条纹叶枯病 对于生物农药在水稻条纹叶枯病中的运用情况以及防治效果的统计调查方法如下所示:(1)系统调查法:随机抽取水稻田2块,并对两块水稻田中的任意患病水稻植株进行水稻病叶移植处理,移栽后,对于相关的水稻病株的生长情况进行记录,其中,记录的数据应该包括每片田内的发病植株的相关发病率和每片田内的发病植株发病叶的发病率;(2)大田普查法:在发病当地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水稻田25块,并进行水稻生长各期过程中的各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情况以及发病率进行系统调查和统计记录。

1.4 二化螟和三化螟 水稻螟虫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二化螟,另一类是三化螟。这两类水稻螟虫无论是在整体形态,生长繁育,发生危害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对于这两种水稻螟虫的发生情况以及生物农药对这两种水稻螟虫的杀虫效果也应该进行合理的分类调查和研究:(1)系统调查法:由于两类螟虫的生活阶段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随机抽两块水稻田。对其进行螟虫发生情况以及土壤中螟虫卵的情况进行调查,进行此类调查的原因是,两类螟虫的发育阶段不同,为了防止漏查情况,必须对土壤中的卵也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查,防止调查情况遗漏。除此之外,在进行调查时,一定要严格区分两类水稻螟虫的形态学特征,保证不会出现调查时两类螟虫计数混淆或分辨不清的情况。此类计数应该设计为五天一次,一直到水稻的乳熟期方可停止。(2)大田普查法:在水稻螟虫发生主要地区抽取出25块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病田,并对病田采取随机抽取水稻的方法,进行发生情况以及螟虫技术方面的调查和记录。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大田普查的调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两类螟虫区分调查,保证不会出现两类螟虫混淆导致最终调查结果不合理的现象出现。

1.5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的生活习惯以及发生情况往往和上述水稻病虫害有着较大的差异,其生活习性不仅是幼虫在水稻叶片上取食,更多的,是成虫在田间活动。因此,虽然对于生物农药在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上的调查相对于普通的虫害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其根本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调查方法仍然分以下两种:(1)系统调查法:对于其虫害情况,应该采取田间赶蛾的方法进行调查,田间赶蛾往往集中在七月初和八月底。随机抽取出水稻田两块,在清晨7点到8点的时间从田埂往中央进行田间赶蛾,每隔五天进行一次,一直到水稻的乳熟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遇到蛾量激增的情况,应该将每隔五天进行一次改为每隔两到三天进行一次,以避免出现由于害虫量剧增而导致调查结果不严谨的情况;(2)大田普查法:由于选田数量较多时,采用田间赶蛾的方法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过高,因此,应该选择更为简单方便的虫卵计数法,这类虫卵计数法主要是指,在虫卵孵化高峰期之间,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农田两块,对各田之间的虫卵进行合理调查和科学计数,记录出其相应的虫卵数目和虫卵发育情况。

2 农业措施对病虫发生的控制作用

(1)对于病虫害此类情况的影响,我们主要采用螟虫枯心率的相关记录方法来进行调查,枯心率是指螟虫危害株的叶片上出现发生情况的调查。平均病斑大于1mm以内算为枯心病斑,记录下共有的枯心病斑植株,而后即可算出相关的枯心率。枯心率可以很好的反映出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2)方法播期主要适用于播种期长的水稻植物,如果水稻品种的相关播种期较长,则可以根据此类水稻易发生病虫害的情况进行调查,而后得出其易发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以错开其病虫害的高发和高感时期,通过避开病虫的生长代谢旺盛的时期,往往可以很好的起到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的效果。但是,不足之处是,这类方法只适用于播种期范围比较长的水稻品种,对于播种期范围小的水稻品种往往没有很好的防控效果,还可能导致延误其播种期最终导致水稻生长发育迟缓,引起最后产量降低。

3 以生物农药为主体的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规程

(1)种子药剂处理防治恶苗病、稻瘟病等种传病害。药剂有浸种灵、咪鲜胺等。

(2)适当推迟播种期,比如湖南有地方的一季稻播种期可推到5月20日至6月5日播种。避开灰飞虱一代成虫迁人高峰和一代螟虫发蛾高峰。

(3)秧田期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灰飞虱和一代螟虫。

4 推广应用前景

现代农业生产应该追求高产量、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水稻种植方式,生物农药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时代生物工程技术的产品,相对于传统农药来说,有毒害作用小、防治范围专一、环保无污染等方面的优势。对于新时代的农业发展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因此,对于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方法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起来。笔者分析了近年来相关水稻农田对于生物农药的运用情况以及其相应的运用效果,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内容:

运用生物农药有利于提高现代植保技术的发展。进行后,各个农田直接的生产发展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为密切,因此,对于不同的农户之间,在的联系下,可以进行合理的资料共享,这类资料共享的涉及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仅包括对于农田的各类种植和生产指标的指导,同时,还包括现代农业种植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和发展。农户承包期长可以对相关农户进行分批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和现代农业生产设备的完善等方面的工作,让现代科学技术真正运用到千家万户之中,真正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

使用生物农药另一大好处就是对于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传统农药多为有机磷类化学农药,这类农药虽然防治效果好,但是,同时对于环境有很大的污染,不仅如此,使用有机磷农药的蔬菜和水果等往往也会不可避免的被污染,往往会带来食品安全方面的影响。现代社会提倡环境友好型发展,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不仅要扩展到现代社会中的工业生产中,同时,还应该在农业生产中体现出来,使用生物农药能够大大降低农药对于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的安全系数和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

操作简便,宜于农民掌握。相对于传统农药的喷洒情况来说,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整体的来说要更为简便一些,传统化学农药需要分次喷洒,并且在病虫害发生的不同阶段还应该采用不同的浓度喷洒,这对于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操作是极为不方便的,而生物农药往往没有这些复杂的操作过程,只需要直接运用即可,其实际发挥效应往往在运用之间已经有过科学合理的分析。

随着化学农药作用范围的越来越广,导致很多水稻病虫害对化学农药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耐受性,这种耐受性对于化学农药的作用有着极为不良的影响,使农药的作用效果的大幅度下降,但是生物农药的运用往往不会出现这些方面的问题,生物农药在生产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到了自然的生态概念,其农药无论是在作用过程还是代谢过程中,都不会让病虫害发展出基因突变类的农药耐受性。

5 结语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运用到了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这些高科技技术的合理运用,往往可以很好的解决许多过去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采用生物农药的方法来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黄国洋,农药试验技术与评价方法汇[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