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茶叶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外茶叶市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外茶叶市场分析

篇1

关键词:投资;茶叶出口;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茶叶出口行业现状分析

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作为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从古至今,我国一直与国外许多国家在茶叶出口上保持着贸易往来,茶叶出口总值曾经一度占到中国出口总值的80%~90%。但近代以来社会政治的动荡导致中国茶业经济走向衰落。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茶叶经济迅速发展,出口数量从8.69万吨增加到20.21万吨,年均增长率7.3%。进入20世纪90年代,外贸体制进行改革,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开始形成新的竞争状态,茶叶出口企业民营化、公司化,这增进了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的活力,加快了茶叶出口的发展。自2000年以后,茶叶出口出现了新一轮的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到2008年,中国出口茶叶数量达到29.7万吨,金额为6.8亿美元,平均单价2298.1美元/吨,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全球很多行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受到了严重制约,而我国的茶叶行业出口量却逐年增加,这足以显现茶叶出口行业的优势和其市场生存能力,因此我国的茶叶出口行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发展前景广阔。

二、我国茶叶出口行业前景分析

(一)定量指标分析

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147万吨,增长了117.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530亿元,是世界茶叶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自2005年开始,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图1为2003~2012年我国茶叶出口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03年开始,我国的茶叶出口产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并分别于2012年突破出口总额10亿美元大关。面对茶叶出口行业如此良好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将5000万美元的投资用于发展我国的茶叶出口行业,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收回投资成本、加大我国茶叶出口的规模,也有利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

据海关统计,我国出口的茶叶主要分为五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及花茶。2012年,我国茶叶出口稳中有增,具体数据如下:绿茶出口量为24.87万吨,出口金额为7.56亿美元,同比上升6.98%。红茶出口3.58万吨,出口金额1.19亿美元,同比9.30%;乌龙茶出口1.74万吨,同比下降3.2%,出口金额7.99万美元,同比上升7.74%;普洱茶出口4288吨,出口金额3622万美元,同比上升22.60%;花茶出口7322吨,同比下降0.25%,出口金额5155万美元,同比上升11.30%。表1为2003~2012年间我国所有茶叶出口的贸易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2003~2011年,虽然中国茶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形状并不一样,出口数量虽是逐年上升,说明这段时间我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偏低。自2003年开始,我国茶叶出口金额快速增加,说明我国茶叶出口行业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能够迅速调整和适应,通过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保证茶叶产品的安全、提供相关的茶艺服务等手段来改善这种不利的贸易环境,为我国茶叶出口提供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2012年虽受国际环境影响,在出口量下降的情况下,出口金额总量仍保持上升。

根据表1中的数据,用一元回归预测技术中的平均值法来预测2013年的茶叶出口总量,首先设回归方程为:

y^=a^+b^x+ε

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a和b都是待定参数,ε是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因此求出位置参数a^,b^的估计值a,b则就可以估计因变量的值。

y=a+bx

现通过观察n组数据,(xi,yi)i=1,2xi表示出口金额,yi表示出口总量),将数据分为1、2两组,2003年到2007年为一组,2008年到2012年为一组。把数据分别代入回归方程中,再把组内的数据进行相加,得到一个一元一次的联立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和的值。具体解法如下所示。

前五组数据:26.0=a+3.7b28.0=a+4.4b28.7=a+4.8b28.7=a+5.5b28.9=a+6.1b,相加求和得:140.3=5a+24.5b(1)

后五组数据:29.70=a+6.80b30.30=a+7.05b30.24=a+7.84b32.26=a+9.65b31.3=a+10.42b,相加求和得:153.8=5a+41.76b(2)

将(1)式和(2)式相加可得:

140.3=5a+24.5b153.8=5a+41.76b

从而解得:

则有回归方程为:y=24.24+0.78x

有上面可知2012年的茶叶出口总金额预计为11.08亿美元,则有y=33.46,即全部出口总数量为32.88万吨。

(二)风险分析

1.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外国安全意识增强和保护本国利益等外部原因及生产技术落后、品质低下、标准体系落后和缺乏品牌等内部原因导致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2.缺乏自有品牌。我国90%以上茶叶企业欠缺自主研发产品能力,贸易企业与科研机构缺乏合作,产品不能根据市场不同偏好生产适销对路商品,新品种研发能力相对不足。欧美国家尽管不种植茶树,但企业十分重视茶叶新产品开发,深加工产业非常发达。

3.技术落后导致生产成本高。出口多为原料性产品,沦为外商的生产车间,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更多的利润被国外品牌商赚取,竞争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

4.无统一的标准、技术指标来衡量茶产品质量,对企业无资质管理,有产品即可进入国际市场,经营秩序较乱。

三、我国茶叶出口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

(一)经济可行性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茶叶出口正在日益增长,且其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在国际茶叶出口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虽然,目前世界茶叶贸易主打产品是红茶,占茶叶贸易量的85%左右。但是,近10年来,国际市场上的绿茶需求量明显增长。我国绿茶的品质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出口量占世界市场的80%以上,弥补了我国红茶市场份额的不足。据茶叶商会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绿茶出口总量25.74万吨,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80%左右,出口金额7.06亿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73%左右,同比分别上升9.93%和24.62%。下表列出了2000~2007年全球四大产茶国茶叶出口金额市场占有率。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2000年至2007年这几年中国的茶叶出口金额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并且在2007年已经位居第二仅次于肯尼亚。目前,我国的茶叶出口金额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肯尼亚,位于世界第一。这种茶叶出口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此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其经济价值也不言而喻隐藏其中。

(二)技术可行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抑制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障碍,对茶叶的生产成本、出口等均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针对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造成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我们在技术已经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提高茶叶生产水平和品质、提高茶叶的安全系数技术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对WTO的相关进出口规则也能应对自如,在茶叶出口预警机制的建立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我国在茶叶出口技术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茶叶出口行业的技术可行性。

(1)提高茶叶生产水平和茶叶品质。在这方面,我国的技术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开发茶叶新品种,改善茶叶种植方式等方面也都有较高的水平。同时,在茶叶食品的安全方面,对残余农药的处理方面都能做到很好的控制。

(2)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茶叶出口预警机制来应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我国茶叶出口所设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这些预警机制密切关注进口国的各类标准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工作,从而达到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目的。并且对已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所限而不能出口的茶叶,要及时客观地查明原因,采取积极措施,突破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

(3)我国已经建立了茶叶科技创新体系。在全国提倡产业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茶叶科研也得到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茶叶研究开发体系领域齐全,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茶叶育种、茶叶栽培、茶叶加工等方面都已经实现了科学化生产管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我国的茶叶出口行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并能够快速发展。因此,将5000万元用于茶叶出口行业的投资是完全可行的,因为中国的茶叶出口占世界茶叶出口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在行业的投资不仅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能够很快收回成本并能够获得很大的利润。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茶叶出口行业现状的分析,对茶叶出口行业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首先运用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技术对茶叶出口行业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初步估算出我国未来茶叶出口行业的发展趋势,然后根据现在的出口贸易状况对其进行风险分析,最后分别从经济、技术等方面对我国茶叶出口行业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得出整个投资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伟英.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对策[J].茶叶通讯,2006(01).

[2]李玲娣.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J].中国对外贸易,2010(22).

[3]管曦.世界主要产茶国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分析[J].中国茶叶,2011(04).

[4]霍丽玥.世界茶叶市场状况与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J].世界市场透视,2000(06).

[5]邱海蓉.基于需求视角的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

篇2

近几年来,相对于其他农牧产品出口来说,茶叶的出口表现一直非常活跃。数据显示,全球的茶叶产量和消费量都在逐年提升。据国际茶叶委员会(ITC)统计,过去十年间,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茶叶产量以年均4.08%的速度增长,茶叶消费年均增长速度则达到3.81%。在全球消费市场方面,需求量也在大幅提升。20世纪末,全球茶叶消费总量在295万吨左右,而目前的全球消费量高达364万吨左右。除去我国消费市场之外,印度、俄罗斯、土耳其、巴基斯坦、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对茶叶的需求量也在逐年迅速提升。巨大的茶叶需求量,对我国茶叶贸易出口起到了促进作用,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茶叶贸易出口量近几年稳步提升,去年的市场表现更为不俗,实现了量价双增长,全年茶叶出口32.5万吨,金额约13.8亿美元,平均单价4252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了7.8%、8.6%和0.7%。尽管以上数据看似喜人,但站在世界茶叶市场的供需角度上与其他产茶国相比,我国的茶叶出口贸易优势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茶叶出口产品结构单调。数据显示:无论是在出口量还是出口额上,我国绿茶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且出口数量与占比仍在扩展。去年,我国绿茶出口量27.2万吨,占茶叶出口总量的83.7%;而红茶的出口量仅仅才为2.8万吨,占茶叶出口总量的8.7%;乌龙茶出口量1.5万吨,占出口总数的4.7%;花茶和普洱茶的出口量相当少,分别占出口总数的1.9%和1.0%。肯尼亚、斯里兰卡和越南等产茶国,近些年来红茶大幅增长,对我国红茶出口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乌龙茶、普洱茶曾是我国传统的主要出口茶品,但近年来,受饮食习惯的差异影响,出口份额呈持续下降的态势。1.2我国茶叶出口主销国购买力相对低下。我国茶叶出口的国家和其他产茶国、主要的出口国有不合拍的现象。近些年来,我国的茶叶主要出口非洲和远东地区,这些主销国社会财富水平较低,购买力相对低下,出口茶叶的质量和价格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即不能放弃长期占据的已有市场,又无法获取更高的利润值,这样的现状给我国茶企的贸易出口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同时,针对世界主要茶叶销售国家,我国的茶叶出口量在总出口量中占比较小。以欧盟为例,欧盟国家主要消费的是红茶,而红茶的主要来源却是肯尼亚,这不仅是因为肯尼亚有着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自然环境,更主要的原因是很多茶企都由欧盟投资建设(如立顿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茶叶在欧盟市场中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近些年来很难有大的突破。1.3缺少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在现代国际贸易竞争中,依靠物美价廉等低层次的竞争方式已经很难有所建树。我国茶企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和茶叶外在包装的重要性。虽然我国茶叶历史悠久,六大茶系代表茶品也很多,但始终没有一个被国际市场所广为认可的世界性品牌。国际竞争力的缺失势必造成茶品利润附加值低下,这给我国茶企的生存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带来挑战。1.4营销主体分散、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俗话说,众人划桨开大船,但在我国茶叶贸易出动中,营销主体依然是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企业。在贸易过程中各自为阵,甚至有为占据市场而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出现。在残酷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上述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真正占据高效益的市场份额。此外,作为出口型企业,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是能准确及时地获取市场调研信息。但国内多数茶企受到自身规模等条件的限制,难以捕捉到国际市场上最新的市场动态,对企业的市场开拓会产生不利影响。

