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

篇1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其定义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绝对减少,从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的而一种北京301医院骨科唐佩福疾病。其患病后的危害很大,可导致患者意识消沉、失眠、慢性背痛,甚至生活难以自理。本文探讨了一些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具体见下文。

1 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抗骨重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骨矿化药物。

1.1 抗骨重吸收药物:抗骨重吸收药物主要包括雌激素、降钙素、二磷盐等。雌激素主要抑制骨重吸收,它通过直接刺激骨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或间接抑制某些细胞因子类产物而发挥治疗作用,适用于老年妇女绝经后的骨质疏松。降钙素适用于治疗椎骨骨折引起的疼痛,它是通过提高体内啡肽的水平,使神经肽的释放减少而发挥治疗作用。二磷盐不同以上两种药物,它既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又可以使骨的更替减慢,主要适用于骨密度低的患者。

1.2 促骨形成药物:氟化物是促骨形成药物的代表,它通过刺激骨细胞的活化而发挥作用。近些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使用氟化物治疗后椎骨骨折发生率降低,提高了脊柱和股骨颈骨量。

1.3 骨矿化药物:该类药物主要是各种钙剂及VitD等。钙剂和VitD需要共同使用,VitD可以促进骨的形成和肠道内钙的吸收,利于钙的平衡。

2 局部治疗

针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目前采用的局部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也称姑息性手段。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支架支撑等。然而,长时间卧床易导致骨流失严重、肌肉萎缩,进而加剧疼痛。

3 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脊柱功能和缓解痛苦。并不是所有的骨质疏松患者都考虑手术的,只有当病人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不太严重时才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的手术很复杂,还存在一定的危险。

4 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骨质疏松是涉及多脏腑的病变,主要以肾虚为主,肝失疏泄为关键,脾虚为辅,血瘀是促进因素。中医根据辨证分型的特点,标本兼治,通过调理各脏腑,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5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经皮椎体成形术又称注入骨水泥椎体成形技术,它作为一种新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目前在欧美已广泛使用,是向患者疏松的骨组织注入骨水泥。将其应用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小的创伤面、高的疼痛缓解率和高的功能改善率等特点。2005年-200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对32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了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椎体硬度和强度明显增加,防止了椎体的塌陷,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在适应症方面要尤为注意。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一般为2-3天,出院后,患者需要定期到门诊复查,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多吃钙、磷、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如奶类、豆类、鱼虾等海产品。再坚持每日饮一杯牛奶的同时,要戒烟、戒酒、忌浓茶、咖啡等,多晒太阳和多做室外活动,促进钙的吸收。

6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1994由美国的Rriley等人设计的。它是一种通过球囊扩张来纠正后凸畸形的技术,于1998年得到FDA的批准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它是将穿刺针注入体内后将其内芯抽出,注入导针,然后把带芯的骨水泥推入管核,实椎体前缘皮质未破裂前,放入可扩张气囊。当囊内压力达到50psi时,将气囊内芯导丝取出,再将气囊的压力增加到满意程度。当球囊的扩张达到终板或预计的椎体复位时,抽出囊内液体,灌入骨水泥。通过此项技术可以恢复压缩椎体高度,从而缓解疼痛,可称之为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7 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可使脊柱后凸畸形,引起疼痛,严重的可导致瘫痪,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探讨了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方法,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降低了病人的疾病痛苦,提高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伟杨;何登伟.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10(22)):4110-4111.

[2]杨惠林;陆俭;陈亮;倪才方;唐天驷.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2(4)):406-408.

[3] 徐建成;白靖平;锡林宝勒日;何祖胜;江仁兵;黄卫民. 注入骨水泥椎体成形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5(13):2367-2370.

篇2

运动疗法的原则

适合老年人的生理变化 绝经后5~10年的妇女一般年龄在55~60岁左右,进入了老年前期。在运动时要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运动量。练习者为确保安全,要严格掌握自身健康状况,运动前必须进行身体检查。

运动疗法的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早搏;不稳定型、增剧型心绞痛;近期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室壁瘤、主动脉瘤、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超过210/110 mm Hg;全身性急性炎症、传染病。相对禁忌证有主动脉瓣狭窄或严重阻塞性心肌病、肺动脉高压:心肝明显扩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窦房阻滞;频发室性早搏呈二三联律、预激综合征;严重肝肾疾病、贫血及未控制的糖尿病、甲亢:严重的骨关节病。

合理安排运动量 老年人运动要适合自身的生理特点、健康状况、运动习惯和掌握适宜的运动量,并进行有氧运动。用心率来掌握控制运动量是简便稳妥的方法。一般老年人的运动适宜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为宜。最大心率=220-年龄。每周运动3~5天,每次有氧运动20~60分钟,每周2次。但是对于这个运动方案能否预防骨质疏松症目前还未见系统报告。

运动的频度、持续时间及运动方式因人而异,强调循序渐进,一般以能够耐受、不出现疲劳、运动前后的脉搏变化不超过30次为宜。

运动量的标准以运动中出现身体发热出汗,轻度疲乏,肌肉有酸胀感,但休息后次日能恢复,精神愉快,精力充沛,食欲和睡眠正常等为宜:若运动时出虚汗、胸闷气喘,非常疲劳不想再练,食欲不振,睡眠失常等等表明运动量过大;若运动时脉搏变化不大,身体没有发热,表明运动量明显不足。

运动前必须做准备活动,运动后要做整理运动:老年人进行一次健身锻炼,应包括准备活动、有氧运动和整理运动。运动后的整理运动是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运动后不可立即坐下转入安静状态,要进行一些轻量的运动,使运动中持续亢进的机体生理功能慢慢恢复到基础水准。其方法可采取较缓慢的走步或跑步,动作柔和的体操或自我抖动肌肉的放松练习等。

运动能力的评价

经运动疗法具有很强的科学与技术性。为了减少因盲目训练而导致的并发症,拟定骨质疏松的运动处方时,首先要判定骨质疏松的程度,测定骨密度和是否有运动障碍及障碍程度。然后与患者共同研究,提出通过训练可能达到的标准和合理的方案。由于骨质疏松大多是高龄者,所以评价不仅要测量骨密度,拍摄脊柱、胸部x线片,而且要对四肢关节,特别是髋关节、膝关节、心肺功能等进行全面检查,条件允许的还可做动态心电图和呼吸功能检查,并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设计运动负荷。在进行运动能力评价的同时,亦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由于慢性残废的病人很多,应事先了解病情,避免加重原来的病情。②应该了解老年人的用药情况,注意用药与锻炼方案可能有相互影响,如利尿药可引起低血钾、心律失常、横纹肌溶解及体液丢失,从而摔倒或晕厥等。③饮食情况。饮食充足可补充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并且可使骨骼的钙质充分增加。④检查感觉减退和肌肉骨骼异常的情况,并检查心血管病以防止摔倒。

