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山区贫困学生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助山区贫困学生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勤工助学 育人 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032-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自愿地通过自己合法诚实的劳动,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勤工助学不仅可以给予贫困学生一定的经济资助,还能促进贫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高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勤工助学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和育校功能显得尤为突出。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随机抽取的250名学生发放“高校资助工作模式状况”的问卷,对回收的241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供给、勤工助学和奖助学金成为我校学生的三大经济支柱;当被问及“你认为哪种帮扶方式对贫困学生最有效”时,45.6%的学生认为是经济资助、43.5%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不难看出,勤工助学有利于贫困学生缓解经济压力。而以我院勤工助学岗位为例,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平均每月获取的报酬约为600~800元,加上8000元左右的助学金,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贫困学生家庭经济的压力,满足贫困学生在校的基本开支。
高校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学生自我安排为主,勤工助学能够让贫困学生在业余时间展示其价值,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报酬,缓解经济压力。然而,勤工助学的经济资助功能并非其最终目的,勤工助学对学生将来的面试、竞争上岗、选择工作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 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认知与适应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的有效过渡方式之一。能够使大学生提前感受社会生活,尽快适应社会竞争,是大学生走出校园前的重要社会锻炼,对其将来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参加勤工助学,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与国情,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品质,树立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并为集体贡献力量的思想。
勤工助学作为人才培养途径之一,对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起到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劳动观念,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明白需要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这一道理,而非一味地寻求父母、社会的帮助,避免产生“等靠要”的错误认识。同时,勤工助学还能让学生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勤工助学为高校贫困学生提供了一种通过自我劳动而摆脱穷困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
贫困学生考取大学,往往寄托了的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希望,但往往因为其自身的自卑感,较少参与交际活动,略显孤独,长此以往,会产生孤独感、失落感。紧张的学习生活,又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学习上遇到困难,还会增加他们的挫败感,甚至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与人交流的机会,让贫困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团体,摆脱孤独感,更助于他们心理的成熟。
此外,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贫困学生多来自边远落后地区,面对家庭的厚望,学业的压力和就业市场的竞争等多重压力,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勤工助学一方面能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同时对于单调的学习生活也是一种调剂;另一方面,勤工助学能够为这些同学提供一个平台,树立自信,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困境,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培养奋斗精神,并正确看待自己的贫困情况,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认知能力
贫困学生多来自农村甚至是边远山区,来到大城市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甚至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勤工助学这一平台让学生能够体现个人价值,使更多的学生明白平等互助、平等竞争的道理,对大学生自我人格的认知有着促进作用。
孔德生等(2004年)对全国11所高校747名贫困大学生和903名非贫困大学生施行测试,进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人格测验中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自卑、焦虑、成就动机、兴奋性、敢为性、怀疑性、内向与外向、新环境中成长力、恃强性、幻想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高校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勤工助学作为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偿资助,也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有利于贫困学生适应社会、正确认识自我、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的工作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同学为了能够出色完成任务,不仅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还要具备一些非专业的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锻炼应用能力。在勤工助学过程中,还能接触更多的人、事、物,从而达到扩充知识面,掌握更多技能的目的。
同时,勤工助学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的平台是一种不同于校园学习的环境,在勤工助学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仅需要自己想办法应对,还需要进行有效协调、合作。因此,勤工助学对学生以后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等均有助益。
二 勤工助学的育校功能
21世纪的大学园区管理,提倡学生自我管理。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许多勤工助学岗位,均为校园园区自我管理的产物。比如园区的护卫队、园区的各项设施评定、园区的报纸发放、食堂卫生及价格质量监督、园区整洁维护以及活动场所开放及监管等,均由学生自我管理,学生有任何问题均汇总后上报园区负责人,再讨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如此以来,学校的发展与学生息息相关,学生更加能够融入大学校园。
不仅如此,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推行,在无形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维持校园的美观、同学的生活,让学生具备责任感。以往,学生遇到困难,总是将困难告知学校领导,让学校领导去研究解决办法,而解决办法往往不合学生心意,产生不必要的误解。而如今,学生在学校中遇到了困难,则自己先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再告知学校领导,学校领导研究可行性以后给予答复,有效解决了学生的烦恼。
三 新时代勤工助学模式的探索
勤工助学在中国高校帮困中存在了几十年,如何才能让勤工助学发挥新时代的作用,需要确立科学的指导原则。勤工助学的岗位设立需科学的指引。现如今大学校园的勤工助学岗位多还是以体力劳动为主,需适当增加智力劳动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需要突出勤工助学中教育的内容。如今的勤工助学岗位,大多学生仍是抱着赚钱的目的而参加,需让学生看到勤工助学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勤工助学岗位中并非只是单纯地完成任务,而是从工作中学到东西,建立自己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升贫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贫困学生进行帮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使贫困生通过勤工助学的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廖敏.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1)
[2]薛浩.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J].江苏高教,2004(2)
[3]孔德生、杨晓梅.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6)
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以“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为主题,深入推进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切实阻断深山区家庭的贫困代际传递,为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步伐,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1.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2016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00万,用于新增项目学校设施设备购置及维修改造。各县要根据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关于下达2016年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市级补助资金的通知》(石财教〔2016〕19号)要求,落实专项经费,加强资金监管,加快推进新增项目学校浴室、宿舍、食堂、教学楼等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底前,完成6所学校的浴室、厕所改造,3所学校食堂改造,2所学校宿舍改造,7所学校封闭阳台门窗,3所学校改造暖气,5所学校整体维修等建设任务;完成17所学校多媒体设备、电脑桌椅购置配备,全面提升项目学校办学条件,特别要解决好82所项目学校的饮水、旱厕和取暖等问题,力争到2018年,项目学校全部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
2.提升深山区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标准,对山区县高中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到2018年山区县一中体育场地全部实现塑胶化;图书馆、计算机、多媒体、机器人、创客、美术、书法、音乐等专用教室及史地、文科、探究等学科专用教室全部达标;结合特色高中建设,创建学校课程基地,推进基于课程的高中创新实验室创建,配齐配全特色化发展必需的设施设备。到2018年,山区六县高中全部建设成为省、市级示范性高中。
3.提高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强深山区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到2018年,山区六县项目学校、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化建设等均达到国家和省、市规定标准。加大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移动教学、远程视频互动教学、名师导学、名师在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山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全面提升内涵发展水平
1.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以制定、修改学校章程为抓手,制订出台以维护办学自、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推进民主开放科学管理为重点的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升管理水平,2016年底前全面实现“一校一章程”;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系列文件要求,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为导向,对学校每个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对学校日常管理的每一个事项运行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学校管理制度、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切实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2.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步骤逐步分类分层推进,逐校制定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修订提炼“校风校训”和管理制度,努力提升每所学校的办学品位。到2016年底,形成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山区学校文化品牌,引导山区学校品质提升、特色发展。到2018年山区六县建成15所特色义务教育学校,每县打造一所特色普通高中学校,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
