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

篇1

本次论坛以PE聚焦中国为主题,共同探讨PE的经营之道,以及在中国的应用、发展等重大问题。借此机会,我也就今年以来保险市场的

个基本情况,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2010年保险市场的运行情况

2010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全行业保持了

个良好发展势头。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发生了积极地变化,总体上呈现快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特点。

从发展的速度来看,我国保费收入在世界上居于前列,近三年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保险业增速趋缓,欧美等主要工业国家保费收入增速下滑,而我国保险业逆势而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根据瑞士保险杂志提供的数据,2008年全球以美元计价的保费收入,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增速是-2%,工业化国家保费增长速度是-3.4%,同期我国的保费收入增长是31.4%。2009年全球保费收入增长为-1.1%,工业化国家是-1.8%,我国去年是14.6%。今年截止到三季度末,我国实现保费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32%。保险业务结构成效初步显现。资金配置结构不断优化,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截止到9月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4.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1%,净资产4394.3亿元。保险资金运用结构较为合理,整体风险可控。

从效益来看,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利润总额大幅提升,截止到三季度末,保险业预计实现利润总额401.1亿元,其中财产保险公司扭亏为盈。资产管理公司预计利润总额为14.67亿元,同比增长34.3%。

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保险机构已经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客观上要求在确保安全性、流动性前提下,不断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今年保监会了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扩大了保险资金自主配置的空间和弹性,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资金投资领域,有利于优化我国保险资产配置,缓解投资压力,分散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同时,我们立足于保险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实际,着眼促进保险资金运用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对保险机构参与股权投资的能力,风险控制和管理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是

项新事物,需要积极探索。PE作为一种创新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高回报,有利于促进并购重组,是改善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从全球保险业配置未上市股权资产比例来看,日本为30%,德国为10%,美国为5%,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未上市股权的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整体上,我们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PE在我国属于新兴投资领域,仍处于成长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其成熟和壮大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也是一项新事物,需要积极稳妥推进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投资模式,加强改进监管,不断提高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坚持防范风险不放松,审慎对待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的潜在风险。有人说PE本身就是双面矛盾体,是魔鬼和天使的混合体。从保险资金的特性来看,储蓄性资金占大部分,直接关系广大被保险人的直接利益和社会安定。保险机构本身是风险管理机构,为公众提供安全保障,不能为被保险人带来新的风险。因此,保险资金参与PE投资,需要审慎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一是PE投资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期限长,流动性较差。二是PE属于私募,透明度不够,监管相对不够。三是PE投资实现最终收益主要是靠收购、兼并和上市,不确定性较大。我国保险资金进入PE市场,应该审慎对待,及早防范风险。

《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在以下方面做了明确的要求:一是明确投资主体的资质,保险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应当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资产托管专业队伍财务指标等方面达到监管的标准,体现从严管理和能力优先的原则,明确规定投资管理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的资质。二是界定投资标的,明确保险资金只能投资于处于成长期或者成熟期的企业股权,不能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不能投资高污染、高耗能等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技术含量较低,现金回报较差的企业股权,不能投资商业住宅,不能直接参与房地产开发,不能投资涉猎房地产企业。三是规定投资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保险公司直接投资企业股权和不动产,但对投资团队

偿付能力,财务指标、净资产规模等提出了较高的资质要求。支持保险公司借助投资管理机构的特长和优势,通过间接投资方式,实现股权和不动产投资目标,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加强监管,规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行为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各国针对PE投资基金出现异化危及公众利益等问题,普遍加强了对PE投资基金的监管,下步保监会坚持积极稳妥推进试点,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管,促进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健康发展。

第一,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制度的建设:一是建立核准制,重大股权投资应当核准。二是建立报告制,其他股权投资事项采取年度报告,三是建立评估制,加强对有关机构的投资能力、资产价值和资产质量方面的评估i四是建立检查制,采取停止业务、限制比例、调整人员、处置资产、限制分红,限制薪酬纳入黑名单等。

第二,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根据股权的投资特点和风险控制,对风险控制做了系统性安排。要求保险机构建立决策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加强后续管理,持续监控风险,制定应急预案,防范操作风险和管理风险,明确投资比例退出机制、信息披露等事项,规定监管机构可以通过能力评估,加强投资运作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篇2

2500亿元整装待发

2010年9月份,中国保监会印发《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正式放开保险资金参与未上市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早在2006年,保监会就已允许保险公司以股权投资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及参股商业银行;而本次《暂行办法》的出台,则对保险公司参与股权投资的方式及资金规模做出详细规定。至此,保险公司参与PE投资正式开闸。

对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比例,《暂行办法》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含直接投资及间接投资)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按照保监会公布的2010年年末保险行业资产总额50481.61亿元,则保险资金参与PE投资的总额将超过2500亿元。

梳理目前已独立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的10家保险公司(含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下同)2010年年末资产,得出各家公司可用于PE投资的资金规模。其中,中国人寿集团以888亿元居各保险公司之首,其次是平安保险集团和太平洋保险集团,可投资PE资金规模分别达到586亿元和238亿元。此10家保险公司从事股权投资资金总额达到2371亿元(见图)。

险资PE政策缓慢开闸

按照《暂行办法》规定,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企业股权或者间接投资企业股权,直接投资股权是指保险公司以出资人名义投资并持有企业股权的行为;间接投资股权是指保险公司投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发起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等柜关金融产品。此前,在国务院及保监会试点政策引导下,保险公司在这两种股权投资方式上也已有所探索。

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试点,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成为保险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之滥觞,其后,保监会相继《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为保险公司参与股权投资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政策依据(见表1)。

2006年,中国人寿入股广发银行,平安集团于2006,2007年相继入股深圳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其后,人保集团、太保集团、中再集团也相继对未上市商业银行进行股权投资。基础设施方面,2008年6月平安集团旗下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牵头其他三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了“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这4家公司的母公司作为委托人,将募得的160亿元投资入股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间接股权投资即投资PE基金,目前仅披露中国人寿集团及平安集团各投资过两只基金,中国人寿分别投资了绵阳科技城产业基金及渤海产业基金,平安集团则分别投资西部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及长江产业投资基金。可以看出,目前保险公司所投基金均为具有政府背景的产业基金,目前仍未有纯市场化的PE基金获得保险公司注资(见表2)。

投资平台趋于多元化

《暂行办法》提出,参与股权投资的保险公司,其资产管理部门拥有不少于5名具有3年以上股权投资和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开展重大股权投资的,应当拥有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员。对于保险公司参与PE投资,业界普遍认为专业人才及团队的缺乏是主要瓶颈之一。而对于团队及投资平台的搭建,各保险公司进度不一。

目前,平安集团依托其“保险、银行、投资”的金融全业务战略,在股权投资方面走的最远,平安信托旗下子公司――平安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是平安集团主要的股权投资平台,而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平安创新资本与资产管理公司拥有同一支股权投资团队,团队规模在50人以上。

中国人寿集团也在其资产管理公司之外另设了投资平台――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是中国人寿集团旗下的专业另类投资公司,业务范围涵盖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养老养生投资及资产管理等领域。人保集团则成立了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旗下专门对系统内外的保险及非保险资金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非交易业务的专业化运作平台。

其他保险公司目前则均以旗下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股权投资平台,多数已设立股权投资团队。如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设有一支超过10人规模的股权投资团队;泰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有非上市股权投资部,其业务包括收购兼并、战略投资,成长性和财务性投资等多个方面;太平资产管理公司的项目投资业务设有“股权投资计划”,是以发起股权投资计划或直接投资等方式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

此外,中再资产,新华资产、华泰资产等公司也均设有股权投资业务,但目前并未设置独立的股权投资部门,而是作为创新业务部或者综合投资部门的一部分。对于团队搭建,上述公司人士表示,在资产管理公司之外,保险公司内部还设有股权投资团队,在分工方面,保险公司团队进行项目挖掘并做投资决策,而资产管理公司团队则提供技术支持。

4月20日,中国保监会“关于调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有关规定的通知”,涉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的规定,调整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子公司,从事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由保监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意味着今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可以设立自己的子公司,此举或将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旗下设立专门的股权投资平台。

小型险企渴望变身GP

面对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两种不同投资方式,各保险公司也有不同的选择。对于平安集团、中国人寿集团、中国人保集团等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及完备投资团队的公司而言,直接投资是其首要选择,尤其是平安集团在“全金融”体系下,可灵活应对保险资金投资的政策限制。

对于直接投资的投资策略,各保险公司的选择基本上趋于一致,即倾向于消费品、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制造业、医疗等行业的成熟企业,其投资方式多是上市前投资或者并购整合相关投资。不过,《暂行办法》对保险公司投资策略有明确的规定:“产业处于成长期,成熟期或者是战略新型产

