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篇1

关键词:玛纳斯;实验站;甜菜;病虫害

1 土地准备

要求选地块连片,四周不与荒草滩连接,五年内未种植过甜菜,,土地平整,不积水,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的壤土类。

1.1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培育壮苗是防止甜菜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措施

1.2 深翻 入冬前深翻土壤28-32cm,减少地下害虫的越冬场所。

1.3 施肥 每亩施化肥磷酸二铵20-30kg,硫酸钾10kg

1.4 土壤处理 开春3月底四月初,土壤合墒时,耙地保墒,每亩用90%金都尔乳油80ml,加水30kg,均喷洒地表,随时进行耙耕,处于待播状态。

2 品种选择

2.1 品种选择 根据甜菜机械化栽培生产管理技术要求,选用抗病、高糖、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势强的Ws系列品种。

2.2 种子处理 选择商用成品种子,单粒或者多粒包衣种子,预防苗期立枯病、猝倒病及地下害虫的危害。

3 适时早播,培育壮苗

根据气象条件,5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4月15日-20日)进行播种,可避免或减轻地老虎、象鼻虫对甜菜幼苗的危害,播种后及时打防虫隔离带。用氨基甲酸酯类加2.5%的功夫500倍液喷洒四周、地边等杂草上。

4 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应以培育壮苗,严格控制前期灌水次数和灌水量,防止土壤湿度过大,造成低温、烂种、烂根,当田间出苗达到50%左右时,配合防治跳甲、象鼻虫,选用2.5%的功夫100g+50%多菌灵或者70%的甲基托布津80g兑水30公斤喷洒,可预防立枯病、蛇眼病、猝倒病和根瘤病。

(2)加强中耕、除草:加强中耕、除草,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播种出苗后每10天中耕一次,连续中耕2-3次,中耕深度要求10-15cm。

(3)及时定苗:出苗后,出现4-6片真叶时定苗,要求去除小苗、病苗留壮苗。

(4)加强水肥管理:全生育期每亩施尿素40公斤,滴灌每10-15天灌水一次,每次施尿素5-8公斤,全生育期灌水10-12次,每次8-10小时。

(5)7月中旬开始预防白粉虱、褐斑病的发生,给甜菜使用叶面肥,即:磷酸二氢钾100g、黄腐酸钾50g、20%三唑酮90 g 、50%的多菌灵或者70%的甲基托布津100g兑水50公斤,喷洒叶面,每10-15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次。

(6)8月中旬,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田间、田边杂草上的叶螨开始迁入甜菜田间危害甜菜生长,可用45%石硫合剂每亩200-400g兑水30-50 公斤喷洒叶面预防白粉病、叶螨的危害、每间隔15天喷洒一次,但不能与其他农药混合

使用。

篇2

林业能够有效的保持水土,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基本功效,且能够对气候进行调节,因此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维护生态平衡,值得推广运用。

2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特征变化多端,树木的种类较多,因此病虫害的种类也比较多,且常年都有,为林业生产带来的损失严重,因此对林业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具有必要性。防治林业病虫害时,要对林业所处地域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考虑研究,主要包括:(1)区域自然环境以及气候特征;(2)林业中林木的品种;(3)林业的生态结构;(4)病虫害的种类;(5)病虫害的实际发生规律。在实际防治过程中,要制定系统科学的方案,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在病虫害未发生或者发生初始阶段就对其进行控制,防止其出现大面积的爆发。林业病虫害防治作为林业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落实,以便顺利的进行和发展相关的林业生产工作。

3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3.1加强病虫害的动态监测与控制

要善于利用各种高新技术,对林区病虫害实施动态监测,建立动态监测点,划分整个林区,全面调查林业的病虫害特征,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及时更新数据,并对林业过去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实际扩散面积以及病死树的数量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加强对此区域病虫害的监督,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2强化林区的病虫害管理

对林区进行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在于对传染的源头进行控制,防止病虫害由病死的植物转向正常的植株,因此,为了有效的对病死树木上的虫卵、幼虫以及成虫进行控制,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则可以采取间伐的措施。对于那些已经病死的植株,要对其运输、核销以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防控,防止出现非法经营以及贩卖病死树木的问题。如若一定要运输,则需要指定专人进行配送,并送至指定的地点,对其进行统一的处理,做好处理记录工作,明确运输线路和地点且归档备案,以便后续的查询。遵循调查报告以及实际情况核销病死植株,对病死植株进行严格的管控,防止其被丢失或者被任意投入使用。

3.3丰富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手段

3.3.1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利用的是害虫的天敌,也可以通过提取激素的方式对虫害的繁殖生育能力进行抑制,最终实现消灭害虫的目标。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理想的虫害防治方法,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3.2物理防治措施

利用各种简单的机械物理技术对林业虫害进行防治,或者可以根据虫害成虫时具有的趋光性,来利用黑灯光对其进行诱导和杀害。同时,为了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可以加强对种子的消毒,还可以利用高温等物理方式,对林业病虫害的病菌进行消灭,避免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3.3.3化学防治措施当其他控制虫害的方法难以达到灭虫的目的时,则可以采取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喷施化学药剂的形式来对虫害进行杀灭,使用过程中要对农药的用量和用法予以注意,尽量的使用毒性低、残留少的农药。

3.4推广新型防治林业病虫害技术

现阶段,林业物种以及各种林业材料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动范围越来越广,林业病虫害的数量以及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关键在于不断寻求和推广新型的防治技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要对林业病虫害所具有的本质性的影响进行考虑,持续不断的对新型的林业病虫害进行分析,开发更新型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加强育种以及育苗环节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科学选择林业苗圃地,对土壤的水分进行控制,减少由于苗圃地处理技术不佳而引发的立枯病、地老虎等林业病虫害。(2)注重推广移植以及养护环节的新型防治林业病虫害技术,从项目区域的基本特点入手,对林木移植以及养护进行确定,从而对林地的生态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林业病虫害的繁衍进行阻断和切割。

3.5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为了能够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程开展过程中及时的发现病虫害潜在的威胁以及隐患,则需要不断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其对病虫害的种类、分布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全面的、有针对的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控制,将林业病虫害的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

3.6实施可持续营林防范技术

做好营林全过程病虫害防治:(1)选择抗病树种;(2)做好具有抗病技术的育种工作;(3)科学营林,以便充分发挥抗病树种防治病虫害的能力以及潜力,尽可能的减少农药、杀虫剂以及化学药品的使用,对病虫害的成本进行控制,及时的消除育苗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危害,对土壤中以及种子里潜伏的病虫害进行消杀,使得育种的病虫害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实际营林过程中,应对营林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全面控制病虫害的产生、生长以及扩散。

4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操作过中,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按照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以及特点,分别采取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防治措施,从而促进林业持续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作者:祝贤武 单位:贵州省贵定县昌明镇农业农村工作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傅源.简析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2014(6):291-291.

