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的核心立场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观的核心立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观的核心立场

篇1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已经渐渐成为我国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其关系着我国的长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近几年,农村教育事业尤其显得不容忽视,这当中,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和革新更是当务之急。唯有深入了解我国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策略解决掉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整体提高我国教育水平。

一、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幸福感

介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我国的许多农村小学教学都存在着一些很具自身特点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教师缺乏幸福感这个问题。由于农村整体教育基础不够好,缺少了对教师的关心和指导,以至于许多的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肯定,直接导致教师幸福感的缺失。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进而使得对教师的管理出现众多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对于农村小学教学管理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2.政府支持办学的力度不够

在我国,还有许多的农村地区,政府对其的办学支柱不够,教育辅助资金不到位,相关教育部门在资金上不给于足够的帮助,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由于这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没有对教学补助引起重视,使得许多小学的配套设施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而这种现象是极为严重的问题。如果相关政府教育部门不能把办学任务重视起来,那么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工作将无法有效开展起来。

3.对教师的培训引导不够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校长对学校教师的培训和引导工作做得不够,因而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不够。校长平时对教师缺少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培训引导教师工作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使得教师不能提升自己的觉悟和素养,从而无法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就无法教育好学生以及培养出优质人才。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水平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已是我国整体教育事业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其价值意义相当重大。打造优良的教育团队,培养优质的未来人才,是极大有助于国家长远健康发展的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对于农村小学校长而言,是具有时代重任的工作,也是值得花费大量精力去研究落实的工作。只有完善这项工作,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水平才能实现突破提升,进而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最终促进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三、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突破提升的策略

1.相关教育部门加大办学力度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农村小学校长的教学管理工作离不开相关教育部门加大办学力度的配合,这才是突破提升教学管理质量水平的重要所在。只有相关教育部门落实强化办学力度,加大对农村小学的各项补助支持,才可以让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水平能有实质性提升。具体地讲,就是要相关部门根据各个村落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现状,做好相应的办学工作,给予足够的教学资金,让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在硬件上有足够保证。此外,还要对农村小学校长展开教学管理意识培训和指导,做好积极鼓励的工作,让校长真正把自己当做是全校师生的“家长”,从而在教学管理工作上可以尽心尽力,而这一点正是在软件上保障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

2.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幸福感

从提出的问题中已经看到,农村小学教学管理过程当中,如果教师的幸福感极度缺失,就会对整个教学管理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农村小学教师缺失幸福感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了其待遇不够好,还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关心,以及社会各方面给予的帮助支持不够等。因此,想要提高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质量,就必须要重视教师的幸福感问题,只有教师幸福感强了,才能尽心尽力辅佐校长搞好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所以说,可以针对三个点进行改善。

第一,要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必须给予足够的工资以及应得到的补助,这样才能在基本上提高教师的幸福程度,从而让教师可以安心工作,辅佐校长完善教学管理工作。

第二,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要多关心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尊重,要体现出教师的神圣和重要性,不能忽视了教师的情感。

第三,学校还要积极开展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互动工作,要多传输教师辛苦的信息给学生家长,进而提升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

3.加大培训引导教师高效工作的力度

自古以来,教师就是教育管理的核心机器,唯有优良的教师团队,才能打造优质的教学管理团队,才能成为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实现突破的基石。故此,农村小学校长应该定期对教师展开思想工作指导,并且开展相关素质能力的培训工作。制定落实一个严格且合理的评优制度,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真实可靠的评审,积极鼓励教师热情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的同时,尽可能规避一些教学上的懈怠情绪。同时,农村小学校长还可以定期安排教师进城参加教研活动,借鉴优质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使教师成为自己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4.提升自我教学管理工作能力

作为一个校长,其自身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能力,才可以把这项工作做到最好。针对这项重要工作,农村小学校长必须时刻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坚持自我升华与监督,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农村小学校长在平时就需要多看看相关资料,多采纳一些有意义的意见,并且借鉴一些别处成功的教学管理模式及方法,再结合实际融入到自己的学校当中。同时,坚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的和时代任务,不敷衍、不逃避,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落实执行。

篇2

【关键词】人文型哲学 价值 人 超越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价值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价值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似乎到了难以深入的地步。这主要表现在,各家对价值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各种不同的价值理论相互辩驳,难以达成理论共识。于是,人们就试图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以期推进价值理论研究的深入。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价值理论研究难以深入的关键,是对价值概念和价值本质的理解不同,而对价值概念和价值本质的理解不同,则取决于研究的立场、视角和话语体系不同。

以人文型哲学的立场研究价值问题,是价值哲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从人的生存和发展出发对价值的本质进行规定,是哲学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思路。这一研究思路的转换,实质上就是价值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的转换。冯平、孙伟平等学者在论述当代哲学的价值论转向时,都认为价值哲学研究必须从哲学观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价值哲学不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不是哲学史上的一个流派,而是一种新的哲学理念、哲学立场,价值哲学的核心,是将人类生活的价值问题提升为哲学的核心问题。①这种哲学理念、哲学立场应该说就是人文型哲学的哲学观。价值哲学不是科学型哲学,而是人文型哲学,应该以人文型哲学的立场、视角和话语来研究价值问题,而不应该以科学型哲学的立场、视角和话语来研究价值问题。

哲学可以分为科学型哲学和人文型哲学。科学型哲学是以人以外的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其目的是建构绝对真理的知识体系,其核心是理性,这种哲学就是我们以往所理解的哲学,即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但是这种哲学往往又是“无人的哲学”,人仅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人变成了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哲学家纯思辨的概念预设,而不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人变成了理性的一个符号,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概念。这种哲学是以对世界发展的规律性的最终把握为目的的,以世界发展的规律性推导出人的行为,突出了客观规律性,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突出了理性,忽视了非理性的情感、态度、意志和直觉。这种哲学在历史上的出现是必然的,它适应了科学发展对哲学的要求,引导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这种哲学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人文型哲学是以人的生存境遇、生存状态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它对世界的关注,不是对无人的世界,而是对人的生活世界,即属人世界的关注。人文型哲学不仅研究人的理性、理想,而且也研究人的情感、意志、直觉、本能等非理性的精神因素,研究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这种哲学的出现同样也是必然的,它是对理性绝对化的反叛,是对科学型哲学忽视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境遇的局限的克服,从而为哲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生长空间。科学型哲学是真理性的哲学,而人文型哲学则是价值性的哲学。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就是非理性对理性的超越,人文性对科学性的超越,价值性对真理性的超越。这种超越,把人类本真的生存状态凸现出来了,把抽象的人还原为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人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特性表现出来了。因此,对价值问题的研究,不能运用科学型哲学的思维范式去进行,即运用主客体的范式进行研究,而应该运用人文型哲学的思维范式去进行。

以人文型哲学的立场、视角和话语来研究价值哲学,这就意味着:一、价值的逻辑出发点是人,而不是物。价值的本质是人文性,而不是科学性。人的本质不是自然性,也不是科学性,而是人文性,而人文性就是价值本身。二、人是价值的核心。人不是世界的核心,但却是哲学,特别是价值哲学关注的核心。单纯关注世界而不关注人的哲学,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哲学,因为任何哲学首先应该是价值哲学,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是为人们的生活、生存和发展提供价值理念的哲学。只有以关注人为核心并关注世界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因为关注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关注人。

价值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

“价值”是以人为中心的,它是人的本性的存在,是人从自己的存在出发,对事物与人自身的关系的确认和认可,是人的活动规范,是人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和对意义的追求。价值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人是价值的存在物,价值是人的生存和存在方式,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