业,或者具有明确的上市意向及较高的并购价值”,“不得投资高污染、高耗能。未达到国家节能和环保标准、技术附加值较低等企业股权”,“直接投资股权仅限于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和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等企业的股权。”因此,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将是摆脱行业限制的有效手段。另外,资产规模相对较少的保险公司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也更倾向于间接投资。中再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即表示,考虑到再保险资金特点,其投资主要考虑风控,因此更倾向于间接投资:对所投资基金的选择,也将主要倾向于成熟基金,其中母基金会是相对理想的选择,但目前国内可选择的基金数量有限。

对于保险公司投资PE基金,《暂行办法》要求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管理资金余额不得低于30亿元:具有10名相关专业人员;退出项目不少于3个:基金规模不得低于5亿元且保险公司认购不得超过20%:不得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不得投资设立或者参股投资机构。以此标准来看,目前国内PE市场上可供保险公司选择的基金数量较为有限。因此,目前一些保险公司也开始探索以基金管理者的角色参与PE投资,即保险公司作为GP发行股权投资产品(基金),进而突破其股权投资资金规模占总资产5%的限制。2008年,平安集团等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首次采用了股权投资计划模式投资京沪高铁,并有其他三家保险公司参与认购,其计划即具有一定的基金属性;但之后并未出现其他此类模式的尝试,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发行股权投资类金融产品也并未表达明确态度,因此多数公司仍处于观望阶段。

对于一些资产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而言,如果不能作为GP发行产品,其投资空间将十分狭小,比如本次排行榜中资产规模最小的华泰保险,其可用于股权投资的资金仅有7亿元。华泰资产管理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即表示,希望通过发行股权投资产品参与投资。据了解。华泰资产市场化程度较高,其受托管理的资产规模,仅有1/3来自华泰保险内部,其他2/3来自第三方。因此,以GP身份参与股权投资对其意义重大。

进一步放开影响有限

篇3

“根据国务院日前批准的‘保险公司可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方案,中国保险资金投资PE的资金额,最有可能会借鉴中国社保基金投资PE额度为其总额10%的先例。根据中国保监会2008年3季度的相关数据,截至9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88万亿元,说明有接近3000亿的保险资金将用于投资PE。”中国人寿首席投资官刘乐飞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分析。

旋风式突进

相对于中国证监会政策出台的迟缓,保险公司的行动可谓是旋风式突进。

“现在有不少保险公司的手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项目,而自从社保基金被允许投资PE后,保险资金的放开也就是迟早的事了。正是缘于这个敏感的判断,很多保险企业早就开始了暗地里的准备,例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不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早在这之前就已经成立了‘非上市股权投资部’。因此,现在的保险公司才能快速起动。”投资过保险企业的联想投资总经理刘二海直言不讳地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

对此,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吉昱华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监管层出于对保险企业资金安全的考虑,在制定政策时不得不慎重再慎重,而这期间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资产、泰康保险等在内的部分大型保险公司投资PE早已行动起来也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目前我们确实已经选择了很多基础性投资项目以及未上市股权项目,其中大部分在研究过程中,一些项目已上报保监会,正在等待批复。”刘乐飞在电话里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中国人寿就开始接触PE。2006年12月,中国人寿斥资350亿入股南方电网;随后,中国人寿还曾与中国平安争夺广东发展银行的股权投资,并且在典型的PE投资渤海产业基金里出资10亿元,成为渤海产业基金的股东之一。

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人寿第3季度财报显示,3季度以来,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增长超过50%,领先行业水平;同时,3季度末全投资收益率1.4%,而其它两家上市保险公司如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投资收益均为负值。“这主要归功于中国人寿在国内及海外股权投资中收获丰厚,如中国人寿在2008年上半年出售了VISA、中国银行、宝钢股份的股权以及中信证券、中国神华部分股票资产,保证了浮盈变现。”刘二海说。

伺机而动

对于下一步的投资计划,刘乐飞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将重视固定收益类的投资。中国人寿现金流充裕,未来两年,虽然中国经济进入调整周期,但对保险而言,正是个好机会。”这无疑延伸了中国人寿今年上半年的投资风格。

在今年上半年,大机构投资者都上调了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其中以中国人寿调整幅度最大,占到了投资比例的80%。

“现在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正在寻求突破,除了银行等金融领域,一些实体经济正在被放开。这对于保险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此保险企业都在积极的准备着。”刘乐飞表示。

据悉,中国平安正在酝酿一个200亿的“PE计划”。这个计划将分别由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信托、平安证券以及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三个子公司设立的三支团队组成,最终决策者为平安集团投资委员会。新华人寿以及泰康资产管理公司等中型保险也在制定相关的PE计划。新华人寿专设五名来自海外机构管理人员组成精英团队,负责直接股权投资;泰康资产管理公司也设置了“非上市股权投资部”部门等。

■观察:险资“解困”

“非上市公司股权历来是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即PE)施展拳脚的‘乐土’,业界解读此次保险资金的放行为保险资金试水投资PE。但问题是,保监会的监管极为严格,试点公司必须以设立股权计划的形式上报具体的PE项目,而且有投资比例的限制。”刘二海认为。

也许正是囿于保险资金PE试水可能的诸多“条框”,尤其是“股权计划形式”乃制衡保险机构投资的“七寸”,险资“手脚”似乎有被“束缚”之困。

尽管有种种“缺陷”,业界还是对保险资金试水PE给了无限的畅想,设立保险系产业基金的呼声不绝于耳。

“在当前保险投资收益不理想的情况下,未上市股权的投资可以分散资本市场给保险公司投资带来的风险,渠道放开很及时。更重要的是投资PE,还有助于保险行业资产的优化配置,所以有能力的保险公司应该去争取保险资金投资PE项目。”刘二海分析:“一般股票投资等权益投资能给保险公司带来10%左右的回报,而未上市股权的流动性溢价,可使投资回报率更高。”

篇4

[关键词]母基金;私募股权;人民币基金

截至2010年年底的过去两年内,筹建中的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大量增加,拟募集的基金总量大幅增长,部分拟募集的人民币基金规模已逾上百亿元人民币。但在众多的机构中,能够如期募集成立的机构属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机构不得不面对长达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基金募集期,但即便如此,能够成功募集成立的人民币基金还是少之又少。加快发展人民币母基金(FOF),是缓解私募股权人民币基金募资难的一个有效途径。

1 我国缺少人民币基金募资渠道

从国外的实践看,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和人民币母基金(FOF)是私募股权人民币基金的四大投资者。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不能直接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全国社保理事会和保险基金已获准进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社保基金的投资一直比较谨慎,投资步幅较小,而保险基金在2010年9月刚刚获准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截至2010年年底,还尚未进行实际性投资。

我国现有的人民币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基本情况如下:

(1)社保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现状。据全国社保理事会公布数据,2010年社保基金总量已达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1000亿元人民币资金可投向股权投资基金。截至2010年6月底,社保基金先后投资了中比基金、渤海产业基金、弘毅投资基金、鼎晖投资基金及中信产业基金5只基金,人民币投资总额累计70亿元人民币,外币投资总额累计1500万欧元。相对1000亿元人民币的可投资金额相比,社保基金已投资金额尚不到10%,这说明社保基金的投资潜力还很大,也可以看出社保基金对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非常谨慎,对基金管理公司的选择比较苛刻。

(2)保险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现状。2010年9月3日,保监会《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和股权投资基金,两项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截至2010年年底,据保监会公布数据,保险公司总资产已经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将有2000亿元人民币保险资金获准进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国创母基金。国创母基金由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联手苏州工业园区成立,总规模为600亿元人民币,期限12年。首期资金150亿元人民币,分为PE和VC两个板块,由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和苏州创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主体。基金管理公司采用有限合伙制,注册地在苏州,主要投资国内优秀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PE板块名称为国创开元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为100亿元,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承诺出资50亿元;VC板块名称为国创元禾创业投资基金,规模为50亿元,苏州工业园区政府承诺出资30亿元。

2 发展人民币母基金(FOF)的重要意义

与社保基金与保险基金相比,人民币母基金(FOF)更具市场性和专业性,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人民币母基金(FOF)至少可以起到以下三方面重要作用:

(1)解决信息不对称。人民币母基金(FOF)由专业人士组成,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有较成熟的经验,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较好方式。人民币母基金(FOF)可以在以下两方面对解决信息不对称有较好帮助,一方面有利于全面了解基金的各方面信息,如某只基金的同业竞争力、投资偏好、基金净值、以往投资回报率等。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某只基金的管理团队作出准确的判断,对管理团队的把握和判断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收集数据就可以做到的,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经验的积累,某种程度上有偏重感性的因素,普通的投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

(2)增加投资实力,获得优秀基金的投资机会。市场上基金的绝对数量很大,但真正优秀的基金比例很小,基金与基金之间的回报率相差很大。而绝大部分优秀基金都处于资金充裕的状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需要外来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投资者很难获得优秀基金的投资机会,而这恰恰是母基金的优势所在。

母基金集合普通投资者的资金,使集合基金的规模相对较大,在与优秀基金的投资谈判过程中处于相对优势。同时,母基金也会根据自身经验,去主动培养和筛选一些优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通过母基金获得优秀基金的投资机会是普通投资者参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较好方式。

(3)分散投资,有效控制风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个高风险和高收益同时存在的行业,获得高收益的同时往往要承担高风险。而对某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机构而言,高收益往往代表着过去,过去的业绩不一定能够代表将来的业绩,而过去的安全也不能降低将来的风险,所以只投到一个基金或者两个基金,风险是很大的,要做到有效的风险控制,一定要进行分散投资。

普通投资人受到资金量的限制,很难做到分散投资,母基金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将风险和回报率能够达到一个平衡。当然在此过程中,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分散投资获得的投资回报会相差较大。

3 发展人民币母基金(FOF),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各地方政府先后成立的引导基金已经具备了人民币母基金(FOF)的一些雏形,但其规模和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国创母基金是一个市场化母基金的探索,但其规模还远远满足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资金需求。我国人民币母基金(FOF)发展相对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人民币基金是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导力量,而人民币母基金(FOF)是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力发展人民币母基金(FOF),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小锋,胡渊.金融机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基金”——基于案例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12).