篇3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对策;黑龙江北安

北安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但近年来,农作物病虫草害困扰着粮豆生产全过程,遇暴发流行年份造成大面积减产。虽然近年来,北安市防治病虫草害的种类逐年增加,防治手段逐步改善,防治效果逐步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防治方法,化学防治落实的多,发挥农业、生物、物理技术措施较少;二是防治策略,从单一病虫草的综合防治考虑的多,而从作物的生物防治出发,统筹安排不同生长期各种病虫草综合治理体现的少;三是防治效益,过去强调增加产量最多,忽视对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指标的研究,讲究提高防治的经济、生态、社会之大效益少。因此,北安市农作物病虫草的整体防治水平有待提高。

1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组织实施

1.1 建立综防领导组织,明确责任制

农作物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具有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统一的领导和组织保证。根据北安市作物生产地域广、区型多的实际情况,落实综合防治技术的各项任务,提高综合防治水平,使农作物综防工作有组织上的保证,研究制定《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方案》,并建立综防领导小组和综防技术小组,按照方案规定保证实施,做到责任分明,层层有人抓。

1.2建立基点,以点带面

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在广大农村是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抓好基点极为必要。为此要做到市有基点乡、乡有基点村、村有基点户,逐级设点,以点带面搞好综防技术的推广工作。试验基点侧重在作物品种抗性鉴评、病虫及天敌种类调查、必要的生物、化学试验和防治指标、施药技术研究等方面;示范基点主要做好农作物对比试验,示范区按方案落实到乡村的实际面积,发挥各基点的示范作用,使综防技术在广大农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1]。

1.3 搞好技术培训,普及综防知识

结合“科技之冬”、“指百联十”科技大集等形式,培训乡、村、户的技术骨干,充分利用媒体及时普及综防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综防意识,从而推动综防工作的开展。

2综合防治重点与策略

2.1防治重点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全面考虑农作物整个生育期病虫草害防治,结合地域特点,形成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农药,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的防治技术体系,将病虫草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对主要危害农作物的大豆菌核病,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立枯病,玉米黑穗病、大斑病,大豆食心豆,地下害虫,苗期害虫,二条叶甲、蚜虫、潜叶蝇,突发性草地螟恶性杂草重点防治。

2.2防治策略

鉴于北安市农作物苗期害虫多为点片发生,且具有明显的补偿功能,应重点抓好播种期和成株期防治。其中播种期以预防为主,通过抓好“三种”、“三推广”,对主要病虫草害进行田间防治,苗期为管防结合,以测报为依据,合理使用农药进行田间挑治;成株期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明确主攻对象对病虫进行兼治,推广应用生物防治,良化生态环境,促进农作物健身栽培,配合各种措施,综合治理草害[2]。

3防治对策

3.1充分发挥农业措施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一是选用抗病高产质优良种,选用良种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既经济又有效的途径,也是落实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一环。二是实行人工和机械选种,防止病粒、虫体、虫瘿、草籽、菌核等随种播种,成为初侵染来源。三是种子处理,实行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杀菌剂拌种。四是轮作,实行统种分管。实行轮作是不增加任何投资减轻病虫损失最有效的途径。五是推广农业措施,调整群体结构。大豆推广精量点播,玉米综防田提倡催芽播种,降低发病率。六是推广精细整地,恶化病虫生境。翻地、细耙地病虫害明显低于未翻地,大豆病粒率减少,虫食率降低;玉米综防田拾净茬子,耕翻整地,降低虫源基数和病菌成活率。

3.2开发利用生物制剂,强化四大作物健身栽培

以保护利用天敌,积极开发利用生物制剂,把推广增产菌、赤眼蜂作为综防重要内容,通过以菌治病,以虫治虫,强化农作物健身栽培,维持农田生态平衡[3]。

3.3综合治理草害

杂草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综合治理草害对农作物尤为必要。着重从药剂筛选、施药时期、杂草防治指标、施药技术改进及农业措施配合等5个方面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大面积对农作物杂草的进行综合防治[4]。

4 毕玉昌,杨萍.金安区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社会化服务的做法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陈其志.农作物病虫草害可持续控制及其发展趋势[J].湖北农业科学,():-.

张玲,戴奋奋,赵刚.江苏省主要农作事病虫草害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机化,():-.

篇4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 泾阳县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56-02

一、近几年泾阳县小麦病虫害概况

1.泾阳县小麦产业简介

泾阳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地势平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干湿分明,降水量充沛。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促进其小麦产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14年6月初,泾阳县全县42.1万亩小麦展开收割工作,相对于上年平均亩穗数和穗粒数都有所增加。据农业专家预测,今年泾阳县小麦平均亩产将达到414.5公斤,较上年平均增幅为0.2%以上。

我县政府大力支持小麦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支持。为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农林局投入40万专项资金购置多台宽幅播种机,对每个农机手进行播种技术训练。同时抽调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一人一机监督指导,为宽幅精播技术在我县的推广提供了坚实后盾。

2.泾阳县典型多发的几种小麦病虫害

2.1白粉病:一般发生于小麦苗期到成株期或初级三月底到四月初,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产生病斑愈合成片,使叶片发黄枯死。严重时侵染小麦茎秆,易造成小麦倒伏,减产严重。

2.2纹枯病:可发生于小麦各个生长阶段,造成胚芽鞘变褐、烂芽枯死、倒伏植株、枯孕穗、枯白穗等等,重者减产20%-40%。

2.3赤霉病:危害幼苗、茎秆和麦穗,苗期感染造成苗腐,拔节期造成茎茎基腐,使小麦减产、品质下降,且病麦含有毒素,人畜无法食用。

2.4蚜虫:麦长管蚜在本地一年发生20代左右,麦子成熟期多在麦叶上活动,穗期多集中在穗部为害,返青后转移到下部叶桥、叶背和根茎部。

2.5吸浆虫:主要分为红、黄吸浆虫两种,幼虫吸食灌浆期小麦的麦粒汁液,病麦秕粒、空壳问题严重。

3.病虫害对于我县经济的影响

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使小麦出芽率、出粉率降低,致使产量下降(轻者20%-40%,重者60%-90%,甚至绝收),并造成瘪粒、空壳等质量问题。

为防治小麦病虫害,我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一喷三防”和科普宣传工作。但在近几年,由于温度、降水等不可控因素或错过最佳防治时期,病虫害蔓延造成大幅减产的情况屡见不鲜,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麦农们也遭遇着病虫害多发、病虫害理赔兑现难的问题,麦农的生活得不到坚实保障。

二、我县小麦病虫害产生原因分析

1.耕作制度不合理

1.1翻耕灭茬不彻底:灭茬不彻底无法清除土壤中的病源和虫卵,是病虫害发生的重要隐患之一。对于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麦田,如果没有采取进一步土壤处理,病虫害将会随之而来。

1.2轮作施肥不合理:单一种植小麦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调,病害发生可能性大大增加。应采取间作套种技术,适当种植甘薯等非寄主作物。

2.小麦种子调运检疫不严格

在小麦种子调运检疫过程中,少数种子经营单位的经营者对于检疫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或为节省检疫费用而逃避检疫。我县存在着个别违法调运现象,植物检疫证书的规范性也有待提高。