价值是表征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及意义,表征对象物对人的作用和意义的哲学范畴,是人的超越性本质的集中体现。价值是属人的,人是价值的主体、核心和本质之所在。价值在本质上是以人和人类为中心的。价值体现了人的活动的意向性、指向性和目的性,人的活动是指向物的,是以物为对象的,但最终却是为了满足人的。就“满足人”这一点而言,我们可以说某物对人有价值,有意义、有作用。人的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为”和“为人”的统一,人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发动者、操纵者和控制者,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愿望。价值指的是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体现了“为人”的目的性特征。人的超越性本质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内在依据,也是价值的内在依据。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却又不满足现实世界所提供的一切,要超出现实世界,获得更多的东西,更好的物质生活和更有意义的精神生活,这是人的本性。由于这一本性的驱使和引导,人才去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进而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愿望。人的超越性本质,体现在人的活动中,就是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享受价值。在此意义上来说,人不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而且是价值消费和价值实现的主体。更进一步来说,人还是价值的根源、本质和核心之所在,只有人存在着,价值才能有所依附,没有人,就无所谓价值,一切事物的价值都是对人而言的价值,对人而言才有的价值,价值的本质与人的超越本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始终处在价值的本质与核心之中。人是价值的根源、本质和核心,必然规定着人作为价值的主体而存在,规定着人的一切活动的“为人性”特征。

价值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价值具有人本性,它是人对自己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利益、感受和精神的确认和追求,是人的“存在之家”,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家园,是人的生存的基本需求和最高意义的集合。进一步说,“价值”是人感受到和意识到的存在,而不是自在的存在,它是人对自身的生存需求的直接感受和对生存的意义的自觉追求。价值的出现是以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为前提的,只有人在自己的意识中感受到和意识到的存在才可以称为“价值”,没有感受到和意识到的存在,对人来说,是不具有价值的。动物和植物也是生命物质,但它们不具有自我意识,因而虽然也存在着其他的事物对它们的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不能称为“价值”。“价值”和“相互作用”的分界线就在于是否被意识到和被感受到。“价值”是具有指向性的,它既可以指向现实的存在物,也可以指向现实中并不存在而在将来才能存在的存在物。指向现实的存在物,就是“现实的价值”,而指向现实中并不存在而在将来才能存在的存在物,就是“意欲中的价值”,这种“意欲中的价值”,既可以是某种实物的东西,也可以是观念形态的“意义”。“现实的价值”既可以是物对人的有用性,即物对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或效用,也可以是某种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作品对人的情感的愉悦和精神的提升。价值具有指向性,指向各种不同的存在物,这些存在物,就是价值承载物,具有价值对象性,使价值有所归依,有所依附。由于指向物不同,构成了价值的不同表现形态,这些表现形态说明,人是价值的存在物,价值是人的存在方式。“价值”作为与认识相对应的评价,它是对事物对人而言的好与不好的肯定与否定,而作为价值的“好”,一方面是现实的“好”,是对现实事物、对人的关系的肯定;另一方面则是面对未来的“好”,即“向好”,是对“好”的追求。“价值”作为人的活动规范,是人对纪律、道德、法律的诉求,以及纪律、道德和法律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价值”作为人的追求,在人的当下活动中,表现为人的活动的目的,人的当下活动就是这种目的的实现过程;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人对最高意义的追求,对精神家园的渴念和对终极关怀的关注,是人的精神的返乡和精神的历险,是人的存在之“光”。价值作为人的存在之光,表明价值是人性的光辉,不是神性的光辉,也不是物性的光辉,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的生活的意义之“光”。

价值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意味着人是价值的核心和本质,价值是人的存在的本然性,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追求。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势之所趋,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首位,把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基础,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归宿,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最高要求。(作者分别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篇3

关键词:政工师 自身修养 企业发展

良好的政治修养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代表着一个企业和党的形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修养。政工师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真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靠真理说服人,二靠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的工作。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感应力,以真理服人,以行为引导人,以人格力量感染人。思想政治工作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者来实施的,因而其自身的修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主要作用。良好的政治修养是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代表着政策和党的形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掌握理论知识,认真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作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鲜明,模范遵守纪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为了群众。

有了这样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敬重,进而使人民群众信服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要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党性原则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党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积极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一切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和行动进行坚决的斗争。只有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他们站在党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具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就是敢于亮明自己所坚持的无产阶级政治观点,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坚决与反的政治观点作斗争。优良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关键。

篇4

目前,社会利益群体重新分化组合,呈现出利益群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主题。结合我国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作为村镇规划科的一名普通科员,在学习过程中,就城乡统筹发展中规划工作人员的价值立场谈一下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规划工作人员的立场

在传统模式下,规划工作者往往存在两种立场。一是协调,即协调各既得利益团体的之间的纷争,使各种“话语”趋向于统一;二是关注弱势群体,往往以带有强烈同彩的“话语”进行道德上的自我“标榜”,由于其提出过激的举措往往严重侵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听起来更像是喋喋不休的抱怨,即使在其自身看来,也更像是“道德秀”而缺乏可行性。此外,从其立场来看,其考虑的也仅仅是弱势团体的利益,而缺乏整体通盘的考量。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重要内容即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在此背景下,规划工作人员的价值目标也相应地应从“社会平等”转会“社会公正”。

作为城市规划局一名工作人员,按政府行为行事本无可厚非,但规划更多地涉及公众利益。因此,规划过程不是单独面对官吏,也不是使所有人成为兄弟。一名合格的规划工作者不应一味地迎合权力,但是也并不应陷入没有理智的同情。规划的声音并不是单纯权力的代言或者道德的呐喊,而应是理性的判断。规划工作者必须理性、公正、永不懈怠,坚持“科学”与“发展”,不单单是描绘一个发达的物质世界,更多地是规划一幅美好和谐的社会。

二、统筹城乡发展中规划工作人员的责任

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价值取向应为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我们既不应偏向于城市,也不应偏向于农村。

在我国以往发展过程中,农村为支持城市发展已付出太多。由于农业及工业收益率的巨大差异,农业生产无法产生持久的激励,资本等生产要素更趋向于工业所在的城市,此外,还存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业剪刀差,农民工以廉价劳动支撑起的城市快速扩展,以及城市空间在扩张过程中对农民土地的侵占等问题。

目前,随着工业的积累,工业基础的不断增强,转折点已出现,农业应成为接受“补助”而不是受“挤压”的部门,一旦农业利润不再作为积累流向工业部门时,农业就获得了利用自身积累来寻求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在“发展”的要求下,较为理性的选择将是仍以城市、工业化、发展经济为中心,适度的关注、反哺农村、农业,以营造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

统筹城乡并不是农村、城市完全放开的“新乌托邦”,大量农村人口的急速涌入势必造成城市有限公共服务的崩溃。将“三农”问题转变为城市问题,城市将会同乡村一样落后,部分城市的过激改革以及拉丁美洲等国家的休克疗法足以使我们吸取这方面的教训。

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让农村与城市完全相等,核心问题是如何使城市与农村回归各自的角色;我们不需要是否让农民转变为市民的争论,而是需要解决如何使农民平稳地转变为市民,同时规避和解决在此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由此,我们的职责主要在于逐步放松制度分割及垄断,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的眼神,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均等化。

三、个人感想

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总体上我们可能并没有认为中国的城市规划与西方的城市规划有很多大的差别,所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更多的是对西方规划的学习与借鉴。但是,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两者的巨大差异,我国城乡规划工作者承担着更为巨大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转型。

篇5

韦伯一贯认为科学外价值属于主观评价判断的领域,是一定时代的极端价值公理和具体实践目的,是研究者的选择性和偏爱性的要素。所以如果研究者用科学外的实践价值来调整经验现实的话,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势必遭受极大的威胁。正是为了避免这种威胁,韦伯才提出了“科学内价值立场”这个概念。

在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中,同样存在着科学外立场与科学内立场的区别。社会工作者的科学外立场表现为社会工作着自己的世界观和阶级利益倾向,它们决定着社会工作着对社会现实的实际评价。而社会工作者的科学内立场,则是指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研究和实践活动的领域后所遵循的科学原则科学规范――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在这里,我们选取社会工作中的“案主自决”为例来探讨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价值中立的可能性。“案主自决”一直是被社会工作伦理高度强调的核心价值观,要求社会工作专业要尊重案主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尤其强调,社会工作者不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案主怎样做,更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案主的意志,社会工作者不应当欺骗或者驱使案主进入一个违背案主真实意愿的活动过程。

