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

篇1

一、乡土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1.乡土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广泛地兴起了保护乡土文化的热潮。乡土文化是我国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宝贵资源。乡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高中生承担着社会文化的传承责任,更加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高中教师在进行高中实践课程时,要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带领着同学们积极地探寻乡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将乡土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传承能力。

2.乡土化资源面临的课程困境

高中教师在开展乡土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第一,乡土化资源开发不到位。乡土化资源在社会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认识不够深入,在进行实践活动中感觉无从下手。第二,内涵过窄。乡土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甚至有的教师并不知道本地区的乡土文化到底有哪些内容。这就导致了高中实践活动中乡土化资源利用率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采用多种形式开发乡土资源

首先,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认识到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学校要形成良好的乡土文化资源意识,带领教师和学生主动的收集乡土资源,丰富本地区的资源库。其次,教师在进行高中实践活动时,要做好学生动员工作,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地投入到乡土资源建设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丰富的资源库,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二、乡土化高中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

1.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实践活动是一项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生成性很强的活动,要将信息技术、科学知识、传统文化、道德建设都纳入到活动中去,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教学效果。乡土资源建设原本就是高要求的工作,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积极地搜集乡土资源,丰富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做好动员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乡土资源收集活动中,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和学生明确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向,在教学中引入乡土资源建设。最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完成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

2.师生共同建设乡土资源库

在我们生活学习的空间中,乡土资源体现得非常具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乡土文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乡土资源库,丰富乡土资源,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提供帮助。教师要明确教学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分析高中实践活动中涉及到的乡土素材,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和学生收集整理乡土资源,让这些资源能够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服务。在进行整理过程中,要不断地更新信息、完善信息、补充信息,形成系统化的乡土文化资源库。

3.大胆创新乡土化课程资源

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细心地观察本地区的特色,善于积累和观察,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资源,拓展乡土化教学的空间。教师在利用乡土资源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创新乡土资源,带领着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欣赏传统的文化,赋予文化崭新的含义。教师要带领着学生深入民间生活,把握时展的趋势,寻找新的资源新的内涵。学生还可以到本地旅游局,向有关的专业人员咨询本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本地独有的乡土资源,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按照生活方式、节日庆祝、家居建筑、饮食文化、地理人情等板块进行汇总,使之在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使用。

4.积极进行乡土化资源实践活动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对社会人情世故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所以教师要带领着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乡土实践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按照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选择最佳的课题,让学生进行乡土文化的探究学习。教师选择的课题口子要小,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具体的知识,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素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在情感方面和心理方面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充满了对家乡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篇2

[关键词]乡土建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模式;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文化积淀深厚,瓯越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其建筑历史文化久远。楠溪江两百多座古村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的代表。可利用这些乡土建筑群进行大胆的创新提炼,将丰富的乡土建筑元素应用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中,来体现乡村文化,使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乡土建筑文化在学生的设计中落地生根,传承乡土文化的观念思想。并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乡土建筑视觉元素创新应用方法,最后通过乡村视觉形象的设计教学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楠溪江乡土建筑特征

楠溪江乡土建筑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个完整的聚落,与村落自然、文化紧密联系。全面了解乡土建筑要从聚落系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在环境、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开始。村落中的地面格局、山水围绕的建筑布局错落变化,雕饰精美别致,色调素雅怡人,从大局到细微之处无不渗透着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和乡土文化的真实体现。如今楠溪江流域仍保留大量的古塔、古桥、古亭、古牌等名胜古迹,沿岸的苍坡、芙蓉、屿北等古村落,选址讲究、规划严谨、风格古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人们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乡村意境,创造出丰富的地域建筑特色。1.耕读生活、山水情怀的人文特征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一方乡土建筑,楠溪江的耕读生活和山水情怀影响着楠溪江人们对建筑的理解。“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随着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变迁,楠溪江村落的各氏族都崇尚“以耕读为业”“耕以务本,读以明教”,这样有耕有读、自然安闲的生活,形成了一种纯朴的自然山水文化根基,相继文明,传承至今。例如楠溪江上游的苍坡古村,村落布局按照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形象规划,除此之外,村落建筑中也有不少表现文化特色的琴棋书画、鱼樵耕读的装饰图案,雕刻在建筑中启发村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追求。游走于这些极具人文气息的村落,发现现存清代后期的民居建筑中,大部分房屋是不设围墙的开放式建筑,房屋造型自然地敞开,院落内外劳作、农耕、嬉戏、读书、自由穿梭,还引用自然物来把房舍装饰点缀成朴实自然的风格。山水景象与村民的耕读农作自然融为一体,抒发着楠溪江人们的乡土文化情怀。2.宗祠建筑、崇祀文化的形象特征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礼制建筑上主要表现为宗祠建筑。宗祠不仅是村落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公共建筑,还是村中最宏大、最精致的建筑形象。宗祠选址和朝向要依据堪與风水。例如芙蓉村现存14座大小宗祠,一律朝东,这与“前横腰带水,后枕纱帽河岩”的风水理论相匹配。同属礼制建筑相近的崇祀杂神的庙宇普遍具有人文性、实用性。崇祀祈求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福祉,而不是关心某种纯精神性、抽象的哲理,或者某种玄远的、难以琢磨的空幻。所以作为礼制建筑的宗祠、庙宇形制和外形比较保守、定型、封闭;同时受到楠溪江乡土文化中人文气息浓郁、自然明朗的世俗性乡土文化的影响,建筑形制排除了封闭和呆板,能在整个楠溪江流域的乡土建筑系统中以朴素的形象和谐融洽地相处。

