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

篇1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其定义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绝对减少,从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的而一种北京301医院骨科唐佩福疾病。其患病后的危害很大,可导致患者意识消沉、失眠、慢性背痛,甚至生活难以自理。本文探讨了一些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具体见下文。

1 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抗骨重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骨矿化药物。

1.1 抗骨重吸收药物:抗骨重吸收药物主要包括雌激素、降钙素、二磷盐等。雌激素主要抑制骨重吸收,它通过直接刺激骨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或间接抑制某些细胞因子类产物而发挥治疗作用,适用于老年妇女绝经后的骨质疏松。降钙素适用于治疗椎骨骨折引起的疼痛,它是通过提高体内啡肽的水平,使神经肽的释放减少而发挥治疗作用。二磷盐不同以上两种药物,它既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又可以使骨的更替减慢,主要适用于骨密度低的患者。

1.2 促骨形成药物:氟化物是促骨形成药物的代表,它通过刺激骨细胞的活化而发挥作用。近些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使用氟化物治疗后椎骨骨折发生率降低,提高了脊柱和股骨颈骨量。

1.3 骨矿化药物:该类药物主要是各种钙剂及VitD等。钙剂和VitD需要共同使用,VitD可以促进骨的形成和肠道内钙的吸收,利于钙的平衡。

2 局部治疗

针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目前采用的局部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也称姑息性手段。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支架支撑等。然而,长时间卧床易导致骨流失严重、肌肉萎缩,进而加剧疼痛。

3 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脊柱功能和缓解痛苦。并不是所有的骨质疏松患者都考虑手术的,只有当病人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不太严重时才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的手术很复杂,还存在一定的危险。

4 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骨质疏松是涉及多脏腑的病变,主要以肾虚为主,肝失疏泄为关键,脾虚为辅,血瘀是促进因素。中医根据辨证分型的特点,标本兼治,通过调理各脏腑,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5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经皮椎体成形术又称注入骨水泥椎体成形技术,它作为一种新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目前在欧美已广泛使用,是向患者疏松的骨组织注入骨水泥。将其应用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小的创伤面、高的疼痛缓解率和高的功能改善率等特点。2005年-200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对32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了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椎体硬度和强度明显增加,防止了椎体的塌陷,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在适应症方面要尤为注意。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一般为2-3天,出院后,患者需要定期到门诊复查,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多吃钙、磷、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如奶类、豆类、鱼虾等海产品。再坚持每日饮一杯牛奶的同时,要戒烟、戒酒、忌浓茶、咖啡等,多晒太阳和多做室外活动,促进钙的吸收。

6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1994由美国的Rriley等人设计的。它是一种通过球囊扩张来纠正后凸畸形的技术,于1998年得到FDA的批准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它是将穿刺针注入体内后将其内芯抽出,注入导针,然后把带芯的骨水泥推入管核,实椎体前缘皮质未破裂前,放入可扩张气囊。当囊内压力达到50psi时,将气囊内芯导丝取出,再将气囊的压力增加到满意程度。当球囊的扩张达到终板或预计的椎体复位时,抽出囊内液体,灌入骨水泥。通过此项技术可以恢复压缩椎体高度,从而缓解疼痛,可称之为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7 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可使脊柱后凸畸形,引起疼痛,严重的可导致瘫痪,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探讨了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方法,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降低了病人的疾病痛苦,提高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伟杨;何登伟.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10(22)):4110-4111.

[2]杨惠林;陆俭;陈亮;倪才方;唐天驷.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2(4)):406-408.

[3] 徐建成;白靖平;锡林宝勒日;何祖胜;江仁兵;黄卫民. 注入骨水泥椎体成形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5(13):2367-2370.