2中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特征分析

目前,全世界直接进口茶叶的国家有100多个,茶叶消费群体达到20多亿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茶叶消费总量一直处于稳定增加的状态,人均年消费茶叶在0.5千克左右。但受历史文化消费饮食习惯的影响,各国消费茶叶的的需求弹性差异很大。作为茶叶主要出口国,对各国不同的需求特征,应该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的市场投放不同的茶品,加大相关茶品的针对性宣传。20世纪70年代,世界茶叶进口主要为英、美两大国家,目前,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国有俄罗斯、英国、巴基斯坦、美国和埃及,中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摩洛哥、日本、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受到各国经济水平和饮食文化等因素影响,茶叶进口消费需求也在不断产生变化,下面就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茶叶需求特性做简单分析。2.1俄罗斯茶叶进口状况。俄罗斯的饮茶历史有400多年,16世纪中叶,中国茶传入俄罗斯。到了19世纪,茶叶已经在整个俄罗斯流行起来,19世纪末,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茶叶最大的进口国,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75%被卖到俄罗斯。但因为种种历史因素,俄罗斯从中国进口茶叶的数量一度大幅衰减。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叶进口国也当属俄罗斯,但俄罗斯本国的茶叶生产量只能达到消费总量1%左右,其余消费的茶叶基本依赖进口。目前,俄罗斯的茶叶,主要从斯里兰卡、印度、印尼、中国、肯尼亚、越南等国家进口。俄罗斯人爱喝红茶,所以进口的90%是红茶,但也有少部分人喜欢绿茶,大约有l/3的人偶尔会尝尝其他茶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家的红茶质量明显优于我国,所以我国的红茶在俄罗斯进口市场上的份额并不高,而且多以低质低价的产品出现,声誉远低于斯里兰卡和印度的茶叶。虽然绿茶份额有所提高,但仍然也只是针对的少部分消费人群。2.2日本茶叶进口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是茶叶出口国,60年代以后,因茶叶种植面积持续减少,国内茶叶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从而成为茶叶进口国。日本的绿茶消费量很高,80%-85%的茶叶由本国生产,进口茶叶只是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中国和斯里兰卡是日本茶叶的主要供货方。日本是我国茶叶的第2大出口国,也是我国绿茶和乌龙茶的主要出口国家。中国茶叶在日本茶叶市场份额,曾一度达70%。但我国的茶叶出口到日本后,主要是当做原料,用于制作茶饮料,因此价格相对较低。近年来,日本人喝茶方式越来越趋多样性,传统茶品消费逐年减少,但是以绿茶为原料生产的茶饮料,却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2.3美国茶叶进口状况。美国也是从我国进口茶叶的主要国家之一,而且还是中国红茶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没有茶叶种植企业,却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速溶类茶品的生产国和销售国,主要供应商分别为阿根廷、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美国是没有绿茶的,所以一直喝红茶,之后随着商品国际化流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发生了改变。近些年来,在茶叶行业组织和各大出口企业的帮扶和拓展下,我国向美国出口茶叶的规模,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状态。与此同时,美国消费人群对茶叶消费品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红茶进口数量逐年减少,而特种茶和绿茶的进口量有所增加,尤其是绿茶,近些年的进口量在大幅增长。2.4欧盟茶叶进口状况。一直以来,中国对欧盟的绿茶出口量就非常巨大,主要销往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波兰,虽然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对中国绿茶进口量有所减少,但仍占欧盟近2/3的市场。英国已经脱欧,但在之前,英国在欧盟国家内绝对是最大的茶叶进口国,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英国并不是产茶国,所需茶叶全部依赖于进口。英国进口的茶叶,大多是用来当做原料的散装茶,经过合理拼配、后期加工和分装后,重新进入市场。如著名的红茶品牌立顿、唐宁等。英国绿茶进口主要来自中国,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对英国出口的茶品比例分别为:红茶46%、绿茶47%、特种茶7%。

3中国茶叶进一步加强国际竞争力的策略探讨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茶叶的生产大国,但与其他产茶国相比,无论在生产和精细加工上,还是在对外国际贸易上的优势都并不明显。另外,中国出口茶叶依然是以低价原料茶为主,经济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近些年来,全球茶叶市场呈不断增长趋势,只要不断提升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的茶叶出口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为。笔者认从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希望能对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有所帮助。3.1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从前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茶叶要想获得更大的世界市场,必须改变目前分散种植、分散加工,各立山头、单打独斗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有关部门,加大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全方位引导茶叶种植、生产和营销;鼓励茶农投入科研创新成本,对传统生产销售模式进行高技术性的结构调整;增加生产加工环境基础设施投入,为茶叶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网络系统,为茶叶扩大出口提供政策、趋势的最新动态,帮助茶企开拓国际市场。此外,知名茶叶品牌的匮乏,也让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表现不足。品牌是茶叶的标识性体现,也是产品和企业的重要文化载体,更是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利器。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各国的逐渐渗透,中国茶文化也被广泛认同和借鉴。将传统文化和品牌建设进行有效的结合,再加上现代文化传播途径,我国的茶叶品牌建设将大有可为。3.2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良好出口环境。在我国的商业案例中,不乏因无序竞争给商品出口秩序带来打击的先例。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引导,提高法制宣传,正确处理茶叶产业中的矛盾,协调产业中各方利益,为出口型企业的出口创汇保驾护航。同时,监管部门还要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低价竞争等不良市场行为,大力扶持优秀茶企,努力培育茶叶新品,进一步扩充茶叶出口类型。此外,茶叶行业组织也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借助行律行规对会员企业加以约束,增强会员企业之间的互助协作关系,普遍提升国内茶叶质量,为我国的茶叶出口夯实产品质量基础。3.3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完善产品质量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一些法律法规,己经不能适应茶叶贸易出口的需要,政府应对已有的法律法规不断加以修改调整,维护国内外市场秩序,保障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健康发展。此外,我国现有的一些行业标准,与现行国际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标准,与国际通行惯例和标准存在很大差异,这更加重了在绿色贸易壁垒下,中国茶叶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阻力。因此无论是在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还是在储运和检疫等方面,都应该和国际标准及时对接。

4结语

茶叶作为一种传统健康的无酒精饮料,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消费理念不断被更新,新的消费趋势逐渐形成,茶叶产品质量体系、品质体系和价格体系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传统的营销方式和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阻碍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开拓。面对着新常态下的贸易出口形式和供需形式,中国茶企只有不断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改变根深蒂固的陈旧营销理念,积极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谷悦.茶叶企业“触电”之殇:信任是最大难题[J].中国食品,2015(20):92-93.

[2]耿琦.基于品牌发展模式的中国茶叶品牌战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3.

[3]陈飞.中国茶叶品牌塑造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4.

[4]郑永球.论茶的品牌文化与产销实践[J].广东茶叶,2000(4):43-47.

篇3

[关键词]福建茶叶出口竞争力

福建是中国重要的产茶大省,茶叶是福建省传统大宗出口商品,茶叶产业已经成为福建省农业的支柱性产业。因此,福建茶叶出口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福建省茶叶的发展。近年来,面对欧盟、日本等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设置的“绿色壁垒”,福建省茶叶的出口大大受阻,越来越高的门槛使得福建茶叶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随着出口环境的变化,我们有必要在认清现今出口严峻环境的基础上,展开对福建茶叶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1福建茶叶出口竞争力现状

1.1 福建茶叶出口的贸易环境

目前技术贸易壁垒已成为发达国家十分盛行的贸易保护方式,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科技水平较高的优势,制订十分严格和强制性的环保标准和苛刻的卫生检疫制度,限制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入该国市场。自2001年12月起,中国正式加入WTO,大量关于中国茶叶高农药残留量的报道对国际市场的茶叶交易造成了显著影响,特别是在欧盟和日本市场,它们对进口茶叶实行新的农残标准,造成中国茶叶出口的门槛越来越高[1]。从2002年起,欧盟就开始对中国出口茶叶实行新的农残检测标准,农残检测种类由原来的29种增至62种,到2006年1月1日,欧盟实行更加严格的食品及饲料安全新规定,进入欧盟的食品从初始阶段就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否则欧盟委员会将有权取消其出口资格。此外,作为福建茶叶最大的出口国日本,对茶叶农残的限量要求是更加严格。日本现行的《食品卫生法》仅对81种农药残留量规定了标准值,而于2006年5月29日刚刚启动的日本《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中,对茶叶农残的限量要求大大提高,对茶叶的规定大大严于原标准[2]。这些都使得福建茶叶出口受阻,并正逐步失去欧盟、日本这些传统市场。