二、楠溪江乡土建筑的融入

1.精神行为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中存有大量手工艺人的精心雕刻之作,这些精湛的作品传载着世代手工艺者的精神,映射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技艺行为,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而保留。其通过精神的传递,行为的融入,承续着建筑精神文明,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不同形态、丰厚内涵的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行为的符号。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秉承手工艺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行为过程之中,诠释乡村视觉形象的理念及主题,可更进一步地丰富乡村视觉形象,传承手工艺者之精神内涵。2.建筑元素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形象各村有各自的特征表现,最直观的建筑形象是指客观存在的建筑外形、建筑构造、建筑装饰以及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这些可视物体往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融入设计中。对建筑形象分析、对比、提取的过程,可以是对局部形象的截取,也可以是建筑整体形象的运用。例如以楠溪江屿北古村为设计案例,分析屿北村整体建筑聚落,提炼莲花造型的设计元素。设计教学中引导注入了楠溪江屿北村乡土建筑的布局元素,在标志形象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精神,将莲花元素应用到该村的视觉形象中,设计出符合乡土建筑特质的标志形象,以此将人为的空间与自然的秩序叠加,表达人们对人伦、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屿北乡土建筑所带给人的宁静、清雅,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实践

乡村视觉形象是对乡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乡土建筑、民风民俗等乡村综合要素的概括归纳。本文中的教学实践过程以乡土建筑要素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用现代教学技术对这些要素设计实施,最终将教学成果尽可能广泛地传播给公众,突出课程教学对于乡村独特文化的诠释与理解,更好地服务乡村形象设计,营造出一个美好的乡村形象。1.教学实践应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楠溪江古村落的建筑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整体到局部探索古村落乡土建筑鲜明的视觉语言,提炼出当地文化资源。与乡土建筑元素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形式,为乡村的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如可提取民居建筑中的大门、屋脊等造型装饰元素,将元素进行程式化、重复构成,使视觉形象更具有个性化和现代化,更能概括信息,主题突出。为乡村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所用,使其融入鲜明乡土建筑特色教育实践,促进乡村品牌形象的设计,体现楠溪江古村落独特的品牌形象特色。2.教学实践模式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综合性设计教学,其要求强化审美上的艺术性、实践操作上的工程性、设计意识的综合性、设计思维的系统性之间的互通融合,日益成为一种多元手法的创造性活动。教学采用理论演绎与个案调研相结合的思路。理论部分主要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研究成果的梳理为主;个案调研是基于乡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实地调研、文献调查和古村落村民的访谈内容,构建起乡土建筑文化特征研究思路。最后将乡土建筑融入乡村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教学模式研究。(1)模式一:教学“分层式”该模式将课程中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外层是全体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中间层是研究楠溪江乡土建筑的研讨会学生成员,核心层是教学内容的传承者。针对外层学生结合横向和纵向知识结构的梳理,实行全面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楠溪江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乡土建筑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对于中间层的学生开设实践性的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训练,组织成立“楠溪江乡土建筑社”。社中老师只是负责指导作用,社员的主体是学生,让各个社员都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一些自我调研、社员参与、实践探索活动,促进该层次学生的技艺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楠溪江各村乡土建筑文化的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另外一些相关社团,让外层学生有更多方向的选择,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中间层社团。面对核心层的学生,旨在让该层次学生成为整个课程实践设计中的传承与实施者,开设课程教学以外的更有针对性的社团进行乡土建筑的深入探索分析。(2)模式二:体系“连贯式”“连贯式”体系模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整体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在大一阶段开设的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课程中导入“乡土建筑文化”,帮助初学设计的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学习乡土文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促使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向深层次发展。其次,在大二阶段,将大一学习的相关乡土建筑文化课题研究延续到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项目中,以及将前期阶段学习过的课程包括广告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等教学内容结合楠溪江乡土建筑要素,建立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教学思想的连续性、统一性,使学生对乡土建筑元素更全面地把握。最后,在大三毕业设计阶段对该课题做深入分析,更有创作性地运用乡土建筑元素,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紧扣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3)模式三:考察“驻场式”通过驻场考察的模式,结合专业知识,挖掘楠溪江的乡土建筑资源。首先,实地考察调查活动,让每层次学生了解到楠溪江乡村历史文化,并参与古迹遗址的调研。真切了解建筑结构、构件、装饰等,感受历史古村乡土建筑的文化创造力。其次,建立“驻场式”的基地,收集相关资料与素材,组织各个层次的学生开展民间文化采风,寻找资深老人进行访谈,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培养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并查阅乡村族谱名志、汇编成册的古籍文献,积极参与驻场地的文化研究,完善学生构建乡土建筑资料系统。通过资料系统的深入分析,创作出符合楠溪江古村落的视觉形象系统。

四、教学模式的价值体现

第一,乡土文化丰富教学资源。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是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我国乡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出独特的造型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元素可以为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而视觉形象设计为乡土建筑提供了一个展现乡土文化的舞台。教学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为载体,通过专业教学渠道实现元素改造与再设计培养,充分诠释以乡土建筑文化为基点的内在精神,引领中国乡土文化,更是乡村形象价值的集中体现。第二,教学实践提升应用价值。乡村形象是乡村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乡村文化的凝聚与体现,核心意义就在于给人以直观的乡村形象和对乡村的肯定。建立乡土建筑调研的常态机制,实施专业教学实践,发掘楠溪江乡土文化,传递文化精神,打造乡村视觉形象,帮助美丽乡村形象建设。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感受民俗民风、宣传践行乡土建筑文化的价值观。楠溪江乡村形象是对楠溪江多种历史文化的表现,是突出体现个性的建筑形象,乡村文化决定着乡村形象。如何让这些传统的历史文脉继续传承发展下去,我们需要思考找出可行性的模式与方法,确保文化的传递展示,探索出符合乡村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支撑乡村发展。

结语

篇3

关键词:乡土文化;农村美术课堂;意义;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1-01

当前,农村美术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美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美术教育设备不完善.教育观念落后;当地丰富的乡上资源无法融入课堂,造成课程资源展乏。如何通过因地制宜的改革和探索丰富农村美术课堂是每一位农村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农村美术发展现状

在农村,特别是地处偏僻的地区,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多种原因,在思想认识上,在教学安排、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质量上都十分薄弱;总之农村美术教育和城市美术教育相比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原因大抵有如下情况:1、硬件设施跟不上,虽然农村中心学校也建设了少年宫美术室,但并不是农村每个小学都能有配套齐全的画板画架石膏雕塑等;2、美术课成了副科,在考试科目压力下老师几乎没有精力去丰富美术课堂;3、不是每个农村小学都能有美术老师;4、农村的孩子家长不够重视美术教育,他们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认为不参加考试的科目不重要,只有成功的通过高考才能从根本上脱离农村的生活现状,才能改变家族命运因此,家长们很少在美术教育上投资。最后,城市的孩子从小就进美术兴趣班学习,在美术素养上比农村的孩子高出很多。