篇2

【关键词】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病症,患者可出现后凸畸形、腰背部疼痛等症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传统临床主要通过止痛、卧硬板床休息及手法复位等保守治疗,然而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常出现肺、心及泌尿系统常诸多并发症[1],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男49例,女31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3.26±5.47)岁,共102个椎体,其中单个椎体骨折57例,多个椎体骨折23例;腰椎43个,胸椎59个;患者经骨密度测定均显示骨量明显减少,均为轻微外伤或自发性外伤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排除其他内科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仰卧,术前30分钟注射镇痛剂,将两个横向软垫分别垫在肩部及髂前上棘水平,保证期胸腰段椎体处于过伸状态,手术者在其一侧,踩脚踏居高向下,上肢伸直,双手交叉合拢在伤椎棘突部位放置,缓慢向下压,施力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在C型臂X线下对复位情况进行透视。复位效果满意后,将进针点标记,采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在正位透视下将穿刺针抵至椎弓根外上缘,侧位透视下对进针方向明确后缓慢进针,针尖到达椎体前中1/3部位,再次透视定位,观察位置是否良好,将第一期备置好的骨水泥注入,将骨水泥1mL缓慢注入椎体前中1/3部位,在透视状态下对骨水泥分布情况进行观察,之后在透视状态下将二期备置好的骨水泥缓慢注入伤椎,在接近椎体后壁时停止注射。

参考组:穿刺途径与观察组相同,将穿刺针退出后,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专用导针钻入,依次将扩张套管、工作套管置入,经工作套管精细钻钻入,扩张球囊将椎体恢复至正常高度后将球囊去除,将团状期骨水泥注入,椎体前缘逐渐向后推注,在靠近椎体后壁时停止注入骨水泥,采用推杆将骨水泥夯实,并使之凝固化。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1周、术后随访半年后对两组患者VAS评分(觉模拟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并参考脊柱cobb角测量方法,利用侧位X线片观察伤椎cobb角。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

2.1治疗后1周、半年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cobb角恢复情况亦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具体见表一:

表一 观察组与参考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半年VAS评分及cobb角比较

组别(n)

VAS评分(分)

cobb角(o)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半年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半年

观察组(40)

8.51±1.32

2.15±0.41

1.25±0.36

23.68±4.17

10.36±2.96

10.44±3.26

参考组(40)

8.46±1.21

3.08±0.52

1.88±0.41

22.87±4.01

16.71±3.05

12.57±2.79

2.2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骨水泥渗漏现象,参考组出现6例骨水泥渗透,并发症发生率为1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患者最常见楔形压缩性骨折,继而出现脊柱后凸畸形,生理曲度出现明显改变,随着椎体稳定性的变化,可引起后凸畸形、进行性塌陷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微创手术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实现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卧床并发症。目前临床关于其止痛机制尚不明确,主要存在以下说法:力学稳定性、骨水泥聚合反应放热及化学毒性。为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医护人员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对于椎体肿瘤、单纯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等患者可采用此类手术治疗,从而实现良好的手术效果[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及cobb角改善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5),由此可知,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篇3

方法。【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髋骨骨折;治疗

髋部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 该种并发症不仅仅会影响到老年人正常的生活 , 还会增加老年人的痛苦 , 缩短寿命。本文将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 2011到 2012年间的 1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1到 2012年间的 1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年龄在 65~96岁之间 , 男 70例 , 女 11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 85例;粗隆间骨折有 95例。有 120例患者带有并存症 , 心电图异常的有80例, 高血压病患有60例, 糖尿病的有75例, 肝肾功能差的有 30例, 脑梗死的有 20例。

1. 2 方法 将 1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两个组 , 第一组有 80例 , 第二组有 100例 , 第一组采取单纯的骨科治疗方法 , 第二组采取联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方法。并将 80例采纳单纯骨科治疗方法的第一组分为A、B两个小组 , A组的 40例患者采用单纯骨科牵引办法 , B组的 40例患者采取单纯骨科手术办法;将 100例采纳联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方法的第二组分为C、D两个小组 , C组的 50例患者在采取单纯骨科牵引办法的基础上再给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 , D组的 50例患者在采取单纯骨科手术办法的基础上再增加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B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30例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有 10例 , 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具体情况如下:松质骨螺钉固定 8例 , 国产 Richard钉固定 10例 , 角状钢板固定 8例 , 多枚斯氏针内固定 4例。D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有 21例 , 人工股骨头置换 29例 , 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具体情况为松质骨螺钉固定 5例 , 国产 Richard钉固定 7例 , 角状钢板固定 5例 , 多枚斯氏针内固定 4例。C、D两组的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内容有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指导 , 补充维生素 D和钙 , 实行中药治疗、物理治疗 , 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适当增加患者的雌激素。