3.播种期种子处理问题

3.1品种选择问题:种子经营单位数量众多,但是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消费者难以判断;少数麦农贪图小利通过不正当渠道购买低价种子,这些种子可能含有病粒、霉粒、秕粒,或携带病菌。

3.2播种时间过早:针对麦田的不同情况决定播种时间;无病麦田可按时播种,而对于有病麦田,适当晚播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3拌种药剂选择错误:少数麦农缺少科学知识,对于拌种药剂的种类和用量没有自主判断能力。选择拌种药剂应结合实地情况(土壤中地下害虫密度、天气情况)加以判断,严格控制用药量,规范操作流程。

三、我县小麦病虫害防治综合技术

1.播种期

1.1种子选择: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疫的优质小麦种子,进行精选提高麦种纯度,在播种前晾晒去除表面附着的病菌。

1.2病虫害预防:依实际情况选用合适药剂进行正确拌种。如用40%甲基异硫磷乳剂50ml兑水5L,拌种子50kg后堆闷一天,稍稍晾干后播种,有效防治金针虫、蝼蛄等。

1.3土壤处理:对于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麦田,可每0.067hm2用质量分数2.5%拌撒宁颗粒剂拌细土20-30kg,均匀撒于地表再翻耕入土,可有效杀死害虫。

2.返青拔节期

我县小麦拔节期易发生红蜘蛛虫害和纹枯病,以下为防治方案:

2.1红蜘蛛虫害:当33cm单行虫超过200头时,用质量分数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质量分数2%阿维菌素6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同时使用漯效王、磷酸二氢钾等肥料配合治理。

2.2纹枯病:当田块病株率达20%以上时,每667m2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ml或20%禾纹清80ml兑水50-70kg,喷淋防治。对于受灾严重麦田,应在7-10天后开展第二次防治。

3.抽穗扬花期

抽穗期易有多种虫灾发生,应遵循绿色农业的理念,实施“一喷三防”政策,选用高效低毒的复配制剂或混合喷雾。易发病虫害为赤霉病和吸浆虫灾。

3.1赤霉病:在小麦齐穗10%扬花时667m2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80g或70%甲基托布津75g喷雾可有效防治。

3.2吸浆虫:在小麦孕穗阶段,667m2用40%辛硫酸100-150ml兑水2kg均匀喷在10kg干细沙上,再进行撒施。扬花期每667m2用80%敌敌畏150ml拌细土均匀撒施,可有效杀死成虫。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我县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分析和对于各种防治措施的调查,了解我县病虫害发生原因,并指出病虫害防治中的不足之处,其中有技术不成熟、检疫工作未落实等客观原因,也有我县当地麦农缺少科学意识、防治方法不当的主观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我县小麦病虫害防治综合体系,树立科学观念,针对小麦生长不同时期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种植多抗性小麦,坚持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多种措施共同开展,才能有效防治泾阳县小麦病虫害,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樊秀凤,惠霞.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33-134.

篇5

关键词:新疆地区 葡萄病虫害 防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S436.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53

葡萄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所产的品种也是比较多的,其加工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见的葡萄干,红酒等,所以人们对葡萄的需求大,质量要求高,这就需要对葡萄的虫害做到优质的防控。做到没出现问题就去防控,不是出现问题再去整治,通过合理数据分析,掌握各种病虫害的规律,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危害造成的损失,让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有效的利用科学依据制定出,防控病虫害的方案。

1 新疆地区葡萄普遍的病害及其防治办法

在我国新疆地区,葡萄普遍存在几种病虫害及防治办法,做出简单的归纳,做到先清除病原,然后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针对性解决。

1.1 葡萄霜霉病及防治

该病害多发生于葡萄幼枝及叶片部分,也有部分发生在花蕾。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可见水渍状小斑点,而且大多为半透明状态,随着发病时间增长,斑点部位逐渐扩散,形成大面积的斑块,而且斑块形状、大小各异,最后多个斑块连接到一起,导致整个叶片的枯黄、坏死,直至脱落。

对于这种病毒,在它没有开始发育的时候,就要用药物做出相应的措施防范,用丙森锌等一些保护类型的药剂,在生长期间对病叶,病枝等及时修剪,沾染病原的枝叶及时清理,通风透光的条件也利于葡萄枝叶发育。

1.2 白粉病及其防治

这种病害还多半是在叶片上呈现出白色细粉状,直到粉状的病毒在叶面上蔓延,覆盖整个叶面,叶面会漫漫卷曲,直至枯萎而死,而葡萄果实感染这种病菌的时候,病毒会影响果实发育,导致受感染果实比寻常的健康果实发育小,而且吃起来口感也不好,味酸,等收获的季节到来时,会发现感染病害的果实表面队友网状的纹病,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首先这样的病害危及到的枝叶,果实,枝蔓,都要经过严格的枝剪,并对以感染的病枝,病叶,病果等进行统一的深埋处理,加强生长期的肥水管理,用喷洒磷酸二氢钾和根施复合肥,提高葡萄生长过程中抵抗这种病毒的抗病力,平时在打理的时候要及时的绑蔓,摘心,去除副梢,让枝蔓树叶都能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1.3 葡萄叶蝉的危害及防治

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是葡萄生长的最基础条件,也是减少病虫害的基本需要条件。及时的清理杂草和落叶保持好的生长环境之后,还要掌握病发的高峰期,在5月的中下旬,第一时间处理刚形成的幼虫和若冲发生期,进行及时的药物喷洒,达到防治的目的,这种病虫害主要危害叶片,叶片背面出现白色的斑点,虫子侵害过的虫口周围都会变成白色的,影响植物生长,这就需要经常观察,病菌的侵害。

2 综合防治病虫害

葡萄是新疆地区主要种植的水果之一,近年来,葡萄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为了提高生产量,各种农田的开发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虫害的的综合防治,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综合防治病虫害,主要分几个部分解决。

2.1 新疆地区农业防治

多雨潮湿天气适宜细菌生长,这也就对葡萄的病虫害防治,制造了很大的麻烦,昼夜交替气温变化明显,极易发生自腐病,黑痘病等一些葡萄种植上常见的病虫害症状,对于早期成熟的葡萄品种,冬季休眠期相对较长,所以针对这样的葡萄品种,只有在它休眠期将病性的枝叶剪除,并把病虫的枝,叶,果实等,进行焚烧。在冬季进行这样的烧毁,可减少虫卵和病菌,也是果园去除病虫害,最直接的方式方法。

通常情况下,葡萄果实比较多,比较密,枝叶茂盛,加上特殊的天气气温等外界环境影响,所以要为葡萄成长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只有通风条件和透光条件达到符合生长的标准,才能使果实的产量高,质量好,口感达好,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危及,在打理葡萄树的时候,我能可以将接近地面的枝叶,用绳子拉高,减少枝叶接触地面,加快病菌腐蚀。