国际茶叶市场的竞争对手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以及新兴产茶国越南的兴起,都给福建茶叶的出口造成强有力的竞争。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目前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国也在不断扩大茶叶产量且价格低廉,他们利用现代化手段和高新技术来进行生产以及加工,毫无疑问将凭借价格和质量的优势对福建茶叶出口造成巨大冲击[3]。同时,随着茶叶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和茶叶出口配额管理的取消,将有大批内贸生产、流通企业参与茶叶出口,出口竞争更加激烈,福建省部分茶叶品种的出口价格已出现下滑势头。

1.2 福建茶叶出口所占市场份额

茶叶是福建省重要的传统出口农产品之一,远销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1988年福建省茶叶出口值为3663万美元,1996年出口值达到5000万美元,2001年出口值达到7500万美元,之后几年的出口值都有所下降,出口值都在5000万美元左右,截止到2008年,出口值为5280万美元。福建主要出口茶类有乌龙茶、花茶, 其次是绿茶、红茶和白茶,还有少量保健茶。

乌龙茶是福建出口数量最多的茶类,约占全国乌龙茶出口量的70%至80%。乌龙茶出口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增加幅度巨大,90年代中期开始出口增长平稳,而且80%以上的出口量集中在日本市场;出口欧盟国家的乌龙茶于2001年恢复出口,但数量有限;其它出口地区和国家还有香港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花茶是福建茶叶出口国别最多的茶类,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40多个。日本是福建花茶出口最多的国家;欧盟在福建花茶出口量中居第二位,年出口量约400吨。其他花茶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还有香港、东南亚、美国等。绿茶主要出口非洲、日本、欧美等国。出口日本主要是蒸青绿茶,约占对日出口绿茶的90%。红茶主要出口英国,由于成本偏高和农药残留的困扰,红茶出口逐年下降。白茶出口数量很少,主销港澳和德国,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新工艺白茶[4]。

1.3 福建茶叶出口的价格

世界市场各国商品价格不仅受到世界市场供求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世界市场价格和竞争对手的价格左右。从表1可以看出,茶叶国际市场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福建茶叶价格也是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下降的幅度与国际市场价格相比下降得较大。欧洲、日本、美国、俄罗斯等,以食品安全为名对进口茶叶实施近乎苛刻的“绿色壁垒”,致使目前福建茶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急骤下降,平均茶价低于印度茶价40%,低于斯里兰卡茶价60%[5]。

2福建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

2.1 福建茶叶产品质量竞争力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非关税壁垒仍然继续存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十分关注茶叶的卫生质量。近几年来,主要茶叶进口国,尤其是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扩大而且更严。茶叶的农残量、重金属、有害细菌、茶叶中非茶类夹杂物等项目是否符合各国安全卫生限量指标,已成为能否进入世界茶叶市场的首要条件[6]。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壁垒已转变为质量壁垒。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冲破各种贸易壁垒。福建茶叶多产于山区,生态条件优越,符合发展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生产条件。福建茶叶的质量特征除一般的外形好、香气高、滋味浓等给人以美的感受。但是,福建茶叶种植分散经营,没有形成规模生产,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和科学使用农药,卫生质量控制难度大,难以适应国外日益严格的茶叶卫生要求。另外,福建茶园基础条件薄弱,茶园水土流失严重,施肥不足,造成茶叶香低味淡,影响了茶叶质量的提高。福建茶叶已经注意到了茶叶的质量问题,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目前,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茶叶的农残问题,制定安全用药规章制度,加强对农药、农资的规范管理,建立病虫害植保网络,大力扶持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茶叶基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茶叶质量源头管理和农残监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福建茶叶产业还应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尽量施用有机肥,严格执行茶叶采摘、加工、包装和储运的无公害操作规程,有效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微生物的含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茶叶品位。

2.2 福建茶叶价格竞争力分析

国家规定,茶叶生产企业除了要缴纳特产税外还缴纳增值税,总税费高达35%~40%,大大提高了茶叶成本。茶叶是中国一个高税赋的农副产品,比印尼、斯里兰卡等低税赋国家高出数十倍。目前福建茶叶税赋高达32.7%,即特产税23.5%、增值税6%、地方所得税3.2%,再加上其他收费大约达35%。按每50千克干茶平均价670元计算,每50千克茶叶应缴税费234.5元。税赋重影响了茶叶价格的上升和加工企业的经营,大大增加了出口茶叶的成本,使福建省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相比之下,国外的一些竞争对手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促进本国茶叶的出口,如印度在2001年~2002年财政预算中宣布,如果茶场将利润用于茶园改造或机械更新,可免收税收;斯里兰卡为扩大出口,免去一切生产和销售环节税收,只在出口时加收茶叶税2.5卢布/千克。越南茶农发展生产可获得低息或无息贷款,新发展的企业6~9年内免交各种赋税[7]。

为了使出口茶叶符合欧盟标准,福建的生产出口企业纷纷增加对茶叶的检测和论证,致使企业成本增加、风险加大、时间延长、出口下降,挫伤了茶叶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降低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部分茶叶品种的出口价格已出现下滑势头。

在国家放宽外贸经营权后,茶叶出口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福建省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茶叶企业约有10多家,各类出口企业之间为了挤占市场,抢夺客户展开恶性竞争、低价竞销,出口价格因竞争而下降,茶叶出口已属微利甚至到了亏损边缘。从1997年开始,中国茶叶的价格在国际市场开始下降为1823.6美元/吨,在随后的6年中价格继续下跌到每吨1800美元以下,2002年又跌到每吨1364.6美元,而印度茶叶当年的出口平均价在每吨1798.4美元,斯里兰卡出口平均价在每吨2240.8美元。

福建茶园的机械化程度较低,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此外,近几年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茶叶出口成本高涨,严重影响了福建茶叶出口价格上的竞争力。另外,福建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偏低,相对发达国家农业补贴较高的情况,福建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弱、农业基础投入和茶园建造资金的缺乏,与日本和斯里兰卡等国相比,福建茶叶的生产资本显得十分薄弱。

2.3 福建茶叶出口营销水平分析

茶叶营销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现实或潜在的需要,其中心是达成交易,而达成交易的手段则是开展综合性的营销活动。茶叶营销观念是要求我们确立这样一种信念:企业的一切计划与策略应以顾客为中心,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愿望是企业的责任;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实现长期的合理的利润。茶叶营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

目前福建茶叶营销者较多考虑到为抢占市场而恶性竞争,而较少考虑到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以顾客为中心,这样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福建茶叶的出口。福建的茶叶营销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强调的是价格竞争为主的传统营销方式。这点可以从福建茶叶出口的形式和单价中看出,福建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出口到日本的茶叶以散装为主,出口平均价格在3美元左右。营销技术创新不够就影响到福建茶叶出口到欧美等高端市场。茶叶营销者,只有提高茶叶品质,以诚信为本,以顾客为中心,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另外,福建茶叶出口的市场比较单一,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就乌龙茶而言,出口量85%以上都集中在日本市场,过分依赖日本市场,未开拓其他市场,一旦日本国内乌龙茶销售量下降,势必对福建乌龙茶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困难。

2.4 福建茶叶品牌建设分析

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 市场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名牌已成为国家乃至产业领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国际市场上,出口产品在生产环节所创造的增加值只占30%,而70%的增加值来自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环节。品牌的增加值效应更加明显。福建现在是居于“名茶优势,名牌弱势”的境地,福建茶叶是在“做大”(在数量上),而还未“做强”(在经济效益上)。“有名品无名牌”的局面告诉我们,福建茶叶的发展缺少的是品牌。品牌对于提升福建茶叶出口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福建茶叶产业存在着经营规模小的问题,茶树种植以农户为主体,大型茶叶生产企业较少,茶叶开发投入不足,仍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此外,茶叶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茶叶企业规模小、投入少,缺乏品牌意识,出口茶叶只能以原料茶为主,这就造成了创造的经济效益较低,赢利较少,使得国际竞争力也随之下降。因此不难发现,福建茶叶的品牌建设对福建茶叶的出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今商品日益趋于同质化,品牌成了竞争致胜的法宝,福建茶叶的品牌建设刻不容缓。

3提高福建茶叶出口竞争力的途径

3.1 提高福建茶叶质量水平,保证福建茶叶的基本竞争力

要加大财政投入,在茶叶主要产区建立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农户推动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生产,达到降低农残、提高品质、扩大出口的目的,在国际市场上重塑福建茶优质、放心的形象。有机茶是市场需求趋势,如今世界市场正以需求量20%速度递增。在政策上,对于发展无公害有机茶生产的,经产品检测认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各级财政要给予适当补助;对通过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认证的,经核实,前者可补贴50%的认证费用,后者给予全额补助。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规定,对新型农业投入品,应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登记管理。要通过执法监督等措施,确保在各茶叶产区不经营、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品种。同时,要结合出口要求,使用符合最终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农药品种,科学调整和合理改善农药品种结构,在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的同时,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茶农的安全用药、科学用肥的意识[8]。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引导茶园进行合理流转和茶农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推行茶叶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推行“公司+基地”的模式,进一步增强行业和生产者的自律意识,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对农户种植的茶园,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合作,通过建立示范片带动散户,逐步转变成半紧密型的生产基地[9]。在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扶持茶叶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这些龙头企业,带动一片甚至整个行业;同时应进一步增强行业和生产者的自律意识,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