1. 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 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 P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6(c)-0073-02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该类患者的胸腰部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感和运动障碍。临床对该病进行治疗的传统方法为卧硬板床休息4~8周左右,服用相应的消炎止痛药物,对腰背肌功能进行锻炼,但疗效通常不是十分理想,且易出现压疮、肺炎、尿路感染、便秘等并发症[1]。该研究中出于对应用椎体成形术对患有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的目的,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该院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资料来源于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抽取76例,在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后,每组38例,在对照组中有男21例,女17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64.8±1.3)岁;患骨质疏松症时间1~7年,平均(2.5±0.7)年;治疗组患者中男23例,女15例;患者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64.5±1.2)岁;患骨质疏松症时间1~6年,平均(2.4±0.8)年。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卧硬板床休息4~8周左右,服用相应的消炎止痛药物,对腰背肌功能进行锻炼。

1.2.2 治疗组 采取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常规抗炎治疗和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等。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全身疼痛症状消失;显效:患者可以正常行走,全身疼痛症状已经明显缓解;有效:与治疗前比较,全身疼痛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前后全身疼痛程度未得到改善,甚至恶化[2]。

1.5 统计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传统方法治疗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1.0%;治疗组患者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显然治疗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效果比较[n(%)]

2.2 住院时间

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25.41±5.85)d,治疗组为(10.36±2.16)d,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者7例,发生率为18.4%;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者1例,发生率为2.6%。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采用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止痛原理主要包括:①通过骨水泥的填充,椎体被充分加固,使椎体进一步压缩,使微小骨折导致出现的疼痛感明显减轻[3];②热效应导致锥体周围的神经组织与其内部变性,甚至发生坏死,因此神经对疼痛的感觉变得比较迟钝,甚至不会感到疼痛[4];③骨水泥对椎体的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④骨水泥硬化后会使椎体硬度与强度随之增加,其支撑力也明显变强,在止痛效果方面,双侧椎弓根穿刺与单侧穿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从物理学角度而言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

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临床传统保守治疗法,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后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后者,且这些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金渡,韩责和,赖震.PVP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1):32-34.

[2] 林德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5):684-685.

[3] 沈建雄,张智海,邱贵兴.椎体成形术对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脊柱外科杂志,2005,3(1):23-25.

[4] 陈斌辉,张明,李松巍,等.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J].浙江临床医学,2007,9(6):737-738.

[5] Lin JT, Lane JM. Rehabilitation of the olderwith an osteoporosis-related fracture[J].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2006,22(2):435-447.

篇5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外治法; 标症; 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14.2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的退行性的骨病[1],随年龄增加病情加重,表现为疼痛、骨骼变形骨折[2]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特别是其表现在脊柱,髋部及四肢肋部的持续性的静息疼痛,其与中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病因病机相符合,故我们应用中医外治疗法对骨质疏松症的“标”症进行对症治疗以达到和血疏通经络,补益强壮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门诊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男女各20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年龄为71岁,伴有肢体疼痛,功能障碍及心理不适应等临床症状的,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各为10男10女。

1.2 方法 在所有患者均维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同时,处理组将患者按照中医辨证论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个体化运用中医外治法予以针灸[3]推拿按摩,穴位贴敷治疗及膏药敷治,即对患者的标症进行对症处理。对照组则不予以任何中医外治法处理,在必要时予以Nsaid药品临时缓解症状。

1.3 随访及评定 治疗经疗程(1-3月)结束后,评价患者疗效及随访3月,以临床体征体检结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健康问卷》及《MPQ疼痛问卷Melzack,1987》调查问卷进行评分,评定患者疗效,门诊每月随访一次以跟踪干预疗效稳定性。

2 结果 40例患者分组并顺利完成治疗和疗程结束后的跟踪随访。治疗疗程因个体差异性为 1-3月平均1.6月,随访时间皆为3月。其中处理组在目标临床症状的改善上,如疼痛、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积极性,而心理适应因个体差异性表现各异但整体有好转趋势。评定结果良好16例,一般3例未改善1例;相对而言对照组在用Nsaid药物介入良好8例,一般3例未改善9例,停止Nsaid药物治疗后良好5例,一般5例,未改善10例。见表1