运动的手段及方法

体育锻炼:运动疗法有提高持久性的耗氧运动和对身体应激很大的无氧运动两类,为维持、增加骨密度,应在体育项目中发挥这两方面的优点。

目前认为,最适宜的体育锻炼是大量肌群的规律运动,主要方法如下几类。

第一类:耗氧运动 ①步行训练:每日步行5 000~10 000步为宜(2~3km),主要用于防治下肢及脊柱的骨质疏松症。②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运动时可通过全身的肌肉活动和水的压力产生对骨骼的压力,从而刺激骨的形成。它可以改善机体生物力学和全身情况,对于增加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骨形成是有效的,是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减低骨折率的一项简便、可行的方式。③跑步:这主要针对爆发力运动和耐力运动而言。一般来说,爆发力运动以短跑为主要方式,每日50~100 m,适合中青年人;耐力运动以慢跑为主要方式,每日2 000~5 000 m,主要适合老年人。

第二类:肌力训练(提高效率)①握力训练:每日坚持适度握力训练,能防治桡骨远端、肱骨近端骨质疏松症,适用于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②伸展或等长运动:本运动的最大作用是增加肌力和耐力,从而使相关部位的应力负荷增加,血液循环改善,骨密度增加。常用的方法有:上肢外展等长收缩,每日1~2次,用于防治肱骨及桡骨骨质疏松症。下肢的等长收缩,每日1次,用于防治股骨近端的骨质疏松症。躯干伸肌过伸等长运动训练,可在站位或卧位下进行躯干伸肌群、臀大肌与腰部伸肌群的肌力增强运动,每周3次,每次10~30分钟。对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为避免引起疼痛,可在坐位进行训练。同时,要少做屈曲和等张运动,特别是对脊柱骨质疏松症患者。

第三类:日常静力性训练由于重力(引力)和耐力的双重原因,会加重坐、立、卧等姿势不正确时的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因此要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静力性训练。其方法如下:坐或立位时应伸直腰背,收缩腹肌或臀肌,增加腹压,吸气时扩胸伸背,接着收颌和向前压肩,或背靠椅坐直;卧位时应平仰。低枕,尽量使背部伸直,坚持卧硬板床。

运动的持续时间、频度、强度等要因人而异,一般以能够耐受、不出现疲劳为准。

篇3

【关键词】抗骨质疏松;老年人;髋骨骨折;疗效比较

人们一旦步入老年阶段,身体体制就会开始下滑。尤其是人体骨质越来越疏松,给老年人生活带来极大困扰,甚至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当前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方法较多,主要有牵引法、手术法、牵引+抗骨质疏松法、手术+抗骨质疏松法四类。本文对四类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全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经X射线平片确诊为髋部骨折。190例患者中,男88例,女10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60-85岁,平均年龄(71±3.2)岁;股骨颈骨骨折患者97例,粗隆间骨折93例。向患者介绍四种治疗方法,采取自愿原则任选其中一种。其中牵引组28例、手术组32例、牵引+抗骨质疏松组58例、手术+抗骨质疏松72例。并将牵引组和手术组联称对照组,牵引+抗骨质疏松、手术+抗骨质疏松联称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家庭收入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单纯骨科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采用分组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组采用传统单一治疗法,即采用单一牵引治疗(28n)或单一手术治疗(32n);观察组即在传统单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辅以抗骨质疏松疗法进行治疗,其中牵引+抗骨质疏松治疗(58n),手术+抗骨质疏松(72n)。抗骨质疏松治疗主要从饮食、药物、维生素、中药、物理疗法及康复运动等方面进行。

1.3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主要参考Harris评定法:完全愈合:髋部无疼痛感,骨关节活动恢复到伤前状况;基本愈合:偶尔有疼痛感,骨关节活动大部分得到恢复;局部愈合:部分骨关节活动受限制,常伴有疼痛感;未愈合:骨关节未愈合,髋部疼痛仍较为剧烈,不能进行关节活动。愈合率=(完全愈合+基本愈合)/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全文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通过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愈合率、住院时间及再次骨折情况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牵引与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都具有各自优点。牵引是传统疗法,其主要具有风险小疼痛感轻的优点,但其治疗周期常,护理较为困难,容易产生并发症,而且住院治疗也因时间过长而费用较高。采用手术治疗,仅加重患者的疼痛感,但采用麻醉,能弥补此类问题。因此在老年髋骨骨折后,应尽量选择手术进行治疗。

人过中年后,人体骨质随年龄增长而开始退化,变得更为疏松。在本次临床研究中,观察组的愈合率高达87.69%,未采用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对照组其愈合率仅为65%。因此在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过程中辅以抗骨质疏松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恢复情况。辅以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不仅能提升患者愈合率外,还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通过回访发现,采用辅以抗骨质疏松治疗的观察组,其再次骨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采用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髋部骨折,还能极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贺良,钟伟,李宁.骨科医生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及预防[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04),:241-244

篇4

【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植骨;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应用价值

在临床上,骨质疏松为导致老年患者出现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的主要因素,其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目前,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等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因患者自身机体特点,其多为粉碎性骨折,且牵涉关节面,部分患者关节面出现塌陷现象。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在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特从我院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选取43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3例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符合WHO关于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61―80岁,平均年龄(70.54±1.18)岁;分析患者受伤原因:37例为摔伤,6例为交通伤。

1.2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43例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方法治疗前,均采用常规X线正侧位片和腕关节CT平扫、三维重建检查等常规检查方法充分了解换则会骨块移位和骨质压缩状况,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指引患者选取平卧位,实施臂丛麻醉和静脉麻醉。待麻醉成功后,选取患者桡骨远端掌侧为入路,从患者桡骨茎突近侧6厘米处向远端延伸,经过腕横纹弧形到手掌,纵切口长度为8厘米。在屈腕肌桡侧向深层显露,并将正中神经、桡侧屈腕肌和拇长屈肌腱向尺侧牵引,尽可能保护患者桡动脉。之后,将患者方肌切断旋前,充分暴露桡骨远端。对于需要的患者,将腕关节囊切开,使桡腕关节面得到充分显露。之后,在直视下对骨折进行复位,并通过克氏针对其实施临时固定,对恢复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和尺偏角进行有效观察,确保关节面处于平整状态。依据患者具体病情选取相应的自体髂骨植骨,同时将长度合适的锁定钢板放置在桡骨远端掌侧,在滑动孔进行临时固定, 对复位较为满意的患者,依次钻孔和拧入锁定螺钉,不需对尺骨茎突骨折固定。术后,采用常规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其出现感染现象,并在术后1周,指引其服用降钙素、活性维生素 D和 活性钙等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

1.3疗效判定[1]

优,是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腕关节没有出现疼痛现象,活动没有受到限制,且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握力同健侧相同,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消失或是基本消失;良,是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腕关节偶尔出现疼痛现象,在剧烈活动时受到一定限制,但其功能和握力同健侧较为接近,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可,是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腕关节经常出现疼痛现象,工作中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且其功能和握力较弱,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改善;差,是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腕关节持续疼痛,正常劳动受限,且功能和握力较差,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临床治疗优良率=优率+良率+差率。

2.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43例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其骨折约合时间为8―15周,临床治疗优良率高达93.02%(40/43),其中,30例为优,6例为良,4例为可,3例为差。