3.2 科学制定茶叶出口价格,提高茶叶出口的有效竞争力

茶叶在中国是一种高税赋的农副产品。福建现行的茶业税赋包括农业特产税、增值税和工商管理费等,总税费在 35%左右。由于税赋沉重,茶叶成本提高,严重制约茶叶生产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和茶叶品质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因此,为保护茶叶行业的生产积极性,降低茶叶税赋、减轻负担已势在必行。建议国家降低茶叶税赋,一是免征茶叶特产税;二是减征茶叶增值税,建议减少至5%~8%,从而起到降低茶叶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三是对出口茶实行全额退税政策,鼓励茶叶出口。此外,我们还应就国外茶叶竞争对手的价格,制定出我省茶叶出口的合理价格,以提高我省茶叶出口的竞争力。

3.3 加强福建茶叶品牌管理,提高茶叶出口的品牌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茶业发生了很大变化,茶企业素质得以提高,产业化开始起步。中国加入WTO后,茶企业正逐步加强品牌意识。但是,迄今为止,福建茶叶出口仍以散装茶为主,茶叶的出口仅仅是为了创汇,自主品牌很少;竞争仍局限于以价格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因此,福建茶业界必须改变茶叶出口创汇的旧观念,树立茶叶出口创品牌的新观念。因为,打造出了像英国立顿茶那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茶, 出口创汇也就在其中了。

名优茶即名茶和优质茶的总称。福建是全国的产茶大省,品种资源丰富,地利条件优越,名茶种类繁多。加快福建名优茶品牌建设有利于提升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名优茶是福建茶叶品牌建设的关键点,名优茶尤其是历史名茶有着良好的社会效应,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大红袍几乎是无人不晓。经过市场经济的熏陶,福建许多茶叶企业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所注册的商标数不胜数,但是大部分名优茶企业经营规模小,品牌功能弱,知识产权方面投入不足,能影响全国的品牌很少。面对这样的情况,福建茶叶企业应该抓住名茶效应这一关键点,在名茶的基础上整合品牌,维护和发展品牌,增加消费者的认可,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另外,福建茶叶企业还要抓住全球茶叶消费转变时机,利用名优茶形状美、品质好、风味显、文化性强等特点,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与交流,发挥名优茶效应好、效益高的优势,名优茶必将成为福建茶叶国际化经营的新卖点,使福建率先走出中国茶叶出口的困境。

4结论

福建茶叶出口在总量上虽然占国际市场的很大部分,但是出口市场不规范,茶叶经济附加值低,还在走粗放生产和经营的老路。国内茶叶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和茶叶出口配额管理的取消,以及欧盟、日本等国相继实行的新的农残检验标准等等,这些都是福建茶叶需要面对的巨大门槛和障碍。所以,如何改善出口环境、提高自身水平,无疑就是福建茶叶经济要解决的难题。面对国际市场越来越苛刻的竞争条件以及阻碍自身发展的一些因素,福建茶叶在战略调整上就必须走出原有的生产出口模式,提高福建茶叶出口的有效竞争力。福建近几年来也陆续采取一些提高茶叶出口的竞争力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须继续努力来提高茶叶的出口竞争力,为振兴福建农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洪德,张育松,陈奋.WTO与福建茶叶[J].茶叶科学技术, 2002, (1):6-9.

[2] 佚名.业内人士呼吁茶叶国标应尽快与国际对接[EB/OL].

省略/news/alibaba/info.asp?id=720070&zt=zx,2006-4-21/2007-5-15.

[3] 佚名.中国茶何时成为国际舞台主角[EB/OL].

省略/newList.asp?ClassID=19,2007-3-9/2007-5-15.

[4] 陈洪德,潘东明,刘宜渠.福建茶产业五十年发展历程和发展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1):37-42.

[5]王梅英,陈慧斌,庞杰.福建茶叶的市场与标准[J].茶叶科学技术, 2004, (2):22-23.

[6] 佚名.福建主要出口农产品面临的技术贸易壁垒分析[EB/OL]. shec.省略/sjzx/content.jsp?n_info_id=544496,2006-9-3/2007-5-15.

[7] 孙威江.福建茶叶外销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茶叶加工, 2002, (4):10-13.

篇4

关键词: 茶叶营销 茶叶产业 营销管理

一、徽叶茶业情况介绍

安徽徽叶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茶叶企业,是六安市最大的药品连锁企业――安徽百信医药集团的子公司,是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培植、采摘、生产、销售及品牌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员单位。

企业的茶叶全部来自于核心产地,为了保证茶叶质量,企业参与到茶树的种植与管理中,自己进行茶叶的炒制和加工,导致企业的产品成本相对较高,性价比较低。

二、徽叶茶业营销现状

徽叶茶业创立于2010年,在成立后的这五年时间里,徽叶茶业的发展并不是太理想,目前的茶叶销售量约八千斤左右,销售额近二百万左右。

徽叶茶业所生产的产品虽然包含高中低档,但公司所面对的消费者类型相对单一,高档产品销量并不多,产品以中低档为主。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世界所有茶叶中唯一的无芽无梗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本身的市场知名度可以,在很多地区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徽叶茶业的母公司是百信医药集团,百信医药集团旗下有100多家的OTC药店连锁渠道,这些零售渠道资源是可贵的。但是目前徽叶茶叶的销售渠道的建立并不是很完善,茶叶的进店率并不高,甚至很多的分店茶叶产品并未进入。即使在有产品销售的店内,员工的销售热情也很低,每年的销售量并不理想。自有的销售渠道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外延的商渠道和其他销售渠道没有建立,目前徽叶瓜片除了企业本身的旗舰店和企业旗下的药店零售店外,没有一家商为企业进行产品销售。虽然徽叶茶叶也在母企业的药品零售产品销售网上开设了柜台,但网店目前基本处于无人打理的状态。销售渠道窄,严重制约企业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的发展,也是目前企业销售额较差的主要原因。

三、茶叶行业营销环境分析

(一)中国茶叶行业发展分析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贸易国,我国茶叶种类之多也是世界之冠,包括红、绿、乌龙、白、黄和黑六大茶类,及花茶、紧压茶等再加工茶类。

我国有五千年的茶叶历史,21个省市民族地区均有茶叶生产,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文化遗产。但我国茶业产业企业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茶企业相比,在茶叶生产加工条件、经营实力、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经营规模过小,产值上亿元的茶叶企业仅有几家,初加工企业规模小,平均产值低。全国大约有8000万茶农,七万家茶企,有名茶却无名牌,吴裕泰、天福茗茶等企业在行业内虽然较大,可是与国外茶企相比规模相对较小。我国茶园基础差,产出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低,离现代化差距大。茶企的机械设备陈旧,难以更新,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过度竞争,茶叶综合利用水平低,内销渠道不完善,外销无方,恶性竞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是我国现阶段现代化茶叶企业多数还是小农经济时期作坊式的产销模式。我国虽已有各类茶叶批发市场近1000家,可以实现60%的茶叶交易,但茶叶批发市场建设存在缺乏规划、重复建设、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不足等问题。出口企业方面,出口企业多但规模小,行业协作发展的意识和条件不成熟,致使恶性削价竞争现象短期内难以杜绝。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处于被动发展状态。

三是品牌创建力度不够,缺少品牌,全国茶叶的品牌数目不算少,但茶叶市场真正有市场规模、有影响的茶叶品牌极少,世界著名品牌立顿一年的销售额超过四五十亿美元,而我国产值达亿元人民币的品牌只有几个。

四是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体系和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滞后,茶叶质量不稳定,影响茶叶市场的稳定性及市场信誉和形象,是现在和未来制约中国茶叶国内外市场发展和扩大的主要障碍。茶叶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机制不健全,职能不到位,脱节或联系不紧密。

(二)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是茶叶大国,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茶叶的药用保健功能。目前政府极为重视“三农”,良好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创新,机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

六安政府要做大做强六安瓜片的地方品牌,希望通过六安瓜片的品牌效应带动人们去瓜片的主产地旅游,做好六安的特色旅游产业。目前六安市政府在大力进行六安茶谷建设和宣传,六安茶谷规划面积1600平方公里,线路总长100公里,涉及裕安区、金寨县和霍山县,覆盖12个乡镇级响洪甸、佛子岭两大水库,拥有二类以上优质水源70多亿立方米。适宜的气候,充足的降水,森林覆盖面广,负氧离子含量高,生态环境秀美,堪称“天然氧吧”,是全市实施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充分利用茶叶、毛竹、石斛等物产及山水、文化资源,将特色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意、景区旅游融为一体。

而徽叶的生产基地正好处在茶谷之中,对于徽叶企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徽叶可以很好地参与到茶谷建设中。

(三)消费市场分析

研究表明,茶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提高免疫性、抗辐射、抗癌、抗衰老、抗突变、杀菌、防龋、明目利尿等功效。新世纪以“健康、绿色、生命”为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茶文化以其独有的特殊和茶叶独有的功效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些人追求的不仅仅是喝茶,更是由饮茶所带来的一系列的茶文化和茶生活。未来人们对返璞归真的茶生活的需求会越来越强,这也是我们未来可以去开拓的销售市场。

徽叶茶业产品的忠诚顾客并不是很多,但母公司百信医药集团,其实是拥有很多的忠实顾客的,通过努力是有可能争取成为我们的忠实顾客的。

(四)竞争环境分析

目前六安的茶企众多,做得比较大的品牌主要有徽六和一笑堂,一笑堂走高端路线,产品价格较贵,与我们的目标顾客有一定的差距,竞争压力不大。徽六目前的产品涉及范围较宽,有高中低档各类产品。徽叶产品定位不足,缺少精确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品牌定位。应该首先定位好,根据自己针对的顾客设计产品的包装。徽叶目前的包装与其定位并不是十分一致,徽叶目前的定位是中低档产品为主,而包装成本却很高,加上茶叶成本就相对较高,就拉高了产品的价格,势必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四、对策建议

目前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并不是很明确,企业应明确其战略目标,企业未来的发展应以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带动茶叶原产地的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立足茶谷;以茶叶为核心,建立以茶文化为主的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经济产业项目。