[2]何小锋.FOF在中国有巨大的发展前景[J].资本市场,2010(8).

篇5

[关键词]养老地产 融资模式 基金 投资信托

过去10年,房地产行业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高房价、秩序混乱、和大批量的地产项目建设引发了全世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危机的恐慌。我国早已将房地产行业列为八个不鼓励扶持的行业之首,房地产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举步维艰。这使得养老地产的研究和开发与积极进行社区养老房屋建设的国策方针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普通的开发贷已经不能够满足房地产企业正常的运营和维护,引入社会资本是大势所趋。

一、私募股权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PE)是指通过私募基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的权益性投资。考虑到私募股权退出机制的因素,最优化的资金融资方式并非私募股权投资,但该方案仍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的融资手段。私募股权的投资可以解决部分因前期资金状况不良,但开发模式优良及前景广阔的养老地产项目。

养老地产开发商通过养老金、私募股权投资以及自有资金的整合,对养老房地产进行项目开发,开发完成后可以通过部分销售的形式回笼部分资金,同时也可以发行REITs的方式实现项目的滚动开发。自身留有的项目可以转入运营阶段,通过养老服务、分时度假、商业租赁和物业管理相结合,实现可持续经营。

二、养老产业基金

我国房地产产业基金严格来讲也是私募的,实际上是投资公司的形式,由专业的人员或专业的公司运作管理的资金。在房地产的开发、经营、销售等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及在不同的房地产公司与项目中进行投资的集合投资制度。由于我国将房地产企业列为八个不鼓励支持的行业,众多房地产企业在开发时遇到了艰难的融资困境,房地产产业基金凭借安全性、规范性、便捷性及稳定性成为了解决该项问题的首选。

根据戴德梁行的调查数据,2010年人民币房地产基金的规模急剧增长,由年初的10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1年1月份的500亿元。在我国的地产市场上已经运作着大量包括海外房地产产业基金在内的多支产品,如亚洲物业集团(SAP)、荷兰ING旗下的中国房地产基金、新加坡嘉德旗下的嘉茂基金、碧桂园地产基金和嘉实基金等。

三、房地产投资信托

房地产投资信托(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REITs), 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通过发行受益凭证来募集大众投资者的资金以形成基金,由专业的投资机构经营房地产及相关业务,最后将绝大部分的投资收益定期分配给投资者的集合投资制度,是除房地产产业基金之外的第二大类型的重要投融资工具。因为是吸纳了大量的散户投资者,所以该类产品的成本利息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借款利率相比地产基金来说要高出很多,目前市场上,信托接待利率达到了15%左右。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以及降低投资风险,在成熟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市场上,融资的主体更加倾向吸纳来自政府公共机构、养老金、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基金会和富有人群。

四、保险资金的利用

据统计,我国保险资金的资产总量已经超过万亿元,如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一样,这一庞大而低成本的资金仍然未被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利用。各国政府对保险资金的运用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不尽相同。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政府普遍注重维护市场本身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尽量减少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赋予保险公司足够的多元化资产配置空间和抉择的主动权。为了控制风险,多数国家或经济体的《保险法》对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设置了比例上限。德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设置的比例大体在10%-20%之间,这些保险资金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投资于房地产领域。

间接的投资方式如上述所提到的REITs、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MBS)、购买房地产上市企业的债权或股票等。在我国,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只允许有10%的资产总量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支配,这样的投资区间仅相当于美国投资房地产领域的投资百分比。2006年3月国家出台的《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来看,虽然没有将房地产列入可投资范围,但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领域已原则上获批。时过八年,虽然投资的资金总量和项目数量仍然相对偏少,但泰康保险,平安集团、中保集团以及中国人寿已近陆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投资于房地产领域,尤其是中国人寿和泰康保险也已经实质性地进入到养老地产投资热潮中去。在整体房产企业融资吃紧的情况下,我国保险资金适度介入房地产领域是必要而又可取的选择。

五、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渐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关注催生了人们对“养老、养生地产”的热衷,无疑养老地产的市场需求是不可抑制的。但养老地产的优势与挑战是并存的,由于这一产业还属于探索阶段,养老地产的发展尚处于困境。由于养老地产的开发模式与消费对象的特殊性,融资方式显得至关重要,以上四种融资方式或将成为目前养老地产项目最热衷的手段,如何选择一种或是多种模式相结合的融资模式将成为养老地产项目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盖国凤,丁莉,邓湘雪.中国养老地产盈利模式研究综述[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02).

篇6

2016年上半年的资本市场异常精彩纷呈,刚经历股灾痛苦的市场在2016年伊始便遭遇熔断的突袭,随后在监管层的悉心呵护下,市场逐步企稳,于是重组、定增、IPO、举牌等纷至沓来,尤其是保险资金竞相在二级市场举牌上市公司股权的动作,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以“安邦系”和“宝能系”为代表的保险资金频频举牌上市公司股权,它们每一次出手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宝能系”动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上百亿元资金举牌万科A(000002.SZ),以及随后发生宝万股权争夺战,更是演变成中国资本市场上经典的案例。

如今,宝万股权争夺战的硝烟仍未散尽,民生银行(600016.SH)的股权之争再起波澜,面对接踵而至的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股权的事件,投资者急切地想知道保险资金究竟出现了什么变化,以及险资频频举牌背后的动机和目的。 险资频频在二级市场举牌的背后,映示着低利率和“资产荒”已经把险资逼到墙角的尴尬境地,举牌成为中小险企股权投资的重要路径。

投资占比上升

受益于投资渠道的放开和资本市场的火爆,2015年的保险资金投资收益达到历史高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不断扩大,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达到7.56%,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

进入2016年,保险资金投资端普遍承压,从个体公司的角度来看,4家上市险企一季度投资收益均较2015年大幅减少,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太保(601601.SH)、新华保险(601336.SH)一季度投资收益分别较2015年减少34.6%、27.7%、26.39%、36%,其中股票买卖差价减少是投资收益下滑的主要原因。

从投资结构上来看,银行存款和债券资产依旧是保险资金配置的主要部分,占比达到总量的50%以上,随着保险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和资金运用的市场化,股票、基金等权益类投资和另类投资的比例不断上升,其带动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的上升作用大于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下行的负面影响,投资收益不断攀升。

对保险资金而言,未来优化和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的趋势不变,各类非标资产配置升温,保险公司积极配置优质非标资产谋求投资端的突破和发展。

保险资金2015年取得高收益,还得益于互联网理财和保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企,随着2016年监管部门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监管和规范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加上经济向下趋势引发的“资产荒”现象愈演愈烈,险资也要逐渐接受和回归低利率环境。

截至2016年5月,银行理财、信托和P2P的收益率较年初下滑55BP-150BP。对保险行业而言,低利率环境叠加监管一方面带来金融产品收益率分化收窄和竞争弱化,资金端收益率回归资产端;另一方面,实质性地降低了险企资金端的成本压力,有利于其聚焦于提升保险产品内涵和外延以开辟新的竞争力。

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16年1-5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21109.30亿元,较年初增长8.33%。其中银行存款22168.39亿元,占比18.30%,占比持续下行;债券41627.20亿元,占比34.37%,较上月微幅下行;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6851.51亿元,占比13.91%,较上月下行。其他投资40462.20亿元,占比33.41%,占比持续上涨。

数据显示,2016年1-5月,以非标资产为代表的其他投资占比依然延续了之前的上涨趋势,投资占比紧逼债券投资占比。从分项指标来看,除另类投资占比出现上升,其他投资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行,这进一步反映出险资对高收益需求的势头不减。银行存款进一步下行,在利率不断下行的情况下,险资配置银行存款的意愿也大大降低。

险资加大对另类资产投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源于现行低利率和“资产荒”的大环境,加配另类资产可以缓解险资资产收益的压力,平滑收益曲线;另一方面源于保监会对保险资金的审慎监管,促使保险公司价值转型。