3.讨论

随着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疾病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因骨质疏松产生的骨折疾病也逐渐上升,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为其中一种,其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普通钢板在治疗该疾病临床上会导致患者出现再移位和桡骨缩短等现象,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锁定钢板可显著改善普通钢板中出现的弊端,同时可避免出现螺钉切割现象,具有显著效果。除此之外,锁定钢板具有固定可靠,术后出现复位丢失、掌倾角和尺偏角丢失现象较少,固定时间短和适合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等优点,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综上所述,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临床上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方法临床效果观察,本次研究选取的43例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其骨折约合时间为8―15周,临床治疗优良率高达93.02%,该研究结果同舒敏锐、李刚和袁晓军等学者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观察》中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因此,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方法值得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5-0090-03

[WT5HZ][JZ]Study 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WT5BZ][JZ]CHEN Zi-yi, ZHAO Zhong-wen

[WT5"BX][JZ](1.School of Postgraduate,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22, Fujian;[JZ]2.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001, Fujian)

[WTHZ]【Abstract】[WTBZ]The high incidence of osteoporosis in the world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fractures,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has a unique advantage. A series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making a significant progress. The liter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recent years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from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and other treatment in the paper, in which the progres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common osteoporosis are specifically discussed so as to give readers an inspiration and new id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WTHZ]【Key words】[WTBZ]osteoporosis,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ummarization

骨|疏松症(OP)是指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化破坏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的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者某种药物治疗导致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中医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与“痹症”、“腰痛”相类似,将其归于“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1单味中药药理分析

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药理机制得到证实,近年来不断开展的药物研究为此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临床常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有补骨脂、羊藿、杜仲、骨碎补、菟丝子、续断、鹿茸、阿胶、黄芪、人参、枸杞、龟甲、葛根、牛膝、狗脊等。补骨脂作为临床治疗OP的常用药,近年研究层出不穷,药物有效成分被不断挖掘。邵航等[1]在其药理研究实验中发现补骨脂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和单萜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而其中主要的抗骨质疏松的活性物质为香豆素类成分。张乐其等[2]从提取方法、诱导成骨机制、调节骨代谢通路、应用前景等方面研究其中药单体柚皮苷,证实柚皮苷在临床上修复骨缺损具有重要地位。黄酮类物质被称为“植物雌激素”,能够同时作用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具有改善骨代谢,促进成骨细胞生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刘舵等[3]从宁夏枸杞中粗筛出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高的黄酮类物质,且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证实其毒性极小,能缓解切除卵巢大鼠的骨结构的退化,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赖青海等[4]实验发现肉苁蓉能通过提高性激素水平,抗氧化作用,调节钙磷代谢平衡,补充矿物质元素等方面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对单味中药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细胞分子深成面水平,研究其对成骨与破骨细胞的影响、调节体内激素及微量元素、诱导干细胞成骨分化等预见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贝家欣等[5]总结近年研究指出人参皂苷可通过调节护骨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以及基因p2和p27的mRNA的表达来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且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任辉等[6]通过动物实验得出龟板可能通过降低骨转换有效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其中CTSK可能是其作用靶点之一。[HJ1.8mm]李淑惠等[7]研究表明以丹参酚酸B和丹参素为代表的丹参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在调节骨代谢方面起作用,涉及Wnt/β-cate-nin、ERK、BMP、OPG/RANKL/RANK以及 FoxO介导的氧化应激等多种信号通路调节机制。

2中药复方制剂

21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21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在临床中最为常见,故对PMOP中医药治疗的各方面机制研究也最为广泛。吴海洋等[8]在单味中药方面,从骨测量指标、细胞因子变化、基因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重点探讨了羊藿、杜仲、骨碎补对PMOP的疗效;在复方中药方面,以普遍认为的肾虚病机为主线,总结了补肾法在临床中应用。王剑等[9]通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采用自拟方补肾壮骨中药复方(羊藿、牡蛎、鹿茸)治疗观察得出,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上调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而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展磊等[10]对1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钙尔奇D联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实验发现补肾活血中药可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OPN、PINP和β-CTX浓度,提高25-(OH)D水平实现的。高璐等[11]研究补肾中药复方(鹿茸、牡蛎、羊藿),通过对血生化指标测定、骨密度检测及RT-Real Time PCR分析,得出补肾中药复方具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其机制与调控 MEK1、ERK2 基因表达有关。为试验新的实验模型,模拟出与临床更加接近的病理过程,刘梅洁等[12]将去卵巢和灌胃给予大黄2种方法合用,造成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其病理过程与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似,能反映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特点,为临床实验建模打开了新的思路。

21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龄化趋势催生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群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特点除了着眼于肾虚和脾虚外,还应考虑其气血虚弱特点,复方中当归、黄芪等益气养血中药被广泛运用。俞延军等[13]拟益肾活血汤(当归10 g,熟地、杜仲、槲寄生、牛膝、羊藿各20 g,红花、桃仁各6 g,续断15 g,延胡索30 g)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经治疗测定患者骨密度增加,四肢疼痛得到基本缓解。刘玉红等[14]将骨康方(补骨脂30 g,肉苁蓉、羊藿、菟丝子、熟地黄、白芍,丹参各15 g,黄芪20 g,当归10 g,大枣5枚)进行辨证加减,细分阴阳,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起到了更好的疗效。张翔等[15]在常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联合接骨汤(当归、黄芪、炒白芍、续断、申姜、威灵仙、天花粉、熟地、木瓜、土鳖虫、自然铜),以补肾壮骨为主,健肝脾化瘀血为辅,提高了骨密度,有效地减轻了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蒋玲玲等[16]采用中药复方益肾健骨汤(黄芪30 g,鸡血藤30 g,补骨脂15 g,骨碎补12 g,菟丝子12 g,狗脊12 g,川续断12 g,川芎12 g,葛根12 g)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后,显效率和有效率都相对高于采用单纯西药治疗。

22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221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的中医病机认为与“瘀”和“虚”关系最为密切。马如风等[17]探讨DOP的主要病因病机在于机体肝脾肾亏虚和气虚血瘀,补肾滋阴、益气活血的中药复方在预防和治疗DOP时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丹参、地黄、羊藿等。李环宇等[18]分析了糖尿病骨|疏松的中医病机,认为与脾肾亏虚和血瘀关系最为密切。同时总结得出,在防治DOP近10余年的研究中,较为重视对补肾健脾类中药的使用,而对活血化瘀药的研究尚为少见。加味青娥丸化裁自古方青娥丸,方含补骨脂、胡桃仁、鹿角胶、杜仲、丹参、黄芪、山药、牡蛎、龙骨,能改善治疗DOP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钙磷含量、空腹尿 Ca /Cr 比值,整体调节机体的骨代谢平衡[19]。吕维名等[20]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阿法骨化醇胶丸及碳酸钙咀嚼片加用口服复方地龙片(黄芪、川芎、地龙、牛膝),在缓解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及神经肌肉疼痛方面有显著效果。