因为葡萄的病枝病叶通常会有将地面沾染病菌,所以及时的将地面表层的害虫和病菌结合基肥深埋,以减少病虫危害来源,对于葡萄树根部附近的虫茧,幼虫等挖到一起,集中用药杀死。

病虫防治多半是,病菌和害虫通过杂草和残枝落叶繁殖的。所以对其集中火烧焚毁,是基本的办法,由于新疆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所以多半葡萄园中,前期雨水量非常大,这个时候要及时清理排水沟,因为过多的雨水滞留,会导致果实成为裂果,还有病菌的滋生。在葡萄的生长期,我们要多使用钾肥,含硫酸钾浓度高的腐恶肥。等葡萄是丰收后,可将果园使用有机肥料,速效氮肥,以此来增加养分的累积。这里的有机肥是指,人,畜,的粪便,土渣为主,在病害发生前对果实套上保护袋,可以有效的阻隔病菌侵入,这也是防止自腐病,黑痘病等病菌的危害。

2.2新疆地区物理防治

所谓的物理防治,说通俗了就是利用果树病原,害虫等对光,温度,声响等等一些特有的物理性,对其反应和耐受能力,进行杀死或驱赶,减少有害的生物。例如我们常用的,频振式杀虫灯,可以吸引透翅蛾,吸果蛾等有害的蛾虫,只有减少有害的成虫,才能减少虫卵量,达到杀虫的目的,从某些程度上,减少了农药对果实的污染,对于小面积的葡萄园,可以用糖醋也引诱吸果蛾等蛾累的害虫,降低对葡萄园的危害。

2.3 新疆地区生物防治

通俗的讲,生物防治主要就是“以毒攻毒”,就是用虫去治虫,用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群,这样有效控制虫害,也对人和果树比较有利,因为不破坏果实的营养成分,同时不污染环境,自然界赐予我们的是天然的宝库,不断的了解各种生物之间的生物链关系,通过生物科技的不断研究,培养出新的有益菌群,去抑制不利于葡萄生长的有害菌群,达到以敌制敌的目的,保护果园。

2.4 新疆地区葡萄园药剂防治

在病虫害发生的时候,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药物控制,化学农药也的确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一种综合病虫防治的办法。对于不同的病虫害,要掌握相关的病虫害整治知识,合理比对农药计量,在施肥,喷洒农药的规律要掌握好,葡萄的各种品种,病虫害发生的季节和规律,在葡萄树的休眠期,直至葡萄树的萌芽露绿的时期,主要是以防治越冬的病虫卵为根治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鲜的食品,给更多注重生活品质的人带来幸福感,所以利用各种综合整治病虫害的方式,集中对病虫害有效的预防和整治,针对个别有于地理环境影响,气温条件影响所特有的病虫害,研制出针对性的防治病虫害方式方法,减少病虫害给我国新疆地区的经济财产损失。同时也保护了我国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沈四喜.无公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1(07).

[2]马德英,马俊义,王惠卿,朱晓华,陈卫民.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J].新疆农业科学,2010(11).

篇6

关键词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当前所面临的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以课程建设和改革为重点,创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把课程设在职业岗位的“缺口”和岗位能力要求上,正确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1]。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以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生长环境等课程为基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高级《植保工》《果树工》《蔬菜工》《花卉工》等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通过与行业合作,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依据岗位标准选择教学内容,依据工作流程安排教学进程,依据工作内容选择评价方法。

1教学理念始终三坚持

1.1坚持以课程模式开发为目标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在教学改革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努力开发新的课程模式、课程资源,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立新的实训体系。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确立“工作任务驱动式、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整合式”的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设计理念。即以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按从诊断识别—调查分析—方案制定—具体实施的病虫害防治全过程设计学习(实训)项目[2]。课程共设计“植物病虫害识别、植物病虫害调查和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药使用”4个项目。每一项目下分若干模块,每一模块下有若干工作任务,每一任务都有相应的技能和相关知识、拓展知识。让学生在职业实践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课程设计的思路是:教学内容技术化,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内容技术化就是要使课程内容从过去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转变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并以实践为主,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以实践所需为度。教学方法项目化就是要以项目线索将内容串连起来,尽可能使间断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并得到综合的运用。

1.2坚持确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理念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摒弃学科结构系统化的原则,对传统的课程模式进行“颠覆性”的改革。在“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注意教学计划的制定,以有利于实践教学为出发点,使理论与实践教学保持同步,大幅度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使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2∶3;在实践教学形式上,采用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教学、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相结合的形式;针对植物生产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周期性长、季节性变化大、技能操作易懂但熟练掌握需要较长训练时间等特点,把教学的主课堂搬到实训基地,使植物病虫害防治各个环节的技术工作始终贯穿到教学当中,由此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生产工作的过程。

1.3重视建立课程改革规范的教学研究

通过科研,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完整的课程理论体系。其中包括课程模式、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理论的建构和具体方案的设计。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课程开发与专业教学指导手册,建立课程改革规范。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不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而是尽量结合农时季节、田间病虫发生情况等灵活选择模块和相应的工作任务,适当集中安排授课内容,如3~6月安排葡萄、枇杷、桃、杨梅等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模块的教学活动,9~11月安排柑橘、板栗等植物病虫害模块的教学。上课地点以学院实训基地——植物生产教学基地和植物病虫害实训中心为主,部分相关知识可在教室上课,一些综合性强的实训内容可选择在周围农田或校外实习教学。这样形成从病虫害诊断识别、调查测报到防治实施全过程以真实的工作情境为场景,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零距离结合。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这种干中学、学中做的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效果明显。

2课程标准要求三融合

2.1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相融合

积极与行业、企业(各地植保植检站、农业合作社)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3]。通过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事植物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病虫草害识别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园艺植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并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履行“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2.2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融合

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能力。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工艺和技能,将其贯穿于学历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借助于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施工学结合,使所学技能在运用中不断强化,做到学与用密切结合,达到获取《植保工》《果树工》《蔬菜工》《花卉工》等国家高级工种技能证书要求,毕业时持双(三)甚至多证,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课程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

按照职业岗位对应能力的要求组织教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而要强调技术的先进性、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融合[4]。在传授理论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通过以下方法:一是教学场所一体化:课程的昆虫分类、病原物特征、病虫形态等内容的教学实施课堂和实训地点一体化,主要通过感性的认识促进理性认识;二是实行“工学结合”,采用实际工作情境教学模式:将课程设计成各个学习情境,坚持全过程的“融工作和学习于一体”;三是通过“项目承包”,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和知识应用能力,采用实训基地园艺植物承包病虫害管理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分析、判断与管理能力。