3.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科研兴教、人才强教、品牌强教、素质提升等行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从理想、心理、学业、生活及生涯等方面,循序渐进,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具体指导。完善教科研和课程体系,建立结构合理、管理有序、服务质量和研究水平较高且具有区域特点,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市、县、校三级现代教研工作网络,推进教研员带班上课、带组教研改革,研发一批精品课题。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传统,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研发体现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人文精神的校本课程,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与京津等地联合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在课程实施与管理、教学改革、考试评价、教研科研等方面加强合作和交流,协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保山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1.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各县要选拔办学理念先进、改革创新意识强、有敬业精神、专业素养好、善于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项目学校校长,各学校要着力打造一支以校长为核心,副校长、主任协同参与的学校管理团队,采取选送培训、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团队在规划学校发展、凝练教育理念、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形成办学特色等方面的能力,着力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卓越管理才能的山区校长管理队伍。
2.培养教师专业化成长。各县要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以音体美教师为重点继续做好教师编制补充工作,配齐配全专任教师。加大“三支队伍”培训力度,通过外出交流学习、挂职影子校长等多种形式,为山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依托市、县两级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教研员工作坊等,带动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县域内开展巡回授课、支教服务、教师交流、公开课评比、优秀成果展示、教学论坛、专题研讨、案例剖析、教学反思、名师讲座、联片教研等工作,全面提升山区教师整体素质。
3.规范生活管理员配备。各县要严格落实《市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按照“县定标准、县级聘用、学校使用”的原则,通过购买服务、公开招聘等方式,以不低于小学寄宿生每80人一名生活管理员、初中寄宿生每160人一名生活管理员的标准,为项目学校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生活管理员并落实人员工资及福利,保证项目学校顺利运转。
(四)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1.注重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德育形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感恩励志教育。完善具有特色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通过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等方面的测试,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导中小学深化课程改革,加快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2.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和体质健康状况。依托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深山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善深山区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全程追踪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升入大学的学习经历。安排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建立符合山区学生饮食习惯的春秋季营养食谱,保证膳食均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体育运动、艺术培训等兴趣小组、学生社团、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畅通项目学校学生升学渠道。畅通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学三条入学通道,继续开展项目小学对口直升项目初中改革,保障深山区小学生全部到项目初中接受优质的免费教育;做好山区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升学指导工作,确保深山区初中毕业生都能升入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开展深山区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中高职教育贯通项目,通过五年一贯制、“2+3”对接等形式,确保深山区学生在完成中职教育后继续接受高职教育,毕业时获得高职(大专)毕业证。
(五)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
1.完善学校结对精准帮扶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精准帮扶机制,选取市区优质义务教育学校与山区六县82所项目学校,市直属高中与山区六县一中分别建立稳定的“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充分发挥市区优质学校的师资优势、管理优势、资源优势等,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全面提升山区学校办学水平。
2.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对山区六县45个深山区乡镇82所项目学校中,被所在县扶贫办(民政局)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在籍在册学生进行摸底统计,确定贫困学生标准。从2016年秋季开始,市、县两级财政落实深山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补助资金和免费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专项资金。协调市属四所高职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幼儿高等专科学校),对深山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行“专业可挑选、勤工能助学、优享助学金、毕业首推荐”四条优惠政策,逐步建立深山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免费教育体系,全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3.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协调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在山区六县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组织志愿者扶贫支教。积极开展城乡学生“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对山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在学习、生活、情感上给予山区贫困学生关怀和帮助。山区各县教育局统筹建立校长、教师“一对一”对口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贫困教师档案,制定贫困教师结对帮扶计划。
4.提高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依托职业院校、农村成人学校为家长提供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拓宽下山家长就业面。加大对自主创业家长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为家长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引导家长依托家乡特色产业,从事种养殖、农家乐、特产销售等工作,切实增强家长后续发展、自我脱贫的能力,增强精准扶贫力度,推动深山区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一人下山,全家脱贫”。
5.宣传推广下山致富样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家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依托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全面了解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学生集中就学后家长下山的总体情况。依托市级主流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深入宣传家长下山进城务工、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加强经验总结提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全面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导检查等。各县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台帐,摸清底数,列出清单,合理安排资金、项目,加强政策指导和督办检查,确保全面提升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资金支持。市教育局设立新增项目学校维修改造及设备购置等专项资金,统筹安排省奖补资金、“全面改薄”资金,用于改善项目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新增项目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学和生活设施配备。同时,市财政设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生活补助和市属高中阶段学校免费教育专项资金,确保真正贫困的学生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各县教育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交通补助、县属高中教育学校免费教育专项资金。
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兰兰和胖胖”为你整理了这篇机关干部教育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用初心守望孩子成——机关干部教育扶贫工作先进事迹
“要打好脱贫攻坚战,教育扶贫是根本,让贫困村的孩子们有书读,读好书,这就是我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样是从偏远山区走出来的国家税务总局贵港市港南区税务局干部员韦美乔,是贵港市桥圩镇新兴村扶贫工作队员,她深知农村孩子追求知识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刚到新兴村从事扶贫工作就主动向村小学、村委会了解学生们的家庭和学习情况,上门辅导暂代上课,尽最大的努力陪伴和关爱贫困儿童,用初心守望孩子们的成长。
志愿上门辅导,激励贫困户孩子读好书
桥圩镇新兴村是个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的小村庄,村里仅有一所学校,现有51名学生、6个班级,仅有的4位老师都身兼多门教学任务。韦美乔在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前提下,主动向学校提出可以在学校忙时担任志愿者,缓解学校教学压力。港南区桥圩镇振南小学新兴分校的副校长姚伟常说:“开始我们怕耽误韦美乔同志的工作,她却说可以在忙完扶贫工作时,用空暇时间到学校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假期里,韦美乔发现村里的孩子们因家长外出打工或下地干活而无法得到照顾,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后,又开始张罗对孩子们进行学业辅导,鼓励孩子们自立自强,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走出村子,过上好日子。同时她还用心劝阻家长们不能让孩子们辍学,再贫再困不能贫教育,再苦再累不能苦孩子。韦美乔的热心善举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肯定。“我们农民家里忙,大人都要下地干活,没什么文化没法教孩子,自从有了她的督促辅导,小孩听话多了学习也认真了,这是扶贫干部给我们村做的大实事、大好事!”新兴村村民林玉彪高兴地说。
关爱留守儿童,用初心守望孩子成长
一个繁星闪烁、风清虫鸣的平凡夜晚,一个普通的微信视频聊天连接了远在天边的两个人。“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我要为你唱一首歌,祝妈妈生日快乐!”视频一边是小女孩兴奋激动的祝福声,视频另一边是远在海南打工的诧异的李小铭,一个从不在乎自己生日的农村传统妇女,收到的人生第一个生日礼物竟然是女儿的歌声。在小女孩旁边的韦美乔,也一同打着节拍,为实现贫困留守儿童姜语荞给妈妈庆生的小小心愿而感到高兴。
古有木兰巾帼不让须眉,而今铁军姑娘情暖乡村。韦美乔同志努力融入村民的生活中,积极走访全村15户贫困户59名贫困人员,了解他们生活情况以及困难,努力帮助贫困户出谋划策。刚开始的时候,村里留守儿童并不接受韦美乔的帮助,但韦美乔依然保持足够的耐心,经常到各家各户和孩子们交流,为他们辅导功课,还会时不时购买有趣的故事书讲给他们听。就这样,韦美乔变成了村里的“孩子王”,孩子们经常主动和她聊天,和她商量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韦美乔越来越觉得守护一个孩子,帮助一个家庭,是一件值得坚持的事情,施比受更幸福,在孩子们身上她也获益良多!