二、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的策略

充分发挥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展美术教学,是改善和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1、从当地的人文景观寻找乡土文化,以人文景观为线索进行美术教学

人文景观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创造和遗留下来的课观赏的景物和事物。在其中保留和蕴藏着丰富的民间美术、建筑、雕塑及宗教艺术。

美术教学各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资源特色,就笔者的家乡霍山县而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根基。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狩猎霍山,敕封霍山为南岳山,因古霍山被汉王朝设为汉室刘安的山国封地―衡,衡山镇因此而得名。风景秀美的古衡山引来了何祯、左元放、李白等众多名人骚客到此探幽索奇,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东淠河之滨题写的“小赤壁”成为千古绝笔。建国初期中国自行设计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连拱坝水库也是亚洲第一座连拱水坝,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成就之一的佛子岭水库更是美不甚收。诸如此类人文景观更是举不胜举,老师可先通过拍摄录像、照片把这些景观展示给同学们欣赏,然后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通过采访探讨、拍照片、拍录像、速写记录等方法,把这些古建筑及人文历史故事也一起收集、记录。到了第二节美术课时,每个小组可把自己收集的资料一一展现在全班同学们的面前,并做讲解和陈述,把当年的历史故事讲解的栩栩如生。类似这种美术活动,学生特别感兴趣。在活动中让学生懂得美术本身离不开人民和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其中内涵无不渗透着这一方水土的独特风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乡土色彩。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设一些写生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美术教育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真正让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农村广阔的天地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错落有致的稻田,曲折蜿蜒的山间小路、清澈见底的小河都可以是学生写生的对象。而写生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采取素描、钢笔、水彩、水粉、蜡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这类课可分两个课时,第一节以欣赏、交流、探讨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风景画的魅力,感受自己与家乡的深厚感情,这是让学生有个参考的方向,该怎样表现出自己看到的风景。第二节课,把学生带到大自然,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之后,还可以把举办画展,让他们的作品得以展示,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三、乡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意义

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乡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宝库,在如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搜集、整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并将其运用学校美术教育,做了明确的表述和要求,弘扬和传承优秀的名族文化,培养学生对优秀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乡土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已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乡土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存在它不容易被其他文化所同化,应让学生了解到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审美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乡土文化在美术教育里不可或缺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本乡本土的艺术是中国文化传统最深的根基,它具有贴近生活、感情纯真的一面,它的语言是对生活最真实的感悟,民族的即世界的,它强有力的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有这份传承的责任,将这些优秀的乡土文化通过课堂来介绍给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加深对乡土文化的喜爱,才能拓展美术教育的空间。当然,农村美术教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挑战,但是只要认清乡土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中的作用,就能够顺利地跳出纯艺术的小圈子,进入美术文化的大环境,注重乡土文化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竭力去开发我们身边的美术资源,使农村美术教学更富有生气,更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 魏英哲.《乡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教育在线》2010年(2).

篇4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世界上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内涵能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底蕴。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莫言是我国文坛上为数不多的成功者,而莫言的作品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说民俗文化是帮助莫言登上文坛的重要力量。莫言用他独特的文字语言描述,将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莫言的众多作品均得到了东西方的共同认可,如《红高粱》、《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等,莫言的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他独特的精神向往及民俗文化内涵。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各局千秋,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而文本则具备互动性及不确定性,对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做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阐释,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力度,以此加深对文本阅读的理解、感受。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

(一)莫言作品中的l土乡情民俗文化体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莫言的《红高粱》被广大读者评委“我最爱的作品”,《红高粱》中“真刀、真枪、真性情”的语言进攻性,使其刚发表不就,就广受欢迎,面对挑剔的发行商,《红高粱》还能大受欢迎,不仅仅在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还在于民俗文化的生动表达。在《红高粱》中充满了浓郁的“乡土乡情”,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使得国内外读者叹为观止,如姑娘坐花轿出嫁,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花轿”是特有的婚礼用轿,正所谓“上错花轿,嫁错郎”,这主要是描述对礼俗、民俗的忠诚,《红高粱》中“花轿”的设置,将乡土乡情的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酿酒、饮酒也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乡土乡情,作品中血气方刚的少年对新时代、新思想充满了向往,憧憬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由此大碗喝酒,可以说在中国人心理,酒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读者之所以感觉血气方刚的少年有力压群敌、以一敌百的气势,就是跟喝酒有很大的关系。在《红高粱》中,作者强调酒的重要性,就是希望读者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味道,《红高粱》中对民俗文化乡土乡情的深刻描述,使得作品的民俗色彩、政治色彩更加丰富。

(二)实作品中的礼仪民俗文化体现

对于文学作品,在传递某种价值观时,就需要设定这种价值观 特有的礼仪性,实的《白鹿原》就是一部民俗文化十分浓厚的作品,《白鹿原》充分描述及定位了礼仪民俗,特别是在描述长子白孝文、长女白灵的诞生礼时,更是将礼仪之道描述的活灵活现。在实的作品中,集中将“有礼志士”的宽广情怀和“礼仪”引起的民族气节展现出来,凡事礼当先,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公共规则,礼是中华文化的内涵,对我国而言,治国安邦的关键就是礼。实在作品中,用礼对生命进行了诠释,整个作品中,始终贯穿着礼的存在,因此,《白鹿原》被海外读者评为最具中国味道的文学作品。

(三)莫言作品忠、勇、毅精神民俗文化体现

在莫言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寻找到一种中国人独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于中华民族固有的性情、心态,可以说莫言的作品中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同时每一个感觉刺激后面都有一个不清不楚的内涵,而这个内涵会对读者的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就是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毫无疑问,《红高粱》是一部充满了励志性的作品,也是一部展现中国忠、勇、毅精神的作品,作品通过对青年余占鳌的成长进行描述,以此让人明白一个“忠、勇、毅”的道理。年少轻狂,为一时之快,做出很多啥事,多年闯荡后,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但是国人的身份却没有改变,面对外辱,余占鳌意识到,丢什么也不能丢了民族气节,这也是中国人民最质朴的品格。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与民俗文化是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民俗文化的体现是升华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作品底蕴的最好方式,也是彰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独特魅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东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23):123-124.