比如在监管政策方面,保监会近期下发了《关于清理规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道类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清理保险资管通道业务,鉴于保险资管通道类业务规模有限且费率较低,该政策对保险公司收入的影响有限。但若综合考虑保险行业资产配置结构和资本市场行情变化的情况,险资2016年投资端相比2015年将面临很大的压力,投资收益率较2015年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宝万之争”折射出险资在低利率环境下资金运用的新路径。

不过,从环比来看,2016年1-5月,保险行业资产运用余额和总资产都由负转正。从4月和5月总资产同比增速来看,之前高增长并没有持续下去。

首先,保费规模环比逐步下行,加之相应的成本开支拖累同比出现下降;其次,在面临“资产荒”和低利率的大环境下,保险投资收益率也将趋于下行,如果资本市场不出现剧烈波动,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下行将相对滞后。虽然现阶段险资可增加另类投资的占比,但是对于收益率的下行也只能起到平滑作用。

2016年1-5月,保险行业新增投资额1490.08亿元,投资占资产总额比为70.79%,延续了1-4月增长的势头,同时,投资总额与总资产变动比例触底反弹。

从历史数据来看,保险行业投资占资产总额的占比整体上处于上行趋势。2013年1-4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69775.71亿元,其中银行存款22078.74亿元,占比31.64%。而结合最新的保险资金资产配置情况来看,保险资金近几年投资银行存款的比例出现大幅下降,资金运用效率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得投资占资产总额的占比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自2016年以来,保监会就多次发文规范险资资产负债管理,市场“投机”情绪有所缓解。因此,无论是从政策监管还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保险公司对较长期限的投资标的更加青睐,但也不排除个别保险公司投资行为的过激导致期限错配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重压下的博弈

“宝能系”在举牌万科的过程中,投资者更多看到的似乎是“宝能系”近乎疯狂的执著,但这背后却暗示着低利率和“资产荒”已经把险资逼到墙角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在负债大扩容的背景下,资产驱动负债模式逆转为负债驱动资产模式,保险资金理财化正倒逼前海人寿(“宝能系”险企主体)、富德生命人寿等中小险企另辟蹊径,于是举牌或成为中小险企股权投资的重要路径。

虽然各家险企承保端的策略可能略有分化,但在投资端大类资产的选择上却具有一致性,只是资源禀赋差异会导致投资策略和路径的极大分化。

从大类资产选择来看,优化债券、增加非标是传统的投资策略,提升“股权投资+境外资产配置”将是主要的策略,大公司优化债券和增加非标尚有空间,同时股权投资和境外投资资源优势明显,自身直接开展一级市场投资或境外投资将是主要方式;对中小险企而言,债券配置和非标投资或已达上限,股权和境外投资能力尚不足,举牌或成为股权投资的重要策略和方法。

负债表扩张将带来保险行业资本金规模的做大做强,保险行业杠杆或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在“偿一代”资本约束下,偿付能力充足率150%约束之下保险公司的杠杆率最高在16-17倍左右,行业常态化杠杆在7-8倍左右;在“偿二代”之下,资本金要求与产品、投资有更加明显的捆绑,但预期保险杠杆或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同时,保险资本金补充办法适用在即,保险业或迎来资本金大扩容年代。如果保险业资本金补充渠道打开,则未来险资的投资压力会进一步凸显。

2014-2015年,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降息导致银行存款和理财收益率下降幅度明显快于保险产品,存款搬家趋势不可逆。相比于银行存款和理财,保险产品兼具刚性兑付、收益率和账户灵活等优势,将主动或被动承接储蓄资金的转移。这种转移的力量远远超过行业自身渠道建设等内生性拓展的效率和速度。

在资金迁移的趋势下,保险公司的承保策略出现两极分化,负债表膨胀也面临分歧。

大公司谨慎选择保费增长,产品路径延续2015年的策略,大组合产品“返还年金/分红年金+附加万能账户”,额外附加“定寿+保障+重疾+医疗”,推动“保险+储蓄”向“账户+服务”的转移,注重内嵌养老健康医疗等服务,预计新单增长比2015年稳中略降。

中小险企积极激进,力推万能险和投连险,扩张“保户储金及投资款+独立账户”负债,助推银行理财向保险理财迁移。

从2015年开始,作为投资型险种,凭借其短期限、高结算利率优势,万能险的规模呈快速扩张趋势。与此同时,中短存续期的万能险产品也给保险公司带来了较大的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一直为监管层高度重视。

未来,在监管没有特别变化的情况下,2016年万能险和投连险的增速将在50%以上;而且,产险也将加入揽储行列,部分产险凭借销售“非寿险保险理财产品”将加快资产扩容的速度。险企承保端从分红、传统到万能、投连都将迎来全面增长,负债扩容从传统的“寿险责任准备金+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拓展到“保户储金及投资款+独立账户”。

当然,中小险企的这种发展模式未来也充满着变数。3月18日,保监会《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中短存续期产品进行监管。产品监管对象从前期讨论的“高现价产品”转为“中短存续期产品”,更合理客观遵循市场化原则。

实际上,保监会分别在2014年2月、2015年12月、2016年1月和2016年3月针对高现价产品发文或“征求意见稿”,在监管对象、监管内容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明确定规,最终于2016年3月将监管对象定义为中短存续期人身险产品。

具体来看,监管内容为停售1年期以内的产品;1-3年期以内的产品设定规模限额,分别为1.8倍、1.4倍和1倍投入资本或净资产;5年期以内的产品设定2倍投入资本或净资产监管限额。在监管措施方面,存量业务超标则新增资本金,增量业务超标则禁止新增业务。

中短存续期产品监管的意义在于规范流动性风险,引导保险理财产品的规范化发展。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监管对于市场的影响或分为三个方向:部分保险公司受限于资本金主动停售或限售部分产品;对于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依然存在绕道监管的可能性;短期对险资举牌或有抑制作用。

从监管效果来看,万能险等典型的中短存续期产品明显退热。一方面,万能险规模增速放缓,截至2016年4月,万能险保费收入7000亿元,而2015年全年规模为7600亿元左右,2016年前4个月的规模相当于2015年全年的规模,但4月单月万能险规模为1000亿元,环比分别下滑47.4%;另一方面,万能险收益率有明显下滑的趋势。

在严格的监管之下,万能险在明显降温,但同时投连险可以灵活绕道监管热度在逐步回升,4月的投连险销售规模为97亿元,环比增长5.7%。

股权投资悄变

与中小险企借助万能险的异军突起大肆举牌上市公司股权不同,另一些险企则在追求高收益诉求的基础上,强化资产配置中非标和权益投资的比重,并对这种资产配置进行与自身业务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改善。

从2015年底和2016年一季度资产配置情况可以看出,一些险企增加了资产配置策略的主动性,相比此前单纯优化债券结构配置高收益债券的做法,目前的策略调整为增配债券类基金产品,主动获取债券价差收益,同时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也在明显提升。

从配置品种来看,非标配置持续为热点,非标产品从固收拓展到非标权益,尽管非标固定收益类资产依然是重要的配置方向,但权益类资产成为重要的增配方向,险企甚至开始增配优先股、私募股权投资产品等。

2016年一季度,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非标类资产比重为17.2%、5.3%、12.1%和22.7%,相比2014年之前,非标收益率有所下滑,同时考虑到非标久期,到期非标产品的规模在增加,险企再配置压力有所增加。从结构变化来看,降低定存和持有至到期类资产占比基本上是险企的共同选择。

2015年,险资权益类资产占比大幅提升是共同特点,相比此前权益类资产主要是股票和基金,2015年以来,权益类资产的内涵更加丰富,在股票和基金之外还包括优先股、私募股权基金以及非标权益类产品等。

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的权益占比为16.2%、14.4%、18%和18%,其中股票+基金类资产占比分别为13.6%、12.3%、9.3%和13.5%;股票占比分别为9.7%、4.9%、3.9%和5.3%;优先股和其他非标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分别为2.6%、5.1%、4.5%和6.3%。

从中国太保披露的2016年一季报数据来看,股基配置的比重持续降低,占比减少1个百分点至8.3%,而非标权益类资产配置的占比则提升至4.7%。

近年来,大型险企与银行的互动在明显增加,除传统的平安模式外,近期中国人保和华夏银行(600015.SH)、中国人寿和广发银行成为典范。

从持股情况来看,中国人保持有华夏银行19.99%的股权,中国人寿持有广发银行43.686%的股权;从购买方式来看,主要是购买外资股东所持股份;从购买价格来看,中国人保购买华夏银行股份PE、PB的中间值为5.07倍和1.19倍,中国人寿购买广发银行的PE、PB分别为10.9倍和1.01倍。

不过,近期更令市场瞩目的银行股权之争当属民生银行的股权之争。在“宝万之争”如火如荼进行之时,另一家民营上市公司民生银行同样出现控制权争夺的情况。

民生银行一直以股权分散而著称,成立20年来,经历了多次董事会争夺战,刘永好所在“新希望系”与张宏伟所在的“东方系”,以及史玉柱等,都在民生银行股权争夺战中有过较量。由于前十大股东之间的博弈和牵制,每一次股权之争暂时平息以后,民生银行的股东持股比例往往变得更为分散,最大持股比例一直未能超过10%。