222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GIOP人数逐渐上涨,已成为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后OP的第三大人群。中药抗 GIOP 的作用机制多从调节骨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促进 OB 的增殖与分化,抑制 OC 活性及数量,促进骨基质合成,提高性激素水平,调节钙磷代谢等方面展开。补肾中药方(鹿茸、羊藿、牡蛎)可明显上调 GIOP 大鼠骨组织成骨转录因子Osterix、Runx2 mRNA 及蛋白表达,促进 OB 分化、成熟和骨形成[21~22]。徐晓东等[23~24]从分子水平研究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及 PPARγ2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创新使用纳米钙补肾中药,使其上调大鼠骨组织中 BMP6 / BMP7 mRNA 和蛋白表达,下调骨组织中 PPARγ2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以达到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效果,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朱辉等[25]指出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为肾精亏虚、脾虚不运、血行瘀滞所致,设计实验组进行对比,发现补肾中药能抑制骨吸收,与健脾、活血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朱冰等[26]建立GIOP大鼠股骨闭合骨折模型,采用中药复骨方(骨碎补、杜仲、续断、千年健、红花、归尾、川芎)进行治疗,实验发现GIOP骨折大鼠经复骨方治疗后,最大载荷、最大应力等均有增高,股骨密度提高,骨形态参数改善。

3其他治疗

中医药疗法博大精深,针灸推拿、中药涂擦、熏蒸、足疗等非口服疗法展现了其多样性,既与中药相辅相成促进疗效,又发挥其特长,为患者提供多种治疗选择,量身定做专属的诊疗方案。牛国平等[27]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采用利塞膦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发现针灸推拿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度及日常活动功能,有利于骨密度的补充。崔沐群[28]针对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这一症状,将抗骨质疏松药物结合针灸、蜡疗进行治疗,发现结合针灸与蜡疗可以提高患者的骨质密度,极大地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状况。唐旭丽等[29]对8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加口服凯思立D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十一方药酒及药渣进行涂擦联合烫疗。实验结果表明中药涂擦联合烫疗能更好地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李文华等[30]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经络传导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以现代足部反射区理论为指导,发现中药足疗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比口服阿仑膦酸钠片更能减轻骨痛症状和提高骨密度值,疗效更确切。梅群超等[31]采用理疗之薰蒸疗法,利用温经通络、活血行气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气薰蒸腰背疼痛部位,在药物和热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目的。

4小结

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医药作用的多靶点性与临床骨质疏松症多病因诱发的复杂性相契合,具有很大的优势,且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又弥补了单纯中药应用的不足,效果均较好。但也还存在着不足:由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老年人,多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等,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因此应该强调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在经验方、有效方的基础上加减运用。另外,动物实验的造模也可多加探讨,以期为后期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铺好基石。我国风湿病专业起步较晚,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研究及诊治均存在诸多不足,加强风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认识和研究对今后的治疗将有重要启发。

参考文献:

[1]邵航,俐补骨脂抗骨质疏松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3):69-71

[2]张乐其,霍光,柳毅,等中药柚皮苷诱导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6,(03),277-280

[3]刘舵,杨永利,雷婷,等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急性毒性及对切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04),396-401

[4]赖青海,王琳琳,丁辉,等肉苁蓉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74-76

[5]贝家欣,夏海珊,卢家淇,等人参皂苷 Rb1 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8):950-955

[6]任辉,张志达,梁德,等龟板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骨微细结构、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的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6,31(5):1858-1862

[7]李淑惠,梁燕龙,杨亚军,等丹参水溶性成分影响骨代谢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32(7):902-905

[8]吴海洋,索欢,王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中药治疗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02),241-244

[9]王剑,郑洪新,张锦萍,等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Dlx5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0):1238-1240

[10]展磊,魏秋实补肾活血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骨代谢因子的调控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09),1128-1132

[11]高璐,洪新,尚德阳,等补肾复方对去卵巢大鼠MEK1、ERK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05),471-475

[12]刘梅洁,李鸿泓,王少君,等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08),836-838

[13]张翔,敖勇峰,刘耀忠,等中药接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48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8):166

[14]蒋玲玲分析中药复方益肾健骨汤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2016,10(6):51

[15]俞延军,李济军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1):817

[16]刘玉红,赵可伟骨康方加减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8):251-252

[17]马如风,郭鱼波,王丽丽,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8):3-4

[18]李环宇,张林从“虚”“瘀”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方药研究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417-418

[19]巩振东,李翠娟加味青娥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2(9):1391-1402

[20]吕维名,许荣,肖丽霞,等中药复方地龙片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7):617-619

[21]王剑,郑洪新,宗志宏,等补肾益髓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 Runx2 的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2):120-125

[22]王剑,郑洪新,宗志宏,等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 OsterixmRNA 及蛋白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801-806

[23]徐晓东,邓洋洋,郑洪新糖皮质激素诱导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 BMP-6 / BMP-7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3):472-474

[24]徐晓东,邓洋洋,郑洪新糖皮质激素诱导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PPARγ2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1),25-27

[25]朱辉,郑洪新,林庶如,等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制备及中药的干预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8):30-32

[26]朱冰,李敏研,刘智,等复骨方促进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8),14-18

[27]牛国平,崔书欣,康斐针灸推拿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10):1527-1529

[28]崔沐群针灸结合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学,2014,10(19):90-91

[29]唐旭丽,邓旭,钟毅,等中药涂擦联合烫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6,36(9):1588-1590

篇6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骨康宁治疗骨质疏松大鼠的效果。方法 5-6月龄雌性SD大鼠,维甲酸复制骨质疏松模型后,给予中药骨康宁治疗。用影像学、骨病理组织学、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等实验技术,观察骨康宁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骨康宁治疗后,骨质疏松大鼠的平均骨小梁数、平均骨小梁宽、骨皮质指数、股骨骨密度、股骨的最大变形能力等增加,并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P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康宁;维甲酸;影像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Gukangning capsule on the osteoporotic model of the rats. Methods Female SD rats, 5-6 months after birth, were chosen to duplicate the osteoporotic model induced by retinoic acid and treated with Gukangning capsule. The effect of Gukangning capsule on osteoporosis was evaluated by radiology, morphometry, BMD and biomechanics of bone. Result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ukangning capsule, the mean trabecular plate density, the mean trabecular plate thickness and the trabecular bone volume, BMD and maximum strain of the rat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ore than that of the osteoporotic model (P

KEY WORDS: osteoporosis; Gukangning capsule; retinoic acid; image

以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并伴随骨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类全身性骨骼疾病称为骨质疏松症。随着老年人群的迅速增长,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骨康宁含有补骨脂、骨碎补等复方中药,具有壮肾健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等功效。本实验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用维甲酸复制骨质疏松模型,骨康宁治疗后采用影像学、骨病理组织学、形态计量学等方法,观察其对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选用45 只雌性SD大鼠,5-6月龄(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10只)和骨质疏松模型组(35只)。以维甲酸80mg/(kg・d)(上海第六制药厂)灌胃15d,诱导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模型组大鼠处死7只证实骨质疏松模型复制成功后,剩余大鼠再随机分为骨质疏松模型组(9只)、骨康宁治疗组(骨康宁组,10只)和雌激素治疗阳性对照组(9只)3组。正常组大鼠继续观察。骨质疏松模型组给予常规饲料、蒸馏水;骨康宁组给予0.8g/(kg・d)骨康宁混悬液,1次/d灌胃;雌激素组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50μg/只,每周3次。治疗期为60d。