茶叶等农产品的生产产源地极为重要,产源地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徽叶茶业有主产地的优势,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很有利。企业在未来应坚持产品的产源地,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开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以质量为先,努力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集团拥有近百家直营门店,门店覆盖六安各区县,在其他城市也有门店,拥有很好的产品销售渠道,也有相当一部分会员客户,可以减少企业的宣传费用和销售费用。目前我们可以以高质低价来获得市场,制定合适的产品销售政策,促进门店人员的推销热情,增加产品的销售量。企业还应该寻找合适的商,同时利用网络和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拓宽企业的销售路径,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销量。

新世纪社会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对产品的消费品位也在逐步提升,茶馆业、茶休闲观光业发展方兴未艾。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办茶艺培训部、茶馆和茶休闲旅游业等与茶叶相关的产业项目,以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为企业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篇5

关键词:茶叶;包装;绿色设计

一、研究的意义

我国茶叶在种类上品种比较齐全,同时我国也是全世界茶叶的主要生产国以及茶叶出口国,茶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比重比较大,随着我国生态茶园以及无公害茶园的建设,使得我国茶叶的绿色化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就当前我国茶叶的包装发展来说,还没有真正跟上绿色化的步伐,这样无疑会使得茶叶绿色化的进程有所放缓,在国际竞争中也就没有多少优势,所以说,对茶叶包装进行绿色化设计是当前时展的要求,也是我国茶叶市场真正走向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

包装设计与老百姓自身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百姓消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在选购物品的时候依据产品的包装设计做决定,这也能够体现出包装设计在整个茶叶品牌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包装设计能够体现出品牌的文化以及体现出品牌自身的重要价值。

由于茶叶中主要含有一些抗坏血酸等成分,这样的成分是比较容易被氧化的,继而容易在质量上出现问题,所以说,茶叶的包装设计就应当有较高的要求,相关的设计师在对包装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对茶叶自身的特性进行分析,保护茶叶自身的品质以及功能是茶叶包装设计时应当考虑的说要问题,另外企业在进行茶叶绿色包装的时候应当在包装设计、生产线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都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继而使得企业自身的环保以及绿色形象树立起来,因此,茶叶包装和绿色设计在整个产品形象的塑造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对其外包装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分析,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以及我国当前的茶叶市场的发展境况可见,对我国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进行分析十分有必要。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茶叶包装设计的研究

张文莲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提到,茶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更包含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前茶叶在我国具有典型的文化形象以及文化意义,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茶叶包装以及绿色设计进行研究,能够使得茶叶自身的价值以及附加值有所提升,继而使得茶叶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宣传与弘扬。

罗娇在其学术论文《茶叶包装设计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提出,茶叶有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形象,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的茶叶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茶叶包装应当想着品牌化以及国际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对其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应当将文化作为核心和灵魂,将品牌包装作为策略,使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文化以及品牌展现,这样不仅符合时展的审美观点,同时也有助于茶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丁勇在其文章《茶叶包装的基本特性及应用趋势》中提出,当前的包装概念不仅要求选用能够保障茶叶品质的包装材质,顺应当前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能力,另外还应当在包装的外观设计上要有设计感,体现出茶叶自身的品牌特征,对于茶叶的包装设计来说,其特征具有经济性、装饰性、规范性、品牌性以及科学性,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茶叶包装设计也开始出现绿色化的转向也应用趋势,要体现出环保的理念和要求。

高圆在文章《茶叶包装的种类及其评析》中,就当前我国市场上所出现的比较具有竞争力的五种包装设计进行了分类以及介绍,这五种有纸包装、铁罐包装、纸盒包装、塑料包装以及竹编包装等。

美国学者费谢尔和戈登所编著的《小手册大创意――包装设计案例分析》中就茶叶包装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分析,强调茶叶的标示设计能够产生深远的意义,能对拓展产品营销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关于绿色设计的应用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受到资源危机以及污染智力的压力,继而出现了绿色革命的相应运动,德国首先出现了环境标志,之后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等地也就开始在包装设计上采用环境标志。

其中在美国的企业界以及产品包装界曾实施了相关标准面对包装进行了相应的寿命周期的评定,对相应的包装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

当前在一些欧美比较发达的国家,包装材料进行回收以及再次进行利用已经成为常态,美国的一些政府也开始采用相关的法律等强制性的措施来将包装的废弃物回收;在德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就应当待到百分之八十;瑞典,有近一半的人愿意为购买具有环保性质的产品而多花费百分之二十的价钱;在日本,很多产品生产商都是在对商品进行包装的时候,都尽量不使用对环境带来污染的原料;法国相关部门也在此方面有明文规定,需要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有循环利用的字样。

在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包装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与此同时我国的环保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在产品的包装上有所体现,但是和国外的绿色包装工业相比,我国的绿色包装发展还不够,尤其是对废弃包装方面进行的处理,都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境地,使得我国很多资源都得到浪费,使得环境污染状况也有所加重,对整个包装工业的有序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和影响。

三、总结及展望

在中国茶叶由来已久,随着茶文化的出现,茶叶包装以及绿色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绿色包装依旧存有诸多问题,首先,在我国针对绿色包装还没有确切的已经明晰的概念,尤其是在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中依旧没有确切的概念,继而也就很难在全国加以推行,其次,我国茶叶绿色包装的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现状,我国各地在此方面的法规等要求也不尽相同,继而就会对我国绿色茶叶的整体发展状况带来严重的阻碍;再次,我国对茶叶绿色包装方面进行的技术以及资金方面的投入有所欠缺,因此在整个市场中所占据的优势不足,和国外的相关技术相比,这样的一种劣势无疑会使得我国茶叶绿色包装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最后,我国当前茶叶绿色包装的消费趋势还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当前我国的绿色消费概念还没有形成,消费者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因此在茶叶的绿色包装方面还没有足够的市场。

对于将来我国茶叶包装的发展趋势来说,绿色包装设计是我国茶叶包装的基本走势。对于茶叶的包装来说,合理的造型以及结构上的设计是我国茶叶包装在设计过程中所应当考虑的前提以及重要基础,这对于茶叶的周期以及品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茶叶的包装在造型上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定,其包装造型往往是依据茶叶自身的定位以及运输的方式等。

在对茶叶包装进行造型的时候,应当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当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消费者自身所具有的环保意识还比较差,茶叶的生产和制造商也没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就会使得茶叶在包装设计上很难遵循绿色设计的理念,容易出现过度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当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要尽量避免包装设计对茶叶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还应当注意茶叶的包转设计应当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主要是为了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障茶叶自身的品质;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主要考虑商品的结构设计,它要求茶叶产品的包装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包装结构简单化,并且对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茶叶绿色包装的造型设计取决于产品定位、运输方式和材料选择等因素,包装的造型与结构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而不同的包装造型对应的材料利用率也是不同的,得体的包装造型可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

在对茶叶进行装潢设计的时候,通过梳理发现未来主要的趋势就是要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尤其是在对外包装进行装潢设计的时候应当遵循相关的标准,在设计的时候还应当做到规范化,注意突出包装的回收标志以及材料的成分。

四、结语

包装的绿色设计是国家生态战略的一个微小节点,但通过对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文献综述的探讨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激发产品设计师的环保理念,形成设计师对茶产品设计的绿色环保共识,还对茶叶产品业界对包装风格的形成提供借鉴,我们在品茶知味的同时更应该倡导推广绿色环保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和推广,使这一绿色设计的理念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让人们品茶的同时,又能让消费者感受、感悟到绿色、永续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舒祖菊.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07(15)

[2]张亚伟.谈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9(01)

[3]尹杰.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J].艺术教育,2007(15)

[4]华再欣.绿色包装与茶叶包装[J].上海包装,2009(01)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011年7~8月,在湖北省赤壁市4个青砖茶生产茶场采用机采方式在田间采集茶树鲜叶样品(青砖茶原料),另外取在加工过程中各个工序中的青砖茶茶坯样品、毛茶样品、成品砖茶样品,各取样茶场基本情况见表1。采集的样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送回湖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鲜叶样品与各工序中的茶坯样品经微波固样后,80 ℃烘干,粉碎后备用;而青砖毛茶及成品砖茶样品直接粉碎后备用。

1.2 鲜叶组成分析

随机取机采鲜叶样品,倒入篾盘内,铺成薄层,用对角线取样法,称取500.0 g鲜叶,在所称样品中按单片、2叶、3叶、4叶、5叶、6叶、7叶、8叶及以上叶片分类拣出后,分别放置并称重,计算各类芽叶在样品中所占的数量比例。

1.3 氟含量分析

对鲜叶样品(分类的叶片)、青砖茶在加工过程中各个工序中的茶坯样品、青砖毛茶样品、成品砖茶样品按照文献的方法实施氟含量的检测。

1.4 数据分析

将有关试验数据在Microsft Office Excel 2000软件里进行标准化处理,再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砖茶原料鲜叶机械采摘的叶片分类组成及氟含量分析

赤壁市4个青砖茶生产茶场的青砖茶鲜叶采摘均采用机采方式,其优点是效率高,1台双人采茶机的工作效率可达到1 000 kg鲜叶/h,而缺点是匀度差;机采时益阳桥茶场的茶园新梢生长期(距上一次采摘后的时间)为58 d,十二连茶场的茶园新梢生长期为60 d,十五连茶场的茶园新梢生长期为45 d,方山庵茶场的茶园新梢生长期为80 d。各茶场青砖毛茶鲜叶机采叶片分类组成及含氟量等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4个茶场机采的鲜叶分类组成从单片叶到8叶甚至9叶、10叶不等,且组成比例也不尽相同,说明青砖茶原料鲜叶的分类组成复杂。4个茶场中,十二连、十五连2个茶场机采鲜叶的组成类型相对集中,其2叶、3叶、4叶、5叶之和所占的比例较大,都超过了60%;而在益阳桥、方山庵2个茶场的机采鲜叶中,8叶及以上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都超过了22%。青砖茶鲜叶原料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单片叶,其中十二连茶场的单片叶所占的比例接近20%,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机采过程中,采茶机将一些较硬的老叶片带断、带碎而产生的。