按照社会工作实务的一般程序,工作的第一步是接案并且建立关系,然而在这一环节,“价值判断”就已经开始其作用了,在接案的阶段社会工作者可以选择是否接案,而这个选择基于的立场可以是“科学外立场”,如果社会工作者认为自己不能用同理心去接纳这个案主,或者无法接受违背自己价值观和立场的案主,并且不能确保在后面的工作中“中立”的看待案主,那么他可以选择将该个案转介给其他同事或者督导。这样的行为,并不违反社会工作的操守。

接案和建立工作关系之后,就开始了案主的求助,案主认为自己由困难求助于社会工作者这是第一层次的自决,工作员根据案主的困难用客观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技术帮助案主找出其问题所在。那么这个过程中就要求社会工作者摒弃自己的科学外立场,而是以社会工作者的科学内立场来研究和解决案主的问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真的能够放弃自己的科学外立场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么,从大量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来看,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往往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价值两难就体现在这个阶段。即使在应该采取“科学内立场”的情况下,科学外立场还是依然影响者社会工作者的判断。

最后一个阶段,是由案主自己选择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问题解决的方案。在这个环节里,社会工作者被要求不允许采用任何手段引导,操控甚至是“欺骗”案主进入一个违背案主真实意愿的活动过程。然而,事实上,社会工作者很难做到完全的让案主自决,事实上,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引导有可能是潜移默化的让案主选择了工作员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案。除此之外,由于上一个阶段实际社会工作者已经用自己的价值立场替案主做了选择,所以这里其实不存在所谓的“自决”了。案主的选择,基本上只能在“接受”于“不接受”这两个选项。实际上已经限制了案主的选择。

由此可见,在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中,“价值中立”作为一种理想境界是无法达到的,就像自然科学中的“在理想状态下”一样,都是事实上无法达到的。价值介入是必然的,这就是为什么“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即使最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都不可能在实践活动中完全的悬置自己的价值判断。

上文已经验证,在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中绝对的“价值中立”的状态是无法实现的,伦理困境和价值两难一直伴随者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虽然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在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中,还是不应该放弃“价值中立”的原则。事实上,案主的自己的价值判断,时刻都存在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发生冲突的可能性。那么,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时刻遵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操守原则,时刻警惕自己的科学外立场对实践活动的影响。在与案主制定方案的时候,不能只为案主提供一种或者两种方案,而是要提供尽量多的选择的可能性,因为提供的方案越多,那么变相剥夺案主的选择权的可能性就越小。

篇6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发展;创造活力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进一步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报告》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同时还强调“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坚持道路,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增强活力,就是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可以说,文化创造源泉的充分涌流和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既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举措,也是我们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取向。

一、增强创造活力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

作为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十《报告》强调“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强调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有“四个更加自觉”。具体而言:一是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二是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三是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四是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报告》还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在文化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更加自觉地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第一要务。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所说:“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这就是说,“文化繁荣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更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决定》)。

在文化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贯彻“第一要义”也要落实“核心立场”。“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文化发展繁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在谈到“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遵循时,强调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有两个明确的意涵:其一,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其二,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文化建设要更好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二、增强创造活力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十《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这条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的“道路”,《报告》指出其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置身于这一道路之中的文化发展道路,目标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决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涵,《决定》表述为“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我们注意到,“文化强国”的核心意涵是“文化强民”,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指向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是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报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个必须坚持”,其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等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遵循。《决定》则以“五个坚持”来阐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遵循:一是坚持以为指导,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十《报告》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题来阐述文化建设,首句点明的就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其实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建设要延续民族的智慧血脉,要构建人民的精神家园。构建精神家园,有结束精神的漂泊、梳理精神的取向、宽松精神的生态、凝聚精神的内核等几个步骤。对此,十《报告》特别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包括十二个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如大家所理解的,三个“倡导”分别是在国家大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三个层面上来提出的,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民族智慧血脉的时代化,还是人民精神家园的大众化。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和大力践行,不仅能有效地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而且能成功地建树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国际形象。

三、增强创造活力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十《报告》在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之时,紧接着阐明的就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深化改革,不仅意味着“破除弊端”而且意味着“构建良序”,也即“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文化建设方面的“深化改革”,《报告》指出是“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文化建设需要“深化改革”,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点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存在于八个方面:一是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三是舆论引导的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四是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五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平衡;六是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七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八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质言之,种种矛盾和问题说明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

深化改革是为了推动文化发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就总体而言,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在于深化体制改革,而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在于协同科技进步。一种文化生产体制和机制的形成,决定于对文化产品属性的认识。当我们转变观念,认识到文化产品不仅有意识形态属性而且有商品属性之时,我们一方面可以对不同属性的文化产品区别对待,一方面则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两种属性的统一。我们需要正确处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需要正确处理遵循文化建设规律和适应市场规律的关系,需要正确处理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文化建设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要转变发展观念,在让文化生产单位成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同时要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增强创造活力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总体表现为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从根源上来说,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来驱动的,文化发展只有不断缩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十《报告》在论述经济建设时强调的是“两个加快”,即“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报告》强调:“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报告》在强调“四个着力”后还强调了“五个更多依靠”,即“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繁荣发展”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内容。这也就意味着,文化发展是解决文化建设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这也还意味着,我们“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个“关键”是要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细细品味《报告》上述“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依靠”,哪一个都对我们的文化发展有极大的启发性和极强的针对性。相比较而言,我们的文化发展更需要激发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文化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文化发展新优势。

十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部署到具体工作中,提出了“三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改革理念,提出了“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实践、创造)的改革路径,还提出了“三相关”的改革举措――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这其实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发展需要宏观把握的理念和举措。回到十《报告》的“五个更多依靠”,从“更多依靠”的拉、带、驱、推、互“五动”中,我尤为关注“科技进步驱动”和“城乡协调互动”。我想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曾预言: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在我看来,这也是我们文化发展的“两大引擎”――“新技术革命”通过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文化生产力,“城镇化”通过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文化内需,使文化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

五、增强创造活力必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十《报告》号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文化建设的许多方面密切关联,甚至水融于社会建设之中,是与社会建设民生工程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民心工程。其实,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来思考文化建设,意味着要广泛拓展文化建设的关联度,要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大文化”。我们文化建设所坚持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坚持文化建设中的“群众观点”,就是坚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十《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其实,即便在上述人民最现实的利益中,也大多渗透着文化建设的问题。“学有所教”是文化问题,“老有所养”也不单纯是民生问题;除此而外,要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们的社会建设也不能不关心人民的闲有所乐、玩有所趣、智有所启、情有所寄……文化建设的许多工作往往也同时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目的是引领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我们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目的是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要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目的是让社会生活更文明、更体面、更优雅、更高尚……

旨在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从政府工作层面是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构成。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所说:“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十《报告》更是强调:“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从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可以看到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似民生”却“胜似民生”,是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并过上更好生活的“文化民生”。

六、增加创造活力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这个前提下,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建设迫切需要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十《报告》则号召,“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从《决定》到《报告》都一以贯之地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延续血脉,守望家园,而且要强健血脉,鼎新家园。否则,我们就难以开创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在我看来,《报告》论述文化建设的四个部分,正对应着需要发挥的文化作用:所谓“引领风尚”,旨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谓“教育人民”,旨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所谓“服务社会”,旨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所谓“推动发展”,旨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篇7

【关键词】 所得税准则; 收益计量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8项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该准则体系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相比在此之前的会计处理而言,《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可以说是变化最大的准则之一。该准则改变了原来的采用收入费用观确认与计量企业收益,而改为采用资产负债观来确认与计量企业收益。虽然该准则已经颁布了两年多,且其在上市公司实施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如何从宏观的角度来正确而全面地把握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总体思路,掌握所得税准则制定的基础理论,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立场

要正确理解所得税会计准则,就首先必须弄清楚该准则的制定是站在企业的立场角度还是站在税务的立场上。显然,所得税会计准则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该准则是为企业服务的,而不是为税务部门服务的。