1.2 取材 实验60d时,各组以200g/L苯巴比妥溶液(5mL/kg)麻醉下处死动物。取双后肢及胸腰椎骨,40g/L多聚甲醛固定。

1.3 钼靶摄影 随机取每组实验大鼠一侧胫骨及股骨,在同一电压电流下行钼靶摄影。

1.4 骨病理组织学观察 取股骨上段中1/2段,经40g/L多聚甲醛固定,80g/L的中性EDTA脱钙液脱钙40d,常规石蜡包埋,用90g/L的多聚赖氨酸处理载玻片,切片,片厚6μm,伊红苏木素染色(HE)。

1.5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股骨的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应用半自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测量。以关节软骨下1mm以外的松质骨区域,每张切片测量3个视野(放大倍数×40),取平均值,测量平均骨小梁密度、平均骨小梁宽度、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平均骨小梁间距;测量股骨中段皮质骨面积、皮质骨面积百分比、骨髓腔面积百分比。

1.6 骨矿密度(BMD)测定 用QDR2000型HOLOJAC双光子骨密度仪测量四肢骨与胸腰部椎体骨矿密度,变异系数≤ 3 %。测量时,将各离体骨按一定顺序放入有机玻璃盒内,注入蒸馏水(以刚好盖过所有骨面为宜)进行扫描。使用Regional high resolution QDR 4500小动物分析软件。

1.7 骨生物力学测定 右股骨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三点力学试验,观察最大应力。当外力作用于骨时,骨以形变产生内部的阻抗来抗衡外力,即骨产生的应力,用最大负荷力表示,单位为g/cm2。应变是指骨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大小等于骨受力后长度的变化量,用最大负荷表示,单位为cm。测量时,调整两个约束支架相距20mm,将两个大鼠股骨比较均匀的部位放在两个约束支架上,股骨的短轴与垂直方向平行,逐级加压直至屈服,读取导致屈服的负荷的数据。待测试件用生理盐水保持湿润,荷载测量精度为0.1N(牛顿),变形测量精度为0.001mm。

1.8 血清降钙素(CT)质量浓度测定 应用放免分析测定法。

1.9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检验水准α=0.05,P

2 结

2.1 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结果

2.1.1 骨病理组织学 光镜下皮质骨变薄,骨髓腔扩大,骨纹理变稀、变细;松质骨骨小梁密度降低,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减少;皮质骨面积百分比降低,说明松质骨、密质骨骨量均减少,发生了骨质疏松(图1)。图1 实验各组骨小梁(略)

2.1.2 钼靶X线片在解剖镜下观察的结果 正常对照组10例,左胫骨及股骨骨皮质骨密度均匀致密,骨髓腔不宽,松质骨骨纹理粗细均匀(图2A)。骨质疏松模型组9例,左胫骨及股骨骨皮质菲薄,部分吸收,骨髓腔增宽,松质骨骨纹理稀疏、变细(图2B)。骨康宁组10例,左胫骨及股骨骨皮质骨密度不均匀,变薄有分层,骨髓腔稍增宽,松质骨骨纹理稀疏而粗细不均(图2C)。雌激素组9例,左胫骨及股骨骨皮质变薄,骨髓腔稍增宽,松质骨骨纹理稀疏而粗细不均(图2D)。图2 各组大鼠胫骨及股骨钼靶X线观察结果(略)

2.2 骨康宁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

2.2.1 光镜下骨病理组织学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骨康宁组和雌激素组大鼠股骨下端松质骨骨小梁数增多,骨小梁增宽,骨小梁间隙缩小,而骨质疏松模型组骨小梁数和骨小梁间隙变化不明显(图1略)。

2.2.2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 松质骨: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正常组、骨康宁组和雌激素组股骨下端松质骨的平均骨小梁数、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增加,而骨小梁间隙显著缩小。治疗60d后,骨康宁组平均骨小梁数、骨小梁宽度、骨小梁面积百分比与雌激素组、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均高于骨质疏松模型组(表1)。表1 治疗后60d各组大鼠松质骨形态学测量结果(略)

皮质骨:治疗后,骨康宁组和雌激素组的皮质骨面积、皮质骨面积百分比增加,骨髓腔面积百分比减少,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骨康宁组的骨髓腔面积百分比与正常组和雌激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低于骨质疏松模型组(表2)。表2 治疗60d后各组皮质骨组织形态测量比较(略)

2.2.3 钼靶X线(解剖镜下) 与骨质疏松模型组相比,治疗后骨康宁组和雌激素组大鼠胫骨和股骨骨皮质骨密度增高,有分层,骨髓腔缩小,松质骨骨纹理粗细不均;无措施组大鼠胫骨X线表现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2.2.4 骨密度 股骨骨密度测试结果表明,治疗后骨康宁组显著高于骨质疏松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及雌激素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椎骨骨密度测试结果表明,治疗后骨康宁组与正常对照组及雌激素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均高于骨质疏松模型组(表3)。表3 各组大鼠骨密度检测结果(略)

2.2.5 骨生物力学 药物治疗2个月后,大鼠左股骨结构力学及材料力学的变化如表4。最大应力为骨材料力学特性,本实验表明,骨康宁治疗组与骨质疏松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2.6 血清降钙素(CT) 各组大鼠喂养60d后,骨康宁治疗组血清降钙素质量浓度与骨质疏松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4)。表4 各组大鼠骨生物力学和血清降钙素(CT)测量结果(略)

3 讨

骨质疏松模型的方法较多,由于维甲酸诱导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和骨质疏松表现典型、易于进行给药观察等优点而被较广泛使用。目前认为维甲酸主要是通过激活破骨细胞的分化、增殖,损伤大鼠卵巢,雌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促进骨吸收作用而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本实验大鼠维甲酸灌胃15d后,股骨松质骨骨小梁密度降低、稀疏,小梁面积百分比减少,骨髓腔扩大;皮质骨厚度呈减低趋势,皮质骨面积百分比降低,表明松质骨、皮质骨骨量减少,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复制成功。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诊断方法有X线照相法、X线吸收法、光子吸收法、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超声诊断法、骨生物力学法等,它们各自有优缺点。一般的X线片,只有在骨量减少达到骨总量的30%-40%时才能显示骨质疏松的征象,因此单纯X线检查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意义不大,但是当骨质疏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根据目测脊柱形态、骨质密度、皮质厚薄及骨小梁的形态等,仍可做出诊断依据。骨密度的测定常被用于评定骨脆性和对骨折危险性进行预测,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单纯骨矿物盐含量的增加,骨质量并不一定相应的增加,有时反而降低。骨生物力学是生物力学的分支,它以工程力学的理论为基础,研究骨组织在外界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和骨在受力后的生物学效应,是对骨质量进行评定的一种较可靠方法。因此,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中应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判断。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观察骨康宁治疗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的效果,结果显示:X线检查表现为骨康宁组大鼠骨皮质较骨质疏松模型组增厚,骨小梁增多;骨组织计量学分析显示骨康宁组平均骨小梁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和皮质骨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骨质疏松模型组,而平均骨小梁间隙和髓腔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骨质疏松模型组;股骨和椎骨骨密度测试结果表明,骨康宁组显著高于无措施组,而与正常对照组及雌激素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骨生物力学结果提示中药骨康宁可明显提高大鼠左股骨骨结构力学及材料力学特性,客观地反映了中药骨康宁治疗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的效果。

降钙素(CT)由甲状腺C细胞(滤泡旁细胞)产生,降钙素对骨的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直接抑制骨质吸收。降钙素可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受体,使细胞内Ca2+转入线粒体,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还能抑制大单核细胞转变为破骨细胞,从而减少骨吸收。降钙素的这种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在整体动物和骨细胞培养实验中均已得到证实。从本实验结果可知,骨康宁能明显增加大鼠血清降钙素的质量浓度,说明中药骨康宁能通过增加血清降钙素质量浓度而发挥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综合上述,本研究采用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观察骨康宁治疗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的效果,结果表明骨康宁对大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分子生物机制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Enriori PJ, Enriori CL. The pathogenesis of osteoporosis in older women and men . 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 2002, 8(1):16.