篇5

【关键词】黔西南州乡土史课程资源利用

开发与利用乡土史课程资源,既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黔西南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一所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刚升本的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任务,除了传授历史学的基本知识外,还要密切关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历史教学的要求。黔西南州在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乡土历史方面的教学活动。具体而言,本文认为运用乡土史进行教学的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

一、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乡土史教学

乡土史反映了我国各地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社会等历史状况,其所记载的地方情况卷帙浩瀚,内容十分丰富。从国家开设的中国历史课程来看,由于时间的局限性,不可能把各个地区的历史都详尽地表述出来,主要讲解对国家和民族有看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在讲授中国历史教材时,可以适当穿插本地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以小见大,加强对全国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课堂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在实际运用中还可以分为不同的情况进行补充施乡土教学的方法途径很多,如开设乡土史专题讲座、参观名胜古迹、课外调查等,不过从具体实践而言,最有操作性,也最有效的方式是在课堂教学中融人乡土史内容。与其它方式相比,课堂教学的讲解省时省力。如何进行讲解,可分为不同的情况进行。

第一,在教学中涉及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现象如果发生在本地区的,可以补充地方史料加以丰富课堂内容,以加深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一般情况下,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地区,与国家的重大事件关系比较密切,如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有利于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学习,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供利用和开发的乡土课程资源,相对比落后地区丰富。黔西南州是一个小地区,国家课程中没有提到与黔西南州直接相关的事件,因此也不必生搬硬套。

第二、教学中涉及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现象虽然不是发生在本地区,但其影响波及到了本地区,可以补充本地区的一些情况,牵涉到本地区人物的也可以进行讲解。 第三,如果讲授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现象与本地区的关系不大,但为了更加形象地进行教学,可以适当借用要本地历史的材料进行补充说明。如:中国近代史教材中也有直接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的代表张之洞,虽然他创办的洋务和黔西南州没有关系。但是他曾经跟随其父张瑛在黔西南州安龙居住,十一岁就文惊四座,曾写了《半山亭记》,“万山辐凑,一水环,雉堞云罗,鳞原星布者,兴郡也。城东北隅,云峰耸翠,烟柳迷青,秋水澄空,虹桥倒影者,招堤也。”把招堤风光描绘得美不胜收,成为黔西南州安龙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至今仍供人赏读。而张之洞始终把安龙作为他的第二故乡,当他在北京做商务大臣,已经有67岁高龄时,还派人肩挑马驮,不远万里,给安龙高等小学(现在的安龙一小)送来几千册图书。补充这段历史会让学生觉得原来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张之洞居然在黔西南州生活过,肯定就会觉得很亲切,也会对他的事迹感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讲讲他的父亲张瑛――兴义名知府,对黔西南州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修试院,编兴义府志等。

第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讲述的内容,利用乡土材料的优势有机地插入一点具体性的说明,以加强讲述的效果。如中国古代史中“我国的远古居民”这一目,教材中提到了元谋人、北京人时,可以补充黔西南州“猫猫洞遗址”, 让学生觉得古人类原来就在自己身边,历史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讲到两汉的手工业成就时,可以讲一下万屯汉墓和交乐汉墓群出土和发掘的文物。在讲到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时,教材中提到了明朝遗臣拥立皇族建立几个小朝廷,史称南明时,就可以把安龙的十八先生墓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曾经永历王朝曾入居安龙,因此安龙被称为“南明古都”。在运用乡土材料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时,一定要处理好乡土资料和通史课本两者之间的关系。补充乡土史资料,其目的在于充实教学内容,使得教师的讲授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丰满。与教科书要紧密配合,而不要生搬硬套,更不能舍本求末,脱离教科书的重点,随意夸大地区性事件的历史地位而缩小全国性事件的影响,把中国通史完全变成了乡土历史。

二、 开展课外乡土历史活动课

除了在课堂中有效开展乡土历史的教学外,开辟第二渠道,在课外开展历史活动课也是学习乡土历史知识的有利途径。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性较强,能弥补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语言教具所构建的历史情境,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培养综合能力。开展课外乡土历史活动课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进行操作。

第一,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从中感悟历史。

在黔西南有很多的历史遗迹可供参观,如“贵州龙”博物馆、刘氏庄园、何应钦故居等。在组织参观时,教师要做好统筹安排,事先要确定参观的目的,并采取防范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一般可采取就近原则。比如在兴义的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刘氏庄园是切实可行的,从刘氏庄园的地理环境来看,地处市中心,学生不会存在安全隐患。除了可以了解中国屯堡氏的地主军阀建筑群,还可以了解贵州少数民族的婚俗文化,对传承民族文化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根据这些活动还可开展图片展览、进行专题演讲,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历史学习、融入到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第二,举办乡土史知识竞赛。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时政和重大纪念日设计一此历史知识竞赛,主要围绕家乡历史事件、文化遗迹、家乡名人等主题开展。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比如黔西南州庆、安龙的荷花节、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重大节日时,就可以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

第三,搜集乡土史资料,了解黔西南州历史变迁

鼓励学生到校内外的图书馆、互联网上查找当地的政府网站收集、查询资料,引导学生阅读《黔西南州志、人物志》《黔西南州志、文物志》《黔西南州州志、军事志》等书籍,具体了解黔西南州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同时,还可以收集到相关资料,文字的,图片和实物的,进行整理、归纳、分类,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为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感知、理解历史,激发热爱历史和学习历史的激情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编辑乡土史墙报、手抄报等。

编辑乡土历史墙报,是一项有效的、易操作的开发乡土史资源的一条途径,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定期刊登一些黔西南州乡土史资料。乡土历史墙报的内容可以有乡土历史专题论述、乡土历史常识介绍、乡土历史小故事等,每逢重要的纪念日时,还可以出历史纪念专刊。比如“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是展现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特色的空间,对于传承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价值。除此之外,黔西南州还有其它一些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节日,如“毛衫树歌节”、“采花节”、“赶干洞节”、“火箭节”、“火把节”、“走亲节”等重大节日也可能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地的民族风俗文化。

第五,在研究性学习中开展乡土史专题学习。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试行)》也强调指出,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存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从大量的资料分析中可看出,各地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有一半左右都是围绕乡土史来开展的。

综上所述,对黔西南而言,由于地域和民族的特殊性,其文化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把乡土史资源置于黔西南历史课程教学中,既可丰富历史课程的内容,又可传承本土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马卫东.历史教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 贺心滋.乡土史的教育和教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9.