要区分企业立场与税务立场,就需要区分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会计收益是企业根据企业的会计政策计算出来的,其所依赖的计量理论既可能是资产负债观,也可能是收入费用观,该信息反映的是企业站在自己的角度所确定的在某一会计期间所获得经营业绩和财务成果,企业计量该信息的目的是将向企业的股权投资者和债权投资者提供该信息;应税收益,又称为应税所得、税务利润,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法规计算出来的,税务机关计量该信息的目的就是将该信息作为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依据。

所得税会计准则承认企业收益与应税收益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该准则所要解决的就是企业在按应税收益确认企业应对国家所负法定纳税义务的情况下,如何真实、完整地将基于企业立场的企业收益提供给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也就是说,企业一方面要按应税收益确认企业对国家所承担的法定纳税义务;另一方面又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在不改变对国家法定纳税义务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补充与修正,将其所反映的基于税务立场的、以应税收益为基础的纳税信息调整为基于企业立场的、以企业收益为基础的纳税信息,从而在根本上改变纳税信息提供的立场与视角。即从企业站在自身立场的角度来看,根据企业自身所确定的企业收益,企业应该缴纳多少所得税金,应该确认多少所得税费用,并将由此所确定的纳税信息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披露。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提供的有关企业所得税的信息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立场的。

从会计报表本身来看,其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包括有关所得税的信息也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立场,而不是税务的立场。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验证:一方面,就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依赖的数据而言,两大报表所有项目的确认与计量都严格遵守会计的规章制度,满足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更确切地说,是严格遵循了企业的各项财务会计制度,反映的是企业的各项会计政策。在两大报表项目的确认与计量中,企业不需要依从税收法规中有关所得税确认与计量的要求;企业只在编制并申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遵守企业所得税中有关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就可以了。如果两大报表所提供的有关所得税的信息只是基于税务的立场的话,就会使两大报表的编制基础不一致,因为两大报表中除与所得税有关的项目外,其他的项目采用的都是企业的立场,这样就会带来报表编报基础的混乱。另一个方面,就提供财务报表的目的而言,企业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主观目的是提供给企业现有的或潜在的股权投资者和债权投资者,以满足其经营决策的需要,因而,企业需要在所提供的会计报表中真实、完整而全面地反映基于企业自身立场所确定的企业收益,以及由此所应该承担的纳税义务和应该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收益计量

要把握所得税会计准则,不仅要在概念上正确区分企业收益与应税收益,而且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确认与计量。一般而言,计量企业收益有两种不同的会计理论: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理论,企业收益的价值量就不同,其所反映的价值信息也不一样。

收入费用观是指直接从收入和费用的角度来确认与计量企业的收益,认为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结果。该方法主张以交易为中心,强调收益的确定要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稳健性原则;财务会计处理的重心应该是对收益类各会计要素的收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而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要依附于收入和费用要素;在财务报告体系中,收益表是整个报告体系的核心内容,资产负债表是收益表的补充和附属。

与收益费用观相反,资产负债观直接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来确认与计量企业的收益,认为收益是企业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比较的结果。该方法强调经济交易的实质,要求在交易发生时要弄清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者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的影响,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所以该理论认为,不需要区分交易与否这种形式上的差异,而只需要考虑企业净资产在实质上是否发生变化(所有者的投资人及对其分配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化除外),因而该理论认为,收益的实质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的增加。这种理论要求在计量属性上尽可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主张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强调财务会计处理的重心应该是对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而收入和费用要素则是从属于资产和负债要素;在财务报告中,强调资产负债表在整体报告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收益表只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是对资产负债观所确认的总括收益的一个明细说明。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实质就是采用资产负债观来计量企业收益。但由于在计量企业收益时,企业并没有对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全部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且也没有完整地披露所计量的企业收益,因而,其所采用的应该是不完整的资产负债观收益计量理论。

三、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核算思路

在具体的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本质核心就是在企业收益的计量上采用资产负债观。在具体的所得税会计核算中,企业并没有直接计量企业收益,因而也就不能直接以企业收益来计量基于企业立场的纳税义务,而是采用间接的方法进行的。其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步,按应税收益计算确定企业应负担的法定纳税义务,并将其作为整个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基础(其具体的会计核算为“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第二步,比较企业在会计期末所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找出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第三步,根据该差异对所得税产生的影响不同,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第四步,根据企业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将上述差异分别确认,计量为该会计期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第五步,根据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比较,倒推出企业本期应记入账簿体系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其具体的会计核算为“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实际上,一旦完成了第四步,确定了企业在该会计期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就完成了企业所提供的基于税务立场的、以应税收益为基础的纳税信息向基于企业立场的、以企业收益为基础的纳税信息的转换过程。因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两个项目就是专门用来修正基于税务立场的“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基于企业立场的所得税的相关信息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企业的立场来看,以企业收益为计算基础,企业在该会计期末的纳税义务应该为:

按应税收益计算的法定纳税义务+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二,在完成了第五步以后,企业就能站在自身的立场上,以企业收益为基础,确认其在该会计期间所应该承担的纳税义务以及在该会计期间所应该确认的所得税费用,这两者在数量上是相等的。基于企业立场,企业该期间的纳税义务为:

按应税收益计算的法定纳税义务+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期初)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期初)

基于企业立场,企业该期间的所得税费用为:

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第三,通过基于企业立场的当期应纳税义务或该期间所确认的所得税费用,笔者同样可以倒推出基于企业立场的企业收益,该金额为:

企业立场的当期应纳税义务或该期间所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四、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披露要求

企业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过程及其结果会影响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并在这两大会计报表中披露出来。

企业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中所涉及到的三个项目会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这三个项目分别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其中,“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与其他应交税费项目期末余额一并构成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应交税费”项目;“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将作为资产项目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栏中;“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作为负债项目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栏目中。有人认为,由于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看到包含“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应交税费”项目,由此推断企业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有关所得税的信息是基于税务的立场的。如果资产负债表中有关所得税信息的项目就只有这一个项目,得出这个结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企业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有关所得税信息的除了这一个项目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项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笔者将这三个项目合并在一起,就会得出一个总的有关企业所得税信息的合计金额,该合计金额反映的就是企业基于企业自身的立场、以企业收益为基础所确定的、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对国家所负的纳税义务。只不过,在通过资产负债表了解企业所提供的基于企业自身立场所确定的企业所得税信息时,还可以了解到企业按应税收益所确认的、应该负担的对国家的法定纳税义务。

五、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完善与改进的思考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所得税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使得企业利润表所披露的信息变得非常尴尬和不好理解。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企业虽然采用了资产负债观收益计量模式计算企业收益,但并没有披露完整的企业收益信息。企业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税前会计利润)并不等同于企业收益。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是采用收入费用观收益计量模式计算出来的;而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项目是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核算过程中所产生的本期“所得税费用”直接填列过来的,该“所得税费用”项目是基于资产负债观收益计量模式计算确定的。这样,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就是根据基于收入费用观计算确定的“利润总额”减去基于资产负债观计算确定的“所得税费用”之后得出的。其结果不仅使利润表的编制基础发生矛盾,而且使得净利润的计算变得非常尴尬,大大降低了利润表所提供的信息的价值量。

现行利润表的尴尬地位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再次验证了在资产负债观收益计量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强调的是对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从属于资产和负债。在会计报表体系中,资产负债表处于主导地位,而利润表是资产负债表的附属,是对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所确认的企业收益总量信息的一个明细解释。由于我国的利润表并不是全面收益表,所以利润表至多只是对企业收益总额信息中的一部分进行明细解释。二是为了完善和改进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将全面收益表纳入财务报告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纪培峰.浅析会计准则所得税理念的更新[J].山西煤炭科技,2007(4).

[2] 李勇,左连凯,刘亭立.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5(8).

[3] 孙文刚.论资产负债观的确立[J].齐鲁珠坛,2005(6).