精准教育扶贫,为贫困学生申请助学补贴
篇4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6-0169-02
1前言
新时期,随着国家对职业院校的大力扶持,高职院校发展很快,高职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教育部即将推出分类高考方案,加快技术型人才培养步伐,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今后参加职业教育的学生将大幅增加,这也给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挑战。贫困生是因为家庭收入支撑不了高额的学费,多来自边远的山区,家庭收入来源单一,且收入微薄。据有关统计表明,高职院校贫困生占了三成以上,这与高职的生源特点和办学层次密切相关。因为这些贫困生生活困难,在与其他学生相处时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严重的会迷失人生目标甚至为之而辍学,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面对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负起责任,认真了解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表现,采取适当的对策加以安抚和疏导,采取形式多样的帮扶措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
2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
1容易引发自卑心理
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收入低,生活条件差,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社会往来都能体现出拮据和困难,在同村人、亲戚朋友和同学面前往往觉得低人一等,总是觉得抬不起头来,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对家庭感到无奈,对社会感到失望,对前途感到悲观,对生活和学习失去信心。如果贫困生长期得不到帮助和心理辅导,心理问题必然会越来越严重,会对社会产生怀疑,人生观、价值观会发生扭曲,整天处于压抑的心态,郁郁寡欢,唉声叹气,对社会交往失去信心和勇气,不愿与人交往,自我封闭,最终成了心理疾病。这时如果学校、老师以及社会给予帮助和关爱,心理问题能得到解决。
2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由于高职生源的文化底子相对薄弱,在学习上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导致心理焦虑现象经常发生。贫困生的焦虑心理主要是因为家庭贫困,经济生活比较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焦急多虑的心理。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贫困生会面临着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困难,面对种种困难,心理顾虑比较多,会经常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担心家里亲人的生活和身体,担心自己在校的生活费用,担心身边同学和老师看不起自己,所有的这些心理顾虑一时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只能每天在痛苦中煎熬,心情会显得相当焦虑,遇事就会心理紧张甚至发慌,容易精神恍惚,难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屡屡下降,丧失对学习的信心,进而产生人生前途无望消极心理。
3容易出现隐匿心理
调查表明,贫困学生更容易出现隐匿心理。这种心理就是把自己不利的一面隐藏起来,并加以修饰成具有光鲜的表面,然后在交往中展现出来。出现这样的隐匿心理,主要是因为有的贫困生心理要强性格好强,又爱面子,对自己的处境不如人产生羞愧感,总是认为周围的人会看不起他,总觉得自己要低人一等,什么都无法和别人相比。因此,为了极力摆脱这种困境,情急中往往会做出不符合现实条件的不当行为。这种心理及行为,实质是一种自欺欺人逃避现实的表现,反映了贫困生内心的脆弱,经不起现实困难的考验,总喜欢把人生的价值用物质作为单位来进行判别,进行以物质条件作参照物的不正确的比较,贫困生在物质方面显然会处于弱势,越是进行这样的比较心理压力就会越大,心里会越痛苦,不利于贫困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4容易形成沮丧心理
正是因为心理顾虑长期得不到解决,心情就会不愉快,心中怨气越积越多,容易对事情灰心丧气形成沮丧心理,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这是老天对自己的不公或是社会对自己及家庭的不公,整天死气沉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萎靡不振。平时很在意身边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言行,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心理强烈的变化,凡事都往坏处想,这种过度敏感的心理易引起神经质,严重的会整天疑神疑鬼,与人相处时总是猜忌别人的用意,不轻易相信老师和同学,这种心理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往。
5容易造成狭隘心理
长期的心理问题会对贫困生造成狭隘的心理,主要表现在做事斤斤计较,很注重个人得失,凡事先想到的是自己,对别的人和事总是很挑剔,与人交往处处小心,导致交往圈子范围很小。用这种心理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只会产生偏差,难免会出现错误的认知,以及不能正确认识事物,认识肤浅,看问题片面,容易脱离实际而产生判断失误,对他们的成长危害很大。心地狭隘的人往往容易从门缝里看人,并自以为是地认为别人会和他一样看待问题,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容不得别人的解释。调查表明,心理狭隘的大学生中贫困生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
3解决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的途径
1疏导心理问题,有效消除心理障碍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不均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与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是学校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从事专职心理工作人员缺乏,没有综合考虑专职心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值得庆幸的是,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内涵建设的需要,各校在快速发展进程中都开始关注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有着其固有的特点,靠学生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无法消除心理障碍,需要有专职的心理工作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因此,学校应建立一支专职的从事心理工作的队伍,加大平时对贫困生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动态,多给予关心和爱护,多伸援助之手。专职心理工作人员应运用专业知识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不要轻易放弃每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加强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监管和跟踪,从而有效地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2加强思想教育,从意识形态上提高认识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说到底也是思想上出了问题,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正面进行教育和管理,有健康思想健全的人格,就能从根本上消除心理障碍问题,解开心中的疙瘩。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工部门要加强班级和宿舍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组织有利于学生团结互助、真诚友爱的学生集体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氛围。后勤部门应加强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活动,从一餐饭、一瓶水着手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引导学生将精力放在学习上,让学生多参加积极向上、励志奋斗教育,让他们懂得在逆境和困难中通过努力奋斗同样能成材,摒弃盲目攀比的心理和行为,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3做好帮扶工作,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首先是贫困问题,只要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心理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国家在高职院校贫困生扶助方面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帮扶,许多高职院校都能按国家政策将下拨的资金用在贫困生的帮扶上。高职院校本身也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如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杂费减免等,有的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让他们从劳动报酬中获得学习和生活的费用。社会上也经常会采取多种方式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尽管国家、学校和社会都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占有比例大、人数多,所以还需要从多方面想办法,不能让一个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工学结合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企工作岗位和勤工俭学岗位,如大二、大三学生一年中可以利用部分时间到工厂企业顶岗实习,大一的学生可在校安排勤工俭学岗位,可以从事卫生环保工作,也可以从事食堂服务工作,事实上这些工作岗位存在较大的用人缺口,可以吸纳更多的贫困学生。通过辛勤劳动获得报酬,既解决实际经济困难,又能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信心。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不是说解决就能马上解决的事情,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共同为之不懈努力。相信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强劲增长,加上整个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度不断上升,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他们的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龚映山支助困难学生:高校一项长期的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1996(10)
[2]田俊峰,张颖,高志刚加强贫困生心理研究构建和谐校园[J].科技信息,2009(21):176
篇5
关键词: 高职贫困生 “心理贫困”现象 对策
一、高职生的贫困现象
我国从1993年起,在全国部分大专院校试行招生并轨、学生缴费上学以来,贫困生问题逐渐突出。在高职院校,高职贫困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大学校园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高职贫困生是具有相对贫乏的教育经济资源(学习性资源、生活性资源)、在社会竞争中获得的个人发展机会相对较少且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的特殊群体。据调查,我国高校在校贫困生的比例为20%,约240万人,贫困生比例为5%,约160万人。
二、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
所谓“心理贫困”,是指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高职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主要有以下表现。
1.自卑
高职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或不发达地区,知识面相对较窄,性格内向。上大学后,看到身边的同学花钱大方、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这种经济上、能力上的巨大反差,使高职贫困生常常产生“我不如别人的条件好”,“我比别人差”的自我暗示,人际关系敏感,因此,一些高职贫困生看不到自己的特长与潜能,无形中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信心。
2.迷茫
高职贫困生的认知结构是:优秀的学习成绩是唯一值得他们骄傲的资本。然而,一些不公平的竞争和不如意的现实使其感到迷惑,为了维护自尊,他们不能达到预期的高标准学习目标。另外,毕业生就业渠道不太畅通,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凭借优越的家庭关系找到好单位,而贫困生因为家庭背景而不能如愿工作或考研,这就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贫困生很难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出路,于是对前途感到迷茫。
3.孤独
高职贫困生由于自卑,怯于人际交往,害怕被别人识破自己的贫困,于是产生封闭的心理,逐渐形成孤独的状态。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意识很强,常常以陌生的眼光关注和领略自己的人生,寻求自己的空间,不被外人了解。由于缺乏与外界交流,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孤僻的心理。