氟主要累积于茶树的叶片中,并随着叶片的成熟其含量也逐渐升高。试验结果显示,赤壁市4个青砖毛茶生产茶场之间的氟含量差别明显,以青砖茶标准原料5叶为例,其氟含量益阳桥茶场为268.0 mg/kg(对应的生长期为58 d)、十二连茶场为288.8 mg/kg(对应的生长期为60 d)、十五连茶场为204.4 mg/kg(对应的生长期为45 d)、方山庵茶场为378.4 mg/kg(对应的生长期为80 d),以方山庵茶场茶树叶片的氟含量最高,十五连茶场的氟含量最低;其他类型的鲜叶氟含量亦如此,其中益阳桥、十二连2个茶场的鲜叶氟含量介于十五连、方山庵2个茶场之间。在品种、土壤条件、鲜叶规格一致的前提下,不同生长期长短的鲜叶其氟含量差异如此之大,说明氟含量的高低与新梢的生长期长短有关,从试验结果来看,新梢生长期长的氟含量高,反之则低。

对上述4个茶场鲜叶原料不同类型组成的氟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见图1。由图1可见,4个茶场都表现为单片叶的氟含量最高,究其原因,可能与单片叶主要是粗老叶和粗老叶碎片有关;而2片叶的氟含量最低,2片叶以上的类型随着叶片数量的递增,氟含量逐渐升高,说明鲜叶氟含量与鲜叶嫩度的程度表现为反比关系,这与前人研究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

2.2 青砖茶加工过程中氟含量变化情况

在加工过程中,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后制成毛茶,毛茶经过压制形成青砖茶。4个茶场在青砖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样品的氟含量测定结果见表3。从表3分析可见,在同一茶场中,与鲜叶原料相比,各工序的茶样氟含量变化均不大,尤其是成品砖茶与鲜叶原料的氟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常规的传统加工过程并不影响青砖茶氟含量的增减;青砖茶氟含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鲜叶原料在母株上的基本氟含量。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对青砖茶加工过程中氟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青砖茶氟含量高低主要取决于鲜叶氟含量的高低,与其加工过程基本没有关系。而鲜叶原料氟含量的高低在排除品种、土壤等因素外,主要取决于新梢生长期的长短和鲜叶的老嫩程度,表现为与鲜叶嫩度呈反比关系,与新梢生长期长短呈正比关系。因此,若要降低传统产区青砖茶的氟含量,一是应科学确定鲜叶原料生长期,在赤壁市宜以50~55 d为一个采摘批次;二是需适当提高原料的嫩度,宜以1芽5叶为采摘标准,1芽6叶及以上鲜叶不宜制作青砖茶;三是要提高机采技术操作水平,尽量避免带进硬质单片、老熟叶。

参考文献:

阮建云,杨亚军,马立锋.茶叶氟研究进展: 累积特性、含量及安全性评价.茶叶科学, 2007,27(1):1-7.

马立锋,阮建云,石元值,等.茶树氟累积特性研究.浙江农业学报,2004,16(2):96-98.

曹 进,赵 燕,刘箭卫,等.四川藏区饮粗老砖茶氟中毒的研究.中国茶叶,1995(3):35-37.

曹 进,赵 燕,刘箭卫,等.中国藏、蒙、裕固、哈萨克族儿童的砖茶型氟中毒.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21(6):520-524.

CAO J, ZHAO Y, LIU J W. Brick tea consumption as the cause of dental fluorosis among children from Mongol, Kazak and Yugu populations in China .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1997(35):827-833.

卫生部饮砖茶型氟中毒专家调查组.四川阿坝与内蒙古陈旗砖茶中氟含量的调查.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0,19(2):107-109.

黄意欢.茶学实验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GB/T 21728-2008,砖茶含氟量的检测方法.

杨秀芳,徐建峰,翁 昆,等.茶树成熟新梢不同部位元素含量研究.中国茶叶加工,2008(3):18-20.

篇7

据悉,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将于11月5日起在上海举行,这是普洱茶节首次走出普洱,在异地举办。据知。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由云南普洱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等共同主办。该届中国普洱茶节上,普洱茶文化、原生态民族文化和现代科技将同台亮相,记者在9月13日举行的新闻会上了解到,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茶节在全力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同时,将展示普洱茶科研成果,力图推动普洱走向世界。

在会上。有关人士表示,在上海举办中国普洱茶节,对于普洱市来说,既是一次创新,也是一次挑战。普洱要融入世界,须先融入大都市。此外,在上海举办普洱茶节对加强上海、普洱两地经济合作交流,深化对口帮扶工作,推动普洱科学、跨越、和谐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据知,自1993年首届中国普洱茶节举办以来。已经成为中国茶叶界知名节日。也受到海外关注。据介绍。本届普洱茶节将突出科技创新。期间,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将举办科学普洱专家论坛。他们将交流普洱茶研究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探讨普洱茶科技发展趋势,增强普洱茶科技创新,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防流感首选大蒜红茶

大蒜粥能保健抗病。大蒜粥能保健抗病;制作大蒜粥只需大蒜和米一起煮熟,大人小孩都适用。现代研究表明,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一天生吃两瓣蒜就能发挥大蒜保健抗病的最佳效果。

茶可调节人体酸碱度。红茶是美国推荐的抗流感食物之一。研究发现,连续两周每天喝5杯红茶,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人的10倍,这种蛋白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茶还可以调节人体酸碱度。除红茶外,绿茶、花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冲泡散装茶最好别超过三次

生活中有些人爱好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这两种做法哪种准确,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拟好?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讨所副研讨员尹君峰。尹君峰告诉记者。有些人爱好喝淡茶,有些人爱好喝浓茶,固然茶叶冲泡的次数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关系,但从养分吸收上来说,袋装茶最好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尹君峰表示,茶叶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以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枢神经愉快的咖啡碱,以及多种氯基酸、维生素等养分物资。这些养分物资能析出多少,和冲泡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养分物资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与散装茶叶相比,袋装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颗粒外形比拟小,茶叶中的养分物资经过3~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养分物资也差未几全部析出70因此,尹君峰建议,袋装茶最好冲泡一次,不仅在养分的吸收上没什么损失,也不会影响口感和滋味。散装茶由于颗粒比拟大,第一次冲泡的时间最好长一点,应在5分钟左右,其中的养分物资会有60~80%析出;经过第二次冲泡。会有80~90%的养分物资析出;第三次冲泡后,养分物资的浸出率将超过95%,再冲泡下往,已经没什么养分作用了。

至于有专家指出,茶叶经多次冲泡,会使其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资浸出。尹君峰指出。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必过分担心。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中应用的农药大多水溶解度极低,按每人天天饮茶10克打算,即使冲泡1毫克/千克残留的茶叶。摄进的农药只有0.0001毫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天天答应摄进量的几千分之一。茶叶中的重金属铅的浸出率也比拟低,只要购置正规厂家的茶叶,其含量就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澜沧古茶”在深圳成立茶社

9月12日,以传播“茶文化”为特色的“澜沧古茶・杨枝茶社”在深圳市福田区正式成立,并邀请到专业人士展示茶叶的古法石磨压制技艺表演,用传统工艺诠释“茶文化”的精髓,获得了现场300多名观众的赞许。

在成立仪式活动现场,“澜沧古茶”负责人杜春峄还特别推介了从云南带来的千年古茶“邦崴茶树王”的茶叶,并向观众讲述“茶文化”的起源。她介绍,这是一棵生长在云南澜沧江流域树龄达1700多年的野生到栽培型古树。1992年,当这棵古树被发现时,也证明了世界茶叶的起源是在中国,而不是在印度。

首届海峡两岸茶机具博览会11月举行

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将于11月中旬在海西茶业基地举行。博览会将以“科技进步助推产业提升”为主题,旨在展示海峡两岸先进茶叶生产加工机械、茶叶包装、茶具等相关茶用品,开展茶叶机械研发与制造高端论坛等活动。打造茶机具“实物展销、项目对接、科技成果、网上展示”四大平台,培育“制造、交易、科研”三大基地。

伴随着茶产业的飞速发展,安溪县茶机具行业于上世纪90年代起获得大发展。目前,全县茶机具企业有300多家,上规模的3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作为重要的配套产业,茶机具行业对于整个茶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提升安溪茶机具行业发展水平,本届博览会将围绕打响“中国茶机安溪制造”区域品牌,围绕促进安溪茶机具行业发展。从乌龙茶机械制造走向各类名茶机械制造,从服务本地产业走向服务全国、服务世界。围绕开创以展兴业、以业兴展和以集体品牌支撑企业品牌,以企业品牌开拓市场的发展新路等方面推进。

首家大型“藏家体验馆”登陆深圳

和普洱、龙井、铁观音相比,深圳市民对藏茶还很陌生。最近,来自四川雅安茶厂的首家大型“藏茶体验馆”在南山区花卉世界开业,其独特的藏茶文化和口感吸引了不少饮茶爱好者前来品尝。和普洱茶一样,藏茶的保存年份越久越金贵,目前市场上的价位在每斤80元至上千元不等。