篇8

【论文摘要】: "科学哲学"是什么?对于这个与西方科学互相依存的科学研究典范,多数科学研究者是陌生的,但是是极为重要的。科学哲学是一种逻辑思考与范式交织运用,从事创造性学术活动的思维。西方人运用这种独特的思维理论带动科学革命的浪潮,运用科学创造发展实力,影响人类历史数百年之久,迄今仍方兴未艾。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造就了西方人与我们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就中西方哲学思想的比较,中国哲学论述的焦点是"行为"之"善",而西方哲学论述的焦点是"知识"之"真",两种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教授罗森博格对科学哲学做出以下定义:哲学首先要处理的是科学尚不能回答或永远不会解答的问题,其次要处理科学为何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他也认为科学哲学长久以来为自己设定的任务就是要了解科学是什么,它如何运作,它的方法、基础和条件是什么。库恩于1962年发表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指出:范式是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也就是研究者用来寻找意义的理念模式。而且所谓理念模式,就是研究者用范式的指导来从事研究问题与选择研究行动时的思维方式。这个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由以下二个核心概念所构成。

一、思维逻辑

受文化影响,西方人在从事科学研究时有其独特的思维逻辑,循"本体论-知识论或认识论-方法论"的思维逻辑按部就班的思考问题。有学者解释,西方学者在从事创造性学术研究活动时的后设思维,他们基于对世界本体的某种预设,因此提出了一些认识世界的方法,从而建构出某些独特的知识体系。这种后设思维展现在他们学术研究的成果之中,但无法在其研究成果中论述自身。然而,思维本身只是个抽象概念,所以必须将范式融入思维中从而思考研究的问题和方向。换言之,研究者的基本信念决定的任何一种研究取向或研究范式所主张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就构成该项研究范式的"世界观",也就是如何去认识及累积建立该门知识。

本体论关心的是人类日常生活世界中各种现象或行为,是否存在着一种事实、永恒不变的本质。如果有,那么真实、永恒不变的本质是什么?而且,不同的范式则有明显不同的主张。所以,本体论就是科学研究的开端,研究者针对被研究的对象探讨其本质究竟是什么?建构起一个初步的概念。

有了概念,接下来就是诠释内涵。知识论关心的是研究者应该运用何种立场与态度,与被探究的对象产生互动关系,才能了解现象的真实本质。也可解释为探讨知识本质、原则和知识的来源。重点是,研究的结果和研究者的立场与态度理当一致。十六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以后,这样文化传统更发展成为笛卡儿"主?客"对立二元论的哲学,对近代科学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方法论就是要透过何种方法与策略才能发现或检证预设的问题的本质。由于科学分类的关系,凡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领域都有其严格的方法论,以作为获取知识的方法与学科发展的支撑。同样的,不同的范式对方法论选用就会有所限制。一般我们熟知如归纳法、演绎法、辩证法、实证法、解释法、批判法等。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者之间具有互为逻辑的关系。因此,一个研究者对于"方法论"的回答,必然会受到其"本体论-认识论"立场的限制,而不能随意选择任何一种方法论。反过来说,当研究者决定采用某种"方法论"时,他必须同时接受其"本体论-认识论"的预设。

二、范式

粗略的了解了科学哲学中的思维逻辑,接下来进一步认识研究者是透过怎样的研究范式来对其研究的问题进行预设。其实,整个研究范式的发展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史",充分证明了西方哲学论述的焦点是不断追求"知识真理",任何一点违反理性思辨法则,都将遭受严厉检验和批判。二十世纪各种不同派别的范式主张就演进的时间先后,依序有下列五种范式的论点主张及主要是应用于何种科学的研究。

实证主义从十六世纪科学革命起,迄今仍然主宰着人类的科学研究活动,即时下广为自然科学所引用的实证研究。实证论者的主张是"素朴实在论",采用实验论的立场,相信科学能够回答所有的疑问,解决所有的问题,属于"量化研究"的科学研究范式。

"后实证主义"针对"实证主义"纯科学的观念提出强烈的批判。代表人物波普尔认为:"科学就是已成立事实的集合,这种通行观念是错的。科学中没有任何一滴知识是永远成立的,没有东西是不变的。"后实证论者主张"否证论"的研究范式,但是仍然保留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对客观、精确、预测及控制的重视,也认为完全的客观不可存在。属于"量化研究"的科学研究范式,但不排除使用"质化研究"方法。

人们通常把结构看成一种形式、一种架构或某种形状。其实,事物的结构和本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结构主义不仅关注外在形式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探讨形式内在组成要素彼此间之深层结构的问题。属质量化兼具的科学研究范式。

解释学的发展受到"现象学"影响甚深,两者均是对自然科学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科学的实证法则是不完全的,并没有绝对性。解释学主张,人类不可能完全了解客观的事实,必须要从生活实践中创造意义,而创造意义的过程就是解释的过程。主要的方法是用对话与辩证的方式,透过归纳、比较与对照过程获得一致性。属于质化科学研究范式,同时也奠定了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

篇9

关键词:学校文化;“立仁”教育;核心价值;“心中有他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A-0020-05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人心、立德树人、铸造学校品质的重要力量。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价值追求,需要整体谋划、主动建构,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人的共识。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新建学校,尤其需要文化引领、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建校伊始,我们便依据校情,聘请专家,凝智聚识,提出了学校的核心文化主张――以仁立人,并寻找到了属于我们对该文化主张的独特理解,即“以仁立人”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心中有他人。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建构了华阳实验小学核心文化体系。

一、 以仁立人:融合学校发展动能的现实诉求

兴教立校,文化先行。提到学校文化,很多人讳莫如深,避而不谈。其实,学校文化并没有那么高深,它无时无处不在。一所学校,即使全体师生不主动思考和经营,这所学校的文化也会慢慢形成的。不管你建不建构它都存在,就像空气一样弥漫着。只不过有的芬芳,有的淡雅,有的无色无味,有的刺鼻难闻……由此看来,每所学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学校文化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向上的文化能引领促进学校发展,消极落后的文化则阻碍师生的进步成长。因此,学校文化需要主动积极地建构,尤其是建构向善的、先进的学校文化。因为学校需要先进的文化引领。先进的学校文化能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彰显学校的办学主张,折射办学理念和育人观念,较好地回答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兴办什么样的学校、建设什么样的课程等重要哲学命题。

鉴于此,学校专门邀请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为新校问诊把脉。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轮讨论,我们确立了学校第一个五年发展的三个关键词――融合、规范、提升。如何做到这六个字呢?我们决定从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和力量。于是,一个“仁”字迅速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成尚荣先生指出,“仁”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非常贴切,是现代学校办学过程中对传统经典和文化的传承。他建议我们确立“以仁立人”的核心文化主张,这样就能做到传统和现代的交相辉映。确立这样的核心价值追求,主要源于三方面的思考。

1.源于对学校现状的客观分析

华阳实验小学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建筑设计高端大气,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现代化气息浓厚。然而,新校是由原华阳四小及北阳门小学两所薄弱学校合并而成,生源复杂,主要来自城郊接合部,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周边农村孩子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生源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则主要由五方面汇聚而成,一是来自原华阳四小,二是来自原北阳门小学,三是来自华阳中心小学,四是来自市实验小学等城区学校,五是来自部分农村学校。学校如期开学,师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华阳实验小学。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的现实就是如何凝聚人心,统一认识,形成学校文化认同,进而提炼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因此,“融合”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进行引领。“仁”字的结构是二人为“仁”,寓意和谐、友爱,萌发了我校“以仁立人”文化主张的诞生。

2.源于对教育本质的还原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他还说:“德不孤,必有邻。”中国教育历来主张“以德立人”。“仁”是德的核心,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境界。我们主张“以仁立人”就是对教育本源的回归。

3.源于对“立德树人”教育价值取向的遵循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但是,现实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生素质发展严重失衡,人格缺失、道德滑坡成为社会普遍担忧的问题。学校教育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做一个现代大写的中国人。我们倡导“以仁立人”,就是对当下重智轻德教育现状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国家实施“立德树人”战略任务的校本化探索。

二、以仁立人:基于学校核心价值的意义解构

立人,是所有学校最重要、也是最终极的培养目标。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立人,为了人的成长,让人成为挺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它不只是在知识中,更不是在分数中。绝不是为了那个成绩,而是透过学科,透过知识,透过分数,看到后面的人。因此“以仁立人”让我们教育转向了人,这是我们新建学校的一个方向,也是教育长期的一个转向。转到人身上去,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新学校新在哪里?那就是我们一切为了人、超越分数、超越知识的价值追求。说到底,以仁立人就是以爱立人,就是以德立人,就是以文化立人。所以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说,教师是做什么的?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做人的。我们的教育目标从知识的传授,指向人的全面成长。但是我们怎样立人?通过什么来立人?华阳实验小学是以“仁”来立人,就是用中国儒家文化这个核心的“仁”来立人。立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立“仁人”,立“仁爱”之人,立“仁义”之人。