4.嫉妒与无奈
高职贫困生不愿意因为经济上的窘迫而损伤自己的脸面,他们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筹措费用。与周围的同学过得潇洒相比,自然容易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及对他人极端的嫉妒心理。
5.自负与依赖
高职贫困生在接受别人资助时,觉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伤害而感到羞耻,从而反感外界援助。他们常常过度追求“人穷志不穷”的人格尊严,导致消极厌世,诱发自负心理,有时还产生依赖心理。教育部规定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于是,有的贫困生便心存一种“等、靠、要”的想法,认为不管怎样,反正自己有书读。依赖心理使他们失去了自尊与自强精神,缺乏独立意识。除了上述五点以外,高职贫困生还存在诸如虚荣、多疑等心理问题。
三、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
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是客观因素和自身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今社会转型时期,高职生面对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普遍加大。通过对学生心理测试和问卷调查显示,有“郁闷”感的同学占80%,有心理压力的同学占90%,这无疑加大了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
1.国情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由于贫富差距大,在中西部及一些偏远山区仍有许多贫困家庭,这是产生贫困生的根本原因,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家庭因素
由于家里多子女上学或父母离异或单亲,双亲有病甚至失去劳动力等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因素。
3.社会因素
贫困生所处环境中的人们有时对他们鄙视或以不同于常人的神态来对待他们,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4.学校因素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但有时学校的定期催缴学费,会使那些欠费的贫困生产生较大的压力。
5.教育制度因素
传统的教育制度下,学生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贫困生的迷茫和依赖的心理尤为严重。进了大学后,他们便像刚出笼的鸟,突然失去了笼子的束缚不知该往哪里飞,特别是贫困生,由于思想压力大,想做的事很多,但又缺乏老师或父母的教导,于是便无从选择。
6.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问题。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承受的压力也不同,有的贫困生能在重重的压力下挣钱与学习两不误,而有的却被压力压得透不过气,变得失落、消沉。
从以上分析可见,导致高职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既有个体心理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和制度因素,既有宏观管理问题,又有微观机制问题,因此,应该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研究探索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
四、解决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1.国家应不断完善制定相关政策制度
贫困生一般来自农村,一般为村里仅有的或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国家应对其加大扶助和鼓励的力度。另外,建立贫困生贷款制度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既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又兼顾了银行降低风险的需求,因此受到各方普遍的欢迎,这是解决贫困生学费问题的主要方式。
2.家庭应给贫困生以最大的经济和精神支持
家庭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父母与子女要一条心,共同面对困难,使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减轻。
3.动员社会建立各种爱心基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动员社会建立各种爱心基金来资助贫困生,这也是帮助贫困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4.学校应用多种方式扶助贫困生
目前许多高校已建立了奖、贷、助、补、免等资助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一些帮助贫困生走出了心理障碍,但是由于其针对的都是优秀的学生或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生,所以其覆盖面相当有限,许多更困难的学生并未得到这种制度的恩惠。所以学校应放宽对贫困生的一些限制条件。贫困生其实并不是不爱学习或者学习差的学生,他们能够顶住压力进入大学和大家共同学习本已很不容易了,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而不是限制。
5.任课老师应给予力所能及的物质和精神帮助
任课老师的行为可以使学生产生敬佩、崇拜,如果他能在物质或精神方面帮助贫困生,便可以使之在内心产生巨大的震动,有时可能就是教师的一次细致入微的谈话便可以把一个贫困生从思想低谷里拯救出来。
6.贫困生应主动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1)培养自信心。
肖伯纳曾说: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对于一个贫困生,自信心很重要。培养贫困生的自信心,应从使他成功做起,先让他从小的成功慢慢找回自信,即使是顺利地参加一次活动,或完成一件很小的任务,当然在这过程中也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鼓励。
(2)评价自我。
一个人只有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胜,随时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贫困生对自己的期望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太低,要正确认清自己的实力和特长,找准自己的位置,制定一个长远目标,适时制定必要的短期目标,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增强自信。
(3)排除一切思想压力。
家庭经济困难给贫困生带来了无以言表的思想压力,以及外界对贫困生的看法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贫困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只要通过政府和学校的奖、贷、助、补、免等资助体系,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助来缓解贫困生的不良情绪,把一切能调动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做到不让一个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时期。社会经济转型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激发高职生的进取精神,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素质、人格培养。因此,要加强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两课”教师要把握高职生的思想、心理现状,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要让高职生牢固树立人人可以成才、条条途径可以成才,自觉地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为国为民作出贡献作为成才标准,找准定位,摆正心态,充分挖掘自己的长处,脚踏实地,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既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结语
高职贫困生在学习方式、文化基础、经济状况等方面都明显有别于其他学生,有着他们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问题,然而这个有着显著共性的群体,却在高校中受特殊关注不够,心理教育缺乏针对性,经济助困与心理育人相脱节。学校和社会虽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但忽视了精神援助,缺少专业的、定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缺少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没有发挥高职贫困生的自身能动性去克服面对的困难,学生包括部分教师在内对高职生仍存在歧视,所以对高职贫困生这一群体,党和政府、社会、学校应高度重视,要采取具体相应的政策措施,从经济上资助、学习上教化、心理上辅导,使他们减轻压力,拥有健康的心灵,更好地自我发展和成才。
参考文献:
[1]唐慧敏.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2004,(1).
[2]汪家军.高职生问题的心理学透视与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04,(2).
[3]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志,2002,16,(5).
篇6
“我们大路村现在的民风好多了,不仅玩麻将的少了,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少了,村民对我们村干部也比以前尊重了,真得感谢工作组的古处长和黄科长”。一见面,村支书廖少楼就笑眯眯地向我们夸起工作组的同志。
将“输血工程”变成“造血工程”
陆河县是贫困县,大路村是贫困县中的贫困村。
省审计厅对口扶持大路村,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扶贫工作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精神的一项政治任务。
2009年9月18日,省审计厅扶贫工作组来到了大路村。此时,村民们都急切盼着能分点钱、分点物,好让自己紧巴巴的手头能够宽松一点。可是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贫困户们并没有收到钱和物,倒是工作组的古伟培处长、黄建明科长逐家逐户上门拉家常来了。
“他们究竟是干什么来的?”村民们疑惑了。
“我们觉得如果简单地把钱分给贫困户,工作是轻松了,但他们很快就会把钱花光,到头来还是贫困,这样的扶贫就没有实际的效果。要想真正脱贫,就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动手,靠自己的勤劳走上一条致富的路子。”黄建明道出了原委。
工作组下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与村民谈心、拉家常。两个月下来,他们不仅一户不漏走访完全村135户贫困户,还对他们家庭的人员构成、劳动力、经济来源等基本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给每个贫困户建立了基本档案,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省审计厅早就为大路村准备了一笔钱。为了搞好大路村的扶贫工作,厅里专门召开了党组会议,研究扶贫措施。厅长蓝佛安决定:一是厅里三年内不购换小车,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扶持大路村,每年不少于80-100万元;二是每个厅领导挂扶一户,其他的分配到各个处室,不脱贫不脱钩;三是发动厅里的干部、职工捐款,扶持村里的贫困学生上学。蓝佛安还三次亲自带领厅领导班子深入到大路村检查指导扶贫工作。
怎么样用好这笔扶贫款?等到走访完村里的贫困户,工作组的古处长和黄科长心里也有数了。
他们发现,村里的壮劳力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剩下来的都是老人、妇女、儿童,人们平时都无所事事,有些人还染上打牌赌博的恶习。大路村地处山区,最适合养猪、养牛、养鸡。工作组把设想提出来与村干部商量,并征求各贫困户的意见,果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支持。经村民们自愿选择,有80户养牛、38户养猪、6户养鸡;对7户没有房子的,拨款资助其建房;2户资助开小卖部;还有2户因病残实在没有劳力,逐月解决生活补助,每户按照6000元的标准扶持。这样的做法真正体现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精神。
扶贫方案定下来了,工作组也没有把钱直接发到村民手里。春节后,古处长和黄科长亲自到陆丰、河源、惠东等地,联系购买了猪、牛、鸡苗、饲料等,亲自押车运回村里,逐户发放到贫困户手里;并拨款在各自然村统一修建了牛舍,便于集中管理;还请来县畜牧局的专家,免费为村民指导养殖技术。现在,他们还会不定期走访各户,跟踪检查养殖的情况。因此,村民们都调侃他们是“牛贩”、“猪贩”。
“现在各贫困户有160头牛、336头肉猪、14头母猪、4900只鸡……”古伟培处长对村民的情况如数家珍,了如指掌。
目前,大路村的扶贫工作已经初显成效。贫困户廖明辽,家里有6口人,只有2个劳动力,平时就靠种田、打散工维持家计,生活一直比较困难,现在家里养了6头肉猪,预计可以增加纯收入2000多元。
村民们尝到了甜头,自然就勤快了,看着自家的禽畜一天天长大,心里也美滋滋的。
扶贫先扶志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扶贫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帮扶,要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黄科长如是说。
为了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工作组请来了厅里的老党员,为村民上思想课,还与省团委合作搞“爱心家园”,给村里购置文体设施。
工作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村民们的信任。