这一股权均衡状态终于在2014年年末被打破,它是由一个强势的外来者安邦保险的不断强势增持,以及刘永好、张宏伟、卢志强等民生银行大股东均做出减持动作以后形成的结果。据报道,与民生银行关系密切的中民投,曾试图通过增持抗衡安邦保险,但最终未能改变局面。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民生银行A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为,安邦保险共持有19.2%,刘永好的新希望持有5.16%,证金公司持有4.87%,史玉柱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3.89%,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持有3.68%,东方集团持有3.61%,华夏人寿持有3.17%。

其中,安邦保险和华夏人寿均为保险资金,此次,华夏人寿和东方集团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而成为一致行动人后,两者占民生银行总股本的比例为5.48%,从而拉开了最新一次民生银行股权争夺战的大幕。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保险资金对银行的股权一直颇为青睐,对险资来说,持有银行股权不仅仅是财务投资的高收益诉求所致,更重要的是,同为金融属性的保险与银行在业务融合上存在较大的空间深度。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平安银行的前身)就为险资收购银行股权树立了很好典范。

目前,保险与银行合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保险资金运用方面,通过银行推动定存或者理财资金配置;保费方面,通过银行销售保险产品。

如,中国人寿与广发银行相关业务合作成熟,2015年中期,国寿在广发银行存款165.6亿元,占国寿总定存规模的2.6%,从广发银行收取存款利息3.04亿元,广发银行从国寿获得保单手续费700万元,业务相互渗透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参考平安客户的迁徙效果,未来保险和银行业务合作空间依然较大。

虽然股权投资成为共同的选择,但不同险企的发展路径仍有差异。股权类资产具有收益率优势,同时目前险企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不足2%,股权投资将是2016年保险资金重点拓展的方向。

从收益率来看,综合考虑PB和ROE的情况,目前ROE位于15%-20%,PB估值1-2倍左右的资产对于险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些资产集中于金融、航空、铁路运输、电力热力、房地产等板块,能够为险企带来的回报水平超过7.5%。

股权投资取向一致,但在投资路径上分化较大,以中国人寿为典范的大型险企将直接参与并购市场完成股权投资布局,但中小险企或凭借二级市场举牌完成股权布局。

新华的另类选择

在收益率竞争弱化的背景下,加上监管政策的引导,未来保险行业将更多聚焦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

当前销售保障类保险产品的渠道和产品基础已经具备,从渠道方面看,个险渠道蓬勃,期缴客户储备丰厚,2016年一季度,四家上市险企合计保费收入为4819亿元,同比增长22.1%,保费增长中部分个险期缴新单增速、个险新单增速、新单增速超30%,个险期缴占比提升、个险新单占比提升以及新单保费占比提升明显;从产品方面看,3月免税健康险落地,香港地区保单对比之下内地保障类产品创新增加。

聚焦保障功能,整合“保障”消费场景和保障服务将有助于险企提升竞争力,从而降低对利率的敏感性。这或许是一些险企在经济长期在底部徘徊时被迫进行自我选择后的另类生存之道。

对于大型上市寿险公司而言,调整结构、价值转型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健康险等保障型产品和期交产品具有更高的利润水平和为保险公司带来更稳定的现金流量,从而具有更高的内含价值,发展此类产品是寿险市场和寿险公司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之前依靠缴费期前移,大量销售趸交产品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的策略显然已不适应当前大型寿险公司的经营基础和经营理念。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上市寿险公司的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持续优化调整,首年期交保费快速增长,占比不断上升。

在转型过程中,上市险企也遭遇了市场份额下滑的窘境,这与公司自身的产品和渠道策略高度相关。

2016年上半年,资产驱动型寿险公司延续以前的经营策略,依靠销售万能险等趸交投资型产品扩大规模,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从规模保费上看,2016年1-4月,安邦人寿实现规模保费1653亿元,市场份额9.02%,位列行业第二,首次超越平安人寿,寿险行业规模保费前三格局发生变化,依次为中国人寿、安邦人寿、平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稳定在行业前十,太保寿险、新华保险等传统险企的市场份额继续下降,分别位列行业第八和第十。前十名公司占有市场份额共65.44%,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下降。

从原保费规模来看,寿险行业前三依次为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人保寿险,富德生命人寿和安邦人寿分别位列行业第四和第十。由此可见,部分资产驱动负债型保险公司在扩规模的同时,也开始注重自身价值的可持续发展,优化自身结构,原保费收入也上升很快。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万能险销售或降温,单纯依靠投资型保险销售的公司业绩增长可能遇到瓶颈。

而在业绩方面,面对投资端和准备金计提的双重压力,四大上市险企利润大幅缩水,资产驱动型寿险公司业绩影响更大,业绩分化严重。2016年一季度,寿险行业共35家公司盈利,34家公司亏损,其中富德生命人寿亏损最为严重,一季度累计亏损38亿元。

从2016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上市险企的战略基本上回归到重视个险和期缴业务方面。2010-2012年,中国太保推动个险渠道转型,2014年中国人寿推动个险渠道转型,而进入2016年,新华保险则开始推动行业内更大力度的个险渠道转型。

总体来看,上市险企在保费销售方面的策略在逐步趋同,重个险重期缴基本上成为主导策略。这种策略的选择,一方面得益于当前的利率环境,保险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更加具有主动性,追求保单价值成为共同取向;另一方面,“偿二代”资本监管的效果将会非常明显。

从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的转型效果来看,数据验证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个险新单占新单保费的比重在提升,期缴新单占比在提升,新单保费规模增速持续较高。

一季度,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的新单保费规模分别为265.8亿元、211.3亿元和427.1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3%、增长69.8%和增长38.5%;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个险新单分别同比增长51.3%和84.2%;个险期缴新单方面,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同比分别增长54.5%和85.3%。

在个险期缴新单增速和个险新单增速提高的基础上,新单增速也基本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从而导致保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变化:即个险期缴占比提升、个险新单占比提升以及新单保费占比提升。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个险新单占新单保费比重提升至21%和84.3%;个险期缴新单占新单比重为83%和97.7%。

当然,尽管银行保费增速下滑趋势已经有所放缓,但是银行趸交业务受监管和公司战略的影响,未来依然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同时中小险企的竞争导致的银保渠道“挤出”效应也较为明显。但目前银行渠道的价值仍不可小觑。

对监管层和投资者而言,关注个险和期缴占比的核心在于,这两类业务后期体现出的产品利润率更高。而从成长路径来看,发展个险和期缴的思路将更加有助于保险公司深入挖掘和发展具有“保障”属性的保险产品。

在价值转型的方向上,新华保险的步伐似乎迈得更大,并给出了转型完成的时间表。

6月28日,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表示,新华保险的趸缴保费已从2015年的350亿元降至目前的200亿元,预计2017年将彻底甩掉剩余趸缴保费。新华保险将会由现在的追求“规模稳定”转为“规模发展”,2018年续期保费预期达到900亿元。据了解,目前新华保险的趸缴保费处于负增长状态。

数据显示,2016年1-5月,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608亿元,同比减少2.6%;总保费为627亿元,同比减少1.3%。以一季度为例,公开数据显示,新华保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65.75亿元,同比下降10.4%。

而保费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银保渠道趸缴业务的大幅收缩,同比下降35.4%。由于新华保险在年初制定了“规模稳定、价值增长、结构优化、风险可控”的发展方针,虽然从整体上来看保费增速下滑,但新华保险的期缴保费增长超过60%。

其中,10年期以上期缴保费增长接近50%,个险渠道期缴保费增长超过50%。同期银代渠道,趸缴保费大幅下降。由此可见,新华保险正在从外延式的发展向内涵式的发展转变,现在正在转变的过程之中。

预计到2017年,新华保险将彻底甩掉200亿元趸缴保费,且不会再向分公司下达趸缴保费的任务,全力以期缴业务为主。

如果未来两年的时间新华保险把趸缴之中的350亿元全部甩走,保费的转型就会基本完成,趸缴下降、期缴增长是新华保险精心设计的诉求。而收缩低价值业务节约资本更专注于高价值业务的战略,将推动长期内含价值的强劲增长,预计2016年全年新业务价值保持30%以上的高增速。

对于转型目标的达成,根据万峰的设想,为了适应未来中国经济长期L型发展的新环境,新华保险将从五个方面进行结构调整。

首先是优化产品结构,减少理财产品的比重,加大保障型产品比重,着重发展养老、医疗、健康、寿险和意外险;二是优化保费结构,减少趸缴保费比重,增加期缴,从2017年开始,新华保险将不再向分公司下达趸缴保费的任务,全力转向以期缴业务为主,以期缴业务增长实现续期保费的增长,以此来推动整个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三是优化年期结构,由短期向长期发展,期限越长,公司发展稳定性越好;四是优化费用开支结构,成本控制,涉及薪酬、固定开支、经营开支等;五是优化利润结构,加大死差收益,让死差收益成为稳定的利润来源,减少对利差的依赖,争取实现费差盈利。