[2]李平生. 骨质疏松症治疗用药最新进展 . 中国处方药, 2005,1(34):3942.

[3]郭世绂.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及其理论基础 . 中华骨科杂志,2004,11(24) :691

693.

[4]张军芳, 曹峻岭, 郭 雄,等. 维甲酸致颌骨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变化及“双骨胶囊”治疗效果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23(4):405409.

[5]胡彬, 李青南, 李朝阳, 等. 维甲酸致雌性大鼠骨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7, 3(1):1214.

[6]Chiras J, Depriester C, Weill A, et al. Technics and indications . J Neuroradiol, 1997, 24(1):4551.

篇7

关键词:骨质疏松治疗仪;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总有效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伤、骨脆性提高和已发生骨折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骨病。该病主要分为两类,即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前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并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目前,该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年龄与患病风险成正相关,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大,据相关报道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国,女性患病率约为20%,男性患病率约为15%,而在国内50岁以下人群中,有大约七千万人患有该病。

2.3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共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6例,对照组4例,全部为轻度,以恶心、肌肉酸痛和腹胀为主,都没有进行特殊治疗就自行消失。没有出现发热、抽搐症状,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得住。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伤、骨脆性提高和已发生骨折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骨病。患有该病的患者负重能力下降,活动能力下降,周围肌肉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导致痉挛疼痛,再加上因患该病的患者骨量下降、骨生物力学特性减少很容易导致骨骼畸形和骨折。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原则是缓解骨痛、抑制骨量下降或提高骨量、预防骨折发生。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并以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为主要原则,尽管药物治疗方便,疗效肯定,但是药物治疗见效慢、疗程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等缺点。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物理治疗开始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而脉冲电磁场就是其中的一种疗法。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低能量、极低频电磁场能够有效促进骨形成。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脉冲电磁场能够有效改善骨的微细结构,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加强骨骼生物力学特性。此外,脉冲电磁场能够促进成骨样细胞因子的表达,加强成骨细胞活性,并促使成骨细胞分泌更多的骨矿盐量,以此起到改善骨微细结构,加强骨生物力学特性的治疗作用。

篇8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水平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1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随机分为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每组40例。均经6个月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值、症状改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中西药组、中药组治疗后骨密度、骨钙素显著增加(P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OP)发病率明显上升,被称为无声的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POP列为四大老年病之一。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 对改善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症状、防治骨质疏松、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确切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增加了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的风险[1,2]。本文旨在通过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前后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值的变化情况,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POP中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等分为4组,即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每组40例。4组年龄及绝经时间见表1,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参照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1999年制定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3],以BMD低于峰值密度M-1~2SD(均值减去1~2个标准)为骨量减少;低于M-2SD为骨质疏松。表1 各组可比性比较

1.2 病例选择

1.2.1 纳入标准

(1)年龄≥45岁,绝经6个月以上的妇女。(2)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查,股骨上端骨密度与20~30岁的女性相比减少≥25%。(3)临床主要症状为自发性腰背痛和(或)负重性疼痛,次要症状为形寒肢冷或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耳鸣、纳呆、腹胀、大便干或溏泄、小便频数、夜尿多、舌淡红、苔白、尺脉弱等[4,5]。

1.2.2 排除标准

(1)不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2)代谢性骨病。慢性肝、肾疾病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干扰骨代谢的疾病。(3)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如患严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性疾病;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曾摘除过卵巢;类风湿关节炎;骨肿瘤或Paget’s病。(4) 半年内曾使用过雌激素、钙剂、二膦酸盐、维生素D等抗骨质疏松药物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调节剂等影响细胞因子产生的药物。患有其他低骨量代谢性疾病及其他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 合并子宫乳腺疾病者[6]。

1.3 治疗方法

中西药组每次口服实骨饮(主要成分:熟地黄10g,狗脊5g,羊藿10g,补骨脂5g,牡蛎10g,山药10g等[7],采用韩国产自动煎药机制成200ml的软包装)每次200ml,每日2次;钙尔奇D600片(江苏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600mg)每次1片,每日2次。中药组口服实骨饮,每次200ml,每日2次。西药组口服钙尔奇D600片,每次1片,每日2次,疗程均为6个月。空白组6个月内未服用任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1.4 疗效观察

1.4.1 骨密度检测

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查测量治疗前后股骨上端同一部位骨密度。

1.4.2 血清骨钙素

用RIA法测定。

1.4.3 尿吡啶酚

用ELISA法测定。

1.4.4 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根据主症腰腿疼痛程度进行症状评分。重度:疼痛严重、持续痛,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为3分;中度: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为2分;轻度:疼痛较轻,偶尔发作,为1分;无疼痛,为0分。治疗前后下降2分为显效(显著改善),下降1分为有效(轻度改善),下降0分为无效(无改善),评分上升为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测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用χ2检验。

转贴于

2 结果

见表2。与空白组比较,中西药组、中药组治疗后骨密度、骨钙素显著增加(P

3 讨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P)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发病机制为绝经后雌激素分泌不足,破骨细胞过于活跃,骨转换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影响骨胶原的成熟以及骨矿化,尿钙排泄增多,肠钙吸收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痛和病理性骨折,绝经后妇女中发生率高达60%以上。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病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于提高老年妇女的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针对POP的主要治疗方式,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双膦酸盐都是目前常用的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对于绝经后妇女予以补充雌、孕激素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但激素的使用有刺激子宫内膜及乳腺的危险,且可能出现血管收缩症状(潮热、盗汗等)及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危险。临床上应用雌激素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效果显著,但目前常用的天然雌激素或半合成雌激素的衍生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宜长时间应用。因此,能够长期应用、副作用小、疗效较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成为探讨的热点。

中医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实骨饮由熟地黄、狗脊、羊藿、补骨脂、牡蛎、山药等中药组成,既可补肾阴,养精血,温肾阳,强筋骨,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形成;又能健脾以补后天,使肠钙吸收增加,尿钙排泄减少,防治骨质疏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相对于西医治疗方法有显著优点:(1)既可以抑制骨吸收,又能促进骨生成的双向整体调节作用;(2)避免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导致乳腺癌、宫颈癌等副作用。作用机制:中药对骨质疏松症的调节作用是多方面的,大体归纳起来有:(1)直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2)类激素样作用;(3)升高体内激素水平;(4)抑制破骨细胞生成;(5)加强肾羟化酶系统,使1-25-(OH)2D3的合成增加,促进肠黏膜对钙、磷离子的吸收;(6)调节体内环境微量元素的平衡,使骨结构力学特征得以加强[7]。

本文也证明了中药在POP治疗中的作用,中药科学地配伍能提高疗效,利于长期服用。钙尔奇D600片主要含碳酸钙、维生素D,帮助身体对钙的吸收,有益于降低缺钙症状的发生。中药与西药钙剂合用,能弥补中药补钙的不足并提高钙的利用率。当然,中药与西药钙剂合用也存在需要长期服药及止痛效果不理想等不足,如与降钙素等新一代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西药配合,疗效可能会更好。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增加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临床症状,可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中西药组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临床可考虑中药及西药配合服用,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Nanda K,Bastian L,Schulz K,et al. Hormone replacementtherapy and the risk of death from breast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Am J Obstet Gynecol, 2002,186(2):325.