据体验馆负责人雷宏介绍,很多市民初次接触藏茶时,容易将藏茶与普洱混淆。这两种茶虽同属黑茶类和高山茶,但藏茶是用小叶种茶制作,而普洱用大叶种制作。在香型上两种茶叶也是各有千秋,普洱茶追求霉香。藏茶则呈果香。前不久,雅安茶厂的藏茶成为上海世博会DEVNET馆指定藏茶供应商。

铁观音茶王邀请赛决出“茶王”一名

9月5日,为期三天的2010中国正定北方茶博览会落下帷幕。此次茶博览会的重头戏一―首届河北铁观音茶王邀请赛也于9月4日决出“茶王”一名。

篇8

关键词: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茶叶行业

近些年,茶叶行业不断地得到发展,涌现了许多中小型的茶叶公司,这些公司几乎都是新组建的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信用建立还不成熟,面临更大的资金困难。为了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中小企业会采取多种办法,其中融资租赁是目前茶叶企业常用的办法之一。融资租赁也成为设备租赁,是目前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租赁方式,本质是将资产全部或部分进行租赁,对于承租企业的资质和资信的担保要求较低,非常合适我国中小企业。

1中小茶叶企业融资租赁对解决其融资难问题的优势分析

1.1利用融资租赁,增加企业资金的流行性

租赁公司和银行在所有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租赁公司拥有设备的所有权,和银行不同的是,银行非常重视企业的财务能力和经营状况,对于企业的担保状况非常重视。而租赁公司更加重视租金能够收回,如果承租的茶叶企业不能按时支付租金,租赁公司可以随时收回设备。另外和银行相比,融资租赁公司的相关手续也较为简单,不需要提供任何的担保资料,虽然许多租赁公司要求的年租金率会在贷款利率上高2%-4%,但是和银行相比,租赁公司少了许多补偿性余额等条件的限制,这样核算下来,许多租赁公司的贷款实际比银行的年利率低,这样对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有较大的帮助。

1.2利用融资租赁,促进企业改革创新

我国茶叶中小企业均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茶叶企业的项目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同时资金的短缺是制约着我国茶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茶叶中小企业如果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对于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对新产品研发进度推进,新的技术创新有较大帮助,从而使得茶叶企业能够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茶叶企业新品上市,增强自身在市场上的份额有较大帮助。茶叶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的根本目的是能够实现企业的资本快速积累,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最大程度地让资金在新产品上发挥作用。随着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茶叶技术和茶叶品质已经成为消费者最为重视的环节,大量资金运用到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可以保证茶叶企业的设备更新,也可以避免设备出现“精神磨损”而出现的风险。

2茶叶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面临的困难分析

和国外相比,我国的民间融资出现的时间较为,融资租赁相对而言也较为落后,相关的制度和法律也不够完善。

2.1茶叶中小企业对融资租赁业务理解存在偏差许多茶叶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困难等问题。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法,融资租赁在茶叶企业中的宣传力度较小,许多茶叶企业认为融资租赁不安全,甚至被误认为是高利贷的一种形式,并且我国的融资租赁市场起步也相对较晚,并且也没有形成一套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体系,因此,融资租赁的优势在短时间内没有体现,特别是对于茶叶中小企业而言,有些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认为民间融资属于一种“不合法”的方式,导致了融资租赁很少被金融界重视。融资租赁实际上是涉及到金融、贸易、法律等一系列知识的一项金融业务,对于我国大部分的茶叶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精通这项业务的人才较少,更谈不上了解融资租赁的优势。因此,茶叶在面临着资金困难需要融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采用筹资集体购买,融资租赁在茶叶中小企业的推广也将面临着雪上加霜的困境。

2.2政府对融资机构的权益划分较为模糊

我国的融资租赁市场发展非常晚,同时缺乏相关的配套法律措施。我国的《合同法》对于融资租金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更是缺少实质性违约和非实质性违约的界限,因此,中小茶叶企业在面临融资过程中,很少选择融资租赁,这是因为其本身这种租赁方式得不到法律的保障。一旦出现经济纠纷,对于出租人的经济利益将会面临较大的损失,如果在融资租赁中出现了租金拖欠等问题,将极大地损害出租人的经济利益。

2.3融资租赁产品较为简单,缺乏行业内管理规范

从目前一些茶叶中小企业的融资效果来看,主要存在融资租赁的产品较为单一,我国茶叶企业选择融资租赁,主要是通过企业自行购买设备,随后将设备给予承租人进行使用,当然,这种方式属于融资租赁中最为简单的方式。从我国融资租赁的现状来看,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依然缺乏行业内的管理,甚至缺乏相应的管理部门,其行业内组织结构较为混乱,组织较为松散。缺乏一个较为强大的全国性自律组织来对行业进行管理,风险管理较为薄弱。

3利用融资租赁解决茶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茶叶中小企业为了扩大规模需要融资,这是茶叶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发展茶叶中小企业的租赁融资机构需要企业、租赁机构以及国家三个不同层面共同努力,从而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1加大融资租赁在茶叶中小企业中的宣传力度

由于我国融资租赁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也缺乏相应的宣传,导致了融资租赁在许多茶叶中小企业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而我国茶叶中小企业更多采用购买设备来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这样会导致企业生产消耗大量成本。因此,只有加大宣传力度,茶叶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融资租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意识到该融资方法的优势。对于融资租赁行业而言,也需要对目前市场运行状况进行研究,对于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查,系统地制定出符合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3.2政府给予行业扶持,给予企业优惠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茶叶中小企业是茶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当给予中小企业在融资信用和保险方面政策。茶叶中小企业只有得到了更多的优惠,才会去了解融资租赁所带来的优惠,进而推动该行业的发展。政府在这当中要做好服务工作,例如一旦出现承租人无法交付租金,此时可以由政府担保的保险公司承担部分的租金赔偿,这样可以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的债务风险。

3.3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融资租赁法规体系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唯一标准,而保证市场有效配置的核心因素就是法律,没有完善的法律就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为了促进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促进我国茶叶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亟需出台一项专门的法律,从而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对于当事人双方必须履行的义务进行确定。相关的制定部门应当尽快建立相应的融资租赁法律体系,而不仅仅是《合同法》中银行贷款中法律的一项“附加条款”。此外,相关法律的制定需要顶层设计,融资租赁本身是整个金融市场上非常小的一部分,因此,完善相关法律还需要从整体金融环境出发,如果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显然最终会使融资租赁的市场更为扭曲。

3.4发展多种租赁方式多元化的租赁方式

可以有效降低在融资租赁过程中的风险。例如制定融资租赁市场的入门门槛,对业务操作规范和制度进行制定,融资租赁由相关的金融机构统一进行管理。为了促进融资租赁的业务发展,可以尝试采用多种租赁方式,由目前的直接租赁发展为回租租赁和转租赁等综合租赁方式,茶叶中小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选择符合自身的租赁方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我国茶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状进行分析,对市场上新兴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的优点进行了介绍,针对茶叶企业对融资租赁认识不足以及市场监管、法律不完善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只有政府牵头,加大宣传,企业和融资租赁机构合作,优化市场环境、制定相关法律严格监管,才能够促进融资租赁行业朝着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思雨.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融资租赁进行融资的优势及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5,(06):123+128.

[2]王瑞瑶.基于融资租赁制度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路径突破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4,(67):48-55.

[3]陈梅.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问题探析———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J].财会研究,2014,(10):50-53.

[4]赵李曼.解决青海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新视角———融资租赁[J].中国商贸,2014,(18):138-140.

[5]廖艳,黄洁伟,陈锐.融资租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可行性与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3,(17):132.

[6]丁文茵,张智星.小微企业利用融资租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安徽化工,2012,(06):74-76.

[7]张博.融资租赁业务在缓解微小企业融资难中的优势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9-11.

[8]林红,杜光文.融资租赁与银行信贷———基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比分析[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0,(06):8-12.

[9]谢新东,黄卫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09):9-10.

篇9

关键词:茶叶;包装设计;摄影艺术;关联性;品质内涵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如今各种类型的商品屡见不鲜,同一类商品也有各种不同风格和特点。从某种程度上看,产品的包装设计能够为消费者理解商品特点元素,提供重要帮助。在产品营销推广过程中,其外在包装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有效应用外在包装设计,能够为产品内涵丰富、品质感增强提供有效帮助。因此,如何才能有效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就需要有效借助包装设计这一工作思路,完善具体设计工作。

1当前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分析

随着茶叶产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各个茶叶企业都认识到消费者对产品健康和安全性的重视,因此,大多都能注重茶叶产品品质的把控。但很多企业在茶叶包装设计工作中缺乏相应认识,很多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简单、草率。还有一些直接抄袭其他茶叶包装设计,这不仅与茶叶企业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符合,同时对自身产品市场影响力提升没有任何作用和价值。而随着当前人们茶叶消费理念日益理性,当前人们对茶叶的外在包装也有了更高期待。因此,茶叶企业要想让自身产品能被市场消费者所认可,就必须通过优化自身包装设计工作思路,改善包装。当前商品市场发展日益成熟,各种商品充斥市场,如今任何一种产品要想获得市场认可,占据竞争主动权,就必须充分注重自身品牌建设,通过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从而为产品的价值内涵丰富提供有效保障。从目前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状况看,大多茶叶企业都未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其对包装设计与茶叶品牌化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度不够。以至于整个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发展并不占据优势。对茶叶企业来说,想要实现自身发展,就必须从品牌战略构建入手,构建品牌,就必须通过赋予其中相应的内涵,结合包装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为茶叶品牌塑造奠定重要基础。此外,从目前消费市场不断发展变化来看,消费者不仅对产品的品质和健康有相关要求,同时对产品本身的品质内涵也有深层次要求。对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来说,其发展历史悠久、体系成熟,但随着人们消费需求和理念不断成熟,加上国际茶叶行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茶叶生产经营过程中暴漏的问题日益明显,其中最突出问题就是未能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多数茶叶企业未能形成必要的产品包装意识,多数茶叶产品包装简单,缺乏融入人们需求。在茶叶产业品牌化、链条化发展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完善其包装设计思路,通过有效选择元素,从而实现其产品品牌化发展战略。当然,在充分了解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相关背景之后,我们要认真探索如何具体实施这一工作。首先,对于品牌茶叶来说,其价值和竞争力不仅在于茶叶,同时也和品牌形象、外在展示有很大关系,因此茶叶企业想要实现其品牌化、现代化,就必须充分注重包装设计对其产品形象的影响。因此,在开展茶叶包装设计时,必须充分有效应用其造型和色彩手法,结合各种先进设计理念的应用,从而有效诠释茶叶自身所蕴藏的文化美学。其次,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还要注重对自身桥梁纽带作用的有效展现,通过打造紧密联系消费者与市场的茶叶产品,从而为茶叶产品营销提供重要帮助。最后,当前想要构建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就必须注重茶叶文化底蕴、内涵价值的有效输出,只有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茶叶产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才能最终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各种适合茶叶包装设计工作有效开展的技术和元素,通过具体融入,从根本上实现茶叶企业市场化、品牌化发展。