一天,在访问完贫困户回来的路上,黄科长被村民饶丽明拦住了,饶丽主动向他反映家里的情况,要求提供帮助。原来她的丈夫彭某染上了酗酒的恶习,整天喝酒不干活,喝醉了还要打老婆,家里全靠她一人挑沙、做小工维持家计。晚上,黄科长来到了她家找到彭某,像兄长一样,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随后几天,黄科长天天上门劝说,终于让彭某感到愧疚,下决心戒了酒,并在工作组的帮助下养了两头牛。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村里的壮劳力多数都外出打工,长期以来养成了村民轻学重工的意识,多数年轻人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各领域对知识要求的提高,很多人在外面只能做技术含量低的工种,不仅收入低,甚至有时还找不到工作。针对这一局面,工作组感到:要想彻底改变贫困,关键要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从教育入手,让年轻一代多读书。于是厅里发动全体干部职工捐款33700多元,扶持贫困户子女上学,按照小学生300元、初中生500元的标准,帮扶了70名学生读书。
村里原来各家各户的生活污水遍地横流,既影响美观又污染环境。为了改变村里的村容村貌,审计厅又拿出7万元,修水渠1000多米、河堤50多米,重修拦水坝一座。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村民的文明意识也逐步提高了。
固本强基
壮大村集体经济
村民委员会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村一级的建设,关系到国家政权稳定、长治久安,可以说没有村组织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稳定,没有村基层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强大。
长期以来,大路村作为一个贫困村,一穷二白,村集体经济没有一分钱收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工作组煞费苦心,想了不少的办法。最后经过多方的探讨,发现投资水电站不仅风险较小,而且能保证长期的收益,于是与东坑镇政府协商,由审计厅拿出30万元入股镇水电站,每年固定分红3万元,作为大路村集体的经济收入。这样一来,不仅让大路村集体脱了贫,而且能够保证村集体有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
宝山自然村距离村委会约4公里,住有60多户300多人,只靠一条小山路连接交通,一到下雨天就无法行走。村里种有大量青梅、桃李,靠肩挑背扛,挑到村委会光脚皮钱每担就要15元。工作组下决心帮助修一条水泥路,他们多次主动找省、市、县交通部门联系、协商,争取立项支持。省交通厅批拨71万元,目前,公路已建成通车。
篇7
各乡镇中学、县直各教育单位:
我县20__年春季中小学开学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出师生到校齐、教学上马快、安全无事故、收费零违规的良好局面。现将主要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是教职工精神饱满,按时进岗到位。全县2月10日3860名教职工除极少部分因病、因事请假外,无一人推迟报到。二是学生入学巩固好。全县现有中小学99所,其中小学70所(含教学点6个),初中16所,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9所(其中民办4所)。小学应入学生19657人,已入学19657人,巩固率100;初中应入学生14984人,已入学14950人,巩固率达99.77;高中应入学生9135人,已入学9050人,巩固率达99.07;残疾少儿应入106人,已入学92人,入学率达86.79;学前班已入学2286人,幼儿园已入园2359人,创历史最好水平。三是学校安全零事故,全县各地各学校开学期间没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四是收费行为规范,无举报,零违规。五是教学工作上马快。2月13日所有学校正式上课。
二、主要作法及经验
(一)开学工作井然有序
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开学工作
为确保全县中小学按时开学,寒假前召开的全县20__年教育工作会上,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郑礼昌和教育局长王罡就对做好今年的开学工作做了周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2月5日(正月初八),开年上班第一天,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熊相军、分管教育副县长郑礼昌、分管安全的副县长权元安召集教育、公安、交通、城建、工商、文化、卫生、广播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县中小学开学安全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部分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全力做好中小学开学安全工作。2月10日下午,分管教育副县长郑礼昌和教育局长王罡在全省春季开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就贯彻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今年春季中小学开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做出了详实的安排和部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工作必须做到“八到位”。各乡镇党委、政府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教育,重视开学工作,成立专班,落实专人,把开学工作作为年初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周坪乡党委、政府开学前对“普九”债权人进行走访,逐一作好解释和思想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并于2月18日召开教育专题办公会,研究解决教育的困难。屈原镇政府在学校开学前召开了今年第一个专题办公会,即教育专题办公会,对中小学调点布局、学生入学巩固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水田坝乡政府及时解决了中学包工头锁门矛盾。杨林桥镇党委书记、镇长李修武在开学期间亲自到各学校实地检查指导开学工作。两河口镇分管教育副镇长挨家挨户走访贫困生家庭,督办“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
2、教育内部积极主动,全力以赴抓开学
县教育局在寒假前就将今年春季开学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局长王罡要求各地各学校要从早打算、周密安排,切实做好今年春季中小学开学工作,力争实现“三零”目标,即学生零辍学、安全零事故、收费零违规。2月6日上午,局长王罡又主持召开局务会议。组织学习《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体创建活动的通知》,传达县委、县政府关于春季开学安全工作紧急会议精神,重点研究部署了开学前有关工作,并下发了做好开学工作的文件。2月13日,教育局组织六个专班对全县中
小学开学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组每到一所学校,都详细地听取了学校领导关于开学工作的情况汇报,了解各校师生到校情况、检查学生宿舍和食堂的清洁卫生及安全状况、查看学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核实“两免一补”落实情况、询问学校开学工作存在的困难。各乡镇中学、县直各学校认真贯彻全省开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放假前,各学校都建立了学生基本情况档案,并开展了谈心活动。开学期间,各学校与相关部门、教师就师生安全、学生入学巩固等层层签订责任状,继续落实“三定三包”责任制,组织教师走访学生,在主要公路干线迎接学生,在校内悬挂诸如“祝同学们新年快乐”、“你成长,我快乐”等温馨的标语等,把开学工作的点滴做细做实,以创“零辍学乡镇”为目标,狠抓学生入学工作。梅家河中学根据本乡外出打工者多、留守学生占学校总人数近一半的实际,对留守学生格外关注,在学校成立了留守学生协会,通过协会积极解决留守生的帮教问题,消除了家长与社会的后顾之忧。
3、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助开学
各部门大力支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今春开学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开学前,县工商、卫生、城管等有关部门对全县学校周边地区、校内食堂、小卖部等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各类食品摊点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了校园周围200米内的经营场所,采取检查一家、纠正一家,并落实一人跟踪督察,以确保其整改措施到位。公安、交通、运管等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为学校开学工作保驾护航。开学前,各地派出所积极组织力量,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学生报名期间,安排精干力量到交通主干道检查车辆,杜绝学生乘坐“三无”车辆和超载、带病车辆。交通、运管部门在学校开学期间,周密部署,安排专人组织运力,确保学生上学有车坐,有船乘。(二)学校收费规范严格
县教育局对学校收费工作历来十分重视,三令五申不得违规收费,不得搭车收费,不得巧立名目和提高标准乱收费。今年,特别重申了“五个严格”,继续实行收费行为一票否决制,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即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严格收费行为、严格办学行为和严格财务管理。各学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从实现教育公平、维护人民利益和促进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严格收费纪律,严格工作程序,实行收费公示制,规范操作过程,依法依规收费,坚定不移地执行高中“三限”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和“两免一补”的收费政策。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资助贫困学生13802人,资助金额214.1万元。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贫困生13686人,减免金额185.4万元。通过其它各种渠道救助贫困学生137人,救助金额达4万元,县财政预算春季生活补助费24.7万元,全县没有一人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继续实现了我县教育收费“零”违规的目标。
(三)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为切实搞好开学期间的安全工作,县委、县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水陆交通及学校安全工作,制定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县教育局在开学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学校对校内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要对学校食堂、饮食店、小卖部、学生宿舍、厕所等场所的卫生安全进行综合整治,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针对今年开学时气温陡降、普降暴雪、变化无常的新情况,迅速作出反应,调整高寒地区学校开学时间,错开城区三所高中入学时间,缓解交通压力,降低安全事故的概率。各学校在开学一周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各学校时刻紧绷安全之之弦,没有半点懈怠,进一步完善了安全工作制度,明确了职责,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各部门、班主任年度考核内容。截止目前,全县没有发生一起涉及学校、学生的安全事故。
(四)教育教学迅速入轨
各学校在抓学生入学巩固的同时,紧紧抓住教学工作上马不放松,按时制订各项工作计划,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开学第一天,各学校“三表”已上墙,做到了备课本上见墨,黑板上见白,作业本上见红,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各项工作已经步入正轨,为新学期学校工作迈好了坚实的第
一步。县教育局及时转发了《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并分小学、初中制订了全县统一的作息时间表下发全县试行,把学校课程设置、学校作息时间、教学活动时间和学生家庭作业量严格控制在省规定的范围内。各学校认真学习教育局下发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和教学事故处理办法,严格规范教育教学日常管理。3所高中开学期间,先后组织召开了毕业班迎高考誓师大会。2月23日,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国宝同志带领教育股、教研室相关人员到实验中学就“轻负高效”教学模式实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县教育局把三月定为全县课堂教学改革启动月,下发了活动方案,召开了动员会,总结推广了县试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各初中学习借鉴江苏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新学期伊始,希望小学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开展“我与好书同行”的读书活动。学校为老师们订了二十多种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报纸,改善了学校阅览室条件。保证教师每人都能读到一本好书。水田坝中学开学前对校长、教务主任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三训”(课堂教学改革、远程教育网络使用、校本教研开展),起到了武装骨干的作用。归州中学把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当作新学期头等大事来抓,在开学后的第一个教师会上,学校便组织全体教师重温了县教育局制定的关于教学常规管理的办法。2月22日,九里中学全体师生聚集学校操场,举行了新学期教与学誓师大会。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灾易地重建的郭家坝镇王家湾小学2月13日也响起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朗朗书声,顺利实现了开学。
(五)创满意教育热情高