篇6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本质 文化向度 实现策略

一、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

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曾经敏锐地指出了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他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饱经战乱的阿富汗也始终不忘民族文化的承续,其国家博物馆大门上的横幅告诉人们:只有文化和历史活着,一个国家才活着。而对于我国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是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东方文化的源泉与核心,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得以生存繁衍的精神力量与民族血脉。而语言和文字不但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本土文化传承方面,再也没有其他学科有语文学科一样的优越条件了。

我国2000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课程的功能不能局限于指导学生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母语,操练文字的识别与书写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能力,而是需要在此基础上强化对学生文化道德素养及审美情趣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通过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文化精神的熏陶与塑造过程。以全国现行的多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尽管这些教材在编排上存在一定的序列差异,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每个版本无不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缩微品,不但融汇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礼仪文化,以及生活文化等,还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民族个性与精神特质等。如《孟子·鱼我所欲也》弘扬了中华民族自知羞善之心的文化自觉性及能舍生取义的大义美德;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激昂忠烈,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英勇豪壮,无不彰显了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过秦论》、《六国论》尽显历史的踪迹及理性传统……

基于此,我们认为语文学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科目,而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学科职责所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于传统的或者现代的经典文本,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以此来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最终达到唤醒学生灵魂,丰润学生生命的内在素养,以及外在气质的目的,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及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考分所挤压,语文课程中的历史、地理,以及审美等文化元素被应试的机器凌迟和粉碎,而成为各种只需死记硬背就可以获取高分的知识点,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消解得无影无踪。同时,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地理空间被最大限度地压缩,徒有四壁的教室将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与真正的语文世界隔离开来,而校园文化或者课堂教学文化被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了。在此模式下,学校培养的学生虽然“才华满腹”、“知识渊博”,但是,他们缺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感悟力,更缺少一种文化气质。因此,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对这种“去文化性”与“去灵魂性”的应试教育进行拨乱反正,重返文化教学的向度,实现“做中国人,铸民族魂,传文明火,扎文化根”的教育理想,让语文教学成为促进青少年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的重要途径,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重塑中国文化主体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大任。

二、语文教学中文化向度的实现策略

第一,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素材,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吸收能力。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以文质兼美的文章为载体的,而对文章的理解必须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相融,“文化的历史和文化的内容只有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才会焕发新的活力,也才能被理解继承和发扬光大”[1]。语文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它融汇了诸多的传统美文,不但包含了汉语言的文化内涵、文学之美、艺术与文化发展的源流、名人轶事、节日民俗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素材,还考虑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以及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等因素,是绝好的教学素材。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特别是针对中学生的记忆优势,督促他们大量地诵读名家名篇,以培养他们的语感,逐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如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蕴含了民族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积淀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魂,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思想精神的集中体现。让学生诵读古典诗文可以让他们感受浩渺宇宙的深邃,丰富人的情感与审美意识,感悟人生的真谛,更能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释放,启迪灵感,激发创造的思想火花。无论是孔子为生民立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博怀,还是曹操《观沧海》、《短歌行》中对生命价值的思索,都会激发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潜化学生的人文品格。

第二,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将文化熏陶置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外。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对语言的习得,而不是对语言知识的灌输。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超越课堂教学的局限,将语文教学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大语文”教学的观念。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文化的魅力更具有持久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学的文化熏陶也要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校和班级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日常生活中直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感染。如可以在班级设立“善相劝”奖,以鼓励学生借助于传统经典对世人以善相劝;设立“予以多”奖,奖励那些挖掘传统经典美文供大家共同学习的学生;设立班级图书角,开展传统经典阅读活动;举办古诗词朗诵会,激发学生对高雅的民族文化的热情;甚至还可以利用走廊、楼道展示文化名人的事迹、学生的书法与艺术,等等。总之,让学生在生活的每个空间与时间之中都能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但是又不会直接面对有形的语文教学活动。

第三,要将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充分结合起来。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自然风光、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我们正是生活在这种孕育了我们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的自然风光与民风民俗之中。这种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生活世界”包含了大量生动的人文因子与写作素材。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必须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挖掘植根于我们的吃穿住行之中的乡土文化内涵,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深入感触与理解乡情与文化。如通过开展“话说家乡”演讲活动,“我的家乡”手抄报活动,“家乡的符号”作文赛,以及“乡音茶话会”等活动,不但可以延承乡土“文脉”,而且可以沿承乡土文化“人脉”,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进取心。同时,现行语文教材中也选编了不少于本土风土人情或者人物故事相关的篇目,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可以根据现有材料深挖其中的文化意蕴。

第四,要培育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作为课堂活动主体的师生都是文化生命体,都具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态度以及文化背景,并且会在课堂中或多或少地表现这种文化。尽管教师的生活阅历与思想更加丰富,但是学生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等待点燃思想、激励精神、扩大视野的文化生命体[2]。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文本都是文化的学习者和创造者。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往与对话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在课堂中主宰对文本的解读,从而剥夺学生的文化感悟与文化创造机会,而应该是教师借助于文本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之间形成民主对话,在和谐的氛围中诱发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运用语言,体味生活,以及感悟人生,从而在文化传承中创新文化。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音乐教师;民族音乐;素质;途径