表1患者分组治疗后疗效评定比较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代谢疾病,是系统性骨骼疾病,其病因与年龄,性别,原发性继发性多种因素相关,目前治疗上多倾向于单纯药物治疗,对于非药物治疗方面涉及不多,而即使有所见得有些治疗也是把该病误作骨关节炎等他病进行治疗,造成了盲目治疗缺失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所以,我科以先明确诊断,维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前提基础上,施予中医外治法干预其临床症状,从标症入手,改善病情,提高孩子生活质量,增强其生活自信心,促进骨质疏松患者心里健康。其作用机理在于中医外治 的特点,如针灸有调节经络、通络止痛、补益肝肾等功效,穴位贴敷治疗和膏药外敷是具有特效的传统体外局部给药途径的优势,这些都反馈式调节人体神经疼痛敏感性(痛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痛处氧代谢,有利于炎症物质消除,从而起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的疗效。而推拿按摩又可以舒缓筋骨,对患者关节活动度,肌肉萎缩等起到良好的康复作用,包括指导患者练功(如易筋经锻炼)此类运动疗法[4]属于医患合作的积极模式,其次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医外治法医生与骨质疏松症患者面对面交流,不可排除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心理疏导有良性的诱导暗示作用。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可以体现出中医“以人为本”个体化方案,再者中医外治法在其副作用和医疗成本上也是极具优势竞争力。中医外治法属于中医医生康复学,适当将其灵活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辅助治疗,对该病临床症状有效干预做到标本兼顾,才是对患者来说最完美的愿景。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骨质疏松症[M].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2.

[2] 苏继承.骨伤科康复技术[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7.

篇6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保守治疗;临床效果

目前,在临床上,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骨科疾病,临床特点表现为骨组织退变、骨密度下降、骨骼生理功能弱化等[1]。在我国,骨质疏松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一半以上,女性的发病率更高达60%~70%,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特别是60~65岁女性[2]。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骨密度和骨质量是骨质疏松主要影响因素[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如吃点钙片及抹点外用药。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保守治疗,如:多吃点壮骨食品、骨头汤等等。

1.3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消失,腰椎活动度显著上升,活动不受任何限制。有效: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改善,腰椎活动度有所改善,活动收到稍微一点限制。无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变化[4-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仅为76%,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P

2.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社会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也越来越高。骨质疏松症的疾病原因主要为患者因年龄增大,骨骼的生理功能出现退却,导致引起骨密度下降,缺钙导致骨头脆性的增加,导致患者外伤后容易并发骨折,其中以并发腰椎压缩骨折最为严重和常见[6-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上,治疗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高,存在明显差异(P

综上所述,保守治疗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而言,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参考文献:

[1]许凌华,胡奇哲.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评估[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1):124-125.

[2]乔芳,常静.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30):271-272.

[3]江兵,朱成润.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2(34):16-18,22.

[4]Michael W,Itagaki,Adam D,Talenfeld,Sharon W,Kwan,Julian W M,Brunner,Kelly E,Mortell,Michael C,Brunner.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for pathologic vertebral fractures in the Medicare population:safer and less expensive than open surgery[J].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2,23,(11):1423-1429.

[5]Minfeng,Gan,Jun,et al.Is balloon kyphoplasty better tha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biconcave-shaped fractures[J].Acta radiologica(Stockholm,Sweden:1987),2014,55,(8):985-991.

[6]Matt,Stevenson,Tim,Gomersall,Myfanwy,Lloyd Jones,Andrew,Rawdin,Monica,Hernández,Sofia,Dias,David,Wilson,Angie,Rees.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nd 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J].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Winchester,England),2014,18,(17):1-290.