这里的“仁”具有非常丰富的涵义。

第一,“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仁的核心是爱人,待人友善。正所谓:二人为“仁”。“仁”是由两个人组成的,这说明“仁者”是不孤独的,寓意两个人亲近、友爱。

第二,和谐,阴阳调和。“仁”最早写作“|二”,即一竖二横,一为阳,二为阴,所以“仁”强调的是阴阳调和,寓含中庸、和谐之意。这和我们强调的“融合”理念不谋而合。

第三,“仁”的内涵丰富。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由此可见,“仁”所包含的友善、和谐、诚信等内蕴,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现代公民的基础素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三、 心中有他人:现实语境下“立仁”要义的精准表达

我们提出“以仁立人”的文化主张是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既然“仁”的内涵是那么丰富,那么它有没有核心要素呢?我们认为有,那就是――心中有他人。为什么这是核心问题呢?什么叫做“心中有他人”呢?

首先,“心中有他人”缘于“以仁立人”的核心思想。其实,“心中有他人”本来就是“以仁立人”的要义。因为,“仁”本来就有两种具体表现:积极的表现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相对消极被动一些的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正像马云先生在浙江乌镇召开的国际互联网大会上说的那样:互联网是这一世纪最了不起的东西――利他主义。相信别人要比你重要,相信别人比你聪明,相信别人比你能干。相信只有别人成功,你才能成功。

由此,我们觉得,要达成新校建设之中的融合目标,实现“以仁立人”,就是要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和情怀。这样的文化理解,既通俗易懂,又指向明确。

其次,“心中有他人”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自信+互信”。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个“信”字,即培育“仁信”学生,显得十分必要。我校学生外来务工子弟、农村孩子和城郊接合部的孩子各占三分之一。针对这一现状,要让孩子做到“心中有他人”,我们抓住两个“信”。首先需要培养他们学会自信。因为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交往范围窄,交际活动少,贫穷和流动让他们缺少自信。而人没有自信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这时我们的教育要让他们自信起来,而让他们自信起来就要我们靠“以仁立人”。但是融入当前社会不仅需要自信,更需互信,需要“心中有他人”。这样,就使得“以仁立人”的文化主张更接地气,更加有利于落地生根,进而开花结果。

四、 心中有他人:常态教育中“立仁”文化的落地生根

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心中有他人”呢?在“以仁立人”视野关照下,我们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落实在校园文化中

一是营造显性校园文化,即视觉文化。在校门口显著位置――学校东大门照壁墙上,“心中有他人”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办公楼大厅内,学校核心文化主张“以仁立人”以匾额形式呈现。整块“仁”字墙让每个孩子都过目不忘。校园内,走道旁,推行“仁和”管理,培养“仁爱”教师,培育“仁信”学生,建设“起跑线”课程等学校文化体系内容醒目呈现,力求师生耳熟能详。校园处处可以触摸到的都是“以仁立人”的语境;处处可以感受到的皆是“心中有他人”的存在。

二是营造隐性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文化,不仅是外在的,也有内隐的,就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让“以仁立人”成为我们学校流行的话语;让“心中有他人”成为我们大家的自觉行动!同时创设一种“你关心我,我关心你”、“我心中有你,你心中有我”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校园文化成为一个场,成为一种氛围,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和价值认同。一旦这种文化形成了之后,“心中有他人”就会落到实处。

2.融合在课程学习中

文化立校,课程育人。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如果说学校文化是一种存在方式,那课程就是一种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文化主张,必然有相应的课程与之相适应。唯有如此,学校文化建设才有实践支撑,核心文化理念才会落地生根。

我们的校标中,“S”像一条跑道。在拉丁文中,跑道与课程的意思相近。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课程是奔向育人目标的“跑道”。在校标里出现了跑道,这跑道意味着既是学习的进程,也是师生共同追求的过程,更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课程。既然有跑道,我们就想到了“起跑线课程”。我们绝不强调“输在起跑线上”,相反,针对我们这所新建学校,我们认为该课程应该有这样几个特质:一是打基础的课程,它应该是整体的,全面的。基础教育本身就应该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它绝不好高骛远。二是刚刚出发的课程。小学六年是人生刚刚出发的地方。虽说是刚刚出发,但也最为重要。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课程。三是指向未来的课程。课程应该促进孩子成长、发展,形成的基础性素养应该是学生未来生存必备的核心素养。四是存在差异的课程。标准的田径跑道上,起跑线是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的,但终点是相同的。因此,每个孩子的课程起跑线也是不同的,但又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共同指向美好的未来。

(1)国家课程校本化。一是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课程。二是丰富并拓展课程资源。从学科特点出发,以体艺为突破口,在确保完成正常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尝试“1+1”模式,有效地向外拓展和延伸,不断丰富课程资源的内涵,如“美术+劳技”、“音乐+竖笛或口琴”、“体育+国际象棋或围棋”等。

(2)社团活动课程化。以社团活动为抓手,不断丰实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传承原华阳四小的“书香致远”、“鼓韵励志”课程,重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棋艺益智”、“足球强身”等校本课程,按“普及、提高、发展”三个层次设计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需要。目前,书香校园建设特别注重积累背诵和整本书的阅读,《诗文诵读》校本教材已全面起用,而“智勇足球”课程的全面实施,更加强调孩子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时时处处注意“心中有他人”。

(3)学校活动课程化。拓展校内外教育资源,积极实施“体艺2+1”。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认真设计、组织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同时扎实推进“阳光体育”等,建立科、艺、体各类特长学生的档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特长。

(4)学生课程自主化。从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入手,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并开发自己喜欢的一门或多门课程。如,玩溜溜球、玩陀螺。

学校将秉承“以仁立人”的文化主张和“心中有他人”的核心价值,尊重师生的生命天性和生长规律,着眼于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积极开发并建构适合他们的课程体系。通过“起跑线”课程建设,最终实现“以仁立人”。

3.贯穿在活动交往中

伙伴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能否被伙伴接纳、被所属群体接受,对小学生能否适应学校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伙伴交往其实早在学前期就已经发生了。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的伙伴关系对形成人的行为和个性特点非常重要,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种独特而主要的方式。为此,我们倡导在活动交往中做到心中有他人,更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第一、礼仪活动中做到心中有他人。“八礼四仪”活动中,方方面面都需要孩子们做到心中有他人。新建的报告厅,承办很多演出活动,观赏之礼需要孩子学会适时为他人鼓掌。问好礼仪,对于我们的孩子尤其缺失。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同时,我们创设情境,模拟示范,师生问好,生生问好,目光对视,阳光自信。

第二、爱心活动中做到心中有他人。“仁”的核心思想是心中有爱。心中只有充满对他人的爱,才能算得上心中有他人。2015年,我校一位小朋友不幸车祸受伤,母亲身亡。孩子捐献爱心热情高涨。

第三、艺体活动中做到心中有他人。学校“亮晶晶”合唱团的孩子,知道了在合唱时唱着自己的声部的同时还要想着别的声部。刚成立不久的“智勇”足球队的球员们体会到团队协作配合时更要心中有他人。拔河比赛时,和队友心往一处想,跳长绳比赛时,总要考虑怎样为队友带来方便。

总之,“以仁立人”教育极力倡导每个人“心中有他人”,也就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引导儿童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4.落实在自我管理中