各学校以创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认真组织学习《县教育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体创建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刷写标语,办宣传橱窗,大造声势,广泛宣传。各校根据本地本校实际,组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学生及家长,广泛征集学校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截止目前,全县已启动了以“扎根山区,服务学生,艰苦创业,争创一流”为主题,大力培植典型,努力打造优秀团队,以争当学生满意教师为目标的师德教育月活动。开学初,杨林中学、沙镇溪中学等学校就同教职工签订了师德考核责任书,将师德纳入学年度综合考核。(六)普九迎国检准备基本就绪
去年下半年,为迎接省普九复查,我们以“两高普九”为目标,按照省市督导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并多次进行检查督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今年春季开学,我们把普九迎国检准备工作情况纳入开学工作的检查范围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学生入学巩固指标相对较低的乡镇进行了重点督办,确保了学生巩固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各学校也利用开学后的这段时间,对档案资料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乡镇残疾少儿入学率偏低,极少数初中还有部分学生辍学,普通高中学校对学生流失问题没引起足够重视。
(二)部分学校因水源枯竭,无资金购置供水设备,师生饮水困难。
(三)极少数学校无围墙,楼道狭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四)部分乡镇、学校对“人民满意教育”创建工作重视不够,乡镇之间、学校之间创建工作不平衡。
四、对后段工作的意见
(一)各地各学校要继续深入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努力争创“零辍学乡镇”、“零辍学学校”。尤其要重视残疾少儿入学工作,继续实行“三定三包”责任制,加大走访劝学力度,多方协调,最大限度地解决残疾少儿入学的各种困难,努力提高残疾少儿入学率。我县今年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高中学校要将学生入学巩固摆上议事日程,不能仅重“招得来”,还必须高度重视“留得住,学得好”的问题。
篇8
从国际视野看,无论是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都通过立法程序保证每一个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各国通过立法程序所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均在5年以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在低收入国家中,孟加拉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为5年;在中等收入国家中,南非的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而在高收入国家中,德国的义务教育年限已达到12年。
有些国家明确规定了家长和有关教育部门对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如南非,每一个省级的教育执行委员会成员(MemberoftheExecutiveCouncilforEducation,MEC)都必须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儿童提供足够的学校场所,以便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入学机会。
任何人如果没有正当理由阻碍本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入学,则属于触犯法律,有可能遭受罚款或者不超过6个月的监禁。
结果平等各国努力的方向
近来,加拿大所进行的重大教育改革之一是全面实施学生成绩鉴定,举办统一考试,以贯彻课程目标。安大略省依法成立了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EducationQualityandAccountabilityOffice),专门负责学生的成绩鉴定,并直接对教育部长负责。安大略省的情况表明,其基础教育原则的重点正在从过程转向结果,并且在强调结果方面提供了评估学生成绩和计划有效性的基础。
教育结果平等,是各国努力的方向。由于教育过程的复杂性,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较大。
一般来说,为了追求这个目标,各国要在制定各级质量标准、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作出努力。
国家教育标准
埃及政府建立了质量认证和保障体系,成立全国性的质量保障机构,并且独立于教育部,这充分体现出运用外部力量对学校教育进行监控的发展思路。国家教育标准的建立,使无论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有了可以遵循的统一标准。
埃及教育的国家标准总体目标是实现埃及教育全面优质化,所有负责制定标准的工作委员会都要确保标准依从以下的特性:全面性,客观性,灵活性,社会性,持续、先进,易于评估,符合合作原则,道德性,支撑性和爱国。
泰国教育部正在着手完成两项主要工作:建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国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泰国有三种教育标准:国家教育标准、内部质量保证标准和外部质量评估标准。
学校整体性评估标准
南非开发的国家质量保障框架(NQF)包括质量指标和绩效评估工具,建立了大量的质量保障和基准机制,包括学校整体性评价(WSE)工具,主要被学校用来进行自我评估、发展和外界评估人员对学校绩效进行监控和协调,对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是否达到国家基本标准进行系统评估,对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九年级)学生是否获得普通教育和培训证书进行评估,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委员会的建立等。
课程标准
南非实行以结果为本位(outcomes-based)的课程改革,颁布了《2005课程》,实行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政策从高度集权向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教育部始终对《国家课程报告(修订稿)》的相关活动进行密切监控并提供有关支持。如2003年至2004年,南非教育部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制定并分发了学习项目政策指南,培训了1050名省级培训者。
教材质量标准
巴西学校教材评估项目对教材质量的监控起到了有效作用。该项目由巴西教育部基础教育秘书处创始,并通过国家教育发展基金会运营。巴西教育部不做教材指定和统一,学校在选用教材上具有自。但为了提高教材质量,基础教育秘书处对一至八年级的教材进行了评估。教育部对教科书的硬件质量和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其中对教学内容的评估遵照三个标准:教学内容不应有概念上的谬误以及过时的信息,教学方法上不应有逻辑意义上的谬误,书籍内容不应有任何宗教偏见和歧视。教科书通过评选后,受选教科书名称被编制成目录,送往学校,作为学校选择教科书的参考依据。
教学质量标准
1992年成立的英格兰教育标准局是全国教育督导机构,它独立于英国教育与技能部,直接对英国议会负责。英国对中小学的督导评估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了社会化。教育标准局每年都向社会公开将要被评估的学校名单,每年要向议会作例行报告。督导评估的内容主要围绕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学校财政管理、学生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
为配合全国统一课程的实施,并保证教学质量,防止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同年级学生的学业水平出现过大差别,英国政府于1991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的对象是义务教育各个关键学习阶段结束时的学生,即7岁、11岁、14岁和16岁的学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目的在于测量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课程所确定的“成就标准”,评测教师的教学,并使家长了解其子女的学习及学校的教学情况。
均衡发展关注弱势地区和群体
对贫困、边远地区采取特殊政策
近年来,越南对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采取特殊政策,为这些地区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教具,以此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山区各省、县都为少数民族子女开办免费的寄宿制学校和半寄宿制学校。
韩国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义务教育。政府义务教育经费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岛屿和偏僻地区,再保障其他地区;先保障农村,再保障城市。1967年,韩国颁布了《岛屿、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该法规定,国家对这些地区要优先支付所需经费。为了鼓励教师的积极性,法律还规定政府给予岛屿、偏僻地区教师津贴。
法国政府针对来自不利的社会阶层和偏远地区、城市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学生学业失败非常严重的状况,将一些条件最差的地区作为“教育优先区”加以重点扶持,来保障这些地区学生的教育质量。具体措施有:第一,降低教育优先区内每一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为教育优先区内的学校配备更多教师以实现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第二,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业的成功率、降低小学的留级率,在教育优先区内鼓励两岁儿童进入保育学校,使处境不利儿童能够较早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从而弥补因家庭环境不利所带来的不足。第三,提高教育优先区内任教教师的工资待遇,主要是国家对教育优先区内教师提供特别津贴。
特别扶持残疾儿童
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保证所有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权的具体体现。
墨西哥实施国家加强特殊教育和教育一体化方案。在全国25个州建立了31个“教育一体化信息资源中心”(CRIE),目前,全国共有66个这样的信息资源中心。由近350名教师组成的各州教学队伍,在3791所有残疾学生就读、提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学校参与教学。
救助贫困家庭儿童
泰国的国际性民间教育救助基金会——“教育发展基金会”由一个投资集团发起,有6个地位相等的合作伙伴,分别来自日本、泰国、老挝、柬埔寨、美国等国。该基金会约95%的基金来自日本民间。民间捐款集中后拨到设在曼谷的基金会,基金的75%用于孩子的教育,25%用于各级管理支出。基金主要面向泰国北部山区的贫困学生。
南非对贫困学生采取免费教育行动计划,该计划强调2004年至2006年要确保最穷学生中的40%接受更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关注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教育
通过公共教育部协调,墨西哥“关注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小学教育的计划”(PRONIM)在全国15个州实施。2003至2004学年度共有12589名学生从中获益,比上学年增加了7165名学生;为小学一年级制定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小学教育课程总体设置、语言和数学教学指南。通过“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跨文化教育模式”,墨西哥全国促进教育委员会(CONAFE)在农业季节工集中的地区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
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墨西哥对印第安人教育的重视体现在:第一,实行免费教育。政府针对土著居民地区的教育拨款约占全国教育经费的3%。政府用于印第安学生的平均费用高于非印第安学生的费用。第二,土著居民地区的学校对印第安儿童实行双语、双文化教育。公共教育部开展实施了“加强跨文化双语教学计划”,并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向学生分发了用33种语言、53种方言编写的169.87万册教学材料,向隶属公共教育部的10个印地安教育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等。
资源分配教育平等的有力杠杆
为了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教育平等,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加大教育投入。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如果没有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教育平等就会是一纸空谈。
教育投入均衡分配
在资源分配中,教育投入的均衡分配是重要环节。很多国家制定规范和标准,努力实现教育经费的均衡分配。
南非通过采用均衡分配公式(EquitableShareFormula,ESF)制定“学校经费投入的国家规范和标准”,确立“全国职位规定标准”,在各省之间进行全国收入的均衡分布,努力实现各省之间的均衡。
美国地方政府建立起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水平补助模式(FlatGrantModal)、基本补助模式(FoundationModal)、学区能力均等化模式(DistrictPowerEqualizationModel)、基数补助与保证税基补助结合模式。此外,还有一种州全额资助计划。它对所有学区规定了等额的学生人均支出水平,各学区支出既不能高于也不能低于这个水平。这是实现横向公平的一种保障措施。