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内涵的情感与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对下一代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无疑是弘扬并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推进普通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征途中,我们必须关注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欠缺的现状,应对提高音乐教师民族音乐素质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重视。提升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的工作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与帮助,它应依靠各级教师继续教育部门、教研机构开展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继续教育工作,同时还有赖于教师自身的努力。面对音乐教育的形势要求和各地民族音乐教育基础各不相同的客观现实,各地应当采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以多种方式促进音乐教师民族音乐素质的提升。

一、创设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环境

教育的生态环境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与调控作用,音乐教师民族音乐素质的提升依赖于社会各界合力创设健康的民族音乐教育环境。政府应当颁布相关的政策,实施各种扶持激励措施、开展相关的比赛活动等推动教师的民族音乐素质不断提升;社会各种媒体机构应当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构建一个相对稳定与独立的传播渠道与环境;音乐研究机构可将最新民族音乐研究成果与教师教育共享,使教师们能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得到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学校还应支持教师们开展相关的研究与活动,鼓励教师进行田野调查、采风学习,将民间艺人请进课堂近距离传承教学;社会机构应当重视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保留原生的适合乡土音乐的成长的民俗活动以及活动场所。只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使广大教师进行民族传统音乐学习和教育拥有一个健康的、富有生机的活态传承环境。

二、开展分层次的民族音乐培训

继续教育是提升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的最直接途径。当前负责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各师范院校音乐院系的继续教育部、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应当共同配合、相互支持,从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分层次的培训,为音乐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和基地。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人普通学校音乐课程教学的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包括被教材选用的各民族优秀的传统经典作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中国音乐作品以及地方与学校自行开发的本地区的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各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可将课程内容以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层次进行分类,根据教师们的需求分层次地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培训学习内容应包括技能与理论知识两方面。技能类学习内容主要指的是对所要教授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在唱、奏、演等基本技能方面的体验和学习。对于教师的民族音乐继续教育而言,并不是要求每个教师都能够有高超的表演水平,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们了解民族传统表演艺术的演唱、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段,深人体验其风格、神韵及其所体现的美学观念与文化内涵。技能类培训还可以包括简单创作能力与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教师们能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应用民族音乐素材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课堂改编作曲创造等,使古老的音乐焕发时代生机。而理论类的培训主要应当学习的是这些传统音乐形态的相关知识与美学基础等知识。

三、强化民族音乐教学法研究

在普通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还必须依靠教师采用生动而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因而对民族音乐教学方法的掌握也是提升音乐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音乐在传承方式上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师徒学制与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学习周期长,培养的人数有限。但作为学校音乐教育有其特殊性,其目标并不是要培养专业人才,而是培养具有感知民族音乐美、热爱民族音乐,具备民族音乐素质的公民。因此,负责教学研究的部门必须深人研究适合普通学校的民族音乐教学法,并将成功的经验推广交流以提升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教学水平,这对普通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工作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研究民族音乐教学法必须重点挖掘民族传统音乐中适合学校音乐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研究适合各个学段学生的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如民歌内容的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让学生聆听演唱各地民歌,根据音乐要素初步感知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到了初中阶段,民歌教学上就应当让学生深人体验地域的风格特点,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形成民歌特点的成因;到了高中阶段,就应当让学生了解民歌的美学特点以及其审美的价值。只有根据学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喜爱并了解民族音乐,最终实现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音乐的教育目标。为使教学研究更加深人,在教研形式上可以在由负责基础教学研究的部门在地区间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研讨会,开展以传统音乐为主题的教学比赛与观摩会等形式促进教学的交流与研究,提升教师对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

篇8

关键词:文化保护;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传统地域性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文化产业的保护、创新和发展依然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现代化的目的是谋求人类的发展。发展不仅是纯粹的经济增长,Marshall Sallins认为发展是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各方面的繁荣,即文化是发展的终极目标[1]。因此,在特色城镇的规划建设中对传统地域性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研究课题。Graeme Aplin认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人们需要与场所、时间保持联系,以便地理地、历史地定位目前的生活,而遗产则具有提供时间感、空间感的特质,在此意义上,遗产使人之为人;另一方面,遗产有助于人们的社会化定位,它使个体与社区、国家联系在一起,为局内人及局外人营造一种族群身份的象征”[2]。俞孔坚认为,现代城镇化过程中通过对乡土文化保护可以重建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归属感,继而对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3]。文化产品的特色是地域性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特色即意味着多样性,UNESCO在《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中说,“文化的多样性带给人类的福祉正如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文化多样性注意到人类以往所有经验、智慧和实践的精华”[1]对于一个地方城镇的建设发展来说,只有继承和发展地域性传统文化才能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地方城镇更具特色,才能使居民具有文化归属感和幸福感,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二、传统地域性文化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在以往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李孟竹2014年通过对马栏村的研究,提出地域性文化保o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乡村原整体风貌渐遭破坏、传统民居保护亟需开展、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较为落后、产业发展不健全[4]。段威也提出,“空心化”现象、“破旧立新”的商业开发和村民无序地“自发更新”,是城镇化过程中地域性文化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5]。归纳起来,地域性传统文化保护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层面重经济建设而轻文化保护,缺乏合理有效的顶层设计;保护主体不明确,政府、居民、企业责任不清晰;保护对象过于笼统,没能对传统地域性文化进行发掘整理;保护方法上,只注重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没能有效地与特色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做到地域性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地域性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措施

针对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和现状问题,对其保护与发展的措施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但在现代化城镇建设进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建设现象严重,传统文化破坏严重,居民缺乏应有的文化归属和幸福感。那么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中对地域性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要高度重视,科学合理地将地域性传统文化符号融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之中,从建筑、自然景观规划,到本土人文生活习惯等的全方位统筹都要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

2.开发旅游文化产业链,盘活地区文化经济

地域性传统文化形成于这一地域的生产生活实践,因此,地域性文化保护应与城市产业转型相结合,找到将传统特色文化融入到生产、生活之中去的有效路径。如今,许多地方通过开发整合自身地域及人文资源,大力借助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使原本沉寂的地方经济变得蓬勃活跃起来。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产业链,与以往单纯的旅游业有着本质的不同,涉及范围领域十分广泛,从衣食住行到文化体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的经济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合理有效地整合地域性特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塑造特色文化产品,树立地域性文化品牌,必将成为地域性文化保护的有效途径。

3.吸纳民间资本参与,构建良性市场竞争

地域性文化保护除了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参与保护外,还应该包括投资、运营等相关民间企业的有效介入。政府做好保护对象的认定、保护政策的制定,做好顶层设计,在具体运营中要利用市场导向,刺激民间企业资本的介入,构建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推进传统地域性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4.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在地域性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当地居民和投资、运营企业除承担保护主体责任外,同时他们也是利益相关者,企业注重开发特色产业,将传统地域文化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居民提升文化保护意识,在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从业中做到自觉保护和传承,只有多方联动,构建区域文化保护的共同体,才能实现区域传统文化可持续性保护。

参考文献:

[1]UNESCO,张玉国.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16-17.