2 David FA. The effect of the duration of progestin use on the occur-rence of endometrial cancer in postmenopausal women.Menopause,2001,8(4):245.

3 刘忠厚,杨定桌,朱汉民,等.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1):1-3.

4 伍凤莉,吴宜勇,史红岩.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对照试验.中国新药杂志, 2006,15(8):17.

5 马文松,刘磊,朱小弟,等.骨质疏松血清IL-6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4):326.

篇9

[主题词]骨质疏松/针灸疗法

ResentDevelopmentandCommentofStudieson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TreatmentofOs-teop

orosis

LinZhiwei,LiJian(QuanzhouMunicipalHospitalofTCM,Fujian362000,China)

[Abstract]PurposeTosummarizerecentdevelopmentofstudieson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prev

ention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

soastoprovideabasisandthinkingforclinicalsdudies.Methods

30papersaboutclinicalandexperimentalstudiesarereviewd,

indicatingthat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increaselevelsofendocrines,

regulatebonemetabolism,increasebonedensityandrelievepain,etc.,andprovethetheory,

thekidneybeinginchargeofthebone.Results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canpreventandtreatosteoporosis,

andtonifyingthekidneyandstrengtheningthespleenisthemostimportanttherapy.Conclusion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treatmentofosteoporosishasvastvistas.

[Keywords]Osteoporosis/acupther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性常见的骨代谢疾病。因其常引起骨痛、骨折等继发症状或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药物(包括西药和中药)疗法,针灸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起步较晚,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且前景广阔,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针灸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1.1 毫针疗法

刘氏等[1]采用上午10时针刺肾俞、脾俞、足三里、太白、太溪穴治疗5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结果表明针刺补益肾、脾的相关穴位,能够改善患者衰老症状,改善机体生理功能,提高其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尿Ca/Cr值,具有雌激素替代疗法相似的疗效,而尚未出现雌激素替代疗法所产生的副作用,既有效又安全。王氏等[2]应用补肾健脾法,针刺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腰椎部的骨密度,结果针刺治疗组明显优于药物(钙尔奇-D)对照组(P

1.2 艾灸疗法

吴氏等[4]对艾灸大杼、大椎、膈俞、足三里等穴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前后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艾灸组能使腰椎L1~L4骨密度提高1.32%;股骨颈骨密度提高0.97%,说明艾灸能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居氏等[5]观察21例平均63岁的男性受治者,艾灸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虚症状,艾灸后上述诸症明显好转、骨密度上升,进一步证实药灸具有温肾壮骨的作用,能调节老年骨密度,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张氏[6]用当归、熟地、蛇床子等补肾温阳通络中药制成药饼覆穴位,用艾绒隔药灸治疗3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结果患者腰膝酸痛、疲劳等症状明显好转,骨密度平均值较灸前增加。证实药灸具有温肾壮骨之功,能调节老年骨密度,有助于骨的保健。

1.3 耳针疗法

熊氏等[7]采用耳穴:子宫、肾、内分泌、卵巢、脾埋针法治疗绝经后的妇女60例[其中骨质疏松伴腰椎压缩性骨折20例(均无截瘫表现),伴有不同类型的股骨颈骨折40例],每次埋针上述5穴,每日自行按压5~6次,每次10分钟左右,留针2天,两耳交替埋针治疗。所有病例在耳针治疗前检测骨密度和尿钙,结果均低于同等年龄段人群的标准数值。3个疗程结束(3个月)后结果治愈21例;显效28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

1.4 针灸并用疗法

刘氏等[8]以针刺补法加温和灸督脉(百会、大椎、至阳、腰阳关、命门)为主,配穴关元、气海、肾俞、脾俞、足三里、悬钟、太溪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结果大部分患者临床治愈或好转,尺、桡骨骨密度有不同程度增高。陈氏等[9]采用温针大椎、肾俞、足三里、关元俞为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结果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8%。

上述临床研究,说明在补肾健脾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治疗作用,不但能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还能调控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骨密度、改善异常骨代谢,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2 针灸对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杨氏等[10]观察温针灸"肾俞"穴对老年雌性大鼠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变化。结果:温针灸"肾俞"穴具有明显的调节性激素作用,可以使明显低下的雌二醇与孕酮水平升高,从而建立起卵巢与垂体之间负反馈关系,同时,使升高的FSH水平回复正常。赵氏等[11]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以补肾健脾,温阳通脉为治疗原则,取命门、脾俞(双)、足三里(双)、大椎穴进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针刺。结果表明,针刺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血清E2及BGP水平,降低尿Ca/Cr和HOP/Cr的含量,改善骨代谢,对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12]。针刺、艾灸和肌注雌激素各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骨质丢失,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13]。刘氏等[14]亦采用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症的模型,造模3个月后治疗3个月,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性激素水平、生物力学等观察针刺和艾灸的疗效。结论:针刺、艾灸或雌二醇三者的作用无显著差异,针灸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于造模3个月后作右股骨中段闭合骨折,进行血清生化、骨痂BMP和组织学的观察。结论:针灸具有促进骨质疏松性骨质愈合的作用[15]。赵氏等[16]将HRP分别注射于大鼠"命门"穴区与相关内脏卵巢及肾上腺实质内,观察三者的传入神经节段性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三者的传入神经在脊神经节T13~L2节段互相重叠。为针刺和艾灸命门穴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上述针灸实验,提示针灸能调控实验动物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和骨质量,为针灸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机理研究的实验结果。

3 评述

骨质疏松症是当今国内外老年病学、骨科、内分泌研究者的热门课题之一,其涉及面广,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骨矿含量随着年龄的变化规律和中国医学所记载的肾中精气盛衰的变化规律有着惊人的一致性[17]。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虚证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人体骨骼中骨矿含量却逐渐减少,肾的盛衰与骨矿含量密切相关[18]。而现代医学对"肾"的研究表明,肾虚者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减退,肾虚的实质乃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生了紊乱[19]。某些补肾中药可抑制或纠正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或紊乱的发生,减缓衰老过程;在补肾的基础上重视健脾养胃法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临床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分型以肾虚最多(73.3%);可见肾虚、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原因[20~22],关键是肾虚,病位主要在肾[23]。