办学条件力求平等
办学条件的均衡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是否均衡的指标之一。目前,在很多国家普遍存在的“择校”现象,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在这一方面,古巴是个特例。古巴的教育资源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校,极力培育城乡结合处的教育,尽量避免择校现象发生。为了让学生就近入学,古巴成立了九十多所“一个学生的学校”。
有了资金,还要把资金投入到人力资本方面。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实行了有条件现金转移(CCT)和校本管理(SBM)模式,这些项目依据某些特定情况向贫穷家庭提供资金,通常是在人力资本方面进行投资,比如使儿童接受学校教育,或者将他们送到健康中心。这种投资模式更加关注需求方的实际需求。墨西哥名为Oportunidades的项目便是这样一种模式,它开始于1997年,2002年达人口的20%,主要投资于就学和预防性卫生保健方面的有条件现金转移,学校补助金受益人是身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三年级之间的上学儿童。
校本计划的目标是,将决策责任转移给学校,让更多家长参与且赋予学校权利,增强当地开办教育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成果、覆盖面和公平性。
这样的资金分配注重对教育过程中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调配、优化教师资源
教师资源的调配和教师质量的普遍提高是实现教育均衡的一个重要方面。
日本为了促进校际均衡发展,在公立小学之间实行教师定期调换制度,平均每个教师约7年更换一次任职的学校。这种调换一般是在同一县或市内进行的。教师作为公务员,其工资待遇不因调换学校而改变。
埃及政府对教师进行大规模培训,以此提高教师质量。由政府出资成立了穆巴拉克教育城,该城是一个提供教育和科技服务的复合体,城里有高科技的信息通讯网,可联系城内外所有技术发展中心和探索中心。教育城的主要功能是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同时负责开发教学课程软件。穆巴拉克教育城以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开展远程教育为主,同时接受教师到中心进行培训。培训时间有长有短,培训内容灵活多样。
篇9
关键词:重视过程管理
班级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班集体风气的好坏,对学生成绩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班级德育工作除了要以活动如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文艺演出、劳动基地等作为载体外,关键在于班主任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从班级工作的细微处寻找教育的最佳契机,以求得教育的最佳效果。笔者做班主任的理念是:心灵的沟通是师生交流的最美方式。
一、向贫困学生捐款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许多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在教室里有许多同学吃零食,这种习惯不仅花费了家长的大量金钱,又易使学生养成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习惯。此时老师的空洞的说教,可能不仅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如何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一直是我开学后比较头痛的一件事。正在我苦苦思索之时,一件事让我茅塞顿开。大约在开学后二个月左右,有一老师向我了解一件事,说我班有一个叫小丁的同学捐款资助一个河北太行山区的失学女童,我感到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于是,我把小丁同学找来向她了解有关情况。原来她资助的是河北涞水县一个叫孟帅的女童,并且在去年暑假到河北太行山区去了一趟,对当地的经济情况和学校情况有所了解。接着,我就把这个情况和班级干部讲了,并和他们商量,能否由我们班级来资助这个女童,班干部们一致同意。我们一起制定了一个实施方案,首先请小丁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了太行山区的基本情况和孟帅家庭的实际情况,接着进行一次募捐活动,为孟帅同学筹集下学期的学费。我还发动全班同学生给孟帅同学写信,并将她的回信在教室里朗读。当同学们得知我们的捐款给了孟帅很大的帮助时,从同学们脸上满意的微笑中我知道,教育的效果达到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说教都不可能起到的,但教育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二、用心交谈温暖心灵
班主任工作中最有效的要数谈心工作了,它细腻、实用、有人情味。我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一般不会粗暴地乱批评一顿,而是找学生耐心谈话,以心交心,如我班的A同学,本学期成绩明显下降,我了解情况后发现,均是由于父母闹离婚而引起的。我一面与家长沟通,一面多方面关爱孩子,使学生稳定了情绪,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状态。
另外,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督促的方法也要讲究艺术。如当前初中生中存在着早恋问题,对班主任来说,也很棘手,但我处理的方式是:不堵而导。因为在和学生的接触谈心中我了解到,现在的学生的早恋更多的是出于尝试,寻找刺激,出于虚荣等。交往的随意性和游戏性是其特征。其实学生在中学阶段对异性的好感非常正常,教师不能在男女学生的频繁接触中轻易去判断是谈恋爱,而应与学生细细分析早恋利弊,争取减少对学业的影响,尽力完善人格。给予学生关注、重视、多方引导,以心交心,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三、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结合
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一般说来,当一位热爱体贴学生而又被学生爱慕和尊敬的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乐意接受他的情感传递,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能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做到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爱学生,不等于纵容放任学生,只爱不严,不是真爱;相反,只严不爱也无法真严。要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坚持爱严结合。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正在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灵魂,在我任教的学生中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案例:
学生小宁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自幼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对他十分宠爱,养成了他任性,急躁的性格。一次他母亲来校找我,反映了小宁学习不刻苦,迷恋游戏机等情况。冷静下来分析,觉得批评、发火无济于事,象小宁这样的事例带有普遍性,如何以此为契机,来教育和启发小宁及全班学生应是我必须抓的一个重要工作。为此,我首先详细地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小宁进行谈心,我耐心听他说完所有的理由后,有针对性地发表了我的看法:母亲唠叨,母亲不给你自由,出发点是什么?作为儿子,母亲含辛茹苦把你培养,是多么不容易,你想到过为母亲做点什么吗?谈到这里,小宁脸上出现了羞愧的神色,头也低下来了。这时候我知道谈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已开始“入耳”“入心”了。接着我又找他母亲,帮他母亲分析小宁发脾气的原因:无非是爱面子,觉得母亲到校找老师告状,丢了他的面子。我也因此和他母亲交换了在家庭中如何学会和孩子沟通并因势利导做好孩子思想工作的体会,他母亲十分感激。晚上,小宁母亲打电话高兴地告诉我:小宁回家主动和母亲打招呼,母子俩已和好如初。
四、尊重学生与平等信任共行
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纯真的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他们对外界的反映和评价常抱有一种戒备和警惕的心理。教师善意的一语一笑,都能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反之,一旦他们发现有人轻视自己或不尊重自己时,马上就会产生“敌意”,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一些学生的厌学、弃学行为有时就由此而来。
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心灵相通,班级的凝聚力加强了,学生的自律能力提高了。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任何成功的管理不在于教师做的多与少,而恰恰在于能否调动大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这就是优化的过程。在班级管理中,特别重视过程管理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能实现个人发展与班级前进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维果茨基著,龚浩然,黄秀兰译.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篇10
人大关于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
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2014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面上致贫原因
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村内无集体企业,2014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条件差。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
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因病致贫是主因。在调查中了解到,黄马河村贫困户171户,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142户,占贫困户的83%;缺劳力12户,占贫困户的7%。比如,黄马河村五组的常昌贵,患有癫痫病,妻子患有先天性的精神病,夫妻都是残疾人,儿子读初一,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二是观念落后是根源。调查发现,贫困户绝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既无劳动,又无技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观念比较传统、保守,守摊子的思想比较突出。
三是保障不足是诱因。在农村,大病救助、灾害救助、农村低保、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严重不足,标准不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因病因残,极易返贫。
三、黄马河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要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武装骨干,统一思想,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克服项目争取难、资金筹措难、群众组织难、短期脱贫难等思想障碍,主动适应新常态,提高扶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投入到扶贫攻坚的热潮中来。
二是要完善发展思路。根据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重新调整发展规划。在产业上,积极探索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养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进一步优化方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减少浪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班子建设,村民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软环境建设。
三是要充分体现精准。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一家一户的脱贫上。根据对黄马河村贫困原因的分析,要在大病救治、社会保障和土坯房、危房的改造上再加力度,再添措施,使每个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的居所。
四是要精心谋划项目。中央发出精准扶贫的号召后,各级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要能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就要认真谋划项目,并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力争有较多的项目落地,并产生较好的效益。