篇7

【摘要】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用芍药木瓜汤加味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43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痊愈104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1.6%,平均治疗2个疗程。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全部病例无不良反应。结论 芍药木瓜汤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中医疗法;芍药木瓜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已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骨质疏松症有很高的发病率、危害性大,正在威胁着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4年5月—2009年12月观察治疗14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40~93岁;病程1个月~21年不等,均摄x线片确诊,选用芍药木瓜汤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3例,男49例,女94例;年龄40~93岁,病程1个月~21年不等。

1.2 入选标准 参照who骨质疏松症标准(外院骨密度检查结果)及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列为治疗观察对象。

1.3 临床表现 腰背疼痛,腰膝酸软,四肢关节疼痛、麻木、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酸痛及周身骨痛,脊柱生理曲度发生改变或关节变形。x线摄片表现为:骨骼密度减低,骨质透亮度增加,骨皮质变薄呈线样变或葱皮样改变,髓腔增大,骨小梁变细、稀少或消失。

1.4 治疗方法 以芍药木瓜汤为基础方:白芍、木瓜、首乌、川芎、丹参、鸡血藤、延胡索、续断、骨碎补、熟地、淮山药、党参、黄芪、茯苓、蜈蚣。颈肩臂痛为主者加葛根、桑枝;胸背痛者加桔梗;腰背痛者加狗脊、杜仲;腰腿痛者加牛膝。每天1剂水煎服,复查,1周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之后隔1~2天服1 剂,坚持3~6个月,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复查x线片。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日常生活,骨质疏松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活动剧烈时病变部位仍感不适,骨质疏松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所选病例完成疗程后,按前述标准判断疗效,143例中,痊愈104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1.6%,平均2个疗程。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全部病例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单位体积的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与载荷功能异常,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慢性、系统性骨骼疾病[1]。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以who推荐的骨量低于同性别人群骨峰值的两个标准差为标准[2]。尚无骨密度仪的单位,可以用x线片初步诊断骨质疏松,一般常用腰椎,也可以用股骨近端、跟骨、管状骨x线片。并参考年龄、病史、骨折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考虑。虽然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够灵敏,具有一定局限性,一般在骨量丢失30%~50%时,x线片才能有阳性所见;但其方法直观、经济易行,且基层医院受检测仪器的限制,x线仍不失为一种较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本组均摄脊柱、骨盆或跟骨x线片检查确诊,并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有钙制剂、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及二磷酸盐等,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及费用的关系不易为每个患者所接受。笔者选用芍药木瓜汤加味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本方是根据补肾、健脾、活血养血止痛的原则选药组方。

中医学没有“骨质疏松症”这个病名, 骨质疏松症归属于“骨痿”、“骨枯”、“骨痹”的范畴。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生髓,髓藏于骨而养骨。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骨髓的滋养而坚固有力。肾气不足,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而出现骨质疏松,骨骼则脆弱无力。肾精的盛衰与骨的代谢有密切关系,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3]。临床研究发现,通过中医的方法补肾不但可以稳定和提高人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还能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因此骨质疏松者须补肾。方中首乌、骨碎补、续断、熟地、淮山药补肾填精。

脾失健运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虚则运化失司会影响胃肠对钙、磷、微量元素、氨基酸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肝为血海,主筋脉,肝血足而筋脉始柔。方中党参、黄芪、茯苓、淮山药健脾益胃、养血和血。

气滞血瘀则是骨质疏松症的促发因素,血瘀痹阻脉络,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筋骨,筋骨失于濡养便易疏松脆弱。方中川芎、丹参、鸡血藤、延胡索行气活血化瘀。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能明显延缓去势大鼠及sd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4] ,活血化瘀中药不仅可以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而且具有类似激素作用,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及其受体水平来防治骨质疏松,续断、丹参还直接参与钙的代谢 [5]。

骨质疏松症是慢性顽固性老年性疾病,治疗服药要做到持之以恒。该病起病、发展都是个缓慢的过程,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因疼痛而就诊,经摄片等而确诊,因此方中重用缓急止痛之白芍(30~40g),加用蜈蚣、全蝎等味辛走窜,通络止痛力猛性雄的虫类药加强止痛,缓解症状,取得患者信任,配合长期坚持用药治疗,是达到疗效的关键。

通过以上诸药配伍,组成补肾、健脾、活血养血止痛之方剂,以奏治疗骨质疏松之效,取得满意疗效。因此,认为芍药木瓜汤是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个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剂,也突显了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骨质疏松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69-170.