篇7

关键词:保险投资 风险管理 投资组合管理 政府监管

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处于低水平的阶段,但还在稳步发展,国家对保险投资渠道的开放使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更加多样。但是我国初步开放的资本市场和较为落后的风险管理理论使保险资金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复杂。该风险不仅包括日常投资风险,还包括从国际市场传导来的全球金融风险,以及由于保险资金自身负债性所特有的风险。保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中主要是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的负债,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如出现偿付能力危机,将对保险公司甚至整个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对我国保险投资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目前国际上关于保险资金的管理理论主要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现代组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较早,始于1800年,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拥有充足的各类准备金以应对负债,结转盈余保证金,且对利润的来源进行分类、度量和确认。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为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个阶段的理论。现资组合理论发展相对较晚,由Markowitz(1952)最早提出,该理论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通过均值-方差最优解选择最符合投资者偏好的投资组合,虽然是静态均衡的状态下,但是将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相结合,对如何选择最优资产组合进行了讨论。

我国学者对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的分析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管理。我国寿险企业发展较早,资产负债管理理论随着寿险的发展不断完善。关于现资组合理论的运用,王佩(2009)找出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的相关性。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保险资金运用及风险管理理论日趋完善,我国保险监管与时俱进,不断放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细化管理要求。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监管更加系统性、科学性;保险资金投资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结构;投资收益稳健增长。

总体而言,目前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理论已经相当成熟。我国对保险资金的运用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并接合实际情况,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保险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关于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

二、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浅析

从国外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来看,传统的保险业务不能盈利或者盈利很小,其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投资收益。但是,有投资就会有风险,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保险资金运用中的风险管理是获取稳定投资收益的重要保障,下文简述保险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情况。

(一)我国保险资金来源及特点。保险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负债及其他资金。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注册资本金与资本公积金、总准备金、各类准备金、其他资金。其中,各类准备金(保险公司的负债)是保险资金的重要来源,由于保费的收取和保险金给付的时间间隔,使其可用于投资。

基于保险资金的来源,其自身有如下特点:(1)具有负债性,由于各项准备金直接来源于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的负债;(2)具有期限性,寿险合同大多是十年以上的长期合同,因此寿险公司的资金比较稳定,但也可能在某一时间段偿还较大数额;而非寿险合同一般都是一年以内的短期合同,对流动性要求较高;(3)追求收益性,因保险资金的负债性,保险投资需要一定的收益才能覆盖资金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在实际投资过程中保险资金运用主要的投资渠道为银行存款、股票、债权、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不动产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二)保险Y金投资风险。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是基本指标也是核心指标。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可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体现在保险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在现有的正常的保险行业物质技术条件和生产组织方式下,必然存在的客观的偿付能力相关风险。固有风险又分为两种:可量化为最低资本的风险如保险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和难以量化为最低资本的风险如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而控制风险主要来自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和控制不完善或无效,从而导致固有风险未被及时识别和控制带来的风险。

三、我国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陈文辉副主席指出,保监会近年来的工作中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持续推进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改革,在放开前端的同时要管住后端。尤其近几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增速迅猛,其在经济社会和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基于保险资金的负债性和保险公司对投资收益稳步提升的需求,股权投资、另类投资在保险资金的运用中增长较快,与传统的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形成了多元化资产配置格局。在快速发展中,也应看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错综复杂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尤其对保险资金的海外投资造成不确定性风险。

第一,自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总体保持低速增长。利率下行带来的风险对保险行业带来了现实挑战。我国保险公司面临对保险资金的运用中如何保持资产负债的优化配置的难题,尤其寿险公司资金的长期性使其被动承担高成本负债。

第二,保险资金运用规模的新增以及大量资产到期,使得保险资金急需寻求再投资资产。低利率带来的“资产荒”难以满足保险资金的历史高成本,倒逼保险机构提升风险偏好,由投资风险较低的银行存款等转向股权投资、另外投资等高风险资产。

第三,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我国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资产与负债的匹配率不高,尤其是中长期投资中问题明显。部分保险公司没有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寿险资金应配资中长期投资,如期限较长的银行存款、房地产投资、长期国债等,而财产保险资金应适当配资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如同业拆借、股票、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等流动性强的品种。近年来,债券打破刚性兑付,违约多发,保险资金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上升,保险资金高比例配资信用类资产,使得投资风险敞口增加。

第四,保险公司自身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市场缺乏自律,尽管在监管的指导和压力下,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得到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保险公司在应对监管和市场的变化中,急于求成,激进经营,短债长投。常常由于保险公司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投资多样化需求,因而不能有效把控保险投资风险。

四、保险投资风险管理对策

在分析了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状况、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后,本章主要从机构、监管两个角度对我国的保险投资风险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一)保险行业整体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行业自律。保险公司应健全公司治理和资金运用内部控制,不断改善资产负债匹配情况,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利用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识别、监控与管理。资金运用部门从公司战略的高度整体把控风险,完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按照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监管部门对于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法规,制定公司内部投资制度、明确投资范围、限制条款等,保持风险及投资收益的动态平衡。投资人员综合考虑资产负债配置结构,根据偿付能力风险的指引,结合投资组合理论,合理配置各项投资,在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投资的优化和收益。

发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督促作用,提高保险行业自律水平,使保险资金运用服务主业,最大化的维护投保人的权益。首先,保险资金投资以安全为主,投资符合要求的银行存款类产品,适当选择短期理财类业务;其次,保险资金收益以稳定性为主,投资结构简单现金流稳定的固定收益类或类固定收益类产品,适当配置股权、股票、基金等非固定收益产品;最后,保险资金可选择股权投资提高收益,但不应偏离主业,坚持保险姓保的原则。

(二)加强监管力度和深化市场化改革。随着保险资金投资领域的开放,我国保险市场风起云涌,成为资本市场的弄潮儿,这对我国的保险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创新为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主要包括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改革、保U资金运用机制改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和行业平台建设等方面。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活跃了保险市场,也难免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金融创新与监管是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监督保险公司加强学习以“偿二代”为标准的更加科学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提高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分为三个级别,分别采取监管措施。

参考文献:

[1]Harry Markowitz.Portfolio selection[J]. Journal of Finance.1952,7(1).P77-91

[2]王佩.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P16-18

[3]王一佳,马泓,陈秉正等.寿险公司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2003.P98-111

篇8

PE在北京发展的第10个年头,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成立,此后民资PE快速涌现。近年来随着政府支持“双创”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国有资本通过设立引导基金、创投基金的方式进入PE领域。市场参与者的暴增,使得PE行业的投资收益出现明显分化,靠机会和运气赢得超高回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PE行业进入需要精选“赛道”(行业)和“赛手”(管理人)的时代。

站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国内PE行业的发源地北京,有必要审视PE内部正在发生怎样的深刻演变,又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未来又将带来怎样的精彩?

“国家队”入场

国企和金融等供给侧改革政策频出、国家引导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PE机构转型创新等三大历史潮流不期而至,在国家政治中心、央企总部、PE策源地的交织之下,PE行业注定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和20年前北京市级层面的破冰探索不同,20年后的今天,在政策红利的催动下,传统金融机构及国企资金全面涌向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时代正在到来。

2016年8月18日、9月26日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陆续成立。前者总规模约2000亿元、后者总规模约3500亿元,两大千亿级国字头投资基金的落地,被视作PE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和控股股东,联合中国邮储银行、中国建行、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以服务央企发展为基本定位。按照国资委说法,该基金立足于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国家战略实施,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运作,在回报良好的前提下,主要投资于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项目。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的巨无霸――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则由央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中国诚通作为主发起人,牵头中国邮储银行、招商局、中国兵器、中石化、神华集团、中国移动、中国交建、北京金融街集团、中国中车等组建。中国诚通集团总裁、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董事长朱碧新表示,基金将重点研究把基金用在调结构的项目上,基金希望80%的投资都用在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结构调整上。基金将支持央企的并购重组,重点支持在装备制造、电力、钢铁等领域的央企间进行强强联合;促进通信、电力等领域中央企业间的专业化重组整合;推动煤炭等领域的优势央企实施全产业链整合;支持优势中央企业为获取关键技术、战略资源等方面开展境内外并购。

“随着政府支持‘双创’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会有更多的国有资本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方式支持实体性经济发展。当前社保基金、保险基金、银行资金开展股权投资已经逐步在放开,可以预见市场的资金未来是充裕的。” 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会长邵秉仁判断。

近年来,随着国内传统金融业的改革进程加快,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相继被允许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在PE这个舞台上,传统金融机构的份量开始变得越来越重。

2016 年4 月,银监会、科技部、人行联合《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确定了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第一批试点地区和国开行、中国银行、恒丰银行等十家试点银行,试点银行可利用自有资金设立投资功能子公司对试点园区的科技创新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投贷联动试点突破了当前的商业银行法,使得商业银行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可通过集团内部投资功能子公司进行。与此同时,2016年9 月14 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七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上表示,要允许有条件的银行设立子公司从事科技创新股权投资,通过并表综合算大账的方式,用投资收益对冲贷款风险损失,这意味着更多的银行体系资金将获准进入创投市场。