五是要保护生态环境。黄马河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植被良好,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资源环境的破坏,着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房靓物丰、人和家兴的秀美风光,为夷陵区保留一方净土,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四、对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在黄马河村了解到的有关情况,现对我区即将展开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进一步弄清情况。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贫困状况,扶贫才能有的放矢。现有的贫困村是根据每年年报上人平纯收入的多少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是根据历年减少的脱贫户、人口的基础上确定的,与实际不完全相符。建议对全区的贫困户统一设定标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根据统一标准,对贫困户、人口和致贫原因进行调查摸底,准确识别,把这些基础数据汇总后,根据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比例确定重点贫困村,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规划。
(二)进一步完善规划。根据全区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结合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和政策,进一步完善1十N的精准扶贫规划,即一个总体规划,外加扶贫搬迁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基础设施(水电路网)建设规划、无能力脱贫人口的基本保障规划等,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使全区精准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均衡发展。
(三)进一步突出重点。本次精准扶贫的重点是贫困人群的脱贫,要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一家一户贫困人口的脱贫上。为此,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通过扶持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增加收入,这是治本之策。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调查发现,现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因此要增加医疗救助的投入,放宽大病救助的条件,提高新农合报销的标准,加强基层卫生事业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同时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解决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是大力改善基础条件。贫困地区面上的贫困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畅、信息不灵。要下决心集中一定资金,进一步改善边远贫困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为面上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四是适度发展养老产业。由于客观因素,边远贫困地区光棍家庭呈增长趋势,未来十到二十年内五保户将大幅增加,乡镇福利院要适当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现在,子女在外打工挣钱或在城镇落户,老人不愿离开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也将有一定市场,另外,现在城市居民也有季节性到农村居住的愿望,这将给农村的养老产业带来机遇,应统筹规划,逐步发展。
五是统筹考虑扶贫搬迁。扶贫搬迁无疑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实行搬迁扶贫难度很大,多种原因不愿搬迁,囊中羞涩无力搬迁,有求于人难以搬迁。要做好搬迁扶贫工作,必须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核心是三点:①科学合理规划居民点。②加大对居民点基础设施的投入。③结合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做到这三点,然后逐步引导,必有所成。
(四)进一步创新方式。总结以往扶贫的经验,这次精准扶贫在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实效。具体就是搞好五个结合。
1、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政府在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建专班、强力推进的同时,要充分动员,武装骨干,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脱贫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才有不竭的动力。
2、行政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如在扶持产业发展时,先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利用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占有股份,既让贫困户受益,又促成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后,又反过来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此外在资本下乡、社会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动员和组织好了,潜力巨大。
3、扶贫开发与城乡统筹相结合。要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夷陵区全域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去谋划部署,在产业布局、项目安排、城镇化建设上丰富完善、同步推进,不搞成两张皮。
4、帮助发展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重点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这无疑是正确的。有些贫困家庭,因年老体弱、长期生病、智障残疾等原因,通过帮助发展不可能脱贫,需要通过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完善政策。
5、经济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同时,高度关注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新型农民教育、星级农户评选、宣传正反典型等方式,提升思想素质,学习创业技能,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文明新风,有效解决在部分贫困人群中存在的不团结、不勤奋、不养老的问题,提振精神,树立信心。
(五)进一步注重实效。新的历史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重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转变作风,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方能取得实效。切忌情况不清,有失精准;切忌一哄而上,龙头蛇尾;切忌好大喜功,不办实事。总之,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人大关于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二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中央、省扶贫重点区域以外的县,在20xx年编制新十年扶贫规划时,全县核定的年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45507人,贫困率达到 16.3%。经过两年的扶贫开发,目前全县贫困人口降为33399人,减少了xx108人,贫困率降为xx.4%。贫困地区的道路等基础设施有了改善,以茶叶、蔬菜、林竹为主导的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xx年起建立和完善了贫困信息系统,贫困人口信息全部录入,实现了动态管理。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行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全面规划落实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全县各项扶贫项目的审核、落实、监督。
2、制定落实扶贫开发规划。按照中央新十年扶贫规划纲要的要求,县政府结合实际,分别编制了《夹江县扶贫开发规划(20xx-2020年)》《夹江县市列重点贫困区域扶贫攻坚规划(20xx-2020年)》,并经县政府常务会通过后,报上级扶贫开发部门备案。规划将我县的河西和河东片区作为市列重点连片扶贫区域,明确了每年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落实了扶贫开发经费,其中,每年市财政投入每个片区25万元,县财政投入每个片区100万元。
3、建立了扶贫工作机制。一是考核机制。制定了《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扶贫开发工作中重大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和各部门工作职责》,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使扶贫开发工作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二是监督检查机制。制定完善了扶贫项目资金申报、扶贫项目综合验收、扶贫资金县级财政报账、群众监督员、扶贫项目公开公示、工程项目招投、大宗物质政府统一采购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扶贫项目置于社会监督之下,透明运行、阳光操作。三是扶贫投入机制。制定《夹江县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促进助农增收工作的意见》,成立支农资金整合办公室,集聚各部门、各行业支农资金,向贫困地区集中投入,捆绑使用,提升开发效果。20xx年,县财政投入市列重点贫困区域扶贫攻坚资金200多万元。
4、大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20xx年以来,我县实施了扶贫项目3个,获得省上专项扶贫资金708万元、市上扶贫资金50万,县上配套215万元。先后建成新场镇黄林村、普益村、江山村4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新增大棚面积100多亩;建成三洞镇建新村、双路村、仁心村、永青乡永兴村 2779.4亩茶叶基地,并建成水井水塔10套、灌溉管网500多亩、蓄水池57口;建成歇马乡、麻柳乡2万亩石斛种植基地,带动歇马、麻柳、木城、龙沱等贫困山区修建村、社道路36.9公里。
5、扎实推进各项扶贫工作的开展。一是开展行业扶贫工作。加大行业资金整合力度,全县在涉农资金的安排上尽量向贫困地区倾斜。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部门在20xx年的涉农资金中投入贫困地区2465万元,20xx投入贫困地区的资金达到3452万元,呈现逐年递增之势。二是开展社会扶贫工作。通过挂包帮活动的开展, 全县落实了定点帮扶单位84个,投入社会扶贫资金xx56.3万元,帮助 625户3456人摆脱生产生活困难;每年争取市扶贫基金会和相关部门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对特殊贫困群体进行看望慰问,两年来争取到市扶贫基金会近30 万元资金,整合县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资金近240万元,直接资助贫困学生和看望困难群众;加大社会扶贫宣传,引导社会成功人士对口帮扶。三是认真落实金融扶贫。建立了马村乡碧山村和中心镇杨湾村两个互助合作社,互助资金总量达51.xx万元,扶持农户总数 271户,其中扶持贫困户 62户,社员户均增收 725元,有力的解决了当地贫困人员的资金需求,促进了产业发展。出台各种财政贴息小额贷款政策,帮扶贫困群众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四是加大智力扶贫力度。每年组织安排职业技能培训3000多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6万人次。目前,全县农民已有五分之一接受过各种培训,计划通过5年时间,力争让每户农民掌握一至两项农村实用技术。同时,我县还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于20xx、20xx年分别对金口河的林丰村、铜河村、新乐村、建设村各给予100万元,共400万元的对口扶贫资金,帮助彝区贫困村脱贫致富。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扶贫开发资金缺口大。从20xx-20xx年,三年内仅有省级扶贫资金708万、市级扶贫资金50万,实施的扶贫项目只有3个。由于项目少、扶贫开发资金缺口大,扶贫规划实施推进缓慢。
(二)扶贫项目实施难度大。一是有的行业和部门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二是项目实施管理难。由于扶贫项目限制的条款太多,很多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不相符,使方案和实际操作不能做到很好衔接,甚至出现无法按规划实施的情况;三是贫困对象多为老弱病残,有的扶贫项目到户后无法实施。
(三)社会扶贫资金参与力度不够。一是扶贫项目中,扶贫资金只能到扶贫户,不利于吸引和引导社会人士参与投资扶贫项目。二是扶贫项目只在于解决最基本的问题,不能形成连片和规模效益;还有项目区有的贫困群众素质不高,不利于社会资金进行企业+协会+农户的模式参与扶贫。
三、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十年扶贫规划纲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调动各扶贫联席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扎实推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要继续争取省、市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增加县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加大扶贫投入力度;联合金融部门开展好政府主导的贴息或无息创业贷款,扩大互助合作社数量,政府要尽可能将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发展,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的良好格局。
- 上一篇: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
- 下一篇:浅谈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