2 童培建,肖鲁伟.老年骨折的预防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

3 李跃华,董元龙.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与肾虚证型关系的调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6:366.

篇8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1-0144-0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治疗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归纳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现状,提出拟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1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中医学中并无“骨质疏松症”一词,但根据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骨痹”、“骨痿”的范畴。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已有“肾主骨”、“肾主身之骨髓”、“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充在骨”的论述,肾与骨及髓紧密相连,肾所藏之精化生骨髓,骨髓藏于骨腔之中滋养骨骼,所以骨骼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全赖肾脏精气之濡养[1]。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天之肾全赖后天之脾的滋生,随着人体慢慢衰老,脾气亦出现亏虚,无力滋养先天之肾从而出现肾气亏虚,加重骨质疏松;另外,脾气亏虚则四肢百骸失养,肌肉无力,加重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症相关骨折的发生[2-3]。脾肾亏虚为骨质疏松发生的根本。

2 穴位埋线疗法的应用

基于针灸原理发展起来的穴位埋线疗法是将不同型号的羊肠线根据病情需要有选择的埋入穴位,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而起作用,因操作简单、持续时间长、价格低廉,尤其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4],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治疗模式的重大改进,尤其是新型针具的出现,使埋线疗法进入微创时代,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穴位埋线疗法是集经穴、针线的刺激作用,将古老针灸术和近代组织疗法融为一体的治疗方法,通过对穴位的持续复合刺激,提高机体营养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而发挥作用[5]。现代中医学者对穴位埋线疗法的研究已经从以前的几种病发展到现在的上百种病 [6]。埋线疗法主要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消化系统等疾病。

3 穴位埋线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穴位埋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主要是观察穴位埋线后骨密度、骨生化指标、激素水平、骨折率、细胞因子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等,其中林志苇等[7]主要通过肾腧穴埋线后观察骨密度变化、骨质疏松痛及5年骨折率等指标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陈贵珍等[8]通过埋线三阴交、肾腧、关元并结合口服妇复春胶囊,检测血清雌二醇、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结果显示埋线后能提高女性雌激素水平;Liu等[9]通过埋线肾腧、肝腧、夹脊、委中穴,并联合口服碳酸钙维D片治疗肝肾亏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个月后,检测骨密度、雌二醇水平及骨质疏松痛的变化,显示观察组患者骨密度及雌二醇水平均升高;马月红[10]通过埋线肾俞、命门、关元为主,配以心腧、肝腧、脾腧、三阴交等穴位三月,检测雌激素、骨密度、骨生化指标及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提示埋线后可提高E2水平,降低FSH及LH水平,在升高BMD、BMD/BW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埋线组血中ALP、尿DPD/Cr治疗后显著下降,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埋线穴位首选肾腧穴,所采用的方法均为微创埋线法,其最大特点为操作简单、持续时间长、痛苦小,埋线时间为15~30 d/次,疗程为3~6个月,研究均提示埋线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明显提高患者雌二醇水平,这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相吻合。

4 小结

埋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报道相对较少,其机制可能与埋线后持续穴位刺激而至雌二醇、孕酮水平升高及与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神经介质调控相关[5]。所以深入研究埋线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应用,防治骨质疏松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旋,赵利华,范郁山.针灸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近况[J].亚太传统医药,2008,4(4):63-65.

[2]谢雁鸣,朱芸茵,葛继荣,等.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基本症候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2):43.

[3]朱芸茵,谢雁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症候特征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6,2(2):54-57.

[4]姜军作,刘志成.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和机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31.

[5]徐三文.谈外治法中的穴位埋线疗法[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5):38.

[6]时素华,孙爱军,王丽,等.穴位埋线疗法临床研究文献评价[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1):78.

[7]林志苇,黎健,高丽萍,等.肾腧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4):381.

[8]陈贵珍,许云祥,张家维,等.穴位埋线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自由基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针灸,2010,30(3):177.

[9]Liu B X,Wang LP,Xu M.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of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type treated with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by stages[J].Zhongguo Zhen Jiu,2011,31(4):315-319.