3教学改革要做到三加强

3.1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教学内容要针对学生将来从事果树、蔬菜、花卉栽培管理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开设,工作岗位的基本能力要求是:能鉴别、懂规律、会防治。因此,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病虫害的鉴别和防治这个主线来组织,所以要求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内容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同时,教学内容的选取还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如基础知识部分力求简洁明了,够用即可;有关病虫害发生规律方面的内容适当压缩,而病虫“两查”“两定”及防治方法方面的内容则有所加强;技能知识面适当放宽,特别注重补充农业生产上正在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成果,尽量让学生接近生产前沿。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一是教学内容技能化。为体现“基础够用、加强实践”的高职教学总要求,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突出技能性内容,如病虫的鉴别技术、病菌分离培养技术、常用农药质量鉴定与配制等,弱化病虫生理、生化等方面知识。二是教学内容地方化,适应本地生产需要。园林植物病虫的发生受气候的影响很大,有地域性,南北方的差异尤其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选择南方的特别是江浙一带的病虫,使之学用结合,增强适用性。三是教学内容季节化,不同的生产季节,病虫出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授课时充分按照具体病害和虫害出现的阶段而安排。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要依托行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并应随着农业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这种特性在高等职业教育及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下会愈加明显。“与时俱进”是教学的活力之源。要做到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更新,放大学院课堂空间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以现代农业实训基地为课堂,设立传授创新知识的“窗口”,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捕捉先进性的岗位技术知识,学生由此了解最新农业动态和科学技术成果,扩展视野,开阔思路。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及毕业生论文设计等进行小生产、小科研、小实验等多方面的训练,如在大棚内进行各种药效防治试验,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2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3.2.1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作为实施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在改革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其次,教师应从“教”转变为“导”的角色,使教学成为双向互动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不把学习当作负担,而是一个愉快的享受过程。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师较出色地完成病虫害防治教学任务,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

3.2.2运用各种教学方法。①多媒体教学法。主要应用于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如综合治理、昆虫生态等),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准确掌握基本原理,并通过板书、肢体语言等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如昆虫特征通过图片等直接表现出来,使信息在大脑中由抽象到形象,充分传达教学意图。②现场教学与案例教学。主要用于病虫各论部分的教学,通过带学生到病虫发生的现场,观察病虫的原生态状和发生特点,以弥补课堂讲解、室内实训的不足。③项目教学与综合技能实训法。病虫调查、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等部分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的综合运用。④现场讨论教学。主要用于各论部分教学,通过2个左右课时的准备,让每个同学都上讲台汇报各自收集的专题资料或综合防治方案,锻炼学生信息收集整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

3.2.3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①充分利用研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电子课件、现场病虫害实物观看、视频播放等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以便加深学生对项目的理解、记忆。为了克服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增强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正在筹划拍摄一些实际生产中的录像和照片,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注重和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探究,从而培养高职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的习惯。将植物病虫害相关的教学文件及教学资源放到精品课程网站,对师生开通,做到资源共享,便于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

3.3加强考核与评价体系建立

3.3.1灵活考核,科学评价。传统的考核模式容易使学生“考前背、考后忘”,虽然学生靠上课记笔记、背课本、临时突击就能过关甚至取得好成绩,但却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因此,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核以能力考核为主导思想,建立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实际能力科学评价模式:理论知识采用笔试、口试、面试等,开卷、闭卷均可;实践能力以过程考核与任务考核相结合,以任务考核为主,特别重视实践性考试,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发展空间,直至达到学习目标为止。这样可以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发挥考核的教育功能。

3.3.2建立新型的评价与考核体系。新的职教理念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全面考核,突出“能力为本”。在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评价制度,坚持把考核重点放在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上。既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又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各个方面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学习评价不仅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在评价方法上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有小组内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主要围绕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一般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工作任务就要组织一次评价,主要通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实训报告和调查报告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包括笔试与操作。笔试闭卷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开卷部分则突出能力考核如绘图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考核则是考核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如病虫害标本的识别、农药的配制和药械的使用等。

4参考文献

[1] 文心田.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我国农业高教改革——访美归来“关于我国农业高教改革的一些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0(2):3-6.

[2] 黄彦芳.高职植物保护课教改刍议[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1):59-61.

篇7

关键词 蔬菜病虫害;防治现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147-01

Abstract Vegetable plan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vegetable products are important content in people′s diet,but the vegetables in the process of planting,it is inevitable to happen the damage of insect pests,which had a great negative impact to the yield of vegetables,and very easy to affect the quality of vegetables. In this paper,present situation of vegetabl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as introduced,the plan of ″prevention first,comprehensive treatment″was put forw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vegetabl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ere summarized from physical control,agricultural control,biological control,etc. The practice showed that these method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vegetable cultivation.

Key words vegetabl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esent situa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蔬菜种植过程的管控关系到食品安全,该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病虫害的侵害,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已经成为蔬菜种植领域必须要引起重视的内容[1],对于蔬菜病虫害已经通过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等进行人工干预,重视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已经成为农业蔬菜生产的重要课题。

1 蔬菜病虫害现状分析

在已有的农业蔬菜生产过程中,对蔬菜大量使用了农药物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蔬菜的产量,保证了国内老百姓的消费市场。化学农药由于具有防治效果高效、速度快、经济便捷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但是不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我国的杀虫剂在蔬菜种植行业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土壤及水质的严重污染,对人体尤其是男性的生殖系统造成破坏。在蔬菜生产上农药的过度残留表现得非常明显,蔬菜复种的次数越多,病虫害的种类也越多,喷施的化学农药也越多,病虫害的耐药性也越强,如此反复喷施化学农药,使得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且逐年加重,而对于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来说,往往无法达到国外欧美经济日韩等过的蔬菜农药残留标准,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近年来,全球农业发展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追求绿色纯天然农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加强种子内部抗性;二是控制病原菌滋生蔓延及虫卵的繁殖;三是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综合多种防治技术,创造有利于蔬菜高效生长的生态环境[2],从而尽可能减少蔬菜受到病虫害滋生的因素。

2 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物理防治

2.1.1 光电方法。利用灭虫灯光诱杀一些夜间活动的害虫,因这些害虫自身具有趋光性,可以根据这些特点采用灯管或者利用高压电网灯进行灭虫,但是这种防治方法效果较差。

2.1.2 土壤日晒处理。在蔬菜种植前,选择连续晴天、温度较高的时候,在地面覆盖地膜或黑膜,曝晒数天可以杀灭土壤中较多的细菌,达到消毒的目的。

2.1.3 温水育种。温水浸种可以杀死种子表面的一些病原菌,起到消毒的作用[3],如可以用40~45 ℃温水浸泡葱类鳞茎1.5 h后再进行播种,可以有效预防葱类紫斑病。不同的蔬菜品种其温水消毒的方法也不同,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2.2 农业防治

2.2.1 培育壮苗。一是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如温汤浸种、化学消毒、苗床消毒等;二是在育苗的过程中禁止苗棚内混栽;三是更新传统的育苗方法,采用育苗盘育苗,可以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几率[4]。

2.2.2 苗期管理。苗期注意适当增加光照,做好保温通风工作,保证苗齐、苗匀、苗壮。经常观察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拔除病苗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5]。

2.2.3 田间管理。改善菜田所处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例如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且能提高品质。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等。