自我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就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首先是学会自律。我们不谈古人倡导的慎独。单就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说,儿童的神经系统中有两大系统,即情感、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两个系统发育一般是情感、动机系统早于控制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控制系统越来越成熟。而人的成熟标志就是控制系统的成熟。然而,资料表明,近二三十年来,这两个系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情感和动力系统发育越来越快,相反,控制系统相对来讲发育得越来越迟缓!因此,在小学,首先讲自律,就是抓控制能力的培养。我们一是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兴趣。儿童的兴趣是多变的,今天喜欢这个项目,明天热心那个社团。我们科学引导,鼓励表扬那些具有持久专注力的孩子,让他们学会坚毅,持之以恒,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核心素养。二是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时间。时间就是效率。我们极力倡导在规定的时间作规定的事情,在最短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三是控制自己的行为。就餐时,两千余名孩子同时就座,细嚼慢咽,除了调羹和餐盘撞击之声外,每个孩子心中都装着他人,管住嘴巴不发出声音。课间,孩子们管住自己的小脚,不让小小的脚印弄脏了新建学校雪白的墙壁。

其次,学会服务他人。有人说,教育就是服务。要想让孩子心中有他人,只有不断增强孩子的服务意识,才能让他们能更多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为此,我们设立了志愿者岗位,推行志愿者服务。午餐前,志愿帮厨的孩子提前为本班同伴打汤添饭。放学后,志愿帮学的小老师已经像模像样地开始一对一辅导。图书馆、阅览室、诚信超市……到处活跃着志愿者服务的身影。在管理服务中,孩子们不断学会约束自己,成就他人。

5.渗透在教师培育中

要实现“以仁立人”,培育孩子做到“心中有他人”,关键在于教师。依据校情,我们提出建设一支具有爱的信念、爱的情怀、爱的方式、爱的能力的“仁爱教师”队伍。“仁爱”,是一种大爱。正像成尚荣先生所说:“教育应当有大爱。教师爱的基本内涵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教师施爱的基本途径和方式,育人是教师施爱的根本目的和终极价值。”

首先,心中有仁爱。“仁”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他人则有爱心。“仁爱”,语出《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仁爱”是一种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仁爱教师讲坛”,讲述“爱的故事”,告诉我们对谁也不要生坏心,对所有的人都要有仁爱之心。

其次,心中有儿童。从“以仁立人”到“心中有他人”,关乎一个教育立场的问题,即能否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由此,我想到成尚荣先生提出的儿童立场。他认为,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1]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题,直抵教育的主旨。

第三,心中有差异。孔子历来注重“因材施教”。新建学校,差异凸显,“心中有他人”提醒我们要尊重差异,因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本来就是一种教育资源。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独特性的形成与发展。尊重差异,让每个生命绽放精彩。

最后,通过培养“仁爱”教师来实现“以仁立人”,进而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

愿景再美好也不是现实,蓝图再宏伟也需要落实。华阳实验小学像个初生的婴儿,在牙牙学语中正蹒跚学步,一切都刚刚出发。然而,我们的信念是坚定的,我们的步伐也越来越坚实。从“以仁立人”到“心中有他人”,我们愿意“为孩子的终生发展铺设幸福的跑道”!

篇10

1人类学中的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观念是现代文化人类学的基础,被学者评价为“人类学给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献礼”〔1〕。文化相对主义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是和这一观念出现的背景、在人类学中的地位以及对其它学科的影响分不开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和“历史特殊论”学派相伴而生。20世纪初,西方文化人类学界出现了一个以人类学家博厄斯(Boas)为代表的历史特殊论学派,虽然这个学派的盛行时期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但却在整个人类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的地位。其中,历史特殊论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是这一学派看待种族和文化问题的基本立场。文化相对主义的观念经过后继发展,成为人类学研究的基本观念之一。

对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目标,博厄斯提出了历史特殊论的主张。他认为“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殊历史,所以,只能根据每个民族的特点来研究文化”,由于“文化现象太复杂,而文化现象越复杂,则它们的规律就越具有特殊性”,因此,“想建立一个适用于任何地方、任何事例,并能解释它的过去与预测未来的概括性结论是徒劳的”〔2〕。虽然博厄斯并没有直接提出文化相对主义,但在他的历史特殊论中,已经包含了这一思想。在博厄斯之后,由他所培养或影响的一批人类学家包括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等在继承博厄斯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思想。文化相对主义的直接提出者是博厄斯的弟子,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梅尔维尔•赫斯科维奇(MelvilleJ.Herskovits)。以赫斯科维奇为代表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衡量文化没有绝对或惟一标准,只有相对的标准,每种文化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充分的价值,否认欧美的价值体系的绝对意义;文化没有先进落后、文明野蛮之别,所以要尊重其他民族的任何一种文化:不能借口某个部落没有独立发展能力而进行干涉;全人类文化有本质上的共同性,只不过这种共性有时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3〕。

从文化相对主义主要思想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文化相对论者认为每一个文化必须从“那个文化”的立场来理解,主张“将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4〕。人类学家本着相对主义的态度,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认为不同文化体现了人类生活的不同方式,是人类所选择的不同途径,每一个特定的时期,每一个特定的社会,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殊尺度或立场。接受文化相对主义的理念对于克服“我族中心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人类学家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行为的基础。关于相对主义的若干争论,反映了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但是,有一些争论产生于混淆和误解。本尼迪克特通过自己的实际研究,指出,“对文化相对性的承认,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些价值未必就是那些绝对主义者哲学理论所宣称的价值。……它激起悲观,是因为它把陈旧的原则完全打乱了,而不是由于它包含着任何内在的困难”〔5〕。真正理解和把握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主义,需要意识到人类学文化相对主义的本质:

第一,文化相对主义所反对的是绝对主义,而不是普遍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承认全人类文化有本质上的共同性,只是这种共同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对多样性和普遍性的承认。因此相对主义所反对的是那些以普遍主义面貌出现的绝对主义,而不是普遍主义,“相对主义和普遍主义在文化研究中并不构成非此即彼的对立,相反,文化相对主义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表明,若无普遍主义作为必要的限定和补充,相对主义就会走向极端,演化成绝对主义的另一种形态”〔6〕。也就是说,人类学家所主张的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极端的相对主义,因为极端的相对主义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绝对主义。同时,在人类学的具体实践中,“原则上意识到当地文化的价值不会使我们卷入极端的相对主义。如果处于极端的相对主义这一位置,则对所有文化的尊重在民族志的撰述中会沦落为一种荒谬滑稽且极为拙劣的模仿和描述”〔7〕。这一点对于我们如何看待以普适面貌出现的现代西方科学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文化人类学的相对主义并不是不要标准,而是反对西方标准或唯一标准。这一点所体现的是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博厄斯指出,“衡量文化没有绝对的判别标准。尺度是需要的,但不能只有西方文明一个尺度”〔8〕。相对主义不是不要标准,而是认为文化是多元的,真理不止一个,因此评价标准也应当是多样的。这是相对主义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正是在上述意义上,下文讨论文化相对主义的科学观及其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2文化相对主义观念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

1)文化相对主义的科学观实际上,在人类学领域中公认的文化相对主义,最初并没有直接涉及到自然科学,以往的人类学家在处理自然科学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对于早期人类学家比如进化论学者来说,要是有人提出“科学”也可以当作“巫术”一样来研究,他们肯定会惊讶得合不拢嘴,因为在当时他们并不明白“巫术和科学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象征意义的不同”,并且认为科学和巫术之间的差异是“理性的、真实的,不能加以任何夸饰”〔9〕。随着人类学学者进入到STS研究领域,以及科学哲学、科学史研究者对人类学理论和观念的引入和借鉴,文化相对主义的观念才被带入到对科学的研究之中。科学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这是对科学进行社会、文化研究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文化相对主义的科学观体现在对科学文化多样性的承认,以及对评价标准相对性的倡导。

(1)科学文化的多元性。人类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对多元性和多元文化的提倡,以及对“他者”或“他文化”的承认和尊重。现代人类学站在相对主义的立场上,反对种族主义,认为“文化必须总是理解成复数的,只可在其特定的背景中才能进行判断”〔10〕。复数文化概念的提出,能够对那些所谓具有普遍合理性的假设做出有益的批判和修正,任何“将单一的文化价值渲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论调必然遭到它的批判和有力抵制”〔11〕。采用复数的文化形式是要强调,人类学家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被认为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唯一准则。人类学的复数文化观念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当把这种复数观念应用到科学之上时。在复数文化观念以及批判的眼光之下,人类学提出了人类构建科学体系的多样性,“由于对科学价值的取向不一,人类可以构建的科学知识框架和资料积累的办法以及该积累哪些知识的取向,是可以呈现若干种不同的可能性”〔12〕,现代科学和技术只是当代文化的产物,而其它科学传统则是其它文化的产物,小写的复数“sciences”,开始代替了大写的单数的“Sci-ence”①。复数的科学表明了对文化多样性的承认和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反思,在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之下,也就是要承认并尊重科学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异性。#p#分页标题#e#