[2]Graeme Aplin. Heritage-Identification,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M]. USA :OxfordUniversityPress, 2002:16.

[3]俞孔坚.回到土地[M].北京:三联书局,2015:274-277.

[4]李孟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析-以北京门头沟马栏村为例[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1):21-25.

篇9

关 键 词:高等师范院校 音乐教育 本土音乐 传承和保护

我国是一个民族音乐资源十分丰富的文明古国,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流传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土音乐:在风俗礼仪和民俗节日中经常会伴随一些民间乐曲,民众口头也传唱着许多动人的旋律。这些乡土音乐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宝贵的音乐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和保护,是摆在我国音乐文化工作者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地方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在本土音乐资源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机构是我国音乐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是人才的孵化器,而其中,高等师范院校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生力军。它拥有着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提供相应充足的专业指导,而且长期形成的高等人才培育生产机制,包括教育内容的体系化、教育方法的集约化和教育手段的规范化等,都有相当的优势。高等师范院校是以培养教师为主的高等学校,而教师又是大众音乐文化的启蒙者,如果师范院校的民间音乐教育能够得到加强,那么这些学校的学生——未来的音乐教师们,将会在社会上更为广泛地传播民间音乐文化。尤其在解决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方面,更是具有明显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本土民间音乐资源的引入向学生传递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向他们展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给了他们一把打开艺术之门的金钥匙,为学生今后走上艺术道路,指出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正如这一艺术之源滋养了无数大师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一样,丰富的民间音乐,必然会以其丰富的营养,滋养新一代音乐人的心田,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乐感,给他们的艺术生命注入新的活力。

但是,我国现有的高等级音乐教育体制,特别是专科性的音乐学院,主要是培养有关音乐的创作表演和专门研究人才,在音乐传播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继承与发展人才的培养方面,从专业设置到教学安排,还都存在一定缺陷。而许多高等师范类院校的音乐系科,由于人才的培养方向不是过分的“高精尖”,学校的学科设置较全,资源背景的依托面较宽,便可以在相对“平面”的教学机制中,融入并且加强对于本土音乐文化资源继承发展的教育力度。这样,不仅使本土音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得以普及,而且通过本土音乐继承发展的专门课程设置、确立自身特点、依托本校的综合性学科资源和乡土音乐特色,打造自身的独特品牌,使自己的专业教学,有新的开拓和创新。“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地方师范院校的音乐系科在本土音乐文化继承发展中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其次,高等师范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教师,是培养教育人的人才。这种特殊的教育职能,决定了其所传授的知识,在未来发挥作用与效能时,具有相当的持续性和普泛性。因为,学生在一般的专业艺术院校毕业之后,通常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与自身个体追求相关的社会领域与生产生活实践之中,音乐艺术尤其如此。这就使得其教育的手段与方式,特别是表演展示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依然是靠“师傅带徒弟”这样个别指导的方式来进行,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才培养的集约性。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教育职能,由于主要不是着眼于专业创新人才的造就,而是着眼于普及性人才的全面培养,其教学的集约化程度相对较高。它能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集体传授,将知识以几何级的“裂变”形式,迅速传播开去。因此,在教育母机上增加相应的专业,进行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播性教学,很容易形成气候。所以,利用高等师范类院校的音乐系科进行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教学活动,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完全可以非常有效地规模化进行。

再次,在现在的许多高校师范院校中,音乐学科之外的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都可以选修学校开设的“音乐知识与鉴赏”课,进行音乐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教育。这就给那些音乐专业之外其他系科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常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将现在许多院校开设的此类选修课,统一改造为必修的公共课,并且系统地增加乡土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则不仅会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中,普及民间音乐文化知识,而且对于他们在未来各自的专业领域,适时适当地进行与民间音乐有关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也会有所裨益的。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也可以从民间音乐的教学中获取营养。民间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大众情感元素,又因其旋律节奏与当地自然环境、语言和风土人情的有机契合而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歌曲唱一方人的心声,研究其地方特色,揭示其间的内在联系,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将直接为我们社会主义新音乐的推陈出新提供新鲜素材和生活源泉,广大教师也必然能从其中得到生活的启发,获得教学、创作的灵感,推动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在本土音乐资源的保护方面责无旁贷。本土音乐资源进入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不仅自身得到保护,而且还能借此发展,对于师范院校的音乐学科建设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二、地方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引入本土音乐资源的措施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机构对于我国本土音乐资源的吸收利用还很不够;对于我国本土音乐的传承方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尤其不够。这种现状对我国本土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十分不利。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同样存在这些问题,本文对此给出如下三点建议。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的深厚感情。教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肩负的职能和承载的任务,不光是进行简单的知识与技能传播,而且在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继承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好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作用。其方式方法与手段途径很多。我们既要紧紧抓住民间音乐文化的深刻继承与广泛传播这个主题,又要围绕音乐学科的自身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出发;既要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要传播新的理念,不忘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养成学生对于民间音乐文化的深厚感情。绝不能因为属于专业性的特殊教育,就放弃对这类专业人才的高标准锻造和高规格要求。长期以来,失之偏颇的音乐教育理念,使得许多人对祖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有着错误的认知。好像只有外国的音乐及其教育手段与理念才是先进的,一提到中国的民歌、戏曲,似乎都是“土气”“简陋”“下里巴人”,甚至是“落后”的。所以,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的教育内容中,不仅要加大民间音乐文化的知识容量,更要加大对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培养力度。换句话说,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本土音乐的教学工作不能只强调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及其系统性,同时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与思想性。要将思想观念的教育,寓于知识技能的教育之中,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养成正确的情感与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与观念的教育,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因为,知识可以不断加以补充,而思想观念一旦走偏,就有可能影响整体的发展道路。