2.3 生物防治

有机蔬菜栽培中可利用害虫天敌来捕食和防治害虫,效果较好。如利用蓟马的天敌大陆螯蜂防治蓟马。

2.4 矿物质防治

种植有机蔬菜,可使用允许的矿物质原料药剂,如硫磺、石灰、波尔多液等防治病虫害。

2.5 植物性药物防治

自然界有些植物不受病菌侵染和危害,它们的生物碱中具有一定的抑制病菌生长的成分和有毒物质。提炼出这些植物的汁液,从而进行病虫害防治,有一定的效果。如鱼腥草、樟树等。可使用苦楝油300~500倍液防治白粉虱。

2.6 其他措施

常见的非常规措施包括防虫网、波杀虫方法等。防虫网的应用使得害虫等钻不进网内,从而在田间形成一个人工屏障[6],可以有效地阻止害虫侵人。微波产生的热能可杀死线虫及土壤害虫,它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但缺点是成本费用较高。

3 结语

通过对于农业蔬菜种植病虫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领域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总体状态,蔬菜种植的病虫害防治不仅需要借助以上技术进行保证,更需要对蔬菜种植的管理过程进行干预,蔬菜种植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领域的工作,更是一种管理工作,需要我国从事蔬菜种植研发、病虫害领域的专家对蔬菜种植管理方面的管理流程进行干预,通过全方位的管理,达到蔬菜种植病虫害的防治指标,提升我国蔬菜产品的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力[7]。

4 参考文献

[1] 陈志杰,张淑莲,梁银丽,等.设施蔬菜病虫绿色防治技术初探[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8):1452-1457.

[2] 叶蔚锋,赵兴荣.无锡市蔬菜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对策[J].上海蔬菜,2008(2):10-11.

[3] 赵其苍,尹纯军.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J].湖北植保,2004(3):25-26.

[4] 魏雪涛.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7):154.

[5] 桑芝萍,张铁兵,张梅,等.如东县蔬菜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178-179.

篇8

关键词 小麦;超高产;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18-02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on

Super-high-yield Wheat Cultivation

LI Su-xia 1 ZHAO Yan 1 LI Wei-hua 2 * TIAN Wei 3 HUANGFU Zi-qi 3

(1 Zhecheng Agricultural Bureau in Henan Province,Zhecheng Henan 476200; 2 Shangqiu University; 3 Shangqiu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llege)

Abstract Through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years of production practice,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trol targets of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uper-high-yield wheat 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on wheat cultivation were respectively put forward from the seeding time,before overwintering,spring before jointing stage and booting to heading and flowering stage,pustulation stag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per-high-yield of wheat.

Key words wheat;super-high-yield;diseases pests and weeds;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technology regulation

1 防控目标

豫东平原小麦主要病害有4类:一是小麦叶部病害:白粉病、锈病、叶枯病;二是穗部病害:赤霉病、黑穗病、黑胚病;三是根茎部病害: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孢囊线虫病;四是全株病害:以土传花叶病为主。对小麦生产危害严重的害虫有麦蚜、红蜘蛛、黏虫及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商丘市争取防治病虫草害处置率超过90%,高产创建示范片全覆盖统防统治,效果超过85%,病虫害损失率低于5%。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播种期

播种期的防治对象是全蚀病、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白粉病、锈病、麦蚜、地下害虫等。

2.1.1 土壤处理。整地时如果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应尽量将其粉碎,且深耕耙匀,将地下害虫翻到土壤表面,增加其死亡率。胞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的区域,要在播种后进行镇压控病。适当的推迟播种日期可以有效降低苗期条锈病的侵染几率,压低秋苗菌源量。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进行土壤药剂处理。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 kg/hm2,或15%毒・辛颗粒剂7.5 kg/hm2拌土撒施,防治蛴螬、金针虫、吸浆虫。

2.1.2 种子包衣或拌种。100 kg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 mL进行包衣,可预防纹枯病、黑胚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用6%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55 mL进行包衣,可预防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黑穗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在全蚀病发生区,重点采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拌种或包衣。应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300 g或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00 g拌种100 kg,可有效预防小麦全蚀病(兼治纹枯病、散黑穗病)。预防小麦全蚀病还可选用氰烯・苯醚甲、腈菌・戊唑醇等药剂种子包衣。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37%氟啶・毒死蜱悬乳剂拌种,预防蚜虫、灰飞虱和黄矮病、丛矮病。防治孢囊线虫可采用35.6%阿维・多・福悬浮种衣剂种子包衣(兼治根腐病)。每100 kg种子用2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80 g、5%苯甲・戊唑醇悬浮剂70 g拌种,可有效预防纹枯病,兼治苗期条锈病、白粉病,预防后期黑穗病等发生,降低黑胚病苗期病害发生程度。金针虫主发生区,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拌种,堆闷3 h后播种;蛴螬主发生区,用50%辛硫磷(或毒死蜱)乳油拌种。如果地区多种病害和虫害混合发生,可以依据发生的病虫害种类,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但需注意复合种衣剂中各单┑挠行С煞直匦胗氲ザ朗褂檬毕嗨[1-2]。

2.2 越冬前

2.2.1 病虫害防治。冬前防治对象是地下害虫、蚜虫、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和杂草。做好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纹枯病、根腐病、锈病、白粉病和胞囊线虫病的发生危害动态监控,在病虫害发生时对早发病田进行控制。胞囊线虫病、根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出苗后尽快进行镇压。

2.2.2 杂草防除。防除阔叶杂草可选择苯磺隆、苄嘧磺隆、单嘧磺隆、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2,4-D二甲胺盐、2甲・溴苯腈、2甲・氯氟吡、氯吡・苯磺隆、苄嘧・苯磺隆、噻吩・苯磺隆、辛溴・滴丁酯、乙羧・苯磺隆。

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精f唑禾草灵、炔草酯、三甲苯草酮、唑啉草酯;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混升的麦田可选用吡氟酰草胺、绿麦隆、异丙隆、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氟唑・唑草酮、吡酰・异丙隆、唑草・苯磺隆、双氟・二磺、苄嘧・异丙隆、f禾・异丙隆、苯磺・炔草酯、噻磺・乙草胺。

2.3 返青拔期

小麦返青、起身至拔节期主要防治对象是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及地下害虫。重点开展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的早期预防。春季注意防控条锈病早发麦田,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条锈病、白粉病平均病叶率分别达到0.5%~1.0%、5%时,要及时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出现大面积病害流行危害。小麦返青至拔节期纹枯病病株率为15%~20%,地下害虫为害麦苗被害率3%,麦蜘蛛为单行600头/m(或每株有螨6头)、百株蚜量600头时要及时进行防治。

2.3.1 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当病株率达15%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环唑、己唑醇、戊唑醇、烯唑醇、噻呋酰胺、井冈・三唑酮、氰烯・己唑醇、苯甲・丙环唑、苯甲・戊唑醇等,发生严重的地块,隔7~10 d再喷1次。用足药液量,对准基部,均匀喷透。苯甲・丙环唑兼治锈病、白粉病[3-5]。

2.3.2 防治小麦白粉病。在春季发病初期,当病叶率达到10%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粉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唑醚・氟环唑、烯唑・三唑酮等,一般喷施1~2次。