中国保险业经历了6年的高速发展,2016年保险业资产规模跨过了12万亿量级,险资投资渠道的放宽也成为近几年的政策主基调。自2010年8 月初,保监会下发《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允许险资投资PE 首度开闸后,险资作为GP (普通合伙人)参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已有一段时间。在此之前,保险公司更多的是作为LP(有限合伙人) 参股PE基金的形式参与到股权投资领域。

2014年8月保险业“新国十条”,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来,险资运用政策陆续放宽。“新国十条”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前提下,为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贯彻落实“新国十条”精神,2014年12月31日,保监会批准保险资金设立私募基金,并采用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以股权方式直接和间接投向相关中小微企业。这被业内人士看作是险资直接参与到私募基金、激发险资活力一大动力。

2015 年9 月,保监会《中国保监会关于设立保险私募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进一步扩大了险资的投资范围,并立足支持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结合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负债稳定等特点,对设立保险私募基金进行了具体规范。

经历了监管层的逐步放开,保险公司目前可进行直接投资、作为LP或作为GP 投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房地产基金。截至2016年底,获得“PE投资牌照”的保险公司已有十余家。

券商直投作为最早进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传统金融机构,经历了从直投子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到设立直投基金进行投资,再到直投子公司及直投基金的设立条件进一步宽松,成为目前传统金融机构中参与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排头兵。截止2015 年底,共有62 家券商直投子公司,主要通过设立直投基金进行投资。目前证券公司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模式主要是通过直投基金进行投资,直投基金进行投资以募集资金设立私募基金形式开展非标股权投资及债权投资。而私募基金子公司自有资金只能跟投其本身及其另设的私募机构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不能以自有资金投资其他企业股权或债权。

监管层在2014 年对信托公司设立直接投资专业子公司正式开闸。目前,信托公司除了可通过信托计划直接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或通过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间接投资外,也可通过设立专业子公司作为GP 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邵秉仁透露,截至2016年9月份,国内存续的各类政府性引导基金规模达到3.3万亿元,已占到股权投资市场总资本额的存量一半以上。

母基金兴起

和“国家队”入场同时引发PE巨变的是母基金(FOFs)时代的开启。2015-2016 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机构的不断涌现,为母基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16年被业界称为母基金元年。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2016年中国VC/PE母基金发展研究报告》分析,自2015年起,我国VC/PE母基金就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其中,影响的因素众多:首先,2015年起国家全面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扶持政策落地为创投基金的募集创造了更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其次,国内正处于技术革命端口,基于互联网创新层出不穷;再次,不断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为VC/PE的退出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退出渠道;此外,在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新经济和新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格外关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后,是日益增加的VC/PE等投资于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基金,各种制度红利为VC/PE母基金带来历史性配置机遇。

在FOFs市场,国有资本同样表现出强劲势头。

以市场化“母基金”方式运作的政府引导基金2016年延续强劲发展的势头。在国家层面,继2015年推出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2016年中央财政又推出了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制造业强国建设,这些基金的规模都高达数百亿元。从地方层面看,随着中央鼓励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态势明确,各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政府引导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及科教文化、产业投资等各个领域,出现了一批诸如“一带一路”、PPP、文创、产业引导等主题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上活跃的FOFs共计1175支,管理资本总量近2.5万亿元人民币。而从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人民币VC/PE母基金类型来看,政府引导母基金共有676支,占1013支人民币VC/PE母基金总数的66.7%。这其中,国有企业参与设立的市场化VC/PE母基金和民营资本运作的VC/PE母基金分别为109支和228支,仅占总数的10.8%和22.5%。从区域来看,北京地区累计成立近90支政府引导基金,居各地区之首;另外广东和浙江地区引导基金设立相对活跃,基金数量均逼近北京。

从可投资资本量角度分析,政府引导基金披露的617支基金可投资本量共1.1631万亿元人民币,占总可投资本量的81.4%;151支民营资本运作的VC/PE母基金披露的募集规模为1242.97亿元人民币,占总可投资本量10.8%。57支由国有企业参与设立的市场化VC/PE母基金披露的可投资本量共1419.53亿元人民币,占总可投资本量的9.9%,与政府引导基金和民营资本运作的市场化VC/PE母基金在规模上有一定差距。

从平均可投资资本量来看,政府引导基金的平均可投资本量低于国有企业参与设立的市场化FOFs,但略高于民营资本运作的市场化FOFs。国有企业参与设立的市场化FOFs的平均可投资本量最高,为24.90亿元人民币,这与国有企业自身管理的资金规模较大有密切联系。民营资本运作的市场化FOFs平均可投资本量为8.23亿元人民币。政府引导基金平均可投资本量为18.85亿元人民币,这也与政府引导基金希望用少量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带动产业升级的初衷有关,单支政府引导基金的规模并不大。

在管理十余只地方政府母基金的盛世投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姜明明看来,中国母基金目前发展虽快,但整个市场格局尚未确定。他认为,中国私募股权母基金发展的潜在动力来源于以下三点:一是政府的大力推动,这届政府是对创新创业特别重视,把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可能大家有感受,以前政府推创新并不是特别积极。但是到了这届政府的时候,随着人口红利、进出口贸易包括投资效益的下降,创新驱动真的成为国家战略。”二是政府财政资金的运用的市场化,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支持,从前十年基本是以无偿拨款的形式转为投资,拨改投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预计未来无论是在创投引导基金还是在产业引导基金方面,都会有更多政策上的推动。姜明明透露,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随着无风险收益的下降,资产端的配置压力加大,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成为了私募股权主要的资金来源。第三,从产业角度来说,现在无论是政府平台还是各个园区,都在谋求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这为中国的私募股权母基金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前进动力。

市场井喷的同时,政府引导基金的运作理念也在发生转变。过去几年在引导基金的实践中,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并不完善,各个地区的地方引导基金也受到了主管部门管理运作水平和专业能力方面的制约,效果参差不齐,如在引导基金的遴选标准、投资策略限制、基金存续期限、退出方式等方面尚有提升和完善之处。近年来,政府部门越来越意识到,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对引导基金的实际效果影响至关重要。2015年11月,财政部《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同年12月又了《关于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政府投资基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原则运行,指出引导基金原则上委托市场化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合理确定财政向社会出资人的让利措施。2016年9月20日,国务院公布被业界称为“创投国十条”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政府引导基金,《意见》不仅鼓励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推动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而且要求“进一步提高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市场化运作效率,促进政策目标实现,维护出资人权益”,并且鼓励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注资市场化母基金,由专业化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受托管理引导基金。

事实上,在政策出台之前,一些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早已在与创投母基金对接,进行市场化运营探索。例如中关村创投引导资金早在2007年就分别与启迪创投、君联资本(即原联想投资)、光大控股和联华控股共同设立了中国第一批有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参股的专业化、市场化创投基金,在国内最先建立了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母基金运作方式,明确了“政府引导+民间参与+专业管理”的创新运作原则。

资本狂欢下的冷思考

市场“不差钱”已是业内共识,但毫无疑问,未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市场格局还将发生新的改变,在资金来源方面,将增加更多的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资金;在基金管理方面,以民间资本为代表的传统VC/PE 管理机构拥有较强的专业化基金管理团队。在此背景下,国资与民资管理机构如何定位各自的发展空间,如何进行优势互补,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大议题。

在2016年12月10日举办的第八届全球PE北京论坛上,邵秉仁表示,当前国有资本大举进入股权投资市场,说明股权投资基金这一投资形式已获得了社会和官方的高度认可,这来之不易。“我们创立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至今已经8年多时间,一开始我们就呼吁国有资本譬如养老、社保、保险基金进入到这个领域,这是稳定股权投资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现在看,随着整个政府和社会对于这一投资形式的高度认可,这样一种期待已经得以实现,国有资本已经成为支持股权投资市场稳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邵秉仁同时指出,国有资本带来资金增量的同时,也一定程度挤压了民间资本的份额,因此必须发挥好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各自的优势。国有资本规模大,但是通常市场化程度比较低,效率不高。因此,国有资本应该在国家鼓励,而且资金需求量大、技术研发风险高的那些产业领域发挥优势,特别是在国企改革、结构性调整中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而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当中,民间资本更具有灵活性和符合市场化运作的优势,民间资本应该成为“双创”主力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央一再提出要为民间资本发挥优势创造更好的环境,但是目前来看,中央的精神还远远没有落实。目前民资PE仍面临着很多不公平的待遇,缺乏市场空间。