篇9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老年患者; 推拿; 中医; 疗效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显示,传统中药配合推拿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毒副作用轻微[1]。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4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在传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基础上辅助推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其中男31例,女55例;年龄60~84岁,平均(71.5±5.3)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程度分为[2]:Ⅱ度11例,Ⅲ度43例,Ⅳ度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根据《骨质疏松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1)患者腰背部有明显疼痛感,尤以清晨或夜间显著;(2)患者轻微外伤容易导致骨折;(3)患者身长缩短,并伴有驼背;(4)患者骨密度检测,存在2个标准差级别以上减少的骨峰值;(5)患者X线显示骨小梁减少,骨质明显稀疏,少数患者椎体呈楔状改变;(6)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并知情同意[3-4]。

1.3 排除标准 (1)合并肝、心、肾等严重脏器疾病患者;(2)存在及合并其他对骨代谢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诸如骨软化症、甲状腺亢进、骨肿瘤等内分泌性疾病;(3)服用对骨代谢产生影响的药物致骨质疏松患者,诸如糖皮质激素等。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1)内服中药以达到补益肝肾和填精益髓的功能,其中方药采用六味地黄丸作为主方,随证进行加减治疗:山药15 g、淫羊藿15 g、熟地15 g、茱萸肉12 g、杜仲15 g、茯苓12 g、补骨脂15 g、当归9 g、川牛膝12 g、丹皮10 g、延胡索10 g、甘草6 g。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偏阴虚者加龟板、女贞子、何首乌等;偏阳者加干姜或肉桂、熟附子等;便秘加郁李仁或火麻仁;腹胀加大腹皮,1剂/d。(2)湿热外敷中药:透骨草30 g、伸筋草30 g、鸡血藤30 g、宽筋藤30 g、防风20 g、当归20 g、路路通30 g、牛膝20 g、川芎10 g、红花10 g、艾叶10 g、桂枝20 g。将以上中药布包放置于水中进行浸泡若干小时,并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30 min左右,采用毛巾浸药液外敷于患处。注:毛巾应稍微拧干,并折叠成方形为宜,还应以患者感觉适宜温度为度,热度达不到时应及时更换毛巾。1次/次,每次大约20~30 min。

1.4.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推拿进行治疗。具体包括:(1)掌揉法:采用大、小鱼际部或掌根对患者疼痛部位或腰臀部进行按揉,每次大约3~5 min。(2)揉按穴位法:对患者的志室、大肠俞、肾俞、委中、环跳等穴位采用拇指指腹轻手法进行按揉,每个穴位持续按揉约1 min。(3)理筋解痉法:尤其适用于疼痛严重患者,其韧带或腰肌常表现为痉挛状态,感觉腰肌硬紧且往往能够触及索状物,存在明显的压胀痛[5]。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拇指指腹对患者受损韧带及腰肌部位,先进行左右弹拨分筋,然后顺着筋脉进行推按理筋,每次大约5~10 min。上述手法1次/d,约15~20 min/次。

1.5 观察指标 (1)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疗程腰背疼痛情况进行记录及评分,0度和Ⅰ度为0分,Ⅱ度为1分,Ⅲ度为2分,Ⅳ为3分。(2)对患者治疗前后腰背疼痛和体征变化进行评价。