(2)评价标准的相对性。与科学文化多样性相关的就是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在人类学看来,文化相对主义的最初原则,就是“理解和判断必须基于当地的背景”,并保持对地方文化的尊敬。当人类学开始把自然科学当作研究对象时,就开始关注西方意义上的科学知识的地位问题,质疑西方科学对其它文化系统的特权地位,以及科学和理性的等同关系。事实上这种质疑也提出了科学的评价标准问题。在传统的描述中,总是用西方的标准来评价其它文化和其它民族中的科学。正如西方学者拉波特(NigelRapport)等人指出的,从西方的立场来看存在下面的观念:我们有科学,而他们有巫术;我们有历史,他们有神话;我们有高科技的农业,他们则是小农经济;我们有牧师,他们有萨满;或者我们有科学,他们有萨满;我们有哲学,他们有信仰;我们有文化,他们没文化;或者我们能书写,他们则是口头传承;我们有剧场,他们有仪式;我们有政府,他们有长者;我们有理性,他们则是前逻辑;我们是个人主义的,他们则是社区的———如此等等〔13〕。

这种对比实际上破坏了文化相对主义最初的原则。当用西方科学的标准去评价其它文化时,是把西方科学当作了普适性的标准。由于提出人类构建科学体系的多样可能性,人类学主张对各种知识体系采取平等看待的态度。科学被看作是众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而不再是“唯一合理的,客观的”真理。所谓评价标准的相对性,是指不能把现代西方科学当作评价其它认知体系的唯一标准。与那种认为现代科学是唯一的,普适的观点不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以某一种科学框架为标准,去评价甚至排斥其它科学框架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总之,复数文化和复数科学概念的应用,是对绝对唯一标准的挑战,科学知识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科学———科学知识是多样的,评价的标准是相对的。

2)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人类学文化相对主义所带来的科学观的改变,使得科学史研究转变为研究“sciences”的“histo-ries”。以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来看,现代科学只是“理解并对我们的存在赋予意义的人类努力的连续体的一部分”〔14〕,科学史研究的对象既包括现代世界中不同的科学文化系统,也包括历史上的各种科学或知识形态。采用文化相对主义的观念,就是要在科学史的研究中平等地看待这些不同的科学文化系统。文化相对主义观念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表现为:

(1)文化相对主义观念对西方中心主义的科学史的批判。在西方中心主义以及唯科学主义的观念中,“科学是和迷信以及神秘实践相对立的。科学家是和‘原始’人以及他们自己社会中的门外汉们相对立的。当代的西方科学是和其它文明中———比如中国、印度、伊斯兰的科学相对立的”〔15〕。在这种观念看来,好像西方的科学和其它文明中的科学是没有关系的,或者非西方文明中的科学只在过去存在。这种观点事实上是将不同的科学形态放到进化的序列之中,将西方科学放置到进化的前端,而其它科学文化系统则处于序列的后面。针对这种观念,白馥兰(FrancescaBray)采取了一种文化相对主义和反种族中心主义的态度。她提出,一种批判性的科学史应该探讨科技体系在具体境域中的含义,不以建立比较的等级(并强化种族中心主义的论断)为目的,而是要严肃深入地研究另一种世界的构造。用以衡量科技成就的一般标准要与具体文化联系起来,与西方世界的科学相比,“其他的世界是由其他的方式造成的。过去的社会是如何看待他们的世界以及他们在其中的处境?他们的需要和意愿是什么?科技对于制造和满足这些意愿、对于维持与改造社会结构起了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能够提供探索非西方社会科技的框架”〔16〕。白馥兰在把技术本身当作文化的基础上,提倡在技术史研究中引入人类学视角从而对技术史的多元性进行研究,这也充分反映了她对技术的“标准观念”以及传统技术史研究模式的批判。

(2)对多元科学史的提倡。科学文化的多元性,相应的即是科学史研究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认为,历史地来看,“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科学和技术。今天现代的,世界性的科学和技术———也就是在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大学里教授的科学———只是当今现代文化的产物,正如古希腊科学、印度科学,中国科学等等是它们自身文化的产物一样”〔17〕。在科学史研究中,对上述原则的提倡体现在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实践以及研究成果上。以医学史研究为例,世界上存在着不同医疗体系,比如西方的生物医学、中国的传统中医体系、印度的吠陀传统等〔18〕,这些不同医疗体系的背后,包含着不同的世界观、宇宙观、自然观,以及对于身体、心智、疾病、健康的不同观念和态度。因此,在医学史的研究中,就是要在承认以及平等对待这些医疗体系的前提下,去考察整个体系背后的文化因素。采取这种文化相对主义的开放态度,才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展现人类医疗体系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科学史的研究具有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这是文化相对主义科学观的一个体现。印度学者查托帕迪亚雅(Chattopadhyaya)提出,我们必须看到,在一种文化中是“科学”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是“神秘主义”的东西;当我们说某物是“科学”的时候,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用“神秘主义的”这个说法来描述。这就说明在科学史研究中,要意识到并尊重科学标准的多样性。一个社会中的人在理解另一个时代或同时代其它社会的科学和文化时,若只运用他自己的概念框架,而不顾及另外一个社会中的人们对其科学和文化的理解,他将会遇到严重的交流困难〔19〕。采用文化相对主义立场看待科学史,我们能够将自己从对科学的崇拜中解放出来,那么我们就能尽力地去理解它,能够在“没有愤怒和偏见的情况下,去辨明科学和技术的人类面相”〔20〕。

对多元科学史的提倡,一方面表现为上文所述的科学史本身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科学史的叙述方式也不是单一和绝对的,而是多样的,这是文化相对主义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体现。科学的普遍性和唯一性遭到质疑,这种观念在科学史的研究之中体现为对传统历史叙述方式的批判和再考察。科学史的叙述不再只是呈现连续、进步的图像,而是要呈现出一种丰富多样的图景。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所采取的相对主义立场。虽然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不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对象,但是有必要提及强纲领的代表人物大卫•布鲁尔(DavidBloor)、巴里•巴恩斯(BarryBarnes)等对相对主义的相关论述以及对科学史案例的讨论。#p#分页标题#e#

几乎所有建构主义者都采取了相对主义的立场,SSK学者一般都承认自己的这一立场。布鲁尔在《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指出,相对主义所针对的是绝对主义,“作为相对主义它意味着:不相信存在任何终极的和绝对的判断的可能性。如果以更一般的方式来陈述,它意味着不存在任何知识可以宣称具有绝对真理的地位。任何真理性宣称都是相对于历史性的、社会性的、甚至是生物性的偶然性集合而存在。”〔21〕。巴恩斯、布鲁尔等人分析了一些科学史上以及当代的案例,比如N射线的研究工作,中医中的针灸实践,科学史上的占星术,以及医学上的顺势疗法等,并且指出,“无论如何,这些种种努力中所启用的标准和方法,明显地伴随一种历史情境到另一种历史情境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合法科学的样板是历史性变动的”〔22〕。这些可看作是对其相对主义立场的注解。相对主义是SSK研究的核心立场,同时也是SSK遭受各种批评甚至攻击的核心之处,但是在SSK的学者看来,在其研究纲领内部相对主义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一种争议。布鲁尔认为,“相对主义只不过是绝对主义的对立面,因而确实是更加可取的。至少就它的某些形式而言,我们根据我们的社会经验令人放心的坚持它”〔23〕。这是布鲁尔对相对主义所做的辩护,他所提出的相对主义的对立面是绝对主义的论断和论文的立场也是一致的。

3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