2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无论是茶叶包装设计,还是摄影艺术,实际上都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的产物。想要充分做好茶叶包装设计工作,需要摄影艺术为其提供良好支撑,同样摄影艺术也需要结合相关应用载体,实现自身创新、发展。而想要对其两者进行有效融合,需要深度解析两者的含义和具体关联。

2.1茶叶包装设计概述

包装,是一种产品外在,是消费者在无法品鉴产品内容时的主要依据,因此做好其包装设计,就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既要充分有效表达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内涵,同时也要对消费者的感知需求进行合理把控。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包装要求日益提升,我们进行包装设计时,选择优美的图案内容,优化包装色彩应用等等一系列先进理念逐渐成为茶叶包装的新要求。清晰美观的图片、照片能让消费者有效将茶叶与生态、健康养生相关联,从而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内涵的认知。如今整个时代的产品内容日趋丰富,无论是图画,还是色彩、图片等等,都成为外在包装和形象设计的代名词。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很多茶叶企业不能够结合茶叶实际进行包装设计,存在夸大现象。而还有一些茶叶企业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忽略了对消费者需求的具体融入,其产品的整个包装设计未能充分有效的展现产品应有的内涵,而在茶文化元素的融入上,也极为缺失。因此,亟需相关技术,丰富茶叶包装设计思路,优化相关理念。

2.2摄影艺术概述

所谓摄影艺术,其是一门体系化的艺术类型。首先从其艺术特征来看,整个摄影艺术有着先进艺术特色,其创作素材就是拍摄物质形成照片,通过结合色彩对比度等要素照片内容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增强拍摄物的艺术感。充分应用拍摄艺术,能够让整个照片完全超出产品本身的视觉感官,通过摄影技术和器材的有效应用,将使得商品的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其次,摄影艺术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其在相关摄影理论指导下,能够直接有效对产品的颜色进行搭配,从而改变其他设计理论下,色彩较为单一的现状。同时,设计者可以借助产品的颜色搭配选择合理的色彩。而目前在我国摄影艺术应用度还不够,同时该艺术在应用过程中,缺乏具体融合,以至于该艺术的应用优势未能被充分展现出来。如果在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有效应用摄影艺术,那么将大大增强茶叶包装的色彩和艺术美感,不仅能够大大提升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能有效推广和普及茶文化。

2.3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关系概述

通过对两者的内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其关联主要表现在:首先,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之间相关影响,互相补充。拍摄出优美的图片需要素材,而对物质素材进行外在包装,需要相关艺术进行深化。因此想要做好茶叶包装设计,就需要充分发挥摄影艺术,通过对茶叶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有效包装及推广,必然能够有效提升茶叶包装设计的效果。其次,两者相互结合,能够有效丰富产品的内涵与价值。无论是包装设计艺术,还是摄影艺术,实际上其中都包含了丰富的艺术特征和内涵价值。因此通过使用摄影技术对整个茶叶产品中想要集中推广的优势进行重点宣传,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茶叶的认知。此外,茶叶包装设计想要与实际销售相结合,就必须融入相应的茶文化内涵,赋予产品相应的附加值。最后,应用茶叶包装设计和摄影技术都是打造精品品牌,提升茶叶品牌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摄影艺术以其丰富、强大、时代化的特点向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产品的内容,这无疑是向客户等量传递信息的最有效办法。将摄影技术与包装技术深度融合,向我们展现了更充分、更全面的产品内容。

2.4应用摄影艺术对茶叶包装设计工作的相关影响和价值

结合茶叶包装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当前我们在优化开展包装工作时,必须合理完善应用摄影艺术,通过合理巧妙的色彩搭配,从而为茶叶品质提升提供重要帮助。具体而言,有效应用摄影艺术,对茶叶及茶叶包装设计来说,产生有效价值和影响。将摄影技术充分有效应用到包装设计工作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丰富了其产品的内涵。而产品内涵的有效丰富,将有效拉近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茶叶产品与商品之间的市场转化率。此外,包装设计作为产品的外在表现,其最需要做到的就是为消费者呈现产品的内容和特性,当然在传递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合理化包装。良好的包装是提升消费者认知和产品层次的必然要求。摄影技术无疑就是从客观实际中取材,在结合专业技术进行优化的一种艺术,因此如果能够将其充分有效应用到整个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势必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最直接、最全面、最丰富的产品内容。

3结语

当前茶叶产业正在经历迅猛发展的机遇期,无论是人们日益成熟的茶叶消费理念,还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优化,如今都有利于整个茶叶产业生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对茶叶的包装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想要做好茶叶包装设计工作,更需要的是我们学会应用融合和借鉴。通过将各种能够丰富展现茶叶特点和内涵的元素充分有效融入到包装设计过程中,进而实现其包装水平的整体性提升。在各种可借鉴要素中,摄影艺术无疑是一种最具时代气息的要素,通过选取好的照片素材,将其应用到茶叶包装设计中,能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茶叶的特点和状况,实现产品信息的有效传递。

作者:魏舒娜 单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善秀.茶包装色彩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3,(02):208-211.

[2]曾景祥.论摄影的艺术特征[J].艺术设计,2013,(14):96-102.

[3]李晓璇.摄影艺术创新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包装,2014,(06):312-316.

篇10

关键词:茶叶市场营销学;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90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茶叶行业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茶叶企业对既懂专业又擅营销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为顺应市场需要,全国各大开设茶学专业的高校都陆续开设《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作为茶学专业的必修课,《茶叶市场营销学》立足于茶叶行业,把市场营销的核心理论运用于茶产业发展,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从性质上看,《茶叶市场营销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较强的应用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茶学专业学科面相对较窄,同时受我国茶产业发展起步晚因素的影响,目前各高校的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学内容滞后、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不能满足现代茶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营销管理人员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建议,对于培养茶叶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 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陈旧,与行业实践脱节

一方面,教学内容与选用的教材有很大关联性。现今众多茶学兄弟院校的教学用书比较单一(安徽农业大学姜含春主编),教材内容理论色彩较浓、茶叶行业经典案例分析少,且因教材版本较旧(最新版本2010年版),与目前市场实际现状有很大脱节。没有一本相对经典和统一的教材,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启发力以及对课程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茶叶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设置主要是参考市场营销学的内容架构,涉及市场营销的全模块,如营销的基本理论、营销常用策略等,教学内容稍显固化,然而茶叶企业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环境变化而创新的营销策略没有体现在教材中,尤其是在“互联网+茶叶”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客户体验营销、新媒体营销、互联网营销、茶叶金融、茶叶拍卖交易所等方面的不足尤为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茶叶企业对高校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已有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已然不能满足职业岗位和实际工作的需求。

1.2 教学方法固化,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目前许多高等农林院校的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是茶学、茶文化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高,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尽管已经采用多媒体授课,但教学方法固化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师只注重教,学生被动学,互动少、实践少,学生感受与教学效果无法顾及,无法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现状;二是教师授课方法、水平有待提升,不符合互联网时展需要,大多数教师依旧沿用“理论+案例”模式,虽然有些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但这不足于在短期内改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主观学习意愿;三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育和引导,采用任务驱动,强调动手能力的训练只是疲于形式,积极响应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依旧很冷淡;四是最前沿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技巧在茶叶行业的应用难以植入课堂,这是因为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考试等都相对固定;五是任课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内实践经验,这样造成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而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茶叶企业营销专家因为各种客观原因难以聘任,这些问题不改善,难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 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

2.1 建设“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引领实践应用

目前讲授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市场营销实践经验,而对于实际教学,却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从改善师资队伍现状的层面,可以在两方面做出尝试:一是专业教师“造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茶叶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寻找和接受行业基层等单位指导实践,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养活动,如校企联合培训班、短期进修班、标杆企业考察参观等;支持并提供机会、平台为青年教师独自或合作进行茶叶产业创业活动。二是建立实践学习“微”课堂,定期邀请有实践经验的茶叶行业协会专家、优秀茶叶行业企业家、营销高管等开“堂”讲学,并聘请优秀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并给学生开讲座、做专题报告、举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或实践指导会等。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引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应用。

2.2 课内教学,提高实践认知

2.2.1 丰富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时刻关注国内外学科学术与茶叶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把全新的学科观点与茶叶行业“突出”事件引入课程,并加以深化应用,做到重前沿知识的宣贯与行业实战应用,便于确保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能够快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另外,不局限在只参考目前的教材,要求教学中不断收集和关注新思维、新观点、新政策,不断关注茶叶行业的发展变化,专业及时优化和调整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保证理论与实战的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