1.6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均治疗7 d为一疗程,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价。(1)显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部分偶有隐痛;(2)有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存在一定的好转;(3)无效为患者的疼痛情况基本没有改善或加重[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943,P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9512,P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通常以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及骨量降低为主要特征,由于患者骨硬度降低及骨脆性增加,极易导致骨折的发生。同时,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伴有疼痛症状,尤以腰背痛最为常见,并可因日常劳作及活动而突发性加剧,严重者诱发全身性骨痛[7-8]。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枯、骨痿”范畴,兼有骨痛症状患者属于“骨痹”范畴。该疾病多为中年起病,老年成疾,肾虚为发病之本,随着年龄增加,肾精不足,精不生髓,导致骨失所养而致[9-10]。所以本病应将补肾作为根本。笔者在补益肝肾和填精益髓的治疗原则下,采用六味地黄丸作为主方,以达到滋阴补肾之功效,选用补肾强筋壮骨之品,诸如骨碎补、淫羊藿、川牛膝;同时,考虑到老年患者多为寒性、气虚体质,由于寒凝经脉、气虚血滞,不通而痛,笔者加用肉桂、黄芪、当归,以达到温经补气通络之止痛功效。外敷中药采用舒筋通络。温经散寒之品,通过热敷而有效地化瘀止痛、温经通络疏通腠理之作用。此外,根据筋遇热则舒缓、遇寒则收缩的特点,在温热作用下,腰肌紧张得到缓解而发挥止痛效果。此外,笔者采用轻手法推拿辅助治疗,针对受损的软组织,通过理筋、掌揉等手法,使软组织紧张痉挛状态解除或缓解而发挥止痛效果。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中药配合推拿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疗效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秦子琈,徐有俊.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4):31-33.

[2]李东涛,王剑,姜洪洋,等.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1):1254-1262.

[3]李梅,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诊疗-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2013,6(3):5-7.

[4]李寅,徐晶鸿,王新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症10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3,3(2):102-103.

[5]陈卫.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9,31(1):43-44.

[6]陈宏慈,甘爱萍,邹连珍,等.中医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2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3):28-29.

[7]吴善栋,李纯志.福美加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3,11(6):10-11.

[8]孟兆亮,孟宪昌,孟献盛,等.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2-24.

[9]高彦彬.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10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599-600.

篇10

关键词:针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症候 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01-02

骨质疏松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根据其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三大类[1],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所引起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们运用针刀松解配合补充骨营养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10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4],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56-71岁,平均62.44±6.08岁;轻中度骨质疏松25例,重度骨质疏松20例。治疗组65例,男28例,女37例;年龄54-78岁,平均65.45±9.86岁;轻中度骨质疏松32例,重度骨质疏松33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补充骨营养剂治疗: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每日2次口服,高钙片2.5g,每日1次睡前服。

1.2.2 治疗组补充骨营养剂配合小针刀松解。口服药物及方法不变。每个疗程开始时分别于疼痛部位寻找疼痛反应点、痉挛肌肉起止点及条索状结节处行小针刀松解术。每次选择2-6各部位并标记,1%利多卡因1ml于每个部位行局部侵润性麻醉,后以小针刀规程进刀,逐步松解病变部位,以局部酸麻胀痛为标准,术后消毒敷贴,并预防感染[2]。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两组症候改善积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骨密度测定:明显好转,峰值骨量增加>1SD,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好转:峰值骨量增加

2 结果

安全性指标检查:两组在治疗前后所测肝功能、肾功能及其他安全性疗效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观察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两组共110例患者均能坚持治疗,无脱落,其中4例患者症状有所加重。

3 讨论

近几十年来,随着针刀医学的不断推进,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已经获得广泛认可,认为造成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非骨质增生或退行性病变,而是因为人体整体或局部的动态平衡失调及静力平衡失调[3]引起。由于长期不良姿势、劳累、外伤、感受风寒等外界致病因素的影响,软组织劳损,造成动态平衡失调。这种长期的动态失衡,进一步影响静力平衡,在代偿性修复过程中,出现无菌性炎症,形成粘连、瘢痕、挛缩、堵塞等新的病理变化,进而造成小关节紊乱,引起患者骨质增生等。在针刀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以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将中医的针和西医的刀融合到一起,吸取了针和刀的优点,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针和刀的双重治疗作用。针刀不仅松解病变的软组织,改变和解除粘连、挛缩、瘢痕、堵塞等病理变化,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或压迫,恢复力学平衡;同时也具有针刺效应,能激发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产生镇痛物质,起到镇痛作用[4]。

鉴于此,我们提出,如果动态失衡可以导致骨质增生性的静态失衡,那么也应当可以导致骨质疏松性的静态失衡,因为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骨代谢平衡的两个动态因素,成骨性大于破骨性称为增生,反之称为疏松。通过对患者病变部位的针刀松解,我们发现针刀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至此,针刀医学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会发出更深的内涵和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97-2599

[2]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