转贴于

为此,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系科在进行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活动时,要对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规划与认知,关注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项落实。要从教师培训入手,首先在教师中明确开设此类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使教师真正树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民间音乐文化学习和传承的正确思想观念。同时,要合理布局课程设置,抓紧进行教材编写,探索适合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继承发展教育的教学方法,并在学生招考、试题设计、考试方式和培养方向等方面,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将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系科开设民间音乐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在“未来的教师”之中广泛开展热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此类教育内容的加强与落实,纠正偏颇的音乐教育理念,丰富现代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内容,为维护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及加强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在采风和教学活动中要针对不同民族音乐文化采取不同的方法。一些民间性很强的本土音乐,大都具有在特定的民俗节日与风俗礼仪中进行演唱或演奏的特征。为此,在采风发掘和录音录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这些本土音乐的存在方式及其文化意蕴进行深入地考量,使之能够作为传承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要结合民俗节日和风俗礼仪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观摩性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那些“山歌”“情歌”和“劳动号子”,包括“礼仪曲子”的人文内涵,了解传统音乐的文化渊源。正如我们所知,传统的“乐谱”记录方式只能记录下音乐的基本“旋律”和“节奏”,其中的“色彩”和“感情”,很难被完全反映出来。就如一个没有到过陕北且没有听过正宗陕北民歌演唱的人,很难凭简谱或五线谱,演唱或演奏出陕北民歌或器乐曲的地道韵味。民歌歌曲和民歌器乐曲的传承性教学,如果没有对民族语言的掌握和对民俗风情的深入了解,不但无法继承,无法学到其中真髓,更谈不上发展了。

还有一些民间性很强的本土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而构成这些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的语言或方言,以及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是影响某个地域或某个民族本土音乐形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系科在进行诸如民族民间歌曲的传承性教育时,必须要尊重这些民歌的自身特点,严格使用民族语言或者地方话语(方言方音)实施教学,以保持传承性教育的规范性,维护民族民间歌曲的正宗性。为了确保这个目标能够较好地实现,招生时生源的选择,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上述的民族与地域的要求。这样做,不是排斥其他民族对该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而是尊重该民族文化自身的乡土血缘关系。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感情的纽带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当地音乐的丰厚内涵。不仅可以解决传承教育的技术性困难,而且还可以联系到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去向,通过对当地传承人的专业化培养,真正全面保护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提升本土音乐文化发展水平。

再次,教育作为一个产业,在“生产”人才的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成本核算。进行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教育,也要考虑和兼顾当地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利用。各个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系科,除了要从民族地区和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地方话语(方言方音)区进行招生之外,还要从教学观摩和实地考察的低成本角度出发,将自己学校所在地的民族民间性音乐文化资源,作为首先实施传承教育的开发利用目标。如广西师范大学音乐系,就应该首先将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纳入自身进行传承教育的视野,挖深采透,学好教好,通过对广西这个“民歌的海洋”的科学而又合理地开发利用,来构建自身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教育体系。这样做不仅符合教育经济学的原理,也符合民间艺术教育的自身规律。所有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系科,都应做出与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的选择。

当然,有关民间音乐继承发展教育的主客观因素还有很多,此处所举,但求抛砖引玉,能够引起一定的关注。只要我们都能本着保护好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良好愿望,结合各自的工作和教学实际,开动脑筋,科学规划,我们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一定会在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中国传统音乐的诠释.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 37 届世界年会[C].2004.

[3]刘沛.世纪之交的美国音乐教育战略[J]. 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4期.

[4]杨碧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弘扬传统音乐的设想[J].中国音乐,1996年第1期.

[5]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 年第1期.

[6]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 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1期.

[7]谢嘉幸.中国学校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 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篇10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一、明确融合内容

学习人文知识,培养国际化视野。例如在学校旁边的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飞鸟世界隶属全国首批国家级5A旅游景区,集动、植物的保护、研究、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野生动物园”,是全世界动物种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长隆游乐园则集世界多种顶尖的机动游戏项目。这些著名旅游景点每年都汇聚大量国内外的游客。这是孩子们接触外界,培养人文精神、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窗口与平台。

了解古建筑知识,激发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番禺既有水乡风貌,又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其古建筑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教材库。目前,保存完好的宅第园林有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它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另外“宝墨园”集古建筑与高水平仿古建筑一体,而大石、南村、沙湾等镇街的古村落也有不少独特色的古建筑。通过将这些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让同学们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人民、爱科学的情感。

树立环保意识,感受大自然风光。番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其中莲花山、滴水岩、大夫山等自然保护区仍保存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每逢节假日成千上万的居民就会到达这些地方休闲、聚会。从政府实施宜居城市的理念到人人都用心去爱护身处的环境,这些都是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同样也是综合实践学科课程内涵。

二、开发特色课程

在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既以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为主,又要有效利用了学校校园资源。学校可结合当地景点资源,通过组织“读、说、写、画、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组织歌颂比赛、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通过营造乡土氛围,达到丰富学生文化涵养的目的。具体框架如下: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首先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了解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分享研究成果,w验文化内涵;其次是形成对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传承的责任感;三是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理解课程资源开发理念,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和方法;四是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课程内容:分类整理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建设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课程实施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课程评价研究。

课程实施: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实践活动交流活动展示活动

课程评价: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除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外,还力争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将研究资料整理归类,撰写成立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节的报告,并提交给上级有效部门。

三、融合的意义

挖掘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民族情感。学生通过参观家乡特色景观,领略乡土文化的芬芳,深刻领悟乡土文化底蕴,继而激发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脉源的神秘向往,并在社区民情体验中,与长辈们发掘景观新内涵等,既能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又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运用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也能使学生发现旅游资源面临的不良环境影响,通过重视和宣传做好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