2.3.3 防治小麦根腐病。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喷洒戊唑醇、丙环唑,可有效防治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等根部真菌病害,并可兼治白粉病、锈病。

2.3.4 防治小麦土传花叶病。可选用0.06%甾烯醇微乳剂45~60 g/hm2、5%氨基寡糖素水剂1 200~1 500 g/hm2、2%香菇多糖水剂750~900 g/hm2,与磷酸二氢钾2 500 g/hm2、尿素3 000 g/hm2混匀,兑水喷雾。间隔7~10 d再喷1次。

2.3.5 防治地下害虫。在返青期,当地下害虫达1~2头/m2时,可选用辛硫毒死蜱等灌根防治。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750 mL/hm2喷麦茎基部。

2.3.6 防治麦蜘蛛。返青拔节期单行长螨量达600头/m以上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

2.4 孕穗至抽穗扬花期

此期防治对象主要是蚜虫、吸浆虫、赤霉病、白粉病、红蜘蛛、条锈病。防治指标:条锈病病叶率1%~5%,叶锈病病叶率5%~10%,秆锈病病秆率1%~5%,白粉病病叶率5%~10%(病株率15%左右);麦蚜为700头/百穗(天敌与麦蚜比例小于1∶150),一代钻虫为25头/m2,吸浆虫蛹期每小方(10 cm×10 cm×20 cm)2头、成虫期平均10复网20头左右(小麦抽穗初期每10块黄板或白板(120 mm×100 mm)有1头以上吸浆虫成虫,或者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

2.4.1 防治小麦赤霉病。若天气预报扬花期多雨高湿,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抽穗期。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3 000 g/hm2、25%咪鲜胺乳油900 g/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 000 g/hm2、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00 g/hm2、1.5%噻霉酮水乳剂 750 g/hm2,兑水喷雾[6-7]。还可选用氰烯・己唑醇、氰烯・戊唑醇、烯肟・多菌灵、烯唑・多菌灵、咪锰・多菌灵、戊唑・多菌灵、戊唑・咪鲜胺、戊唑・噻霉酮、氟环・多菌灵、苯甲・丙环唑、甲硫・氟环唑等。药后3~6 h如遇雨,在雨后要及时进行补治。如果该地区小麦对多菌灵的抗性较高,应禁止使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剂。如遇病害流行,应在第1次防治结束后隔5~7 d再防治1~2次。

2.4.2 防治小麦锈病。加强病情监测,实施分区防治。春季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可选用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戊唑醇、粉唑醇、氟环唑、己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烯肟・戊唑醇、氟环・多菌灵、甲硫・氟环唑、萎锈・三唑酮、苯甲・丙环唑、啶氧・丙环唑等。

2.5 灌浆期

小麦灌浆期至成熟期的防治对象是白粉病、锈病、叶枯病、麦穗蚜等。防治指标:白粉病、叶锈病和叶枯病病叶率超过10%,麦蚜为780头/m2。

2.5.1 防治叶部病害。白粉病、锈病防治方法同上。防治叶枯病可选用多・酮、氟环・多菌灵、烯肟・多菌灵、烯唑・多菌灵、咪锰・多菌灵、己唑・多菌灵、戊唑・多菌灵。

2.5.2 防治小麦黑胚病。 主要措施是选用抗黑胚病品种、避免小麦灌浆期灌溉(最好在扬花期以前完成全部灌溉)、搞好小麦扬花灌浆期的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25%丙环唑乳油525 mL/hm2、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75 g/hm2,或20%三唑酮乳油1 125 mL/hm2、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87.5 g/hm2、40%粉唑・嘧菌酯悬浮剂525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在灌浆初期和中后期各防治1次。

2.5.3 防治小麦蚜虫。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噻虫嗪、吡蚜酮、氰戊・辛硫磷、氯氰・辛硫磷、高氯氟・噻虫、氯氟・吡虫啉、阿维・吡虫啉、抗蚜・吡虫啉、高氯・啶虫脒、氟啶・毒死蜱等药剂喷雾防治。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或选用复配剂。可在3月中下旬,在田间放置黄虫板诱杀迁入的有翅蚜,以降低虫口基数,减轻穗期危害。

2.5.4 防治黏虫。应在3龄前用药。可选用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S-氰戊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毒死蜱等药剂,兼治蚜虫等其他害虫。为保护天敌,也可用特异性杀虫剂除虫脲喷雾防治。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麦蚜、黏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需进行综合防治。可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杀虫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达到一喷三防、省工节本和增产保产的目的[8-9]。

3 参考文献

[1] 赵中华,王强,朱晓明.2015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新特点与防治新思路[J].中国植保导刊,2016(8):33-36.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N].农民日报,2016-04-07(6).

[3] 张盟盟.小麦病虫害防控与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14):125-126.

[4] 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意见(中)[J].农村实用技术,2014(12):5-9.

[5]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J].农家参谋,2014(12):11-12.

[6] 全国农技中心印发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意见[J].山东农药信息,2014(5):40-46.

[7] 陈万权.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J].植物保护,2013(5):16-24.

篇9

关键词:无人机;森林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5202

1 引言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时期不一样,而且发生的种类也不相同,导致了很多森林受到损害,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提升森林覆盖率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对森林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要以维持生态平衡为理念进行综合防治,采取具体的生态控制措施,从预防出发,综合的治理。在具体的防治策略上,实现由一般的防治工作向工程治理转变。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对于一些难于人工操作的地方,应采用无人机操作的方式,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无人机防治的模式还可以不断普及推广,使得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 森林病虫害防治原则

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时,并不是单一的利用药物将病虫害杀死即可,而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化学农药的使用,对植被的病虫害数量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同时对森林的生长及害虫天敌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进行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时,一般还是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整治。例如,通过营林措施可以营造一个不利于病虫害生存而利于森林生长的环境,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并且也可以有助于森林的生长。再如,可以采用先进的防治技术,加强对抗生素等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加强对病虫害的抑制,另一方面减少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等。病虫害也在随时发生变异,药物使用的量逐渐增大,病虫害的抗药性也增强,单靠一项技术进行防治,效果并不是太好。现代化的病虫害防治是进行综合防治,结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该要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危害。现代技术背景下,很多新科技和新技术也逐渐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得到应用。如无人机技术已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无人机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应用

在病虫危害的预防过程中,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针对性的化学防治,即使用各种药物进行森林植被病虫害防治,在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将以无公害防治为主导、改善施药措施促进森林病虫的科学防控。利用无人机,可以对难以人工作业、大面积发生的森林病虫害区域实施低空航空遥感监测及防治,解决勘察面临的人力资源不足、覆盖率低、效率低等问题。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加强对病虫危害的航拍监控