邵秉仁指出,目前民间资本投资还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近年来受非法集资泛滥的影响,2016年初工商部门暂停了投资类企业的注册,在这种影响下股权投资行业无法注册新的基金管理公司,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邵秉仁认为,股权投资与非法集资有着本质的区别,非法集资案件大多集中在P2P领域,不能因为一些非法集资案件披着股权投资的外衣,一刀切地暂停整个行业的注册,这会对行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滑、投资不振时,更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2016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鼓励个人、社会、政府等各级资本进入创投领域,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虽然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又开启了通道,但是只允许国有控股的股权投资基金进行注册。“这看起来好象是放宽了一步,但实际上又是对民间资本的变相歧视,这个与中央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邵秉仁说。

PE行业是投资领域的尖端,需要高度灵活、严谨和进取性。因此无论是国资PE还是民资PE,姜明明判断其发展趋势都将是越来越市场化。他也预判了市场化的三个标准:

第一,未来无论是政府型的还是市场化的基金,其资金来源应该市场化,不应该只有财政资金,不应该只有国资在参与,或者在这个市场中起到主导作用。姜明明说:“从欧美及其他私募股权相对比较发达区域的经验来看,没有哪个地方的母基金或子基金的资金来源是靠政府的、靠国有的。政府和国有的资金在这里应该只是发挥引导的作用。”第二,投资决策的市场化。在投资决策方面,应该是让专业人来做专业的事情,遵循真正的是委托管理的理念。第三,未来退出机制的市场化。

篇9

频购地产股权

一切显得按部就班。

内地大型房企远洋地产(03377.HK) 1月13日公告,中国人寿已在1月12日购入中化股份所持远洋地产的4.23亿股,持股比例增至24.08%,从而跃居公司第一大股东。

事实上,几年前中国人寿就已紧锣密鼓地筹谋地产投资。

据《投资者报》统计,中国人寿已对11家上市地产公司进行了股权投资,其中不乏万科A、招商地产、金地集团这样的地产股第一集团公司。

有理由认为金融街已经进入中国人寿的视野。金融街(000402.SZ)董事会秘书于蓉称,公司正与中国人寿进行合作接触,但是目前并无实质性进展,合作方式亦未确立。

此外,中国人寿有一家关联地产企业――北京中保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保信)。这家公司成立于1994年,年营业额1亿元人民币,股东为国寿集团和力华发展有限公司(香港)。

中保信可谓中国人寿的“影子”公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的中国人寿大厦就是中保信于1996年开发建设的。

除了中保信外,国寿集团旗下的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国寿投资)已涉足房地产、酒店等业务。

中国人寿的圈地之翼已经张开。

“地王”引发质疑

“当我看到中服地块的标书时,非常吃惊和不解,其标书对招标人的资格做了严格限定,使得能够符合挂牌条件的,全世界仅有一家公司,设定的条件只是为一家公司‘量身订做’。”SOHO中国(00410.HK)的潘石屹在博客中毫不掩饰他内心的愤懑。

1月29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挂牌出让市场瞩目已久的“中服地块”,这是北京CBD区域最后一块优质土地,可以称得上是新地王。

而此时,是中国人寿坐稳远洋地产的第一大股东的第17天。远洋地产与金融机构组成联合体立刻显出了天然的优势。业内很多人认为,潘石屹所说的“量身订做”的公司即为远洋地产。

如远洋地产成为地王,则中国人寿将成为“隐形地王”。2月9日星期二,中国人寿方面以“搬家,领导多数都休假”为由,表示近期无法接受《投资者报》的采访。

“地王”不好当。

2月1日,三个月前拍下北京顺义新“地王”的大龙地产(600159.SH),因逾期未签订该宗地的土地出让合同,被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取消其竞得资格,没收其2亿元竞买保证金。

在同一天,有着地产图谋的保险公司太平洋人寿和泰康人寿与“地王”失之交臂,在外滩金融8-1地块竞标中败给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00755.HK)。

中国人寿能否最终成为“隐形地王”不好说,一般看来,在“地王”的争夺过程中,往往有黑马杀出,呼声高的竞标者未必胜出。

虽然从实力上讲,手握重金(可以动用的资金超过400亿)、符合苛刻竞标条件的远洋地产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但远洋地产在内地地产公司中处于中上水平,而且在商业地产方面并无丰富经验,能否顺利拿下中服地块还是未知数。

险企的地产逻辑

在房地产行业遭遇政策严冬时,中国人寿仍看好地产行业未来走势,逆市增持远洋地产。而中国人保、泰康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人寿等更多的险企也通过各种方式曲线进军不动产。

处于安全性考虑,险资投资范围和额度一直有着严格的限制,70%用于银行存款和债券,导致险资的收益率较低。除2007年资本市场的造就了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高达12.17%,近10年来险资年平均收益率约为4%。

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费收入激增,资金规模迅速增长,保险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房地产业超过10%、相对资本市场更为稳定的投资回报率成为险企青睐不动产投资的主要动因。

2009年10月1日新修订《保险法》的颁布,适当拓展了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虽然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细则尚未出炉,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冲动已经非常强烈。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现在,保险公司购买的写字楼面积已超过12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为200亿元,已有近10家中外资保险公司涉足房地产投资领域。

国海证券房地产分析师赵铎认为,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金融机构抢占不动产制高点,有规避通胀预期风险的考虑,但更多是期望发挥资本优势,增加收入来源并获得高额收益。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有两种途径:直接参与项目投资开发与地产公司股权投资。但多数保险公司开发经验缺乏,因此直接参与项目投资开发的可能性不大,更多是通过收购房企股权,间接进入房地产业。

此外,即将在京沪试点的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也将成为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一条新路径。关于REITs与直接投资的区别,赵铎称, REITs资金占用较多,回报有限,直接投资的优势在于收益较高,ROE可以达到10%~15%,甚至更高。

篇10

[关键词]LP;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化

1中国LP总量很大,供给充分

(1)社保基金可投资额已达到1000亿元。2008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产业基金和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总体投资比例不超过全国社保基金总资产的10%。截至2010年社保基金总量已达1万亿元,其中1000亿元资金可投向股权投资基金。

(2)政府引导基金可投资额已超过400亿元,预计在未来3~5年可达到1000亿元。200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并转发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引导基金本身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业务。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北京、上海、广州、山西、湖南、陕西、重庆等几十个省、市已经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而计划设立引导基金的地方政府还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国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承诺出资总规模预计超过400亿元。随着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不断设立,预计在未来3~5年时间,将超过1000亿元。

(3)保险基金可投资额已达到2000亿元。2010年9月3日,保监会《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保监发[2010]79号,以下简称《办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和股权投资基金。其中,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等未上市企业股权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两项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据保监会公布数据,截至2010年3月底,保险公司的总资产达到4.29万亿元,按照《办法》相关规定计算,可投资额已近2000亿元。

2中国LP面临“制度环境不完善、市场功能不健全和GP监管不完善”三方面主要障碍

(1)制度环境不完善。中国LP发展的制度环境不完善,我国目前的LP制度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国务院下属各部委先后的通知和规定,主要涉及部委有财政部、发改委、外汇管理局、国税总局等;第二个层次是各地方政府的地方性行政法规,是指省级人民政府和地、市级人民政府和区、县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区域性行政法规;第三个层次是一行三会的相关通知,即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有关通知。

这些通知和规定,或从行政管理角度、或从地方经济发展角度、或从行业监管角度,都从不同方面对LP的管理作出了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规范了中国LP的发展,但作为LP发展的根本性法律文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虽经长期规划,但一直尚未出台。由于缺少统一立法基础,使我国的LP的制度环境还有很大欠缺,同时也使LP发展的制度环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我国LP的发展。

(2)市场功能不健全。中国LP发展的市场功能不健全,首先体现在LP的预期回报不清晰,部分人民币基金尤其是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周期过长,基金的清算和结束存在困难,尤其是公司制基金的清算和结束存在操作上的障碍,使LP的投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其次是市场化的GP激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国有GP的内部激励无法与基金业绩保持一致,与国际GP的激励惯例相差较远,GP在基金管理过程中的压力和动力不足。第三是市场化的LP管理人才欠缺,市场化LP的管理人才需要更高层次的专业背景、管理能力和市场经验,尤其是市场经验需要长期的投资实践积累,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提高,目前国内市场化LP管理人才比较欠缺。

(3)GP的监管不完善目前对GP的监管尚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还未成立,行业自律还无法完全实现。其次是欠缺合格GP的准入机制,在市场功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LP无法对合格的GP进行有效的鉴别。三是没有GP的惩罚和退出机制,当GP不作为或有侵害LP利益的行为发生时,没有明确的惩罚和退出机制,也没有明确的实施主体。

3完善中国LP发展环境,实现LP的专业化、市场化和多元化

(1)完善制度环境,实现LP专业化。建议尽快出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完善LP发展的制度环境,逐步实现LP的专业化。

实现LP专业化,要建立合格LP的市场准入制度,LP的投资是风险相对较高的领域,国际成熟市场都对合格的LP做出了严格的限定,通过LP的市场准入,逐步实现LP的专业化。我国目前的LP很大一部分为国有资金,对这部分资金更应该强化LP市场准入管理,减少因专业化程度不足而带来的投资风险,应由相应主管部委或监管部门予以相应的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