目前,国外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主要从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入手。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有雌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衍生物、双磷酸盐类等。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有氟化物、酮类化固醇激素、活性维生素D衍生物、甲状旁腺激素(PTH)等。这些药物或因副作用大,或因疗效并不十分确定,或因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长期服用等缺点,故均非理想药物。传统的针灸疗法根据"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生肌,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刺激相关的穴位,在提高骨质疏松症内分泌性激素水平、调节骨代谢、增加骨密度、缓解疼痛等方面,经临床应用和动物实验已获疗效。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方法,具有西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上述针灸研究,大多局限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较少;在临床研究方面,对骨质疏松症的诸多影响因素探讨不多,临床科研设计尚欠严密,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尚未统一,检测项目尚不够先进,选穴多杂变、组方未确定等尚存在着不足;有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镇痛观察指征,针灸对骨质疏松症机械因素影响的调控,针灸对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率影响的研究尚少见。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建议针灸临床研究者按照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1999年1月制定并公布、2000年修定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和随机对照原则进行临床科学研究,以加快提高针灸临床科研质量。结合并紧跟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新认识,除了研究BMD以外,骨微细结构、骨有机基质、矿物成分、微小损伤及修复状态均影响骨强度,并与骨折发生有关[24];从神经肌肉的作用等机械因素对骨强度的控制作用[25];骨质量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调控的关系[26~28];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高转换率[29]和男性雄激素对骨质疏松症影响[30]等方面着手探讨研究。相信针灸医学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将有重大突破,前景广阔。

4 参考文献

1 刘炎,王维健.针刺补肾健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996;12(7,8):24

2 王东岩,蔡红,卓铁军.针刺背部俞穴对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的影响.湖北中医杂志,2001;23(2):6

3 王长海,张仲海,李锋,等.针刺对肾阳虚骨密度作用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1998;18(5):270

4 吴明霞,吴炳煌,钱松涛,等.针灸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作用的临床研究.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4):33

5 居贤水,丁菊英,王影红.试论艾灸对老年骨密度的调节作用.针灸临床杂志,1995;11(9):37

6 张丽.隔药灸调节老年骨密度的研究.中医函授通讯,1997;16(1):35

7 熊芳丽,肖亚平.耳针治疗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60例临床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2(2):33

8 刘广霞,张道宗.针灸督脉为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8例临床报道.中国针灸,2000;20(9):529

9 陈丽仪,郭元琦.温针为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0;16(8):35

10 杨廉,刘媛媛,路暾,等.温针灸"肾俞"穴对老年雌性大鼠性激素的影响.中国针灸,2001;21(3):172

11 赵英侠,严振国,邵水金,等.针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中国针灸,1999;19(5):301

12 赵英侠,严振国,余安胜,等.针灸对卵巢切除大鼠骨代谢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9;18(5):40

13 赵英侠,余安胜,邵水金,等.针灸对切除卵巢的大鼠骨松质结构的影响.中医正骨,2000;2(8):3

14 刘献祥,吴明霞,吴炳煌,等.针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研究.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1):21

15 刘献祥,吴明霞,吴炳煌,等.针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中国骨伤,2001;14(2):81

16 赵英侠,邵水金,余安胜,等."命门"穴区与卵巢、肾上腺的传入神经节段性分布的关系---HRP法研究.针刺研究,1999;24(4):294

17 丁桂芝,李榕.从骨矿含量变化规律看肾主骨理论的科学性.湖北中医杂志,1991;13(2):27

18 赵玉堂,刘凯军,李金花,等.骨矿含量与肾虚、肾主骨关系的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6;2(3):19

19 李边达.中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及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药效学研究技术要求.中药新药与临床,1992;3(2):7

20 张华,冯新送,庄洪,等.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辨证施治研究.中医正骨,2001;13(3):55

21 邵敏,庄洪,宋文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型的初步研究.中医正骨,2000;12(5):9

22 欧阳钢,谢碧红.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从脾胃论治.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5):269

23 魏红沁,王娟,魏宏园.补肾法治疗脾虚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2):31

24 李晓佳,李双庆,魏松全.骨质量为骨质疏松症诊治的新动向.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1;21(3):158

25 韦锦斌,王乃平.补钙误区.广西中医药,2001;24(1):55

26 肖达,陈汉平.针灸延缓衰老的免疫学进展.上海针灸杂志,1997;16(4):37

27 王沉.针刺镇痛与免疫机制关系的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1;28(3):171

28 戴国华,张彤,王秀英.针灸抗衰老作用机制研究概况.中国针灸,2000;20(5):315

29 TerenceJWilkirz.Changingperceptionsinosteoporosis(改变对骨质疏松的看法).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1;4(1):49

篇10

关键词:针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症候 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01-02

骨质疏松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根据其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三大类[1],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所引起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们运用针刀松解配合补充骨营养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10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4],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56-71岁,平均62.44±6.08岁;轻中度骨质疏松25例,重度骨质疏松20例。治疗组65例,男28例,女37例;年龄54-78岁,平均65.45±9.86岁;轻中度骨质疏松32例,重度骨质疏松33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补充骨营养剂治疗: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每日2次口服,高钙片2.5g,每日1次睡前服。

1.2.2 治疗组补充骨营养剂配合小针刀松解。口服药物及方法不变。每个疗程开始时分别于疼痛部位寻找疼痛反应点、痉挛肌肉起止点及条索状结节处行小针刀松解术。每次选择2-6各部位并标记,1%利多卡因1ml于每个部位行局部侵润性麻醉,后以小针刀规程进刀,逐步松解病变部位,以局部酸麻胀痛为标准,术后消毒敷贴,并预防感染[2]。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两组症候改善积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骨密度测定:明显好转,峰值骨量增加>1SD,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好转:峰值骨量增加

2 结果

安全性指标检查:两组在治疗前后所测肝功能、肾功能及其他安全性疗效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观察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两组共110例患者均能坚持治疗,无脱落,其中4例患者症状有所加重。

3 讨论

近几十年来,随着针刀医学的不断推进,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已经获得广泛认可,认为造成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非骨质增生或退行性病变,而是因为人体整体或局部的动态平衡失调及静力平衡失调[3]引起。由于长期不良姿势、劳累、外伤、感受风寒等外界致病因素的影响,软组织劳损,造成动态平衡失调。这种长期的动态失衡,进一步影响静力平衡,在代偿性修复过程中,出现无菌性炎症,形成粘连、瘢痕、挛缩、堵塞等新的病理变化,进而造成小关节紊乱,引起患者骨质增生等。在针刀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以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将中医的针和西医的刀融合到一起,吸取了针和刀的优点,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针和刀的双重治疗作用。针刀不仅松解病变的软组织,改变和解除粘连、挛缩、瘢痕、堵塞等病理变化,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或压迫,恢复力学平衡;同时也具有针刺效应,能激发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产生镇痛物质,起到镇痛作用[4]。

鉴于此,我们提出,如果动态失衡可以导致骨质增生性的静态失衡,那么也应当可以导致骨质疏松性的静态失衡,因为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骨代谢平衡的两个动态因素,成骨性大于破骨性称为增生,反之称为疏松。通过对患者病变部位的针刀松解,我们发现针刀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至此,针刀医学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会发出更深的内涵和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97-2599

[2]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