病虫危害的防治过程中,加强对病虫危害的监测是提高病虫危害防治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森林植被种植过程中,应该要对森林植被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观察,对病虫害严重程度有所了解,从而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不便于人工检测的地区,更应该借助无人机技术。在摸清本地病虫危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要对虫害的动态进行了解,对流行蔓延性的病害的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更加长期的预测结果,并且可以借助各种宣传平台对病虫害的监控结果进行分享,使得林业部门以及当地的百姓能够对病虫害情况有所了解,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3.2 制定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大,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根据无人机航拍显示的病虫害情况及实地调查资料,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一般说来,是由林业部门成立以森防机构为主的病虫害防治领导小组,再进行分片区地督查防治工作,并且要定期到各个区域进行走访,了解具体的防治进度和效果。对于防治技术的培训、药物和器械的使用等,要及时做好预先准备工作,做好宣传与组织工作,对防治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循序推进。

3.3 具体的防治手段

无人机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可以对那些不便于人工防治的地区进行病虫害防治,比如有的植被茂密、山高坡陡地区对当地的森林虫害进行药物喷洒,借助无人机技术,通过远距离遥控操作,调节作业高度、药滴漂移,利用旋翼产生的下旋气流有助于提高药滴对森林层次的穿透性,保障喷洒作业人员安全的同时可节省水和药物使用量,而且无人机技术防治效率比人工防治效率要高,每天可防治300~500亩,节水节药、喷洒均匀、节省劳动力。无人机可以实现远距离操作,能够保护技术人员避免长时间人体与药物近距离接触带来的身体伤害。

3.4 加强无人机操作技术的培训

林用无人机是一种新兴的科技产品,这种技术的应用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用无人机,就应该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得技术人员能够掌握更多无人机使用技巧,比如如何使用遥控飞机喷洒农药、喷洒一亩地果树所需农药的使用量及需要工作的时间等,都需要技术人员接受培训之后才能知晓。加强森林植被病虫害的预防,必须以提高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着手,在森林植被病虫害预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得他们可以掌握更多森林植被病虫害预防的技术和手段,可以组织技术人员统一到外地接受培训,对无人机知识以及应用方法有更多了解,从而将其应用在实际过程中,从而提高森林植被病虫害的预防能力。

3.5 加强对无人机技术的研究

尽管市场上有许多无人机模型,但无人机厂商依旧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来满足各种行业需求,比如当前市面上的无人机电池只能支撑 20~30min的飞行时间,在机身材质的选择上往往是采用强度一般的碳钎维,这种无人机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风对无人机的影响、喷施线路的操控准确性,对于面积较大、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地区,短暂的飞行时间不足以完成病虫害药物的喷洒,因此会导致防治不彻底,影响防治效果。对此,需要加强对无人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对无人机的机身材质进行优化,对电池进行优化,从而使得无人机在森林中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4 结语

森林植被病虫害的预防是生态环境平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森林植被病虫害预防主要采用人工药物防治,效率低、周期长。在当前的林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各种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应用,加强无人机的使用,对一些不方便人工防治的区域采用无人机,并且要逐渐普及无人机的使用,使得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 园,陶 萍,梁世祥,等.无人机遥感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3).

[2]吴小伟,茹 煜,周宏平.无人机喷洒技术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14).

篇10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以水稻重大病虫统防统治为突破口,通过加强领导、增加投入、规范管理和强化服务,大力扶持规范运行、自我发展、有活力的农作物病虫专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服务能力,拓宽专业化服务领域和范围,保证农作物病虫防治的质量和效果,全面推进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重点扶持和培育等村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

建立健全基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队12个,培育机防手120人以上。全镇新增担架式机动喷雾机3台,背负式机动喷雾机60台,频杀虫灯40台,配置防护用品120套,实现全程承包日服务能力2千亩以上。

(二)镇以水稻产业为重点,全年完成服务面积3万亩

项目实施区比农民自防区平均每亩减少1-2次用药,农药使用量减少10-20%,节省农药成本与人工成本200元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水稻病虫危害总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防治效果平均提高10%以上;平均每亩减损增产10%以上,每亩节本增效300元以上。

(三)按照“提质扩面,整村推进,规范管理,加快发展”的原则

在双季稻区有条件的区域1千亩以上开展成建制整体推进试点工作。核心示范区实现“四无”、“五百”和“一增”目标,即服务区内无人畜中毒事故、作物无药害发生、农田无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稻谷无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以及接受培训的农户达到100%,接受服务的农户达到100%,机防队员日服务面积100亩,农民对服务的满意度100%,专业化服务组织实现100%赢利,服务面积内烟稻每亩减损增效300元以上。

三、工作内容

(一)切实抓好宣传培训

一是镇、村组、服务组织三级联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全镇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特别是要抓好3月1—7日的全县宣传周活动。二是镇农技站举办1—2期村组干部和服务组织负责人培训班,理顺思路,掌握技巧,加强管理,提高整体推进速度和水平,提升发展能力;三是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镇农技站要联合村组干部和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全镇6场、每场100人,核心示范区农民培训率必须达到100%,每场培训要有两张照片(前后各一张)和农民培训花名册。

(二)组建专业化防治组织

我镇要紧密结合本镇农业生产的实际,采取灵活有效的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协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村能人、农药经销商等组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应符合“六有”,即:有合法经营资格;有固定办公和提供技术咨询、交流的场所;有一名以上具有一定植保专业知识的植保员;有一批高性能的植保器械设备和一支相对稳定的服务队伍;有一套服务章程和病虫科学防治技术规程;有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协议和田间记录档案。

(三)实施科学防控技术

要集成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天敌控害等多种技术,优化组合水稻病虫防治技术,推荐使用先进的植保机械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科学防控,合理用药,以达到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保护稻田生态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四)进行标准化作业

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要实行“五统一”标准,即统一选用抗病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监测、统一防控技术、统一规范作业。要建立服务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农药产品使用可追溯制度,制定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规程和效果评估标准。每个示范点必须按照农业部制定的统一样式设立“农业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示范牌,注明示范单位、责任人、目标任务、示范内容等,便于农户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五)组织市场化运作

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与农户签订防治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组织受益的多赢目标。

(六)实行规模化防治

各村可根据当地水稻病虫发生规律和防治的实际,采取全程承包防治或分次承包防治的服务方式,服务范围可从本村、本乡(镇)扩展到跨村、跨乡(镇),甚至跨县服务,不断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面,实行规模化防治,提高服务效益。每个项目县要建立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核心示范面积至少在400亩以上。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职任副组长,农技站、烟草站、农机站主要负责人及农业专干为成员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技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实行目标管理

镇政府将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纳入村组农业工作目标管理范畴。各村组要将目标任务迅速落实到村小组和田块。镇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领导小组要组织相关人员分别于2013年6月和9月进行检查验收。

(三)建立激励机制

县财政安排适当的专业化防治经费,对各乡镇专业化防治服务工作抓得扎实、防治效果好,且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示范点实行1元/亩的补贴。县财政局、烟办、农机局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购买机动施药机械给予补贴;县农业局将安排部分资金搞好技术培训、田间指导及新农药的示范推广;保险公司将从农业保险中安排部分资金予以支持。县政府将对在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创建和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专业化防治服务面积大、效果好、社会满意度高的前5名乡镇给予奖励。